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民国时期新疆教育的历史考察
对民国时期新疆教育的历史考察
摘 要:民国时期是新疆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新疆近代教育的重要发展阶段,新疆的近代教育处于一个创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前人相关研究成果从历史角度对民国时期的新疆教育进行考察,并将教育人类学的视角与对民国时期的新疆教育资料分析结合起来,对民国时期的新疆教育进行解读。
关键词:民国时期;新疆教育;历史角度;教育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5)03-0113-05
引 言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发展,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中国教育进入近代化历程,新疆的近代教育由此拉开了序幕,教育得到了一定发展,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高潮时期”。对于民国时期的新疆教育研究,国外未见相关研究成果,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仅限于对新疆省政府教育政策、各式教育及教育行政机构的列举与简介。本文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对民国时期的新疆教育进行深度分析和总结,以作为当前新疆教育发展的借鉴。
一、杨增新统治时期的教育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此时的新疆和全国其他各省一样积极响应,相继爆发了迪化(今乌鲁木齐)武装起义、伊犁起义和喀什噶尔起义。最终,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新疆归附民国,实行共和。1912年5月,杨增新被中央临时政府任命为新疆都督。从此,新疆历史进入杨增新主政17年的民国时期。
杨增新统治新疆时期,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其政权尚未稳固之时,杨增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化解统治危机,在新疆局势相对稳定后,杨增新在其“主张人治、以民为本”政治思想的指导下,针对新疆的历史环境和教育现状,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政策和方针。杨增新从《阴符经》和《道德经》里总结统治政权理论,“认为君子可欺以其方,如果受欺比不受欺更有利,君子也应该故作愚人”。[1]杨增新统治初期,“新疆教育落后于内地,是历史遗留下的问题,不能完全怪罪于杨增新”。[2]虽然杨增新采取愚民政策,对内实行“无为而治”,但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以静制动,因时因势,以无为为有为,即无为则无不为也。”[3]杨增新在教育方面也是“有所为”的。杨增新时期的新疆教育在他统治初期和后期发展有所不同。杨增新统治新疆初期,由于政府财政困难,经费不足,出于闭关自守政策考虑,杨增新政府没有立即着手发展新疆教育,在他看来,学校已成为“致乱之根源”,[4]“学堂毕业之人日多一日,仕途竞争之风亦日甚一日,天下大乱必由于此。”[5]“据统计,1912年,新疆全省有学校60所,有学生1802人,教师107人,1919年,有各类学校141所,学生4247人,教师202人,全省有4个图书馆,藏书1200册”。[6]“清末,新疆共有各类学堂606所,在校学生15691人。民国伊始,大多数学堂关闭,大大低于清末的数字,然而,4年过后,这种落后状况仍未得到改变。”[7]“当时,全省只有迪化、伊犁两地有中学,各县虽有一两所公立小学,但学生人数很少,更谈不上女子教育、民族教育。” [3]在杨增新执政后期,面对新疆人才极度缺乏的现状,兼之迫于当时形势的需要,不得不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行政以需才为急,储才以学校为先”。[8]1916年,在迪化开办师范学校讲习班,同时,也设立学校和短期培训班,“以养成吏才而收得人之效”,[9]同年6月,杨增新创办政治研究所,因材施教。1918年,杨增新政府开办实业学校,同时还设立了医学研究所,培养医疗人才,“抉术行医,自谋衣食”。[10]到1919年,“全省各类公私立学校仅141所,学生总数4247人,教员总数202人”,[11]1920年,杨增新又设立省立中学,开设国文、数学和经济等新式课程。1924年,建立俄文法政专门学校,一直持续到1932年,这是当时新疆的最高学府,可以说是新疆高等院校的雏形。在少数民族教育方面,他在当时迪化创办蒙哈学校,主要培养蒙古族和哈萨克族子弟。对于外国人在新疆办学校,杨增新认为“大一回教主义鼓吹建设大同盟国,是别有用意的”,[4](238)并以“教育一事,关系内政,至为重要”,[12]下令禁止“民间私聘外国人充当阿訇”。[13]由此可见,杨增新统治新疆时期的教育,统治前期主要以小学教育为主,后期以初等和高等教育为主,而民族教育发展极其有限。作为熟悉西北边疆边情和民情的守旧官僚,杨增新治理新疆的各项举措主要是奉行老子思想“无为而动,以静待动”。前者“节用爱人,不开奢侈之门”,后者“谨小慎微,不开祸乱之门”。[14]
二、金树仁统治时期的教育
1928年,新疆经历“七七政变”之后,金树仁被国民党南京政府任命为新疆省主席,开始了执政新疆5年的政治生涯。在金树仁统治新疆时期,一方面延续了杨增新时期的一些政策,同时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和对外关系上做了一些变动。教育方面,相比杨增新时期有所开通,教育经费有所增加。在“开办教育、疏通民智”思想的指导下,“全省有学生7380人,其中中学生约200余名,俄文法政专门学校于1930年升格为俄文法政学院。有省立中学和省立师范学校各一所,省立图书馆一所,有图书5000余册。学校图书馆有藏书1000余册。” [6](461)同时,为了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此时少数民族的汉语教育、女子教育均有一定发展,并派遣部分学生到内地和国外学习。至1929年,“全疆有初等小学122所,学生5477人,到1931年增至153所,学生7162人。”[15]此时,“新疆的教育经费从1928年的533899元,增加到1932年的1880057元,学校也由1929年的122所,增加到1931年的153所;小学生总数由1929年的5477人,增加到1931年的7162人。”[11]金树仁执政后期,开始重视中等和高等教育,“1929年,初等教育经费184968元,中等教育经费179252元;1930年,初等教育经费156140元,中等教育经费179251元;1931年,初等教育经费161925元,中等教育经费234000元;1932年,初等教育经费113406元,中等教育经费255206元。”[7]由于金树仁处理“哈密事件”决策失误,全疆大部分地区相继爆发战乱。“1932年,全疆公立学校只有68所,学生2274名,较前几乎减少了三分之二。” [4](243)这一时期经文学校发展迅速,南疆各地都有经文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阿拉伯文和《古兰经》,在有关外国人参与学校教育政策方面有所放宽,允许经文学校聘请外国人来这里充当老师,这些外国人打着教书传教旗号,大肆宣传“双泛”(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思想,这为金树仁统治后期“双泛”传播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
