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模拟试题1(范文)
2009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模拟试题
(一)本试卷仅供学员参加“两学”河北师生网培训辅导练习使用,不做其它使用,特此说明.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1.结合临床实践将自我区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心理学家是()。
A 罗杰斯 B 詹姆士 C 马库斯 D米德
2.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为青少年期和成年期奠定基础的,生命历程中极为重要的阶段是()。
A 12岁以前 B12岁以后 C 10岁 D15岁
3.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方式来收集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 B访谈法 C问卷法 D观察法
4.有关研究表明,初中生求异思维的发展非常明显,而求同思维的发展则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中学生的()。
A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B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C直观动作思维的发展 D形象思维的发展
5.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幼儿自我中心的思维发展特征所处的阶段是()。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6.所谓“信息量度”就是与创造课题有关的信息和知识的总量及其新旧程度的函数。它是()。
A等于复杂的知识量的叠加 B等于简单的知识量的叠加
C一种特殊的加权和 D一般意义上的加权和
7.研究发现,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呈波浪式的前进,发展中的“低潮”是()。
A二年级 B三年级 C四年级 D五年级
8.在同一性发展中,既没有明确的职业和发展目标的意向,也没有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做出任何的承诺,这种类型的青少年属于()
A同一性过早闭合型 B同一性获得型 C同一性延缓型 D同一性迷失型
9.学习者对所从事的学习活动进行的自我意识和控制是()。
A元记忆 B元注意 C元知觉 D元学习
10.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的意志品质是()。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持性 D 自制性
11.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自我概念发展的()。
A关键时期 B发展时期 C客观化时期 D主观化时期
12.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即()。
A同伴关系 B友谊 C朋党 D 团伙
13.马库利发表了大量关于自我图式、可能的自我、工作的自我概念等方面的著述,形成了()。
A自我社会认知理论 B自我实现理论 C自我效能理论 D自我成就理论
14.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呈。
A 正U形曲线 B倒U形曲线 C线性关系 D反比例关系
15.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该措施要求从哪一年开始()。
A 2002年春季开学 B 2000年秋季开学 C 2002年秋季开学 D 2000年春季开学
16.社会学家米尔代斯认为,中小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主要包括()。
A 家长 B教师 C同辈伙伴 D家长、教师和同辈伙伴等
17.利用道德两难故事来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皮亚杰 C柯尔伯格 D班杜拉
18.儿童能把元记忆知识运用到记忆活动中,使之成为元记忆过程基础的年级阶段是()。
A 六年级 B五年级 C四年级 D三年级
19.研究发现,对于那些没有亲密友伴的中小学生,其生活适应中尤为重要的是()。
A学校支持 B社会支持 C伙伴支持 D家庭支持
20.EQ是指那些能对人们适应环境产生影响的情绪及社交能力。第一个使用EQ这个词的人是()。
A心理学家彼得?萨洛韦 B心理学家约翰?迈耶 C心理学家巴昂 D心理学家戈尔曼
二、填空题:把答案写在题中的括号里。
1.心理发展是指()从产生到死亡的连续的、稳定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2.在影响和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中,除了遗传和环境、学习和教育之外,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儿童的()。
3.认知发展是指学生的()随年龄和知识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4.()是儿童理解情绪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以及应用这些信息对自我和他人产生合适的情绪反应的能力。
5.中小学生最常见的自我概念偏差表现为()。
6.中小学生自我控制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神经系统的发育、气质类型、认知的发展和()模式等。
7.心理健康教育源于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于()思想。
8.自我控制是自我的意志成份,是个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掌握。
9.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主要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行为。
10.促进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手段有:角色扮演训练;行为自我强化;自我概念训练和()。
1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认为,交往的功能有两个:();满足个人心理需要的功能。
1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素质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调治相结合的原则。
13.中学生遭遇挫折后妥协的应对方式有自我安慰、自我文饰、推诿、宣泄和()。
14.意志品质较差的中小学生在意志行动的选择和决策上常会有两种极端情况,即优柔寡断和()。
15.()是出于品行、习惯和非理性冲动而产生的旨在伤害他人的行为。
三、简答题。
1.简述树立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教育观。2.简述自我意识情绪发展的递进模型。
3.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包括哪些内容?
四、论述题。
1.试述中小学生情绪情感调节的方法。
2.联系班级管理的实际,谈谈教师心理教育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一)
4.简述中小学生同伴关系的意义
一、选择题
1. A 罗杰斯 2. A 12岁以前
3. C问卷法 4. B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5. B前运算阶段 6. C一种特殊的加权和
7. C四年级 8. D同一性迷失型
9. D元学习10.A 自觉性
11.C客观化时期 12.A同伴关系
13.A自我社会认知理论 14.B倒U形曲线
15.B 2000年秋季开学 16.D家长、教师和同辈伙伴等
17.C柯尔伯格 18.B五年级
19.C伙伴支持 20.C心理学家巴昂
二、填空题
1.个体或种系 2.主观心理状态。
3.认知心理品质 4.情绪理解
5.自我中心 6.父母控制
7.人性关怀 8.主动
9.道德意志 10.榜样示范
11.传达信息的功能 12.预防、发展
13.转移 14.冒失
15.攻击行为
三、简答题
1.①改变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传统观念;
②鼓励创造性地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③尊重学生的个性;
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鼓励大胆质疑和创新; ⑤在实际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⑥树立多元创造力观,发展学生多方面才能。
2.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生初级情绪;
第二阶段产生自我参照行为;
第三阶段出现次级情绪(自我意识情绪),会出现尴尬、同情、嫉炉、害羞、内疚、自豪等情绪。
3.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主要包括下面三方面的内容。
①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
②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③中小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4.①同伴关系可以满足中小学生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是中小学生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②同伴关系是中小学生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
③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④同伴关系起着行为强化、榜样学习和社会比较的作用。
四、论述题
