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徽文化主题活动方案
六小翠微分校三年级全课程主题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是一个以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内容的景区,包括千年百工游览区、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村游览区、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游览区、七十二行民俗村游览区、明清古建筑大观园、《西游记》砖雕文化游览区、国际赛马赛狗赛车俱乐部、国际马戏大世界、中华木雕馆、古陶馆、古砖雕馆、瓷宫、十里红妆等。中国非遗文化园内不仅有大量的非遗文化资源,还集聚了鲜为人知的一品夫人墓遗址、尧隐禅寺遗址、红色文化遗址等历史圣迹。带领孩子们参观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让他们更直观、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和自己的家乡,培养孩子从小热爱家乡的情感。在全课程“全身,全脑,全方位”理念的引领下,翠微分校三年级开展以“走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了解我的家乡”为主题的全课程主题活动。
二、活动时间:2018年4月中下旬
三、活动内容: 分阶段活动: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初步了解徽文化。
1、活动内容:在各学科老师的引领下,同学在各位老师的引领下,全方位地了解徽文化。
语文:查找三国时期的历史、诗歌、名著或者名人故事,班队课交流。科学:实物展示或视频播放,介绍文房四宝。音乐:介绍徽剧,欣赏及学唱片段。美术:带领孩子们了解和画徽派建筑。数学:学做徽商,解决关于买卖的实际问题。
英语:学习有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的英文名,学唱英文歌。体育:进行队列和行进训练,为步行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做准备。
2、参加对象:三年级全体学生
3、活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相关学科教师 第二阶段:实践活动阶段——近距离接触徽文化
1、出发前与学生分享文明出游的相关要求:要求学生小组集体活动,自觉遵守纪律,文明出游,强调路队纪律,加强交通规则教育。提醒学生头戴黄帽、身穿校服(根据天气情况),穿运动鞋。每班邀请八位家长义工,将学生分为八组,每组由一名老师和一位家长义工负责。
2、学生到校准时集合,排好路队,步行至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3、排队进园,认真聆听园内讲解员对历史遗迹的介绍。
4、午餐安排:统一时间、地点就餐,就餐时注意文明和卫生。
5、自由游玩安排:以小组为单位游玩,游玩时请听从老师的温馨提醒,老师和家长义工参与学生活动,绘画、唱歌游戏时注意安全。
6、游玩结束,排队等车,回校,通知家长按时来接。
7、人员安排:领队: 孙晶
拍照:各班班主任
通讯稿:周洁 后勤保障: 张佳明
资料收集:各班主任和学科负责人
汇报总结:王雅丽
第三阶段:交流展示阶段——培养热爱徽文化的情感 语文:讲故事比赛,介绍家乡的名人、家乡的名胜古迹。数学:学做徽商,解决关于买卖的实际问题。科学:文物知识竞猜。音乐:唱徽剧片段。
美术:交一幅美术作品——我眼中的家乡。
2、参加对象:三年级全体学生
3、活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相关学科教师。
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 三年级组 2018年3月30日
第二篇:班级文化——班徽、班训活动方案
通知
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属单位:
现将关于举办“我班特色我做主”班级文化建设研讨活动方案的具体通知转发给你们,请各单位认真落实此项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一、参加对象:
各乡镇中心学校、县城直属学校中小学各班级均可参加。
二、具体内容:
班名、班徽、班训、班歌、班规、班级目标及班级口号的设计与制定。
三、名额分配:
小学10个班级,中学10个班级。(各学校可择优上报若干个待评)
四、上报时间:
2011年6月15日前各学校把材料以及电子文稿上交到县德育部。
五、联系人、联系电话:
小学联系人:刘妍电话:***
邮箱:fuyuzly@163.com
中学联系人:杨伸华电话:***
邮箱:hljfyysh@163.com
富裕县教师进修学校
2011年5月09日
关于开展“我班特色我做主”
班级文化建设研讨活动方案
班级文化,就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
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
