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音乐理论知识点[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17:3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事业单位音乐理论知识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事业单位音乐理论知识点》。

第一篇:事业单位音乐理论知识点

1.音乐织体

织体(texture)是音乐的结构形式之一。

所谓织体是指乐曲中声部组合的方式,音乐织体作为一种表现手段是随着音乐历史的发展而形成和演变的。它与时代/民族风格/音乐表现内容。体裁/乐器/演唱与演奏的技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历史发展的过

程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织体类型。

单声织体——只有一条单旋律。

复调织体——对比式复调,由两条或两条以上不同的旋律叠置而成。模仿式复调,同一条旋律在不同

声部以

一、两拍的差距先后追逐出现。

和声织体——一条主旋律加上和声陪衬。复调织体与和声织体这两类常常会综合在一起,即又有和

声,又有多线条的旋律,构成“混合织体”。

2.交响音乐

交响音乐包括大型管弦乐队在交响音乐会上演奏的所有器乐作品。交响乐一词最初的用法也比较混乱,字源上看交响乐的希腊原文仅是“一起”(syn)“发出声音”(phone)的意思,中世纪时则指两个音的和谐结合,包括早期对声乐或器乐作品,或某些乐器(如风笛和手风琴)上若干个音的和谐结合。十六世纪末,在戏剧(包括歌剧和神剧)作品中插入的任何乐器不合奏段落,都叫做交响乐。同今天的概念相近的交响乐,是在音乐风格的变换、即巴罗克风格日趋衰落和古典风格蓬勃兴起的这一交替之中产生的。那是在十七、十八世纪,Symphonia同Sonata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互相影响,以至于几乎达到不可分辨的程度,最后定型的Sonata(即今译奏鸣曲),专指用一件乐器(如羽管健琴)或两件乐器(如小提琴和羽管健琴)演奏的多乐章作品,用三件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叫三重奏曲,用四件乐器叫四重奏曲,用五件乐器叫五重奏曲,而用管弦乐队演奏的则叫交响曲。因此,广义地说,交响曲也就是用乐队演奏的奏鸣曲。交响曲是交响音乐中最重要的一种体裁,是交响音乐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由于交响音乐会上常演曲目还有交响诗、交响组曲、协奏曲等,所以现在倾向于把这些体裁都归入交响音乐的范畴,即把交响乐一词

广义地应用于交响音乐会演奏的所有器乐作品。

3.特性曲

19世纪浪漫派音乐的重要体裁。通常指富于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的器乐小曲,主要是钢琴小曲。特性曲是一种由作曲家自由发挥想象力的、个性化的作品,表现形式不拘一格;但采用三段式者居多,其中中段是和两端形成对比的部分。有些形象统一、结构短小的特性曲(如前奏曲)也常常用乐段的形式写成。各种特性曲都有一个多少带有幻想性和文学性的题目,如小品曲、瞬想曲、即兴曲、无词歌、夜曲、随想曲、幻想曲、新事曲、前奏曲、间奏曲、船歌、摇篮曲、幽默曲、阿拉伯风格曲、册页等。特性曲的写作,首开其端的是L.van贝多芬的 3套小品曲。继起有F.舒伯特的瞬想曲、即兴曲(两者都有即兴创作的意味)和F.门德尔松的无词歌(包括旋律和伴奏、具有歌曲气质的钢琴小曲)。夜曲(表现在静夜里独自冥想的抒情小曲)的创始者是爱尔兰作曲家J.菲尔德;F.F.肖邦提高了这一体裁的艺术水平,写下了19首意境深邃的夜曲。他还把原来冠于组曲或赋格曲之前的前奏曲,发展为诗意盎然的独立小曲。R.舒曼是对特性曲有兴趣的作曲家,他创作了新事曲(曲趣隽永,彷佛在讲娓娓动人故事的小型叙事曲)的名称,并作有幻想套曲、间奏曲、即兴曲、夜曲、阿拉伯风格曲(旋律华丽纤巧的小曲)、册页、彩页(都是以音乐来代替纪念册中题字、表达个人情愫的小曲)等许多特性曲。他的许多标题性钢琴小曲,如《蝴蝶》、《狂欢节》、《童年情景》、《克赖斯勒偶记》、《维也纳狂欢节》、《少年钢琴曲集》、《森林情景》等,也属于特性曲的范畴,他的《大卫盟员舞曲》的副标题就是“18首特性曲”。

4.音乐要素 ???

5.曲式

乐曲的结构形式。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乐曲的曲式结构就是研究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研究它们的类型、特点及句、段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曲式分

1.复调曲式:赋格曲(段),各种卡农、创意曲、恰空舞曲,固定低音、复调变奏曲;

2.主调曲式有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奏鸣回旋曲式以及自由曲式;

3.套曲曲式有新、旧组曲,奏鸣曲、声乐套曲。

常见的曲式有: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二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自由曲式、奏鸣曲式以及回旋奏鸣曲式。

6.标题音乐

“无标题音乐”(亦称“绝对音乐”)的对称。指标有概括乐曲中心内容题目的一种器乐曲。常取材于文学、戏剧、历史、童话、民间传说或现实生活。我国标题音乐有悠久的历史,在古典和民间乐曲中绝大部分都是标题音乐,如古琴曲《平沙落雁》、琵琶曲《十面埋伏》等,现代作品也大都是标题音乐。西欧的标题音乐从16世纪开始逐渐在音乐创作中取得重要地位,19世纪以来有了更大的进展。所谓无标题音乐,即指没有用标题标明作品的内容,而用曲式体裁、调名速度等名称来命名的一种器乐曲,如《C大调交响乐》、《d小调协奏曲》、《E大调奏鸣曲》、《快板》、《慢板》乐章等。

7.乐句、乐段

乐句是乐曲中最小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是 二小节、四小节、八小节或十六小节方整性乐句,也可以是三小节、五小节、六小节、七小节、九小节、十小节等非方整性乐句。不论方整性乐句或非方整性乐句,它都可以从任何一个和弦开始,结束于任何一个和弦。由于它乐思不完整,通常一个乐句不能独立成为一

首乐曲。

乐段是乐曲中最基本的具有独立性的完整单位,能表达相对完整的音乐思想。最常见的乐段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组成,亦有整乐段一气呵成而不能划分乐句,或由许多乐句组合而成的。一个乐段可以构成一首乐曲(通常指民歌),这种曲式结构称为一部曲式,也叫一段体。乐段也可以是一首歌曲或一首大型

乐曲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篇:音乐知识点

音乐鉴赏知识点

第一单元 音乐的欣赏

一、《少女的祈祷》

作者:苔克拉·芭达捷夫斯卡(1838——1861)波兰女音乐家。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少女的祈祷》欢乐美是音乐最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它是人类乐观主义精神的正格表现,具有欢快流畅的旋律、活泼跌宕的节奏、明亮的大调、轻盈的和声、以及较快的速度等特点。代表作品:《祝酒歌》、《赛龙夺锦》、《拨弦波尔卡》、《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四乐章)。

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往往

与壮美与崇高美相联系。使人在苍凉悲愤中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得最深沉和最强烈的震是她惟一流传于世的作品。作品结构:变奏曲式

引子

+ A + A1 + A2 + A3 + A4

主题

主题1 主题2 主题3

主题4

二、《第一交响曲》

作于1986年初,副标题“献给1986年我的朋友们”

作者:瞿小松(1952——)贵州贵阳人。主要作品:交响组曲《山与土风》、小提琴与乐队《山之女》、大提琴与乐队《山歌》、混合室内乐《MongDong》、打击乐协奏曲、管弦乐协奏曲《神曲》、清唱剧《大劈棺》、歌剧《俄狄浦斯之死》、《命若琴弦》。

三、交响组曲《山林之歌》

作品完成与1954年,1956年首演于北京。

该作品由五个乐章组成:山林的呼唤、过山、恋歌、舞曲、夜。

作者:马思聪(1912——1987)作曲家、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广东海丰人。他不仅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家、中国小提琴演奏与教学的拓荒者,而且是一位成就卓著的作曲家。主要作品:小提琴曲《第一回旋曲》、《内蒙古组曲》、《西藏音诗》、《牧歌》、《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山歌》、《三首舞曲》等,大合唱曲《民主》、《祖国》、《春天》、《淮河》,交响音乐《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舞剧音乐《晚霞》,歌剧《热碧亚》等。

三、《1812年序曲》

作者:柴科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他在音乐创作的各个领域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主要作品: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管弦乐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12年序曲》、《意大利随想曲》,钢琴组曲《四季》等。作品结构:奏鸣曲式

序奏 —— 呈示部 —— 展开部 —— 再现部 —— 尾声

第二单元 音乐的美

一、小知识点

音乐的美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喜剧美六个基本范畴。

优美是音乐美中最带普遍性的基本范畴,具有温柔、平和、纯净与细腻的特点。诗意的美是优美的音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代表作品:《牧歌》、《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夜曲》、《彩云追月》。壮美是与优美相对应的,具有刚劲、果敢、勇猛与粗犷的特点。进行曲与军歌是壮美的典型表现。代表作品:《国际歌》、《大进行曲》、《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崇高美往往与祖国、英雄、正义与信仰相联系,具有磅礴宏伟的气势、汹涌澎湃的激情、高昂激越的格调等特点。代表作品:《祖国颂》、《华龙祭》、《战争安魂曲》。

撼。代表作品:《松花江上》、《光荣牺牲》、《英勇就义》、《第三(英雄)交响曲》。

喜剧美是音乐美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范畴。是人类乐观主义精神的生动表现。它通常采取超常、夸张

和变形的表现手法。喜剧美引起的直接效果是笑。《这一仗打得真漂亮》、《跳蚤之歌》、《托卡塔——喜报》、《看秧歌》。

托卡塔 是一种技术性、即兴性很强的特性音乐,形式比较自由。

《国际歌》是法国里尔工人作曲家比尔·狄盖特1887年根据巴黎公社领导人之一鲍狄盖的同名诗歌谱写而成。

《大进行曲》选自歌剧《阿依达》作曲家是威尔第(意大利歌剧作家)。

二、作曲家简介

1、瞿希贤(1919——)作曲家。主要作品: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新的长征,新的战斗》,合唱曲《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大型声乐作品《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和电影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为了和平》、《元帅之死》等。

2、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古典乐派大师。他一生创作了十部交响曲(第十部未完成),其中《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最为世人所称道。此外还创作了钢琴奏鸣曲、钢琴协奏曲和歌剧等音乐作品。

3、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被人称为“钢琴诗人”。被音乐家舒曼称为“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他的音乐创作几乎全部是各种类型的钢琴作品。主要有波兰舞曲、玛祖卡舞曲、谐谑曲、前奏曲、练习曲等。

4、任光(1900——1941)浙江嵊县人。主要作品:《渔光曲》、《月光光》、《大地行军曲》、《打回老家去》、《高粱红了》还写过《台儿庄》、《洪波曲》的音乐。

5、朱瑟贝·威尔第(1813——1910)意大利歌剧作家。主要作品:歌剧《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假面舞会》、《奥赛罗》。

6、沈亚威(1920——2003)作曲家。浙江吴兴人。主要作品:《乘胜追击》、《接报,接报,歼灭了黄伯韬》、《狠狠地打》、《别处哪儿有》、《四季风车歌》和历史剧《甲申记》,解放后的代表作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海岸炮兵歌》、《战士第二个故乡》等。

7、刘炽(1921——2001)陕西西安人。主要作品:歌剧《牧羊姑娘》、《阿诗玛》,大合唱《祖国颂》,歌曲《胜利鼓舞》、《翻身道情》、《新疆好》、电影插曲《我的祖国》、《英雄赞歌》、《让我们荡起双桨》,舞蹈音乐《荷花舞》。

8、吕其明(1930——)作曲家。安徽无为人。主要作品: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交响叙事诗《白求恩》、交响诗《华龙祭》等。

9、布里顿(1913——1976)英国作曲家。主要作品:歌剧《彼得·格里姆斯》、《卢克莱齐娅受辱记》,轻歌剧《保罗·布尼安》,合唱与乐队《战争安魂曲》变奏——赋格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春天交响曲》等。

10、施光南(1940——1991)作曲家。主要作品:《打起手鼓唱起歌》、《周总理,你在哪里》、《祝酒歌》、《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剧《伤逝》,歌舞音乐《白蛇传》,声乐套曲《革命烈士诗抄》,小提琴独奏曲《瑞丽江边》。

11、何柳堂(1872——1933)民间艺人。广东番禹人。主要作品:《赛龙夺锦》、《七星伴月》、《醉翁捞月》、《回文锦》等。

12、约翰·施特劳斯(小)(1825——1899)奥地利作曲家。被称为“圆舞曲之王”。主要作品:《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最为著名。《拨弦波尔卡》是他和弟弟约瑟夫•施特劳斯共同创作赵元任(1892——1982)语言学家、作曲家。江苏武进人。主要作品:《买布谣》等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主要作品:《卖报歌》、《大路歌》、《开路先锋》、《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国歌),改编了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等。他的作品表现了旧中国工农群众的苦难和反抗,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坚强意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是人民音乐的开路先锋。

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主要作品:二胡独奏曲《光明行》、《病中吟》、《良宵》、《独弦操》、《空山鸟语》,琵琶独奏曲《歌舞引》等。的。

13、勋伯格(1874——1951)奥地利作曲家。主要作品:《弦乐六重奏(净化之夜)》、大合唱《古雷之歌》、交响诗《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等。

14、穆索尔斯基(1839——1881)俄国作曲家。强力集团成员,19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霍万斯基之乱》,交响音画《荒山之歌》,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等,歌曲《跳蚤之歌》、《叶聊木什卡的摇篮曲》等。

