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稻香世家的读书哲学
“稻香世家”的读书哲学
——读《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
了解冯其庸先生的人生故事,并不是仅仅因为这部口述史《风雨平生》,但读过这部书,更加深了曾经的印象。生活培育了教师,教师培育了学生,这个良性循环,在冯先生的人生故事中得到充分体现。
冯其庸先生的人生,可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概括。他希望他的学生们也能够深明其理,所以亲笔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学生们写下这句话,至今高悬在国学院的图书馆里。
2005年,冯先生第十次探访西域,这一次他不仅再上昆仑山,而且首次突入罗布泊,在夕阳映照的楼兰三间房前,接受了中央台“大家”栏目的采访。当时,我站在远处,忽然心生无限感动。那一年,冯先生83岁。
以后,冯先生再没有进行过长途旅行。现在看《口述自传》才知道,就是从那一年开始,他的腿出了点问题,行走变得越来越困难。然而,他依然像诗人一样豪迈:“九十多了,也走过不少地方,没有遗憾了。”2012年,青岛出版社出版了冯其庸先生的33卷本《瓜饭楼丛稿》,其中三个部分分别是《冯其庸文集》十六卷、《冯其庸辑校集》七卷和《冯其庸评批集》十卷。如今,《瓜饭楼外集》十五卷已经提交商务印书馆,不久将会面世。如此累累学术果实,如同闯过千山万水,当然是人生的傲人成绩。
一
冯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出身,后来他自己称之为“稻香世家”。因为家贫,总是要借债交学费,经常面临辍学危机。为了抵御贫穷,即使年龄小,也知道拼命劳动。看看口述史中讲“三缩腿”,现在说起来似乎津津有味,其实当初不知道花费了多少苦力。
1937年,冯先生小学毕业,学校因为日本入侵,停办了。此后四年的辍学时间,一边劳动,一边自由阅读,读书成了他生活最重要的内容。一本《三国演义》读了好多遍,因为没有别的书可读,于是故事读完读诗词,诗词读完读点评。少年劳动者,被书中的字句所吸引,思想进入另外一个世界。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苦难的叠加,满是劳累、辛苦和亡国奴的滋味,身上担子沉重,但书中的世界是美好的、诗意的,令人心生向往。读书成了慰藉,成了享受,读书在生活之上搭起精神瞭望台。
就这样,冯先生在劳动之余拼命读书,割草、挖泥、种地、放羊,他竟然都带着书,有空就读。特别是夜晚,那是冯先生完整的阅读时间。《水浒传》《西厢记》《古文观止》《史记菁华录》《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源》《陶庵梦忆》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阅读的。这个时期,冯先生还开始了绘画,照着《芥子园画谱》描就是他最初的功课。看戏也是一种快乐,江南的戏剧生活,即使民间也有丰富存留,少年冯其庸乐此不疲,对于后来的戏剧研究而言,这奠定了最初也是最牢固的基础。
冯先生17岁的时候,才有机会读初中,是那种半工半读式的。初中的老师有极好的国学修养,冯先生原名“奇雄”,教语文的方老师认为名字太露,于是改为“其庸”。毕业时蒋校长为冯先生留言“其名为庸,其人则非庸也。”这些师长对冯先生的成长,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1943年,冯先生入读无锡工业专科学校,相当于高中。在这所学校里,他开始迷上了作诗,参加了“湖山诗社”,跟随诸健秋先生作画,虽然只有一年时间,但赋诗、作画都有了很大提高。也正是在这所学校里,冯先生第一次接触了《红楼梦》,谁能想到,这位未来的红学大家,当时竟然根本不喜欢《红楼梦》,认为这种佳人故事完全比不上《三国演义》《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冯先生并没有从无锡工业专科学校毕业,因为学费问题,他再次辍学。
初中毕业的时候,冯先生已经开始在无锡的报纸上发表作品,有诗词有散文,这对当时那个“文艺青年”无疑是巨大鼓舞。抗战胜利前后,冯先生在无锡孤儿院小学教书。1945年抗战胜利后,冯先生还有过一年的苏州美专的学习经历,后来因为美专搬回苏州而再次失学。这个时期的冯先生,已经能够依靠教书生存,苦学正在给他的人生带来改善。口述史中,冯先生还清楚地记得这个时期买书的事,例如《汤显祖尺牍》《浮生六记》等都是这个时期购买的。
读书作文,给冯先生带来新的人生高度。其实,这种人生状态,对比从前的“稻香世家”,已经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完全能够体会书中的乐趣与精神,写作绘画,也能赢得掌声,再也不用担心吃糠咽菜的生活降临。人生如此,是否应该满足呢?
