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试题(期末版)5篇

时间:2019-05-14 18:4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学试题(期末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学试题(期末版)》。

第一篇:美学试题(期末版)

一、名词解释

1.美学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关于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普遍本

质,美的根源、特征、形态及美的主客观统一性等;美感问题包括美感的性质、特征及影响美感产生与发 展的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等;审美活动规律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的形成、美育的有效实施等,美的创

造活动规律包括提高审美主体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各种艺术创 作,在生活中创造美等。

2.美学思想 美学思想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

践的哲学概括。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散见于古代大量的文论、画论、书论、乐论及哲学、历史等著作中。

这些不具备系统的理论体系的美学思想往往凝聚、结晶为某些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美学产生的基础,但还不是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

3、游戏说 “游戏说”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的,因此又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这种观点认为,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这种观点肯定了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条件下,才可能有

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并将艺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艺术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

精神需要、具有超功利性等特性。但是,这种观点把游戏看作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是错误的,它脱离人

类的社会实践来解释审美发生的根源,所以未能揭开审美发生的真正奥秘。

4.摹仿说 “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这种观点认为

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摹仿。“摹仿说”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因为它作为人类早期

对审美发生问题的一种朴素解释,坚持了美与艺术来源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这种说 法只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未能说明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

5.社会美 是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美,它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

美是美的各种形态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种,也是美的最早存在形态之一。社会美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在

各种活动中的感性显现。他是人的本质力量最直接的体现,是美的最主要、最核心的部分。社会美源于社

会实践,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主要包括人的美和生活环境的美两大方面。其中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

6.综合艺术

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它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

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将时间艺术

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汇到一起,具有 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7.优美 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这是一种优雅之美、柔媚之美。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之所以是和谐,其实质就在于它体现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体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

8.崇高

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从审美属性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豪放、劲见、奇特的特点。崇高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之间处于尖锐对立与严峻冲突。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

9.直觉说 “直觉说”也称“表现说”,审美心理学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克罗齐,20世纪初成

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学派,这种表现主义美学为西方现代派艺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核心观点是:美就是直

觉、就是形式,就是直觉的表现。在美感中,没有任何逻辑思维和理性认识,美的全部意义就是对事物形 式的形象直觉。这一学说的基础是唯心主义哲学,但他强调形象思维在审美中的重要性具有一定合理性。

10.生活艺术化 “生活艺术化”是19世纪美国著名思想家梭罗倡导的一种审美文化观点。梭罗认为,单纯的知识算不上智慧,知识与美结合才能形成智慧。美好的生活不是通过积累知识和占有财产而达到的,只有通过对自然和人性美的敏锐感受才能达到。他提倡审美与生活的融合、艺术与生活的融合。

二、简答题

1.学习美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要点:

①学习美学时要自觉联系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实践理解美学理论。(5分)②要掌握正确的哲学思考方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3分)③要结合人类历史,尤其是审美实践的历史、审美创造的历史、美学自身的发展史。(4分)④要边学习边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3分)

2.艺术美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案要点:

艺术美的主要特征便集中表现为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1)形象性,是指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生动、具体、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艺术形象。形象性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2)主体性,集中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艺术家面对大千世界浩瀚的生活素材,必须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并且将自己强烈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等等主观因素“物化”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之中。(3)审美性,是指艺术美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的审美需求。

3.如何在喜剧中“寓庄于谐”?

答案要点:(1)“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诙谐可笑。在喜剧中,“庄”与“谐”处于辨证的统一。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就不成其为喜剧。(2)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倒错中显真实”。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真实,以取得喜剧效果。(3)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之二是“以夸张揭示荒诞”。通过夸张乃至变形,揭示真实,常常能够产生明显的喜剧效果。

4.简述喜剧艺术的审美作用

(1)喜剧艺术使人们在笑声中满足了审美需求,激发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笑是一面胜利的旗帜。”“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喜剧引发的笑声,能够成分展现人们的优越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2)喜剧中的讽刺作为一种战斗武器,能够揭露敌人的反动、腐朽、伪善,揭露严重阻碍社会进步的习

惯势力及社会生活中的严重缺点和错误,起到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的作用,增强人们与丑恶现象和错误现 象做斗争的力量和志气。

5.美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第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观是人们对美的基本观点与看法,它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家和教育家们都把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作为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二,提高审美能力。所谓审美能力是指审美过程中主体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包括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

象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审美鉴赏力。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鉴赏

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实践的结果。

第三,培养审美创造力。审美创造能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能力,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人类

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能动地改造世界,同样,人们感受美和鉴赏美的目的也是为了表现美和创造美。

第四,塑造完美人格。塑造完美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应当说是美育最根本和最核心的任务。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们之所以特别重视美育,其主要原因就是美育在塑造完美人格上具有其他教 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6.怎样理解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答:(1)人的本质力量包括自然的本质力量和精神的本质力量;(2)“对象化”是人“化”到对象中去然后再从对象中表现出来,使对象成为自己的“作品”;(3)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关系中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全面地在对象世界中展现出来;(4)美离不开活的形象,美只能是充满了生命力的活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不可能是本质概念的对象化;(5)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按照美的规律,按照对象的性质和特征,在对象中进行自我创造,从而把对象塑造成为美的形象。

7.美育如何改变人的心理气质与精神面貌?

答:(1)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恬适和愉悦;(2)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3)从功利性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性的旷达和赏玩。

8.审美人生观有何基本内容?为什么说在美的问题上要以人生为本?

答:

(1)审美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a.人生的意识。人的自下而上和生活应当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由的类的生活。b.人生的反思和反悔。以艺术家的精神气度对人生有所反思和反悔,创造出更为理想的、带有普遍性的生活。

c.人生的价值。美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之一,最理想的人生,应当是最美的人生。

(2)在美的问题上以人生为本:

a.美学研究的根本愈来愈在于提高整个人生的境界;

b.人的本质力量在审美关系中全面展开的程度,在很大的意义上受制于人的自下而上状况和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

c.以人生为本、并融入创造论的做法,有其巨大的理论合理性。

三、论述题

1.结合实例论述什么是人的美,人的美有什么特点

答:人的美包括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两个方面。人的外在美主要包括形貌美、服饰美、风度美,内在美主 要包括人的精神美和性格美。

(一)人的外在美。外在美是通过直观的外在形象体现的,能够给人直观的美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1.形貌美形貌美是指人的身材相貌的美,属于静态美。形貌美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它是自然

