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归隐与重建

时间:2019-05-14 18:0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礼仪的归隐与重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礼仪的归隐与重建》。

第一篇:礼仪的归隐与重建

礼仪的“归隐”与重建

——从弑师事件谈起

内容摘要: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但近代以来,礼仪在人们的心目中越来越淡化,而在为人处事中也处处透露着缺乏礼仪教养,并日益严重,从最近几起弑师事件可见一斑。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曾经的礼仪之邦,出现了礼仪的“归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一个国家的不幸。然而,如何重建礼仪,使"礼治"成为法治和德治的补充,使其服务于建设和谐社会,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礼仪 弑师事件 归隐 重建

前言:在2008年10月份短短的一个月里,从山西朔州、浙江丽水到中国政法大学,学生杀死老师的命案接连发生,血淋淋的事实应该让我们警醒。有网友认为不能把多起学生弑师案件当做个案,也有网友认为学生弑师案件应“唤醒”我们的教育。(资料来源:新华网发展论坛 2008年10月30日 07:30:23)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礼仪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体系庞大,子目繁多。所谓“经礼三百”①,又所谓“礼仪三百,曲礼三千”②。虽然,但古代礼仪的荣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近代化和现代化的洗礼下,礼仪似乎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可这并不说明我们的生活不需要礼仪来点缀,恰恰相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举措中,也许礼治是除却法治和德治之外的一个不错选择。

礼仪及其本质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礼仪通过向人们宣示某种意义,大政原则,这些内容进入人们的意识,形成观念,造就着共同的理想、情感和价值取向③。而礼仪也要求着参与者的行为规范,从而把“彬彬君子”的仪态风度展示给社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举止。在这些过程中,他们潜移默化地将什么是高雅的举止、文明的行为暗示给社会,规范指导人们的生活,形成对一个社会的“教养”.

礼仪的本质“敬”,“礼”起源于祭祀,而《礼记.曲礼》开首一段:“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范祖禹也说:“礼仪三百,曲礼三千,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虽然说这里“敬”的是神明,但当“礼”作为一普世的原则后,“敬”就成了一个基本的规范。子

④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由此我们看出,礼仪的本质是“敬”,不论是对师长还是对上级,礼仪只是人们内在感受的外在化,表现一种敬畏,一种认同感。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不同场景之下,礼仪都有严格的规定。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都有礼仪在约束着,学生进学堂不仅仅拜老师,向老师行礼,还要拜圣人。其实这些都是向大家输送一种观念,一种敬畏的观念,除了对圣人、老师的敬畏外,还有对知识的敬畏。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老师、对圣人不敢有任何逾礼之想,更不用说逾礼的行为。这也许是千年以 ①②《礼记.礼器》 《礼记.中庸》

③《中国文化史》李山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④《四书章句集注.八佾第三》,朱熹撰,中华书局,2007年版 来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弑师事件发生的原因。反而是近代以来,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时候,当我们对古人不屑一顾的时候,这种事件屡次发生,并有低龄化趋势。这是对现代人的讽刺还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悲哀?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考虑,这和古代人遵礼而现代缺乏礼仪不无关系。中国古代作为宗法等级严格的社会,礼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礼治和德治成为以儒家为正统思想的治国原则。礼法言者,礼在法前,礼往往作为比法律更有效、更广泛使用的手段成为行为规范。如果违反了“礼”,就会被视为大逆不道,难以被社会容忍甚至身败名裂,孔子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①这是孔子在教育弟子"克己复礼"的时候说的话,虽然其要求未必符合我们今天的看法,但反映了古代对尊礼的要求的严格.而违反了法的话,如果情节不太严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赎罪,有功名在身的可以革功名、罚俸禄来代替处罚.因此古人对待礼仪的意识要比遵从法律要严肃得多,也就形成了尊师重道的风尚,更不用说会出现以下犯上弑师之类的情况.

现代社会体制的建立,使得法治和德治成为统治者的首要选择,并且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确立下来,而礼则作为"过时"的东西被遗弃.可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法律的冷酷经常使人在法与情之间难以抉择;而根据伦理学,我们目前还没某找到一种能够被普遍接受的道德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就难以在道德上评判谁是谁非.这两种方式都是试图建立一种外在的标准来作为普世的约束规则,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其形成行为自觉,但这往往会使人有不自由的感觉.而礼则不同,礼的本质是"敬",是一种个人内在的行为自觉,是内在敬意的态度的外在化的表现,这就不会产生迫使自己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在那些弑师事件中,我们先抛弃嫌疑人的动机不谈,如果他们能在心里对老师存在一种敬意的话,那些不幸就可能不会发生.

法治的冷酷和普遍道德的难以确立,礼治就成为补充,而在现代,礼仪的"归隐"使得其重建显得必要.

