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

时间:2019-05-14 17:1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书笔记之《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书笔记之《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

第一篇:读书笔记之《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

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美>弗兰克-奈特著

命运是个不争的事实。人可不服命,但不可与天斗,故我信命。而运的深层内涵就是选择和努力!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感源自于他的圈子,也即他的“自由空间”,收获的尊重和真诚!

1、序:亚当斯密《国富论》奠定古典自由主义基础、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作,总结了经济自由主义、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现代国家干预主义的开端。三部书为公认的划时代著作。

2、理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在简化条件下,通过解析法,处理在由一堆问题构成的某种情况中,某些特定的因素是共性的普遍的但是数量极少的起到甚至是主宰作用的,洞悉他们之间的规律,以确定那些是“倾向于”成立的,或者说,在“理想条件下”,那些说法“将会”成立。简而言之,理论经济学研究的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经济系统将会发生什么。

3、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们欲望满足行为的特定组织形式。而这种特定的组织形式就是所谓的自由企业或者自由竞争制度。自由竞争制度压根不是指完全的或者完美的竞争,而是指以自由竞争作为其无可争议的基本原则。

4、运用经济学理论进行实际操作或者是掌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理论的推理过程是什么,理论运用的假设前提是什么。

5、界定重要概念的内涵和意义方面,马歇尔相当出色。马歇尔坚持的是尽可能的贴近事实,没有提出明确的假设。克拉克是公开的理论派,坚持精心的运用抽象分析法,在假设规定的具体程度和明晰程度上强于马歇尔。而在准确性方面,马歇尔更胜一筹。

6、经济学的静态分析法的内涵是:探究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并研究在这些条件下,在可辨识的力量发挥作用时趋向于产生的结果。

7、在一定条件下,就科学所知的程度而言,大千世界的一切变化,都会有“最终”结果。如果我们没有表述这些变化的最终趋势,那么对于变化的描述将是不完整的。——对于写作的一点启示,也就是说,在写作的逻辑构成中应该有一个结果的,结论性的东西存在,方为合理和完整。

8、利润到底是什么?是资本的收入?是工资的一部分?是承担风险的报酬?还是?

9、静止状态就是李嘉图和早起古典经济学家所指的“自然”调整状态。但是,社会不是静止不动的,社会存在5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这些变化中的任何一种都会引起社会 机构的变化,因为这些变化改变了交换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团体制度的安排。这5种变化是:(1)人口不断增加;(2)资本不断增加;(3)生产方法不断改进;(4)产业组织形式不断改善,低效率工厂被淘汰,而效率高的依然存在;(5)消费者欲望不断变化。克拉克《财富的分配》

10、价格是动态变化的唯一结果。任何一项动态变化的结果只是产生暂时的利润。

11、只有当变化及变化的后果在本质上不能预期时,动态变化才能够产生特殊形式的收入。利润的产生动机也源于此。如果变化导致人们对未来一无所知,那么从中可能会产生利润。变化是导致我们对未来一无所知的必要条件。如果变化令我们出现错误,这样的变化才是利润的原因,因为对变化的发生的预测出现错误,在效果上等同于变化无法得到预期。

12、对未来的预期时人们做出商业安排的基础。

13、利润产生于风险,这里的风险不是可以预知的或者可以度量的,而是一种不确定性下的风险。风险、不确定性、利润。

14、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的科学,经济学的基础是人类行为理论。经济学是关于组织系统的科学。组织行为学

15、组织的两大核心问题是:指定任务和分配结果。

16、所有权分为两类:个人对自己能力的所有权;个人对其他生产资源的所有权。所有权在本质上包括两层内涵:对要素的控制权;对要素产出的支配权。

17、欲望之间相互冲突。欲望是导致行动的有意识的动机。最常见最根本的冲突是安排时间和精力的冲突。

18、第3章节选择和交换理论其实就是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内容。

19、经济理性人的假设其实就是所谓的人们完全明了他们的所作所为。20、基于心理上的效用递减定律和基于技术上的收益递减定律即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1、要素的边际回报或者说报酬率递减正是联合生产的条件和运作的基础。生产团体的基本机制是在竞争的条件下通过自有合约实现。只要该机制能够将要素对于产出的贡献赋予要素所有者,生产团体就有了真实存在的可能性,该项机制也会行之有效。联合控制生产要素,同时赋予要素所有者的收益权,这就是现代社会的经济组织原则。只有能够贡献更高的产出和更大的收入(这里就是说的生产的第二阶段),这种组织形式才有存在的价值。

22、(1)单位价格的所有商品对消费者提供“等量的效用”&(2)相同单位的要素得到的报酬相同或者说相同的物质单位的要素所作出的物质贡献必然相同。

23、一个事件绝无可能是另一事件的绝对原因。当我们说A是B的“原因”时,我们总是假设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24、

