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二至十四课导学案

时间:2019-05-14 17:5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二至十四课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二至十四课导学案》。

第一篇: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二至十四课导学案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主备:冯志东 审核:张军文、毛远福、杨阿敏

【学习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2、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

3、认识成吉思汗的杰出贡献和文天祥在抗元斗争中表现出的高尚的民族气节。【重点和难点】 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难点:“行省制度”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朗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片段“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提出问题:“蒙古是谁实现统一的?成吉思汗的主要贡献等问题导入新课。

(二)自学提纲(试一试,相信你能行)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时间、人物、事件)

2、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3、元朝建立后,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朝在政治上实行何种制度?

4、我国56个民族中有一个是在元朝时形成的。你能说出这个民族的名称吗?你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吗?

(三)合作探究(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优秀)

1、说说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有什么不同?你知道当今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这件事吗?课后不妨查一查南水北调东线的走向。

2、为什么说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四)达标检测 1.蒙古史书中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

2.“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元朝 4.“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族中,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5.被毛泽东主席誉为 “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

A.统一了蒙古 B.建立了元朝 C.灭亡了南宋 D.创立了行省制度

6.2010年4月20日,在“情系玉树 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上,汉藏两族著名歌手同台演唱:“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7.“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内阁制 D.行省制 8.下列各项不属于秦、隋、元三个朝代相似之处的是()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统一 B.都开凿过运河 C.都创设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行政机构 D.都是短命王朝 9.读下图

请回答

⑴上图所示行政区划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是谁建立的?

⑵从图可看出当时统治者采取什么制度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管理的?管理西藏的机构是什么?

⑶该朝统治者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管理,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请任举两例当时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主备:冯志东

审核:张军文、毛远福、杨阿敏

学习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发明时期: 发明人:

历史影响:大大促进了

的传播,比欧洲的活字印刷早约 年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战国:制成“ ”,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 事业 南宋:广泛用于航海

影响:由 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2、火药

发明者:

应用:唐朝末年,开始用于

外传: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 和

(三)沈括和郭守敬

北宋科学家 著有《梦溪笔谈》一书,还创制了“十二气历”,主持开凿通惠河。

三、思维拓展

动脑筋

1、想想看,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什么新发展? 答:雕版印刷费工、费时,一次印刷后的雕版又无法在派上用场,很不经济。活字印刷术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板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今印刷业已告别了与“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光与电”的时代。

导入框里的图,是我国金元时期......是否相同?

答:两者的发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推动火箭向前、升空。

四、巩固提高

1、欧洲到15世纪才有活字版,比毕升的发明晚()A、300年 B、400年 C、800年 D、1000年

2、我国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器是在()

A、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唐朝时期 D、北宋时期

3、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航海事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4、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标志性的成就是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的广泛使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注重发明和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北宋中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A、张仲景 B、祖冲之 C、贾思勰 D、毕升 6、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同学们看到了色彩缤纷的烟花,你知道制造烟花的主要原料——火药用于军事上出现于那个朝代

A、西汉 B、唐代 C、宋代 D、明朝

7、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是

A、张衡 B、僧一行 C、沈括 D、郭守敬

8、一名地质学系的大学生希望查找“最早认识到石油用途”的中国古代科技著作,他应该找的是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9、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指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材料一: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用天然石制成了一种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期,人们又发明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材料二: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为人们提供了便宜、轻便的书写材料。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亚洲东部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后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5——17世纪,造纸术又横渡大西洋,传入美洲。

材料三: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毕升发明了陶活字印刷术。15世纪中叶,德意志人古腾堡等人受到活字印刷术的启发,造出了合金活字印刷机。印刷机的出现,是书籍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材料

四、火药是我国炼丹家发明的。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1)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哪一项发明?(2)写出造纸术在各大洲的传播顺序

(3)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的活字印刷机大约早几个世纪?(4)我国的火药和火器是通过什么方式传到欧洲的?

