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恰卜恰镇人大代表议案征集情况
恰卜恰镇人大代表议案征集情况
一、关于健全土地征用民意风险评估机制的提案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城市土地、矿藏、森林、山岭、草原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则属于集体所有。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为了满足这种需要,政府则需要对集体土地进行征用。这样的制度安排,为政府带来了在非农用途土地供应和将农业土地转为非农用途方面的双重垄断地位。
土地供应的垄断,使政府能够在土地收购、整理、管理等成本的基础上,加上稳定的利润对外转让土地使用权,使土地经营成为稳赚不赔的生意;而将农业土地转为非农用途方面的垄断,则使政府能够稳获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而产生的土地价值增值。
这种双重垄断地位,为各级地方政府带来了巨额收益。一些地方甚至形成了“(政权)运转靠财政、(发展)建设靠土地”的局面。但另一方面,土地被征用的农民普遍感觉补偿标准明显偏低,他们难以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分享增长的成果;不仅如此,由于缺乏其他的生活技能,农民失去土地后普遍存在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许多农民坐吃山空,很快花掉土地补偿金,沦为“三无人员”(种田无地、就业无门、低保无份),成为社会边缘人。
近些年来,土地征用问题持续引起人民的关注,围绕土地征用产生的社会纠纷,甚至一度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潜在因素。
我镇自今年来因建设高速公路及加快城市发展的需要,开始大规模征地。为了防止因征地而产生纠纷,继而影响我镇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局,需做到防患于未然。
征地纠纷的主要原因便是来自政府的双重垄断。为了增强征地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建议健全并推行土地征用民意风险评估机制,在征地相关事项出台或审批前,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开展科学系统的预测、分析及评估,广泛听取、收集民众意见,制定民意风险应对策略及议案,减少一些地方往往是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说了算、在决策过程中完全没有民意参与的现状。进一步化解社会矛盾、改变一些长期存在的弊病,推行民意风险评估机制是我镇维稳工作机制的一种创新,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是进一步在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宗旨下寻求创新的开拓思路。
二、土地征用后续产业发展及群众安臵规划的提案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实际上,在计划经济时代就存在着失地农民,当时各级政府对失地农民的问题高度重视,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让农民“以土地换就业“,从而实现他们由农民身份向工人身份转换,使他们在国有企业内就业,消除失地农民今后就业、养老等一系列问题。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就业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的安臵方式逐渐失灵,于是失地农民问题开始显现,这在经济发达地区比较明显。由于在征地过程中,出现分配失地农民补偿款混乱,政府与民争利,赚取“低征高卖”中的差价,这些直接导致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1、当前失地农民安臵中存在问题
(一)现行失地安臵方式的短期性和不平等性 目前,农民失去土地后,主要有以下几种安臵方式:货币安臵后自谋出路、征地单位或原集体经济组织安臵以及目前部分地方正在探索的土地换社保安臵。目前,这些安臵多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1、货币安臵,往往有两个弊端,一是安臵标准不一。由于各级政府制定土地补偿标准时把征地用途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根据公路建设、水利保护、企业用地、商品房开发等不同用地途径,而使农民的补偿费差异较大,甚至相差数倍,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其次,一次性补偿费终究有限,一旦用完或使用不当提前用完,如果赋闲在家,又无土地耕作提供生活资料,则失地农民维持生计就非常难了。
2、征地单位以及原集体经济组织就业安臵,在短期来讲确实体现为失地农民已实现就业,如保安、保洁、保绿等工作,但其工作往往是不稳定的,收入也是不确定的,要视征地单位或原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效益而定,一旦征地单位或原集体经济组织自身难以为继,那么这批失地农民同样生活无着。
