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习提升能力推进依法行政

时间:2019-05-14 18:03: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强化学习提升能力推进依法行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强化学习提升能力推进依法行政》。

第一篇:强化学习提升能力推进依法行政

强化学习提升能力推进依法行政

-----法治能力学习心得

参加全省领导干部法治能力专题研究班后按照课程安排,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学习增强了推进法制型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自身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一、强化认识,提高境界

一是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到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战略方针。法治国的主要特征首先在于依法行政。行政机关行使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行政权力,必须依据代表人民意志的法律,模范地遵守法律行使行政机关职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政府受人民的委托,管理国家事务。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就是贯彻人民的意志,履行人民的重托,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为了使政府有效而正确地行使人民所赋予的权力,管理好各项事务,就必须通过正确执法,用法律来规范、保障和制约政府行为。目前,我国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有较大提高,如果我们不按法律、法规要求办事,人民群众不会答应,势必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社会稳定,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方针,严格地依法行政。二是依法行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经济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恰当地规范政府行为,如何规范好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普通公民之间的关系,如何使政府从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状态顺利过渡到依法统筹,掌握全局,适当管理,做好服务的轨道上来。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是一种直接的、微观的、权力无限式的管理方式,是一种高度集权、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的管理方式。在当前我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推进依法治国的形势下,这种管理方式经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已经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要通过依法行政,把企业生产经营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使行政管理切实为市场经济发展服务。政府不仅应按法律、法规做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

三是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宪法原则在行政领域中的体现。党中央对行政机关提出“依法行政”的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政治体制所决定的。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权力来源于人民,依法行政是人民民主国家民主政治的本质体现。行政权力的行使具有快速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政府行政机关拥有这种即时即事决策的权力,随时随地都会给社会、公民带来巨大影响。所以,迫切要求全面地实行法治,依法规范行政权力。依法行政不仅要求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且要求摒弃与封建专制残余及某些个人偏见相联系的“人治”因素,摒弃“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人治”现象,实现全社会普遍平等和依法办事的法治要求,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法律至上,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受制于法律。因此,依法行政是对行政活动的一种限制和约束,也是广大公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一种手段。

四是依法行政是行政职责和行政职权相统一的要求。从国家要求依法行政的内涵看,它包含着法律保留、法律优先、职权法定、依据法律行政职责与行政职权相统一等内容。而依据法律职责和职权相统一,则是依法行政的核心。职权是宪法、法律授予行政机关管理经济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行政主体在享有行政职权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行政职责。行政职责是义务,不能抛弃或违反。否则,行政职权将会削弱或膨胀。仅凭命令,凭局部经验,凭“长官”意志进行管理,就易造成极少数行政执法人员的任意性,以致滥用行政权力。

二、强化学习,提升能力 一是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增强依法行政观念。进一步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各类依法行政和建设法制型政府的学习讲座和集中学习,提高自己的法治观念。同时,加强自学,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严格按照计划要求,努力将《宪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内容学全、学实、记牢,真正把精神吃透,努力提高法律素质,确保在实际工作能够熟练运用法律知识,做到依法行政。

二是转变政府职能,服务经济发展。要在政府职能转变中发挥自身作用,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建立在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之间、重在间接管理,在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之间、重在动态管理,在事前管理和事后监督之间、重在事后监督,在管理与服务之间、强调服务的管理方式,切实发挥好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在实际工作中,把重点放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严格对重要领域的行政监管等方面上来,减少项目审批环节、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增强企业发展的自主性。通过法律的手段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力,限定政府规制的范围,建设法制型政府。积极参与政府自身建设,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和谐稳定为第一责任,以群众满意为第一追求,求真务实做好工作,建设服务型政府。

三是严格依法办事,规范行政行为。作为领导干部,在今后工作中我将认真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工作,管好自己该管的事情,绝不违法插手各类政府管理权限以外的事情,不断规范分管部门的行政许可权限和程序,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需要行政审批的事项,绝不允许相关单位擅自审批或要求审批,并严格审批程序,杜绝各种违法行为,确保各项审批活动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依法进行。

