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本溪市住宅建筑间距和日照管理规定(

时间:2019-05-14 17:5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文)本溪市住宅建筑间距和日照管理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文)本溪市住宅建筑间距和日照管理规定(》。

第一篇:全文)本溪市住宅建筑间距和日照管理规定(

【法规名称】本溪市住宅建筑间距和日照管理规定(全文)

【颁布单位】本溪市人民政府

【颁布文号】本溪市人民政府令第147号

【颁布时间】2010-7-15

【实施时间】2010-8-15

【正文】

《本溪市住宅建筑间距和日照管理规定》业经2010年6月30日本溪市第十四届人民政府第5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8月15日起施行。

市长 王世伟

二0一0年七月十五日

本溪市住宅建筑间距和日照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提高居民生活居住环境质量,保障住宅建筑有良好的日照卫生环境和方便的生活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住宅建筑是指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含与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中的住宅部分)。

第三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内住宅建筑间距管理及日照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市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负责本市城市规划区住宅建筑间距和日照管理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第二章 建筑间距

第五条 建筑间距是指满足一定日照标准的建筑物之间,以遮挡建筑遮光面到被遮挡建筑主采光面的最小水平距离。

遮挡建筑外墙有凹凸变化的(如设置阳台等),且突出部位累计长度超过其所在墙面总长度1/2的,以突出部位的外墙面计算建筑间距。

遮挡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间距的确定应考虑遮挡建筑屋脊对遮光的影响。

被遮挡居住建筑每套房屋只确认一个主采光面。主采光面按照建筑南、东、西方向的主次顺序排列。

第六条 被遮挡建筑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本规定:

(一)临时住宅建筑;

(二)未经市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和擅自改变原设计使用性质的住宅建筑。

第七条 遮挡建筑计算高度和建筑间距系数按下列方法确定:

(一)遮挡建筑计算高度,是指被遮挡建筑的室外设计地面至遮挡建筑物檐口或者女儿墙顶面的垂直距离。

(二)建筑间距系数,是指建筑间距与遮挡建筑计算高度的比值。

(三)居住空间是指卧室、起居室(厅)的使用空间。

第八条 遮挡建筑按高度可划分为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的为多层建筑,大于24米的为高层建筑。

凡建筑高度大于40米的板式高层,建筑面宽不得突破40米,但经市政府批准有特殊功能的除外。

第九条 多层住宅建筑间距的确定:

(一)遮挡建筑物与被遮挡住宅建筑呈平行布置的,根据被遮挡住宅建筑主采光面的垂直方向与正南向夹角,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下表规定的标准,且建筑间距不得小于14米。

(二)遮挡建筑物与被遮挡住宅建筑夹角在30度以下的,其建筑间距不得小于14米。城市核心区、棚户区的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4;一般地区的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5;新城区的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6。

(三)遮挡建筑物与被遮挡住宅建筑夹角在30度以上(不含30度)60度以下的,其建筑间距不得小于14米。城市核心区、棚户区的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3;一般地区的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4;新城区的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5。

(四)遮挡建筑物与被遮挡住宅建筑垂直布置或相互夹角在60度以上(不含60度)90度以下的,其建筑间距不得小于遮挡建筑物短边宽度的1.3倍,且不得小于14米。

第十条 高层建筑遮挡相邻住宅建筑间距的确定:

(一)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平行布置时,建筑高度不大于40米的,城市核心区、棚户区的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3,建筑间距大于35米的,按35米控制;一般城区、新城区的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4,建筑间距大于40米的,按40米控制。

(二)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平行布置时,建筑高度大于40米的,城市核心区、棚户区的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4,建筑间距大于40米的,按40米控制,且不小于高层建筑计算高度的一半;一般地区、新城区的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5,建筑间距大于45米的,按45米控制,且不小于高层建筑计算高度的一半。

(三)高层建筑遮挡相邻住宅建筑,呈一定角度布置时,建筑间距按本条(一)、(二)款规定标准执行。

第十一条 高层住宅建筑之间呈平行布置时建筑间距的确定:

(一)建筑高度不大于40米的,城市核心区、棚户区的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4,建筑间距大于40米的,按40米控制;一般地区、新城区的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5,建筑间距大于45米的,按45米控制。

(二)建筑高度大于40米的,其建筑间距不得小于45米,且不得小于较高建筑计算高度的一半。

第十二条 三个或三个以上连续布置的高层住宅建筑之间的开窗面间距,不得小于遮挡建筑遮光面宽度,且不得小于20米;临城市干道或广场的,不得小于25米。

第十三条 被遮挡住宅建筑与其主采光面垂直方向上的遮挡建筑重叠长度不大于6米时,遮挡建筑为多层的,其建筑间距不得小于14米;遮挡建筑为高层的,其建筑间距不得小于20米。

第十四条 两幢建筑短边相对,且至少其中一幢建筑为住宅建筑的,多层建筑之间短边的相对距离不得小于9米;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短边的相对距离不得小于多层建筑短边的1.3倍,且不得小于13米;高层建筑之间短边的相对距离不得小于20米。

第十五条 高层住宅建筑的裙房为遮挡建筑,且高度不大于24米的,其裙房与被遮挡建筑间距按照多层建筑规定的建筑间距标准执行。

第三章 住宅日照

第十六条 住宅日照标准日为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带为8时至16时。

新城区的日照有效时间累计不应低于大寒日2小时;新建住宅位于主城区、城市核心区的,日照有效时间累计不应低于大寒日1小时。

每套住宅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有效时间带内满足日照标准的,即为住宅符合日照要求。

第十七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在向市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规划建设审批手续时,应当提供经本溪市规划设计院复核的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报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日照分析,并提供真实的日照分析资料:

(一)新建建筑北侧计算高度1.8倍范围内已经有住宅建筑的;

(二)三栋或三栋以上的多层、高层住宅或高层和多层的混合住宅;

(三)有被遮挡建筑物的;

(四)市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 日照分析范围是指被遮挡建筑范围,以拟建建筑大寒日8时至16时太阳方位角、遮挡建筑计算高度的1.8倍控制线,确定北侧扇形范围内被遮挡的住宅建筑。

此范围内已批准、待建、在建有日照要求的建筑必须进行日照分析。

日照分析时,自然山体对住宅建筑的遮挡不予考虑。

第十九条 主城区、城市核心区的新建住宅日照达不到大寒日1小时的;新城区住宅日照达不到大寒日2小时的,建设单位应当在销售房屋时向购房者告知,并签订书面认购协议。

第二十条 新建建筑对周边原有住宅日照产生遮挡的,应保证被遮挡住宅日照不低于大寒日2小时。

原来达不到大寒日2小时的住宅,因新建建筑遮挡使其日照时间减少的,建设单位应当与房屋所有权人协商予以解决。

第二十一条 确因用地条件限制,新建建筑遮挡周边原有住宅,使原有住宅日照达不到大寒日2小时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与被遮挡住宅房屋所有权人协商并达成予以异地安置、货币安置或一次性经济补偿的协议。

建设单位必须与被遮挡住宅房屋所有权人协商一致后,持双方达成的安置补偿协议到市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 建设、规划和建筑设计单位应当对报送的日照分析报告及其他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按照市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提供或者补充有

关材料;对报送材料不实,或者故意隐瞒有关情况而造成后果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十三条 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违反本规定造成后果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对无理阻碍办公和生产秩序,辱骂、殴打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章 附

第二十五条 新城区是指崔家哨、卧龙、牛心台、威宁、梁家、高台子、歪头山、石桥子、张其寨片区。

主城区是指除新城区之外的城市建成区,可分为一般地区和棚户区。

城市核心区是指市政府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划定,并依据市政府批准的详细规划确定的区域,其多以金融、商贸、管理、服务和办公建筑为主。

第二十六条 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2010年8月15日起施行。市人民政府2000年8月17日发布的《本溪市生活居住建筑日照间距规定》(市人民政府令第69号)同时废止。

本规定发布前,已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手续的项目不适用本规定。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第二篇:辽宁省各市居住建筑间距和住宅日照管理规定2012.4更新(比旧版的更新了抚顺、锦州的新规定)

沈阳市居住建筑间距和住宅日照管理规定

经2006年10月28日市人民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二00六年十一月六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城市土地和空间,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从事规划、建筑设计和各项建设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居住建筑,是指住宅建筑(以下简称住宅)和公共服务设施中对日照有特殊要求的托幼、中小学校教学楼,医院、疗养院病房楼,养老院宿舍楼等建筑(以下简称公共建筑)。

第四条 本规定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其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有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 建筑间距管理

第五条 建筑间距以遮挡建筑遮挡面至被遮挡建筑主采光面外墙之间最小垂直距离计算。遮挡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间距的确定应考虑遮挡建筑屋脊对遮光的影响。按遮挡面宽度计算建筑间距时,以最大遮挡面与被遮挡建筑主采光面外墙的最小垂直距离计算。遮挡建筑外墙有凹凸变化(如设置阳台等),且突出部位累计长度大于外墙总长度1/2或连续长度大于外墙总长度1/3的,建筑间距按遮挡建筑突出部位外缘至被遮挡建筑主采光面外墙计算。被遮挡建筑每套房屋只确认一个主采光面。主采光面按建筑南、东、西方向的主次顺序排列,非主采光面山墙设窗的除外。

第六条 遮挡建筑计算高度以遮挡建筑的建筑高度(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建筑檐口或女儿墙顶面的垂直距离)加上遮挡建筑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与被遮挡建筑室外设计地面标高的差值计算。

第七条 按遮挡建筑高度计算的建筑间距系数为建筑间距与遮挡建筑计算高度的比值;按遮挡建筑面宽计算的建筑间距系数为建筑间距与遮挡建筑最大遮挡面投影宽度的比值。

第八条 遮挡建筑分为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多层建筑的高度应为24米以下;高层建筑的高度应为24米以上。

