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记忆研究综述报告
记忆研究综述
摘要
记忆是大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家对大脑的记忆的机理进行大量地研究,取得很多成就,但仍然存在很多未知。海马是形成记忆的必不可少的组织,海马的不同部位在记忆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海马的损害会导致记忆障碍。记忆形成的过程包括编码、储存、提取三个阶段。根据记忆的时间长短和记忆阶段,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期记忆。长期记忆的表现形式有外显式和内隐式。提出一些模型来解释,但并不完善。遗忘是记忆的一个特征,大脑某些结构损伤后,会产生遗忘症。
1.记忆的生理结构基础 1.1神经细胞
大脑是由神经细胞构成的,神经细胞分为树突、细胞体和轴突三部分。轴突于树突之间的相接处叫突触,突触是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突触就会生长、增加,使之与相邻的神经细胞联结、沟通。接受同样的刺激次数越多,其联结就越紧密而形成了定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记忆。1.2海马[1]
海马区是大脑皮质的一个内褶区,在侧脑室底部绕脉络膜裂形成一弓形隆起,它由两个扇形部分所组成。
早期科学家发现,因癫痫而行双侧颞叶包括海马结构切除的病人记忆发生障碍,表现为不能记住刚看过的文字内容,他们认为他对新知识经验的保持只能持续5秒钟,但切除以前已经保持的记忆没受影响。神经科学家们开始相信,不同的脑部结构在记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内侧颞叶系统是由海马及相邻有关皮层组成,包括内嗅皮层、外嗅皮层和海马旁回。海马是内侧颞叶记忆系统中与学习记忆最密切相关的结构。临床上也陆续发现,海马及边缘系统其他部位的一过性缺血,可导致一过性的遗忘症。海马及周围结构的很小损害,都可引起明显的记忆障碍。此外对动物的海马也进行了积极研究。
海马是正常记忆必不可少的结构基础。海马的损害会导致记忆的障碍,而且似乎主要是近记忆的障碍。海马区在脑中为发作阈值低的部位。因为几乎所有癫痫患者的发作皆由海马区所起始,像这类以海马区为主的发作,有许多的情形是很难以药物治疗的。而且,海马区中有一部分,尤其是内嗅皮质,为阿尔兹海默氏症最先产生病变的地方,海马区也显示出容易因贫血、缺氧状态而受伤害。1.3杏仁核 杏仁核位于前颞叶背内侧部,附着在海马的末端,呈杏仁状,是边缘系统的一部分。杏仁核分为两部,即基底外侧核群和皮质内侧群。皮质内侧核群形成杏仁核的背内侧部,基底外侧核群是杏仁核的非嗅觉功能区。杏仁核是情绪学习和记忆的重要结构。1.4 颞叶
颞叶位于外侧裂下方,由颞上沟和颞下沟分为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隐在外侧裂内的是颞横回。在颞叶的侧面和底面,在颞下沟和侧副裂间为梭状回,侧副裂与海马裂之间为海马回,围绕海马裂前端的钩状部分称为海马钩回。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关。其中,主要内侧颞叶与记忆相关。
2.记忆的分类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时间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这些经验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像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记忆按按其内容可以分为5类: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感记忆,语义记忆,[2] 逻辑记忆,动作记忆。形象记忆,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声音、气味等具体形象的记忆。具有直观形象性。
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或情景的记忆,它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
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当某种情境或事件引起个人强烈或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时,对情境、事件的感知,同由此而引发的情绪、情感结合在一起,都可保持在人的头脑中。
语义记忆,是运用语言所必需的记忆,它是一个心理词库,是一个人掌握的有关字词或其他语言符号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语义记忆使用语义编码。动作记忆,是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机能的记忆。2.1情绪记忆
2.1.1 情绪性增强效应[3][4] 情绪性唤醒事件较中性事件更容易被记住,称为记忆情绪性增强效应(EEM)。根据记忆调节理论,EEM是基于杏仁核对内侧颞叶记忆系统的调节口。
情绪增强效应主要与杏仁核和海马密切相关。
通过行为学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检测杏仁核和海马激活情况。实验材料为彩色情景图片。实验过程分为编码和提取两个阶段,编码阶段要求受试者观看图片并记住,编码的同时进行fMRI,提取阶段将新旧图片随机呈现,要求受试 者通过按键尽快地判断新、旧图片,记录行为学成绩。采用SPM2分析软件对功能成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受试者对情绪图片的记忆成绩比中性图片的记忆成绩低。功能成像显示,双侧杏仁核和海马与增强效应显著相关。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情绪增强效应主要与杏仁核和海马密切相关,说明内侧颞叶在情绪记忆中具有重要作用。
情绪性增强效应的两阶段模型:编码效应和后编码效应(固化阶段)。前者主要包括注意增加和精细加工,后者主要包括紧张激素的释放,和记忆痕迹的增强固化。杏仁体是两阶段调节的中心结构。两阶段可能相互作用,以至于情绪性唤醒事件在编码和固化阶段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
情绪唤醒度在情绪记忆中占主导作用。当情绪唤醒度达到一定阈值时,唤醒度作用于杏仁核,后者再进一步与额叶和颞叶相互作用,产生记忆增强效应。在编码阶段,人们对于情绪性刺激会采用相对于中性刺激更多的精细加工。右侧杏仁核较左侧杏仁核更倾向于与情绪记忆增强效应相关,说明左右杏仁核在情绪记忆中的作用可能不完全相同。双侧海马也均与情绪记忆增强效应显著相关。既往研究表明,海马主要参与记忆的储存和固化。McGaugh认为,这种增强效应主要是情绪信息通过杏仁体作用于内侧颞叶(MTL)记忆系统,从而调节记忆固化作用。这一作用机制主要是杏仁核释放紧张性激素,主要作用于内侧颞叶和额叶,产生增强长时程增强效应(LTP),并进一步触发海马依赖的记忆固化作用。2.1.2 情绪记忆具有性别差异[5]
通过检测参与情绪记忆相关激活脑区,进行fMRI研究,男性情绪记忆成功编码主要与右侧杏仁核相关,女性主要与左侧杏仁核相关。男女记忆增强效应均与左侧杏仁核明显相关。男性多激活前额叶不同亚区皮层,而女性多激活杏仁核、海马、梭状回和枕部皮层。大脑前后部皮层激活也存在性别差异,男女性情绪记忆加工存在相对特异性神经机制。
研究也显示,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长时记忆的增强效应均与左侧杏仁核明显相关。男女偏侧化效应在两性的情绪LTP中不起主要作用。2.2情景记忆[6]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fMRI,采用组块设计和事件相关的刺激模式,检测正常青年人执行汉字情景记忆编码和提取任务时,大脑皮层的激活脑区。结果显示,情景记忆编码加工的激活脑区主要有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颞叶梭袱回、两侧前运动区、辅助运动区、两侧枕叶、右侧顶叶和两侧小脑半球,提取加工的激活脑区主要有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左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辅助运动区、两侧基底节区、左侧颞顶交界处、两侧枕叶、两侧顶叶和两侧小脑半球。可以得到的结论为,情景记忆的编码和提取加工尽管存在部分共同的激活脑区,但两者相应的神经机制有所差异。3.记忆的三个阶段
根据记忆的形成步骤,把记忆分为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阶段。按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方式不同,以及信息存储的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作瞬 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记忆编码时并非全部编录,而是有选择性的,感官系统对于刺激并非悉数接收,所以记忆时所获得的编码也并非是所有事件精确的被记录,而是由于知觉经验和感知经验去判断要选择哪些做为记忆码内容。
感觉输入进入感觉记忆,通过注意,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停留约30秒左右,除非对该信息加以复述。然后,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存储器,存储在此的信息可供之后的提取。[2] 3.1 编码[2]
人在学习文字时,按事物的形状、声音、意义,分别编成各种代码,依类是形码、声码、意码。在储存信息之前把信息译成记忆码的过程,称为编码。3.1.1短时记忆的编码
60年代以来,有大量实验证明,短时记忆的编码是声码。语言刺激在这个阶段更容易获得。在短时记忆中,对刺激信息主要以听觉形式进行编码和储存,即使刺激信息以视觉方式呈现,个体对视觉刺激进行加工处理时也会把他们转换成听觉代码,即在度那是记忆中会存在形—音转换的现象,视觉信息会以声音形式进行加工,然后存储。3.1.2长期记忆的编码
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佩沃提出长期记忆中双重编码说。即主张语文信息的处理,以意码为主,非语文信息的处理,以形码为主。比如对于块手表,在脑中形成一个图像是形象的形码,表达为一种计时工具,为语言的语义码。人们在记忆的时候,语义码和形码是双向并进的。
信息由短时记忆转为长期记忆,采用什么方式编码,更重要的是看材料本身性质来决定。比如,看一篇文章,最终留下的是意义而不是图像,相反,看到一个漂亮的人,不是记住大概的意思,而是会记住她的长相。
研究者对大脑对不同形式表达的空间记忆的处理的脑电进行研究,观测脑电活动是否相同,进而确定编码方式是否相同。
早些时候的研究证明,测试者可以通过口述的和文字的描述,来获得空间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断。研究者想要弄清不同形式的信息编码方式是否相同,解码的方式是否相同。电生理显示,视觉的和口头的信息的编码激活的神经子区域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测试者通过三种学习方式:读一张地图的文本描述,触摸一个木制的拓扑结构的地图,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电生理显示,早期当大脑对接收到的不同形式的信息时进行编码时,P1、N1、P2部分的脑电活动不同,但口头的和视觉的编码活动相同[7]。3.1.3影响编码的因素
