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开展活动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人大代表闭会期间
开展活动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渠道,也是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平台。《代表法》颁布实施以来,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内容日益丰富,活动形式日趋多样,活动效果日益明显,较好地发挥了代表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作用。为了开展好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提高代表工作的整体水平,我们对近年来开展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认真分析了在闭会期间开展代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开展好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进行了思考,积极探索了闭会期间开展代表活动的新形式、新途径和新方法。
一、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代表履职方面看,有些代表的代表意识不强。目前,在代表中还在着几种角色“误区”。一是当“挂名代表”。少数代表对代表的性质、地位、作用和权利与义务缺乏深刻的认识,不知道如何执行代表职务。二是当“会议代表”。少数代表片面地认为当代表就是参加人代会,把参加人代会视为唯一的代表工作,即使开会也是人云亦云,有代表之名,无代表之实。三是当“荣誉代表”。少数代表把当代表看成一种政治荣誉,很少参加经常性的代表活动,不能较好地执行代表职务。
(二)从代表活动方式看,有的代表小组活动内容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有的代表小组在制定年度活动计划时不够认真,既使制定了,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很好地落实。有的代表小组活动形式单调、活动方式不规范,虽然开展了活动,但有时流于形式,难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活动效果不明显。
(三)从落实效果来看,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得不到及时充分落实。闭会期间代表在活动中往往会对政府部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尽管有关法律已经明确规定了有关部门对代表所提建议必须研究处理并按规定期限负责答复,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对代表建议办理不力的现象。少数承办单位有“重答复,轻办理”现象,答复内容比较简单,办理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代表提建议的积极性。
二、对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一)部分代表履职能力不强。在当选的代表中,有少数是因获得各种荣誉称号、担任领导职务、或是满足代表结构比例而被推选的。因此,虽然有的代表是本专业的行家里手,但缺乏议政能力。有的代表文化程度和思想水平较低,提不出问题或不善表达,加之怕说得不合适,所以不发言。有的代表缺乏为民行权、为民代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代表职务之看作是一种名份、一种荣誉,不能主动联系选民,听不到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还有的代表是好人主义,觉得不好意思,认为提意见就是给领导找麻烦,因而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二)代表知情知政渠道不够畅通。要真正履行好代表职责,就需要让代表对本地区的经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但从实际来看,目前“一府两院”工作的透明度还不够,人大代表要了解全部政务活动情况比较困难。虽然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印发、寄送资料、开通电话专线、组织代表视察等方法,尽可能得让代表知情知政,但对于基层代表而言,光靠这些是不够的。由于缺乏对全局性政务活动信息的了解,代表在分析问题、提出建议等方面缺少基础,一定程度上处于茫然状态,很难进行审议,也难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有见地的意见。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由于对代表履行职责的工作与活动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和要求,对代表履职的约束机制还不甚完善,致使代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近年来,虽然在加强对人大代表的监督方面有了一定进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代表履职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这也是造成人大代表履行职责不积极的原因之一。
(四)代表结构不尽合理。人大代表要履行好代表职责,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法律知识水平,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和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对关系整体利益、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提出科学、合理化的建议。但由于代表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影响了代表整体作用的发挥。一是领导干部偏多,给组织代表活动带来了困难。人大对政府工作开展日常监督,代表中官员人数过多,既挤占了其他方面的代表名额,又难免有“自己监督自己”之嫌。二是推荐代表候选人时,有时存在照顾因素。照顾安排的人员有的是企业老总,有的是“先进工作者”等。