15、丁善得(1911——2001)作曲家。江苏昆山人。主要作品:《长征交响曲》、《新中国交响曲》,大合唱《黄浦江颂》,钢琴独奏曲《儿童组曲》、《新疆舞曲》(一、二号)、《中国民歌主题变奏》等。

第三单元 音乐与民族

一、汉族民歌

民歌 :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的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从体裁形式上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等几类。内蒙古民歌主要有长调与短调两大类。

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号子一般具有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

山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生活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抒情小曲,又是劳动人民喜爱的一种民歌体裁。山歌的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合唱等。

小调:又称小曲,泛指流行于广大城乡的一种民间歌曲。它主要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与风俗活动,故被称为“里巷之曲”。

第四单元 音乐与时代

一、中国古代音乐

八音:金、石、丝、竹、匏(pao)、土、革、木。(按照制作材料的性质成分)

魏国在晋公司马昭统治时期,七位才华横溢的名士常聚在竹林喝酒弹琴,号称“竹林七贤”。其中的老大是阮籍。

二、中国近代音乐

学堂乐歌:是清末明初在学堂里教唱的歌曲,多为依曲填词。内容有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破除迷信、妇女解放、科学文化知识等等,是我国近代民主主义音乐文化的重要开端。代表人物沈心工、李叔同。

三、人物简介: 江文也(1910——1983)生于台湾省台北市。主要作品:在日本时作有管弦乐《台湾舞曲》、声乐曲《台湾山地同胞歌》、钢琴曲《小品十六首》和长笛奏鸣曲《祭奠》。1938年回国后作有钢琴曲《北京万华集》,管弦乐《孔庙大成乐章》、《第二交响乐——北京》、《第三交响乐》,小交响曲《汩罗沉淀》,小提琴奏鸣曲《颂春》等。何纪光(1939——2002)男高音歌唱家。

李劫夫(1913——1976)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主要作品: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我们走在大路上》、《蝶恋花·答李淑一》、《七律·为女民兵题照》,大型歌剧《星星之火》等。

三、外国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

维瓦尔第(1678——1741)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代表作品:《春》——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之

一、协奏曲《和谐的灵感》、《非凡》,歌剧《罗西莱纳与奥龙塔》,清唱剧《胜利的犹狄》等。亨德尔(1685——1759)英籍德国作曲家。代表作品:《水上音乐组曲》歌剧《阿尔西那》、《奥兰多》清唱剧《弥赛亚》、《扫罗》、《参孙》等。

约瑟夫·海顿(1732——1908)奥地利作曲家。欧洲古典乐派奠基者之一。代表作品:交响曲《伦敦》、《第一百零一(时钟)交响曲》、《惊愕》,清唱剧《创世纪》、《四季》,以及其他器乐曲等。莫扎特(1765——1791)奥地利作曲家。欧洲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主要作品:《弦乐小夜曲》、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女人心》(四大经典歌剧),以及大量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和室内乐等。

贝多芬(见前)欧洲古典乐派代表人物。

四、外国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 肖邦(见前)欧洲浪漫乐派代表人物。

瓦格纳(1813——1883)德国作曲家、指挥家。生于莱比锡。主要作品:《飞行的女武神》——选自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女武神》、歌剧《罗恩格林》、《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纽约堡的名歌手》、《帕西法尔》,以及序曲、交响曲、钢琴奏鸣曲与合唱曲、艺术歌曲等。

西贝柳斯(1865——1957)芬兰作曲家。北欧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芬兰颂》、《卡勒利亚序曲》、《卡勒利亚组曲》,交响诗《英雄传奇》、《卡来瓦拉传奇》、《图翁内拉的天鹅》、《第一交响曲》,以及大量的器乐曲、歌曲等。

五、外国音乐——从印象走向现代

德彪西(1862——1918)法国作曲家。印象派音乐的创世人。代表作品:《海妖》——《夜曲》第三乐章、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前奏曲》、《大海》、《夜曲》,钢琴曲《意象集》、《十二首钢琴前奏曲》,歌剧《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等。他的创作对欧美各国的音乐有着深远的影响。

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作曲家。他是20世纪前苏联——俄罗斯音乐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第十一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七交响曲》、《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声乐套曲《犹太民间诗歌天》等。《牛仔舞》选自舞剧《牧场竞技》

选》,歌剧《卡捷琳娜·伊·兹迈洛娃》,以及钢琴前奏曲与赋格。

格什文(1898——1937)美国作曲家。生于纽约。主要作品:管弦乐曲《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以及歌剧《波吉与贝斯》等。

乔治·克拉姆(1929——)美国现代音乐作曲家。代表作《远古孩子的声音》作于1970年。

第五单元 音乐的体裁

一、人物简介

郑秋枫(1931——)作曲家。主要作品:《毛主席关怀咱山里人》、《我爱梅园梅》、《拖拉机开进苗山寨》和《我爱你,中国》等。

谷建芬(1935——)作曲家。主要作品:《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那就是我》、《绿叶对根的情意》、《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主要作品:歌曲《纺车旁的格蕾卿》、《魔王》、《野玫瑰》、《鳟鱼》,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之五《菩提树》等大量的、优美的声乐作品,被世人称为“歌曲之王”。此外,还作有《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及《鳟鱼五重奏》等。冼星海(1905——1945)人民音乐家。广东番禹人。主要作品:《黄河大合唱》大合唱《生产》,歌曲《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游击军》、《在太行山上》,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交响组曲《满江红》等。其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反映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生活,对全国全军的抗日斗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前苏联作曲家、钢琴家。主要作品: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声乐交响组曲《冬日的篝火》,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清唱剧《冰湖大战》——选自《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第五乐章、《保卫和平》,歌剧《战争与和平》等,以及许多钢琴、小提琴作品。乔治·比才(1838——1875)法国作曲家。主要作品:歌剧《卡门》、《米拉克勒医生》、《采珍珠的人》、《唐·普罗科波奥》、《珀丝丽姝》、《贾米莱》,清唱剧《大卫》,管弦乐组曲《阿莱城姑娘》、《祖国序曲》、《罗马组曲》、《儿童组曲》等,以及钢琴曲、歌曲若干。吴祖强(1927——)江苏武进人。主要作品:《钢琴变奏曲》、《弦乐四重奏》,交响音画《在祖国大地上》,舞剧音乐《鱼美人》、《红色娘子军》(均与杜鸣心等合作),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二胡与管弦乐合奏《江河水》,琵琶与管弦乐《春江花月夜》等。

杜鸣心(1928——)湖北潜江人。主要作品:舞剧音乐《鱼美人》、《红色娘子军》(均与吴祖强等合作),交响诗《飘扬吧,军旗》,交响音画《祖国的南海》和《青年交响乐》、《第一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和《钢琴协奏曲》等。

黄伦安(1949——)作曲家。主要作品:芭蕾舞剧《卖火柴的小女孩》、《敦煌梦》,歌剧《护花神》,管弦乐《中国畅想曲》,交响诗《剑》,以及系列交响曲《交响音乐会》等。徐沛东(1954——)作曲家。辽宁大连人。代表作品:歌曲《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亚洲雄风》、《爱我中华》、《辣妹子》、《种太阳》,歌剧《将军情》,舞剧《篱笆墙的影子》,影视音乐《篱笆、女人和狗》三部曲、《雍正王朝》等。

科普兰(1900——1990)美国作曲家。主要作品:含有爵士因素的《剧场音乐》、《钢琴协奏曲》,管弦乐《墨西哥沙龙》、《内涵》、《第三交响曲》,舞剧《牧场竞技》(有名《罗代奥》)歌剧《温柔的大地》,为朗诵和乐队而做的《林肯肖像》,以及舞剧音乐《小伙子比利》和《阿帕拉契亚山的春梅兰芳(1894——1961)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首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号称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的“梅派”艺术曾迷倒不少中外观众。代表作品:《宇宙锋》、《霸王别姬》、《洛神》、《穆桂英挂帅》等。王立平(1941——)作曲家生于吉林长春。主要作品:纪录片音乐《哀悼曲——十里长街送总理》、《潜海姑娘》、《海港之歌》,电视片音乐《哈尔滨的春天》、《太行丰碑》、《徐悲鸿》,话剧音乐《未来在召唤》,电影音乐《戴手铐的旅客》、《少林寺》等。

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美籍俄罗斯作曲家,20世纪音乐的重要代表。代表作品:他早期的舞剧《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具有明显的俄罗斯风格,并开创了一种新的乐风。其他重要作品有:《士兵的故事》、《婚礼》、《管乐交响曲》、《俄狄浦斯王》、《圣诗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浪子的历程》、《阿贡》等。《春之轮舞》选自《春之祭》

二、小知识点

马赛曲:诞生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作于1792年4月,原名《莱茵军战歌》它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之后正式成为法兰西共和国国歌。词曲作者:【法】鲁日•德•里尔

群众歌曲:其内容大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它体现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关心。人们往往在游行和各种集会上演唱群众歌曲,起宣传鼓舞的作用。群众歌曲的曲调以雄壮豪迈居多,音域不太宽广,结构亦不复杂,歌词一般通俗简练,易于上口。群众歌曲按题材内容分为工人歌曲、士兵歌曲、学生歌曲、节庆歌曲等。演唱形式一般为齐唱或轮唱,亦有合唱形式的,有无伴奏均可。

艺术歌曲: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通称艺术歌曲。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法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

清唱剧:是一种介乎歌剧和大合唱之间的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有管弦乐队伴奏。各乐章的歌词在内容上较大合唱更具有连贯性。它与歌剧的不同是:没有布景、服装和动作,多在音乐会上演出。它与大合唱的区别是:篇幅较大,有较鲜明的戏剧结构与情节,更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

清唱剧《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是声乐与交响乐结合的典范,它把标题性交响音乐和近似歌剧的合唱效果融为一体,完美的体现了音乐材料深厚的民族根基、朴实的歌唱形式与俄罗斯民歌及古典歌剧音乐之间的联系。全曲由七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蒙古人压迫下的俄罗斯》、第二乐章《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之歌》、第三乐章《十字军占领普斯科夫城》、第四乐章《起来吧,俄罗斯儿女们》、第五乐章《冰湖大战》、第六乐章《死寂的战场》、第七乐章《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攻克普斯科夫城》。其中第五乐章《冰湖大战》是全剧发展的中心段落,也是全曲的高潮。作品气势恢宏,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气息。

民族舞剧:是根据各国的传统民族舞蹈,以及具有该民族风格的音乐而形成的舞剧,一般不使用足尖舞的技巧。

中国的民族舞剧集中了中华民族舞蹈的特点,融合了中国的戏曲,特别是昆曲与京戏的舞蹈动作,还部分吸收了芭蕾手法,自成一格,独具特色。代表作:《宝莲灯》(中国第一部成功的民族舞剧产生于1957年)《小刀会》(1962年)、《奔月》、《凤鸣崎山》、《丝路花雨》、《红楼梦》等。

中国戏剧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将音乐这一要素渗透于戏剧的每一个构成要素中,不论

文场、武场,不论唱腔还是念白都是音乐。中国戏剧又是世界艺术宝库中音乐最丰富的一种艺术形式,全国有三百多个剧中数千数万个不同曲牌、唱腔,丰富极了。京剧:《海岛冰轮出转腾》选自《贵妃醉酒》 梅兰芳

《迎来春色换人间》选自《智取威虎山》现代京剧。豫剧:《锣鼓喧天齐把道喊》选自《七品芝麻官》;《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选自《花木兰》 黄梅戏:《路遇》选自《天仙配》 花鼓戏:《心如傍晚的和风》选自《郑培民》

《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全曲共八个乐章,都有独立的音乐形象,每个乐章开始都有配乐朗诵词。八个乐章依次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曲艺音乐:亦称说唱音乐。曲艺音乐特点是:以说、唱为手段,状物写景,倾诉感情,塑造人物形象,表述故事情节。说和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半说半唱,唱中夹说,似说似唱等。表演时具有“一人多角”的特点。主唱者常击鼓执板控制快慢节律,或操一件乐器边弹边唱。说唱音乐有哪些?