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及成功的关键。对于中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和成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优良的班级文化可以
影响学生的情绪、态度与观念,让学生时刻保持高昂的斗志
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为此,我们开展以“我班特色我做主”
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研讨活动
一、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班级文化
是班集体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健康的班级文化具有一种内
在的凝聚力。深入探讨研究班级文化,激发学生关爱班级的热情,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
心力和归属感。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各
具特色的班级文化,确立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使学生
在浓厚的文化气息中提升自身的品位,创设全新的育人环
境,实现由制度管理向文化育人的过渡。
二、具体内容
班级是师生的家,是他们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班名、班徽、班训、班歌、班规、班级目标及班级口号的设计与制
定,是建设班级特色的最好呈现方式,也是此次活动的基本
内容。
1.班名:符合班级实际,反映班级特点,展现学生风采,积极向上,富于激情,和感召力。
2.班徽:设计紧密结合班名,简洁、大方、美观、富有
象征意义,体现班级特点,创意新颖独到。
3.班训:主题明确,内容健康向上,催人奋进、体现学
生年龄特点,切合班级实际。简洁、流畅、高雅、庄重,文
字严谨、明晰、高远,特色鲜明、目标明确。
4.班歌:内容积极向上,格调高雅,负有朝气,活力新
颖,适合集体演唱。提倡自创,也可利用原曲自行填词。
5.班规:明确具体,宽严适当,便于记忆,利于执行,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营造出平等、团结、向上的集体氛围。
6.班级目标:班级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工作的灵魂,是全
班前进的方向,是集体成员共同具有的期望和追求,切合班
级实际,具有方向性、激励性、适用性。
7.班级口号:具有导向、激情、砺志、凝聚和规范等作
用,语言简洁凝炼。
三、实施办法
第一阶段:2011年5月1日----5月30日。基层学校
组织开展初评活动。各班级师生共同设计制定出本具有班级
特色的班名等,开展评比展示,择优推选到县区参加展示。
第二阶段:2011年6月1日----6月20日。县区在组
织基层学校推荐基础上进行选拔活动,择优参加市级选拔,市优胜作品参加全国“班级文化建设”专题研究展示评比。
第三阶段:2011年9月1日----10月30日。市教研院
组织 “我班特色我做主”班徽设计网络评选。利用教研院
网络平台,评出全市“小学十佳” 班徽、“中学十佳”班
徽。
四、参加对象
各县(市)区中小学各班级均可参加。
五、具体要求
“我班特色我做主”班级文化研讨活动,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切实反映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水平与成果。
1、班主任重视,师生共同参与,通力合作。
2、要切合班级实际,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班主任自
身的知识优势和能力优势,创作具有自己班级特色的班级文
化。
3、要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学生实际和时代要求,找准
切入点,要简洁、具体、务实,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4、内容要精心设计,生动活泼,内涵要积极向上,要
符合班级特点。
5、上交班名、班训、班歌、班规、班级目标及班级口
号用A4纸打印,班徽小样要用A4纸绘制出彩色图案,在图
案的下方要注明班徽的寓意。并上传电子文稿(班徽可传彩
色照片,以备网络评选)。
6、县区上报名额:小学10个班级,中学10个班级。
7、坚决杜绝网络抄袭,一经发现取消展示资格并通报
所在学校。
8、参加展示班级由全国“和谐德育”总课题组颁发“班
级文化建设”主题研讨获奖证书。
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2011年4月20日
第三篇:徽文化
徽文化和中国其他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一样,在长期的孕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成系统、内涵深厚的一门学科。