三、开展好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对策
针对目前开展闭会期间代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代表培训要常抓不懈。从每次换届选出的代表比例来看,新代表都在65%左右。新当选的代表对人大制度、代表的地位、作用、职责了解不够。只有加强代表培训工作,代表才会更好地履行职责,提出的建议才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做好代表培训工作,重点应抓好以下三点:一是制度保障。把代表培训工作纳入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应在摸清代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能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的培训机制。二是重点突出。重点培训如何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如何提出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使代表会提建议、提好建议。三是方式灵活。做到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以会代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经常为代表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并注重培训的长期性和时效性,统筹安排好培训。
(二)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要畅通。调查中了解到,每年人代会上提建议的代表只占代表总数的20%左右,部分代表对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全局性工作知之甚少。保障好代表知情权,是代表参政议政的前提,也是代表搞好调查研究,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更是代表提出数量多、质量好的建议的关键。应确保代表所提建议具有“三性”:一是全局性。所提建议事关本辖区整体利益或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合法性。所提建议内容不与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相抵触;三是可行性。所提建议不超过本地经济发展现状和人民群众的承受程度。力求每年人代会所提出的建议都是老百姓企盼的事,人民政府该办的事。
(三)要在完善办理制度上有突破。强化对代表建议的督办,是确保代表建议办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每年人代会后,区人大常委会和区政府都要联合召开承办工作会议,将代表建议及时转交“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办理。应注重做到“三要”:一要督促承办单位和部门提高认识,明确办理工作的责任制,规范办理程序和完善办理运行机制。二要在办理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与代表“面对面”、“零距离”接触,由过去的“文来文往”向“人来人往”转变。三是要“走出去、请进来”,要办前找代表了解具体要求;办中邀请代表视察现场;办后对代表回访征求意见,保证代表建议件件有回音。
(四)要提高活动质量,注重活动时效。一是组织代表活动要有针对性,要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法律法规的实施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二是代表活动前,要让代表做好充分准备。三是代表活动中,要让代表们充分发言,提出意见。四是代表活动后,要真正研究代表反映的各种意见、建议和要求,督促政府部门及职能部门负责人给予答复和解决,不断提高代表活动的实效性,增强代表的责任感。五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代表活动,调动广大代表的积极性。
(五)加强对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宣传报道。要在注重提高代表活动实效的同时,改进和加强宣传,比较充分地报道代表视察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报道有关部门的办理措施及成效。同时还要加大对《代表法》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社会对人大代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为人大代表执行职务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建立和完善开展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各种制度。一是建立和完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接待代表制度,不断加强常委会同代表的联系;二是建立和完善向代表通报工作情况制度,不断拓宽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三是坚持和完善邀请代表参与常委会重大活动制度,定期请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执法检查、视察或调研活动。四是建立和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参加代表小组活动制度,加强对各代表小组活动的指导。