(5)从材料一中摘录一句话,证明阿拉伯人是东西文明交流的使者。(6)那些发明便利了人类文化的继承、积累和传播?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主备:冯志东

审核:张军文、毛远福、杨阿敏

学习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等的相关知识。

2、通过对“文献洲资料”、插图的鉴赏,培养审美能力,了解相关历史并理解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宋代文学美在关怀民族屈辱、抒发爱国情感,具有撼人心魄的魅力。

学习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

学习难点: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文化现象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北宋史学家 编写的《 》,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照年代顺序,叙述了从 到 的历史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词是宋代的组要文学形式,出现于,宋代的杰出词人有、李清照、辛弃疾

三位词人的风格分别是:气势豪迈,;风格委婉,清新自然;豪放

2、元曲

元曲由 和 组成最优秀的剧作家是 代表作是《 》

(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1、绘画

(1)张择端的《 》,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的景象(2)是元代著名的画家,他的话被称为“ ”

2、书法

宋元盛行随意挥洒的

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有苏轼、、米芾、蔡襄 元朝 的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

三、知识拓展

动脑筋:1.你能从历史上找出一两件......你也找找看。

答:他们举的例子很好。楚汉之争中刘邦获胜的经验与项羽失败的教训归为一个问题就是:对人才的态度。当今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发现人才并大胆使用人才才是成功的关键,嫉贤妒能最终必定要失败。文帝、景帝“以德化民”促成“文景之治”,显示统治者认识到百姓的生活稳定与否,决定着民心所向,决定着统治能否长治久安,因此他们注重节俭,这对于我们今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想想看,在现代的诗词里......你能不能举例说明?

答:有。毛泽东诗词,风格豪放,气魄宏伟,像他的《沁园春•雪》《水调歌头•游泳》等,都是这种风格。

四、巩固训练:

1、宋朝文学最主要的成就是()A、诗 B、散文 C、词 D、小说

2、两宋绘画的特色是()A、山水画开始出现B、宗教画占主导地位C、人物、花鸟画占主导地位D、风俗画的出现日益增多

3、下列宋朝词人中,风格豪放的是①苏轼②辛弃疾③李清照④柳永()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张择端 B、吴道子 C、苏轼 D米芾

5、《窦娥冤》的艺术表现形式属于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小说

6、下列人物,能读到活字印刷技术印刷的《资治通鉴》一书的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明太祖

7、被称为是北宋成城市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艺术长卷的是 A、《富春山居图》 B、《游春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8、元杂剧中最负盛名的作家是

A、司马光 B、苏轼 C、辛弃疾 D、关汉卿

9、在一文学作品欣赏课上,老师说:“他的词豪迈奔放,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由此,我们可知“他”是

A、杜甫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10、下列各项中,属于辛弃疾词作的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D、“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1、这部书按年月日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年的历史,将近300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为了写这部书,作者前后用了19年,仅采用的资料就达到300种,连草稿也没有一个字写的潦草。请回答:

(1)上述材料说的是哪一部书?谁主持编写的?哪个朝代的人?

(2)该书是一部什么体例的历史著作?根据材料,说一说该书的内容。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该书作者的哪些品质令人钦佩,值得学习?

(4)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该书作者和谁被视为中国古代史学界的两大伟人,并称为“两司马”?他写有哪部史学巨著?

12、(窦娥唱)为善的受贫更命短,造恶的享福贵又寿延,天地也做的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1)上述材料摘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他是哪朝人?

(2)这部作品属于那种文学形式?这种文学形式有什么特点?