界长期进化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意识和观念不断发展的结果。大体上讲,人体的形貌是否美,可以 从面貌、肌肤、人体各部分的比例与配合、内在活力四个方面来衡量和判断。2.服饰美服饰美是指人通

过着装、发式、面部化妆修饰等产生的美感效果。形貌是人的自然资质,服饰则是人的文化生成。服饰美

主要体现为服饰造型与人的形体及性格的和谐统一,服饰造型与所处的环境的和谐统一、服饰本身的色彩

谐调、服饰配色与环境色调谐调四个方面。3.风度美风度美是指人的风采和气度的美,主要通过人的言

谈、举止来体现。风度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文化修养、性格气质的外在反映。言谈举止作为人的精神的

表现,是体现人物美的重要方面。

(二)人的内在美。人的内在美是指人的内在品质、性格的美,是人的美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人的精神

美和性格美:1.精神美精神美主要是指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包括人的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

操、丰富的美好情感和智慧、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修养等。2.性格美性格美主要是指人的性格特征的美。性格指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行为方式。性格使人的精神具备了个性的感性特征。性格

美的表现是热情、开朗、活泼、诚恳、果断、稳重、刚强、机智、幽默等,与此相对的不良性格特征是为

人冷漠、暴躁、怯懦、虚伪、软弱等。

(三)人物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内在美是人的美的决定因素,或者说,人的美侧重于美的内容。内 在美是人物美的核心。

2.举例论述“艺术符号”说艺术观的特点?并论述它的局限?

答:(1)由卡西尔和苏珊·郎格提出。他们不满于以往的摹仿说及表现说,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家表现的绝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

(2)其艺术本质观有两个特点。第一,这种符号说试图在传统的模仿说和表现说之外另寻他途,开拓一条探索艺术本质的新路,从艺术的符号性上规定艺术的本质,阐释艺术的特性。第二,这种符号论力图摆脱摹仿说和表现说的影响,但最终又对它们有所保留,承认了艺术模仿与表现的因素。

(3)局限:它主要仍是从艺术的符号形式方面来规定艺术本质的的,这就与贝尔“有意味的形式”说以及其他形式学派的艺术本质说殊途同归了;从他们对模仿说和表现说的部分认可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两种理论传统的选择态度仍较含糊,并未能解决这二者之间的矛盾。

3.举例说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审美理论学说

答:(1)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其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是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马斯洛先后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潜能和价值论”、“自我实

现论”、“高峰体验论”等重要理论,奠定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 之父”。

(2)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关于人的七种基本需要由低到高、由下而上依次是:第一层,“生理需要”,即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或生理需要,这是最基本的需要;第二层,“安全需要”,包括人身安全、避免危 险等,引申涵义还包括社会安定、生活保障等;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指人渴望在家庭、亲戚、朋友、单位、社会中找到归属感,在给予他人爱和接受他人的爱中享受温暖; 第四层,“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自重和为他人所尊敬,胜任工作、事业有成,从而得到肯定的评价和赞扬等等;第五层,“

认知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求知、探索、认识和理解等,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基本需要和内在动机,认 知和好奇心分不开,人的认知天性推动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第六层,“审美需要”,包括对

于对称、均衡、秩序、完美等形式美的追求等。马斯洛是第一位把审美需要当作人的基本需要的心理学家;第七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就是指个人特有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它是金字

塔的顶尖,是人的所有基本需求中最高的目标,也是完满人性的体现。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有赖于前面 各种需要的满足。马斯洛认为,各种基本需要都能得到满足的人,将会有最充分、最旺盛的创造力。

(3)“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最高追求目标,它强调完满的人性,强调以生物学

为依据的人的本性的发展。这里所说的“完满的人性”主要指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特性 或潜能,这些潜能的充分发挥就被称为“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能够做到“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类中 的一批杰出人物,他们有着坚强的信念和决心,都有着积极的创造性,对很多领域都有着深刻的见解,很

少失望、焦虑、恐惧、悲观的情绪,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并获得创造的乐趣,同时在创造性工作中全面

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更全面地享受生活,自然地发挥着全部生理、心理功能,他们的行为动机来自于发 展潜力与实现潜能的需要。

(4)“高峰体验”:马斯洛进一步指出,“自我实现”的重要特征便是“高峰体验”。峰体验的最大特征,就是人的精神处于最佳状态时的一种体验,人在这种体验中会感到欣喜若狂、销魂落魄、如醉如痴,它是人的存在最完美、最和谐、最幸福的一种境界。高峰体验的时刻,人有一种反归自然或与自然合一的极度欢乐,人的心胸仿佛豁然开朗,体味到宇宙、人生的无穷奥妙,仿佛进入了天堂,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达到了一种尽善尽美的人生境界。“高峰体验”来自于创造的冲动和创造的激情,来自于科学发现和伟大的灵感,来自于爱情与异性的结合,来自于人与大自然的交融,更来自艺术创作活动与审美欣赏活动。

4.举例论述意境说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它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地位。

答:唐代诗歌艺术的繁盛,推动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最基本范畴“意境”的诞生。“意境说”的发展构成了中国美学史的一条重要线索。

王昌龄在《诗格》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王昌龄之后,刘禹锡提出“境生于象外”更明确规定“意境”的内涵与特征。皎然则把“境”与“情”联系起来,“缘境不尽曰情”,“诗情缘境发”并在《诗式》中提出“取境”的概念。晚唐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区分了诗歌意境的不同类型,并对“意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及至宋元时期,美学沿着中唐以后的思想路径继续向前发展,整个民族特别是士大夫的审美观,基本上获得确立与完善。明清美学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转折意义。在这一时期,诗文美学贡献最大的是王夫之和叶夔。王夫之提出的“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的“情景融合论”对诗歌的意象结构作了具体分析,并以此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博大精深的美学体系。近代美学史上贡献最大的是梁启超,他要求诗歌创作“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如果说梁启超吹响了美学革新的号角,那么,真正在美学领域树立现代美学界碑的人则是王国维。王国维美学思想极为丰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境界说”。这是他在中西交融的文化视野中对中国古典美学“意境”理论的总结。他对传统“境界”或“意境”范畴的阐述,已经不是在原来古典美学的体系框架中作自然延伸,不是将前人点点滴滴的论述简单地加以条理化、体系化。同时,也不止于以西方美学的新观念、新方法重新阐释中国古典美学的内容,而是试图寻找思维方式、知识范型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带来了美学话语方式和理论形态与构架式自身的变化。但这一过程中可能也存在着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失真与特殊价值遗漏的危险。这其中的成败得失,为后人提供了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5.举例说明美育的特点

