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4个省级行政区》教学设计
《34个省级行政区》教学设计 大连市第四十五中学 尹秀珍 [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学生学农基地的地址——辽宁省普兰店市花儿山乡 提问:这个地址包含了哪几级行政区? 学生回答。
从学生熟悉的地方入手,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讲授新课]
一、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三级:省、县、乡。普兰店市和县属于同一级(教师解释大连市是介于省和县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引导学生看〈中国政区图〉
提问:和省属于同一级的行政区还有哪些? 学生回答。
提问:这些省级行政区有多少个?
学生读图得出答案: 5(自治区)+4(直辖市)+2(特别行政区)+23(省)=34。我们这节课就是来学习掌握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看看哪些同学能做到“短时高效”。
二、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我们晚上都看过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这里报的是哪些城市?你熟悉这些城市吗?我们试试看(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这几个城市)。学生通过查阅教材第10页的表格找到这些城市。
活动一:这些行政中心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哪里?(学生抢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身边的地理的习惯。
指导学生找到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并带领学生按照不同类型熟悉它们。提问:这些简称一般应用于什么地方?
活动二:找找看,这些简称都是谁?(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抢答)
(教师出示:辽B—26457、鲁A—75648、川人百味、湘绣、黔驴技穷、蜀犬吠日、晋冀鲁豫野战军)
从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入手,既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拼图(中国政区图),并且让拼得快的学生说出拼图的窍门
这么多省级行政区,怎样能够很快掌握它们的空间分布呢?告诉学生:方法有很多,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方法。看看老师的方法是否能够帮助你
活动三:介绍几种省级行政区的记忆方法 方法一:分片记忆法
1、最大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2、黑吉辽,京津冀
3、(黄河)青甘川宁内蒙古,陕西山西豫和鲁
4、(长江)从青入藏经川滇,渝鄂湘赣皖中间,最后苏沪在海边
5、浙闽粤贵(桂),港澳台琼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条,就要指导学生在图上找到本条的内容。第三条和第四条可以让学生在图上描出黄河和长江的干流,并指图说出它们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教师把省级行政区按照一定的线索分成5片,并编成歌诀帮助学生记忆。指导学生根据歌诀看图、读图、指图,从而熟悉各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
方法二:形状记忆法
教师和学生一起想象某些省级行政区的形状,如黑龙江省、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辽宁省、湖北省等。(多媒体课件展示)
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培养发散思维,引起学生兴趣。
方法三:特殊记忆法
教师和学生一起找出几个位置特殊的省级行政区(学生抢答)面积最大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纬度位置最高的——黑龙江省 纬度位置最低的——海南省 跨经度最广的——内蒙古自治区 跨纬度最广的——海南省
邻国最多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邻省最多的——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这里可以使学生更加熟悉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查图能力
我们还可以找到其他的方法来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同学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游戏:拼图
既可以检验课堂所学内容,又让学生有了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课堂小结](略)
第二篇:《34个省级行政区》教案
《34个省级行政区》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1、学科:地理 面向学生:初二
2、课时:1课时
3、师生准备:中国政区拼图模型 【教学课题】
本课就是针对34个省级行政区的教学。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能够在地图上找到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知识与技能:
在我国行政区地图上准确的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34个行政区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中的第三课时,也是八年级学生学习中国地理的核心内容。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分布,是今后学习中国地理、高中地理的基础,将贯穿于中国地理学习的始终,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节教学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是要辩认34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有大量的概念、地名及其空间分布需要记忆,这成为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因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和位置。【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着重围绕中国政区图展开,采取利用相对位置来记忆、歌诀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按方位记忆、先记特殊,后记一般等多种方法支撑教学。课堂上利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屏幕出示学生学农基地的地址,教师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行政区划。(引导学生找出三级行政区划)
二、新授
教师讲述: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划分为省、县、乡三级。那么什么又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什么又是特别行政区呢?教师简单介绍即可,明确我们只学习省级的行政区(大屏幕定格为中国政区图)
(读图活动)熟悉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在图中找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各有多少个,并且让学生在图中指出各自的位置,从而带领学生熟悉一遍《中国政区图》)
(归纳)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台湾省是祖国领土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和澳门回归后建立了两个特别行政区,并实行一国两制政策。
