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匆匆》说课设计2
《匆匆》说课设计
说教材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是第四组课文中的第二篇,是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要求在学生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展开联想。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有:一是教育学生要珍惜时光,不要让时光匆匆流去;二是要学会从阅读的内容展开联想的读书方法。文章多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大量的叠词,语言优美,读起来轻巧、婉转,适合朗读背诵。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体会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匆匆》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字优美,含义深刻,适合朗读。在读中品味,读中感悟,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的重点是朗读品味时间是怎样匆匆而逝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读中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语言的美,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说教法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为此本课我主要采用朗读探究、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的方法:
1、围绕课题质疑。从课题入手,抓住“匆匆”两个字,理解题意,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
2、抓重点词句品读感悟。让学生充分读课文,找出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有关片段和句子,如“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在读中理解,领悟这些语句是如何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
2、抓住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文章开头和结尾都用了一个设问句:“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抓住这个设问句,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提了一个什么问题?作者回答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从中你感受到什么?让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与同学交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想开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自己联系到他人„„拓展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充分感知语言材料,自己读课文,品读感悟,渗透了“读(课文)、思(问题)、划(重点词句)、悟(感受)的学法。读写迁移法:读是吸收,写是表达。在学生朗读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日子来去匆匆后让学生也写写自己或身边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相促进。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学习方法。
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鼓励质疑
首先师生谈话,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时间的诗词、名言,初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然后教师自然导入:“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时间的文章——著名现代作家朱自的散文《匆匆》”板书课题后鼓励学生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这些问题你想怎么解决?”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自主阅读状态。
二、初读感知,读中悟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然后在全班交流“通过读书,你都读懂了什么?”教师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
三、细读探究,品味感悟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我指导学生自主朗读,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探究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里具体描写时间来去匆匆的语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2、交流感受:你读懂了什么?从句中你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3、师生品味重点句子“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于是,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掩着面叹息„„”
4、师生交流评价
在这里我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教学内容,同时又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学生自己朗读喜欢或感受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独特体会,真正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而师生共同研读讨论重点句段,有利于解决重难点,也体现了互动性。
5、仿写句子: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身边的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几句话。
教学中不仅注重读的指导,还要进行写的训练。在这里我由读引入写,让学生在读懂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照本段的写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仿写练习,通过仿写,进一步体会时光的匆匆,进行了知识的迁移。
四、感情朗读,深化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特别强调,把正确、流利、有感情三方面的要求贯穿到各个学段。教学时,我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特别是指导朗读的层次性。一开始,教师范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再让学生自主研读,找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最后让学生配乐读。文章多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大量的叠词,语言优美,读起来轻巧、婉转,在美妙、抒情的乐曲中朗读,就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了。学生在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再次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课后延伸,拓展阅读。