1.①指导青少年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特点
不同的青少年有不同的情绪情感特点。例如,胆汁质类型的青少年情绪产生快,强度大,容易爆发激情,外部表现特别明显,“近乎粗犷”;多血质类型的青少年很容易产生情绪,强度也大,但自控性好,外部表现生动,赋予感染力;粘液质类型的青少年不易产生情绪,强度一般不大,外部表现平淡给人一种“情感贫乏”的印象;抑郁质类型的青少年,很容易产生情绪,且强度较大,自控性较差,给人一种“多愁善感”的印象。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指导青少年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特点,了解他们在情绪体验、情绪表达和情绪认知等方面的优缺点,并帮助其分析自己的需要,努力培养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情感体验。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学生,了解其情绪情感特点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做有关的自陈问卷,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另外,还可以在学生之间对情绪情感特点作相互评价,让他们通过别人的眼睛来了解自己。
②预防青少年的高焦虑状态
为了预防和克服青少年学生的高度焦虑状态,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层次教学,将教学目标定在青少年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2)教师应努力营建一种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指导青少年正确处理同伴关系,真正实现师生间的理解与沟通。在和谐、真诚、关心、理解的气氛中,青少年会产生学习上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这样就可以避免遭受各种精神上的威胁和挫折,他们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就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气氛中,青少年还可以学会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自我促进。
③培养青少年高尚的情操
培养青少年高尚的情操,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青少年良好情感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方法。只有情操高尚的人,才会有远大的理想,饱满的热情,坚定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的陶冶,让他们获得深刻的情绪体验,形成高尚的情操。
④教给青少年自我调节的具体方法
教师应该教给青少年一些切实可行的情绪调节的方法,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当青少年学生出现烦恼和苦闷时,教师可以根据个体差异、问题的类型等条件的不同,分别给予青少年学生一些有益的忠告。(1)如果根据现有的条件,问题时有可能予以妥善解决的,我们应该帮助青少年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问题本身,从根本上铲除引起烦恼和苦闷的根源;(2)如果问题一时难以妥善解决,应该提醒青少年学生改变认识角度,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进行积极的注意力转移;(3)还可以通过换环境来暂时排出苦恼或干脆以适应的方式加以“宣泄”,以达到释放心理能量、调节内心平衡的目的。
2.教师心理教育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广大在职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逐步消除传统应试教育的阻碍,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为班级管理提供科学先进的理论指导。培训教师研究学生及与学生沟通的技能。在现代教育中由于教师职业角色的变化,教育中的交往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应与学生融洽相处,不时地进行沟通。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应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充分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对待学生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既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又不可纵容学生的不良行为。
②加强学习指导技能的培训。未来社会是学习的社会,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在学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研究学法,探究学习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规律和学会认知,培养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仍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指导能力是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终生学习的必然结果。学会学习就是在未来社会学会了生存,教师具备指导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学会学习提供了保障,为教育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③教师还要具有创新精神,注重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突出新意、新形式、新手段、新思维,突出时代感,敢于推陈出新,创造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大胆的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求异思维、发展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此外还要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利用多种途径,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④教师指导学生社会交往的教育技能。教师在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用正确的班级舆论引导学生良好同伴关系的形成。对被忽视、被拒绝的学生尤其要加强社会交往技能的指导,通过游戏、故事、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而对亲子关系有问题的学生,要结合家长的力量,同时还要对有问题的家长进行教育,采取家庭治疗的方式改善学生的亲子关系。通过这些教育和指导,使学生生活在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其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环境,同时也会有助于其智力潜能的开发,情绪情感的稳定和有效调节,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二篇: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及其教育[定稿]
第二讲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中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1、心理发展的概念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心理发展的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3、心理发展的阶段(八阶段)
(1)乳儿期(0~1岁)
(2)婴儿期(1~3岁)------第一个巨变期,生理断乳期
(3)幼儿期(3~6、7岁)
(4)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11、12岁)
(5)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14、15岁)-----第二个巨变期,心理断乳期
(6)青年期或学龄晚期(14、15~25岁)
(7)成年期(25~65岁)
(8)老年期(65岁以后)
4、中小学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儿童期-----小学阶段
个体个体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心理特点:
a 学习成为主导活动,言语从口头到书面;
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抽象思维仍以具
体形象为支柱
b
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
c
社会化方面,同伴在儿童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表现出明显的依从性或同调倾向 d
个性发展发展方面,此时的儿童个性特征更加明显,开始按照成人或同伴的评价来评定自我。
(2)少年期(11、12~14、15岁)
心理特点:
a
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幼稚性和自觉性的矛盾
从依赖性向独立性过渡是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征
b
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做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
