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孩子的逆向思维
培养孩子的逆向思维
常听商界大亨们说的一句话就是:逆势而思,顺势而为。为什么要反过来从形势、势态去思考呢?与常规思维不同,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问题,是用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那究竟什么是逆向思维呢?这种思维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反向思维或创新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对惯性思维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思维方式。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方法,抛开固有的思维定式和方向,从相反的方向去探索、分析、判断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简而言之,逆向思维就是克服思维定势,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显露出新的思想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能力也可以称为求异思维能力或创新思维能力。
熟语有“反其道而行之”之说,孔子有“三思而后行”之道,这些都是古人最早运用逆向思维的写照。而今我们要准确地说是“反其道而思之”,因为先人已经早就告诉我们要先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行了,说的就是要人们从问题的对立面去思索,从问题的相反面进行探索,尤其是对于某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倒过来思考,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实际上就是以“出奇”去达到“制胜”。
小故事,大思维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染布作坊,小儿子做雨伞生意。每天,这位老母亲都愁眉苦脸,下雨了,怕大儿子染的布没法晒干;天晴了,又怕小儿子做的伞没有人买。一位邻居开导她,叫她反过来想:雨天,小儿子的伞生意做得红火;晴天,大儿子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从那以后,老太太再也不发愁了,因为不管是下雨还是天晴,对她的儿子们都有好处!逆向思维使这位老母亲眉开眼笑了。
我们再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小朋友落水了,常规的思维模式就是要把人救出来——“救人离水”,而孩子们自己是没有能力的,于是,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其他的孩子都走了,而只有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了,把“救人离水”转换成了“破缸流水”,救了小伙伴性命。
因此,逆向思维的结果常常会令人大吃一惊,喜出望外,别有所得。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这就是逆向思维和它的魅力。
而这种思维对我们作用有:
1、正向思维决定态度,逆向思维决定广度。如果孩子只接受到单向思维的训练,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以后,思维灵活性就会明显降低。而逆向思维是一种可逆性思维,它既能把事物的本质从常人的习惯思维中反映出来,也能让你去关注一般人想不到的一面,通过分析和处理,把问题呈现出来。这样,就能帮助我们从顺向和逆向两个方面更全面、更灵活地去看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2、单向思维反映常规和外部属性,双向思维反映特质及内在规律。在遇到问题时,我们思考问题一般都是单一的从事物的明显的外部特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叫单向思维,它只能反映出事物的局部。
具有逆向思维的人的有以下三大优势:
优势一:事半功倍,高效快捷。生活中自觉运用逆向思维的人,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使办事效率和效果成倍提高。
优势二:见解独到,出奇制胜。在日常生活中,按常规性的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具有逆向思维的人则会独辟蹊径,发现到常人惯性思维注意不到的地方,有所建树,从而制胜于出人意料。
优势三:思考维度更广、更深。逆向思维的人会思考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获得最佳方法和途径。
人们常常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而逆向思维最大的价值就是它对人们认识的挑战,是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并由此而产生“原子弹爆炸”般的威力!
3~12岁是逆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司马光砸缸的事情是发生在他七岁那年,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七岁的孩童就具有这般机警、沉着的思维呢?除了,他自幼“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更为重要的是“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七岁时,他就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十分清楚了。
从司马光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逆向思维发展的基础首先是要具备自由阅读的能力,然后是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这样,才能激发孩子逆向思维的良好发展。而作为父母,我们应当把握住3-6岁逆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掌握正确的引导方法,让孩子的逻辑推理智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训练孩子的逆向思维是很有必要的。发展逆向思维有助于宝宝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提高其对社会的适应性。所谓顺(正)向思维即单向思维,而逆向思维则是双向思维,它可以从正逆两个方面来揭示事物的特点及其规律。
所以,家长应多结合生活情境,为宝宝创造训练逆向思维的机会。让孩子知道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
(一)在孩子3岁以前,我们可以用以下的两个方法:
方法
一、用反义词和儿歌来训练孩子的逆向思维。例如:
学说反义词
夏天热,冬天冷,树儿高,草儿矮,猴儿瘦,猪儿胖,兔子快,乌龟慢,大老虎,小老鼠,你说东来我说西。
目标:丰富宝宝的词汇,帮助其理解反义词的意思,并学会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归纳和总结。
跑跑曲
一大一小地上跑。
卡车大来摩托小;
一多一少天上跑,飞机多来飞船少;
一长一短拉人跑,火车汽车拉人跑;
分清大小和多少,大家拍手笑一笑。
用这种对比句来学说反义词,不仅有丰富孩子的词汇的功能,更重要是它能培养孩子逆向思维的能力,这是训练逆向思维的一种很重要又简单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为孩子创造使用和学习反义词的机会。例如:“爸爸穿大鞋,宝宝穿小鞋”、“妈妈坐宽凳子,宝宝坐窄凳子”等。
方法
二、正反提问法。就是同样的结论,采用不同的发问方式引发孩子的自主思考。例如“谁会采蜜呀?”和“会采蜜的是谁呀?”这两个问题,一顺一逆,对于3-5岁的孩子来说,回答出“蜜蜂会采蜜”会容易一些,而要回答出“会采蜜的是蜜蜂”,则要看回答者的思维水准而定了。
(二)3岁以上的孩子,除了上面介绍的方法,在生活中还可以这样做:
方法
一、制造错误,让孩子找出错误,增强其自信心。这里有两个儿歌游戏旨在为大家抛砖引玉。
颠倒歌
机器猫,早早起,戴上衣服,穿帽子,扣好鞋带,系扣子;
妈妈催他把牙洗,他说:不急不急,月亮公公还没起!