(承转)我们发现很多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很长,如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为了使用方便,各省级行政单位都有简称。请同学们仔细看书第十页,并讨论一下我国行政区简称的由来。教师:那么我们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快速记住这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位置呢?
学生讨论,教师可以帮助总结出几种方法:(利用相对位置来记忆、歌诀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按方位记忆、先记特殊,后记一般)
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每一种方法来认识、熟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等。利用相对位置来记忆——
沿河流分布的省级行政单位(主要是长江和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沿海分布的省级行政单位 沿陆上边界分布的省级行政单位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在图中指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并说出它们的各自的简称及行政中心。歌诀记忆法——
《行政区划七字歌》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还有港澳和重庆。《行政区划简称“三字经”》 京津沪,黑吉辽,内蒙古, 青新宁,晋陕甘,冀鲁豫, 苏浙皖,湘鄂赣,川黔滇, 桂粤闽,藏琼渝,港澳台。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两首歌谣中涉及到的省级行政区逐一落实在途中。
联想记忆法——教师可采用联想记忆法帮助学生记住一些轮廓有特点的省区,比如:黑龙江省像天鹅、云南省像孔雀等。
按方位记忆——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方位来记住一些省级行政区。先记特殊,后记一般——把省级行政区中的“之最”找出来,并落实在图上。趣味活动——大显身手
猜猜看:教师出示几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学生说出名称。
比比看:教师利用课件在行政区的空白图上随意点出某个省级行政区,学生说出名称和简称以及行政中心。巅峰对决:中国行政区的拼图比赛。
小结:布置学生课后选择适当地材料制作中国政区拼图,搞一次拼图大赛。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空间分布位置、相对位置、轮廓特征和行政中心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必须运用“中国政区图”,借助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利用课件教学,采取灵活多变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拼图、填图比赛、抢答竞赛等),结合活动教材,进行反复多样的读图、查图、填图、或拼图练习,讲与练有机结合,以学生练习为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人翁地位,学会分享和合作,增强学生的理解记忆,锻炼学生的读图、查图、填图、拼图、用图能力,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总体上讲,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的基本理念。以“中国政区图”为线索,把整个课堂教学中所运用到的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如珍珠般串联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第三篇:行政区划改革之50个省级行政区
行政区划改革之50个省级行政区
一 直辖都、市 北京都【不属于行政区级别】
北京作为首都扩展势在必行 可以环首都经济圈为基础再加以扩展 北京都 简称京 行政范围 北京市
廊坊市【大厂县 香河县 三河市 廊坊市区 霸州市 永清县 固安县】 保定市【涿州市 高碑店市 定兴县 涞水县 易县 涞源县】
张家口市【涿鹿县 怀来县 赤城县 蔚县 阳原县 张家口市区 崇礼县】 承德市【滦平县 丰宁县 隆化县 围场县】 大连市
作为东北的最大的出海口 最大的经济中心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 大连最可以成为直辖市 大连市 简称连 行政范围 大连市
营口市【鲅鱼圈区 盖州市】 丹东市【丹东市区 东港市】 青岛市
青岛市有三次划为直辖市的历史 建立直辖市有利于山东半岛的一体化 青岛市 简称胶 行政范围
青岛市 潍坊市 烟台市 威海市 上海市
上海发展的主要问题是面积较小且发展拉动及影响不足 扩展是成为上海近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 上海市 简称申 行政范围
上海市 宁波市 嘉兴市 湖州市 舟山市 苏州市 无锡市 常州市 南通市 九江市
九江地处大城市空地 也是内陆良港 只需划长江以北部分地区 即可建成大都市 九江市 简称九 行政范围
九江市【除修水县】 安庆市【宿松县】
黄冈市【武穴市 黄梅县】 黄石市【阳新县】 格尔木市
格尔木是中国的盐湖城 是西部的地理 铁路 交通中心 内地支援南疆及西藏地区的前进基地 建立格尔木市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格尔木市 简称格 行政范围
海西州【除唐古拉山镇】 重庆市
经过10多年的发展 重庆的经济实力今非昔比 具备了扩充能力 可以将全部的三峡划入重庆 重庆市 简称渝 行政范围
重庆市 恩施州 宜昌市 神农架林区 厦门市
厦门面积过小 起不到海峡西岸经济中心作用 将厦门扩大并升级为直辖市有利于中央发挥对台关系的主导作用 厦门市 简称鹭 行政范围
厦门市 漳州市
9兰州市
兰州能够更好的辐射西北地区 兰州市 简称兰 行政范围
兰州市 临夏州 定西市【临洮县】 天津市
将河北省的渤海沿岸划归天津 这样有利于渤海湾港口的协调发展 并进一步确立天津的北方中心地位 天津市 简称津 行政范围
天津市 唐山市 秦皇岛市 承德市【承德市区 承德县 兴隆县 宽城县平泉县】
沧州市【黄骅市 海兴县 南皮县 沧县 沧州市区 清县 盐山县 孟县】
11广州市
广州作为珠三角的中心有必要直辖 广州市 简称穗 行政范围
广州市 佛山市 江门市 中山市 珠海市 深圳市 惠州市 东莞市
二 东北地区与东部内蒙古
1东部内蒙古分划东北明细表
内蒙古行政区以呼和浩特为首府 东西 2400公里 南北宽度400公里左右 面积118 万平方公里的民族自治区域 由于受高原山地面积广 东西间交通不便和省级行政区划的历史变更等条件影响 使全区急切要求分划 东部内蒙古包括 呼伦贝尔市 兴安盟 通辽市 赤峰市 呼伦贝尔市可划入黑龙江省 兴安盟可划入吉林省
通辽市 赤峰市可划入辽宁省 黑龙江省 简称黑
省会哈尔滨 行政范围
黑龙江省 呼伦贝尔市
哈尔滨市 不变 伊春市不变 牡丹江市不变 黑河市不变
大庆市【大庆市 绥化市 齐齐哈尔市】
佳木斯市【佳木斯市【除桦南县】鹤岗市 双鸭山市【集贤县】】
七台河市【七台河市 鸡西市 双鸭山市【除集贤县】佳木斯市【桦南县】】 呼伦贝尔自治市【呼伦贝尔市 大兴安岭地区】 吉林省 简称黑 省会长春 行政范围
吉林省 兴安盟 铁岭市【西丰县】
长春市【长春市 吉林市】
四平市【四平市 松原市【长岭县】】 通化市【通化市 辽源市 铁岭市【西丰县】白山市】 松原市【松原市【除长岭县】白城市】 延吉自治市【延边州【除珲春市】】 珲春市【延边州【珲春市】】
4辽宁省 简称辽 省会沈阳
辽宁省【除铁岭市西丰县】赤峰市 通辽市
沈阳市【沈阳市 铁岭市【除西丰县】抚顺市【抚顺市区 抚顺县】辽阳市【灯塔市】阜新市 锦州市【黑山县】】
鞍山市【鞍山市【除岫岩县】辽阳市【除灯塔市】营口市【营口市区 大石桥市】 盘锦市 锦州市【除黑山县】】
本溪自治市【本溪市 抚顺市【清源县 新宾县】丹东市【凤城市 宽甸县】】 赤峰自治市不变 通辽自治市不变
葫芦岛市【葫芦岛市 朝阳市】
大连市
三 西北地区与西南部内蒙古
1西南部内蒙古分划西北明细表
西南部内蒙古包括阿拉善盟 鄂尔多斯市 乌海市 阿拉善盟划入改建甘肃省
鄂尔多斯市 乌海市划入新建河套自治区
2改建甘肃省 简称凉 省会酒泉 行政范围
酒泉市 武威市 金昌市 张掖市 嘉峪关市 阿拉善盟
酒泉市【酒泉市 嘉峪关市 额济纳旗】 武威市【武威市 金昌市 阿拉善左旗】 张掖市【张掖市 阿拉善右旗】