c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d
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e
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增强
f
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g
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
(3)青年初期(14、15~17、18岁,高中阶段)
心理特点:
A 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
B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出现辩证思维
C 社会高级情感有了深刻发展
D 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E 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发展
5、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1)学习准备
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心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
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纵向: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准备
横向:每个年龄阶段出现的各种内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力结构。(2)关键期
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动物身上存在印刻)
关键期:是个体生命中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 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
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关键期的作用: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以及与之相随而生的注意。
认知发展:指学生认知能力随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过程。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特点: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思维开始萌芽。
(2)前运算阶段(2~7岁)
特点:感知运动图示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
思维的特征:A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B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C认知活动有相对具体性,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思维
D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特点:守恒概念出现和去自我中心主义出现,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撑。
守恒:虽然客体在外型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属性不变,获得长度、体积重量等
守恒。
去自我中心主义: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特点:思维是以命题形式出现的,能够以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具备了可逆思维,和思维灵活
2、维果斯基的发展观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儿童现有的水平和即将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儿童现有的水平和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
提出的意义:他的提出说明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他仍处于形成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对教育的启发: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发展区,他主张教学应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教学可以促进发展。
3、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三、中小学生的人格发展
1、人格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是人格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一)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1)婴儿期(0~1.5岁):信任感对不信任感(学习信任的阶段),任务:培养信任感(2)儿童期(2~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怀疑感(成为自主者阶)任务:培养自主感(3)学龄初期(4~5岁):主动感对内疚感(发展主动性的阶段),任务:培养主动感(4)学龄期(6~11岁):勤奋感对自卑感(变得勤奋的阶段),任务:培养勤奋感(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建立个人同一性)培养自我同一性(6)成年早期(18~25):亲密感对孤独感(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7)成年期(25~65岁):繁殖感对停止感(显示充沛感的阶段),(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对绝望期(达到完整的阶段),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先天本能,基本欲望
自我:介于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对本我进行控制和压抑
超我: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
正常情况下,三者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
3、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1)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
4、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是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概念)
(2)组成: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3)自我意识的发展
A生理自我(自我中心期)——一岁末开始,三岁左右基本成熟 B社会自我(客观化时期)——3岁以后,到少年期成熟 C心理自我(主观化时期)——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
四、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认知方式的差异
(1)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认知方式不存在好与坏,而是看哪一种更适合解决问题(2)认知方式的分类
A: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场独立方式的人:a 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 b 独立于他们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分析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依存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的依据,态度易受他人的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B:沉思型与冲动型
学生对问题解答的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 沉思型:是指对问题的解答速度慢但错误较少的类型 冲动型:是指对问题解答速度较快但错误较多的类型 C:辐合型与发散型
辐合型:个体在解决问题时表现的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合适答案。
发散型:个体在解决问题时表现的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扩展,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的答案,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2、智力差异 智力:反映了一个人聪明的程度,而且这种聪明程度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所测定的分数来衡量 智商呈常态分布——全部人口中,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着均为少数,多数人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
智力差异:包括智力个体差异和智力群体差异
3、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如何因材施教)