四是强化法制教育,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为政清廉、全心为人民服务的执法队伍是建设法制型政府的需要,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努力实现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经常化、内容具体化,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法水平。同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管理,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认真执行“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的基本要求,坚持“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努力推进行政执法工作公开化,对执法违法、执法过错行为,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

第二篇:强化行政监察推进依法行政

强化行政监察推进依法行政

来源:中国监察2011.06

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指出,要严格执行新修改的《行政监察法》,充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作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行政监察理论研讨会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各级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以及全国行政检察理论研讨会的精神,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供有力保证、发挥重要作用。

强化行政监察推进依法行政,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依法行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党中央、国务院对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依法行政放在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位置,强调政府各项工作都要依法办事。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着力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工作,大力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意识,大力推行依法行使权力,大力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大力实施各项公开制度,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010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必须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2011年11月,1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这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和政府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坚强决心。各级检察机关要站在政治和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和要求,强化行政监察,切实增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使命感和自觉性坚定性。

强化行政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关键要突出工作重点。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监察机关作为政府专门监督机关,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坚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的发展。要进一步做好执法监察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大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央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政策等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并抓紧建立监督检查工作常态化机制,确保对监察对象廉洁从政的监督检查,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进一步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深入推进政府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以廉政建设的新成效督促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严格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进一步

做好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效能;要进一步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促使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增强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切实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强化行政监察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各级监察机关不仅要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中发挥促进和保证作用,还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当前,要认真贯彻实施修改后的《行政监察法》,全面履行法定职责,正确行使工作权限,切实做到依法检查、履职尽责。要不断提高履行职责能力,加强内部监督制约,进一步改进作风,督促监察干部牢记使命任务,始终保持求真务实、谦虚谨慎、埋头苦干的作风,以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作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群众检验的实绩。

第三篇:强化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国(提纲)

强化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国

一、依法治国的提出背景及其必要性、重要性

(一)依法治国的提出背景

(二)依法治国的难点和关键是依法行政

1.从国家行政机关执行的法律、法规的数量来看,在所有的法律法规之中,依赖政府执行的法律在80%以上。

2.从行政管理的范围来说,行政是由政府承担的。一个国家的整个管理活动都是由各级行政机关进行的。

3.从实践经验看,行政权力行使的特点之一是首长负责制,是命令和服从。同时,行政事务的繁杂性和紧迫性,要求行政机关必须强调办事速度,强调行政效率,并给予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以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二、树立法治理念,提高行政能力

1.善法恶法标准理念

2.法律至上理念

3.法的统治理念

4.奉行人道主义法文化和权利文化

5.一切公共权力都来源于法律,并且最终都受制于法律

三、推进依法行政,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

贯彻依法行政要求我们做到:

1.抓好领导的学法用法提高对公务员法律素质的要求

2.抓好行政执法人员这个“重头”的学习

3.加大依法行政的督查力度

4.注重学习,学会用法律思维

第四篇:强化依法治理 推进依法行政 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到全党面前。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再一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并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无疑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目标,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指南。

一、依法行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和谐社会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反对社会的无序化与无序状态。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没有公民法治素质的提高,没有依法办事的落实,就不可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就不可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和谐社会建设就无从谈起。由于和谐社会只能立于法治基础之上,因此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要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遵纪守法,更加要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能够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法治关注的焦点是有效制约和合理运用公共权力。依法治国就是把法律从作为国家和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手段和统治工具变为人民在当家作主的前提下以法来有效管理国家、约束政府权力,使其合理运用、不致滥用和腐败,从而使国家权力服从于社会公众的共同意志,政府的权威从属于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的法治权威。从各国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在于建设法治政府。政府在建构和谐社会中扮演双重角色:建构和谐社会主要就是通过削减政府职能和重塑政府来理顺社会关系;而作为改革和法治建设的推动者,又需要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有所作为,而不能消极无为。政府之于建构和谐社会的这种双重属性,就注定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构法治政府成为建构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一个国家的整个管理活动都是由各级行政机关进行的,行政权力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凌驾在社会之上最具权威的公共机构,是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的公共权力,是社会公共利益的集中代表和体现。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政府管理任务的繁重,现代行政权力急剧膨胀,介入各个领域、各条战线。行政司法、行政调解、行政仲裁、行政合同等都在急剧增加。由于行政权力属于国家公共权力,具有强制性和单方面性,而且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直接关乎公民权益的得失,行政权力对公民权益影响具有普遍性,几乎是“从摇篮到坟墓”,与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行政权力无处不有,无处不在。行政机关能否合法有效地行使好行政权力,管理好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行政权是把双刃剑,依法行政有助于理顺社会关系,而违法行使则会导致社会关系的恶化。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行政权力的建设和制约。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活动。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作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法律监督,促进依法行政