3新建陇西省 简称陇 省会天水 行政范围 定西市【除临洮县】天水市 固原市 陇南市平凉市【静宁县 庄浪市】中卫市【海原县 中卫市区】甘南州【舟曲县】
白银市【白银市 中卫市【海原县 中卫市区】】
天水市【天水市 定西市【除临洮县】平凉市【静宁县 庄浪县】】 陇南市【陇南市 甘南州【舟曲县】】 固原市不变
4新建河南自治区 简称河 首府银川 行政范围
中卫市【中宁县】石嘴山市 银川市 吴忠市 乌海市 鄂尔多斯市 榆林市
银川市【银川市 石嘴山市 吴忠市 乌海市】 榆林市不变
鄂尔多斯市不变
5陕秦省【陕西省更名 避免山陕谐音】 简称秦
省会长安【西安】 行政范围
西安市 商洛市 咸阳市 铜川市 渭南市 延安市 庆阳市平凉市【除静宁县 庄浪县】宝鸡市
长安市【西安市 咸阳市 铜川市 渭南市】 商洛市不变 宝鸡市不变 延安市不变
庆阳市【庆阳市平凉市【除静宁县 庄浪县】】
兰州市
四 华北地区 绥远自治区 简称绥
首府呼和浩特
行政范围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巴彦淖尔市 乌兰察布市 锡林郭勒盟 大同市【天镇县】张家口市【剩余部分】
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市 乌兰察布市 大同市【天镇县】张家口市【剩余部分】】 锡林郭勒市不变
包头市【包头市 巴彦淖尔市】 冀州省 简称冀
省会石门【石家庄更名 为避免其名称不城市化】 行政范围
石家庄市 衡水市 邯郸市 邢台市 沧州市【剩余部分【除东光县 吴桥县】】保定市【剩余部分】廊坊市【剩余部分】安阳市 濮阳市【除台前县 范县】新乡市 鹤壁市
石门市不变
衡水市【衡水市 沧州市【东光县 吴桥县】】
保定市【保定市【剩余部分】沧州市【剩余部分】廊坊市【剩余部分】】 邯郸市【邯郸市 邢台市】
安阳市【安阳市 鹤壁市 濮阳市【除台前县 范县】新乡市】 山西省 简称晋 省会太原 行政范围
太原市 阳泉市 吕梁市 忻州市 长治市 晋城市 晋中市 临汾市 运城市 济源市 焦作市 朔州市 大同市【除】
太原市【太原市 晋中市 阳泉市】 吕梁市不变 忻州市不变
焦作市【焦作市 济源市】 运城市【运城市 临汾市】 晋城市【晋城市 长治市】 中原省 简称豫 省会郑州 行政范围
郑州市 开封市 许昌市 洛阳市 三门峡市 周口市 漯河市平顶山市【除舞钢市】商丘市【宁陵县 民权县 睢县 柘城县】
郑州市【郑州市 开封市 商丘市【宁陵县 民权县 睢县 柘城县】】 洛阳市【洛阳市 三门峡市】
许昌市【许昌市 周口市 漯河市平顶山市【除舞钢市】】
天津市
五 华西地区
华西地区的省区面积过大 不便于管理 应将西部面积最大的省区拆分 分别建立新省区 1 新疆分划南北疆
天山是区分南北疆的一条天然的地理界线及分水岭 因天山阻隔 南北疆的各垄断系统长期以来都可独立组网运行 可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按天山分为南北疆自治区 南疆自治区 简称塔 首府喀什 行政范围
喀什地区 阿克苏地区 图木舒克市 阿拉尔市 和田地区 巴音郭勒州 克孜勒州
喀什市【喀什地区 图木舒克市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 阿克苏市【阿克苏地区 阿拉尔市】 和田市不变 库尔勒市不变 北疆自治区 简称准
首府乌鲁木齐 行政范围
乌鲁木齐市 五家渠市 昌吉州 吐鲁番地区 哈密地区 克拉玛依市 石河子市 伊犁州 博尔塔拉州
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市 五家渠市 昌吉州】 吐鲁番市【吐鲁番地区 哈密地区】 伊宁市【伊犁州本部 博尔塔拉州】 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市 塔城地区】 阿勒泰市不变 西藏分划内卫藏
西藏可恢复清朝时即有的卫内藏 恢复内卫藏可大大增加国家对内卫藏直接的财政转移 从而大大加快内卫藏的发展 卫藏自治区 简称卫 首府拉萨 行政范围
拉萨市 乃东地区 林芝地区 昌都地区 那曲地区【安多县 那曲县 巴青县 比如县 索县 聂荣县】
拉萨市不变 林芝市不变 昌都市不变
那曲市【那曲地区【安多县 那曲县 巴青县 比如县 索县 聂荣县】】 内藏自治区 简称内
首府日喀则 行政范围
日喀则地区 阿里地区 那曲地区【剩余部分】
日喀则市【日喀则地区【除特巴县】】
阿里市【阿里地区 那曲地区【剩余部分】日喀则地区【特巴县】】 青海自治区 简称青 首府西宁 行政范围
西宁市 海东地区 黄南州 海北州 海南州 果洛州 甘南州【除舟曲县 迭部县】
西宁市【西宁市 海东地区 海北州【门源县】】 青海湖市【海北州【除门源县】海南州】 同仁市不变 玛沁市不变
合作市【甘南州【除舟曲县 迭部县】】 玉树三江源自然景观保护区 简称玉 行政范围
玉树州 海西州【唐古拉山镇】
格尔木市
六 西南地区
1丽江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保护区 简称丽 行政范围
丽江市 迪庆州 怒江州 云南自治区 简称滇 首府昆明 行政范围
昆明市 楚雄州 玉溪市 曲靖市 红河州 文山州【除富宁县】百色市【隆林县 西林县】
昆明市不变 楚雄市不变 玉溪市不变 曲靖市不变 元阳市不变
文山市【文山州【除富宁县】百色市【隆林县 西林县】】 澜沧江自治区 简称澜 首府保山 行政范围
保山市 临沧市 普洱市 西双版纳州 德宏州 大理州
保山市不变 临沧市不变 普洱市不变
西双版纳市不变
潞西市【德宏州【除瑞丽市】】 大理市不变
瑞丽市【德宏州【瑞丽市】】 西康自治区 简称康 首府汶川 行政范围
甘孜州 阿坝州 凉山州 攀枝花市 雅安市 甘南州【迭部县】
汶川市【阿坝州 甘南州【迭部县】】 康定市不变
西昌市【凉山州 攀枝花市】 雅安市不变 贵州自治区 简称黔 首府贵阳 行政范围
贵阳市 铜仁地区 毕节地区 遵义市 泸州市 宜宾市 六盘水市 安顺市 黔南州 黔西南州 黔东南州 昭通市 怀化市【新晃县】
贵阳市不变
铜仁市【铜仁地区 怀化市【新晃县】】 毕节市不变 遵义市不变
泸州市【泸州市 宜宾市】 六盘水市不变 安顺市不变 都匀市不变 兴义市不变 凯里市不变 昭通市不变 四川省 简称蜀 省会成都 行政范围
安康市 汉中市 广元市 绵阳市 德阳市 成都市 遂宁市 资阳市 内江市 南充市 广安市 达州市 巴中市 眉山市 乐山市 自贡市 雅安市【名山县】
成都市【成都市 德阳市 绵阳市 乐山市 资阳市 自贡市 内江市 遂宁市 雅安市【名山县】】 安康市不变 汉中市不变 广元市不变 南充市不变 广安市不变 达州市不变 巴中市不变
重庆市
七 华中地区 湖北省 简称鄂 省会武汉 行政范围
荆州市 荆门市 天门市 仙桃市 潜江市 武汉市 咸宁市 鄂州市 孝感市 黄冈市【除武穴市 黄梅县】黄石市【除阳新县】安庆市【除宿松县】池州市
武汉市【武汉市 咸宁市 鄂州市 孝感市 黄冈市【除武穴市 黄梅县】黄石市【除阳新县】】
荆州市【荆州市 荆门市 天门市 仙桃市 潜江市】 安庆市【安庆市【除宿松县】池州市】 湖南省 简称湘 省会长沙 行政范围
长沙市 株洲市 湘潭市 益阳市 岳阳市 常德市 娄底市 邵阳市【除武冈市 新宁县 洞口县 绥宁县 城步县】衡阳市 萍乡市 永州市 郴州市 贺州市【富川县】
长沙市【长沙市 株洲市 湘潭市 益阳市 岳阳市 常德市 娄底市 邵阳市【除武冈市 新宁县 洞口县 绥宁县 城步县】衡阳市 郴州市【安仁县】萍乡市】 永州市【永州市 贺州市【富川县】】 郴州市【除安仁县】 江西省 简称赣 省会南昌
行政范围 南昌市 上饶市【除婺源县】景德镇市 九江市【修水县】吉安市 宜春市 新余市 抚州市 鹰潭市 赣州市【除宁都县 兴国县 石城县】
南昌市不变
新余市【新余市 宜春市 九江市【修水县】】
抚州市【抚州市 鹰潭市 赣州市【宁都县 石城县】】 上饶市【上饶市【除婺源县】景德镇市】 吉安市【吉安市 赣州市【兴国县】】 襄宛省 简称襄 省会襄樊
行政范围 襄樊市 十堰市 随州市 信阳市平顶山市【舞钢市】南阳市 驻马店市
襄樊市【襄樊市 随州市】 十堰市不变 南阳市不变 信阳市不变
驻马店市【驻马店市平顶山市【舞钢市】】 沅江自治区 简称沅 首府吉首 行政范围
湘西州 张家界市 怀化市【除新晃县】 邵阳市【武冈市 新宁县 洞口县 绥宁县 城步县】
吉首市【湘西州 怀化市【沅陵县】】
怀化市【怀化市【除沅陵县】邵阳市【武冈市 新宁县 洞口县 绥宁县 城步县】】 武陵源市【张家界市】
九江市
八 华南地区 广东省 简称粤 省会梧州 行政范围
肇庆市 韶关市【除南雄市 新丰县 始兴县 君源县】清远市 云浮市 梧州市 贺州市【除富川县】阳江市 茂名市
梧州市【梧州市 贺州市【除富川县】肇庆市【封开县】】 肇庆市【肇庆市【除封开县】云浮市】 茂名市【茂名市 阳江市】
韶关市【韶关市【除南雄市 新丰县 始兴县 君源县】清远市】 广西自治区 简称桂 首府南宁 行政范围
南宁市 崇左市 钦州市 防城港市 北海市 玉林市 湛江市 贵港市 来宾市 河池市 柳州市 桂林市 文山州【富宁县】百色市【除隆林县 西林县】
南宁市【南宁市 贵港市 来宾市】 钦州市【钦州市 防城港市 崇左市】 北海市【北海市 玉林市 湛江市】 柳州市【柳州市 桂林市】
百色市【文山州【富宁县】百色市【除隆林县 西林县】】 河池市不变 海南省 简称琼 省会海口
行政范围不变
海口市【海口市 琼海市 文昌市 定海县 屯昌县 临高县 詹州市】 三亚市【三亚市 东方市 陵水县 保亭县 琼中县 白沙县 昌江县 乐东县 五指山市】