第九条 住宅建筑高度在40米以下时,面宽不大于80米;住宅建筑高度在40米以上时,面宽不大于60米。

第十条 多层建筑遮挡相邻住宅,当两幢建筑平行布置或相互夹角在30度以下时,建筑间距按下列标准执行:

(一)在三环路以内地区,当遮挡建筑计算高度小于18米时,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5,且建筑间距不得小于9米;当遮挡建筑计算高度大于18米时,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7。

(二)在三环路以外地区,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7,且建筑间距不得小于9米。

第十一条 多层建筑遮挡相邻住宅,当两幢建筑垂直布置或相互夹角在60度以上90度以下,且短边对东、西、北侧住宅长边时,建筑间距不得小于遮挡建筑短边宽度的1.3倍,且不得小于12米。

第十二条 多层建筑遮挡相邻住宅,当两幢建筑夹角在30度以上60度以下时,建筑间距系数按平行布置时的系数相应折减0.2。

第十三条 高层建筑遮挡相邻住宅,当建筑高度与建筑面宽之比小于1.2时,按遮挡建筑计算高度确定建筑间距系数:

一)在三环路以内地区,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7;

(二)在三环路以外地区,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2.0;

(三)经市政府批准的政策性保障住房,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5。第十四条 高层建筑遮挡相邻住宅,当建筑高度与建筑面宽之比大于1.2时,按遮挡建筑面宽确定建筑间距系数:

(一)在三环路以内地区,当建筑高度在40米以下时,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3,且建筑间距不得小于30米;当建筑高度在40米以上时,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4,且建筑间距不得小于40米;

(二)在三环路以外地区,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5,且建筑间距不得小于40米;

(三)经市政府批准的政策性保障住房,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3,且建筑间距不得小于30米。

第十五条 两幢建筑短边相对且至少其中之一为住宅,建筑间距按下列标准执行:

(一)多层建筑短边相对的建筑间距不得小于8米;

(二)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短边相对的建筑间距不得小于多层建筑短边的1.3倍,且不得小于13米。

第十六条 沿城市河流、大型绿地等城市开敞空间布置的高层住宅建筑,当退让用地界线小于本规定相对应要求的建筑间距一半时,成组布置的高层住宅相邻建筑的建筑间距不得小于新建建筑的平均建筑面宽的2/3;独栋高层住宅朝向开敞空间一侧的面宽不得大于其临界面宽度的2/3。

第十七条 沿城市主要道路一侧并列布置的高层住宅之间的建筑间距除满足本规定相对应的建筑间距要求外,不得小于30米。

第十八条 公共建筑与遮挡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按下列标准执行:

(一)多层建筑遮挡公共建筑主采光面,两幢建筑平行布置时,建筑间距系数按建筑高度确定,不得小于2.0;两幢建筑垂直布置时,建筑间距系数按遮挡建筑面宽确定,不得小于1.5。

二)高层建筑遮挡公共建筑主采光面,当遮挡建筑高度与建筑面宽之比小于1.2时,建筑间距系数按遮挡建筑高度确定,不得小于2.0;当遮挡建筑高度与面宽之比大于1.2时,建筑间距系数按遮挡建筑面宽确定,不得小于1.6。

第十九条 公共建筑与遮挡建筑之间呈其他布置方式时,建筑间距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二十条 居住建筑长边对北、西、东侧非居住建筑,建筑间距按下列标准执行:

(一)15米以上多层建筑之间和15米以上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的建筑间距不得小于20米;

(二)高层建筑主体之间的建筑间距不得小于30米。

第二十一条 被遮挡住宅建筑的底部为2层以上非居住建筑时,遮挡建筑计算高度按其实际高度减去扣除底层后的非居住建筑高度计算,且建筑间距不得小于20米。

第二十二条 规划红线宽度40米以上的城市主要道路两侧建筑之间,以及本规定中未涉及的特殊情况,建筑间距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三章 住宅日照管理

第二十三条 住宅日照是指住宅主采光面居室的满窗日照时数。日照标准日为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带为上午8时至下午4时。

第二十四条 除原有住宅日照达不到2小时,且新建建筑对其日照不构成影响的情况外,新建建筑对周边原有住宅日照产生遮挡的,应保证被遮挡住宅日照达到不低于大寒日2小时。

第二十五条 新建高层住宅或高层和多层混合的住宅成组布置时,新建住宅日照应不低于大寒日1小时。

第二十六条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建设单位在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规划审批手续时,须提供建设项目日照影响分析报告:

(一)新建建筑周围已经有居住建筑的;

(二)成组布置的高层住宅或高层和多层混合住宅;

(三)建筑形体复杂的遮挡建筑。

(四)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七条 日照影响分析报告必须由具备甲、乙级规划设计资质或甲级建筑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日照影响分析软件必须采用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鉴定的正版软件。日照影响分析报告的内容和形式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二十八条 建设单位和规划、建筑设计单位应对报送的日照影响分析报告及其他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按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提供或补充有关材料。报送材料不实,或隐瞒有关情况而产生后果的,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日照影响分析报告不真实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建设单位对规划、建筑设计单位有追偿权。

第二十九条 确因用地条件限制,新建建筑遮挡周边原有住宅,达不到大寒日2小时标准的,在办理规划审批手续前,建设单位可与被遮挡户协商按市场评估价格进行货币购买住宅或房屋换住安置;协商不成的,可根据下表规定的标准按房屋建筑面积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略):

第三十条 因新建建筑影响周边住宅日照并引发群众上访的,建设单位应积极配合解决上访群众的合理诉求。

对无理阻碍办公和生产秩序,辱骂、殴打工作人员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新建住宅日照达不到大寒日1小时标准的,建设单位在房屋销售时应向购房者告知,并签订书面协议。

第四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中小于和以下的数字均包含本数。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所称区域级别与本市住宅房屋拆迁区域级别相同。

第三十四条 城市规划区内副城和组团区域范围内的旧区改造涉及的居住建筑间距和住宅日照管理可按本规定三环路以内的标准执行。

城市规划区外的城镇居住建筑间距和住宅日照管理参照本规定三环路以外地区建筑间距标准执行。

第三十五条 城市规划区内居住建筑中的临时建筑,以及未经批准为居住的建筑被遮挡的,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十六条 本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1999年发布的《沈阳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规定》(沈阳市人民政府令第26号)同时废止。

大连市城市建筑间距及挡日照处理规定

【实施日期】2002/06/01【颁布单位】大连市人民政府令17号 《大连市城市建筑间距及挡日照处理规定》

业经2002年3月25日大连市人民政府第3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市 长 李永金

二OO二年四月三日

大连市城市建筑物间距及挡日照处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经济、合理地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保护居民基本的生活环境,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结合大连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大连市城市内从事建筑物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市及县

(市)、旅顺口区、金州区的规划和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辖区建筑物间距及挡日照审定、处理工作的主管部门。

第四条 新建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间距符合本规定,但小于建筑防火间距及卫生间距时,须按有关规范规定执行。

第二章 建筑物间距规划设计

第五条 沿城市主、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大于或等于30米)新建的多层和点式高层建筑,不考虑其对道路另一侧原有建筑的挡日照影响。

第六条 位于市级公共中心和副中心区以及县

(市)、区级公共中心区内住宅的卧室和起居室的主要采光窗,在有效日照时间内,满窗日照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

第七条 新建多层建筑,除本规定第五条、第六条情形以外,按下列建筑物日照间距系数控制建筑物间距:

(一)对原有托儿所、幼儿园的活动室和卧室,中小学教室,医院医疗病房的建筑物日照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7;

(二)对原有住宅的建筑物日照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5;

(三)新建多层建筑的山墙面对原有建筑物长边时,山墙宽度小于或等12.5米的,建筑物日照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0。山墙的宽度大于12.5米的,建筑物日照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5。

第八条 新建高层建筑,除本规定第五条、第六条情形以外,按下列条件控制建筑物间距:

(一)对原有托儿所、幼儿园的活动室和卧室,中小学教室,医院医疗病房主要采光窗,在有效日照时间内,满窗日照时间不得小于3小时;

(二)新建点式高层建筑与原有住宅的距离不得小于40米。

第三章 挡日照的处理

第九条 房屋产权人、使用人(含公有房屋承租人),认为自己所有或使用的房屋被挡日照韵,均可到当地规划和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确认。

规划和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受理确认申请后,应指定具有相应勘测设计资格的单位对被申请确认的建筑物进行技术勘测或测算,作出是否被挡日照的确认。

第十条 经确认原有建筑物属于被挡日照的,由新建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在确认后的―个月内,给予被挡日照建筑物产权人或使用权人一次性补偿。

同一建设单位建设的住宅区(或商住区)由于不同步实施或违反规划设计要求造成挡日照影响的,由该建设单位负责解决。

第十一条 市内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城区内被挡日照建筑物的补偿标准如下:

(一)位于一、二级地的,2000元/每平方米;

(二)位于三、四级地的,1708元/每平方米;

(三)位于五级以下的,1400元/每平方米。

当事人双方对补偿另有协议的,可按协议标准执行。

其他县(市)、区的补尝标准,由当地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第十二条 被挡日照的下列房屋的使用面积为补偿面积:

(一)住宅的卧室和起居室:

(二)托儿所、幼儿园的活动室和卧室;(三)中小学的教室;

(四)医院的医疗病房;

(五)市政府规定给予补偿的其他房屋。

第十三条 经确认为被挡日照建筑物的产权人、使用人与建设单位因补偿发生争议的,可申请规划和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裁决或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

