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运城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思考(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17:57: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运城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运城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思考》。

第一篇:对运城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思考

对运城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思考

“十二五”以来,运城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山西向东向西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新的战略定位,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跨越发展为主旋律,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全市经济社会尤其是公路、民航等交通运输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笔者结合我市交通运输统计年报,对全市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对发展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全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2011年,全市交通运输业运行态势总体较好,民用汽车保有量扩大且结构出现积极变化。从客货运输总量分析,客运量稳中有降,货运量有效扩大;从交通各行业分析,公路运输客运量小幅下降、货运量较快增长,民航运输业快速增长,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增势稳缓。

2011年,全市公路和民航两种运输方式累计完成客运量5284.99万人次,同比下降7.7%;旅客周转量累计完成27.6亿人公里,同比增长0.7%;累计完成货运量5700.2万吨,同比增长15.6%;货物周转量累计完成14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2%。

(一)公路运输客运量小幅下降、货运量较快增长

2011年,全市公路运输客运量完成521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0.7亿人公里,比上年分别下降8%和3.7%;公路运输货运量完成5700万吨、货物周转量146亿吨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15.6%和12.2%。

(二)民航运输快速增长

1、民航旅客吞吐量明显上升。2011年,全市累计实现旅客吞吐量74.99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3.1万人次,增长21.2%;实现起降架次8132架次,同比增加1312架次,增长19.2%。

2、民航货邮吞吐量大幅增长。2011年,全市累计实现货邮吞吐量2192.6吨,比上年增加514.8吨,增长30.7%。

3、航线和通航城市较快增长。截止2012年9月,运城机场已开通运城至北京、广州、成都、上海、乌鲁木齐等17条航线,通航城市达到21个。

(三)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增势稳缓

2011年,全市公共汽车共769辆,标准营运车数为656标台,运营线路网长度为1440公里,全年共输送旅客9895万人次,同比增长3.2%;出租汽车共4657辆,比上年增加3辆,完成客运总量13206万人次,同比增长0.1%。

(四)民用汽车保有量扩大且结构出现积极变化

2011年,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其结构出现积极变化。截至2011年底,民用车辆拥有量总计769291辆,较上年减少24340辆,同比下降3.1%。汽车总保有量332249辆,同比增加19270辆,增长6.2%。其中,载客汽车227489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68.5%,比上年增加36976辆,同比增长19.4%;载货汽车76225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22.9%,比上年减少583辆,同比下降0.8%;其它汽车28535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8.6%,比上年减少17123辆,同比下降37.5%。

从载客汽车的结构看,2011年,大型载客汽车3237辆,中型载客汽车2489辆,小型载客汽车194852辆,微型载客汽车26911辆,同比增长6.9%、-0.9%、22.5%、3.7%,分别占载客汽车的比重为1.4%、1.1%、85.7%、11.8%。

从载客汽车的比重看,小型载客汽车增长迅速且占绝对比重。目前,小型载客汽车是民用汽车保有量的主要增长点,占汽车保有量的58.6%。其中,轿车保有量为156761辆,较上年增加30419辆,同比增长24.1%;新增轿车34783辆,占新增载客汽车(46246辆)的75.2%。

从载货汽车看,重、轻型汽车增长较快且占较大比重。截止2011年底,重型汽车26885辆、中型汽车9837辆、轻型汽车32849辆,微型汽车6654辆,同比增长14.6%、-30.1%、12%、-33.2%,分别占载货汽车保有量的比重为35.3%、12.9%、43.1%、8.7%。

从其它汽车保有量分析,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下降幅度较大。其中,三轮汽车18098辆,比上年减少15845辆,同比下降46.7%,低速货车8696辆,比上年减少1505辆,同比下降14.8%。近年来,由于载客、载货汽车向大客位、大吨位方向发展,相比之下三轮汽车、低速货车因运输量小、速度慢和运输距离短等一系列制约因素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五)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

“十一五”以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市累计投资近600亿元,相继实施了多条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县乡道路、运城机场飞行区和航站区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截至2011年底,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305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里程达到13589公里,国省干线达到1716公里(含高速公路571公里),公路网密度由2006年的97.6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107.92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交通状况大为改观,区位优势更加突出。特别是2011年以来,为了加快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市委、市政府继续加大交通运输业投资力度,其中铁路投资7793万元,道路投资585347万元,民航投资15300万元,交通各行业齐头并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铁路方面,强力推进铁路重大项目建设。2011年大西高铁运城段完成投资60.87亿元,侯西铁路扩能改造完成投资4亿元,使境内铁路总里程增加了1倍多,达到500公里,全市的出省通道由6个增加到11个。道路方面,高速公路网络更加完善。相继实施了闻喜至垣曲、运城至河南灵宝、河津至运城、闻喜至陕西合阳等4条高速公路建设,全部完工后,境内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654公里。市域城镇化步伐加快。中心城市新建和改善道路25公里。学苑路立交桥、飞雁桥、环湖路一期全面竣工,韩信路、河东东街延长线加紧建设。民航方面,运城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全面完成,正式投入使用。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50万人次(年输送旅客能力增加一倍)、高峰小时875人次、年货邮吞吐量8000吨。