短时记忆时,在记忆序列中,对开头和结尾的条目记忆效果是最佳的,即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位效应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作为第一个出现的信息,其 得到了足够的时间,使之进入长时记忆,因此回忆效果好;而近因效应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作为最后出现的信息,其尚停留在短时记忆中,因此效果好;但加入逆运算后,短时记忆在记忆结束后处理数字运算,使先前自由回忆实验中尚停留其中的信息被抹去,因此回忆时末尾的信息效果不好。3.2存储
记忆第一个阶段是通过感觉系统获得信息,储存在大脑的感觉区内,储存的时间很短,如果信息这时通过加工处理,分类就会形成新的印象转入下个阶段。这一阶段是由脑内海马神经细胞回路网络受到连续的刺激而形成的,也就是突触结合长时间持续增强,会延长信息停留的时间,这个阶段也叫第一级记忆,信息在第一级记忆停留长时间后就会进入第二级记忆,这个阶段信息的保留可能和蛋白质合成有关,信息如果常被使用,它就不会被遗忘,而会再往下一级跳,在第三级记忆内就会形成神经回路网络,形成长期记忆。3.2.1短时记忆的储存
一般的短时记忆只能保持30秒左右,在这段时间内大脑能储存的信息平均为7个项目,可以是七个数字、人名、或是东西。但前提是这些对象之间不要有联系,如果有联系,所能记忆的个数会多一些。
运用fMRI,研究测试简体汉字词组时,记忆刺激的脑内活动区情况。运用单次激发GRE—EPl分别在横断位、冠状位和矢状位扫描采集fMRI图像。对图像进行融合,并进行脑内活动区出现率分析。结果横断位图像上出现24个活动区,冠状位图像上出现20个活动区,矢状位图像上出现24个活动区。结论本实验的伽RI研究显示正常人简体汉字单词短时记忆刺激的脑内活动区主要位于颞叶、海马、枕叶和小脑等[8]。
通过fMRI技术研究人脑处理数字短时记忆的的脑区激活情况。记忆的同时进行fMRI扫描,试验采用组块设计,并采用统计参数图软件进行分析。组分析统计,大脑皮层所激活的脑区有双侧枕叶、额叶、顶叶,皮层下结构有纹状体的激活,其中双侧枕叶的激活为显著。人脑处理数字短时记忆信息是由大脑皮层下结构与大脑皮层一起共同完成的,并以语音和视觉双重编码。
据此推测额叶、顶叶、枕叶及其他一些皮层下结构如纹状体,均参与了数字信息的短时处理过程。其中,双侧枕叶的次级视觉皮层在数字信息的初步编码过程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语音和视觉双重编码,前额叶和顶叶则在数字信息的储存和提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字信息的短时处理是由皮层和皮层下结构一起共同完成的[9]。3.2.2工作记忆的存储[2] 1974年,Baddeley和Hitch在模拟短时记忆障碍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记忆的三系统概念,用工作记忆替代原来的短时记忆概念。
工作记忆也是指短时记忆,但它强调短时记忆与当前人从事的工作的联系。在短时记忆中加工信息的时候,有时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时又要从长时记忆中把这些知识经验提取到短时记忆中来。因此,短时记忆中即有从 [2]瞬时记忆中转来的信息,也有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信息,它们都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是人们在完成认知任务的过程中将信息暂时储存的系统。对信息进行操作处理和组装,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进行决策以及解决问题。
工作记忆包括三个部分:注意控制系统,语音回路,视觉空间模板。语音回路主要用于记住词的顺序,保持信息。语音回路存储一定量的语音信息,词语个数由读音时间限定,而不是词语的个数,存储1.5~2秒长的词语,这被称为字长效应。
工作记忆也受语言不同的影响。每个数字在不同的语音中的音节长度不同,因此回想起的数字的个数也不同,回想起英语数字的表现比西班牙和阿拉伯语种的数字的表现要好。
视觉空间模板,主要用于加工视觉和空间信息。
工作记忆用于临时存储信息和实时处理信息,有研究者提出一个称为情景缓存器的集成系统的概念,情景缓存器用于集成和保持,进入情景缓存器和从缓存器中提取的信息。尽管这样的集成系统是否存在还有争议,内侧颞叶很可能是维持有相关性的信息的结构。在行为层上,有相关信息的表现性能比无相关信息的性能低。对有相关性的信息的编码和保持,右侧海马旁回激活得更多,提取时,内侧颞叶没有激活。研究者认为右侧海马旁回可能是情景缓存器的集成和维持功能的基础[10]。3.2.3长期记忆的储存
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长时记忆的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2类,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长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回忆的话,人们不会意识到。长时记忆的遗忘或是由于自然的衰退,或干扰造成,其中干扰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3.2.3.1长时记忆形成的分子机制 [11] 突触是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突触的生长、增加,使之与相邻的神经细胞联结、沟通,长时间刺激其联结就越紧密而形成了定式,即记忆。突触具有可塑性,长时记忆中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是行为依赖性突触可塑性的两种重要形式。
某种神经元受到一定量的刺激后.其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明显增强,这种现象会长时间延迟。某些动物会延长数日、数月或更长时间,此种现象称之为长时程增强效,最早观察到LTP的部位是齿状回和海马CA1区。在发现海马神经元LTP的同时,又记录到另一种长时程的效应。即对海马瞄片施以低频条件刺激,所记录的EPSP却表现波幅的降低,并延迟很长时间,称之为长时程抑制效应(LTD)。LTD不仅呈现在海马,在其他脑区如小脑、大脑皮层也可记录到。
长期记忆容量很大,有两种不同的记忆:外显记忆、内隐记忆。3.2.3.2外显记忆 包含对事实和事件的一种意识,也被称为陈述性记忆,外显记忆系统要求个人意识的参与。外显记忆包括两种:语义记忆和情节记忆。语义记忆指一般的世界知识或事实的记忆;情节记忆指个人体验到的特定情节或事件的记忆。研究表明,内侧颞叶对外显记忆至关重要。3.2.3.3内隐记忆[12] 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反映出了先前所学内容的存在和作用。内隐记忆包括三种:概念性的和知觉性记忆、程序记忆、联想记忆。对应的大脑结构为皮质、纹状体、杏仁核。
程序记忆是基于技能的记忆,涉及到怎么做事情。程序性记忆开始于外显式记忆,但是随着实践和经验,变成内隐式记忆。比如学自行车和打棒球,开始时需要明确每一步怎么做,然后随着练习,完成这种技能时,无需去想每一个细节怎么样,只是去做就可以完成。
在对健忘症患者启动效应的研究中发现:健忘症患者虽然不能有意识地保持学习内容,在再认测验中无法辨认出先前学习过的单词,但在补笔测验中却对先前呈现过的单词表现出与正常人一样的保持效果。
健忘症病人的内隐记忆研究可分为两大类:技能学习和重复启动。其中,技能学习的研究是由米尔纳和科金等1968年开始的。他们发现,健忘症病人虽不能外显地记得他曾完成过某一任务,但能获得诸如追赶旋转体和镜形跟踪等运动技能,著名健忘症患者HM学习到了一项新技能——镜像阅读。内隐记忆的体现之一为启动效应,它是指前面接受的刺激影响到后续对某个信息的加工。启动研究中,最常应用的测验方法有字汇确定、词的确认、以及词根或词段完词。在经典的词汇确定测验中,要求被试说明某特定的字母串是否构成一个合法的词,某一字母串第二次呈现时,被试者做出词的决定所用的时间更少。
3.2.3.4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
[12]
由于内隐记忆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还无一种理论能够成功地解释所有的内围已化现象。目前影响最大、争议最热烈的是多重记忆系统说和加工说这二种理论。
多重记忆系统说的核心是,认为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反映了记忆系统存在着不同的子系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现象分别代表了记忆的两种不同的子系统。图尔温等人提出启动效应代表一种新的记忆系统,即知觉表征系统,并且用随机独立性的概念来论证这一观点。
图尔温等设计实验,证明内隐记忆的表征和外显记忆的表征是不同的,内隐记忆代表知觉表征系统,这种系统没有单字的固定痕迹,是无痕迹的记忆系统。多重记忆说能较好地解释健忘症病人的记忆分离现象,因为各个记忆系统是独立的,当陈述记忆系统受损伤时,程序记忆系统仍保持完好。解释内隐记忆现象的另一种理论为加工说,加工说认为,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反映了两类测验所要求的加工过程不同,并不说明记忆系统存在着在机能上相独立的两个不同的子系统
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罗迪格提出传输适当认知程序的观点,认为外显记忆测验要求概念驱动过程。概念驱动过程要求有意义的加工、精细编码和心理印象等加工过程,正是句子的精细编码以及材料的有意义组织等因素,提高了直接测量,即外显记忆测验的成绩。因此,外显记忆测验要求概念驱动过程。而大多数内隐记忆的测验非常依赖于学习时与测验时的知觉过程的匹配程度。认为内隐记忆测验要求材料驱动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多重记忆系统说和加工水平说相辅相成,学术争论推动了揭示内隐记忆机理的发展。
3.2.3.5 性别差异[13]
对于情感性内容,外显式和内隐式记忆存在性别差异。内隐式记忆中情感性的记忆,男性的首因效应比女性的要活跃,外显式的情感性记忆中,女性的激活效应比男性高。3.3记忆提取
大脑内的神经元反映的信息在需要用的时候可以被准确的再次呈现,在信息处理的角度,我们都关心怎么找到信息,而找到信息的结果,也就是再认、再现的目的。
3.3.1影响再现的因素
① 信息加工层次
根据认知加工层次理论,对单个的词可进行形式和语义即浅层次和深层次加工;加工层次越深,记忆效果越好。记忆依赖于提取与加工学习的一致性,提取线索是否有效由已记忆的信息来决定。也就是说,后来的提取过程与早先的加工过程越一致,回忆的成绩越好。
② 信息检索方式
回忆的表现不仅取决于信息如何编码,也取决于信息在测试时如何检索。根据编码特定性准则,回忆取决于对事件的编码特性和检索的特性之间的联系。
③ 语境影响
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学习的信息,在相同的语境下更容易回想起,如果语境不同回忆起来更困难一些。这里的语境包括物理语境和心理语境。深海潜水员在陆上学习单词时在陆上更容易回想起,在水底学习时在水底更容易回想起。人在快乐的状态时更容易记住快乐的事,在难过的时候更容易记住难过的事。
④ 间隔效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和动物学习东西时,采用多次间隔记忆,而不是在短时 间内多次记忆,更容易记住东西。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是,多次间隔记忆,一个刺激的不同方面被选中进行编码,信息有更多方式获得和回想。
4.遗忘
4.1自然性遗忘[14]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错误的再认与回忆。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前者指在适宜条件下还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后者指不经重新学习就不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