(七)完善对代表履职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目的就在于通过监督,对代表形成一种约束力,逐步建立起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有效机制,从而担负起人民赋予的责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要继续开展好代表述职和争先创优活动,不断总结述职工作经验,促进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要建立各种激励机制,使代表履职有动力、有压力、有活力。对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要定期进行总结和表彰,既要表彰先进承办单位、积极提建议和提好建议的代表,又要对承办代表建议不力的单位、不提建议和建议质量不高的代表给予批评,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代表建议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建议办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从而增强代表履职尽责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第二篇:新昌县闭会期间开展代表活动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新昌县闭会期间开展代表活动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是对各级人大代表提出履职要求的高度概括。闭会期间的人大代表活动是人民代表大会会内工作的基础和延续,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渠道,也是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平台。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职水平的好坏,履职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大代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在基层的贯彻落实。为更好地开展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提高代表活动的整体水平,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对地方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谈点初浅的认识和想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代表法》颁布实施以来,在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和指导下,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内容日益丰富,活动形式日趋多样,活动效果日益明显,较好地发挥了代表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尚不尽人意,与《代表法》的规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部分代表身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代表意识不强,存在“名誉代表”的现象。个别人大代表不知道代表是一项职务,既有一定权利,又有一定义务,需要一种责任,更需要一种热情,而仅仅知道把代表职务看作是一种荣誉、一种职称、一种光荣的称号,甚至把它看作是一种个人政治地位、一种特权、一张“名片”。为此,在选举代表时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放弃一切工作,用尽一切手段,达到当选代表的目的,选举结束后万事大吉,一了百了,根本没有一种代表意识、代表责任,参加活动没有时间,甚至个别代表一年一度的人代会也时常缺席,即使来参加会议,也是迟到、早退或中途离开会场,精力很不集中,真是“身居代表位,不负代表责”,成为一名“名誉代表”。
2、参加活动不多,存在“挂名代表”的现象。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代表兼职制度,相当一部分代表在各行各业担负着一定的工作职务,当代表活动与本职工作发生矛盾时,有的代表往往重本职工作,轻代表工作;有的即使有时间也找理由推托;有的甚至还觉得自己当代表是工作需要,能不参加代表活动就不参加,与选民或选举单位的联系更是不值一提,缺乏代表的责任感,成了一名“挂名代表”。
3、动嘴发言的少,存在“哑巴代表”的现象。按照代表法的规定,人大代表应当积极履行职务,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但是,有些基层代表不了解大局,不关心当地的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想讲也讲不出;有些基层代表平时不注重锻炼培养提高自身能力,不善于表达,缺乏议政的素质和能力;有些基层代表患得患失,缺乏发言的勇气,在会议审议和代表活动时很少发言或者基本不发言,别代表甚至在一届任期内,讨论一言不发,即使发个言也是不着边际或者谈些与会议毫无关系的题外话,这些与其所担负的职务和所处的法律地位是很不相称的。
4、动笔写的不多,存在“零建议代表”的现象。人大代表应时刻把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意见及时向有关单位反映,在人代会期间能够以代表的议案或者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形式提出,但是,由于会前懒得调查、会上懒得动笔,缺乏议政的热情,平时也不关心、不注重、不积累相关的内容,到开会时,提不出议案,写不出建议,别的代表请他签个名,他也不看一看提的是什么,随便签个名,成了一名“零建议代表”。
5、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存在“枯燥、乏味”的现象。按照《代表法》的规定,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调查、视察、座谈;有联系选民、组织学习、专题调查等形式,但是,目前比较多的主要是调查、视察、座谈等形式,而联系选民、持证视察、特定问题调查等形式开展较少或基本没有开展,组织开展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形式比较单调,缺乏创新。
虽然这些现象只是少数,反映在部分人大代表的身上,但是这些现象影响却不小。不仅损害了选民的利益,辜负了选区群众的信任和重托,并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贯彻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权利的行使。
二、原因分析
