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整理版)中国古代学史及作品选讲试题库

时间:2019-05-14 18:32: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未经整理版)中国古代学史及作品选讲试题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未经整理版)中国古代学史及作品选讲试题库》。

第一篇:(未经整理版)中国古代学史及作品选讲试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史及 作品选讲试题库

锦州师专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

2007年3月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创作的高潮的是(C)A 西汉末年 B 东汉时期 C 建安时期 D 正始时期 2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是(A)A 建安时期 B 正始时期 C东汉时期 D 齐梁时期 3建安时期诗歌成就最高的是(D)

A 曹植和刘桢 B 曹植和王粲 C 王粲和蔡琰 D 曹操和曹植 4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新局面的作家是(D)A 班固 B 张衡 C 曹植 D 曹操

5对七言诗的发展有重大贡献,且为中国诗学开一新纪元的作家是(B)A 曹植 B 曹丕 C 张衡 D 鲍照

6不仅为乐府诗产生一种新体制,而且为中国诗学开一新纪元的作家是(C)

A 东汉张衡的《四愁诗》 B 南朝刘宋时鲍照的《拟行路难》 C建安时期曹丕的《燕歌行》二首 D 唐代杜甫的《秋兴》八首

7曹植后期诗歌典型的代表作是(D)

A 《白马篇》 B 《美女篇》 C 《送应氏》 D 《曾白马王彪》 8建安诗坛最杰出的诗人是(A)

A 曹植 B 曹操 C 王粲 D 蔡琰 9建安七子中诗,赋最佳的作家是(C)A 曹植 B孔融 C 王粲 D 蔡琰 10王粲前期诗歌代表作是(B)

A 《从军行》五首 B 《七衰诗》三首 B 《悲愤诗》 D 《短歌行》 11陈林诗歌的代表作是(B)

A 《从军行》五首 B 《饮马长城窟行》 C 《赠从弟》三首

D 《七哀诗》三首 12目前学术界认定为蔡琰所作的诗是(A)A 五言《悲愤诗》 B 七言《悲愤诗》 C 《胡笳十八拍》 C 《饮马长城窟行》 13正始之音指的是(B)A 自魏文帝至魏明帝时期的诗歌 B 自魏明帝青龙元年(233)至魏元帝咸熙元年(264)这一时期的诗歌

C 自魏明帝时期的诗歌

D 指自曹丕建魏至司马炎建晋时期的诗歌 14建安诗歌时代结束的标志是(A)

A 曹植去世 B 曹操去世 C 曹丕去世 C 曹睿去世 15正始时期最为盛行的时代思潮是(C)A以孔孟思想为主导的传统儒学 B ‚以孝治天下‛的‚名教‛ C 以老庄思想为基础的‚玄学‛ D 提倡‚四大皆空‛的佛家思想

16正始诗人把人对自然的态度引向审美的层次,成为后世(A)A 山水诗歌的思想滥觞 B 隐逸诗歌的思想滥觞 C 哲理诗歌的思想滥觞 D 永无抒怀诗歌的思想滥觞

17玄风大盛使正始诗人的诗歌产生了(D)

A 脱离现实的倾向 B 格律化的倾向 C 大量用典的倾向 D 哲理化的倾向 18正始时期诗歌的代表作家是(C)

A 王弼和何晏 B 阮籍和向秀 C 阮籍和嵇康 D 嵇康和刘伶 19阮籍诗歌的代表作是(C)A 二十七首《拟咏怀》 B 五十九首《古风》 C 三十八首《感遇》 D 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 20成为正始诗坛创作高峰的是(B)A 曹丕的《燕歌行》二首 B 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 C 曹操的《短歌行》 D 嵇康的《赠兄秀才入军》 21开后世组诗先河的作品是(D)A 曹丕的《燕歌行》二首 B 曹操的《步出厦门行》四首 C 王粲的《七哀诗》二首 D 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 22嵇康的文学成就主要在(A)

A 散文 B 诗歌 C 小说 C 文学理论 23继曹操之后,为四言诗顶峰的诗人是(C)A 阮籍 B 陶渊明 C 嵇康 C 韩愈 24刘勰所谓‚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指的是(C)A.郭璞的游仙诗 B.东晋的玄言诗 C.太康诗风 D.陶渊明的田园诗 25.主宰东晋诗坛的是(A)

A.玄言诗 B.游仙诗.C 山水诗、D.隐逸诗 26.钟嵘《诗品》所说的‚儿女情多,风云(D)A.建安诗风 B.正始诗风

C.玄言诗风 D.太康诗风 27.太康诗风的代表诗人是(B)

A.阮籍和左思 B.陆机和潘岳 C.陆机和陆云 D.左思和刘琨 28.太康诗人中存在诗最多的是(B)A.张华 B.陆机 C.潘岳 D左思

29.陆机的文学成就赋胜于诗。其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名作是(D)A.〈〈登楼赋〉〉 B.〈〈洛神赋〉〉 C.〈〈三都赋〉〉 D.〈〈文赋〉〉 30.〈〈赴洛道中作〉〉的作者是(C)A.陆云 B.潘岳 C.陆机 D.左思 31.〈〈悼亡诗〉〉三首的作者是(D)A.左思 B.张华 C.刘琨 D.潘岳 32.西晋诗坛的主潮是(A)

A.太康诗风 B.左思风力 C.玄言诗风 D.刚健诗风 33.西晋时期刚健诗风的代表诗人是(C)A.阮籍和张华 B.陆机和潘岳 C.左思和刘琨 D.孙绰和许询 34.左思诗歌的代表作是(A)

A.〈〈咏史〉〉八首 B.〈〈悼亡诗〉〉三首 C.〈〈拟行路难〉〉十八首 D.〈〈七哀诗〉〉三首 35.刘琨诗有建安之风气,其最为优秀的是(D)A.〈〈咏史〉〉八首 B.〈〈悼亡诗〉〉三首

C.〈〈招隐诗〉〉和〈〈骄女诗〉〉 D.〈〈扶风歌〉〉和〈〈重赠卢谌〉〉 36.东晋初年诗坛的重要诗人和诗歌是(B)A.刘琨及其〈〈重赠卢谌〉〉 B.郭璞和他的〈〈游仙诗〉〉 C.孙绰、许询和他们的玄言诗歌 D.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

37.玄言诗的成熟和高潮期是(B)A.东晋初期 B.东晋中期 C.东晋后期 D.晋末宋初 38.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作家是(A)

A.许询和孙绰 B.刘琨和郭璞 C.郭璞和孙绰 D.许询和左思

39.为东晋之际山水诗的成熟和发展奠定了审美心理和创作基础的是(B)

A.淡于寡味、平淡似〈〈道德论〉〉的玄言诗 B.玄言诗人对山水的体悟和描写 C.郭璞的〈〈游仙诗〉〉十首 D.陆机的〈〈〈赴洛道中作〉〉

40.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歌的开拓者是(D)A.张衡 B.阮籍 C.郭璞 D.陶渊明

41.中国诗歌史上开‚千古平淡之宗‛的诗人是(A)

A.陶渊明 B.张蘅 C.孟浩然 D.李白 42.最能代表陶渊明冲淡之美的诗是(C)A.〈〈归圆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B.〈〈移居〉〉其二(春秋多佳日)C.〈〈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

D.〈〈癸卯开始春怀古田舍〉〉(秉耒欢时务)43.元好问在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其四中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指的是(B)

A.谢灵运诗风 B.陶渊明诗风 C.孟浩然诗风 D.李太白诗风 44.〈〈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D)

A.阮籍 B.潘岳 C.左思 D.陶渊明 45.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时所写的辞赋是(B)

A.〈〈归田赋〉〉 B.〈〈归去来兮辞〉〉 C.〈〈闲情赋〉〉 D.〈〈感士不遇赋〉〉

23陶渊明有一首一篇感慨悲愤,情绪强烈,与其平淡风格不侔的赋作是(D)

A、《悲士不遇赋》 B、《闲情赋》 C.《归去来兮辞》 D、《感士不遇赋》 46.陶渊明有一篇涉及男女之情的赋是(B)

A.〈〈洛神赋〉〉 B.〈〈闲情赋〉〉 C.〈〈咏史述〉〉 D.〈〈桃花源记〉〉 47.陶渊明较有特色的一篇的、韵文是(A)

A.〈〈自祭文〉〉 B.〈〈扇上画赞〉〉 C.〈〈咏史述〉〉 D.〈〈桃花源记〉〉 48元嘉诗歌包括(C)

A.上起晋末淘渊明,下迄晋宋之交的谢灵运 B.上起晋宋之交的谢灵运,下迄梁武帝萧衍

C.上起晋宋之交的谢灵运,下迄大明、泰始之交的鲍照 D.上起晋宋之交的谢灵运,下迄齐代的谢朓 49元嘉是(A)

A.宋文帝的年号 B.宋明帝的年号 C.齐武帝的年号 D.梁元帝的年号 50.刘宋初年,山水诗的突出代表是(B)A.颜廷之 B.谢灵运 C.谢庄 D.鲍照

51.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比较完整的山水诗是(C)A.《诗经》中的《蒹葭》

B.《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 C.曹操的《观沧海》 D.谢灵运的《登池上楼》

52.奠定中国山水诗写实的雏形的诗人是(D)A.曹操 B.郭璞 C.谢朓 D.谢灵运 53.鲍照乐府诗的代表是(D)

A.《代出自蓟北门行》 B.《代放歌行》 C.《代白纻曲》两首 C.《拟行路难》十八首 54.对七言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南朝作家是(B)A.谢灵运 B.鲍照 C.谢朓 D.江总 55.永明是(A)

A.南朝齐武帝年号 B.南朝宋文帝年号 C.南朝梁元帝年号 D.南朝陈后主年号 56.竟陵王萧子良的西邸,是(B)

A.山水诗的创作中心 B.永明新体诗的创作中心 C.玄言诗的创作中心 D.宫体诗的创作中心 57.提出‚四声八病‛说的诗人是(D)A.谢灵运 B.谢朓 C.江总 D.沈约 58.齐梁诗坛首屈一指的诗人是(C)A.沈约 B.鲍照 C.谢朓 D.庾信

59.梁陈时期,重功利、主质朴的代表诗人是(A)A.裴子野 B.沈约 C.吴均 D.阴铿 60.齐末梁初重自然、重真情的诗人是(C)A.谢灵运和谢朓 B.沈约和谢朓 C.吴均和何逊 D.鲍照和沈约 61.宫体诗的全盛期是(D)