构建和谐社会,既要求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也要求政府和行政机关承担责任。同时法治政府也应当是责任政府。一个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责任的社会。没有责任感,任何社会都不会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责任感,个人的发展就会变成自私自利。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没有责任感的社会,其凝聚力就会大大被削弱,社会的和谐程度更会受到损害。和谐社会法治基础中最坚实的根基就是规定明晰、追究得力的法律责任。如果政府在侵犯公民权益之后无须承担责任,社会公众也决不会自动地对社会尽义务,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因建立在虚假的法治基础之上而不可能实现和谐。20世纪70年代以来,面对科学技术发展变化、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环境条件,国际社会普遍开展的政府再造运动使政府行政组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机构、也不再是与社会公众相脱离的力量,而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责任是社会公共责任的核心,政府承担责任是改善和发展公共责任机制的重要保证。科学技术发展变化、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背景条件,这些背景条件对政府管理的要求也是共同的。这些背景条件决定了中国的转轨并不只是经济体制上的转轨,更应是政府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从政府管理活动以行政组织的规则为导向到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导向;从强调政府管理对维护统治的工具性作用到强调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性作用;从强调政府管理活动对上级负责到强调对社会公众负责,建立和发展社会公共责任机制,建立政府责任追究机制,由只是注重规范社会其他主体的行为到注重规范政府自身的行为。

和谐社会要求法治政府应当是一个责任政府,要有强烈责任意识,谨慎作为,不做不利于社会关系和谐之事;要敢于负责任,积极行使职权,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要有能力承担法律责任,一旦出现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问题,能够撤销或者改正行政决定,纠正错误;能够通过行政赔偿等方式弥补公民的权益损失。

现代行政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虽然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有了较为完备的行政法律体系,但并不能说我们的行政法律都发挥了充分的作用,虽然说法律制度生效之后便具有法律效力,但不少行政法律制度出台之后便不幸被束之高阁,并无实效,有的在执行过程中走样、变形;如果行政法律制度仅仅停留在法律文本上却并未成为能够行动的“活法”,有效力而无实效,那就有可能诱致社会关系的失调;造成这种失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行政法律制度因滞后于实践而无法有效地调整社会关系,行政法律规定因过于抽象而无法付诸实施,行政法律制度安排不当导致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收益,行政法律制度因刚性不足而被其他制度取代,行政法律制度安排因不切实际而致实施成本高于收益,而更多的是行政执法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造成的。

行政法律制度的失效,会以多种方式导致社会失调。一种行政法律制度安排通常负责理顺一类社会关系,如果行政法律制度安排徒有其名、缺乏实效,那就会导致这类社会关系因有法不依而失调。行政法律制度的失效还有可能产生传染性,一种行政法律制度的失效有可能殃及其他行政法律制度的实效。行政法律制度失效还有可能产生负面示范效应,一起违法不究有可能引发同类违法事件的泛滥,一次违法成功产生再次违法的激励。这显然严重损及法律权威,产生更大范围的社会失调。

