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旬阳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对旬阳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现代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农业形态,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全面实行现代经营管理为本质特征和主要标志的发达农业。旬阳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壮大,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型、由产业基地规模扩张向农业工业化推进的过渡期,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结构布局,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旬阳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条件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以粮油为基础,以烤烟、畜牧、蚕桑为主导,以林果、魔芋、蔬菜为补充的县域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全县人均基本农田稳定1.5亩,基本实现村村通路、通电、通水目标,农业基础设施和抗灾能力有所改善。三是农业科技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四是二、三产业迅猛发展,全县每年输出劳务10万人左右、纯收入10亿元以上,为保证农业投入、促进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条件。
但是,受自然、地理、交通、历史等因素影响,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依然面临着基础薄弱,抗灾能力差,经营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产品流通无优势、服务体系不健全,带动牵引不明显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缺陷。要适应社会发展对农业的需要,就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现代农业。
二、旬阳县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
以市场为导向,围绕 “一个中心”(农民增收),着眼“四大产业”(粮油、畜牧、蔬菜、魔芋),实施“五大工程”(粮食单产提高工程、百万头商品猪基地县建设工程、万亩设施蔬菜推进工程、万亩立体魔芋种植工程、万口沼气建设工程),以标准化统领重大技术推广,以新机制促进生产方式转变。不断优化作物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着力筑牢粮食基础,推进畜牧、魔芋、蔬菜三大产业提质增效;以推广新优品种、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和“畜、沼、园”农业循环经济为抓手,不断提高农作物单产水平和品质;以设施蔬菜、设施畜牧、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建设为带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机制创新,健全服务体系,狠抓关键环节,奋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旬阳县发展现代农业应把握的工作重点
(一)把粮油作为战略产业,确保粮食安全。围绕粮食单产提高工程,以高产创建为抓手,不断探索先进生产方式,大力推广关键技术,挖掘粮油增产潜力。调整优化粮油种植结构,着力实施粮油高产创建工程,在中山、浅山大力推广地膜马铃薯间套玉米,建设马铃薯、玉米高产基地,在川道、水田主推稻油“一体化”栽培,打造一批高产高效粮油生产示范区,实现更大面积的均衡增产。稳定粮油播种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保证总量,确保粮油增产丰收。
(二)把畜牧作为强势产业,确保农民尽快增收。按照“基地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市场化”的基本思路,建设现代畜牧业。着力实施百万头商品猪基地建设工程,加大生猪良繁体系建设,大力普及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建立健全县镇村户良繁体系网络,夯实生猪自繁自育县基础。发展特色畜禽养殖,加强地方畜禽良种保护和开发利用,培育一批肉鸡规模养殖和林下生态养鸡户,推动现代特色畜牧业发展。加快提升科学养殖水平,大力推广生猪工厂化养殖、电子管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等科学养殖技术。加强重大疫病防控,建立健全县镇村户四级畜牧业生产监测信息体系,加强兽药、饲料专项检测整治以及养殖、屠宰环节动物卫生监督,确保猪、牛、羊、禽强制免疫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确保畜牧产业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把蔬菜作为民生产业,确保市场有效供给。全力实施万亩设施蔬菜工程,按照“园区化发展,板块式推进”的发展方式,积极推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蔬菜产业发展模式,抓好双河庙坪、吕河平定河、小河龙王滩3个以设施蔬菜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和8个
商品蔬菜重点镇建设,提升规模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技术应用水平。加大产销衔接力度,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健全市场营销网络,积极推进农超、农校、农企对接等直供直销,减少流通环节,提高产业效益。
(四)把农业机械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促进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围绕粮、畜、菜、芋四大产业和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新农机具的推广应用,提高机播机收水平和效果,加大专用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着力提升农机服务能力。提高农机安全水平,巩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成果,对涉及人身安全的农业机械进行全面登记,实行严格安全检验,全县农机“三率”提高8个百分点以上。
(五)把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重要保障,着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强化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土地流转和整县环评、“三品一标”认证等措施落实,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一主多元”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筹备组建“旬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拓展服务领域。强化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提升企业自有原料供给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一村一品”标准化生产,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推行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全县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四、建议措施