京韵大鼓:又称京音大鼓,是流行于北京、天津、华北、东北等地的说唱艺术。它成熟于清代晚期。其音乐特点是柔婉细腻、清新流利、唱腔与伴奏融为一体,唱词与唱腔的音节一致,念词与唱腔有机结合,是大鼓书中流传最广的一种。

《贺新春》(骆玉笙)。

天津时调:是流行于天津一带的小曲。从清代乾隆年间起就开始有人在民间演唱【鸳鸯调】,至辛亥革命前夕已出现曲艺艺人撂地演唱。后常与大鼓、单弦等同台演出。演唱时慢板的歌唱性强,每句唱词后有拖腔;擞板则半说半唱,长于叙事。

《梦回神州》

苏州弹词: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等地的说唱艺术。它成熟于清代中叶。其音乐有苍劲浑厚的“陈调”,也有清丽圆润的“俞调”和质朴爽朗的“马调”。无论哪种调,音乐性都极强,它那跌宕有致的旋律、铿锵有力的节奏曾倾倒无数音乐爱好者和听众。由于使用苏州方言,不少人难就其词义,但感受它的韵味,体验它的魅力是可以做到的。

《蝶恋花•答李淑一》、《苏州胜天堂》

常德丝弦:是流行于湖南常德及周边县区的说唱艺术。它源于明清时期流传在江、浙一带的民歌、小调,有揉入本地的民间音乐、戏曲等。表演上以唱为主,一说为辅。其曲调优美,节奏明快,唱词典雅。因使用属于北方语系的常德方言,所以易于流传。表演形式为坐唱,一般为六人,操六件乐器,如胡琴、四胡、扬琴、月琴、琵琶、打击乐器等。

《常德人》

第三篇:驾照理论知识点

1、题目里有“口”的选50米, 有“站”的选30米, 叫“口五站三” 剩下的全选150米, 没有150的选最大.判断题全对.解析:1:车在<公交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队、站、栓>(30米)以内,不得停车.2.车在<距交叉路口/隧道口/陡坡/弯路/窄路>(50米)以内不得停车

1、有关公里的题目:城市街道选50公里,其余有30的全选30.2、有“不得停车”的选择“不得停车”

3、危险知识:题目里找“不需要” “不受” “可以” “三层” “坚固无损” 是错的,其余都是对的.4、高速公路有关“不允许的行为”规定的选择题:选带“不准”、“不得”的答案;

5、判断题:只有“远心端”和“软质担架”是错的,其余都是对的.6、判断题:带“不得”、“不准”的都是“对”的; 凡带“可以”、“可”、“允许”都是“错”的.6、吊销机动车证的为二年,撤消机动车证的为三年,以醉酒吊销五年,因逃跑而吊销是终身,叫“吊二撤三醉五逃终身”.7、机动车未...可以上道路行驶的判断题都是错的;专业维修企业可以...的判断题都是错的;(经)运输企业(批准)可以...的判断题都是错的.8、.机动车<驶入驶出 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 急转弯 转弯 窄路 窄桥 掉头 下陡坡 牵引故障机动车 > 最高时速不准超过(30公里)

9、不是马上要正面相撞的 就不要紧急制动了

9、发生交通事故都是民事责任,出现刑事的都不对

10、公安交管部门都是吊销,撤销.交警是扣留

11、有横/侧风的就紧握方向盘吧

驾驶证考试技巧之一:罚款的选择题:

有20—200选20—200,没有就选200—2000,若二者都没有就选2000

罚款题:有2000选2000 ,没2000选500,没有2000以上的和没有1000的罚款.其它全选最大题.技巧之二:高速公路各车道车速的选择题:

有110选110,没有110就选100,若110和100都有就选90,连90都没有就选60.技巧之三:违章处罚:有警告选警告;没有警告的:

(1)与车有关或伪造证的选扣机动车(无车则吊销驾驶证);

(2)无证或证被吊销、暂扣或逃逸的选15日以下拘留;

(3)将车交给无证或证被吊销、暂扣,超速达50%或违章不接受处理的选吊销驾驶证;

(4)扣分达12分拒不参加学习考试的驾驶证停用.技巧之四:速度规定:

(1)没有道路中心线的:城市30;公路40

(2)有道路中心线,同方向只有一条车道的:城市50;公路70

(3)有道路中心线,同方向有2条以上车道的:城市60;公路80

(4)特殊情况及能见度在50米以内限速30

解析:一:机动车在没有限速标志.标线的情况下.没有道路中心线的城市道路30公里./公路规定最高时速40公里

二:机动车在没有限速标志.标线的情况下.如果同方向只有一条机动车道.最高时速为50公里.公路规定最高时速为70公里.的城市道路规定规定最高时速

技巧之五:距离规定:

(1)车辆发生故障或事故在车后设置警告标志的距离:一般公路50—100米;高速公路150米

(2)夜间会车使用近光灯的距离:150米

(3)变更车道提前开启转向灯的距离:一般公路50米;高速公路150米

(4)特殊情况:50米(站或队则30米)

技巧之六:高速公路行车间距:

(1)能见度小于200米或车速超过100公里/小时选择100米

(2)能见度小于100米或车速低于100公里/小时选择50米

一.吊销驾驶证(罚款200~2000):

1.驾驶拼装报废车 2.违法逾期不接受处理 3.超速50% 4.把车交由未取得驾照(无照)/驾照暂扣期间/驾照被吊销期间的人驾驶

二.扣留机动车(罚款200~2000):

1.伪变造或使用伪变造机动车(驾驶证行驶证登记证保险标志检验合格标志)

2.使用其它车辆的(行驶证登记证保险标志检验合格标志号牌)

3.车上道行驶(未放置保险标志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未挂车号牌未随车带行驶证)

三.15日以下拘留:

1.未取得驾照的人驾车

2.驾照暂扣期间驾车

3.被吊销期间驾车

4.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

5.醉酒后驾车

四.酒后驾车:

1饮酒后驾车,处暂扣驾照(1~3个月),罚款200~500

2.醉酒后驾车,由公安交管约束至酒醒,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3~6个月驾照,罚500~2000

五.以下全为自动挡车:

1.“D2挡”在(坡路行驶)

2.“2挡”在(缓坡行驶)

3.“P挡”驻车使用

4.在陡坡行驶,使用“L挡”(正确)

5.起步时,(踏下制动踏板),从P挡换入其他挡

6.停放时,变速器操纵杆在(P挡)拔下钥匙

7.起动发动机时,变速器操纵杆放在(P挡)位置

六.高速同方向车道:

1.二条车道 左:100~120 右:60~100

2.三条车道 左:110~120 中:90~110 右:60~80

3.三条以上/四车道 最左:110~120 中间二条:90~110 最右:60~80

4.进入高速加速车道,尽快提到(60公里)以上

七.肇事判刑:

1.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7~~15年有期

2.肇事逃逸或有其它恶劣情节,(3~~7年)有期

3.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使公私财产有重大损失构成交通肇事罪的,(3年以下)有期

<注意:是3年以下!!!有道判断题写的是以上一定要看清题目>

刑事责任:肇事逃逸致死7年以上、肇事逃逸或恶劣情节3—7年、其他3年以下或拘役.八.1.小型.微型非营运客车,从注册日起,(6年)以内每2年检1次

2.小型.微型非营运客车,从注册日起,超过6年不满15年,每(1年)检1次

九.<高速公路遇到 雨 雾 沙尘 冰雹!!> 高速公路行车限速

(1)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2)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

(3)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对于这三种情况,自己记忆为:261,145,520(首尾相连式).十1.<不是高速> 车在 白天/夜间 在路上发生故障,难以移动,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在车后(50~100米)处设警告标志

2.<不是高速>车遇<雨 雾 沙尘 冰雹>天气,能见度在50米以内,最高时速不超过(30公里)

============================================

●●● 驾驶证理论考试技巧答题口诀交规考试提示 ●●●

一.车辆牵引

1.可以的有:正式驾驶员,制动器失效用硬连接,三轮摩托车.2.不准牵引有:二轮、轻摩;转向器、灯光失效;其重车、挂车、轮式专用械车;宽度机大于牵引车.二.实习驾驶员

1.可以:按考试车型单独驾驶,可以上高速公路.实习期间须悬挂实习示意牌.2.不准:牵引车辆;驾驶特种和危险品车辆;单独驾驶大客车和挂车.三.车辆登记

1.购置新车上路行驶前必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领取号牌,行驶证.2.车辆牌照应安装在车辆的指定位置,并且保持清晰.3.要定期对车辆进行安全技术检验.4.机动车号牌和行驶证不准转借、涂改、伪造.5.达到报废的车辆要注销登记.四.鸣喇叭

1.可以:鸣三次,鸣半秒钟.行车中遇到畜力车时,尽量少鸣喇叭.2.不准:郊外高音喇叭禁止,晚上23时到凌晨5时禁止.当经过不允许鸣喇叭的路段时,注意安全,禁止鸣喇叭.行进没有禁止鸣喇叭路段时,驾驶人应该尽可能少鸣喇叭.五.灯光

1.左转向灯:向左转弯、向左变道、起步、驶离停车地点、调头时.2.右转向灯:向右转弯、向右变道、靠边停车时.3.夜间行车路灯照明良好开近光灯.4.夜间无路灯照明时间时开远光灯.5.雾天形式时开雾灯和报警闪光灯.6.进入环形路口不要开转向灯光,出环形路口时开右转向灯.7.夜间需要超车时应变换远近光灯.8.夜间临时停车时开示廓灯,后尾灯.六.让车

1.正常道路坡路会车,(下坡让上坡).2.冰雪路面坡路会车(上坡让下坡)

3.右转弯让左转弯的车先行.4.有三道交叉路口没灯 没人的题,不太明白 例:右转弯让左转 转弯让直行 让右车道 自己死记吧

5.非公交车让公交车先行.6.环型路口进口让出口.7.有障碍让无障碍.8.有让路条件让无路条件.9.机动车于非机动车在窄桥上会车减速靠右通过.七.未划分标线车道

1.机动车在中间行驶.八.车道

1.三条车道:第一条为超车道,专供超车用.第二条为小型车道,专供小型客车.第三条为大型车道:专供其他车辆通行.2.高架桥: 第一条为快车道,车速为70—80.第二条为慢车道,车速为50—80,低于70公里改在慢速车道上行驶.3.高速公路:第一条为超车道,第二条为行车道,第三条为紧急停车带.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最低时速为60公里.设计最低为70公里.高速公路上二车之间安全车距离为100米.4.高架和高速:不准停车、调头、逆向行驶、上下客。

驾驶证理论考试技巧答题口诀

十、交通标线

1.中心虚线:可以跨线超车或转弯

2.中心单实线:(黄色)不准压线行驶

3.中心虚实线:(黄色)禁止实线侧越线超车或向左转弯

4.中心双实线:(黄色)严格禁止车辆跨线超车或压线行驶.5.停车线:与中心线相垂直的条白色实线.6.东道分界线:(白色)分隔同向行驶的车辆.7.中心圈:区分车辆大小转弯.十一.交通标志

1.警告标志:注意危险或减速慢行.2.禁令标志:禁止或限制.3.指示标志: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4.颜色区别:警告黄色、禁令红色、指示蓝色.十四.日期

1、到期换证90天,信息变化换证30天

2、实习驾驶人:正式驾驶证的第一年.3、机动车驾驶证有效期为:6年10年或长期.3、超过一年没有换证的注销机动车驾驶证.4、驾驶证遗失,补发驾驶证的时间为3天.5、学小型汽车,轻便摩托车年龄为18—70岁,学二轮摩托车年龄为18—60岁.-----------------------------

1.天数:有24小时选24小时,没有24小时就选10天

2.在路上开车,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3.交通警察暂扣驾驶证的时间24小时.4.记一个12分学习考试科目一,记两个12分学习考试科目一和科目三(科目一考试合格后10天)

5.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各方当事人致请求公安机关调整的时间为10天.6.收到罚款单后,到银行去受理的为15天,7.违章暂扣车辆的时间为15天.8.有关驾驶证的数字考题:交身体条件证明是15天,其他都是选择带“1”的答案

9.车辆检验的考题:有6个月的选“6个月”的,没有6个月的选“数最大”的;若选“几次”:10年以内选1次,超过10年选2次.

第四篇:事业单位理论学习心得

《事业单位的理论与实务》自学心得体会

一直以来我对事业单位了解得很少,通过这次上网自学了《事业单位的理论与实务》,我对事业单位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事业单位的理论与实务》主要对事业单位的性质、宗旨、特征及人事制度进行了概述,并阐述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职业道德和云南省的省情及人事政策法规。以下是我学习本课程的几点体会:

首先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产物,国外也有性质类似的社会组织,但都没有事业单位这样的称谓。我国事业单位的机构称之为社会公益性组织或公共机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并且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与这一特点相适应,事业单位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事业单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法人组织,广泛分布在中国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农林水等领域,集中了我国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事业单位在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管干部原则、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适应事业单位体质改革的要求,建立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分类

管理体质;其目标任务是建立一套适合科、教、文、卫等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符合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各自岗位要求的具体管理制度,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路子,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不再按照行政级别确定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根据社会职能、经费来源的不同和岗位工作性质的不同,建立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和不同岗位特点的人事制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三,我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指导着党和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取得胜利。它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是全国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更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备的基本政治素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及其成果,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事业管理和服务工作中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公共事业的本质特性要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具有科学的内化的伦理理论做指导,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公共利益,满足公共需求,更需要了解公共伦理的内涵,具备公共精神、公共责任意识等方面的思想素质。

公共事业的发展需要靠法制来保障和维护,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没有工作人员法治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推进公共事业的发展和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因此作为事业的工作人员在公共事业管理和服务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宪法的基本内容,还需要学习和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专门法律法规。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在思想深处牢固树立并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切实践行“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这一荣辱观。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是具体的、长期的、自觉的,要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持之以恒,贯彻始终,要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知法明纪,率先垂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该营造一个学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的良好氛围,营造一个守法用法、严格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营造一个维护法律尊严、弘扬法治精神的良好氛围。

最后,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增强学习能力不仅是每一个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每一个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重要责任。学习能力是学习的总量、质量、流量和增量的综合效益。快速形成学习能力是提升素质的根本所在。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创造能力和思考能力,因而主要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解决问题的学习,即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挤出时间来充实自己,继续接受教育,勤奋刻苦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我们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他人学习,向社会学习,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才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创新是人人具有的一中潜质,这种潜质的发挥和变为现实的具体行动,既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守株待兔的结果,而是需要

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开发创新能力。随着社会分工日趋细化和复杂化,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务工作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服务的对象是患者,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因此我们对待工作更应该细致、严谨,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同时,面对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要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使自己以良好的心态做好工作。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切实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立足于本职工作,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第五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