1933年,由于迪化发生“四一二政变”,金树仁政权倒台,同年8月,盛世才被南京国民政府正式任命为边防督办,开始了执掌新疆10年的统治生涯。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无论在政治军事方面还是经济、民族宗教和对外政策方面,均与杨增新时期和金树仁时期相比有了显著变化和调整,在文化教育方面也不例外。他认为,“新疆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区域,文化当然也随之落后,更加上杨、金时代的愚民政策……所以使新疆的教育更显幼稚,文化更加落后。现在要想建设新疆,则必须积极扩充教育。” [16]在他执政初期,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统治,提出了“八大宣言”和“九项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反帝、亲苏、民平(民族平等)、清廉、和平、建设”六大政策。在教育上,提出“以民族为形式,以六大政策为内容”的教育方针,盛世才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并邀请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参与新疆的文化教育建设,新疆各种层次的教育随之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盛世才政府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据1937年底统计,全疆公立学校有:学院1所,学生300人,无女性;中学5所,学生900余人,内女生80余人;师范5所,学生1000余人,内女生40人;小学215所,学生33025人。”[4](249)1935年,把金树仁时期的俄文法政学院扩大成立新疆学院。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盛世才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采取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并提出了“发展各族固有文化”的口号,在省立师范学校开设了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民族班,1936年,并成立了编译委员会,主要编译各民族语教材,第二年,在伊犁、塔城、阿山、阿克苏、喀什等各地设区教育局,并在各县设立县立小学,使各地区各民族学生能够接受教育。与此同时,在新疆反帝联合会的影响下,为了进一步发展新疆各民族的文化教育,还成立了维吾尔文化促进会、哈萨克和柯尔克孜文化促进会、蒙古文化促进会等各民族文化促进会,依靠新疆各民族文化促进会等各方力量整合之前开办的学校,并对民族学校进行教学改革,对于各民族学生给予各种优待,“学生入学,概不收学费,纸笔砚以及课本都由政府供给,并供给膳宿等。中学大学的学生还有津贴,毕业后由政府加以任用。”[17]在留学方面,相比杨、金统治时期的官费派遣留学规模有所加大。1934年开始,盛世才政府选送多批各民族学生分赴苏联、阿拉木图、安集延等地公派留学,学习各种专业技术,这些学生回疆后成为建设新疆的重要骨干力量。在社会教育方面,盛世才政府开始增设社会教育行政机构,继续发展女子教育、职业教育和幼稚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使教育普及进一步扩大到社会各阶层。
1937年,随着中国共产党与盛世才政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应盛世才本人的请求,中共中央先后派数百位共产党人前往新疆工作,在盛世才政府的行政、财政、民政和教育新闻等多个部门和社会团体担任领导职务,为建设新疆做出重要贡献,使这一时期的新疆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文化教育方面,全省各级教育机构及设施日趋完善和健全,投入大量教育经费开办和发展学校,积极培养师资力量,并编译出版各种教材,社会教育发展起来。值得一提的是,为培养新疆财政人才和骨干,毛泽民创办财经专修学校。林基路在担任新疆学院的教务长时,就倡导“教用合一”的教学方针,提出“团结、紧张、质朴、活泼”的校训,开设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新课程,举办新式专题讲座,对各民族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了一大批革命知识青年,校园学风和面貌焕然一新。由于盛世才政府和共产党人、进步人士的共同努力,新疆的教育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局面,明显体现在新疆学校和学生的数量方面。“从1938年至1942年,新疆的学校和学生均大量增长,公立学校从357所增至580所,学生从36575人增至91065人;会立学校从1400所增加至1883所,学生从99915人增至180035人。总计,学校从1757所增到2463所,学生从136490人增到271100人。”[18]在盛世才执政新疆后期,新疆的教育仍然继续发展。“到1942年,全疆公立学校已达到27.11万人;大中学校8所,学生3787人,分别比1937年增长140%和27.5%。此外还有扫除文盲的民众学校846所,学生146911人。”[19]“据1946年统计,全疆小学教员共有6071人,其中不合格的有2000多人。”[11]同时,新文化运动在新疆也广泛开展起来,新疆各种社会团体和学校、行政机构等都纷纷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先进文化思想。
四、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教育
1944年9月,盛世才政权垮台,国民党开始接管新疆统治大权。国民党统治新疆时期,虽然采取一些措施来缓和新疆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但并未从本质上改变这种社会混乱局面。到新疆和平解放前,国民党统治新疆时间比较短暂,主政者更迭频繁,期间虽经联合省政府统治,但如昙花一现,国民党在新疆实施与内地一致的中央国民教育,并统一新疆教育体制,但政局不稳,战乱不断,教育文化事业经费严重不足,教育并没有起色。这一期间在科学研究方面,主要开展新疆与内地的文化学术交流活动,成立西北文化供应社,在省会迪化供应内地和各民族的书刊报纸,组织新疆歌舞团到内地演出,邀请内地艺术家到新疆演出。不仅保障学术自由,而且鼓励科学研究。在民族文化方面,发扬保护新疆各民族的文化,设立西北文化建设协会,并成立编译馆,出版双语《天山画报》、《少年知识》和《文摘》等多种出版物,也发行多种民族文字日报。在学校方面,继续发展新疆大学、中学、小学教育,培养各类人才。而在高等教育方面,“至1949年夏,新疆学院仅剩教职工91名,在校生379名。”[20]
五、民国时期的新疆教育的历史作用
通过上述对民国时期新疆教育的历史考察,不难发现,民国时期新疆军阀割据政权,无论是杨增新时期、金树仁时期还是盛世才时期,他们的统治政策都是与统治者的地方政治意识分不开。在民国时期国家权力转换的重要阶段,无论是北洋军阀的北京政府,还是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作为新疆地方政权的首脑,都有一种自保意识,“自保意识是地方集团本能的反映,是民国时期各个地方集团都具有的一种政治心理。” [21]同时,民国时期的新疆军阀统治者作为地方势力,虽在地理区域上造成一定的分割,但对国家的分裂并未起到推波助澜作用,无论是中央政府政权强大还是衰微的时候,他们都在公开场合甚至发文声称对中央政府表示忠诚,也维护中央政权的统一。“各地的地理特征,经济利益,语言差异,民族和文化模式之不同,都促进了忠诚于―归属于地区的感情。”[22]杨、金、盛时期始终承认中央政权的合法性,并拥护和支持中央政权,但不允许中央政府插手介入新疆事务,自身也不参与内地的政治、军事纷争,使新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实为谋求个人对新疆的独裁统治,使新疆处于一种“地方自治”的局面。虽然杨、金、盛治疆的思想、主张各有不同,但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建立和巩固自身的地方政权,这是新疆统治者集团自治意识的外在表现。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新疆的统治者为了缓和社会矛盾,避免社会**,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也发展教育来维护自身的政权统治。杨增新时期,新疆的教育文化是处于近代教育的开创阶段,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加之执政者自身的文化心理特征等主观因素,新疆教育发展较为缓慢。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新疆教育是中国封建的古代教育向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教育的过渡阶段,是新疆近代教育的起步阶段或初始形态。”[23]这一评价较为客观、中肯。金树仁时期,虽在政治、军事、经济、民族宗教与对外关系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和调整,但总体上是延续杨增新时期的旧的章程,毫无建树。这一时期新疆教育略有发展,学校和学生人数均有所增加,各种教育机构有所发展,但由于金树仁政权短暂,连年混战,使新疆教育文化事业受到严重影响,新疆教育处于停滞阶段。盛世才执政初期,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使新疆的文化教育迅速发展,与内地的文化教育紧密联系,曾经繁荣一时,新疆的近代教育处于发展高潮阶段。但到盛世才统治后期,由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为继续实行其独裁统治,盛世才开始投靠蒋介石政府,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苏反共,新疆的教育文化发展开始减缓。国民党统治时期,新疆虽然由国民党政府直接统治,但每任新疆省主席任职时间都比较短暂,各项治疆政策大同小异,持续时间不长,与盛世才时期相比,新疆的教育发展更为缓慢,甚至倒退,新疆近代教育基本处于低谷时期。