同时,2012年新开工交通基础设施项目7项,包括吉县至河津高速公路(运城段)项目、临猗黄河大桥项目、运城至三门峡铁路黄河大桥连接线项目、芮城黄河公路大桥项目、山西省沿黄干线公路平陆至曹川段工程、绛县二里半至翼城一级公路建设项目、夏县209国道庙前至平陆段翻新改造工程;预备项目3项,包括蒙西至华中铁路运城段项目、垣曲华峰至古城高速公路工程、垣渑高速公路工程。

截止目前,运城市以铁路、公路、航空为主体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已经初步形成,使全市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辐射中原、连接西北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为在更大范围内融入全国发展大格局、建设山西向东向西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全市交通运输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相对于建设山西向东向西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的目标来看,全市的交通运输业还不能适应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仍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恶性争抢客源,超限超载现象时有发生。随着油价上涨、人工成本上升、材料维修费用不断增加等因素影响,运输企业经营成本普遍增加,受利益驱使,车主之间恶性竞争加剧,一些车主以争抢客源或超载的方式来弥补亏损。

二是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机动车乱停乱放。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速度增长缓慢,与快速增长的人口和汽车保有量不相适应,不能较好地满足货物运输和人员出行的需要,给中短途客运带来不小的冲击,同时也带来城市内交通拥堵、机动车乱停乱放等一系列问题。有的车辆占用了人行道,有的碾压在盲道上,行人通行困难,安全隐患多多,群众对行路难、开车难的状况反映十分强烈。

三是车辆装备水平落后,道路安全隐患多。目前全市许多客运汽车档次和技术装备水平与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运输系统整体效率和服务质量不高,尤其是农村公路车辆装备落后,加上许多黑车流入农村运输市场,道路安全隐患增加。

四是运输业利润空间缩小。受油价上涨和人工成本增加的影响,铁路运输、汽车客货运、民航公司、城市公共运输等面临运输成本加大的压力,运输业的利润空间大幅缩小。特别是公路客运,受到铁路、民航、私家车分流客源影响,客运量明显下滑。今年1~8月份,公路客运累计完成3394万人次,同比下降3.5%。

五是车辆管理不规范。一方面,部分私家车和没有销户的报废车辆变身为黑车,继续在交通监管力量薄弱的农村运行,增加了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新旧车辆更换不及时。2011年,市运管处对运输车辆结构进行了调整优化,但由于残旧车辆已经停运、新车更换又不及时,导致公路运输客流量减少。

三、对策和建议

随着运城建设山西向东向西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步伐的加快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获批,我市交通运输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要积极借助市场和行政两种力量,抓住运输业高度市场化的有利条件,科学规划和综合利用运输资源,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业在全市服务业中的支柱产业地位。

(一)完善道路网络建设,缓解交通压力。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与城市的交通格局矛盾越来越大。对此,应进一步做好交通规划,完善道路网络,缓解交通压力。从我市实际出发,加强中心城市道路和普通公路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国省干线为主体的不收费公路网络;改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加快落后地区交通发展。把农村地区和落后地区作为投资重点,加大建设力度,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提高通达度,改善通行条件,着力提高农村客货运输的覆盖面和服务水平,努力缩小农村与城市交通的差距。在全市尽快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为经脉、以农村公路为支脉,干支相连、辐射四方的公路网。

(二)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做好交通统计监测工作。首先,交通部门应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做好交通统计监测工作。一方面,要定期采集录入车辆登记信息,对车辆增减变动情况实施动态管理,重点收集和掌握车籍信息、运营信息,对车辆的牌照号、自重吨位、载重吨位等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建立运输车辆数据登记台账,为统计调查和监测工作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对出现交通运输数据波动较大或者数据调整等情况,交通部门统计人员应及时分析原因,并第一时间与统计部门联系,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其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有效打击交通违法违规行为。交通部门要与公安、交警等部门建立信息正常交流机制,实施联合执法,并借助多方力量,推行社会化控管,禁止车辆乱停乱放,严惩车辆超限超载和恶性争抢客源行为。第三,广泛开展交通安全法规宣传活动。充分依托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深入企业、学校、农村等,广泛开展交通安全法规宣传活动。同时,交通部门要与客货企业、有车单位、学校建立安全联系制度,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为全市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三)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生产力资源优势,做大产业总量。我市公路网密度不断加大、铁路运输水平的提升和民航运输的迅速腾飞支撑着交通运输生产发展,也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生产力资源优势,加快行业转型升级,通过大型骨干运输企业的示范作用,加快营运模式的转变,带动全市交通运输行业整体健康有序发展,改变交通运输生产增长水平与资源配置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状况,做大交通运输产业总量。

(四)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优势互补。构建覆盖范围更广、服务水平更高的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体系,既是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保证。目前,全市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民航三种,而且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各有其优势。铁路以其运能大、运距长等优势,承担起中长途货物和旅客运输;公路以覆盖面广、门到门运输等优势,承担起中短途货物和旅客运输;民航具有速度快的优势,承担起长途、快捷旅客运输和货物快运。因此,要把铁路、公路、民航三种主要运输方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研究、系统规划和系统建设,促进综合运输枢纽合理布局和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一个布局合理、安全畅通、运行高效、服务优质、发展持续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二篇:西宁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摘要: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和主导性的产业,西宁市把交通运输业发展放在优先地位,加大投资力度,使我市交通运输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改善,进一步提升了城市载体功能,改善了投资环境,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为西宁经济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西宁市 交通运输业 发展 公路 铁路 民航 现状 发展趋势 提高