三沙市【三沙市【除太平岛】】 香港特别行政区 简称港
行政范围不变 澳门特别行政区 简称澳
行政范围不变
广州市
九 东南地区 福建省 简称闽 省会福州 行政范围
福州市【除马祖岛】宁德市 莆田市 泉州市【除金门县】南平市 三明市
福州市【福州市【除马祖岛】宁德市】 泉州市【泉州市【除金门县】莆田市】 土楼市【南平市 三明市】 潮汕省 简称潮 省会汕头 行政范围
汕头市 汕尾市【除东沙群岛】揭阳市 潮州市 梅州市 河源市 赣州市【除宁都县 兴国县 石城县】龙岩市
汕头市【汕头市 潮州市 汕尾市【除东沙群岛】揭阳市】 梅州市【梅州市 河源市 韶关市【始兴县 君源县】】
瑞金市【赣州市【除宁都县 兴国县 石城县】龙岩市 韶关市【南雄市 新丰县】 台湾特别行政省 简称台 省会台北 行政范围
台湾省 福州市【马祖岛】泉州市【金门县】汕尾市【东沙群岛】三沙市【太平岛】
台北市【台北市 新北市 基隆市 桃园县 宜兰县】
台中市【台中市 新竹市【市县合并】苗栗县 马祖岛】
台南市【台南市 彰化县 南投县 花莲县 云林县 嘉义市【市县合并】 高雄市【高雄市 屏东县 金门县 澎湖县 东沙群岛 太平岛 台东县】
厦门市
十 江南地区 浙江省 简称浙 省会杭州 行政范围
黄山市 宣城市 上饶市【婺源县】绍兴市 台州市 温州市 丽水市 衢州市 金华市 杭州市
杭州市【杭州市 绍兴市】
徽州市【黄山市 宣城市 上饶市【婺源县】】 温州市【温州市 台州市】
金华市【金华市【除义乌市 浦江县 东阳市 磐安县 永康市】衢州市 丽水市】 义乌市【金华市【义乌市 浦江县 东阳市 磐安县 永康市】】 扬子江省 简称扬 省会南京 行政范围
南京市 镇江市 扬州市 台州市 盐城市 淮安市 马鞍山市 芜湖市 巢湖市 滁州市【除凤阳县】铜陵市 合肥市 六安市
南京市【南京市 镇江市 扬州市 滁州市【天长市】马鞍山市】 芜湖市【芜湖市 巢湖市 铜陵市】 盐城市【盐城市 泰州市】 淮安市不变
合肥市【合肥市 六安市 滁州市【除凤阳县 天长市】】
上海市
十一 华东地区 淮海省 简称淮 省会徐州 行政范围
阜阳市 亳州市 蚌阜市 淮南市 淮北市 宿州市 宿迁市 连云港市 日照市 临沂市 枣庄市 徐州市 商丘市【剩余部分】济宁市【微山县】
徐州市【商丘市【剩余部分】徐州市【除新沂市】淮北市 宿州市 宿迁市【除沭阳县】】
阜阳市【阜阳市 亳州市】 蚌阜市【蚌阜市 淮南市】
枣庄市【枣庄市 济宁市【微山县】临沂市【除莒南县 临沭县】】
连云港市【连云港市 日照市 临沂市【莒南县 临沭县】徐州市【新沂市】宿迁市【沭阳县】】 山东省 简称齐 省会济南 行政范围
济宁市【除微山县】菏泽市 濮阳市【台前县 范县】聊城市 泰安市 德州市 济南市 莱芜市 淄博市 东营市 滨州市
济南市【济南市【除商河县】滨州市【邹平县】淄博市 莱芜市 泰安市】
聊城市【聊城市 德州市【除庆云县】濮阳市【台前县 范县】济南市【商河县】】 东营市【东营市 滨州市【除邹平县】德州市【庆云县】】 济宁市【济宁市【除微山县】菏泽市】
青岛市
十二 各省区市简介 各省区都市名称 直辖都 北京 直辖市
天津 大连 青岛 上海 厦门 广州 九江 重庆 格尔木 兰州 自治区
北疆 南疆 卫藏 内藏 西康 澜沧江 河南 云南 广西 贵州 绥远 青海 沅江 省
甘肃 陇西 陕秦 四川 湖南 湖北 襄宛 中原 山西 冀州 山东 淮海 浙江 广东 辽宁 吉林 潮汕 福建 扬子江 黑龙江 自然景观保护区
玉树三江源 丽江三江并流 特别行政区 香港 澳门 特别行政省 台湾 各省区省会 首府 自治区
乌鲁木齐 喀什 拉萨 日喀则 汶川 保山 银川 昆明 南宁 贵阳 呼和浩特 西宁 吉首 省
酒泉 天水 西安 成都 长沙 武汉 襄樊 郑州 太原 石门 济南 徐州 杭州 梧州 沈阳 长春 汕头 福州 南京 哈尔滨 特别行政省 台北 各省区都市简称 直辖都 京 直辖市
津 连 胶 申 鹭 穗 九 渝 格 兰 自治区
准 格 卫 内 康 澜 河 滇 桂 黔 绥 青 沅 省
凉 陇 陕 蜀 湘 鄂 襄 豫 晋 冀 齐 淮 浙 粤 辽 吉 潮 闽 扬 黑 自然景观保护区 玉 丽
特别行政区 港 澳
特别行政省 台
最终我国将形成 一都【北京都不属于行政区级别】 十市 十三自治区 二十省 二自然景观保护区 二特别行政区 一特别行政省 共50个行政区
十三 关于民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省】自然景观保护区 民族自治区
对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不能单纯从经济角度或地理形势进行调整 而应该更多从战略高度如对外界的影响等进行规划 内蒙古 新疆 西藏 广西 宁夏的分划可逐步进行 分划的地区可暂时为名义上的 建立民族地区维系部门 在逐步适应后再行撤销
云南 贵州 沅江 西康 青海 澜沧江这六个新建的民族自治区主要是为当地各个民族而考虑 贵州 湘西主要有苗族 土家族 青海主要有藏族 澜沧江主要有白族 傣族 云南主要有彝族 这些地方还各有其他民族 自治是很需要的 河南比较特殊 属于两个民族自治区兼容到一起 为体现民族平等 自治区将不带民族称号 特别行政区【省】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采取了高度自治50年 但50年远远不够 应采取100年保持高度自治制度 广州市应与澳门共同开发横琴岛 与香港共同开发万山群岛 台湾特别行政省
台湾自1945年之后一直保持高度自治 没有与大陆脱离 但台湾除台湾省外还控制有马祖岛【福州】金门岛【泉州】东沙群岛【汕尾】太平岛【三沙】 可将上述4岛正式划入台湾特别行政省 自然景观保护区
丽江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保护区 保护的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 全世界孑遗生物的标本区 玉树三江源自然景观保护区 是中华水塔 也是全世界重要的水源地 有责任也有必要对这两个地区进行保护
十四 优先发展地域 副省级城市25 哈尔滨 酒泉 长安 成都 长沙 武汉 郑州 石门 济南 徐州 杭州 沈阳 长春 汕头 福州 南京 喀什 昆明 银川 南宁 太原 西宁 海口 台北 襄樊 计划单列市20 温州 泉州 连云港 盐城 东营 鞍山 珲春
呼伦贝尔 钦州 北海 三沙 洛阳
克拉玛依 瑞金 安阳 包头 榆林
鄂尔多斯 西昌 大庆
3经济特区15 汕头 喀什 温州 连云港 东营 珲春
呼伦贝尔 楼兰 北海 三沙 瑞丽
克拉玛依 包头 榆林
鄂尔多斯 经济区20 山东半岛经济区【华东地区】【青岛】 泛扬子江经济区【江南地区】【上海】 泛珠三角经济区【华南地区】【广州】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南地区】【厦门】 长江中游经济区【华中地区】【九江】 东北平原经济区【东北地区】【大连】 中原--襄宛经济区【中原省 襄宛省】【郑州】 华北平原经济区【冀州省 山东省 中原省 山西省】【安阳】
环首都经济区【北京都 天津市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冀州省 辽宁省】【北京】 云岭经济区【云南自治区 澜沧江自治区 贵州自治区 丽江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保护区】【昆明】
陕秦—陇西经济区【陕秦省 陇西省】【长安】
北部湾经济区【广西自治区 云南自治区 海南省 贵州自治区】【北海】 黄河上游经济区【陕秦省 兰州市 甘肃省 河南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兰州】 天山经济区【北疆自治区 南疆自治区】【喀什】 青康藏高原经济区【卫藏自治区 内藏自治区 青海自治区 西康自治区 格尔木市 玉树三江源自然景观保护区】【格尔木】
长江上游经济区【四川省 重庆市 云南自治区 澜沧江自治区 贵州自治区 丽江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保护区】【重庆】
巴蜀经济区【四川省 重庆市 西康自治区 贵州自治区】【重庆】 陕秦--四川经济区【陕秦省 四川省 重庆市】【重庆】 环渤海经济区【天津市 辽宁省 山东省 大连市 青岛市】【天津】
华西经济区【格尔木市 卫藏自治区 内藏自治区 青海自治区 西康自治区 甘肃省 南疆自治区 北疆自治区】【格尔木】
十五 下级行政区划改革
很多个改革方案都认为要撤销地级 其实可以在县级进行改观 县可以与城市一样改区 即几个乡镇为一区 这样无形中就撤掉了一级单位 此外还可以实行迁人口至各区中心 再把村这一级撤销 城市内的街道不会撤销 民族自治区缓行整改
第四篇:建国后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变化
建国后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变化
1950年,全国共设有52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9个省、12个直辖市、9个行署区、l个
自治区、1个地方。