礼仪的归隐及原因

中国古代文化在很大程度说是礼乐文化,礼仪在人们生活的地位可想而知。但近代以来,礼仪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处于“归隐”状态。这里的“归隐”主要有以下意思:

传统礼仪的大量缺失,更确切地说是“仪”的缺失。中国自古就认为,“道德仁义礼”是一体的,失道则用德,失德而用仁,失仁则用义,失义则用礼。礼作为法度带有一定的约束力,中国封建社会历朝甚至专门设立“礼部”。西汉太常叔孙通开创的王朝礼制等各项礼仪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礼法,礼之重要不言而喻。问题是,今人皆知“礼”之“重”,却往往忽视“仪”之“要”。但礼在内,仪在外,没有仪式的礼,礼就无以负载而不成体统,也就不仅难以规范,而且难以效法,更难以传承,礼最终难以为礼。反过来,仪的程序性和规则性可以增强礼的神圣感和庄重感,从而更好地理解礼和贯彻礼。所以可以说,无“仪”不成“礼”。“中国古代是礼仪之邦,但在现代中国,内地却没有太多礼仪,许多中国人根本不懂什么叫礼仪———写信的礼仪、说话的礼仪都大为不对。” ②

礼仪的“归隐”在另一方面的表现是,礼仪的本质在文化的长期传承中无可避免地被改变了,即是说“敬”被忽略了,这可能是受到了“现代化”的影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礼仪往往和送礼、礼物等词汇联系起来,把本来简单的诸如婚丧嫁娶等过程中需要的礼仪,往往办得繁杂隆重,使很多人在“礼尚往来”中为顾全脸面不得不准备一份“大礼”。好在近年受经济的影响,除了部分有能力的人外,很多人承受不了礼仪的隆重,这种奢靡之风才有所遏制。虽 ①② 《四书章句集注.颜渊第十二》,朱熹撰,中华书局,2007年版

《中国文化导读》,叶朗,费振刚,王天有主编,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 然在千年前的孔子就说过“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又说∶“礼云礼

②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在这里,孔子就明确表示,礼仪应注重节俭,而不是外在的浮华形式,只要内心怀着恭敬,就算外在场面有所不足,那又如何呢。所以,不论在现实还是历史面前,人们有必要对礼仪进行重新认识,不要因为太顾及自己得脸面而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除去外表的浮华,才能“洗尽铅华见真纯”,才能实现礼仪的返璞归真。

当代礼仪的“归隐”与缺失首先和文化多样性有关。在中国古代,虽然出现过“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但后来的儒家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定为一尊,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就成为了文化的核心。在千余年的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文化选择就比较单一,尤其是被统治者作为主要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观念就深入人心。一些规范如“礼仪”经过“大家”的润饰日益根深蒂固,很容易被奉为圭臬,并作为规范用于实际生活中。而经过诸如“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西方文化的传入,使得人们文化选择的多样性。在此进程中,儒家文化屡受抨击并逐渐退出了主流地位,这种现象在大陆更加明显,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因此在文化多样性面前,代表礼乐的儒家文化渐渐退出了大众的视野,其对世人的影响越来越小。

其次,这种情况也受当代教育体制的影响,这里的“教育”不仅仅指学校的教育,还有家庭教育,即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一直以来,不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在呼吁素质教育,但在现行体制之下,这个口号往往成为空话。学校大多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但礼仪教养作为一个人的素质组成部分经常被忽略了。学生从小就缺乏礼仪观念,虽然他们的行为不会太出格,但在一些事情面前还让人担忧,比如弑师事件。如果在他们心中有中类似“礼”的东西存在,他们在行动之前就会更加冷静地考虑自己的行为,也许惨案就不会发生。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老师,自己的行为对子女的影响很大,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这个意思。而在实际生活中,且不说父母自身是否有礼仪教养,父母每天和子女在一起的时间就非常有限,至于原因就不必多说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就承担了更多对学生礼仪教养的责任,可是学校在这方面做的明显不足。

由于以上方面原因,当代社会缺乏礼仪也就不难理解。既然存在问题,我们就要探寻解决的方法,因此对礼仪的重建就成为不可避免的话题。“对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来说,礼仪的重建已经迫在眉睫,但大家却都没有去做这样的工作。现在我们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无礼‟的国家,越来越乱。”③

礼仪的重建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大体看出当代礼仪缺失的原因,在寻找对策时就可以“对症下药”。文化多样性和教育的不足导致礼仪缺失,所以在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有必要对当前教育方式做出调整。

文化多样性是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彩,其对我们生活也不无裨益,对文化多样性的推崇我们无可厚非。但在这过程中,我们不能数典忘祖,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完全摒弃,这样会使个性和民族性的丧失。当然,传统文化不尽然全是精华,但对于诸如仁义、礼仪等我们没有理由抛弃,反而更应该重视。尤其在当今礼仪缺失的时候,重新解读传统文化,重建礼仪就成为不错的选择。这里的“重建”不是说把古代的礼仪制度搬到现代,也不是说在古代的礼仪之外再制定新的礼仪制度。而是在古代的已有礼仪基础上,对传统礼仪进行相关变更和调整,①② 《四书章句集注.八佾第三》,朱熹撰,中华书局,2007年版