聪明的孩子就是你,说说哪儿有问题?
目标:促进宝宝逆向思维、空间想像力和短时记忆力的发展,提高宝宝专注力的质量和语言组织能力的水平,学会倾听。
希奇调
希奇希奇真希奇,动物园里放大戏,瘦猪胖猴来唱戏,小虎大鼠来演戏,高兔矮象扮夫妻,你说希奇不希奇!
目标:通过提供错误的信息来刺激宝宝的大脑运转,提高其记忆力,让其思维变得更敏捷,并使其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方法
二、运用利弊分析法,让孩子自主选择并承担结果。就是针对同一观点通过对其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分析,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例如不吃水果的好处有哪些?不好的地方呢?那你会怎么选择呢?在我们自己遇到育儿的困惑时,甚至可以把困惑说出来请孩子一起来参与出谋划策。如对于做事磨叽的孩子我们可以说:“哎呀,妈妈很想你做作业的时候,快一点,可真的不知道怎么才能让你快,怎么办啊?你看要是你动作快,早完成十分钟,就多了十分钟可以自由支配啊!”然后,跟孩子一起来计算并体验十分钟可以做些什么?
采用逆向思维,有许多成功的发明创造的例子。刀削铅笔,以前是:刀动笔不动;采用逆向思维后,笔动刀不动,于是就有了旋笔刀。人上楼梯,人动梯不动;采用逆向思维,梯动人不动,于是就有了电梯。
“逆向思维”,就是一种从反方面分析问题,进而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的议论方法。从思维上说,它是一种扩散性思维,是一种发散思维,是由一个起点或多个起点向外发散,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找出不同的起点的能力。它是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激励创新思维的最佳途径。
第二篇:读书笔记__逆向思维
读书笔记:“逆向思维,出奇制胜”
人类的思维具有方向性,存在着正向与反向之差异,由此产生了正向思维与反向思维两种形式。
正反向思维起源于事物的方向性,客观世界存在着互为逆向的事物,由于事物的正反向,才产生思维的正反向,两者是密切相关的。人们解决问题时,习惯于按照熟悉的常规的思维路径去思考,即采用正向思维,有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然而,实践中也有很多事例,对某些问题利用正向思维却不易找到正确答案,一旦运用反向思维,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功效。这说明反向思维是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逆向思维能令学生打破常规的束缚,立新创意,起到柳暗花明的教学效果。经典案例: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大师对如何启发学生的逆向思维方面就颇有研究。
我们来看看叶先生在作文教学中的精彩片断。
叶先生问学生:“你们谁能说说„飞蛾扑火‟这个成语的意思?” 这个问题太小儿科了,学生们纷纷举手。
“太简单了,自取灭亡。”、“自不量力。”
“不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意思吗?”
……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回答。
叶先生微微一笑:“大家都说对了。但是,我们能不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释这个成语呢?”
学生们面面相觑、抓耳搔腮。“另外一个角度?”
“怎么解释啊?”