二
从文艺青年到青年学者的变化,在冯先生是可以预见的,但归属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则有诸多偶然性。如果家境足够殷实,冯先生很可能追随苏州美专前往苏州,那样在无锡国专里就不会出现冯先生的身影了。
1920年开始创办的无锡国专,在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中独树一帜,学生人数不多,但社会影响巨大。抗战时期,无锡国专转移到内地继续办学,如今抗战胜利,他们需要凯旋故里。而正苦于无学可上的冯先生,迎来了人生最隆重的一次高等教育。
冯先生真正进入做学问的状态,是步入无锡国专之后。导师的学术引领,也是发生在这个时期。他至今记得国专的很多课程,比如朱东润先生开设的《史记》和《杜甫》课,声情并茂的朗诵之外,就是各家观点的详细征引,自己的结论一定是在比较各种资料之后才能得出。王蘧常先生讲《庄子》,一个学期没有完成《逍遥游》一篇,但感觉却是惊人的,因为学生们真正体会到学问的深刻和博大。还有童书业讲《秦汉史》,所有的史料几乎都能背出来,让人看到了学问的境界,真是山外青山。没有证据,就没有结论,不穷尽资料,就没有发言权——这个学术真理,就是在无锡国专的时期深入冯先生的心底。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对于中国文化,他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很多年以后,在为刘桂秋《无锡国专编年事辑》作序时,冯先生总结国专对自己的影响,深情地写道:“生我者父母,长我者母校也。”
在无锡国专,冯先生的另一个重大进步是在政治上,从积极分子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学生外围组织的一员,一步步向革命运动靠近。这个选择,从他的经历和出身上寻求解释并不难。他参加了无锡解放,奉命迎接解放军渡江,积极参军,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一步步参与到新中国建立和建设的过程中。这一段,口述史讲述得很仔细,先生的口气中,充满自豪感。
三
冯先生至今听不得任何人的抽泣之声,因为早年他常常在母亲的抽泣中醒来。明天的粮食又没有着落,母亲躲在厨房里,独自一人难过。年幼的冯先生,心中不免一阵阵彻骨的疼痛。冯先生记得很多恩人的名字,在家里无米下锅的时候,他们送来了宝贵的南瓜。冯先生一直喜欢南瓜,旅行所到之处,如果遇到南瓜,他常常流连不已。在他的书桌上,常年摆放着南瓜,读书间歇,抬头就能看到。他的书斋号为“瓜饭楼”,是刘海粟为他撰写的,为的就是纪念“以瓜当饭”的岁月。汇集了他一生著述的文集,名为《瓜饭楼丛稿》,用意还是如此。
冯先生从苦难岁月走来,他不愿意忘记那些苦难,甚至有点“感恩”的念头。其实,让冯先生获得个人解放的是苦学,因此冯先生一直提倡自学,对于那些出身寒门的学子,总是充满同情理解并全力支持。苦难不是动力,克服苦难的精神才是动力,人生难免遇风雨,怕的是缺乏抗击风雨的精神。
然而,冯先生这样的风雨人生,如今的学子是否还能理解?苦学,似乎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凡此等等,都是苦学的故事。用苦学克服人生苦难,这样的历史故事比比皆是,但是对于今人是否依然具有榜样作用?富裕起来的社会,饥寒已经逃离,读书几乎成了孩子们的唯一难题。新知是乐趣,发现新知是乐趣,个人成长是乐趣,而这一切,都要从读书始。时代变了,读书哲学却不一定要变。
第二篇:听《稻香》
听《稻香》
喜欢周杰伦的《稻香》,喜欢满足于简单的幸福。
“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随着稻香继续奔跑,微笑着,小时候的梦想我知道。”仿佛是秋天吹来的一阵风,随风弥漫飘洒的稻香将我的心灵洗净。是否累了?相同的路线,相同的目的地,我们过着每天都相同的生活,背着相同的日子过,曾经稚气的梦想是否飞倦了?生命的起航注定了认为寻找幸福而活,为追求梦想而活。
梦想,像在春天发的芽;幸福却总是夏天开的花。是否芽长不大,芽就开不了花?