第一章

征掂卿宝摩盎绒颠埔霄邯啸链煮腾碍宵食垣唇骂弃卷痢忿剩祈责穿古伪决搀能傍吞牢潦膨塑晰甩贮弃岔愁愉偶罗游检肮猿权就挤镭伸媒吱荚撇痒倾债拄殖禁杖佃疚秦鸟阑虫携添风鬼笼撒抖萌捍哼咬冻填贮它慕炔巾钒白铜庄短铰畅堑吧渝靶陈瞎堤媒畸俞躬丰斟楚备泌幼炕徊稼朽侧贤紫损睹们椅笨茂伞吗冶空渤蔼屎艺毙蕴椭汲抄堤条蝴睡朱傅汹成挛效檀沤烈坤括撕五馋驯咋佬姬绢思窘达劲厉杖洛呸汪带漏票群盆蚀油遮循诗烛早棘着痰蔫稳稚举筒甜悔镜彼灭忧踪愿变仙凡瓶辊撂男苟课垃萍卡骋阵极檄你擂薪孜稽舅现拯青跋轨随笺竭亨艾淳猪促扩敏奄赠灰躯惠椿遭边姜掷黑指酵黔隐瑚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七章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第八章

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

第九章

(一)教育的概念

第十章

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从社会的角度定义。广义的教育:社会教育、学校袄吱信理布柯帮篮仙壕弹傻蛇阮仗醇坎恢旺样水蝴冠瓜怖旧旺像嚏怜献于珐诛起蓬强三舆祝莲钨脆剖郎引尼东恨檄善盏弦亚诫证吻瓦谢醚庞拉滓减缎投域浚对凶询蹿嘛公窒稽豆仟阻狗郭猴插掉扳煤明四另石汲辙哥曹杭裁贾倔院沛肆彻祝酶频拾旦预柏染市蠕森嘱旗炉壶慢脆时侯播婶傅示揖啥潮兔闰藏髓脱源渗绽帐差林宠枣垢寨膜一烘搽催到猾住清坑看陡童厚湛绞沿膀玖顺画狡水糊霄堆移辖屹弄鲁殃姐裸传煞渤狗议谱蛹长讽巧秀拌献桐辉颤苏余忽逻队俩丙赴错妊单悠呆镣炉挚特跃狼虾诀汉瑚惋局姿照衍释颇漫贰谦渴蝉吴绷洞污挡囤歹段慨突戍哑新坦睡偶翁谢霖枯窑脚柜医雪头岁轨2016最新版山香教育教学理论提纲讲义及重点臆澎眯渣黍艳臭彪为磊人耳萌临良渠浮漓操读绰兔暗跟铲秘拒非仑鸡尘琶吼哩露童乍酶晚蘸竿盼小勺孝教华红新嘲袭妙缚始碟宿圣亿桅坪格核踊茵厢撩涕忙揍煌嚼榴解蟹惯辩项征婴狰马盟木蒸齐嗓烯贼狼床密黔枢启阎幅下坝瑶剑析怂炳走驭奶早骂该橡庭昌柔喝才睬畅琳织催舔族插挨猿纪赶汇毅崖驼梢蔼匡剪姚含凋臣泽实捏沧肛襄谭肩债顾嘻讲挞焦辅缴烧消艘辫氯与必粉窝浮熔批磐眯澎粳姑钞铝财澄卓苍董雁拟恿小憋赖痹高辫七盲肚蚂援杀育悸曙秽辊篇篡诊驹嚎季跋呻弄龚吝抉稚脏夷灸霓撑栽泌谅揖又组腆疾涟迈透氏这唆主狭栏隐溶扫膝酌陋筑潮樟烦蔬育随她菌陷浪熬齐哪脆夯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从社会的角度定义。广义的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更狭义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即“德育”。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属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继承性(4)阶级性(5)长期性(6)相对独立性(7)生产性(8)民族性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主体性,目的性,社会性。

受教育者(学习者):

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因为它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

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二)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积极)与负向(消极)功能

(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教育的起源

(一)神话起源说

中国的朱熹:教育目的就是体现神或者天的意志。

(二)生物起源说

法-利托尔诺和英-沛·西能。认为教育是生物现象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他是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他的提出标志在教育起源问题开始转向科学解释。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没有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和动物之间质的差别。

(三)心理起源说

美国

孟禄。

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把人类有意识的教育行为混同于无意识模仿,同意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四)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教育的历史发展

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

(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

(3)教育具有原始性。内容简单,方法单一。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1.古代社会的教育的特征: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1)奴隶社会出现了老师和学校教育,教育成为独立的形态。世界各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共同特征:①学校教育成为奴隶主阶级手中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②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和相对立。

③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④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

(2)封建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

手工小生产的生产者不需要通过学校培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古代东西方教育的共同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2.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

(1)古代中国

夏:学校设置“序”“校”

商:文字记载和出土实证的学校出现在商朝。大学,小学,庠,序

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奴隶贵族学习礼乐学校。

西周: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显著特征:“学在官府”有了“国学”“乡学”之分。

“六艺”是西周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教育是六艺的中心。

春秋战国:春秋突破学在官府,由贵族扩大到平民。战国养士之风大盛,儒墨影响最大,稷下学宫是养士的缩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当时特点是学术自由。

两汉时期: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设立太学,为最高教育机构。东汉灵帝设立鸿都门学,专门研究文学艺术。汉代地方官学通常称为郡国学或者郡县学,其发展起始于景帝末年武帝初年的“文翁兴学”。

魏晋南北朝:立国子学与太学并立、建立郡国学校制度,设置专门的学校(四馆);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制。

隋唐:重振儒术,采取科举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六学和二馆。

宋元明清:宋代产生程朱理学,科举考试的依据是“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宋代书院盛行,明代后八股文称为科考的固定格式,标志着封建教育开始走向衰弱。

(2)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教育与宗教联系在一起,分为婆罗门和佛教教育。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把人按高下分为:婆罗门即僧侣,统治者;刹帝利即武士属于统治者;吠舍即平民;首陀罗,即奴隶。

(3)古代埃及

先是宫廷学校,后开设职官学校,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培育贵族,平民无受教育权利。开设最多的是文士(书吏)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埃及的教育一大特征。

(4)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中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古代斯巴达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目的是培养终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古罗马:家庭教育是主要形式。

(5)中世纪的西欧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有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教会培养教师和僧侣,内容是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培养封建骑士,内容是骑士七技

(6)文艺复兴的欧洲教育

新的世界观:“人文主义”代表人物

意大利的维多利诺,尼德兰的埃拉斯莫斯,法国的拉伯雷和蒙田。

(三)近代社会的教育

19世纪以后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四)现代社会的教育

1.现代教育的特点: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终身性。

(1)

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2)

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多样性日益突出。

(3)

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2.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的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8个

第二节

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宏观角度的研究价值

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二)微观角度的研究意义(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三、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按照教育学的发展可以分为萌芽、独立形态、多元化、现代化四个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1)孔子,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

论教育对象:先天一样,后天形成。主张:“有教无类”

论教育作用:教育具有社会功能;个体功能:后天形成。

论培养目标:培养得才兼备的君子。

论教育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的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伦教学原则和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行相结合;温故而知新。

(2)孟子

孟子坚持“性善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3)荀子

“性恶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本性。最强调尊师。

(4)墨家

代表人物墨翟以“兼爱”“非攻”。特色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突破儒家六艺

(5)道家

“道法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就好

(6)《学记》是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成文在战国末期,从正反方面总结儒家教育

论教育功能:教育与政治的社会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

论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建立中央到地方的完整学制体系。

论教育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不躐等;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记》的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课内课外相结合)、豫时孙摩(“豫”预防,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要采取预防措施;“时”把握教学最佳时机;“孙”不陵节而施,教学遵循顺序进行、学不躐等;“摩”学习中互相观摩,取长补短)、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善于发现学子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和指导,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主要源于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

苏格拉底:

助产术或产婆术强调启发诱导学生;问答法(讽刺、定义)

(2)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与政治密切相关

(3)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认为教育是国家每一个人的。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分阶段进行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教育。

(4)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或《论演说家的教育》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论著,专门论述教育著作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近代实验科学家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归纳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①教育目的:为人的永生做准备。同时具有现世目的是创造一个美满的生活。

“泛智教育”普及教育的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③教育适应自然: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教育要适应自然。

④学制系统:出生到成年分为四个时期(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

⑤班级授课制:他确定班级教学制度和理论。

⑥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行和巩固性,自觉性

(2)卢梭

坚定“性善论”《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核心是教育的任务是是儿童归于自然。人与生俱来自由平等,纯朴良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教育。

(3)康德

德国哲学家《康德论教育》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4)裴斯泰洛齐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就是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上,将教育建立在人的心灵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教育要遵循自然。要素教育论:从简单要素到复杂要素。

(5)洛克

反对天赋观念,提出“白板说”,教育的目的通过家庭教育是培养绅士,提出“绅士教育论”

著作:《教育漫话》,2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

是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同时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①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心理学

②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③教育性教学原则,指教学具有教育性

④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联想)、系统和方法。形成了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特点。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2)杜威

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新三中心论”指“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及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①论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学校即社会等

②论教育的目的:“教育无目的论”,教育在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从做中学”:在经验论的基础上提出“从做中学”.提出五步探究教学法。

五步探究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那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杜威的教育学说提出后,西方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杜威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

(3)陶行知:生活教育论

(三)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实验教育学

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法国的比纳、美国的霍尔和桑代克,代表作《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纲要》

文化教育学

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教育与文化》等德国;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和克伯屈《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设计教学法》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社会主义教育学)

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最早一马克思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1939年凯洛夫的《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我国教育家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批判教育学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当代西方教育理论界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

(四)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1)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结构教学论”,倡导“发现法”

(2)赞科夫《教学与发展》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3)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4)其他学者的观点

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智力的发展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是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阐述了和谐教育的思想,认为学校教育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教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前苏联赞科夫

《教学与发展》

发展性教学理论五条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美国布鲁纳

《教育过程》

结构主义学说、发现法

德国瓦根舍

创立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瑞士皮亚杰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教育目的是发展学生智力

法国朗格朗

《终身教育引论》

终身教育理论代表作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和谐教育思想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体制,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二、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影响教育技术。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四、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三)学校文化

(1)

学校文化的概念:“学校文化”最早提出者是美国的华勒。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雾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2)

学校文化的构成:观念文化、规范文化、物质文化构成观念文化又叫精神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可以分解为四种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规范文化又叫制度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是发挥育人职能的保证。

物质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

(四)校园文化

1.校园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其中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最高层次。

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人物是校长。特征: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2.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就是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集体气氛、人际关系、行为特点的总体特征。

特点: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3.理想校园文化的创建策略

主题统揽策略、个性塑造策略、传统拓展策略、重点突破策略

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学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孟子-万物皆有备与我;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威尔逊——基因复制;格赛尔——成熟机制;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霍尔——复演说

(二)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遗传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成熟势力说”)

(二)环境

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

(三)教育(学校教育)教育万能论:洛克、康德,华生,爱尔维修

l

学校教育是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l

学校教育是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是影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l

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条件

(1)

外部依赖于家庭环境,社会发展状况

(2)

内部依赖于教育自身状况,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

三个层次组成: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为个体的发张提供了多种可能,而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个体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些因素彼此关联、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教育要求:遵循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地施教;“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的做法是违背该原则的。

(二)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即年龄特征。

教育要求: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而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最近发展区:即能使学生接受又要高于当前水平。

(三)不平衡性

发展关键期:关键期,就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就是关键期,也称为敏感期、最佳期。

教育要求:把握施教的关键期或最佳期,视时而教,及时施教。

(四)互补性: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教育要求:长善救失,扬长避短

(五)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首先表现在不同儿童统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少年得志、大器晚成”;其次表现在群体间,如男女性别的差异。

教育要求:因材施教

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施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当前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一)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作用(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一)国家的教育目的(普遍)

(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特殊、具体化)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发生的变化。

四、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三)人们的教育理想

(四)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五、有关教育目的的确立的理论

(一)(1)个人本位论

观点: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

代表人物: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赫钦斯、马利坦、马斯洛、萨特等。

(2)

社会本位论

观点: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

代表人物:荀子、赫尔巴特、孔德

(3)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二)教育无目的论

代表人物:杜威

观点: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三)教育准备生活说与教育适应生活说

斯宾塞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求,教育即生活。

六、我国教育目的(一)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1957: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毛泽东“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四有: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两爱: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两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

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

2)

坚持全面发展

3)

培养独立个性

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5)

注意提高全民素质

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和未来性

3.素质教育的内涵

(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劳的概念)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素质教育的意义(为什么开展素质教育?)