(一)强化规划引领。按照建设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立足全县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紧紧围绕“强烟畜、扩芋菜、优姜桑、兴林果、稳粮油”的发展思路,按照“布局合理、定位准确、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全面推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要求,统筹编制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科学谋划一批种养业、农产品加工、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等重大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以规划配置生产要素。
(二)强化园区推进。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助推产业区域化发展,探索适合我县实际的园区发展模式,创新园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联接机制,建设集产学研、种养加、贸工农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
(三)强化项目支撑。依托设施蔬菜、百万头商品生猪大县、沼气项目,规划包装储备一批农业园区、千头规模以上养猪场建设项目。依托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鼓励企业老板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吸纳工商资本反哺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全力推进。
(四)强化科技创新。统筹县镇现有的培训设施、技术人才和致富信息等资源,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创新集成主导产业重大技术和实用配套技术,充分发挥“参谋、组装、破题、推广”四大作用。加大科技培训力度,采取与省市联合、上下联动等形式,对专业技术人员全员培训一遍,依托“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深入推进农民创业培训,大力发展农民职业培训,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速农业技术推广,扎实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组织农业技术人员下乡、进村、到场、入户、驻园开展全程科技服务,实现对重点镇村场全覆盖。
(五)强化依法护农。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加大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力度,增强农民自身依法维权意识,围绕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安全、动植物检疫、农民负担监管等,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强化执法手段,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形成上下贯通、机构健全、运转协调、行为规范、执法有力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第二篇:依托休闲观光农业 推动旬阳现代农业发展(模版)
依托休闲观光农业 推动旬阳现代农业发展
作者:李荣明
休闲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的表现形式之一,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对于现代农业建设具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旬阳,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优势明显,这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形成了又一个很好的工作突破口。因而,要以发展好休闲观光农业为先导,带动现代农业的全面进步。
一、依托资源,抓好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规划
根据旬阳自然资源条件和农业产业发展目标,按照统筹全县、逐步推进的原则,目前应首先抓好九个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
(一)铜钱关万亩竹林观光园 休闲观光以万亩竹林为主体,附以花、木、草、家野生果品种植和大鲵、山鸡等特种动物养殖观赏、千亩稻田、荷田农作物种植及田内鱼蟹养殖观赏、古长城及其它自然景点观赏;园区产品开发以食用竹笋、各类山野菜及家野生果品、肉食品、各种花卉苗木,竹、木器日用品或观赏工艺品为主,附以农家各样布鞋、靴、鞋垫及各种刺绣等农村传统“女儿红”工艺品等。
(二)吕河周家阳坡千亩荷塘观赏园 休闲观赏以千亩荷塘为主体,突出荷花观赏、莲籽采摘、休闲农庄游乐项目,附以塘中鱼、蟹养殖、捕捞、垂钓和各种花卉、设施蔬菜、果品种植、观赏、品尝;产品开发突出特色果品、花卉、蔬菜包装销售,附以各类木制日用品和工艺品、农村传统“女儿红”工艺品。
(三)城关青泥千亩竹林观光园 休闲观光以千亩竹林为主体,突出农家山庄休闲娱乐,附以竹林山鸟、乌鸡、特种禽兽养殖和各类果品、花卉种植观赏、品尝项目;产品开发突出绿壳鸡蛋、鸡肉制品、各类山野菜、食用竹笋、鸡(鸟)羽毛工艺品、果品、花卉及木、竹器生活日用品工艺品等。
(四)张坪千亩牡丹观光园 休闲观光以千亩品种不同、花色各异的设施牡丹种植为主体,附以其他花卉、果品、山野菜种植、特色养殖、规模养蜂、森林日光浴和农庄休闲娱乐;产品开发突出各类花卉苗木、家野生果品、山野菜制品、蜂蜜及家野生动物肉食制品为主,附以各类木制日用生活器具及工艺品、藤条椅、布鞋、靴、针线刺绣工艺品等。
(五)吕河冬青狮头柑产业景观园 休闲观光以千亩狮头柑产业景观园和汉江水面游乐观光(汉江旬阳电站建成后所形成的水面)为主体,附以狮头柑林下各种家野生禽鸟特种养殖、汉江垂钓、汉江水面千帆竟游景观和休闲农庄景观;产品开发以狮头柑为主,附以山野菜、各类肉食制品和其他农产品及加工品等。
(六)公馆西沟河世外桃源观光园 休闲观光以体现“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风光为主体,附以千亩桃园、梅子园、李子园、葡萄园、“八月炸”、五味子等各类家野生水果种植园和各类花卉种植院的田园风光;产品开发以核桃、板栗等坚果和各类鲜果为主,附以各类农产品及加工品、木制民间生活日常用品及工艺品,布鞋、靴等民间传统针线刺绣工艺品。
(七)仁河水泉坪四季不同景色观光园 休闲观光以体现春季山花烂漫、夏季稲香满川、秋季层林尽染、冬季万里雪山的四季不同自然景色为主体,突出川道及临川高山的农业景观特色,附以休闲农庄、水田农业种植和田内鱼蟹养殖、陪衬以桃、栗、山杏、猕猴桃及各类适生的家野生果品生产、畜禽林下养殖;旅游产品开发以各类农产品及加工品、家野生果品为主,附以各类家野生畜禽肉食制品、木、竹制家庭生活日用品及工艺品,农村布、针线刺绣工艺品等。
(八)阳山仿古农业耕作观光园 休闲观光以各自然景点及高山仿古农业耕作为主体,附以休闲农庄、千亩高山设施蔬菜种植园、千亩桃园、千亩花卉园、各类山野菜种植园和林下家野生畜禽养殖、森林日光浴(这些均以仿古农业耕作方式展示);产品开发以各类家野生高山蔬菜、花卉种苗,家野生果品、家野生畜禽肉食制品为主,附以各类仿古木制家庭生活日用品及工艺品、农村传统“女儿红”工艺品等。