六、民国时期新疆教育的教育人类学审视
“民国时期的教育,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24]民国时期的新疆教育,也是新疆近代教育开创和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教育制度是政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制度的性质只能由政治制度来决定”。[24](1)教育制度又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体现在其教育宗旨和办学方针上。纵观新疆民国时期的教育,无论是杨、金、盛统治时期,还是国民党统治时期,都与清末时期的新疆封建教育有所不同。概而言之,它与民国建立后的新疆社会发展需要相吻合。新疆民国时期制定的各项教育政策法规虽然不尽完善,因执政者的更迭而有所变化,又因新疆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执政者们结合民国时期新疆的实际情况,不仅开创了新疆的近代教育,还发展了新疆的本土教育。
从教育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民国时期新疆社会的教育系统是受到新疆社会的物质环境、经济类型、历史、宗教传统、社会组织等多种因素的直接影响。教育是一个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部分。统治者们虽然通过教育手段对社会个体进行文化知识分配,但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这种分配是非常不均衡的。本土社会的教育不仅具有“正式的教育”的特征,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的特征,民国时期的新疆教育更多地呈现出“正式的教育”特征,即专门的社会机构。学校教育就是这样一个社会机构。
民国时期的新疆社会无论是具有杨、金、盛的军阀统治特征,还是具有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特征,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新疆的教育及其发展趋势,作为统治者,总是试图成功建立一套适应新疆社会和在社会中生存的模式,发展教育进行文化传播必定是按照新疆社会的统治集团促进和维护其利益的要求来组织和控制的。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工具,统治者通过教育来促进新疆社会的变迁。教育人类学的结构―功能模式很好地诠释了微观层面的民国时期的新疆教育,“一切教育系统都服务于社会的各个方面,作为社会一部分的教育是为与之相联系的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服务的。”[25]主政新疆的统治者们在各自执政期间制定的教育政策与规划,都是为了自身统治需要实施的军政、经济、外交等政策而服务的。教育人类学的文化―生态学分析模式则将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的分析联系起来,这一模式的关键概念是适应,即人们与环境相互影响的方式。学校系统被认为是“与其他社会机构,尤其是经济机构相联系的一个社会机构。”[25](35)教育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教育的要求有所不同,民国时期的新疆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了新疆教育的发展形式,在民国时期新疆社会文化发展演变的每一阶段,统治者们都会在原有形式的教育中增加新形式的教育。
因此,民国时期的新疆教育是与新疆社会文化系统,特别是与新疆近代社会工业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所有这些机构都与地位流动制度联系在一起,地位流动制度基本上是获得自我提高的文化认同策略。”[25](35)民国时期的新疆经历了三任独裁者统治时期和一个政党统治时期。在教育人类学的研究领域,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始终密切,教育在国家实现政治目的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培养统治阶层的精英分子,而让人民大众对统治阶层保持忠诚。”[25](38)民国时期的新疆统治者们创办和发展教育,一方面是为统治集团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效忠于统治集团,另一方面使新疆广大民众在思想意识上服从于自身统治。
参考文献:
[1]余骏升.新疆文史资料精选(第一辑)[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166.[2]陈慧生,陈超.民国新疆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177.[3]彭武麟.评杨增新主政新疆17年[J].近代史研究,1989,(2).[4]方英楷.中国历代治理新疆国策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237.[5]杨增新.补过斋日记(卷16)[M].[6]苗普生,田卫疆.新疆史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460-461.[7]马文华.民国时期新疆省政府教育政策述略[J].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4).[8]杨增新.补过斋文牍三编(卷1)[M].[9]杨增新.呈报设立政治研究所文[A].补过斋文牍(甲集下)[M].[10]杨增新.补过斋文牍(甲集下)[M].[11]祁美琴.民国时期的新疆学校教育概述[J].民族教育研究,2002,(3).[12]段金生.论杨增新统治新疆时期的民族与宗教政策[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2).[13]杨增新.呈明修改管理寺庙条例意见文[A].补过斋文牍编(卷1)[M].[14]杨增新.补过斋读老子日记(卷4)[M].[15]张大军.新疆风暴七十年[M].台北:兰溪出版社,1980.2961-2965.[16]盛世才.政府目前主要任务[Z].迪化,1939.8.[17]汪孝春.建设中的新新疆[N].新华日报,1938-05-22.[18]程东白.十年来新疆的文化教育事业(附表)[A].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简史(第三册)[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277.[19]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中共新疆地方史(第1卷)[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63.[20]马文华.新疆教育史稿[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116.[21]王续添.论民国时期的地方政治意识[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95.[22]〔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13.[23]盖金伟,孙钰华.杨增新时期的新疆近代教育简论[J].昌吉师专学报,1999,(3).[24]于述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七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1.[25]〔瑞典〕T.胡森,〔德〕 T.N.波斯尔斯韦特.教育大百科全书(第2卷)[M].张斌贤等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34.