(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性格的含义
性格: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后天形成的,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2、性格的差异
包括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两个部分
(1)性格的特征差异
主要包括:A、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情绪特征 D、意志特征
(2)性格的类型差异
性格类型:外倾型和内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
(3)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A、性格作为动力因素,影响着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影响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
和个体社会化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B、学校教育应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是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三)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之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思维——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只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只能组合。
人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语言,逻辑,空间,肢体运作,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加德纳1955年补充)。
第三篇:当代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当代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哈尔滨学院顾群
前 言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中国教育报的资料显示: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约为19%。他们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情绪反常、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学校恐怖、吸烟酗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
广州市1994年对1000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有53.2%有心理行为问题;1997-1998年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对北京市8869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比率为 32.0%。
2000年北师大课题组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不同地区抽样选取16472名中小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高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
2.5%。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注意、记忆和思维发展)
(二)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情绪、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
(三)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发展(亲子交往、同伴交往与同伴团体、师生交往)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性别角色自我观念强烈(爱照镜子、关心自己的长相及体态、对时装、美容广告和杂志感兴趣)
(二)寻求与异性交往,行为群体化和社会化(对异性好奇、关注,开始寻求与异性交往,有性爱追求,部分学生开始初恋。集体或小团体的归属动机强烈,喜欢社交。)
(三)情绪体验丰富,情感体验差(已具备了人类所有的情绪体验,但情感的内心体验还较差,情感的广度与深度也较差)
(四)身心发展不平衡,行为易受挫和失误(心理发展的危险期)
(五)智力发展接近高峰状态
(六)对前途憧憬,寻求志愿定向和职业选择
(七)人生观、世界观初步确立
当代中小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学习问题
学习障碍厌学症学校恐怖症考试综合症
二、情绪问题
焦虑症强迫症选择性缄默症自闭症
三、儿童行为问题
吸吮手指咬指甲癖逃学过分任性
四、品行问题
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说谎偷窃
五、性格问题
自我中心自卑怯懦急燥
学习问题——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y)是指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等方面的获取和应用上表现出显著困难的一群不同性质的学习异常者的统称。
学习障碍的成因:内在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缺陷;环境的不利影响(都市小家庭的生活方式、溺爱);学校教育的误区。
学习障碍的类型: 书写障碍、阅读障碍、数学障碍和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
注意力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过去被称为多动症,是一种在儿童期早年发生的并具有遗传特性的发展性精神障碍。以注意力缺损、多动、冲动、唤醒不足、角色管理失控行为为主要表现特征的行为——情绪的综合症候群。
成因:是由多种生物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所导致的,特别是执行功能上的缺损等。
表现: 上课不能注意听讲;很难静坐,手脚常有不停的动作,或在座位上扭动;易受外界干扰而分散注意力;粗心大意;不能按要求做事情;行为表现冒险性强,做事缺乏考虑。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实现教育的人性化。
2.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实现教育的个性化。
3.教师要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教育策略,严禁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心理惩罚或经济惩罚,实现教育的艺术化。
教师要做到三多教育:
多尊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多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多期待,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三个不批评:
无意识犯错误不批评
早晨犯错误不批评
家长或众人面前不批评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别人因他的存在而痛苦,另一种人别人因他的存在而快乐,批评家就属于前一种,他多么可怜,赞赏家就属于后一种,他多么可敬。
第四篇: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小学生入学后,便以学习作为主导活动了。在系统的教学活动影响下,他们不仅增长了知识、技能,而且智力水平逐渐提高。集体和不断扩大的社会活动领域,使他们逐渐发现自己和他人和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增强集体感、责任心、义务感,道德意识和自我意识都有所发展。但总的来说,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均处于不成熟的阶段。
小学生的生理处于平稳发展的时期,骨骼、肌肉逐年生长发育,但骨化过程还尚未完成,骨骼易弯曲,骨骼、肌肉的力量也不强。心率、血压、肺活量及其他生理指标都不稳定,且与成年人的指标有较大差距。然而由于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确比幼儿有了很大进展,加上他们活动范围的扩大,小学生十分活泼,喜爱参加各种体力活动,如爬山、游泳、打球、跑、跳等等,如果较长时间限制其活动,他们就会感到身体不适。小学生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机能不甚完善,随意运动发展水平不够高,他们对自己活动能力的估计也不足,加之自我控制力差,在活动过程中常常不会进行很好的自我调节,以致活动量过大,时间过久,造成疲劳,也有时会由此而产生违反纪律要求的行为。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应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活动的余地,但同时注意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各种活动的时间,使他们不要过于疲劳;在教育、教学中提出适当的动、静要求,帮助他们锻炼意志力;提醒他们注意活动时保持身体的各种正确姿势,以免使骨骼、肌肉和韧带受损伤。