3、土地换社会保障安臵,这是目前苏南地区正在积极探索或实行的新的安臵方法,本人认为该办法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新办法出台前的失地农民的安臵问题如何衔接,地方政府有无财力承受。如近几年来,武进区因高速公路、铁路、大中型水利建设等区级以上政府公益性事业占用土地达886l亩,土地补偿总额仅为9599万元,需安臵农业人口达8993人,由于这部分用地补偿标准大大低于同期工业用地,如果全社会实行保障,资金缺口矛盾将十分突出;二是土地征用补偿用于社会保障是否能够实现自我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会不会给下届政府带来较大的隐性债务;三是由于征地用途不同使得补偿水平不一,最后体现在个人的社会保障待遇上如何确定,能否实现相对公平;四是为确保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可能会增加企业用地成本,会不会由此影响了企业投资环境,等等。(二)农民失地后就业无门。目前,农村有一技之长的农民以及文化程度较高、接受过相应技能培训的农民,早已找到工作,而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低、以种植业为主、没有工作经验和技能或年龄偏大的农民,根本无法找到工作。由于缺乏就业和创业能力,农民失地后就处于坐吃山空的状态,未来的生活极不稳定。据统计,失地农民的失业率高达34%。(三)农民失地后缺乏社会保障
由于土地不仅是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还承担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而现行的安臵办法往往未充分考虑失地农民的养老、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因此,一旦土地被征用,农民就失去了基本生存的生活底线,务农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生活在城市边缘,成为新的城市弱势群体。
三、解决失地农民安臵中存在问题对策思考
城市化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决策方式,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财产权利。通过城市化应有利于带动农民致富,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拉大城乡差距,造成农民失地又失业,否则就失去了城市化的意义。如何才能克服现行安臵中的不足,真正确保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首先要尊重农民对集体土地的所有权,规定征地补偿;其次从长远来看,关键在于解决失地农民的出路和退路问题,出路就是要促进失地农民实现就业,退路就是要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
第二篇:共和县恰卜恰城镇建设情况汇报(定稿)
共和县恰卜恰城镇建设情况汇报
共和县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14日)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恰卜恰城镇建设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城镇规划编制情况
2011年元月,编制完成了《共和县城总体规划》,与原《恰卜恰镇总体规划》相比,新编《总规》主要有四点不同。一是编制标准提高。将规划名称确定为《共和县城总体规划》,提高了编制标准,为实现“十二五”期间撤县建市目标奠定了规划基础;二是规划面积增加。城镇规划面积由原来的28平方公里扩大到49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由原来的9.7平方公里扩大到20平方公里。三是城镇功能完善。新编《总规》中恰卜恰镇呈现“一廊两山三区”的城市形态结构。其中新城区主要承担商贸服务、旅游服务、工业仓储及居住等功能;旧城区形成由行政、商贸和居住等组成的综合功能组团;工业区发展纺织工业、新型建材、农牧产品加工、新能源四大园区。四是发展方向明确。新编《总规》确定了“北拓、南延、西进、东扩、中优”的发展方向。
二、城北新区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加快恰卜恰城北新区建设进程,县委、县政府将新区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为全县重点工作,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全力实施城北新区各项开发建设工程。
(一)规划编制工作。认真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做大规模、完善功能”的原则,在完成《共和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上,委托陕西中晟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共和县城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已通过专家评审。
(二)征地拆迁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补偿、公开透明”的原则,积极组织国土、城建等部门人员认真开展城北新区征地拆迁工作,共征用恰卜恰镇东香卡和西香卡村土地2662.81亩,已发放征地补偿款6545.3万元;征收房屋126户,发放地面附着物补偿款2073万元。