第一章 西宁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史

60年前,西宁市人民生产生活普遍处于闭塞状态,经过近60年的发展,我市交通运输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现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民航组成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更加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一、公路运输

解放初,西宁市公路多为自然土路,公路建设基础非常薄弱,交通运输极为不便。经过60年的建设,目前我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437公里,其中水泥路381公里。伴随公路里程的增长,公路密度及通达深度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偏僻山区公路通达条件得到改善。同时,对市区主要干道进行了彻底的翻新改造,路网质量明显提高。高速公路、绕城快速路从无到有,公路总体技术水平得到提高。西宁的桥梁建设成绩也十分显著,2008年末全市公路桥梁已达50座,其中互通式立交桥4座。

解放初,西宁市运输工具以畜力车、人力车为主,仅有14辆汽车,运输工具相当落后。随着国民经济和公路建设的发展,各种类型的汽车变为主要运输工具。汽车车型也有了新发展,新型的卧铺车、豪华型车、舒适型车改变了客运车型的单一局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人汽车已经进入家庭,2008年,我市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私人汽车2.3 辆,而改革开放初是没有私人汽车的。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迅速,多元化运力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公交线路基本都已实行了无人售票。出租汽车从无到有,迅猛发展,填补了1978年前无出租汽车的空白。城市公共交通的迅速发展,已解决了“乘车难”的问题。

二、铁路运输

建国60年来,铁路运输能力大幅提高,铁路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拥有现代化的装备和技术,服务优良的铁路运输业正以崭新的面貌为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青海境内工程的陆续开工建设,西宁地区的铁路客货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全市铁路主骨架网基本形成,铁路运力大幅度提高。

三、民航运输

建国60年,西宁市民航事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2006年西宁机场正式建成一类航空口岸。随着航线的增加,机型的更新,民航运输能力大幅增强。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西宁的交通运输业经过几十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更重要的是为今后的更好更快发展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第二章 西宁市交通运输业的现状

我市交通运输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公路、铁路、民用航空三种运输方式共同组成的综合运输网。

一、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保证了国民经济动脉的畅通

1、公路运输条件不断改善,运输效率大幅提高。公路网的不断发展完善,使公路运输得到快速发展。随着公路运输市场份额的提高,道路交通由多、散、单一的粗放型运输向高质量、多层次、高效益的集约型运输方式转变。零单运输、大件运输、快件运输、特种运输、集装箱运输已成为货运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公路客、货运输一直保持各种综合运输方式中的最大份额。客运在满足旅客乘车需求的前提下,也逐渐形成了集大、中、小、高、普型车辆齐全,安全、舒适、正点的经营方式,适应了各种运输消费层次的需要。

2、铁路运输成绩显著。

铁路部门面对公路运输的便利、灵活性,民航运输的快捷所带来的巨大市场竞争压力,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适应市场发展,提高运输和服务质量等措施,在各种综合运输中,始终保持了运输的支柱作用,是当前中远途旅客、货物运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3、航空运输业规模不断壮大,运力运量迅速增长。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省际间交融的加快,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服务质量的提升,给航空运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现已形成了以西宁为起点辐射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大城市的空中网络。为我市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交通运输业面临的形势与需求分析

1、面临的形势

1)、我市已成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级。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我市交通面临着艰巨的发展任务和广阔的增长空间。

2)、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兰青复线的交付使用,为我市交通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构筑交通通道,构筑新的优势,为我市经济腾飞提供快捷跑道和强大动力。

3)、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进步将为我市交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依靠科技进步,逐步解决来自环境、能源、安全等方面的严峻挑战,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市交通运输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2、运输需求分析

1)、客运需求增长较快。由于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因私和消费型出行比重将明显增加,西宁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优良的旅游环境以及作为去西藏旅游的中转站,将会吸引更多来自各地的旅游者,旅游业将进一步加快发展。

2)、货运需求增速保持平稳。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虽然使单位产值的货运强度继续下降,但货运需求总量仍呈增加趋势。我市货运需求增长总体保持平稳。3)、不同运输方式的客货运市场份额继续发生变化。运输市场竞争机制进一步形成,不同的运输方式、不同的运输企业之间在竞争的运输市场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将继续发生变化,公路、铁路运输仍是重头。

在今后的发展中,全市交通运输业应继续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顺应时代潮流,以公路为重点,以公、铁联运,陆、空联运为方向,加强公路、铁路、机场建设,形成健全畅通、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三章 西宁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 围绕把西宁建成青海东部城市群中心城市的目标,在西宁市四个方向主要出口建设大型综合运输服务枢纽站场,拉大城市框架,使城乡班线公交零距离换乘,公路、铁路、航空运输有效衔接。科学配置公交、出租汽车定线客运等运输资源,形成多种层次、不同标准、形式多样的运输服务结构,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群众的出行需求。优化整合信息配载、仓储理货、搬运装卸等运输服务资源,形成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客流、物流服务网络。