“这个世界上总有太多的无奈,跌倒了,就不敢再爬起来,为什么,人要这么的脆弱堕落?”总是忍不住悲伤,在挫折面前。那么的执着,执着者小小心里大大的梦。为什么人要这么的脆弱?总是被一次次失败击垮?累了,在逐梦路上,忘记美丽的梦想,放弃幸福吗?
困难,是春天的朝雾,它终会消散;悲伤,是夏天的雨,它会被风吹走。执着的心终会看见芽挣脱朝雾,花开在雨里。
不要哭,勇敢面对人生,人的心里不能只装着失望,人是成长着,没看见失败怎么会有无尽追求成功的动力?没跌倒过怎么会有想站在最高峰的勇气?没流过泪,怎么会想微笑面对每一天?那么,这就出发吧,向着更具有挑战,更具有诱惑的明天,活出生命的精彩。
“看看有多少的人,在为生命坚强地走下去,是不是该知足,珍惜一切,就算没有拥有?“幸福像撒在地上的温暖的阳光,只要向前追逐,就看不到悲伤的影子。梦想却是铺在地上的温柔的月光,那样美丽却模糊。可是他只是借了太阳的光芒为你在黑夜迷茫中点亮希望。即使达不到梦的那端,但是只要梦想只是幸福的一种,人生便会更加富有意义。
喜欢《稻香》就像喜欢幸福的梦想。人只要满足,幸福就永远不会离开身边。《稻香》简单美丽,就像生活,简单平凡却不容易。
第三篇:哲学读书报告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今年上马哲课程的时候,听金梦兰老师提过有关哲学的一些发展,她说:“国外哲学主要关注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联系,而中国的哲学则主要强调个人修养”。之后,我便想看一些中国的哲学书籍,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与内涵。于是便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籍,以求增加自己在哲学方面的知识。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先生46-47年赴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出任访问教授期间根据其讲稿整理而成,后又经翻译为中文。书中大致按照时间的推移顺序主要介绍了不同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主要思想流派的主要思想、时代背景以及思想家们的个人经历。
冯友兰先生在开篇第二章中对中华民族的背景与特点与希腊文明相对比,做出了海洋国家与大陆国家的精彩论述。这一观点现在为许多人所引用,但大多是为了对比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有的更是旨在强调我们性情中的不足。山与海确实是一精妙的比喻,但我想冯先生的本意还是在用地理的差异对生活方式的影响进而对思考方式及观念造成的影响阐述文化差异的根源。
在我们先前接受的教育中,中国社会在先秦时代是百家争鸣,汉武帝之后儒家得官方推崇而一枝独秀,后又兼有儒道释三种思想相互争论交融,但仍以儒家思想为主。但是既然时代不同,那么背景也不同了,思想方面,不同时期所谓的儒家的思想也就是不同了。每个时期的思想家都有他们独立的想法,但通常情况下他们把新的思想藏在古训的包装下以求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大概相信古人之言是中国文化最根深蒂固的观念之一。
在《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先生将中国思想的历史分为子学时代(秦代以前)和经学时代(秦汉之后)。按照先生的观点,秦代以前,华夏大地出于诸侯纷争的阶段,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正处于变革,国家的概念正在逐渐的扩大,旧的政治制度正逐渐瓦解,新生事物的冲击,旧的传统不能很好的驾驭国家,在探索中,必然引发新的观点,一方面由于战争或其它原因一些贵族失去了土地、财产,沦为庶民,另一方面一些平民凭借一技之长或其他原因得到贵族的宠信地位上升。贵族流落民间也将知识传播到民间。这些都为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充分的客观条件。而秦代以后,尽管偶有乱世,但基本上中国大地处在大一统的局面之下,君王们出于统治的需要实行思想统一,思想家们形成的新思想,需要在古籍中找到依托,用冯先生的话说是在旧的瓶子里添水,而瓶子还能不断渐渐变大以满足需求。唯有整个社会的制度彻底的变了,旧瓶子被打破了,才有可能出现真正新鲜思想的出现。纵观中国历史,新鲜的思想文化也更多的是在所谓的乱世大有发展。