规划建筑设计单位在对新的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及建筑设计时,应按本规定准确测算挡日照范围,向规划和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提交有关资料与数据,并对所测算的结果负责。因规划建筑设计单位过错,给建设单位造成挡日照赔偿的,建设单位有追偿权。

第十五条

对阻碍规划和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执行公务,辱骂、殴打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规划和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及其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应秉公执法,接受社会监督。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规定技术用词含义:

(一)建筑物间距。指原有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医院医疗病房等建筑物,与其正南、正东、正西、东南、西南方向的新建建筑物之间最小水平的距离。

(二)建筑高度。指建筑物室外地面标高至建筑物檐口的垂直距离。当确定建筑物日照间距系数时以新建建筑物与被遮挡建筑物相对标高

(扣除底层公建高度)计算。对于宽度小于或等于12.5米的出屋面水箱间、机房、楼梯间不计入挡日照建筑物计算高度。

(三)建筑物日照间距系数。指建筑物间距与新建建筑相对高度的比值。

(四)高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指建筑高度大于或等于24米的建筑。多层建筑指建筑高度小于24米的建筑。

(五)主要采光窗。指当―个房间有两个或两上以上采光窗时,按南、东、西排列其主次顺序。

(六)有效日照时间。指大寒日早8:00至下午4:00的时间段。

(七)市级公共中心区。

青泥洼桥中心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北至双兴街,南至南山路,西至英华街,东至大连港东区的地段)。

(八)市级公共副中心区。

西安路公共副中心区(面积约0.9平方公里。北至兴工街、长江路,南至五一路,西至中长东五街、如意街,东至抚顺街、成仁街)。

星海湾公共副中心区(面积约1.75平方公里)。

北部公共副中心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规划的南关岭火车站南侧)。

(九)区级公共中心区。

岭前公共中心区(桃源街的解放路、八一路两侧100米控制范围)。・

长春路公共中心区(北至民政街,南至五四路,东至沈阳路,西至东北路)。

春柳公共中心区(北至春柳街,南至学工街,东至华北路东200米控制范围,西至凌山街)。甘井子公共中心区(北至甘井子路,东至甘井子街,西至文体街)。

(十)其他县(市)、区的公共中心区,由县(市)、区政府划定。

(十一)土地级别。按市政府《关于调整市内四区土地级别及土地出让金标准的通知》(大政发[2000]40号)执行。

第十八条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大连高新产业技术园区内的建筑物间距及挡日照处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本规定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鞍山市建筑日照间距管理暂行规定

时间:2005-5-10 13:53:00 文章来源:(1992年12月18日鞍政发[1992]65号发布)

第一条 为加速鞍山城市建设,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及空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鞍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结合鞍山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下列建筑物的日照间距:

(一)托儿所,幼儿园。

(二)医院,疗养院。

(三)住宅。

第三条 凡在鞍山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包括构筑物,下同),均须执行本规定。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建筑间距,是指两建筑物主体之间的水平距离(个别突出部位,如楼梯间、阳台、烟囱、垃圾道、壁柱等不计算在内)。

建筑日照间距(以下简称间距)是指满足一定标准的日照时数所要求的建筑间距。

建筑檐高、女儿墙顶高(以下统称檐高),是指建筑物室外设计地坪与檐口顶部的垂直距离(个别突出部位,如水箱间、楼梯间屋面出口、设备间、烟囱等不计算在内)。

南北向建筑,是指主朝向在南偏西45度(含45度)与南偏东45度(含45度)之间的建筑,其余的均为东西向建筑。

点式建筑,是指主体高度大于主体面宽1.2倍的建筑。

第五条 在城市新区建设居住小区(含街坊、组团),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住宅呈行列式布置的:

1、正南向(包括南偏西15度至南偏东15度之间)布置的,间距不小于檐高的1.6倍。

2、南偏西(东)25度左右(包括15度以上至35度)布置的,间距不小于檐高的1.5倍。

3、南偏西(东)40度左右(包括35度以上至45度)布置的,间距不小于檐高的1.4倍。

(二)住宅垂直布置的,间距不小于12米。

(三)独立建筑的托儿所、幼儿园的活动室、卧室、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住宅的主要居室,疗养院、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间距按本条

(一)项增加檐高的0.3倍。

(四)点式建筑沿南北向布置的间距不小于建筑面宽的1.0倍。

第六条 城市旧区改造的间距可以比新区建设的间距标准减少檐高的0.2倍(指自我影响的部分)。第七条 前后两栋建筑物室外地坪标高相差在0.5米以上的,需考虑由此引起的间距影响。第八条 在建成的街区中补建或插建建筑物,间距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与原有建筑物南北向平行布置的,南侧新建筑物与北侧原有建筑物的间距按第五条

(一)项执行;

(二)与原有建筑物呈东西向平行布置的,间距不小于新建筑物檐高的1.5倍;

(三)南侧新建筑物的短边与北侧原有建筑物的长边相对,间距不小于南侧新建筑物短边面宽的1.0倍;

(四)南北向新建筑物的短边与原有的东西向建筑物长边相对,对主要采光面的一侧,间距不小于新建筑物檐高的1.0倍;

(五)点式建筑与东、西、北侧原有建筑物长边的间距不小于新建筑物面宽的1.0倍。第九条 新建筑物与其北侧农田的间距不小于檐高的1.0倍,点式建筑为面宽的1.0倍。第十条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建筑,暂不按上述间距标准控制:

(一)对城市市容景观有较大影响的城市主要道路两侧沿街重要建筑对周围原有建筑的日照造成影响的;

(二)市、区级集中商业区内的建筑物;

(三)住宅非主要采光面(居室少、厨房、卫生间、楼梯间多的面为非主要采光面);

(四)山墙开窗的;

(五)原位置、原面积、原高度翻建的建筑;

(六)新建建筑物位于南北向原有建筑物面宽以外的部分;

(七)立交桥、人行过街桥、高架轻轨等城市交通性质的构筑物;独立烟囱、水塔等细高构筑物。第十一条 如因特殊需要,不能满足本规定中间距要求的,建设单位对被完全遮挡或严重遮挡户(或单位)给予调房或经济赔偿(每户1000元至3000元)。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或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本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鞍山市规划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可参照本规定自行制定具体规定。第十四条 本规定实施中的具体问题,由市规划管理局负责解释。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图一)新区建设的建筑物日照间距(附图二)旧区建设的建筑日照间距

(附图三)在已建成的街区补建或插建建筑物时的建筑日照间距。(附图四)暂不按日照间距标准控制的

抚顺市居住建筑间距和日照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保障居住建筑的日照卫生环境,科学利用城市土地和空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从事规划、建筑设计和各项建设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居住建筑,是指居民住宅(以下简称住宅,含学生宿舍)和公共服务设施中对日照有特殊要求的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中小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养老院宿舍楼等建筑(以下简称长日照建筑)。

第四条 居住建筑间距应当满足国家规定的日照标准。

第五条 居住建筑间距应当符合本规定,同时应符合消防、管线埋设等规定。

第六条 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居住建筑间距和日照管理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其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 居住建筑间距管理

第七条 本规定所称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外墙面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

第八条 按遮挡建筑计算高度计算的建筑间距系数为建筑间距与遮挡建筑计算高度的比值;按遮挡建筑面宽计算的建筑间距系数为建筑间距与遮挡建筑在被遮挡建筑主采光面上垂直投影宽度的比值。

第九条 遮挡建筑计算高度是指被遮挡建筑室外设计地坪至遮挡建筑檐口或女儿墙顶面的垂直距离。遮挡建筑与被遮挡建筑室外设计地坪高差200毫米以下不计入遮挡建筑计算高度。

遮挡建筑为坡屋面时,应分别计算屋脊和檐口的遮挡因素,按影响大的高度计算;退层建筑按照影响最大的建筑高度计算。

第十条 遮挡建筑外墙有凹凸变化(如设置阳台等),且突出部位累计长度大于外墙总长度1/2或连续长度大于外墙总长度1/3的,建筑间距按照遮挡建筑突出部位外缘至被遮挡建筑主采光面外墙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计算。

第十一条 遮挡建筑分为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多层建筑的高度为24米以下,高层建筑的高度为24米以上。

第十二条 多层建筑遮挡相邻住宅,当两栋建筑平行布置或相互夹角在30度以下时,按照遮挡建筑计算高度确定建筑间距系数,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7,并且建筑间距不得小于18米。

当两栋建筑垂直布置或相互夹角在60度以上90度以下,且短边对东、西、北侧住宅长边时,建筑间距不得小于遮挡建筑短边宽度的1.3倍,并且不得小于13米。

当两栋建筑之间夹角在30度以上60度以下时,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5,并且建筑间距不得小于18米。

第十三条 高层建筑遮挡相邻住宅,当遮挡建筑高度与长面宽之比小于1.2时,按照遮挡建筑计算高度确定建筑间距系数,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7。

当遮挡建筑高度与长面宽之比大于1.2时,按照遮挡建筑面宽确定建筑间距系数,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3,并且建筑间距不得小于30米。

第十四条 两栋建筑短边相对,其中之一为居住建筑,建筑间距按下列标准执行:

(一)多层建筑短边相对的建筑间距不得小于6米;

(二)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短边相对的建筑间距不得小于9米;

(三)高层建筑短边相对的建筑间距不得小于13米。

建筑突出物不得占用建筑间距。

第十五条 遮挡建筑与长日照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按照下列标准执行:

(一)多层建筑遮挡长日照建筑主采光面,两幢建筑平行布置时,建筑间距按照遮挡建筑计算高度确定,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2.0;两幢建筑垂直布置时,建筑间距按照遮挡建筑面宽确定,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5。

