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世纪英国相对衰落的时代的原因及启示
英国经济从1870以后就出现了衰落迹象,而且这种相对衰落存在于整体绝对优势之中。实际上,像英国这样的国家,如果不能保持领先的发展速度,绝对的落后就是迟早的事。那么,英国相对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丧失了科技的优势。麦格劳将工业革命分为三段,毫无疑问,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绝对领先者。同其他依然停留在农业经济的国家来说,英国的变化是无与伦比的。但据1851年的英国人口调查,农业依然是英国最大的行业,从业人口179万人,煤矿业和棉纺织业是当时的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有52.7万人和24.6万人;手工业者依然占很大的比例,比如鞋匠就有27.4万人,比棉纺织业的人数还要多。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也被许多学者称为古典工业革命。有的西方学者甚至指出:英国在1870年以前或许已经一直在快速地工业化,但它仍然是一种农业经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着工业化的进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虽然也有一些发明,如合成染料、贝氏炼钢法、蒸汽涡轮等,但内燃机、柴油机、汽车、发电机和电动机等多是德国人的发明或改造,美国发明了环锭纺纱机、打字机、白炽灯和电话等。事实表明,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已不是英国;即使英国有一些新技术成果,也因思想保守而没有及时加以利用,墙内开花墙外红。例如,英国人在70年代末发明了从廉价的铁矿石中提炼钢的方法,但英国却长期沿用旧的炼钢法,1886年和1893年,英国的钢产量分别被采用新办法的美国和德国超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电力、化工、石油、电器、汽车等行业,在这些领域英国都未能跟上。19世纪最后25年里电力和电机产品在一些国家受到重视,但英国有运行良好的蒸汽机,因此英国人问:“煤价很低廉,它对于我的父辈一直很合用,现在我为什么要改弦更张呢?”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第二,未进行产业更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四大支柱产业是棉纺、煤炭、钢铁和造船,它们是保住英国经济优势的几个关键部门。但其设备到1870年以后都已经陈旧,英国没有及时进行更新换代。虽然由于世界市场的扩大,英国依靠传统产业的还是能够保持低度发展,但所占市场的份额减少了。对于像英国这样已经形成工业化规模的国家,企业的更新改造比新建企业的难度更大,不仅需要大量资金、先进技术,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与此同时,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下,新的资本开始加速流向新兴工业部门,即电力、化工、石油、汽车等,谁在这些方面占优势,谁就取得了新的领先权。英国在新兴产业上的研发方面大大落后了,新兴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低,其产值到1903年只占工业总产值的6.5%。英国经济还有一个特点即对外依赖程度高。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资本输出迅速增加。1865-1914年的英国投资中,英国本土投资只占30%,其他70%资金投在国外,其中,美洲占37%,已经超过了在英国的投资,欧洲占6%,其他国家占2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夜,英国依然是向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投资者,几乎占全世界投资总额的一半,位居第二的美国只占到19%。资本输出的半数投在英国殖民地,这样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并可以远离欧洲大陆,降低投资风险。但这种情况一方面制约了国内的投资和技术革新,第二方面造成国内一个庞大的食利阶层。英国靠殖民地的无形收入保持着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称号,却掩盖了工业水平已相对落后的事实,抑制了工业发展的激情和活力,而且一旦发生世界大战就可能改变所有这些有利条件,无形收入会急剧减少,这在后来发生的两次大战中得到了印证。第三,英国企业规模相对小。英国是工业化的先行者,工业化初期主要依靠个人或合伙人办厂,规模就小。而德国和美国一开始资本就集中,并依赖金融资本。英国虽然也开始发展自己的垄断组织,组织银行投资,但英国银行更愿意将资金投向国外,即使向国内放贷,一般也是向铁路部门,而不是工业生产部门。英国企业规模小,一旦国外大型企业发展起来,必然在竞争中处于下风。德国是最早发展联合企业的国家,认识到联合企业的经济优势,英国建立垄断企业还是向德国取的经。美国的垄断企业兴起于德国之后,但在规模上迅速超过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企业规模在竞争能力方面越来越起作用,这成为英国世界贸易市场竞争的一大障碍。第四,教育落后带来严重影响。英国虽然有少数世界级的高等学府,但它的全民教育制度远没有其他国家健全,英国在教育方面远落后于邻国。当时德国的大学教育堪称楷模,德国的科学家和学者都出自大学,它的大学首先与科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大学成为科学研究的根据地。英国大学与此不同,其目的是培养绅士,而不是科学技术人才。剑桥和牛津大学的毕业生更愿意在政府工作,而不愿经商或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据统计,1902年,德国有4000个化学家,大学毕业的占84%;而英国只有1500个,大学毕业生占34%,其中一半还是在外国上的学。1900年德国6家最大的染料公司中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有350人,化学专家500人,而英国染料工业中雇佣的化学家只有30-40人。第五,企业家精神丧失。实际上,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往往在取得优势地位后多少会产生一些惰性,这一点在英国表现的更明显。英国存在着轻视工商业、追求安逸、贪图享受、反对变革的贵族文化传统。这种追求田园生活的绅士文化和民族特性,即使在工业革命中也一如既往。而且,英国是一个向贵族看齐的社会,贵族更多的是与土地而不是与工业联系在一起的,当时人们认为:一个百万富翁用他的一半资产购买一万英亩土地,即使只获得百分之一先令的收益也是值得的,因为他已经成了一个“绅士”。因此,工业家和商人在发财之后就会以贵族形象来重新塑造自己。企业家以工商业起家发财,却以被取代了的贵族文化的价值观为其归宿,这真是一种讽刺。
第六,自由贸易的负作用。英国已经失去经济领先地位时,自由贸易政策仍在长时期运行,这使英国产品在国外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英国对其他国家产品敞开大门,免征关税,而其他国家则对英国产品征收关税,甚至连帝国内部的自治领也是如此。这样,那些后进的国家可以利用低价的产品冲击英国市场,同时拒英国商品于门外,从而保护本国经济。如,由于实行自由贸易,大量美国小麦占领英国市场,造成英国国内农产品价格一降再降,大批农民停止耕种,农田荒芜,1872-1895年英国小麦播种面积减少了近3/5.我们知道,英国作为一个小国能成为世界最强国,关键在于它的创新能力,它在很长的时期中创造出许多新的制度,其覆盖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正因为这些创新,英国能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在一个多世纪里成为世界最强国。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落伍了,它未能跟上发展的趋势,相反安然自得、墨守陈规,失去了继续领先的机会。将英国衰落的原因归结为一点,那就是英国丢失了引导世界潮流的能力,它一旦松懈,就不进则退。换句话说,处在世界最前列的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它的创造力,否则便是衰落的开始。