行政行为的失误和不尽人意之处在所难免,而任何一种行政救济方式都有其局限性,所以不断拓展渠道和完善制度以减少失误也是行政制度的自身客观要求。尽管我国已实行行政复议、诉讼等制度,但实践中最终受到行政复议、司法审查的行政处罚行为仅占行政处罚事件的万分之一左右,而且无法通过复议、诉讼得到救济的情形仍然不少。何况事后的救济总令人无奈,从方法论的角度,要使一事达成最佳效果,必须要从事前、事中、事后加以全面的考量,就行政行为而言,就是要加强监督,建立完整的法律监督体系,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有权力就必须有监督。要使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就必须把行政执法活动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一套法律监督机制: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专门行政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和社会团体、人民群众、社会舆论的监督。这些监督从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面就行政行为的各个阶段加以监督,保证了行政机关对行政法律规范的正确实施,对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法律监督工作仍然不够有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相当严重,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从目前的监督体系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监督体制不尽合理,不少监督部门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一些监督部门力量薄弱, 地位偏低、权力不足、权威性差,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许多空档;监督制度不够健全,一些地区、部门的监督工作尚未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具体化,对于执法者的腐败渎职行为往往靠搞运动式的突击检查来“紧急救火”,追求轰动效应,但过后依然如故,未普遍建立并认真实行监督责任制,面对执法违法行为时难免出现相互推诿、无人查究的现象。一些监督部门职能重复、交叉过多,监督权责关系未理顺;监督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对行政执法部门尚未形成应有的监督合力。监督不力,惩处不严,;执法监督手段单一,效果差;执法监督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严重,在执法监督检查中习惯于搞“既往不究、下不为例、亲疏有别”,此种做法往往成为一些执法犯法、滥用职权、贪赃枉法者的避风港和保护伞,以上种种导致了执法行为的偏误及其损害后果往往难被追究责任,监督检查的结果往往无人负责处理,对监督者自身的违法失职行为缺乏监督。

为了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精神,建设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理应严格实行责任制,从制度上明确规定某一公共权力行使过程以及对它的监督检查究竟由谁负责,监督检查结果究竟由谁负责处理,责任必须具体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头上。如果执法者有违法、不当或失职行为造成损害后果,必须承担相应责任,真正做到“执法者受监督、负责任”;如果监督者有违法处理、处理明显失当或拖延不处理等违法失职行为时,也必须承担相应责任,真正做到“监督者受监督、负责任”。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从思想上要进一步提高对法律监督制度的认识,充分认识到没有严格的法律监督的权力,最终将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外,更要在体制上要进行改革,完善监督程序。在坚持和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信访、公开电话、行政执法与监督机关负责人接待日等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拓展渠道和形式,以更好地弥补行政执法的失误和不足,切实保证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合理、合情,将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监督,改革为以依法治理为具体实施手段的外部法律监督体系。其关键在于确立一个明确的职能7部门、依据有效的制度、运用合理的手段来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而我们现有的机制中就这样的部门、制度与手段,并不需要去重新创设,这就是全国人大和国务院赋予司法行政部门的依法治理和考评,只是我们一直没有充分运用和发挥过,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依法治理的功能,并在实践中有所创新,目前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将得到改善。

三、积极开展依法治理,推进依法行政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和四五普法规划要求把学法和用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积极开展地方依法治理工作,逐步实现各项事务管理的法制化,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法制教育和依法治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依法治理不仅是具体地实践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会激发起广大公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大大提高法制教育的效果;同时,法制教育又为依法治理提供思想基础,有力地推动各项工作沿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反过来,权大于法、情大于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的存在,会严重削弱法律的权威地位,极大挫伤广大公民学法的积极性和热情,成为制约法制教育深入开展的一个心理因素。行政机关是推进依法治理的一支主力军,同时也是依法规范公共权力的重点对象。因此,需要通过行政法律制度创新来实现行政管理领域依法治理的目标。

1、抓好领导的学法用法。实现依法行政,责任在政府,关键在领导。由于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特殊作用,其法律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进而关系到能否确保“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的贯彻实施,故须大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以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为目标,抓好领导干部这个“龙头”。

牢固树立和维护宪法、法律的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为深化依法治理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不断增强法律观念,提高法律素质。要克服特权意识,将自己的一言一行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中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当特殊公民。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要健全制度、突出重点、讲究方法。针对领导干部事务繁多,责任重大的特点,要强化中心组学法、党校轮训、学法用法登记、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学法用法考核检查等制度,并作为干部任职、晋升、奖惩的依据。