答:美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第一,形象性。形象性是美育的显著特点。美育是从观赏美的形象开始,并且始终离不开美的形象,让受

教育者通过美的形象来领悟美的内蕴。无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它们首要的特征就是形象性。第二,娱乐性。娱乐性是美育的鲜明特点。早在古罗马时期,贺拉斯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主张,强调 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不仅可以使人们满足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身心得到积极的休息,而且还可以从中受到 教育和启迪。

第三,自由性。自由性是美育的重要特点。一般来讲,智育、德育等教育方式,都或多或少要采用灌输的

方式来进行。智育、德育基本上是在课堂上进行,大多采用老师讲授和学生听讲的形式。而美育的特点,恰恰是采取自觉自愿的自由方式进行。

第四,普遍性。美的普遍性,决定了美育的普遍性。美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美育也就无时不可进行,无处不可进行。尤其是现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美和美育在人类生活 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只是在学校的课堂或校园中进行,而是进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完全

可以说,美育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美容美发、形象设计、服饰打扮、家居装饰等等,都离不开审美和美育。审美教育在现当代社会的生活化趋势,使得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随时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美育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教育或人生教育。

四、材料分析题

1.请以李白的《月下独酌》为例分析艺术意象的审美特征。

附:《月下独酌》原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答:

(1)虚拟性:艺术意象的虚拟性即非现实性,指采取非现实形态表现现实事物,可以虚构、编造,其至违背常情常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是不会喝酒的,影子也只会默默地跟随着自己而已。

(2)想象性:指借助想象把一股表象拓展、上升为审美意象的特征,这是艺术意象最重要的特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从落落寡合的“无相亲”到谈笑风生的“成三人”,李白是在一举手、一投足间完成的,你看他,一举杯,明月成伴,一低头,身影相陪。

(3)感性:指意象可为感官直接感知,体验的直观性和具体性,而无须借助自学理性的反思;“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结果还只能是自己一个人独酌。但是有这样两个伴侣究竟是好的,“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暂且在月和影的伴随下,及时地行乐吧!下面接着写歌舞行乐的情形。李白认为这种摆脱了利害关系的交往,才是最纯洁的最真诚的。他在人间找不到这种友谊,便只好和月亮和影子相约,希望同他们永远结下无情之游,并在高高的天上相会。

(4)情感性:指艺术意象总是包含、渗透着某种情感因素而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在这一阶段,诗人已完全被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个“月下独酌”的境界所陶醉,零乱的舞步,徘徊的月光,似醉似醒,物我一体,诗人在尽欢之后,马上就要在花间月下的美酒之乡沉沉睡去了,但就在他的神志清醒的最后一刻,他没有忘记再次与那两位与他一起成就“独酌”的月亮与身影做出长久的约定。这种不离不散的执着情怀,我们只有对李白的身世和追求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才有可能真正体会。

2.苏轼的《题西林壁》,谈谈诗中蕴涵怎样的审美原则。

附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答:(1)应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的观照审美对象。“横看成岭侧成峰”从各个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就各不相同。

(2)从美在距离说看待这个问题。“远近高低各不同”,远看近看,看到的景象也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在山中,没有远距离地看庐山,所以就不能观赏到庐山的全貌。

3.结合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谈谈崇高的本质与特征。

附诗:《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经由对象震撼和压抑而获得的显现,也是被提高了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崇高也是与优美相互并立的审美范畴,它们都具有肯定性的价值,都是人们审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对象。

与优美相比,崇高有着明显的特点,它往往是体积巨大、力量雄伟、气势磅礴。在心理效应上,总是令人惊心动魄,使人奋发向上。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崇高的典型之作。首先,开阔的美。作品一开头,就展示一个非常广阔的场面:大河上下,长城内外,一片苍茫无际的雪原。其次,飞动的美。“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飞动,高原奔驰,要与天公一比高低。第三,壮丽的美。写出了日出天晴,飞雪消停,在艳阳照耀下,万里江山,红妆素裹。十分壮观。第四,写出了惊愕-愉悦的感受。面对祖国如此壮丽的山河,情不自禁地发出“江山如此多娇”的赞叹。第五,鼓励人奋发向上。作者笑傲历代群雄,然后发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洪亮声音。

第二篇: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A.哲学方法B.心理学方法C.伦理学方法D.社会学方法

2.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的标志是()A.黑格尔的《美学》B.鲍姆加登的《美学》C.康德的《判断力批判》D.柏拉图的《理想国》3.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这道出了()A.诗歌与优美的关系B.诗歌与崇高的关系C.诗歌与荒诞的关系D.诗歌与丑的关系

4.“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A.维特根斯坦B.亚里士多德C.里普斯D.阿恩海姆

5.19世纪中叶以前,在西方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研究倾向是()

A.“由下而上”的方法B.“由上而下”的方法C.心理学方法D.实证主义方法

6.西方美学传统中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模仿说”,其界定艺术的角度是()A.艺术起源B.艺术本质C.艺术功能D.艺术接受

7.诗人贾岛与韩愈的“推”“敲”之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属艺术作品的()A.物质实在层的追求B.形式符号层的追求C.意象世界层的追求D.意境超验层的追求

8.“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忒性存,无痕有味”一语,强调艺术作品的()A.感性特征B.理性特征C.情感特征

D.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特征

9.所谓“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是艺术接受中的()A.观的阶段B.品的阶段C.悟的阶段D.思的阶段

10.审美趣味的两重性是指()A.个体性与社会性B.相对性与个体性C.社会性与时代性D.相对性与历史

• 11.“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A.直觉B.通感C.想象D.表象

12.从审美发生学角度看,“劳动说”的明显不足在于()A.忽视了人的审美活动中的社会性内容B.过分注重人的审美活动中的社会性内容C.未能真正切入审美如何发生的内在机制D.将艺术起源与审美发生学理论相混淆

13.在20世纪初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人物是()A.朱光潜B.鲁迅C.梁启超D.蔡元培

14.王国维所谓艺术意境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是指()

A.前者体现“天人合一”的意境,后者体现“天人对立”的意境

B.前者说明的是自然的意境,后者说明的是艺术家创造的意境

C.前者是“隐我”,后者是“显我”,但都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意境

D.前者指自然美中的意境,后者指艺术美中的意境15.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是()A.先验主体论B.绝对精神论C.理念论D.实践存在论