(九)红军革命老区农业观光园 休闲观光以红军烈士纪念馆及周边自然景点观光为主体,附以休闲农家乐、十里红军革命时期文化氛围浓厚的山区河川设施农业长廊、千亩稻田、荷田及田内鱼蟹养殖、河川各类花卉、水果种植;产品开发以仿红军革命时期各类衣、食、用品为主,附以地方特色明显的农产品及加工品、果品、工艺品等。
二、统筹运行,推进旬阳休闲观光农业高起点发展
(一)全面做好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土地流转工作 园区规划及建设必然会引起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这对于提高园区内各类产业发展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十分有利。因而,在休闲观光园区规划、设计和建设中,一方面要切实按照政策规定做好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园区内农民的科技培训和指导服务工作,使园区内各种农业产业发展充分体现出生产专业化,技术精亮化,能够在全县充分展现出现代农业的风采。
(二)着力展示旬阳休闲观光农业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休闲观光农业亦然。因此,要在各休闲观光园区乃至全县精心打造休闲观光文化氛围,尤其是在各休闲观光园区内,一方面要充分体现现代农业文化、休闲农业文化,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展示古朴的民风、民俗文化。维其如此,才能提高休闲观光农业品位,才能凸显休闲观光园区的生态文明,才能体现各类产品的无公害化、绿色化,从而拉动休闲观光者放心消费,实现他们的心理满足。
(三)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各类产品。产品开发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之一。全县要围绕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全面调整现有农业产业结构,组织休闲观光农业专业人才和当地乡土人才一道,研究和设计各类产品开发方案,创办各类产品生产、加工、包装企业,对产品的规格设计要满足休闲观光人群的不同需求,对各种产品的分类包装要体现精致、美观、新颖、大方;对研制生产出的所有食品类产品都要申报并通过国家无公害认证,使所开发产品成为拉动休闲观光消费的重要支撑。
(四)加强服务、管理培训,高起点保证休闲观光服务质量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旬阳是新生事物,但也是推动旬阳现代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朝阳产业。因此,必须立足长远,放眼未来,在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服务、管理和产品开发和经营销售上做到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彻底消除旬阳大多数民众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一锤子买卖”的思想观念和心理意识;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途经,全面加强对实施服务、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以此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提高对外影响,拉动全县休闲观光农业全面发展。
(五)在全县推进与休闲观光相配套的产业发展 围绕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要着重推进三项配套产业建设。一是借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之机,加大县内各类工业企业发展力度,加强县内各种工业产品的宣传、推介和销售;二是加快全县农村休闲农庄和休闲农家乐的发展,壮大休闲观光农业的基础和实力,实现农民增收;三是加快全县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各类传统竹、木制生产、生活器具加工企业建设,使全县各类乡土人才走上展示能力的舞台,共同推进旬阳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第三篇: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促进设施农业、加快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金塔县正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刘志冬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产业基础。金塔县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意义重大。近年来,金塔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特色资源为基础,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特色抓产业,围绕产业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带农户,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规模化发展、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格局。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优化了全县农业结构,提高了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在发展中也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一是发展水平较低。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品质量档次不高,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产品加工水平低。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也较弱。二是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中介组织建设滞后,服务功能较弱,利益联结不够紧密,缺乏应有的风险保障机制。三是产业层次低,缺乏大企业支撑,缺少名牌优势产品群,存在适应市场调节、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的情形。四是农业企业融资难。由于农业投入大,见效慢,受自然灾害影响比较大,银行放贷的风险相对较大,致使银行对农业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五是 1 市场运营机制差。由于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通常比较关注短期收益,农户利益很容易受到损害,很多与龙头企业签订的种养借贷合同难于兑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总体来看,虽然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迅猛,但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三农”发展需求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如何发挥固有的优势、基础和潜力,整合资源,发展规模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成为政府和农业发展企业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金塔县正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公司前身为恒泰食品有限公司和灿阳食品有限公司。2015 年 4 月公司利用原有厂房并进行装修改造,购买国内先进屠宰加工设备,建设生猪和肉羊屠宰生产线 2 条,屠宰规模扩大为年屠宰10万头生猪、1 万只肉羊,现有厂房及办公用房1万平方,拥有固定资产3100万,建成了年配送能力5000吨的冷链物流配送系统一套,保证市场需求。两年来,公司先后在张掖甘州区建设年出栏6000头标准化肉猪养殖基地一个,东风基地建设年出栏10000头肉猪标准化肉猪养殖基地一个。在原有业务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市场,生猪冷鲜肉成功进入酒泉肃州区市场和嘉峪关市场,先后与正大集团,东风基地,酒钢正天超市,酒钢正天养殖公司,酒泉北京华联超市,中核集团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严格按照《生猪屠宰操作规程》和《生猪产品品质检验规程》、《肉羊屠宰操作规程》和《肉羊产品品质检验规程》进行生产、检 2 验,同时纳入了甘肃省农牧厅屠宰远程监管系统,实现了养殖、屠宰、销售全程可追溯,确保了公司产品的优良品质,已成为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