抓住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作者回答了没有?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想开去,积极拓展他们的思维。并让学生懂得要深化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就要从所读的文章想开去,展开联想的读书方法。
另外,为了把课内课外有机融合,适当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我还布置了课外阅读作业:
1、读一读《跟时间赛跑》和《长歌行》。
2、写一句有关时间的句子做为自己的座佑铭。
3、读一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荷塘夜色》、《春》等著名的散文,学习积累优美的语言。这样让学生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
板书设计上,我力图遵循简洁、美观、实用的原则,板书重点词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积累优美的语句。
第二篇:匆匆说课
《匆匆》说课稿
一、说教材
《匆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二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本组的训练重点是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匆匆》虽篇幅短小,结构较为单纯,句式大多简短,却运用了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将不易察觉的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教育学生要珍惜时光,不要让时光匆匆流去;二是要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6个字词:头涔涔、泪潸潸、挪移等,并能准确地写出来;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精读第四自然段,感悟作者面对时间流逝的复杂心情,懂得珍惜时间;
4、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5、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难懂的词、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并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说教法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谈话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讲授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练习法及设问解疑与讨论并举的教学方法,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其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练习法是为了让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又学会运用语言,而设问解疑与讨论并举的教学方法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三、说学法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读读、想想、议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通过朗读课
文,初步感知课文并学习生字词,而在语言表达、思维的能力上通过读读、写写来加强锻炼,同时让学生积累规范语言,感受时间的匆匆,体味作品的语言美。
四、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六年级的学生愿意动脑筋,对语文课比较喜欢,有一定的学习的自觉性。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鉴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对比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用多媒体播放出古人描写时间的诗句,让学生感受时间的流逝,说出自己的感触。并在适时的引出所要学习的课文《匆匆》。
(二)走近作者
介绍作者的基本信息,还简单说一下作者的散文特点,并介绍了《匆匆》的写作背景。
[设计理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初步感知课文
我会先让学生带着任务朗读《匆匆》,之后引导学生把不会读、不理解的生字词找出来,先扫除学生对生字词及难理解词语的障碍。在这期间,我会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字词及对词语的理解。
扫除基本障碍之后,我将与学生一起解决:时间是怎样匆匆的?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时光匆匆流逝的句子,引导学生总结出:时间是来得无影无踪,去而不复返的。
[设计理念]我让学生带着任务朗读课文,是想培养学生认字写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之后先扫除基本障碍,是为了让学生接下来可以更好的学习这篇课文。提出“时间是怎样匆匆的?”这个问题则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时光不等人。
(四)读一读,写一写
在“读一读,写一写”这个环节,我采用的是仿照句式造句的练习方式,我会先用多媒体展示文中的原句,再给出与此相仿的句式,让学生用自己所想去填写空白处。这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思考:在匆匆易逝的时间里,该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该留下什么而不让自己留有遗憾?
[设计理念]我觉得学生自己思考出来的答案,学生可以更好的记住,更能理解得透彻,同时又能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
(五)课后作业
我在作业这一块是让学生背诵课文,并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设计理念]背诵一是为了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体会情感;二是这篇课文实乃经典之作。而找自己喜欢的句子则是为了下节课而作准备,并且让学生积累更多好的语言。
(六)板书设计
在这一课时,我只是简单的板书一下问题,与总结出来的答案。
匆匆
朱自清
问题:
时间是怎样匆匆的?
来无影无踪
时间去一去不复返
[设计理念]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洁实用的原则。这样的板书既简明扼要,又把时间是如何匆匆的表现出来了。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我会先让学生集体试背诵一次课文。
[设计理念]这是为了检查学生课后是否有去学习。
(二)整体感知课文
课文总共五个部分,我将先引导学生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再把每个部分所
讲了写什么总结出来,从而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理念]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在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去加深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三)品读文中精彩句段
在“品读文中精彩句段”这样一个环节,我先用多媒体展示精彩句段,再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先进行思考之后,在引导学生分析,从而理解作者在这之中所要表达的感情。再之后就是总结出结果。
[设计理念]我抓住重要句段进行分析,是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在品读的过程中,我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而之后我给出答案则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组织自己的语言,并加深印象。
(四)思考
文中最后一个部分,我会出示: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让学生思考:此时作者是否得到答案了?你从中是否得到答案了?