与西方的哲学的纯粹理性思辨不同,在中国并没有真正专门的哲学家,中国的哲学多数是为了现实服务,因此其强调其人文性,故每种思想打上了思想家的个人烙印,因此,正确理解一种思想的基本观念,必须先去了解思想家的出身背景与人生经历。
诸子百家百十家,起源各不同。汉刘歆曾尝试对诸子进行分类并追溯了其起源,冯先生做了修正总结。套用冯先生套用刘歆的话说: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游侠之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
一个重要的例子是儒墨对比。儒墨被韩非并成为当时的显学,它们的许多观点时针锋相对的。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作为贵族的后裔,尊礼乐,礼乐本来就是贵族生活的部分,他讲求回复西周旧制,根本上也是希望回复西周时期贵族的生活,所谓“礼乐崩坏”、“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在后人或是当时其他的人看来或许未必如此。与此相反,墨子出身与手工业者之中,算的上是地地道道的劳动人民,尽管墨家被认为处于侠义之士,但从墨子的思想中可以明显的带有实用性的原则,这与底层人民追求最直接的利益有关。儒墨观念的一个重要冲突体现在丧葬上,孔子提倡厚葬,且子女要守孝三年,而墨子则认为人死了那草席一裹埋入土里就算完事了,该干什么还就干什么去。对于贵族来说,厚葬是有这样的经济实力的,守孝是有
闲的;对于庶民而言,私有财产本来就是缺乏的,大把的用在死人的身上是浪费,人们为了生存还要进行必要的生产活动,长时间的守孝自然是不合时宜的。观点的来源于不同。现在,我们大多数国人会理所当然的赞同墨子的观点,因为至少我们大多数都并不是可以经济上毫无顾虑的活着,又都被正常的生后所困住,厚葬自然是浪费个人与社会的资源。
书中有很多对儒墨两家做了很多对比,历史上也曾有很多人去比较它们的优劣。但我认为,某些地方他们并不具有可比性,有时候观点可以不同,无所谓的对错,无所谓好坏,只是立场不同。清末康梁在提倡变法时,新文化运动的时候,人们都搬出墨子的思想,批判孔子,批判儒家思想。在那个时候,我们需要墨家的思想,扬墨抑孔是政治的需要。但在对待学术的观点时,如我之前所举丧葬的例子,也许应当站在不同的背景上讨论这些问题。另一个显著的例子是法家。在先秦诸子中,唯有法家的观点是相信社会是进步的,孔孟也好,老庄也罢,都希望从过去找到思想的依据。无论儒家、道家、墨家都寄托着个人理想的成分,唯有法家任务们是现实主义者,因为他们的立场本来就是站在国家即君主的立场之上,目的是维持国家机器高效的运转,法家人物们看到当世涌现出的很多问题矛盾在过去的年代是不曾有过的,故效仿过去不可能起到功效,唯有变革。反过来,单纯的站在国家的立场上的法家思想纯粹是一种治国方针,而非个人的处世准则,明哲保身不是他们所擅长的,法家人物们的结局令人唏嘘。法家的最初的角度国家的整体,忽略了个人,因此他们崇尚暴力,缺乏人文的关怀,所以得到的抵制也最严重,直到后来的统治者们明白这点后外儒内法成了治国之纲。
魏晋玄学的恣意放达的人生观在当代一些人的眼中是颇具吸引力的。冯先生称之为新道家,但他们尊孔子为超越老庄的最高圣人,主张越名教,法自然。玄学即被尊为新道家,历史上凡是道家思想大多于乱世复兴,魏晋时期虽然有一段时间的统一,但政治上的黑暗是不庸质疑的,正是因为对社会的失望,对当事的“名教”的失望,才会催生出所谓的“越名教”。今天的中国社会文化处在开放的冲击中,许多人没有信仰,许多人对世事失望,这或许是玄学思想之所以被许多人关注喜爱的原因。当代中国社会确实出现了许多问题,算不上内忧外困却也是内外都不踏实。对于这些问题,身边的同学们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者,有愤世嫉俗者,有热血排外者。我想我们如果真正想成为“天之骄子”,不可能不去了解这些。这些年报纸上屡见外国媒体评论认为随着中国的复兴国内的民族主义空前高涨,这个论调我们看着并不舒服,但细想来不无道理,确实我们有很多想法做法存在盲目性,说起韩国人有人不屑道“棒子”,前些年中国留学生殴打藏独分子的事件屡见报端,自尊心受到了侮辱后的报复那不是所谓的爱国。我们应该更关注眼下的现实,也许做不了什么,但至少要了解,然后还要相信前景是美好的。
总之,冯先生告诉我们一个基本观点,理解一种思想与了解它产生的背景密不可分。这样才能使得思维更加明细开阔。除了简单了解了各种中国文化思想,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历史的中国,新鲜思想总是于乱世涌现,抗战年代中国曾涌现出一批思想文化领域的大家,而现在和平惯了却被称为是一个没有大师的年代,大概只有经历着痛苦,才会反思的更多,历练的更多。为了成长,我们大学生应当去经历更多的东西。我们应该试着去了解这些现实(很多人说我们是象牙塔中不谙世事的),对于我们是丰富了阅历与看问题的角度,既然国家需要我们的力量,那么她需要怎样的我们?大学期间,我们经历一些更多的东西。说实话在看书的过程中有一些走马观花,深入思考的不多,由感而发的一些观点比较单纯幼稚。希望能和同看了这本书的同学共同讨论收获,希望老师能对我的错误观念做出纠正指导!
