《表姐妹》中的身份认同过程分析

时间:2019-05-14 13:2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表姐妹》中的身份认同过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表姐妹》中的身份认同过程分析》。

第一篇:《表姐妹》中的身份认同过程分析

摘要

乔伊斯·卡洛斯·欧茨是美国当代杰出女作家之一,一直致力于发掘女性内心世界,唤醒女性独立意识,体现女性的困惑和迷惘。近年来,她的创作方向转向发掘犹太族裔在犹太大屠杀后的心理精神状态,寻找相同身份、情感经历的过程。短篇小说《表姐妹》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的代表作,小说全文由两位犹太族裔女性的书信来往组成,展现犹太大屠杀给两个家庭造成的巨大创伤,和两位失散半个多世纪的姐妹的相认过程。在相认过程中,由于两姐妹长期生活环境的不同,所以两个人对待亲人相认的过程展现了完全不同的态度。本文以分析这一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为重要内容,分析情感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犹太女性, 精神创伤, 身份的焦虑.Abstract Joyce Carol Oat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emale writers in modern America.She is always developing the inner world and awakening the sense of independence of women.In recent years, she is turning to find the inner world of the Jewish who suffer the holocaust, and the process of finding same identity with their fellows.Short novel “the cousins” is one of the works.The novel consists of letters from two Jewish women.According to these letters, we can have a clear image of the bitterness of the Jewish descendants, and the process of recognition of the two cousins.In this process, the two cousins show totally different attitudes,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growing environments.In this thesis, we will focus on the process of recognition, and analyze the changes of their emotion.Key words: Jewish female, trauma, the anxiety of identity.《表姐妹》中的身份认同过程分析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被约翰·加德纳称为“奇才”。同时代的小说家,如诺曼·梅勒、约翰·巴斯、玛格里特·阿特伍德、安·泰勒、约翰·厄普代克、唐纳德·巴塞尔姆等,都在不同的场合对她倍加赞誉,说明了他们对欧茨这个当代美国文坛最多产、最有活力的女作家的认可。到2013年欧茨已创作了37部长篇、24部短篇小说集,还推出了诗集、评论集和剧作。在社会氛围和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历经40年,欧茨的创作观日臻成熟。

正如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伊莱恩·肖瓦尔特在其代表作《她们自己的文学》一书中曾指出,英国妇女文学传统的形成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女性阶段”,女作家们的作品往往体现出她们对主流文学的种种规范的内化与吸收,以达到男性的教育水准为目标。第二阶段是“女权阶段”,女作家们力图挣脱男权社会的羁绊,带有建立女性亚文化的政治倾向。第三阶段是“属于女人自己所有的阶段”,女作家们侧重于描述女性的自我发现和她们为寻求身份认同而做出的努力。

目前,欧茨的创作正向自我发现和寻求身份认同方向转变,其中出版于2004年的《表姐妹》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是一部心理现实主义力作,该短篇小说真实地反映出犹太大屠杀对两个人乃至两个家庭造成的深刻影响, 以及创伤经历在犹太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上投下的挥之不去的阴影。作品从头到尾全部采用书信形式, 包括了两名年过六旬的美国犹太裔老年妇女从1998 年9月14日到1999 年10 月12日之间的29 封来往信件。故事的起因是芝加哥大学生物人类学教授芙瑞达·摩根斯顿出版的一部回忆录《死里逃生: 少女时代》,这本书被一名自称“ 丽贝卡·施瓦特”的美国犹太中产阶级妇女偶然读到。从摩根斯顿教授关于犹太种族大屠杀的亲身经历的叙述中,丽贝卡推断对方正是自己素未谋面却一度朝思暮想的失散于二战期间的表姐,于是便不断地写信给对方追忆往事,并且执著地要求认亲。欧茨近年来对犹太题材的关注其实源自她新近获得的犹太身份。在构思另一部犹太题材的长篇小说《纹身女孩》(2003)之前不久,她偶然得知自己身上原来具有四分之一的犹太血统:祖母是犹太裔,19世纪末为了逃避宗教迫害而离开德国,移民至美国后放弃了犹太教信仰,甚至选择了将种族记忆从个人生活乃至家族历史中彻底抹去。正是有关家族历史和个人身份的这一惊人发现促使欧茨开始对犹太问题进行思考,她目前正在创作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掘墓人的女儿》还将进一步发掘这一犹太寻根主题。如此看来,借用法国著名犹太学者阿兰·芬凯尔克劳特所杜撰的一个词语,欧茨以文学创作的形式加入了所谓“想象的犹太人”(imaginary Jew)行列,该词在此处特指那些未曾亲历大屠杀,却在想象中将自身与亲历者等同起来,并在替代性的大屠杀经历中界定自身的犹太身份的个体。本文拟在分析两位主人公的情感认同进程,并分析其中每个阶段的原因。

大屠杀(Holocaust /Shoah)一词专指纳粹德国对欧洲犹太人实施的种族灭绝行动。这场极端残酷的大规模反犹行动始于希特勒当权后的1933年,二战爆发后则愈演愈烈。大约有六百万犹太人先是被没收了财产,驱赶到隔离区居住,然后被关进集中营,最终惨遭毒手。其间,盟军拒绝干预,欧洲教会保持缄默,甚至连美国犹太人也被警告不得救助同胞。虽然不同国家都有少数民众个体曾向犹太人伸出援手,但大多数人还是袖手旁观了这场灭绝人寰的种族灾难。因此,大屠杀所带来的创伤记忆属于全世界,它自发生之日起就从未停止过对人类良知的拷问。

大屠杀文学(Holocaust literature)通常被分为以下六个主要类别。首先是受害者的手迹,二是幸存者的回忆,三是抗争者的故事,四是解救者的英雄事迹,五是德国人(包括刽子手和平民)的亲身经历。最后一类是大屠杀反思文学, 主要包括非亲历者的大屠杀叙事,而且大多出自大屠杀亲历者的后代之手。这类所谓“大屠杀后叙事”(post-Holocaust narratives)体现着大屠杀对后世经久不息、绵延不断的影响, 其中大屠杀不仅是犹太民族意识与个体身份认同的基础, 而且已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犹太民族性的局限,几乎成为用来描述人类苦难与救赎的一种隐喻。本文中涉及的《表姐妹》很明显属于最后一类。

从丽贝卡前期的读者来信和摩根斯顿教授的后期回信零散地透露了有关回忆录作者的以下信息: 芙瑞达·摩根斯顿,现年六十三岁,出生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考夫博伊伦市。1941年,全家随其他欧洲犹太难民乘船到纽约,却被美国移民局拒之门外,后被投入纳粹德国在捷克设置的特雷津集中营。作为名医的父亲曾在一战中为德国效劳并被授予金色英勇勋章,但他一到集中营便与家人失散了, 从此不知去向且杳无音讯,姐姐不久便生病死去,哥哥也遭践踏惨而死,母亲作为行政人员协助纳粹管理集中营中的犹太人事务。1956年,芙瑞达移居美国,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此后有过三次失败的婚姻。现为芝加哥大学生物人类学教授,除了这部畅销的回忆录以外,还著有《生物学史》、《种族与种族主义的历史》等。

表妹并非大屠杀的亲历者,但是她和她的家人却一直生活在大屠杀的阴下。通过丽贝卡的读者来信所提供的散落线索可大致推知施瓦特一家的大屠杀经历。1936年,战争尚未开始,有钱的犹太人仍被允许移民。全家从德国巴伐利亚州考夫博伊伦移民到美国纽约,丽贝卡出生在难民船上。1941年,五岁的丽贝卡与全家一起等待姨妈一家人乘船前来投奔,不料等来的却是姨妈全家遇难的消息。按照父亲的说法,遭到美国政府拒绝入境的976名难民像牲口一样被送回到希特勒手中。婚前名叫安娜·摩根斯顿的母亲因此受到精神刺激,再也没能恢复如常,加之被父亲禁止讲德语,而她英语又不够好,故绝望中终日躲在房里,甚至拒绝与人交往。父亲移民前从事印刷业,在男校里做过数学老师,直到纳粹禁止犹太人教书。移民美国后化名“雅各布·施瓦特”被迫改行做了掘墓人,性情乖戾,直到1949 年5月做出枪杀妻子并自杀身亡的惊世之举。十三岁的丽贝卡侥幸逃脱,两个哥哥从此下落不明,她毁掉了母亲所有的照片,封存起关于家人的一切记忆。后来,丽贝卡未能高中毕业,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生有一子,再婚后生活富裕却精神贫瘠, 虽已完全融入中产阶级主流社会却丧失了身份归属感。