(3)这几句唱词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第二篇:七年级下册《自立自强》导学案

6.3《自立自强》粤教版(第一课时)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拟制:何振铎审核:陆鼎安

【学习目标明任务】

1.了解自立自强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知道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2.懂得管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逐步培养自立能力,学习过独立的生活。

3.通过“探究园”中的活动,初步了解中学生自立的意义,认识自立自强

这种优秀品质,体会自立自强对生活的重要意义,培养自立自强的生活态

度。同时,通过与榜样的对比,找出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距,学习科学分

析自我的方法。

【学习过程获知识】

一、自主学习,走进课本;

1.阅读教材P42材料,思考问题:

①陶行知先生的《自立歌》对你有什么启示?

②请说说你对中学生“自立”的理解。

③现实生活中,你觉得自立重要吗?

二、交流合作,点拨提升

1.阅读教材P43“心情故事”,思考问题:

①甯加驰、洪战辉的事迹对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

②怎样理解自立和自强的关系,做生活的强者?

三、总结归纳,收获共识;

(一)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1.自立的含义:

2.自强的含义与意义:

3.古往今来,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是自立、自强的人

(二).学会自立

1.克服依赖心理;

2.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三).课堂练习

1.选择题:(1到4题是单项选择题,5到6题为多项选择题)

(1)现在,有个别同学在家里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甚至有的连学校的值日都要家长代劳。对此,你的看法是()用心爱心专心

A、这都怪家长娇惯孩子B、这样下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C、“树大自然直”,长大了他们就会自立了D、孩子自己应该自觉地

克服依赖思想

(2)小明见灶上的水开了,不知所措,大喊:“妈妈,水开了!”这说明

()A、生活中要远离危险,学会保护自己

B、生活中一些同学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立

C、家长要体贴关心孩子

D、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也能反映出一个同学的自立自强

(3)古往今来,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是自立、自强的人。下列诗句中体

现这一观点的是()

A、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无故人

(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

躬行。”这是我国诗人陆游的诗作。这首诗对我们培养自立能力和自强精神的启示是()

A、要学习别人自立自强的经验

B、要认真学习,明白自立自强的道理

C、要认真思考,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D、要多实践、多锻炼,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5)“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真好汉!”陶行知先生的这首《自立歌》表明()

A、自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真好汉必须自立

B、自立意味着必须独立地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C、自立意味着必须克服依赖心理,自主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D、自立意味着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新的生活

(6)自强不息的精神()

A、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B、是需要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发展的C、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D、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

2.简答题

有一位爸爸领着四岁半的儿子去游玩,遇到一个土坑,儿子非要下去玩,当儿子

玩得高兴时,爸爸躲到不远处,不让儿子看见。儿子玩够了,要上来,开始喊爸

爸。父亲却一声不吭,装作没听见。儿子开始直呼其名,他还是不理。于是,儿

子连哭带骂:“坏爸爸,大坏蛋!”可还不见爸爸露面,儿子只好自己开始想办

法。他发现土坑有一个小阶梯,便手脚并用地爬出了土坑。当他发现爸爸就在不

远处蹲着,便惊喜地扑上去,高兴地举着小拳头自豪地说:“我是自己爬出来的!

没有爸爸,我自己也能爬出来!”

(1)爸爸为什么不把儿子从坑里拉上来?

(2)结合材料中儿子自己爬上来后所说的话,对我们培养自立能力有什么启示?

四.教学反思

6.3《自立自强》粤教版(第二课时)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拟定:何振铎审核:陆鼎安

【学习目标明任务】

1.知道对待生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明白人在天分上有高低之分,但发

展和成功主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要有顽强的意志,在实践

中努力培养自强精神。

2.结合活动中提出的问题从理性的层面理解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要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的精神。

3.结合自己个人生活实际,通过“实践与评价”活动,写一篇培养自立自

强精神品质的演讲稿,在同学间交流分享,丰富、拓展自己的认识和经验,锻炼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通过阅读短文《不自立,永远不能成为大自然的一员》,更加深刻地领悟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获知识】

一、自主学习,走进课本;

请你思考:

1.“志存高远”中的“志”是什么意思?

2.树立远大的志向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3.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强精神?