《四书章句集注.阳货第十七》,朱熹撰,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③ 《中国文化导读》,叶朗,费振刚,王天有主编,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 使其符合当代社会生活需要,这也许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人力来完成。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相信,只要经过努力,重审传统文化,重建礼仪终会实现。

文化的传播靠教育,学校教育就成为弘扬传统文化,进行礼仪教养培育的主要手段。当然,这并不是说从基础教育就像古代社会一样开设四书、五经等相关课程,而是说,把礼仪规范作为评判学生素质修养的一个标准。也就是说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只要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以礼待人,体现自己的教养。毕竟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谦谦君子,而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靠学校,这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事情,也是整个社会的事情。虽然我不敢苟同“子不孝,父之过”,但这至少说明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存在的。因此,家长对子女不仅要关心衣食住行,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子女在自己的潜移默化下成为有礼仪教养的人。

礼仪的重建远远不是以上所说的那么简单,以上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慎重对待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当代教育,实现礼仪的重建。因为礼仪不仅对个人,而且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都代表一种教养、素质。

小结:“弑师事件”已经能够成为过去,我们不要仅仅停留在谁是谁非的讨论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几起事件:那就是当代礼仪的“归隐”与缺失。中国当代礼仪的“归隐”与缺失,使得素有“礼仪之邦”的民族处境很显尴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重建礼仪很有必要,因为重视礼仪不仅显示个人的修养,也显示一个国家、民族整体的修养。重建礼仪,任重而道远。

参考资料:老师课堂讲义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撰,中华书局,2007年版

《礼记》,张文修编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文化导读》,叶朗,费振刚,王天有主编,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文化史》李山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赵吉惠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第二篇:试论陶渊明的归隐与田园诗的形成文章

摘要:本文论述了田园诗的产生与发展、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隐及其开创田园诗派的成因,并总结了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实现了自然景象与美好理想的完美结合,体现了思想的淳朴、心灵的纯美和人生意趣的博大深邃。

关键词:陶渊明;归隐;田园诗;完美结合一、.田园诗的渊源、形成与发展

1、田园诗的渊源

最早的田园诗,可以上溯到古代农事歌谣的产生。如《帝王世纪》里就完整地保存着上古的农事歌谣《击壤歌》。后来,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也出现了一些反映当时农事生活的诗篇。诸如《周南芣苢》、《豳风七月》、《魏风伐檀》等等。它们反映了奴隶制社会奴隶们从事农业劳动和艰苦生活的情况,并辛辣讽刺了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诗作大都出于社会下层人民之口,他们用原始的声音,咏唱着拙朴的歌谣,这些田园歌咏是田园诗的朦胧阶段。

2、田园诗的形成

从《诗经》到陶渊明田园诗出现的千余年间,反映农事的诗篇却极为罕见。文人开始独立创作以后,也很少有人触及这类题材。当时文人用心创作的,是枯燥的拟古诗,隐晦的游仙诗,轻绮的抒情诗,苍白的玄言诗以及雕镂的山水诗等。出现这种中断现象其中有着复杂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还在诗作者本身。《诗经》中的《国风》基本上是民歌,作者大多数是无名的劳苦大众,他们直接地从事农事生产,“劳者歌其事”,因此产生了一些农事诗篇。后来,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促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进一步分工,从事专业创作的文人多起来了。然而中国文人士大夫们虽然秉承“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但长期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思想的影响,更多着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一般都鄙视农事、鄙视劳动者。故田园的审美价值历经数千年,才逐渐被发现,过程是漫长的,直至晋宋之际的陶渊明才结束了这历时久长的痛苦寻觅,完成了现实而理想的最后建构,开创了田园诗派。陶渊明田园诗的出现和形成,不仅是诗歌题材的扩大和创新,更是思想上的突破和解放。从农事诗到田园诗,陶渊明处在一个上承“三百篇”、下启唐宋的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3、田园诗的发展

陶渊明之后,田园诗便悄然沉寂。整个南朝仅鲍照、江淹写过几首拟作;初唐时期,只有王绩首承陶氏衣钵,留下十余首田园诗作;到了盛唐,一改冷清局面,田园诗创作突显高潮,大批以田园诗创作著称的诗人相继登上诗坛,无论山水田园诗派,还是边塞诗派,无论才思迭涌、笔走龙蛇的大诗人,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诗人,或多或少都写有田园诗。此间,王维、孟浩然和储光羲堪称盛唐田园诗最高成就的代表。储光羲的田园诗在继承陶诗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田园生活的淳朴意趣。而王维、孟浩然的田园诗则突破陶诗传统,第一次全面借鉴了山水诗的艺术经验,使田园诗别开新面。唐宋大量优秀田园诗篇的涌现,使田园诗派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陶渊明归隐和田园诗形成的主要原因