企业生产、加工、销售能力的明显提升,造成了原料供应的难题日益凸显,已经无法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为了有效推进设施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经企业多方调研,广泛交流,深入研讨,提出如下建议:
一、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主题,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推进农工贸一体化发展
一是要从广义上制定促进设施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要从狭义上对规划的实施定标准,定措施,实时盘期,定时跟进,持之以恒的坚持;要加大引领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力度,形成“特色帮扶式反哺、科技提升式反哺、资源转化式反哺”等合作共赢形式;积极探索信贷新模式,降低门槛,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信贷力度,设立现代农业风险基金和担保基金;捆绑使用农业项目资金,鼓励现代农业发展企业,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迅速形成资金优势、规模优势;充分发挥农民作为现代农业发展主体的作用,引导农民加大生产投入。
二是要引入“市场型”发展模式,立足市场、观察市场、研究市场和分析市场,注重市场运作,提高驾驭市场和规避风险的能力,组织企业与农户签订长期购销协议,发展订单农业,按照企业要求组织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在此基础上 3 可以要求企业建立风险保证金制度,确保农民收益有保障、不受损失,实现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三者利益的有机结合,推进农工贸一体化进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二、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数量型农业向质量型、效益型农业转变,不断提升全县农业的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和综合效益,从而带动整个农业向前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是要狠抓龙头企业迅猛发展,加速培育一批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要加速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运用,大力开发优质高效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要引进竞争机制,以奖代补,鼓励企业创一流技术、树知名品牌,提高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技术水平。
二是要着力推进农业规模化。要发展产业带,使基地生产逐步由分散向规模经营转变,扶持一批专业社、专业村、专业乡,实行相对集中连片开发;重点培育、壮大、发展特色基地;着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建设产业块状经济,发展现代规模农业。
三是要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切实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以生产环节为突破口,推进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农业,创建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4 要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完善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监测网络,把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
四是拓宽渠道,着力推进农业市场化。实现农产品商品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市场流通是实现产品到消费的桥梁。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转变经营理念,为卖而产,为赚而卖,注重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建立畅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重点培育带动面广、带动力强的流通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型企业;要注重发挥“双带”作用,支持农产品流通大户、农村致富种养能手、农民经纪人参与市场流通,形成多元化格局。
第四篇:发展现代农业的调查和思考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并提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这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结合我县农业发展实际,重点就如何加快发展金塔现代农业产业提出如下思考。
一、我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现状
现代农业是与经济、文化以及科技紧密相关的产业,是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农业与非农产业的进一步融合。但是,由于传统农业的惯性使然和农业自身的弱质状况,我县在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和谐因素,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矛盾十分突出。
1、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但调整比例不尽合理。县乡各级组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信息引导、政策扶持等手段,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为粮∶经∶草为17∶89∶4,牧草比例偏小;大农业内部农、林、牧、渔、服务业各业比重为35.6∶0.1∶10.7∶0.1∶53.5,林业和渔业比重太低;一、二、三产比重为47∶18∶35,表现为一、二、三产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二、三产业比重太小。