二、交流合作,点拨提升;

1.阅读与感悟(见书P47页)。

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我们应该向河狸学习什么?

三、总结归纳,收获共识;

(三)、培养自强精神

1.自强的含义

2.培养自强精神应该做到:

(1)志存高远

(2)勇于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3)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

三.课堂练习

1.选择题(1,2是单选,3,4,5是多选)

(1)“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这段话体现的精神是()

A、自立自强B、积极进取C、助人为乐D、任何事情

都不求别人

(2)当代的“保尔”朱彦夫四肢全无的残躯,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生活,不仅

生活完全自理,还学会了读书写字并写出了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极限

人生》。这一事例说明()

A、挫折对强者来说是好事B、自强者不怕困难,积极进取

C、条件越艰苦,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D、残疾人都是自强的人

(3)下列人物表现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有()

A、敢于向洋人挑战,完成京张铁路设计的工程师詹天佑

B、为国争光,奋力拼搏的女排

C、“敢为天下先”的新时期铁人王启民

D、创新经营,创新世界名牌的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4)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强的精神,就必须()A、树立远大的志向B、脚踏实地,百折不挠

C、在磨砺意志中自强不息D、勇于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5)树立了远大的志向,能够()

A、使我们体验起航时的昂扬激情

B、使我们体验拼搏中的无所畏惧

C、使我们体验到达彼岸时的自豪与充实

D、给我们的生命之舟指明航向,给予我们乘风破浪的勇气和自信

2.情景在线

情景一:某校七年级学生小红,爸妈平时对她的照顾无微不至。有一天,爸爸妈

妈有事都不能回家做饭,小红靠在沙发上看电视,不知不觉迷迷糊糊睡着了,醒来又

冷又饿,小红不自觉地哭起来……

情景二:星期一下午,小强刚放学回家后,居委会的刘大妈告诉他,爸爸因车祸

受伤被送往医院了,而妈妈又值夜班……

请你进入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情景一中小红的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2)请你设想情景二中小强会怎么办?

(3)根据上述两个情景谈一下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

(4)收集有关自立自强的名言警句与你的同桌共勉!

四.教学反思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下册使用导学案教学的心得体会

七年级历史下册使用导学案教学的心得体会 为提高课堂效益,这个学期按照中心校的要求,在初一进行导学案的使用试点,假期组织了我们设计好了学案,以便在新学期投入使用,我们在假期抽时间对学案也进行了 精心的设计,可是面临的问题来了,由于设计要求是每人一份学案,而由于经费的原因,不能做到人手一份,这对导学案的实施就等于空谈,课堂改革又是大势所趋,对我们教师来说确实纠结,咋办勒,我首先想到了用练习册,人手有一册,就看他的设计咋样,我仔细看了后,觉得它就是跟我们的导学案设计差不多,它的知识结构就可以当预习案来使用,历史地图册的填充题就可以当预习检测来使用,材料题和思考探究题就可以选择使用来做探究案使用,单项选题做课堂作业或者课后作业使用,就这样试着用了起来,但是问题来了,小组建设没搞起来是无法实施导学案教学的,没评分细则,就没激励机制,学生也没积极性,课堂讨论,学生展示效果不理想,要使用导学案,搞好小组建设,这是首要前提,大家跟班主任提出了建议,就如何分组,如何评分共同讨论,做了详细的统一的规定,侧重在课堂纪侓,展示,作业方面,当堂对小组给予打分,这一制度的建立,学生的记侓,作业,课堂讨论,展示的积极性提高了,起到了一些效果,教师讲得少了,学生在课堂有事干了,改变了学生过去只当听收音机的状况,既提高了低差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部分学生的组织能力,特别是小组长,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通过这一段时间实践,我觉得在小组建设做好的前提下,这一想法还是在现在的条件下,把练习册作为为主要资料来进行导学案的教学,还是可以做一些尝试的,我同时与同年级的教师交流了一下,他们还是认同这种做法,并且在不断尝试,不断改进,从中找到一种适合自己学生,适合自己条件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益,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一是我们没上早晚自习,学生的预习质量较差,只是把完成了预习作业,就当完成了预习。二是,小组讨论的习惯没形成浓厚的氛围,质量不高。三是,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对导学案的任务完成影响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我想,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都需要一段过程,因此,现在最主要的是大家首先来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适应新的方法,再不断提高要求,我相信,通过自己不断的尝试、提高整个教学水平,提高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还是很有希望的。