小学生脑重量七岁时约1280克,九岁时达1350克,12岁时便接近成人约1400克左右。小学生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高级神经活动从第一信号系统占优势逐渐向以第二信号系统占优势过渡。因而小学生学习能力与幼儿相比增强了并逐年提高。在认识活动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新奇感很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有追求、探索的倾向,表现出喜欢参与或从事某项学习活动的意向,但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他们往往对学习活动形式本身的兴趣大于学习内容,因而认识活动较为笼统、表面,深刻性较差。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抽象水平,对于抽象程度较大的教材理解有困难,因此在小学的各科教学中,直观手段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小学生的心理具有易变性的特点。他们的学习动机还不十分明确,容易受到成人和外界环境中各因素的影响;兴趣还不分化,并且经常变换;他们的注意力不够稳定,中、低年级学生一般只能集中注意20~30分钟;小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可见,小学生心理的可塑性极大,这一时期施之以良好的教育、教学,对奠定其良好的心理发展的基础确有重大意义。
小学生的独立自觉性尚差,幼稚性和依赖性明显,在生活、学习、活动等各方面,都需要成人监护和具体指导。在小学,特别是中、低年级,教师的威信往往高于家长,学生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依恋心理,对于教师的要求、教师讲的道理、教师的评价等均有信服的意向,比较容易接受教育。所以,教师应珍惜孩子的这种心理状态,尽职、尽责、尽心地培育学生。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处在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充满着各种心理矛盾,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特别是初中学生,半成人、半儿童的特点十分明显,可塑性大而不稳定,需要教师特别加以关注。到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各方面趋于成熟、稳定,逐渐跨入成人行列。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可概括为“四性”、“四高峰”:
社会性。中学生心理发展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政治环境影响。中学生对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问题,对人生的意义、升学、就业等问题越来越感兴趣;社会政治因素更多地反映到他们身上,影响和改变其心理特征。中学生对父母、老师不再依赖、依恋。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开始独立思索,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行为方式,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意向。闭锁性。中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单纯、幼稚,一切外露了,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不再轻易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情感也开始有了一定曲折和文饰的特点,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动荡性。中学生的情绪、情感两极性十分明显,容易激动,十分热情而又经常动荡、变化,所以容易出现冲动行为。敏感性。中学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世界观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对人、对事、对社会现象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
生理变化高峰。中学生属青少年时期,生理发展处于由儿童向成年男女过渡的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并逐渐成熟,女孩子的青春发育约起于十一二岁,男孩子约始于十三四岁,此时,学生的生殖器官发育长大,同时,性腺机能开始显现,表现为第一、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两性的性别差异日渐明显。随着性腺机能的逐渐发展、完善,学生骨骼、肌肉系统迅速生长,在一二年内身高迅猛增长,体重也猛增,体态接近成人。中学生的心脏机能、肺活量等也都有显著发展,接近成人。由于性机能的发展,会使学生萌发性意识,同时身体各方面的突变又使他们产生神秘感和好奇心,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特殊的心理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采取良好的方式及时向学生讲述生理卫生知识并进行性教育和道德、法制知识的教育,避免发生问题。
中学生的神经系统发育趋于成熟,大脑内部神经细胞体积增大、神经纤维增多,神经元之间的联结也增多,神经细胞内部结构和机能复杂化,大脑皮层基本发育成熟。中学生大脑神经活动机能的主要特点是兴趣性较高,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要强些,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转换较快。总的来说中学生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不够稳定,因而对运动系统的协调作用有所下降,学生会出现动作上暂时的笨拙,渐渐地,随着兴奋和抑制趋于平衡,上述现象即逝。中学生的高级神经活动从第一信号系统占优势很快转到第二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为他们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系统地学习科学理论及世界观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智力发展高峰。与生理发展,特别是与神经系统发展的成熟相适应,中学生逐渐达到智力发展的高峰。据研究,若以100作为智力发展的最高水平,初中生的知觉能力即可达到100;初中到高中,记忆能力从95逐渐达到100;比较、判断能力,初中时为80左右,到高中时达100;动作及反应速度也从初中时的90左右发展到高中的100。
社会需求高峰。中学生处于富于理想、充满追求的时期。对知识的求索、对人生的思索、对理想的追求、对爱情的向往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和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需求都急剧上升。
创造高峰。青少年,特别是青年是创造性充分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一生中最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时期。他们最少保守思想,最勇于探索和实践,智力又处于发展的高峰。古今中外,大凡有作为、有成就的人,都无不从青少年时期起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见,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珍惜中学时代,从身心各方面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引导,对他们一生的发展将会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青年期的发展课题
我国学者(张日异)1993年以多年研究成果为依据,并参考已有的发展课题,提出如下十项青年发展课题:
第一,对身体的发育及其变化予以理解和适应。
第二,从精神上脱离家庭或成人而自立。
第三,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完善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角色
第四,对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对异性关系的适应。
第五,学习如何认识自我和理解自我。第六,学习如何认识社会和对待社会。
第七,学习并确立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八,学习并掌握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第九,做选择职业和工作的准备。
第十,做结婚和过家庭生活的准备。
在设定各个时期的发展课题时,要以生理发育、社会要求和心理发展水平为依据,在综合判断的基础上提出来。青年期的发展课题代表着青年人格发展的成熟目标和社会对青年的综合要求,也反映着青年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青年在解决和实现所面临的各种发展课题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他们也正是在解决这些问题,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中理解自我,理解成人并步人成人社会,从而结束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极为重要的发展任务,同时也就又进入了另一个新发展里程。
中年期的心理变化特点 中年期是人生历程中的中间阶段,一般指35---60岁年龄区间。中年期是生理的成熟期,心的稳定期,又是从青年期向老年期转化的过渡时期。“中年实际并无显著的生理界限,且各人之身心状态不同,个别差异颇大”,“本期之成人,多已成家立业,生活较为安定,且能脚踏实地;虽其体力与精力已不如壮年期之充沛,但身心相当健康而稳定,刃岁以后,始略有衰弱之感”(吕俊甫,1982)。这个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既能体现出乎稳性,又表现出过渡期的变化性。中年期是长达25年之久的漫长的人生路程,其前期,多以成熟和旺盛为主,同时伴有新 的变化特征,后期往往以变化为主,同时还维持某些生理成熟和心理发展平稳的特征。
一、中年期的生理变化