产生上述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代表素质方面的问题,也有代表意识方面的问题;既有代表教育培训不够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知情知政渠道不够广泛。要真正履行好代表职责,就需要让代表对某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情况有比较及时和全面的了解。但从实践来看,虽然多数地方人大常委会通过印发、寄送资料,帮助代表订报刊、杂志等方法,尽可能让代表知情知政,但在目前还是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要使人大代表了解全部政务活动情况并不容易。对于基层代表而言,光靠这些资料更是远远不够。由于代表平时缺乏对全局性政务活动信息的全面了解,代表在分析问题、研究方案、提出建议等方面缺少依据,一定程度上处于茫然状态,很难进行深入审议,也难以提出有针对性、有见地的意见。
2、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个别代表,特别是个别个体私营业主和一些民营企业的厂长、经理,错误地认为当选代表是自己本职工作出色而应有的回报,把人大代表仅看成一种名誉,意识不到或者没有完全意识到这是人民对他的信任,没有把当人大代表当成是一种使命和责任,因而代表意识不强。尽管《代表法》对人大代表参加人代会作出了比较严格的规定,凡“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将终止其代表资格”,而对代表参加闭会期间活动的不作为行为,没有提出相应的制约规定。这使部分代表意识不强的代表,缺少参加代表活动的驱动力,常因各种原因和借口缺席。
3、监督手段相对缺乏。在对代表的监督方面,尽管一些法律法规都作了明确规定,如《代表法》第四条规定:“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但在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对监督代表的认识不到位。当前地方人大工作主要偏重监督“一府两院”,而对代表的监督却往往被忽视。即使代表不积极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履行代表义务,只要不触犯法律,都能维持到任期届满。
二是缺少必要的监督形式和手段。现行法律只规定了选民或选举单位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除此之外,对于选民和选举单位如何对代表的行为进行具体的监督和评判等,法律没有作出明确、可操作、有约束力的规定。当前各地对人大代表进行监督形式,主要是组织代表向选民述职,接受选民评议,效果固然很好,但是由于人大代表与选民、原选举单位没有形成紧密的关系和联系渠道,选民、选举单位对代表当选后履职情况不了解,而实际工作中,进行述职的又只是部分代表,听取述职的往往也只有部分选民,对其履行职务情况的了解又限于代表的自我汇报,安排评议的代表又往往是履职相对较好的代表,个别代表在评议大会上只谈成绩,少谈或不谈缺点,评议中即使不满意票较多,甚至超过半数,也没有法律依据可以停止或者是免去其代表职务。由此看来,仅靠述职评议也难以达到对代表履行职务进行有效监督的目的。
三是代表履职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虽然《代表法》规定:“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监督。选民或者选举单位有权依法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但《代表法》对代表执行职务的工作与活动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和要求,代表履职好坏没有一个评判标准,致使代表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出现了一些不参加代表活动、不联系选民、不为民代言、不办实事的“特殊代表”。即使对个别群众意见较大的代表,要在选区进行罢免也是很不现实的,特别是基层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要罢免既要化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又由于选民素质和其他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很难达到罢免的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代表缺乏责任感、危机感,失去了积极参加活动、认真履行职务的外在动力。
4、代表素质参差不齐。人大代表要履行好代表职责,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法律水平、以及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和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必须能够对关系整体利益的、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但由于人大代表有广泛性、代表性、结构性的要求,虽然在基层的人大代表选举时,无论在候选人的推荐上,还是正式代表候选人的确定,都十分强调代表的素质问题,但整体素质问题很难保证。为此,产生许多代表提出的问题都是议论表面现象多,反映本单位困难多,而对全局性的、宏观的和本地区的重大问题则很少涉及,影响了参政议政的质量;有的代表由于尚未树立正确的“代表观”,代表意识不强,对执行代表职务抱无所谓态度;有的还将代表工作视为额外负担,对参加代表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还有的自感“人微言轻”,开起会来一言不发或人云亦云,很少提出高质量的建议。
5、活动经费难以保障。无论是人大代表在会议期间的活动,还是在闭会期间的活动,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虽然《代表法》对代表活动经费“应当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作出了规定,地方财政也专门为代表活动列出一定的经费,但是,由于物价的不断上涨,又要征订代表学习资料,有限的经费订了资料后所剩无几,有时还不够,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代表活动需要,有的地方正常的代表活动依靠个别企业界的代表来赞助,长此以往,造成组织者为经费发愁,赞助的代表要年年赞助也是勉为其难。因此,代表经费缺乏,严重制约了代表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开展好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对策