(二)高层建筑遮挡长日照建筑主采光面,当遮挡建筑高度与长面宽之比小于1.2时,建筑间距按遮挡建筑计算高度确定,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2.0;当遮挡建筑高度与长面宽之比大于1.2时,建筑间距按照遮挡建筑面宽确定,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6。

第十六条 居住建筑长边对北、西、东侧非居住建筑,建筑间距按照下列标准执行:

(一)多层建筑之间、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的建筑间距不得小于18米;

(二)高层建筑主体之间的建筑间距不得小于24米。

第十七条 被遮挡居住建筑的底部为非居住建筑时,遮挡建筑计算高度应减去被遮挡居住建筑底部非居住建筑高度,并且建筑间距不得小于18米。

第十八条 居住建筑高度在40米以下时,长面宽不大于80米;居住建筑高度在40米以上时,长面宽不大于60米。

第十九条 沿浑河、大型绿地、广场等城市开敞空间布置的高层建筑,独栋建筑面宽不得大于其用地界限宽度的2/3,成组布置的高层建筑与相邻的建筑间距不得小于新建建筑平均建筑面宽的2/3,且不得小于20米。

第二十条 沿城市主干路一侧并列布置的高层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除满足本规定相对应的建筑间距要求外,不得小于20米。

第二十一条 规划红线宽度40米以上的城市主要道路两侧建筑间距,以及本规定中未涉及的特殊情况,建筑间距由市规划委员会确定。

第三章 居住建筑日照管理

第二十二条 住宅日照是指住宅主采光面居住空间的累计日照时数;被遮挡新建住宅只确认一个主采光面,主采光面按照建筑南、东、西方向的主次顺序排列。

第二十三条 住宅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2小时,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第二十四条 长日照建筑日照标准必须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五条 非法改变规划使用性质的建筑按照原使用性质考虑日照影响;临时建筑及设窗的山墙不考虑日照影响。

第二十六条 建设单位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规划审批手续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提供建设项目《日照影响分析报告》:

(一)新建建筑周围已有居住建筑的;

(二)成组布置的高层住宅或者高层和多层混合住宅;

(三)建筑形体复杂的遮挡建筑;

(四)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七条 日照影响分析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承担;日照影响分析软件必须采用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鉴定的正版软件;日照影响分析报告应经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第二十八条 建设单位和承担日照影响分析的单位应对报送的日照影响分析报告及相关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报送材料不实或隐瞒有关情况而产生后果的,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十九条 因用地条件限制,新建建筑遮挡周边原有住宅,被遮挡住宅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日照标准,建设单位在办理规划审批手续前,必须在自愿协商基础上通过购买、产权调换、经济补偿的方式取得利害关系人书面同意。

第四章 附

第三十条 本规定小于和以下的数字均含本数。

第三十一条 城市规划区外的城镇居住建筑间距和日照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2000年11月7日发布的《抚顺市建筑间距管理办法》(抚顺市人民政府令第73号)同时废止。

本规定实施之日前,已获得土地使用权、详细规划经市规划委员会审定的项目仍按原办法执行。

本溪市生活居住建筑日照间距规定

本溪市人民政府令

(第69号)

《本溪市生活居住建筑日照间距规定》业经2000年8月14日市人民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于2000年9月1日起施行。

代市长 刘国强

二000年八月十七日

本溪市生活居住建筑日照间距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保障居民生活居住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本溪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参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生活居住建筑是指居住建筑物和公共建筑物。居住建筑物包括住宅、公寓、独身宿舍;公共建筑物包括托儿所、幼儿园的活动室、卧室,各类学校的教室,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托老所的居室和其他有特殊日照要求的建筑物。

本规定所称建筑日照间距是指满足一定日照标准的两栋建筑物外主墙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第三条 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从事城市规划、建设活动涉及日照间距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 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是生活居住建筑日照间距的行政主管部门。

第五条 被遮挡建筑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本规定:

(一)临时建筑物;

(二)未经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生活居住建筑物和擅自改变原设计使用性质的建筑物;

(三)建筑物的非主采光面(辅助房间多的一侧)及设窗山墙;

(四)原地、原面积、原高度翻建的建筑物;

(五)位于规划道路红线25米(含25米)以上城市主次干道两侧的建筑物。第六条 建筑日照间距、遮挡建筑物计算高度、建筑日照间距系数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一)建筑日照间距以两栋建筑物相对外主墙面之间的最小距离计算,个别突出部位(如阳台、楼梯间等)不计算在内,但突出部位累计长度超过其所在墙面总长度二分之一的,即以突出部位的外墙面计算;

(二)遮挡建筑物计算高度以遮挡建筑物的建筑高度(室外设计地坪至建筑檐口或女儿墙顶面的垂直距离)加上其室外设计地坪与被遮挡建筑物室外设计地坪的差值计算。屋顶个别突出部位(如楼梯间、水箱间等)面宽小于12米的,不计算在内。遮挡建筑物为坡屋顶的,坡度大于1:2时应考虑屋脊对日照的影响。若被遮挡建筑物底部为非日照公共建筑层,其计算高度应减去非日照公共建筑层的高度;

(三)建筑日照间距系数是指建筑日照间距与遮挡建筑物计算高度的比值。

第七条 多层、中高层条式居住建筑日照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遮挡建筑物与被遮挡居住建筑物呈平行布置时,根据其主朝向与正南向夹角按下表规定标准执行:

(二)遮挡建筑物与被遮挡居住建筑物呈一定角度布置时,两栋建筑物夹角小于或等于10°的,建筑日照间距系数按本条一款

(一)项规定标准执行;两栋建筑物夹角大于10°时,每增加10°,建筑日照间距系数按本条一款

(一)项标准减少0.1倍;两栋建筑物夹角大于70°时,建筑日照间距系数按本条一款

(三)项规定执行;

(三)遮挡建筑物与被遮挡居住建筑物相互垂直布置且短边对东、西、北侧居住建筑长边时,建筑日照间距不得小于短边宽度的1.3倍,且不小于13米。

本条一款

(一)项表中的新区是指姚家、大峪及其以东地区和本溪经济开发区、北台、南芬、下马塘、火连寨、歪头山;旧区中的一般地区是指平山、明山、溪湖区所辖城区部分;中心地区是指北地广场转盘起至永丰立交桥止由解放路和人民路所围合范围及沿路两侧和胜利路西段、人民文化宫广场周围的1.5平方公里地域。

第八条 居住建筑物短边相对的建筑日照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多层条式居住建筑物短边相对的,建筑日照间应不小于6米;

(二)多层与中高层、中高层与中高层条式居住建筑物短边相对的,建筑日照间距应不小于9米;

(三)高层与各种层数的居住建筑物的短边相对的,建筑日照间距应不小于13米。

第九条 点式居住建筑物(指有一组垂直交通且主体高度大于或等于主体正面宽度的建筑)与条式居住建筑物的建筑日照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单栋点式居住建筑物与条式居住建筑物南向主采光面相对的,新区和旧区中的一般地区建筑日照间距应不小于点式居住建筑物正面宽的1.2倍;点式居住建筑物与条式居住建筑物东、西向主采光面相对的,建筑日照间距应不小于点式居住建筑物正面宽度的1.4倍;旧区中的中心地区建筑日照间距按上述标准分别减少0.1倍。

(二)点式居住建筑物与条式居住建筑物短边相对的,建筑日照间距不应小于条式居住建筑物短边宽度的1.3倍,且不小于15米。

第十条 多栋点式居住建筑物并排布置的,与其被遮挡的条式居住建筑物之间的建筑日照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相邻点式居住建筑物间距大于单栋点式居住建筑物正面宽度,点式居住建筑物与条式居住建筑物主采光墙面相对的,建筑日照间距按第九条

(一)项规定标准执行。

(二)相邻点式居住建筑物间距小于或等于单栋点式居住建筑物长度的,建筑日照间距系数按第七条

(一)项规定标准减少0.2倍。

第十一条 点式居住建筑物成组布置的,其相互之间的建筑日照间距,在新区和旧区中的一般地区为遮挡点式居住建筑物正面宽度的1.3倍,在旧区中的中心地区为遮挡居住建筑物正面宽度的1.2倍。

第十二条 遮挡建筑物与被遮挡公共建筑物的建筑日照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条式建筑物遮挡公共建筑物,相互之间长边相对的,建筑日照间距系数不得小于2.0;

(二)条式建筑物短边与公共建筑物长边相对的,建筑日照间距应不小于条式建筑物短边宽度的1.5倍;

(三)点式建筑物与公共建筑物长边相对的,建筑日照间距应不小于点式建筑物正面宽度的1.6倍。

第十三条 鼓励在城市规划区内建塔式高层居住建筑,限制建板式高层居住建筑。

高层居住建筑物的建筑日照间距系数应不小于遮挡建筑物计算高度的1.3倍,如间距大于40米,按40米控制。

第十四条 高层居住建筑物的裙房高度低于24米的,建筑日照间距按多层标准执行。

第十五条 建筑物遮挡北侧农田的,间距不应小于建筑物计算高度的1.0倍。

第十六条 从事城市规划建设活动除执行本规定中建筑日照间距标准外,还应符合消防、卫生、工程管线、环保、安全、交通等专业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的,由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本溪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八条 本规定新区居住建筑日照间距、旧区居住建筑日照间距、建筑日照间距和计算高度的标准分别见图例一至三。

第十九条 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的城镇生活居住建筑日照间距,可参照本规定标准执行。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

丹东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

丹东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

丹东市人民政府令第十二号

《丹东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业经二○○○年十一月三十日丹东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代市长:姜作勇

2000年12月15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科学地制定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进行各项建设,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和本细则。

第三条 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

丹东市城市规划区的范围,在新修订的《丹东市城市总体规划》批准前,暂确定为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以及丹东民航机场净空区域、丹东港大东港区、丹东保税区、丹东华能电厂厂区。