第二篇:信仰之不可证明性与不确定性

一提到“信仰”,无论是宗教意义上的还是政治意义上的,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其坚定性和确定性,因为假如没有这两个特征,信仰便不足以成为人生的指南。为此,思想家们、信仰主义者们想出种种办法来强化、巩固信仰的坚定性,比如基督教思想史上就曾产生过关于上帝存在的诸种理性证明。不过,克尔凯郭尔借假名作者约翰尼斯·克利马克斯之口不仅强烈反对用理性去证明上帝的存在,而且他还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基督教信仰的死敌是“确定性”,只有在“不确定性”信仰才能找到有用的导师。[i] 从结果上看,克尔凯郭尔并没有因此削弱信仰的坚定性,相反,在他眼中,“信仰”是一个自身即具有“强力”(Magt;Power)的特殊的“器官”。克尔凯郭尔为什么要反对对上帝存在的理性证明,他为什么视“确定性”为基督教信仰的大敌,这将是本文试图回答的两个问题。这里将主要讨论克尔凯郭尔归在假名作者克利马克斯名下的两部最具哲学意味的著作《哲学片断》和《附言》。

一、信仰之不可证明

西方文化具有两大思想源头:希腊理性主义和希伯莱信仰主义,在根本上它们是不同的两类精神系统,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相互反对。希腊人不相信、不信任个人的感觉,他们追求从林林总总的现象背后挖掘出恒定不变的规律、规则,追求过硬的理性证明。而“信仰”的英文对应词faith源自拉丁词fides,其主要意思就是对某种无法给出证明的东西的坚定信念,或者说在无可证明的前提下对某种信念义无反顾的接受。“信仰”无需亦无从证明,它的最佳伴侣就是“接受”。但是,在基督教思想史上曾经有一些神学家尝试性地把希腊的理性证明精神与基督教信仰结合起来,成就了一批对上帝存在的著名证明,使“基督教哲学”成为了可能,从而使希腊的哲学精神得以在基督教思想中保存和延续了下来。这些证明不啻将成为人们相信上帝存在的理由,进而成为基督教信仰的强化剂。有证明就有反证明。在基督教思想史上,同样有一批颇有见地的思想家强烈反对把哲学的证明精神运用到基督教信仰的领域,认为这种做法混淆了哲学和宗教、理智和信仰之间的界限,克尔凯郭尔就是其中一个。

在《哲学片断》当中,假名作者克利马克斯针对斯宾诺莎“本质包含存在”的命题对从本体论上证明上帝存在的思路进行了否定和批判。根据斯宾诺莎,“存在”和 “完美性”是上帝的本质属性,因此从逻辑上讲,上帝的存在是不证自明的。某物越完美,它所包含的存在也就越多、越必然。因此,上帝的存在不仅最多,而且最必然。[ii] 在克利马克斯看来,这个推论犯了偷换概念的毛病。斯宾诺莎命题旨在证明上帝的存在,但实际上它所讨论的是“本质”(V?sen)而不是“存在”(V?ren),或者说是“概念的、理想性的存在”而不是“真实的存在”;这些概念之间本应有着严格的区分,就像想像中的一百块钱与口袋中实际拥有的一百块钱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一样。克利马克斯以一个经验主义的态度指出,从“概念”推导出“存在”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因为对于可感觉事物而言,能够确定它存在与否的只有我们的感知觉。即便是像“上帝”这样的“至上概念”也并不享受任何特权;我们并不能因为上帝是一个我们无法设想的比之更完善的东西就得出结论说上帝是存在的(这是圣安瑟伦的基本思路)。克利马克斯明确而大胆地指出,“就真实的存在而言,讨论什么或多或少的存在毫无意义。一只苍蝇,当其存在的时候,它有着与上帝同样多的存在。……就真实的存在而言,起作用的是哈姆雷特的辩证法:在还是不在。” [iii]

显然,克利马克斯抓住了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症结,这类证明把“本质”与“存在”混为一谈,以概念与存在的同一性为前提,尤其是以最高的概念本身即包含有实在性为前提,结果在证明开始之前,证明者其实就必须对“上帝是否存在”这一点做出判断了。假如说上帝不存在,则这证明无法开始;而若说上帝是存在着的,则这证明毫无意义。最终,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充其量只能算是在逻辑层面上对“上帝”概念的一种不彻底的展开,一种形式化的逻辑演绎。倘若从奥古斯丁所提出的“信仰寻求理解”的口号出发,这类证明的意义似乎还好理解:先确信“上帝”是存在的,然后调动理性积极探求这种存在的合理性,进一步清除接受信仰的逻辑障碍,从而为信仰注入强心剂。问题是,这类证明对于那些原本无信的人是

否有用?