1、陶渊明归隐和田园诗形成的社会政治原因

封建社会君主集权的独裁统治所带来的君主迫害、政治斗争、官场倾轧常使士大夫们对自己身家性命能否保全都产生深刻的怀疑,士人们始终生活在精神高度紧张之中,天长日久,自然产生疲惫不堪的心态。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相对于官场,农村生活节奏虽然缓慢、缺少变化,但给人带来宁静、平和与自由,让人产生难以割舍的重土难迁的恋家情结。以故土为代表的农村、田园、山林也就成为沉浮官场后疲惫惶惑心灵的归依。因此,士人们的生活模式在孔子时代就已基本确立,《论语卫灵公》有言:“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而在君主集权的独裁统治下,“邦有道”的日子实在少而又少,因而“卷而怀之”、“独善其身”的隐逸就成为士人的重要选择。东汉后期开始,政治局势愈来愈险恶。无休止的流血事件,不间断的混战,王朝内部频繁的政治更替,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而社会的激烈动荡总要连累、波及到文人,甚至使不少文人倒在血泊之中,诸如汉代的李固、陈蕃、李膺、范滂、曹魏时期的张华、陆机、陆云等,士大夫们生活在这样一个连人身安全都缺乏保障的时期,退隐之风大盛。陶渊明早年曾立下“猛志逸四海”的大济苍生的理想,然而当时正面临“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的社会现实,理想只能成为幻想,因此他虽然几次出仕,但总是“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现实的黑暗,官场的污浊,使他不寒而栗,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认为“觉悟当念还”,做一个“洁己清操之人”,必须“逃路而归”,“击壤以自欢”[2],于是他毅然弃官走上归隐之路。陶渊明对隐居生活的真爱、躬耕田园的艰辛与回归自然的甘甜和谐地融为一体,为使其田园诗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沃土和不竭的源泉。正如龚斌先生说:“中国历史上有过无数隐士,但像陶渊明这样长期躬耕、坚持己志而终老的隐士,是绝无仅有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致使陶渊明必须从事农业劳动,以便生活下去。他过着“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的日子,这样的生活境遇是陶渊明写出优秀田园诗的主要原因。

昏暗的封建官场制度和动荡的社会现实,增添了陶渊明对所处环境的厌恶,孕育了他对田园生活的思恋,加速了他弃官归隐的动念,为田园诗的酿造提供了宽广的历史背景,奠定了丰厚的社会政治基础。

2、陶渊明归隐和田园诗形成的思想原因

(1)儒家的社会理想学说和道德修养理论对陶渊明的影响

对陶渊明影响最大的,不是儒家学说中的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和君臣忠义的正统观念,而是儒家学说中上古大同世界学说和人身道德修养理论。或者说,陶渊明对儒家学说的汲取有着很强的选择性。比如《时运》篇对孔子的歆羡,明显的限制在那种“东鲁春风”的安谧生活上,他将这种生活和他自己身边的农村世界溶为一体,组成一个与“乱世”相对峙的安静平和的小世界。由此可见,这种以儒家伦理道德理想追求个体自我完善的方式,是陶渊明在艰苦生活中保持心理平衡的一个重要生存方式,也是他得以进入农村,开创田园艺术审美境界的必要前提[4]。

(2)道家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

对于道家来说,隐逸,除了是躲避社会**,因不满现实黑暗的政治而在行动上采取的一种消极抗议;同时还具有本身的内在价值,即追求一种人生的解脱和精神上的自由。庄子隐逸思想的核心就在于解脱,讲究“无功、无名、无己”,追求精神上的无拘无束,主张把自己从小我中解脱出来,与生生不息的宇宙大我融为一体。这种思想对陶渊明的归隐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他的人格思想绝大部分承袭了道家的旨归,特别注重精神上的超然自适。陶渊明把质朴自然视为人性理想的大国,努力使自己的灵魂摆脱。道家这种自然学说既影响了陶渊明的思想,又影响到他的田园诗作。“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陶渊明淡泊事务、淡泊权贵、淡泊名利,其诗不仅意淡,而且笔淡,但这看似平淡中却蕴藏着浓情厚意、清奇远志,给人以无限遐思,可谓“开千古平淡之宗”。

(3)古代隐逸高士对陶渊明的影响。

传说中的许由、务光,殷周之际的伯夷、叔齐,秦汉之间的商山四皓,这些隐逸高士为陶渊明的精神寄托树立了榜样,激励着陶渊明念古思今,加快归隐。从《咏贫士》这组诗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古代隐士们安贫守节、不慕名利的情怀给予了陶渊明强烈的思想力量、精神支持,使他的心情得以释然。从这些古代隐士身上,陶渊明提炼了真正的人格修养,即排除个人的一切功利要求和社会目标,保持贞节的品德,进入自己选定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气氛中,获得心灵的安宁与愉悦。他在这种精神状态中,进入到艺术创作活动里面去,从而发现和创造了那个自然平静美好的田园世界,自己也得以解脱。

实际上,陶渊明对古代文明的吸取是多方面的,所谓“修六艺之术”,“观九家之言”,“九流参差,互相推陨”,“使他的思想既受着儒家、道家、玄学、佛学的影响,但又与之不同。”诚如朱自清《诗论》所说:“他读各家的书,„„把所吸收来的不同东西融会成为他的整个心灵。在这整个心灵中,我们发现有儒家的成分,也有道家的成分,不见得有所谓内外之分,尤其不见得渊明有意要做儒家或道家。”陶渊明溶化儒道佛等各家思想为一炉,又不同于各家思想,形成了带有明显个人特点的思想体系。也正是这些思想的相互渗透,使陶渊明在艰难的人生跋涉中,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田园,创作出了优美的田园诗。