对遗忘的一个计算层次的解释是,Anderson & Schooler提出,我们的记忆系统让近期的和经常性的记忆更容易获得是很有效的。遗忘有两种可能,一是记忆仍在,但是我们无法回忆起来,二是新记忆的干扰,阻断了旧记忆。大量证据显示很多遗忘是由干扰引起,干扰理论认为,如果对于某一个对象有一个新的记忆,在检索的时候会进行计算,记忆与线索之间将建立连接,这将导致干扰,尽管信息仍然在记忆中,由于检索导致遗忘。
4.2遗忘症[1] 遗忘症是记忆障碍的一种形式,其主要表现有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顺行性遗忘是脑受损后,被试学习记忆新知识的能力下降,而逆行性遗忘是指被试对脑损伤以前的事件的记忆障碍。顺行性遗忘主要是大脑对今后发生的事情很难形成或者不能形成新的记忆,但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记得很清楚,包括儿时的记忆等。而逆行性遗忘是对过去的事情遗忘了,新的记忆还是能够形成。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海马病变时,有可能造成失忆。4.2.1逆行性遗忘
海马是正常记忆必不可少的结构基础,海马的损害会导致记忆的障碍。一种解释是SMC理论,Squire认为海马本身的损害就可以导致严重的顺行性遗忘,而逆行性遗忘呈局限的阶梯性,但是如果病变累及海马周围,就会造成更严重的顺行性遗忘,而逆行性遗忘呈阶梯性下降。这个观点的理论假设是海马只在陈述性记忆的巩固中发挥作用。
另一种理论是多重记忆痕迹理论(MTT),海马在信息提取中的作用并不是短暂的,而是长期的,他们提出的假设,认为内侧颞叶系统对于情景记忆的提取是必需的,情景记忆逆行性遗忘的程度和严重性,与海马神经元损害的数目、记忆的新旧相关。大范围的海马损害倾向于,导致一个完全的非阶梯性的情景记忆损害。
4.2.2顺行性遗忘的原因
海马在有效编码和回忆新信息过程中有着关键作用。目前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信息,纯粹只是情景记忆还是也包括了语义记忆。研究显示,内嗅皮层和外嗅皮层可能是顺行性记忆的关键组成。人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顺行性记忆可以通 过两个过程被提取,回想或者是熟悉性。前者是对有相关背景细节的信息的提取;后者是不用记起背景信息的情况下知道某事曾经发生过。
在进行记得/知道判断的fMRI的研究中,Eldfidge等人发现只有当提取伴随着对学习情节的有意识的回忆时,海马的活动才增加。对于只做出熟悉性判断或未认出的项目,海马的活动没有增加,表明海马选择性地支持情节记忆的提取。有许多最近的研究表明海马区域对于回想是重要的,而颞中回和颞下回的周围结
构对于熟悉性是重要的。5.结论
记忆是大脑的重要功能,是认知科学的基础之一,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心理测试,采用医疗仪器对记忆进行生理上的研究,解释记忆的工作机理,并提出大量的模型、假说和理论,但很多结论存在矛盾和争议,记忆的机理很复杂,科学家对其具体机理,仍然不能给出完全的解释。但随着各国大量的人力投入到记忆的研究当中,以及医疗技术和其他科技的发展,对记忆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相信不久的将来,科学家一定能对记忆的工作机理给予完全合理的解释,推动认知科学的发展,并能够种记忆缺陷和症状,进行合理的治疗,为人类作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永泼,肖倩.遗忘症和海马.2009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论文汇.2009.2.记忆.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86546.htm.3.吴凡,王海宝,余永强,情绪记忆中杏仁核和海马作用的fMRI.放射学实践.2010.4.柏亚,王海宝,余永强.情绪记忆编码加工中内侧颞叶作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9.5.王海宝,谌业荣,余永强等.情绪记忆性别差异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中鞫医学彰像鼓术.2007.6.席芊,赵小虎,江虹,王培军.正常人情景记忆编码和提取加工的fMRI研究.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7.Michael Tlauka, C.Richard Clark, Ping Liu, Marie Conway.Encoding modality and spatial memory retrieval.Brain and Cognition.2009.8.张仲伟,缪飞,陈克敏.正常人简体汉字词组短时记忆刺激的脑fMRI实验研究.上海医学影像.2004.9.张增强,舒斯云,刘振华等.数字短时记忆脑区定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中国 行为医学科学.2008.10.David Luck, Jean-Marie Danion, Corrine Marrer.The right parahippocampal gyrus contributes to 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bound information in working memory.Brain and Cognition.2010 11.左昕,潘奇波,林春辉.学习记忆中长时记忆形成的分子机制.海军医学杂志.2008.12.内隐记忆.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0a54b010006xb.html.13.Leslie A.Burton, Laura Rabin, Susan Bernstein.VardyGender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for affective passages.Brain and Cognition.2009.14.遗忘.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1225.htm.
第二篇:记忆
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的特点
长时记忆是指学习的材料,经过复习或精细复述之后,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有以下几点: 记忆容量无限
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记忆容量似乎没有限度,它可以储存一个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为他的所有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人们从来不觉得过去记得太多,现在一点也记不进去。长时记忆的容量究竟有多大,有人认为是5万至10万个组块,也有人认为是1015比特,总之,它有巨大的容量。长时记忆将现在的信息保持下来供将来使用,或将过去储存的信息提取出来用于现在。它把人的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它的信息主要来自对短时记忆的内容的复述,也有一些是在感知中印象深刻的内容一次性印入的,特别是那些激动人心引起强烈情绪体验的内容可直接进入长时记忆系统被储存起来。
信息保持的时间很长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甚至数年乃至终生,是一种长久性的存储。
长时记忆的编码
长时记忆的习得
识记是长时记忆习得信息的主要方式。常言说,欲忆必先记,只有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或反复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进行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心理加工,才能在头脑中长时间地保持下来。依据主体有无明确的识记意图和目的,是否付出意志的努力,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1.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又称不随意识记,是指主体事先没有识记的意图和目的,无需付出特别的努力,更不需采用任何识记策略和手段,信息完全是自然而然地被纳入长时记忆库中的。
无意识记与人的职业、兴趣、动机和需要有密切的关系,凡是对人有重大意义的、使人感兴趣的、能激发人的情感的事件,常常无意中被记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无意识记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许多知识,积累起许多经验。但无意识记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选择性,所识记的内容带有随机性,因此,单凭无意识记,无法使人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由于无意识记可以减轻人的脑力劳动,又可记住许多有用的东西,因此是值得大力研究和开发的识记。
有意识记也叫随意识记,是指有预定识记目的,运用一定策略和方法,经过特殊的努力而进行的识记。
有意识记的目的明确,任务具体,方法灵活,并伴随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意志努力,因此它是一种主动而又自觉进行的识记活动。人们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主要靠有意识记,在学习、工作中,有意识记占居主导地位。
2.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
根据所要识记的材料本身有无意义,或学习者是否了解其意义,识记又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是指对没有意义的材料或对事物还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仅仅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采用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例如,记人名、地名、电话号码、商品型号、历史年代等等。材料本身没有什么内在联系,只能按外在的时空顺序努力强记。有些材料本身也有一定意义,但限于学习者的知识经验水平还难于理解其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也只得采用机械识记。
机械识记的优点是保证识记材料的准确性,缺点是花费的时间多,消耗的能量大,由于对材料很少进行智力加工,因此总的效果不如意义识记。尽管如此,这种识记仍是不可缺少的。因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缺乏意义的材料需要我们记住它。