克利马克斯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他看来,对上帝存在的证明不仅是无效的,而且从虔诚的角度来看,这种证明恰恰暴露出了求证者的怀疑和“心虚”。对于真正的信仰者来说,不管证明与否,上帝都是存在的,证明不能为信仰增添任何份量。相反,那些努力寻求对上帝存在的证明的人在内心深处往往害怕上帝并不存在,或者至少对上帝的存在没有把握,所以他们才会求助于概念和逻辑的帮助以使自己心安理得。把理性的证明行为看做是“怀疑”的结果这一点并不是克利马克斯的独道见解,笛卡尔就曾把严格的理性求证与彻底的怀疑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笛卡尔怀疑感觉经验的可靠性,认为人类只能认识自明的真理,或者认识从自明的前提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真理。因此,为了获得可靠的知识,我们首先必须采取一种彻底怀疑的态度,怀疑一切可以怀疑且又不会造成自相矛盾的事物。然后从一个不受怀疑影响的基点出发,通过理性推理来获得知识。所不同的是,克利马克斯并不怀疑感觉经验的可靠性,在他看来,错误的来源不是感觉经验,而是我们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判断。而且正是从感觉主义的角度出发,克利马克斯有力地批驳了混淆“本质”与“存在”的错误。虽然克利马克斯并没有提到对上帝存在的其他证明,但是我们可以推断,他从根本上是不赞成用理性来证明上帝存在这一思路的。证明的行为不会使上帝出场,上帝的出场依靠的是一个“跳跃”(Spring),它发生在我们放弃或者终止求证行为之时。上帝的存在应该被视为一个“永恒的设定”,视为是我们生存的勇气的源泉。

二、信仰之不确定性

在《哲学片断》中克利马克斯否定了对上帝存在的理性证明的意义,把人们通常认为的信仰的强化剂剥除掉了。接着,在《附言》当中,他又进一步提出“确定性”为信仰的大敌,把信仰推到某种“不确定性”的状态之中。[iv] 这与我们通常的认识是反对的。信仰总是对某种确定的东西的相信和接受,确定性能够给人以目标感、归属感,能够让人踏踏实实地知道自己信仰的对象是什么、可能的“收益”是什么。信仰之所以能够成为飘泊心灵的抚慰剂(宗教之为鸦片)正是因为信仰的确定性。而信仰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是困难的,我们不仅无法完全认识信仰的对象,更不知道我们的信仰最终能否得到预期的“回报”。但是,如果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依然能够对信仰保持着高度的激情,那么这样的信仰一定会坚如磐石。在以下的篇幅中我们首先来看看克利马克斯所谓信仰之不确定性的涵义,从而厘清他反对在信仰与确定性之间联姻的根据。

在克利马克斯的语汇表中,“确定性”与“客观性”是相对应的,“不确定性”则与“主观性”、“主体性”相呼应。因此,疏离信仰与确定性之间的关系首先意味着反对把基督教信仰当成某种客观的知识体系。“信仰”与“知识”的混淆是克利马克斯对其时代最大症结的诊断。基督教信仰不是一种“知识形态”,因为我们信仰的“对象”“上帝”不是某种具有客观确定性的知识的“对象”,而是一个“不可知者”,是存在中最大的不确定性。不难看出,克利马克斯的根本出发点来自“ 上帝”的绝对的、至上的超越性存在,这是基督教的立教之本。如果“上帝”成了客观的、具有确定性的认知对象,这就会与上帝的超越性存在发生矛盾。“上帝” 不是具体的存在者,“上帝”就是全部的存在、是存在本身;“上帝”不是认知的对象,而是智慧本身,因此“上帝”不应该表现为任何确定性的形式,这一点正是耶和华强烈反对偶像崇拜、而且一再强调“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 [v] 的理路之所在。问题是,有限性的人类如何才能接近超越性的“上帝”并且领会其传递出来的智慧信息呢?在基督教思想史上,许多具有深刻思辨精神的教父们、经院哲学家们提出了“启示”和“理智认知”两条道路并行的方法。他们在著作中不约而同地感叹,相比于上帝的智慧,人类理智是有限的,无论我们如何调动理智也不可能认识上帝的全部,于是接受启示就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他们也并不轻言放弃,他们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依然努力进行理智认知。这类感叹无疑有着那个时代人类思想遭受禁锢的烙印,但它也传达出了相当深刻的哲理。如同赫拉克利特曾说的那样,“自然喜欢躲藏起

来”,对于至上的存在、对于存在本身,无论人类的思维能力如何进步,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把握其全貌,而这一点又成为人类不断思考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尝试的起点。不过,克尔凯郭尔并不认同这种“启示”与“理智认知”并行的办法,他从基督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悖论性出发指出,对于“理智”(Forstand,德文Verstand)判断力而言——请注意,与康德一样,克尔凯郭尔在这里并没有采用“理性”(Fornuft,德文Vernunft)的概念,基督教上帝的存在本身即是一个荒谬的、不可思议的悖论,一种最高程度的“不可能性”,它表现为永恒的(《旧约》中所说的“自有永有的”)、神圣的上帝要以人子的身份在时间当中临现,甚至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个悖论是被给定的,是信仰者必须接受的前提,如果非要用理智判断力来把握它的话,那么无论对上帝还是对理智都构成了“冒犯”。信仰与理智是相冲突的两类不同质的东西,通达信仰的有效途径不是认识、不是知识,而是激情和爱。

而一旦信仰不再是客观确定性的“知识形态”,那也就不存在人人都可以通过认知活动来达至信仰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坚持基督教信仰的悖论性的情况下,人类认知活动所体现出的普遍精神将被消解,信仰将处于一种更大的不确定性之中。克利马克斯一再强调,在他生活的时代做一名基督徒过于容易了,一个人只要出生在基督教国家、生长在基督教家庭就顺理成章就成了一名基督徒,为此,他要使成为基督徒变得困难起来,而他采取的行动的第一步便是重新在关于基督教的知识和对基督教的信仰之间做出严格区分,重返被认知活动的普遍精神掩盖住的基督教的另一个核心思想“差别意识”。