面对法律知识及条文的繁复,领导干部不可能全面掌握和理解,应把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各项事务的能力作为重点。为激发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内在动力,要讲究方法,使学法用法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2、提高对公务员法律素质的要求。这包括在公务员资格考试内容中加大法律知识所占比重,采取多种措施促使行政执法人员不断更新法律知识和增强法制观念,就任行政执法机关领导职务前必须通过相应的部门行政法律、法规知识综合测评。

⑴对于重要行政执法部门的公务员资格考试内容而言,法律知识的比重目前至少应占一半以上。这是因为,依法行政是对公务员最基本的要求,而以往出现的不少行政违法行为和某些重大行政失误,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行政人员的法律素质低,缺乏基本的行政法律知识所致。首先应在行政执法队伍的入口就把好法律素质关。

⑵由于行政法律规范的面广量大,而且相对来说变动较快,这就要求有行使执法权的公务员不断更新法律知识,熟悉有关的现行法律规定。更新法律知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如增大业务学习内容中法律知识所占比重,脱产参加短期培训等。

⑶由于现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如果不熟悉与本行政部门直接有关的法律规范,是难以胜任行政领导工作的;特别是对于重要经济管理和行政执法机关来说,其机关首长(包括其主要的业务部门负责人)的法律素质如何,对该项行政执法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凡拟就任行政执法机关领导职务人选,必须经过相应培训,只有通过了以现行部门行政法律法规为主要考试内容的专门和综合测评者,方有任职资格。

3、抓好司法、行政执法人员这个“重头”的学习。由于司法、行政执法人员是直接实施法律的具体者,一是要求他们对国家新修订颁布的政策法规先学一步,做到早理解早掌握;二是要求他们对专业法律法规要在掌握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加深理解;三是要求他们根据岗位实际需要,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具体实施上,一是要狠抓学法制度的落实。坚持“一月一法”、“一法一考”、“考试”等制度,以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专题培训与系统学习相结合,提高法律知识水平与增强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等方式促进法制宣传教育经常化。二是要严格推行持证上岗制度,通过岗位资格培训,明确执法职责、执法权限、执法依据、工作标准和程序要求以及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和过错责任,确保他们能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

4、加大依法治理的督查力度。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能,认真履行组织、协调、指导、监督依法治理工作的职责,除了紧紧依靠各级人大,主动配合人大有关部门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执法检查外,还要接受对违法行政的举报、投诉。依法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静止的现象。对于行政行为垢事前布置、预防,事后的救济已有不少的渠道、方法,而对于产生问题最多、矛盾最容易激化的行政行为过程,还没有有效、明确的机制与部门予以督查。目前各地推行的机关交通投诉只是基于公务人员的基本行为规范,更多的是针对人而非针对事,其手段也只限于党纪、政纪。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相较于计划生育这一国策处于更高的地位,作为职能部门,司法行政部门责无旁贷地负有依法治理的督查责任,司法行政部门应设置专职机构受理对违法行政的举报、投诉,将的静态依法治理书面考评改为动态的随时考评,督促行政机关纠正违法行为,及时依法履行职责,促进依法行政。

第五篇:方城县工商局强化监督机制推进依法行政

强化监督机制

推进依法行政

-----方城县工商局推进法制建设侧记

方城县工商局着力强化执法监督机制,积极推进法制工商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1月至10月全局办理各类经济违法案件近1500起,无一起复议撤销和行政败诉现象。在主动征求县纪委、县检察院等有关部门监督指导中,连连受到称赞。

2011年3月,方城县工商局新一届党组成立,有着30余年工商工龄、长期身居一线、深谙市场监管执法工作的新任党组书记、局长王宏亲自抓法制型工商建设,着力开展内容丰富具体、形式多样有效的执法监督,积极打造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浓厚氛围。