三、现实理想的结合与田园诗的独到完美

陶渊明回归田园,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秀丽的田园美景与他理想中的最高境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加之他的文学功底与艺术才思,构筑了田园诗的独到与完美。

1、讴歌田园是陶渊明看破现实做出的选择

陶渊明所处的晋宋时代,战火连绵,烽烟四起,农民饥寒交迫,颠沛流离,农村现实生活残酷而凋敝。但在陶渊明的笔下竟出现宁静美丽的画面。在陶渊明四十余首田园诗中,也有少量诗篇,如《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撰田舍获》、《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杂诗》等,通过对自己在农村劳动生活的描写,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生活的痛苦和农村荒凉萧条的景象。但大多数田园诗并非如此,他对田园的赞美与讴歌构成了田园诗的主流[7]。究其原因,有人归论为其的阶级局限,认为作为封建士大夫,其归隐后参加的只不过是轻微的农业劳动,依然过着饮酒、赋诗的生活,没有真正看到农民生活痛苦的一面,这是片面的。且不说陶渊明晚年生活接近农民、了解农民、同情农民、深知农民疾苦,就连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在农村劳动过,同样有着阶级局限的封建士大夫杜甫、白居易等,也还直接反映过当时农民的痛苦生活。于是又有人把它归结为历史的局限,建安以后整个魏晋的诗歌都没有直接去反映下层人民的苦难,是这种不良的时代创作风气束缚着陶渊明的手脚,这种说法也不准确。“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把仕途官场称之为“尘网”、“樊笼”,彻底地否定了自己的前半生。恨不得尽快脱离开这种险恶的环境,立即回到熟悉而又亲切的农村,这种心情在他的《归去来兮辞》里表露得十分明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带着一种悔恨的心情彻底地否定了过去的自己。一旦摆脱了歧途、险境,他便欣喜若狂了,“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哪怕早一刻看到自己的家门,也成为一种极大的快乐与安慰,“载欣载奔”的欣喜急迫形象跃然纸上。比起恶浊的官场来,田园在陶渊明看来都是美好的,尽管农民生活痛苦,但农民的忠厚质朴胜过官场的尔虞我诈。田园再不美,也强于官场百倍。陶渊明的弃官归隐决定了讴歌田园美景成为他义无返顾的坚定选择。

2、田园诗的独特是陶渊明目睹田园美景情有独钟的再现

陶渊明回归田园,随即为田园所陶醉。“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涤馀霭,宇暖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等一幅幅宁静幽美的农村图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诗人在全力表现着大自然的美,他用自己摆脱黑暗官场后那种欣喜若狂的激情拥抱着秀丽、幽美的自然景物。田园在陶渊明的眼里是尽善尽美的。他对农村的偏爱和对田园的情有独钟,抒发在一首首田园诗中,使田园诗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3、田园诗的完美是陶渊明领悟人生的心灵反映

陶渊明弃官归隐,追求的并非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是精神羁绊的解脱和人生自由的理想实现。触着田园的秀美景物,嗅着泥土的芳香,全身心地拥抱着纯美的大自然,领悟着人生的真谛,诗人超尘绝俗、潇洒飘逸的艺术心灵便犹如璀璨之星折射出光芒。李泽厚指出:陶渊明所追求的“不是外在的轩冕荣华、功名学问,而是内在的人格和不委屈以累己的生活,才是正确的人生道路。所以只有他,算是找到了生活快乐和心灵慰安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感叹或政治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农民生活的质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正由于此,陶渊明的田园诗方能闪烁着理想的光芒,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他的所有田园诗都饱含着对自然和人生的真切感受,表现出他对人生归途的深深思索、对生活现象的认真鉴别和对美好理想的热切追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悟往之不可谏,知来者之可追”,既是他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形成的人生经验,也是他冲破羁绊、享受田园生活、追求美好理想的心灵慰藉。把外在事物引入心灵深处进行观照,再把心灵深处的清泉灌注于自然美景,这正是陶渊明的田园诗独到和完美之处。田园诗皆是心灵化的田园生活气象,诗人的爱恋与激情、执著与投入、意趣与理想、把握与追求,通过心灵化的田园诗喷涌流泻而出。“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宅院、草庐、榆柳、桃李„„由于付诸了诗人的感情,便凸显出盎然春意和勃勃生机。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情景事理的和谐统一中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立体艺术图画,给人以丰富而深刻的审美感受和艺术遐思,达到了纯洁完美的高度。

陶渊明的人生魅力和诗歌品位或如缕缕春风叩开彷徨者的心扉,或如丝丝细雨滋润着失意者的心田,或如声声惊雷震撼着追求者的心灵。陶渊明以坚定不移的酷爱和义无返顾的追求,实现了自然景象与美好理想的完美结合,体现了思想的淳朴、心灵的纯美和人生意趣的博大深邃。