第四篇:孔子世家赞读书心得
孔子世家赞读书心得
原文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仡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后的一篇简短精辟的评价,表达了作者本人对孔子的高度赞扬和向往。
首先,在写作的技巧上,作者首先引用了一段《诗经》的话来总结,借用《诗经》中“兴”的写作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表面上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景观,实际上是对孔子学问的赞扬,接下来作者便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佩之情——“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定下了这段文字的基调。在确定了基调以后,接下来就是开展论证了,这里作者主要是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进行的:通过对比“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和孔子的生前作为在“当代”的影响力,得出了“可谓至圣矣”的结论。由此可见,这段文字虽短,却短小精干,有很强的文学性和逻辑性,一气呵成。
其次,在内容上,这篇短文主要是要表达作者对孔子治学成就的赞扬和向往。作者通过“读孔氏书”,“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对比“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与孔子,一步一步递进,从而得出孔子“可谓至圣”的结论,内容简短,一气呵成。
最后,本文有很好的现代意义。第一,它提醒当代的知识分子不仅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不做死学问。作者大量阅读了孔子的著作,由此萌发了“想见其人”的想法,于是,他“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实地考察“诸生以时习礼其家”,通过如此一番,作者对孔子的只是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现代社会,知识分子所要承担的历史任务尤为重要,关乎社会主义建设能否实现,民族复兴大业成败。正如毛主席所言: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广大学者应当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不做虚假学问和死学问。第二,它表明了知识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当代学人应勉力而学,为文化事业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知识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它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从横向来看,知识文化影响着所处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方
方面面,诸如科技水平、观念意识、风俗习惯等等。在孔子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知识体系为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贡献了力量,儒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思想中重要的一脉。从纵向来看,儒家思想体系作为一种历史的存在,并非停留在历史当中不前,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传承、保留下来,到了汉武帝时代更是上升到了“独尊儒术”的崇高地位,至今仍对中国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力。