一战前的英国经济开始出现相对衰落的迹象,但这种迹象还不十分明显。一战加速了这个趋势,战争中,英帝国投入兵力950万,其中600万出自英国本土。在战争中英军伤亡约80万,军费开支近100亿英镑。庞大的军费开支造成财政赤字剧增,政府只能依靠增发国债和纸币来填补亏空,并停止黄金兑现。英国在国外的投资损失了1/4,这些投资总额在战前达到40亿英镑,占国际投资总额的41%。英国还不得不向美国借债,从美国的债权国变成了美国的债务国。英镑地位发生动摇,伦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战争中,英国被迫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转而实行对经济的直接控制。此外,英国损失船只900万吨位,海军力量遭到重创,商船能力也下降1/3,战后,英国丧失了海上的霸主地位。因为战争,金本位被中止,平衡财政被破坏,自由贸易政策受到侵蚀,而这些就是战前英国经济的三大支柱。
战后出现经济繁荣,但只维持了一年时间。此时世界经济已经处于转型时期,在经济上是向后看还是向前看,将决定英国下一步的经济走势。英国是抱住过去的法宝消极应付,还是积极改革,将决定英国未来的命运。不幸的是,英国的主流思想是重新回到过去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中去,这就是金本位、平衡财政和自由贸易。这一选择是致命的。为了保住这个被凯恩斯称为是“过了时”的金本位制,英国采取高利率、平衡预算等非扩张性政策,其结果造成了国内需求和投资的减少,降低了企业的活力,导致失业大增。过去,英国凭借着绝对领先的四大支柱行业,只要用少量的钢材、棉布等产品就可以换来大量的小麦和木材。事过境迁,在英国生产能力已经失去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坚持以高出英镑实际价值的比价确定英镑的外汇比价,英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骤然下降。经济上的固步自封使英国成为20世纪20年代欧洲大国中唯一经济停滞的国家。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更是雪上加霜。危机期间英国投资锐减,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攀升。不仅有形贸易出口收入下降了1/3,过去抵冲贸易赤字的无形贸易收入也急剧减少。由于受到国际金融**的影响,出现外国人纷纷到伦敦银行挤兑黄金的现象,到1931年,英国的黄金储备告罄。由于英国依然坚持过去的自由贸易政策,英国在国外的投资收入和海运收入也大幅度减少,英国的财政赤字不断增大,预算平衡被彻底打破。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被迫放弃自由贸易政策,也放弃金本位制,转而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经济打击更大。在战争开始仅仅16个月后,英国就几乎耗尽了所有可以动用的资产,如果不是靠美国的“租借法案”,英国已无法支付战争费用。战争中,英军死亡人数接近30万,约50%的英国商船被摧毁,英国出售了45亿海外资产,丧失了许多海外市场。英国还将纽芬兰、百慕大、巴哈马、牙买加等殖民地的军事基地租给美国,以换得美国的援助。到战争结束,英国的黄金、美元储备和海外资产已经接近为零,并欠下巨额外债,仅欠美国的账款就达210多亿美元。英国多年积攒起来的丰厚家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已经耗费殆尽,英国实际上破产了。1942年12月,英国发布了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它建议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保障体系,政府采取措施消灭贫困、疾病、无知和懒惰,让每一个英国人“从摇篮到坟墓”都能享受到有效的社会保障。报告为战后英国勾画了蓝图,深深打动了英国人的心。但要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的计划,就必须建立新的思想基础。此前,英国已出现国家干预的理论,1936年约翰·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就为国家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凯恩斯提出运用国家的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通过刺激消费达到充分就业,从而消除贫困。国家的作用在凯恩斯的理论中占居中心地位,它标志着自由放任时代在理论上的结束。
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工党在选举中获胜。丘吉尔作为领导英国走向战争胜利的国家英雄在战争尚未结束时就黯然下台,这个事实本身就反映了英国人心的变化。战后,英国走上了国家干预的路。这一变化意味着英国背离一百多年来维持大国地位的金科玉律,即“自由放任”,说明英国已失去了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感召力。国家干预思想在本质上是与自由主义传统格格不入的,但不走干预之路,对英国来说似乎又没有其他路可走。工党推出两项基本措施,一是福利国家,二是公有化。福利国家包括两个方面,即健康保险和失业保障。从1946年的《国民保险法》开始,工党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将全体人民置于全面的国家保护之下,解除了失业、疾病、贫困对人们的威胁。国有化是国家干预国民经济的更突出的表现,从1946年开始,两年内完成了对煤矿、民航、铁路、公路、运输、煤气、电力等部门的国有化,开始体现其党纲中的“社会主义”成分。1948年7月5日,英国政府宣布英国已经是福利国家。
但社会的进步却未能阻挡英国的颓势,相反,在世界横向比较中,英国的败落越来越明显了。国有化和福利制度都相继出现问题,这些问题的积聚使英国在20世纪下半叶更加江河日下。到70年代,英国出现了著名的“英国病”,英国也变成“欧洲病夫”。
国有化首先出问题。效益是企业的生命线,恰恰在这一点上,国有企业有严重的缺陷。企业负责人对经济效益漠不关心,职工也缺乏工作的动力,结果是企业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盛行,无劳动积极性,多数亏本运行,造成国家的负担。国企问题引发社会的长期争论,始终难以解决。福利制度造成更大的问题。福利政策是由国家执行的,而福利开支的来源则是人民,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国家的钱由税收提供,福利支出越大,国家负担就越重,民间税务也就越重。税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增加工资的要求不断提出,劳资冲突也不时爆发。这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政府似乎坐在一个跷跷板上:这头压下去了,另一头就翘起来。问题的根子是公共开支巨大:1959-1964年公共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其中除防务开支外,福利开支是最大的一个项目;1965-1966年福利开支是65亿英镑,20年后则接近了920亿英镑。如果英国的经济发展很好,增长率大大超出福利开支的增长,那么矛盾还不会太突出;可是英国问题已经非常大了:1951-1973年间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只有2.8%,是同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中增长率最低的;1973-1979年这个平均数降至1.3%,有些年份还是负增长。面对不断攀升的福利开支,再加上不断上升的工资增长,英国出现了奇怪的经济现象,即“滞胀”:一方面是发展停滞,另一方面是物价飞涨,失业人数超过百万,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这些用传统的经济理论是无法解释的,凯恩斯主义对此更是一筹莫展,相反,它似乎在助长这种现象。英国于是患“英国病”了,它成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病夫。曾几何时,整个世界都把英国看作是模仿的榜样、未来的目标,当年对英国趋之若鹜;而现在世界关注英国,是关注如何能规避英国的覆辙,不患“英国病”!世道真的变了,这真是极大的讽刺!