徽文化随着徽州区域文化的形成而形成,随着徽州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广泛体现在徽州社会历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各种生活实践中,既有突出的徽州地域特色,又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特征,是中华传统文化在跨入现代门槛前夕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徽州介于万山丛中,自然环境神奇,境内既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以及景色奇异被子人称之为“尚待开发的黄山”的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和清凉峰,还有全国道教名山齐云山,“几百里山水画廊”的新安江水系等等。自然地理环境自成一统,相对独立,“东有大障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厄。”
历史上除太平军乱外,少有战福,人文荟萃,素有“东南邹鲁”、“文化之邦”、“文物之海”之誉称。再加上徽州人文化素质较高,对文物、文化的保护意识强,即使是“文革”的十年浩劫,也有许多历史文物资料被保存下来。
从一些出土的遗址、墓葬的器物看,最早生活在古徽州土地上的苗越先民,其农耕和手工业生产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秦时,徽州就设置黟、歙二县,山越民族“依山阴险,不纳王租”、“勇捍尚武”、“断发文身”“火耕水耨”,被称作“蛮越”。孙吴对徽州山越族征服战争之后,经过他们辛勤劳动,不断推动着这一区域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出富有特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公元208年徽州始立新都郡,置六县。黟、歙等历史文化上的亲缘性,地理条件的内在统一性与行政区域的一律性实现了重合,中断了山越民族经济文化独立发展的过程,为中原士族徙入后汉越文化的同化提供了先在条件。
由于中原战乱频繁,西汉时期起就有中原土族南迁,他们或在徽州为官而留
连忘返,或迷恋徽州大好河山而以徽州为家,或看中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而入徽定居。在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唐末黄巢起义有两次中原衣冠大规模南迁,入徽先后达75个姓氏。这些中原士族在徽州“每一村落聚族而居,不杂他姓。其间社则有屋,宗则有祠,支派有谱,源流难以混淆,主仆攸分,冠裳不容倒置,逐步形成了典型的徽州宗族制度。他们的徙入带来了发达的中原文化,在长期的与山越共处、融合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徽州的经济结构,促成了徽州告别半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俗益向文雅“。徽州风气为之一开。在山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长期融合、同化过程中产生了具有浓厚徽州特色的新质文化:保旱乡土、严宗族、尚祖祭、重教育、尚气好义、俭朴勤劳、文风昌盛、崇仪礼……表明徽州文化开始走向成熟。
南宋时期,封建政权南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第三次中原衣冠大规模徙入徽州。在已形成的徽州文化的厚实基础之上,徽文化再次焕发勃毂生机,直至明清全面繁荣。崛起于宋,兴盛于明清的徽商,凭借较高的文化素养,贾而好儒的特色雄居中国数百年,所谓“无徽不成镇“,徽商的足迹遍布大江南交,徽商经济是徽州地域文化派生在以盐商为龙头的徽商深厚物质文化的基础之上。这一时期的徽州文化,既有突出的徽州地域特色,又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
期的文化特征。
通过对这一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它不是单一的徽州地域文化,它是中原文化的移植,是中华多种文化在徽州这一特定地域的汇合和凝聚,它既有徽州区域文化的特征,又兼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它的内核应是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所以徽文化也可以说是“以徽州为中心的积淀和融汇于徽州土地上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徽州区域范围只有一万多平方公里(指古徽六邑),历史上总人口充期量百万人,然期却孕育、衍生、发展出了极具特色且辉煌的徽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既有整体上的共性——包括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相比的共性,更具地理区域上的个性;既包容了东方文化的一般性,更呈现、蕴藏了徽州这一方山水、土地环境的个别性。为什么会造成这一现象呢?