2、主导产业已经形成但产业风险逐年加剧。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全县形成了棉花和肉羊两大优势和支柱产业,“两白”产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0%以上,奠定了“全省第一产棉大县”和“全省农区最大养羊县”的地位。但全县农村经济受棉花产业的影响过大,“棉花经济”特征明显,辅助和后续产业不强,棉花产业的兴衰直接影响着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经济收入,产业过于单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
3、科技推广力度加大但创新能力明显滞后。“十五”期间,我县推广普及了各类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430多个,推广了地膜覆盖、设施种养、病虫害综防等10项常规技术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节水灌溉、胚胎移植等10项高新技术,全县农业科技覆盖率达97%,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4%。为推动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品牌农业发展滞后、高新农产品生产技术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农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4、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但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初步建成了30万亩优质棉花、2万亩制种、百万只肉羊等种养业生产基地,培育扶持了西域阳光、康源油脂、金信蔬菜、神舟纺纱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了农产品不出县即可实现加工增值,延长了产业链条。但是农业产业化整体还处于初级水平,呈现出“两多两低三少”,即低档产品多、初级产品多,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名牌产品少、出口产品少、花色品种少。缺乏高档、名牌产品和支撑拉动金塔经济发展的规模龙头企业。
5、基础建设不断加强但局部生态趋于恶化。依托鸳鸯灌区续建配套工程、黑河节水改造、日协节水治沙、“三北”防护和退耕还林等项目,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林地建设,全县灌溉水利用率达到了51%,有效农田灌溉面积达50.6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08%,绿洲内森林覆盖率达32.8%,封育天然植被230万亩,但近年大面积开荒,随着耕地面积的逐年扩张,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和全球气候变暖及西部风沙干旱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地下水、草场和林地枯萎、退化,砍伐林木、过渡放牧的现象仍然存在,生态环境逐年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6、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但功能发挥仍显不足。建立和完善了县、乡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核定了人员编制和工资,初步实现了农牧业生产的全程化服务。但乡镇涉农机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人员不到位、工作量大、工资水平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长期存在,影响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7、农民素质有所提高但小农经济意识依然浓厚。依托“绿色证书工程”、“阳光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等项目和“三下乡”等活动,大力开展了农民科技培训,累计完成培训“绿色证书”学员8341人、“阳光工程”学员2500人,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是,在长期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影响下,农民生产经营“小而全”的做法根深蒂固,农民一家一户耕地面积小,田块零星分散,种养规模小,经营水平低的问题非常突出,部分农民观念陈旧、技术欠缺、生产落后、收入偏低、缺乏诚信意识,仍是最需要扶持帮助的一大群体。
8、农村改革逐步深化但基层矛盾不容忽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以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进一步理顺了农村分配关系,扭转了长期以来农民负担过重的局面,迈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步伐。但是,农民综合素质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土地流转难度大、土地集约化经营困难、土地产出和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长期存在。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指导思想和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增强为农服务水平为抓手,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松懈,努力把金塔建成现代农业的示范园、酒嘉地区的后花园和卫星发射基地的后勤生活保障基地。
(二)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
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是: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建立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坚持产业发展与推进城乡统筹相结合、与推进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推进法制农业建设相结合,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突出农业内部三业并举,加快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科学的产业布局、鲜明的产业特色、高效的产业结构、发达的产品加工、活跃的农业服务,使农业由传统的产品或原料产业转变为与现代工业相协调的高度商业化的现代综合产业。具体地讲:就是坚持不懈地抓好“两白”产业;突破性地抓好日光温室、精细加工菜和高效葡萄种植;下大力气抓好高效制种、优质红枣种植;稳定提高水产养殖,扩大特禽养殖,提高名特优比重。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突出特色,兴办多种形式的“农家乐”,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
主要发展目标是:棉花产业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肉羊产业年饲养量达到100万只以上,特色高效产业发展12万亩;发展日光温室蔬菜、弓棚蔬菜、精细加工蔬菜5万亩;发展库尔勒香梨、套种红枣、高效葡萄4万亩;发展对外高效制种3万亩;发展特禽、水产养殖10万只。