为了医治“英国病”,英国人再次改弦易辙,从7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用货币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公共经济在国民经济所占比例若过大,政府支出大于收入,就会形成财政赤字,由此导致货币流通量激增而引发通货膨胀。通胀只会刺激物价上涨,不能解决失业问题,也就是不能刺激消费,不能促进生产发展。因此应该通过提高经济活力扩大就业空间,为此就要运用国家的货币政策减少赤字,保持财政预算的基本平衡,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效规划货币供应量,从而保证经济的增长。撒切尔夫人上台后,运用货币主义理论对英国经济进行大刀阔斧的重组,她大规模削减福利开支,将国有产业重新实行私有化,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并且打击工会力量,压制工资增长。她的强硬手段在一段时间中确实起了效果,“英国病”在很大程度上被抑制了,英国经济开始回升。但英国的总体经济地位并没有提升,它仍然只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需要指出的是:战后,英国两次改弦易辙,第一次用凯恩斯主义取代自由放任,虽然背弃了英国传统的金科玉律,但凯恩斯主义毕竟还是英国人自己的创造,而且凯恩斯主义曾经被世界其他国家广泛使用,可看作是英国对世界的又一个贡献。但货币主义却不是英国人创造的,而是美国人的发明。英国在经济上的凋落竟至思想上也枯竭了,也就是说,英国成为“欧洲病夫”后已经无法自愈,为治病它的药必须从“国外进口”。英国已经失去思想的创造力了,而正是这种创造力,曾使英国登上世界发达的顶峰!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得不回归欧洲,这在过去几百年中它是不屑去做的。英国被迫退回欧洲。但它并没有果断地做出这个选择,相反,它的帝国情节——它的帝国包袱阻碍了它在最有利的时机抓住机会。它再次错过机遇,导致它今天在欧洲的尴尬局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欧洲人指出了“欧洲联邦”的理想。1948年4月16日,西欧各国在巴黎成立“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对有关欧洲统一的问题开始进行研究。1951年4月,法、德、意、荷、比、卢六国组成“欧洲煤钢联盟”,揭开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序幕。1957年3月,上述六国在罗马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这就是“欧共体”。
但英国对欧共体持反对态度。英国在战后执行“三环外交”,“三环外交”的第一环是英联邦和英帝国,这是英国世界政策的基点;英国还将维护英美特殊关系作为外交的重点,而欧洲政策则处在三环中最后一个位置上。为什么这样处理?英国一向认为它国力的基础是帝国,而当时它刚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胜,英帝国似乎是如日中天,它没有想到帝国实际上已经是落日黄昏。它仍然认为战后的世界仍旧是大英帝国的,它要靠帝国维护它的世界地位;而建立英美特殊关系,就能加强这一点。这个判断是错误的,非常没有远见,从事后的角度来看,只有进入欧洲,英国才能尽量地保住自己的地位。当时欧洲战事方尽,重建欧洲是当务之急,欧洲已经认识到:几百年的欧洲战争史给欧洲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只有联合,才有出路。欧洲希望英国在联合中起领导作用,因为英国是欧洲唯一真正的战胜国(法国不是),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望。但英国把这个可以使它再次站在历史潮流前列的大好机会白白地方错过了,它的帝国包袱让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英帝国已经来日不长,英国错过这个机会,结果是既没有保住帝国,又放弃了欧洲领导权。英国没有参加六国组成的欧共体,相反于1960年1月与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等国签订《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条约》,即“七国集团”。
七国集团只是一个工业品关税贸易组合,六国集团的综合实力远强于它,英国从七国贸易中得到的好处不能弥补它面对六国贸易受到的损失。而且后来美国又支持欧共体,因为欧洲一体化能够加强对抗苏联的能力,减轻美国在欧洲的防务压力,这是英国没有想到的。等到英国在帝国瓦解和经济衰退的沉重打击下终于醒悟过来一心想加入欧共体时,欧方提出的条件就高得可怕了!欧方提出:英国要废除与英联邦国家做出的贸易优惠安排,放弃在欧共体内对农产品销售提出特别要求,并停止对七国集团承担的义务。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更是反对英国加入,1962年底欧共体拒绝了英国的第一次申请,英国在欧洲的处境已经很困难了。1967年12月英国第二次加入欧共体的申请未经谈判就被拒绝,戴高乐再一次投出反对票。戴高乐下台后,1970年6月,英国与欧共体恢复谈判,1972年1月英国终于如愿以偿签订协议,1973年1与1日英国加入欧共体,但代价极高,它接受了欧方几乎一切条件。一个帝国消失了,英国重新回到欧洲。
小结
英国曾经是风光无限的世界霸主和最大的帝国,英国为现代文明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从现代文明发展的角度看,没有哪一个国家比英国做出的贡献更大,即使是今天,我们也不能忽视英国的世界作用,只是这些作用已今非昔比。也许,英国从过去的光环中摆脱出来的确非常困难,正因为如此,从19世纪后期开始到整个20世纪,英国都在全球主义和岛国主义、大西洋和欧洲、有形帝国和无形帝国、世界性与国家性之间寻找平衡点,试图找到它自己的位置。英国就是在这个不断寻找的过程中走向衰落了——从世界走回欧洲。两次大战中,它先丢掉世界的领导权,接着又失去重新领导欧洲的机会;在100多年时间里,英国曾经有过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优势都一一失去。现在英国只是一个欧洲国家,不再是帝国,虽说它仍有相当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常常只是一种历史的惯性。回顾历史,英国是在500年前开始走出欧洲的;现在,它转了一个圈,又回到原点。大约500年前,亨利八世说:“英国是一个帝国”;现在它不再是帝国了,它回到了欧洲,但它留下的历史遗产却是长存的。
英国的兴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国的振兴和强大靠的是制度性创新,英国从500年前开始崛起,就是因为它在许多关键时刻站在历史的前沿,创造了历史的未来。它的民族国家,它的重商主义,它的政治变革,它的议会制度,它的工业革命,它的科学进步,等等,等等,都是在那些时代领先于全球的,因此一个小小的国家领先了世界,引领了世界潮流。这是英国强盛的秘诀。但它后来失去了这种不断创新的能力,它就一步步地衰落下来。当然,如果我们以始终创新的要求来要求英国,那也未免太勉为其难了。作为在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等诸多方面充其量只是一个中等国家的英国,能够在近代历史的跑道上领跑一百多年,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从英国的兴衰中我们应看到的是其背后隐藏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探讨英国兴衰的目的所在。
来源: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第二篇:柯达衰落及破产原因简单分析
过分沉溺于品牌以往依附的产品,品牌就会成为一种负担,成为一种负资产。 公司骄傲自满错失转型时机 衰落:
1、投资方向单一
由于对于现有技术带来的现实利润和新技术带来的未来利润之间的过渡和切换时机把握不当,造成柯达大量资金用于传统胶片工厂生产线和冲印店设备的低水平简单重复投资,挤占了对数字技术和市场的投资,增大了退出/更新成本,使公司陷于“知错难改”,“船大难掉头”的窘境。
2、决策层迷恋既有优势
过去柯达的管理层都是传统行业出身。在市场应用和保持领先地位方面,传统产业领导忽视了替代技术的持续开发,从而失掉了新产品市场应有的领导份额。
3、短视的战略联盟
技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被短期市场行为所左右,竞争者与合作者的战略定位和战略角色模糊。
破产:
1、柯达长期依赖相对落后的传统胶片部门,而对于数字科技给予传统影像部门的冲击,反应迟钝。
2、管理层作风偏于保守,满足于传统胶片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缺乏对市场的前瞻性分析,没有及时调整公司经营战略重心和部门结构,决策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Ø indulging in departeddependent product, and thus the brand will become a burden and a kind of negative assets.Øcompany`s complacency leads to lose theof opportunity of transformation Decline: 1,single investment direction Failing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realistic profits and future profitcaused a lot of money for a conventional Kodak film printing shop equipment factory production lines and the low levels of simple repeated investment, diverted to the digital technology and market of the investment, and increase the update cost, sothe company is in an awkward situation.2, decision-making infatuated with existing advantages The past of Kodak management are traditional industry background.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arket and maintain leading position,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leaders igno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lternative technologies, which lost new products market share due leadership.3, shortsighted strategic alliance Technology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relations, be short-term market behavior or so, the strategic positioning of competitors and partners and fuzzy strategic role.Bankruptcy: 1, Kodak has long relied on comparatively backward traditional film department, and being unresponsive to the impactsbrought by digital technology to the traditional image department.2, the management tends to be conservative style, being satisfied with the film the product's market share and monopoly position, lackingmarket prospective analysis, and fail to adjust company operation strategy and department structure.