姐妹两人的相认过程并非想象上简单而顺利,而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从两人通信的数量和回信内容上来看,姐妹的态度有明显的不同,最开始妹妹欣喜若狂,很急于确认两人的关系,对于姐姐的出现非常的高兴,而姐姐的态度则是冷漠的。

究其原因可以从社会历史角度还有个人情感角度来分析。

从历史事实来说,半个世纪前,面对犹太人遭到屠杀迫害,西方国家袖手旁观,这不禁让人心生寒意。历史不能重来,但是当姐姐出版了一本回忆录,回忆这段历史时竟然又遭受非议。大屠杀这段痛苦的记忆,对于表姐来说是那么的真实和残酷,然而时至今日,以人权文明著称的西方文明社会面对犹太人的悲惨遭遇仍然集体失声,这是人类对少数族裔人遭受残暴待遇的漠视,是一代人的集体伤痛回忆,这无疑将表姐推向了一个痛苦的深渊,在遭受了冷漠对待之后,姐姐明显心灰意冷,开始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想过多的提及那段回忆,一方面是不想再引起自己痛苦的童年回忆,另一方面觉得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无法引起社会的反思和忏悔,反而遭受了争议,往事重提只能徒增烦恼。

从个人情感角度来说,表姐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受害者,经受了父亲失踪,哥哥离世,童年时光布满了死亡的阴影,这对她的一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虽然经过了后天的不懈奋斗,取得了学位,荣誉和地位,但是内心深处的伤痛却难以愈合,从马斯洛的需求分析角度上来说,虽然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和安全层面的需求但是在精神上和心灵归属,身份认同层面上却是空虚无依的。对比姐姐的人生妹妹似乎幸运了很多,她没有亲身遭遇集中营的死亡威胁,没有经历在战火中丧失亲人的痛苦,从小在美国社会长大,接受美国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为缺乏共同的苦难经历,她所知晓的大屠杀的残忍也是从父母的讲述中得知的,对于姐姐的痛苦不能感同身受够。而且生长环境也从客观上疏远了两人的关系,因而在最开始,表姐对于妹妹的认亲行为是很冷漠甚至是反感的。“在迈阿密的一份报纸上转载了对你的一次访谈。我很尴尬地了解到, 自从回忆录出版以后, 你已经收到了大量“亲戚”的来信。我微笑着看到你说:‘当最需要他们的时候, 那些在美国的亲戚们又都在哪儿呢?’”。

但是逐渐地,表姐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妹妹的出现即使一件喜事又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喜的是,亲人仍然健在,并且重新有了联系,但是对于表姐来说,这位表妹比自己要幸运很多没有战争的阴霾笼罩,家庭幸福,健康成长,少了很多痛苦,美国人的身份是确定无疑的,不存在对身份的焦虑,而且已经融入了美国人的生活。“我现在六十二岁了, 孤独地生活在这个属于退了休的富人的地方,他们看着我,把我当作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另:在你的学术著作中,你经常提到“物种对环境的适应”。如果你见到我, 你的表妹,生活在佛罗里达的莱克沃思,在棕榈滩的南侧,距离纽约的米尔本非常遥远,距离那个旧的世界也非常遥远,那么你一定会会心一笑的。”表姐却是截然相反,“有人希望在我职业生涯开始之初就制服我这个桀骜不驯的女人,不仅仅是个女人,而且是个犹太人,一个从集中营里逃出来的犹太难民;面对这些宿敌,我总是勇敢地面对,从不退缩;退缩的,倒是那帮混蛋。”从中可以看出表姐一直不能被身边的人接受,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确立与美国人一样的价值观。这其中狭隘的讲,似乎有些羡慕嫉妒的成分。

虽然因为身份问题两个人的关系一直没有质的飞跃,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首先是从称呼上表姐对表妹的称呼上由“亲爱的丽贝卡·施瓦特”到“亲爱的丽贝卡”再到“亲爱的表妹”,还有在落款处从公务性的“芙瑞达·摩根斯顿,朱利叶斯· K·特雷西’48,著名的人类学教授,芝加哥大学”到“你的表姐 芙瑞达”。分析原因,认为虽然表姐仍然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承认两人的关系,可是事实不能改变,共同的民族和家族还是将两人紧紧相连,表妹的每一封信对于表姐来说都是一种刺激和重温痛苦的过程,痛苦不断地积累终于击垮了这位缺乏灵魂停泊港口孤苦无依的女性的神经,她开始寻找和表妹的共同身份---大屠杀幸存者,开始从表妹身上寻求灵魂的安慰,可是作为一名一直以自己的独立顽强而骄傲的女性科学家,她随后又表现出来了一种疏离姐妹亲情的情绪。

最后,感情变化达到质的变化是在双方相互吐露心声之后,先是表妹叙述了她真实的童年,父亲沦为掘墓者,枪杀了母亲,自己在父亲的枪口下死里逃生,哥哥失踪,她的生活并非像姐姐想象的那般顺利无忧,大屠杀虽然没有给家庭造成直接的影响,但是幸存者遭受的痛苦却是隐形的。痛苦的经历一下拉近了姐妹的距离,原来两人都承受着大屠杀的阴影。

随后表姐承认了自己在回忆录里的某些谎言,“为了与这种类型的回忆录进行竞争, 所以它必须是‘新颖独创的’。我习惯了争辩, 我知道如何抓住别人的弱点。回忆录淡化了叙述者的痛苦和屈辱。”表姐痛恨自己的虚伪,痛恨自己用一种科学甚至是近乎冷漠的语气来讲这一次大屠杀描述成是一段偶然事件。并且终于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母亲形象,“她并不是一个囚犯头儿, 她只是希望通过和纳粹分子合作来帮助(当然是)她的家人, 以及其他的犹太人。她是个很好的组织者, 非常值得信赖, 但是绝不像我的回忆录里所描写的那么坚强。她从来没有说过那些残酷的话。除了官员们叫喊出来的一些命令, 我根本就不记得任何人对我说过的任何的东西。” 就这样,姐妹两人终于向彼此敞开心扉,诉说了最真实的大屠杀后遗症,因为彼此的坦诚,姐姐最后终于接受表妹,希望见面,而此时,妹妹的来信却越来越少少,姐姐开始急切地联系妹妹,却发现妹妹并没有用“丽贝卡·施瓦特”这个名字,原来,她一直都是改名换姓,隐藏了自己犹太人身份的这个事实。如果说姐姐的身份焦虑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妹妹的痛苦却是无法诉说只能独自舔舐伤口的悲凉,更加痛苦。最后,姐姐终于能理解为什么妹妹寻亲的意志如此强烈,原来最需要安慰的不是自己,而是一直隐藏起来的妹妹,而此刻的妹妹杳无音讯,姐姐最终决定张开怀抱拥抱妹妹。不再隐藏自己的情感,完成了自己和妹妹的身份认同过程。

参考文献

[1]Cologne B G.2004.Dark Eyes on America-the Novels of Joyce Carol Oates [M].Louisiana: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2]Milazzo L.1989.Conversations with Joyce Carol Oates [M].U.S.A: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Jackson and London.[3]Johnson G.1987.Understanding Joyce Carol Oates [J].South Carolin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4]Grant K M.1978.The Tragic Vision of Joyce Carol Oates.Durham, NC;Duke UP.[5]Oates J C.2005.Uncensored View & Review(s)[M].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6]Oates J C.1969.Afterword, Mysteries Theme [M].New York: The Odyssey Press.[7]Rafferty T.Force of Nature.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N].2004, September 19.[8]Heltzel E E.“The Falls": Lives, loves caught in a torrent of change.The Seattle Times [N].2004, September 26.[9]Wagner L.1979.Critical Essays on Joyce Carol Oates [J].Boston, MA: G.K.Hall.[10]Oates J C.2004.The Falls [M].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1]胡小冬:从暴力到宽容:欧茨的超越观.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3月.[12]林斌:大屠杀叙事与犹太身份认同:欧茨书信体小说《表姐妹》的犹太寻根主题及叙事策略分析.外国文学 2007年9月第五期.[13]单雪梅: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小说世界中的女性群像.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7月第19卷 第4期.[14]郑京: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成长小说的主题研究.东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4月.