人大代表既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主体,又是国家权力的载体,“代表”这两个字,分量很重,责任很大,意义很深。每个人大代表都有一个“会不会‘代表’”、“怎样‘代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闭会期间活动的质量,发挥代表作用,履行代表义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加强和提高:
1、健全法规,规范代表职责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人大代表开展闭会期间活动的更为具体的法律规定,把近年来各地创造的各种丰富多彩的闭会期间活动形式和内容积累下来的经验做法以法律或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今后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比如,在《代表法》中规定活动的时间必须提前多少天通知代表,让代表有一个安排自己日常工作的过程,这可以起到制约代表提出没有时间参加活动的理由。另外,还必须规定每年需参加代表活动的天数和不参加闭会期间的活动几次以上就不能安排为下一届代表候选人的规定,以此来强制代表依法参加闭会期间活动,保证参加活动的人数,提高活动的实效。
2、加强法制宣传,让代表知责
认真执行代表职务,自觉履行代表职责,是人民对自己所选举产生代表的当然要求,也是每个代表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要继续宣传贯彻《宪法》、《代表法》和《地方组织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持续、广泛、深入的宣传学习,不仅要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人大意识、民主法制意识,而且要增强人大代表的代表意识。人大代表要严格要求自己,在人大的岗位上为人民尽职尽责,当“象”代表。
3、教育领先,启发代表履职
各级人大代表素质的高低,履职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各级人大常委会应把代表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集中教育,以会代训,提高代表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增强代表履职的自觉性;也可以安排上一届履职能力强,活动积极的代表,交流履职经验,充分发挥老代表的带头作用;还可以个别交谈、沟通交流思想,启发和帮助代表更好地履职,坚持把代表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他们依法履职水平。通过教育培训,使人大代表真正成为有“识”之士,即:
一是有“意识”。人大代表要有“代表意识”、“责任意识”和“履职意识”,能认清自身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不断激发自身履行代表职责、执行代表职务的自觉性。
二是有“知识”。通过培训学习,使代表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经济知识、人大工作的相关知识,能较好地理解、熟悉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新的形势和任务,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
三是有“见识”。人大代表要善于从全局的角度想问题、议大事,更好地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是有“胆识”。人大代表应当具有党性原则、法律勇气和个人品质,无愧于代表的光荣职务,不辜负人民对自己的信任,做到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
4、制度保证,督促代表履职
《代表法》规定:“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因此要相应建立健全监督代表的具体机制。从监督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通报代表出勤、公示代表信息、开展述职评议接受选举单位或选民的监督等。
一是建立考勤制,通报出勤情况。常委会及其各代表小组要增强代表活动的透明度,既要考勤代表出席会议、参加闭会期间活动的履职情况,又要考勤代表提出议案或者建议的数量、质量情况,并在适当的场合予以公开,将代表的活动置于社会监督之中,促进代表履职。
二是公示代表信息,增进选民了解。在代表所在选区和选举单位,建立公示牌,把人大代表的姓名、照片、联系地址及电话亮出来,有利于疏通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方便选民向代表反映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把人大代表置于全体选民的监督之下,促使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职务。
三是开展代表述职制度化,接受选民监督。人大代表要向选举单位及选民述职并接受评议,明确规定代表向选民述职的方式方法、述职内容、述职程序、述职次数等。这样做既有利于增强代表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代表明确“代表谁”和“怎么代表”,让代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压力;又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民主意识,把监督代表的权力交还群众,这本身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体验和感受民主的最好实践活动。对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可采取书面与口头述职相结合的方式,届内至少向本选区选民述职一次,然后由选民评议其履职情况。选民评议代表的内容可以包括:代表是否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否带头贯彻人大决议、决定,是否坚持勤政廉政,是否积极履行代表职务,是否保持与选民联系等等。对间接选举产生的省、市人大代表,一届中至少应向原选举单位的人大常委会提交述职报告一次,由人大常委会决定是否全部或部分印发全体代表。
5、周到服务,帮助代表履职