第四条 城市规划是进行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城市规划区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必须依法制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更改或废止。

第五条 城市规划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利用与工程建设的规划审批权必须集中在城市人民政府及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各项建设工程必须按规定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六条 丹东市人民政府负责丹东市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丹东市城乡规划委员会负责城市重要详细规划方案的审定。

各县(市)人民政府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市、县(市)人民政府每年应当向同级亿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城市规划的实施情况。

第七条 丹东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规划工作,在各区(含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设立相应机构,负责指定区域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各县(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丹东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工作。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城市规划,并有权对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第九条 城市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市和县级市在编制总体规划前,应当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市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

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规划区的村、镇应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详细规划。

第十条 各级城市规划应当以上一级城市规划为依据,其内容应当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 丹东市城市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详细规划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

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镇的总体规划由县(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详细规划由县(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

上款规定之外的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第十二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规划管理的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确定和控制建设用地的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

对于近期要进行建设的地区,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下,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用以指导各项建设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第十三条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根据城市规划纲要,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容量和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乡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工程设施,保证城市布局结构的科学性,引导城市合理发展。

第十四条 编制分区规划,应当明确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用地容量控制指标,公共设施分布,主次干道红线的位置和标高,停车场、广场、绿地的位置和控制范围,主要管线的位置、走向和其他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第十五条 编制详细规划,应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对建设项目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详细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类用地的界线和适用范围,提出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规划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座标和标高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第十六条 编制居住区详细规划除特殊情况外,应按下列规定控制建筑容量、绿地率和日照标准:

(一)旧区改造规划,建筑密度多层不超过33%,高层不超过25%;建筑容积率多层不超过2,高层不超过4;绿地率不低于25%;日照采光标准大寒日少于1小时。

(二)新区建设规划,住宅建筑净密度多层不超过28%,高层不超过20%;住宅容积率多层不超过1.7,高层不超过3.5;绿地率不低于30%;日照采光标准为大寒日不少于2小时。

第十七条 城市规划的编制,面委托具有相当资格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承担,并按国家规定的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向被选手单位拨付费用。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和技术标准进行科学规划,并承担相应的规划设计责任。其中,承担由城市人民政府或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城市规划编制任务的,所需经费由政府财政部门列支。

丹东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辖区内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资格审查,并对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实施统一管理。

在本市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的单位应当持有相应等级的城市规划设计资格证书。外地设计单位在本市进行城市规划设计,须由丹东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资质审查。

第十八条 重要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审定前,应组织城市规划建筑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多方案比较和技术、经济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

重要项目的规划方案,应实行招标。

第十九条 丹东市的城市总体规划,按规定程序报批。东港市、凤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丹东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宽甸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的总体规划和丹东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建制镇的总体规划,由县(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丹东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由县(市)人民政府审批。城市分区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城市详细规划,除重要的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外,其他详细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二十条 丹东市城市总体规划经批准后,由市人民政府公布实施。

第二十一条 城市总体规划由市、县(市)人民政府报请上级人民政府审批前,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

第二十二条 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批准机关备案,但涉及城市性质、规划、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会审查同意后,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的调整或变更,须报原审批机关审批。

第三章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第二十三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必须按规定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各项建设用地必须在城市规划确定的土地使用功能区内选址定点。禁止在城市水原保护区内布置有污染的建设项目,禁止在公路沿线分散布置建设项目。

第二十五条 城市规划确定搬迁的单位和城市中心区、居住区内影响居民生活和污染环境的企业,应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规划布局调整,逐步或限期搬迁。

第二十六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按照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要求进步,出让合同必须附具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详细规划所提供的出让地埠的位置、范围、规划用地性质、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场地等规划设计条件及附图。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必须附具原土地出让合同中的规划设计条件及附图。

国有土地出让合同中的规划设计条件未经原审批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得变更。

第二十七条 城市现有的和城市规划确定的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对外交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医疗机构用地、体育场地、学校用地等专用土地必须妥善保护,未经法定程序调整,不得改变用途。

禁止占用城市道路、广场、河道、高压从电走廊和占压城市地下管网、依附防汛堤坝建造其他建筑物、构筑物。

第二十八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从事挖沙取土、围填水面、堆放废渣和垃圾等改变地形地貌的活动,须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有关部门批准。

第二十九条 沿城市规划道路、河道、绿经带等公共用地安排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按照规划带征公共用地。

第三十条 建设工程需要临时使用土地的,建设单位应按规定申领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临时用地必须按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用途使用,不得改作他用或转让、出租,不得建造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临时用地使用期8满,建设单位应拆除临时建筑和设施,恢复土地原状。

第三十一条 建设项目自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之日起,凡无正当理由超过两年未开工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报经市或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无偿收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收回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三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规划作出的调整用地的阅决定。

第四章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第三十三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三十四条 下列建设工程,应当按规定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一)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

(二)新建、改建城市道路、公路、桥梁、管线、隧道、轨道交通工程;

(三)室外装修工程(含窗改门)和改变房屋原有形态、结构的大修工程;

(四)沿道路或者在广场、绿地设置的城市雕塑工程;

(五)以构筑物形式设立的户外广告及各种临时搭建设施(含蔬菜大棚及看菜房);

(六)安装对建筑物立面造型或外部环境有影响的设施。

第三十五条 工程建设需要拆迁建(构)筑物的,拆迁范围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所附的拆迁图中划定。建设单位必须按划定的范围进行拆迁。

第三十六条 沿城市道路新建、改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含地下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应符合城市景观规划要求,建筑基底线退离城市道路红线的距离一般不得少于3米。其中,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大型商业场所等公共建筑,应按规定留足人流、车流集散用地。

第三十七条 城市新建建筑遮挡周围原有住宅,致使住宅达不到日照标准的,建设单位应对住户给予经济补偿或安置。但下列遮挡除外:

(一)对住宅建筑非主要采光面的遮挡;

(二)住宅中一居室的日照达到标准的情况下,对其他居室的遮挡;

(三)原位、原面积、原高度翻建的建筑物对周围建筑物的遮挡。

第三十八条 房屋接层和改变屋外墙形态、进行立面装修及窗改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附房屋产权单位的意见、具有技术鉴定资格的建筑设计单位的技术鉴定和其他有关图表、资料。其中,原有房屋装饰装修时,凡涉及拆改主体结构和明显加大荷载的,须另附房产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和房屋安全鉴定单位的安全鉴定书。

城市规划区内的房屋属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准接层:

(一)属新建的住宅小区和完整的住宅组团的;

(二)属六层以上的住宅楼的;

(三)原结构和设施条件满足不了接层要求的;

(四)属非永久性建筑的;

(五)房屋属规划改造范围内的。

第三十九条 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应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变更建筑物使用性质的,须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十条 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项目须按有关规定配置绿地、地下人防工程、公共厕所、机动力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居委会办公用房等配套设施。配套设施应与建设工程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同步建设、同时交付使用,不得改作他用。

第四十一条 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应实行集中供热,并按有关规定配建供热设施。规划集中供热区域内,应严格控制新建锅炉房。旧区内集中供热网建成供热后,原有的供热设施应当拆除。

第四十二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种管线工程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按照拆旧换新、拆小换大的原则逐步进行综合改造,不断增加容量。同一道路地下不准同方向敷设同类管线。各种管线工程在施工时遇有相互交叉需改变原设计方案时,须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前应与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协调。

城市干道沿线不得新设架空线。城市干道新建、改建时,沿线原有架空线原则上应敷设地下。敷设的地下管线覆土前,除厂区内自用管线外,均须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验线合格后方可回填。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接到验线申请后,应及时到现场验线。

第四十三条 经批准的新建、扩建工程施工时可能对相邻建筑物、地下设施、人防工程、测量标志等设施造成损害时,建设单位应当及时通知产权人或管护单位,并及时报告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时采取应急保护措施。造成设施损坏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负责修复或赔偿。

第四十四条 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批准手续的建设工程,设计单位不得进行设计。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施工单位不得施工,有关部门和单位不得办理拨款、供水、供电手续。

第四十五条 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建筑设计条件进行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所附的图纸进行施工。建设单位或个人必须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图的要求完成各项建设。

第四十六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临时建设必须严格控制。确需进行临时建设的,须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核发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除了因建设工程施工的需要和特殊情况需临时搭建棚亭以外,在丹东市城市建成区内不得进行临时建设。第四十七条 临时建筑的使用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年。确需延长使用期限的,可以申请延期一次,延长期一般不得超过一年。临时看菜房批建面积不得大于15平方米,使用期限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临时建筑不得改变用途或买卖、转让、出租;使用期满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必须自行拆除。

第四十八条 临时建设需要占用、挖掘道路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征得道路主管部门同意后,核发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再到道路主管部门办理占用、挖掘道路许可证。

城市建成我内原则上不得占用道路作为集贸市场,确需占用的,须经市、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占道市场内进行临时建设的,须按规定办理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十九条 城市旧区内的危破居住房屋应当按城市规划成片改造。近期不能成片改造的,经批准后可以进行修建,但原则上不得扩大面积和增加层数。

丹东市城市建成区内的市民户,原则上不批建私人住宅。

城市规划区内农村的住宅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实行集中配套建设。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个人建房,必须根据村、镇详细规划审批;尚未编制村、镇详细规划的,不得审批个人建房。

第五十条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工程项目检查制度,对建设活动实行全过程规划管理,及时查处违法建设工程。

第五章 城市规划管理审批程序

第五十一条 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向市或县(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一)新建、扩建工程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原址扩建需要使用本单位以外土地的;

(三)需要改变本单位土地使用性质的。

第五十二条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建设单位或个人持项目建议书及建议书的批准文件向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选址申请;