意义识记是指在对识记对象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识记材料进行智力加工所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的先决条件是理解,理解是通过思维进行的,如了解一个词的含义,明确一个科学概念,弄懂公式的由来和推导,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等,都属于理解。只有领会材料本身的意义,并把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才能把它保留在记忆中。这种识记的优点是容易记住,保持时间长久,易于提取。缺点是记得不一定十分精确,然而,在识记的全面性、速度和牢固性等方面,意义识记均优于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与机械识记的性质有所不同,但二者不是对立和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意义识记要靠机械识记的补充,以达到对材料识记得精确和熟记的程度;机械识记也需要意义识记的帮助和指导,为了更有效地识记那些缺乏内在联系的材料,可以人为地赋予这类材料一定的联系,使之意义化,以便增强识记效果。例如,记某座山的高度12365英尺,可记成一年的月份和天数,爱因斯坦记他的女友的电话“24361”时,就用“两打加19的平方”的意义化方式识记的。可见无论识记什么样的材料都需要进行编码和智力加工,这样才有益于长时间储存。对识记材料的组织加工
所谓组织加工就是将材料加以整合,把新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或把材料作为合并单元而组合为某个新的知识框架,这种过程称为组织加工。对识记材料可以用多种方式组织加工,下面介绍几种加工方式。
1.表象和语义的双重编码说
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佩沃(Paivio)提出长时记忆中的双重编码说。他认为识记一件具体事物,可出现表象和语义的双重编码。比如,一块手表,我们既可以用一块有特定形状的手表的心理图像去表征它,又可以用更抽象、更概括的意义来描述它——“手表是一种计时工具”。前者是表象编码,后者是语义编码。人们记一件具体事物时,除了记起它的视觉图像外,总是从中汲取其意义。这充分证明双重编码是客观存在的。表象和语义是既相平行又相联系的认知系统,它们可以分别由有关刺激所激活,然而两类信息又可以互相转换。不过识记那些抽象的概念、思想,就很难用表象编码去表征它,如“公平”、“真理”等,只能用语义编码、理解并分析其意义,领会其实质才便于记忆。
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时是如何被加工的,采用什么方式编码,这与材料本身的性质及主体的个性特点有很大关系。
就语言材料而言,更多的是采用语义编码。例如,看一篇文章或听一个报告,最终保留下来的是它的意义,而不是逐字逐句地加以储存。对一些离散的语言材料,人们也是以自然语言作为长时记忆编码的中介,在识记材料之间建立某种意义联系,然后加以记忆。例如“识记“女孩”、“小鸟”、“森林”、“唱歌”4个词时,可用自然语言把这些离散的词重新加工为“一个女孩在森林里听小鸟唱歌”,有了意义,很容易记忆。它相当于短时记忆中的组块现象,但长时记忆中的这种信息加工叫做“组织”而不用“组块”表示。
2.以自然语言为媒介的组织加工
学习外语单词时,根据发音和词义,可先从我们的自然语言中找出与之相似的词作为媒介,进行语义编码,回忆时先提取中介词,然后解码(decode),就可把原单词再现出来。例如,在无意义音节的识记中,把它们与相似的词联系起来,以词义为中介,将便于记忆。现在要求记住:Jon tol tat yurhirlok vey nic 8组无意义音节,如果把它们与接近的词语联系起来,像是John told that your hairlooked very nice,而且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句来识记,“约翰告知你的发型看起来很美”。这样以自然语言为中介对识记材料进行组织加工,有助于长久储存。
在对偶联合的识记材料中,可以利用短语或句子为中介进行组织加工。例如,记忆“小孩一鱼”这对项目时,要求看见“小孩”一词(刺激项),说出“鱼”(反应项)。可以把两个项目用一句话联系起来作为中介(小孩钓鱼),看到刺激项小孩,想起钓鱼,反应项“鱼”自然被回忆出来。3.按语义归类的组织加工
当识记一系列概念时,人们不是按它呈现的顺序去记忆,而是先进行语义归类,把同一类概念倾向于群集回忆。在自由回忆的实验时可看出这种加工倾向。例如,把24对联系紧密的单词(如医生与教师,桌子与椅子,马与羊等)拆开变成48个单词,按随机方式混合向被试一个个地呈现,允许他们自由回忆。结果发现,被试仍倾向于把语义联系紧密的单词归到一起进行再现。尽管桌子和椅子两个词之间由17个单词隔开,但回忆时仍把它们组织到一起。单词之间语义联系越紧密,正确回忆的百分数越高。说明知识系统性对信息的组织加工起重要作用。
4.主观组织
对本来没有什么意义联系的材料,人为地加以组织,回忆时,使被加工的材料以群集方式再现,这种加工称为主观组织。1962年E.图尔文在实验中,向被试呈现了16个无关联的单词,如音乐、兵营、发现、冰山、办公室、山谷、顽皮、女孩、发行量、丛林、谜语、叛徒、咸水湖、格言、润发油、步行者。这16个单词被排列出16个不同顺序,每一顺序向被试呈现一次,每秒呈现一个单词,如此反复多次,让被试按自己喜欢的顺序再现。结果发现,被试在连续的各次实验中,有以相同的顺序再现单词的倾向,他们把某些词组织在一起的情况越多,说明其主观组织的程度越高。
5.以视觉表象为中介的组织加工
1972年鲍尔(Bower)进行了对偶联合的学习实验,他要求一组被试看到对偶词时尽量形成视觉表象,而对另一组被试不给这种提示。其结果,第一组的正确回忆量高于第二组的1.5倍。例如,识记“香烟、狗、帽子、自行车、警察、指挥棒”等一串词时,被试加工出这样一幅视觉意象:一个警察把一个戴着帽子、叼着香烟、骑在自行车上的狗用指挥棒拦住。这样,当香烟刺激项一出现,被试就可以从视觉表象的画面上想起其他5个词。可见,以视觉表象为中介的加工组织也是有效记忆的一种编码。
以上介绍的几种长时记忆的组织加工,是对信息加以组织的技巧,称为记忆术。记忆术的基本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机制:一是学习者对识记的积极主动性;二是把新信息同熟悉的已编码的信息联系起来,从而便于记忆。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识记是获得知识、积累经验的必由之路,要提高记忆效率,首先要有良好的识记。只要讲究方法,尊重识记的规律,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识记的效果取决于主客观因素。
就主体而言,首先是否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是否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纯正的动机,是影响识记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其次,识记中对材料理解得越透,记忆的效果越好。因此,加强对识记材料理解是使材料长久保持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对本来有意义联系的材料,尽量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采用意义识记。其次是赋予无意义联系的材料以人为的意义,即把无意义联系材料意义化,进行主观组织、再编码,这样会有助于储存和保持。
总之,凡是把识记的对象变成智慧操作的对象,记忆效果就会明显地提高。苏联心理学家查包洛赛兹和西拉延科所做的实验,证实了这一点。他们把被试分成两组,第一组的任务是画一个装配好的圆规,第二组是把同样的折散了的圆规组装起来。任务完成后,叫两组被试尽量准确地画出他们所用的圆规。结果第二组画得比第一组更准确。这是因为需要识记的材料成为活动的直接对象,在进行智慧操作的活动中,能更好地走向、清晰地感知、深刻地理解,并易于引起兴趣和专注。在教学中,让学生做些模型、小实验,进行模拟等活动都有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就客体而言,材料的数量、性质和内容均影响识记的效果。一般来说,要达到同样的识记水平,材料越多,识记所用的平均进间也就越多。因此,在一定的时间内识记的数量不宜过多。
识记的材料有的是直观形象的,有的是抽象的文字材料,究竟哪种性质的材料识记效果好,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成人对文字材料识记较好,儿童对直观形象材料的识记优于文字材料。
就识记方式而言,多种记忆类型的协同记忆以及多种感官的协同识记,比单一类型或单一种感官的识记效果好。有人做过一个实验,让第一组被试只看某一识记材料,第二组只听同一内容,第三组既看又听。结果发现,视觉识记组可记住内容的70%,听觉识记组记住60%,视听组可记住80.3%。事实表明,多种感官在识记活动中同时发挥作用,可取得良好的识记效果。在学习外语时,眼看、耳听、口说、手写同时发挥作用,其记忆效果大大优于单一感官的识记效果。巧妙地使用记忆术也是改善记忆,提高识记效果的有效措施。
长时记忆的储存
信息储存的动态变化
保持指已经识记过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储和巩固的过程。保持不仅是记忆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回忆和再认的重要条件。
信息经过编码加工之后,在头脑中储存,这种储存虽然是有秩序、分层次的,但不能理解为像文件存放在保险柜里那样一成不变,保持不是一种消极状态,信息在记忆中的保持是一个潜在的动态过程,随时间的推移以及后来经验的影响,在质和量上均会发生变化。
在质的方面的变化,显示出以下特点:(1)记忆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简略、更概括,一些不太重要的细节趋于消失,而主要内容及显著特征被保持;(2)保持的内容比原识记的内容更详细、更具体、更完整、更合理;(3)使原识记内容中的某些特点更加突出、夸张或歪曲,变得更生动、离奇、更具有特色。英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Bartlett,1932)作过一个实验,他让被试看一个图,隔半小时后要他凭回忆画出来,然后把他所画的给第二个被试看,隔半小时后要求第二个被试凭记忆把图画出,依次做下去,直到第18个被试。从第一个被试识记的枭鸟,经过18个的记忆改造,最后变成了一只猫的形象,这样大的差距说明信息在头脑中的储存不是静态,而是会发生变化的。
卡迈克乐(L.Carmichael)等人作了一个被当作经典性的实验,他们让被试在短时间内观看一系列刺激图形,第一组被试在看图的同时还听到左边一排命名的名称;第二组听到的是右边一排的名称。图形呈现完毕,让两组被试画出他们所看到的图形。结果有大约3/4的被试所画的图形更像他们所听的名称图形,这一实验证明了定势对保持的影响。不仅形象记忆内容在保持的过程中有可能被改造甚至歪曲,文字材料的保持也是如此。巴特莱特在另一个实验中,让许多被试阅读一篇“魔鬼的战争”的故事,过了一段时间,让他们复述,结果发现,经常阅读鬼怪故事的被试在回忆中增添了许多关于鬼的内容和细节,而受到逻辑学训练的被试在回忆中则大量删去鬼的描述,使故事变得更合乎逻辑。从识记的内容与回忆的内容之间的差异,可以看出,信息在头脑中的保持不是静止的、凝固的,而是一个重建过程。识记内容在保持的过程中受到思维的“剪辑”加工,或者使之更加简略概括,或者更加完整合理,或者被想象所补充而更加详细生动,或者被夸张突出。
在量的方面的变化,显示出两种倾向:一种是记忆回涨现象,即记忆的恢复现象。1913年巴拉德(P.B.Ballard)在一个实验中,以12岁左右的学生作被试,让他们用15分钟识记一首诗,学习后立即测其保持量,并把回忆的平均数定为100%,此后在第一、二、三、四、五、六天,又进行保持量的测量,发现识记后立即回忆的成绩不如过两三天后回忆的成绩。这种现象在许多人的研究中均得到证实。儿童较成人普遍,学习较难的材料比学习容易的材料更为显著。记忆恢复的内容大部分是处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识记复杂材料的过程中产生了抑制的积累作用,影响立即回忆的成绩,经过充分休息后,抑制得到解除,因此回忆成绩有所回涨。但也有人认为,记忆恢复现象可在识记后数日出现,抑制积累作用早已解除,不会持续那么长的时间,因此,认为上述解释仍有不完善之处。再一种解释认为,儿童学习复杂而又有趣的材料时,对这些材料的保持是比较零散的,需要一段巩固和发展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回味,因而加强了记忆,出现了记忆回涨。另一种倾向是,识记的保持量随时间的推移而日趋减少,有一部分回忆不起来或回忆发生了错误,这种现象就是遗忘。