代表小组是代表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抓好这一组织形式,就能丰富和活跃代表工作。而代表小组组长(召集人)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代表小组活动开展得好不好,活跃不活跃,关键在于代表小组组长(召集人)。要引导代表推选代表意识强,有一定法律、政策水平,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热心代表工作的代表担任代表小组组长(召集人)。既有利于代表活动的开展,又有利于同级人大常委会对代表工作要求的落实。与此同时,每个代表小组还要推选好一名积极性高、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好文字基础、年纪相对较轻的代表为联络员,以便加强人大常委会与代表小组经常性的联系,互通情况,互通信息,从而从组织上保证代表小组活动的开展。各代表小组长和联络员,要为代表开展活动提供方便和服务,要拟订活动计划,并征询代表意见,确定代表的活动方案,在每次活动前要落实好活动的具体安排,突出活动重点,准备活动材料,活动后要抓好代表提出意见的落实情况,确保活动实效及其代表积极性的发挥。
6、注重实效,激发代表履职
开展闭会期间的人大代表活动,要在活动方式、活动质量、活动效果上下功夫,使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政治、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为此,在活动选题上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即要突出一个时期党和政府着力解决的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贴近现实、贴近群众;要做好活动前的准备,组织代表学习相关知识,围绕活动内容开展调查,做好活动前的准备;要精心组织,活动议程要精心安排,代表发言要有安排、单位汇报要有针对性,活动总结要认真全面,到下一次活动时对代表提出的一些全局性的问题,要注意反馈,采取跟踪视察的方式,促进问题的解决。
7、落实经费,保障代表履职
要按照《代表法》的规定,依法将代表活动经费按规定标准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有所增长,保证代表活动经费的落实,做到专款专用,严格管理,保证开展活动的需要,从而为人大代表履行职责、开展活动、发挥作用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三篇:屯垦队镇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开展活动情况(定稿)
屯垦队镇人大代表小组在闭会期间开展活动情况
工作汇报
屯垦队镇位于商都县北25公里处,辖27个村委会,4.2万人,现有代表89人,其中市人大代表1名,县人大代表19名,镇人大代表69名。
在各级人代会闭会期间,我们针对我镇实际,结合县人大常委会的要求,代表小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
一、加强代表学习、培训工作,增强代表素质。每年我们把学习、培训工作作为人代会闭会期间代表的必修课,在人代会召开前以及农闲时节,通过学习《宪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等法律法规,使代表们进一步了解代表的权利、义务,知晓工作方法,增强代表意识,为参政议政、开展代表活动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安排代表们积极参加县、镇举办的各类培训,增强他们自身素质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
二、积极开展代表外出考察,视察活动。以往我们只是组织代表视察局限在本乡镇的农牧业产业化、卫生、医疗、公路建设等方面,今年我们为了使代表了解外界,扩大视野,开阔思路,学习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前后3次组织代表内外视察。比如今年3月份,我们组织代表到华东五市进行考察,了解发达地区的城市建设、农村发展状况、风土人情等,特别在 1
华西村专门停留两天时间,让代表们了解天下第一村的发展历程,聆听了吴仁宝书记的经验介绍,并就华西新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专题座谈,学习到了不少宝贵经验。7月份我们组织代表到我县东南部的十八顷镇、小海子镇水地村,实地参观这两个镇水地村的种植格局,学习他们种植经验。近日我们准备就全镇的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组织代表进行视察,特别是我镇在大旱之年继续巩固覆膜马铃薯种植,形成12个村互相联动,近50里覆膜种植区,实地比较百年不遇大旱面前科学种植技术的威力;再就是视察希森公司在我镇建成的20多套喷灌圈以及其发展现代农业,让代表了解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以及优势所在。同时集合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断加大的契机,通过代表广泛宣传进行推广,利用现代技术使现代农业真正在我镇安家落户。通过外出考察、视察活动,内外结合,进一步提高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使命感。同时也使代表们了解人代会议的贯彻落实情况,了解政府的工作,三、积极参与县人大组织的执法检查评议等活动。为了丰富代表活动内容,我们积极与县人大联系,安排代表们参与县人大组织的执法检查,执法调研评议等活动。上半年,共有30多名各界代表参与了县人大组织的《安全生产法》、《种子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执法检查,参与了对水利局、农牧局、林业局的工作评议,我镇前后有10多代表参与了对县低保中
心、合管办的民意测评。在此基础上,部分代表列席了县常委会会议,为他们拓宽知情知政渠道,为他们履职搭建了平台,进一步使代表素质和履职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积极开展代表联系选民活动。在闭会期间,各位代表在生产、生活中积极开展代表联系选民活动,拓宽代表活动的内容,广泛听取和收集选民意见,例如县人大代表姚德海,针对选民反映六盆地村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及时与我们联系,在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到了由县妇联牵头,香港爱心人士何存本投资20万元“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建设工程,这几天已经开始动工,预计9月底可峻工使用,届时将解决该村140户,近400人及1000多(头)只牲畜饮水的困难。池家村池玉霞代表反映五全洼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通过我们积极争取,争取到了水利局人饮工程项目,目前前期规划及准备工作已完成,这个星期开始动工。通过代表联系选民活动的开展,不但强化了代表的责任意识,锻炼了代表的履职能力,而且增强了选民对代表的信任感,真正使代表成为选民的“代言人”。