第三篇:归隐诗的常见典故

归隐诗的常见典故

1、地点明归情

桃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他自己,也为与他一样的失意文人创造了一个虚幻的理想世界。李白的“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王维的“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杜甫在诗中说:“多垒满山谷,桃源何处求?”张旭问道:“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王之焕诗曰:“莫听声声去催棹,桃溪浅处不胜舟。”无不是在诉说着这样一种可以想见却无法达到的忧愁。

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唐杨炯《庭菊赋》:“凭南轩以长啸,坐东篱而盈把”,宋陆游《读吕舍人诗追次其韵》:“言归镜湖上,日日醉东篱 ”,以东篱言闲居之雅。

东山——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如李清照的“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以隐居东山的谢安称比筵上的寿诞主人,可谓臻于至极了。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王维的“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均以东山指隐居之人。

三径——王莽专权时,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回乡,于院中辟三径,唯与求仲、羊仲来往。后多以三径指退隐家园。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就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此外如孟浩然的《秦中寄远上人》的“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范端臣有“万点苍山何处是,修竹吾庐三径”,以三径来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2、人物显隐情

严光垂钓——严光少有高名,与刘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严光乃隐名换姓,避至他乡。刘秀思其贤,便派人四处寻找,有人报告说有一披着羊裘在富春江边垂钓的就是严子陵。于是汉光武帝派太监去请严子陵,遭到断然拒绝。后世遂形成“羊裘垂钓”的典故。如柳永的“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以严陵指清幽之处,李清照也曾写过“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的诗句,诗中对严子陵表示崇敬之情,对为名缰利索所羁的世人作了形象的刻画。

当然,对于严光垂钓亦有不少文人有自己的看法,认为他是沽名钓誉,有作秀之嫌。如苏轼的“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笑严光当年白白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陆游的“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也是说严光虽拒绝光武征召,但还有求名心。陆游因此觉得“无名”的“渔父”比严光还要清高。

子路问津——典出《论语》。《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桀溺讽刺子路跟着孔子到处奔走,迷不知返,并嘲笑孔子徒劳无益,还不如归隐田园。辛弃疾有诗云“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像孔子那样忙忙碌碌地东奔西走,还不如像长沮、桀溺那样隐居来得逍遥自在。从而进一步突出词人自己陶陶然、欣欣然的归耕之乐。

孟浩然的“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却是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滔滔江水,漫漫无边,恰似诗人迷茫的心情。

慧远卜居——东晋高僧慧远,净土宗初祖。隐居于庐山三十年,迹不入俗,影不出山。孟浩然曾写道“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表达了庐山和高僧慧远的一片向往之情。

3、引歌以言情

采薇歌——周朝时伯夷和叔齐义不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靠采集野菜虫饥,临死前作了一首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后世遂以采薇为隐世之意。

王绩的“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现了对古代贤士的仰慕。孟郊《感怀》(之五):“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也咏怀了这个颇为悲壮的典故。

式微歌——出自《诗经》:式微式微,胡不归?即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式微”一词后逐渐衍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归隐”意象,如唐王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渭川田家》);孟浩然“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都下送辛大夫之鄂》》;贯休“东风来兮歌式微,深云道人召来归”(《别杜将军》)等等,表达自己渴慕归隐的心情。

陆通歌凤——《论语.微子》﹕“楚狂接舆(字陆通)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后遂以“陆通歌凤”为避世隐居的典故。李白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诗句来形容自己生性豁达,不受拘束。同是唐代的大诗人王维在他的七言律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也有:“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的诗句。

渔歌——取自《楚辞•渔父》中的《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后人便以渔歌为退隐之歌。宋蔡确曾写道“睡觉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描写自己闲散生活,抒发归隐之志。也可用“渔人”表归隐之意,清代著名才子纪昀曾写下有名的“一字诗”: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表达自己的羡鱼情。

4、状物以抒情

鸥鹭忘机——后来多用“鸥盟”、“白鸟”等词语表示超脱尘俗,摒除机心,淡忘名利,亲近自然,归心林泉的淡泊情怀的载体。如杜甫《客至》诗:“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宋人蒋捷《梅花引》词:“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 另,古人还用“鸥波”一词来描述鸥鸟嬉戏水上自由自在的情形,借指隐居之地或隐居生活。如陆游《杂兴》诗:“得意鸥波外,忘归雁浦边。”亦可以用“鸥盟”(谓以鸥鸟为盟)隐喻退隐。如陆游《夙兴》诗:“鹤怨凭谁解,鸥盟恐已寒。”

人淡如菊——陶渊明是隐居诗人的代表,而陶最爱菊,曾写下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样最为后人称道的诗句。由于这两句都与归田隐居有关,“菊”就与孤标傲世的隐士结缘了。如唐•温庭筠赠给郑处士的诗句“醉收陶令菊,贫卖邵平瓜”,表现隐者的孤高个性和自得的生活。像林黛玉的“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虽为问菊,实为问己:不甘苟合流俗,以清高亮节自守,该偕谁共隐?