基督教原本就是一种在结果上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宗教。克利马克斯区分并讨论过两种不同的宗教:人的宗教或心性的宗教(即“宗教A”)和基督教(“宗教B”)。“人的宗教”认为人应当在其自身内部与永恒建立关系,真理就存在于人的内心,因此人有能力按照真理塑造自身、有能力解放自己。而在基督教那里,人当与在时间当中显现的“上帝”的启示建立关系,人的拯救并非来自我们对上帝的意识,而是来自“上帝”的显现者。这也就是说,“人的宗教”传达出的是一种普遍性的精神,真理就在身内,只要我们返求诸己,就有可能修成正果;而基督教倡导的是一种与普遍精神相反对的“不可能性”和“差别意识”,基督教从一开始就没有为每个人在天堂预留位置,人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罪从而实现自我解放,人的拯救需要依靠外部的力量。拯救最终取决于上帝的恩典,信仰的最终结果并不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正是这一点使得基督教信仰变得如此不确定。这里,克利马克斯是在重弹“过窄门”的旧调。《圣经》有言:“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vi] “ 窄门”并非人人都能通过。只有那些愿意且能够通过的人才能最终与永恒福祉建立关联,在克利马克斯眼中这些人就是“幸福的和不幸的恋人”,那些敢于正视悖论、敢于追求“不可能性”的人们,这类人是有激情的。他并不看好那些出于理性的精明算计而定时定量往个人事功的账户上“存款”的平庸之辈,因为这类人自以为能够通过人为的努力赢得上帝的恩典,恕不知上帝的意志根本不是人类理智所能参透的。

在个人需要依靠外部力量获得拯救的前提下,真正意义上的信徒不能挖空心思地想着如何“讨好”上帝,从而为自己在天堂赢得一席之地,他所能做的就是放弃自我,承认自己在上帝面前一无所是,然后“尽心、尽意、尽力”地爱上帝。因为信仰者明白,是我们需要上帝无边无际的爱而非相反,是我们需要以上帝作为生存的勇气的源泉。而且,上帝是先爱我们的,上帝不会滥用他的意志,上帝定会做出他的选择。尤为重要的是,对上帝的爱和信仰并不是一次性的、一劳永逸的,它将贯穿个体整个的生命历程,贯穿在生命的每一个“瞬间”。“瞬间”是克利马克斯突出基督教信仰的意义时特意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决断”是紧密相联的。[vii] 任何人在面临是否接受信仰的时候都会做出自己的“决断”。问题是,有的人只在接受洗礼、坚信礼等重要时刻才做出“决断”,似乎只要一次性地做出了接受基督教信仰的“决断”,他就无可争议地成了基督徒。但是,只此一次地把自我毫无保留地交给上帝并不难,难的是在生命的每一瞬间都做出忠于信仰的正确决断,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而每当个体最终克服了怀疑的情绪、克服了来自理智和意志的冲动并且做出了决断的时候,他的信仰也就随之得到了强化。信仰者应该清楚地知道,上帝与人之间存在着无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对于信仰者来说,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在生命的每一瞬间不断地去“接近”上帝,从而使上帝充盈到我们生命的整个流程之中。

三、信仰之为特殊的“器官”

在考察了克利马克斯所谓信仰之不确定性的涵义之后,现在就来看看他心目中的信仰究竟是什么。

从否定的意义上来看,克利马克斯竭力反对把对信仰的知识与信仰本身等同起来,认为基督教信仰不是客观的知识体系,它不会从学术性的考量之中直接产生,它甚至也不会从“历史事件”(指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直接产生。信仰就是信仰,它是一个与知识完全不同类的“新的器官”,它本身就是有“力量”的;任何想以知识来替代信仰的意向和行动都是对信仰的冒犯。进一步说,信仰与客观性无关。在《附言》第一部分“关于基督教的客观真理”之中,克利马克斯逐一考察了围绕着基督教真理的三个“客观的”因素:《圣经》、教会以及基督教发展史,认为它们不仅与人们获得信仰无关,而且人们还有可能在客观性之中丧失获得信仰的条件。

从肯定的意义上来看,克利马克斯心目中的基督教信仰有三个关键性的名词“精神、心性、主体性”,以及三个有意味的形容词“充满激情的、无限的、个体性的 ”。克利马克斯认为:“基督教是精神,精神是心性,心性是主体性;主体性本质上就是激情,最强烈的激情就是对其永恒福祉的无限的、个体性的投入。” [viii] 信仰完全是一桩个体性的(personal)、主体性的(subjective)事业。永恒福祉只与个体建立关联,它通过与他、他、每一个单个的他建立关联,最终才能与所有的人建立关联。这种一对一的关系是上帝作为惟一神而向人提出的要求。如此一来,信仰只与主体、个体有关,信仰完全是主体与“上帝”之间的一桩“密谋”。一个人成为基督徒不能靠出身,不能因为国教、家庭等客观因素就自然成为基督徒,一个人必须通过“选择”而成为基督徒,并且这种选择是发自主体“心性”的一种精神追求。克利马克斯一再强调把信仰与知识分离开来就是为了强化信仰的这个涵义。

