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章总论心理健康与大学生的成才发展
第一章
总论——心理健康与大学生的成才发展
许多大学毕业生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时,他们的才华、能力和机遇都相当,其中一部分人就如鱼得水般找到拓展自己、造福社会的舞台,而另一部分人却总与晋升、成就和财富擦肩而过,其基本原因往往在于是否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个性。
.
2005年清华大学热能系一名喜欢足球、K歌和郊游的研究生林鸿成为清华大学第十届研究生‚航天海鹰杯‛学术新秀。他学业成绩优异,具有很强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工作踏实肯干,学术研究严谨勤奋、精益求精,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已经发表学术论文17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14篇,ISTP收录1篇。林鸿善于团结同学,具有很好的团队精神和组织能力。他除了承担起组织课题组的实验工作和课题讨论活动的工作外,还指导低年级同学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他经常参加学校和系里组织的各类学术报告会,不断了解科学前沿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林鸿在同学中起到表率作用,他积极参加学校、系和研究所组织的各类社会活动、公益活动。我们在认识这样一位学生的同时请听听他的心声:‚我热爱科研工作,但我深知除了认真做好科研工作以外,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对于个人的成长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我积极锻炼身体,还是系‘研联足球队’的成员,经常组织和参加比赛;选修了《成功心理训练》课程,进一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对成功、对人生的目标有了更新的认识,也自信能达到我所认知的成功。我坚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用这样的态度感染周围的人,积极面对每一天的科研、学习和工作,性格开朗,敬业乐群,不断进取,踏踏实实地为中国科技的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在此我们用了清华大学林鸿的事例作为引言,阐述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才发展的关系,从林鸿的成就中证明,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生成功的基础。
随着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而大学生自我发展完善的要求更加强烈,渴望成才成功,服务和贡献社会的愿望更加迫切,因而威胁心理健康的因素更为增加,这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上看,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
况是不容乐观的。近年来有关调查和研究表明,大学生并非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患发生率有上升趋势。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比例有所上升,心理问题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应将其作为开发大学非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以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激发心理潜能、协调心理行为,使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思想最活跃、感受最灵敏、对自己期望很高,他们正处在走向成熟的发展时期。然而由于大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一个迅速变化的过程,处于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迅速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加上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专业教育强化和生活阅历尚浅、社会经验不足,情感脆弱、自制力差和对挫折的承受力不强,极易受社会上各种各样思潮的影响而产生各种心理困惑、冲突和矛盾,心理健康更容易受到威胁和考验。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误解,许多人对心理健康缺乏正确认识,对自己的心理状态缺乏了解,对自己的发展缺乏明确规划,而出现心理问题的困扰,受心理疾病的摧残,因此,大学校园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己的关注。
一、大学校园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2006年初南方某高校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三起学生自杀事件;某高校一男生在女友提出分手后不能接受,情绪激动:“她为什么可以这样对待我”?“女友离我而去,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喝了几瓶啤酒,走到马路上故意撞车自杀;一位平时被认为是“优秀生”的学生在一次学校联欢会上唱歌跑调,同学的哄笑竞成了他诀别这个世界的导火线„„一次次青春的陨落令人扼腕叹息,“脆弱的大学生”也成了舆论风口浪尖上的一叶孤舟,社会的焦点牢牢锁定大学校园——为什么总有大学生始终走不出心理阴影的怪圈?尽管我们知道大学生并不是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更不是自杀率第一的高发群体,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影响力之大是远远超过其他群体,高校自杀事件的社会影响也远远超
过事件本身,以至于人们会发出“今天的大学生怎么了?”的疑问。“我郁闷得很!”“死了算了!”„„这样的语句,如今已成为这群本该与郁闷无关的年轻人挂在嘴边的字眼。“郁闷”是大学校园里出现频率最高的流行语,曾有媒体进行过一项高校流行语调查,“郁闷”一词以55%的得票率高居榜首。大一学生为“现实中的大学与想象中的象牙塔不一样”而郁闷,大二学生为“敏感的校园人际关系,以及“校园内部贫富差距显露的社会不公”而郁闷,大三和大四学生则开始为“考研、就业与恋爱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郁闷。“郁闷”是一种笼统的心理亚健康情绪的反映,在大学生自杀原因中占有40%,同时调查显示,导致大学生自杀的还有生活压力、失恋、环境适应不良等其他原因。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日趋严重,心理疾病已悄悄入侵校园这片净土。当大学生自杀事件成为象牙塔内的噩梦时,一个过去常常被忽视的病症——抑郁症逐渐浮出了水面。有专家表示,高校自杀身亡的学生中,有60%都与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有关。抑郁症已成为大学校园的一大杀手。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在2006年全国人大“两会”期间,代表们都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们呼吁尽快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并寄语年轻学子:心理健康比成绩单更重要。2006年10月,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卫生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被写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心理的“正常”和“异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和绝对的界限。一般认为,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连续带。因此,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即人的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通常根据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把它分为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精神病。
1.心理困扰
主要是指各种适应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轻度心理失调。
2.心理障碍
主要是指神经症、人格异常和性心理障碍。神经症是一组由精神因素造成的非器质性的、大脑神经机能轻度失调的心理疾病。人格异常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常见的人格异常有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冲动型人格等。性心理障碍也称性行为变态,是指与生殖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和方式上与常人不同,且违反社会习俗。常见的性行为变态有恋物癖、裸露癖、窥视癖、异装癖和施虐癖等。
3.精神病
它是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不能与现实保持恰当接触的严重的心理障碍。精神病的种类很多,常见的主要有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和反应性精神病等。
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问题
这一问题在刚人大学的新生中较为常见。新生来自全国各地,以往的家庭环境、受教育环境、成长经历、学习基础等相差很大,进人大学后,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全面的调整和适应。由于目前大学生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普遍较弱,所以,在大学生中适应问题广泛存在。例如,一名女生进大学后,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因为宿舍没有热水器(可以到热水房打热水)提供热水洗澡,又因多人合住不习惯而走到楼顶“徘徊”,意欲成“高空自由落体”;一名女同学刚入校不到一个学期就申请退学,原因是不能适应集体生活,晚上睡不着,白天在学生食堂吃饭也没有胃口,时常感到精神紧张、心情烦躁,不能再坚持下去。
2.学习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大量的事实表明,学习成绩差是引起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考试焦虑更是困扰着许多学生,学习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自我形象和心理健康。然而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通常人们把那些对学习产生厌倦、学习成绩下降、考试不及格、受到黄牌警告、留级乃至不能坚持学习而退学的学生视为学习不刻苦、对自己要求不严、智能不足或缺乏