一、建成西宁市主要县(镇)的等级干线公路网

到“十二五”末,西宁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将突破5000公里,县乡道路铺装率达到100%,实现县乡公路等级化、乡村公路网络化、村道硬化全覆盖及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的目标。建成覆盖西宁市主要县(镇)的等级干线公路网,实现市域相邻县与县之间高等级公路便捷连通,乡、镇、村公路网络通畅,乡镇客运站建设达到100%,建制村班车通达率达到100%的目标,使群众出行和物资运输更加安全便捷。

二、拥有南绕城快速路等贯穿东西、连通南北的高速绕城系统

继续建设一批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立体停车场、换乘中心等交通基础设施,改善道路畅通条件,展现畅通示范街文明交通形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配合省交通厅项目建设,协同相关部门,建成南绕城快速路等贯穿东西、连通南北的高速绕城系统,通过道路桥梁新建和改扩建,构建城市交通综合循环系统。最终实现主次干道通行无阻、停车秩序有效改善、交通事故稳中有降、群众出行安全便捷的畅通目标。

三、西宁市客运车辆(不含城市公交、出租车)达到1700台

推动运输装备更新升级,完善汽车租赁、包车、定线客货运输结构,鼓励集约化、科技化、人性化、专业化运输方式发展,构建运行高效、低碳环保、安全舒适、规范经营的运输格局。到“十二五”末,西宁市客运车辆(不含城市公交、出租车)达到1700台,各类货运车辆达到4万辆。鼓励引导汽车维修和驾驶员培训行业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建设完善GPS监控指挥系统、智能调度管理系统、服务质量监督考评系统、信息发布管理系统等七大应用系统,提高科技信息在交通行政管理和运输组织服务中的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水平。

四、在城市繁华干道及绕城道路推行公交环线布局

积极推行公交优先和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公交装备水平,完善安全优质服务设施。调整运力结构,发展高效节能环保的大容量公交运营。调整优化西宁市公交线网布局及运力指数,在城市繁华干道及绕城道路推行公交环线布局,降低线路重复率,提高公交运营效益和道路畅通能力。提升公交智能化运营调度管理水平,完善加气站、回车站场、调度保洁等保障服务设施,增强发展综合实力。完善为出租汽车经营者服务的功能设施,开通呼叫服务,实行智能化调度,推行公交、出租一卡通和车辆电子保洁卡业务。

参考文献:

交通运输快速发展 邮电通讯突飞猛进--西宁解放六十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六.西宁市统计局(http://xntjj.xining.gov.cn),2009 2西宁市交通运输业飞速发展.西宁市统计局,2008 3 西宁地区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青海新闻网,2011 4 青海西宁2015年将建成高速绕城系统.新华网【中国网中国交通】,2011

浅析西宁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课程

交通运输工程学

院系 交通与工程系 班级 09级交通运输 姓名 米全萍 学号 0913010012

第三篇:构建交通运输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思考

构建交通运输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思考

2004-5-20

摘要:论述了环境会计信息构建的兴起与发展,对交通运输业构建环境会计信息的必要性、组成内容及信息的披露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环境会计信息;环境成本;环境绩效环境会计信息构建的兴起与发展

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是以自然资源耗费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它运用会计学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反映、报告和考核各会计主体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其维护、发展和补偿,为决策者提供相关的信息,以期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改善环境状况目的。环境会计信息主要提供环境保护、公害防治和消除及与环境有关的财务信息,用于满足社会公众和有关机构的了解及决策需要。环境会计信息将成为企业持续经营、业绩评价和投资决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同时,随着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企业也将面临着环境信息披露的外部压力和环境信息需求。因此;开展企业环境报告理论研究在我国势在必行。如何构建全面、完整的环境会计信息是研究环境会计的重要环节之一。交通运输业环境会计信息构建的必要性

在当代,由于人口膨胀,资源锐减,环境恶化,人们终于认识到是环境品质的恶化带来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开始将目光转向环境和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方式。

运输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本国乃至全球的政治是否稳定、经济增长造成的运输需求是否旺盛、科技进步成果在运输业中的应用程度及生态环境是否有利于交通运输业的持续发展等。在这些因素中,环境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其他因素的影响一般只是局部的或短期的,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将会持久、广泛地阻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将环境会计信息理论运用到交通运输业会计理论体系中,可以具体地反映出交通运输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环境成本、收益和净收益,从而对交通运输企业经济运行是否符合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做出恰当的评价。交通运输业构建环境会计信息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输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现状需要环境会计信息予以反映和监督。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易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表土地和植被的破坏。这是由于建设公路、铁路、港口、机场、车站等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和建设中丢弃废土、废渣所致。据调查资料显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公路建设,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量达到5000万t,仅四川省,每年因公路建设新增水土流失2678万t。②运输活动对大气的污染。交通工具采用内燃机燃烧石油产品,释放的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据有关资料记载,汽车排放的铅对大气污染分担率达89%—90%。③运输活动对水质的污染。运输中的泄漏、生活垃圾抛洒都会造成水污染。目前每年排人海洋的油类达数百万吨,其中通过河流排入的约500万t,船舶排放50~100万t,极大地污染了水质。④运输活动中还存在着噪声污染。列车运行的噪音和城市汽车行走时产生的噪音已使得周围的居民受到严重的噪音污染,有些居住在车站、路边的人因此患病,极大地危害了人类的健康。