A.齐梁之际 B.梁武帝萧衍时期 C.陈后主时期 D.梁简文帝萧纲时期 62.北魏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是(A)A.温子升 B.刑勋 C.王褒 D.魏收 63.‚北地三才‛是指(C)A.温子升、郦道元和魏收 B.魏收、刑劭和魏收 C.温子升、刑劭和魏收 D.庾信、王褒和郦道元

64.真正体现南北诗风融合的是(A)

A.庾信和王褒 B.庾信和温子升 C.王褒和颜廷之 D.郦道元和杨炫之 65.集南北诗歌之大成的诗人是(B)A.王褒 B.庾信 C.谢朓 D.鲍照 66.庾信后期诗歌的代表作是(D)

A.《咏史》八首 B.《拟行路难》十八首 C.《咏怀》八十二首 D.《拟咏怀》二十七首 67.南朝民歌中的吴歌主要产生于(A)A.首都建业(南京)一带的江南地区 B.以杭州为中心的苏、杭地区

C.以长江中游及汉水两岸的荆、郢、樊、邓一带 D.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 68.南朝民歌的内容,绝大多数是(B)

A.表现民间疾苦 B.表现男女之情 C.表现军旅征战 D.表现山水景物 69.南朝民歌的主要形制是(C)

A.五言八句 B.七言四句 C.五言四句 D.杂言 70.南朝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是(C)

A.《华山畿》 B.《子夜四时歌》 C.《西洲曲》 D.《懊侬歌》 71.北朝民歌中最出色的叙事长诗是(B)A.《孔雀东南飞》 B.《木兰诗》 C.《陌上桑》 D.《西洲曲》 72.提出‚诗赋欲丽‛的作家是(B)

A.曹操 B.曹丕 C.王粲 D.阮籍 73.建安赋作家中成就最高的是(D)

A.曹操和曹植 B.曹丕和曹植 C.曹丕和王粲 D.王粲和曹植 74.王粲抒情赋的代表作是(A)

A.《登楼赋》 B.《刺世疾邪赋》 C.《遂志赋》 D.《悲士不遇赋》 75.曹植抒情赋的代表作是(D)A.《神女赋》 B.《高唐赋》 C.《士不遇赋》 D.《洛神赋》 76.建安赋坛的主流是(C)

A.大赋 B.骈体赋 C.抒情小赋 D.律赋 77.左思大赋的代表作是(B)

A.《西征赋》 B.《三都赋》 C.《海赋》 D.《文赋》 78.西晋赋坛成就最高的是(A)

A.左思、潘岳和陆机 B.张华、陆机和成公绥 C.陆机、陆云和左思 D.张华、傅玄和陆机 79.《悼亡赋》的作者是(C)

A.陆机 B.曹植 C.潘岳 D.向秀 80.《文赋》的作者是(D)

A.阮籍 B.曹植 C.陆云 D.陆机 81.东晋山水赋的代表作家是(A)

A.孙绰和郭璞 B.陶渊明和谢灵运 C.陆机和郭璞 D.左思和谢灵运 82.郭璞山水赋的代表作是(D)

A.《游天台山赋》 B.《海赋》 C.《登台赋》 D.《江赋》 83.骈赋的成熟定型时期是(B)

A.建安时期 B.南朝时期 C.西晋时期 D.东晋时期 84.鲍照赋的代表作是(C)

A.《登楼赋》 B.《雪赋》 C.《芜城赋》 D.《采莲赋》 85.江淹赋的代表作是(A)

A.《恨赋》和《别赋》 B.《江赋》和《海赋》 C.《秋兴赋》和《闲居赋》 D.《归田赋》和《惮亡赋》

86.融合南北朝赋特点的赋作大家是(C)

A.江淹 B.鲍照 C.庾信 D.王褒 87.《哀江南赋》的作者是(B)

A.左思 B.庾信 C.陆机 D.江淹 88.为唐代律赋奠定了坚实基础的是(A)

A.南朝的骈体赋 B.东晋的山水赋 C.抒情小赋

D.庾信的《哀江南赋》

89被鲁迅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作家是(A)A.曹操 B.曹植 C.阮籍 D.嵇康

90.建安时期,开散文注重藻采骈偶风气的作家是(C)A.曹操和王桀 B.王桀和孔融 C.曹丕和曹植 D.诸葛亮和蔡琰

91.正始时期,讽刺和抨击司马氏黑暗政治、虚伪提倡名教的散文代表作家是(B)A.山涛和王戎 B.阮籍和嵇康 C.阮籍和向秀 D.嵇康和何晏 92.《大人先生传》的作者是(D)A.嵇康 B.郭璞 C.陶渊明 D.阮籍 93.西晋散文的总体特征是(A)A.繁缛绮丽 B.质朴自然 C.粗犷豪放 D.清词丽句 94.西晋哀诔文最优秀的作家是(C)A.潘岳 B.陆机 C.左思 D.张载 95.两晋散文成就较高的作家是(C)A.王羲之和陶渊明 B.郭璞和孙绰 C.潘岳和陆机 D.左思和刘琨 96.《蓝亭集序》的作者是(B)A.李密 B.王羲之 C.郭璞 D.左思 97.骈文的正式形成时期是(C)A.西晋时期 B.东晋时期 C.刘宋时期 D.齐梁时期

98.用骈文写成的一部文学理论名著是(D)A.《典论〃论文》 B.《文赋》 C.《诗品》 D.文心雕龙 99.骈文高峰期的代表作家是(A)A.鲍照和谢灵运 B.沈约和谢朓 C.徐陵和庾信 D.萧衍和萧纲

100.在艺术形式上达到南朝骈文巅峰的是(A)A.庾信的《哀江南赋序》 B.刘勰的《文心雕龙》 C.丘迟的《与陈伯之书》 D.徐陵的《玉台新咏序》

101.北朝的一部对山水散文有开创之功的著作是(D)A.盛弘的《荆州记》 B.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 C.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D.郦道元的《水经注》

102.《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是(B)A.郦道元 B.杨炫之 C.颜之推 D.孔稚圭

103.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志怪小说是(A)A.张华的《博物志》干宝的《搜神记》 B.托名曹丕的《列异传》和王嘉的《拾遗记》 C.陆氏的《异林》和刘敬叔的《异苑》 D.东阳无疑的《齐谐记》和吴均的《续齐谐记》 104.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是(D)A.张华的《博物志》 B吴均的《续齐谐记》 C王嘉的《拾遗记》 D干宝的《搜神记》 105.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是(D)A.张华的《博物志》 B.吴均的《续奇谐记》 C.王嘉的《拾遗记》 D.干宝的《搜神记》 106.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小说今村只有(D)A.葛洪的《西京杂记》和郭澄之的《郭子》 B.邯郸淳的《笑林》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C.沈约的《俗说》和殷芸的《小说》

D.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和葛洪的《西京杂记》 107.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B)A.葛洪的《西京杂记》 B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C郭澄之的《郭子》 D邯郸淳的《笑林》 108.志怪小说起源于(C)A先秦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南北朝时期

109.干宝创作的《搜神记》的主要目的是(C)A揭露封建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B反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斗争 C宣扬鬼神之真有 D歌颂忠君爱国的精神

110.被鲁迅称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的著作是(D)A《郭子》 B《西京杂记》 C《笑林》 D《世说新语》

111.作为后世笔记小说和小品文先驱的著作是(A)A《世说新语》 B《西京杂记》 C《搜神记》 D《笑林》

112我国文学批评专著开始出现在(D)A.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113.我国文学创作进入自觉的时代是在(B)A.西汉时期 B.建安时期 C.两晋时期 D.南北朝时期

114.我国探讨文学问题最早的较具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是(C)A.<<毛诗>>大序 B.王充的<<论蘅>> C.曹丕的<<典论.论文>> D.陆机的<<文赋>> 115.提出‚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的著作是(A)A.<<典论.论文>> B.<<文赋>> C.<<文章流别论>> D.<<金楼子.立言>> 116.<<典论.论文>>的作者是(A)A.曹丕 B.曹植 C.陆机 D.嵇康 117.标志着建安文学新的个性化发展的是(D)A.曹丕的‚诗赋欲丽‛ B.陆机的创作灵感说 C.刘勰的厚道、宗经、征圣说 D.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

118.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性文学理论著作是(C)A.王充的《论衡》 B.曹植的《与杨德租书》 C.陆机的《文赋》 D.挚虞的《文章流别论》

119.研究我国文学创作过程开先河的人是(B)A.曹丕 B.陆机

C.钟荣 D.萧统(昭明太子)120.陆机《文赋》对我国文学思想发展的主要贡献是(B)A.他认为文人相轻是错误的

B.他认为文学创作是一个形象思维过程 C.他认为‚文以气为主‛

D.他论述了灵感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121.第一次将文学创作的心里过程及其特征表述出来的文学理论家是(C)

A.曹丕 B.萧统(昭明太子)C.陆机 D.钟荣 122.陆机的文学批评专著是(D)

A.《点论.论文》 B.《与杨得祖书》 C.《文章流别论》 D.《文赋》 123.刘勰的《文心雕龙》成书于(B)A.西晋时期 B.齐梁时际 C.刘宋初年 D.正始时期 124.《文心雕龙》的基本原则主要是(A)A.以道为本,以圣人为师,以儒家经典为范本 B.道家的重内心、贵自然 C.佛家的四大皆空

D.强调文学创作是形象思维过程 125.刘勰的一部文学理论巨著是(C)

A.《文赋》 B.《文章流别论》 C.《文心雕龙》 D.《文说》

126.‚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这一著名理论的提出者是(A)A.刘勰 B.曹丕 C.陆机 D.钟荣

127我国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是(D)A.《点论.论文》 B.《沧浪诗话》 C.《文赋》 D.《文心雕龙》

128.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地位最高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是(B)A.陆机 B.刘勰 C.韩愈 D.钟荣 129.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论专著是(D)A.《雕虫论》 B.《文章流别论》 C.《诗品》 D.《文选序》 130.钟荣的一部著名的文学批评论著是(D)

A.《文赋 》 B.《雕虫论》 C.《点论.论文 》 D.《诗品》 131.我国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发展的最高标准是(A)A.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荣的《诗品》 B.曹丕的《点论.论文》和陆机的《文赋》 C.陆机的《文赋》和钟荣的《诗品》 D.刘勰的《文心雕龙》和裴子野的《雕虫论》 ?