理想等。不能否认这些因素确实影响了某些大学生的学习,但是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原因,而学习压力、考试焦虑也会威胁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在各高校心理咨询来访案例中有关人际交往问题的占第一位。人际关系不良,孤立于集体之外,没有归属感,可使人产生孤独、自卑、抑郁、恐怖等不良的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许多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人际交往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这方面的欠缺将会影响自己未来的发展,因此,更加重了对人际交往问题的焦虑。如寝室舍友关系不和,同室反目;夜已深,这边厢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人眠,那边厢在蜜蜜私语“煲电话粥”;一些同学发出“要同舍四年,日子怎么捱啊?”的感叹;而“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吱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宿舍里面不吭气,互联网上诉衷肠。”这些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有的同学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自卑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和心理问题,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4.性心理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春晚期,性生理发育已成熟,大学生从性成熟到以合法的婚姻形式开始正常的性生活,一般至少要在10年以上,这一时期被心理学家称为“性饥饿期”或“性待业期”。大学生正处于这一阶段。性爱困扰是大学生心理卫生中与学业、人际关系并列的三大问题之一。但由于大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对性发育成熟缺乏心理准备,因而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如对“手淫”的误解,对异性的神秘感、恐惧感和渴望交织在一起导致的焦虑等,严重的还导致心理障碍。
5.自我意识问题
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与体验。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自己各个方面的状况,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而出现的过度自我接受或过度自我拒绝、妄自菲薄与狂妄自大都会使大学
生陷入无端的心理困扰中。很多缺乏自信心、存在自卑心理的人,都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与评价,即表现为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或者很少能够看到自己的优点。在看到别人长处的同时,心里却总想着自己的短处,觉得自己总是不如别人,于是不敢去迎接挑战,或者一遇到挫折和失败,就一蹶不振,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他们容易把自己封锁在“玻璃监狱”内,将自己困于焦虑与疏远的围城之中。他们躲避竞争,回避交往,结果是越来越多地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不断遭受的挫折似乎又在证明“你就是不行的”。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
三、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形成,有些是先天存在的,而有些是后天形成的。社会环境因素扎根于个体所处的环境之中,个体行为必然受到家庭环境、教育环境、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社会阶层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促进个体发展的同时,也可能使其产生心理缺陷和行为紊乱。心理学家认为,在青少年的心理形成过程中,一是家庭教养方式占有重要的地位。个体的心理表现能力,如交际能力、承受能力、克制能力及交流能力等,都与家庭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氛围,健全的父母人格,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健康心理产生的必备条件。二是生活事件成为心理问题的主要导火线。经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当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家庭贫困、人际交往不适以及失恋、单相思等情感因素有关。第三,特殊的个性特点是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主要内在因素。敏感多疑、孤僻内向、冲动偏执等性格缺陷,往往缺乏对心理的调节能力,存在认知模式失真,因而不善调节心理冲突,容易导致心理困扰。第四,“社会支持是缓解心理问题困扰的积极因素,往往在缺乏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心理问题会加重或不易调整。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有关理论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没有健康就一事无成,健康既属于个人,又属于社会。故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马勒博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必须让人们认识到,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了健康,便失去了一切。”
WHO(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概念是这样的:“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躯体疾病和虚弱状态。”也就是说,健康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躯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如果一个人躯体健康,而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不强,那么这个人也不是一个健康的人。因此,健康不仅表现为躯体形态的健壮和没有疾患,也表现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内心世界,以及对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他人和睦相处、具有正常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利用社会环境因素为自身健康服务。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它是指个人心理所具有的正常的、积极的状态和同环境保持良好心理适应的能力。有人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其实不然。有些人虽然无心理疾病,没有精神病、神经症或变态人格,但他们或缺乏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生活感到厌倦,认为生活没有意义,对别人不信任,拒绝与人交往;或惟我独尊、狂妄自大,人际关系严重失调;或情绪偏执、缺乏自我调控能力,遭遇不幸往往不能自拔,等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通过对心理素质的整合所表现出来的持续、高效、满意的状态,是外显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的表现形态。
要正确理解人的心理健康的本质,必须先理解人和人的心理本质。人既是一个生活实体,又是一个社会实体,人的心理既受身体的生物性制约,也受个体的社会性制约。因此,人的心理健康不仅受到个体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双重制约,还受到主体的意识与自我意识的支配。这表明,心理健康的人,不仅在于他的心理活动符合人们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还在于他心理活动的倾向与内容要符合人们共同的社会规范,并受到个体的意识与自我意识的调节和控制。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志:
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③有幸福感;
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
(一)我国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我国学者王登峰、张伯源提出8条心理健康的指标: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工作;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完整和谐;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颜世富提出12条心理健康标准:智力正常;有安全感;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意志健全;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作出恰当的评价;适应能力强;能够面对现实,乐于工作、学习、社交;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和谐;睡眠正常;生活习惯良好;心理和行为与年龄相符合。
台湾地区学者黄坚厚教授提出简明综合的4条标准。第一,心理健康者有工作,而且能够把本身的智慧和能力从其工作中发挥出来,以获取成就,他乐于工作,能够从工作中得到满足;第二,心理健康者有朋友,他乐于与人交往,能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且在与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如尊敬、信任、喜悦等)常多于反面的态度(如仇恨、嫉妒、怀疑、畏惧、憎恶等);第三,心理健康的人对于他本身应有适当的了解,并进而能悦纳自己,他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作无谓的怨尤;第四,心理健康者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环境能作正确的、客观的观察,并能够作健全的、有效的适应,他对生活中各项问题能以切实的方法处理,而不企图逃避。心理健康者未必都能够解决他碰到的一切问题,但他采取的方法总是积极的,适应方式是成熟健全的。
聂世茂在研究《内经》后总结出9条心理健康标准,即:
(1)经常保持乐观心境,“心恬愉为务”,“和喜怒而安居处”。
(2)不为物欲所累,“志闲而少欲”,“不惧于物”。
(3)不妄想妄为,“谣邪不能惑其心”,“不妄作”。
(4)意志坚强,循理而行,“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
(5)身心有劳有逸,有规律地生活,“御神有时”,“起居有常”。
(6)心神宁静,“恬淡虚无”,“居处安静”,“静则神藏”。
(7)热爱生活,人际关系好,“乐其俗”,“好利人”。
(8)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
(9)涵养性格,陶冶气质,克服自身的缺点,“方阴阳而调刚柔”。
古人养生注重内心的宁静和谐,同时强调个人要与自然、社会保持和谐关系。
如果内心不平衡,便努力进行调和,以期达到平和的心境。在维护内心的平静中,谦和忍让是基本原则。
(二)西方一些心理学家的观点