(2)构建环境会计信息是正确衡量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基础。作为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包括了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考虑了固定资产折旧,但没有考虑环境资源的消耗和补偿,从而使国民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失真。为了保护环境资源,促进我国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应该把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交通运输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将有助于正确衡量国民经济核算指标,正确评价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3)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正在向多元化转变,将更加注重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社会各方面也逐渐对企业的环境问题提出信息需要。因此,企业必须由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向外界提供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

(4)构建环境会计信息是交通运输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近几年,交通运输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已取得初步成效,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环境会计能够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减少环境风险。同时,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环境会计不仅要在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而且其发展趋势是将社会成本综合运用到企业决策过程,以及制定实施环境政策,促使资源配置最优化。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环境管理成为现代交通运输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交通运输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内容

3.1 环境资产

环境资产是指特定的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加以控制,能够以货币计量,可能带来未来效益的环境资源。

环境资源加以确认的标准为:①环境资源未来效益的可能性。②环境资源计量的可能性。③环境资源的地域性。

3.2 环境负债

环境负债是指企业发生的符合负债的确认标准,并与环境成本相关的义务。在履行义务的支出金额和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其又被称为“环境负债准备”。

环境负债在企业有支付环境成本的义务时给予确认,根据环境负债的定义,确认环境负债时的支付环境成本的义务,既可以是法律上的强制性义务,也可以是推定义务,在此情况下确认环境负债,企业管理部门必须作出负担有关环境成本的承诺。

3.3 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是为了对环境资源负责,为企业管理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资源消耗成本。核算企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自然资源的耗用或使用的成本。

(2)环境支出成本。核算环境预防、治理、补偿及发展等费用。

(3)环境破坏成本。核算由于三废排放、重大事故、资源消耗失控等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损失。

(4)环境管理成本。核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预防环境污染而发生的间接成本,包括职工环境保护教育费、环境负荷的监测计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构筑和认证等方面的成本。

(5)环保机会成本。核算资源闲置成本(包括闲置自然资源的补偿价值、保护费用、科研费用及有关损失等)、资源滥用成本等。

3.4 环境收益

环境收益是反映会计主体保护环境资源所获得的收益,包括获得的环保业绩卓著奖励、环境损害补偿收入、环境污染罚款收入、环保措施机会收益(指实施环保措施给社会带来的社会收益)。

3.5 环境绩效

环境绩效是塑造企业环境形象的关键。根据使用对象的要求,环境会计信息中反映环境绩效的内容应包括:环境法规执行情况、环境质量情况,以及环境治理和污染物利用情况。

3.6 其他披露内容

其他披露内容包括:与环境会计要素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对环境损害的说明;要求企业对这些损害做出补救的法律和规章的说明;对据以计提准备金的现有法律和技术可能发生变化的说明。交通运输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

传统财务报表只披露能用货币计量的会计事项,反映的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标准的信息,其格式、项目排列及填列方法都较固定。这一现状约束了环境会计信息的充分揭示。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统一模式,有关国家基本上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文字表达法。这种方法只是用来表述企业对社会的环境责任履行情况,特点是不能用货币综合反映企业环境方针、政策执行情况及其带来的社会效益,不计算成本和收益,仅披露企业的单纯环境活动信息。

(2)评价法。这种方法不仅要报告企业的环境活动,而且还要对环境活动的作用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加以综合衡量与评价,以确定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最终贡献。

上述方法,还不足以帮助信息的使用者评估环境措施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及企业当前的状况和未来的前景,企业还必须提供其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信息。这部分信息可在财务报表及注释中披露。具体披露事项为:①有关环境问题类型;企业关于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案。②企业制定的环境排放指标,以及企业如何对待这些指标。③根据政府法律规定而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按照政府要求达到的程度;环境保护措施对目前企业的资本支出和损益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的影响。④环境经常性支出的数字;已资本化了的数字及摊销情况。

参考文献:

[1]王凤羽.浅谈绿色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J].财会月刊,2001,(14):13—14.[2]安庆钊.浅谈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4):47—49.[3]朱丹.论绿色会计的理论结构体系[J].上海会计,2001,(6):20—21.作者:解志刚 乐菲菲 来源:《铁道运输与经济》2004年第3期

责任编辑:严书贞

第四篇: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

交通运输业指国民经济中专门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部门。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联系交往的手段,也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交通运输业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综合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扬长避短,使得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 交通运输业发展趋势

1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1.1铁路运输

铁路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又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虽然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在总量上尚处于短缺状态,路网结构对国土的覆盖性尚有较大的差距,但在各种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始终处于骨干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2009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8.6万公里,2009年全国铁路共完成新线铺轨5461公里、复线铺轨4063公里;投产新线5557公里,其中客运专线2319公里;投产复线4129公里、电气化铁路8448公里。

1.1.1铁路路网

干线铁路是铁路网络的关键部分,是铁路发挥骨干作用的坚实基础。目前,我国铁路主要干线共有22条,根据其发挥作用和地理位置分布的不同,可大致分为能源运输干线、南北铁路干线、华东地区干线、西北地区干线、西南地区干线和东北地区干线。