大师不急不忙:“我给大家一个提示,就是从另一个相反的角度去考虑,或者说,换位思考,站在第三立场上思考这个成语。”
还是没有学生举手发言。
叶先生耐心地说道:“我刚才听见有同学在解释„飞蛾扑火‟时,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个解释很好。你们再想想,这只飞蛾明知前方有危险,但还是勇敢地冲上去,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学生们恍然大悟:“啊。„飞蛾扑火‟可以理解成„不怕牺牲、舍生取义‟。” 叶先生吁了一口气:“对,你们真是太聪明了。”
学生们终于找到了感觉“就是从反义的角度考虑考虑啊。”“还可以理解成„追求光明‟,是吗?” ……
学生们的思维拓展的越来越宽。
叶先生十分高兴:“飞蛾扑火本来是个贬义词,但我们却通过某种客观分析,把它变成了褒义词。”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在作文写作中如何应用逆向思维‟的内容。逆向思维就是突破常规、常识,从一个相反的角度去写,往往使作文写起来比较有新意。有些同学所写的作文当中,几乎是千篇一律,根源就在于我们学生不能突破常识,不能从新的角度去挖掘……”
学生们豁然开朗,很快就明白了老师的用意。
叶先生见学生们都理解得差不多了,便道:“如果我让大家写一篇以„我看狐假虎威‟命题的作文,你们准备怎么去写?”
很快就有学生举起了手:“老师,这篇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从狐狸的聪明才智上着手,它为了能在动物中混得一席之地,借力打力应该是个很不错的方法。二是从老虎的虚荣心上着手,它只是为了排场,以显示百兽之王的威风……”
一次看电视,有一位教授讲了一个故事,让我铭记在心。说的是众人皆知的“兔子和乌龟赛跑”的故事。第一天,兔子因为中途睡了觉,结果兔子吸取了教训,中途没有睡觉,一口起跑到终点,兔子赢了;第三天,乌龟不服气,说要重新选择路线,它选了一条有大河的路,兔子不会游泳,过不去,结果乌龟慢慢地游了过去,乌龟赢了;第四天,兔子和乌龟商量,陆地上我背着你跑,在大河里你驮着我游。乌龟心眼小,担心兔子中途使坏,把自己摔个鼻青脸肿,所以没有同意;第五天,乌龟又提出重新跑,兔子心想:即便是跑到天边,我也不怕你,于是,欣然答应。谁知兔子刚跑到终点,发现乌龟早在终点等着它,兔子那里知道,乌龟让它的弟弟提前在终点等候,乌龟长相都差不多,兔
子那里知道这是计策,只好认输。这个故事让我悟出许多道理。还有人们常说的„愚翁移山‟是破坏了大山的环境和植被,人们因为挖山,穷得连个媳妇都娶不上,那里来的子子孙孙?;打虎的武松竟被公安局抓起来了,因为他打死了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一个和尚有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也被进行了改编,说的是三个和尚搞技术革新,直接把水从山上引到庙里,水多得吃不完的故事。人们常说的„孔融让梨‟也成了问题,因为孔融知道,大梨是化学药品催大的,所以才要了最小的梨;大家熟知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其实他砸的缸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理应判刑等等。这些故事虽近荒唐,但是说明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有几重性,遇事最好是多问几个为什么才好。吕淑湘先生说:“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他的名字叫做„活‟。”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叶圣陶老先生还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教育改革,首先要改革的便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方式,撤销掉禁锢学生的思想篱笆,让学生海阔天空、百花齐放!让他们的逆向思维也来个百家争鸣!当然,逆向思维立意的目的不是鼓励学生们面面猎奇,不是乱发议论,不是任何情况都可以使用,他同样要求论之有理,述之有据,要有说服力。这才能达到有利发展学生智力,使学生的思维如万马奔腾般活跃的目的。
第三篇:逆向思维----教案
逆向思维
一、教学目标
了解逆向思维方法,通过对活动的探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思维的能力。在学生自己操作、发现、总结、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通过学生参与、体验、交流、合作,增强学生逆向思考学习的成功心理,激发学习学习、思考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渗透转化变换的思想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可以是执因索果,也可以执果索因,即不仅可以从正面入手,也可以逆向思维考虑。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活动一:出谋划策
教师活动:(给出条件,请同学们来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话说:“阿拉伯有一个大财主,在去世前对两个儿子说:“你们去赛马,终点是沙漠中的绿洲,谁的马后到,我的全部财产就给谁。”
假设两个人的马实力相当并且他们的水和粮食都是有限的,他们要怎么做才能既不会惨死沙漠又能得到父亲的财产?”
