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大全)

时间:2019-05-14 17:2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大全)》。

第一篇: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大全)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监利县实验中学 李茂金

近些年来,我们重视考试,重视名次,重视形象,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在单一的人才选拔模式里,我们失去的东西太多了。我们感受到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举足轻重和势在必行。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写几句标语,设一个长廊,建一座雕塑,搞几次活动就完事了的。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构建校园文化,要用时代精神来支撑校园文化,要用生动的细节来演绎校园文化。

关键词:校园文化 问题 策略

一、为什么要提“校园文化建设”

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基础教育仍面临许多困惑与尴尬。脑子里,大家都有改革的冲动,而行动上,应试教育仍然在扎实推进。为提升形象,校长们追求的是看得见的大楼;为晋升重点,用迎接检查的方式代替教育规律;为利益的争夺,不择手段花钱挖取优质生源;为争取升学率,不惜流血流汗,加班加点。对教育的重视逐渐演变为对考试的重视,对人才的重视已变成了对名次的重视,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已变成了急功近利的分数追求。教育文化明显与社会文化脱节,培养出的学生明显不适应多元化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要。不仅如此,教育道德的滑坡,教育自身存在与发展中的危机,社会对教育改革的不认可等现象也愈来愈严重。教育所表现出来的是教育本质的偏离,是畸形发展的思路,是人才结构上的失衡。近些年来,我们重视考试,重视名次,重视形象,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在单一的人才选拔模式里,在僵化的教育机制制约下,我们失去的东西太多了:没有了理念与目标,没有了发展与创新,没有了文化的归属。相反,外来文化却在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意识形态:我们喜欢看好莱坞大片,喜欢吃肯德基,喝可口可乐,我们在淡化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却强化了圣诞节、情人节和愚人节。我们得到的是分数、名次,失去的是理念与文化。

2008年4月25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

2008年9月3日,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举办的“学校文化建设校长论坛”活动实施方案中说:“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积淀,一种价值思考,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是现代学校教育内在本质的集中表现形式与生存方式,是对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价值认同的规范与概括,是学校独有教育个性和文化魅力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结构,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中国教育文化研究中心王继华说:教育文化这一理念的提出,是一种理性思维的引领,是一种文化战略的确立,是一种育人规律的挖掘,它整合着我们的感觉,冲击着我们的观念,拔正了我们的育人视角,洞悉着人才培养的缺陷。

上海宝山区教育局长沈子华说:物质的匮乏随着对教育投入的加大好解决,而文化战略的落后却是根本的落后。

教育的这种在文化上的自觉意识的觉醒,是教育适应社会文化运动的高度所必须面对的,同时,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举足轻重和势在必行。

二、校园文化建设应解决的问题

(一)认识上的模糊与偏差。

校园文化是一种文化,并不是有形的知识,其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它是教职员工以及学生的一种生活形态,是学校在发展中形成的,为全体成员认同、遵循并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学校风气、校园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方面的综合,是潜移默化作用于人的灵魂的一种精神。中国教育文化研究中心王继华将校内文化分成多种形态,认为校长文化起着“魂”的作用,教师文化体现着学校的意志,也是班级文化和学生文化的“魂”,动态的校园文化体现着时代的精神,静态的校园文化是一首无声的歌,无言的诗,其育人功能具有独特的渗透性、潜在性和感染性。校园文化对人的教育不是靠主观的灌输和人为的引导,而是像空气一样包围着受教育者,像“随风潜入夜”的细雨一样浸润着受教育者。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有理念的支撑,不是写几句标语,设一个长廊,建一座雕塑,搞几次活动就完事了的。要知道,学校文化建设是人才培养中的一个环节,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的形成还需要众多环节的支持与协调,学校文化建设要形成一种粘力,始终离不开各个环节的具体的管理。

(二)过程中的冷落与忽略。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校长们大都表现出消极的态度,认为看不到利益,改变不了学生流失的客观现象。为满足家长、社会、学生择校的愿望,拼命抓的是能够掩人耳目的“质量”绞尽脑汁宣传的是竞赛、是中考、高考,顾此失彼,管理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自然受到冷落与忽略。有些学校在校训、理念、办学思想方面也有蕴酿,但从表现形式上看,不过是口号性和表象性的东西,只在纸上演绎,没从制度上、行动上进行深化并加以落实,只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没有和人才培养结合在一起。更有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园内杂草丛生,污水横流,校舍陈旧,设备老化,连校园建设都成问题还谈什么“文化”。