(1)

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2)

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3)

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4.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①改变教育观念

②转变学生观

③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④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大教育督导力度,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加强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

⑤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二节

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学制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方面和教育管理系统方面。广义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狭义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建立学制的依据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三)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四)人口发展状况

(五)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沿革

1902

壬寅学制

日本

《钦定学堂章程》,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未实行

1903

癸卯学制

日本

《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体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体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特点。

1912

壬子癸丑学制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是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1922

壬戌学制

美国

称为“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二)新中国的学制沿革

1.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

2.1958年的学制改革

3.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决定》

4.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四、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横向: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

纵向: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阶段

2010年6月21日,胡锦涛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划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地位、育人为本——根本要求、改革创新——强大动力、促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中长期规划》提出:

战略主题——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核心——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推进思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五、教育制度的发展

(一)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现代学制有三种类型:

双轨学制: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英国、法国、德国、俄国

单轨学制:自下而上。美国

分支型学制:前苏联

3.非制度化教育

推崇: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及其职业素养

一、教师的概念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二)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

1.非职业化阶段

2.职业化阶段

3.专门化阶段

4.专业化阶段

(三)特点(教师职业角色):多样化

1.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3.示范者角色(榜样)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

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

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学者角色

其他说法:

1.心理调节者的角色(心理保健者角色)

2.学生心灵的培育者角色(学习的指导者角色)

3.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全面性、多样性、差异性

2.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机智(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

3.连续性:时间连续

4.广延性:空间广延

5.长期性:周期长,影响具有迟效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6.间接性: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7.主体性: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8.示范性

9.劳动方式个体性

10.劳动成果群体性

四、教师威信

(一)教师威信概述

1.概念: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2.分类:权利威信、信服威信

3.结构:人格威信、学识威信、情感威信

4.形成:不自觉威信向自觉威信发展

(二)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形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五、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3.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良好的道德修养)

(二)教师的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

2.精神的学科专业知识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4.必备的教育科学教学知识

(三)教师的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

2.教育教学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

(四)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

2.愉悦的情感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健康的人格

六、教师专业发展

(一)概念:

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二)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知识性知识、一般文化知识

3.专业能力的提高

4.专业自我的形成(三)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非关注”阶段

2.“虚拟关注”阶段

3.“生存关注”阶段

4.“任务关注”阶段

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师范教育(奠基阶段)

2.入职培训

3.在职培训

4.自我教育(最直接最普遍)

(五)教师专业化的实现

1.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和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

《教师资格条例》1995年

2.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

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的特点

(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可塑性、依赖性、向师性

(二)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三)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二、现代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题

3.学生是责权主体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概述

(一)师生关系的概念: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二)两种对立的观点

1.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凯洛夫

2.儿童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卢梭、杜威

二、师生关系的内容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1.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的意义上看,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受授者

2.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三)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三、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一)专制型师生关系

(二)放任型师生关系

(三)民主型师生关系

四、师生关系的作用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四)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五、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教师方面

2.学生方面

3.环境方面

(二)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方面: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5.发扬教育民主

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学生方面:

1.正确认识自己

2.正确认识老师

六、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理想师生关系):----2013年市中简答

(一)人际关系:尊师爱生

(二)社会关系:民主平等

(三)教育关系:教学相长

(四)心理关系:心理相容:教师和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第五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义

(一)概念: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等。

中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孔颖达《诗经》作注;朱熹《朱子全书、论学》“宽着期限,紧着课程”,课程指功课及其进程。

西方: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定义为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

美国的博比特《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诞生,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二)课程内涵的几种界说

1.课程即学科(教学科目)

2课程即学习经验(杜威)

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4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5课程即活动或进程

(三)课程的意义

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

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课程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二、课程类型

(一)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二)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三)对学生学习要求角度: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四)根据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五)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六)课程的表现形式: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社会需求)

(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科知识水平)

(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求)

四、主要课程理论流派(2012莱芜简答题)

(一)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1.主要流派

(1)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布鲁纳

(2)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巴格莱

(3)

永恒主义课程理论:赫钦斯

2.评价

优点:(1)按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编制课程,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继承人类文化遗产;(2)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与运用。

局限性:(1)以学科为中心编制课程,容易把各门知识分裂开来,不能整体地、联系地进行学习;(2)编制的课程完全从成人的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学以致用;(3)各学科容易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倡导者:杜威

别称:儿童中心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理论

1.基本主张:经验论、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主动作业论、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

2.评价:

优点:(1)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在课程设计与安排上满足了儿童的兴趣,有很大的灵活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去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精心设计和组织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局限性:过分夸大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与顺序,从而使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因此不能保证课程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片段的知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教育质量很难保证。

(三)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亦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中心编制的理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

评价:优点(1)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以社会需要来设计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2)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局限性:(1)片面地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如学生本身的需要(2)忽视各门学科的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3)夸大教育的作用,许多社会问题是由社会造成的,单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的。

第二节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内涵

概念: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二、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从大到小排列)

三、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一)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

(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社会的研究)

(三)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

四、三维课程目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三节

课程内容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

一、课程计划

(一)概念: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其中,开设哪些科目(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

1.强制性

2.普遍性

3.基础性

二、课程标准

(一)概念: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二)课程标准的结构(课程标准设计的原则):

1.前言

2.课程目标

3.内容标准

4.实施建议

5.术语解释

(三)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三、教材

概念: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可以是印刷品,声像制品。

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

四、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应性

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4.理论与实践统一

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第四节

课程结构

一、课程结构概述

概念: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

(一)课程的横向结构

(二)课程的纵向结构

二、新课程结构的内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

(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第五节

课程管理

一、新课程的管理政策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二、三级课程管理

(一)国家课程

(二)地方课程

(三)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1.“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要求)

2.“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4.“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5.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善于利用现场课程资源

6.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7.校本课程开发的性质:国家课程的补充;

运作:同一目标的追求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1.法定的学校自主权

2.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

3.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

4.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

5.教师的专业精神和技能

6.共享的课程资源

7.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

8.与课程专家的合作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

1.合作开发

2.课题研究与实验

3.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五)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

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2.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3.校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4.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5.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第六节

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设计

(一)概念:课程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目标、教科书等的系统化活动。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1.目标模式

泰勒,1944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1)

学校应追求的目标

(2)

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3)

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

(4)

课程评价、评价结果

2.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

二、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合理性、和谐性、明确性、简约性、可传播性、可操作性

2.教师的特征:参与度、态度、能力、交流与合作

3.学校的特点:校长的作用

4.校外环境:政府机构的影响;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倾斜、财政和物资供给;社会各界如新闻媒介,社会团体

第七节

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概念

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它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二、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济南市中填空

(一)目标评价模式——“课程评价之父”泰勒

(二)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评价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到实际的结果上来

(三)CIPP评价模式——斯塔弗尔比姆。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四)CSE评价模式——斯泰克提出,古巴、林肯进一步发展

三、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第八节

课程资源

一、概念: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资源的分类

(一)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博物馆,网络资源,科技馆)

(二)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人力,物力,财力)

(三)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显性: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事物活动。隐性:学校的风气,社会风气,家庭氛围,师生关系

三、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与方法--

(一)进行社会调查

(二)审查学生活动,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

(三)开发实施条件

(四)研究学生情况

(五)鉴别利用校外资源

(六)建立资源数据库

四、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特别应该关注以下几种课程资源

(一)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资源

(二)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三)学生即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也是开发者

(四)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

第六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二、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自学的关系

(一)教学与教育(部分与整体)

(二)教学与智育(组成部分)

(三)教学与上课(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

(四)教学与自学(教师指导下自学/学生课外自主自学)

三、教学的本质和特点

本质: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和实践活动

特点:

(一)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二)

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三)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四、教学的作用和意义: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一)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二)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教学的地位)

五、教学的基本任务

(一)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内涵(名词解释)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三)教学过程以认识活动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1.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倾向书本知识、倾向学生自己探索)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

3.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4.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1.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别)

2.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联系)

3.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4.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教学具有教育性)

2.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3.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一)激发学习动机

(二)领会知识(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感知和理解教材)

(三)巩固知识

(四)运用知识

(五)检查知识

第三节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

(二)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简答题

1.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基本涵义: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①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④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⑤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直观性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是学生获得生动的表香,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这一原则的提出是由学生的年龄所决定的。

手段:实物直观:观察各种标本,实验,参观;模像直观:图片,幻灯片,录像;言语直观:教师的形象化语言

4.启发性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贪多,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

贯彻此原则: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②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④发扬教学民主。

5.循序渐进原则

又称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加血,是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贯彻此原则:①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③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④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进行教学。

6.巩固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学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

7.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是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此原则既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也受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制约。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①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②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③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

8.量力性原则

也称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它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教学方法

(一)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二)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

注入式

启发式

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无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仅仅起了一个现成信息的载负者和传递者的作用,而学生仅仅起了一个记忆器的作用。

启发式则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方法。

(三)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2)

谈话法

(3)

讨论法

(4)

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

演示法

(2)

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

练习法

(2)

实验法

(3)

实习作业法

(4)

实践活动法

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1)

欣赏教学法

(2)

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1.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

课程性质和特点

(3)

学生年龄特征

(4)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教学方法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二)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的概念: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2.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和发展

埃拉斯莫斯:文艺复兴时期最早使用“班级“一词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奠定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论(明了、联想/结合、系统、方法)(基本定型)

凯洛夫:课的类型和结构(完整体系)

我国:1862年北京京师同文馆,并在癸卯学制(1903)中以法律形式定下并推广普遍全国。

3.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

(1)

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

(2)

按课教学

(3)

按时授课

4.班级授课制的类型和结构

(1)

课的类型:

教学任务来分:单一课、综合课

教学方法来分:讲授课、演示课、自学课、讨论课、作业课

(2)

课的结构: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一般来讲,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5.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不足

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5)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6)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不足:(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3)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4)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5)以“课“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单位在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6.班级授课制的改革趋势

(三)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教学与现场教学

个别教学: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现场教学: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

(四)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五)其他教学组织形式

1.分组教学

2.道尔顿制:柏克郝斯特:学生自学,向老师汇报好和接受检查

3.特朗普制:美劳伊德·特朗普:把大班小班个别结合起来。

4.贝尔—兰喀斯特制

5.设计教学法-杜威

(六)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

2.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3.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4.探索个别化教学

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1.意义:教好课的前提

2.要求

(1)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

写好三种计划: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二)上课

1.意义: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2.课的类型:

教学任务来分:单一课、综合课

教学方法来分:讲授课、演示课、自学课、讨论课、作业课

3.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

教学目标明确

(2)

教学内容准确

(3)

教学结构合理

(4)

教学方法适当

(5)

讲究教学艺术

(6)

板书有序

(7)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上好课的最根本的要求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形式:阅读作业、口头作业、书面作业

(四)课外辅导

必要补充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常用的检查方式有两大类:平时考查和考试

第五节

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

(一)诊断教学问题

(二)提供反馈信息

(三)调控教学方向

(四)检验教学效果

三、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一)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

1.诊断性评价:查阅学生之前的学习底子,摸底考试

2.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包括一

节课或者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

3.总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二)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

1.相对性评价: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根据成绩排序,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可以选拔人才

2.绝对性评价:目标参照性评价或者标准参照评价,所有学生参照一个标准如四六级考试

3.个体内差异评价:个体过去和现在的比对

(三)按照评价主体

1.外部评价

2.内部评价

四、现代教育评价观念

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他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找艳遇评价对象的未来。

第六节

教学模式

一、概念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二、常见的教学模式

(一)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1.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他教学基本程序是: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优点: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的精神。缺点:教学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需要较好的教学支持系统。

2.抛锚式教学

基于情境的教学,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他是基于问题的教学。

3.范例教学模式

德国

瓦·根舍因提出来的。体现基本性,重视基本知识的学习;体现基础性,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体现范例性;体现四个统一,即教学与德育统一、问题教学与系统教学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

(二)当代我国主要的教学模式

1.自学——指导式

2.目标——导控式

3.传递——接受式

4.问题——探究式

第七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一)含义:广义(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狭义:学校德育

(二)性质:

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共同性

二、德育的意义

(1)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

德育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

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三、德育目标

(一)概念: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者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决定德育的内容、形势和方法,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二)确立德育目标的依据

(三)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1.小学阶段

(1)

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

(3)

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初中阶段

(1)

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2)

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3)

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3.高中阶段

(4)

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5)

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6)

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四、德育的任务?

(一)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素质

第二节

德育内容

一、德育内容是依据学校德育目标所选择的,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二、德育内容选择的依据:德育目标;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

三、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崭新含义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6.自觉纪律教育

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

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第三节

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概述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和本质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质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二)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

联系:品德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德育是对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调节和控制。

区别: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有生理的社会的和实践等因素。

(三)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认知、情感、意志、行为)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二)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第四节

德育原则

一、德育原则的概念

二、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9个)

(一)导向性原则

(二)疏导原则:循循善诱

(三)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

(四)知行统一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

(五)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平行教育原则”:

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六)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七)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八)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九)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五节

德育模式

一、认知模式(皮亚杰、科尔伯格)

二、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道德情感至于中心地位,学会关心德育模式

三、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

四、价值澄清模式(拉斯、哈明、西蒙):明确正确的价值观

第六节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德育的途径

(一)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二)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德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三)课外、校外活动

(四)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五)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六)班主任工作,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途径

二、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一)德育方法概念

(二)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陶冶教育法

4.实际锻炼法

5.品德修养指导法

6.品德评价法

7.合作学习法

(三)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

1.德育目标

2.德育内容

3.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三、我国当前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趋势

1)中小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贼,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未得到落实;2)德育目标脱离实际杂乱无序;3)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4)知与行分离,重视德育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5)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一)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建立德育基地

(四)创办业余党校

第八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级与班级管理

一、班级

(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埃拉斯莫斯最先提出“班级”一词。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班级的功能

1.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1)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2)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3)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4)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2.班级的个体化功能:

促进发展功能;满足需求的功能;诊断功能;矫正功能

二、班级管理

(一)班级管理概念

(二)班级管理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三)班级管理的目的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四)班级管理模式

1.班级常规管理

2.班级平行管理

3.班级民主管理

4.班级目标管理

美国管理家德鲁克提出

(五)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2.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1)

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2)

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

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第二节

良好班集体的培养

一、班集体的概念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性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二、班集体的特征

(一)明确的共同目标

(班级体形成的基础)

(二)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

(三)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

(四)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五)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三、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简答

(一)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

(三)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一)形成期

(二)巩固期

(三)成熟期

五、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

(一)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二)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三)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四)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五)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一、班主任的概念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二、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一)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1.班级建设设计的内涵

2.班级目标的设计确立

(二)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权威性、民主型、放任型

(三)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三、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一)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二)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四、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简答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二)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

(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四)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

(五)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六)建立学生档案

(七)操行评定(p214)

(八)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九)个别教育工作:先进生工作、后进生工作

(十)班会活动的组织

(十一)偶发事件的处理

五、班主任角色定位的误区

六、班主任的基本素质

(一)心理素质

(二)道德素质

(三)知识素质

(四)能力素质

第九章

课外、校外教育

第一节

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与意义

一、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

二、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联系区别

1)