二多项选择题

1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有(ADE)A 曹操父子(曹操,曹丕,曹植)B 阮籍 C 嵇康

D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斡。阮瑀,应瑒 E 蔡琰

2系列作家属于建安七子的有(BCDE)A 嵇康 B 王粲 C 孔融 D 应瑒 E 刘桢 3下列诗作属于曹操的有(ABCD)A 《 薤露行》 B 《蒿里行》 C 《短歌行》 D 《步出厦门行》E 《老将行》

4下列作品属于曹植的有(ACD)

A 《送应氏》 B《燕歌行》二首 C 《白马诗》D 《赠白马王彪》 E《七哀诗》三首

5令传为蔡琰所作的诗有(BCE)

A 《七哀诗》三首 B 五言《悲愤诗》 C 七言《悲愤诗》 D 《饮马长城窟行》 E 《胡笳十八拍》 6下列诗人属于正始时期的有(ACDE)A 阮籍 B 王粲 C 嵇康 D 应璩 E 何晏 7下列诗歌风格流派属于两晋时期的是(ABC)A.太康诗风 B.游仙诗 C.玄言诗 D.正始之音 E.徐庚体

8.西晋诗人中继承建安诗歌精神的有(BD)A.陆机 B.左思 C.张华 D.刘琨 E.郭璞

9.下列诗人属于西晋的有(ACDE)A.陆机 B.孙绰 C.潘岳 D.左思 E.刘琨

10.下列作品属于左思的有(ABE)

A.〈〈三都赋〉〉 B.〈〈咏史〉〉八首 C.D.〈〈悼亡诗〉〉三首 E.〈〈娇女诗〉〉 11.下列作家属于东晋的有(CDE)

A.刘琨 B.潘岳 C.郭璞 D.孙绰 E.12.下列称谓属于陶渊明的有(ABCE)A.陶潜 B.元亮 C.五柳先生 D.陶侃 E.靖界节 13.陶渊明是(ADE)

A.著名的大诗人 B.哲学家 C.小说家 D.辞赋家 E.散文家

14.陶渊明思想比较复杂,其中有(BCD)

〈赴洛道中作〉〉玄言诗 〈 A.法家思想 B.老庄玄学 C.儒家思想 D.佛家思想 E.墨家思想 15.下列田园诗属于陶渊明的有(ABD)A.〈〈归园田居〉〉五首 B.〈〈移居〉〉二首 C.〈〈过故人庄〉〉 D.〈〈饮酒〉〉二首

E.〈〈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16.下列散文作品属于陶渊明的有(BCE)

A.〈〈送穷文〉〉 B.〈〈五柳先生传〉〉 C.〈〈桃化源记〉〉 D.〈〈兰亭集序〉〉 E.〈〈与子俨等书〉〉 17.下列辞赋作品属于陶渊明的有(ABC)A.〈〈感士不遇赋〉〉 B.〈〈闲情赋〉〉 C.〈〈归去来兮辞〉〉 D.〈〈登楼赋〉〉 E.〈〈剌世疾邪赋〉〉

18.下列诗歌属于南朝的有(ABDE)

A.谢灵运及山水诗 B.鲍照及乐府诗 C.孙绰及玄言诗 D.谢朓及新体诗 E.萧纲及宫体诗

19.属于南朝元嘉诗歌的诗人是(BCDE)

A.谢朓 B.谢灵运 C.鲍照 D.颜廷之 E.谢惠连 20.‚元嘉三大家‛是(ACE)

A.谢灵运 B.沈约 C.鲍照 D.庾信 E.颜廷之

21.下列著名诗作属于谢灵运的有(ABCE)A.《过始宁墅》 B.《登池上楼》 C.《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D.《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E.《石门岩上宿》

22.下列诗人属于南朝的有(ABCD)

A.谢灵运 B.谢朓 C.鲍照 D.吴均 E.陶渊明 23.下列诗作属于鲍照的有(BCD)

A.《登池上楼》 B.《拟行路难》十八首 C.《代出自蓟北门行》 D.《代白纻曲》二首 E.《重赠卢谌》

24.下列作家属于永明诗人的有(ACE)A.谢朓 B.谢灵运 C.沈约 D.吴均 E.王融

25.梁陈时期尚自然、主风力的诗人是(BDE)A.沈约 B.吴均 C.萧纲 D.何逊 E.阴铿

26.下列作家属于宫体诗人的有(ADE)A.萧纲 B.颜廷之 C.何逊 D.江总 E.徐陵

27.属于‚北地三才‛的诗人是(BCE)

A.吴均 B.魏收 C.温子升 D.王褒 E.刑劭

28.真正体现南北诗风融合的诗人是(BC)

A.温子升 B.庾信 C.王褒 D.江总 E.阴铿 29.下列诗作属于北朝民歌的有(ACD)

A.《勅勒歌》 B.《代出自蓟北门行》 C.《折杨柳歌辞》 D.《木兰诗》 E.《华山畿》

30.下列赋作家属于建安时期的有(ABC)

A.曹丕 B.曹植 C.王粲 D.左思 E.潘岳 31.下列赋作属于建安时期的有(BD)

A.左思的《三都赋》 B.曹植的《洛神赋》 C.潘岳的《禅亡赋》 D.王粲的《登楼赋》 E.木华的《海赋》

32.下列大赋属于两晋的有(BCE)

A.张衡的《三京赋》 B.左思的《三都赋》 C.潘岳的《西征赋》 D.扬雄的《长杨赋》 E.木华的《海赋》

33.西晋赋坛成就最高的有(ACE)

A.左思 B.傅玄 C.陆机 D.郭璞 E.潘岳 34.下列赋作属于潘岳的有(ABCD)

A.《秋兴赋》 B.《西征赋》 C.《禅亡赋》 D.《闲居赋》 E.《海赋》

35.两晋赋家在形式技巧方面的努力主要表现在(BCE)

A.比兴手法 B.用事(用典)C.辞藻 D.对仗 E.音律 36.下列赋作属于两晋时期的有(ACDE)

A.陆机的《文赋》 B.鲍照的《芜城赋》 C.左思的《三都赋》 D.郭璞的《江赋》 E.孙绰的《游天台山赋》

37.下列赋作家属于南北朝时期的有(BCD)

A.木华 B.江淹 C.鲍照 D.庾信 E.郭璞

38.下列赋作属于南北朝时期的有(ACE)

A.鲍照的《芜城赋》 B.木华的《海赋》 C.江淹的《别赋》 D.陆机的《文赋》 E.庾信的《哀江南赋》

39.下列作家作品属于建安时期的有(ABC)A.曹丕的《与吴质书》 B.孔融的《荐弥衡表》 C.曹植的《求自试表》 D.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E.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 40.下列作品属于曹操的有(BCE)

A.《与吴质书》 B.《求贤令》 C.《举贤勿拘品行令》 D.《与杨德祖书》 E.《让县自明本志令》

41.下列谈论玄学而不乏精辟的之悟的文章属于正始时期的有(ACD)A.何晏的《无为论》 B.陆机的《辩亡论》 C.阮籍的《达庄论》 D.嵇康的《养生论》 E.鲁褒的《钱神论》

42.下列作家作品属于西晋时期的有(BCDE)

A.孔融的《论盛孝章书》 B.李密的饿《陈情表》 C.张载的《剑阁铭》 D.陆机的《吊魏武帝文》 E.潘岳的《哀永逝文》

43.下列作家作品属于魏晋时期的有(ABDE)A.阮籍的《大人先生传》 B.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C.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 D.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E.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44.下列作品属于陆机的有(ACDE)

A.《文赋》 B.《陈情表》 C.《吊魏武帝文》 D.《演连珠》 E.《豪士赋序》 45.南朝刘宋时期优秀的骈文作家有(BCD)A.王褒 B.颜廷之 C.鲍照 D.范晔 E.陶宏景

46.下列作家作品属于骈文成熟期的有(ACDE)A.孔稚珪的《北山移文》 B.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 C.吴均的《答谢中书书》 D.陶宏景的《与宋元思书》 E.丘迟的《与陈伯之书》

47.下列骈文作家属于南北朝时期的有(BCDE)A.潘岳 B.庾信 C.孔稚珪 D.徐陵 E.丘迟

48.下列作家作品属于北朝的有(AB)

A.郦道元的《水经注》 B.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 C.盛弘的《荆州记》 D.李密的《陈情表》 E.张载的《剑阁铭》

49.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主要种类有(AE)A志怪小说 B公案小说 C爱情小说 D历史小说 E志人小说

50.下列作品属于志怪小说的是(BCDE)A《笑林》 B《博物志》 C《搜神记》 D《拾遗记》 E《幽明录》

51.下列志怪小说属于晋代的有(AC)A张华的《博物志》 B刘义庆的《幽明录》 C干宝的《搜神记》 D吴均的《续奇谐记》 E王嘉的《拾遗记》

52.下列志怪小说属于南北朝的有(ABCD)A刘敬叔的《异苑》 B刘义庆的《幽明录》 C吴均的《续奇谐记》 D王嘉的《拾遗记》 E干宝的《搜神记》

53下列作品属于志怪小说中保存的优秀民间故事的有(BCD)A《冥祥记》 B《李寄斩蛇》 C《三王墓》 D《韩凭夫妇》 E《冤魂志》

54.下列著作属于志人小说的有(ABCE)A《笑林》 B《世说新语》 C《西京杂记》 D《拾遗记》 E《郭子》 55.下列故事属于《世说新语》的有(BCDE)A吴王小女紫玉和书生韩重相恋 B东晋时过江诸人新亭对泣 C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 D王蓝田吃鸡蛋 E顾和捉虱子

56.下列文学批评专著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有(ABDE)A.《点论论文》 B.《诗品》

C.《沧浪诗话 》 D.《文赋》 E.《文心雕龙》 57.下列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有(ABCE)A.刘勰 B.陆机 C.钟荣 D.王充 E.曹丕

58.下列文章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范畴的有(BCD)A.王充的《论衡.自纪篇》

B.裴子野的《雕虫论》 C.萧子显的《南齐书.文学传论》 D.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文章》

E.曹操的《求贤令》 三解释题 1 建安风骨:

答: 所谓‚建安风骨‛既是建安时期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总体风格特点。‚风‛主要是指作品的思想内容,‚骨‛主要是指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汉末社会**,生计艰难,这一方面给士人建功立业提供了可能,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又一方面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现实,又使他们又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加上诗歌中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故使这一时期的诗歌总体上呈现出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和个性特征,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代表作家为三曹,七子及蔡琰 2建安七子:

答:‚建安七子‛是对建安时期邺下文人集团中除三曹之外的七位诗人的合成,曹丕在其《典论〃论文》中称孔融,陈琳,王粲,徐斡,阮瑀,应瑒 刘桢为‚七子‛他们都使邺下文人集团的中坚分子,尽管每人的文学成就不完全一致,每人在不同文体方面的优长也不尽相同,但都在诗,文方面又较高的成就,都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故后人合成他们为‚建安七子‛ 3太康诗风:

答:太康年间,时局稳定,经济发展,诗人生活在比较优裕安适的环境中,加之司马炎提倡名教和拉拢名士以求支持,所以造成了‚士无特操‛的局面,此时士人群体的普遍心态是求实逐利,求名自适,他们爱财、奢侈、清淡、纵欲.表面看他们风流潇洒,但内心却世俗平庸.醉心于物欲,无任何理想色彩.发之于诗多为平庸写实的内容,建安诗歌的慷慨悲歌和建功立业的胸怀气概、正始诗歌的忧生之嗟和对政治恐怖的激愤均以消失,转而在洁藻清英 流韵绮靡方面下工夫,形成‚儿女情多,风云气少‛、重模拟、重形式技巧的特点,即刘勰所谓‚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的太康诗风。4左思风力:

答:‚左思风力‛即指左思诗歌的风格特色。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风骨,具有建功立业 功成身退的阔大胸怀和对当时门阀制度及黑暗政局的悲愤不平之气,尤其是他的《咏史》诗,引用历史典故以抒时愤,并打入自己的身世之感,感情激烈深切、刚健有力,与西晋诗坛的主潮太康诗风大异其趣,故钟嵘誉之谓‚左思风力‛。5游仙诗:

答:游仙诗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先秦,在《离骚》中,当屈原对现实不满时就幻想神游天界,而《远游》中更有直接的语言表述;真正以‚游仙‛作为诗名的,则始于曹植的《游仙诗》。游仙诗内容,向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纯写求仙长生之意,如汉乐府之《长歌行》;另一种则是愤世嫉俗之言,大抵为骚人才士不得志是,借此以写心中的牢落,并非真以游仙为主旨,如曹植的《游仙诗》。而郭璞的《游仙诗》十首则兼具二者之内容,即既有对现实的失望与不满,如《游仙诗》其一,又有继承传统上求仙长生的主题,如《游仙诗》其六,表现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追求。由于郭璞《游仙诗》感情真实,描写生动,所以它与东晋辞意及平典似道德论的玄言诗都不相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6玄言诗:

答:这里的玄言诗主要指东晋时期孙绰、许询为代表的诗人所写的这类诗歌。玄言诗与玄学风气关系密切,其开始于魏正时期的阮籍、嵇康,但其诗仍以抒情为主,不以谈玄为能事;西晋时也只有张华、石崇等少数人以玄言入诗,仍非典型的玄言诗。西晋末至永嘉时,贵黄老,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至东晋中期,玄言诗进入成熟和高潮期,孙绰、许询为代表作家。其内容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兼及佛理。纯以韵语敷述玄理,抽象玄虚,平典似《道德论》,完全背离了诗歌艺术表现的形象性、抒情性等原则。但这种切近也老庄的泯于自然和佛教的虚心静照的高雅的情趣格调,更适合也偏安于山明水秀江南一隅的士人的心境,故玄言诗成为东晋诗歌坛的主流。

7元嘉诗歌

答:元嘉诗歌指晋末宋初的诗歌创作。元嘉是刘宋文帝的年号,共三十年,但元嘉诗歌却不仅限于此。它上起晋宋之交谢灵运,下迄大明、秦始之交的鲍照。元嘉诗风的主要变化是以情思代替玄理,由哲理回归到感情。在艺术上也由淡乎寡味,变为注重对诗歌艺术形式技巧的探讨。这一时期的主要诗人有谢灵运、鲍照、颜延之、谢惠连、谢庄等,其中以谢灵运的山水诗和鲍照的乐府诗成就最高。8.元嘉三大家

答:所谓‚元嘉三大家‛即指元嘉诗坛三位著名诗人——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他们都是这一时期有成就的诗人,其艺术追求和创作风格各不相同:谢灵运追求的是清水芙蓉之美,颜延之追求的是华赡之美,而鲍照则追求热烈明畅的浓艳之美,各有其突出的艺术个性。9.山水诗 答:山水诗即指以自然山水为主要审美对象的诗歌。在秦的诗歌〈〈诗经〉〉和〈〈楚辞〉〉中,都出现了自然山水,然多作为比兴的材料或作为人事的背景而存在,并不是作为诗人或读者的独立审美客体;曹操的〈〈观沧海〉〉是第一首比较完整的山水诗,但在建安诗坛并未蔚然成风;东晋玄言诗人借山水以体玄悟道,诗中描写到了山水景物,但山水在诗中还是作为道的载体而出现,仍依托于玄理,并非作为审美的对象;到了谢灵运,改变了山水在诗歌中的地位,并创作了一大批以自然山水为审美对象的诗歌,奠定了中国山水诗写实的雏形,使山水诗正式成为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10.永明体(新体诗)

答:‚永明体‛亦称‚新体诗‛。永明体是南朝齐武帝萧 ?的年号,但永明文学却是指上自刘宋秦始两年(466),下至梁武帝天监12年(513)这一时期的文学活动,而以齐武帝永明年间为中心,故称这一时期的诗歌为永明体。这一时期诗歌的主要发展倾向,仍是重文学特质的发扬,重个人情怀抒发,并逐渐由重情怀抒发转向重娱乐,更重要的是在诗歌形式上的探索。这一时期最大的诗人聚集之地是竟陵王萧子良的西邸,核心成员是萧衍、沈约、、谢朓等‚竟陵八友‛。在这个诗歌创作中心,诗人们讲求声律,提出了‚四声‛、‚八病‛的声律说,诗文声律日益严格,声韵讲求日益精密,使诗歌形式出现了新面貌,使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过度,从这一角度来说,‚永明体‛又称‚新体诗‛。11.竟陵八友 答:永明时期,最大的文人聚集地是竟陵王萧子良的西邸,也是当时诗歌创作活动的中心。这里聚集了大批俊杰之士,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同集其门下,皆一时文士之俊,时号‚竟陵八友‛。他们切磋文义,唱和酬赠,共同研究,讲求声律,成为推动永明诗歌发展的最重要文人集团,也代表了永明‚新体诗‛的最高水平。12.四声八病

答:永明声律说的出现,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必然。他们讲求平上去入四声的对称与错综之美的声调搭配原则。周颙作〈〈四声切韵〉〉,沈约作〈〈四声谱〉〉,并将四声之说应用于文学创作上,创为‚四声八病‛之说,诗文声律日益严格,声韵讲求日益精密,诗歌形式出现了新面貌。‚四声‛平上去入而‚八病‛则各家解释不同。按照日僧空海〈〈文镜秘府论〉〉对‚八病‛的最早解释,它包括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和正纽。前四病是针对五言诗声调搭配的要求,尤其注重句末重音,这就造成了诗歌抑扬顿挫、对称与错综相结合的声调和谐之美;后四病是对五言诗用字的韵母声母要求,即除联绵词外,尽量不用双声叠韵,更不能与韵脚同韵。13.宫体诗

答:所谓‚宫体诗‛,是指以写闺阁情怀为主要内容的、讲求声律、对偶与辞采华美的丽糜轻艳的诗风。它发端于齐梁之际,永明体在声律、对偶上已为宫体诗准备了条件,沈约、谢朓的某些诗作已具宫体诗的最初形态;到梁简文帝萧纲时代,萧纲,萧绎及他们身边的诗人竞写宫体诗,宫体诗遂达到全盛期;陈后主及其身边的‚狎客:亦务宫体,余波直至隋和唐初。宫体诗带有明显的娱乐目的和消遣性质,多写妇女、男女之情、登临游宴、咏物、游戏,同时对写实技巧刻意追求。它是魏晋以来重抒情、非功利文学思潮的继续,是文学觉醒过程中的一种极端表现。14.北地三才

答:所谓‚北地三才‛,是指北朝时期三位较有名的三位北方土诗人温子升、邢劭和魏收。温子升是北魏文学成就最高者,其诗歌本具有北方的质真朴野之风;邢劭诗作慷慨悲凉,有魏晋之风;但二人也均受南朝诗风影响。魏收虽有一些诗保持北方特色,但多为模仿南朝之作。15.吴歌

答:吴歌是‚吴声歌曲‛的简称,是南朝乐府民歌的主题之一,约占南朝民歌总数的五分之三。吴歌主要产生于当时的都城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是南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晋书〃乐志〉〉称:‚吴声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稍有增广。其始借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自水嘉渡江以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16.西曲

答:西曲即西曲歌,约占南朝民歌曲总数的五分之一。西曲主要采自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荆(州)、郢(湖北省江陵市)、樊(湖北省襄樊市)、邓(河南省邓县)一带,其声调节律与吴歌不同,故依其方俗而称之谓西曲。

17骈文

答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它实际上是广义的散文的一部分,但与散体单行的狭义散文有明显的差别。它正式形成于南朝刘宋时期,成熟于南朝齐梁时期,至徐陵、庾信而达到高峰期。其基本特征有四:除虚字外,对偶工整;用典繁密;讲求声律;辞藻华美。18.志怪小说

答:志怪小说是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一大类别。它起源于魏晋时期,繁荣于两晋和南北朝。其主要内容是杂谈神仙鬼怪。其中也保存了一些优秀的民间故事,如《李寄斩蛇》、《三王墓》等,当然也有不少宣扬佛、道因果报应的内容。志怪小说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不但保存较为完整,而且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都代表了志怪小说的最高水平。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在取材和艺术技巧方面,都对唐传奇、宋笔记小说、宋元体、戏曲及明清小说产生了极大影响。19.志人小说