(三)行为上的牵强与附和。

学校文化建设重在建设的过程。目标的规划,理念的提炼,制度的建立,环境的营造,素质的培养,品牌的形成等等,这些文化的形成都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实践基础之上,容不得半点虚假。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应该由校长深邃的办学思想和丰厚的校园文化积累来确定,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现行很多学校的校长,思考的不是学校的发展、办学的特色、人才的培养,以及凝聚力和品牌的形成,往往用别人的理念装饰门面,用别人的办学思想来引导自己的行为。为了包装形象,连校训、班训也大胆地套用别人的。有些学校校长、老师一批又一批出去考察,学习国内有名的示范学校,学到的以及关注的并不是别人的校园文化,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别人的硬件建设或升学率。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用发展的眼光来构建校园文化。

学校发展其核心是人的发展,围绕人的发展的校园文化才是有活力、生命力的可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文化。谈到校园文化建设,校长们考虑的往往是楼房的建筑、校园的绿化、长廊的造型、壁画的设计、人文景观以及形形色色活动的开展。

其实,这些都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现象,“人靠衣装”,表层的东西也是需要的,但其作用更多的是营造氛围或熏陶情感。校园文化更深层的内涵是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价值取向的定位等,这些“精、气、神”方面的校园文化更能让师生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保证学校可持续稳定发展。洋思中学能够从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发展壮大成全国名校,依靠的并不是分数和考试成绩,恰恰是具有传承性、凝聚性的学校文化。走进洋思中学,你会觉得校园里每一个细小的地方都充满着文化气息:食堂、宿舍、校门前、路边、花坛旁、走廊边、教室内、楼顶上都有醒目的饱含人文关怀的洋思特有的语言文化。蔡林森校长的“九字真经”:包、率、赛、改、清、严、细、恒、情,更是学校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蔡校长的思想是深邃的,改革、发展的眼光的是独到的。他始终站在教改的最前沿,他率先将农村改革的办法“责任承包”迁移到教书育的人校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大胆提出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已成为洋思人充满信心的巨大的精神支柱。“九字真经”通过实践逐步成为洋思中学特有的行为方式,成为洋思人自觉遵守、践行的信条。洋思这种具有内聚力的校园文化已经产生一种强大的、持久的精神力量,持续地推动着学校向前发展,并形成了学校长兴不衰的“品牌特色”。

用时代精神来支撑校园文化。

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培养的人最终要走入社会。纵观历史,任何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的文化无不刻有鲜明的时代印记:21世纪,我们这一代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是发展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自主、合作、创新”便成为当今时代精神最凝练的概括。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反过来促进校园文化永葆生命活力。因此,“自主、合作、创新”这种关注人的发展的时代精神便成为支撑校园文化长兴不衰的精神食粮。

“自主”,即对师生进行自主意识的培养。学会自主判断,具备自主判断的品质;学会自主选择,具备自主选择的精神;学会自主承担,具备自主承担的勇气。“自主”是一种个性,是一种判断的能力,“自主”的人组成的校园才有可能构建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

“合作”是一种个人品质、时代精神,亦是改革开放年代崭新的理念。“合作”意味着乐于与他人打交道,具有开放的心态、进取的意识和成长的渴望。一个自我封闭的人,一个自满自大的人,一个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人,是不会有与人合作的需要的。“合作”也意味着尊重不同和差异,没有“合作”意识的校园,不可能有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对学校而言,是学校充分自由发展的不竭动力。如,教学手段创新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模式的创新会有效增加老师教书育人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班级管理的创新会不断增强群体凝聚力等等。“创新”意味着不断进取、不懈追求、不断地开拓生活和自由。有了“创新”意识的群体,才有可能构成生命力旺盛的校园文化。