第二篇:实业教育历史考察
晚清实业教育历史考察
刘娜
(吉林,长春)
摘要:中国的职业教育开始于清朝末年。以晚清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洋务学堂为近代职业教育的起源。在经历了戊戌维新时期的民用实业教育、新政时期的唯实主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后,近代职业教育日趋完善。晚清时期的实业教育作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核心之一,在中国整个教育近代化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就试从晚清实业教育的历史演变入手,分析其对晚清社会的变革产生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晚清;实业教育;历史考察
中国的职业教育开始于清朝末年。以晚清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洋务学堂为近代职业教育的起源。在经历了戊戌维新时期的民用实业教育、新政时期的唯实主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后,近代职业教育日趋完善。晚清时期的实业教育作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核心之一,在中国整个教育近代化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就试从晚清实业教育的历史演变入手,分析其对晚清社会的变革产生的巨大影响。本文就试从晚清实业教育的历史演变入手,分析其对晚清社会的变革产生的巨大影响。
一、晚清实业教育的历史变迁
(一)洋务时期的海防军事教育
鸦片战争前期,林则徐、魏源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倡导“经世致用”的教育,明确提出“师夷制夷”的主张,但并未引起当朝统治者的注意。直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列强的沉重打击,清政府终于从唯我独尊的梦幻中醒来。于是,在中央形成了以恭亲王奕,地方以李鸿章、张之洞、左中堂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一方面,洋务派大量翻译科技书籍,引进科技知识,另一方面举办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19世纪70—90年代,洋务派又创办了一批近代实业学校,开设了一些中国最早的技术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大批“西艺”人才。
这些学堂虽然数量不多,有些学堂存在的时间比较短,甚至在学校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仍保留很多封建教育的特点。但这些学堂课程内容都是围绕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这就跟中国传统的以科举为中心的学堂有着根本不同。它们已经属于近代职业教育的范畴。
(二)戊戌维新时期的民用实业教育
戊戌维新时期,实业教育得到了初步发展。戊戌变法前,一些改良主义思想家们认为中国落后贫弱的根源在于工商业不发达。甲午之战,中国惨败,洋务运动也宣布失败。国人重新开始苦寻救国之路。以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志士们将改革的目光转向教育,“广开学校,振兴实学”。遂百日维新期间,清廷下诏要求各地筹设农务、茶务、蚕桑,乃至铁路、矿物等实业学堂。
(三)新政时期的唯实主义职业教育
1901年,清政府颁布变法上谕。在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大力倡导下,清政府于1902年2月14日,令各省设立农务、工艺等专门实业学堂。1904年,在京师设立
①①高等实业学堂,还接管了盛宣怀在上海设立的实业学堂,商部的兴学为各地树立了榜样,① 李惠玉.清末实业教育述论[M].22.带动了各地实业学堂的发展。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年底为规范各级各类新式学堂的学部正式成立,又颁布了“崇实”宗旨,确立了大力发展实业教育的方针。1906年7月12日,学部通行各省举办实业学堂,限6个月内将筹办情况咨部门立案,②实业学堂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实业学堂和学生数目逐年稳步增长,尤以直隶、江苏、湖北、湖南最为突出。
二、晚清时期实业教育的价值
晚清时期的实业教育作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核心之一,在中国整个教育近代化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为中国新的教育制度的产生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维系了社会价值观的延续
晚清实业教育,尤其是洋务时期的职业教育,虽然以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技术为重点,但是却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无论是在中央制定的学制还是各个实业学堂自己所制定的章程或开设的课程中规定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实业教育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反映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带有浓重的传统中国色彩。这种对中华文化学习的强调是晚清职业教育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最好体现,始终坚持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中国近代职业课程,维护了政治的统一,传承了社会价值观。
(二)近代西学的课程内容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晚清实业教育以学习西方近代科学与技术为核心和主要内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产生和发展的进程。实业教育的课程内容首先逐步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教育价值观念。中国向来以“读书做官为荣,以读书做事为耻”。晚清实业教育则以兴“实学”、“实利、生利、实用”为课程内容,使大众不断提升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随着实业教育的发展,农、工、商在人们心目中也逐渐将其视为一种职业,人们不断认识到工商业在近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实业教育课程为近代企业培养大批人才
随着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人才的缺乏问题越来越明显。无论是洋务企业,还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都急需一大批既懂得西方先进科技知识,又具有近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的人才。而实业教育中大量实业课程的开设有效得解决了这一问题。晚清全国范围内普遍设立实业学堂,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许多人毕业后服务于农工商各项实业,为近代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1906年张謇在南通师范学堂附设测绘特班,培养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水利人才。这些人帮助张謇日后规划全国水利工作。
(四)实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为近代职业教育奠定了基础
晚清实业教育的课程从癸卯学制开始逐步形成体系,为近代职业教育的课程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后期历次实业教育政策的修订都是在清末学制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清末设立的部分实业学堂在民国后继续发展。民国初年统计的实业学堂基本上是晚清实业学堂的延续,一些实力较强的学堂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民国实业学堂的佼佼者,许多学堂还是后来一些高等院校的前身。
诚然,近代中国实业教育存在学堂质量不高、学生专业素质较低、学用结合不紧密等问题,而且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下经历了始而学习西方,继而模仿日本,后又转向欧美,企图探求一套符合中国实情的职业教育制度,但中国化的过程和结果不尽人意。然而,在近代中华民族危机沉重的情况下,实业教育顺应时代的需要,冲破传统教育的重重包围,把各种技艺的传习引进教育领域,破除了封建学校教育中没有技艺传授的立足之地和技艺传播的家族、师徒的局限性,培养了许多实用技术人才,为近代实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功不可没。①
② 李惠玉.清末实业教育述论[M].22.李惠玉.清末实业教育述论[M].23.参考文献:
[1] 张兰馨.张謇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 朱寿明.光绪朝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版.[3]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4] 朱有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5] 任平.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6] 王文涛.简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历史作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6).[7] 吴祖鲲,刘小新.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兴起及其特点[J].长白学刊,2003.[8] 张求会.略析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几个特征[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4).[9] 李霞.近代中国实业教育的历史考察[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0]王文涛.试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9.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史硕士
电话:***
邮编:130024
邮箱:liuna309@126.com
第三篇:新疆历史
1.2009年7月5日晚上,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7月6日12时30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栗智说,乌鲁木齐“7·5”事件死亡人数已达到140人,受伤人员达800多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6日凌晨发表电视讲话指出,这起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在各民族团结坚如磐石的情况下,“三股势力”的煽动袭击一定会遭到各族人民的唾弃,敌人的分裂破坏活动注定要彻底失败。
2.2009年8月22日至25日,牵挂着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这块富饶的土地考察,就做好新疆发展和稳定工作进行调研。
胡锦涛专门接见了新疆维稳先进人物、基层干部和民族宗教界爱国人士代表。询问他们的情况,称赞他们为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
胡锦涛希望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把爱祖国与爱民族、爱家乡统一起来,坚决同一切危害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坚定不移维护社会稳定,自觉担负社会责任,主动配合党和政府做好各项维稳工作;坚定不移维护民族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添砖加瓦。