第二篇:科幻电影中的身份认同——《黑客帝国》和《人工智能》

科幻电影中的身份认同---对《黑客帝国》和《人工智能》的分析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学号:

姓名:陈秋霖

浅析科幻电影中的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几乎在每部科幻电影中都是主题或主题之一,它一方面在推动剧情的发展上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引起观众的思考,深化影片主题上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文章将结合《黑客帝国》和《人工智能》这两部电影中的几个情节去详细分析身份认同在其中对角色的影响以及作用。

关键词:身份认同,真实,影响

身份认同(Identity)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受到新左派、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的特别青睐。其基本含义,是指个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这个词总爱追问:我(现代人)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

身份认同植根于西方现代性的内在矛盾 ,具有三种倾向:首先,传统的固定认同,来自西方哲学主体论;其次,受相对主义影响,出现一种时髦的后现代认同,反对单一僵硬,提倡变动多样;再次,另有一种折衷认同,秉承现代性批判理念,倡导一种相对本质主义。○

一、《黑客帝国》中的身份认同

《黑客帝国》是一部由安迪·沃卓斯基导演的动作,惊悚,科幻影片,该片简述的故事是:在矩阵生活的年轻黑客尼奥在调查控制现实世界的某种力量时,与在现实生活的人类反抗组织船长墨菲斯见面,并回到现实了。尼奥了解到真正的历史后,加入人类反抗组织并成为了一名厉害的黑客。此时人类反抗组织出现了叛徒,墨菲斯被捕,尼奥救出了墨菲斯,但在逃跑过程中被矩阵特工杀死,结果反而让尼奥得到新的力量并复活,真正成为救世主,并把特工杀死。在这部影片中,身份认同在推动情节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场景一:反抗组织的一员撒暗番在矩阵里的餐厅密会史密斯,他对史密斯述说自己对显示世界的生活的不满,以及对矩阵中“不真”生活的怀念,并且希望史密斯能够让他再次回到矩阵中生活,为此他可以出卖墨菲斯。我认为这是撒暗番的身份认同倾向使他做出这样的选择,他倾向于使他过得舒适过得满足的生活,因而他认为自己是属于矩阵的。矩阵基于人类的感觉经验、无知、欲望而形成的“真实”把他限制在幻象之中,这样的身份认同使他做出背叛反抗组织的决定。

也因为他的这个决定,引出了下面的剧情,使尼奥有机会成为真正的救世主(the one)。导演用这样的一个“原因”去让撒暗番叛变,使剧情有重大的转变,足以说明身份认同在影片中的重要地位。

场景二:尼奥在矩阵中被史密斯用枪杀死后,在现实中的崔妮蒂放开了她的担心,表露出她对他的爱。在这之后,在矩阵中的尼奥也复活过来,并且获得新的力量成为真正的救世主,将史密斯杀死。虽然在这一段剧情中尼奥并没有多少台词,但是他的内心是可以通过他变化阅读出来的。在被史密斯杀死之前,尼奥心里还存在着疑虑,未能百分百确定那个世界才是真实,自己到底属于那个世界,这使他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存在怀疑,让自己无法释放自己的心灵。而崔妮蒂的表白使尼奥认识到矩阵里虚假的真实,放弃了错误的自我认同感,在矩阵中释放自己的心灵,突破理性和反应的屏障,成为救世主。导演用一个自我认同的转变来实现尼奥从“还不是救世主”到“救世主”的转变,这充分表明了自我认同在科幻电影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这两个场景中,导演成功地把身份认同与剧情相结合,并使其成为影片的转折点,这不得不赞叹安迪·沃卓斯基导演对身份认同的运用与情节的把握。

二、《人工智能》中的身份认同。

《人工智能》是一部由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科幻,冒险类影片,该片简述了21世纪中期,由于温室效应,南北极冰川融化,地球上很多城市被淹没。但是此时,人类科技已经高度发达。莫妮卡的儿子马丁重病住院,生命危在旦夕,他的丈夫为了缓解她伤痛的心情,从公司带回了一个新型机器人大卫。机器人小孩大卫具有人的情感,会永远爱着与自己签订契约的人。莫妮卡领养了大卫,但不久后莫妮卡的儿子马丁苏醒,恢复健康,回到了家里,一系列的事情使大卫“失宠”,最后被莫妮卡抛弃。在躲过机器屠宰场的残酷追杀后,大卫在机器情人乔的帮助下,开始寻找自己的生存价值:渴望变成真正的小孩。最后在两千年后重新回到妈妈莫妮卡的身边,得到莫妮卡的爱。

在该影片中,身份认同所占分量更大。可以这样说,大卫旅程完全是由于莫妮卡与他签订契约后,产生的“莫妮卡是我妈咪,我是莫妮卡的儿子,我永远爱莫妮卡”的身份认同所产生的影响引起的。影片里多次出现大卫表现这种身份认同场景。

场景一:在小房间里,莫妮卡对着大卫念完口令后,问大卫自己是谁,大卫很理所当然地说,你是我的妈咪。

场景二:莫妮卡去舞会前,大卫趴在莫妮卡的大腿上说:“我希望你不会死,我爱你,妈咪。”

场景三:在树林里,大卫不断称莫妮卡为妈咪,哀求她不要抛弃自己并说“请你给机会我当你真儿子”。

场景四:影片最后,大卫对着将要结束只有一天生命的被克隆出来的莫妮卡说“我一直都爱你”。

除了上面的四个场景外,还有很多表现大卫的身份认同的情节,这些情节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让观众看到,大卫的身份认同一直没有改变过,一直都是“莫妮卡是我妈咪,我是莫妮卡的儿子,我永远爱莫妮卡”。虽说这个身份认同不会改变是因为这是大卫的系统设定,但这种剧情的设置也表明了身份认同对个体行为的重大影响。如在第一部分《黑客帝国》中提到,身份认同的倾向不同使撒暗番背叛,身份认同的改变使尼奥改变一样,大卫的身份认同使他坚定的去寻找变成真实小孩的方法,使他在海底沉睡两千年,使他能与莫妮卡重逢。导演斯皮尔伯格用这种方式向观众传达了身份认同在影响人的行为上的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在这两部影片中,身份认同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解释了角色的行为,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甚至还是影片故事的基础。从这里可以解释,为什么绝大多数科幻电影都与身份认同有关,为什么导演都喜欢用这个概念。身份认同,是科幻电影的核心之一。

参考文献

12011年12月3日见于http://baike.baidu.com/view/5794719.htm ○

第三篇:残疾人身份认同与无障碍人文环境

一、何谓是身份认同及其意义?

(一)什么是身份认同?