用生动的细节演绎校园文化。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的力量无穷的。西点军校潘漠校长说:“细微末节最伤脑筋”。也就是说,即使最聪明的人,在实践一种伟大的计划时也必须从小处着手。任何品牌的铸就都是精细管理,任何理念的确立都是细节的解读,任何“大厦”的倾斜都是微不足道的忽视而导致的。细节是观察,细节是科学,细节是管理,细节也是求美的艺术。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树立核心的教育理念,如何在人才的培养中确立“人本”意识,如何用物化的环境来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都是必须要考虑的。而且,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对原有的经验和理念进行总结,还要有针对时代发展的理性反思;不仅要有博大的胸怀和深远的目光,还要有对多元文化借鉴的能力;不仅要关注全局,更要注重细节。如制度文化的建立,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做好事,坏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做坏事。如办学目标的设计,科学的设计是办学成功的重要环节。陶行知先生以“生活教育、民主教育、创造教育”的办学思想创立了具有“开朗、平等、实干”风格的小庄师范学校;江苏洋思中学“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的办学理念使一所农村中学名扬全国。再如校园景观的设计,学校建筑的造型,校园的空间,校园的布局,教室的设计,校园的绿化等都是很有讲究的,都要在细节上下功夫。设计中不仅要追求形式美,还要寻求其蕴涵的教育意义,做到一砖一瓦能说话,一草一木都含情。

学校的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探索,逐步形成的过程,它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先弄清校园文化的内涵,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明确建设的基本策略,选准突破口、切入点,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缜密思考,大胆开拓,勇于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监利县实验中学 邮编:433300

第二篇: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永乐联校刘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我们芮城教育局的2013(1)号文件,这也就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督促我们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因为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不仅彰显着一个学校发展的理念,更彰显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内涵式品牌。建设高格调、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对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培育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所以,把握校园文化特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学校发展的独特理念与发展特色,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校园文化以其独特魅力贯穿于一个学校的发展始终,它体现了一个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和品味格调,特别是提高全体师生的凝聚力,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展,培育优秀人才,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人与环境的和谐、人文精神的传承,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学校的发展。面对今天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校园文化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凝聚作用:在长期的群体共生环境下,师生员工对价值观、学校荣誉、理想信念、工作学习方式、行为规范等,都会有逐步的趋同或认可,并由个人的精神情感融为共有的精神灵魂,自觉不自觉地为维护这些精神财富努力。这种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精神灵魂,也成为了凝聚集体的纽带。优秀的校园文化必然是师生员工对集体产生了归属感、自豪感、依赖感、幸福感,使人们往往更加团结、对集体更加关心更加爱护。

第二、约束导向作用:多年传承的文化传统,集体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是一种有形和无形的力量,影响或者约束这个集体内的成员。比如校风、、教风、学风、规章制度,都让学校的每个成员思考,我们该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优秀的校园文化,推动学校的良性发展,引导师生员工的进步方向。

第三:激励作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无疑能促进人的创造力、产生工作学习动力、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对师生员工的心理心态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教职工来说,良好文化环境的吸引力往往超过了经济因素对教职工的作用,有事业心有抱负的教职工更愿在良好的环境里做出成就。同样孩子们也更愿意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遗产,理当发扬广大。但也无需讳言,传统文化中的与现代教育思想相抵触的有碍于现代意识确立的那部分内容也往往被我们所继承,而成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份,如古人对教师地位作用的界定,常被学校用来开展尊师教育的依据,“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拥有先天的权威,不利于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韩愈关于教师作用的界定,突出了教师在知识传承方面的作用,而无助于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传统的学习观强调勤与苦,告诫学生:勤奋再勤奋,刻苦再刻苦,这种掠夺式的智力开发就是在这样的一种传统历史文化背景下得以持续并使之具备了合理性。

教育要面向未来,首先要具有现代意识,表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就要着力体现时代精神,扬弃那些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传统文化,吸纳补充先进文化的营养,构建校园新文化体系,用全新的文化培育一代新人。

注重“环境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让校园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温暖的家园和幸福的乐园。如何来建设校园文化呢?

1、美化自然环境。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优美的自然

环境具有陶冶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启发学生美好想象的作用。通过绿化、美化、净化、园林化、知识化.让校园的一景一物,每堵墙壁,每个角落都在无声地“说话”。

2、优化人际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全身心投入

学习的保证。“领导+长者+朋友”型的领导角色,“师长+父母+朋友”型的教师角色,互助互爱、情同手足的同学角色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型角色,颇受学生欢迎。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关心,相信他们的潜力,对思想表现有待提高的学生,要尊重、宽容、有耐心,切实帮助他们一步一步改掉坏毛病。“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3、净化学生的心理环境。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竞争、巨大的社会变革给

人的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压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和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学生自然受到影响。教师要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俱进,更新评价观念,变革工作方式,通过心理咨询、疏导等活动,突出情、知、理,“心病要用心药治,心药最好是心语”,师长的心语会像甘泉,滋润学生的心田。心理环境的营造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者既关键又迫切的一项任务。