保持量的测量
常用的测量保持量的方法有回忆法、再认法、再学法和重构法。1.回忆法
原来识记的材料不在面前,让被试把它们默写出来或复述出来。保持量的计算是以正确回忆项目的百分数为指标。算式如下:
倘若识记不是以全部记住为标准,那么计算回忆的成绩时,应以识记时所达到的标准为基础。
2.再认法
把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的材料混在一起(新旧项目的数量相等),然后向被试一一呈现,由被试报告每个项目是否识记过。保持量按如下经验公式计算:
3.再学法(或节省法)
当被试不再能把原来熟记的材料完全无误地回忆出来时,就要求被试把原来识记过的材料重学或再记,直至达到原来学会的标准。然后根据初学和再学所用的次数或时间来计算保持量,即以再学比初学所节省的次数或时间来计算保持量。计算公式如下:
4.重构法(或重建法)
要求被试再现学习过的刺激次序。给被试呈现按一定顺序排列的若干刺激,呈现后把这些刺激打乱,然后呈现在被试面前,让他们按原来次序重建,重构的成绩主要是以做对的顺序数记分。
双重存储系统
信息在头脑中呈现的方式叫作表征,表征既是对客观事物的加工过程,又是被加工的对象。信息在长时记忆中是以什么方式储存呢?佩沃认为既然存在信息的双重编码,也一定存在双重储存系统。究竟什么是双重储存系统呢?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是两张图画和与之对应的两张字词卡。上面的画是小台灯与大斑马,右边的词卡字体大小与图是对应的。下面的画则是大台灯与小斑马,词卡字体大小也是与之对应的。佩沃分别把这些卡片给被试看,并要求他们立刻判定现实中谁大谁小,记录其反应时。佩沃假设:如果长时记忆中只含有语义编码的信息,被试对图画作出的判定可能会慢于字词卡,因在作出判定之前,需要将图画转换为语词,就不如直接对语词作出的反应。如果长时记忆中也存在表象编码的信息,那么被试对画面的判定反应就不会慢于字词卡,因视觉表象可以直接从记忆中提取,无须转换。他又进一步推论,如果长时记忆中所包含的视觉表象与实验出示的图对不一致,会引起心理冲突,并导致反应时慢于与现实相一致的图对,字词卡却不会引起这些冲突,因字词按语义编码后不具有时空特点,字体大小对语义信息的储存没什么影响。实验结果是:(1)被试对图对作出判定的反应是快于字词,说明长时记忆中确实包含表象和语义双重编码的信息。(2)被试对与现实相一致的图对的判定反应时快于不一致图对,证实表象编码具有时空特点。因被试一旦发现图对中对象的大小与现实中对象的大小不一致,引起心理冲突,自然延缓判定的反应时。(3)被试对字词卡的反应时无差别,说明语义编码的信息无时空特点。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对图对的判定反应时快于字词,这是因为判定时,语言信息必须转换为表象再行判定,因此反应时较慢。这一实验有力地证明了长时记忆中既存在双重编码,又存在双重储存系统。
长时记忆的提取
提取属于信息的输出过程。长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有两种形式,即再认和回忆。再认是指过去识记过的材料再次出现,有熟悉之感,可以识别和确认。回忆是指过去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的重新复现。这两种形式对信息的提取都需要一定的线索,还要采取一定的策略,选择一定的中介。关于如何提取信息,目前有两种看法,一种理论认为,信息的提取是根据信息的意义、系统等来搜寻记忆痕迹,使痕迹活跃起来,可回忆出有关的项目。另一种理论认为,记忆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存储起来的是一些元素或成分,回忆则是把过去的认知成分汇集成完整的事物。这两种理论各自适合于不同的编码形式。搜寻理论可能适合于表象储存,重建理论适合于语义储存。提取的效果一方面依赖于储存;另一方面依赖于线索。倘若储存本身是有组织的、有条理的,是有层次结构的,提取时只要使层次网络中的某些节点激活,使与这些节点有关的信息处于启动状态,回忆就会很容易进行。若储存是杂乱无章的,提取就不会顺利。线索在提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线索的数量多、质量高,提取就容易。线索的质量是指线索中的信息与记忆痕迹中的信息匹配联系的紧密与否。一般来说,再认比回忆容易提取信息,这是因为再认时有关线索就是再认的感性依托,有较多的线索给以提示,可帮助尽快地确认。
再认与回忆
再认指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有熟悉之感并能被识别和确认的过程。人在识别某一对象时,一方面要对它进行知觉分析,同时还要从长时记忆储存的信息中提取有关的信息(模式)与之对照比较,经过多层次的连续检验,最后才能完成确认。当再认发生困难时,就要努力寻找各种有关的线索,力图恢复过去已经建立的联系。可见,再认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包含有知觉、回忆、联想、比较、验证等一系列的认知活动。
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主要取决于对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和精确程度。熟记了的事物一出现,几乎可以无意识地、自动化地、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识别。在日常生活中,错误地再认时有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种是由于识记的不巩固、不精确,原有的联系消失或受干扰,一旦识记过的事物再度出现,不能激活原有的记忆痕迹,仅有熟悉之感而无法从整体上加以正确的再认。或者对有关信息(模式)的提取发生了错误,导致错认。另一种是由于联系的泛化,导致错误的再认。例如,错把一个陌生人当作一个熟人相认,这是因为他的许多特征与熟人相似,这些特征在头脑中产生了泛化,因此导致了“张冠李戴”。在学习识别汉字时,常常会出现认错、写错的现象。如像戍、戌、戎,这几个字很相似,稍不细心知觉,又没有精确将它们加以分化,时间久了,头脑中的痕迹不清晰,极容易发生混淆,因此常常认错。此外,病理性障碍也会发生不识物症或不识人症。再认同“模式识别”直接关联,目前模式识别已成为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加以研究,因此再认有时被放入知觉范畴中去研究。
回忆是指过去经验的事物不在面前,可以重新回想起来,这一过程称为回忆。回忆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前者是有预定的回忆意图和目的,在回忆任务的推动下,自觉主动地进行的回忆,后者是没有明确回忆目的和意图,也不需要努力地搜索,完全是自然而然地想起某些旧经验。一件事偶然涌上心头,浮想联翩或触景生情,漫无目的地,不由自主地引起种种回忆。这种回忆的内容往往是不连贯、不系统的。
提取的种类
无论再认还是回忆,若不依赖任何中介和提示线索,直接把有关信息从长时记忆库中抽取出来,对信息的检索几乎是自动化的,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一程序,这种提取称为直接搜寻。例如,当你的一位朋友在电视屏幕上一出现,你能立刻把他再认出来,这是通过直接搜寻达到再认的,这种再认又称为直接再认。若问你今年暑假同谁结伴旅游,你会说出张
三、李四等一些人的名字。这种回忆称为直接回忆,而这种提取就是直接搜寻。有时我们的再认和回忆需要一些提示线索或中介性的联想才能达到再认或回忆。例如,若问1992年的10月31日上午你在干什么?对这个问题很难立刻回忆出来,往往要借助日记、备忘录或其他一些中介物,对问题进行某种预加工,以便确定回忆方向,把回忆的范围逐渐缩小,此外还要提出一些假设,对假设要逐一验证,排除无效的回忆线索,凭借联想搜寻新的线索,直至完成回忆任务,提取出必要的信息,这种回忆称为间接回忆。直接回忆与间接回忆不是绝对对立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本来可直接回忆的内容,由于荒疏、印象淡漠,再回忆时要凭借联想搜寻,进行追忆。反之,间接回忆的内容由于联系的巩固和熟练,回忆时可不加思索迅速在头脑中重现。联想在回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当具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并在大脑皮层建立起暂时神经联系,只要一事物出现,就会引起对另一事物的联想。回忆常常以联想搜寻的形式进行。常见的联想有以下几种。
1.接近联想
在时空上比较接近的事物,容易在人们的经验中形成联系,只要其中一事物出现,就会引起对另一事物的联想。提起北大想起清华,这是因为两校相邻,空间接近之故。看到闪电想起雷鸣暴风雨,这是由于两种现象是相继出现,在时间上是接近的。
2.相似联想
由一件事物的感知引起与它在性质上相似事物的回忆,称为相似联想。文学中的比喻常常借用相似联想,作诗托物寄意也是靠相似联想。
3.对比联想
由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同它具有相反特征或相排斥的事物的回忆,称为对比联想。例如,由美想到丑,由草原想到沙漠,由黑暗想到光明等。
4.关系联想
由事物的多种关系而建立起来的联想。如部分与整体、种属关系、因果关系等所形成的联想均属关系联想。
在识记时,有意识地在事物之间多建立联系,形成各种联想,有助于回忆,联想越丰富,回忆越容易。
联想在其他心理活动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凭借联想可提供解决问题的资料、原则。举一反三的联想可开发人们的求异性思维,使思维流畅、变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在想象活动中,借助联想可唤起人们更丰富的想象,由联想而进入发明创造活动。在情绪的研究中,利用自由联想的方法还可探索人的心理状态。
影响提取的因素
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信息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
1.对信息合理组织能改善提取
从容量巨大的长时记忆库中检索提取信息,就像到一个藏书极多的图书馆查找某一本书一样,能否顺利地找到那本书,与对书的归类编目存放有关。同理,人们对信息进行合理的组织或使它们处于一定的前后关系中可以增加线索,促进提取。
包尔等人(Bower,1969)做了一个实验,要求被试记4张词表。对一些被试给他提供的词表是按照树状层次组织起来的。对另一些被试所提供的词表上的词是随机排列的。识记后进行回忆的测验,其结果表明,被试对有层次组织的词回忆的正确率达65%,而对随机排列的词回忆只有19%是正确的。这个实验证明了高度组织起来的材料,按层次网络储存的材料有助于提取。这是由于材料的组织为提取时的搜寻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线索。
而对随机排列词表的词的搜寻,有如走迷宫,常常在某些词上打圈子,影响顺利地提取。这说明合理地组织材料,按组织系统储存,可保证提取活动准确和高效率的进行。
2.使信息储存处于编码时的前后关系中有助于提取
由于事物总是处在一定的环境情景中的,我们识记时,这种场合因素微妙地伴随着人对事物的识忆,当再认或回忆的场合与识记的场合越相似,就越有利于对信息的提取。也就是说,信息处于编码时的前后(或上下文)关系中,这种场合本身就是最有力的提取线索。特别是在提取复杂材料时,与材料有关的上下文线索将有助于材料的迅速恢复。
3.干扰对提取的影响
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个记忆线索与几个有关事物相联系的情况,其中与一个线索联系较牢固的项目往往会干扰与同一线索联系较弱的项目的提取。例如,一个篮球运动员改踢足球,开始他总不能得心应手,其原因是,打篮球的规则与技巧已经很熟,甚至习惯化了,改踢足球后,原来形成的技能总会干扰对踢足球运动信息的提取,多次出现犯规行为。