我理解对残疾人的身份认同,首先承认残疾人是“人”里面的成员,而不是盯着人家的某种特点,某种缺陷自觉不自觉地把人家排斥于“人”外。

2001年,因父亲从北京移至天津住院治疗,我在天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茫然。在北京我与听人打交道习惯拿着笔和纸单刀直入地笔叙问题,甚至介入合作解决过程都不觉得怎么困难。不就是有听语障碍吗?不就是换个沟通方式解决问题吗?在当今的社会里谁不会写字?但在天津办事,每到不同的地方差不多总有同一声音:“你不会说话,我怎么跟你说啊?”“你们家就没有会说话的人来吗?”等等。当时,我吃惊和北京大不一样,你跟他讲“对聋人只能采用笔叙方式完成沟通与合作,理解合作的基础是沟通,不是沟通方式。”,他愣是没反应过来,好像跟聋人打交道是千难万难的一回事。在天津短短几个月,我突破了在北京自独立处世二十年来与人吵架的记录,硬软兼施,褒词贬义、蜜糖加棒子地为办事而缠人。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被人为排斥于“人”外的伤痛,深刻地体会到为了“人”所应有的权利“勇敢地向世俗偏见挑战”、“顽强地向命运抗争”的壮悲。我们的社会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认同残疾人作为“人”的身份了吗?

美国等发达国家重视残疾人的便利措施,那里盲道、盲文标志、导盲犬、自动门(自动门就是一按按钮,门就缓缓地开了,也是电动门)、坡道、直升电梯、宽门、聋人电话、电影和录象带配字幕、火警报警闪灯、烟雾敏感器闪灯、字幕显示屏、手语翻译、助听犬、娃娃哭声机等等应有尽有,无条件地面对每一个残疾人开放,任何残疾人都能通过无障碍的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便利,而且改造无障碍的环境远不是我们的国力无法承受的问题。我们的社会既然可以为普通人提供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为什么就不能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便利措施呢?残疾人在“人”里面吗?残疾人作为“人”的身份被认同了吗?

(二)什么是残疾人身份认同

除将残疾人作为“人”认同以外,残疾人对自己“残疾”身份的认同在经历一番阵痛后,开始到接受事实残疾,积极配备矫正辅助工具(轮椅、助听器、盲杖等)康复。表现残疾人在生理上认同残疾身份。

各类残疾人在康复及生活中共同的人生感受,相似的生存方式,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认同自己的同类,归属于同类群圈,形成自己同类群圈的文化特性。他们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积累许多生存经验,越过接受康复走向坦然面对。个中聋人由于交流需要繁生出手语,由依需手语,激活手语,创造手语,自然而然地追嗅自己的同类,在中国表现在聋人俱乐部,聋人学校,聋人集中的福利企业(大宝)、聋人集会角,凸现聋人文化资源。在社会生活中产生自己的归宿感。表现在心理上对残疾身份的认同,对文化归属的认同。人是文化造就的动物。“聋人文化”的提出遍及世界各地,我不知道“聋人文化”提出的背景是什么?是聋人为在主流社会面前自我保护标榜出来的,还是自成体系提升出来的?但它被聋人群族所认同,所接受,并为丰富其内涵,扩大其外延填充自成归属的产物,建构自成归属指向的文化。

聋人群体在参加社会劳动及生活中使手语的繁生与发展不断被积累,被建构,创造了许多独立于汉语以外的手语(即汉语无法直译),挪威、美国等发达国家形成手语语法体系。这种独有的文化与主流文化在发展中相融相异,遍及世界各国,成为国际社会聋人群体同有的景观。这是聋人文化身份的显著明证。

(三)残疾人的身份认同状况

80年代,原大连肢残青年吕世明(现任中国残联常务副理事长)向社会发出呼喊:“我们不是残废人,残废与我们无缘,强音是我们的主旋律!”、“我们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后来由于邓朴方主席直接纠正某中央领导称“残废人”说法,此后开始有了从“残废人”到“残疾人”的称谓转变。新世纪出版《构筑新文明》书中一章节论述新残疾人观,阐述残疾人事业从“收养救济”向“平等参与”转变,残疾人由过去“等救济、靠安排、要扶持”向“建设者、参与者、创造者”转变。2001年4月以聋星网为首的三大聋人论坛共同发起字幕工程,呼吁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2002年大面积在聋人论坛推出“聋人文化”、“双语双文化”一说,广大聋人呼吁残疾人组织在抓残疾人教育、就业、基层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同时,是否将无障碍思想介入其中,介入残疾人工作的各业务领域。2003年两会期间,聋人网友在网上提案,要求电视节目加字幕等信息交流无障碍,要求解决手语翻译服务一片空白,要求聋人教育无障碍等,聋人群体对建设无障碍人文环境的发出强烈的呼喊。

2004年春节前,中国残联给中央电视台写一封信,请求在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加字幕,以满足国内广大聋人观看晚会节日。且不说许多聋人在春节联欢晚会看到的是时有时无的字幕,平时的电视节目尤其是文化和新闻套餐经常因无字幕令国内上千万聋人坐立不安。

我注意到最近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大厅设字幕滚动屏幕、收费窗口设有报价显示屏。这种无障碍设施北京许多大大小小的医院还没有设置。

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励广大残疾人为自己创造美好的前程奋发图强,优秀残疾人士“挑战偏见”、“抗争命运”的事迹确实感天动地,同时是不是也隐射出社会人文环境的“贫困”?残疾人表现出的自强精神不容置疑,且应该提倡,但对社会来说,是否应该反思呢?残疾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取决于自强精神和社会人文环境。

二、何谓无障碍人文环境及其意义

(一)什么是人文环境? 我认为是社会文化长期作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并由此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观念,大多数人共同的观念于无形中构成了一定的社会环境。有人解释:人类文化形成的社会环境;还有人解释:人类群居而产生的由各种行为习惯及思想繁生出的文化环境。

(二)什么是无障碍的人文环境?

无障碍的人文环境是一种健康的、积极的、没有人为障碍的社会文化环境,那种环境远离偏见,远离歧视,没有畸形病态的处世观念。视各类残疾人为“人”里成员,体现较高的“以人为本、扬长避短”的思想。挪威、美国等发达国家为各类残疾人提供诸如译码器、自动门等一切便利措施和诸如社会各领域立法等无障碍的人文环境。

(三)我们的障碍是什么?

同为公民,同样享有平等的权利,但我们的社会为所有的普通人提供了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公共设施、公共文化、公共娱乐,时刻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需求,那残疾人呢?盲人不敢上路、去商店,聋人不敢进影院、入剧场,肢残人不敢逛公园、走娱乐场。没有无障碍的环境呀,到处都是障碍,让你怎么去?具体障碍表现:

1、建筑物方面:路灯、红绿灯、马路边道、公厕、公共电话亭、商店、影院、剧场、公园、体育馆、娱乐场等都针对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存在或多或少的障碍,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喊了十几年,目前才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重要公共场所有所改善。

2、文化娱乐方面:电视、电影、广播等什么时候百分之百地显示文字,实现聋人享受文化生活的无障碍?大大小小的图书馆什么时候改造盲道,设立有声读物阅览室,实现盲人读书阅报的无障碍?肢残人出去看电影、观话剧、欣赏音乐、进图书馆、游文化场所,那里有轮椅进出、轮椅占位的无障碍设施吗?