,2113,4,3

第四篇:201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导学案

隆兴乡初级中学校导学案

1.掌握考试范围内的基本知识点。

2.培养分类归纳知识的能力。

3.培养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分类归纳知识并记住。学习难点:运用考点解决实际问题。

【自主预习案】

(一)明确七年级下册中考范围并在教材目录上勾划好

2课: “贞观之治”

7课和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二)

13课和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二)(2012年新增加的内容)21课和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二)(2012年新增加的内容)

(二)、预习目标(请同学们按下面知识点认真阅读课本[包括图表,小字部分],边阅读边理解,把这些内容做好勾划和批注并识记。

第二课“贞观之治”

(2009年和2010年都有考试的内容;2011年在材料题中关于唐太宗的农业措施的内容。)

(一)唐朝的建立

公元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二)贞观之治

1.唐高祖后传位于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因其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2.唐太宗,汲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之称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被称为镜子的敢于直言的魏征等)。是封建社会少有的开明和有作为的君主,“民贵君轻”的思想有一定的代表性(了解书上的名言和图P8)。

(三)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其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七课和第八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二)

(2009年—2011年都有考题,2011年在选择题中考雕版印刷的时间)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隋朝,李春设计建造)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多年。

2.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看图)。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代遗留下来的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2.代表人物:

① “诗仙”李白,代表作品《早发白帝城》《蜀道难》,其诗语言豪迈奔放、清新飘逸。②“诗圣”杜甫,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③白居易诗歌则直白如话、通俗易懂,代表作《秦中吟》《新乐府》。

(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1.隋唐时期,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

2.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的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自创“颜体”,代表作《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笔谏)自成“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并称为“颜筋柳骨”。3.隋唐时期,绘画艺术高度发展。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吴道子,人称“画圣”,开写意画之先河,作品有《送子天王图》。

(五)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由于集中了大量的石窟艺术珍品(彩塑和壁画)而被誉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第十三课和第十四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二)

(2012年新增加的内容)

(一)活字印刷书的发明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术,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战国时期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2.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

3.火药在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三)四大发明

1.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2.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注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科技成就)

(四)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五)宋词和元曲

1.词在唐朝出现,到两宋发展快,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2.代表人物和作品:

①苏轼(北宋),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李清照(两宋之交),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③辛弃疾(南宋),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词中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3.元朝出现元曲。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剧作家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六)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1.两宋绘画的特色:表现市民的风俗画出现并且增多。代表作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的风光,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2.元代的画家赵孟頫,他的画被称为“神品”。

3.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第二十一课和第二十二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二)

(2012年新增加的内容)

(一)雄伟的北京城紫禁城和明长城

1.明成祖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城中心的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是世界上得一个奇迹。

(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1.李时珍(明朝)写成了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巨著《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文献。

2.宋应星(明朝)写了一部《天工开物》,书中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书中强调人类和自然协调、人力与自然力相配合。外国学者它这本书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徐光启(明朝)作品《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三)古典小说的高峰

1.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2.代表作品(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

①《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罗贯中。反映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②《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

③《西游记》,成书于明朝中期,是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根据唐僧取经的故事创作的。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

④《红楼梦》,清朝,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者曹雪芹。

(四)戏剧的繁荣

1.汤显祖的《牡丹亭》。

2.以徽剧和汉调为基础,融合其它剧种,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五)书画的成就

1.董其昌(明朝)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2.徐渭(明朝)善用泼墨。扬州八怪(清朝)发扬了这种风格。