(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是城北新区三横四纵(新区北路、新区南路、新区大道及青海湖路、黄河北路、滨河大道、新寺路)、环线、工业园区道路建设项目,计划投资4.3亿元,总里程43.2公里(三横四纵共14.05公里,环线15.59公里,工业园区道路13.56公里)。目前,该项目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正处于项目审查阶段,其中三横四纵14.05公里建设项目和环城东路4.6公里建设项目由省交通厅代建,即将开工建设。二是三横四纵市政工程项目,总投资为1.38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总长13.78公里的道路排水、热力、燃气、路灯及附属工程,目前该项目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三是总长80米的新区大道桥梁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1360万元,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正处于项目审查阶段。四是城北新区河道治理工程,总投资1027.34万元,河道治理3公里(双面6公里)、新建踏步2座,目前已开工建设。五是城北新区景观带建设项目,总投资为15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景观带2.2公里(双面4.4公里)、人行道4.4公里、游步道3.8公里、小广场10处、厕所4座、景观桥1座、凉亭6处,目前已完成前期设计工作。六是州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和州四大班子业务用房建设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州文化传媒中心、县环保监测执法业务用房等5个建设项目将在年底前开工建设。
(四)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2011年城北新区分四个片区建设廉租住房4838套。目前,国家补助资金已到位,各片区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年底可完成±0以上建设任务。
三、恰卜恰旧城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提升恰卜恰城镇品位,在全力实施好城北新区开发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认真实施恰卜恰藏民族文化产业创意园、恰卜恰镇区供水管网改造、恰卜恰镇滨河西路道路建设及共和县东山路道路排水工程、共和县城同德路道路排水工程、青海湖南大街改造等项目建设。
(一)招商引资项目。一是恰卜恰藏民族文化产业创意园建设项目,总投资为2.4亿元(2011年计划投资8000万元),占地面积约95亩,总建筑面积8.608万平方米,该项目于5月8日开工建设,截止目前,藏文化产业创意园部分商住楼主体封顶,完成总工程量的72%;酒店、公寓楼建设已完成基础开挖;商业广场已完成工程量21858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的58%;博物馆现进行地下室施工,已完成工程量650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的8%。二是少年宫地段综合商贸中心项目,已完成建设用地及地上建筑物的调查、登记和评估工作,目前正在与投资商洽谈协商具体投资建设事宜,力争开展少年宫、县教育局、州文化广播电视局等整体搬迁工作。三是亚细亚商贸城建设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占地面积219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675平方米,现已开工建设。四是海南州电影公司数字影院商住综合楼建设项目,总投资5288万元,占地面积601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440平方米,现正在进行房屋拆迁工作。
(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是黄河大街、贵南西路总长2140米的人行道整治项目,总投资510万元,目前已在黄河大街、贵南西路安装路灯44盏,完成地下天然气管网铺设、下水分户管道与主管道的连接、沿街树木补植补栽等工作,完成道
路侧平石和附属设施建设任务。二是黄河南大街州医院至绿洲桥段主干道建设工程,全长800米,总投资为330万元,主车道宽18米,人行道宽7米,目前路面铺油工作已基本完成。三是黄河中路绿洲桥至次汗素桥段主干道及人行道排水、照明等市政建设工程,总投资为2363.12万元,全长1860米,主车道宽20米,人行道宽7米,目前已完成路基施工。四是同德路、东山路和切吉西路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3510万元,总长5010米,建设内容包括车行道、人行道、排水管网、照明、绿化及交通附属设施等。该项目现正进行初设等前期工作。五是由省交通厅代建的环城东路延长段建设项目,总投资5600万元,总长6400米,目前正在进行路基施工,已完成投资2300万元。六是滨河西路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1450万元,总长2400米,主车道宽7米,人行道宽5米,绿化带宽2米,目前已开工建设;滨河西路延伸段和滨河东路延伸段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七是镇区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总投资4490万元,已完成投资4108万元,目前28.5公里主输水管网建设工程已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行;9.8公里城镇新建管网工程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13公里城镇旧管网改造工程已完成5公里改造任务;1.1万吨净化水厂建设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八是恰卜恰镇西河道、东河道、西台沟、次汗素沟和东山排洪渠治理项目,总投资3436.66万元,该项目初设报告已通过审查,目前已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建设已完成总体工程量的40%。