3、人文方面:残疾人就学、就业、参与社会生活遇到很多人为的障碍。每年都有很多残疾考生因为残疾被拒绝于高校门外,每年都有很多残疾人大学毕业后因为残疾,就业无门。一些用人单位一直盯着人家的生理缺陷,想当然认为其残疾障碍不能胜任工作。有位优秀聋人气愤地说:“难道非得让我们的耳朵去思维,我们的嘴巴去工作不可吗?”丁启文先生说:人们以普通人的认知方式为坐标,否定残疾人独特的认知方式与行为方式、参与方式,看重残疾人操作的过程不同于常人,而忽视事情的目的与结果。

三、残疾人身份认同与无障碍人文环境相互依存

生活中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残疾人以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自食其力,贡献社会。如果你认同残疾人是“人”里面的社会成员,承认他们的公民身份,承认他们有着和常人的一切权利和义务,那么他们要求改造社会环境,改造人文环境,要求无障碍便利支持是政府和社会应该为他们解决的。

如果残疾人和普通人同往一条道上行走,那条道坎坷崎岖,前方有一块块大小山石,普通人凭着健全的身躯不费什么力气越过了,但坐轮椅、持双拐、拄盲杖的残疾人呢?遇到好心人扶他、背他过去了,但这是长久之计吗?如果没有遇到好心人,残疾人在那里的境况就可想而知了。有关部门需要做的是什么呢?鼓励自强精神,不错,但怎么鼓励?鼓励他们用轮椅越过大大小小的山石吗?提倡助残风尚,也不错,让普通人发扬雷锋精神帮残疾人一把,扶残疾人一下,拉残疾人一力,但如果号召大家动手,把一块块大小山石搬过去,对普通人来讲是举手之劳,如果花点钱,把那条道铺平,设个坡道、盲道,对社会来讲不会是很困难的一回事吧?考虑到聋人和盲人的困难,在那条道旁边设个文字提示牌和提示喇叭,是不是更好一些,更切实一些呢?搬走山石,铺平道路,设提示字牌和提示喇叭造福的是所有的人,这“人”里面包括残疾人。

残疾人组织应该是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场所,是与残疾人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地方,但残疾人对残疾人组织的认同远不如对自身群圈、群族的认同来得强烈。去年十月聋人群体自发组织在南昌举办国内聋人旅游集会,今年四月又将自发在成都组织旅游集会,笔者作为被邀请之列,自然对这两次活动多了一些关注。南昌集会除了旅游以外,一些地方聋协新老骨干在小组讨论会上提出几个问题,有点让我端端不安。

1、聋人手语的研究、推广、规范等一系列工作应该由聋人自己唱主角;

2、聋人教育狼狈,80%康复无效的聋童学前手语教育一片空白,而有关部门大张旗鼓地为20%聋童进行大面积的听语康复,甚至投巨资建立听力语言康复学院,80%聋童呢?还有其他诸如:残联工作人员不会手语,不了解什么叫聋人文化,专门协会立法,专门协会主席、副主席选举等等。这种不安定的因素使我关注残疾人组织的身份认同状况。身份认同是相互作用的,你认同别人的身份,也就会得到别人对你身份的认同。

世界是现实的:让一个强势文化的代表注意到你,比让10个甚至100个弱势文化的代表注意到你要有价值的多,让“第一世界”的代表关注你,比让100个甚至1000个“第三世界”的代表关注你要管用很多。残疾人要将自己的“商标”打入这个“超级市场”目前只能靠强势文化和“第一世界”的发掘、引进、宣传。我是一名在做弱势群体工作的主流文化圈子里工作了十四年的打字员,在聋人界我可算是个有一定威望的聋人,曾被称“无声世界的笔杆子、代言人”、“无声世界的研究学者”,但在强势文化圈子里,我属于“第三世界”而不属于“第一世界”,尽管我在主流文化的圈子里生存了那么长时间,对主流文化圈的了解和认同要比对弱势文化圈的了解和认同得多,有较强的与主流文化圈相处能力。事实是在公审身份认同的问题上,别人不把你当兄弟,称姐妹,你如何和他认兄弟,称姐妹?

帮助残疾人奔小康需要与社会无障碍环境相结合,残疾人不仅需要在经济上奔小康,更需要社会无障碍人文环境摆脱“贫困”,越过“温饱”,奔向“小康”,中国的无障碍环境处在怎么样的水平与残疾人个体自由发展息息相关。如果只注意残疾人在经济上奔小康,而忽视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奔小康,那么残疾人在个体自由发展的道路上没有无障碍的通道,他们的发展必将受到极大的制约,必将为残疾人奔小康大打折扣。试想,没有无障碍的就业环境,残疾人的生存和就业都成问题,还谈什么带领残疾人奔小康?

话说回来,公审身份认同的标准不得不使我们残疾人清醒:我们应该大力提高自身素质,关心自我发展,直面现实,敢于拼搏,因为无论外界怎样变化,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是自己,让我们广大残疾人万众一心,在不断优化自己、强大自己的同时,做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为推动社会环境的改造、为营造无障碍的人文环境做出我们的努力,向社会展示我们是顶天立地的“人”。

第四篇:农民身份认同的焦虑

摘 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推进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乡村进入城市。游离在城市边缘的他们越来越被社会各阶层所关注。《高兴》便是贾平凹饱含着对城市底层农民工的关怀创作的长篇小说。在作者笔下,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意象,透过对这一意象的分析,可以探寻其现实意义和文化隐喻,并对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生活境遇及身份焦虑进行思考。

关键词:《高兴》 肾 城市 农民

新时期是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时期,许多埋藏依旧的社会问题,往往会在此时浮出水面。一直以来,中国社会中都存在着明显的阶层划分,最显著的划分无异于城市人和农村人。城乡差异的日趋明显,使得农民与城市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使得农民成为了人们视域里的社会底层。在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下,农村与城市的空间距离被空前缩短,城市对农村的吸引更加直接强烈,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走进城市;然而,他们不知道,进入城市的他们只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角落,即使进入了城市,他们依然无法成为城市人,仍旧只能挣扎在城市的底层。而在有了身边城市人“高层”的对比之下,这个“底层”更变得像是一个黑暗的深渊。社会为这深渊里的人取了一个尴尬的名字――城市农民工。

2007年,贾平凹在《当代》杂志上发表他的长篇小说《高兴》,这部小说描绘的正是这群城市农民工的生存图景。在小说中,作者以第一人称自述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以刘高兴、五富为代表的一群进城拾荒的农民,在城市的边缘和角落寻求生存的故事。在小说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这群在深渊中挣扎的人们的生活世界,通过一个个

啼笑皆非最后让人心酸的故事投射出了拾荒者们的精神图像,以及他们的命运交错与心灵变迁。在整部小说中,除了刘高兴、五富等性格丰满的人物形象之外,还有许多具有丰富意蕴的意象,其中一个意象在小说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贯穿小说始终,在整部小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就是那颗先于刘高兴进入城市的“肾”。

一、刘高兴的肾

肾,在中医上一直被视为人体生命存在发展的本源,明代名医李中梓在《医宗必读》就明确提出了“肾为先天本论”①。中医医理上认为,人体内的五脏皆与五行相对,肾对水,乃是“天一之源”②,而后“水生木而后肝成,木生火而后心成,火生土而后脾成,土生金而后肺成。五脏既成,六府随之,四肢乃具,百骸乃全”③。由此可见,肾是人体存在的本源,有了肾才有了五脏六腑,有了四肢百骸,人才能够存在于世。并且,肾藏精,而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以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④,可见,肾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西医对肾脏的研究也同样支持着中医上的这一观点。西医认为,肾脏有两大功能:第一,“肾脏是‘生命工厂’,能够产生很多与内分泌代谢有关的激素,与调节血压、生成红细胞与骨骼代谢有关”⑤;第二,肾脏是“净水机”⑥,能够过滤血液中的杂质,并将其通过尿液排除体外。肾脏的这两个功能都说明了肾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肾就是人体发展和存在的源动力和发动机。

在小说中,正是刘高兴的“肾”将整个故事的引擎发动起来了。农民刘高兴为了能娶一房媳妇,便把自己的肾卖给了西安市的城市人。故事便这样开始了,卖肾之后,刘高兴就觉得自己与西安这个城市有了亲密的联系,并对西安产生了深切的向往。后来,婚事告吹之后,他便离开农村来到西安,找到那个移植了自己肾脏的西安老板便成了他在城市中艰难生活的精神动力和生活支柱。当他知道韦达很可能是那个大老板的时候,他对韦达一见如故,产生了莫名的亲近感。但是,命运同刘高兴开了一个玩笑――韦达移植的是“肝”不是“肾”。最后直到小说结束,刘高兴都没有找到他被移植的那颗肾,所以在五富死之后,他依旧没有离开城市,在城里踽踽独行,找寻他的“城里兄弟”⑦。

刘高兴的这个被卖掉的“肾”不仅仅只代表了刘高兴为了娶媳妇而付出的代价,有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