答:志人小说是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一大类别。其主要内容是记述魏晋南北朝士族人物清谈玄理和奇特举止的言行片段,广泛地反应了士族阶层的生活面貌和精神状态,暴露了豪门贵族的荒淫和虚伪,赞扬了反礼法精神,刻画了众多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志人小说在魏晋南北朝甚为盛行,但今存仅有《西京杂技》和《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代表了志人小说的最高成就,被鲁迅成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志士小说是后世笔记小说和小品文的先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四 简答题

1简述建安风骨形成的原因:

答:建安诗坛,上起汉献帝建安元年(196),下讫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即汉末魏初文学。这一时期诗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形成了‚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形成‚建安风骨‛的主要原因:

第一,**的社会现实。汉末的**现实,一方面给士人们提供了建功立业的可能,激发了他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史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生活,跟士人们带来了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因此形成了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的风尚。第二,儒学的传统地位发生动摇,汉末天下大乱,儒学也逐渐失去了其一统天下的地位,士人也随之从儒家经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发现了自我,重视感情欲望,中是个性表现。在文学方面诗歌也开始摆脱了作为经学附庸的地位,转向非功利的抒情。诗歌创作完全史抒作者一己之情怀,放映社会残破,表达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均具强烈的主观色彩,情感浓烈 第三,五言诗已经完全成熟。在形式上,五言诗已达到完全成熟,作家自觉追求词采的华美,但又不假雕饰,情之所至,色彩缤纷

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建安诗歌彬彬大盛的局面,形成了‚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2简述曹丕诗歌的特点:

答:曹丕是曹操的次子。其一生从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到立为太子,篡汉建魏,基本上是在曹操的护翼之下,故其经历不及曹操丰富。但其博学多识,感情敏锐而细腻,对人生苦短有特别强烈的凄怆感受,故其诗作更倾向于对个体感情的体会和抒发

曹丕对七言诗的发展又重大的贡献,《燕歌行》二首为其代表作;他的一些述怀之作,如《喜哉行》《杂诗》等写得清峻悲凉,他的一些抒发志向,记叙军旅的作,日《黎阳作》《至于广陵马上作》等,也写的气势高昂;他的一些游宴酬酢之作,也颇为繁丽。但其诗歌的总体特色则是语言绮丽工练,抒情深婉细腻,尤善写游子思妇思想怀远之情,形成一种婉约的纤丽风格。其诗内容虽不脱时代气息,但多离乱时代的哀怨之音,内容不够深广;其诗慷慨悲凉的其实不如其父曹操,词采华茂又不及其弟曹植。3简述王粲诗歌的艺术特点:

答:王粲是建安七子中诗,赋最佳者,刘勰誉之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其前期经历战乱,怀才不遇,故其诗多抒写志士不遇,的悲愤与反映战乱引起的凄怆之情,以其《七哀诗》三首为代表,后期归附曹操,因北方统一,事业有成,故诗歌多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以其《从军行》五首为代表

王粲诗歌的艺术特色在于抒情深切,慷慨悲凉,文辞秀美,局面阔大。其中抒情深切但不指‚客子多悲伤,泪下不可收.”(《从军行》其五)‛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七哀诗》)一类情语凄切的直接抒情,而且还指诗中的景物描写都笼罩,渗透着士人浓郁的感情色彩,如其《从军诗》其五中的‚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于丘。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鸡鸣达四境,黍稷盈原畴。‛分别表达了对战火洗劫后山河破碎的伤感和人民安定太平生活的欣喜之情,尤可注意者,诗王粲诗取景局面开阔宏大,具有豪放之美,如其‚方舟?大江,日暮愁我心。‛‚风飚扬尘起,白日忽已明‛等 4.简述正始时局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答:正始时期的政治时局是影响人士心态及其诗歌创作的重要因素之一。魏明帝曹睿去世,继位的齐王曹芳只有八岁。明帝托孤于宗室曹爽和重臣司马懿,两个辅政大臣为控制朝政的明争暗斗也从此开始。曹爽重用名士何晏、丁谧等,清谈玄理,变更旧章;司马懿是河内温县大族,最有谋略且功名显赫,终于在正始十一年(249)发动政变,一网打尽了曹爽及其集团。自此以后,司马氏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势,除在军事上诛灭毋丘俭、诸葛诞等敌对势力外,在政治上则大杀名士,夏侯玄、嵇康等相继被杀。在这极端黑暗的政治恐怖下,士人建功立业的理想归于破灭,发之于诗,建安诗歌中昂扬的气概没有了,代之以如履薄冰的忧生嗟叹,如何晏《言志诗》明显表现出当时名士们心惊肉跳的恐怖心理。

司马氏政权一方面用血腥的手段篡夺政权、大肆杀戮人士,另一方面又极为虚伪卑鄙地标榜‚名教‛。宣扬‚以孝治天下‛,借以维护自己劫夺到手的权力。这就使得正始士人更加鄙弃‚名教‛,充满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但又不能直接表达出来。表现在诗歌创作上,一方面用韬晦曲折的方式批判名教中人的虚伪龌龊,完全失去了建安诗歌鲜活明快的特色,代之以沉痛委屈、隐蔽曲折的风格。另一方面,由于对现实社会的失望,转而追求一种理想中的人生境界,使诗歌中常常表现出一种老庄人生理想的倾向。5.简述阮籍的生平与思想

答:阮籍是建安七子之一的阮?之子,史称其‚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啸,善弹琴。‛‚本有济世志‛,但生活于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的高压恐怖政治,大批名士被杀的现实,使他‚不与世事‛,以‚酣饮为常‛,‚虽不拘礼教,但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喜怒不行于色‛。他一生都是在矛盾和痛苦中挣扎着。他本有心用世,以才高自居,但现实打破他的梦想。魏代汉、晋代魏政治斗争的黑暗卑鄙使他鄙薄 当权者,司马氏大批杀戮名士、消灭异己的凶残又使他恐惧,因此,他采取了既不积极合作又不坚决斗争的依违避就态度。在生活上,他纵酒佯狂,任性而行;在政治上,他十分谨慎,口不臧否人物;在思想上,他倾心玄学,崇尚老庄,追求理想中的美好境界;在情感上,他痛恨虚伪的名教中人,感叹人生的悲哀和沉重。这一切,对他的诗歌创作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6.简述嵇康诗歌的特色、答:嵇康的主要成就在散文。其诗歌在正始诗坛虽不及阮籍,然却在其他众人之上,颇有自己的特色: 首先,嵇康在他的诗中创造了一个诗化了的人生境界。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深受玄学和老庄思想影响:老子的自然无为,庄子的游心于道,他都有所吸收,更可贵的是,他把庄子心斋坐忘的游道方式,改造成一种充满闲适生活情趣的人间化世界。他追求一种自由自在、与自然相亲相近、心与道冥的理想人生。如其《赠兄秀才入军》十五和《酒会诗》之二中所描绘的的生活:弹琴微啸,垂钓鼓楫,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优游容与、怡然自得。这种了无挂碍的理想人生,既摆脱了世俗的系累和礼法的束缚,又有必须的物质生活条件诗经》有素朴的亲情慰藉。这样,他就把庄子的纯哲理的人生境界变成了具体的、真实的人生境界,以其真实可感、如诗如画的意蕴,正式进入文学领域。嵇康第一和把庄子诗化了,故其诗具有一种清远的境界。其次,嵇康的部分诗歌中还有一种峻切之语。由于嵇康‚轻肆直言,刚肠嫉恶,遇事便发‛的性格和‚非汤武而薄周孔‛思想倾向,所以他在一部分诗中对险恶的世道人心发出一种愤激的批判,锋芒犀利,如其《秋胡行》其二指斥世俗浇薄,五言《赠兄秀才诗》愤于世路艰险,《答二郭诗》其三抨击施报相市、权智相倾等,语言峻切,感情愤激,颇有批判力量。

此外,嵇康还能脱开《诗经》,在四言诗中另开辟蹊径。他一变《诗经》的古朴写实之风,出之以清远的意境和隽秀的语言,别具风格。嵇康的四言诗,继曹操之后为四言顶峰,情调高远,语言流畅,表现了他很强的语言功力。7简述太康诗风形成的原因 答:太康诗风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原因。晋武帝太康年间,国家统一,时局稳定,经济发展,诗人们多生活于比较安定舒适的环境之中,建安诗人那种慷慨悲歌和建功立业的博大胸怀没有了,正始诗人那些忧生之嗟和对政治恐怖的愤激只情不见了,代之以平庸写实的内容。加上司马氏既保护帮自己篡夺权位的贾充等人,又提倡名教以维护自己的新政权,还要拉拢名士群体来增加道义和舆论方面的支持,这就形成了‚政失其本‛、而‚士无特操‛的局面。此时士人群体的普遍心态是:求实逐利,表现为爱财和奢侈;求名自适,表现为清淡于纵欲。并且,此时的清淡不重在玄理的创立和义理之是非,而重在声调之美和喻示之妙等审美价值。他们他们表面上风神姿态飘逸潇洒,实则内心空虚,世俗平庸,只着眼于物欲和感官享受,无任何理想色彩。这种心态发之于诗,既无建安的梗概多气,亦无正始的深邃哲思,转而向结藻清英、流韵绮靡的形式技巧方面发展,形成‚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的太康诗风。8.简述太康诗歌的内容特点

答:太康诗歌在内容上的特点有二:一是‚儿女情多,风云气少‛。由于士人没有胸怀天下的巨大抱负,也没有面对历史的深沉思索,所以把许多精力放在表现绮丽情思的儿女之情中,如晋初傅玄的《明月》、《秋兰》诸诗,设想女子情怀之心态,已真切细腻,至张华则绮情更浓,而到潘岳,则达到了顶峰,如其《悼亡诗》,写得婉转凄恻,悲不自胜。二是拟古模仿,缺乏现实内容。由于太康诗人缺乏直面人生的激情,所以在诗歌内容上只能求助于古人。《诗经》、乐府、古诗十九首等,都是他们模拟的对象,在以旧翻新的模拟中,驰骋文采,显示才华,如傅玄《艳歌行》之仿《陌上桑》,陆机《短歌行》之全模拟曹操《短歌行》等,虽艺术上更显细腻,但内容上却无足观。9.简述太康诗歌艺术形式的特点