(三)党政业务用房建设及商品房建设项目。一是全县党政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均已编制完成可研报告。2011年全县党政机关建设项目共6项,计划总投资4933.39万元。其中,续建项目3项,计划投资4124.7万元,海南州医院住院医技综合楼、州供电局倒班用房均已竣工待验。新建项目3项,计划投资808.69万元。其中,共和县第二、第三幼儿园教学楼、海南州
儿童福利院正在进行内外装饰,共和县文化馆已通过验收。二是2011年商品房续建项目2项,总投资6934万元。其中,明瑞花园住宅小区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总投资3186万元,现正进行内外装饰;德吉村住宅小区建筑面积4.22万平方米,总投资3748万元,现正实施外墙保温工程。三是廉租住房续建项目1668套,在恰卜恰镇四个片区集中建设,总建筑面积9.66万平方米,总投资1.82亿元,现均已主体封顶,进行内外装饰工程。恰卜恰镇旧城区分五个片区新建廉租住房1320套,现已全部开工建设。
虽然,我县城镇建设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具体工作中仍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一是我县城镇建设拆迁难度大,尤其是廉租房建设项目,因镇区无闲置和储备土地,只能采取“拆旧建新、原址重建”的办法。由于部分拆迁户要求房屋拆迁补偿费用偏高,加大了拆迁协商难度,对城镇建设整体推进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二是我县城镇建设项目任务重,资金缺口大,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存在一定困难。如2010年廉租房建设缺口资金1.1亿元,2011年廉租房建设缺口资金达3.37亿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开展恰卜恰城镇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三篇:恰卜恰镇棚改房建设拆迁补偿安置协议2014
共和县棚户区改造建设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编号:
甲方(拆迁人): 乙方(被拆迁人):
为了改善共和县地区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根据2014年共和县城镇建设规划、共和县城镇棚户区改造规划及共和县2014年棚户区改造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须拆除乙方使用的房屋,根据城市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法规、政策的有关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房屋拆迁安置补偿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被拆房屋现状
(一)乙方在拆迁范围内有 层 结构房屋 间,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包括附属房屋 间 结构,面积平方米)。
(二)被拆迁房屋的产权属于,产权证号。
第二条 被拆迁房屋补偿
甲方对被拆除房屋的产权人按以下方式进行补偿:
1、作价一次性货币补偿。
甲方委托具有评估资质的估价事务所对乙方房屋按市场价进行评估,一次性支付乙方拆迁补偿 费 元。该补偿费为住户住宅整体补偿价值(包括所有附属设施的补偿费用)。
甲方与乙方在拆迁公告规定的期限内签定拆迁协议的,签订协议前10名一次性奖励2000元,搬家费补助标准为:每户500元。临时安置过渡费标准为:每户650元/户/月,按照实际分房日期结算,中小学生交通补助一次性支付120元/人,每个家庭最多不超过两个中小学生。
2、住户回迁安置。可选择1 2 3(1)现金安置:根据具有评估资质的房屋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一次性现金安置。(住房由个人自行解决)
(2)、恰卜恰镇老城区安置:符合保障性住房条件的住户提供100㎡、80㎡两种户型供拆迁户选择,其中6.5万元为国家投资部分(公产),按照国家有关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剩余部分由住户自筹(该自筹部分享受恰卜恰镇保障性住房的均价(成本价)1548元/㎡,并根据楼层决定楼层差价)。
(3)、恰卜恰镇城北新区保障性住房安置。自愿到恰卜恰镇城北新区居住的住户,可享受100㎡户型供拆迁户居住,其中50㎡为国家投资部分(公产),按照国家有关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剩余50㎡由住户自筹(该自筹部分享受恰卜恰镇城北新区保障性住房的均价(成本价)1680元/㎡,并根据楼层决定楼层差价)。
(4)棚改住房建成竣工验收后尽快向回迁户统一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安置户要按规定缴纳房屋维修基金及有关税费,并积极配合提供有关办证资料。
(5)棚改住房建设标准:毛坯房,砖混结构,现浇楼板,外墙外保温,铝塑复合平开节能窗;入户防盗门,水泥砂浆地面,墙面普通涂料刷白,普通照明;卫生间、厨房毛墙面,毛地面。