中年期的生理发展介于青年期和老年期之间,青年期是生理发展达到成熟的时期,是生理功能旺盛的时期,老年期是生理组织和器官的老化期和生理功能的退行期,中年期则是生理成熟的延续阶段,又是生理功能从旺盛逐渐走向退化的转变期。.(1)身体变化
中年期的身体变化表现在体重增加,身体发胖,头发逐渐变白并变得稀疏,面部、颈部、手臂等处的皮肤也渐粗糙。各种感觉器官及其功能也在发生变化,脑和内脏器官也逐步走向退化。各种感觉器官及其功能都在发生变化。
(2)更年期
在发展心理学上所说的更年期是指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更年期的年龄在50岁左右,有女性更年期和男性更年期,女性更年期的年龄早于男性。更年期是人生进入衰老过程的起点,同时又可称为“第二个青春期”。①女性更年期
女性更年期是指从妇女性腺功能开始衰退到完全消失的时期,也就是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多数妇女的更年期发生在45—55岁期间,一般延续8—12年(程学超,1991)。
女性更年期的特征是:女性的第二性特征逐渐退化,生殖器官慢慢萎缩,与雌性激素代谢有关的组织渐渐退化;出现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的一些症状,往往表现为“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其症状多种多样。这些症状是由生理内分泌改变因素引起,又受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更年期是中年期妇女生理变化的自然现象,经过生理和心理的调适,衡,便可顺利渡过这一必经的转折期。②男性更年期
男性更年期是性器官开始萎缩,性功能由旺盛到衰减的变化过程。重新达到身心平
男性更年期的主要表现特征:性功能降低;伴有植物神经性循环机能障碍;也常表现出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
更年期给中年人生理和心理上带来一些障碍和适应上的困难,只要正确认识、重视预防、主动地进行科学调节、保持乐观开朗的精神状态,以达到身心和谐平衡,就能轻松地迎接人生的“第二个青春期”。
二、中年期的心理变化 ①感知觉变化
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感知觉出现最早,也最先开始衰退。中年前期人的感觉比较灵敏和稳定,中年后期各种感觉能力都开始减退。人过40岁以后视敏度和视觉感受性逐渐下降,听觉阈限也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提高。
②智力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期的智力不可避免地会逐渐发生变化。对此,不同智力发展理论的观点也不一致。按两类智力——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的发展模式,中年人的智力变化有上升和下降两种趋向。中年期流体智力随年龄增长而缓慢下降。这种智力水平的下降与组织信息能力以及在工作记忆中保持信息的能力密切相关。这些能力下降的物质基础是中年期的神经生理的变化。中年期的晶体智力随年龄增长而继续上升。中年期的经验日益丰富和知识不断提高是晶体智力继续呈上升趋势的基础。
③中年期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变化不仅与人格结构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人格发展水平也密切相关。中年期的人格结构保持着相对稳定性。中年期的自我意识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中年期自我意识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变化的倾向性。按照荣格的理论,人到中年,特别是进人中年后期更多地表现出内倾性的特点。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看,青年期以前的社会化过程要求个体适应外界社会环境,从而也要求他们的心理活动多指向外部,指向他人,所以他们的意识倾向也更多地表现为外倾性。中年后期需要寻找自我意识的平衡,再由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他们变得老练持重,遭遇挫折时能够反思,对待成绩能够依据确定的目标进行适当的评价,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和期望适宜地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到中年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倾向逐渐转为朝向内部。
三、中年期的发展任务
中年期是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要求的时期,因此中年期的发展任务来自于社会的要求;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中年期是人生发展历程的第七个阶段,其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创生感(也称繁衍),避免停滞感,这种发展任务主要来源个体内在的发展变化。
哈威格斯特(RobertHavighurst,1972)把中年期的发展任务归纳为如下七条:(1)履行成年人的公民责任与社会责任;(2)建立与维持生活的经济标准;
(3)承受并适应中年期生理上的变化;
(4)同配偶保持和谐的关系;
(5)帮助未成年的子女完成他们的发展任务,使他们成为有责任心的、幸福的成年人;(6)与老年父母保持密切的适应关系;(7)开展成年人的业余、休闲活动。中年人(40岁--59岁)心理特点:
1、能独立地进行观察和思维,组织和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2、情绪趋于稳定,有能力延缓对刺激的反应,能根据自己所处的客观情境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恶化情感;
3、智力发展到最佳状态,能进行逻辑思维和作出理智的判断,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人际交往方面逐渐完善,能把握和适应环境,并按正确的批评意见和社会规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5、自我意识明确,能根据自己的才能和地位,来决定自己的言行;
6、有坚韧的意志力,一经确定目标,可坚定不移地创造条件为达到目标而奋斗。
老年期的心理变化
老年期(也称成年晚期),一般是指60岁以后的人生阶段。这一时期是走向人生的完成阶段,也是追及作为人的生活价值的最后时期。发展心理学
过去老年学多属社会科学的研究内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老年心理学的研究日益增加,老年期的心理变化从理论到应用都受到重视,成为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对老年期心理发展变化的不同观点
对老年心理的变化,研究者们持有不同的观点,主要的有老年期是“丧失期”和“毕生发展观”两种。(一)老年丧失期
传统的观点认为,老年期是在人生老化之前,一生获得的丧失的时期。这里主要指:“心身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和“生活价值”的丧失。这些对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内容的相继丧失,被认定是老年期的基本特征。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老年的心理变化描写成只是不断老化和衰退,而没有发展。其主要依据是:把人作为生物有机体,其心理活动随着机体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机体的衰退而衰退;认为心理发展是单向前进的、不可逆转的;认为年龄(即时间)是心理发展或衰退的根据,而且是普遍适用的。
(二)毕生发展观
自从巴尔特斯(B.P.Bdtes)等人提出毕生发展观以来,对传统的老年心理学观点予以很大的冲击。
毕生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形态和变化速率也有差异,发展较早者(如感知觉),减退也早,发展较迟者(如逻辑推理),衰退也晚;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即由于生活条件和经验的变化,个体心理发展也会出现发展形式的变化;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多种,其中主要有成熟(年龄阶段)、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且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年龄并非影响心理发展的惟一要素。
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的总趋势就是儿童期发展迅速,中年期有所减速但较为平稳,老年期走向衰退。这一发展趋势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这一趋势的描述,特别是对老年期心理变化倾向的描述,是老年心理变化基本特征的反映。毕生发展观强调了老年阶段心理变化积极的因素,强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衰老的同时,突出了发展的连续性和各个阶段都有增长的特点。但是前者在肯定了老年心理衰退的大趋势的同时,对积极的、还在发展的方面缺乏重视,后者则在强调积极发展的要素的同时,对一般的发展变化(有退化)趋势的重视有所欠缺。应该在肯定老年心理基本变化趋势的前提下,对那些能够延缓老年心理衰退,助长某些心理机能发展的要素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科学地、正确地看待老年心理的发展变化。
二、老年期的认知老化
认知老化是当代老年心理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关于认知老化规律的研究颇受重视。在认知老化规律的研究中,年龄因素与教育因素同认知速度、工作记忆与非速度认知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之间的效应关系成为阐明老年期认知老化规律的重要环节。学者们(李德明,2000)发现,年龄因素和教育因素在认知老化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两者的效果相反,教育因素起正影响作用,年龄因素起负影响作用。