答:太康诗歌在艺术形式的特点:一是‚缛旨星稠,繁文绮合‛,即主要追求文辞之华丽。如张溥称傅玄‚新温婉丽‛,《晋书》称张华‚辞藻温丽‛,称陆机‚弘丽妍赡‛,称潘岳‚辞藻艳丽‛等。二是追求新的技巧,注意排偶。最具典型性的是陆机,其五言诗除少数篇章外,打多数诗中对句均占主要篇幅。三是描写更加细腻。往往古人的一句总写,太康诗人则进行具体细微的描绘,即‚析文以为妙‛,可谓不厌其详。

10.简述刘琨的经历及其思想的转变

答:刘琨字越石,史称他‚少负壮志,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夸。‛年轻时曾以文采屈事贾谧,为贾谧之‚二十四友‛之一,并‚苏豪奢,嗜声色‛其经历和思想的转折点在其三十六岁任并州刺史时。当时匈奴汗国刘渊入侵,刘琨奋起抗击,因此其父母均被匈奴部刘聪杀害。国难家仇,激发他慷慨报国的壮志,认识到老庄的齐物、阮籍的放旷均无济于事,慷慨报国的情怀使他更加奋身于戎马疆场,成为抗击外辱的英雄。后因败于石勒,投幽州刺史段匹?,以图共扶晋室,后被段杀害。11.简述刘琨诗歌的特色

答:刘琨今存诗四首,《扶风歌》和《重赠卢谌》为其代表作。《扶风歌》写于他任并州刺史、北上抗敌之时。在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中,他用血泪写下了这首诗。国家的**,民生的凋残,引起他无限的悲凉之感,但壮士报国奋身御敌,又激起他的刚强意志。《重赠卢谌》写于他被段匹?囚禁之时,诗中连用六个典故,激励卢谌,悲凉慷慨。总之,刘琨的诗表现了他慷慨报国的坚强意志和英雄失路的悲慨意绪,具有壮美和‚清刚之气‛,迥异于太康诗风的绮靡,而具建安风骨之特质。

12简述郭璞《游仙诗》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答:郭璞今存诗二十余首,而以其十首《游仙诗》最为著名。游仙诗可追溯到先秦。而历来游仙诗内容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纯写一种纯写求仙长生之意,如汉乐府之《长歌行》;另一种则是愤世嫉俗之言,大抵为骚人才士不得志是,借此以写心中的牢落,并非真以游仙为主旨,如曹植的《游仙诗》。而郭璞的《游仙诗》十首则兼具二者之内容他身外乱世,才高位下,又目睹两晋之际的社会残破,感慨志士不遇,故将对现实的失望不满借隐逸、游仙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其《游仙诗》之

一、之

二、之三,均表达了这一内容。而他游仙诗的另一内容,则以传统的求仙长生为主题。如其《游仙诗》之六,用浪漫奇幻的想象把诸多仙人的事迹联系在一起,表现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追求。郭璞的游仙诗感情真实,或发泄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慨,或表达自己遗世高蹈、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坎?咏怀,感慨深广,与东晋辞意夷泰的诗风大不相同。此外,郭璞的诗情采斐然,描写生动,色泽丰富,也与平典似《道德论》的玄言诗风大异其趣。钟嵘评其诗曰:‚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 13.简述玄言诗产生的原因及发生发展过程

答:东晋玄言诗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定的社会原因。东晋偏安江左,经济发达。当时既无力收复北方,又无北人南侵,朝野上下,偏安心态占据主流。加之江南山明水秀,云蒸霞蔚,士人遂怡情于山水胜景,培养出细腻的上水审美意识和情趣。另一方面,偏安的局面有利于东晋士人追求安静安宁的心境,他们开始摆脱中土士人对物欲和感官享受的强烈追求,转而走向更加宽阔的内心世界去寻求精神慰藉。他们清淡玄言佛理,诗乐书画往还,高雅脱俗、优游闲适而又情韵无穷,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其基本格调更切近于老庄的泯与自然和佛教的虚心静照。这种高雅的情趣格调,是产生玄言诗的肥沃土壤,玄言诗在东晋诗坛占据主流地位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

玄言诗的发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它发端于曹魏正始时期,阮籍、嵇康的诗中已有玄言成分,但仍以抒情为主,玄理不占主导;西晋时著名玄学家不善作诗,而诗人又以工丽涂泽为能事,所以只有张华、石崇等少数诗人以玄言入诗,但仍不是典型的玄言诗;西晋末年至永嘉时,贵黄老,尚虚谈,出现了‚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东晋时期,孙绰、许询、庾亮等人的诗,‚平典似《道德论》‛至东晋中期,玄言诗达于成熟和高潮,至东晋末年,随着谢混等人的诗以抒情写景为主,玄言诗就衰微了。14.简述玄言诗的内容、形式特点及文学贡献

答:玄言诗在内容上诗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刘勰所谓‚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即指玄言诗的内容特点。在表达形式上,玄言诗是抽象玄虚,淡乎寡味的,与汉魏西晋以来抒情绘景的写实倾向完全背道而驰,纯以韵语敷述玄理,背离了艺术表现的形象性、抒情性等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许询还有另一类作品,即由面对山水而领悟玄理,因此诗中就不仅清言玄胜,同时还描绘了山水景物,如其《秋日诗》,除谈玄之外,还生动的描绘了万木萧疏、秋风萧瑟的山林景色,抒发了要远市朝而近自然的心情这种创作倾向也集中表现在兰亭雅集的诗歌中。兰亭诗人中虽多玄言诗人,但其诗作却多由写景而抒发自己对人生宇宙的感受,虽不脱道家主旨,却也用清新的语言描绘了自然风物之美,表现了恬淡清虚的审美情趣。这种不同于前代的东晋特有的诗风。而且对后代文人诗歌中的冲淡自然、旷达闲适风格的影响也至为深远。再者,玄言诗对山水的体悟和描写,也为晋宋之际山水诗的成熟和发展奠定了审美心理和创作方面的基础,这就是玄言诗的两点贡献。

15.简述陶渊明的生平。

答:陶渊明的一生大体分为三个时期:

29岁之前为读书家居时期。他出身于一个衰落的官僚家庭。曾祖父陶侃为晋成帝时大司马,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至陶渊明时家道衰落,家境贫寒。他从小有高雅志趣,博学,善属文,好读书,不求甚解;性情认真,颖脱不羁,嗜酒,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9-41岁为屡仕屡隐时期。由于‚亲老家贫‛,为生活所迫,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即因不堪束缚、厌恶官场而辞归。后州府又召为主簿,他辞谢不就。安帝隆安四至五年,又曾一度在荆州为吏;元兴三年,开始在刘裕幕府任职,为镇军参军;义熙元年,赴建康就任建威将军参军;同年八月,任彭泽县令,不久即辞官归隐。

41岁至去世为归隐时期。辞官归田后,躬耕田园,登临赋诗,与农民交往。后因家庭失火和遇灾荒,生活陷于困顿,但能安贫乐道,多次辞谢朝廷征召,安身立命于田园,至63岁病逝。16.简述陶渊明的思想及人生境界。

答:陶渊明生于晋末宋初的乱世,社会动荡,篡乱不已,思想界也相当活跃,儒、释、道斗争激烈,陶渊明受多种思想影响,比较复杂:就儒家思想而言,陶渊明受其家风素谨的影响,尚道义,重名节,曾有‚猛志逸四海‛的大济苍生之志,他的多次入仕,就有这方面的思想影响;同时,儒家的一片仁爱之心和安于贫穷的道德准则也对他有重要影响。就道家思想而言,他主要受老庄无为的玄学思想影响,这主要是受魏晋以来名士传统的影响,尤其是受东晋士人清虚恬淡心境的影响。使其崇尚自然,追求心境和物镜的融合为一体,一切随顺自然,委运任化。就佛家思想而言,他又受佛家般若思想影响,认为世间一切皆如梦幻,‚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正是他人生虚无、空幻思想的体现。儒、道思想在陶渊明身上占重要地位,两种思想交互起作用,在他人生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两种思想彼此消长的明显的轨迹。

儒、道、佛思想的共同作用,形成了陶渊明独的的人生境界,

第二篇:中国美术史试题库

中国美术史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B)。A、天地神话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D、仙人出行

2、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A)。

A、吐鲁番晋墓 B、昭通霍氏墓 C、安丘冬寿墓 D、酒泉丁家闸墓

3、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C)A、虢国夫人游春图 B、捣练图 C、挥扇仕女图 D、簪花仕女图

4、‚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A)。

A、飒露紫 B、拳毛騧 C、白蹄乌 D、特勒骠

5、《潇湘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C)。A、荆浩 B、关仝 C、董源 D、巨然

6、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著是(B)。

A、图画见闻志 B、林泉高致 C、画继 D、山水纯全集

7、‚元四家‛中山水画章法稠密的画家是(C)。

A、黄公望 B、吴镇 C、王蒙 D、倪瓒

8、明代纯以彩色在熟纸绘绢上作写意的画家是(B)。

A、边景昭 B、孙隆 C、林良 D、吕纪

9、清代从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入手的绘画教科书是(D)。

A、顾氏画谱 B、程氏墨苑 C、十竹斋画谱 D、芥子园画传

10、与经享颐、何香凝共同组织‚寒之友‛社的画家是(D)。

A、居廉 B、高剑父 C、高奇峰 D、陈树人

11、作为使用工具的(B),既是人工制品的鼻祖,也是造型艺术的端倪。A.壁画 B.石器 C.物件装饰 D.雕塑

12、魏晋时期被奉为‚正书之祖‛的书法家是(C)。

A.王羲之 B.王献之 C.钟繇 D.陆机

13、阿房宫是(A)最重要的宫殿建筑群。

A.秦代 B.汉代 C.东周 D.战国

14、霍去病墓的主题雕塑是(B)。A.《避邪》 B.《马踏匈奴》 C.《羽人骑天马》 D.《牵牛像》

15、《读碑窠石图》作者是(A)。A.李成 B.范宽 C.许道宁 D.燕文贵

16、《韩熙载夜宴图》作者是(D)。A.周昉 B.黄荃

C.周文矩

D.顾闳中

17、.五代画家董源山水画代表作品是(A)。A.《潇湘图》 B.《溪山行旅图》 C.《万壑松风图》 D.《关山行旅图》

18、唐寅仕女画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品是(D)。

A.《藏云图》 B.《柳下眠琴图轴》

C.《列女仁智图》 D.《秋风纨扇图》

19.徐悲鸿国画代表作品是(A)。A.《愚公移山》

B.《松影瀑声图》

C.《水声山色图》 D.《百寿图》

20.元代学识深厚的少数民族画家是(C)