弗洛姆(Fromm,E.)是最早对“健康人格”做研究的心理学家之一。在20世纪40年代,他率先提出社会性格(Social Character)理论,将社会性格分为健康社会性格(生产性倾向)与病态社会性格(非生产性倾向)两大类。以“自信、独立自主、现实、完整、自发、爱和创造,以给予和分享为乐,感受对生活的热爱和敬重,脱离幻想,认识自我,不贪婪,不想入非非,不崇拜偶像,有能力克服自卑,不骗人,也不受骗,不幼稚,沉着稳重,无论命运如何,在生命过程中都要轻松愉快”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性人格,便是后来许多“健康人格”的原型描述。他的以《爱的艺术》为代表的一系列著作,奠定了“健康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Allport,G.w.)提出6个标准:力争自我的成长;能客观地看待自己;人生观的统一;有与他人建立亲睦关系的能力;人生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具有同情心,对生命充满爱。
美国学者库布斯(Combs,A.w.)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有4种特征。第一,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念。能悦纳自己,也能为他人所悦纳;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能面对并处理好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虽然有时也可能会觉得不顺意,也并非总为他人所喜爱。但是,肯定的、积极的自我观念总是占优势。第二,恰当地认同他人。能认可别人的存在和重要性,既能认同别人而又不依赖或强求别人,能体验自己在许多方面与大家是相同的、相通的;而且能和别人分享爱与恨、乐与忧,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并且不会因此而失去自我。第三,面对和接受现实。能面对现实和接受现实。即使现实不符合自己的希望与信念,也能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去面对和接受现实的考验;并能多方寻求信息,倾听不同的意见,把握事实真相,相信自己的力量,随时接受挑战。第四,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能对自己、周围的事及环境有较清楚的知觉,不会迷惑和彷徨。在自己的主观经验世界里,储存着各种可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并能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增进自己行为的效率。
心理学家英格里士(English,H.B.)1958年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人在哪种情况下,都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
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了心理健康者的
10条标准,受到心理卫生界的普遍重视,并被广泛引用。这10条标准是:
①充分的安全感;
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评价;
③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⑧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⑨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⑩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显然,心理健康标准明显地带有不同文化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内心世界的圆融和谐,重视心理的平衡统一,强调个人与自然、与社会保持和谐关系。当内心发生矛盾冲突时,强调以“克己”的方式求得调和与平衡,不重视表达与宣泄,当个人与社会发生矛盾时,强调牺牲个人服从社会。而西方的心理健康观念,则以崇尚自我为核心,重视个人的成长、潜能的发挥,尊重个体的独特性与创造性,重视直接而坦率的自我表达。
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所处的特定社会角色和环境特点,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符合以下标准。
1.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给自己确定的理想目标较为符合实际情况。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能理智地对待自我,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在运动变换中达到平衡。
2.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往往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纳自我,而且也能接受他人,能够认识到他人存在的重要性,同时也能被其他同学所理解和接受。能够与其他同学较好地沟通和交往,使人际关系达到和谐状态。
3.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大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应该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仅能面对现实和接受现实,而且能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能够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协调一致。
4.具有顽强的意志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在大学生活中,能够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并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5.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虽然也会出现悲伤、忧愁等消极情绪,但是不会长久,能很快地让愉快、乐观、开朗等积极情绪所替代。
6.具有完整和谐的健康人格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需要、动机和兴趣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合理的平衡发展。如果一个大学生具备了这种健康的人格特征,那么,他将会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来定义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第三节
你的心理健康吗? 你的心理健康吗?也许你会说,我不会自杀,更不会杀人,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你的心理健康呢?请看下面的案例。
高级碎饼干
虽然生在外地,长在外地,但小王一直强调自己是上海人,因为她父母都是真正的上海人,只是因为无可奈何的原因,他们从学校毕业以后,被分配到 外地工作。一去就是几十年,在这期间,小王的父母多次努力想回上海。但一直难圆其梦。好在小王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高中毕业,终于如愿以偿考回了上海。
由于大学晚饭吃得早,所以大家都有一个习惯,准备些饼干点心,兼做晚上夜宵与平时零食。有一次,一位同学用非常便宜的价钱买回了碎饼干。大家觉得很合算,于是宿舍里五位外地同学都一窝蜂去买碎饼干做点心。两位上海同学除外,因为他们每次回家,父母都会为他们准备好各种各样精美的点心与零食,小王也跟着大家买碎饼干,但有趣的是,每次小王买回碎饼干,总要一本正经地对全宿舍的同学宣布:“我买的是高——级——碎饼干,很贵的!要不要尝尝,跟一般的碎饼干可不一样!”一开始,大家还真会尝尝她的碎饼干有什么高级之处,尝过之后,似乎也没什么特别,但是,如果你这样说了,小王会很生气。后来大家发现,小王每次买回来的碎饼干都是高级的。这样的事重复多了,宿舍里的同学便会窃笑,但小王对她的这种微妙的心理毫无觉察,仍然每次都郑重地宣布:我的这碎饼干是高级的!
实际上,这种脆弱的自尊心和无意识地寻求补偿与保护的心理,在大学生中是较为普遍的,这便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虚荣心。也许你会说虚荣心谁都有,算不上不健康。果真是这样吗?一位家境贫困的女生,为了不使别人知道自己的“窘迫”,从来不在同学面前提起自己的父母和家庭,每天进餐时避开同学,只打一两白饭,而在穿衣上却要“名牌”。实际上,虚荣心是健康心理的大敌,因为它导致人回避现实,自欺欺人!虚荣心强的人,往往是内心不安全、不自信的人。就如同小王,在外地人与上海人之间,她一直缺乏一个明确的自我确认,内心一直为不能做真正的上海人而耿耿于怀、而自卑。为了缓解内心的这种不安全感,她便在行为上模仿上海人,以上海人自居,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自然演绎出“高级碎饼干”的故事。
那么,如何来认识“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水平的分级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根据中外心理健康专家们的研究,可将人的心理健康水半大致分为3个等级。
(1)一般常态心理者: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
(2)轻度失调心理者: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和他人相处略感
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需主动调节或通过专业人员帮助,可恢复常态。
(3)严重病态心理者: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
二、正确理解和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1)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能等同。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等于已患心理疾病。因此,不能仅从一时一事而简单地给自己或他人下心理不健康的结论。
(2)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连续状态。从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到严重的心理疾病之间有一个广阔的过渡带。在许多情况下,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程度的差异。
(3)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人的成长、经验的积累、环境的改变,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有所改变。
(4)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衡量是否健康的标准,而且为我们指明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每一个人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作不同程度的努力,都可以追求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
(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能够有效地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果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难以维持,应该及时调整。