3.2009年1月19日上午,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决议,到会382名人大代表一致决定把每年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当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列确宣布决议获得通过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4.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藏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青藏铁路、林芝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力缓解了制约西藏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跨越式发展的“黄金(1241.10,0.40,0.03%)时期”。“十一五”国家对西藏的180个工程项目总投资770多亿元,今年安排重点工程77个,总投资200多亿元,国家投入5.7亿元维修西藏文物建筑和寺庙。
1.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民族关系和睦,政治就稳定,经济就会发展;民族关系恶化,国家的统一就会受到威胁,经济就会受到破坏。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4.中学生要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主要是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两道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7.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中考命题预测
1.参与打砸抢烧事件的犯罪分子侵犯了他人的哪些权利
答案:生命健康权;财产所有权;
2.在新疆、西藏和其他地区发生的打砸抢烧事件其目的是什么
答案:目的是分裂中国、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民族团结。
3.疆独、藏独分裂分子分裂祖国的目的能得逞吗请你简述理由。
答案:(1)不可能得逞。(2)因为①新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②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儿女的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③通过打砸抢烧进行疆独、藏独活动,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得人心。因此,疆独、藏独的目的是不可能得逞的。
4.为什么要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答案:(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2)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3)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5)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7)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5.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党和国家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政策,尤其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少数民地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4)我国各民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发展;(5)全国人民的支持等。
6.新疆、西藏等自治区取得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③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等。
7.国家加大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1)有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2)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3)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4)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5)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8.请你列举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建设投入的一些具体措施。
答案:(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修建青藏公路、铁路,建设“西气东输”工程;(3)实施“援藏工程”;(4)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5)中东部地区在省级重点中学中开办“西藏班”、“新疆班”等。
9.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我国政府该怎么做
答案:(1)经济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2)政治方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维护民族团结。(3)文化方面: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珍惜、保护各民族文化。
热点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决议,到会382名人大代表一致决定把每年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D
①有利于教育广大青少年不忘历史 ②可以让关心西藏的人们更好地了解西藏的过去 ③表明我国各民族结成了友爱、平等、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④是为了让人们更加珍惜现在得来不易的各民族共同繁荣局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009年2月25日《人民日报》报道,西藏民主改革以后,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目前,全区34094名各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94%以上。这表明()C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我国各民族都可以直接管理国家
C.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D.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下列能直接体现有利于各族人民团结的有(A)
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②北京等地的大学开设“西藏班” ③青藏铁路全线贯通 ④2010年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⑤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二、多项选择题
4.2009年2月23日新华网报道,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已有3800名援藏干部进藏工作,对口援藏省市、中央企业和重要国家机关投入援藏资金达到96.68亿元,全国对口援藏共完成重大建设项目2861个。这样做()ABD
A.表明我国采取措施帮助西藏加快发展 B.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C.表明维护民族团结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D.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原则
5.2009年7月5日晚上,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事件造成多人受伤和死亡。这起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事件发生后,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果断处置,乌鲁木齐社会秩序很快得到恢复。这一事件酿成的严重后果表明()ABCD
A.这是一次侵犯公私财产和他人生命权的严重犯罪事件
B.这是一次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统一的严重政治事件
C.这是一次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关系的严重违反宪法事件
D.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果断处置这一事件,是有法可依的三、简答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上述材料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人们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了根本保障;西藏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继承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西藏走向繁荣稳定的根本保证。
四、分析说明题
7.材料一:2009年7月5日晚上,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7月6日12时30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栗智说,乌鲁木齐“7·5”事件死亡人数已达到140人,受伤人员达800多人。
材料二:当奥运火炬到达北美城市旧金山的那天,全城出动了几万华人,自发加入到“保卫火炬”的人流中,原因始自之前在巴黎奥运火炬“受辱”。当美国CNN歪曲“314”事件时,中国民众自发反击等。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答:上述材料说明了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
(2)对于材料二中的民众的表现,请发表你的看法。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1)面对“藏独”和西方少数国家的反华行径,全球华人表现出了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忠实地履行了对国家的责任。
(2)①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②国家处于困难时刻,我们要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③我们要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④青少年要肩负起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2010 一月
1月1日——中国与东盟FTA(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1月1日——西班牙接任瑞典成为新一届欧洲联盟轮值主席国。
1月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
1月4日——象限仪座流星雨。
1月4日——阿联酋的“迪拜塔”正式竣工启用,同时改名为“哈利法塔”。该塔高828米,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高建筑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孙家栋获得2009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元。
1月15日——两岸金融合作谅解备忘录(MOU)正式生效。
1月19日一一日本航空公司和旗下两个子公司向东京地方法院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进入由日本政府主导的破产重组程序,日航总裁西松遥也宣布辞职。
2月4日一一在美国诞生的两只中国大熊猫泰山和美兰从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乘坐专机,在美国民众依依惜别中踏上回乡之旅。
2月4日——艺术家贾科梅蒂雕塑《行走的人》以6500万英镑拍卖,创历史最昂贵艺术品记录。
2月6日——郑西高铁正式开通,把郑州到西安的时间缩短到两小时。
2月7日——哥斯达黎加举行总统选举,执政党民族解放党总统候选人劳拉·钦奇利亚在选举中获胜,成为该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
2月10日——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东亚四强赛中以3:0大胜韩国队,结束了在国际A级赛事中32年不胜韩国队的历史。