本协议签订后,由乙方将被拆除房屋产权手续(房产证、土地证)交给甲方,由甲方统一注销。乙方就已拆迁房屋而向甲方所提供的所有产权证书材料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均属客观、真实的,否则,乙方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3、签订此协议的棚户区改造住户均享受 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 项目的国家专项补助,及每户 13000 元的补助资金(此款项已含在棚户区改造拆迁户的拆迁补偿费用之内,不在做另外补助)。
第三条 乙方在补偿协议签订后,于 月 日内应将原住房腾空,并交甲方拆除。同时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甲方给付其他费用(奖励费+搬家费、临时过渡费、学生交通费)万 仟 佰 拾 元。待楼层确定后双方结算拆迁补偿费和所需楼层差价,金额 元(多退少补)。
第四条 乙方保证所交房屋门窗、水暖、管线、装潢、院落围墙、大门等设施完好无损,否则从补偿费中扣除相应的价值。
第五条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第六条 本协议一式四份,甲方两份、乙双持一份,另一份报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备案。
甲 方:
乙 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四篇: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姓名:王影 专业:市场营销 学号:21103022032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一如这首词一样《恰同学少年》是一部红色经典青春励志电视剧。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优秀青年为寻求理想而奋发向上的斗志,敢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与情怀以及改造旧中国与世界的雄心壮志。他们发奋读书学习,关注社会发展,心系祖国动态,敢于挑战权威打破传统,他们一个个朝气蓬发,胸怀天下。他们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震撼着我,激励着我。现在的我与当时的他们年龄相仿,他们的胆识与气魄让我深感敬佩。如果时空穿越我愿与他们一起度过那艰难而又充满激情的恰同学时代。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那时的毛泽东他们大多都是农民家庭的孩子,家境贫寒,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尚难解决,求学之路更是坎坷艰难。庆幸的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免收了学杂费,才让这些孩子有书可读,有学可上。纵观自身,恐怕许多人有愧于心。我们不愁吃不愁穿,不用为学费发愁。我们的学习环境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堂。我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物资丰富的新社会,我们物质上充裕,却难免精神上的贫乏。上了大学的我们学习能力却在逐步丧失。衣食不缺的我们无须为明天的生活发愁,却反而常常失去理想,更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大学甚至是中学,虚荣攀比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因为失去奋斗的目标与动力而沉溺于网络的人也比比皆是;怠于现在的努力而寄未来的希望于歪门邪道者也大有所在。虽然生活中少有如剧中刘俊卿之辈,但刘俊卿却是当代大学生精神弊病的集中和写照。在剧中,他的所作所为让人厌恶,生活中,他所代表的思想问题却不得不让人警示。
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少年时的志趣思想,往往预示着一个人一生的前进方向。而电视剧中所描述的毛泽东的少年时代,给了我们大学生无限启示,我们生活安逸,往往迷失了方向,忘记了最初的梦想。杨昌济在为同学们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问了每个同学的理想是什么,有的说想做战国时的大将关羽,有的想做老师,有的想顶立在天地之间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可是我们的理想是什么呢?我们不会在像小时候一样做着这样那样不切实际的梦,可是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毕业后能做什么,恐怕很多人都不敢在轻言了。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句话的确是不可争辩的真理,也是这部剧集的最好见证!正是因为有了湖南一师的那群,优秀少年,才有了之后的富强中国!我们大学生应从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行。在当今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革命家,但放眼天下,我们依然应当有用于国家与社会;远观未来,我们更有属于我们的时代任务,即使对于个人,我们也应不断自我完善,立志树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看完《恰同学少年》让我对毛泽东又有了重新的认识。他曾经也是那么的狂放不羁与离经叛道。他爱读书爱学习爱提问爱思考的精神令我深深折服。还有他那一呼百应的魄力,和特立独行的作风——在风雨中锻炼,迎着风雨歌唱,用冷水洗澡。这种越是风霜雨雪越是敢于挑战的勇气与毅力不得不让人钦佩。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他在湖南第一师范院校的几年十分耐人寻味,他和他的同学们满怀崇高理想,一起登岳麓山,一起玩橘子洲,一起到湘江游泳……,他们关心国事;他们忧国忧民,指说江山社稷大事;他们爱憎分明,激浊而扬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常形之于文字;他们蔑视权贵,视当时那些祸国殃民的封建军阀如粪土,严厉地痛斥他们的行为。