第三篇:近代早期意大利纺织业衰落的原因
近代早期意大利纺织业衰落的原因
宁凡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100006)
[摘要]: 意大利纺织业从对英格兰和荷兰布匹和呢绒的加工开始起步,依靠从国际市场获得原料逐渐发展起来。进入发展高峰时期,其资金、原料、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均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工业运转对国际贸易的依赖过高,整个行业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以行会为代表的行业内部机制缺乏创新,最终背离了国际纺织业发展潮流,整个纺织业因此衰落下去。[关键词]:纺织业; 国际贸易; 行会; 原料; 劳动力;
在整个中世纪,意大利半岛北部占据着地中海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史学上所称的地中海贸易区即以意大利北部为中心,包括整个地中海和周围的陆地。威尼斯和热那亚代表着意大利商业发展的最高水平,而佛罗伦萨和米兰则是手工业的杰出代表。整个地中海贸易区基本上以这四个城市为中心运转。地中海沿岸的其它地区都在经济上,甚至也在政治上依附这四个城市共和国。尤其是这些国家在中世纪末期成为实力强大的领土国家后,他们在地中海世界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都在增强。研究中世纪意大利经济史,对于理解整个地中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趋势和格局有着重要作用。
虽然意大利各城市在整个中世纪都是地中海的经济中心,但到15世纪,意大利各城市的贸易和工业遇到了种种困难。在蒙古帝国衰落前,威尼斯和热那亚商人在黑海沿岸的殖民地扼守了整个欧亚大陆贸易线路的要冲。蒙古帝国的衰落使欧亚大陆贸易陷入低谷,但热那亚在黑海沿岸的卡法和塔纳两个殖民地仍旧发挥作用,与俄国和波斯保持着贸易往来,一直到1475年卡法和塔纳被土耳其占领为止。土耳其的崛起对意大利商人在黑海沿岸和希腊半岛的利益开始形成严重威胁。
虽然意大利商人仍可以在土耳其占领的地区从事贸易,但已不再享有原先的特权,他们必须购买贸易权。意大利商人与君士坦丁堡和黑海地区的贸易额和利 润也在下降。16世纪初,葡萄牙控制了印度洋后,意大利商人的胡椒贸易开始陷入低谷,其主要胡椒进口商的地位被葡萄牙人取代。
意大利的毛纺织工业进入17世纪以后却出现了普遍性的衰退。17世纪初,威尼斯毛纺业的年产量达28, 000匹,到1700年下降到2,000匹。1600年前后,米兰拥有60-70家毛纺厂,年产量为15,000匹;到1640年,其年产量下降到3,000匹;1709年下降到1,000匹。1600年,科莫的60家工厂的年产量为800,010,000匹。进入18世纪,生产几乎停止。16世纪末的佛罗伦萨拥有220家工厂,年产量为14,000匹;1627年,工厂减少到62家,年产量也不足8,000匹,并且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停止[1](p.420)。总之,在15世纪的高峰期后,16世纪,意大利纺织业开始衰落。与新兴的纺织业强国比,意大利纺织业在原料、劳力、生产、销售等诸环节上基本没有优势,且产品样式越来越不受国际市场的欢迎。各城市的纺织品产量大幅下降,产品在国外市场的占有率也大不如前。
西方学术界从诸多方面来探讨意大利经济失去优势的原因,其中之一是研究其最为著名的工业部门——纺织业。奇波拉(Carlo M.Cipolla)认为,17世纪初的意大利已经开始走向衰落,工业停滞,人口给资源带来沉重压力。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是工业结构出现了不合理的局面,而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持续下降更加使原先工业的中的不利因素放大[2](p.65)。华莱士.K.菲尔古森(Wallace K.Ferguson)认为,英国大量减少了羊毛的出口是意大利毛纺织业的衰落的主要原因[3](p.102)。本文认为,这一结果与中世纪意大利纺织业发展初期的特点和后来的行业内部因素有关。
一
直到中世纪盛期,意大利的纺织业与英格兰和弗兰德尔相比一直处于低级阶段。英格兰和弗兰德尔的布匹和呢绒制品在整个西欧和北欧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英格兰的优质猩红色布在北欧受到欢迎,弗兰德尔布甚至远销俄国,在地中海市场情况也是如此。1265年,威尼斯的海关税收记录中列举了30种不同的英格兰和弗兰德尔的布,意大利的不过10种,而且都是低档品,甚至最贵的意大利布都不如弗兰德尔的伊普尔、多埃和康布雷,以及英格兰的斯塔福特等地的布贵[4](p.547)。
意大利商人在香槟集市、勃艮第集市和英格兰集市的活跃给国内的纺织业带 来了发展契机。意大利商人通常在这些集市购买英格兰和低地国家的布匹和呢绒制品,将之运至意大利北部的朗恩河流域、伦巴第平原和亚得里亚海沿岸,从这里装船再运至非洲海岸和利凡特地区,并以那里为基地将纺织品销往东方。在非洲和利凡特地区,意大利商人带回英格兰和弗兰德尔纺织业所需的原料,如染料等。同时,他们看到了若能垄断东方的染料,将会在购买布匹和呢绒等纺织品时处于有利地位。于是,他们就大力控制染料从东方的进口,这种中介贸易给他们带来了巨额利润。一些商人开始利用从利凡特进口的胭脂、巴西木和明矾等原料,加上意大利原产的猩红、血红和紫红色等染料开设了染房和修剪房,对英格兰和弗兰德尔的布匹和呢绒进行修剪和染色,再投入国内和国际市场[5](p.221)。
12世纪中叶,佛罗伦萨开始加工英格兰和弗兰德尔的布匹和呢绒。从事布匹加工的商人开设了商店,并建立了行会,称为“卡里玛拉行会”。1222年,热那亚建立了染色工行会,不久又建立了修剪工行会。盛产朱砂的卢卡在13世纪中期开始加工从伊普尔进口的布匹。到13世纪末,这些纺织业行会的影响日益重要,佛罗伦萨的行会首领被任命为社区的代表,被委托保护某些重要的城市建筑,如洗礼池等[4](p.345)。14世纪,“卡里玛拉行会”的一些法令以及商人公会的书籍记载了佛罗伦萨加工英格兰和弗兰德尔布匹和呢绒的情况。在香槟集市上,这些布匹和呢绒由英格兰或弗兰德尔人卖给意大利商人。布匹和呢绒首先由陆路运到普罗旺斯港口,经过比萨到达佛罗伦萨。之后,布匹和呢绒分给染色工、修剪工和磨光工。这些工人不能从事布匹和呢绒的买卖,也不能在染色时在张布架上或磨光商店展示给未来的客户看,除非布匹和呢绒的主人在场。他们只为行会成员工作,行会为他们的行为担保,制定精确的技术规范,确定他们的工资,监督他们的工作,并禁止他们结盟,若有人不遵守就遭重罚。对珍贵的猩红色布的染色工序的规定最为严格,若发现一块猩红色的布没有完全用胭脂染色,而是加了些巴西木茜草或海石蕊的话,工匠将被罚款105英镑,不能交罚款就要被砍掉右手[6](p.43)。