“肾”是刘高兴的身体中与生俱来的器官,是刘高兴得以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个体的“先天之本”,是“刘高兴”这个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是在刘高兴长大了要娶媳妇的时候,却将它出卖,这种出卖既是可怜的又是可悲的。可怜刘高兴不得不依靠出卖自己的器官才有钱娶得一房媳妇,可怜他只有通过这种伤害自己的方式才能实现像娶妻生子这样的人之常情的愿望。但同时这种出卖又是可悲的!为什么刘高兴出卖的不是心、肺其他器官呢?因为那些器官都太重要了,失去了便会危及生命。也许在刘高兴心里肾已经是个不那么重要的器官了,他没有意识到“肾”才是生命本源之所在!用这样一个不那么重要的器官就能换到娶媳妇的能力,这笔买卖是划算的吧。他认为把肾卖给城市人对肾来说也是个好去处,所以自始至终,刘高兴都没有后悔过卖肾的这个决定,甚至还为自己的肾有幸被选中而洋洋自得。这是一种无知的可悲啊!然而在失去了之后,他却突然对这颗被出卖的肾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无时无刻不想着它,甚至对那个移植了这颗肾的素未谋面的城市老板也产生了深厚的亲近感,把他当作了自己的“城里兄弟”。

二、“肾”的现实隐喻

其实,农民都有这样的一颗“肾”,这颗“肾”是“农民”这个人类群体得以出现的本源,也是这个群体得以生长发展壮大的源动力。这就是农民的土地!有了土地,才有了农业生产,有了农业生产,农民才随之诞生。农民世世代代在土地上耕耘,土地给了农民食物,给了他们生存发展的动力。土地是农民的生机所在,是农民生活的起点和动力,因此说,土地就是农民的“肾”!然而,当现代化的影响辐射到了农村,农民们看到了城市的富裕和繁华、舒适和便捷,慢慢地被这些蛊惑了。经济上的弱势让他们对城市产生了憧憬和向往,土地的给养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所以当城市主动靠近他们的时候,农民们没有太大反抗就放弃了自己的“肾”,将土地以绝不相称的代价让给了城市。在这些土地变成了城市的铁路、高速公路或者是工厂厂房之后,农民甚至觉得与有荣焉,自己的“肾”也算是有了个好去处!农民天真地认为这份交换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能够拉近自己与城市的距离,但是结果是怎样的呢? 结果是,刘高兴并没有因为卖了肾就娶到了媳妇,“卖肾的钱把新房盖起来了,那女的却嫁了别人”。刘高兴最后得到只是那两间并没有什么意义的新房和对城市的亲近和迷恋。而当土地变成高速公路之后,农民得到的只是一条更为快捷的前往城市之路,而不是城市认可的“城里人”的身份。城市对“肾”的接受给农民带来了假象,农民以为城市既然接受了他们的“肾”,那么对作为“肾”的原主人的他们也应当是被接受的。所以刘高兴义无反顾地带着五富来到西安,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了城市。然而,事实的真相是刘高兴没有看到自己的肾是经过怎样的精挑细选才被选中的。农民们也不知道城市是带着多么挑剔的眼光来筛选着他们的“肾”。他们不知道在城市的眼中,有价值的只有那颗“肾”,而“肾”的原主人是谁,与它没有半点关系。对于城市来说,“肾”并不是连结城乡的纽带,而是一件可供挑选的商品,一旦银货两讫,买卖双方就再不会有任何亲密的联系。

由于显著的城乡差异,使得农民骨子里就有着对城市的向往,所以在农民以为有了“肾”这一纽带之后,农民便觉得终于能够与城市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了。这时的他们被这一喜悦冲昏了头脑,他们看不到城市的谎言和自己的可悲。刘高兴因为这颗捐献给城市的肾,所以觉得自己“活该要做西安人”。他在刚来到的西安的时候,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城市,因此他为城市捡拾街道上被风吹散的垃圾,在城市的桥墩上写上“禁止大小便”的标语,他为维护这个城市的文明和卫生做了所有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他也发出过“一样的瓷

片,为什么有的贴在了灶台上,有的则铺在厕所的便池里”这样对命运不公的诘问,但马上他就以“大树长它的大树,小草长它的小草,小草不自卑”式的自我安慰安抚了自己愤愤不平的情绪;不管城市人如何漠视、轻视,甚至侮辱他,不管城市对他拒绝的姿态是多么彻底,他都未曾因此怨恨过城市,就像他对五富说的“西安城不像来时想象的那么好,却绝不是你恨的那么不好,不要怨恨,怨恨有什么用呢,而且你怨恨了就更难在西安生活。五富,咱要让西安认同咱”。刘高兴接受了这不公的命运,忍受着这些虐待,为的就是这份认同。

这份认同同样也是无数进城的农民工渴望得到的。为了得到城市的认同,进入城市之后,他们积极地改造着自己,他们急于改变自己在农村的生活方式,尽可能的像城市人靠拢。他们从穿着到举止,都在不断地向城市人学习,力图通过改变这些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同时,他们还向城市人学习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就像刘高兴那样,即使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甚至食不果腹,他也总是坚持在闲时吹吹箫,看看收来的旧报纸,甚至可以奢侈一把,到芙蓉园里旅游一番。农民只能这样靠着自己盲目的尝试,来摸索城市的认同之路。他们试图改变自己的农民意识,试图以城市文明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跌跌撞撞地在城市的边缘和角落里努力着。但是,他们没想到城市的拒绝是那样的顽固,不管他们是怎样的努力,城市依然对他们不屑一顾!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肾”,受到城市的吸引来到城市,接受了尴尬的“城市农民工”身份,最后的结局却像黄八说的:“咱把力都出尽了,狗日的城里人还看不起咱!”“城市因‘现代’的优越在需要他们的同时,却又以鄙弃的方式拒绝着他们。”⑧

即使被如此拒绝着,刘高兴还是坚持留在西安,不是他不愿离开,而是他不能离开,因为除了城市,他已经无处可去了。五富的死正象征着进城的农民回归农村的无望。所以,失去了“肾”的刘高兴只能留在城市,汲汲寻找他的“城里兄弟”,等待着他的“兄弟”认同他们之间的联系和亲情。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更是无法再回归农村了。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他们在农村赖以生存的“本”,没有土地,农民还算什么农民呢?所以,他们只能留在城市,只能接受“城市农民工”这个尴尬的社会身份,在城市的边缘和角落,苦苦努力,期待着不知何时会到来的城市的认同。

三、对现下农民生活境遇的思考

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财富的积累,使得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物的包围”⑨,中国社会开始向消费社会转变,身在农村的农民也开始受到影响。一直以来靠土地吃饭的农民在消费时代迅速显示出了相较于城市的弱势地位,农民们也看到了城乡的悬殊差距,改变自身的生存状态成了他们亟待追求的生活目标。所以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成了一名打工者。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外延不断扩展,农村渐渐成了城市的“重工业区”,城市里不容存在的大型工厂进入农村,农民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这也使得越来越多无地可种的农民为了生计,被迫离家进入城市打工。农村开始出现“空巢”的现象,而城市却“人满为患”。

在这种境遇中,农民面临着多重的生存窘境,如经济的弱势、教育的缺失等等。但在其中最主要一点应该就是社会身份的认同问题。进入城市的农民,往往成了人们口中的“城市农民工”,所谓城市农民工指的是户籍在农村却在城市里工作的人,他们的社会身份既不是农村的农民,又不是城里的工人,这种社会身份的尴尬使得他们在社会上失去了归属感,而归属感的丧失会给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系列的问题,进而影响他们自己的正常生活,有的甚至会对社会产生报复心理等等。贾平凹在《高兴》中对农民进城之后的心理变化做了真实细腻的描写,并且将农民在身份认同上的尴尬和努力也透过刘高兴表现了出来。