健全内外联动监督机制

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执法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立案件清理检查组、案件回访调查组、案件协调执行组、案件整理归档组等工作机构,负责定期对全系统行政执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以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县局法制股主要负责行为监督,纪检监察室和人事股主要负责行为主体责任追究的监督工作模式,明确监督职权及责任,加强监督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形成监督合力。

二、建立健全综合长效的层级监督机制。建立县局法制股、工商所法制员监督工作网络,强化法制机构层级监督纠错职能;建立和完善专项检查和综合检查相结合,平时检查和检查相结合的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机制,督促和约束各单位和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三、建立与县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一、建立健全分工协作的内部监督机制。县局成立由

县局与方城县人民检察院联合下发了《方城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方城县县人民检察院关于在全县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实行风险分析指导,由检察院对我局行政许可、执法监管、案件查处等易滋生职务犯罪行为的风险点实施重点监控,提出检察建议,并适时会商,共同排查,研究制订职务犯罪预防措施,对检察建议提出的预防措施和对策要积极落实,并及时向检察院通报落实情况。

四、建立健全灵敏畅通的外部监督机制。建立完善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及质询的答复制度,重视并认真采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有益意见、建议;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对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核实,依法及时做出处理;建立健全举报、申诉制度,积极开辟公众信箱、公开电话、互联网络等途径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举报和申诉。

全方位实施执法监督

该局实施执法监督的内容具体,重点突出。

一、对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一是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各执法单位须按照要求,及时将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国家政策、地方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以书面形式向县局报告,确保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政策在执法工作中得到落实。二是开展专项检查。县局组织法制股、监察室、效能办等股室定期对各执法单位法律、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在全系统进行通报。对贯彻不力、落实不到位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

二、对制定、发布规范性文件行为的监督。一是实行规范性文件法制审核制度。根据《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规范性文件审查办法》的规定,对以本局名义制定的有关执法工作的规范性文

件,拟稿单位起草后,须先交法制股进行审查。法制股审核无误后,方可提交局长签发。二是实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根据《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的规定,对以本局名义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严格落实在发布后二十日以内报送同级人民政府进行备案,严格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三是建立规范性文件的评估和定期清理制度。定期对规范性文件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变动情况,适时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修改和废止。

三、对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监督。一是建立对已取得执法资格人员的定期考核制度,对考核不合格人员暂停其执法资格并待岗培训,督促执法人员加强学习,自觉提高自身执法素质。二是建立执法证管理制度,根据执法岗位对执法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考核和资格认定,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执法能力和水平,认真开展执法证件的年审和日常管理工作。

四、对行政许可行为的监督。一是看行政许可的受理审核程序是否合法;二是看办理期限是否超越法定时限;三是看有无越权办理行政许可手续现象;四是看受理行政许可手续时,其前臵要件和前臵批准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五、对行政处罚行为的监督。一是实行立案备案制度。各办案机构在立案之前,须到法制股进行立案备案登记,经法制股审核符合立案条件的,方可报主管局长签批,从而避免多头执法和随意撤案、销案现象,实现对案件的事前监督。二是加大对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审核力度,严格执行《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和执行标准》,强化对处罚案件的合理性审查,避免行政处罚的随意性,规范和促进执法人员合法、合理地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三是加强对处罚文书的

说理性审查,推行说理性《案件调查终结报告》、《行政处罚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要求处罚文书叙事完整、用词准确、说理充分透彻、有理有据,特别要对自由裁量权行使的理由和是否采信当事人陈述申辩的理由进行说明,达到以理服人和宣传教育的效果。四是实行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县局成立案件审理委员会,制定了《方城县工商局案件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对于案委会工作规则规定的十一类案件,由办案机构向法制股提出申请,法制股审核后,认为需提交案件审理委员会讨论时,由法制股提交,经集体讨论后决定作出处罚意见,从而确保重大、疑难案件的办案质量。五是实行案件限时办结制。法制股在办案机构立案70日后没有及时结案的案件,下达案件催办通知书,在限期内仍没有结案且没有办理延期审批手续的,由法制股提请局长办公会议审批,交由其他办案机构查处,由监察室调查超期结案的原因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六是采用个案评查和集中评查的方式对执法案卷进行评查。个案评查由法制股在案件核审时,对案件承办人员当面讲评、当场纠错、及时规范。集中评查由法制股、监察室、办公室、效能办、监管股、经检队等单位组成案件评查组,对全局的阶段性案件定期不定期进行集中检查评比,从执法程序、处罚结果、执行情况、案卷归档等方面进行考核,评选优秀法制员和优秀案卷,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和年终公务员考核的依据。七是进一步完善法制员制度,强化法制员职能。加强法制员培训,全面提高法制员的案件核审能力、法制监督能力以及执法指导能力。各工商所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件要先由法制员审核把关,发挥工商所法制员对基层执法行为的监督作用。八是落实案件回访制度。由法制股、纪检监察室、效能办、监管股等股室组成案件回访机构,运用信函回访、电话回访、上门回