16.下列学说中,隐含着灵感理论特点的是()A.柏拉图的迷狂说B.席勒的游戏说

C.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D.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17.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艺术想象上体现为()A.接近联想

B.对比联想D.化性起伪C.类似联想E.寓教于乐D.自由联想25.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的关系是()18.指出“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是()A.情感是想象的原动力A.贝克特B.想象是情感的原动力B.莫里哀C.情感对想象有支配作用C.鲁迅D.情感是想象的对象和内容D.老舍E.情感对想象有调节作用

19.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形象聂赫留朵夫属于意象中的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A.仿象26.有意味的形式说B.兴象27.寓教于乐C.喻象28.审美形态D.抽象29.审美体验20.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家是()30.简述审美感知的特点。A.莱辛31.康德与博克在优美论上的区别。B.休谟32.简论意境与意象的区别。C.洛克33.如何理解审美活动中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D.康德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34.“一千个观众一千个哈姆雷特”,请试从艺术接受的角10分)度对这一句话作出理论阐释。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35.当代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多样化态势,如装置艺术、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等不断出新,似乎也在不断地开拓或未选均无分。着艺术的边界,请联系这一现象,就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21.现代西方美学流派纷呈,其中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有联系与区别作一论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A.自然主义美学20分)B.语义学美学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C.分析美学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D.直观主义美学均无分。E.解释学美学1.在西方美学史上,“迷狂说”的创始人是()22.中西传统美学概念体系差异颇大,下列术语中属于中国A.毕达哥拉斯传统美学的有()B.德谟克利特 A.意境C.柏拉图B.崇高D.亚里士多德C.阴柔2.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运用D.风骨的是()E.气韵A.接近联想23.艺术意象的主要特征有()B.类似联想 A.虚拟性C.对比联想B.感性D.关系联想C.想象性3.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D.理性A.康德E.思辨性B.席勒 24.美育的特点与功能包括()C.布洛A.诉诸感性D.叔本华B.潜移默化4.游戏说和集体无意识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C.怡情养性A.艺术的功能

B.艺术的本质 C.艺术的起源D.艺术的存在5.把艺术品的结构划分为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客体层四个层次的美学家是()A.英伽登B.布隆博格 C.汉斯立克D.克罗齐

6.王国维所划分的意境的两种类型是()A.物态之境和宇宙之境B.有物之境和无物之境 C.仁达之境和至善之境D.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7.商业广告所表现的艺术功能是()A.教化功能B.核心功能 C.外围功能D.启迪功能

8.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品的关键是()A.艺术形式B.艺术意象

C.艺术的思想内容D.创作主体

9.艺术天才的形成主要由于()A.超群的理性思维与敏锐的感性能力B.自然生理机制和超群的思维能力 C.先天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机遇D.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

10.千百年来人们不否认艺术的存在,从根本上讲艺术本体论就是()A.艺术存在论B.艺术形式论 C.艺术行动论D.艺术功能论 • 转贴 11.西方创立“美学”学科的美学家是()A.柏拉图B.狄德罗 C.鲍姆加登D.黑格尔

12.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A.形式B.无形式 C.质地D.体积

13.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系统理论总结的著作是()

A.《诗学》B.《理想国》 C.《诗艺》D.《论崇高》

1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长河落日圆”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观”。这种审美形态是()A.崇高B.悲剧 C.伟大D.荒诞

15.在西方早期,狭义的美主要指的是()A.崇高B.滑稽 C.优美D.喜剧

16.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确立标志的著作是()A.《论审美教育》B.《谈美书简》 C.《美育与人生》D.《审美教育书简》

17.把美育目标的实现称为“消融渣滓”的是()A.孔子B.孟子 C.朱熹D.柳宗元

18.强调小说具有熏、浸、刺、提“四种美育”功能的是()A.王夫之B.叶燮 C.梁启超D.鲁迅

19.西方美学史上,提出“寓教于乐”原则的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D.席勒

20.美学的哲学基础应是马克思主义的()A.实践存在论B.实践论 C.存在论D.辩证法

• 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美学家中,属于经验主义一派的有()A.荷加兹B.哈奇生 C.休谟D.康德 E.谢林22.“有意味的形式说”的主要缺陷包括()A.脱离主体的现实情感B.脱离人类的具体实践 C.脱离社会的历史发展

D.脱离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演进 E.摆脱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

23.以下属于西方画论话语的有()A.线条的质感与韵律

B.形式的象征性和组合关系

C.色彩的情感性和色彩间的组合关系D.色调与主题的统一 E.画得确切与真实

24.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包括()A.美

B.审美现象 C.审美活动D.审美关系 E.艺术

25.喜剧的次级形态有()A.滑稽B.讽刺 C.幽默D.荒诞 E.可笑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26.审美直观27.审美理想28.崇高

29.美育代宗教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0.简述审美关系的特征。31.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32.简述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33.悲剧的基本特征。34.美育的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 36.举例说明艺术中技巧的审美价值。自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各国美学界尊称为“美学之父”的学者是()A.苏格拉底B.鲍姆嘉登C.鲍桑葵D.亚里士多德2.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的()A.伊安篇B.斐多篇

C.大希庇阿斯篇D.会饮篇

3.美学思想得以形成的直接前提是()A.审美意识B.艺术美C.审美理想D.社会美

4.决定着美的客观性质和感性形式的是以下哪个层面?()

A.自然物质层B.心理意识层C.知觉表象层D.社会历史层

5.曾以典型的“有我”创作方式闻名的作家是()A.雨果B.马拉美C.庞德D.梅里美

6.艺术的首要功能是()A.认识B.感化C.审美D.启蒙

7.孕育艺术意象的内在动力是()A.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认识与被认识关系B.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C.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模仿与被模仿关系D.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感动与被感动关系

8.在生产审美意象的全过程中始终是最重要、最具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是()A.情感力

B.想象力C.意志力D.灵感力

9.美感的核心是()A.情感B.意志C.直觉D.体验

10.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想象活动的依据是()A.形象的逻辑B.抽象的逻辑C.表象的逻辑D.情感的逻辑

11.在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主张“美在客观”说的美学家是()A.蔡仪B.朱光潜C.李泽厚D.吕荧

1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孩子看事物,只看到物的形象,而不知其为何物,这属于()A.知觉B.直觉C.统觉D.感觉