1.1.2铁路客货运输

2009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5.25亿人,同比增加6321万人,增长4.3%。货物发送量完成33.2亿吨,均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6113万吨,增长1.9%;总换算周转量33118.06亿吨公里,同比增加233.17亿吨公里,增长0.7%。

1.2公路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公路运输,比起水运和铁路起步晚,直到19世纪末才有了第一批汽车。这种新型交通工具问世后,在实践中显示出其突出的优越性,即机动、灵活、方便、快速、直达,因此,它的发展速度远快于水运和铁路。截止2006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45.70万公里。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公路运输发挥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1公路网络

我国公路网络由国道、省道和县乡道路构成。国道为我国公路的主骨架,起着

连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城市、港口、车站、工农业生产基地等作用。省道和县乡道路是国道的支线,起着省区范围内城乡之间联系和通过国道与省外联系的作用。全国公路总里程中,国道13.34万公里,省道23.96万公里,县道50.65万公里,乡道98.76万公里,专用公路5.80万公里,村道153.20万公里,分别占公路总里程的3.9%、6.9%、14.7%、28.6%、1.7%和44.3%。高速公路的出现,有效地改善了干线公路的交通状况,使干线公路在全国公路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1.2.2公路客货运输

近些年来,公路客货运输发展较快,特别是公路客运,现已在客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我国公路运输需求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其中公路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17.3%,客运周转量同比增长13%,增速基本为近5年之最。

1.3水路运输

我国水路运输发展很快,特别是近30多年来,水路客、货运量均增加16倍以上,目前中国的商船已航行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中国当前已基本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水运体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水路运输对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外贸易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3.1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2005年底,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33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6.10万公里,占总里程的49.5%;三级及三级以上航道8631公里,占总里程的7.0%;五级及五级以上航道23659公里,占总里程的19.2%。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5242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034个,比上年净增90个。

1.3.2客、货运输

2008年,全国公路、水路运输分别完成客运量16.2亿人次和187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1.5%和16.2%;全国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和水路运输货运量分别为12.9亿吨和

2.1亿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4%和增长11.5%。

1.4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可以适应人们在长距离旅行时对时间、舒适性的要求以及快速货物运输需求,是我国正在快速发展的一种运输方式。全国开通民航航线的城市达150个,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重点旅游城市、重要经济城市及边远地区不易通行其他运输方式城市均开通了民航班线。2007年中国民航运输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行业全年运送旅客约1.84亿人次,同比增长约15.0%,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约3.84亿人次,同比增长约15.6%。展望2007-2010年,相信中国民航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民用机场业将得到同步发展。

1.5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运输方式,目前我国采用管道运输的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2006年末,全国输油(气)管道里程为48226公里,比2002年增长62%,年均增长12.8%。其中输油管 24136公里,输气管24090公里,分别比2002年末增长61.3%和62.7%。2006年底,管道输油(气)能力为66948万吨/年,比2002年增长 68.4%,年均增长13.9%。其中输油能力57530万吨/年,输气能力9418 千万立方米/年,分别比

2002年增长59.3%和158.9%。管道输送所涉及货物品类较少且较单一,因此,其在综合运输系统中的影响力小一些。但由于其安全性、稳定性较高,输送成本较低,而且占用土地较少,对环境基本不造成污染,因此,是今后许多输送量较大的气体、液体物的较佳输送方式,煤等亦可转换成液体——煤浆进行输送。2交通运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我国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尚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交通运输设施的区域布局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交通运输业的能耗高、污染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较低的交通运输技术和装备水平影响着运输效率的提高。各种运输方式分工不尽合理,市场竞争不规范,不利于优势的发挥。交通运输业承担着过多的社会责任,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壮大。政企不分,阻碍了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

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后,对交通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应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加快交通现代化步伐,从被动适应逐步转向对国民经济的先导促进作用。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当代运输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它是增强有效运输生产力,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的途径之一,也是经济地发展运输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

4结论

在现代社会中,运输发展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达水平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重要的基础结构之一,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同时,交通运输推动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担负着社会产品的流通任务以及在国防建设与防务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对人民生活、政治和国防建设以及国际的经济发展和合作都有着重要作用。

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应该配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统筹考虑经济布局、人口和资源分布、国土开发、对外开放,以及国防建设、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对交通运输的要求。充分体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比较优势,合理配置、集约利用运输线路资源,衔接优化各种运输设施空间布局。建设综合运输大通道与扩大交通网覆盖面相结合,提高网络承载能力与增强运输机动性相衔接,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及与城市交通系统相协调。以人为本,强化枢纽衔接和一体化运输设施配置,促进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建立,满足便捷、舒畅、高效和安全的运输服务需求。注重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节能减排,整合既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交通安全。以发展为主题,全面提升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以体制改革为保障,促进运输市场体系的完善;以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为主线,加强综合运输大通道和枢纽建设;以协调发展为基本立足点,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和农村交通条件;以科技应用创新为动力,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