与同一线索联系的项目越多,通过该线索提取目标项目就越困难。如果将与同一线索相联系的各个项目进行意义加工和组织,就会减少彼此的干扰。此外,消极情绪也会妨碍对信息的提取。例如,考试时,一旦遇到一个难题答不出来,便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引起种种担扰心理,在这种心境状态下反而会更加干扰对回答问题有关的信息,造成回忆的困难。
长时记忆的遗忘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发生错误的回忆和再认。遗忘是保持的对立面,保持的丧失就意味着遗忘的出现。如果识记过的内容,不经复习,保存量随时间的推移日趋下降,这就是遗忘。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说,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出现错误。
根据遗忘的程度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部分遗忘和完全遗忘;暂时遗忘和永久遗忘。
如果识记过的内容在头脑中留下了大部分,只是其中一部分不能回忆或再认,属于部分遗忘。如果事过境迁全部回忆不起来,属于完全遗忘。若已转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被提取,但在适宜条件下还可恢复,属于暂时遗忘。例如,提笔忘字;熟人相见叫不出对方的名字;话到嘴边说不出来(称tip—of—the—tongue现象,简称TOT);考试时,回忆不出有关的知识,一出考场立刻想起等都属暂时遗忘。若识记过的内容,不经重新学习,记忆绝不可能再行恢复,属于永久遗忘。
遗忘是人的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对于那些不必要的、应淘汰的信息的遗忘,是有积极意义的,既可减轻我们的脑力负担,又可不为杂事所萦绕,可见遗忘也是巩固记忆的一个条件。但对必须保持的信息的遗忘,是消极的,为此,心理学应该研究遗忘的规律,以便找出克服遗忘的办法。
艾宾浩斯对记忆与遗忘的研究
德国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H.Ebbinghars 1850~1909)是对记忆和遗忘现象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他在实验中选用的材料和方法都具有特色。他自己充任主试和被试,独自进行实验,持续数年之久。他制作了大量的无意义音节字表作为记忆实验的材料,这种无意义音节是由两个辅音和一个元音组成,如TAJ,YIC,HUZ,CEX,GAW等,以在德语字典中查不到为准,因此称为无意义音节。以无意义音节为实验材料,目的是避免受旧有知识经验的影响。无意义音节虽然本身没有含义,但它可以引起被试的联想,为了使记忆的难度尽量一致,要选用联想值较低的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使用这类性质相似的实验材料,便于改变和确定数量。实验采用重学法(又称节省法)检查识记效果。艾氏每次识记8组,每组13个无意义的音节字表,学到连续两次无误地背诵为止。隔了不同的时间进行回忆,发现有些音节忘了,于是重学,再达到恰能背诵为止,以重学比初学节省诵读的时间的百分数作为保存量的指标。其实验结果如表3。
b=保存量,t=时距(分钟),V=100-b=遗忘量,C和K是常数(近似估计值K=1.84,C=1.25)。后来学者们将此实验结果绘成曲线图。这就是百年来一直被广泛引用的经典的保持曲线。后来,许多人用不同的识记材料,不同的检查保存量的方法,在大量的被试中进行实验。1922年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陆志伟让20名被试,识记12个无意义音节,学到刚好能一次无误地背诵为止,然后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用再认、重学、默写、提示4种方法检查其保存量。结果发现,除用再认法检查的保存量一直下降很慢外,其余3种方法所得结果均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基本一致。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变量与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从曲线中可以看出遗忘发展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得比较快、比较多,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可以说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影响遗忘产生的因素
就识记材料的性质而言,一般来说,熟练的动作遗忘得最慢。贝尔发现,一项技能一年后只遗忘29%。也就是说,人的动作记忆保持得最好。其次,熟记了的形象材料也容易长久保持。有意义的文字材料,特别是诗歌要比无意义的材料保持得多,遗忘得慢。
就识记材料的数量而言,识记材料的数量越大,识记后遗忘得越多。有实验证明,识记5个材料的保持率为100%,10个材料的保持率为70%,100个材料的保持率为25%。即使是有意义的材料,当识记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遗忘速率接近于无意义材料的遗忘曲线(索柯洛夫的实验)。
就材料的意义而言,凡不引起被试兴趣,不符合被试需要,对被试的生活不占重要地位的材料,往往遗忘得快,而有意义的材料就遗忘得慢。
学习程度对遗忘也有较大的影响,一般说来,学习程度越高,遗忘越少。过度学习达150%,保持的效果最佳。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学习的巩固程度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比如,学习一个材料,20遍后恰能一次正确无误地背诵,此时,称这20遍的学习程度为100%,倘若再继续学习10编,就是过度学习了,其学习程度为150%。又比如,学一个材料30分钟后恰能一次正确背诵,再用15分钟进行过度学习,其学习程度为150%。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33%的学习程度,遗忘为57.3%;100%的学习,遗忘为35.2%;150%的学习,遗忘为18.1%。超过150%的学习,记忆效果不再继续上升,可能是因兴趣减退或疲劳等原因。150%为过度学习的限度,低于或超过这个限度,记忆的效果都将下降。
克服遗忘加强复习
我们学过的知识,如果不经过复习,是不可能永久、完全保持在记忆中的。有记有忘,这是必然的规律。
克服遗忘最好的办法是加强复习。只听讲不复习是任何课程也学不好的。复习是记忆之母,怎样复习才能达到巩固识记材料的最好效果呢?根据遗忘发展的规律,心理学总结出以下的学习方法:
1.及时复习
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规律告诉我们,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识记刚刚达到记住的最初时刻,这是因为,新学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建立的联系还不巩固,痕迹很容易自然衰退,不及时复习,仅几个小时就可能有64.2%的遗忘,1天之后遗忘率达66.3%。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记忆就像建筑物,不要等快倒塌时再去修复,否则,那就等于重建,这说明及时复习是极为必要的。复习的作用在于强化联系,如果说识记是利用已有知识对新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的过程,那么复习就是不断地进行再编码,增加对信息加工的深度,提高对信息编码的水平,提高编码适宜性的过程。复习贵在及时,使即将消失的、微弱的痕迹重新强化,变得清晰,并在头脑中进一步巩固。复习还能促进理解,使所学过的内容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更便于精确记忆。及时复习就是要在新学过的材料尚未遗忘之前,趁热打铁,使之巩固,然后纳入个人的认识结构中去长久保存。
2.复习多样化
复习并不意味着单纯地、机械地重复所学的材料,复习方法的单调既容易使人感到枯燥乏味,又容易产生厌倦、疲劳。多样化的复习,可使人感到新颖、容易激发智力活动,使所要复习的材料与有关知识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就能更牢固、更灵活地掌握。
3.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
复习的效果不是单纯地决定于复习的次数,复习具有累积效果,刚学过的知识不但要及时复习,而且也应适当地增加复习的时间,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数和时间可逐渐减少,间隔时间也可以逐渐加长。连续地进行复习称为集中复习,而有一定的间隔时间的复习称为分配复习。一般来说,分配复习优于集中复习,这是因为集中复习时大脑神经过程容易产生抑制的积累,而分配复习有较多时间间隔使抑制消除,并且有利于联系的巩固。但这不是绝对的,只要平时坚持分配复习,到必要时,采用集中复习,考试的效果就会较好。那种平时不复习,考试前临阵磨枪,是达不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第三篇:关于记忆.doc
科学实验表明,我们大脑一次记忆信息的最大数量是5-9个信息组。这个组里可以是1个字母,也可以是一个词组还可以是一句话。即一次记忆一组“1、4、5、7、9、6”数字和记忆“眼睛、电话、牙齿、手机、梳子、蔬菜”一组词语和一次记忆“热闹非凡、快要下雨了、你要去哪里出差、天边有一团火烧云、pig、我马上要去上班了”一段话,对大脑来说工作强度是一样的。即不管该组里是一个字母也好,还是一段话也罢,只要一次的记忆量在5-9组的范围内,大脑都能一下记住。
-换言之,将一些编成信息串更好记一些。
哈佛大学的米勒发现一个成年人往往可以一下子记住大约7种分散的“点滴”信息的事实之后认为,记忆的诀窍在于:把你要记住的七样东西组成一个大的总类别,然后再把具体的信息加到类别中去。以后记住7个类别的名称,通过联想你就能记住你先前归属于这7个类别的点滴信息。
苏联心理学家沙尔达科夫的实验证明:只听不看的记忆能力是60%,只看不听的记忆能力是70%,既看又听的记忆能力是86%。
第四篇:记忆
聚会
周侠民
辛卯岁末,腊月十七,江川知青,汇集杨浦。结彩张灯,人声鼎沸,五龙献瑞,六方齐贺。相聚相拥,惊喜连连。
岁月悠悠,四秩闪过,故人音貌依稀,新面端详良久,终想起,风雪中那个大高个,还记得,堤坝上这位铁姑娘。连长指导员,队副卫生员,一时间,时空转换至当年。道不完马库力苦乐年华,说不尽北大荒情深谊长。然话题更多是当下,成功失败皆为浮云,家长里短别有滋味。
沧桑刻脸,岁月染发,笑容依旧,言谈仍然。辛会长致辞,慷慨激昂,各协会拜年,别具风采。主持人有腔调,表演者不怯场。展京韵唱沪剧南腔北调歌不断,吹萨克秀时装俏影美步夺眼球。自娱自乐,有声有色,说说唱唱,舞之蹈之。携手团圆圆,搭背走长龙。忘我忘形忘时间,尽兴尽情尽欢颜。
余身处其间,感谓油生:知青知青,其名意何?窃以为,其一,有知识才华正值青春年华也,自当风华正茂意气勃发,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承社会之中坚,担历史之重任。主席召去,以智慧热血,豪迈屯垦戍边无怨言,小平唤归,以成熟刚毅信步改革开放有自信。今虽甲子,雄心犹在!其二。知者,知晓也。知其岁月无情,人生终老,然更知心与情皆可永远常青。陈年之酒迟开之花历久弥香。一生以知青自称,乃我辈之荣耀也。退休第二春,夕阳正火红。劝君知心态知健康知调适,看淡世间名利事,但求当下自在活。善哉诚哉美哉妙哉!鼓乐又响,主持催余上台献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余顿悟,知青,正是那“美丽的传说”耶!