三、心理健康的“第三状态”
现在人们更多将健康看成一个连续体,在健康与疾病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点,在两个端点之间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既非健康又非疾病。人们将这一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或者“第三状态”。“第三状态”最早是由苏联科学家N·布赫曼提出的,从医学上来说,处于“第三状态”的人,虽然各项体检指标均为正常,也无法证明有某种器质性疾病,但与健康人相比却又显得生活质量差、工作效率低、极易疲劳,许多人常有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腰酸腿痛、疲乏无力等不适。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处于“第三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显的精神疾病与心理障碍,但无论如何应该归为一种心理的非健康状态:外在表现为学习、工作效率不高,注意力分散,情绪烦躁焦虑,缺乏生活目标与动力,常常感到生活无聊,提不起劲,人际关系不好,经常与人有矛盾、冲突,等等。
就大学生而言,患有明显的心理疾病的人,毕竟为数不多,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位大学生都曾为“第三状态”困扰过。当代大学生的“第三状态”具体表现为:无聊无为、胆怯退缩、自卑逃避、封闭压抑、麻木迟钝(不会内疚、不懂感激)、幼稚依赖、优柔寡断、虚荣矫饰、偏激固执、任性刁蛮、委屈感与牢骚、悔恨、犯罪感与自责、仇恨与敌意、自我失败主义,等等。
“第三状态”是一种非健康状态,虽然不是明显的病态,但却严重影响人的心理生活质量,浪费精力,将精力引向非建设性的渠道,降低人际吸引力,毁坏人的自我感受,降低人的自我满足感,束缚人的创造性。
所以,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且是指要超越“第三状态”。
四、自测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I-90)由Derogatis在1973年编制,在国外应用甚广,20世纪80年代引人我国,并在精神科和心理健康门诊的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包含了90个项目,它是用来测查人的精神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情况的量表,包含了比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在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等方面均有涉及。临床应用证明,它的评估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同时与其他自评量表相比,具有内容大、反应症状丰富,更能准确地刻画病人的自觉症状等优点,因此是当前心理门诊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自评量表。
SCI,90有10个分量表,即所有的90个项目实际上是10个方面的内容。这10个方面分别是:
(1)躯体化:它主要反映主观的躯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道系统主诉不适和头痛、背疼、肌肉酸疼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
(2)强迫症状:它与临床上强迫表现的症状定义基本相同。主要指那种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感知障碍(如“脑子空了”“记忆力不行”等)。
(3)人际关系敏感:它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感与自卑感,尤其是在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自卑感、懊丧以及人际关系明显相处不好的人,往往在这一
分量表上得高分。
(4)抑郁:它反映的是临床上抑郁症状群相联系的广泛的概念。忧郁苦闷的感情和心境是代表性的症状,它还以对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活动愿望、丧失活动动力等为特征,并包括失望、悲观、与抑郁相联系的其他感知及躯体方面的问题。这个分量表中有几个项目包括了死亡、自杀等概念。
(5)焦虑:它包括一些通常与临床上明显与焦虑症状相联系的症状和体验。一般指那些无法静息、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如震颤)。那种游离不定的焦虑及惊恐发作是本量表的主要内容。
(6)敌对:这里主要以三方面来反映病人的敌对表现:思想、感情及行为。其项目包括从厌烦、争论、摔物直至争斗和不可抑制的冲动爆发等各个方面。
(7)恐怖:它与传统的恐怖状态或广场恐怖所反应的内容基本一致,恐怖的对象包括出门旅游、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所及交通工具。此外还有反应社交恐怖的项目。
(8)偏执:本分量表包括偏执概念的一些基本内容,主要指思维方面,如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关系妄想、妄想被动体验和夸大等。
(9)精神病性:用于在门诊中迅速、扼要地了解病人的病情程度,以便作出进一步的治疗或住院等决定,故把一些明显的、纯精神病性的项目汇集到了本分量表中。有4个项目代表一级症状:幻听、思维播散、被控制感、思维被插入。还有反映非一级症状的精神病表现、精神分裂症样症状等项目。
(10)其他:包括19、44、59、60、64、66、89共7项,是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的。
《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适用于具有一定阅读和理解能力的被测试者。主要适用于一般性的神经症、适应障碍及其他轻度精神障碍患者。不适合于鉴别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本量表可以给被测试者和心理咨询师提供关于被测试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丰富、详实的参考信息。详见本章附录1《90项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第四节 促进心理健康,提升心理素质
一、发展积极心理防御机制,促进心理健康
自我防御机制(ego defense mechanism)也称心理防御机制,这一概念最早是S.Freud提出的,他认为:“心理防御机制是为减弱、回避或克服本我和自我的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以保护自己。”自我防
御机制作为一种自我心理调节策略,其对象是个体所遭遇的各种刺激或应激源,其功能是防止或减轻刺激所致焦虑和精神压力,其效果是维护心理平衡使之适应周围环境。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自我防御机制有很多,可给予不同的分类。如成熟性防御和不成熟性防御、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等等。现将几种常见的防御机制介绍如下:
1、压抑
压抑是各种防卫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指个体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胁性、痛苦的经验及冲动,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除抑制到潜意识里去作用。个体在面对痛苦体验或创伤性事件的选择性遗忘就是压抑的表现。压抑在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已把事情忘记了,而事实上它仍然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在某些时候影响我们的行为,以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做出一些自己也不明白所做的事情。例如,有一些曾遭受极悲伤或目赌惊恐事件的人,会把那次经历忘得一干二净,无法再回想起来。比如战场上的士兵、从火里逃生的人、失恋的人„„在事件过后,以失去记忆来免去面对的痛苦与悲伤。
2、否定
否定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卫机制,其方法是借着扭曲个体在创伤情境下的想法、情感及感觉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或将不愉快的事件“否定”,当作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理上暂时的安慰。“否定”与“压抑”极为相似。唯“否定”不是有目地的忘却,而是把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定”。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譬如,小孩子闯了祸,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就像沙漠中的驼鸟,敌人迫赶逼迫在眼前,无法面对,把头埋于沙堆中,当做没这回事一样,都是一种否定的表现。许多人面对绝症,或亲人的死亡,就常会本能他说“这不是真的,用“否定”来逃避伤痛。其他如“眼不见为净”、掩耳盗铃”,都是否定作用的表现。
3、合理化
又称文饰作用,指无意识地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如对儿童的躯体虐待可说成是“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伐不成材”、“打是疼骂是爱”。合理化有两种表现:一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二是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两者均是掩盖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事实上,在人生的不同遭遇中,除了面对错误外,当我们遇到无法接受的挫折时,短暂的采用这种方法以减除内心的痛苦,避免心灵的崩溃,并无可厚非,有句话说:“得意时是儒家,失意时是道家”,也是一种适应生活的哲学。不过,个体如果经常使用此机制,借各种托词以维护自尊,则不免有文过饰非,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之嫌,终非解决问题之道。
4、转移
转移是指原先对某些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如不合社会规范或具有危险性或不为自我意识所允许等)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较安全、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例如:有位被上司责备的先生回家后因情绪不佳,就借题发挥骂了太太一顿,而做太太的莫名其妙挨了丈夫骂,心里不愉快,刚好好小孩孩在旁边吵,就顺手给了他一巴掌,儿子平白无故挨了巴掌,满腔怒火地走开,正好遇上家中小黑狗向他走来,就顺势踢了小黑狗一脚,这些都是转移的例子。转移不一定只出现在负面的感受上(如憎恶、愤怒等),有时正面的感受(如喜爱等)我们也会作出同样的处理。某些大学生初恋的对象往往是跟其母亲或者父亲相类似的人,就是正面情感的转移作用。
5、投射
投射是指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有一首诗“我见青山多妩媚,谅青山见我亦如是”,及庄子与惠施《临渊羡鱼》的故事,都是投射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投射的情形也很普遍,亦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法,让我们利用别人作为自己的“代罪羔羊”,使我们逃避本该面对的责任。投射可分为精神病性的和非精神病性的。前者是关于外部现实的显著幻想,常有被迫害意义,如“别人想伤害我,因此我得保护我自己”,对于使用者来说这种机制能改变现实状况,使用者的欲望并未得到满足,他的不愉快感觉由于将责任推诿于他人,从而得到减轻。后者指一个人将自己不承认的感情推诿给他人,如“不是我不好,是他对我有成见”,一个对他人有敌意的同学,总感觉到对方对自己怀有仇恨,似乎对方的一举一动都有挑衅的色彩。此种机制可以保护个人内心得以安宁,但会影响个体对事情的正确观察和判断能力,并易造成人际关系上的问题,对个人缺乏建设性的功能,例如:有些不良少年,别人无意中看他一眼,他就动手打人,认为别人瞧不起他,这都是投射因素使然。患有妄想迫害症,亦多采用此机制,他内心憎恨别人,却疑神疑鬼,无中生有他说别人要杀害他。