第五篇: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判

20**年,xx市上下紧紧围绕年初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方针指导下,xx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交通运输业总体运行平稳有序。尽管年初时xx市交通运输网络受到冰冻灾害影响,一度陷入困境,但全年仍完成客货运周转量80.5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8%;完成交通运输业增加值46.27亿元,同比增长5.4%。

一、xx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据了解,全省铁路数据来自广铁、南昌、石长三个公司,20**年全省铁路运输客货运周转量仅增长2.2%。自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地方铁路数据无法掌握,故本文只分析公路、水路运输方面情况。

(一)xx市交通运输业运行特点

1、交通运输设施投资有升有降

20**年xx市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30.3亿元。具体来看,各投资项目投资额有升有降。

──省管重点工程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由于衡炎、衡邵、潭衡西三条高速公里投资高峰已过,新开工的衡岳、衡武高速还处于征地拆迁阶段,因而使得省管重点工程投资额有所下降,增幅同比下降11.2%。

──省道网改造、农村公路投资额增加。由于省道网干线公路改造新开工项目增加至10个,农村畅通工程通畅里程也越来越多。这两项投资20**年分别增长62.7%、11.0%。

──汽车站场固定资产投资额基本持平。此项投资大多是上年结转的项目投资,原定于20**年建设的三个武广高速铁路配套汽车客运站均未开工,因而基本持平。

──水上交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主要是由于xx市水路运输企业业务量趋于萎缩局面,致使投资力度不够强。20**年完成水上交通项目投资490万元,同比下降35.5%。

2、公路运输能力“客增货减”。

20**年xx市完成公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是11592万人次和650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7.2%和5.9%,客运量增幅高出货运量增幅近21.3个百分点。按换算后的周转量来看,客运周转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是393364万人公里和634177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0.1%和7.7%,客运周转量增速仍高于货运周转量增速。以上数据表明:一是公路客运量增长较快。由于近几年农村客运网络建设步伐加快,县际之间客运交通更加便利,市民中短途出行率提高,从而使公路客运量较同期提高较快。二是:公路货运总量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一季度受冰灾影响,xx市公路货运量显著下滑,二季度才开始缓慢回升,因而全年货运总量同比变化不大。

3、营运性车辆保有量“客减货增”

20**年,xx市营业性客车保有量4665台,同比减少168台;客位86319座,同比减少4085座。主要原因是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车辆购置更新力度减缓,客运车辆利用率上升。与营业性客车数量相比,营运性货车保有量却呈现出相反的趋势。xx市营运性货车保有量31428辆,同比增加4850辆;总吨位122377吨,同比增加15371吨。我们认为,造成营运性货车数量、承载吨位增加的主要因素是:xx市作为外向依存度较低的内陆城市,消费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大,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引导下,xx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日趋旺盛,从而带动了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据统计,20**年xx市现代物流业创增加值66.43亿元,同比增长7.4%。为适应市场的需求,xx市各货运公司、物流公司也就相应地增加了营运性货车的数量。

(二)交通运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运输网络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xx市历史上素来就是“扼两广两湖”的交通枢杻,是全国45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京广、湘桂铁路干线在衡交汇,武广高速铁路(在建)穿境而过。拥有四条建成的高速公路(京珠、衡枣、衡炎、衡大),另有四条在建(衡岳、潭衡西、衡贵、衡邵),高速公路总里程达569公里。其次,xx市处于长株潭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各类生产要素向内地流动的交通要道,为xx市成为湘南地区的现代物流中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近几年来,xx市经济发展加速,生产要素地区间流动加快,给物流运输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xx市大部分运输企业都未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仍停留在原来的管理模式、运输组织方式上。各运输企业之间普遍存在配合程度不高,组织化程度较低,配合和协调还不够紧密等等的问题,铁路、公路、水路运输网络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2、运输企业集约化、信息化程度低。

据了解,20**年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交通企业除航运总公司是集体所有制外,有限责任公司或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或个人独资类型的企业形成了xx市运输企业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企业为了既节约成本,又加大货物吞吐量和周转量,而允许一些个体运输户挂靠运输企业,长期以来,使得xx市货物运输车型结构落后,车辆更新改造步伐缓慢,尤其大吨位、集装箱、冷藏保鲜等特种车辆数量较少,难以形成集团化、规模化的运输“旗舰”。同时,目前xx市货物运输基本处于自由竞争阶段,运力和货源的沟通仍靠比较落后的人工组货,大型的货物集散地和先进的电脑连网信息中心还没有建立起来,运输工具的利用率和实载率不高,造成运力资源浪费

3、公路、水运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增速低于gdp增速。

从20**年xx市公路、水运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的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对比来看:公路、水运货运量7000万吨,增长5.3%;公路、水运货运周转量76.66亿吨公里,增长6.6%。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8和4.6个百分点,比xx市gdp增速低了6.7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但是全省这两个指标增速只比全省gdp增速低2.7和1.6个百分点。一个地区货物运输发展水平与需求息息相关,可直接反映出该地区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是否旺盛。以上数据这表明xx市的货物运输发展水平不仅滞后于全省货物运输平均水平,而且对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带动性、超前性尚显不足,与全省的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4、每亿元gdp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偏低