29个省:河北省、山西省、平原省、绥远省、察哈尔省、辽东省、辽西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松江省、热河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省、青海省、新疆省、山东省、福建省、浙江省、台湾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广东省、广西省、贵州省、云南省、西康省。
12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沈阳市、抚顺市、鞍山市、本溪市、西安市、南京市、武汉市、广州市、重庆市。
9个行署区:旅大行署区、苏北行署区、苏南行署区、皖北行署区、皖南行署区、川东行署区、川南行署区、川西行署区、川北行署区。
1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l个地方:西藏地方。
1952年“设3 撤10”
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7次会议决定设立安徽省和四川省。撤销皖北、皖南、川东、川西、川南、川北人民行政公署。
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撤销平原省建制,将其辖区分别划归河南省、山东省;撤销察哈尔省建制,将其辖区分别划归河北、山西省;撤销苏北、苏南人民行政公署,设立江苏省,并将南京市改为江苏省辖市。
1953年“设2 ”
1953年,国务院决定,将松江省属哈尔滨市、吉林省属长春市改为中央直辖市。
1954年“设1撤10”
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2次会议决定:撤销绥远省,将其辖区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撤销辽东、辽西两省,将其合并改为辽宁省;松江省撤销,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宁夏省撤销,与甘肃省合并为甘肃省,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市和旅大行署
区改为辽宁省辖市。
1955年“设1撤9”
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2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请通过决议决定:撤销热河省,将热河省所属区域分别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辽宁省;撤销西康省,将西康省所属区域划归四川省,分别将长春市、武汉市、哈尔滨市、广州市、重庆市、西安市改为吉林、湖北、黑龙江、广东、四川、陕西省辖市。
1955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关于撤销新疆省建制,成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决议。
1958年“设1撤1改1”
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5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将天津市改为河北省辖市的决
议。
1958年3月,广西省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1965年“改1”
1965年8月,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通过《关于成立西藏自治区的决议》。9
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1967年“改1”
1967年1月,国务院决定将河北省辖天津市改为中央直辖市。
1988年“设1”
198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1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当月,海南省
正式成立。
1997年“设2”
1997年6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5次会议决定将重庆市从四川省划出,归中央直辖,设重
庆为直辖市。
1997年7月,中国政府根据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关于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9年“设1” 1999年12月,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
2008年,全国共设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
政区、5个自治区。
23个省: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山东省、福建省、浙江省、台湾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广东省、贵州省、云南省、四川省、安徽省、江苏省和海南省。
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澳门特别行政区。5个自治区:广西、宁夏、新疆、西藏、内蒙古自治区.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变化
新中国行政区划60年历程回顾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行政区划调整和改革的目标、侧重点和方式有所不同。从60年来我国行政区划调整与改革的基本情况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1新型行政区划体系初创阶段(1949—1957年)行政区划属于上层建筑,它必须与国体相适应。新中国是在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旧政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型人民政权,因而必须创建新型行政区划体制与之相适应。建国伊始,全国设立华北、东北、华东、西北、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作为一级政区,下辖53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为了避免历史上反复出现的“藩王现象”和调动地方恢复生产,1954年以后,撤销了大行政区,同时将省级政区合并减少到31个,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在建国前夕的1947年5月1日,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为了尊重我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维护少数民族利益,1952年8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9月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总结了建国以来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对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了更完善的规定。此后,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制度,成功实施至今。1955年10月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10月和12月相继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965年9月成立西藏自治收稿时间:2009-09-12;修回时间:2009-11-28区,并在民族地区设立了自治州和自治县。在一般县级政区变更方面,调整了县的规模和规范了政区名称,改变了县规模过小和过大同时存在的问题,取消“设治局”的称谓,县级行政区统称县或自治县。建国初期,我国县以下基层行政区建制主要是乡和相当于乡的行政村,县乡之间设置区公所。同时,我国也设立了一些市,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城镇型地方行政建制。