(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提出项目选址意见和规划设计条件;

(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符合城市规划选址要求的,核发先址意见书。

建设单位领取选址意见书后,应在6个月内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6个月内未办理的,选址意见书自行失效。确需延长办理期限的,须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五十三条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持批准建设项目的有关文件及有关图纸、资料,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定点。

个人申请住宅建设,须按批准的详细规划,填报私人建房申请表,并附街、区或村、镇有关部门对自然情况及建房理由的签署意见,必要时应附有关方面签订的协议。

(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认定建设用地定点申请及相应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文件、地形图等齐全有效后,征求有部部门意见,并根据城市规划和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核定建设工程的用地位置、面积和界限,提供规划设计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符合前项规定的文件、图纸、资料以及符合规划设计条件的规划图之日起10日内,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三)凭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向县(市)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用地申请经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办理用地手续。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6个月未取得用地批准文件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确需延长期限的,须经原发证部门批准。改变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定的用地位置、面积、性质和界限的,须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重新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换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五十四条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持建设计划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用地批准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核定建设工程申请及相应的文件、图件、资料齐全有效,并征询和协调有关部门对建设工程配套的意见后,根据详细规划,提出建筑设计规划要求;建设单位根据建筑设计规划要求提出初步设计方案,经审查批准后,进行施工图设计。

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住宅小区、主要街道两侧的单体建筑,必须提供两个以上的建筑和环境设计方案,经城市规划建筑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查后,报城乡规划委员会审定。建筑方案审定后,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筑设计方案审定通知单,设计单位按通知单要求进行施工图设计。

(三)建设单位应将施工图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定查。除特殊情况外,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接到符合规划设计要求的施工图之日起20日内,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建设单位或个人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和其他有关批准文件后,方可申请办理开工手续。

(四)建设工程开工前,须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勘察测绘单位现场放线,并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验线。

(五)建设单位或个人须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规定的内容进行建设。确需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内容的,须经发证部门同意并办理变更手续。

建设单位或个人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后6个月未开工建设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自行失效。确需延长期限的,须到原发证部门办理手续。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得转让。

第五十五条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按规划要求进行检查;建设单位应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存放施工现场备查。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在15日内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规划验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建设位置、规模、外粉饰、立面造型、环境建设以及配套设施等项目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由建设单位或个人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换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作为办理产权凭证的依据。未经规划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予换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有关部门不予办理产权凭证和相关手续。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须在6个月内向城市建设档案馆报送项目竣工档案资料。

第五十六条 未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七条 市、县(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并依法制止和处理违法建设行为。

规划管理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出示证件,并为被检查者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五十八条 对按照本细则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或个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立案调查,勘察取证,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送达当事人。

第五十九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含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取得建设用地(含临时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其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县(市)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退回。

第六十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含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含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由县(市)以上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下达限期拆除违法建设通知书后,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拆除的,县(市)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作出责令限期拆除的决定,逾期仍不拆除的,由县(市)以上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除,拆除费用由违法建设单位和个人承担。

违法建设工程影响城市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县(市)以上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对建设单位以工程违法部分造价50%-100%的罚款。

罚款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逾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第六十一条 违法建设单位或个人未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前,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审批新的建设项目。

第六十二条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执行罚款时,应当向当事人出具财政部门统一负责制的罚款收据。

第六十三条 对违法建设工程,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和个人以及施工单位停止施工,并通知有关部门停止供电、供水等。

第六十四条 建设单位和个人未按规定的范围进行拆迁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予放线、验线。

第六十五条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以及无故拖延审批时限等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 对阻碍城市规划管理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责任。

第六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 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七章 附 则

第六十八条 本细则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丹东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六十九条 各县(市)可依据本细则制定具体规定。

第七十条 本细则发布之日起施行。丹东市人民政府1996年发布的《丹东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细则》(丹东市人民政府令第7号)同时废止。

锦州市建筑间距、住宅日照、建筑退让管理规定

锦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6号)

《锦州市建筑间距、住宅日照、建筑退让管理规定》已经2011年12月9日市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代市长

刘凤海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锦州市建筑间距、住宅日照、建筑退让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合理利用城市建设用地及空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和国家有关城市规划标准、规范,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我市城市规划区内建筑间距、住宅日照、建筑退让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市规划管理局负责建筑间距、住宅日照、建筑退让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居住建筑应当满足建筑间距和日照标准的规定。

遮挡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应当考虑屋脊对遮光的影响,其坡度及屋脊高度应当满足建筑间距和日照标准的要求。

第五条

本规定将城市规划区分为旧城区和新城区。

旧城区是指松坡路、中环西路、市府西路、小扒沟、凌川大桥、小凌河北河堤及外环东路所围合的地域。

新城区是指旧城区以外的其它城市规划区。

在旧城区内增量建设用地比例达到60%以上的规划地块,其建筑间距、住宅日照、建筑退让,按照新城区标准执行。

第二章 建筑间距

第六条

建筑间距符合本规定,但小于消防、卫生、环保、工程管线等专业规范对建筑间距规定的,应当按消防、卫生、环保、工程管线等专业规范对建筑间距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

本规定将遮挡建筑分为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高度在20米以下(含20米)建筑为多层建筑,高度在20米以上建筑为高层建筑。

第八条

住宅高度在40米以下时,面宽不得大于70米;住宅高度在40米以上时,面宽不得大于55米。

因特殊情况确需超过上述标准时,应当报市政府批准。

第九条

多层建筑遮挡相邻建筑,建筑间距按照高度系数计算,并满足下列规定:

(一)南北向建筑对北侧住宅呈行列式南北相对的,高度系数新城区不得小于1.6,旧城区不得小于1.5。

(二)东西向建筑与住宅呈行列式东西相对的,高度系数不得小于1。

(三)多层建筑与南侧平房住宅的建筑间距不得小于7米。

(四)进深小于等于15米的东西向建筑与北侧南北向住宅,高度系数不得小于1。且东西向建筑为二层的,建筑间距不得小于8米;东西向建筑为三层的,建筑间距不得小于12米;东西向建筑为三层以上的,每增加一层,建筑间距相应增加一个层高。

进深大于15米的东西向建筑与北侧南北向住宅,按照本条第(一)项建筑间距规定计算。

(五)东西向住宅与南侧南北向建筑,东西向住宅为二层的,建筑间距不得小于8米;东西向住宅为三层及三层以上的,建筑间距不得小于10米。

(六)东西向住宅与东西两侧南北向建筑,建筑间距不得小于15米。

(七)南北向建筑与北侧的南北向托儿所、幼儿园的活动室和卧室、中小学教室、医院病房、老年公寓、蔬菜大棚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日照标准基础上,高度系数不得小于2。

(八)南北向建筑与北侧南北向办公楼、宿舍、招待所、旅馆等建筑的高度系数不得小于1。

第十条

高层建筑遮挡北侧建筑,当建筑高度与建筑宽度之比小于等于1.2时,建筑间距按高度系数计算;当建筑高度与建筑宽度之比大于1.2时,建筑间距按宽度系数和高度系数计算,并满足下列规定:

(一)高层建筑遮挡北侧同期建设南北向住宅,建筑间距按高度系数计算时,高度系数不得小于1.0;建筑间距按宽度系数和高度系数计算时,宽度系数不得小于1.1,且高度系数不得小于0.7。高层建筑遮挡北侧原有南北向住宅时,建筑间距的高度系数、宽度系数在上述标准基础上,相应提高0.1。建筑错位布置时(不适用对原有住宅),相对应部分不超过被遮挡建筑宽度1/3的,按其相对应宽度计算。

在满足以上规定的同时,建筑高度在40米以下(含40米,下同)时,建筑间距不得小于33米;建筑高度在40米以上时,建筑间距不得小于43米。

第三篇:武汉市日照管理规定

武汉市日照管理规定

一楼住宅日照不得低于___小时

这几年来,建筑高度超过___米的建筑较___年前有了大幅增加,建筑日照已成为居民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而此前,我市对建筑工程规划管理沿用的是___年前的标准,对建筑日照尚未涉及。此次,有关部门在对建筑日照、采光、通风等方面进行综合模拟分析后,在新规定中明确要求,住宅建筑应当满足底层一楼至少有一间房在大寒日时,满窗日照不低于___小时。

如果新建建筑挡了您家的采光,今后将得到补偿。新规明确容积率超过5.0的建筑项目对周边建筑日照产生影响的住宅将实施补偿救济条款。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称,正在加紧完善《武汉日照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日照要求。

除了有最基本的日照标准外,为了确保用户“采光权”,新规还将以往要求居住建筑间距由___米调整为___米。市规划局有关人士指出:“这样更适应武汉夏热冬冷的气候,同时避免土地资源浪费。”

一环内新建住宅一户一车位

住宅里抢车位是许多上班族的烦心事,造成这一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武汉市普通住宅停车位配套建设标准执行的还是___年前的规定,这两年普通住宅每___平方米不少于0.7—___个停车位,这相当于几户家庭共用一个车位。

这一现象今后有望改观。新规定明确一环以内的住宅将按一户一个的标准,预留停车位。一环到二环之间的住宅区每百平方米有___个停车位,二环到三环每百平方米___个车位。

据介绍,建筑物配建停车位的标准应当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交通运输、公安交管部门每___年评估一次,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联排住宅不得设独立院落

___年产权的挑高loft常被开发商形容为不限购的商住两用房,可它真的适合住宅吗?针对目前市场上热销的“联排别墅”“不限购的住宅”“酒店式公寓”等各类性质模糊的建筑产品,新规定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新规定明确,联排式住宅不得设置独立院落以及独户使用的地下室,且与相邻套型应有公用山墙;办公建筑应每层集中设计公共卫生间,且不得设计飘窗。办公、酒店等公共建筑如确需设计阳台,阳台面积将计入容积率。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称,这是督促建设单位禁止擅自改变建筑性质,损害业主利益。