13.审美欣赏时注意的集中追求的是()A.抽象的理解B.形象的理解 C.感性的观照D.形象的观照

14.曾经提出“内在感官”说的美学家是()A.夏夫兹别里和哈奇生B.夏夫兹别里和斯宾塞C.哈奇生和斯宾塞D.柏格森和夏夫兹别里

15.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到崇高的是()A.毕达哥拉斯B.朗吉诺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6.“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是贯穿以下哪一部作品始终的一条红线?()A.《判断力批判》B.《论崇高》C.《伊安篇》D.《诗学》

17.认为想象的快乐有三种:宏伟、新奇和美的美学家是()

A.爱迪生B.博克C.贺拉斯D.黑格尔

18.将崇高区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的是()A.劳鲍特里B.康德C.梅里美D.雨果

19.崇高与优美之间的关系是()A.对立的B.并列的C.递进的D.同一的20.18世纪,将文章的风格区分为阳刚与阴柔两类的是()A.方苞B.姚鼐C.刘熙载D.王夫之

• 21.优美的基本特征是()A.小巧B.光滑C.和谐D.纤丽22.艺术品动态结构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层次是()A.物质实在层B.意象世界层C.形式符号层D.意境超验层

23.亚里士多德著名的关于悲剧原因的理论是()A.过失说B.命运说C.永恒公理说D.性格缺陷说

24.霍布斯关于喜剧产生原因的学说是()A.“乖讹”说B.“鄙夷”说C.“生命的机械化”说D.“游戏”说

25.将乖讹区分为“上升的乖讹”和“下降的乖讹”的美学家是()A.休谟B.柏格森C.斯宾塞D.弗洛伊德26.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将西方现代艺术正在经历的危机称作是()

A.审美危机34.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哪几方面?B.形式危机()C.范式危机A.艺术敏感D.范型危机B.艺术感受力27.与自然对象之间没有直接的、显明的关系的意象是C.艺术想象力()D.艺术技巧A.仿象E.灵感B.兴象35.在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主张“美是主观”说的美学C.喻象家是()D.抽象A.蔡仪28.曾坚持认为丑不能进入造型艺术的美学家是()B.朱光潜A.雨果C.李泽厚B.席勒D.吕荧C.拉辛E.高尔太D.莱辛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第36、37小题每小题429.构成人身上反人性的本质力量的是()分,第38、39小题每小题3分,共14分)A.理性36.游戏说B.非理性37.寓教于乐说C.意志38.艺术敏感D.意向39.审美意识30.中国美学史上的“载道说”的完善者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0、41小题每小题7分,A.孔子第42小题6分,共20分)B.孟子40.简述人的感觉能够产生美感的原因。C.韩愈41.简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D.朱熹42.简述喜剧性的笑的特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3小题12分,第44小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题14分,共26分)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43.试论意境与意象的区别与联系。或未选均无分。44.论美的问题在人生相与创造相之间。31.在意象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夫之A.情绪转贴于:自考_考试大考_ B.意志转贴于:自考_ C.意向D.直觉E.想象

32.以下属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观念的是()

A.美来源于数的秩序B.数是宇宙的本源

C.美在于客观事物的对立、冲突

D.人体美在于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对称E.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数

33.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有()A.虚拟性B.理性C.感性D.想象性E.情感性

第三篇:美学概论期末考察试题1

美学概论期末考察试题

一.简述历代美学家对“美本质”的理解,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1.。美的历程。人类很早就开始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很早就开始根据自己的感受创造新的审美对象以取悦自己,不止于此,作为一种理性动物,自觉的生命形式,人类不止欣赏这个世界,还认识和思考这个世界,美学家对美的本质回答,总结中西方美学家们的思维成果,可以发现,她们回答“美是什么?”这一问题时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路:

(1)客观定义,这是一种从审美对象方面解释人类审美行为的基本思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式这个观点最早的代表,他提出“美是理式”。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美在于和谐(20世纪40年代中国美学家蔡仪先生提出“美是典型”)

(2)主观主义,这是从审美主体,即人类自身解释人类审美行为的思路。这一思维之首创者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开辟了一系列审美解释的新思路——他将美与善联系起来考虑问题,于是他发现了人类价值观对于审美评价的决定性。

(3)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独辟新路径,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观点。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提出了“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

2.关系论,这是从主客体二者间的相互关系中解释人类审美活动的思路,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提出:美在于关系。

3.中国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明确提出了“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对关系论的明确表达。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学家周来祥先生重申“美是和谐”的观点,它实际上就是一种关系说,显然,在形而上学下的具体审美观现象解释现象。

4.取消论,这是从根本上取消有关美的本质问题探索的思路。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得出一个不是结论的结论:“美是难的”。到20世纪,随着现当代西方哲学对古典思辨传统的反思,美学领域中的经验主义思潮勃然兴起,于是,美的本质问题取消论成为一时之尚,从根本上取消美本质问题思考不足为训。美的本质问题代表了人类在审美领域经常性的自我反思,宏观总结活动,体现了人类的哲学理性,永远自有其特殊价值。

就我个体而言

1.美是一种价值,美对于人才有意义。美是一种价值,是人的主观追求,美本质问题实际上就是人类审美价值问题。价值论是美本质问题思考的唯一正确方向:偏离了它,人们将永远是缘木而求鱼。

2.美的普遍价值,关于人类生命需求。功能的思考便成为人的本质问题的最终归宿,体现了人类的生命追求,这便是美学普遍性的价值。找到了美与人类生命追求的逻辑关系,界定了美的普遍价值,这是2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的最大理论收获,生命美学史其典型代表。

3.美的特殊价值,实践美学,生命美学的局限在于停留了美的普遍性价值内涵和依据,未能进一步确定审美价值的独特内涵。美的特殊价值寻找,始于德国古典美学。人类审美活动精神个性界定工作始于近代西方美学,从鲍姆嘉通开始。康德、席勒、黑格尔一直在做这种工作,其中,康德的贡献最大,只有完成了美的特殊价值界定,才能真正搞清楚美的基本问题。

4.美是人类生命的追求的即时精神感性形式,美体现了人类生命的追求,以人类生命需求为根本的内在依据,此是审美价值的普遍性,抓住了人类生命追求,也就是抓住了理解人类审美价值的根。美是人类特殊的生命追求,它是以精神的、感性的、即时的形式表现的生命追求,此是审美价值之特殊性。