另一个促进意大利纺织业兴起的契机是意大利商人在香槟集市和英格兰收购优质的英格兰羊毛,将其运回国内生产布匹和呢绒。意大利商人自13世纪开始与英格兰和弗兰德尔的生产商争夺欧洲最好的羊毛。西班牙、北非、法国、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羊毛都被出口到意大利。而其中英格兰的羊毛在意大利市场最受 欢迎。这不仅因为其质量好,而且,意大利商人作为教皇在英格兰的税收代理人在英格兰有着特殊地位。他们收购教会的及周围地区产的羊毛,作为教皇的税收运到意大利,而且能提前几年购买。最好的羊毛是本地羊毛价格的3-4倍[7](p.320)。最优质的英格兰羊毛在意大利不仅能卖上高价,还可以生产出优质的布匹和呢绒织品,足以弥补长途运输带来的高运费。
弗兰德尔的纺织业陷入了困境给意大利的纺织业带来了机遇。从1269年起,弗兰德尔与英格兰之间的贸易往来经常因贸易禁运和财产充公而中断。因此,英格兰对弗兰德尔的呢绒生产商的羊毛供应常出现断断续续等不稳定的情况。同时,弗兰德尔的布匹和呢绒织品主要销往香槟集市,但由于弗兰德尔和法国国王的关系不稳定,且法国国王经常查封信贷抵押的货物,这就使弗兰德尔的布匹和呢绒织品在香槟集市的销售越发不稳定。此外,弗兰德尔纺织业出现了一些内部问题。13世纪末,弗兰德尔纺织业中的劳资关系日益紧张,导致社会危机频繁暴发。各类纺织工人开始依附羊毛商人,工人完全被排除在商人行会之外。而行会是雇主的支持者,正是行会控制了市政当局,规定工资和工作条件,控制羊毛的进口和布匹呢绒织品的出口,同时禁止工人未经允许结社和集会。经济与政治权力均集中于雇主之手,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因此,纺织工人要求建立一个能维护其利益的政府或尽量减少参与所在城市的政治生活。1280年,弗兰德尔的工人暴动开始进入高潮。大批工人罢工,工场停工,几天就扩散到了整个弗兰德尔。
[8](p.335)在布鲁日、伊普尔、多埃、库特莱和图尔奈等城市,纺织工场几乎全部停产。曾经是欧洲最为发达的弗兰德尔纺织业陷入困局,为意大利纺织业的兴起提供了良机。
由于以上几个有利条件,意大利的纺织业兴起迅速,在14世纪上半叶达到高峰。这时的纺织业中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北部的波河平原和伦巴第地区,如威尼斯和米兰等城市成为大纺织业中心,而威尼斯还以生产丝绸织品闻名。还有一些小城市,如布雷西亚、维诺亚、博杜瓦、帕尔马、科莫、蒙扎、贝加莫、维亚琴察、特雷维索、曼图亚和克里蒙纳等成为小的纺织业中心,呢绒织品也有部分出口。另一部分是托斯卡纳地区,主要以佛罗伦萨为中心,小城市有皮斯托亚、卢卡等。如卢卡就生产了在1265年威尼斯海关税收记录中提到的唯一一种意大利产的高价布匹。到14世纪,佛罗伦萨的纺织业在托斯卡纳地区独领风骚。其每年生产80,000匹布,雇用30,000工人。1338年,佛罗伦萨有200个羊毛加工场,平均每个工场雇佣150人,米兰有363个工场,雇工人数几乎和佛罗伦萨相当。这两个城市代表了14世纪意大利毛纺织业的最高水平[4](p.355)。
进入15世纪,意大利最重要的毛纺织业工业中心就是佛罗伦萨。佛罗伦萨的工商业政策是严格保护国家工业的,而且是这类保护政策中最先进最著名的典范。这一政策是在15世纪中期的一份政治文件中被提出来的:“鉴于我们以如此巨大的规模投入贸易生涯,并且专门为他人大量提供各种服装,因而,倘若我们允许外人在我们的城市内从事我们所经营的行业,那么,我们似乎肯定会使自己受到损害。如果我们容许外国的此类商品进口,那么,我们不仅会降低自产商品的价格,而且还会降低我们的声誉。我们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外埠毛织品都不得进口。由于我们的商人都是国家公民,他们都支持这一法令” [9](p.228)。在佛罗伦萨,人们谨慎地保守着工艺的秘密。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印染业开始在欧洲复兴。染料植物,尤其是茜草和番红花的种植、重要行会的形成、印染工业由南欧向北欧和中欧的逐步发展等,都是印染工匠在 14 和15 世纪活跃的标志。佛罗伦萨在毛纺织业上的成功,部分归功于它的引人注目而又高效率的印染流程。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质量,佛罗伦萨人一丝不苟地严格管理印染工业。一旦出现印染质量低劣的呢绒,都要“返工重染,剪断卖给小贩,或烧掉” [4](p.357)。佛罗伦萨人只使用植物染料,各地的佛罗伦萨商人努力去寻找新的染料植物,并将其出口至佛罗伦萨。取得某种新染料,同取得媒染剂和其它印染工业原料一样,是佛罗伦萨毛纺织业主重视的问题。织工所使用的颜色主要是黑、蓝、红、金、棕色和白色,黑色和蓝色染料主要从大青中提取。为了使色彩耐久,佛罗伦萨人施行了严格的规章。只有最贵重的染料才可用于印染最精细的呢绒[5](p.234)。结果,佛罗伦萨呢绒达到了较高的质量标准,其精美程度超过了所有其它欧洲国家的产品。
二
16世纪,以佛罗伦萨为代表的意大利毛纺织业陷入低谷,呢绒产量呈持续下降。16世纪末的佛罗伦萨拥有220家工厂,年产量为14,000匹;1627年,工厂的数目下降到了62家。年产量不足8,000匹,并且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停止[10](p.213)。不仅佛罗伦萨,威尼斯的纺织业形势也不容乐观。虽然威尼斯的呢绒和 服装在16世纪末还在近东市场占有较大份额,但依据威尼斯驻君士坦丁堡的一位使节说,威尼斯每年向这些地区出口的呢绒已经不到100匹,一半销往君士坦丁堡一半销往士麦那。威尼斯在这两个城市的贸易额降到60万杜卡特,而英法两国的贸易额都有近400万杜卡特[2](p.55)。17世纪初,威尼斯毛纺业的年产量达28,000匹,到1700年下降到2,000匹。1600年前后,米兰拥有60-70家毛纺厂,年产量为15,000匹;到1640年,其年产量下降到3,000匹;1709年下降到1,000匹。1600年,科莫的60家工厂的年产量为8,000匹。17世纪末,生产几乎停止。曾经取得辉煌业绩的意大利毛纺织业何以在16世纪盛极而衰?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生产环节来分析。佛罗伦萨毛织业有两种基本生产形式。一种是较为低级的“家庭制”形式,即在分散的手工作坊生产。商人资本家将原材料(如羊毛或毛纱)分发给工人们,工人们按照资本家提供的规格,在自己家里纺成纱或织成布,如期交给商人资本家,领取计件工资。另一种是所谓集中的手工工场。也就是在工头的监督下做工,领取计时工资。然而,这种将某种产品的所有生产工序都集中在一个厂房里完成的工场,在佛罗伦萨毛织业中不占主要地位,相反,占主要地位的是前一种形式的生产。佛罗伦萨毛纺织业大部分生产工序在分散的手工作坊里完成,只有极少数工序在集中工场完成。