访、委托回访等方式,对办案机构所办理的案件进行不定期抽查回访。案件回访的内容主要是办案机构行政处罚程序是否合法,办案人员在办案中是否存在“吃、拿、卡、要”、以权谋私及不廉洁、弄虚作假等行为。严格实行案件回访定期通报和纠错制度,对于回访中发现的错案以及违法行为,及时给予纠正,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六、对行政强制行为的监督。一是加强对行政强制措施文书的管理,从源头监控强制措施的使用。建立强制措施文书的申领、登记、保管、使用、报告制度,由各办案机构法制员负责强制措施文书的保管,建立使用台帐,对强制措施使用的日期、种类、依据、涉及的财物名称和数量等如实登记。二是严格程序,强化监督,实行强制措施的事后评查、究责措施。办案机构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采用任何一项行政强制措施都要有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须得到主管局长批准,并填写有关事项审批表;行政强制的种类要明确,必须使用规范文书,且配套使用;引用法律法规要准确,条、款、项引用要全面到位。三是严把行政处罚案件强制执行关。各办案机构办理的案件,应当做到处罚适当、程序合法、自由裁量幅度适宜,为案件执行提供前提条件;各办案机构认为需提起强制执行的案件,要经办案机构集体研究后,提交县局案件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避免提起强制执行的随意性。四是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将违法违规实施强制措施行为作为执法监督的重点之一,对未经审批擅自实施强制措施、强制措施文书保管不善、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实施强制措施、强制措施文书填写不规范、没有送达相关文书以及查封、扣押的财物保管不善、未经批准擅自解除等行为的予以追究责任。

七、对行政不作为行为的监督。重点加强对市场监管不力,行政审批效率低下,查处违法案件不力、有案不查,“以罚代管”,“以罚代刑”、不按规定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等现象的监督。一是开辟受理工商机关行政不作为投诉渠道,设立举报箱,开通举报电话、专门电子邮箱,及时、准确掌握情况动态,实行内、外部监督相结合,充分借助社会各界的监督力量,加大监督力度。二是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让行政相对人更多了解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职责和程序,进而更好地进行自我权益保护。三是每年开展1—2次社会评议活动,以工商所辖区为单位,开展问卷调查,让监管服务对象给工商干部在行政作为方面的表现评分亮牌。四是加强对“以罚代刑”行为的监督。县局成立领导小组,对各办案机构查处的阶段性案件逐个进行清理检查,对涉嫌应移送司法机关而瞒报、漏报的案件,追究相关单位及个人的责任。法制股在核审案件时,严格掌握案件移送标准,对涉嫌移送案件明确提出核审意见,切实加强法制监督。加强与检察机关的沟通协调,主动提请监督指导,规范执法办案、降低执法风险。

不断改进和完善执法监督

为确保此次监督检查工作顺利进行,县人民检察院和县工商局联合成立执法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县工商局局长王宏任领导小组组长,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吴运广、党组成员陈文忠、县工商局副局长闫天同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县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局长徐留栓、预防职务犯罪局局长赵志华、县工商局纪检组长陈然、党组成员赵家坡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法制股,成员由法制股、效能办、监察室、监管股、注册股、办公室负责同志组成,办公室在领导小组的具体领导下实施本次监督检查工作。