6、反向形成
当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唯恐自己会做出,乃将其压抑至潜意识,并再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在外显行为上称为反向形成。使用反向者,其所表现的外在行为,与其内在的动机是成反比的。有一首歌,曲名叫做“我的心里没有他”,这首歌从头到尾,都一直在强调“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如果“你”也懂得一点“反向”防卫机制的话,你就该了解他的心里到底有没有“他”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与俗语“赶狗入穷巷”、“以退为进”都是反向的表现。反向行为,如使用适当,可帮助人在生活上之适应;但如过度使用,不断压抑自己心中的欲望或动机,且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轻者不敢面对自己,而活得很辛苦、很孤独,过度使用将形成严重心理困扰。在很多精神病患者身上,常可见此种防卫机制被过度使用。
7、补偿
当个体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目的不能达成时,改以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其焦虑,建立其自尊心,称为补偿。补偿可分为消极性的补偿与积极性的补偿。所谓消极性的补偿,是指个体所使用来弥补缺陷的方法,对个体本身没有带来帮助,有时甚或带来更大的伤害。例如,一个事业失败的人,整日沉溺于酒精中而无法自拔;一个想减肥的人,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以暴饮暴食来减轻其挫折;一个被同学排斥的学生,参加不良帮派组织以取得帮派分子的接纳;一个得不到正向注意与关怀的孩子,发展负面的行为以获得他人的注意。另一种积极性的补偿,运用得当,会带给我们人生一些好的转变。所谓积极性的补偿是指以合宜的方法来弥补其缺陷。例如,一个相貌平庸的女学生,致力于学问上的追求,而赢得别人的重视;古希腊的演说家笛莫斯安思,为了克服的口吃,而将石子含在中作练习,以使他的发音更正确,结果他不但克服口吃的缺陷,还成为名演说家与辩论家。我们常说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都是成功的补偿。
8、退回
退回是指个体在遭遇到挫折时,表现出其年龄所不应有之幼稚行为反应。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例如,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儿童,因母亲生了弟妹或家中突遭变故,而表现出尿床、吸吮拇指、好哭、极端依赖等婴幼儿时期的行为。
退回行为不仅见于小孩,有时也发生于成人。例如,平常如有重大事情发生时,有时我们会大叫一声“妈呀!”,或夫妻吵架,妻子跑回娘家向母亲哭诉,都是退回的行为。有一女学生,自从被班上同学嘲笑后。每当要上学时,就会肚子痛而无法上学。有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被母亲管教得十分严格,加上母亲的蛮横无理,令她对权威人物产生极大的恐惧,甚至到她成年后,虽然学有所长,但在权威人物面前,她就会变得毫无主张,就如在任教的学校,她是一位极受欢迎的教师,但校长每次约见她,却总感到毫无自信;因为每次见她,她不但张皇失措,而且校长每要求她做任何事,她都说不会做,要求校长教她,并请求校长详细告诉她如何做;所有表现,就像一个无知愚昧的小女孩。上述三例中的“在地上大哭大叫”、“肚子痛”、“极端依赖”,都是一种退回行为。当人长大成人后,本来应该运用成人的方法和态度来处理事情,但在某些情况中,由于某些原因,采用较幼稚的行为反应,并非不可。例如,做父亲的在地上扮马扮牛给孩子骑,做妻子的偶然向丈夫撒娇等,偶然倒退会给生活增添不少情趣与色彩。但如常常“退化”,使用较原始而幼稚的方法来应付困难,而已利用自己的退化行为来争取别人的同情与照顾,用以避免面对现实的问题与痛苦,其退化就不仅是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心理症状了。
9、仪式与抵消
无论人有意或无意犯错,都会感到不安,尤其是当事情牵连他人,令他人无辜受伤害和损失时,的确会很内疚和自责,倘若我们用象征式的事情和行动来尝试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事件,以减轻心理上的罪恶感,这种方式称为仪式与抵消。例如:一位有了外遇的丈夫,买轿车、送钻戒给妻子来消除心中的罪恶感,并且以这个行动来证明他是个尽责的丈夫。有些心理疾病,是由此机制的过度使用而造成。有一因自卫不慎杀死人的中年妇人,患有强迫洗手症(每天洗手二十多次,且每次洗手时间长达二十多分钟,其手部皮肤近乎溃烂)。后经心理治疗,发现其强迫洗手症是来自干她的不慎杀人所引发的罪恶感。她认为她的双手沾满血腥,是污秽肮脏的,因此,她无法控制自己不断想洗手的念头与行为(事实上她想洗去的是自己的内疚),她以洗手来减轻内心的罪恶感。
11、认同
“认同”始于儿童至青少年期成为主要发展任务。儿童用来学习社会团体态度与习惯,青少年用来找寻自我、肯定自我。“认同”是协助人格发展的重要方
法。但精神分析学派认为““认同”虽是儿童学习性别角色所必须,如使用不当也可能成为一种防卫反应。“认同”意指个体向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的认同,以消除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因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而产生的挫折所带来的焦虑。认同可借由心理上分享他人的成功,以为个人带来不易得到的满足或增强个人的自信。例如:一位物理系学生留了胡子,是因为他十分仰慕系中一位有名教授,而该教授的“注册商标”就是他很有性格的胡子,此学生以留胡子的方式向该教授认同。
12、升华
升华是一种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它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力比多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例如:有打人冲动的人,借锻炼拳击或摔胶等方式来满足;喜欢骂人,以成为评论家来满足自己。西汉文史学家司马迁,因仗义执言,得罪当朝皇帝,被判处宫刑,在狱里他撰写了《史记》。《少年维持的烦恼》作者歌德,失恋时创作了此一书,他们都是悲恼中之坚强者,将自己的“忧情”升华,为后世开创一个壮观伟丽的文史境界。升华是一种很有建设性的心理作用,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必需品,如果没有它将一些本能冲动或生活挫折中的不满怨愤转化为有益世人的行动,这世界将增加许多不幸的人。
二、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
心理素质是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可以优化和培养的。因为心理素质的形成既源于生理、遗传因素,更取决于环境的教育和社会的影响。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_T作会议上强调: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学习能力、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切实做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健全的人才基础,是大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高等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树立自爱、自尊、自信、自强的意识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战胜挫折的信心,学会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提高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情绪、情感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学生正确对待他人,树立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优化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积极预防学生中由于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各种突发事件,并进行必要的危机干预。
三、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心理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一种具体的方法,是通过学校教育的各种活动来影响的。主要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一)系统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相关课程,定期举办讲座
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等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系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如“新生心理适应”“大学生心理学”“心理卫生与健康”“性生理与性心理”“青年心理健康学”等课程。专题讲座可以根据学生共有的心理问题,选择适当时机举办。如新生进校时,“从中学到大学的新生心理适应”;考试期间,“考试焦虑及其解消”;针对女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女大学生恋爱面面观——学会爱的艺术”;毕业生离校前,“走上社会必需的心理准备”,等等。这类讲座对象明确,针对性强,一般较受欢迎。
(二)通过校内传播手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校刊、板报、广播、学生组织的交流刊物等造声势、扩影响,提高大学生心理保健的意识,增长心理健康的知识。每年的五月二十五日“我爱我”、十月十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前后可通过放映心理电影、扮演心理剧、阅读疗法、组织团体训练、专题讲座、心理图片展等形式开展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周)活动。
(三)对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严格地讲,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更大。一方面直接影响教师本人的工作、生活与健康;另一方面,直接影响学生。若教师人格不健全、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必然会影响人格尚未定型的学生。因此,可以说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甚至比他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学校应通过讲座、讨论、宣传材料等方式,注重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以便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附录1:心理游戏——你心理健康吗?