力争“十一五”末,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0亿元,在“十五”的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年均增长7%。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措施
1、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
把高效农业规模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第一工程加以推进,重点加快“三个调整”:一是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种养效益。积极扩大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加快新品种引进,挖掘本地优势,加快建设棉花良种、优质畜禽、高效制种、加工蔬菜等一批规模大、区域特色明显的生产基地,不断提高优质品种和养殖业的比重。二是加快农业空间布局调整,不断提高规划水平。种植业上,在全面发展优质棉种植的基础上,依托城郊和毗邻十号、十四号基地的地域优势,以金塔镇和航天镇为重点,发展日光温室和观光休闲农业;以羊井子湾乡和新开发的农林场站为重点,大力发展食用葡萄和酿酒葡萄;依托敦煌种业公司,重点以中东镇为主,辐射带动西坝、古城、三合发展蔬菜、瓜类、花卉等高效对外制种;以航天镇为重点,大力发展套种红枣;依托西域阳光集团、金信食品有限公司等蔬菜加工企业,重点以金塔镇、三合乡、东坝镇为主,发展各类加工蔬菜种植。畜牧业上,顺应城镇化、生态化发展要求,建立高标准人畜分离养殖小区,大力发展设施养殖业,淘汰非设施化规模养殖场;重点在西坝乡、鼎新镇、东坝镇等乡镇发展优质肉羊基地;城郊地区大力发展奶牛产业,保证城市居民对牛奶的需求;利用鼎新片和鸳鸯池、解放村水库的水资源,大力发展优质水产品养殖生产基地和建设休闲渔业基地。三是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调整,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专业大户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种养,积极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扩大优势特色产业规模,重点打造优质棉花、加工蔬菜、日光温室蔬菜、高效葡萄、对外制种、特色红枣等六个产业基地,逐步使每个乡镇都能形成至少一个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一批高效产业区、产业带,建成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竞争力强的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基地。
2、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培育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撑产业。
农业技术水平高低是支撑特色优势产业比较优势的核心因素。一是加大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切实把建设新型种业体系,加快现代种业发展作为基础性、战略性举措来抓,围绕优质棉、肉羊、果蔬等,引进推广一批适应产业化发展和加工需要的优良新品种,在棉花上,重点引进jd-
3、jd-
4、新石k4、丰棉8号新品种,为提质增效,现有常规品种逐步向杂交品种过渡,大力引进西北内陆杂交棉新品种,加大推广力度;在肉羊上,重点引进道塞特、杜泊、夏洛莱、萨福克、波尔山羊等优质肉羊新品种;在林果上,重点引进酥梨系列、库尔勒香梨、堤子系列葡萄、油桃、仁用杏等优良品种;在水产业上,引进罗鲱鱼、鲑鳟鱼、河蟹等优良品种,逐步实现主要农作物和畜禽品种良种化。二是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快推广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技术、平衡施肥、畜禽水产高效养殖技术、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主要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低能耗设施农业技术,绿色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清洁能源等资源节约型技术,促进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推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三是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生产技术标准和检验检测三大体系建设,重点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制定县级并争创国、省级农业技术标准,加快金塔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
3、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发展农产品加工、推进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实现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重要举措。重点要在培植市场主体、打造优势品牌上下功夫:一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围绕高效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优势,明确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定位和重点产品,大力发展辐射带动能力强、骨干型、成长型和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力争5年内新上龙头加工企业10个,其中有2至3家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做大龙头企业规模,实现优势区域、优势企业的聚集,形成高效特色产业集群,逐步实现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二是鼓励和扶持农民在生产服务、产品流通、储藏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组建多种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水平。通过发展农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四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形式,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将分散的农业生产整合起来,将产加销结合起来,提高农民和企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三是加大品牌创建和保护力度。积极培育、发展、注册绿色农产品品牌;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继续培植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建立统一、权威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对水、土、气的监测,控制工业污染物,遏制农业自身污染。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联结机制和市场准入机制,实行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另一方面,要着力做大做强现有优势品牌如大柴梦瓜菜、金雪棉种、鸳鸯河蟹、飞富面粉等,加大品牌的开发和推介力度,形成一批省内乃至全国知名的名牌产品。