信仰还是一桩充满激情的事业。一个人选择成为基督徒不是因为历史、现实、知识等客观因素,不是出自理性的算计,而是出自主体的“激情”,信仰与“激情”才是合适的一对儿,“激情”是应对悖论、应对“不可能性”的惟一有效的手段。对于“激情”所做出的选择是不需要理性做出任何证明的,只有 当信仰开始丧失激情、当信仰开始终止为信仰的时候,证明才是必要的,为的使自己心安理得,也为了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坚定性。热恋中的人往往不需要证明对方是自己惟一的挚爱,只有当热恋的温度有所下降的时候,人们才会在心中列举对方的好处,以此作为自己始终不渝地爱对方的理由。前面说过,克尔凯郭尔与康德在批判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问题上是有着一定的相通性的,不过,在康德的主张之下,宗教应该成为“纯粹理性范围内的宗教”,而克尔凯郭尔的宗教则在剥除了理智的影响之后进一步向“激情”靠拢,从而成为了对“不可能性”的充满激情的探索。

最后,由于上帝是存在当中最大的“客观不确定性”,因此人类能否最终通达“永恒福祉”也就具有了高度的不确定性。但是如果一个人发自内心地选择了以“永恒福祉”作为至上的目标,那么即使知道自己永远无法企及之,他仍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永恒福祉”的追求过程之中。于是,信仰实际上就是个体在其生命的整个历程之中不断“接近”永恒福祉的过程,它是个体终其一生的行动,同时也是个体的冒险之旅。这也就是克利马克斯强调信仰是个体对永恒福祉的“无限的”投入的涵义之所在。

克利马克斯对信仰的解读是很深刻的,他的态度不禁让人联想到美国作家丹·布朗的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ix] 其中冷静的符号学家兰登和狂热的圣杯历史学家蒂宾向我们展示

出了一个与我们所熟悉的基督故事完全不同的一个版本。读完此书后人们不禁会问,这样的言论会动摇世界上成千上万的基督徒的信仰吗?蒂宾认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基督徒本应了解自己的信仰的历史,而兰登教授的解释似乎更中鹄的。他指出,任何一种宗教信仰都建立在“虚构”的基础之上,这一点正是信仰的定义——对某种我们认为是真实的、但却无法证实的东西的接受。宗教教义的传达都是通过“隐喻”而完成,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信仰的人必须明确宗教的隐喻意义,从而他才能借助信仰在这个世界上更好地生活下去。设想,假如克尔凯郭尔知道了“死海古卷”的存在,假如他读到了《达·芬奇密码》或者了解到了“圣经考古学”的新发现,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他是否会以惯常的反讽口吻说一句“又当如何”呢?因为在根本上,所有这些历史性的、学术性的客观因素都与个体的永恒福祉无关。对于一个从内心深处已经认定基督教作为心灵皈依的个体来说,任什么都不会影响他的选择的,因为信仰只关乎个体的精神追求和主动选择。

第三篇:国富论 论资本利润 读书笔记

“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有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可经营的那么多贸易。此外,在富者或大资本家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安全,而贫者或小资本家不但不能安全,而且随时可能被下级官吏借口执行法律而强加掠夺的国家,国内所经营的各种行业,都不能达到各行业的性质和范围所能容纳的程度,投下足够多的资本。在各种行业上,压迫贫者,必然使富者的垄断成为制度。富者垄断行业,就能获得极大利润。所以,中国的普通利息率,据说是百分之十二,而资本的普通利润,必须足够多担负这样高的利息。“

数百年前,斯密就看清了清朝政府的经济本质——固步自封地形成垄断,排斥外资,缺乏竞争,底层劳动人民的安全不能保证,从而导致了中国经济的止步不前,也为后来的社会动荡埋下了根基。

根据斯密的理论“ 一国所获的财富,如已达到它的土壤、气候和相对于他国而言的位置所允许获得的限度,因而没有再进步的可能,但尚未退步,那末,在这种状态下,它的劳动工资及资本利润也许都非常的低。一国人口的繁殖,如已完全达到其领土所可维持或其资本所可雇用的限度,那末,在这种状态下,职业上的竞争必然非常激烈,使劳动工资低落到仅足维持现有劳动者人数,而且由于人口已经非常稠密,也不可能再有增加。一国的资本,如与国内各种必须经营的行业所需要的资本相比,已达到饱和程度,那么各种行业所使用的资本,就达到各行业的性质和范围所允许使用的程度。这样,各地方的竞争就大到无可再大,而普通利润便小到无可再小。“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竞争会导致资本家的利润率降低,因为资本家若想按所需人数雇到劳动者,就需要抬高劳动工资而减少资本利润。其次资本家存在竞争的压力,从而推使商家生产更好的产品,但此过程会降低利润率。而垄断会产生较高的利润率,和较低的竞争强烈程度,致使资本家改造生产技术不积极,生产能力滞后。

第四篇: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之经济利润

七上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之经济利润、工程、速度行程、配套等问题

学习那点儿事 2017-11-20 21:02:47

一:市场经济、打折销售问题

1.公式

利润=售价-进价(成本)利润率=利润/进价×100% 售价=标价(原价)×折扣 销售额=销售价×销售量

销售利润=(销售价-成本价)×销售量

2.折扣:商品打几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 百分之几十 出售,如商品打9折出售,即按原价的90%出售(或者十分之9或0.9)。3.方程等量关系式:

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商品标价×折扣率—商品进价=进价×利润率 例2.某商店开张,为了吸引顾客,所有商品一律按八折优惠出售,已知某种皮鞋进价60元一双,八折出售后商家获利润率为40%,问这种皮鞋标价是多少元?优惠价是多少元?