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以身作则教育人。师德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示范作用。在学校里,教师每天都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以为教师讲的、做的都是对的。因此,教师要以自己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以深厚的思想情感、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和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教育。

结合校园文明创建活动,以良好的氛围熏陶人。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校园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构造校园文化的运行机制。以基础道德修养为切入点,以校园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以“文明学校”建设为中心内容,深入持久地开展“十无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学生”、“教书育人标兵”等活动,从而创设“美化、净化、优化”的育人环境,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精神氛围。

今年我们芮城也正在开展“四城联创”活动,我们学校也应以此为契机,大抓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建设道德风尚崇高、自然环境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

第三篇: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挖掘特色,努力构建现代型学校

短短7天的青岛之行,难忘的学习生活给我带来了许多充实。我心存感激:教科院的领导又给了我一个学习和重新反思的良机,更多的交流,使我重新审视了自己……

在这里的每一天,名校范例、名家启迪、同行的交流、教育的文化,无不撼动我的心灵,此次之旅,不仅是以此蓄电的累积,更是一次心灵的碰撞。此次学访,使我对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发展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结合这次培训的内容和自己的实际工作,来谈谈自己对构建现代型学校的一些思考,不妥之处批评指正。

(一)关注生命体验。

现代型学校首先是人的现代化,课改以来,最核心的一个变革,就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追寻。几天的学访和讲座让我感悟到:“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要把人培养成为一个具有完美人性的人,一个对人的本质真正占有,并最终实现的人。

1.关注学生的发展。

教育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掘人自身的潜能,关注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崂山实验小学的和美教育,以养德,启智,健体,怡情四类课程为抓手,构建和美课程体系,使和美教育得以支撑。因此,学校必须重构新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让每个学生选择一份富有个性的课程,为每个学生创造一片充分发展的时空,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体验。

2.定位课堂功能。

课堂是一个微型的社会,课堂的功能应该让师生焕发生命的活力,闪耀生命的光彩,现代化的课堂要素应该是:参与、互动、探究和体验。主动参与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和谐互动是主要的行为模式,合作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真切体验是学习成功的标志,这应该是现代化课堂的主要评价标准。参观了几

所学校,他们的课堂正体现了这些核心要素,我校也在努力构建,如我们以团队合作为研究主题,构建一体双翼的课堂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乐学生的探究体验,取得了一些成效。

(二)挖掘自身优势

李元昌教授对学校的兴衰有这样的概念:学校的兴衰等于好的校长与领导班子+优秀精干的教师队伍。立足校本,从优势项目出发,提炼办学思想,凝练教师队伍,开发校本课程是构建现代型学校的核心内容。

1.凝练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就是为学校所有的人构建一个共同愿景,让大家向着同一目标不断前行。现代型的学校需要现代化的办学理念,看到的每所学校,听到的每场讲座,都在凝练办学理念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正是这样,整理后反思,我们也要力求将我们学校的特色教育进一步凝练,形成一种文化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环节和层面。最终让学校成为一个“精神王国”。

2.锻造优秀团队。

学校发展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办学目标也需要有一支精锐、团结向上的教师群体。基于此,我们把“校本培训”的重点放在挖掘教师内在的潜力上,搭建教师成长的舞台,让教师们在团队互动中充分释放潜在的能量,使“校本培训”成为一个不断动态的、发展的、充满灵性和智慧的工程,让每个教师真正享受到教育的幸福。下阶段我们要更加注重团队的打造,丰富读书项目,精心设计规划,让教师丰富专业知识,厚实专业素质,从而使教师浸润着和谐文化,诗意而幸福的工作。

3.开发特色课程。

几所学校和专家的讲座,让我重新认识了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依据办学理念,围绕学校特色,应该重新梳理和精心设计课程体系,以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的课程来充实学校的文化,进一步挖掘学校的特色课程,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程活动中不断发展。

来到了凉爽怡人的海滨之城,享受了丰盛的文化大餐。使我从思想、观念

上有了全新的转变。给我带来的更是心灵的撞击和无限的遐想。我要把自己学到的全新的理念,及时的内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考建议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考建议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高校以信息、通信、计算机、电子等学科为主,虽然近些年来许多高校都设立了人文、经济、管理等学院和学科,并设置相关专业,但此类学院专业在全校中的地位远比不上老牌学院专业。受历史因素影响,院校的师生在日常的教学、科研与管理中往往重视学习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从而产生重学术技能和轻人文素养的矛盾冲突。