建筑外观色彩也不能随心所欲,除邮局、消防等国家规定有统一标识色彩的建筑物以外,城市景观节点区域内的建筑外观不得大面积使用红、黄、蓝、绿等高彩度原色。空调、水管、管线这些“小物件”也不再探头探脑了,在设计之初就得隐秘化处理。

主干道旁百米建筑要离马路红线___米

新规定对非居住建筑的间距给予了放宽,规定建筑高度___米以上的建筑物之间最近点距离不少于___米,其他情况不少于___米。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这是秉持了“严居住、宽公建”的原则,引导居住用地内建筑更加疏朗,改善和优化人居生活环境;鼓励公共建筑集中规划,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塑造较为集中的城市形象。

建筑退线以往未给予明确规定。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称,新规定中对建筑退线做出了具体的规划设计要求。比如,今后在建设大道这类城市主干道修建一座百米高的房子,需离马路红线___米远。

楼间距变为___米

或使超高层成主流

楼间距上限从___米变为___米,对买房人会有什么影响呢?记者昨天采访了解到,这意味着以后武汉的住宅楼将继续长高,___层以上的超高层将成主流。

听说以后规划的楼间距要变宽,准备在光谷买房的周小姐认为太有必要了。她看了光谷几个大楼盘,发现楼间距多在___多米间,有一家号称有___米的楼间距,但她实地看了后发现,其实楼栋间距离还是很近,到了中午房间里就没有阳光了。武汉一家排名前十的开发商有关人士表示,楼间距增大有利于房屋采光,但开发商开发楼盘的成本也很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要保证利润,要么调高容积率,要么在容积率不变的情况下将房子建高。

武汉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郑国庆表示,在容积率不变情况下,楼间距增大就意味着房子要“长高”。他说,目前武汉市中心城区新建商品房小区,很多是___米左右的高层,楼层一般在___层上下,楼间距增大___米的话,就意味着开发商要建___米以上的超高层,楼层要增高到___层以上。由此可见,未来武汉住宅楼,___层以上的超高层将逐渐成为主流。

住宅建筑应当满足底层一楼至少有一间房在大寒日时,满窗日照不低于___小时。

将以往要求居住建筑间距___米调整为___米。

一环内住宅将按一户一个停车位标准预留。一环到二环之间住宅每百平方米有___个停车位。二环到三环每百平方米___个车位。

城市景观节点区域内的建筑外观不得大面积使用红、黄、蓝、绿等高彩度原色。

今后在建设大道这类城市主干道修建一座百米高的房子,需离马路红线___米远。

联排式住宅不得设置独立院落以及独户使用的地下室,且与相邻套型应有公用山墙。

第四篇:泰安市建筑间距及建筑退让管理规定 09.20

泰安市建筑间距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建筑工程规划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泰政发[2009]77号文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活居住类建筑的概念】生活居住类建筑是指国家相关规范或标准对日照有明确要求的建筑,包括住宅、医院病房楼、老年人居住建筑、宿舍建筑、幼儿园和托儿所以及中、小学教学楼等。

第三条【建筑朝向】条式建筑以垂直长边的方向(南向或者东、西向)为主要朝向;点式建筑以南向为主要朝向。南向包括正南向和南偏东(西)45度以内。

第四条【建筑间距的概念与计算】建筑间距指两幢建筑外墙(含阳台)之间的水平距离,包括正向间距与侧向间距。

生活居住类建筑的正向间距特指日照间距,即正对受遮挡生活居住类建筑主采光面范围内遮挡建筑至受遮挡生活居住类建筑外墙(含阳台)的最小距离。

正对范围是指垂直于建筑主采光面两端的射线以及主采光面范围内正南向(或正东、西向)所构成的区域,位于该区域的建筑,按照正向间距的有关要求控制;位于该区域之外的建筑,按照侧向间距的有关要求控制。

第五条【计算日照间距的建筑相对高度】计算日照间距的建筑相对高度是指遮挡建筑遮挡部分檐口(有女儿墙的指女儿墙顶端)相对于相邻被遮挡生活居住类建筑首层室内地平高度。

被遮挡生活居住类建筑底部若干层为非生活居住性质、以上为生活居住性质的,计算遮挡建筑相对高度可以扣除被遮挡建筑底层至最低生活居住层以下的高度,但最大扣除高度不大于8米。

同一裙房之上的生活居住类建筑,计算相对高度可以扣除裙房高度,最大扣除高度可不受限制。

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局部突出屋面的辅助用房,最大高度不高于6米,水平面积之和不超过屋顶平面面积六分之一,且突出部分相对面的宽度每处不超过10米、总和不超过主体相对面宽度四分之一的,不计入建筑高度。

通风道、烟囱、装饰构件、花架、通信设施等其它屋面突出部分不计入建筑高度。当建筑女儿墙顶部设有透空栏杆时,透空栏杆不计入建筑相对高度(栏杆透空率不应小于70%)。第六条【南侧各类建筑与其北侧南北向生活居住类建筑的正向间距】南侧各类建筑与其北侧南北向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间距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南侧遮挡建筑的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遮挡建筑相对高度的1.5倍,且最小间距不小于15米;生活居住类建筑为中小学的教学楼、医院病房楼、老年人居住建筑时,建筑间距不小于遮挡建筑相对高度的1.7倍;生活居住类建筑为幼儿园和托儿所时,建筑间距不小于遮挡建筑相对高度的1.8倍。

(二)南侧遮挡建筑的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上(含24米)、36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30米。其中,高层建筑长度不小于45米的,建筑间距应不小于遮挡建筑相对高度的1.1倍;建筑长度小于45米的,建筑间距应不小于遮挡建筑相对高度的1倍。

(三)南侧遮挡建筑的建筑高度在36米以上(含36米)的,建筑间距不小于36米。其中,高层建筑长度不小于45米的,建筑间距应不小于遮挡建筑相对高度的0.9倍;建筑长 度小于45米的,建筑间距应不小于遮挡建筑相对高度的0.7倍。

(四)建筑退让间距符合上述要求的同时,必须同时满足国家规范规定的日照标准。

第七条【南侧南北向生活居住类建筑与其北侧各类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正向间距】南侧南北向生活居住类建筑与其北侧各类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间距应满足下列规定:

(一)南侧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下的。

1、北侧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高度在24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北侧建筑高度的1倍,且不小于15米;

2、北侧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高度在24米(含24米)以上、50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北侧建筑高度的0.6倍,且不小于20米;

3、北侧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高度在50米以上(含50米)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北侧建筑高度的0.4倍,且不小于25米;

(二)南侧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高度在24米(含24米)以上、36米以下的。

1、北侧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高度在24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北侧建筑高度的1.1倍,且不小于20米;

2、北侧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高度在24米(含24米)以上、50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北侧建筑高度的0.7倍,且不小于25米;

3、北侧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高度在50米以上(含50米)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北侧建筑高度的0.5倍,且不小于30米;

(三)南侧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高度在36米(含36米)以上的。

1、北侧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高度在24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北侧建筑高度的1.2倍,且不小于25米;

2、北侧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高度在24米(含24米)以上、50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北侧建筑高度的0.8倍,且不小于30米;

3、北侧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高度在50米以上(含50米)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北侧建筑高度的0.6倍,且不小于35米;

第八条【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正向间距】非生活居住类建筑南北向正向间距应满足下列规定:

(一)南侧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6倍,且不小于10米;

(二)南侧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上(含24米)、50米以下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4倍,且不小于20米;

(三)南侧建筑高度在50米以上(含50米)的,建筑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3倍,且不小于25米。

第九条【各类建筑的侧向间距】各类建筑的侧向间距,应当符合建筑消防安全等有关规定。

第十条【退用地界线】建筑退用地界线应满足下列规定:

(一)相邻地块未明确用地性质的,按住宅建筑考虑。

(二)生活居住类建筑退地界规定:

1、建筑北邻为生活居住类建筑。该建筑退用地界线的距离不得小于对应自身建筑高度的建筑间距的一半,同时不得小于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长度的1/2(按最不利点计算)。建筑日照阴影线按《泰安市日照分析规划管理规定》的要求确定。

2、建筑北邻为非生活居住类建筑。该建筑退北侧用地界线的距离不得小于对应自身建筑高度的建筑间距的一半。退南侧用地界线的距离不得小于对应自身建筑高度的建筑间距的一半,同时不得小于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长度的1/2(按最不利点计算)。

(三)非生活居住类建筑退地界规定:

1、建筑北邻为生活居住类建筑。该建筑退北侧用地界线的距离不得小于对应自身建筑高度的建筑间距的一半,同时不得小于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长度的1/2(按最不利点计算)。退南侧用地界线的距离不得小于对应自身建筑高度的建筑间距的一半,2、建筑北邻为非生活居住类建筑。该建筑用地界线的距离不得小于对应自身建筑高度的建筑间距的一半

(四)地下建筑退用地界线、规划主次干道的距离不小于5米。

第五篇:厦门市日照管理技术规定

厦门市建筑工程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规则--厦规〔2008〕150号

发表日期:2009-09-24 来源:本站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厦规〔2008〕150号

厦门市建筑工程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规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关于日照要求的相关条款,进一步提高居住生活环境条件,规范并完善日照分析工作,结合厦门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所称日照分析是指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技术部门,就规划或建设项目中的多、高层建筑对周边现状、拟建、规划日照分析对象可能产生的日照影响,或拟建、规划日照分析对象可能受到周边现状、拟建、规划多、高层建筑的日照影响,采用经有关部门鉴定合格的日照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并编制《日照分析报告》,以作为规划管理部门规划审批依据之一的过程。