(一)年龄因素对认知老化过程的影响
年龄因素在老年期认知老化的进程中起着促退的作用。年龄因素发挥作用的途径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一方面它直接影响认知加工速度,如知觉速度、运算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认知速度减慢的中介间接地影响非速度认知,如记忆、推理、知识等一般认知能力。
(二)教育因素对认知老化过程的影响
教育因素在认知老化进程中发挥延缓老化的作用。教育因素发挥作用的途径也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与年龄因素同样,它也直接影响认知加工速度,也通过认知速度变化的中介间接地影响非速度加工的一般认知能力。此外,教育因素还能够直接地影响非速度信息加工的一般认知能力。
(三)从不同认知过程看年龄和教育因素的作用
从认知能力的角度来说,认知加工速度的老化过程可以直接地接受年龄和教育的双重作用,而非速度认知能力的老化过程除了通过速度减慢的中介作用间接地接受年龄和教育的影响外,还直接受教育因素的影响。为了延缓和改善认知老化过程,应该积极地倡导和实施老年教育及认知训练。
三、老年期认识活动的退行性变化
大量的研究表明,认识活动的退行性变化是老年期的心理发展总趋势的另一特征,但不同的心理机能老化的速率也不一样。
(一)感知觉退行性变化明显
感知觉是个体心理发展最早,而衰退也最早的心理机能,衰退的主要表现是感觉阈限升高,即感受性下降。一般而言,这种下降趋势是逐渐进行,缓慢变化的。在各种感觉中,老化最明显的,是对人的认识活动作用最大的视觉和听觉,觉、痛觉等其他感觉。
1.视觉退化其次是味
由于视觉器官功能下降,眼睛晶状体弹性变小,视调节能力下降,老年视力明显降低。“老花眼”是最明显的视力减退症状。导致老年人视力减退病变的原因还有白内障、黄斑病和青光眼。据我国的一项调查统计,„这三种病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38.5%、32.5%和1.4%。据广东省对10多万人的调查结果,61岁以上老年人法定盲者(视力在0.05以下)占法定盲人的72.97%(自林崇德,2000)研究也表明,老年人的视知觉能力、视觉注意能力都在减退,对视觉信息的加工速度下降得尤为明显。
为了使老年人尽快地适应视觉的退行性变化,应设法充分发挥老年人的视觉经验,充分利用多种感官获取信息。同时要为老年人创造条件,.如使视觉信息简单清晰、对比度大等,以方便老年人的生活,弥补视觉功能衰退的不足。2.听力下降
老年人听力下降者众多,研究指出,一般而言,人的年龄超过刃岁,听力就有所下降,50--59岁被视为中国人听力老化的转折期。言语听觉理解力,在20岁以后就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70岁以后下降得尤为明显。因此对老年人讲话要吐字清楚、速度放慢、突出关键部分,必要时要重复几遍。
3.味觉、嗅觉、皮肤觉逐渐迟钝,一过刃岁,人的味觉刺激阈便增大,味觉多样性随年龄增长而减退;60岁以后嗅觉辨别能力减退明显,70岁嗅觉急剧衰退。对其他感觉研究较少,但已有研究表明,60岁以后各种感觉都有明显下降。
(二)老年期记忆随年龄增长而减退
老年人记忆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但是记忆衰退的速度和程度也因记忆过程和个体因素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研究资料表明,成人记忆从50岁开始有明显减退,70岁以后减退更显著,过了80岁,记忆减退尤其迅速。老年人记忆衰退主要表现在长时记忆能力减退、回忆和再认能力的减退等方面。
1.老年人长时记忆能力的减退
长时记忆保持时间较长,储存的信息要经过加工组织,其特点是依靠语义进行储存。记忆活动的年龄差异主要表现在长时记忆方面。对记忆材料的加工可以是知觉的加工,也可以是理解性的加工。在长时记忆的组织加工方面老年人记忆衰退的主要表现是:对材料的加工缺乏主动性;组织加工的效率降低。再认和回忆是记忆的基本过程,这两个过程也是衡量记忆能力的主要标志。· 2.老年期再认能力减退 ‟
我国研究者研究了从幼儿到老年不同年龄阶段人们对抽象程度不同的材料进行再认的能力。研究结果如图3—9所示。
^ 毒 X X具体图形O抽象图形●词 幼 初高 初 大中 壮 老年龄
儿 小小 中 学年 年 年 图3—9·再认能力随年龄发展的变化趋势(引自杨治良等《J心理学报),1981)图3—9说明再认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在小学末期或初中阶段达到高峰,进入成年以后开始减退,到老年期再认能力明显下降,乃至低于包括幼儿阶段在内的各年龄组。3.老年期回忆能力明显减退
老年人的再认与回忆都有老化,但是与再认相比较,回忆能力下降显著,老年记忆的减退主要表现在回忆能力的减退;老年人识记“姓氏”·最难,70--79岁组记忆姓氏的平均成绩只有20岁组的30%,可见这方面的记忆是老年的一个敏感问题;老年人的编码储存过程和提取过程都有相应的障碍,其记忆障碍可能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主要的还是在于提取困难,较少由于编码储存的障碍;成人所使用的记忆方法主要有意义联系法、分类法、联系实际法、想象法等,而老年人则逐渐减少使用识记策略。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许淑莲等研究了20岁至90岁成人的数项记忆能力的发展变化。研究结果进一步地说明了老年记忆的一些特点:70岁是老年人记忆减退的关键点,70岁以后多数人的记忆减退显著。
4.老年记忆衰退的延缓和弥补
影响老年记忆的因素除了年老之外,还有健康、精神状态及脑力锻炼和记忆锻炼等。为了延缓和弥补老年人的记忆减退,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1)抓紧时机,加强记忆锻炼,对刚刚记忆的事物抓紧运用默读、组织等方式重复记忆。
(2)主动利用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3)注意提示备忘,生活有序,为记忆信息的提取提供线索和条件。
四、关子老年期的智力减退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老年智力,也得出对老年人智力减退现象的不同见解。综合多方研究,应该认为,老年人的智力有所衰退,但是又并非全面衰退。
1.老年期智力水平有所衰退
早期的研究者应用测验去研究人的智力发展规律,发现在20岁以前是智力迅速发展的上升期,20岁左右是智力的高峰期,成人以后开始下降,到老年期,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卡普朗(Kaplan)综合三项有名的研究成果,整理并绘制成如图3—10的智力发展变化与年龄关系的曲线图(根据测验得分进行比较)。田3—10 智力发展变化与年龄的关系(引自 kaplan,1947)2.老年智力变化的不平衡性
有些学者从智力结构的角度研究人的智力的发展变化,得出不同智力成分随年龄而变化的轨迹并不相同。卡特尔(Cattell,1967)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FluidIntelli-gence)和晶体智力(CrystalLizedIntelligence)两大类。流体智力是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都不怎么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晶体智力是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息为基础的能力。在青少年以前两种智力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在成人阶段,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晶体智力则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并随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呈上升趋势,到老年期亦然。
五、老年人人格方面的变化情况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调查研究,发现老年人的人格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多方面的改变,与此同时也有些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基本人格仍然具有其持续稳定的特点。1.老年人人格的变化
老年人人格总体改变的大体趋向如下所述:
(1)不安全感 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和经济保障两个方面。到了老年,身体各系统和器官逐渐发生器质性和机能性变化,经常发生各种疾病,所以他们担心自己的健康,对身体功能很敏感(据调查这类人数占半数或以上_)。对经济保障的担忧,主要表现在老年人对生活保障和疾病的医疗和护理保障的担忧。·
(2)老年孤独感 老年人的孤独感较为普遍,且来自各个方面。由权势失落而诱发的孤独,主要发生于离退休的领导人员;群众失落感和信息缺乏是多数离退休者对退休生活的不适应所致;最普遍的是老年人在家庭关系中的失落感,老年人渴望并追求天伦之乐,良好的家庭关系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如果子女由于种种原因,忽略了或忽视了对他们关心,很少与他们沟通,家庭中的老者就会深深地体验着孤独和苦楚。
(3)适应性差 老年人不容易适应新环境和新情境,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逐渐趋于被动,依恋已有的习惯,较少主动地体验和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学习新东西也有困难。对意外事件的应变性也较差。
(4)拘泥刻板性,速度减退 老年人倾向拘泥于刻板行为。有的研究发现,人到53岁以后刻板性就逐渐增强,此后年龄组均呈显著差异。老年人在解决问题时为了求得谨慎使决断速度减慢。他们注重准确性,担心闪失,宁愿牺牲速度也要少犯错误。
(5)趋于保守 老年人经验丰富,也注重自己的经验,并希望子女接受自己的经验方式。对由此而引发的矛盾不易理解,从而喋喋不休,爱发牢骚。
(6)回忆往事 老年人的心理世界逐渐表现出由主动向被动,由朝向外部世界转为朝向内部世界。因此很容易回忆往事,遇事情也容易联想到往事。越是高龄,这种回忆往事的趋势越明显。据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有三分之二意识到自己的人格发生了变化。
2.老年人人格基本特征的稳定性