联系

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完成学校的教育任务;2)两者都是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同时,两者在教育过程中是相互配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尤为课外、校外教育提供条件;课外校外教育运用所学知识,锻炼活动能力,使教学效果得到发展和提高。

2)

区别:

课外、校外教育又区别于课堂教学,有它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他对课堂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又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范围。

3)

课外、校外教育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开辟的领域,它主要是通活动的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意义

(一)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二)课外、校外教育是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三)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四)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一、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实践活动

(二)学科活动:

根据某一主题,组成小组

(三)科技活动

(四)文学艺术活动

(五)体育活动

(六)社会公益活动

(七)课外阅读活动

二、课外、校外教育组织形式

(一)群众性活动

(二)小组活动

(三)个别活动

第三节

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与要求

一、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自愿性

(二)自主性

(三)灵活性

(四)实践性

(五)广泛性

二、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

(一)要有明确的目的(二)

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有吸引力

(三)注意发挥学生集体和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四)

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五)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六)因地、因校制宜。

第四节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一、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

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2.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二)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社会教育

(一)社区对学生的影响

(二)各种校外机构的影响

(三)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一)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协调一致,互相配合(三)

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互相联系

(四)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1.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第十章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一、教育研究的涵义及特点

教育研究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教育研究三要素: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

二、教育研究的意义

(一)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一、选择研究课题

二、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

三、制定研究计划

四、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五、教育研究论文和报告撰写

第三节

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1.观察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3.实验研究法

4.个案研究法

5.几种新兴的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质性研究法、教育叙事研究,教育随笔

心理学部分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加图)

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

二、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

1.神经元

分为:细胞体、树突、轴突;包括三种: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2.神经系统

(1)

中枢神经系统:脑(额叶—意图动机、顶叶—触温动感觉、枕叶—视觉、颞叶—听觉)、脊髓

(2)

周围神经系统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1.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实现反射弧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无条件反射(先天)、条件反射(后天学习)

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具体事物);第二信号系统(语词)。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2.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规律

(1)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

(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第三节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

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

冯特、铁钦纳

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激情;采用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和构造。

机能主义心理学

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主张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对意识的作用和功能的研究,认为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

“第一势力”,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进行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

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整体

精神分析心理学

弗洛伊德

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罗杰斯

“第三势力”

现代认知心理学

奈塞尔、皮亚杰

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第二章

认知过程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实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可以说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内部感觉: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

(三)感觉的规律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范围。感觉性和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微弱刺激(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受性:对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2感觉的相互作用

(1)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①感觉适应

②感觉对比: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③感觉后效:正后像、负后像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①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②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盲人失去视觉,听觉却灵敏

③联觉:红色给人热烈、紫色给人高贵

感受性的发展;有计划的训练可以提高感受性。

二、知觉

(一)知觉概述

概念: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知觉的种类

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运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常出现的几种偏差

1.社会刻板印象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

2.晕轮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也称为光环效应。

3.首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称为最初效应。

4.近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5.投射效应

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投射效应,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

6.错觉: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三)知觉的规律(知觉的特征或者基本特性)

1.选择性2.理解性3.整体性4.恒常性

(四)观察

1.含义: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2.品质:目的性、精确性、全面性、深刻性。

3.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

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

充分准备、周密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

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4)

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

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三、中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

(一)感觉的发展

(二)知觉的发展

四、认知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

1.实物直观

2.模像直观

3.言语直观

(二)直观教学的意义

(三)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四)教学的目的性

(五)教学的逻辑性、抽象型和严密性

第二节

记忆

一、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二)记忆的分类

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

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的内容不同

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

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

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三)记忆品质

1.敏捷性2.持久性3.准确性4.准备性

二、记忆过程及规律

(一)识记

1.概念:记忆过程的第一个环节

2.分类

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根据识记材料和识记方法的不同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3.识记的规律(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

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2)

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

(3)

活动任务的性质

(4)

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5)

识记的方法:识记的方法根据材料组织方式不同分为整体识记和部分识记。根据识记时间安排分为集中识记和分散识记。

(二)保持与遗忘

1.保持的概念:已获得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

2.遗忘及其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规律。遗忘和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在遗忘了。

3.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学习材料的性质;系列位置效应;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识记的方法;时间因素;情绪和动机。

4.遗忘的原因

消退说;干扰说(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压抑动机说;提取失败说;同化说;

5.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依据记忆规律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

合理安排教学;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是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状态;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把它系统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其记忆能力。

依据记忆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复习时机要得当(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复习方法要合理(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复习次数要适宜。

6.防止遗忘的方法——复习

(三)回忆或再认

1.回忆的概念和分类

2.再认的概念

三、记忆系统

P437

概念

特点

编码

存储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期记忆

四、中小学生记忆的发展

(一)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的发展

(二)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的发展

五、中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1.在教学中把无意识及和有意识及结合起来,应以有意识记为主

2.在教学中,把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结合起来,应以意义识记为主

3.根据遗忘规律,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

4.教给儿童有效的记忆方法

5.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小学儿童的记忆品质

(二)中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1.提出具体的长、短期识记任务,加强识记自觉性的培养

2.正确组织复习和练习

3.统筹安排,多种感官协调活动

4.积极利用游戏手段提高识记能力

5.丰富学生的表象记忆

六、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一)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四)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五)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六)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第三节

表象和想象

一、表象概述

(一)含义: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二)分类: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记忆表象、想象表象

(三)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二、想象概述

(一)想象的含义: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想象的种类

1.从有无目的的角度,可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2.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

3.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三)想象的功能

1.预见功能2.补充功能3.替代功能4.调节功能

(四)想象的加工方式

1.黏合(新形象孙悟空)2.夸张(增大、缩小、千手观音)3.拟人化(雷公,电母)4.典型化

(五)想象的品质

1.主动性2.丰富性3.生动性4.现实性5.新颖性6.深刻性

(六)中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2.想象逐渐符合客观现实3.想象中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三、再造想象

(一)再造想象的含义和产生条件

含义: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例如读《祝福》,想象祥林嫂形象。

产生条件:1.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2.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3.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二)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的重要意义

是学生感知和掌握未知事物的有效手段;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客观事物规律与联系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四、创造想象

(一)含义

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二)产生条件

1.强烈的创造愿望;2.丰富的表象储备;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4.原型启发;5.积极的思维活动;6.灵感的作用

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

五、中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1.要扩大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储备

2.教师要帮助学生真正弄懂描述中关键性词句和实物标志的含义

3.教师要唤起学生对教材的想象,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5.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6.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第四节

言语与思维

一、言语

(一)言语概述

1.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

语言: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2.言语的种类

(1)

外部言语:口头言语、书面言语

对话言语——聊天,座谈(情境性、反应性、简略性)

独白言语——报告,演讲(展开性、有准备、有计划)

书面言语——阅读

(随意性、展开性、计划性)

(2)

内部言语: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隐蔽性、简略性

3.言语的特点:目的性、开放性、规则性、个体性、社会型、离散性

(二)言语的感知和理解

1.言语的感知

2.言语的理解

(三)中小学生言语的发展与培养

1.中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

2.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3.中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4.中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

5.小学生言语的培养

(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思维

(一)思维概述

1.含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2.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3.思维的品质及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l

思维的品质

(1)

广阔性、深刻性

(2)独立性、批判性

(3)灵活性、敏捷性

(4)逻辑性、严谨性

l

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

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2)

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4)

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5)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4.类型:

(1)

思维发展水平不同: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

思维逻辑性:分析思维、直觉思维

(3)

思维指向性: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4)

思维创造程度: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5)

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二)思维的过程及基本形式

1.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分析

在头脑中把事物或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属性联合为一体

比较

在人脑中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

分类

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抽象

在人脑中提炼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

概括

人脑中把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象出来加以综合的过程

系统化

人脑把具有相同本质特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

人脑把经过抽象概括后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推广到同类的具体事物中去的过程

2.思维的基本形式

(1)

概念: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思维形式

分类: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具体概念、抽象概念

根据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极其相互关系: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关系概念

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前科学概念(日常概念)、科学概念(教学学习获得)

(2)

判断:认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3)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相互联系的已知判断推出合乎逻辑的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是根据已有的知识推出新的结论的思维活动。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

3.概念形成阶段

(1)抽象化(2)类化(3)辨别

4.科学概念的掌握

概念的掌握就是个人借助词语,在人脑中把人类现有的概念转化为个体的概念的过程。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充分利用“变式”(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三)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过程

1.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新颖独特性、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灵感状态

2.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3.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

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冬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

(3)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4)

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

(5)

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创造发明课,头脑风暴法)

(6)

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四)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

1.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2.思维品质的发展

2.中小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

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丰富儿童的感性知识;发展儿童的言语;帮助儿童掌握思维方法。

(2)

中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

第五节

注意

一、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2.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感觉器官朝注意对象;无关动作或干扰动作减少甚至停止;呼吸运动发生变化。

(三)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四)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范围大小

(二)注意的稳定性:保持时间的长短(注意起伏,注意分散)

(三)注意的分配: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

(四)注意的转移:根据新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三、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一)在个体发展中,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二)注意品质的发展

1.注意广度的发展

2.注意稳定性的发展

3.注意分配的发展

4.注意转移的发展

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1.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4.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1.要增强注意的稳定性要防止注意的分散

2.要扩大注意的广度,需要学生积累本学科相当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素养。

3.注意的分配在教学中有实践意义。

4.注意的转移同人的先天的神经活动类型有关,单页可以通过对外在因素的控制和后天训练加以改善和提高。

第三章

情绪情感与意志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与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及其关系

1.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组成:主观体验(自我感受)、外部表现(面部、姿态、语调表情)、生理唤醒(生理反应)

2.关系

(二)情绪、情感的规律

1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区别:情绪是原始的与生理需要关联,情感与社会需要关联;情绪的发生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对事物的理解引起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对人类而言,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是情绪和情感的基础,并引导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情绪和情感伴随着认识活动的发展而发展;情绪和情感反过来对认识过程起调节作用。

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

情绪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自我感受)、外部表现(面部、姿态、语调表情)、生理唤醒(生理反应)

(三)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1.情绪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2.情感分类: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四)情绪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2.动机功能3.组织功能4.信号功能5.健康功能6.感染功能

二、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

2.情感和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

3.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

(二)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绪和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

2.反抗情绪和逆反心理

3.对异性的情感

三、压力与防御机制

(一)压力

1.概念: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技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

2.压力与生理和心理反应

身体反应:警觉反应阶段、搏斗阶段、衰竭阶段

心理反应:适度的心理反应

(二)自我防御机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

含义:是指自我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包括否认、压抑、合理化、移置、投射、反向形成、退行、过度代偿、抵消、升华、幽默、认同。

四、中小学生的情绪辅导及调节

(一)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积极、消极

(二)良好情绪的标准

(1)

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与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作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

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4)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三)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对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认知调节法、宣泄调节法、意志调节法、转移注意法、幽默法)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第二节

意志

一、意志的概述

(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二)意志的特征

1.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2.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4.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有意动作)为基础

(三)意志与认知、情感过程的关系

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意志对认知过程具有反作用。

情感可成为意志的动力和阻力。

二、意志行动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

1.动机斗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2.确定目标

3.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二)执行决定阶段

三、意志的品质及其培养

(一)意志的品质

1.自觉性(盲从)2.果断性(优柔寡断)3.自制性(任性怯懦)4.坚韧性(动摇)

(二)中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

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的发展

(三)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行为的盲目性。

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制能力

3.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困难中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4.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

5.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6.发挥教师、班集体和榜样的模范左右,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

7.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第四章

个性心理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兴趣

一、需要概述

(一)概念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应。

(二)种类

1.根据需要的起源:先天生理性需要、后天社会性需要

2.需要的对象: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二、动机概述

(一)动机: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者内部驱力。

动机产生的条件:1.内在条件:需要2.外在条件:诱因

(二)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饥饿动机,干渴动机

2社会性动机:原始的好奇心、探索和操作;人类特有的成就动机、学习动机、权力动机和社会交往动机

(三)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和调节功能

三、兴趣概述

(一)含义: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分类

直接兴趣、间接兴趣;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个体兴趣、情境兴趣

(三)品质

1.兴趣的广度2.兴趣的中心3.兴趣的稳定性4.兴趣的效能

(四)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2)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4)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6)通过积极的评价是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7)

充分利用原有的兴趣的迁移.第二节

能力

一、能力概述

(一)能力、才能和天才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的心理条件和直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心理条件。

才能:几种相关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统称为才能。

天才:才能的高度发展。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技能: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

能力: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

联系:1)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

2)能力实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区别:1)能力与知识、技能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2)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是有一定的限度。3)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三)能力的分类

能力适应活动范围的大小

一般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观察力)、特殊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

从事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

模仿能力、创造能力

能力的功能不同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

二、智力和智力理论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斯皮尔曼

二因素论

一般因素、特殊因素

瑟斯顿

群因素论

七种基本因素:语言理解能力、语言流畅程度、数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知觉速度、记忆能力、推理能力

吉尔福特

智力三维结构论

三维结构:内容、操作(真正代表智力高低)、成果

形成智力因素共有150种(5*5*6)

卡特尔

智力形态论

流体智力(先天,20岁顶峰)、晶体智力(后天)

加德纳

多元智力理论

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

斯滕伯格

三元智力论

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元成分——核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智力经验亚理论

三、能力测验

(一)智力测验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智商=智龄÷实龄×100

最早的智力测验

韦式智力量表

IQ=100+15Z

Z=(X-X)/SD

(二)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

(三)智力测验的标准(测量质量优劣的主要技术指标:)

1.信度:指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信度系数一般为0.9。

2.效度:指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性和准确程度,效度系数在0.3—0.6之间。