2月11日——在温哥华举行的第122次国际奥委会全会投票选举中,南京超越申办对手波兰的波兹南,以微弱的优势获得了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
2月12日至28日一一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举行。
2010温哥华冬奥会会徽
2月13日——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举行。
2月16日——温哥华冬奥会中,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以创纪录的216.57分夺得双人滑奥运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温哥华冬奥会中获得的首枚金牌。
2月17日——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国女运动员王蒙以43秒048夺冠,实现两连冠,创造了中国冬奥历史。
2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分别会见**喇嘛,中方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2月18日一一尼日尔发生军事政变,政变士兵攻入总统府,扣押总统马马杜·坦贾及多名政府高官。
2月19日——经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确认,由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号化学元素从即日起获正式名称“Copern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为“Cn”。
2月20日一一荷兰首相巴尔克嫩德宣布,由于在阿富汗撤军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执政联盟中第二大党工党将退出执政联盟,致使执政联盟解体。
2月20日——温哥华冬奥会决出了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的金牌,中国选手周洋力挽狂澜,粉碎了韩国人三连冠的美梦,以2分16秒693刷新奥运纪录的成绩夺得了中国在冬奥会这个项目历史上的首枚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的第三枚金牌。
2月21日一一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平安返回地面,结束了为期14天的国际空间站建设之旅。
2月24日——中国队在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以创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金牌。这是中国队在1992年短道速滑成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后首次夺得该项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上夺得的第四金。
2月25日——乌克兰新当选总统亚努科维奇在最高议会宣誓就职。
2月26日一一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王蒙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代表团本次冬奥会收获的第五枚金牌,也是中国短道速滑女队获得的第四块金牌,从而实现了包揽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项目四块金牌的伟业。
3月5日一一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3月12日至21日一一2010年温哥华冬季残奥会举行。
3月22日——第五届世界城市论坛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
3月23日——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发生重大凶杀案,一名中年男子手持砍刀,连续砍杀13名小学生,造成8名孩子死亡,5名孩子受重伤。
五月
5月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园仪式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
2010上海世博会会徽
5月8日——哥斯达黎加新当选总统劳拉·钦奇利亚在首都圣何塞宣誓就职,成为该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
5月12日——第63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正式拉开帷幕。
5月14日——新疆的互联网恢复开通。
5月14日——匈牙利新一届国会举行成立会议,施密特·帕尔当选国会主席。
5月17日至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5月24日至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
6月11日——2010南非世界杯开2010南非世界杯会徽幕。本届世界杯在南非的十个城市举行,是首次在非洲举行的世界杯。
1、中国首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曙光“星云”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6月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发布,超千万亿次的计算能力再次刷新了中国高性能计算的最高速度。在德国时间2010年5月31日公布的第三十五届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行榜中排名第二,创造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全球排名的最好成绩。
6、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今年环境日的主题“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呼应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的呼吁,要求制止生物大规模灭绝现象,并使公众更多认识到,栖息在我们星球上的土壤、森林、海洋、珊瑚礁和山区的数以百万计的物种,是多么至关重要。中国主题确定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7、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六届贸易部长会议6月6日在日本札幌闭幕。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变革与行动”。
8、国家主席胡锦涛6月9日抵达塔什干,开始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次会议。
9、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10、2010陈嘉庚科学奖颁奖仪式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全体院士会议上举行。
11、以“对亚洲领导作用再思考”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世界经济论坛东亚会议日前在越南胡志明市落幕。
12、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次会议6月11日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会议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次会议宣言》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次会议成果新闻稿》。13、6月11日,第19届世界杯开幕式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足球城球场举行。开幕式主题是“欢迎来到世界之家”。
14、以“低碳技术、绿色经济”为主题的“2010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6月12日在京开幕。16、6月13日晚,持续3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南部骚乱出现缓和迹象。17、6月15日9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十二号卫星”送入太空,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环境探测、星间测量和通信等科学与技术实验。
18、在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到来之际,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于6月16日上午在全国农业展览馆隆重开幕。19、6月18日上午,第八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交易会以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为主题,构建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平台,以及国际交流和两岸合作的平台。20、6月18日上午,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独立组织实施的世界上第一个±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全面竣工投产。是迄今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输电项目。21、6月19日晚,第二届海峡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海峡论坛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22、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9时25分又发生6.3级余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于14日8时30分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并根据灾情发展于12时将响应等级提升至一级。3月3日——上海精武体育会成立100周年。
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1月17日,新华社报道,胡锦涛总书记1月14日~17曰在上海考察丁作。他深人科研基地、产业园区、企业车间,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行调研。
1月19日,中央财政再次紧急下拨新疆、内蒙古等地寒潮冰雪救灾资金1.24亿元。截至当日,中央财政累计下拨寒潮冰雪救灾补助资金3.21亿元。
l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对电力、煤炭、焦炭、铁合金、电石、钢铁、有色金属、建材、轻工、纺织等重点行业近期淘汰落后产能提出了具体目标任务。
1月21日,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1月25日,中国政府网播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
1月2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的通知》。
1月29日~2月12日,国务院法制办在其网站上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全文,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1月31日,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2月2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2月10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通,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是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职责是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指导食品安全工作;提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政策措施;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2月23日,新华社报道,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联合印发《国家预防腐败2010年工作要点》。
2月23日,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已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国防动员法。