最后,我们有必要指出:“美是什么”作为对人类审美价值的最抽象概括,只是规定了我们理解人类审美活动的最基本方向,不能简单的拿“美是什么”的抽象规定硬套具体的审美活动。从“美是什么”的最抽象规定到具体审美解释,其间需要一系列的中介环节。

二.找舞蹈《飞天》或《雀之灵》,表述其中之一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飞天,意为飞舞的天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指苍穹,但也认为天有意志,称为天意。在佛教中,娑婆世界由多层次组成,有诸多天界的存在,如三十三天、兜率天等,这些天界的众生,中文翻译为天人,个别称为天神,常简称为天,飞天即此意。道教常称作天仙。在中文里,天人之王亦常省称为天,如“大梵天”、“功德天”等。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飞天是歌神和乐神的化身,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歌舞神和娱乐神,他们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内。飞天多画在墓室壁画中,象征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交流融合。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天亦称为飞仙,是飞天、飞仙不分。后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虽然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但在名称上,只把佛教石窟壁画中的空中飞神乐为飞天。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飞天》源于敦煌壁画。“飞天”失重、自由的美感,仅仅靠演员自身来控制、表现是很难实现的,地心引力无法使任何个重心自由倾倒,甚至失去重心,这也是自古以来人类向往自由、渴望飞翔的原由,人们总会有一个可以自身由翱翔的美好愿望,希望自己也能有一双像鸟儿一样的翅膀,可以在天地中自由的翱翔,不受任何的拘束,当人类发觉自己不可能抵抗地心引力,飞向蓝天的时慨人们就把这个美好的愿望放在了神仙的身上,认为神仙是与凡人不同的.他们可以不受地心引力的限制,可以自由的来去飘飞,舞蹈《飞天》,既然是要表现七位“仙_女”的飘然“飞天”,无拘无束自由的腾空,就要赋予“仙女”与常人不一样的能力.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体现_出“飞”这个宇、这个动作,才能真正的体现“仙女”的“仙”和“飞天”的“飞”。这时候就凸显了舞蹈编导_的非凡创意,借助道具,把舞者的右腿固定,所有舞姿只能用另一条腿和上身表演,用身体自由的倾倒去对抗地球引力,正是因为这样,演员才得以依靠固定物支撑_完成失重、翻转等动作,无拘无束的倾而不倒、自由飘飞,这样用倾斜的动势来代替腾空离地的真实,同样培观众强大的冲击和震撼,想象的空间这时候就帮助欣赏者去完成最后的“飞天”。这样倾斜的造型、舞姿、体态帮助舞者实现了敦煌壁画中“飞天”舞蹈的各种各样的高难度造型、舞姿.才能打造出敦煌壁画中仙女“飞天”的独特造型,舞者只是用舒展的双臂,柔软的腰睦和灵巧的左腿表达着飞翔,表达着人类向往已久的自由翱孙《飞天》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展现着中国古典舞蹈的太美舞蹈艺术的太美。舞蹈古典韵昧十足,配合着舞台上盈取落的花瓣和台下喷涌而出的水花,幻化为千姿百的“飞天,形象,与敦煌壁画中的造型如出一辙,一时间,时空交错,有限的舞台空间似乎变成了无限的宇宙空间,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仙女”凌空飞翔·美轮美奂,“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第四篇:《护理美学》试题(A)

《护理美学》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2分)

1、护理环境

2、慎独

3、美的内容

4、心灵美

5、社区护理

6、社会角色

二、填空题(每空0.5,共14分)

1、护理职业形象美的形成,主要经历的三个主要时期是()、()和()。

2、护患关系美是指护患双方()、()、()的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联系交往,这种交往能给护患双方一种愉快、欢乐、亲密的情感体验。

3、在基础护理中,对病人进行生活护理尤其重要,通过对病人进行生活护理,达到保持(),(),()的目的,从而()。

4、先秦时期美学思想突出的代表是()()()()

5、鲍姆嘉通在()年,正式出版《审美学》我国译为()

6、()年,南丁格尔在()医院内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

7、形式美的概念及特征包括()()()()

8、科研是对未知领域的()和对现有知识的()。

9、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它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一个符合逻辑、()的工作程序的框架。

10、在残疾人中,约60%具有()并需要康复医疗的帮助以()。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一)多项选择题

1、合理的营养有助于

A、精神愉快B、体力恢复 C、疾病康复 D、人体美的保持 E、肥胖

2、临床护理审美的意义有

A、临床护理直接维护形体美 B、临床护理保持机体的功能美 C、临床护理能消除一些情绪反应D、护理职业形象美对暗示性强的病人才有感染作用E、临床护理要对病人心理进行修复

3、运用美学原理,为病人创造的护理环境应是

A、整洁B、美观C、温暖D、安静E、舒适

4、病室内适宜的温度、相对湿度是

A、18~22℃B、18~20℃C、22~24℃D、50%~60%E、60%~70%

5、护理审美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类的A、功能协调B、生命质量C、想象力D、构成意识E、身心完美

6、护理自然美的创造主要是指

A、护理人员心灵美B、护理人员自身的美化C、周围环境的美化D、护患之间的和谐E、护技之间的和谐

7、护理职业形象美的基本内容十分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

A、人体美B、仪表美C、心灵美D、情操美E语言美

8、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归纳为三种观点

A、美的规律的学问B、艺术哲学C、心理学D、美感E、美和艺术的科学

9、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

A、伦理学研究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B、伦理学帮助人们明辨善和恶C、伦理学着重于人的外在形象研究D、美的对象是善的E、美学研究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10、马克思的美学思想包括

A、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历史B、美召唤人类创造历史、改变命运

C、美是主观的,无利害的快感D、审美判断没有目的又有合乎目的性

E、审美判断不借助要领而且具有普遍性

11、社会美的特征包括

A、侧重于内容B、阶级性C、时代性D、典型性E、象征性

12、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正确的是

A、病人B、护士C、社会组织D、护理管理者E、社会人群

13、护理管理学研究的范围不包括

A、护理教育B、护理实践C、护理科研D、护理情境E、护理道德

14、护理管理可分为:

A、护理行政管理B、护理业务管理C、护理教育管理

D、护理临床管理E、学校管理

15、护理评价系统包括:

A、组织管理评价B、护理程序评价C、护理效果评价

D、病房管理评价E、护理活动评价

16、伤残者心理压力反应有哪几个阶段:

A、震惊阶段B、否认阶段C、抑郁反应阶段

D、对抗自立阶段E、承认和适应阶段

17、在社区护理过程中,影响社区人际吸引的因素有:

A、仪表性吸引B、接近性吸引C、奖励性吸引

D、相以性吸引E、信息性吸引

18、我国农村主要的保健系统三级网是:

A、县医院B、乡卫生院C、村卫生室D、个体诊所E、县防疫站

(二)单选题

1、收集资料时,资料的主要来源是:

A、病人B、病人家属C、医生D、病人的医疗文件

2、对手术的恐惧属于: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爱与归属的需要D、自尊的需要

3、社区护理的目标是:

A、治疗疾病B、维护社区人群健康C、开展诊疗技术D、进行预防接种

4、对于社区中的患病者要侧重于:

A、家庭护理指导与定期随访相结合B、健康教育

C、病情观察D、老年常见病的宣教

5、临床护士专家是由英国国民保健服务委员会哪一年首创的:

A、1980年B、1981年C、1982年D、1983年

6、在护患关系的模式中双方相互作用,建立在护士主动、病人有一定主动权的基础上这是:

A、“主动-被动”模式B、“指导-合作”模式C、“共同参与”模式

D、“主动参与”模式

7、管理的基本原理不正确的是:

A、系统原理B、动态原理C、效益原理D、能级原理

四、简答题(共25分)

1、影响体形美的因素有哪些?(4分)

2、如何培养美的感知能力?(3分)

3、什么是护理人员主体感性美?(2分)

4、为何称鲍姆嘉通为美学之父?(3分)

5、简述南丁格尔塑造的护理职业形象?(5分)

6、护理审美评价有何意义?(3分)

7、社区护理的目标和特点是什么?(5分)

五、论述题(共24分)

1、论述护理人员的语言美?(8分)

2、叙述心灵美与行为美的关系?(5分)

3、整体护理的开展,显现了护理美学的哪些作用(3分)

4、护士角色应具备哪些素质?(8分)

试题A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护理环境是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的能满足病人需要,有利于病人治疗、修养和康复的环境。

2、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仍能坚持道德信念,按照道德规则行事。

3、美的内容是指显现在感性形式中人的本质力量。

4、心灵美是指人精神世界的美,人的内在美,通过行为来表达。

5、社区护理:是结合公共卫生学与护理学的理论,应用于促进和维护人类健康的护理活动。

6、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分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二、填空题

1、护理行为的产生、南丁格尔时代、当代护理专业学科体系的基本确立

2、关系融洽、感情真挚、行为和谐

3、病人躯体整洁、维护病人自尊、满足病人基本需要、维护人体美

4、儒家、墨家、道家、法家5、1750、美学6、1860、英国圣托马斯

7、相对独立性、抽象性、时代性、普遍性

8、探索、应用

9、工作方法、科学解决问题

10、康复的潜力、改善功能

三、选择题

(一)多项选择题

1、CD2、ABE3、ABDE4、BD5、ABE6、BC7、BCE8、A|BE9、ABDE10、AB11、ABC12、AB13、ABC

14、ABC

15、ABC

16、ABCDE

17、ABCD18、ABC

(二)单项选择题

1、A2、B3、B4、A5、D6、B7、D

四、简答题

1、影响形体美的因素是①遗传因素②心理因素③年龄因素④疾病因素

2、①训练对美的感受能力②提高护理美的认识能力③培养护理美的情绪体验

3、护理人员主体感性美是护理职业情操美、护理服务美、它包括医务人员的行为美、心灵美、语言美,是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工作实践过程中,呈现出的具有职业特点的感性美。

4、鲍姆嘉通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包括知、意、情三个方面,应有三门相应学科加以研究。研究“知”的有逻辑学,研究“意”的有伦理学,没有研究“情”的学科。所以他主张设立一门研究情的新学科即《美学》。从此,美学这一名称才逐渐被学术界所公认,美学才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此,鲍姆嘉通被后人称为“美学之父”。

5、(1)护士应是品格高尚的人(2)护士应是满足病人需要的人

(3)护士应属于专门学科的人(4)护士应是人类健康的使者

(5)护士应是具备心理学知识的人

6、护理审美评价在护理学科的确立与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将美学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成果应用于护理学科体系,使一般的护理技术上升为艺术,这是适应护理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的结果,从而拓宽和提升了护理学的研究领域。通过进行护理审美评价,提高广大护理人员的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有助于护理美学的确立、补充及完善。

7、目标:维护社区人群健康。

特点:

1、综合性护理。

2、连续性护理。

3、协调性护理。

4、可及性服务。

5、个性化、人格化护理。

五、论述题

1、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护士对病人的称呼美

护理语言的文明礼貌美

护理语言的语气语调美

护理语言的内容美

2、心灵美包括思想品格、情感操守、精神意志、智慧才能的美。心灵美决定人的美,影响支配着外在美。心灵美是行为美的基础,行为美是心灵美的体现。心灵美要求人正直、无私诚实、爱国,并表现于言行;行为美要求互助、礼让、尊老爱幼、同情病残、举止仪表端庄大方、自然豁达、不卑不亢。

3、(1)强调人是统一的整体,即多样统一整体美

(2)强调机体与环境的统一,即协调美

(3)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即辨证美

4、护士角色应具备的素质:护士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热爱护理事业,刻苦钻研技术,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言语举止文明礼貌;应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善于保持稳定情绪并具备较强的感染力;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语言能力,尤其是熟练运用安慰性语言、保护性语言、治疗性语言的能力;能够顺利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和意外情况;具有良好的气质和性格;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不断更新充实知识结构;还要有健康的体魄。

第五篇:影视美学期末总结

《影视美学》学期总结

(一)序

这是一篇关于个人学期总结的文章,是基于自己这一半学期的学习心得与成果的真实展示,所以会显得不那么有学术性,表达也会比较通俗化一点,我希望就这一半学期的学习所得,以及在这期间存在的不足与缺点,对自己做一个全面的剖析,为自己的付出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并就其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与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对于这次期末作业,老师给了我们两个选择,一是写论文,二是做一个学习总结,总结这半学期上了影视美学的收获,但最重要的是要求必须要有原创性,不能敷衍了事,老师是希望我们有自己的一些东西,可谓是用心良苦!经过再三斟酌,如果写论文,我的确还欠缺一些必须的相关理论知识,作一篇学术论文显得有那么一点吃力,所以就有了写学期总结的打算。