徽州文化也有由徽州本土再向外扩展的问题。徽州文化不仅包括本土的诸文化,更包括由本土而移出于外、同时还保存着自身顽强的同一性的文化。如徽商,它就是徽州人出游外地的经商之帮。徽商虽然离徽州本土走四方,聚居全国各地,但他们总不忘宗族,不失乡谊,修谱收宗,建会馆、聚同乡,同祀朱子等,文化上保持顽强的同一性,构成独特的移民现象。再如徽剧,它也主要是由侨居、寓居于外地,主要是扬州、苏州的徽州人倡兴、扶持、鼓动发展起来的,也是一种典型的移民文化现象。其他还有如徽州园林艺术、建筑艺术、徽派刻书、徽派篆刻等,也多与移民问题有关。
二、徽文化的特征、内涵与价值作为一个区域文化的特征,它所表现的是这个区域文化在一个时代由其特殊的精神需要、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所构成的精神特征。徽文化精神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抽象的精神实体,它正具体地存在于徽州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中,并通过各个历史
时期中那些普遍、恒久因素的积累、凝聚,而不断充实表现出来。那么,徽文化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怎么概括和表述?其价值是什么?这是探索徽文化精神的 中心问题。
这些年来,国内学术界众说纷纭,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有人认为“它所体现的那种理念或精神有:以义统利的义利观、公私兼顾的公私观、民富国强的家国观、遵守契约的诚信观、贾而好儒的人才观、冲突融合的和合观等”。这是徽州当时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还有人结合徽州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认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时代,又在徽州这块土地上造就了一代儒商——徽商,他们不甘穷困,开拓进取,凭借较高的文化素养,贾而好儒的特色,雄居中国数百年,所谓“无徽不成镇”,造成了徽州物质文化的历史辉煌。徽商是鼎盛时期徽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他们除了具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特征外,还具有冒险犯难、开拓进取、百折不挠的“徽骆驼精神”。研究徽文化精神,必须要讲“徽骆驼精神”:保旱乡土、严宗祠、尚祖祭、重教育、尚气好义、俭朴勤劳、文风昌盛、崇礼仪……还有人认为徽文化精神特征有:(1)保守僵化与开放创新并存(山的封闭与水的开放,理学的保守与徽商的创新,徽州工艺作品思想内容的封建落后与科学技术的创新、进步等);(2)艺术与环境的结合(徽派版画、新安画派、徽州盆景、徽州方言、徽州文房四宝、徽派建筑、徽菜等都与徽州特别的山川环境紧密相关);
(3)吸收外地文化和向外扩张徽州文化并举(如新安医学先驱师湖北、四川名家,徽剧吸纳弋阳腔、西秦腔精华;而徽商的开拓又将徽文化扩撒至四方,徽戏进京,促成京剧产生,徽州版画“独鳌艺林”等);(4)刚勇好强与文质彬彬兼备(徽州文化是山越文化和中原汉族文化的融合,兼具山越刚勇好强和土族衣冠尚气重礼的特性)等等。
第四篇:班级文化——班徽、班训活动方案
通 知
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属单位:
现将关于举办“我班特色我做主”班级文化建设研讨活动方案的具体通知转发给你们,请各单位认真落实此项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一、参加对象:
各乡镇中心学校、县城直属学校中小学各班级均可参加。
二、具体内容:
班名、班徽、班训、班歌、班规、班级目标及班级口号的设计与制定。
三、名额分配:
小学10个班级,中学10个班级。(各学校可择优上报若干个待评)
四、上报时间:
2011年6月15日前各学校把材料以及电子文稿上交到县德育部。
五、联系人、联系电话:
小学联系人:刘妍 电话:***
邮箱:fuyuzly@163.com
中学联系人:杨伸华 电话:*** 邮箱:hljfyysh@163.com
富裕县教师进修学校 2011年5月09日
关于开展“我班特色我做主” 班级文化建设研讨活动方案
班级文化,就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及成功的关键。对于中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和成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优良的班级文化可以影响学生的情绪、态度与观念,让学生时刻保持高昂的斗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为此,我们开展以“我班特色我做主”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研讨活动
一、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班级文化是班集体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健康的班级文化具有一种内在的凝聚力。深入探讨研究班级文化,激发学生关爱班级的热情,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和归属感。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确立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使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气息中提升自身的品位,创设全新的育人环境,实现由制度管理向文化育人的过渡。
二、具体内容
班级是师生的家,是他们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班名、班徽、班训、班歌、班规、班级目标及班级口号的设计与制定,是建设班级特色的最好呈现方式,也是此次活动的基本内容。
1.班名:符合班级实际,反映班级特点,展现学生风采,积极向上,富于激情,和感召力。
2.班徽:设计紧密结合班名,简洁、大方、美观、富有象征意义,体现班级特点,创意新颖独到。