3月3日~1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京举行,何厚铧当选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本次政协会议共收到5430件提案。
3月5日~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胡锦涛3月14日签署主席令公布了这一决定。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月7日,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3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09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以回应美国务院3月11日发表的《2009年国别人权报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的指责。
3月1 4日,中国新任驻美国大使张业遂抵达华盛顿履新,成为第9任中国驻美大使。国际
1月27日~31日,第4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召开。与会各界人士以“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设”为主题,就全球经济恢复前景、金融体系改革、气候变化、海地重建等一系列全球关注的问题进行广泛讨论。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本届年会并在会上发表特别致辞。
2月12日~28日,第21届冬奥会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
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5月26日至27日,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座谈会精神。
中央在北京此次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也是我国首次召开的新疆工作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讲话中指出,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是提高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部署,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在新形式下做好新疆工作,把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不断开创新疆工作新局面。并且提出了未来5年至10年新疆发展的目标任务,从国家政策的支持到全国对口援建,新疆实现这一目标不难。这次座谈会议的召开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它为新疆的发展提供了很重要的机遇,对于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要抓好的七个方面工作进行了阐述。主要是:加速经济跨越发展、切实改善民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确保新疆山川秀美、绿洲常在、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和民族团结工作、做好社会和谐工作、加强党的建设。
第四篇:民国时期新疆的“新兵营”和八路军办事处
民国时期新疆的“新兵营”和八路军办事处
民国24、25年(1935、1936),经苏联斡旋,中国共产党和盛世才建立合作关系。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余部于民国26年(1937)进入新疆,称“新兵营”。红军改称八路军后,于同年10月,在新疆设八路军办事处。“新兵营”和八路军办事处,在中国共产党驻新疆代表的领导下,分别学习现代军事技术和从事统一战线工作。“新兵营”大部于民国29年(1940)去延安(中共中央所在地),留下继续学习的人和八路军办事处人员,后来被盛世才关押,有的被杀害,幸存者经中共中央营救,于民国35年(1946)回到延安。
“新兵营”
中国工农红军组成的西路军左支队,在程世才、李先念等领导下,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主席团电令,沿祁连山西进。经浴血奋战,于民国26年(1937)4月底,陆续辗转来到新疆的星星峡,这时还有400余人,受到新疆边防督办公署边务处驻星星峡办事处的接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化名施平)及滕代远(化名李广)、冯铉、段子俊、李春田等5人,奉命于民国26年(1937)4月下旬从莫斯科到达迪化,接应西路军左支队。在苏联帮助下,盛世才同意红军进疆,并派数十辆汽车随陈云等去接西路军左支队余部。5月1日至星星峡,7日接西路军左支队余部官兵到达迪化,盛世才和苏联顾问亲到盐湖迎见。西路军余部到迪化后,住在西公园旁,7月间迁至东门外省军教导团营房(今五星路,1962年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将其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盛世才的要求,陈云决定西路军余部对外称“新疆督办公署新兵营”。红军指战员换穿盛世才部队的藏青色军服,戴青天白日帽徽,盛世才按新疆部队标准承担“新兵营”全部供给。
“新兵营”由中国共产党驻新疆代表领导(首任代表陈云),7月间进行组织整顿,西路军工委继续保留,成立总队部(后又改称总支队部),下编4个大队,总队长杨秀坤、政委刘庆南,总支书记喻同今(又名喻新华),参谋长饶子健,政治处主任姚运良。另编干部队,直属工委领导。12月,李卓然、李先念、程世才、李天焕、郭天民、曾传六等西路军工委主要领导人,奉命去延安。次年春,“新兵营”领导成员又作调整,由饶子健任总队长,姚运良任政委,苏进任参谋长,喻同今仍任总支书记。同时撤销干部队,第一、二大队合并。
民国26年(1937)底,经中共中央同意,先后从“新兵营”抽调20多人到新疆军政部门任职。其中有:黄火青(黄民孚)任“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秘书长;汪小川(汪啸春)任《新疆日报》社副社长;胡鉴(胡民章、胡东)任蒲犁边卡大队(500余人)中校大队长。到省军中工作的还有周纯麟、曾玉良、赵海丰、谭庆荣、刘西屏、谷志远等。胡鉴任边卡大队长后,对所属边防哨卡进行整顿,依靠和团结少数民族的优秀官兵,加强巡逻,击退入侵的武装匪徒,抓捕走私贩毒的外国商队,将支持叛乱、进行间谍活动的英国驻蒲犁代办处人员驱逐出境。
民国28年(1939)11月,中共中央决定将“新兵营”撤至延安。经盛世才同重庆国民政府反复交涉,军令部12月1日批复:“……业奉呈何部长转委员长核定,准该部徒手遣送归队……”。“新兵营”共360人,分批离新。第一批329人,于民国29年(1940)1月11日分乘卡车出发,盛世才派参议丁宝珍护送,2月7日抵达延安。其余人员分别于2月、7月离新去延安。“新兵营”在新疆期间,遵照中共中央决定,利用新疆的有利条件学习军事技术。派驻新疆的中共代表陈云以及后来的邓发(化名方林)、陈潭秋(化名徐杰),都把组织“新兵营”学习作为主要任务亲自管。“新兵营”先以半年时间进行文化学习,尔后学习陆军专业兵种技术,并选调人员到盛世才的航空队学习飞行、机械技术。其学习的基本情况是:
一、学习陆军兵种专业技术
民国26年(1937)冬,陈云提出请盛世才和苏联教官帮助“新兵营”学习、掌握现代武器装备,得到苏联总顾问巴宁中将的支持和盛世才的同意。“新兵营”于是年底至次年初,先后转入汽车、坦克、装甲车、火炮等专业技术学习。由于人多器材少,采取:讲解理论时,把教官请到“新兵营”上课;实际操练时,到盛世才的汽车、装甲车、炮兵教练场。经过近两年学习,上述专业的驾驶、修理、射击技术和战术都取得良好成绩。民国27年(1938)春,至次年春又抽调10多人到军医学校和兽医学校学习。“新兵营”自己还开办两期无线电训练班,边学文化,边学技术,共培训40余名报务人员。除学习现代技术外,还进行步兵技术、战术训练,由苏进、吉合任教官。民国28年(1939),组织了一次野营训练,历时近3个月。野营期间曾与盛世才的步、骑、炮、装部队和空军进行联合演习。野营地点在迪化附近的八家户,训练内容有:行军,与敌遭遇,从班到营的进攻、防御以及对抗演习。是年夏,党代表邓发从延安带来毛泽东给“新兵营”的亲笔信:“希望你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将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二、学习空军飞行、机械技术
民国26年(1937),陈云同盛世才达成协议,新疆为中国共产党培养航空技术人才。随后从“新兵营”选出25人,陈云回延安后从延安抗大、摩托学校选送19人(内一人因身体不合格,未参加学习),到新疆督署航空队学习。邓发给去航空队的学员明确规定:航空队支部由中共驻新疆代表直接领导,党支部不公开,支部大会到党代表处开,个人一律使用化名。
学航空的学员来自红军各部队,为使红一、二、四方面军都有人学飞行、学机械,党代表邓发精心编制两个班的学员名单。飞行班25人,机械班18人。民国27年(1938)3月3日,省军航空队第三期飞行班、第二期机械班同时开学。
航空队的中共学员,为学好技术,团结教官,勤学苦练,互帮互学。飞机少,练习器材不足,他们就用土办法练习。机械班按期于民国28年(1939)11月毕业,分配在各飞行中队任机械员。飞行班是年夏有24人通过初、中级教练机全部单飞科目。
民国28、29年(1939、1940),周恩来往返苏联经迪化时,曾在“新兵营”接见在航空队学习的学员代表,询问学员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周恩来说:陈云同志作了件好事,将来建设空军,有骨干、有种子了。还赞扬从各方面军选人学航空的做法,并指示把航空队党支部改名为“学习生活指导委员会”,以便能公开进行一些活动。
民国29年(1940)夏,盛世才将训练中共飞行员的飞机调走,飞行训练中止。次年初复飞,进行编队飞行和轰炸、打靶等训练。是年秋,按教学大纲学员们完成4个机种的所有科目,平均每人飞300小时、1000个起落,能升空担任战斗任务,可以毕业。为巩固飞行成果,进一步提高技术,学员们要求推迟毕业。民国31年(1942)4月,飞行班正式毕业,共21人,都留在航空队。机械班学员经过几年实践,已熟练掌握4个机种的机务维护工作。
民国31年(1942),盛世才反苏反共的面目公开化,于7月10日命令正在高家户机场飞行的学员返回迪化,立即离开航空队。17日,这些学员被软禁于督办公署后院教导连驻地,与党组织中断联系。学员们几次派人潜出,都未找到党组织。翌年2月被转移至刘(文龙)公馆,民国33年(1944)11月被关进迪化第二监狱。
八路军办事处
民国26年(1937)10月,中共中央为加强同苏联和共产国际的联系,使新疆成为抗日的大后方,保持国际交通线的畅通,经盛世才同意后,在迪化设立八路军办事处,滕代远任主任。11月间,按照盛世才的意见,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不公开挂牌,对外称第三招待所。办事处由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负总责。滕代远12月回延安后,党代表即是八路军办事处主任。
八路军办事处最初设在督办公署西大楼,后迁至南梁(今乌鲁木齐市胜利路二巷一号,现为纪念馆)。党代表、八路军办事处主任邓发(1937年11月至1939年6月)、陈潭秋(1939年6月至1942年9月)在八路军办事处居住和办公。另外还有两处地方也属八路军办事处,一是新房子,是党代表同在盛世才政府、军队中工作的人联系的地方;一是羊毛湖,是病残干部休养的地方。
八路军办事处成立后,负责航空队学员的政治思想工作,通过“反帝会”、《新疆日报》宣传抗日和党的政策;保持与盛世才的统一战线关系,帮助盛世才执行六大政策,巩固抗战后方和国际交通线畅通;接待往返于延安与苏联莫斯科的人员,安置病残人员疗养;对留新疆工作、学习、休养的党员、干部进行政治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当国内外形势发生不利于共产党的变化时,转送在新疆的干部和进步人士回延安。八路军办事处还奉命多次购买和转运在陕甘宁边区难以买到的物品,转运苏联、新疆援助八路军抗日的军火及其他军需品。
新疆边防督办公署档案中有这样的记载:“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有苏联军车五辆,载纸张、白糖、步枪15箱,子弹31箱交八路军办事处收转”。“二十七年二月十六日,有军车16辆,全系步枪、轻机枪、炮弹、手榴弹等,另有通讯器材一车,押车士兵21人到迪化折回(苏联)”。“二十七年五月三十日,苏俄军车25辆,装武器、弹药、货物、食品等交八路军办事处转。”民国26年(1937)12月,邓发用募捐来的200多万新疆币购买一批药品与其它物资送往延安。民国28年(1939)春,在八路军办事处成立航空训练班,进行航空理论教育,学员有从苏联学航空回来的,有从延安调来的,共13人。次年7月,航空班停办,全体学员回延安。
民国31年(1942)9月,盛世才逮捕中国共产党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与盛世才的统战关系完全破裂,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关闭。
第五篇:教育科研的历史考察
教育科研的历史考察
曾天山