学生活动:„„„„
根据学生回答,具体进行引导。并给出逆向思考的一个设计“两人换马骑”: “因为父亲说要看哪匹马后到,两人一换马,比慢的赛马就变成了比快的赛马。换了马,骑的是对方的马,对方的马先到了,自己的马就会后到。”
教师活动:那么我们来看这个思路与同学们所想的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会发现大家所思考的方向是围绕用怎样的方式使得谁的马后到来解决问题,从这个方向入手是很难找到合适的方法达成目标的;而我们所给出的思路,却是反其道而行,如何让谁的马后到转换为谁的马先到,由此交换双方的马就使得问题迎刃而解。这种思路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逆向思维”的思考方式。
----逆向思维(板书)【讲授新课】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教师活动:那么逆向思维是什么呢?
•逆向思维也称反向思维或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世界上的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人们也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事物。但是长期的思维习惯往往使人们只看到其中的一面,使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越来越雷同,没有新意。利用事物的另一面,逆向思考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逆向思维训练
活动二:看一看
给出一张图片(正面:老太婆,反面:漂亮少女)
教师活动:有时候换一种思维,事物将会呈现另一番景象。
活动三:想一想
教师活动:现在假设你在这样一种场景中,你也是其中的一个应聘人员,你会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某警局招聘侦探,为考察应聘人员的应变能力,特设计考题如下:将应聘人员关入一间没有窗户而仅有一扇门的房间内,门外有荷枪实弹的军人把守,要求应聘人员逃离该房间。如果你前来应聘,你能走出这个房间吗?”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有一种答案是这样的,即告诉面试官“我不应聘”。很多人往往会想到如何主动出去,而用逆向思维去思考的人就会想到怎样被动出去,即被放出去。
放弃应聘反而能应聘成功,所以有的时候失去也是一种获得。活动四:拼一拼
(给出一张图片,一面为世界地图,一面为人物画像,将其分解为几个部分,请同学们将其粘合)
教师活动:现在给大家一张图片,原为世界地图,而今它被分解为几个部分,请同学们将其粘合。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很多同学根据正面的世界地图来拼,花费的时间比较多;而有的同学根据反面的人物来拼,花费时间较少。有的时候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更有效率。
三、逆向思维给我们的启示
1.帮助我们转变心态
Eg1: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染布作坊,小儿子做雨伞生意。每天,这位老母亲都愁眉苦脸,天下雨了怕大儿子染的布没法晒干;天晴了又怕小儿子做的伞没有人买。一位邻居开导她,叫她反过来想:雨天,小儿子的伞生意做得红火;晴天,大儿子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逆向思维使这位老母亲眉开眼笑,活力再现。
2.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Eg1:一对夫妻带着一个5岁的孩子决定搬去城里住,他们跑了一天才好不容易看到一张公寓出租的广告。于是就前去敲门询问,这时,温和的房东出来,遗憾地对他们说:“实在对不起,我们公寓不招有孩子的住户。” 丈夫和妻子听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他们默默地走开 了。
那5岁的孩子,又去敲房东的大门。这时,丈夫和妻子已走出5米来远,都回头望着。门开了,房东又出来了。这孩子精神抖擞地说:“老爷爷,这个房子我租了。我没有孩子,我只带来两个大人。”房东听了之后,高声笑了起来,决定把房子租给他们住。
3.促进创新:促进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发明 Eg1:发电机----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他在研究中注意到:既然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线圈就会受力而运动,那么线圈在磁场中受外力运作时是否会产生电流呢?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终于在公元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并建造了第一座发电机原型。
Eg2:留声机----爱迪生在改进电话机的过程中,因为右耳听力不好,就用一根钢针代替右耳来检验传话膜片的震动。当他用钢针触动膜片时,随着讲话声调的高低,送话器发出了有规律的颤音。爱迪生灵机一动,不由地想到:如果反过来,使短针颤动,能不能复原出声音呢?经过废寝忘食的研究,他终于发明出了留声机。