第四篇:地方人大代表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地方人大代表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主体。学习贯彻中共中央转发的《若干意见》精神,加深对人大代表政治和法律地位的认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就代表
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肤浅的探讨。
一、当前人大代表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随着人大制度的日臻完善和深入人心,人大代表工作逐年有所进步。但是,在县一级和基层镇(街),代表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部分代表素质低下,未能发挥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舌喉和纽带的作用。有的代表是“听长”代表,一年只参加一次大会,平时几乎是无所作为。
(二)相当部分代表所提的议案、建议、意见的质量不高,文字表达能力不强。
(三)一些代表在履行职责中,存在全局意识不够强,视野不够宽、了解情况不够多的问题,因而,导致其发言有相当大的片面性。
(四)一些基层单位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组织代表活动少,且活动形式单调。
二、代表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代表工作存在上述问题,究其原因,有历史的、文化的、体制上诸方面的因素。
(一)从人大代表结构上分析,基层代表偏少。某市的人代会人大代表组成,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比例超过70%。其中,局级以上干部占代表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这样的人大与地方政府几乎是同体结构。在代表人民利益监督政府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和不足。设置地方人大制度的意义就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最基层的声音和黎民百姓的呼声,政府官员和人大代表都难以听到。
(二)一些代表的责任意识不强,履职能力差。他们不清楚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义务,或因所在企业、单位事务忙,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负责人,往往不参加人大的会议,不参加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视察等活动。即使参加了,又往往半途请假,影响了民意的转达和代表作用的发挥。
(三)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大经费不足,(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人大代表活动范围较窄,有些仅囿于会议,未能做到拓宽视野,组织代表跨区、跨镇、跨市学习、考察等。同级人大代表工作的经验交流较少,思想、作风、制度建设等跟不上新形势。
(四)个别地方人大与同级党委、政府的关系不够融洽,未能妥善处理好人大监督与支持的关系,代表工作因此也受到影响。
三、做好代表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目前人大代表工作的存在问题,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是突出“四个着力”,发挥代表作用。
一是着力加强县(县级市)一级常委会班子及机关建设,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
人大常委会班子是决策首脑,必须具备超前意识,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观察力,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人大机关作为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担负着为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行使职权服务和保障的重要职责。人大办公室及各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人大代表工作的成效乃至影响整个人大工作。鉴此,人大机关工作人员除了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和人大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外,更重要的是加强综合协调。第一,要搞好机关内部的综合协调,明确岗位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工作中加强团结,健全高效和谐的机关工作运行机制。第二,要搞好人大机关之间的协调。对上一级人大要多沟通联系,争取其工作指导;对下一级即镇(街)人大机关要注重调查研究,加强工作联系和指导,体谅基层工作的难处,帮助或协助基层解决难题。第三,要切实搞好与“一府两院”和政府组成部门的关系,建立和健全工作联系制度,营造密切、融洽、和谐的工作关系和环境。例如从化市人大常委会在近几年的工作中,用常委会组成人员与政府组成人员开恳谈会的形式,打造沟通交流的平台,并形成制度,寓监督于支持之中,有效地推动政府工作的开展。人大与“一府两院”关系融洽,代表工作也就有了扎实基础。
二是着力增强代表的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
人大代表是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植根基层,贴近群众的特殊身份和工作环境,要求人大代表要有“我为人民鼓与呼”的责任感和热心肠,又要有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准确地