1.2我国地方政区体制实施阶段(1958—1981年)我国省的面积普遍很大,加上当时交通通讯水平落后,省直接管理众多县级政区确有困难,建国后继续保留设立省政府派出专区代表省管辖数县的体制。1958年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扩大了县的规模,先后撤销了400多个县,专区也相应地进行了撤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能力仍然没有达到省直接领导县的条件,1961年开始又恢复和新增了一些专区和县。1960年代末期专区的名称变更为地区,原专区专员公署相应地成为党政合一的革命委员会。1975年规定,《宪法》“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同时又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这意味着国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地区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建制。县以下行政区划体制主要体现在普遍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毛泽东于1958年8月提出“还是办人民公社好”,接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戴河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席卷整个中国,开始了人民公社化时期,1978年改革开放前全国人民公社总数已达到54000多个。1953年,中央决定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镇建制。城市型行政区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反复裁并废立的遭遇。1956年以后,、浮夸风“大跃进”高指标、蔓延到各个领域。1960年,全国增设城市20个。同时还扩大了部分城市的市辖区,1961年全国市辖区505个。尔后,国务院提高了市镇设置标准,各地按新的标准对市镇做了调整和压缩,1978年减少到2173个。从这次调整以后,较长时期内市镇设置数量处于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
1.3“市管县”体制创新阶段(1982—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与改革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撤地设市、撤县设市和创建“市管县”体制。1978年开始,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地区和市同驻一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管理体制不顺,行政开支浪费严重。1982年,中共中央以(1982)51号文件发出了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管县”体制的通知,年末首先在江苏省试点,1983年开始在全国试行。地级市的设立一般有以下几种模式:切块设市、整建制改市、组团设市等。1988年,中央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后起草了新的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准备推行市、地合并的市领导县体制。后来,由于西方“和平演变”造成一度国内外经济社会情势紧张而放慢了市、地合并的进程。1992年以后,实施市领导县体制改革才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根据可获得2001年底数据,全国265个地级市中已有253个地级市实行了市管县体制,管辖着1445个县级行政区(不含市辖区),占县级行政区总数的70%。从1982年开始地区体制改革以来,地区数量从1982年的170个减少到2001年底的17个,撤销了153个。
1.4省直管县(市)体制探索阶段(2001年至今)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发展,“市管县”体制的弊端也逐渐显现。政区层级过多带来行政效率低下,造成了信息传递速度的降低和增加了信息失真风险;体制实际上是缩小了“市管县”县级政区的自主权,而扩大了市级政区的各种管理权限,带有明显的城市偏向性;体制下市“市管县”级政区上提财权、下压事权的空间很大;部分地区存在“小马拉大车”的格局,市级政区无法辐射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因此,全国各地积极探索省直管县(市)的新体制。2002年8月,浙江将313项审批权下放给绍兴县、慈溪市等17个经济强县(市)。2003年,山东省列出30个经济强县和30个经济欠发达县,分别采取不同的扩大经济自主权政策。湖北省2004年确定了首批20个县(市)实行“强县扩权”,并详细列出239项扩权项目。河南、广东、吉林、湖南等省先后推行了“强县扩权”改革试点。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财政部2009年发布了《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总体目标,即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2009年8月底,全国已有24个省(区、市)实行了“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为未来实行行政管理上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影响我国行政区划的重大事件还有1997年设立重庆直辖市,1997年香港回归后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澳门回归后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第五篇:孔庆东:高层酝酿中国省级行政区重划
孔庆东:高层酝酿中国省级行政区重划
这两年本人看到几份“内部资料”,据中国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等同志透露,中国的行政区划改革将于近年完成,全国增至50个省级政区。包括3个都:北京都、上海都、香港都;6个自治区:宁夏、西藏、北疆、南疆、广西、内蒙古;41个省。
除北京、青海、海南、台湾、宁夏、西藏6地不变外,其它省区均有调整。例如黑龙江省将重新包括呼伦贝尔盟,吉林省重新包括兴安盟,辽宁省重新包括赤峰和哲里木盟,但划出一个由大连作省会的辽东省。天津率领唐山、秦皇岛、承德、廊坊成立渤海省。上海吞并昆山、太仓和嘉兴、宁波、舟山。山东切出一块成立胶东省,徐州率领鲁南、苏北、皖北和商丘成立淮海省。安阳率领晋南、豫北、冀南成立平原省。大同率领晋北、冀北成立雁云省。重庆率宜昌、恩施成立三峡省。巴中率川北和陕南组成秦巴省。厦门率闽南和潮汕、梅州成立厦汕省。香港、澳门和珠海组成香港都„„该方案有几个版本在流传,但基本上大同小异。虽然尚未得到国务院的官方证实,但已经引发了民间的“分省热潮”。学界对此也是多种声音,见仁见智。本人相信无风不起浪,或许是先行放风,试试民意,或许是本已纳入日程,但实施遇到阻碍,或许是方案已经流产,空余坊间笑谈。但既然事关重大,我等草民也不妨多嘴一回。
T大规模调整行政区划必须慎重
一个国家的行政区划,在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进行适当调整,这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事实上无论建国前还是建国后,中国都多次进行了这样那样的调整。本人原则上赞同根据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重新划分省级行政区域。但如此大规模的全国性区域重划,毕竟是关系到全国十几亿人民和无数子孙后代的大事,本人认为必须慎之又慎,必须将此事交给全国各族人民充分讨论,万不可贸然决定、包办民意。增加了十几个省级单位,意味着将有成千上万的干部要加官进爵,所以此事肯定会得到全国官员的普遍拥护。他们还会说服和串通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孤陋粗心的学者、有利可图的企业家来共同拥护。这件事不属于“国家机密”,但属于重大国是,所以应该把重新划分的理由、条件、利弊和各种意见、方案,尽早公之于众,最大程度地相信群众、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地减少弊端,实现区域重划所带来的正面效益。