A、钱选 B、李衎 C、高克恭 D、王渊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石器)时代的美术。

2、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3、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

4、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四类。

5、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武梁祠)为代表。

6、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等封的(蒿岳寺塔)

7、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秀骨清象)‛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张家样)‛。

8、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破墨)‛山水,书写文人情怀。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泼墨)‛之法。

9、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和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冈)(洛阳龙门)

10、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著的首推(唐三彩),殉葬的(俑)和驼、(马)

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11、论者评宋初两大山水画家谓:‚(李成)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

12、南宋画家梁揩擅绘洗练放逸的‚(减笔画)‛,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

13、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马君祥)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连环画)的表现形式。

14、明代‚(浙)派‛的代表画家时(戴进)和(吴伟)。

15、明末画家陈洪绶19岁时创作的(九歌图),其中以(屈子行吟图)为最佳。

16、清初‚四僧‛指的是(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

17、‚扬州八怪‛大致分三类,其中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郑板桥、李鱓)等人。

18、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

19、近代画家任伯年注重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结合,创造了(雅俗共赏)的新画风。

20、‚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这么努力与绘写社会生活……‛这是郑振铎对《点石

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吴有如)的评价 21.禅画在南宋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以梁楷最有代表性。其代表作品有(太白行吟图)

22.北宋书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苏轼、米芾、______、______。

23.明代‚吴门四家‛指唐寅、仇英、______、______。

24.宋徽宗赵佶书法称为______。

25.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借鉴前代的‚(白画)‛发展为更具表现力的‚(白描)‛,其传世真迹有《五马图》。26.元代画家(王冕)以画梅著称。

27.近代‚岭南画派‛在艺术上主张‚(折衷东西方)‛。

28.吴昌硕的艺术道路与众不同,他从(制印)开始,又学习(书法辞章),最后取得绘画成就。

29.‚借古以开今‛是清代画家(石涛)在其《苦瓜和尚画语录》一书中提出的。30.清初‚四王‛山水是指那四位画家(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王翚)

三、名词解释:

1.彩陶: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它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是新石器时代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

2、仕女画:中国古代人物画之一种。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代表画家又张萱、周昉等。民间木板年画中的‚美女画‛,亦称‚仕女画‛。

3、马踏匈奴: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体雕刻。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这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作品。

4、岩画:是古代描绘或摩刻在崖壁石块上的图画,被称为是古代先民们记录在石头上形象的史书。大多数岩画分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原始美术的特点和稚拙、率真的艺术魅力。

5、饕餮纹: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它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者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这些变形了的、风格化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在静止状态中积聚着紧张的力,好象在瞬间就会迸发出凶野的咆哮,体现了“狞厉美”

6、《人物龙凤帛画》:这是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之一。此画表现楚国贵族妇女祈祷飞腾的龙凤引导她的灵魂登天升仙。此画主要采用黑线勾描的表现手法,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用色单纯。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的结合,使形象有一定的重量感而生意盎然。此画以墨线勾画,可以认为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中国线描人物的传统风格并达到较高水平。

7、画像石(砖):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8、‚迁想妙得‛:西晋顾恺之的绘画理论主张。

‚迁想‛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活动,把主观情思‚迁入‛客观对象之中,取得艺术感受。‚妙得‛为其结果。即通过艺术家的情感活动,审美观照,使客观之神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这是对绘画审美活动和艺术构思特点的最早的概括,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

9、顾恺之:他的绘画理论和绘画风格体现了魏晋时代的审美精神而成为那个时代乃至中国绘画史上的杰出人物。他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在于塑造人物不求形似,而是主张‚传神写照‛,并加以实践。他的这一理论主张和艺术实践,把中国传统绘画推向了新的里程碑。现存《洛神赋》、《女史箴》、《烈女图》等是他的作品的摹本。

10、张僧繇:齐梁冠冕一代的大画家,也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画家之一。他创造了独具风格的疏体画,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11、畅神说‛:刘宋时宗炳《山水画序》

中提出的山水画艺术‚畅神‛的功能说,即认为自然山水形象能给人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畅神说‛丰富了中国绘画的理论

12、本生故事:是指释迦前生,包括他作王子以前若干世的故事。其实本生故事的内容,许多是早就在印度民间流传的美丽的寓言和传说。这些来自民间的本生故事,通过艺术家的彩笔,构成了莫高窟壁画中最富有人间气息的动人作品。

13、吴带当风:吴道子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他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他用笔技法上,他创造交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

14、《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较完备的绘画通史,作者唐代张彦远。全书共分十卷,四部分内容:绘画的发展史、画家传记及有关资料、绘画技法与理论、作品的鉴赏、收藏与考证。在古代美术史论著中,是一部科学、系统的重要文献。

15、‚比德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关于自然美的美学理论观点。其基本涵义是:自然美之所以为美,在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物象,可以与人‚比德‛,即从其中可以意会到审美主体的某些品德美。

16、‚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唐代画家张璪的绘画理论,它概括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奠定了基础。‚师造化‛须同时‚得心源‛,即有所思,有所寄意;‚得心源‛又是建立在师造化的基础上,二者协调,便会产生好的作品。

17、‚意在笔先‛:由唐代王维提出、张彦远加以完善,这是唐代绘画美学的重大成就之一。‚意‛,主要指构思的内容, 即用形象来把握思想、情感、意趣。有了这个意,就全局在胸,落笔就能‚守其神,专其一‛。‚象‛,服从于‚意‛,为‚意‛而用。

18、.院体画:宋朝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翰林图画院。两宋画院可称为历史上画院隆盛的时代,而画院之制度也以此最为完备。出自院画作家的作品,反应了最高统制者的审美标准,谓之‚院体画‛。宋代院画‚高洁为工‛的鲜明风格特征,给后代的传统绘画以良好的影响;院画也有其局限性,‚萎靡柔媚之处当舍‛(鲁迅语)。

19、‚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被称为‚南宋四大家‛。以四人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开创了南宋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如果说北宋山水画艺术以雄浑、辽阔、崇高胜,南宋山水画则以秀明、工致、优美胜。

20、文人画:是指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作的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绘画。文人画作为一种艺术流派的形成是在北宋后期,元代逐趋成熟,并成为中国封建后期画坛的中坚。

21、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世称元四家。四人绘画具有中国文人画的共同特点:强调浑厚的文学趣味,突出强调笔墨,以书入画,画上题字作诗;又各具特色:黄画空灵潇洒、王画苍茫浑厚、倪画简淡疏荒、吴画沉郁湿润。

22、借古以开今:清初‚创新派‛的艺术主张。以清初‚四僧‛和龚贤为代表的‚创新派‛,继承了明中叶以后兴起的突破传统的解放思潮,在艺术上感破感立,强调个性解放,提倡‚借古开今‛,反对泥古不化,利用和改造传统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真实的生活情感。他们的艺术对清代和后世影响很大。

23、八大山人:清初‚四大名僧‛之一,名朱耷。荒寒、孤寂是他作品总的艺术格调。现存的《荷兰水鸟图》、《湖石翠鸟图》等都可代表其作品的典型风貌。

24、董其昌:明末绘画大家、绘画理论家。他是山水画派华亭派的代表人物,作品清润苍郁。他提出的‚南北宗论‛,奠定了文人画在绘画史上的主导地位。

25、扬州画派:是清代活动在扬州地区的著名画派。又叫‚扬州八家‛、‚扬州八怪‛。该派突破了当时形式主义的束缚,以一种清新、生气勃勃的姿态振奋了中国画坛,在中国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四、简答题

1、试述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1)克服前代限于说教内容的缺点,广泛采用多样性题材。

(2)明确提出了‚传神‛的重要性。(3)加强平列构图的变化,依靠画面人物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以显示人物的情思。(4)揉合汉画与西域的线条,创造‚春蚕吐丝‛般的线描风格。

(5)在画法画理诸方面,体现出朴素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2、花鸟画中的‚徐黄异体‛各有什么特点?

指五代西蜀画院画家黄筌和南唐画家徐熙的花鸟画风格。黄筌的风格:(1)取材多为宫廷珍禽瑞鸟,奇花怪石。(2)画法多采用‚双钩填彩‛,笔致工细。(3)画风富丽,设色鲜明。徐熙的风格:(1)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水鸟渊鱼。

(2)作画重在用墨,兼勾带染,有‚落墨花‛之称。

(3)设色不以晕淡为工,只是略加色彩。因此画史上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

五、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 15分)

1、分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

(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

(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2、分析王蒙的《青卞隐居图》(1)元朝的‚世事多变‛造成文人画家逃避现实、隐遁山林。

(2)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18里许的卞 山景象。

(3)立轴采用高远法构图,画出卞山自山麓至顶全貌,结构谨严,纵横离奇。画草庐数间,点出了文人隐逸的主题。画法先以淡墨勾石骨,再用焦墨皴擦,淡墨微染,层层加深,层次井然。画面密而不塞,实中有虚,有深远的空间感。(4)运用前代画家之法,创造出线繁点密,苍茫深厚的新风格。被明代画家董其昌成为‚天下第一。‛

3.分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1)五代南唐政权的摇摇欲坠造成许多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故而疏狂自放以蒙蔽朝廷耳目。

(2)通过听琴、观舞、休憩、赏乐、调笑五个场面,描绘了政治上失意的官僚韩熙载尽情声色、颓唐放纵的夜宴生活。(3)构思严谨,人物性格刻划生动而有深度。衣纹组织严谨而又简练。设色以浓重色调为主,配以淡彩,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

(4)除绘画史上的重要价值外,也是研究音乐史、舞蹈史、工艺史的宝贵资料。中国美术史总结--经典资料 第一章史前美术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

彩陶及分布: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

一、仰韶文化的分期: 早期半坡文化

中期庙底沟文化

晚期马家窑文化(马厂、半山、马家窑)

二、彩陶文化的特征:

1、型制

2、纹饰:典型纹饰与作品

3、手法:线描平涂 综合

陶器----人类利用泥土的烧制造的实用器皿或陶艺品,是史前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按用途分3: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按陶质分4:红、灰、白、黑;按器表装饰分4:拟形陶,彩陶,印纹陶,素陶