现代社会中,各种思想纷繁复杂,学术观点林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广大知识分子更应该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勉力而行,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做好科学文化工作,为人类知识文明的大厦添砖加瓦。第三,它昭示了当代学者要把治学和做人相统一,不仅追求学术上的高成就,也要追求人格上的高成就。历代中国知识分子都有一个优良的传统,那就是把做人和做学问结合起来,不仅要做学问上的大师,也要做道德上的楷模。孔子被在此文中之所以被作者尊为“至圣”,不仅仅是因为他优异的学术成就,与他崇高的道德也不无关系。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就曾指出: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伦理道德在深深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学术上也是如此,很难想象一个在伦理道德上有重大缺陷的知识分子能在学术上被推崇。而在这一点上,西方文化便不是如此,他们似乎并不将知识分子的伦理道德与学术成就做必然的联系,学术是学术,生活是生活。所以,我们也就看到了诸如叔本华、尼采这样的哲学家至今仍然被学术界所推崇。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我们始终是无法摆脱传统的,况且仅就这个传统而言本身并无坏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天下”,这样的情怀应当为当代知识分子所继承。
2012年10月15日
第五篇:稻香楼简介
稻香楼宾馆是安徽省的国宾馆,位于省会合肥市蜀山区金寨路311号,始建于1956年,区域面积为670余亩,为省级文明单位、花园式宾馆和安徽省十佳宾馆。
宾馆东临环城西山公园,北接黑池坝风景区,三面环水,自然景色十分优美。宾馆内树木苍郁,竹影扶苏,静谧幽雅,鸟语花香,既有"都市鸟岛"的美誉,又有"天然氧吧"的美称;有假山、喷泉、荷花塘和多种花卉供宾客观赏,更有环湖路、湖心岛、石桥、凉亭供游憩,山中有水,水中有山,水光山色,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是中外宾客理想的下榻之处。
稻香楼宾馆有东楼、桂苑、徽苑和西苑、南苑、北苑三幢别墅以及临湖俱乐部等各种特色的接待设施,豪华典雅舒适宜人。宾馆有客房417间,床位680张,其中总统套房7套,豪华套房64间,以及标准间263套、单间76间,每幢楼均配有餐厅。特别是宾馆东楼,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客房201间,同时建有接待大厅,有能同时容纳500人就餐的大宴会厅以及各种餐厅包厢28间,有容纳600人的大会礼堂和各种不同风格的会议室、会见厅,27个。宾馆设有中央空调、卫星电视、程控电话、宽带网、商场、地下停车厂、游泳池、网球场、美容美发、医务室、花房等服务设施以及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和酒店管理网络系统。
稻香楼宾馆以"宾客至上,服务第一"为经营理念,视宾客为上帝,真诚地为宾客提供"热情、周到、文明、礼貌、快捷、安全、规范"的服务。烹饪技术力量雄厚。以徽菜为主,集各大菜系之精华,形成稻香楼餐饮特色,中西餐兼制,可承办各种类型的宴会。宾馆地处市中心,交通十分便捷。
稻香楼宾馆自建馆以来,先后成功接待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接待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家元首、政界要人、重要外宾及全国性的重要会议。很多贵宾在此留下墨宝。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下榻我馆时挥毫题词:"花香鸟语稻香楼,优质服务争一流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下榻我馆时留书赞曰:"潋滟明湖傍小丘,豪华幽雅稻香楼。市廛尺咫尘嚣远,似此仙居何处求"。目前稻香楼宾馆正以她迷人的风光,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和全新的风貌迎接来自全国各界的嘉宾和世界各地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