在我看来,即便抛开各级官员和利益集团的私欲不谈——我们假设他们都是清廉奉公的,也必须认识到,行政区划不能仅从便于中央领导和利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考虑。我们还必须考虑到民生、民族、人口、财政、文化、历史、地理、交通、民俗、方言和国家安全等其它重要因素,必须广泛征求各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的意见。特别不能省略的,是要征得被重划地区大多数民众的同意。如果重新划分确实对当地民众有利,但当地民众并不理解和赞同,那就应该进一步把工作做细,反复宣传,耐心解释,直到形成统一的认识。最怕的就是用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来“替民做主”,一个早上,新闻一播,老百姓发现自己突然归属到另一个省区了。那种心理震动带来的后果,可能不亚于听到中国的某个地区宣布独立。
具体说来,为什么一定要重划到多达50个省区,这首先就是需要质问的。也许有人说,美国跟中国差不多大,人家不就是划分成50来个州吗?但是美国跟中国非常不同。就行政区划的出发点来说,第一是人口规模不同,第二是人口分布不同,第三是民族集散不同,第四是地理样貌不同,第五是历史长短不同,第六是民俗差异不同,第七是经济形态不同,第八是方言变化不同。这八个不同,决定了美国分成50来个州,便于中央政府领导,而中国分成50个平行的省区,不一定便于中央政府领导。好比一个50人的班级,同学之间差异非常大,如果不设班干部,也不分组,那么班主任一对一逐个领导,难度是相当大的。以往曾经
实行过“大区制”,全国分成七八个大区,好比是一个班级分了组。但是大区制也有其弊端,后来演变到30个左右的省区,可以用“12345”表示:1个首都,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新中国60年的历史证明,这个“12345”的行政结构是基本合理有效的。
现在,中国重新划分行政区域的理由是,有的省区人口太多,有的省区面积太大,有的省区的某部分,客观上已经形成独立的经济文化体,还有的省区的某部分,跟相邻省区在经济上、文化上存在着更为紧密的关系或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海南省和重庆直辖市便是因此而设立的。全国性区域重划的议程,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目前所透露的这个方案,已经是许多学者和地方政府反复讨论修改的结果。对此方案大约一半的内容,本人表示赞同或理解。但对另外一半,暂持不同或保留意见。具体阐述如下。
T港澳珠组成香港都方案可行
对目前4个直辖市的调整和3都的设置——北京不变,天津率冀东4个市组成渤海省,上海率江浙5个市组成上海都,重庆率宜昌、恩施组成三峡省,香港、澳门和珠海组成香港都,本人认为条件基本成熟,方案基本可行。但“渤海省”和“香港都”稍微需要讨论。
天津曾为河北省会,与冀东4个市关系密切的程度,要超过石家庄和保定。从环渤海经济区域的发展前景来看,成立这样一个新省,确有必要。但问题是这样一来,河北省只剩下沧州市可以通海,失去了冀东几座相对发达的城市,再加上冀北冀南还要被“瓜分”,这对河北的经济发展肯定会带来新的压力和困难,中央应该加大对沧州和保定地区的开发力度,不能让河北人民永远为京津地区做无偿牺牲。
另外,新省的名称叫“渤海省”,也需斟酌,因为历史上东北地区曾有一个归属唐朝的地方政权“渤海国”。现在一些韩国人以渤海国后裔自居,对中国东北甚至河北提出领土要求。那么新成立一个“渤海省”,是否会带来新的外交麻烦,需要审而后定。另外环渤海的省份还有山东、河北、辽宁、辽东,一个省独享此名,也似乎不是很妥。如果想不清楚,不如就叫“天津省”为好。
还有一个方案,是将冀东几个市均划入“北京都”,北京直接与辽宁接壤,天津保持原有区界。本人认为如果将“北京都”的面积扩大到省级规模,那就索性连天津也包括在内,建成一个环渤海都市群。否则还是保持北京原貌,设立天津省或者天津都比较适宜。
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文化日益一体化,组成一个“都”,合乎长远利益。但深圳与香港的联系也根深蒂固,可以考虑将深圳也涵盖进去。届时此地取消特区体制,全国人民和人民币皆可自由出入和流通。
T内蒙古东部重新划归东北必要
内蒙古东部地区本属东北,在文化、经济、民俗、方言诸方面,都与东三省高度一致。内蒙古现有面积110多万平方公里,从东到西过长,实际上存在着几个不同的经济文化区,在管理和国防上都十分不便。东部划归东北后,可以促进振兴东北战略,有利于打造东北亚经济协作圈。
黑龙江包括呼伦贝尔盟后,面积超过70万平方公里(46万+25万),有人担心太大,建议恢复哈尔滨市为直辖市,或者组建一个“哈尔滨都”。其实没有必要,因为黑龙江省人口刚刚4﹐000万,呼伦贝尔盟人口不到300万。黑龙江交通发达程度,多年居全国之首,从哈尔滨到满洲里,并不“遥远”。作为辐射整个东北亚的核心城市之一,哈尔滨直辖不直辖,区别不大。除非将来外蒙古或西伯利亚地区的版图发生某种变化,牡丹江、佳木斯、齐齐哈尔、海拉尔都有成为省会的机遇了(它们在民国时期都曾做过省会),再重新考虑哈尔滨的地位不迟。
另有一个方案是划出黑龙江省的西部,与呼伦贝尔盟组成一个“兴安省”,由齐齐哈尔做省会。民国时期曾有过“兴安省”,也可备考。
辽宁省划出去一个辽东省后,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积,但得到了赤峰和哲里木盟,等于增加了原来的一个辽宁省的面积。本来不一定需要再划出一个辽东省,但大连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过了沈阳,至少是互有长短,并驾齐驱,该地区历史上曾经设立过辽东省,东北亚地区又面临新的国际态势,所以增设一个辽东省,也是合情合理的。另有一个方案,不设辽东省,而将赤峰和哲里木盟地区设置为以通辽为省会的“辽北省”,大连设为直辖市或者“郡”,也可考虑。
T黄淮流域各省份重划混乱多余
山东省人口多,居全国第二。胶东地区青岛和烟台的经济发展很快,那里的文化跟鲁西鲁南略有差异,所以分出一个胶东省,可以理解。但剩下的山东省,就没有多大了。如果再把鲁南地区的日照、临沂、济宁、荷泽4个市划出山东,就是只从经济着眼,不顾历史和文化的仓促之举了。历史上,这几个地区是“正宗的山东文化”所在地,是孔孟之乡,是鲁文化的大本营,他们在文化上属于黄河而不属于淮河,属于泰山而不属于海州。所以,断不可将此地区“赶出山东”。
同样,苏北、皖北和河南的商丘也各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归属认同,将这片地区跟鲁南捏合成一个“淮海省”,恐怕弊大于利,至少是多此一举。策划者的良好意图是希望徐州成为繁华的经济中心,带动该地区的发展。但须知没有文化认同的地区,经济是不可能繁荣起来的,光是解决摩擦和纠纷,就足以耗尽官员和学者的精力。江苏省面积本来就不大,勉强10万平方公里,分出一个以南京为省会的“扬子江省”,划拨给上海两个地级市,再把苏北分出来,就所剩无几,等于被五马分尸了。所以,“淮海省”的方案是不妥的,其后果很可能是凭空造出一个相对落后的“四不管”省份。我们不可能依靠行政手段让每个地区都成为一流经济区,只要该地区经济平稳发展,社会文化和谐,就应维持该地区原有归属,不折腾,少添乱。
如果徐州确实不愿意被南京和苏州领导的话,就按照历史上的惯例,把徐州划归山东即可。另有一个以鲁南和苏北组成“沂河省”的方案,属于闭门造车,也不可取。
雁云省、平原省的设置也属多余。冀北的张家口和涞源,是张艺谋拍摄《一个也不能少》的地方,在文化上和地理上确实跟山西比较近,如果需要,直接划归山西或者北京即可,河北人民不会舍不得。大同市并未成为能够跟太原并驾齐驱的城市,除了人口一项,其它各项指标在山西都排不进前三名,怎么能让大同率领晋北和冀北的几个市,成立一个什么“雁云省”呢?难道说雁门关外又要发生大战不成?这也等于是生造一个贫困省。
同理,由安阳率领晋南、豫北、冀南几个市成立的平原省,也是拉郎配。邯郸是古赵国首都,文化上属于“燕赵”,晋城的名称就锁定了它是山西的城市,而安阳、新乡、焦作的百姓,谁不认为自己是“河南人”?再说,“平原省”的名称也欠考虑。难道该省之外的晋、冀、豫地区就不是平原是山地了吗?有人建议叫“中原省”,更是胡说。“中原”如果从广义上说,范围大了,岂止这里一处?如果从狭义上说,指的是河南,凭什么这里突然冒出个中原省啊?当代文学的著名作品《平原游击队》、《平原枪声》、《平原作战》,所描写的地区可都不是这里啊。难道说安阳挖出个曹操墓,就非得当一回省会吗?安阳在上古时代,是当过伟大首都的,现在就不必非过这把瘾了吧。
如果考虑到河南与湖北的人口都比较多,而且豫南跟鄂西北的文化风俗比较相近的话,可以将河南的南阳、信阳跟湖北的十堰、襄樊、随州等地,组成一个“汉江省”。南阳襄阳合为一家,这样也解决了豫、鄂两省争夺诸葛亮的问题。
T南方诸省重划过分零碎
前面已经说过江苏被“五马分尸”,但毕竟还留下个以江阴为省会的江苏省。但重划方案里,安徽省不见了,皖北给了淮海省和淮河省,皖南给了扬子江省和浙江省,“皖”这个字要彻底消失了。由南京作“扬子江省”的省会,这没问题,但由潢川做“淮河省”的省会,着实
匪夷所思。肢解安徽省的出发点之一,大概是认为合肥、芜湖、安庆、徽州、蚌埠都不够发达。但潢川能够胜过上述各城市么?安徽作为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的省份,已经拥有相当长的历史,“徽骆驼”就是安徽文化的象征,徽文化已经是学术界的三大地方显学之一。就这样突然从中国的版图上消失了,6﹐000多万安徽人想得通吗?曹操、周瑜、包拯、朱元璋、戚继光、冯玉祥、陈独秀、胡适之、张恨水、胡锦涛,他们想得通吗?