令我佩服的还有毛泽东的师生情谊。他与杨昌济的师生情谊,与黎锦熙的师生情谊都是值得歌颂的。他们的师生情是一辈子的不解之缘。尊师重教本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从小学就接受到的思想,可是就连这种小学教育我们没能学好,我们应该感到惭愧,有些同学见到老师甚至连招呼都不打,尊师最起码的要求我们都没有做好。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悲哀。
同样我也敬佩毛泽东和他同学之间的友谊,不管是毛泽东为了帮朋友顺利考入第一师范而代写入学考试试题还是萧子升帮他练字,还有他数理化不及格时蔡和森的真切教导,都让我们对他们纯洁的友情深感敬畏。他们之间的交往从不考虑个人利益得失,都是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这样的友情在这个利欲熏心,唯利是图的时代显得弥足珍贵。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未来的主人翁,我们已成年已经明白什么是责任,不管是对家人还是对自己我们都该勇于承担起属于我们的那份责任,好好读书认真学习,珍惜大学四年时光,学有所成。毕业后的若干年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第五篇:恰同学少年
观恰同学少年有感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部少年毛泽东的求学奋斗史不仅让我们这群正值书生意气的少年观后赞叹不已,更引导我们树立了服务社会的远大理想。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的师范生来说,片中所提及的多位教育家之治学育人的思想更是值得我们学习思索和反省。伟人的足迹还没有远去,在一师范这样一所堪称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学堂内他们曾播撒过辛勤的汗水,直至今日他们思想的光辉仍旧照耀着我们,并将永远照耀着我们。犹记得少年毛泽东于闹市中念书的情景,于闹中取静,他练就的是一颗宠辱不惊的心,犹记得徐特立老师带他们去小学实地考察后,他们为如何改进小学教育争得面红耳赤的表情,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教育叫板,疾呼教育革新,他们所铸就的是今天一师范开明办学,锐意改革的新面容。犹记得一群气风发的青年举起反日旗帜的情景,不畏强暴,敢于担当,于民族绝望中唤醒国人对祖国的满腔热忱,他们所成就的是今天日益崛起的中华民族。能够成为一名一师范的学子我是无比荣幸的,牛顿说他之所以站得高,看得远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身为一名一师人,我们又何尝不是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呢,所以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大可以在汲取伟人们留给我们精神财富的同时大胆探索新的关于教育发展的道路。剧中少年毛泽东也曾一度对教育救国表示过怀疑,教育是不是真的能够拯救危亡的民族呢,最后事实证明教育对于唤醒国民热情是比任何形式的暴力和强有力的压制政策更加强有力的武器,我想这也许正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动力。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数码时代,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综合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而教育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过程中扮演的则是最基础的角色。一个经济飞腾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文化不断发展的民族,而文化的发展依赖于教育。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试问一个文盲如何适应社会生存。剧中毛泽东问导师杨昌济先生教育是否能改造社会,先生回答教育不兴,则莫论其它。是的,如今作为一名师范生我越发深刻地感受到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为以后深造打下基础的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毛泽东谓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教师一职任重而道远,作为培养中的师范学子,我们理当秉承伟人遗风,虚心治学,朴素生活。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年轻的我们一定也会同先辈般勇敢担当社会责任,甘于奉献,迎接崭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