[设计理念]而这个环节,我只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答案并没有统一标准。这样学生能够自身感受时光易逝,从而更懂得去珍惜时间。
(五)阅读链接
阅读链接只是对本篇课文学习的一个扩展,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我用了本文的课后一首清代钱鹤滩的《明日歌》来启示同学们: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能尽力争取和失而复得,只有时间难以挽留。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永不回头。
[设计理念]在扩展这里,我是采用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白“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的道理,再进一步增强珍惜时间的意识。
(六)课后作业
1、回去写一篇《匆匆》的读后感
[设计理念]我在作业布置上是让学生写读后感。写读后感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把自己的感触写下来,时刻记住时间不等人。
(七)板书设计
匆匆
朱自清
叹──时光飞逝
悔──碌碌无为
劝──珍惜时光[设计理念]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既简明扼要,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所以板书设计上,我力图遵循简洁、美观、实用的原则,板书重点词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篇:匆匆-说课提纲
《 匆 匆 》
**************************************************
说 课 提 纲
授课人:王世明 授课地点:语音室 授课时间:5月9日
《 匆 匆 》
说课提纲 授课人:王世明
一、说教材
《匆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制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文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情感、价值观目标: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体会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匆匆》文字优美,含义深刻,适合朗读。在读中品味,读中感悟。重点朗读品味时间是怎样匆匆而逝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读中体
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语言的美,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二 说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探究、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的方法,围绕课题质疑。抓重点词句品读感悟。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在读中理解,领悟这些语句是如何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三 说学法
放手让学生去充分感知语言材料,自己读课文,品读感悟,渗透了“读、思、悟的学法。四 说教学程序
(一)课前巩固:课件展示课文中的生词和注释。
(二)了解朱自清。
1、老师课件展示,朱自清简介。
2、学生通过课件了解课文作者。
3、谁有对作者介绍的补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就是这位在现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家在他24岁的时候竟然感到自己虚度了时光,感到自己的双手空虚了,感到时间的匆匆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经典散文——《匆匆》
1、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读课文。
2、练习说话:结合课文内容,用“匆匆”说一句话。
“作者因为自己的八千多个日子匆匆而过而感到万分悲伤。”
(四)再读课文,体味情感。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认真听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可以在书上划出来。
“迷茫、惊骇、哀伤、无奈、懊悔、不甘”
3、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把握情感,尝试朗读。
4、展示朗读,品评提高。
(五)细读课文,学习技巧。
过渡:“ 时间,无影无形,无声无息,若即若离,看不见,摸不到,但又确实存在。那么朱自清先生是如何将如此抽象的事物描述生动,形象的呢。”
1、找出形象、生动描述时间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读这些句子。
3、这些句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
(六)总结升华,体味感悟
“正是在24岁对时间的追思和感悟,使得他在以后的三十余年中成为一位优秀的爱国作家,民主战士。”
(七)老师的诗:
他是燕子翅膀拍打下的韵响; 他是杨柳枯荣后年轮的增长; 他是月亮盈亏刻画下的印象; 他是花开花谢间飘散的余香。
他固执——不会因你的挽留而停下匆忙; 他公平——不会因你的好恶而减短加长; 他珍贵——有人将他爱如至宝,分秒不让; 他廉价——有人将他视如粪土,虚度时光; 他亲切——与你形影不离,无论你得意还是哀伤; 他冷漠——与你形同佰路,只奔向他自己的方向。如果你还不知他是谁? 秒针的蹦跳是他怦然的心跳,奔腾的河流是他逼真的形象,离弦的飞箭是他不变的方向。
(八)作业,写读后感 板书:
面对匆匆而过的八千多个日子:
惊骇
懊悔
迷茫
无奈
哀伤
不甘
珍惜时间
第四篇:说课《匆匆》内容
结构上:篇幅短小,构思新巧,作者匠心独运地以发问句式为纽带联结全篇,一步紧似一步地展露内心的思绪。作品大体上有三个层次,起头作者就透过自然现象不断追问“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如果有人偷了,“那是谁?又存在何处”?如果是自己逃去了,“现在又到了哪里”?设问灵巧,一句一锤,扣人心弦,逼着你去思索人生严肃的问题。在第二层次里,又以来去日子“又怎样地匆匆”这一发问句别开生面,引出太阳这一具体形象。那作为诗人感情附丽物的太阳,既是诗人主观抒情的渊薮,又是通篇结构的纽扣,它既把前面提出的问题形象化了,又为以下的情感抒发别辟蹊径。在最后一个层次里,作者又以“我能做些什么”这一反问句式,把情绪进一步挥发,以一连串发问句,追踪自己生命的痕迹,反省着“过去的日子”,最后又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呼应开端。通篇只有六百来字,居然用了十一个发问句,在一连串看似不求回答的设问中,表现了一个微妙的内心世界。这些发问句在整个结构中,实际上是巧妙地起了牵引情感的线头作用,通过它一层紧扣一层地点显了主题,深化了主题。这样不落常套的艺术构思,确是具有不同于众的独特风格。
修辞:1.文中第一自然段【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2.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3.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4.作者还运用极新奇巧妙的比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朱自清简介: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散文,被称为“美文的典范”。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被毛主席称为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他是谁?他就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今天我们一起赏读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匆匆》。
说教学设计理念:运用语感教学理论,以“自读、自悟、积累、运用”为线索,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适合学生语言发展的新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读书,探求知识,使学生的语感向广化、美化、深化、敏化的方向发展。
仿写:可用“„„的时候,日子„„”的句式,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仿写。体现对文本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学习过程.