20**年,xx市经济总量占全省总量的9%,而货运量只占全省的6.8%;全省每亿元gdp货运量9.2万吨,而xx市只有7.0万吨。xx市货运周转量占全省的7.3%;全省每亿元gdp货运周转量938.8万吨公里,而xx市仅为766.5万吨公里。这两个指标分别只有全省的76.1%和81.6%。

二、前景预判

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20**年我省、xx市经济逆势而上、稳定增长。2012年,中央实施的扩内需保增长系列政策措施,为xx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提供了政策保障,意味着xx市经济实现“弯道超车”、科学跨越是很有可能的。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展必然要保持适当的超前性,才能避免给经济发展形成瓶颈制约。因而我们对xx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进行简要阐述。

(一)有利因素

1、宏观面

xx市自20**年实施工业化战略以来,xx市新型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工业效益、速度、质量、结构协调发展,工业对经济社会进步的贡献越来越大。20**年xx市工业总量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已提升至38.1%,其中重化工业总量已占到全部工业的近八成,这些都表明xx市经济处于以二产业为主导的重化工业时期,重化工业是带动xx市产业结构提升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xx市紧临长株潭地区,伴随着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xx市承接长株潭产业转移、承受长株潭经济辐射的趋势将得到加强。这样的大趋势为xx市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需求面

近几年,xx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XX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600元。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个人消费日趋旺盛,消费结构升级。衡阳作为省内第二大人口城市,有着独特的消费需求环境:从20**年客运数据看,xx市人口地域间流动日趋频繁,中短途客运量增加较快,而且这种居民自发行为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一定的可持续性;居民消费升级也必然会带动居民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加速地域间消费品的流动,进而推动xx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3、政策面

在201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认真实施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着力解决这些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新开工一批交通、水利重点工程,”xx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继续以交通为重点,构建内外通畅的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不断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这些都为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4、市场面

货运方面:xx市在继续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生产资料的长距离、跨区域调运需求将明显增加。客运方面:居民对大容量、高品质的快速公共客运系统产生新的需求,从而对运输服务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不利因素

发展方面的约束。“要想富先修路”,经济要发展,必然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xx市铁路、空港、高速公路、航道港口等基础性现代交通网络建设正在构建中,但覆盖面、进展程度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县市区自我发展意识的强弱,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区域差距。

能源环境方面的约束。对交通运输业而言,能源是首要约束条件。交通运输业不仅承担能源的运输,同时又消耗大量的能源。国际能源价格不确定性、国内能源对外依存度提高、xx市经济发展对能源的大量需求等一系列因素加大了交通运输业的风险成本。

资金方面的约束。交通运输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公共性的特点,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公共设施的建设,需要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尤其是需要社会资金的投入,才能推进交通运输业的社会化发展。然而xx市对交通运输业的投资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投资,社会资金投入的bot项目屈指可数。

三、几点思考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下阶段xx市交通运输业应抓好三个着力点: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基础设施建设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科学规划,统筹安排,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要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放宽资金准入机制,搭建平台,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

2、推进企业集团化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一是鼓励运输企业合理调控车辆营运能力,调整运力结构,新增中高档客运车辆和专用、重型的货运车辆。二是加强运输企业间协调合作,发挥信息平台作用,避免空驶现象。三是积极着手培植本地大型物流运输企业,走规模化、专业化道路。

3、统筹管理,提升运输能力。首先要完善运输保障体系,构建物资运输“绿色通道”,确保物资快速、准时运输到位。其次要发挥行业部门和协会的作用。除加强运输部门和物资部门的联系外,还要协调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鼓励和引导企业与物资的主产区、主销区、集散地的运输资源整合,逐步实现与全国主要物流城市联网。

[供稿:xx市统计局 张敏]

下载对运城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思考(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运城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思考(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工会工作发展的思考

    随着中央银行改革的逐步深入,部分职工明显有了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工会组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做为工会组织如何为职工解除后顾之忧,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让职工全身心投入到改......

    对学校内涵发展思考

    对学校内涵发展思考3月29日下午,路局长一行4人,在xx中学校长办公室,对xx镇义务教育工作进行了近5个小时的调研。主要内容有3个:一是了解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二是校园文化建设进展情......

    对教育发展的一些思考

    对教育发展的一些思考 学习了张春贤书记在自治区党委教育教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后,精神倍感振奋,讲话为未来新疆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新疆教育今后工作的指南。新疆是我国西......

    对发展工业园区的思考

    对发展工业园区的思考 周国清工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是经济的希望所在、潜力所在。如何加快园区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产业、机制、招商、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就此谈几点......

    对公司发展的几点思考

    对公司发展的几点思考 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存环境优胜劣汰的步伐日益加快,企业不能紧跟社会发展节奏,就意味着落后,甚至会破产、消亡。作为以建筑施工为主的企业,我们公司发......

    国近几年交通运输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状况

    一.1. 公路总量继续增长。2005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93.05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5.99万公里,比“九五”期末增加25.07万公里。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全国公路总里程中,国道132674......

    对发展三产服务业的一些思考

    对发展三产服务业的一些思考 陶旻恺 1、科学谋划促发展 一是着眼全局谋划三产服务业发展。着眼于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将发展服务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和调整产业结......

    对旬阳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对旬阳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现代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农业形态,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全面实行现代经营管理为本质特征和主要标志的发达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