【合作探究案】(群体智慧,能力提高,共同进步)

(一)组间督促:组间互相检查课本的勾划情况。

(二)合作探究展示

1.小组内解决收集问题把问题反馈在小黑板上。

(1)我的问题:(经过自学,你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组内探讨)

(2)、我们的问题:(小组共性的问题,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向全班同学推荐有价值的问题)

2.展示:

【训练案】

一、选择题

1.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剧烈变化,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意识,并且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名句,他是以下哪一位诗人()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 D.王维

2、右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也是一幅极具历史价值的现

实主义的风俗长卷。它反映了当时哪一城市的社会风貌?()

A.北京B.南京C.西安D.东京

3、“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歌曲《龙文》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

A.书法艺术B.绘画艺术C.音乐艺术D.舞蹈艺术

4、王强同学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时,对其主要成就进行了归纳整理,其中有一项出现了错误。这一项是()

A.唐朝诗歌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B.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史诗里的不朽篇章

C.宋代文学家具有豪放风格的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D.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3分)

②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2分)

③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1分)

第五篇:七年级下册《斑羚飞度》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斑羚飞度》导学案

教学目标:、了解文内容,学习有条理地描写场面的特点。-

2、深入领会斑羚们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和拯救种群的智慧和勇气。

3、反思:人类应如何给自己定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斑羚吗?斑羚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来谈谈。是的,斑羚奔路速度很快,跳跃技巧很高,善于在悬崖峭壁攀爬跳跃,他们的灵敏度也非人类所能及。看来他们的生活应该是幸福、快乐的。然而猎人们举起了黑洞沿的猎枪,把它们集体逼到了千米多远的悬崖边上,斑羚们将如何求得生存?我们起走进《斑羚飞度》寻求答案。

二、感知:

快速默读文,用一句话概括所讲述的故事。

如:斑羚们以飞渡的形式求得种群的生存与延续。

三、感悟:

飞渡是不简单的,需要勇气、决心、技巧和智慧,稍有差错就会无法成功,甚至导致整个种群的灭绝。而斑羚做到了,凭着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以牺牲一半来获得另一半的生存,这是多么感人啊!

预设:、段3“老斑羚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

表现了斑羚对生的渴望,“像颗流星”写出了斑羚的死是如此美丽动人,强烈表现了他们对生存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热爱,震撼打动我们的心。

2、段4、6、8,对于镰刀头羊的描写

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镰刀头羊的表现?结合有关语句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声音、神态、行动

神态方面:

庄重——悲哀——沉郁有力、坚定不移——悲怆

行动方面:

巡视——抬头仰望——吼叫——万着沉重的步代走到老年斑羚那拔去了——迈着坚定的步代,走向(哪道绚丽的彩虹)

三次叫声(重点)

第一次,当发现斑羚们陷入绝境时,镰刀头羊悲哀地咩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痛苦表示;

第二次,在一头母斑羚恍惚走进彩虹时,发出“咩”的吼叫,报回母斑羚,同时告诉斑群,它已想出自救办法,并指挥迅速实施。

第三次,在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数量悬殊时,悲怆的轻咩一声,这表示为了让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盛年的同类了。既是一声忧伤的叹息,又是召唤补充。

3、段9详写第一对斑羚飞渡的场面

(1)生读,谈谈你的感受:

感动:这是一场悲壮的飞渡,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斑羚的身体作为跳板,以老斑羚的死为代价获得生存和机会。而老斑羚们是那么从容,那么义无反顾地奔向死亡,毅然决然地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种群的生存与延续,这样的斑羚,这样的场面,能不强烈地震撼我们的心灵吗?

(2)作者用了哪些方法进行场面的描写?