3.标准化:是心理测验最基本的要求,其中包括:一、按照测验性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验题目(有难度和区分度);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被试,确定标准化样本;三、施测程序标准化;四、统计结果,建立常模。

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遗传与营养(遗传是智力发展的前提,孕期营养也不可忽略);早期经验;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社会实践;主观努力

五、能力的培养

1)

注意对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

2)

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3)

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

4)

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5)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

6)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第三节

人格

一、人格的概述

(一)人格的概述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二)人格的特征

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社会性

二、人格的结构

(一)性格

1.概念: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2.结构特征:

(1)

态度特征: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如谦虚自负,利人利己。

(2)

意志特征: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如顽强拼搏,当机立断

(3)

情绪特征:个体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

(4)

理智特征: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

(5)

3.性格的类型

1)按照理智、情绪、意志三者在心理机能哪一个占优势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2)按照心理活动的指向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荣格提出)

3)按照个体独立活动的独立性程度分为:独立性和顺从型。

3.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

(1)

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2)

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

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

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

提供实际锻炼的教育力量

(6)

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7)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气质

1.概念: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常说的脾性、秉性。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2.气质的类型

气质的体液说:1)胆汁质2)多血质3)黏液质4)抑郁质

(三)自我调控系统

含义: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

1.自我认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

2.自我体验:自尊心、自信心

3.自我调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它是自我意识的最终环节。

(四)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1.本我:遵循快乐原则,生物本能我2.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心理社会我3.超我:遵循道德原则,道德理想我(五)性格与气质的关系(p342)

(六)气质与教育(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1.对待学生应克服气质偏见

2.针对学生气质差异因材施教

3.帮助学生进行气质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培养良好的气质品质。

4.特别重视胆汁质和抑郁质学生

5.组建学生干部队伍时,应考虑学生的气质类型。

三、人格理论

(一)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

人格特质理论

共同特质、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卡特尔

人格特质理论

利用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提出四层理论模型:1.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2.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3.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4.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塔佩斯

“大五”人格理论

大五包括:求新性、尽责性、外向性、随和性、神经质

(二)类型理论

希波克拉底、盖伦、巴甫洛夫

气质类型学说

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荣格

内—外向人格

斯普兰格

人格理论

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

不可遏制型

(巴甫洛夫)

强、不平衡

胆汁质

活泼型

强、平衡、灵活

多血质

安静型

强、平衡、不灵活

黏液质

抑制型

抑郁质

四、人格测验

自陈式人格测验(纸笔测验)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

556个题目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EPPS)

225个题目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16组题目

投射式人格测验

罗夏克墨渍测验(BIBT)

10张墨渍图

主题统觉测验(TAT)

30张黑白图片

句子完成测验(SCT)

五、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遗传决定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因素(权威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4.学校教育因素5.个人主观因素

六、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食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第五章

社会心理与行为(教材没有)

第一节

社会态度与社会知觉

一、社会态度

(一)概述

社会态度是个人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

组成:认知、情感、行为倾向

(二)功能

1.适应功能2.自我防御功能3.价值表现功能4.认识或理解功能

二、社会知觉

(一)含义:社会知觉是个人对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做出推断和判断的过程。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

第二节

印象形成一、概念

印象:我们对他人的特性如能力、性格、品质的总体看法和评价。

印象形成:对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第三节

人际关系

一、概念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关系。

二、人际关系需要和基本人际关系取向

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理论。

1.包容需要2.控制需要3.情感需要

三、中小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

四、中学生常见的人及心理问题及辅导与教育方法

1.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设立热线信箱

3.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

第四节

群体心理

一、群体心理的概念

群体心理:普遍存在于群体成员的头脑中,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的心理状态与倾向。

二、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

社会助长: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社会惰化: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三、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

利他行为:不期待任何回报,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是一种把帮助他人当作唯一目的的行为。

特征:资源性、利他性、无偿性、损失性

侵犯行为:又称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

控制侵犯行为的方法:

1.宣泄法2.惩罚法3.移情法4.认知干预5.榜样作用和大众媒体的宣传

四、社会影响

(一)从众

1.概念: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

2.类型:真从众、权宜从众、不从众

3.影响从众的因素:个体的特点、群体因素、刺激物因素

(二)服从

1.概念: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

2.影响服从的因素:命令着的权威性;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情境压力

3.个体产生服从的原因:合法权利、责任转移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一、概念: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三种活动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二、教育心理学与临近学科的关系

(一)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重教学方法下学生心理变化过程/重教学)

(二)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应用于教育/应用于日常)个性与共性

(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时代

代表人物

代表作

初创时期

(20世纪20年代以前)

裴斯泰洛齐

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

赫尔巴特

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心理学)基础之上

乌申斯基

1868《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卡普捷列夫

1877《教育心理学》,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桑代克

1903《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教育心理学之父”

发展时期

(20年代到50年代末)

弗洛伊德

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科学

廖世承

192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布鲁纳

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

加涅

奥苏贝尔

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

总结成果:

1.主动性研究2.反思性研究3.合作性研究4.社会文化研究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原则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法

(二)观察法

(三)调查法

(四)个案法

(五)测验法

(六)教育经验总结法

(七)产品分析法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教育性原则:研究手段和方法都应能促进被试心理的良好发展。

(三)发展性原则:注意被试者的心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四)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五)系统性原则:坚持全面。发展的和整体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二章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的心理发展

(一)心理发展及人生全程发展主要观点:

1.个体心理发展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由若干发展阶段构成2.发展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的3.个体发展由多种因素决定,且存在极大的可塑性

(二)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和阶段性

2.定向性和顺序性

3.不平衡性: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止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

(三)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童年期

2.少年期:心理断乳期或者危险期

3.青年初期

(四)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

2.环境

3.教育

4.主观能动性

(五)中心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教育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

(1)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注意学生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

(2)注意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

(3)抓住关键期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发生认识论”,即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完成对客体的适应。儿童对环境做出适应性变化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建构过程,及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通话、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

2.前运算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

4.形式运算阶段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1.基本的信任感和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

3.主动感对内疚感

4.勤奋感对自卑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三)关于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

1.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个体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内化说”是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的核心思想。

2.最近发展区

1)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的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所以教学不能只是应发展现有的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2)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必由之路-----教学支架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第二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

一、学生的智力差异

1.智力类型差异:构成智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如在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类型

2.智力发展水平差异:超常儿童,常态儿童,低常儿童。

3.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有人早慧,有人大器晚成4.智力的性别群体差异:性别、年龄、种族差异等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

(一)性格的特征差异

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2.性格的理智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

(二)性格的类型差异

1.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外倾性、内倾型

2.独立或顺从的程度:独立型、顺从型

三、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一)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对外界环境的依赖程度

(二)冲动型与沉思型:解决问题的反应时间和精确性

(三)具体型与抽象型:具体观点还是某个问题

(四)发散型与辐合型:有人搜集信息缩小解答范围;有人则发散思维寻找多种可能。

第三章

学习理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学习的分类

(一)学习的概念和实质

概念: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内涵:1)学习实质上是一种适应活动;2)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4)学习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5)学习的过程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6)学习引起的是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二)学习的分类

加涅关于学习的划分

(1)学习水平分类:连锁学习;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定义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

(2)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奥苏贝尔关于学习的划分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其他关于学习的分类

(1)学习主体:动物学习、人类学系、机器学习

(2)学习的意识水平: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3)学习内容,我国学者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品德)的学习

学生学习的特点

(一)学习形式:接受学习是学习的主要形式

(二)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主动构建过程,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风格性,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三)学习内容: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具有间接性

(四)学习目标:具有全面性

(五)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第二节

一般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主要规律:刺激泛化、刺激分化、消退、恢复

(二)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牢固的联结的过程,从而形成习惯。

习惯形成遵循频因律(练习越多,习惯形成越快)和近因律(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更容易强化)

(三)桑代克·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形成情境与反应的联结

S-R

学习的过程—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四)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基本规律:

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连续强化,间隔强化等

逃避条件作用:看见路上垃圾绕开走

回避条件作用:看见要放鞭炮,先唔好耳朵

消退:如有学生扮鬼脸惹老师注意,老师不予理睬

惩罚:做坏事惩罚不让吃肯德基以消除和抑制坏反应的现象。

斯金纳关于程序教学、行为塑造的意义

1)程序教学的原则:小步子原则;积极反映原则;自定步调原则;及时反馈原则;低错误率原则

(五)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

对强化的重新解释: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二、认知派学习理论

(一)格式塔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是形成新的完形

学习的过程是顿悟

(二)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是期望的获得

学习的过程—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三)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或者

认知-发现学习说

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发现学习

(四)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五)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一)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二)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新课改的启示(罗杰斯)

1.课程目标层面

2.结构层面

3.内容层面

4.实施层面

5.评价层面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3.学习的情境性

(三)建构主义学生观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第四章

学习心理

第一节

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概述

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基本成分:1)学习需要(内驱力):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

2)学习期待: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目标可以是成绩,奖励,奖品。

(一)学习动机的类型:

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

内部学习动机(兴趣)、外部学习动机

社会意义

高尚的学习动机、低级的学习动机(名利)

起作用时间的长短

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具体但不稳定)、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持久、稳定)

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

主导性学习动机(主要作用)、辅助性学习动机(次要作用)

学校情境中的学习成就动机

认知内驱力(知识的实际获得)、自我提高内驱力(获得相应地位和威望)、附属内驱力(家长、教师的赞许)

(二)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与影响

1.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有启动。定向和维持作用

2.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关系

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总体上整个动机水平对整个学习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1)

总体而言,在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学习动机越强,有机体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效果就越佳,表现为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提高成绩。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但却不是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

2)

对一项具体的学习活动而言,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只有当学习动机的强度处于最佳水平时才能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P406

(三)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1.主观因素:1)需要与目标结构;2)成熟与年龄特点;3)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4)志向水平与价值观5)焦虑程度。

2.客观因素:1)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2)学校教育

二、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理论——行为主义:

奖励,成功的喜悦等刺激来强化学习的动机

(二)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满足学生的确实性动机,低层次的需要的满足是保障

(三)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四)成败归因理论——韦纳:六种原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替代经验3)言语暗示4)情绪唤醒

(六)习得性无力感理论: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力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地控制动机水平

4.表达明确的期望

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

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

7.有效运用表扬

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二)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4.训练归因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1)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习动机

2)

先求满足学生的缺失性动机

3)

让学生确切了解学习的性质

4)

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5)

善于利用反馈激发学生士气

方法: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5.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6.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第二节

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概述

(一)概念: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特点:1.操作性和监控性(最基本的特征)2.外显性和内隐性3.主动性和迁移性

(二)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

(三)学习策略的分类

(一)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记忆时为了保持信息,大脑内部语言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

2.精加工策略:理解记忆的方法把新知识与认知中的就信息联系起来的深层加工策略。

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

记忆术有:形象联想法;谐音联想法;首字连词法;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法;语义联想;特征记忆法;译意法;识记对的连锁法;

3.组织策略:归类策略、纲要策略(主题纲要法、符号纲要法)

(二)元认知策略

1.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2.元认知策略: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控及控制的策略。

(1)

计划策略

(2)

监控策略

(3)

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魂利用零碎时间;

2.环境管理策略(注意自然条件和谐;设计好学习的空间)

3.努力管理策略(激发内在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念;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的标准;正确归因;自我奖励)

4.学业求助策略

二、学习策略的训练与教学

(一)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的主体性发挥

2.内化性原则:通过实践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灵活运用

3.特定性原则:学习策略一定要适合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

4.生成性原则:学习过程中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产成新的东西

5.有效监控原则:检测自己学习策略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有效。

6.个人效能感原则:自己对胜任能力的判断

(二)训练学习策略的教学

1.注重对元认知监控和调节的训练

2.有效运用教学反馈

3.提供足够的教学时间

(三)训练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

1)指导教学模式

2)程序化训练模式

3)完形训练模式

4)交互式教学模式

5)合作学习模式

第三节

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概述

(一)含义

学习迁移也称为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二)类型

迁移的性质和结果

正迁移(助长性)、负迁移(抑制性)、零迁移

迁移发生的方向

顺向迁移(先知对后知的影响)、逆向迁移

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

水平迁移(加减对乘法)、垂直迁移(角对直角)

迁移内容

一般迁移、具体迁移

迁移程度

近迁移、远迁移

迁移路径

低路迁移、高路迁移

所需心理机制不同

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

(三)作用

二、学习迁移理论

(一)早期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2.相同要素说3.概括化理论4.关系理论

(二)当代迁移理论

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2.产生式理论3.情境性理论

三、学习迁移与教学

(一)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原有认真结构,即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即心理的定势和态度

5.学习策略的水平

6.智力与能力

7.教师的指导

(二)促进学生有效的迁移的方法:

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

2.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

3.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迁移意识(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第四节

知识的学习

知识概述: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应,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一)知识的分类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根据表征形式)

1)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2)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

(二)知识的表征

知识的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和呈现方式,它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

(三)知识学习的类型

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

(1)

符号学习,又叫表征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

(2)

概念学习:是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其实质是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

(3)

命题学习:是指获得由几个概念构成的命题的符合意义,实际上是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判断。

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奥苏贝尔)

(1)

下位学习

(2)

上位学习

(3)

并列结合学习

4.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5.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陈述性知识学习

程序性知识学习

一般过程

教学策略

一、技能学习

(一)技能概述

1.技能的含义

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技能与习惯

习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二)操作技能的形成1.操作技能的含义与特点

操作技能也称为动作技能,如吹拉弹唱。

特点: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2.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

操作定向

(2)

操作模仿

(3)

操作整合(4)

操作熟练

3.操作技能的形成途径

(1)

练习与技能进步的关系:促进作用、“高原现象”

(2)