第三条 日照分析对象包括:

(一)居住类:包括一类住宅、普通住宅(包括单元式农居),老人公寓,独立式及联排式农居,集体宿舍,大、中、小学校学生宿舍。

(二)文教卫生类:包括中、小学校教室楼的普通教室,幼儿园的托儿所的活动室及寝室,医院病房楼的病房,休(疗)养院的寝室。

第四条 因调整建筑设计方案导致建筑高度、位置、外轮廓、户型、窗户等改变的,应随调整方案重新报送日照分析报告。第五条 满足以下日照要求的即视为日照不受影响:

(一)受遮挡的住宅建筑每套至少有一个居室大寒日的有效日照不低于3小时。居室是指卧室、起居室(也称厅)。

(二)敬老院、老人公寓等特定的为老年人服务的设施,其居室冬至日的有效日照不应低于2小时。

(三)托儿所、幼儿园生活活动用房的冬至日有效日照不低于3小时。中小学半数以上的教室冬至日有效日照(一般为南外廊)不低于2小时。中小学学生宿舍的日照要求参照住宅建筑。

(四)医院病房楼半数以上的病房冬至日有效日照不低于2小时。

(五)旧区改建项目、新建住宅每套至少有一个居室大寒日的有效日照不低于1小时。

(六)传统风貌街区、历史街区、危旧房原址改建等经市政府批准的特殊区域或地块内,当含上述建筑功能时其日照标准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第六条 日照分析客体建筑指在拟建建筑遮挡范围内,被遮挡需进行日照分析的居住、教育、医疗类建筑。客体建筑范围以外的建筑不进行日照分析。

第七条 日照分析客体建筑范围和对象的确定应符合以下规则:

(一)在高层建筑有效日照时间段内的日照阴影范围内的居住、文教卫生等有日照要求的建筑,按拟建高层高度2倍的扇型阴影范围确定,计算的范围最大不超过拟建建筑北侧200米半径扇型阴影范围(见附图一)。

(二)在上述范围内,方案设计已经批准、待建、在建居住、文教卫生等有日照要求的建筑也应确认为客体建筑。

(三)客体建筑范围以外的建筑不进行日照分析。第八条 日照分析主体建筑指对其它建筑产生日照遮挡的建筑。

日照分析主体建筑范围和对象的确定应符合以下规则:

(一)以已确定的客体建筑为中心,在其南侧结合拟建高层建筑,调查了解周围可能对其产生遮挡的建筑,在此范围内确定日照分析主体建筑范围。应以200米为半径作出扇型图,在此范围内进行调查(见附图二)。

(二)在上述范围内采用第六条提出的规则,排除对客体建筑不形成遮挡的建筑,明确主体建筑的具体对象。

(三)上述范围内方案设计已经批准、待建、在建建设项目,应纳入主体建筑范围。

(四)除高度大于等于4米的旧建筑的围墙作为日照分析主体外,其他围墙一般不作为日照分析主体。

(五)主体建筑参与投影的建、构筑物均应纳入分析。第九条 日照分析次序、方法具体要求如下:

(一)日照分析时,应先调查了解拟建建筑周边现状、规划情况,确定日照分析的主体建筑范围和客体建筑范围。先分析客体建筑的现状日照状况、再分析拟建高层建筑建设后的日照状况,明确遮挡影响。

(二)日照分析时,应对拟建高层建筑和拟建项目周围原有建筑(含设计方案经规划管理部门审定的、或经批准尚未建设、以及正在建设的)产生的日照遮挡进行叠加分析,叠加分析的先后次序以设计方案的批准日期为准。

(三)日照分析应保证受遮挡建筑主要朝向的窗户的有效日照,次要朝向按规定的建筑间距控制,不作日照要求(一套住宅只确定一个主朝向)。

新建住宅至少有一个方向获得日照,此方向即为主要朝向。现状住宅一般以南向(或偏南向)为主要朝向;当无南向居室时,以主要卧室朝向或卧室较多的朝向为建筑主要朝向。

(三)分析方式:基本以沿线分析为主,结合单点分析、窗户分析等。

第十条 日照分析具体参数要求如下:

(一)地理位置:厦门市区,东经118°06′,北纬24°27′。

(二)有效时间段:大寒日北京时8:00-16:00。

冬至日北京时9:00-15:00。

(三)时间统计方式:采用累计日照,最小连续时间不得小于10分钟。

(四)采样时间间隔:不超过5分钟。

(五)采样点间距:采样点间距不超过1米×1米。第十一条 窗户日照的计算,以经确认的日照分析计算基准面左右两端点为计算基准点;窗户(或阳台)的宽度小于等于2.0米的,按实际宽度的左右两个端点为计算点;宽度大于2.0米的,按2.0米计算,以窗户(或阳台)的中点两侧各延伸1.0米为计算范围(见附图三)。

计算高度:以已经确定的日照计算基准线为依据,计算高度(含落地门窗)均按离室内地坪0.9米的高度计算。计算基准面按以下规则确定(见附图四、五):

(一)一般窗户以外墙窗台面为计算基准面;

(二)转角直角窗户、转角弧形窗户、凸窗等,一般以居室窗洞开口为计算基准面;

(三)两侧均无隔板遮挡也未封窗的凸阳台,以居室窗户的外墙窗台作为计算基准面,对阳台顶板所产生的遮挡影响可忽略不计;

(四)两侧或一侧有分户隔板的凸阳台,凹阳台及半凹半凸阳台,以阳台栏杆面与外墙相交的墙洞口为计算基准面;

(五)设计封窗的阳台,以封窗阳台的阳台栏杆面为计算基准面。

第十二条 主要日照分析资料包括:

(一)覆盖所有主客体建筑范围的由具备规定资质的测绘单位测绘的数字地形图。

(二)拟建建筑的总平面图、屋顶平面图和平立剖面图的电子盘片(附有建筑坐标和屋顶标高、檐口标高等)。

(三)已确定的客体建筑的平、立面图(视具体情况确定是否提供,必要时附有详细的窗位尺寸)。

(四)已确定的主体建筑的总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附有各屋顶详细标高)。

(五)根据本文规定,已确定纳入主客体建筑范围的在建或已批未建建筑的资料。

(六)本条第3、4款规定的主客体建筑资料可按有关规定向市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收集或请具备规定资质的测绘单位测绘;本条第5款规定中的主客体建筑资料可按有关规定向市规划管理部门收集。

(七)资料来源及提供资料的单位应在日照分析报告中注明。第十三条 日照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委托方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二)受托方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三)日照分析项目情况

1、建设项目名称、地点、用地范围;

2、本基地拟建主体建筑的基本情况(编号、使用性质、层数、高度、位置等);

3、根据本基地主体建筑的阴影覆盖范围确定的客体建筑的基本情况(编号、使用性质、层数、高度、位置、窗位编号、窗台高度等);

4、参与叠加分析的本基地外的主体建筑的基本情况(编号、名称、层数、高度、位置等);

5、以上资料的来源说明;

6、进行日照分析所采用的分析软件;

7、日照分析技术参数;

(四)日照分析结论

1、沿线分析:明确在拟建建筑建设前后客体建筑是否符合日照要求,所能达到的日照时数。

2、窗户分析:计算出客体建筑每一分析窗位在拟建建筑建设前和建设后的日照时间段和有效日照时间数;并类出每幢客体建筑的日照时间表,注明不满足日照要求的窗位;明确在拟建建筑建设前后不符合日照要求的客体建筑的窗户数及位置。

3、附图

1)客体建筑范围图(日照阴影覆盖范围图)(1:1000~1:2000);

2)主体建筑范围图(1:1000~1:2000); 3)日照分析成果图(1:500~1:1000)。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对报送的《日照分析报告》及其附送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应如实按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提供或补充有关材料;报送材料不实或隐瞒有关情况而产生后果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单位或咨询机构应对编制或复核的《日照分析报告》的准确性、真实性负责。由于《日照分析报告》结果不真实、不准确而产生后果的,日照分析报告编制或复核单位应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四条 拟建建筑影响现状住宅建筑少量住户达不到日照标准时,建设单位经征得该部分受影响住户同意的,可予以规划许可。

第十五条 本规则由厦门市规划局负责解释。第十六条 本规则自2008年11月15日起施行。

二OO八年十二月四日

下载全文)本溪市住宅建筑间距和日照管理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文)本溪市住宅建筑间距和日照管理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住宅装修管理规定

    住宅装修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泰豪小兰工业园装修的管理和监督,有效防止违章装修行为的出现,保障住宅房屋本体和公用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功能及房屋外观的美观统一,保证广大业主......

    武汉市个人建设住宅管理规定

    政府令第192号 武汉市个人建设住宅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个人建设住宅的管理,规范个人建设住宅行为,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实施,根据土地、规划、建设......

    上海市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上海市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二○○四年九月二十日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本市住宅物业消防安全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物业......

    北京市住宅锅炉供暖管理规定2004(精选合集)

    【发布单位】北京市 【发布文号】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50号【发布日期】2004-06-01 【生效日期】2004-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文件来源......

    本溪市客运出租汽车治安管理规定

    【发布单位】辽宁省 【发布文号】本溪市人民政府令2013年第169号 【发布日期】2013-07-29 【生效日期】2013-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本溪市......

    抚顺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规定(★)

    抚顺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规定第一条根据《物业管理条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我市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的住宅(包括商品房......

    湛江市住宅物业服务收费管理规定

    湛江市住宅物业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第一条为规范我市物业服务收费行为,保障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物业管理条例》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

    上海市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最终版)

    上海市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住宅物业消防安全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