巧用一连串的动词,使场面的画面感和镜头感增强;

点面结合,详写一对斑羚飞渡的动作和过程成为具体生动的点,略写其它斑羚飞渡的场面,构成有象征意义的面,这是场面描写的常用手法。

在场面描写中融洽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利力增强的感染力。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比喻等)使生动形象。

(3)看“飞渡”flash,学生准备复述,要求抓住“一老一少”和主要动词。

4、段11“没有拥桥,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团结协作,互相“或许……但令我震惊的是,从头到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老斑羚们没有私心,毫无退缩,从容赴死,面对死从容不迫,令人震惊、感动。、段16:“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像一座美丽的桥。”——“彩虹”是虚幻的、美丽的,可以给人类带来幻想、希望,产生精神上的这恋、依赖,美丽的彩虹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走向……彩虹”也是向往投身于美好的理想世界吧。

“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不只是指那一道彩虹,更是象征镰刀头羊行为和精神的闪光。(富有智慧、果断勇敢、勇于牺牲、临难从容、无所畏惧、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自己主动地、从容地走向死亡。)

请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这几句。

三、反思:人类应如何给自己定位?

导:人类的猎枪可以消灭它的肉体,却不能屈服它的精神。在斑羚的生活中,可能没有比持枪的猎人更让它们恐惧了,所以镰刀头羊也曾“悲哀地咩了数声,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但它却用自己的生命为持枪者上了最悲壮的一。

面对如此勇敢、团结的斑羚种群,面对如此勇于牺牲,从容赴死地老斑羚们,面对临危不惧、身先士卒的镰刀头羊,你有何感想?(生谈)

动物们表现出的大公无私、勇于牺牲奉献,先人后己的精神或者说本能不是比我们人类显得更纯粹,不带任何杂质吗?(请看母紫燕勇于自我牺牲的故事)勇气和牺牲在动物们的心里是本能、是天性,是天经地义的事,作为“高级动物”的我们人类是否感到自愧不如?我们应该如何给自己定位呢?

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我们不能也无权破坏自然界。

人类在某些方面(如大公无私、勇于自我牺牲、团结一致、先人后己等)还不如动物,应该向动物们学习,怀着一颗敬畏的心与它们和谐相处。

作为有较高智慧的人类,我们应善待动物,善待生命。

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动物也有生存的权利,不容被剥夺。

四、作业。

下载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二至十四课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二至十四课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英语下册导学案[合集5篇]

    思南县东华中学七年级英语学科导学案 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备课组长签字: 课题; Unit 7Topic 1SectionA课型: 听说课集智备课:复备人: 学习目标: 1.会读会写本课的17个新单......

    七年级下册《丑小鸭》导学案(五篇材料)

    七年级下册《丑小鸭》导学案 【学习目标】、认知目标: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对文学作品......

    七年级英语下册U4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英语导学案 Class_______Grade_____Name ________ Unit 4Don’t eat in class.一课时Section A(1a--1c) 【学习目标】 *掌握P19 的单词和短语;谈论规则;掌握祈使句......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第十四课 导学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第十四课导学案 邮票齿孔的故事 魏家庄小学 刘现荣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青龙一中历史教学学案导学四课型的实践

    浅谈学案导学四课型实践的心得体会 青龙一中 吴雅文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课堂,是学生自我关照、自我修正、自我成长的地方,而非教师表演的舞台。”我觉得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新......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教学案[定稿]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教学案---概要 第一课时 一、基本常识 1.隋朝灭陈,南北重归统一。为加强南北交通和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从605年开凿的大运河以洛阳......

    使至塞上 导学案

    使至塞上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内容。 2.品味古诗文名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意境。 3.激发热爱祖国古典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2014新版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导学案63A

    导学案(二十一) Unit 6 Topic 3 Section A 【学习目标】:1.一些介词在“指路”用语中的用法; 2.会用本课所学知识来问路、指路; 【学习重点】:介词在“指路”用语中的用法; 【学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