1、你有经历过考试前因焦虑、失眠而发挥不好考试不理想的例子吗?
2、你身边有同学或朋友因为无法面对压力而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行为的例子吗?
3、你觉得当年高考的时候你的心理状态如何?
4、你能理解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吗?
附录2:心理测验
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姓名
性别
年龄
评定日期
注意:以下表格中列出了有些人可能会有的问题,请仔细地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最近一星期内下述情况应向您的实际感觉,在5个方格种选择一格并画一个钩“√”。
评 定 项 目
没有
很轻
中等
偏重
严重
1.头痛
2.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
3.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4.头昏或昏倒
5.对异性的兴趣减退
6.对旁人责备求全
7.感到别人能控制您的思想
8.责怪别人制造麻烦
9.忘性大
10.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
11.容易烦恼和激动
12.胸痛
13.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道
14.感到目已的精力下降,活动减慢
15.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16.听到旁人听不到的声音
17.发抖
18.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19.胃口不好
20.容易哭泣
21.同异性相处时感害羞不自在22.感到受骗、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抓住您 23.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
24.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
25.怕单独出门
26.经常责怪自己
27.腰痛
28.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29.感到孤独
30.感到苦闷
31.过分担忧
32.对事物不感兴趣
33.感到害怕
34.我的感情容易受到伤害
35.旁人能知道您的私下想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感到别人不理解您不同情您
□
□
□
□
□ 37.感到人们对您不友好,不喜欢您
□
□
□
□
□ 38.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得正确
□
□
□
□
□ 39.心跳得很厉害
□
□
□
□
□ 40.恶心或胃部不舒服
□
□
□
□
□ 41.感到比不上他人
□
□
□
□
□ 42.肌肉酸痛
□
□
□
□
□ 43.感到有人在监视您谈论您
□
□
□
□
□ 44.难以入睡
□
□
□
□
□ 45.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
46.难以作出决定
□
47.怕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或火车
□
48.呼吸有困难
□
49.一阵阵发冷或发热
□
50.因为感到害怕而避开某些东西、场合或活动
□
51.脑子变空了
□
52.身体发麻或刺痛
□
53.喉咙有梗塞感
□
54.感到前途没有希望
□
55.不能集中注意
□
56.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软弱无力
□
57.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
58.感到手或脚发重
□
59.想到死亡的事
□
60.吃得太多
□
61.当别人看着您或谈论您时感到不自在 □
62.有一些不属于您自己的想法
□
63.有想打人或伤害他人的冲动
□
64.醒得太早
□
65.必须反复洗手、点数目或触摸某些东西□
66.睡得不稳不深
□
67.有想摔坏或破坏东西的冲动
□
68.有一些别人没有的想法或念头
□
69.感到对别人神经过敏
□
70.在商店或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感到不自在
□
71.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难
□
72.—阵阵恐惧或惊恐
□
73.感到在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舒服
□
74.经常与人争论
□
75.单独一人时神经很紧张
□
76.别人对您的成绩没有作出恰当的评价 □
77.即便和别人在一起也感到孤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8.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
□
□
□
□ 79.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
□
□
□
□
□ 80.感到熟悉的东西变成阳生或不象是真的□
□
□
□
□ 81.大叫或摔东西
□
□
□
□
□ 82.害怕会在公共场合昏倒
□
□
□
□
□ 83.感到别人想占您的便宜
□
□
□
□
□ 84.为一些有关“性”的想法而很苦恼
□
□
□
□
□ 85.认为应该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 □
□
□
□
□ 86.感到要赶快把事情做完
□
□
□
□
□ 87.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严重问题
88.从未感到和其他人很亲近
89.感到自己有罪
90.感到自己的脑子有毛病
□
□
□
□
□
□
□
□
□ □ □ □ □ □ □ □ □ □ □ □
附录2:心理阅读
推荐阅读——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
李开复在《做最好的自己》自序中谈到:“人人都可以成功;我可以选择我的成功。”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这是因为经营自己的长处能给你的人生增值。正如富兰克林所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是啊,做最好的自己,在老天赐与我们的那片土地上,总会有适合在那里成长的种子,只要我们抱着认真的态度去耕耘、播种、浇灌,总有一天会找到适合它的那些种子,获得一份满意的收成。其实,健康的心态就是一粒种子。有了这粒种子,我们的心田便会郁郁葱葱,再也不会荒芜;有了这粒种子,我们就不会辜负上天赐予我们的那片土地,获得成功的人生。
李开复,博士,祖籍四川,1961年12月3日生于中国台北,11岁时游学美国。学生时代的他涉猎极广,在成为计算机专家之前,他已是睥睨北美的桥牌高手。李开复博士拥有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曾以最高荣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计算机学士学位。李开复博士曾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助理教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学习期间,李开复博士开发了“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并因在1988年击败了人类的奥赛罗世界冠军而名噪一时。
他曾经是苹果电脑公司举足轻重的技术专家,曾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首任院长。在学术领域,他是攻坚挫锐的科研天才;在管理层面,他又是运筹帷幄的领军人物。作为一位天资卓越的华裔学者,他正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李开复博士最为中国人熟知的是1998年带领一群充满抱负与梦想的年轻人在北京组建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基础科学研究机构。李开复博士2005年7月离开微软,闪电加盟Google。
李开复博士极为关注中国的教育,对中国学生的成长极为关注,曾先后给中国学生写了5封饱含关切之情的信件,在国内青年学生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他还为中国学生开通了“开复学生网(www.kaifulee.corn)”,通过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大学生》杂志、《文汇读书周报》等媒体刊登。
第二篇:思修报告: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多变。
近年来,许多学者采取各种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大学生打架斗殴、杀人伤害、强奸之类的人身伤害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是仅次于大学生盗窃犯罪的第二大类案件。2002年2月23日,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向五只黑熊泼洒硫酸,致使黑熊严重烧伤。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生物技术系学生马加爵与同学玩牌时发生摩擦,因无法忍受同学的指责,将四名同学杀害后潜逃。另有还发生了多起在校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跳楼的事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也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这种现象值得关注和警惕。
大学阶段是青年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我国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群体,大学生们富有理性、敏感、激情,更富有创造性、挑战性,但是作为一个心理未发育成熟的特殊社会群体,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及来自学习、专业、就业、经济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容易产生各种不稳定的心理反应。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是什么造成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的呢?究其原因,无非可以分为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以及社会因素。
1、社会因素: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必然要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一方面,大学生正学习并接受着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另一方面,面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多元文化冲击,网络信息诱惑及其它社会负面因素,大学生往往缺乏辩证分析,冷静处理,坚决排斥的能力与意志。许多通过网络等媒体传播的不良生活方式、不健康书籍与色情暴力影视已经对现代大学生造成很大影响。并且在滚滚经济大潮中,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上部分人在道德和精神方面发生了种种病变。例如大学生扶起摔倒的老人反而被讹诈医药费,大学生在公交车上被老人逼迫让座等事件,无一不在冲击着大学生本善的道德观,社会不良风气的盛行将大学生的心理潜移默化地改变,逐渐令其变得冷漠自私。
2、学校教育因素: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容易产生焦躁不安的心理。并且大学中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倾诉。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朋友,会产生孤独感。此外,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大学生在学校发生问题,有许多是在其早期成长过程中就埋下了种子,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家庭的配合与参与。家庭因素是影响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他们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和家庭经济状况等。
1、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青年期心理健康状况有直接影响。父母的温暖、关怀、体贴使子女形成热情、自信、自尊独立、有坚持性、积极情绪较多的人格特点,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而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羞辱、自卑、自罪、无助,办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等负面心理。
2、和谐的家庭氛围能使子女身心愉悦,心理压力减轻,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不和谐家庭中,争吵、溺爱、冷淡和家庭暴力都会给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溺爱和暴力两种家庭氛围尤为突出。
3、寄居家庭相对于其他家庭的学生与人交往时更加敏感,单亲家庭学生的抑郁程度更高,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更差。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障碍较严重,心情抑郁、性格孤僻、自卑多疑、逆反心理严重,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健全,子女往往会失去与父母中的一方进行交流的的可能,相对只能获取部分关爱,与正常家庭的子女相比较,其心灵会蒙上一层阴影,很容易产生敏感、自卑心理。
4、家庭经济状况也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但影响有一定限度。据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经济不困难的学生。家庭经济收入越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要承受更多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大部分贫困生由于经济拮据、视野有限和交往能力欠缺,一时又无力改变现状,易产生敏感、自卑、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等特点。当然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大学生也可能与贫困生一样出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不能要求大学采用与中学一样的教育规则,也无法以一己之力改变当下的社会环境,更选择不了自己所在的家庭,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不受负面心理的侵袭呢?以下几点,也许会有所帮助:
第一:完善人格。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第二:情绪调节。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进行自我调节,合理疏导不良情绪极其重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第三:确立目标,规划未来。人生,需要启明灯,没有目标,没有规划,极易走弯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树立目标,做好职业规划是一条避免迷茫颓废的良策,人无志不立!第四:加强交流。交流,是双方的。交流时,不仅可以把自己想倾诉的诉诸于人,同时还能从他人那里吸取经验和教训,或者消除彼此间的误会矛盾等不安定因素。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从靠父母转向依靠自己。从而尽快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使大学生在面对新形势时保持心理健康,自主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因此,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所以目前高校在重视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也应向更深的层次发展。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加以实施,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来培养和维持学生健康的心理,增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感想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后的收获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
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
通过这学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交易》的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积极的参与到了集体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集体的力量…
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助别人的喜悦。
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形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
完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的学习,我对自己大学三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规划,对以后的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
可见,心理学对我们大学生的帮助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交际方面都可以用到这方面的知识。
这门选修课我很感兴趣的一门,我有种不用逼自己去专心听课,而是那种不由自主被老师所吸引的感觉。可见心理学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
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虽然我选修的心理课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助却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的!
天津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选修课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后的收获 开课学期:2010-2011-2学期
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任课教师:周雅婷
班级:临班0133/0134
姓名:崔健
学号:0206090139
成绩:
第四篇:道德修养与大学生成才
论大学生道德修养与成才
当今社会,知识,科技,人才等“关键词”,摆在了国家建设者们的面前,摆在了我们这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竞争日趋激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更是把一代人得面前。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人才在大学,人才在大学生中,大学作为一个现代人才的培养基地,怎样实现大学生成才,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必须加强思想道和法制教育。国先贤所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身修之后所产生的良好效果。因为修身,然后能治国,治国而后天下平。为了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早日把我国建设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即使当我们面对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作为一个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也是我们当今大学生成才的不二箴言。
一 大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
第一 适应转变,认清使命。
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代的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应继往开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现的基础上迎接挑战,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进步事业做贡献。
第二 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大学生应既追求眼前的生产生活目标,渴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有憧憬未来的生产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理想是我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第三 追求高尚人格,不断完善自身。
当代的大学生应该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的目的决定了人生的道路,决定了人生的价值标准。人生目的是人生的航标,它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不同的人生目的会有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生追求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价值。
二 道德的本质与大学生关系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应。人作为维持这个社会最基本的元素,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为了保证社会的安定和昌盛,人们要求对彼此之间的关系加以适当的调整,对个人的行为加以必要的约束,这就产生了对道德的需求。由此告诉我们,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人们的道德心态具有历史性,即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有着不同的道德心态。道德是依靠社会性的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调整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是一种社会现象,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道德通过社会舆论、系统教育、传统习俗、规章制度等方式深入人们的心理,形成人们的观念和情感。从而影响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对社会生活起调节作用。道德又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除与他人无关的纯粹的个人行为外,一切与他人发生利害冲突的个人行为,都会产生道德和道德问题。
大学生应该通过对道德的把握,来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发展的方向,确定自身生存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形成自己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觉地惩恶扬善,明辨荣辱,选择高尚,弃绝卑下,保持社会和个人的健康发展。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三 道德对大学生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古人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成才方向和目标,总是和社会性的需要、时代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脱离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和为人类造福,为社会作贡献的思想,人的才智就会受到抑制。当代大学生如果缺乏报效社会主义祖国之心,没有为实现四化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大志,即使只为个人“名利”在某一时期对人的才智发展有某种刺激作用,那也毕竟是不长久、不稳固的。这样的人只会被社会所淘汰。道德修养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人们思想和行为中的表现,具有社会思想指导性,表现在个人身上某些稳定的特点和倾向,它对于我们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先贤总是在强调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德才兼备”,这是我们自古而今培养人才的目标所在。旁敲侧击,约束知识分子的言行举止。才能的高超,但道德的缺失,往往“其行不远”。虽然,任何一个人的成才方向和目标都不是相同的,但是它们总是和社会的需要,时代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德的沦丧,总会脱离了历史的方向和人类的福祉,最终更多的缺失为社会作贡献的思想,才智的抑制。古今中外无数事例,都证明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成大业,大家着,才智之士,更多的再道德上有着很优秀的品质。反映一个人道德程度的,最基本的事报效祖国之心,因为爱国者,必将自爱,自爱者必将博爱。爱国是古今中外无数民族,都具有的优秀品格,只有树立起报效祖国之心,树立为实现四化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大志,才能对才智有永久的,固定的刺激作用。否则,最终将会被社会所淘汰。道德修养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人们思想和行为中的表现,具有社会思想指导性,表现在个人身上某些稳定的特点和倾向。因此,对于我们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将有助于青年学子拨开市场经济的迷雾,避免西方资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干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从而为自己的成才拨正航向。
四 道德品质制约人才成长方向
人才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和不同的社会发展的阶段,对于人才的要求有着不同的标准。社会主义时代要求人才要思想道德高,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否则就不是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时代所要求的道德标准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是提高人才道德水平的必由之路。
时代要求人才必须提高社会主义道德素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忠诚于马列主义的人才,必须能够从时代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出发。坚定共主产义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并掌握建设社会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科学本领,具有高尚情操和志趣、朴实的品格和作风。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大学生唯有按照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才能立足于社会主义大家庭而有所作为,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为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因此,我们应自觉地服从时代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加强思想道德素养是成才的基础。人们的一切行动都受某种政治观点所支配。没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就没有坚实的思想基础,人才就不会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茁壮成长。加强道德素养主要是把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逐步树立起无产阶级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激发人才成长的潜在力量。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少年才气超群,有的中年展露才华,有的大器晚成。为什么有的人才华横溢,有的人都碌碌无为?这其实就是因为道德的内在动力作用有所不同。