梅妻鹤子——宋初隐士林逋典故。逋隐居西湖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终生不娶,以种梅养鹤自娱,后世称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明文徵明有“岁寒空负梅花约”之语,表达自己宦倦思归之意。另南宋词人孙惟信曾有过“一梦觉来三十载,休休。空为梅花白了头”之恨,言自己为了追求隐逸而浪迹江湖,白白地虚度一生。

第四篇:汪元亨《醉太平·归隐》原文翻译与赏析

《朝天子·归隐》是元代散曲家汪元亨的组曲作品,以下就是小编分享《醉太平·归隐》原文翻译与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原文】

辞龙楼凤阙,纳象简乌靴。栋梁材取次尽摧折,况竹头林木屑。结知心朋友着疼热,遇忘怀诗酒追欢悦,见伤情光景放痴呆。老先生醉也!

【译文】

离别京城的龙楼凤阁,交回象牙笏板和乌皮靴。擎天柱地的栋梁之才都一个个被摧残夭折,更何况我们这些竹头林木屑?结交几个知心好友能相互关怀知疼知热,在开心的时候和朋友吟诗喝酒何等欢悦,见到伤情的世事不闻不问装痴呆。老先生我喝醉了也。

【赏析一】

元末明初散曲作家汪元亨作品。作品表达了对元末社会动荡和黑暗现实的无比痛恨之情,以及辞官归隐的决心。在艺术上语言质朴,风格豪放,是其一贯风格的体现。

【赏析二】

归隐为作者一百首《归田录》中的一部分。其中《警世》二十首。另以归隐、归田为题作《中吕。朝天子》、《双调。沉醉东风》、《双调。折桂令》、《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各二十首。总题《归田录》。本书选归隐共四首。

【赏析三】

汪元亨(生卒不详),字协贞,号云林,别号临川佚老,饶州(今江西波阳)人。曾任浙江省掾,后迁居常熟。他生在元末乱世,厌世情绪极浓。所作杂剧有三种,今皆不传。

《录鬼簿续篇》说他有“《归田录》一百篇行世,见重于人”。现存小令恰一百首,中题名“警世”者二十首,题作“归田”者八十首。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与重建

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与重建

信仰,是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提的信奉和遵行。信仰,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导向和精神支柱,在根本上影响着人们的时间活动和精神生活。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既关系到合格人才的培养,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开始出现匮乏相象。这也给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困惑,导致部分学生信仰危机。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必须把信仰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来抓,才能重建大学生信仰的精神家园,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大学生信仰危机的表现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正处在又崇拜泛化向信仰选择过度,由低层次的非理性信仰向高层次的理性信仰发展这样一个阶段。人们需要信仰首先不是出于理智思考,而是出于生命的渴望,通过习俗、礼仪和社会心理文化的熏陶而获得信仰。同时人们的信仰往往又是以一定的认识为基础的。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不可否认,在大学生中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这主要表现在:

1.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外各种思潮的涌入,各种新观念、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加上思维方式不成熟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处于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状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在崇物的多元化上。在大学校园里,各种理论都可能占有一席之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一定市场,科学、真理也是许多人信奉的真理,自由主义、金钱主义等也是一些人的最爱。

2.多变性。由于一些学生崇拜是处于功利或者从众心理,因此,能够理解或一知半解或不能理解的观念、思想都可能成为他们崇拜的对象,结果在校园内出现对崇拜物走马灯式的迁移相象。

3.非理性化。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社会中存在一些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是正常的。但是,一部分学生对此不加以理性的思考。他们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当我们的共产主义运动受到挫折时,他们便开始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和不信任,认为马克思主义不灵了.当我们打开国门,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时,他们又认为资本主义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4.非科学化.激烈的社会竞争机制也渐渐渗透到的大学校园,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就业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同学不能适应这种激烈的竞争机制,于是他们自卑、失望,并转而相信这是命运的安排,于是沉浸在星相、占卜之中.更有甚者相信邪教,沉迷其中,荒废学业,这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 重视.5.世俗化.由于过去我们在开展信仰教育中的悬空化,导致部分学生厌恶信仰教育,只重视个人物质生活利益的追求.他们不谈理想,不要信仰,更谈不上为祖国献身,他们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他们有难不帮,见死不救,把见义勇为视为傻子.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刺激下,世俗化心态使部分学生变得自私,他们崇尚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根本谈不上什么为祖国做贡献的伟大理想.这种世俗化倾向已经严重侵蚀了大学生的思想.二、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原因分析