有句古老的格言:我们在表面上所看到的清楚而简单的东西,在实际上却并非那么清楚和简单。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当我们总结教育科研的发展史时,这句格言显然是恰如其分的。人类的教育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科学体系只有短暂的现在,它主要使人类如何了解教育现象和认识教育问题。从教育科学的历史考察,丰富的教育活动为教育科学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源泉。应当把科学视为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学习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事物。作为复杂科学系统的教育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日益为人类认识深化。教育科学研究之所以进步至今,这个历史脉络需要回顾,以便总结经验,持续发展。
经验型的教育研究上升为科学型的教育学,从依附性教育进步为独立教育研究,从分散的教育研究活动进步为集中的教育研究,从民间自发的教育研究上升为国家的教育研究,从国家的教育研究发展为国际间的合作。有目的和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为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不是教育科学,但它为教育科学的胚胎孕育提供了理论养料。
一、自然状态的教育研究活动
基本特点是表现为有意无意的零散研究活动,研究内容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采用观察法和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初步运用辨证法思想以及朴素的系统论。
1.直觉阶段的教育科研
自然状态的教育科研首先表现为直觉反映的教育研究,它混杂在自然状态的教育活动中,夹杂在其他著作中,闪现出教育思想的火花,尚未分化独立。
2.经验阶段的教育研究
它基于个体实践的经验,强调种群经验的传统和传承,但个体的经验并不一定可靠,特别是当它与众人的约定俗成的知识发生矛盾冲突时,个人的主观经验大有可能在众议下认输,而种群经验中的先贤认识形成为专门的作品而得到传承,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学记》。如孔子提出性习论、学知论、发展观和差异观等教育思想。孟子主张“性善论”,重视环境和教育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荀子认为主张“性恶沦”,注重“化性起伪”,对学习、认识人性和思维有较全面、系统的论述。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洛克提出“白板说”,创术语“观念的联结”,即“联想”。
二、自为状态的教育科学事业
基本特点是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发展过程来进行研究,不仅描述教育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露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发展的历程,方法论在很大程度上与认识论糅合,并初步形成以不同哲学理论指导的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和风格,即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反对权威专断,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
1.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科
形成教育学科应当是教育科研独立的标志。从学术界公认的事实看,从17世纪开始到l9世纪末的200多年里,挣脱了中世纪精神奴役的西方世界,致力于发展新的科技文化。经过文艺复兴和大工业生产洗礼的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等人,对独立形态的教育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夸美纽斯教育理论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在《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学的概念。9年以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了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加上后期发表的《学校课程》、《祖国语言》等教育著作,系统完整地提出了学校教育理论,登上了前所未有的教育科学的顶峰。在教育学历史上,夸美纽斯既是教育理论领域的拓荒者,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启蒙者。他运用感觉、观察、归纳和经验总结等方法,研究了复杂的教育现象,得出了较为科学的结论,称得上为近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创始人,为今后的教育科学播下了第一颗生命的种子。
(2)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理论家,他不仅发表了《普通教育学》、《心理学在教育学中的应用》、《教育学讲授纲要》等教育名著,其历史性贡献在于提出了“教育学的心理学化”的主张,将教育学法则根基在心理学理论的坚实基础之上,从而为教育学的学科独立、体系的构建和理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教育学历史上最大贡献在于,是赫尔巴特是第一位对教育学进行自觉的理论研究的教育学家,他既克服了培根将教育学置身于哲学门下的偏见,也不赞成夸美纽斯将教育学根基在经验之上的短视,为教育学开拓了新的认识视野,奠定了新的理论体系,激发了新的研究兴趣,提出了新的范畴领域,因此一百多年来的“赫尔巴特”热高潮迭起,一百多年来的“教育学分化”新论竞出,这与赫尔巴特的突出贡献有关。因此,赫尔巴特既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显性”第一人,又是促进教育学发展,加速教育分化的“隐性''第一人。
2.形成教育科学体系
在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人的基础上,激发了人们对教育学理论的深入思考,特别是赫尔巴特学派的兴起,推动了教育科学从理论孕育向学科发展的转化,形成了独立门户、自成系统、学派分呈、学科林立的发展状况。
在形成和确立教育科学体系时代,起止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在百年多的历史里,一方面,因为社会发展和大工业生产所引起的前所未有的教育需求推动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给教育科学的整体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第三方面,科学的分化组合为教育科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典型范例。在各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教育科学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
(1)新兴学科的相继问世
《大教学论》和《普通教育学》还是一个整体和混沌形象的教育科学概念,在物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科学的带动和影响下,出现了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教育社会学、实验教育学等新兴学科,特别是实验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崛起,试图用观察、实验、统计、测量、比较的方法研究儿重身心发展和教育,打破了教育学”一枝独秀“的沉静局面。教育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流,也是教育学研究的基础,心理学比教育学更早在大学里找到自己的位置。1882年,普赖尔的《儿童心灵》出版,是第一部用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较系统的著作。1890年前后,卡特尔制成了他的测验量表。1904年,斯皮尔曼发表著名论文”一般智力“,首次提出能力的二因素说。1905年,比奈.西蒙制作的量表问世,它并不是测量学校中成长着的学生的智力,而是测量受家庭及社会环境制约的基本的潜能,即形成了智商(IO)的概念。191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出版,提出练习律和效果率。1947年,韦克斯勒发表儿童智力量表。
(2)交叉学科的相继产生
二战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出现学科大分化和大融合的趋势,其他科学相继”侵入“教育学的领域,产生了诸多的”混学儿“--交叉学科。如教育人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政治学、教育技术学、教育未来学、教育法学、教育政策学等,出现第二轮学科空前活跃发展局面。
(3)范畴学科的相继独立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达,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发展的形势下,降生于”教育学“母体的教育研究日益扩大进步为学科群,各色人等都可以在教育研究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按照教育工作体系,可以细化为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等分支学科。按照教育学科内部分化,出现了教学论、课程论、教材论、德育论、体育论、美育论、评价论等专门领域研究。
三、教育科学的嬗变和整合应运而生的新兴学科,演绎于相关学科的交叉学科,与降生于”母体“的范畴学科,”由于彼此之间缺乏一种统一的理论认识背景,缺乏一种有机的相互联系“,虽然空前繁荣,但大都热衷于概念论辩和”跑马占地“,实际发展有限,因此需要重建和整合体系。
1.复数形式的教育科学
法国冈城大学教育学教授米亚拉雷认为,复数形式的教育科学,就是”在历史、社会、经济、技术和政治背景下研究教育事实和情境的学科总合“。在他的构想中,复数形式的教育科学应当分为两大类别:
1、研究与学校教育有关的社会因素的学科,有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人口统计学、教育经济学、教育规划、教育管理学、比较教育;
2、直接研究教育活动的学科,有教育生理学、教育心理学、小群体社会心理学、交流科学、教育论和课程论、教育方法论和教育技术以及评价科学。
2.为了教育的科学
英语国家不大承认”教育科学“存在,而认为是教育领域的研究活动。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比较关注教育科学领域的深刻变化。如英国教育家卡尔提出了建立一门能够真正扎根于教育之中的”教育科学“的构想,认为它应当具有”批判的“、”教育的“、”科学的“特性,这不是一门”关于教育的科学,而是为了教育的科学“。美国教育学者斯坦纳建议用”教理学“来”指称整个教育学知识体系“,它”不仅仅是教育科学(或)教育哲学,它还包括'关于教育的定性知识'、'关于教育的操作知识'和'关于教育的定量知识'“。
3.教育科学体系的重建
日本积极探索教育科学分化后的重建问题,以松岛钧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将各门分支学科”统一起来重新构成一门完整的教育学“,分为三个领域:一是促进儿童成长发展的指导过程的研究,如教育方法学、教育内容学、学科教育学等;二是确定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地位时,各种社会条件的研究,如教育制度、教育行政、教育法规、教育经营等学科;三是关于整个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如教育哲学、教育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分支学科。另一派以村井实等为代表,他们主张建立一门”关于教育问题的科学“来统一各门分支学科,按照”研究领域“的区别,将各门分支学科划分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实验研究和历史研究四大领域。
1987年,叶澜提出按照三个活动层次(社会、学校、师生)、一种相互关系(理论与实践)、一个学科群(元学科群)的思路,构建教育科学的内部学科体系。1990年,张诗亚、王伟廉提出按照”三个层次"(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构建教育科学体系。喻立森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分类划分教育科学结构......总之,教育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实践一总结一再实践的过程;其次,教育科学的发展是一个整体一部分一再整体的发展过程,第三,各门学科内部非均衡发展,有的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有的显然是拔苗助长,反而欲速则不达。第四,各门学科发展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逐渐形成科学的分类,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种变化不是人工预先设计的结果,而是实践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