城市化的进程已经不可阻挡,农民已经为融入城市交了入场券,那么城市到底何时才能够真正地接纳他们呢?城市农民工们的身份认同的焦虑到底何时才能消失?这些问题都亟待得到答案。

①②③ 李中梓:《医宗必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第6页,第6页。

④ 杨海发、姜殿德、王洪霞:《中医学与西医学“肾”的比较》,《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年第11期,第30页。

⑤⑥ 杨力:《中医肾与西医肾异同》,《祝您健康》2014年第10期,第16页,第16页。

⑦ 贾平凹:《高兴》,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⑧ 孟繁华:《到“城里去”和“底层写作”》,《文艺争鸣》2007年第9期。

⑨ [法]让?鲍德理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作 者:闫文菲,河南大学文学院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

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五篇:社会认同过程读书报告

陈晓晓:《社会认同过程》读书报告

者:(澳)迈克尔·A·豪格;(英)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 主编:方文 译者:高明华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内容简介:

本书专论社会群体:社会群体之间发生了什么,社会群体内部又发生了什么;群际行为和群体过程是怎样的;成为一名群体成员(即“归属”某个群体)的心理基础是什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本书讨论了传统的社会心理学方法,因而可以说这是一本教科书。目的是为了指出传统的社会心理学方法的局限和缺点,并进而提出代替它们的社会认同路径。这本书对于社会心理学当中的社会认同路径提供了一种导论性和概览性的介绍。

P18社会认同是一种视角(perspective)和方法(approach),因为它是一种独特的理论类型(type),一种接近社会心理的独特方式(way)。同时,它也是一种理论(theory),因为它包含一系列相关联的命题,经验上可检验的假设就来自于这些命题。

本书精心总结社各认同论的主要概念基础:一是关注群际关景和积极特异性,此谓群际关系的社会认同论;二是关注群体作为整体和范畴化认知过程,此谓群体的社会认同论或自我归类论。

社会认同在社会影响、语言和沟通中的作用,尽在此书之中。时光流逝,社会认同论的权能且用且涨,魅力不减反增,全球学界从者云集。二十年来,社会认同业已深刻影响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家思考群体和群际关系的方式为之一新。作者简介:

迈克尔·A·豪格(Mictlael A.Hogg),现任克莱蒙研究大学行为与组织科学学院社会心理学教授。同时,他也是《实验社会心理学期刊》的副主编。他与本书的另一位作者阿布拉姆斯共同创办了《群体过程与群际关系期刊》,并任该刊物的编辑。

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Dominic Abrams),现任肯特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群体过程研究中心主任,英国心理学会研究委员会主席,实验社会心理学欧洲协会执行委员。关于译丛主编:

方文,男,汉族,1966年生,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心理学方向和宗教社会学方向博士生导师,教育部2008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研究领域: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范式、群体过程和群际过程、宗教群体。主要内容:

一、社会认同路径:背景与内容

二、群际行为

三、从刻板化到意识形态

四、内群行为:群体内过程

五、社会在场和社会表现

六、从众与社会影响

七、语言、言语和沟通 重要概念:

1、社会范畴与范畴化P18 社会认同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并一直处于持续而快速的发展进程中。社会认同被定义为:“个体知晓他/她归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而且他/她所获得的群体资格(group membership)会赋予其某种情感和价值意义。”(Taifel ,1972a:31)。在这里,社会群体是指:“两个或更多个体,这些人有共享的社会认同,或者换句话说,他们感知到他们这些人属于同一个社会范畴。”(Turner , 1982:15)认同,尤其是社会认同,和群体是不可分割的。

P24人们主要是从他们所归属的社会范畴那里获得他们的认同(他们的自我感知和自我概念)。P25范畴化产生了一种增强效应(accentuation effect)(Tajfel,1957,1959)。个体属于许多不同的范畴,因而,他们潜在地有许多不同的认同资源可资利用。

P27当范畴对于个体来说是重要的、显著的、密切相关的、关乎个人价值的时候,增强效应更加明显。那些认为某一特定范畴更加重要的人往往比其他人更加刻板化——我们也可以说这些人是“有偏见的”。对人的范畴化很少(如果曾经有过的话)是以公正客观、不掺杂私人感情的方式进行的,中立的立场只有在鸟类学家对鸟进行分类时会存在。P40“范畴化”基于相对无意义和任意的标准将人们划分为两个群体。

人们倾向于根据他人与自我的相同与相异来对其他人进行分类;人们不断地将其他人或者感知为与自我是同一范畴的成员(内群成员),或者感知为与自我是不同范畴的成员(外群成员)。

自我范畴化过程的结果是自我与其他内群成员相似性的增强,以及自我与其他外群成员相异性的增强,这就是自我刻板化。确切地说,自我范畴化使自我感知和自我定义更加需要参照个体对群体或群体原型的定义性特征的再现/表征。

P28自我范畴化同时完成了两项任务:一方面,它使某人认为自己与该范畴的其他成员是相似的,而且他们具有相同的社会认同,也就是说,自我范畴化将某人自身放置在相关的社会范畴里,或者将群体置入他/她的头脑当中;另一方面,自我范畴化会让个体在某些维度上做出与范畴相符的行为,这些维度就是划分范畴的那些刻板化维度。自我范畴化是将个体转化为群体的过程。

2、“还原论”P16

一种阻碍我们正确理解事物或现象的元理论缺陷,倾向于以更低层次的概念或语言来解释某种现象。以我们的目的为例,分析的层次(从高到低)是社会历史学、社会学、小群体动力学、个体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也就是说社会历史学可以被社会学所解释,社会学现象可以被群体动力学解释,群体动力学可以被个体特征所解释,以此类推。这看起来意味着,到最后我们可以用物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科学原型)解释所有更高层次的现象。

许多传统的社会心理学都是还原论的,因为它以个体特质解释社会群体,也就是说它们是个体主义的。在很大程度上,社会心理学危机可以被归因于还原主义的理论化过程。

P17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欧洲路径能够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变动关系,同时又没有将其社会学化和个人化,也就是说,欧洲社会心理学家的目的是要探求人类行为的社会维度。(Hogg 和Abrams,1985;Tajfel,1984)

P19社会认同论用社会范畴来表明社会的结构性特征,这一点与社会学中的结构主义视角有相同之处。

P21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受自我概念的调节,“自我”本身产生于生活中个体间的互动,并在这种互动中不断调整。互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号性的(symbolic),因为行为不仅仅是实用的(functional),它更是表达的(expressive)。象征符号是在成员之间达成共识的或者是共享的(为了实现交流的功能,它们必须这样),因而通过以和他人相同的方式将自身符号化,或者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我们将自身建构为社会之物(social objects),或者是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社会的一个缩影。

P22在我们、我群或内群与他们、他群或外群之间存在着分别。我群内部人之间的关系是和平、有序、规范、治理和互相帮助的。内群成员与所有外人或他群的关系是斗争或掠夺的,只有双方达成共识,状况才会发生改变。(Summer,1906:12)

3、社会比较P28 社会认同视角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社会比较而社会性地获得的,这其中包括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我们做社会比较的动机是为了要确认我们对于自身、他人和整个世界的感知是正确的。人们力争坚持他们自己群体的观点,并且以跟其他内群成员相同的方式看待这

个世界;内群感知被积极地评价,因为它们提供了“真实的”理解。事实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揭示出,人们通常倾向于积极评价内群的所有刻板化特质,因为这些特质将一个人所赞同的共识与他所不赞同的共识区别开来。

P66社会比较背后的动机是获得良好的自我感知,而实现的途径是偏好内群(即通过偏好内群而偏好自我),因而社会比较过程就会选择具体在哪一维度上增强/夸大相似性或差异。一般它会选择这样的维度:在这个维度上内群比外群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它也会放大内群相对于外群的优越性和有利地位,或者说社会比较过程会最大化内群的积极特异性。