例2.一件商品的进价为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300元,为了促进销售,商店准备打折出售,但要保持利润率不低于6%,则至多打几折.

例3.某水果店一种水果的进价降低了 7%,而售价保持不变,可使得水果店的利润提高 10%,问:原来的利润率是多少?

例 4.某商场销售一种商品,由于进货时价格比原进价降低了 6.4%,使得利润率增加了8%,求这种商品原来的利润率?

例5.某商场销售电脑,按成本加六成定价出售,后来在优惠条件下,按照售价的八折售出可得 6336 元。则一台电脑的成本是多少元?一台电脑售出后利润是多少?

例6.一台小米电视售价 2780 元,双十一打折优惠,按售价的 9.5 折销售再返还 50 元礼券,此时仍获利 10%,小米电视的进价是多少元?

二、工程问题

基本关系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完成某项任务的各工作量的和=总工作量=1 例

1、一件工程,甲独做需12天完成,乙独做需8天完成,现先由甲、乙合作3天后,甲有其他任务,剩下工程由乙单独完成,问乙还要几天才能完成全部工程?

2、一个蓄水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和一个丙排水管,单独开甲管6小时可注满水池;单独开乙管8小时可注满水池,单独开丙管9小时可将满池水排空,若先将甲、乙管同时开放2小时,然后打开丙管,问打开丙管后几小时可注满水池?

3、乙两队学生绿化校园,如果两队合作,6 天可以完成;如果单独工作,乙队比甲队多用 5 天,两队单独工作各要多少天?

4、某工程由甲、乙两队完成,甲队单独完成需16天,乙队单独完成需15天。如先由甲队做3天,然后两队合做,问再做几天后可完成工程的六分之四? 例

5、甲、乙、丙三人合干一项工程。甲、乙合干5 天干了工程的 3/1,乙、丙合干2 天干了余下工程的 4/1,剩下的工程甲、乙、丙又合干 5 天才完成。问:甲、乙、丙单独干分别需要几天?

三、速度行程问题 1.基本关系式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2、状态

(1)相遇问题 快行距+慢行距=原距(2)追及问题 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3)航行问题 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注:抓住两码头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和船速(静不速)不变的特点考虑相等关系.)

(4)圆周跑问题:相遇问题:同一地点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的路程为环形跑道的长。追及问题:一前一后,同一方向,同一时间,第一次相遇的路程为起点时的间距

1、甲、乙两站相距480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90公里,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140公里。

(1)慢车先开出1小时,快车再开。两车相向而行。问快车开出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

(2)两车同时开出,相背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600公里?(3)两车同时开出,慢车在快车后面同向而行,多少小时后快车与慢车相距600公里?

(4)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的后面,多少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5)慢车开出1小时后两车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后面,快车开出后多少小时追上慢车?

2、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乙的速度比甲每小时快1千米,甲先从A地出发2小时后,乙从B地出发,与甲相向而行经过10小时后相遇,求甲乙的速度?

3、一队学生去军事训练,走到半路,队长有事要从队头通知到队尾,通讯员以18米/分的速度从队头至队尾又返回,已知队伍的行进速度为14米/分。问:若已知队长320米,则通讯员几分钟返回?若已知通讯员用了25分钟,则队长为多少米?

4、某船从A地顺流而下到达B地,然后逆流返回,到达A、B两地之间的C地,一共航行了7小时,已知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8千米/时,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A、C两地之间的路程为10千米,求A、B两地之间的路程。例

5、一架飞机在两个城市之间飞行,风速为24千米/小时,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两个城市之间的飞行路程?

例6甲乙两人在 480 米的环形跑道上相向跑步,第一次相遇后,又过 30 秒钟两人第二次相遇,已知甲每秒跑 8 米,乙每秒跑几米? 例

7、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一直环形跑道一圈长 400 米,乙每秒钟跑 6 米,甲的速度是乙的 4/3 倍。

(1)如果两人在相距 8 米处同时反向出发,那么经过多少秒两人首次相遇?(2)如果甲在乙前面 8 米处同时同向出发,那么经过多少秒两个人首次相遇? 例

8、有一列客车长 190 米,另有一列货车长 290 米,客车的速度与货车的速度比为 5:3,它们同向行驶时,两车交叉时间为 1 分钟,问它们相向行驶时,两车交叉的时间为多少?

四、配套问题

1、有甲乙两个农场,其中在甲处劳动的有 27 人,在乙农场劳动的有 19 人,现调来 20 人,要使甲农场劳动的人数是乙农场劳动的人数的 2 倍,应调往甲乙两农场各多少人?