3.班训:主题明确,内容健康向上,催人奋进、体现学生年龄特点,切合班级实际。简洁、流畅、高雅、庄重,文字严谨、明晰、高远,特色鲜明、目标明确。
4.班歌:内容积极向上,格调高雅,负有朝气,活力新颖,适合集体演唱。提倡自创,也可利用原曲自行填词。
5.班规:明确具体,宽严适当,便于记忆,利于执行,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营造出平等、团结、向上的集体氛围。
6.班级目标:班级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工作的灵魂,是全班前进的方向,是集体成员共同具有的期望和追求,切合班级实际,具有方向性、激励性、适用性。
7.班级口号:具有导向、激情、砺志、凝聚和规范等作用,语言简洁凝炼。
三、实施办法
第一阶段:2011年5月1日----5月30日。基层学校组织开展初评活动。各班级师生共同设计制定出本具有班级特色的班名等,开展评比展示,择优推选到县区参加展示。
第二阶段:2011年6月1日----6月20日。县区在组织基层学校推荐基础上进行选拔活动,择优参加市级选拔,市优胜作品参加全国“班级文化建设”专题研究展示评比。
第三阶段:2011年9月1日----10月30日。市教研院组织 “我班特色我做主”班徽设计网络评选。利用教研院网络平台,评出全市“小学十佳” 班徽、“中学十佳”班徽。
四、参加对象
各县(市)区中小学各班级均可参加。
五、具体要求
“我班特色我做主”班级文化研讨活动,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切实反映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水平与成果。
1、班主任重视,师生共同参与,通力合作。
2、要切合班级实际,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班主任自身的知识优势和能力优势,创作具有自己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
3、要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学生实际和时代要求,找准切入点,要简洁、具体、务实,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4、内容要精心设计,生动活泼,内涵要积极向上,要符合班级特点。
5、上交班名、班训、班歌、班规、班级目标及班级口号用A4纸打印,班徽小样要用A4纸绘制出彩色图案,在图案的下方要注明班徽的寓意。并上传电子文稿(班徽可传彩色照片,以备网络评选)。
6、县区上报名额:小学10个班级,中学10个班级。
7、坚决杜绝网络抄袭,一经发现取消展示资格并通报所在学校。
8、参加展示班级由全国“和谐德育”总课题组颁发“班级文化建设”主题研讨获奖证书。
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2011年4月20日
第五篇:三年级主题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为深入推进我校节日文化特色建设的实施,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感,通过学生对中国端午节文化的调查,感受过节的快乐,做中国人的光荣,三年级主题活动方案。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积累学生的文化底蕴。在活动中让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个性。培养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使我们的少先队员从中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的熏陶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以促进我区精神文明建设。
二、活动主题: 扬民族魂,树爱国志,心手相连,共度端午
三、活动时间
5月5日至5月28日
四、活动安排:
(一)资料搜集
1、利用午会课动员学生收集各地过端午节有关的知识和风俗资料(文字资料、有关端午节的新、老照片)
2、在了解相关知识后,在班级内自由分组,互相商议,规划方案《三年级主题活动方案》。
(二)端午节古诗词朗诵
学生通过本次活动缅怀先辈。我们已经学过大量诗人写的端午诗篇,通过诵读诗篇,增强队员的爱国热情,强化了传统教育。
(三)讲故事活动
各中队利用周末时间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选取有关端午的小故事,为同学进行诵读活动。
(四)寻访端午节
1、了解端午节的来源、习俗。
2、走访调查我们过端午的习俗,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和当地的民俗。
3、开展“包粽子,过端午”的活动。
(五)各班展示活动成果
1、简单的介绍活动目的和活动过程。
2、展示收集的活动过程的文字资料、图像资料等。
3、引导学生讨论畅想端午节的传统意义。
4、以日记的形式谈谈对于端午节的进一步了解和感受。
(五)家长开放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
五、夏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为了使三年级的队员也能感受端午,了解端午,让端午这样一个有意义的节日能够更加深入人心,特此在三年级开展“扬民族魂,树爱国志,心手相连,共度端午”主题实践活动。
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2009年5月 日上午
2、活动对象:三年级全体队员
3、活动形式:听三节课、家长座谈
通过这次主题活动使队员体会端午节的重要意义:历史的长河记载了多少先辈的事迹,端午节是人类各民族、各群体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各自的历史文化和习俗。通过了解端午节可以接触到相应民族的文化和习俗。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不能忘记先人的遗志,我们要树立新的荣辱意识,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弘扬不朽的民族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