4、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建立适应现代农业的创新平台。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的重要载体。一是加速建设农村中介服务机构。依托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机构的人才、技术,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或产业技术联盟,大力加强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二是积极发展农村专合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由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鼓励、支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专合组织,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三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开展科技人员工作考核制度,实行工作绩效、职称评定和职级待遇“三挂钩”,鼓励县、乡优秀科技人员到农村创建科技实体,实施科技项目,从事科技创业,实现“人才进村”,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四是搭建农业科研和农村生产的合作平台,建立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机制,积极为农户提供技术和致富信息服务。
5、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按照“发展抓项目”的思路,进一步加大农业项目建设步伐,以项目带动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依托鸳鸯灌区续建配套工程、黑河节水改造工程、日协节水、农村安全饮水等工程,把解决干旱缺水和水资源利用摆到农村水利现代化的重要位置,努力建设节水高效的农业灌溉体系、洁净方便的农村供水体系、安全可靠的防洪保障体系、人水和谐的水环境保护体系、统一有序的水资源管理体系、高效合理的农田建管体系和先进适用的水科技服务体系,实行水价市场化运作,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农田林网建设依托日协治沙、退耕还林、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等项目,补植改造农田林网、整村整组推进村镇绿化、加快以高接换优库尔勒香梨为主的优质经济林果基地建设、以酒航公路为主的绿色通道建设和县城“两库一湖一溪”为主的城区景观带建设,逐步改善农业生态和生活环境。加大道路建设和沼气入户工程,力争道路硬化500公里,沼气入户1万户,新建高标准住房5000户,改建1.5万户;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提高种植业和养殖业机械化水平,以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突破口,重点发展经济效益显著、适应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需要及大力发展工业型、城郊型、生态型农业所需的新机具、新技术,加速向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过渡。
6、加大现代农业投入,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三个“继续高于”和一个“主要用于”的投入政策(即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建设用地税费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重视增加发展现代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各级政府和部门向农业投入的资金,由财政、农牧部门进行整合,集中投放到现代农业建设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科学合理地解决资金使用分散的问题。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乡镇机构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用水体制改革和土地使用体制等各项改革,逐步建立“统筹城乡、统分结合、合理有度、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发展新体制。重点要鼓励和引导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加快土地流转,逐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7、加快科技信息建设步伐,整合建设现代农业的信息资源。
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对于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完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发展中介性、经营分离性”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稳定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进村入户”行动,努力使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延伸至种植大户和科技示范户。加快整合现有党政网、科技网、农业信息网等传媒资源,采用“三电合一”(电话、电视、电脑)等多种接入手段,切实解决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推进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行统一、定期的信息发布制度,向农民和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及时、准确、实用的科技信息。加强科技部门与涉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科技信息交换制度,实现涉农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8、大力实施依法治农,改善农业发展环境。
一是加大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涉农单位的依法治农护农的法制观念,营造出良好的农业行政执法的环境;二是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对坑农、害农案件查处力度,严格控制假冒伪劣农资和农产品以劣充优、以次充好流入市场,切实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三是加强农业执法队伍自身建设,确保从严执法,公正执法和规范执法,农业执法的整体素质水平有明显提高。
第五篇: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XXX
XXX乡地处山区,农业在全乡经济总量中占相当的比重,仍属于传统的农业乡。山区农业乡如何打破传统农业,如何针对山区特点,选择最佳的途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
一、贫困山区的特点与发展现代农业的难点