造成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和高校思想教育部门的原因,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原因.随着1989年苏联解体和苏东巨变,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受到的极大的削弱,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也开始动摇.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看到资本主义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远远高于我国,于是出现了崇洋媚外的倾向,80年代国人的美国热就是这一思潮的反映.同时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花建设刚刚起步,在建设过程中难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些人不能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挫折和失败,把这都归因于社会主义的弊端,这对涉世 不深的大学生来说,容易造成他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他们产生信仰的困惑.另一方面,一些地区迷信势力抬头,他们大建庙宇,大肆宣扬迷信,看风水,看手相,迷信吉利数字风靡一时,更有甚者公开在互联网上宣扬星相、占卜之术,公开发行迷信书籍,他们打着科学的旗号宣传着伪科学的东西,给大学生的信仰造成误导.2.高校思想教育的缺失.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大多是单方面“灌输式”的静态沟通(念文件、读报纸、听大课等), 受教育者只能处于被接受的“不平等”地位上 , 传递出来的教育信息对于他(她)只是一种被“知会”的信息而己,因而对其思想认识触动有限,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拒受”的情况。这就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同时,越来越多的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不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他们把马列主义教育放到最低的位置,以至于学生们对这方面的教育出现抵触情绪.3.家庭及老师的影响.许多大学生都把老师和父母作为自己的偶像,然而,现代社会一些消极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影响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为人师表的作用不付存在,代之而来的是社会上请客、送礼等等不正常的现象.而许多大学生的父母更是受这些思想影响,大学生从父母和老师身上学到了这些东西,当然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利.4.大学生自身因素.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自我就是权威的环境中长大,因此不可避免的养成一种狂妄自大、自信心十足的性格。同时又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要求别人以成人看待他们,也以成年人自居,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评态度,行动上具有很强的反抗性,宜于偏激,缺乏克制,往往产生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他们宣扬个性解放,不愿受到外来因素的束缚;喜欢标新立异,在追求生活、享受生活中创造生活。其次,部分学生放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加之高校内部改革步伐加快,超过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造成他们价值观的混乱.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给大学生带来极大的冲击,使他们很容易受到蒙蔽.三、大学生信仰的重建

毛主席说过一个人总该有点信仰,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事业的主力军,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精神支柱,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必将遭受挫折和困难,重建大学生精神家园,不仅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1.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是对青年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主渠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理论脱离实际,只重视课堂上简单的灌输,对学生的思想了解不够,教师不能顺应时代发 展,与时俱进.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该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老师在同学的发言中了解其思想状况,并对此提出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对策.其次,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还必须强调实践和体验环节,广泛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如互联网,增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中体验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巨大变化,增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第三,教育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没有足够的理论和学识难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没有崇高的理想,不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同时,教师还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加强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舆论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方式,正确的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强化信仰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们在信仰方面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翻开各种报刊杂志,以至于电视电影很少看到有关信仰方面的内容.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舆论宣传的手段,净化舆论环境,恰如其分地宣传理想信仰.报刊杂志可以开辟专栏,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市场经济的观念和理论,以正确的方法对待和吸收西方文化,大力弘扬共产主义价值观和信仰.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建设网上党、团校,丰富舆论宣传的形式.3.加强党风廉正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党员的模范行为对大学生进行活生生的共产主义教育.要加强全党全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的氛围,为青年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信仰与理想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生观成熟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对待大学生信仰危机的现状,并对此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重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前途,这是每一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下载礼仪的归隐与重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礼仪的归隐与重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矿区环保与生态重建

    七、矿区环保与生态重建 194. 温和条件下煤中有机化学品的直接分离技术 简介:温和条件下煤中有机化学品的直接分离技术(相关的研究工作先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校博士学......

    浅析纳兰性德边塞词归隐意识[范文大全]

    浅析纳兰性德边塞词的多种意识 摘 要 纳兰性德是清朝初期重要的词人,在创作实践中,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词学思想,模仿并有所创新,真性情的抒发中亦有寄托。 纳兰性德边塞......

    礼仪与生活

    礼仪与生活 礼仪的种类包罗万象,而与我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就是社交礼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是离不开社会交往的,因而社交礼仪就成了现代人必备的一种生存技能,是一个人成功的......

    礼仪与做人

    礼仪与做人 一、礼仪与做人 1、 礼仪的含义:礼仪是制度;是规范;尊重别人 2、 礼貌的含义: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言语、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与恭敬的态度。(无形的) 3、 礼节的含义:礼......

    礼仪与企业文化

    礼仪与企业文化一、 职业形象1. 着装整洁,仪态大方着装整洁:员工上岗时应着规定的工作服,保持服装洁净得体,衣扣整齐(包括上衣扣、裤扣),工作服上衣兜、裤兜内禁止装杂物,以保持工作......

    礼仪与交往

    大学生礼仪修养之我见[摘 要]礼仪修养,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质。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在礼仪学习和接受形体与礼仪指导方面多做有益尝试。对大学生进......

    我与礼仪

    南京医科大学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选修课《现代交际礼仪》期末作业论文题目我与礼仪 院系:==== 姓名:==== 学号:==== 提交日期:2013年5月28日 授课教师:====中国素以“文明古......

    礼仪与个人修养

    礼仪与个人修养 (一)什么是修养:修养指一个人在道德、学问、技艺等方面通过刻苦学习、艰苦磨练以及陶冶而逐渐具备的某一方面的素质与能力。礼貌修养,专指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