Eg3:吸尘器----1901年,伦敦举行了吹尘器的表演,它用强大的气流将灰尘吹走。吹尘器除尘后,地面是干净了,可吹起的灰尘却呛得人透不过气来。一位设计师却由此联想如果反过来吸尘是否可行呢?不久,一个简易的利用负压的吸尘器诞生了。我们今天使用的真空吸尘器,还是根据这一原理设计的。
第四篇:求职信:逆向思维写作
按照求职信的基本要求和格式,量身定做适度的自我推销信是求职基本要求。求职信一般包括标题、称呼、正文和落款几个部分。正文是自荐信的核心,形式多种多样,一般要求说明本人基本情况、信息来源和应聘岗位、自我条件展示、工作展望等内容。“味精”就应该撒在正文的“自我条件展示”中。
条件展示是自荐信的关键内容,主要应写清自己有本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有本专业技能和成就,有与本工作相符的特长、兴趣、性格和有关能力。应该在这方面多下些功夫,甚至稍微有些创意。
第一,有的放矢。不要把求职信写成一种能到处撒网的求职信,然后大量复制,到处投递。这种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狂轰滥炸,很少能击中目标。有效的求职信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或针对公司的某一具体职位而写。特别提醒:在求职材料的封面、求职信的右上角清楚写明求职单位和求职岗位,用这种形式来强化求职的针对性。
第二,设置两个左右的兴趣点。写出你自己最关键的经历、最好的成绩、最重要的特长以及自己的愿望、心情和信心等。表明你所特有的教育、技能和个性特征将会为招聘单位做出的特殊贡献。
第三,特长词句加黑加粗。在求职信的格式上,对需要特别强调的词语用另外一种字体打出,例如,主要特长词句用加黑、加粗的字体显示,便于浏览。对特别的段落,采取两端各缩进两字的方法处理,更能吸引招聘者的目光。
第四,加个小故事或者事例。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特别的经历,会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对人生的看法发生重要的影响,会改变一个人对于人类、机会、金钱和世界的看法。尤其是重大的挫折、人生的转变、或者一个悲剧,这样的事例往往最能打动招聘者的心弦,因为通过这些小故事能反映出自信、有责任感、不轻言放弃等人皆推崇的品质,而这些良好的品质正是招聘单位所需要的。
第五,逆向思维,胜人一筹。求职应聘不附和、不随俗、不从众,是有主见的表现。有一位同学这样写:“其实我并不觉得贵公司条件有多好,只是感觉比较适合我的专业。而且觉得最后能不能入选,关键在于实力而不在于运气。”这种写法往往能使招聘者眼前一亮,起到好的效果。
第六,适当地自负一些。“我虽刚刚毕业,但我年轻,有朝气,有能力完成任何工作。尽管我还缺乏一定的经验,但我会用时间和汗水去弥补。请领导放心,我定会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口气坚决,信心十足,给人以精力旺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
在给求职信加放“味精”的过程中,一定要记住,“味精”只能适当地加一点,如果把一碗味精都倒进锅里,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第五篇:提高英语听力逆向思维
提高英语听力逆向训练方法
学习英语听力已经有4年了,前后试用过逆向法、千万法和传统的听力教学法等,其中最有效的还是逆向法。
我感到,英语听力中的难点是如何训练自己对于语音的识别能力。也就是说,第一步是如何做到一听就知道什么词、什么词意,继而再训练一听就知道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句子的语法结构是什么。
先学会听懂单词,再学会听懂句子,以后还要学会听懂长篇报道的内容。最后是训练一次听懂的能力。
其中最困难的是对于语音的识别能力。一是要把每个单词都听出来;二是要准确地听懂生词的发音,并从词典中查到生词;三是积累背景知识,对于个别发音非常模糊的单词,也能凭语感准确地识别出来。这中间,要花大量时间学会英语发音中的连读、略读,以及语音、语调等等。
所有这些能力的培养,都要依靠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力求避免“假听”现象。在集中注意力方面,逆向法是最好的训练方法。听写时,只要有一个词没有听懂就无法进行下去。“假听”是听力训练中的大敌,实质上是精力分散的表现。好像都听懂了,实际上有许多是自欺欺人。还有,做听力对错选题,也会出现乱猜的缺陷。有时候虽然猜对了题,其实并没有真听懂。有的人托福考了高分,但是听力并没有过关。再有,“假听”浪费了很多时间。有的人听英语十多年,还是不能听得很准确,原因就是听得不认真。
逆向法发明人钟道隆教授的著作《听遍全世界》是很好的听力教材。四年来,我不时翻阅这本书,每次都有新感受。他的很多建议是出自自己直接经验,有很强的针对性,绝非纸上谈兵。只要沿着正确的学习途径走下去,反复训练,假之以时日,就一定可以学会英语听力。
最后说说英语泛听问题。逆向法强调集中精力听懂每个词,比较忽视泛听训练。但是实际上,要提高泛听质量就必须有很扎实的听力基础,而逆向法就是加强基础训练的好方法。在保持长期用逆向法进行训练的同时,每天抽出半小时泛听一些英语新闻报道,是一种好方法。但是要注意泛听的材料不能太难。而且也要注意平时用于听写的材料也不可太难。总之,应经常提醒自己“宁可慢些”,千万不可急于求成。一旦脱离自己的真实水平,进行所谓的强化训练,结果一般不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