匆匆收笔,开唱~~~~~~
凝视雨花台
周侠民
在诸多金陵胜景中,这里需要凝神注视。
因为这里有太多的故事传奇,还有诸多的历史遗迹。曾经泣鬼神感天地,于是天降雨花,这里的石头也变得多彩绚丽,蓝天下、阳光里、清水中,只要凝神注视,你就能感觉精美鲜活的石头会咏诗歌唱、会讲千年故事。
凝神注视,那鸟鸣婉转的松林间,牵手徜徉的一对对情侣;青青草坪上,一家三口沐浴春光的亲昵笑语;长椅上,鹤发童颜的老头老太互相偎依,和谐而安宁,和平而静谧。绿树环抱、百花争奇,这里可以揽胜、可以休憩、更可以撷取人生的启迪。
凝神注视,秦汉风云、六朝更替、唐宋诗韵、明清志异,那千年的轶事,已随扬子东去。留下的,是凝固在这里的精神和气息。这里,唯独在这里,人们飞扬的思绪会发散开去:“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贤志士的生命之歌振聋发聩,夯实了一个民族的底气。而今天,只要在幸福和自由的空气里还活着的人,话语就会聚焦一个主题:今天的一切是谁赋予?于是,脑海里站起一个个曾经躺在这里的人。因为,这里不仅仅是一座风景壮美的历史园林,更是一座肃穆的现代烈士陵园,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献身的先烈,已化为花岗石英雄群雕,永远矗立在天宇,彰显着这里曾经的战云硝烟和腥风血雨。
凝神注视,倒下的英雄依然挺立,每一个英雄的身后都松青林密。人们仰视或俯察英雄的事迹,心灵如感受巨浪的冲击,这些为了追求光明的先驱,在黑暗的漫漫征途上奔走、呐喊、舍生取义、前赴后继,曙光已在眼际,他们却倒在了血色黄昏的殷红里。临行的那一刻,他们直面枪口、从容坚毅,他们的眼神,慷慨而犀利,温暖而甜蜜,他们的笑声让魔鬼战栗。拯百姓于水火,驱阴霾于山河,还光明于天地,心中只有人民,唯独没有自己,这样的人,就是真正的英雄,这样的人,会太阳般照耀后人的心空,永不忘记。
凝视注视,清明时分,人们祭扫完故去的亲人,总不忘来这里献一束花,插一根柳枝,读一读墓碑上的名字。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你就这样行走在人们的生活里。那一队队红领巾的队旗,那一行行十八岁的成人典礼,那一排排高扬右臂的宣誓,是接受光明并从此肩负使命的庄严仪式,无论官员还是平民、无论成人还是孩提,到这里,就必须凝神、必须注视,因为,这里让你懂得活着的全部意义
雨花台,我在凝神注视你。
记忆
周侠民
记忆这玩意儿让人琢磨不透,想记住的,不一定记得住,甚至强记也无济于事,不想记的,就像烙在脑海里,想忘都忘不掉.回忆是什么?就是把记忆从仓库里提取出来,放到阳光下晒晒.可回忆并非信手拈来,不信,你试试,闭上眼,凝住神,一本正经开始回忆,想起什么啦?恐怕是一片空白.怎么回事?原来记忆平时是被封存的,还加了把时间之锁.然而,不经意间,一句话,一枚照片,一张似曾相识的脸,一件普普通通的事,就会訇然打开记忆之锁,陈年往事或如涓涓细流汩汩而出,或如江河飞瀑,奔涌而来,不可阻挡.模糊的会变得清晰,清晰的会近如眼前,时空倒转,人事闪回,让人感慨万千.回忆是可以互补的.你刚才唱的那首歌,很好听,我说.你惊奇地看着我:天哪,你什么记性,这歌是你当年写的.我愕然.哦,我想起当年我俩二重唱,靠得很紧,背后还拉着手呢.轮到你一脸茫然了,有么?怎么没有,为了帮你数长拍,我一拍捏你一下,阿,你会心一笑,释然.互补中,人事变得丰满,互补中,记忆变得鲜活.记忆之门,一旦打开,奔涌的,不仅是珠玑珍宝,还有沙砾泥浆,这就是有人沉迷心醉,有人不堪回首的原因.其实呢,往事已随东流去,将来无需空自许,神马都是浮云了,还有鸟事可耿耿!问自己,当下安康否?只要然也,一切ok.回忆嘛,就当一盘开胃小菜,就着二锅头或古越龙山,徜徉恣肆,放浪形骸去吧。
第五篇:浅谈记忆材料
浅谈形状记忆合金
引言:时代的发展与材料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材料研究变得尤为重要。现如今材料的研究越来越专业化,并且逐渐倾向于功能化、多样性。例如形状记忆材料就是一种典型的新型功能材料。形状记忆材料是指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金属、陶瓷和高分子等材料,在高温下材料形成一种形状,在冷却到低温时会塑性变形成为另外一种形状,如果对材料进行加热,通过马氏体的逆相变,又可以恢复到高温时的形状,这就是形状记忆效应。
一、形状记忆合金及形状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材料是集感知和驱动于一体的特殊功能材料,其中形状记忆合金是形状记忆材料中较为重要的材料之一。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简称SMA)是指具有一定初始形状的合金在低温下经塑性形变并固定成另一种形状后,通过加热到某一临界温度以上又可恢复成初始形状的一类合金。
1、形状记忆合金分类
到目前为止,被开发出来的形状记忆合金主要是Ti-Ni基、Cu基与Fe基三种。在这三大类中,根据不同的要求和工作环境,分别在基体中加入和调整一些合金元素的量,使得每一个大类中都有一系列合金被开发出来,应用在各行各业,以满足各种不同的特殊需求。
(a)Ti-Ni形状记忆合金开发的最早,形状记忆效应最稳定,相对比较成熟,已在航天工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医学及人类生活领域获得应用。但由于其原材料Ni、Ti价格昂贵,且加工成本高等因素,其应用受到限制。
(b)Cu基形状记忆合金因价格便宜、原材料来源广泛、易于加工和制造等原因而得到迅速发展。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是这三类合金中种类最多的一类,但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目前只有Cu-Zn-Al和Cu-Al-Ni两种。
(c)Fe基形状记忆合金发展较晚,成本较Ti-Ni系和铜系合金低得多,易于加工,在应用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功能材料,受到广泛的关注。
2、呈现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的必备条件
(a)马氏体相变只限于驱动力极小的热弹性型,即马氏体与母相之间的界面的移动是完全可逆的
(b)合金中的异类原子在母相与马氏体中必须为有序结构(c)马氏体相变在晶体学上是完全可逆的
3、状记忆效应的分类(a)单程记忆效应
形状记忆合金在较低的温度下变形,加热后可恢复变形前的形状,这种只在加热过程中存在的形状记忆现象称为单程记忆效应。
(b)双程记忆效应
某些合金加热时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时又能恢复低温相形状,称为双程记忆效应。
(c)全程记忆效应
加热时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时变为形状相同而取向相反的低温相形状,称为全程记忆效应。
二、形状记忆金属材料的发展历程
1932年,瑞典人奥兰德在金镉合金中首次观察到“记忆”效应,即合金的形状被改变之后,一旦加热到一定的跃变温度时,它又可以魔术般地变回到原来的形状,人们把具有这种特殊功能的合金称为形状记忆合金。
1963年,美国海军军械研究所的比勒在研究工作中发现,在高于室温较多的某温度范围内,把一种镍-钛合金丝烧成弹簧,然后在冷水中把它拉直或铸成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再放在40 ℃以上的热水中,该合金丝就恢复成原来的弹簧形状。后来陆续发现,某些其他合金也有类似的功能。这一类合金被称为形状记忆合金。每种以一定元素按一定重量比组成的形状记忆合金都有一个转变温度;在这一温度以上将该合金加工成一定的形状,然后将其冷却到转变温度以下,人为地改变其形状后再加热到转变温度以上,该合金便会自动地恢复到原先在转变温度以上加工成的形状。
1969年,镍--钛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首次在工业上应用。人们采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管道接头装置。为了将两根需要对接的金属管连接,选用转变温度低于使用温度的某种形状记忆合金,在高于其转变温度的条件下,做成内径比待对接管子外径略微小一点的短管(作接头用),然后在低于其转变温度下将其内径稍加扩大,再把连接好的管道放到该接头的转变温度时,接头就自动收缩而扣紧被接管道,形成牢固紧密的连接。美国在某种喷气式战斗机的油压系统中便使用了一种镍-钛合金接头,从未发生过漏油、脱落或破损事故。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11号登月舱在月球上首次留下了人类的脚印,并通过一个直径数米的半球形天线传输月球和地球之间的信息。这个庞然大物般的天线是怎么被带到月球上的呢?就是用一种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先在其转变温度以上按预定要求做好,然后降低温度把它压成一团,装进登月舱带上天去。放置于月球后,在阳光照射下,达到该合金的转变温度,天线“记”起了自己的本来面貌,变成一个巨大的半球。
再来看一看我国对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对形状记忆合金展开研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在材料冶金学方面,特别是实用形状记忆合金的炼制水平已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在应用开发上也有一些独到的成果。但是,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在形状记忆合金的基础理论和材料科学研究方面,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形状记忆合金产业化和工程应用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
三、形状记忆合金的特性
1、形状记忆效应:合金在某一温度下受外力而变形,当外力去除后,仍保持其变形后的形状,但当温度上升到某一温度,材料会自动回复到变形前原有的形状,似乎对以前的形状保持记忆,这种效应称为形状记忆效应。
2、超弹性:在高于Af点、低于Md点的温度下施加外应力时产生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卸载就产生逆相变,应变完全消失,回到母相状态,表观上呈现非线性拟弹性应变,这种现象称为超弹性。
3、高阻尼特性:形状记忆合金在低于Ms点的温度下进行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生成大量马氏体变体(结构相同、取向不同),变体间界面能和马氏体内部孪晶界面能都很低,易于迁移,能有效地衰减振动、冲击等外来的机械能,因此阻尼特性特别好。
4、耐磨性:在形状记忆合金中,Ti-Ni合金在高温(CsCl型体心立方结构)状态下同时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可用作在化工介质中接触滑动部位的机械密封材料,原子能反应堆中用做冷却水泵机械密封件。
5、逆形状记忆特性:将Cu-Zn-Al记忆合金在Ms点上下的很小温度范围内进行大应变量变形,然后加热到高于Af点的温度时形状不完全恢复,但再加热到高于200ºC时却逆向地恢复到变形后的形状,称为逆形状记忆特性。
6、电阻特性:对于初始组织为马氏体的Ni-Ti合金,在拉伸过程中电阻与应变之间呈线性关系;对于初始组织为奥氏体或奥氏体、马氏体两者混合的Ni-Ti合金,当发生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后,曲线的斜率降低,相变前后电阻-应变关系保持线性关系。
四、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应用
形状记忆合金由于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电子、生物医疗、桥梁建筑、汽车工业及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
1、航空航天工业