具体从文化的四个层次来说:制度文化层面,高校在信息公开等方面缺乏灵活性,往往都是简单下发通知,导致学生不解、埋怨等现象,这些现状都反映出高校缺乏文化涵养和人文精神,组织协调不到位,欠缺联动机制和变通做法。

物态文化方面,高校的经费大部分用于科研仪器采购、技术投资等方面,学校图书馆书籍占首位,文科资料较少,校园布置“风”,建筑单调,景观呆板,缺少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总的来说就是注重基础建设但不同程度忽视人文涵养。

心态文化,又称精神文化层面,各高校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缺乏师生交流,缺少人文关怀;学生之间忙于科研学术,交流减少,缺乏青春活力。一些活动只强调精神文化的政zhi性,缺乏“寓教于乐”的做法,学生不愿去接受,效果甚微。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尚存在较多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还需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去改善。

行为文化层面,各高校都努力建设校园文化,突出特色养成,但不同程度缺少方法创新。首先是活动形式单一,很多高校的做法还是停留在一些传统的唱歌跳舞演奏等形式上,活动效果不尽人意。其次是缺少品牌活动,很多活动没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活动虽多缺乏精品。

二、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途径研究

*.建设符合校情、具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环境与学生培养具有戚戚相关的联系,环境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新时期,全国各大高校纷纷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改善,文化设施增加,拓宽宣传阵地,校企合作共建文化基地,周边环境融合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初步取得了符合校情、具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成果。然而,在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建设过程中,特别是高校重视实用主义,很多校园文化建设缺少人文精神,只追求功能。

建设校园物质文化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比较单一、传统,往往都是挂横幅海报、校园广播等,此类方式很难让在校师生产生共鸣,留下深刻印象,效果甚微。建设缺乏顶层设计,没能够和传统高校校园元素相结合,可以考虑将新时代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宿舍楼、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元素中去,有助于形成一个整体的良好校园物质文化格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建设契合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主导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不断培育践行,确保其科学性。

高校是我们新时代培养先进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立足高校,符合校情,契合时代。另外,精神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要重视理论思想的灌输,也需要将时代精神、校园校情相结合,“寓教于乐”。建设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将学校的传统特色、文化底蕴、理想追求、办学理念互相融合,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精神文化氛围,有助于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

*.改革创新,教研并重,改善校园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下,各高校都能结合自身校情,制定相关的制度,趋于良好。制度文化的建设,通过规章制度、行为标准的界定,可以充分约束高校学生的行为,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观念意识。比如佩戴校徽文化、每年规定进行迎新晚会等等,都是校园制度文化的一种体现。这些制度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教育,当高校师生遵守这些制度的时候,也同时学习知识,提高自我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三下乡”等暑期社会实践的推广,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在实践中学习,更锻炼能力、开阔眼界。实践的过程和结果也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数据依据的支撑,教研并行,意义非凡。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是,制度保障体系不够完善。高校在推动新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方面,常通过开会的形式进行,真正落地的较少,常颁布文件,少具体执行,在经费保障、组织协调、人员保障方面存在不足,影响建设的进程。为此,高校应该注重实施,要改革创新,教研并重,努力去改善校园制度文化。

*.推陈出新,开展创新特色的丰富校园行为文化活动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高校在校园行为文化活动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活动形式单一,校园活动还是一些常规的唱歌、表演,偏娱乐化,学生参与活动收获较少,仅获得一时表层的快乐,无法从中升华思想,对人生发展无法起到教育的作用。其次,品牌活动较少,很多活动都局限于应付上级要求,或紧跟流行趋势,缺少长期持续的品牌活动。长期持续的品牌活动,有助于传承活动精髓,不断改进,活动影响力更大,学生参与度会更高,成效会更加明显。

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建设创新特色的校园行为文化,我们要推陈出新,定期举办校园文化活动,要结合学生特点举办风格别样的活动,要围绕纪念性元素举办有意义价值的活动,要结合学校社团文化活动进行开展,将新时代特征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其中,开展多样化、特色化、时代化的校园行为文化活动。

第五篇: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有文化元素综合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主要包含学校的历史文化传承;师生等各类群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能力特长;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特色;文字、艺术作品所宣扬的思想内涵;建筑、园林所展示的文化底蕴等等。这些文化元素浑然一体融合成学校的“气质”,这种“气质”感之于人,就成为人们对该学校的文化印象。校园文化有积极的内容,也有消极的内容。因此,校园文化建设除了不断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外,更为重要的是大力传承、弘扬已有的积极的文化积淀,摒除其中消极的文化现象。