控制毛织业生产的工场主往往是还没有完全转化为产业资本家的商人资本家。绝大多数工场主还从事毛纺业以外的其它经济活动,如商业、银行业、房地产业等[11](p.69)。绝大部分工场都是由两个以上的这类商人合办的。他们并不专心指挥生产过程,而只是为工场生产提供资金和资本,日常生产由雇请的代理人经管和监督[11](p.73)。他们实际上与生产过程脱节,没有成为真正的经营资本家。由他们组织的呢绒业行会是在佛罗伦萨居于统治地位的七大行会之一,他们采取一些保守性政策,限制了技术的创新和下层劳动力结构的优化。比如检验呢绒质量,限制生产数量,向各工场分配劳动力名额,密切监督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等,经常惩罚违反规定在郊区生产呢绒,或超过限额多生产呢绒的工场主,控制加入行会人员的数量[11](p.78)。作为工场主组织,行会还管理那些附属于各工场的雇佣工人,以及独立的小作坊主。因此,呢绒业行会实际上阻止了各工场主之间的竞争,使得一些有条件的小作坊主难以成为工场主。从事毛织业的主要劳动者,一部分是集中工场的雇佣工人,如梳毛工人,他们是完全自由的无产者。另一部分,如织布工、漂洗工、染色工等,大多数为独立经营的小作坊主。他们拥有较为完备的生产工具,具有较为独立的经济地位。他们接受商人资本家交给的工作,属于原料加工性质。他们为工作报酬与工场主讨价还价。如1370年,染匠们就拒绝工场主提出的毛呢染色价格,并组织罢工,最终取得一定胜利[11](p.81)。这些独立的小作坊,是毛纺织业基本生产单位,其生产的组织方式和技术手段,与行会体制下的手工作坊没有多大差异,难以有效的应对危机,也无法进行技术创新。
第二,销售环节受到严格控制。中世纪末期,意大利的布匹和呢绒织品的销售方式和渠道有其特点。每个纺织业城市的羊毛商人都组织自己的羊毛商行会。而布匹和呢绒织造商与销售商各司其职,工作范围从不交叉。布拉托的一个羊毛加工场主的一本帐簿说明了呢绒生产和销售的情况:羊毛加工商几乎不涉及纺织品的对外贸易业务。其产品可以直接卖给零售商,而出口的产品通常卖给专职出口贸易的商人和公司。生产商偶尔涉及出口业务是因为他们必须保证产品质量,在产品到达外国之前对质量负责 [12](p.56)。米兰的生产商与也被外国商人控制。1396年,两个城市中的社区立法规定了负责对外贸易的商人和生产商的区别。除了生产具有信贷性质的产品,生产商被禁止从事与外国集市的交易[12](p.58)。
羊毛纺织行会控制了产品的销售。以佛罗伦萨为例,行会给外国购买者提供经纪人并派专人带领外国购买商参观各类工场。为了让购买商放心,行会严禁生产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劣质工具和材料,还规定统一的尺寸和重量标准。只有迫切需要时,行会才会干预其成员与其雇工间的纠纷。行会还严格控制梳理工和染工的工资,直到黑死病导致劳动力短缺时才调整工资水平[13](p.44)。行会的这些做法都是在尽力控制生产和销售成本。
第三,纺织业运转过于依赖国际贸易。以佛罗伦萨为例,资本主要由佛罗伦萨商人提供,但这些以经营国际贸易为主的商人,经营兴趣主要在海外而不是佛罗伦萨,主要是在商业而不是产业。手工业只是其贸易活动的附属品,发展手工业只是为他们在海外从事贸易活动服务。所以,一旦商业活动受挫,他们在工业方面的投入也会减少。其次,原料供应一直不稳定,且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英国的羊毛因其国内毛纺织业的兴起而逐步减少。13世纪末,佛罗伦萨进口的英国羊 毛占英国羊毛出口总量的12%,成为英国羊毛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地。14世纪,英国呢绒业的兴起导致其大幅减少了羊毛的出口,意大利纺织业所需原料开始出现不足的局面。15世纪,运到佛罗伦萨的英国和西班牙羊毛仍在大幅减少。佛罗伦萨呢绒产量也比以前有大幅度下降。甚至直到近代,原料的供应情况仍不乐观。16世纪中期,西班牙羊毛约有一半送到尼德兰,一半到了意大利,这个世纪末大部分送到尼德兰,只有少量到达意大利。到17世纪,西班牙全部羊毛都送到尼德兰[10](p.215)。与此相应,佛罗伦萨毛纺织品的产量逐步下降:16世纪中期的产量为30,000匹,16世纪末为14,000匹,17世纪30年代降至不到6,000匹[14](p.119)。第三,劳动力方面,在“家庭制”之下,较复杂的工序,如漂染主要由独立工匠完成。较简单的工序,如纺线则主要由妇女、儿童完成。集中在工厂进行的工序,如羊毛梳理,一般不需要熟练技术,主要由来自乡村的破产农民所承担。但由于城市商业的发展使人口膨胀,超出了周围乡村所能提供的服务能力,因而佛罗伦萨基本生活品的供应有相当大一部分依靠国外进口。换言之,城市工业的劳动者劳动能力的维持和再生产也有赖于外部因素。当16世纪后期原有供应地因各种原因而不能继续提供粮食时,粮食危机变成了意大利各城市面临的最大政治问题,并由此招致了北方商人对地中海贸易的渗透[15](p.417)。最后,在市场方面,佛罗伦萨毛织业非常容易遭受国际形势的影响。佛罗伦萨毛织业产品主要面向国外市场,尤其是地中海地区。这种局面使佛罗伦萨要时刻提防别国的激烈竞争,国际政治形势稍有变动,都足以破坏业已形成的优势,摧毁既有的市场网络。
第四,意大利纺织业主要生产高档产品,日益不适合新兴的时代潮流。意大利呢绒的款式延续了传统的风格,而传统的风格在16世纪时显得不合时宜。英、法、荷三国的呢绒和服装都在向普通品和大众化的风格发展,更加适应新兴市民和农民的需求是这时的趋势。16世纪末,欧洲开始流行较舒适的、耐穿的衣服,新兴市民和富裕农民不太在乎衣服的价格,花色和样式多样化成为主流。以威尼斯为例,威尼斯产的服装并没有跟上潮流。威尼斯驻君士坦丁堡的使节说:“人们的口味在变,其它国家的产品随着变,而威尼斯的产品则没有任何变化。唯一
[16](p.554)的办法是生产不同样式的呢绒,质地应该更轻,颜色更多样化、更亮丽。”
意大利纺织品的高价格是由高昂的生产成本决定的。完全依靠进口的原料提高了生产成本。因为进口要缴付许多的进出口关税,高额税收是造成生产成本高 的一个主要因素。意大利半岛上的各国家间对彼此需要的纺织工业原料都征收重税来打击对手,而小城市更是受到大城市和大领土国家的控制。这都造成原料的流通成本较高而提高了生产成本。远程运输也需要较大的运费开支。远距离的进口,商人倒手次数就多,也就增加了分割利润的人员,最终加大羊毛原料的进口成本。另外,受到行会的制约,纺织业一直坚持传统生产工艺,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直到17世纪末,威尼斯的纺织业行会一直坚持使用旧的原料和工艺,甚至连准备旧原料的方法也没有变化。1678年,威尼斯的一位布商对行会提出了意见:“行会不应该再对原料的选取作任何规定,应该使生产者有权决定产品的样式和质量[2](p.57)。”行会限制技术革新,使得意大利的呢绒生产成本高于英、荷、法三国。这就使佛罗伦萨毛织品必须努力发展质优价昂的高档商品的生产,而高档商品主要面向社会中上层,消费市场狭窄,生产数量和生产规模必然受到限制。当16世纪末的欧洲社会大众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对中低档商品的需求大幅增加的时候,佛罗伦萨毛纺织业难以适时转向。
三