第五篇:浅谈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平台,是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权力的重要渠道,是人大代表参加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基础和必要准备。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以下简称《代表法》)实施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区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内容
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多样,效果日益明显,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主观和客观等诸多因素,人大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尚不尽人意,代表作用的发挥与《代表法》的规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必须加以改进和加强。结合学习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在对近年来我区人大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查与思考的基础上,现就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谈如下一些看法。
一、代表活动的主要问题
根据工作实践和调查了解,各级、各地区人大在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代表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一是各代表小组开展活动比较被动,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是常委会作了安排才去组织开展活动,有时活动起来也是应付了事;二是代表都是兼职的,一些代表以时间、精力、能力和所处环境条件有限为借口,不愿参加代表活动。
2、代表活动的参与面不够广。一是常委会组织开展代表视察、检查等活动时,每次活动通知代表参加的人数有限,而且参加视察的代表往往是便于参加的代表,常是一些老面孔,代表参与的面十分窄小;二是各代表小组开展活动时,有的代表常常缺席,如有的农民代表和企业代表,忙于农业生产劳动和生产经营,基本不参加集体活动,被群众称为“荣誉代表”;而担任要职的领导干部代表则忙于开会和应付繁重的事务,较少参加代表活动,被选民或选举单位称为“特殊代表”。
3、代表活动的形式不够多样。组织开展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平时只有代表视察、检查和走访、座谈等形式,缺乏活动方式的多样化、灵活性。
4、代表活动的指导不够到位。一是指导代表小组活动还不够及时有力,致使各代表小组之间组织开展活动发展不平衡;二是常委会虽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代表活动开展的工作制度,但组织实施得不理想,有的制度形同虚设。
5、代表活动的实效性不够强。一是代表视察、检查、座谈等活动过后,往往只是一份简报、一条信息了事,而在办理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等环节上抓落实不够,代表的作用发挥不明显,不能很好地调动代表的积极性;二是代表小组开展活动有时的目的不明确,准备不充分,甚至有的只是为了应付交差,聚一聚、走一走、看一看了事,自然实际效果不佳。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分析闭会期间开展代表活动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代表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各级人大代表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够很好适应人大工作的实际需要。由于人大代表分布在各个领域、各个区域,因各种原因,代表的文化素质、能力水平、经验阅历不一样,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另外,每届新当选的人大代表占将近70,他们对人大工作一时不够熟悉,特别是对开展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知识比较陌生。因此,有的代表因知识水平、履职能力有限,往往不愿参加活动,即使参加活动也不积极发言和提意见建议。
2、参与意识普遍偏弱。有的代表由于尚未树立正确的“代表观”,代表意识不强,对执行代表职务抱无所谓态度和存在患得患失思想;有的把自己混同一般群众,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热情不高,既不善于为民代言,更不敢于主动大胆地持证视察或约见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有的自感“人微言轻”,会上会后很少发言或提出意见;有的甚至一届五年代表当下来,没有提出一条建议,成为“挂名代表”。
3、组织指导落实不够。一方面,代表组长作用发挥不到位,他们大多主持着一个乡镇、部门或单位的全面工作,党政事务千头万绪,因而很少有精力和时间去考虑、组织代表活动。有的说自己工作已忙得焦头烂额,哪有精力和时间去搞代表活动;有的认为代表活动“不可太认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还认为代表活动是多余的额外负担,是人大常委会硬性要求的,没办法推脱才不得不安排一次,根本没有负起组长的责任和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常委会机关指导服务不到位,存在着“四多四少”的现象,即本身组织代表活动多,指导代表小组或代表个人活动少;组织城镇代表参加活动多,激请农民、工人代表参加活动少;发号施令指挥多,具体帮助服务少;蹲在机关多,下去调查少,从而,影响了代表活动的开展和质量。
4、制度措施形同虚设。目前,为促进代表更好地执行代表职务,发挥代表作用,地方各级人大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从而较为有效地推动了代表积极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