浙江本来不大,也是将将10万平方公里,又把嘉兴、宁波和舟山几块肥肉献给了上海,就不该再分出一个“浙南省”了。江西和湖南也分得很乱,没有什么理由一定要改变现状。总之淮海省、淮河省,还有什么淮阳省、沂河省的设置,都是不成熟的方案,应予否定。四川省人多地广,必须切分是共识,目前有几种方案。一种是划出川北,与汉中、安康组成“秦巴省”或者“川北省”,这在经济文化上都说得通,而且具备打通南北的战略意义,可以施行。但省会放在巴中还是达州,需要商酌。划出川南,与滇北组成一个以攀枝花为省会的“金沙江省”或者“川南省”,本人也赞同。但四川经过几次“瓜分”,境内已经没有“四条大川”了,再叫“四川”就不合适,也可叫做“西川省”。
云南省内划出一个“南诏省”或“大理省”,似无必要,恐怕不利于该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和谐。除滇北划出外,不宜再动。同理,黔东与湘西组成一个怀化为省会的“黔中省”,也不合适,而且属于“弱弱联合”,形同抛弃。
湖北将宜昌和恩施划给三峡省,合情合理。但又将鄂西地区单独建成一个“襄荆省”或“淅川省”,没有必要。如果湖北不想要了,就将该地区与豫南组成“汉江省”,方为上策。不过成立“汉江省”后,韩国肯定要把他们的“汉江”改写为“韩江”了。
广东人多,广西地多,将粤西南与桂东南合成一个“广南省”,大致可行。但玉林还是湛江做省会,尚需斟酌。
岭南省、岭西省的设置,均不够合理。井冈山城市化的进程很短,怎能成为岭南省的省会?桂林做岭西省的省会当然绝对够资格,问题是桂林乃广西的第一名片,其文化声誉在南宁之上。广西简称“桂”,虽然并非得自桂林,但一般人都会做这样的联想。将桂林从广西分出,地理上可以,但名分上不妥。不如将桂林、柳州、河池,加上黔东南和《捕蛇者说》的湖南永州,组成一个“桂北省”。
闽南的厦门、泉州、漳州、龙岩,与广东的汕头、潮州、梅州组成一个厦门为省会的省,比较理想。但叫做“厦汕省”或者“梅汕省”,实在别扭,听上去令人颇有“小肠疝气”之功效。就叫“闽南省”即可。因为潮汕地区本来就跟闽南属于一个文化区,而跟广东的广州、端州和闽北的福州、建州相对疏远。
T几个不变省区和自治区问题
变与不变,总是相对的,要因时而异,因地制宜。
北京不变是上策,因为现有格局已经非常理想。如果要组建一个面积大到省级规模的大“北京都”,则可以将天津和冀东、冀北纳入。
海南不变,因为本是一个孤岛,加上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不具备可变性。民国时期曾为特别行政区,新中国成立后长期由广东管辖。1988年建省至今,不需改变。
台湾不变,一是因为地理,二是因为政治。将来两岸统一,金门当然要归厦门,马祖要归福州。澎湖列岛和绿岛、兰屿还是归台湾省。有朝一日琉球回归了,也可以由台湾省管辖。青海不变,因为地理、文化格局皆相对独立。虽然青海面积达72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500万左右,应当控制经济发展规模,以保护环境为主。人民生活由发展旅游业和向东部发达省区抽税来解决。
西藏不变,理由类似青海。但西藏面积过大,达到120万平方公里,且历史上就曾分为前藏后藏。建议恢复西康省,辖川西和昌都、墨脱,加上青海玉树地区,省会昌都或者康定。西康省建设好了,用晚清重臣赵尔丰的话说:“改造康地,广兴教化,开发实业,内固蜀省,外拊西藏„„”,绝对有利于促进青藏川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宁夏不变,似乎亦可。但宁夏的面积太小、人口太少。既然把甘肃的庆阳、平凉划给了陕西,我看还不如划给宁夏。陕甘宁蒙交界地区的文化、方言、民俗都是差不多的。把内蒙古的最西部划给甘肃,把乌海地区划给宁夏。这样就可以组成一个面积10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口1﹐000万以上的“宁夏省”,省内的民族地区建立自治县或旗即可。这将大幅度提高宁夏的经济发展速度,有利于陕甘宁蒙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和谐。
新疆分成北疆、南疆两部分,这是早就深思熟虑的方案,想必多数人都会赞同,连那些闹分裂的激进分子也未必反对。由于维吾尔族人口88%以上集中在南疆,所以北疆可以不叫自治区,直接叫“北疆省”即可。但新疆面积达170万平方公里,世界上面积超过此数的国家一共才16个,分成两部分仍然太大。其实新疆东部从哈密、吐鲁番,经楼兰古城、若羌,到阿尔金山(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是否可以考虑划为一个“楼兰省”,加以重点开发建设。这将大大提高该地区的管理效能,加强北疆和南疆与东部的联系,促进中亚与西亚的和平发展。
另一个方案是,将面积达39万平方公里的甘肃省一分为二,西部仍为甘肃省,因为“甘肃”本来就得名于甘州(张掖)、肃州(酒泉),将内蒙古西部和哈密、吐鲁番、楼兰等地区并入甘肃省,以甘州为省会。东部则以兰州为省会设立“陇西省”。
根据以上思考,本人认为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基本上确定在40-45个之间,比较合适。在未经过大规模讨论之前,一切意见都属于“贸然之论”,意义皆在于“抛砖引玉”。只有在广泛的批评和争论中,我们才能找到合乎新世纪中国持续发展的“中庸之道”。
(文/孔庆东 原载九鼎第34期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