第五篇:匆匆微课设计
《匆匆》微课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2、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 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
出示本人照片简介,想想再过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后,老师会发生什么变化?于是朱自清的散文 《匆匆》 便引起了我的共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 《匆匆》,板书课题,齐读。
2、简介作者。朱自清,著名散文家,清华大学教授,他的散文语言精 炼,情感丰富,被誉为“现代散文典范”。他的一生刻苦勤 勉,共出版著作百余部,代表作《荷塘月色》 《背影》等。
二、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要求学生勾画感受到时间匆匆而过的地方。
2、学生朗读自己勾画的句段。
三、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特别关注刚才给你留下感觉的 地方,争取读懂一两处,有疑问的质疑问题好交流,感受深 的地方作好批注。
1、品读第一自然段。出示: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这句话的理解要点: a.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把“燕子去 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流逝进行比 较,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b.本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 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4 个问句,作者在问谁?可以理解为作者可能在问自己,也可能是在问你、问他,问我们所有的人;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用 问句表达心里的疑惑,他或许并不想让谁回答,而是想以发 问的方式告诉人们无论对谁时间都是一去不复返的,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c.理解四个追问时,可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作者写下 这些文字时的心情?(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学生谈感受,带着不同的体会与理解朗读。
2、品读第二自然段。“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 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 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这句话的理解要点是: a.“八千多个日子”是指作者从 1898 年出生到写作本 文的 1922 年,一共是 24 年,八千多个日子。b.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比喻,把逝去的时间比作“针尖 上的一滴水”,把“时间的流”比作“大海”,这样描写使 本来无形的时间变得有形。c.“溜”“没有声音,没有影子”可以理解为时间无 声无息的流逝,非常快。d.“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可以体会到作者面 对逝去的日子,觉得自己光阴虚度而无所作为,不禁流泪落 汗。由此可见作者是十分在意时间的,因为只有珍惜时间的 人,才能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才 会用一日一日的计算时间。学生谈感受,指导朗读: 要读出惋惜、留恋、自责之情。
3、品读第三自然段 出示: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 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 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 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 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 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 了。” 体会写法: ①作者使用了排比句,把时间拟人化“跨、飞、溜、闪”,写出了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很快的从身边“溜走”的。②作者通过生活具体的小事情“吃饭、洗手、睡觉、沉 默”等,赋予时间以生命,十分生动具体的描写出了时间是 怎样一点一滴在不知不觉中从我们身边流逝的。读出时间流 逝的匆匆和永不停息。③仿写句子。
四、小结
通过朱自清的这篇散文,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同学们,时间老人提示我们短暂的 40 分钟马 上就要结束了,最后老师想对大家说,请把握好生命中得分 分秒秒吧,就从现在起开始抓紧每一天吧,因为抓住了今天,你将赢得明天!
五、课后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摘抄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六、板书
匆匆
时间一去不复返
珍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