综上所述,意大利毛纺织业在其发端时期,就是以加工国外毛纺织品为主。而原料主要来自国外。这就导致其在开始阶段就对国外市场形成依赖。而当进入发展高峰时期,纺织工业运转对国际贸易的依赖过高,造成整个行业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国际环境的恶化就会对其造成重大损失。就毛纺织工业内部来说,行会对技术创新的限制和管理上的落后,遏制了工业发展的原动力,并导致呢绒产品结构和样式没有赶上国际潮流。总之,过多依赖国际市场的意大利毛纺织业,其生产和销售等诸环节易受到国际环境的严重影响,再加上其行业内部机制缺乏创新,整个行业背离了近代欧洲毛纺织业发展潮流,逐渐走向衰落。
[参考文献]
[1]﹝英﹞里奇.剑桥欧洲经济史:第4卷[M],张锦冬、钟和、晏波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 Carlo M.Cipolla.The Decline of Italy, The case of A fully matured Economy,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1950, 32(2).[3] Wallace K.Ferguson.Europe in Transition 1300-1520, London: Houghton Mifflin Co.1962.[4]﹝英﹞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2卷[M].钟和、张四齐、晏波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2003.[5] Pounds, N.J.G.An Economic History of Medieval Europe, London: Longman, 1974.[6] Cipalla, C.M.Befor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European Society and Economy, 1000-1700, New York: New Fetter Lane, 1976.[7] Mazzaoui F.Maureen.The Italian Cotton Industry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 1100-160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8] ﹝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M].徐家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 ﹝意﹞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1卷[M].徐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0] ﹝英﹞里奇.剑桥欧洲经济史:第5卷 [M].高德步、蔡挺、张林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1]﹝美﹞坚尼·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M].朱龙华译.北京:三联书店,1985.[12] Luzzatto, G.An Economic History of Italy, New York:Aldershot&Variorum,1961.[13] David Abulafia, Southern Italy and the Florentine Economy, 1265-1370,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1989, 32(2).[14] 刘景华.论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夭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4).[15] Smith, C.T.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Western Europe before 1800, Cambridge: 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16] Lane C.Frederic.Venice, A Maritime Republic,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3.The reason of the decline of Earlier Modern Italian textile industry Abstract: The medieval Italian textile industry started from processing the cloth from England and the Netherlands and buying raw material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In the development peak, funds, raw materials, labor, and market factors were subject to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market, industrial operation relied on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whole industries became high sensitive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changes.The guild,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industry’s internal mechanism, lacked of innovation, deviated from the international textile industry trend, the textile industry eventually declined down.Key words: textile industry;international trade;guild;raw materials;labor;
第四篇:英国留学热门的原因
英国留学热门的原因
这几年,我国去英国留学的学生是越来越多。据北京语言大学出国人员培训部的留学专家了解,之所以我国很多学生选择去英国留学,是因为英国大学的教育质量在全球都是顶尖的。英国是个多元化的国家,其浓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是无人能敌的。英国留学的环境是非常和谐安全的。下面北京语言大学的留学专家为大家讲一讲英国留学热的原因。