2、某包装厂有工人 42 人,每个工人每小时可以生产圆形铁片 120 片,或长方形铁片 80 个,两张圆形贴片可以和一张长方形铁片配套成一个密封圆桶,问如何安排工人生产圆形铁片和长方形铁片可以合理将铁片配套?

3、某工厂第一车间的人数是第二车间人数的 4/5 还少 30 人,现从第二车间调 10 人到第一车间,则第一车间人数是第二车间人数的 3/4,两车间 原来各有多少人? 例

4、某车间加工几工机轴和轴承,一个工人每天平均可以加工 15 个机轴或 10 个轴承,该车间共有 80 人,一根机轴和两个轴承配成一套,问应分配多少个工人加工轴承或机轴,才能使每天生产的机轴和轴承正好配套。

5、甲、乙、丙三人同做某种零件,已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人完成零件的个数比

是 3:4,乙、丙完成零件的个数之比是 5:4,现在甲乙丙三人共做了 1581 个零件,问甲乙

丙三人各做了多少个零件?

6、村头有甲乙两个牧童,甲对乙说: “把你的羊给我一只,我的羊数就是你的羊数的 2 倍。”乙回答说: “最好还是把你的羊给我一只,我们的羊数就一样了”,求两个牧童各有多少只羊。

第五篇:读书笔记之《城市与区域规划》

读书笔记之《城市与区域规划》

《城市与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专业的经典理论读本,它以对英国城市发展的早期历史及其城市规划的先驱思想家的介绍为楔子,历史性的回顾了20世纪英国城市规划与实践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此外,作者还对比了西欧和美国这些发达工业国家的规划经验。在阐述城市和区域规划方案编制的程序以及包含在这个过程各个阶段中的某些重要技术之前,作者尊重了历史,详细介绍了当时必要的历史概貌。

作为一名城市规划专业的研究生,由于之前精读过中外城建史、城市规划原理等专业性书籍,故而再读起这本书,不会觉得很吃力了。《城市与区域规划》中运用了平实、诙谐的语言,把专业性、历史性的枯燥东西撰写的有了些许趣味性。

本书在处理上很鲜明的做到以下两点:首先,严格的按历史顺序描述产业革命以来至今的有关城市和区域规划、规划哲理、技术和立法等方面问题的演变。其次,全书大部分内容着重介绍英国的经验,但开篇对早期规划思想的论述是国际性的,后半部分对比了其他先进工业国家的经验。

借着神秘园优美、清新的抒情音乐,开始记录《城市与区域规划》的读后收获~~

一、本书的结构

第2、3章节概述了英国城市发展的早期历史,着重介绍产业革命所带来的变化,以及1880——1945年有关城市规划的著名早期思想家和作家的贡献。第4章记录了英国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情况,即大萧条时期出现的区域不平衡的新挑战,然后是随着1940年的巴罗报告的发表而建立的战后规划机构。第5、6章分析战后的历史,并对规划体制的执行情况做出评判,首先是相对于经济规划的广大区域的情况。第7、8章介绍了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工业国家的规划经验,第9章概述了城市和区域规划方案编制的顺序,及各个阶段的重要技术。

二、第二章:本章对产业革命之前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情况作了介绍。

产业革命前的规划。古代和中世纪的很多城市是经过规划的,至少它们现在的形式和位置是有某些统治者或商人集团有意识的布置和制定的。古罗马城在公元100年时为了解决用水问题,修建了第一条引水渠,开创了人工引水入城的先例。14世纪的伦敦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而且由于物质匮乏需要依靠遥远的国家解决更多的特殊供应如染料、调味香料等,在17世纪的伦敦,城市用水同样从56KM以外,依靠输水渠(即今天流经伦敦北部的新河)来供给。当时伦敦的发展主要受制于煤田、河流,直到第一列蒸汽火车轨道开通,工业的布置才有了灵活性,城市发展才不那么依赖河流。产业革命之前,正规的城市规划最兴盛的时期,是欧洲大陆称为巴洛克时代的17——18世纪,如巴黎的杜勒里花园和爱丽舍宫这样的伟大构图设计,这些几乎都是至高王权和教皇权力的表现。与中世纪城墙式城市不同的是,这时的城市街道宽敞、规则以便于机动车能够展开部署。

工业主义的影响。前边已经说过,18世纪中期的伦敦由于工业分布方式特有制约性,在工业化的整个过程中,港口城市与纯工业城市一样,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影响着整个经济体系所依赖的关键性原料和最终产品的交换。就这样,伦敦城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口聚集,从1851年的100万到二十世纪初,人口成倍增加,已达到650万。虽然城市能够提供充裕的就业机会,但城市在满足住所、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如供水、污水处理以及卫生保健等方面都是非常低劣的。这也是造成19世纪中期霍乱席卷英国的基本原因。值得一提的是1870年代以后,英国的大城市的贫民窟周围出现了功能单一的按照最低标准建造起来的联排式二层住宅。在1914年这些最初建造在城市中心的住宅随着有轨电车和通勤火车的发展以及一些社会性变化因素,在二战后逐渐开始郊区化运动。相比我国而言,在20世纪初伦敦就建立了经济、有效地公共交通系统。另外在早期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种典型的、触须式的城市发展形式形成了