一、从案件全面排查做起,规范案件办理

此次监督检查的对象是全县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各办案机构2010至2011年6月份以来下发的所有行政处罚案卷,检查的重点是案件办理的程序是否合法、定性是否准确,履行是否到位,申请执行是否及时,案件装订是否规范以及在行政处罚过程中是否存在吃拿卡要、以权谋私、弄虚作假以及其它违法违规行为,共整顿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1451起,经分段审阅合格案件1032起,有问题案件419起涉及罚没金额1628714元,已履行658710元,未履行970004元。经过督促共完善案卷93起,追缴罚没款40600元。

二、从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入手,规范执法行为

对于此次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及时汇总向党组报告,并在全系统进行了通报。这些问题实际上反映出当前在我系统内部,干部队伍素质偏低,执法理念相对落后,执法监督力度欠缺。针对这些问题,县局将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增加执法监督检查频次,实行立案备案、案卷统一管理制度,实现由案中审核向案前案后监督的延伸;拓宽外部监督渠道,在机关办事窗口和工商所的明显位臵设臵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并通过定期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意见、建议。

二是加强行政执法责任制。坚决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解决不愿追究、不敢追究、不能追究的问题,特别是对那些不负责任、滥用职权、执法违法而导致过错的要一追到底。

三是加强法制培训。建立对执法人员的定期轮训制度,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案例分析、模拟办案、模拟法庭和岗位练兵竞赛活动,充分调动执法人员学法、用法的热情

和积极性。

四是加强廉政教育。廉政教育要具有针对性、时事性、连续性和系统性,有效利用周二学习日时间,通过切实有形、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潜移默化,使执法人员的廉政信仰逐步树立,廉政警钟长鸣耳边。

三、从构建责任追究机制入手,预防违法违纪行为

对于此次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县人民检察院和县工商局将按照有关规定,依法予以处理。涉嫌职务犯罪的,依法移送县人民检察院追究刑事责任;对于行政违法行为,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的规定,对应当承担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执法人员,依法给予诫勉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责令离岗培训、调离执法岗位、取消执法资格的行政处理。各办案机构在今后的行政执法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及《方城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执法监督工作意见》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确保行政执法行为合法、规范,所办理的案件,要符合办案程序要求,做到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合法、对象合法、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法规正确、证据充分、自由裁量适当,确保行政复议无撤销,行政诉讼无败诉。

(方城县工商局

董松林、王毓君、李杰)

下载强化学习提升能力推进依法行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强化学习提升能力推进依法行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强化依法治理推进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

    强化依法治理推进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强化依法治理推进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南昌市司法局熊晓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提升统计能力、强化优质服务

    提升统计能力、强化优质服务 在中国飞越发展的今天,各县区统计部门和广大统计人员都应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计能力建设活动为契机,以全面提升统计能力为主线,着力加......

    浅谈提升档案行政执法推进依法行政

    随着法制建设不断深入,档案行政执法在档案法制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愈显重要。就目前而言,档案部门的执法多数采取专项执法、档案行政执法与等级复查相结合、档案部门与有关部门......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推进和谐公路建设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推进和谐公路建设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把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依法执政体现在公......

    强化融入和学习意识 努力完善和提升能力

    强化融入和学习意识 努力完善和提升能力 ——xxx挂职锻炼工作总结 根据组织安排,我于今年四月份到省政府金融办挂职锻炼,任省金融办主任助理。对于这次挂职锻炼的机会,我深感机......

    法院强化学习教育提升司法能力工作汇报

    强化学习教育,提升司法能力2004年以来,XX市法院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注重提高司法能力,加大从严治院的力度,院领导班子团结干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法官、干警的综合审判能力、执法水平......

    推进依法行政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考试时长:60分钟 考生: 总分:100 及格线:60 考试时间:2017-08-24 12:21-2017-08-24 12:29 92分  1.当发生下位法和上位法发生抵消冲突的时候应该依据( )......

    工商局强化依法行政意识 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

    仪 陇 法 治第七期二0一0年四月三十日仪陇县工商局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为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廉政建设,增强干部队伍依法行政的纪律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