老年人人格的某些方面发生变化实属事实,但同时也要看到人格的基本特征始终有稳定性。美国和德国的学者们都曾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群进行过长达10年左右的纵向跟踪研究,结果发现:神经质(焦虑、敌意、冲动性等)、外向性(依恋、交际、活动等),和体验与接受的个性(审美、情感体验、价值观接受等)三个维度上的主要 表现基本上都具有持续稳定性(其中只有体验和接受方面的稳定性较低);还有,活动性、反应能力、控制力和情绪这些较容易变化的人格特征,也表现出基本稳定的倾向。这说明老年人人格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不容易发生大的变化。
六、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与老年期的心理问题、老年人的生活事件、心理状态和精神障碍,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等具有密切的关系。
老年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变化
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能力逐渐衰退,学习新事物较慢,但是老年人丰富的阅历和人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心理机能上的不足。注意力转移缓慢、分配困难。死记硬背比年轻时差了,但理解之后的记忆能力并没有明显退化。想象力受到经验的限制,很难活跃,爱唠叨。消极、抑郁,容易烦躁、悲伤、害怕、不满等,情感脆弱,生活、社交圈子变小,表现出对新的、自己不熟悉的事物、领域的畏难、畏惧、担忧,甚至拒绝等表现。
第五篇: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模拟试题1
1.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是()A、适应能力 B、智力正常 C、身体健康 D、关系和谐 正确答案:A
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职场人际交往原则的是:()A、平等原则和相容原则 B、讨好原则 C、互惠原则 D、信用原则 正确答案:B
3.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是:()A、工作压力大容易产生工作倦怠 B、工作压力小容易产生工作倦怠 C、没有工作压力容易产生工作倦怠 D、工作压力大不容易产生工作倦怠 正确答案:A
4.以下哪个不是健康家庭关系的表现()A、健康的婚姻关系 B、自己当家作主 C、良好的亲子关系 D、和谐的原生家庭 正确答案:B
5.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明在夫妻关系中,我们要和谐融洽,相亲相爱,促进家庭的稳定和发展,也就是要做到()。A、积极倾听 B、宽容谅解 C、平等互助 D、个性化、社会化 正确答案:B
6.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向直接领导、上级请示与汇报时不应该有的基本态度是()A、尊重而不吹捧 B、请示而不依赖 C、主动而不越权
D、上级说啥就是啥,好坏没自己的责任 正确答案:D
7.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心理障碍的预防时,进行自我调整是重要的措施之一。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一措施的是:()
A、培养自信心 B、提高抗压能力
C、通过酗酒、抽烟、疯狂购物来忘却压力事件 D、改变不合理信念 正确答案:C
8.Lily做事总是从自我出发,从来都不从别人的角度客观考虑问题,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和感受,从来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你认为,她存在哪种自我意识偏差。()
A、过度自卑 B、过度自负 C、过度追求完美 D、自我中心 正确答案:D
9.在下列影响人际关系相似性的因素中,对人际关系影响最大的是()。A、兴趣 B、性格 C、知识水准 D、价值观念 正确答案:D
10.吃不着的葡萄是酸的,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被称为()。A、否认作用 B、合理化作用 C、投射作用 D、幻想作用 正确答案:B
11.某30多岁女性,自称高兴不起来,兴趣缺乏,整日整日愁眉苦脸,内心苦闷悲伤,度日如年,最有可能的症状是()。
A、情绪低落 B、意向缺乏 C、情感脆弱 D、意向倒错 正确答案:A
12.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原来鲶鱼进入鱼槽,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于是沙丁鱼便活着到了港口。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沙丁鱼”来说,在于缺乏忧患意识。如果他们不想窒息而亡,就应该也必须活跃起来,自加压力,积极寻找新的出路。
B、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顺境,就缺乏动力与新鲜感,容易产生惰性 C、当压力存在时,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下去,惧者必须必然会比其他人更努力 D、为了保持身心健康,应该时时刻刻让自己处于紧张与压力之中 正确答案:D
多项选择题
1.社会适应不良的表现()A、自卑感或内疚感 B、心身障碍和精神神经症 C、器质性或功能性精神病
D、接受和遵从新情境的社会规范和准则 正确答案:ABC
2.职业适应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角色适应
B、心理适应和生理适应 C、人际适应 D、能力适应 正确答案:ABCD
3.职业锚的要素包括:()A、职业倦怠 B、职业兴趣 C、职业能力 D、职业价值观 正确答案:BCD
4.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调试策略包括:()A、塑造健全的个性品质 B、克服消极的情绪体验 C、正确的评估自己 D、正确的认识他人 正确答案:ABCD
5.上级下达命令时应该注意的沟通技巧包括:()A、正确传达命令意图,注意5W2H B、态度和善,用词礼貌
C、给部下更大的自主权,共同探讨,提出对策 D、让部下提出疑问。正确答案:ABCD
6.抑郁症与一般的不高兴有本质的区别,抑郁症的三大症状是:()A、情绪低落 B、脾气暴躁 C、思维迟缓 D、运动抑制 正确答案:ACD
7.下列关于人际交往的说法,正确的有()。A、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 B、在对熟悉的人的认知中,近因效应更为明显
C、第一印象不会形成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因而不必在意 D、刻板印象都是消极的,应该避免 正确答案:AB
8.情绪调控的内涵包括()。A、了解自己的情绪 B、驾驭自己的情绪 C、识别、接纳他人的情绪 D、调控他人的情绪 正确答案:ABC
9.教师小王常常拿自己的短处与其他教师的长处作比较,结果越比越没了信心,请问小王犯了什么错误?()
A、自我认识上有问题 B、自我评价上有问题 C、社会比较不妥当 D、自信心不足 正确答案:ABCD
10.怎样才能加强对人生事件的预期?()
A、心理预期经常化,定期对一段时间的人生事件进行预测和期望 B、事事都可预期,事事都要预期
C、心理预期全面化,在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充分考虑 D、心理预期应恰如其分,不可随心所欲,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正确答案:ACD
判断题
1.专业技术人员对自己专业角色的认同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2.职业适应水平是指一个人一生职业适应的程度。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3.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判断题
4.沟通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共同是单向的过程,一方说,一方听。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5.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6.自我评估法是进行心理健康评估时常用的方法之一。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7.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8.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做一些容易的工作。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主观题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a.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双重压力; b.人事制度的改革;
c.社会事件与个人生活事件的冲击 d.心理冲突(社会比较与个人期望)e.自我管理与调控能力
f.由个人经历而形成的认知方式与行为模式(个性特征)
2.职业适应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1)目标专一;
判断题
(2)低姿态入手;(3)灵活动态的适应(4)能力替代或补偿;(5)维持和培养职业兴趣。
3.职场人际交往的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a.平等原则 b.相容原则 c.互惠原则 d.信用原则
4.专业技术人员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至少5条)正确答案:(1)压抑(2)否认(3)升华(4)投射(5)反向(6)倒退(7)转移(8)合理化(9)补偿(10)抵消(11)分离(12)幻想(13)自居
论述题(10分)你遭遇了职业倦怠吗?
是:具体的感受和表现是什么?你将如何应对? 否:你是如何做到的?哪些因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正确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