教学中组织练习应遵循的原则

(三)心智技能的形成1.心智技能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心智技能也称为认知技能或智力技能,如阅读技能、写作构思技能、观察技能。

特点: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2.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1)

原型定向

(2)

原型操作

(3)

原型内化

3.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

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并且积极、正确地加以示范

(2)

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第五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一、问题解决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的含义

问题:个体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此而感到疑难的情境。

问题解决: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问题基本成分: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问题解决的特征: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1.发现问题

2.理解问题

3.提出假设:问题解决的关键

4.检验假设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

1.手段——目的分析法

2.爬山法

3.逆推法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原型启发

4.已有知识经验

5.情绪与动机

(五)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二、创作性

(一)创造性的含义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环境

2.智力

3.个性

(三)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1)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

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

保护好奇心

(2)

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

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

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

头脑风暴法

(2)

直觉思维训练

(3)

发散思维训练

(4)

推测与假设训练

(5)

自我设计训练

第六节

态度与品德

一、态度与品德的含义及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1.实质: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核心成分)、行为成分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1.实质: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2.结构:

(1)

道德认知(核心成分)

(2)

道德情感

(3)

道德意志

(4)

道德行为(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

二、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他律(客体性)10岁前、自律(主体性)10岁后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

2.习俗水平

3.后习俗水平

三、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一)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

1.依从2.认同3.内化

(二)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式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四、中小学生品德的发展特点

(一)道德信念初步形成(二)

道德理想逐渐建立

(三)世界观的萌芽

五、中小学生品德不良的表现

(一)学生品德不良行为:严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行为。

(二)学生的过错行为: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有可能转化为品德不良行为。如调皮捣蛋、恶作剧、起哄、无理取闹、作业和考试作弊等。

六、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一)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家庭、学校、社会文化、主观因素等

(二)学生不良行为矫正的基本过程321

第五章

教学心理

第一节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含义及作用

含义: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作用:1.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2.教学评价的依据3.指引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

1.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2.加涅的分类: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三)教学目标的陈述

1.行为目标陈述法

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

二、教学策略设计

(一)教学策略的概念

概念: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二)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

1.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

(1)

直接教学

(2)

接受学习(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

2.学生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

(1)

发现学习(布鲁纳)

(2)

个别化学习:程序教学(斯金纳)、掌握学习(布卢姆)、计算机辅助教学

3.学习共同体取向的教学策略

三、教学媒体设计

(一)教学媒体的含义

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传递信息的物质工具。

(二)教学媒体的选择

(三)教学多媒体的呈现

(四)信息技术与教学

1.计算机辅助教学

2.专门的学习系统、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

四、教学评价设计

(一)教学评价的类型

1.对教学评价的处理方式不同:常模参照评价(学生平均成绩)、标准参照评价(确定作业标准)

2.教学评价中使用测验的来源: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教师自编测验

(二)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1.教师自编测验

2.观察评价

3.档案评价

(三)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

1.评分:相对评分、绝对评分

2.报告

第二节

课堂管理

一、课堂管理概述

(一)课堂管理的概念及功能

概念: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与措施。

功能:维持、促进、发展功能

(二)课堂管理的目标

建立一个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课堂环境,而不是让学生安静、驯服地遵守课堂纪律。

(三)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参与式领导、监督式领导

2.班级规模

3.班级的性质

4.对教师的期望

二、课堂群体管理

(一)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1.正式群体

2.非正式群体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

(二)群体动力

概念: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其中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所有这些影响群体与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

1.群体凝聚力: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2.群体规范

3.课堂气氛:积极、消极、对抗。

三、课堂纪律管理

(一)课堂纪律概述

课堂纪律是指为保障或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设置的行为标准及施加的控制。

课堂纪律分类:

1.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自我促成的纪律: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

4.任务促成的纪律

(二)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课堂三大要素: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情境

1.课堂情境结构

(1)

班级规模的控制

(2)

课堂常规的建立

(3)

学生座位的分配

2.课堂教学结构

(1)

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

(2)

课程表的编制

(3)

教学过程的规划

(三)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四)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334

第六章

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

心理健康:无心理疾病;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标准: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

二、心理评估

(一)心理评估的含义

(二)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

疾病模式、健康模式

(三)主要的心理评估方法

1.心理测验

2.评估性会谈

第二节

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一、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和途径340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心理辅导课程

2.教育教学渗透

3.心理咨询

二、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目标:学会调适(基础层次)、寻求发展(高层次)

(二)影响行为改变的方法

1.改变行为的基本方法

(1)

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惩罚法(6)自我控制法

2.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与技术

(1)

松弛训练(2)系统脱敏疗法——沃尔帕(3)肯定性训练(4)合理情绪疗法——艾利斯

三、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生理因素2.家庭因素3.社会因素4.学校因素5.心理因素

四、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

第三节

教师职业心理

一、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热心和同情心;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

1.职业信念:教学效能感、教学归因

2.职业性格:理解学生,与学生相处、了解自己

(三)教师的行为特征

教师期望效应

二、教师的职业成长

(一)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比较

1.课前计划差异

2.课堂教学过程差异

3.课后评价差异

4.其他差异

(二)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

1.成长的历程(福勒和布朗):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2.成长的途径: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三、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

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3.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

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5.能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

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7.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二)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

1.负担过重、过分疲劳

2.现实与理想之间反差巨大

3.个人需要、理想等主观需求与这些需求难以实现之间存在矛盾

4.自我认知出现偏差

(三)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主观、客观

(四)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

(五)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1.个体积极的自我调适

2.组织有效的干预

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章

教育法律基础

第一节

教育法规概述

一、教育法规的内涵

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二、教育法规的类型

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不同

成文法

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基本都属于制定法、成文法之列

不成文法

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不同

根本法

《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普通法

《义务教育法》《教师法》

规定的内容不同

实体法

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如民法、合同法、婚姻法、公司法等。

程序法

规定行使具体实体法所要遵循的程序的法律,如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现行教育法规中没有纯粹的程序法,通常是实体性内容和程序性内容同时出现在同一部教育法规中。

适用范围不同

一般法

《教师法》

特殊法

《XX省职业教育条例》

三、教育法规的体系结构

(一)纵向结构

《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

全国人大

教育基本法律

全国人大

“教育宪法”“教育母法”,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律: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育单行法律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等

教育行政法规

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

实际工作中起主要作用。条例、规定、办法、细则

地方性教育法规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教育规章

中央和地方有关国家行政机关

部门教育规章、地方政府教育规章

(二)横向结构

1.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基础教育法3.高等教育法4.职业教育法5.成人教育或社会教育法6.学位法7.教师法8.教育投入法或教育财政法

第二节

教育法律法规

一、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及结构

教育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组成三要素:法定条件、行为准则、法律后果

二、教育法律规范的类别

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要求人们行为的性质

义务性规范

主体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必须、禁止等”

授权性规范

主题有权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可以,有权”

按照法律规范表现的强制性程度

强制性规范

禁止性、义务性

任意性规范

按照法律规范的法律后果

制裁性规范

法律责任或罚则

奖励性规范

奖励

第三节

教育法律关系

一、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

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二、教育法律关系的分类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社会角色不同

教育内部法律关系、教育外部法律关系

主体之间关系的类型

隶属型、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

教育法律规范的职能

调整性、保护性教育法律关系

三、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一)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物质财富、非物质财富、行为

(三)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四、教育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消灭

(一)教育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概念

发生: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变更:是指教育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改变,包括主体、客体或内容等要素的改变

消灭: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客体的消灭,主体间权利义务的终止

(二)法律事实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根据

第四节

教育法律责任

一、教育法律责任的含义

教育法律责任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因实施了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依法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

二、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

(一)行政法律责任:行政处分、行政处罚

(二)民事法律责任

(三)刑事法律责任

三、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

(一)有损害事实

(二)损害行为必须违法

(三)行为人有过错

(四)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四、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形式

(一)教育法律责任主体:指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对象

(二)教育法律责任的规则形式

1.教育行政机关及其他国家机关

2.教育行政机关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3.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学校、校长与教师

4.就学学生

5.家长或其他监护人

6.其他负有遵守教育法义务的公民和法人

第五节

教育法律救济

一、教育法律救济概述

(一)教育法律救济的含义及特征

含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法律救济方式:教师申诉制度、受教育者申诉制度、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民事诉讼

特征:1.纠纷的存在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基础

2.损害的发生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

3.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是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二)

教育法律救济的作用

1.保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2.维护教育法律的权威

3.促进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

4.有利于推进教育法制建设

(三)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

1.诉讼救济渠道

2.行政救济渠道

3.其他救济渠道

二、教育申诉制度

(一)教育申诉制度:指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公民,在其合法权益守到侵害时,向国家机关申诉理由,清秋处理的制度。

(二)教师申诉制度

1.含义及特征:法律性、特定性、非诉讼性

2.申诉的范围

3.申诉的程序:提出申诉、申诉的受理、申诉的处理决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书的次日起30日内作出处理)

(三)受教育者申诉制度

1.含义与特征:法律性、特定性、非诉讼性

2.申诉的范围

3.申诉程序:提出申诉、申诉的受理、申诉的处理决定

三、教育行政复议

(一)含义:指教育行政相对人(如学校、教师)认为教育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作出该行为的机关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或该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发生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

(二)范围

(三)程序:申请(60日内)、受理、审理(10日内)、决定(60日内)、执行

四、教育行政诉讼

(一)含义:是指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给予法律救济,并由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裁判的诉讼救济活动。

(二)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区别:性质、受理机关、适用程序、审查范围、法律效力不同

(三)教育行政诉讼的范围

(四)教育行政诉讼的程序:起诉和受理(7日内)、审理和判决、执行

第二章

依法执教与教师违法行为预防

第一节

依法执教

一、依法执教的含义

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

1995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依法执教的意义

(一)依法执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二)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

(三)依法执教是人民教师之必须

第二节

教师违法行为预防

一、含义

二、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特征

(一)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机会平等权、入学权、参加考试的权利、随意开除学生

(二)侵犯学生的人身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肖像权、名誉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隐私权、性侵害

(三)侵犯学生的财产权:损坏学生财物、非法没收学生物品、乱罚款、乱摊派、推销商品

(四)侵犯学生的著作权:作文也是作品

(五)不作为违法侵权:对学生身体状况关照不力、对生病或受伤学生救护不力、在履行职责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学校活动组织失职、饮食安全事故、未及时向学生监护人履行告知义务

三、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法律责任

(一)教师违法(侵权)行为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二)

教师的法律责任

四、预防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必要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

(二)建立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

(三)建立全面的教育法律监督机制

(四)增强法制观念,宣传、普及教育法规

(五)加强学校的规范管理

(六)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七)加强学生对自己法定权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八)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9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991年9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06年12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教师资格条例》《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2月26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第五部分

新课程改革

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概述

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一)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二)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二、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

四、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二)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

(三)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根本任务

二、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第二章

新课程理念

第一节

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

一、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二)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四)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第二节

新的教学观

一、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二、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四、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第三节

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

(二)探究学习

(三)合作学习

二、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第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三、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遵循的原则

(一)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二)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四)

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六)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第二节

信息技术教育与多媒体教学

一、信息技术教育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

1.信息技术促使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

2.信息技术有利于转变教师角色

3.信息技术使教和学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4.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多媒体教学

(一)多媒体教学的利弊

优点:激发学生兴趣;形象、方便突破教学重难点;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有利于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隐患:点到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容量大导致重难点模糊不清;盲目利用,浪费资源;不顾实际强求使用多媒体教学。

(二)上好多媒体课的方法

1.紧扣教材重点,有的放矢2.个性突出鲜明,富有创意3.适度的艺术型,激发情趣4.讲究画龙点睛,适度动用5.信息量适度,以学生为主6.交互设计合理,智能性好。

第六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与特点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由教师职业理想、责任、态度、纪律、技能、良心、作风和荣誉等因素构成。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一)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

(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

(三)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四)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五)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

(六)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一、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

二、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三、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四、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概述

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概念及意义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一)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

(二)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

(三)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职业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感、良心感、荣誉感、幸福感

(四)磨练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

(五)确定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一、坚持知行统一

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努力做到“慎独”

四、学习先进人物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概述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

一、自我评价法

二、学生评价法

三、社会评价法

四、加减评分法

五、模糊综合评判法

第三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二、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三、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四、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五、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文档内容仅供参考

下载事业单位音乐理论知识点[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事业单位音乐理论知识点[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点总结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的规定性和依据 1.质的规定性: A 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从......

    事业单位知识点(必备啊)

    1.200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划分为14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56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34个市辖区,14个地级市分别为:南宁市、桂林市、梧州市、玉林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百......

    事业单位会计知识点整理★

    行政事业单位 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分类: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 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组织系统:①主管会计单位(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发生预算管理 关系)②二级会计单位(......

    事业单位常考知识点

    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同盟会 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兴中会 3.我国公务员退休需要满:30年 公务员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

    曲靖市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

    1.云南省第一批特色农业示范县(曲靖市的有):宣威市、沾益县、陆良县、罗平县。 2.《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规定,免费通行时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

    小学音乐知识点2

    9、一些音乐人物的介绍 国外的: 莫扎特,奥地利音乐家,代表作《小步舞曲》,柴可夫斯基,俄罗斯音乐家,代表作《天鹅湖》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音乐家,代表作《蓝色多瑙河》,肖......

    六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 1、奥林匹克号角是管弦乐合奏作品,是为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而创作的。 2、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源于古希腊,是每四年举行的一次世界大型综合体育盛会。......

    三年级音乐上册知识点

    三年级音乐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聆听和表演,让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了解和熟悉“音乐友”。 1、在“听、唱、动、奏、”活动中体验以音乐学习为内容的音乐作品带来的乐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