4、挫折——侵犯假说P45

5、相对剥夺P47

6、超然目标对降低偏见的作用P57-58

7、最简群体范式P60

8、刻板印象P83 刻板印象具有惰性,一旦形成不易改变,只有在社会、政治或经济发生变迁时,刻板印象才会发生些许变化。当群体间的社会关系变得紧张时,刻板印象会变得更加显著,并且充满敌意。如果群体间不是敌对关系,刻板印象不会引发什么问题,但是,如果群际间处于紧张和冲突的社会氛围之中,刻板印象就是有害的,并且也极难改变。

P84刻板印象是一种无根据的概括化推论,而向最坏处估计,刻板印象是一套完全错误的假定。

9、社会表征P99 社会表征是共享的认知构念,它们来源于日常的社会互动,对于个体在世界中的体验提供常识性的理解。

P101社会表征的出现经历了这样一个明显的社会过程:对熟悉现象的不熟悉的解释因为日常沟通而被同化(曲解、简化等),进而将不熟悉的解释变成了熟悉的,成为常识性理解的一部分。确切地说,由“合格的”的个体(即“科学家”——最广义上的)组成的小群体为熟悉的现象建构出了高度正式的、非显而易见的、不熟悉的解释。虽然这种解释可以通过正式的教育而得以传播,但是,它们传播的最主要途径还是非正式的沟通(朋友之间在咖啡馆里的闲谈等)。这就导致了系统曲解的产生,不熟悉的解释经过系统曲解之后就会与人们事先存在的常识性理解和解释框架相协调。这样,一种社会表征就形成了,一种正式的科学理论成为常识性理解的一部分。而无论社会表征还是常识性理解都是以简化和曲解的形式,也可以说是以世俗化和庸俗化的形式实现的。荣格清楚地表达了上述观点,他这样写道:“当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假设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认为它们是陌生而奇怪的,但是很快人们就会占有这种假设,并且把它们当做熟悉的概念来使用。”

10、意识形态P102 P103意识形态是一系列系统关联的信念、看法和主张的集合,它的基本功能是解释。当然,意识形态不仅仅“解释”,它也决定某种东西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也就是说,它设定了一个问题域。意识形态所提供的一套参照术语限定了人们的思考方式,使“打破”它设定的框架、以另一种不同的方式感知事物变得几乎不可能。意识形态会将一些矛盾和话题遮蔽起来(人们看不到它们的存在),原因就是这些矛盾和话题没有进入意识形态的具体范围。意识形态实质上是某种“思想体系”,具有正统共识的特征,因为意识形态设定了狭窄的解释框架,所以它阻碍认知替代物存在的可能(认知替代物,即能够代替既有社会安排的其他可能的社会安排)。

所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完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每种意识形态都有自己的一套概念工具,它们适用于自身的问题域。对于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的支持者来说,他们之间的充分交流是异常困难的,不说其他,单是下面这两点就足以对交流构成障碍:对于要解释的现象没有一套共享的假设,双方有完全不同的话语体系(术语、概念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封闭的系统,意识形态也界定社会群体,这样一来它就在某种程度上

与群体资格紧密相连。

11、群体盲思P139

12、领导P140

13、聚众P171与从众P199

14、群体极化P223

15、语言P235,包括第二语言习得P255

内容总结:P105 人们不仅需要对世界进行分类和解释,而且通常以一种有利于自我感知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和给世界划分范畴,这样就促生了一个异质性的社会:它包含许多社会群体,这些群体为争夺支配地位和承认而斗争。个体的范畴化认知过程会导致对群体的认同、群体在心理上的形成以及一种增强效应。在群际背景下,增强效应是一种刻板化行为。之所以说它是刻板化的,是因为它极尽可能地增强或夸大内群的一致性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这体现在信念、态度、价值、归因和行为等方面。整个过程在不同程度上都贯穿着这样一种需求:偏好于内群而不是外群,维持或获得一种社会支配地位(或者是相对于整个社会的支配地位,或者是相对于某些他群的支配地位)。每个群体自身的规范行为和信念,以及他们对内群和他群所持有的刻板印象,都植根于群际关系的动态变化当中,群际关系的变化是历史车轮前进的动力。具体地说,社会群体被社会表征或意识形态所形塑,它们同时也构成了社会群体存在的背景,社会表征和意识形态的出现和发展是为了满足解释事物本质的需要。大规模的复杂事件促生了服务于事件自身的社会解释或意识形态。它们可以是新形成的解释,或者是对既有解释的改变,也可能是那些长期被压制或者处于休眠状态的解释。

理论进展:P273

社会认同路径深化了我们对一系列现象的理解,它对人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独到的分析,这一分析与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的大部分理论主张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群际关系不能寄希望于通过下列因素而得以解释:人格特征、心理动力机制,或群体成员的个人态度。群际关系也不能以群体之间的客观利益冲突来界定。伴随着群际行为而产生的刻板印象也不仅仅反映对经验事实错误的认知理解。相反,只有诉诸集体对群体资格的主观感知,群际关系才能被理解,群际关系可以被解释为心理上的冲突、差异等。刻板印象的功能主要是服务于群体,同时,与大部分群际行为一样,它并不总是直接有利于单个的群体成员。

其次,群体凝聚力、群体内的行为、对群体规范的遵从和集体性的群体行为,所有这些现象都不能以个体之间因满足需要或寻求信息而产生的互依来解释。群体被认为是一个心理实体,对于那些被吸引进入群体的人,群体会告诉他/她什么是应该优先考虑的,应当遵循哪种规范,集体行为的恰切目标是什么。将自我范畴化为某一群体成员的过程会引导信息的寻求、与他人情感纽带的建立以及自我在规范中的融入。

P274最后,不能认为语言和沟通的本质是稳定的和限制性的,相反,语言和沟通是一个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认同才能成为他人的象征;同时,语言和沟通过程也界定了群体间的关系。社会不能被当做是一个仅仅提供背景的外生变量,这种主张贯穿我们分析的始终。

社会认同路径正充满着勃勃生机,它不断为诸多社会心理学家的理论和研究注入令人振奋的原动力,越来越多的现象可以应用社会认同路径来进行解释(如群际接触、少数人影响、领导研究、个体间吸引、第二语言习得、权力、多元群体背景、服从和显著性等)。

下载《表姐妹》中的身份认同过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表姐妹》中的身份认同过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信息化时代教师身份的认同(共5篇)

    浅谈信息化时代教师身份的认同 (2011-08-18 15:22:53) 转载▼ 标签: 教育 关键词:信息化 教师身份认同 摘 要:信息化时代,新的知识来源与教育手段及教育对象的特点要求教师对职......

    云南跨境民族的民族身份与国家认同(大全)

    云南跨境民族的民族身份与国家认同 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师范) 学号:114130230 姓名:杨易 摘 要:跨境民族,其成员有着本民族的民族身份和本国国民的公......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身份认同和爱国主义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身份认同和爱国主义 ——对爱国主义情感的民族学解读 阿迪力•买买提 2012-4-9 13:35:49 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哈尔滨)2011年5期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

    《师范生身份认同发展的个案研究》开题报告修改稿3

    《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发展的个案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师范生的教师身份认同是影响他们学习以及今后教职生涯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师范生认同自己的教师教育......

    股东身份认定若干问题分析

    股东身份认定若干问题分析众所周知,公司股东身份(资格)的认定关系到投资人在以公司为联结点的法律关系体系运作过程中的权利配置与责任负担。除了股东身份确认之诉外,各类股东权......

    艺术作品的分析过程

    2艺术作品分析艺术创作过程 艺术创作是人类为自身审美需要而进行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一种独立的、纯粹的、高级形态的审美创造活动。艺术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但并不是简单地复......

    案例分析—面试过程

    猎头联合网:经典面试案例面试——计算机系统管理员面试官:在您的简历中,您说曾经在某大型制造公司担任计算机系统管理员,您这个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是什么?求职者:我的基本工作是维......

    工作分析的过程

    对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会长的工作分析的计划草案 准备阶段: (一)明确这次工作分析的目的: 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会长这个工作职位,包括工作职能,工作流程,整个协会在学校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