在写这篇这篇文章之前,我有一个一直存在于内心深处的困惑与矛盾,希望在这提出来与老师探讨一下。这是一个关于大学生论文原创性的问题的思考,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生活,一方面为我们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扩大了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和途径,但是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被“百度化”了,不管是平时写作业或者是写论文,我们很少独立地去思考问题,而是第一时间去百度一下,查找资料,然后从查找的资料中东拼西凑就组成了一篇文章,其实查找资料也是必要的,确实写好一篇文章必须在占有大量丰富准确的材料的基础上诞生的,我们可以借鉴资料,但是不可以束缚我们的思想,成为百度的奴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当老师布置一篇作业时,常听周围的同学抱怨:“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最后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好像针对同一问题我们都有着一致的意见,神奇的一致性与相似性,究其原因是我们运用了共同的网络信息,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当我们每个人都是被同一种思想束缚,缺少自己的见解与原创性,虽然我看到了这一点,但是扪心自问,我也是心虚的脸红的,我也是这一类大学生中的一员,或多或少的成为“百度”的奴隶,我是一个矛盾的人,总是善于反省自己,能够找出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有待加强,我痛恨总是活在别人的思想与世界里,但是我又跳不出这个怪圈,我总是试图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思想,但总是会遇到矛盾与困惑,在这个信息良莠不齐的时代环境下,学会帅选整理信息是种必备的能力与素养,但真正重要的是写真正属于自己的文章,写作能力在当今时代是一项基本的生存能力。

(二)心得体会

记不得哪个人说过一句话:“当你回忆往事时,不因虚度光阴而后悔”,是啊,凡是做到问心无愧是不容易的一件事,而对于学问也是一样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脚踏实地,当你回过头来看的时候,才能做到真正的问心无愧,我想在这点上我自认为这是我这半学期做得最好的地方,对于老师的要求我都认真地去对待,认真地视图解析电影,虽然成果并不是很显著,还停留在表层,不能够很深入地分析解读电影中的内涵,同时我也相信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端正自己学习的态度,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丰富进步。

回忆起来,通过上《影视美学》,我还是收获颇多的,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习得一些影视美学上的相关理论知识,充实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为欣赏影视提供了理论支撑。并且提高了自己的欣赏审美能力。

了解到影视是什么?影视美学是什么?这些基本概念的界定,了解到电影的一些摄影技巧的运用,如景深镜头、长镜头、特写镜头等,一些相关的电影理论观点的掌握,如电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蒙太奇技术手段在电影中的运用,所谓的蒙太奇也就是一种电影镜头组合的理论,蒙太奇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画面剪辑:由许多画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个统一图画作品,画面合成:制作这种组合方式的艺术或过程。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

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爱因斯坦认为,将对列镜头衔接在一起时,其效果 “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凭借蒙太奇的作用,电影享有时空的极大自由,甚至可以构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蒙太奇可以产生演员动作和摄影机动作之外的第三种动作,从而影响影片的节奏。这是一门神奇的技术,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与此相反的一种代表性观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思想则认为电影必须反映原生态,回归到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去,它遵循的是纪实性的原则,在观众的脑海中,将银幕现实的表象与真实的现实合二为一,它注重细节不重情节,通过细节反应现实的真实生活状态,通常不给观众答案,而是让观众自己思考,人物也是非常的平民化不塑造英雄角色,语言常使用方言,是一种走出摄影棚到街上去拍电影的典型,是不同于传统的好莱坞电影的美学戏剧性冲突性的特征,是需要花时间去思考慢慢品味的一类型电影,欣赏时一定不能有急躁、浮躁的心态。是电影史上的另类的美学风格。

理论知识的获取还有很多很多,这里也就不一一例举,如电影的类型、特征等,电影里面包含着巨大的学问,需要我们努力去探索学习。

2.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这一方面通过期中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ppt的展现足可以说明,在这次的通过小组成员的独立思考与团结合作,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受益无穷,体会到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鲜明对比的直观感受,学到了如何在网络化时代运用一些现代多媒体技术丰富充实教学内容,一些ppt的制作技巧与原则,一些教师基本功,讲解方面的方式和方法的掌握,更体会到这是一个合作的时代,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人们之间需要合作,大学生要培养自己的协作性素养。

3.看问题的态度,做人方面的知识。有句话说,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要传授基本知识技能,还要教会同学怎样做人,在人生的道路上给以指引,在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往往反映在平时的生活点滴上,记得最开始老师给我们讲的一直对游泳这一爱好的坚持,虽然这是一件小事,却至今记忆犹新,还有细节决定成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忽略细节的东西,就拿那次擦黑板事件来说吧,虽然当时我们觉得这件小事上老师也发火,似乎有点莫名奇妙,但是仔细想来确实也是这样的道理,人的品行修养往往体现在一些细节之中。对我思想上的改造也是这一门学科中优异的收获,将会影响我看问题的态度后以后的学习生活。

总之,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人是需要不断学习而成长的,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需要像我们周围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处世态度,学习他们的优点,学习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是具有广泛意义的,我们不仅是要学会在课堂上学习,而且要把这种学习的态度不断深入我们的骨子里思想里,指引我们不断前进。

下载美学试题(期末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学试题(期末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美学试题及答案

    1、音乐的审美功能:当处于沟通阶段的音乐知觉将音乐中的美感因素与人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需求沟通时,音乐中的审美因素被人体验到,人对于音乐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这时音乐的审美......

    朱立元美学概论试题

    美学概论考试题文法学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20分)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

    《护理美学》试题B

    《护理美学》试题B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2分)1、护患关系2、护理美3、外在美4、护理教育学5、护理管理6、临床护士专家二、 填空题(每空0.5分,共14分)1、人体的线条是由直线和......

    仪态美学试题5篇

    仪态美学 单选题 1. 符合仪态美学的基本站姿要求为: √ A头颈放正、挺胸抬头 B臀部后翘、腹部紧缩 C双腿分开、双脚向前 D 膝盖微弯、手肘放松 正确答案: A 2. 当一个人的站......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 一、小题。 1、 最早使用“美学”这个术语作为一门科学名称的,是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Baumgarten,1714—1762年)。 2、 我国最早接受......

    美学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

    2016超星尔雅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2016超星尔雅《美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表现崇高的大风格的作品是。     A、拉斐尔的绘画 B、歌德的《浮士德》 C、普希金的诗歌 D、莫扎特的......

    《美学原理》(叶朗)期末复习资料整理5篇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美学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关于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普遍本 质,美的根源、特征、形态及美的主客观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