结语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不仅关系到一代大学生自己的道德品质,而且影响整个一代青年,大学生是一个接受新思想的群体,一个强势的社会砥柱,他们的道德风貌,为社会青年所普遍关注和效仿,因而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在知识就是财富的今天,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各国经济往来、信息交流、人才输送越来越密切,对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知识经济的这些特征,必然会给人们的道德观念注入新的内涵。现在我们的道德品质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应在共产主义道德的指导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下,通过自身修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一代大学生。
作为当今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思想道德对我们成才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充分意识到大学阶段也是我们新一代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时期和人生发展的新阶段,积极主动适应新环境,认真而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尽快而顺利地实现角色的转变。尽快实现自己思想道德和本专业知识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当代学生的道德素养,不仅关系到一代大学生自己的道德品质,而且影响整个一代青年,大学生是青年中的“骄子”,他们的道德风貌,为社会青年所普遍关注和效仿,因而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历史发展到21世纪,知识经济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各国经济往来、信息交流、人才输送越来越密切,对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知识经济的这些特征,必然会给人们的道德观念注入新的内涵。现在我们的道德品质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应在共产主义道德的指导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下,通过自身修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一代大学生。
最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还将有利于青年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实现自我的新境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将有助于青年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并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摆脱了低级趣味的人,无愧于时代与民族的重托,真正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五篇: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到什么是理想,以及理想与幻想、空想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掌握实现理想信念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重点:明确理想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实现人生理想。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教学法、启发讨论教学法
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刚刚步入大学生活的大一新生,对新的人生阶段充满好奇,同时又对自身的学习、生活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人生理想与目标不
明确。因此,要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
教学过程:
导言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罗曼罗兰也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追求远大的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青年时期是播种理想、确立信念的黄金时期,是规划未来、设计人生的关键时期。
什么是理想,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理想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何重要意义?如何把理想化为现实?今天我们来探讨这些问题。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类型
理想信念的确立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自觉努力的结果。青年大学生要确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首先必须对理想信念本身有所了解、有所选择。
(一)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在西方,“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古代,理想叫做“志”,即志向,一是确立一个目标和方向;二是以顽强的意志去追求它。孔子讲“三军可夺率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苏轼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今天,我们把理想定义为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与幻想以及空想的联系及区别
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有实现的可能性,并且理想是督促激励我们不断先进与奋斗的强大动力。
幻想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我们中国古代人民向往太空,有嫦娥奔月的故事,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下,人民对太空的好奇、探索,今天我们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太空探索之旅取得重大进步,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搭载第一名宇航员杨利伟进入太空,到2016年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我国航天梦在逐步探索中实现。我们可以有幻想,保持对生活一个积极乐观的状态,同时通过实践,创设条件,让幻想有实现的可能,督促我们不断努力。
空想是指对只想不作,在幻想的基础上,没有使未来的憧憬变为现实的可能。西方以乌托邦来表示不切实际的想法。乌托邦来源于图马斯.莫奈写的《乌托邦》,描写一个岛屿里面没有私有财产、政治制度民主的理想社会,类似于中国古代陶渊明描述的世外桃源,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是无法实现的空想。今天的空想就比喻没有现实基础的幻想,“天上掉馅饼”等。
(二)、理想的特征
(1)科学性与现实性
理想之所以能够实现并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奋斗,是因为理想是建立在对现实的正确认识、对社会历史规律认识与把握的基础上的,他是我们经过自身努力可以实现的东西。我们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中了解到,在列强打破清王朝天朝上国的美梦把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仁人志士走上一条探索民族独立与富强的道路,最终都失败了,只有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分析中国国清,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建立了社会主义中国。远大理想是建立在对客观实际的认识以及对事物规律把握的基础之上的。
(2)时代性和阶级性
理想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产物,带有时代的特征。每一代人的理想信念是不同的,都同他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相关。流沙河有一首诗“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理想是安定。安定年代,理想是繁荣”。同时在阶级社会里,理想具有阶级性。洋务派代表的是封建势力,他虽然要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带有自身阶级属性及烙印。
(3)实践性和超前性 理想作为人对未来社会及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以实践为桥梁实现的。通过实践检验、修正、发展、实现,并通过长时间的努力与奋斗。同时,理想具有指向性,它直指未来,并且以预见方式反映未来。
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充满苦难与荆棘,同时又有奋斗的汗水。
(三)、理想的类型
从主体上分:个人理想、社会理想
从性质上分:科学理想、非科学理想
从时序上分:长远理想、近期理想
从内容上分: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
思考:理想对我们大学生有什么作用?
二、理想的作用(小故事大哲理):
三个农民工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说:“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10年后,时间将三个人分出了层次: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提出问题)这则小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教师点评):真的是时间将我们分出层次来的吗?不是,是每个人心中的理想信念把人们分成不同的层次的。不同的理想信念,就有不同的人生规划,也就有了不一样的人生,或碌碌无为,或铸就辉煌。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举例)
毛泽东的少年立志
1910年,毛泽东立志走出韶山冲继续求学。离家前夕,提笔写了一首《赠父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他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的故事 1917年9月周恩来东渡日本,开始留学日本的生活。出发时,他写下了《大江歌罢掉头东》“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此诗表现了青年时代的周恩来要为拯救中华而愿献出一切的豪迈气概。他还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耶鲁村官”秦玥飞秦,毕业放弃国外工作机会,选择到湖南衡山县当大学生村官,将带领贫困户开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产业,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文化或旅游资源,开展“互联网+乡村”等项目,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利用所学、所长,发现农村资源,帮助农民致富。
(二)理想对大学生的作用
第一、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目标中,有理想放在突出的位置,做什么人,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才能解答好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第二、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大学时期,同学们普遍面临一系列人生的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第三、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习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学们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相联系,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才之果。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一)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一个恒久的难题。理想之花灿烂,理想之果甘美,要使理想开花结果,必须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人们在确立理想与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于思想活跃和敏感的大学生来说,也容易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产生困惑。
克服两种认识偏向:一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二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
(二)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
为理想而献身,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李大钊先生曾指出,“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然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受到一种冒险的美趣。”“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
(三)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提出问题):艰苦奋斗过时了吗?
四、课堂总结
(诗歌欣赏:)
理 想
(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五、推荐书目:
《别让自己的提醒晚到一步》――纺织出版社
六、学习思考:
辨析:“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
板书设计
一、认识理想
二、理想作用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理想含义 1.理想对人生作用 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矛盾 2.理想的特征 2.理想与大学生成才 2.理想实现长期性、曲折性 2.理想分类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