——每个车站周围发展起来一片新区。而二战后伦敦则开始均匀的向周围各个方向发展。

第三章:那些先驱思想家们

霍华德,是英美派思想家中,占首位和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代表作《明日的田园城市》,其内容对于很多当代的城市问题仍然是如此的切题和中肯。在所有空想的规划思想家中,霍华德算是位比较注重实际的空想家,尤其在资金方面。其著名的三种磁力的图解是一个关于规划目标的极为精炼而光辉的阐述。他论证了一种新型的居民点——“城市-农村”或田园城市,它即体现了城市的有利条件在于“近便,又体现了农村的有利条件在于“环境”,而同时却避免了两者的不利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霍华德的思想,有两处常被人们误解:他主张相当高的居住密度和多中心的城镇集聚区,即社会城市。

恩温和帕克,他们是霍华德思想的忠实追随者,在第三代新城威顿肖维中,工业与居住区有机结合,单户住宅,并且试图在社区内部提供广泛的就业岗位,这点与当今的新城市主义思想的用地功能复合化有相通之处。另外,恩温和帕克对霍华德原来的思想提出了一些重大修正:住宅发展应该采取低于当时一般的密度。他建议住宅的净密度为每公顷30户,这个标准随后被政府采用,并且1920到1930年代的大多数公告住宅计划所采用,并且威顿肖维也是按照这个密度建设起来的。

在大西洋的彼岸,佩里根据皇家委员会的重要报告,确认了居民的基本乡土观念,提出了邻里单位的概念;而在雷德朋模式中,斯特恩认为,步行道与汽车道应该分开设置,步行道经过住宅之间的公共绿地,再从地下穿越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则分级布置。

对于交通警察特里普来说,英国的战后重建,应该建立在划区的基础上,把道路进行分级布置,主干路和次干路与城市支路明显的分离开,避免在主次干路沿街建设房屋,这种思想似乎与佩里和斯特恩的思想一致。随后的大伦敦战后重建规划方案中,艾伯克龙比主张运用划区原则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实施,而在考文垂的战后重建中——运用这个思想却获得了好的效果。格迪斯,一位富于幻想的苏格兰生物学家,他跨学科的研究到了人类生态学的领域: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他对规划的贡献就是把规划建立在研究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即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于居住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这促使了他突破了城市的常规范围,把自然地区做为规划的基本框架。霍华德曾经期望过规划范围的变化,格迪斯为这种地区思想的骨骼增添了血肉。总之,人文地理学提供了规划的基础。另外,格迪斯提出了一种标准的规划研究方法。

格迪斯认为,在城市金花的过程中,成交的发展成了一种趋势,使城镇结合成巨大的城镇集聚区。其追随者芒福德提出城市规划势必将把城市和乡村的规划都纳入进来。恩温在接受伦敦规划的咨询时则运用霍华德的思想,将大量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各郡周围的卫星城镇。在接下来的大伦敦规划中,艾伯克龙比把从霍华德通过格迪斯到恩温的思想融合到一起,勾画了一幅以大城市为核心向各方向延伸30英里的广大地区未来发展的蓝图。规划达到的主要目标基本上是霍华德的:有计划地把过度拥挤的大城市疏散到许多规划的能够居住和工作的新城去。规划方法基本上是格迪斯的:进行地区调查,包括历史上的发展趋向,然后是问题的系统分析,最后是方案的制定。总之,大伦敦规划基本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规划发展历程的代表。

下载读书笔记之《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书笔记之《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书笔记之

    读书笔记之《思考的力量》 房明 在读此书之前一直也很喜欢思考,读完这本书之后更感觉思考的力量是强大的,读这本书告诉我该如何去思考,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更让我认识到处在这......

    读书笔记之

    读书笔记之《普通教育学》 10教育学田文群101201016 《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他的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它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读书笔记之

    读书笔记之:《第二十二条军规》 ——虚幻的军规,真实的残酷 第一次看到《军规》是看电影《隐形人》的时候,一位优秀的高中生做着贩卖论文的勾当并将其“非法”所得藏入这本书中......

    风险应对读书笔记

    第十章风险应对读书笔记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向项目组强调保持职业怀疑的必要性;指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

    风险管理读书笔记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读书笔记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全球风险环境下,了解企业面临的风险内在关联性并采取更为动态的策略进行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COSO......

    营改增下一步改革的不确定性及其风险[全文5篇]

    营改增:下一步改革的不确定性及其风险核心提示:认清营改增下一步改革中的不确定性问题,管控好营改增可能面临的风险,这是发挥营改增对冲经济风险作用的重要前提。 从当前的经济......

    简述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与利润增进问题(5篇)

    简述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与利润增进问题 摘要:我国信用卡业务在最近几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增高,人们开办信用卡业务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这就极大的促......

    《建筑与城市规划导论》读书笔记之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建筑与城市规划导论》读书笔记之 《建筑与城市规划导论》读书笔记之建筑学基础部分 最近看了本刘维彬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