综合考察威师的办学历程,个人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威师办学较为独特的地方:学校发轫于陶行知“教育救国”旗帜下的乡村师范教育运动,文脉传承清晰有叙,底蕴深厚;学校一以贯之的“手脑心并用,教学做合一”的行知理念,造就了威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琴棋书画融会贯通,学习研究与实践体验两手并重的教学特色,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能力突出、敢于吃苦、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学生,为阿坝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民族文化高度融合,汉、羌、藏、回等民族文化共同繁荣,是民族大家庭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典范;学校坐落于古三国姜维城文化圈,饱受古风熏染,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以上文化元素应当作为校园

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大力弘扬、彰显。当然,所有文化建设内容应当统属于现行办学理念之下。

以下针对学校显性文化建设,提几条具体的意见。

1.题写校名。校名是学校极其重要的文化符号,除了用在校门口“亮明正身”外,还会用于校徽、校旗、校服及学校器具上,值得重点打造。

2.撰刻校史。威师校史源清脉正、源远流长,值得昭示于人,以显深厚底蕴。建议于校门靠办公楼处建造。质料以碑石为佳,确保传之长远。内容提炼精要,避免后人随意修改。为防止人为损坏,确保远观,位置略高,字体稍大。装饰力求典范。

3.校门处通道建设。校门通道处,可算作校园的“脸”,是最易给参观者留下第一印象的地方。此处应避免管线暴露,留有死角。此处橱窗、挂件等物务必保持风格和谐一体。如有条件,此处视线所及均应适当打造。

4.楼堂馆所命名。赋予冰冷的建筑以感召的力量,莫过于将其与有感召力的人和事联系起来,以温热人的心灵。例如给教学楼加以“行知楼”的美名,该楼自然地就融进了陶行知高大的品性;给某条无名小路冠以“三省路”的名头,该小路也就有了自己独特的内涵。

5.教学楼文化建设。教学楼一至六层的走廊墙面面积充裕,可以作为整栋教学楼的文化主线,打造主题走廊文化,但需装修工整。宜以励志向学题材构建系列文化墙。形式可以考虑版画。质材需坚韧,不易损坏。各层教室外走廊,可作为副线,以学生作品打造次主题文化走廊,具体形式可参照汶川二小。教室内设置也可参照汶川二小,关键要突出班级文化特色。

6.图书室文化建设。图书室文化建设已有建议书,已有内容不再赘述。需要补充的是,此处应通过各类艺术作品的展示,突出民族团结、民族文化共同繁荣的主题,突出民族师范的特征。

7.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应当结合寝室作为学生休息、自学、娱乐、交流等场所的特性。其文化元素有宣扬健康、自律、洁净、团结、友善、自我发展等效应。虽然文化元素众多,但也应统一在某种风格之下。

8.校园园林建设。“动”是学校的主体特性,和谐的校园环境需要“静”与之平衡。校园园林建设是让学校静下来的重要手段。目前学校广植花草树木,已经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但尚有较大空间可以绿化。比如学生寝室周围,学生寝室至操场之间的地带。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学校几乎还没有适合学生室外读书的场所,如能将校园园林建设和学生室外读书环境建设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建设定会增色不少。另外,学校所植花木如果能全校统一布局:乔木、花草高低搭配,突出层次感;常绿、落叶树种合理间植,春夏有花,秋季有叶,冬季有绿;曾植有传统文化意蕴的竹林、梅树、桂树等,校园文化或更有深意。

以上内容属个人浅见,如有不妥,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崔仁益

2014-04-2

下载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作者:徐以铭 宋惠国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5年第04期 摘 要: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特色的重要体现,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发生变化。中学生处于人生观的形成......

    关于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刍 议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傅 伟 [摘要]本文就校园文化的内涵进行了介绍。并就我校目前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需改进和完善的方面。 [关键词]学校文化 物质文化......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四川轻化工学院 学生处,四川自贡 肖 强 643033)摘要:本文通过对校园文化涵义的界定以及对高校校园文化特点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要性的分析,提出加强......

    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一、课题的产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伟大战略部署。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院的灵魂,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学院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思......

    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仁怀市第十一届小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仁怀市高大坪小学 姓名:陈钊 联系电话:*** 作者简介:陈钊、男、现年41岁、中共党员、小学语文高级教......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含5篇)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