一.英国留学的费用非常低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现在我国人民币也在不断升值,所以现在去英国留学的费用是很低廉的。最新的统计表明,英国留学一年费用,实际学费计算应该在十二万人民币左右,另外去英国留学还可以申请奖学金,学习期间还可以合法打工,这些无疑为学生家庭减轻了不少经济负担。
二.学制短,学位含金量高
英国相对于其他国家,本科和硕士的学时相对比较短,本科仅需三年即可毕业,而硕士课程仅一年就能完成。这对于需要读英国留学预科的国内学生而言,可谓是节省了一年的时间和费用,去英国留学的性价比是非常高的。短学制能够早日去社会实习,参加工作,增长工作经验。
今年英国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对我国去英国留学额的学生的降低了些许条件,英国许多名牌大学增加了对我国学生的录取名额。
三.热门专业与我国基本一致
如今去英国留学比较热门的专业,也是我国当下市场上的人才需求来那个最多的,所以学生去英国留学回国后有海外经验,比起国内毕业生竞争力是非常强的。北语的资深留学老师指出:商科类还是现在最热门的专业,其中金融、会计都是比较热门的,并且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工程类专业,还是我国去英国留学传统方向,其就业形势还是一如既往的开拓。但是随着近几年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在管理类专业也开始火起来了,酒店管理、会展管理等都成了学生家长眼中的热门专业。英国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会为学生安排带薪实习,这是非常吸引我国学生去英国留学学酒店管理专业的原因之一。
怎样才能成功去英国留学呢?这是许多家长和学生非常纠结的问题。只要在国内上一个比较好的英留学预科,比如北京语言大学的英国留学预科,就能成功的去英国留学了。
北京语言大学: http:///
第五篇:英国留学签证拒签原因
www.xiexiebang.com
英国留学签证被拒签主要有以下十种原因。
1.CAS出错
学生提供的材料信息与CAS上的信息不一致,这有可能是学生的材料错误,也有可能是学校的CAS信息错误。
总之,学生在接到学校的CAS后,一定要仔细的核对与自己的签证材料上的信息是否一致,一旦发现错误,需要马上让学校修改。
2.材料不完整,很多学生的材料不齐备
使馆为了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签证的影响,明文划定了对申请材料的要求。假如申请材料不齐,一定会要求补材料甚或拒签的。
办理学生签证时,申请人的签证材料不齐全,一般会有两种结果:
※补材料
大使馆签证处,不是递交签证的那个签证中心,会给申请人电话及邮件,告诉申请人,那些材料错误或者没交,一般不说收到材料错误,而是补交某些材料,然后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发至规定邮箱或直接提交材料到使领馆。但是这一情况真的是非常少见,如果你收到补料邮件,你得好好珍惜机会,因为你运气真的很好,领馆还是希望给你签证的,只要你能够按照要求交上来资料。
※直接拒签
这是大多数因材料不齐而导致的结果。因为一般情况下,递交签证材料之后,申请人是不得再次补交材料的。同时,立思辰留学360提示,办理英国签证因材料不齐而拒签不得上诉,除非申请人提交的文件是用以证明原材料的真实性。任何因材料不全造成的申请失败必须重新递交申请,这也就意味着申请人还要再交一次申请费。且不能再使用上一次的CAS信。因此提醒所有申请签证的学生,切记材料的完整。
3.有些学生做假材料和说谎
申办赴英留学签证时,需递交以下真实材料:接收学校发给的录取通知书;经济证明文件,包括银行证明、定期存款证明、本人护照和照片2张;填写签证申请表;学历及学业成绩表单等等。这些材料都备好后,可以向使馆递签,等待结果。切忌材料作假,一旦被审核发现,会在你的信用记录里面记录,并且短期内是不太可能申请成功的。
www.xiexiebang.com
4.资金来源不明
出现比较多的情况是提交的资金担保资料,不能证明其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付在英留学期间所需的费用。有些家长确实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但他们没有工作单位,没有属于自己的正式注册的公司。签证官会怀疑他们的钱是临时借来的,而以“没有能力支付在校期间费用”为由,拒绝签证。
5.没达到语言的要求
新政策对申请留学签证的学生,在语言成绩等方面有进一步要求。自2011年4月21日起,所有就读本科及以上水平的学生申请者,须确认英语各项水平相当于CEFR LEVEL B2(相当于雅思5.0分至6.0分);就读本科课程水平以下的学生申请者,须确认达到边境署承认的安全语言测试所规定的英语各项达到B1(相当于雅思4分至4.5分)。
6.家庭资金的历史记录不够
作为担保金提供的存单/存折的存入时间太短,没有之前存款的证明(比如存入这笔钱之前你的资金存在什么地方不能提供有效的银行证明---原来存单的复印件,取出后的利息清单;其他活期存折转出的证明;股市取钱的对帐单;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集资入股单据,取出的凭证。
7.留学会给你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www.xiexiebang.com
这主要反映在父母的年收入和所提供的存款之间没有一个合理的关系,比如你提供了超过30万的家庭存款,但是如果父母的年收入总和不能达到仅仅是5、6万以上,签证官认为父母根本没有能力提供这么多的 存款,肯定有一部分钱是借来的;或者认为你把钱全部都带去英国,家里以后的生活一定会大受影响。
8.在英国打工
虽然英国允许学生在英国每周可以合法打工20小时,但是签证官希望你到达英国之前已经准备好全部的费用,不需要通过打工来解决学费和生活的费用。所以签证官问你是否会勤工俭学,一定不能说会。
9.有非法滞留或者逾期逗留的倾向(俗称移民倾向)
通过变卖家庭的固定资产比如房产来解决留学资金不足的问题,或者你在签证过程中说了你完成你在英国的学习计划后,会滞留在英国工作。
10.签证面谈过程中口头叙述的答案与书面的证明写的不一样
很多人说我的材料不是写得很清楚了吗,干吗还要问我?签证官认为中介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进来并没有什么非议,但是如果因此你就不全面了解家里的材料和在英国学习的情况,签证官就会怀疑你的学习动机和你材料的真实性。很多提供了一倍以上留学担保金的学生因为很冤枉的被拒签,因为他们居然不知道父母在单位是干什么工作的,对于连父母的生日都不得的很多人来说,这是很平常的事,出现这种情况的人,确实要反思一下再去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