形状记忆合金已应用到航空和太空装置。如用在军用飞机的液压系统中的低温配合连接件,欧洲和美国正在研制用于直升飞机的智能水平旋翼中的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由于直升飞机高震动和高噪声使用受到限制,其噪声和震动的来源主要是叶片涡流干扰,以及叶片型线的微小偏差。这就需要一种平衡叶片螺距的装置,使各叶片能精确地在同一平面旋转。欧洲和美国还正在研制用于直升飞机的智能水平旋翼中的形状记忆合金材料,一种叶片的轨迹控制器是现在已有的产品,它是用一个小的双管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控制叶片边缘轨迹上的小翼片的位置,大大改善了震动情况。形状记忆合金材料还可用于制造探索宇宙奥秘的月球天线,人们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在高温环境下制做好天线,再在低温下把它压缩成一个小铁球,使它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千分之一,这样很容易运上月球,太阳的强烈的辐射使它恢复原来的形状,按照需求向地球发回宝贵的宇宙信息。
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广泛地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不但可以提高相关设备的性能,也可以为远距离的信息传输架设桥梁,为我们更好了解地球以外的广阔天地做出贡献。
2、机械电子产品
1970 年美国用形状记忆合金制作 F-14 战斗上的低温配合连接器,随后有数以百万以上的连件的应用。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低温配合连接在飞机的液压系统中及体积较小的石油、石化、电工业产品中应用。另一种连接件的形状是焊接的网状金属丝,用于制造导体的金属丝编织层的安全接头。这种接件已经用于密封装置、电气连接装置、电子工程机械装置,并能在-65~300℃可靠地工作。已开出的密封系统装置可在严酷的环境中用作电气件连接[6]。将形状记忆合金制作成一个可打开和关闭快门的弹簧,用于保护雾灯免于飞行碎片的击坏。用于制造精密仪器或精密车床,一旦由于震动、碰撞等原因变形,只需加热即可排除故障。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各种冲压和机械操作常需将零件从一台机器转移到另一台机器上,现在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开发了一种取代手动或液压夹具,这种装置叫驱动汽缸,它具有效率高灵活,装夹力大等特点。
3、生物医疗
用于医学领域的 Ni-Ti合金是医用生物材料的佼佼者,在临床医学和医疗器械等方面广泛应用。除了拥有形状记忆效应或超弹性外,还满足化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要求,即良好的生物相容性。TiNi 可与生物体形成稳定的钝化膜。在医学上 TiNi 合金主要应用有:
(a)牙齿矫形丝 用超弹性 TiNi 合金丝和不锈钢丝做的牙齿矫正丝,其中用超弹性 TiNi 合金丝是最适宜的。通常牙齿矫形用不锈钢丝 CoCr 合金丝,但这些材料有弹性模量高,弹性应变小的缺点。为了给出适宜的矫正力,在矫正前就要加工成弓形,而且结扎固定要求熟练。如果用 TiNi 合金作牙齿矫形丝,即使应变高达10%也不会产生塑性变形,而且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stress-induced martensite)使弹性模量呈现非线型特性,即应变增大时矫正力波动很少。这种材料不仅操作简单,疗效好,也可减轻患者不适感。
(b)脊柱侧弯矫形 各种脊柱侧弯症(先天性、习惯性、神经性、佝偻病性、特发性等)疾病,不仅身心受到严重损伤,而且内脏也受到压迫,所以有必要进行外科手术矫形。目前这种手术采用不锈钢制哈伦敦棒矫形,在手术中安放矫形棒时,要求固定后脊柱受到的矫正力保持在30~40kg以下,一但受力过大,矫形棒就会破坏,结果不仅是脊柱,而且连神经也有受损伤的危险。同时存在矫形棒安放后矫正力会随时间变化,大约矫正力降到初始时的30%时,就需要再进行手术调整矫正力,这样给患者在精神和肉体上都造成极大痛苦。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制作的哈伦顿棒,只需要进行一次安放矫形棒固定。如果矫形棒的矫正力有变化,以通过体外加热形状记忆合金,把温度升高到比体温约高5℃,就能恢复足够的矫正力。
另外,外科中用 TiNi 形状记忆合金制做各种骨连接器、血管夹、凝血滤器以及血管扩张元件等。同时还广泛应用于口腔科、骨科、心血管科、胸外科、肝胆科、泌尿科、妇科等,随着形状记忆的发展,医学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4、建筑和工业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伪弹性性能和动阻尼特性,形状记忆合金被用于被动控制结构受地震影响,起到抗震的作用。应运于结构振动的主动阻尼控制等。
在机械零件的连接、管道的连接,飞机的空中加油的接口处,用形状记忆合金加工成内径比欲连接管的外径小4%的套管,然后在液氮温度下将套管扩径约8%,装配时将这种套管从液氮取出,把欲连接的管子从两端插入。当温度升高至常温时,利用电加热改变温度,接口处记忆合金变形,套管收缩即形成紧固密封,远胜于焊接,特别适合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及船舰和海底输油管道等。[1]利用记忆合金的感温驱动双重功能,制作机器人、机械手,体型微小,结构紧凑。在建筑领域,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阻尼耗能装置、隔震装置、结构加固元件。
5、日常生活
(a)防烫伤阀 在家庭生活中,已开发的形状记忆阀可用来防止洗涤槽中、浴盆和浴室的热水意外烫伤;这些阀门也可用于旅馆和其他适宜的地方。如果水龙头流出的水温达到可能烫伤人的温度(大约 48℃)时,形状记忆合金驱动阀门关闭,直到水温降到安全温度,阀门才重新打开。
(b)眼镜框架 在眼镜框架的鼻梁和耳部装配 TiNi 合金可使人感到舒适并抗磨损,由于 TiNi 合金所具有的柔韧性已使它们广泛用于改变眼镜时尚界。用超弹性 TiNi 合金丝做眼镜框架,即使镜片热膨胀,该形状记忆合金丝也能靠超弹性的恒定力夹牢镜片。这些超弹性合金制造的眼镜框架的变形能力很大,而普通的眼镜框则不能做到。
(c)移动电话天线和火灾检查阀门 使用超弹性TiNi金属丝做蜂窝状电话天线是形状记忆合金的另一个应用。过去使用不锈钢天线,由于弯曲常常出现损坏问题。使用TiNi形状记忆合金丝移动电话天线,具有高抗破坏性受到人们普遍欢迎。因此常用来制作蜂窝状电话天线和火灾检查阀门。火灾中,当局部地方升温时阀门会自动关闭,防止了危险气体进入。这种特殊结构设计的优点是,它具有检查阀门的操作,然后又能复位到安全状态;这种火灾检查阀门在半导体制造业中得到使用,在半导体制造的扩散过程中使用了有毒的气体;这种火灾检查阀也可在化学和石油工厂应用。
五、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未来前景
在形状记忆合金的实用化进程中,急需积累并分析关于材料特性、功能可靠性、生物相容性和细胞毒性等方面的基础数据资料。可以预言,随着对SMA 研究 的进一步深化,传统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材料电子一体化系统。用途:航天领域在室温下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抛物面天线,然后把它揉成直径5厘米以下的小团,放入阿波罗11号的舱内,在月面上经太阳光的照射加热使它恢复到原来的抛物面形状。这样就能用空间有限的火箭舱运送体积庞大的天线了。
1、形状记忆合金在各方面的具体发展:
(a)汽车:后雾灯罩、手动变速箱的防噪音装置、燃料蒸发气体排出控制阀(b)电子设备:电子炉灶换气门的开闭器、空调风向自动调节器、咖啡牛奶沸腾感知器、电饭锅压力调节器、电磁调理器过热感知器、温泉浴池调理器等(c)安全器具:过热报警器、火灾报警器、烟灰缸灭火栓等(d)医疗方面:人工牙根、牙齿矫正丝、导线等
(e)生活用品:自动干燥库门开闭器、卫生间洗涤器水管转换开关、空调进出口风向调节器、浴池保温器、玩具、路标方向指示转换器、家庭换气门开闭器、防火挡板、净水器热水防止阀、恒温箱混合水栓温度调节阀、眼镜固定件、眼镜框架、胸罩丝、钓鱼线、便携电话天线、装饰品等。
2、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趋势
(a)铁基形状记忆合金。因其很好的可加工性和低廉的价格而备受关注.最近的研究工作包括相变机制和影响因素,主要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合金成分配比和摸索恰当的制备工艺提高和改善Fe-Mn-Si系合金性能..(b)高温形状记忆合金。NiTi和CuZnAl合金都只能在100℃以下使用。但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如防火装置,汽车发动机的记忆合金元件的工作温度均超过100℃。在核反应堆工程中,记忆合金热动元件的动作温度高达600℃,因而研制高温形状记忆合金就成为一个主要发展方向[3]。高温用形状记忆合金在热驱动器、继电器及核工业等高温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c)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磁性形状记忆合金可以在磁场的作用下输出较大应变,同时将记忆合金的工作频率从温控状态的1Hz左右(TiNi记忆合金薄膜的热驱动工作频率最高可达100Hz),提高到磁控状态下的300Hz以上。利用磁驱动记忆合金的这些功能特性,制成的传感和驱动元件在石油、电子和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除以上所述外,正在研究的还有宽滞后形状记忆合金、窄滞后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薄膜、高屈服限形状记忆合金、低应力滞后形状记忆合金和低温拟弹性形状记忆合金等。
六、我对记忆合金以及新材料的看法和感想
通过对“走进材料世界”的学习,我对新型材料有了系统全面的了解,同时开阔了视眼,对新型材料在生活中应用充满期待。材料、能源和住处是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人类现代化文明的三大支柱。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材料是人类进行生产斗争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每一种重要的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都可以把人类与自然的斗争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每一项重大的新技术的创造与发明,往往都有赖于新材料的发展。反之,材料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一场生产技术的革命,从而大大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并给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从课上老师对材料世界的讲解,我粗略了解了一些新材料,它们有着无穷的魅力,它们的各种性能就像是魔术一样奇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在继续深入的学习中,我看到了新材料在各个领域的作用,更是让我感觉到未来世界是新材料的世界,人类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新材料。据统计记忆合金目前已发展到几十种,在航空、军事、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有着用途,而且发展趋势十分可观。从这些研究可以看出我们正在向新材料世界大步迈进,不过我们仍需要将这一步迈的更大更远。
其实,科技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科技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当中。现如今如何发掘出其更加优越的技能,如何使其应用到更为广阔的领域,是科学工作者目前所要攻克的难题。并且我始终坚信我国在记忆合金或者其他新材料方面会有更好的发展,更美好的前景。
通地这次学习,我对新材料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充满希望,作为一名专业不与此课程相关的学生,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大开眼界,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保持对新型材料的关注,并将新型材料观念传播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