(一)生产条件差异大。主要表现在土地的多样性和小气候的多样性差异以及农业灌溉设施方面的差异。山区土壤类型多样,理化性质各不相同,土地坡向千差万别,土地坡度、土壤厚度、土地肥力不尽相同。小气候光照条件随坡向和海拔不同,也有很大差异,尤其是耕地以坡地为主,中、低产田为主,地块支离破碎,抗灾能力弱,改造难度大。水利灌溉设施老化, 带病运行,安全隐患较多。农业机械发展滞后,防汛抗旱任务艰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靠天吃饭的基本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现代农业的标志主要体现在水利化和机械化的高度发展和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由于山区的生产条件差异大,耕地改造投资大,实现水利化、机械化的路程还很长。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难度大,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严重障碍因素。
(二)生产经营分散。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山区耕地分布、农户居住相对分散,在农户土地承包经营的体制下,生产经营活动以农户为单位进行,农户生产为满足自给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近年来,尽管农业现代化宣传、实践有一段时间,但对
于绝大多数农户来讲农业现代化总体来讲仍处在起步阶段,同时受到市场、自然和技术的三重风险制约,分散经营的体制下很难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的发展。
(三)市场不健全。市场是农产品流通中供需交易的平台。在山区,农村市场体系、农业中介组织和物流产业发育不全,大宗农产品购销信息、流通渠道不畅,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农村物流产业的手段和设施落后。
(四)农业人口素质有待提升。由于受自然、经济、交通、信息等条件的限制,农村的经济文化相对封闭落后,加之大批有文化、有知识的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后,在家多为老弱妇孺,思想观念落后,不易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用现代理念引领农业十分困难。
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途径选择
(一)基本选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山区之所以与贫困形影不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业生产条件差。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必须把农田整治和水利设施配套、提高耕地质量放在基础战略位置来对待。要发扬当年“农业学大寨”的精神,在国家的扶持下,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提高耕地质量,加快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挖潜改造,加大病险河堤的除险加固力度,狠抓提灌站、机井、等水利设施建设。大规模实施以平整土地为主的农田整治工程。对土地利用全面规划,使山、水、林、路得到综合治理,按照田地平整、路渠配套、土壤肥沃的要求,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
标准农田。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基础,为实现水利化、机械化、采用科学技术以及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创造条件。
(二)产业选择---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实现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XXX乡这几年在花卉种植,在林果、畜牧开发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是种植面积不多,规模都不很大,抗风险能力还很弱。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培育出具有山区特色的主导产业,形成相当的规模,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要发挥比较优势,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核心,正确把握山区各区域的经济和自然生态条件,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传统技术精华,推广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大力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提高农产品内在品质和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藏、保鲜及加工水平,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关键选择---培养具有市场意识的现代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农民的市场意识、技能和素质成为关键因素。从根本上看,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不仅是农民不断减少的过程,而且是农业劳动者技能不断提高的过程。现代农业劳动者不仅要会组织生产,还要善于经营;不仅要懂相关的科学技术,还要熟悉现代科学管理。因此,必须着力提高农业劳动者专业化、社会化的职业技能,通过教育培训、实践磨炼、“能人”带动,使其逐步成为适应现代农业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在促进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进程中,加快农民的合理分化和有序流动。
(四)体制选择——发展共有经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本来就十分有限的资源,因山区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益低,耕地弃荒、浪费严重,会使山区农业发展处在更加“窘困”的状态。因此,家家包地、户户种田的小生产体制与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一体化大农业是相悖的。必须建立起适应农业产业化要求,产前、产中、产后利益相协调的农业经营体制,大力发展共有经济。实行土地的“股田制”,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生产规模。发展集体股份经济,把村组集体资产折股量化给集体成员,集体资产统一经营,使每个成员都享有集体经济明晰的权益,重新确定农民对集体财产的个人占有权,收益分配权,民主决策权,民主管理权和民主监督权。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大力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开展市场营销,农产品的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和农资采购经营以及与农民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使其成为农业产业的市场主体。
(五)政府选择——建立保障机制。政府对农业的保护支持对发展现代农业至关重要。要在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和“多予少取放活”基本经济政策的同时,不断健全强化农业支持保护保障机制。要建立健全加大农业资金投入的投入保障机制,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保障机制。要按照强化公益职能,提高人员素质,提升保障能力的要求,健全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体系、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种养业良种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