装饰纹样分3:动物纹、植物纹、人形纹。山大本课题

拟形陶----指将器外形做成某种事物形象的陶器,如狗形陶,鹰形陶等。就功能说,它具有同类器皿的实用功能;从外表看,它又是一种史前雕塑。

彩陶----指器表带有彩绘纹样装饰的史前陶器。多以红黑白黄赭等颜色绘成纹样,色彩沉稳浑朴,纹样造型概括简练,并具有较强的主观抽象性。有几何、植物、动物、人物纹样,是史前美术品中装饰最精美,内容最丰富,艺术成就最高的艺术形式。山大本科题

陶塑的创作手法分为:模仿性、幻想性、抽象性 山大本科题

三、黑陶艺术

黑陶----史前陶器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类,器物表面光洁,整体器形线条流畅优美,器物本身具有黒’薄’光’亮’棱’鼻’的艺术效果,富有高于实用价值的纯审美价值。

四、雕塑与绘画

新石器时代绘画形式:彩陶上的绘画 岩画 地画 壁画

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造型方法及特点 山大本科题

1、采用间接打击石片法。

2、石器类型丰富,形状对称,加工精致。

中国岩画的艺术风格 山大本科题

在制作手法上大体上可分为刻、绘两种。北方岩画大都是刻制的,其手法有3种: ①磨刻,线条无明显的凹陷,画面平整光洁;②敲凿,用坚硬器物在岩石上敲击出许多点窝;③线刻,似用金属凿头勾勒出形象轮廓,然后掏深线条。作品风格具有粗犷、简洁、明快的特点。南方岩画的制作大都以红色涂绘,颜料为矿物质颜料。色彩稳定,经久不变。有用手指蘸着颜料绘制的,某些较大的图形也可能是使用羽毛或其他工具涂刷的。表现手法古拙独特,画人物大都不表现五官,只通过四肢位置以表现动作、体态和感情;画动物亦仅重点刻画出角、尾、耳等特征部位,即可 辨认出是何种动物.中国岩画在构思上天真纯朴,反映出人类童年时代 某种幼稚的想像和美好的愿望。在造型上采用平面的造型方法,许多岩画往往是一些相互不关联的个别图像,即使是组成一幅画面的,也经常是一个个图形的重叠,而没有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画面采用垂直投影画法,视线与对象最富特征的面保持垂直,追求物体的正面显示。岩画在塑造平面图形时,很善于抓住物象的基本形,物体的结构简化到不能再简的程度。没有细节刻画,大都不画五官,这些粗制的图形中,却能描绘出生活的真实,显示出活跃的生命力,其中以动物形象尤为生动。这种原始形态的艺术的特征是,对于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艺术上粗犷手法浑然一体地结合在一起,这或许是许多岩画至今仍有其生命力的原因。先秦美术

(一)青铜器概述 青铜器 类别‚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器、车马器‛功用及其文化内涵

青铜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四类:

(1)礼器:商周时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作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于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如鼎、鬲、尊等。(2)乐器:到春秋时期,乐器在祭祀和典礼中更是不可缺少,所谓‚钟鸣鼎食‛即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如饶、钟、铃、鼓等。(3)兵器:现出土的兵器以春秋战国时最多。有戈、钺(yue)、矛、剑、镞(zu)等。

(4)工具及车马具:如犁、锄、镰、铲、斧等。此外,青铜日用器从用途上的主要分类有:食器、酒器、水器、日用杂器四种。其中以食器、酒器为主。

(二)青铜器的造型与装饰特点

一、纹样类型 饕餮、夔龙、夔凤、云纹、雷纹、乳钉纹…… 饕餮纹----又称:兽面纹 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恶兽。饕餮纹是一种图案化了的兽面,是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龙纹,图案取传说中龙的形象。蟠虺纹,以蟠曲的小蛇(虺)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蟠螭纹,图案表现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螭),张口,卷尾,蟠曲。象纹 图案表现象的形态,有长鼻构成明显的特征。涡纹 特征是圆形的几何图案,这是一个圆凸面上饰有水涡状线条的纹样。弦纹,纹形为凸起的横线,一般一道至三道。乳丁纹,纹形为凸起的乳突,排成单行或方阵。云雷纹,青铜器上一种典型的纹饰。

(三)战国帛画 《人物龙凤帛画》画中人物为一宽袖长裙,合掌侧立的上流社会的女性形象。其上方画一展翅扬尾的凤鸟和一只张举双足,身姿劲健,尾部卷曲的龙。所表现的是此女子的‚灵魂‛在被想像为具有神异力量的龙、凤引导下,升往仙境的情景。画面上墨笔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结合,使形象既有一定的重量感而又生意盎然。理想化的凤鸟形象,是综合了自然界的雉、孔雀等羽毛华丽的鸟类特点创造而成,并赋予作为神灵的凤鸟形象以雄健奔放,轩昂非凡的气势。《人物御龙帛画》画中是一位头戴高冠,身穿长袍,一手握剑,一手拉缰,驾龙升天的中年男子形象内容与上一《人物龙凤帛画》相仿,形式也近似,帛画,标志着中国古代绘画的独特风格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形成,是中国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战国时期帛画:都表达了,死者生前立场景或死后生者对死者的美好寄托,女的景物的为雉、孔雀等华丽的鸟类,男的舞剑、龙升天)。

西汉马王堆帛画:天地人神混杂的图象 山大本科题

汉代绘画遗存中最精彩的当数帛画,而其中最令人动魄惊心的便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T字形‚非衣‛,系驮侯利仓之妻盖棺的吉祥物。

画面分天朝、人间、地府三段。天上为横幅,其余为直幅。分别以太一神、驮侯妻、祭祀者、合欢鳌为各段的中心。天界有扶桑树、九个太阳、嫦娥、新月,以及象征长寿的蟾蜍、白兔;日月同辉,令人神往;天门有司命守卫。气界为驮侯妻缓行升天,吏前婢后,迎护隆重。人间双龙穿璧,象征幸福吉祥;家属聚集祭祀,祈求死者灵魂早归仙境。最底部合欢鳌背上大力神,双手、托着大地,孔武有力。全图内容丰富,想象瑰丽。

(四)书法艺术

甲骨文是殷代的古人在占卜时,写在兽骨或龟甲上的文字,又称殷墟文字,可说是中国最早的艺术文字。山大本课题

金文是铜器铭文,又称钟鼎文。由甲骨文演变而来,金文就像是装饰体。金文亦无大变化,跟前期比较起来,字势相近,但不如其雄健的风格。字体紧密而又疏落,字形方阔,极为优美。山大本课题

汉字起源的传统说法:1,结绳说.2,八卦说 3,刻契说 山大本科题 第二章 秦汉美术

绘画艺术

秦汉绘画的艺术特征形式、表现、内容及技法

秦汉时期的绘画作品仅见于墓葬壁画和帛画。壁画大都以仪仗、宴会为题材,人物为主,车马为辅;帛画以表现天上、人间、地下‚三界‛为主,体现了引魂升天的主题思想。绘画技法大都采用线描填彩。秦汉书法发展

秦汉时期,时代变迁剧烈。文字缺少统一,大篆经过改创小篆,大小篆书又简化成隶书,随后又发展成草书,而又演变成章草,行书楷书。秦汉时期,文字书法遗迹主要是帛书、简牍、壁画、篆刻、瓦当以及青铜铭文。

画像石与画像砖

画像石(砖):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画像石和画像砖的艺术风格? a、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我国古代祠堂、墓室、石阙的装饰性图象。始于西汉,风行东汉,随厚葬之风发展。画像石以山东、河南、四川等地最多,以山东武氏祠石刻最著名;画像砖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南、甘肃等地,以四川最多且具特色。画像石多为祠堂石室的壁画及墓门、楣、楹的装饰画;画像砖则往往是嵌在墓室的壁上。

b、画像石画像砖表现内容广泛,从上层贵族的享乐到下层人民的劳动;从伏羲女娲到凤舞龙潜的神话无所不包,另有历史故事和战争田猎,如荆轲刺秦、列女孝子等等。c、画像石和画像砖的雕刻技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平面浅浮雕,即在打磨平整的砖石上,将所绘物象轮廓周围的平面剔去一层,再对形象略施雕刻,有的还涂以彩色,多表现人物,如山东武氏祠的石刻画像;另一种是线刻,即在平面上以直线或曲线刻成图画,花鸟虫鱼或建筑物都是用这种方法,如四川画像砖中的花砖等。d、各地的画像砖石各有特色。山东朴重、四川活泼、河南雄健,在中国绘画雕刻史上有重要的艺术价值,鲁迅、林风眠都对汉代画像砖石有很高评价。

雕塑艺术

俑---是古代用来陪葬的塑像,主要是陶瓷、泥土或木质作成人的形像。山大本科题

秦始皇陵兵马俑: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东汉陶俑:圆雕----说唱俑 左手抱鼓,右足高跷,眉飞眼笑,塑造了一位兴高采烈地一边拍鼓一边说唱民间艺人形象。手法 之洗练,形象之生动,神态之活泼,可谓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汉代人物雕塑之代表)。

霍去病墓石雕的重要特点,是因石而得形,因形而造意,因意而施工。艺术家充分利用石块的自然形态,运用纯朴的意匠稍事雕凿,就完美地体现了创作意图。造人物情态方面细致入微,并且在写实中已寓有夸张手法。山大本科题

建筑艺术

瓦当----是指屋顶檐头简瓦前面的陶治圆形遮挡物,俗称瓦头。同时又是一种装饰物。瓦当主要有图案纹和文字纹两种,瓦当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山大本课题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概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领域的重要发展变化 06年山大硕考

(1)艺术的自身功能被人们认识,美术作品作为艺术创作而独立(2。)山水画开始萌芽(3。)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批确有历史记载的画家(4。)专门的绘画理论著作出现(5。)佛教绘画和佛教雕塑成为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曹不兴,三国吴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画家,他的画被列为吴国‚八绝‛之一。

顾恺之 东晋最伟大的一位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顾恺之的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画貌,尤其重视眼神的描绘。《女史箴图》共九段,内容是讲解诫宫中妇女的一些封建道德规范。‚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 游丝描。

《洛神赋图》是据诗人曹植的《洛神赋》而画的。创造了人神相恋的梦幻境界,用以抒发作者失恋的感伤。

南朝人物画:

陆探微的‚秀骨清象‛、‚密体‛,张家样(僧繇 凹凸法 疏体)。

谢赫‚六法‛

谢赫的‚六法‛有什么意义?

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

1、气韵生动

2、骨法用笔

3、应物象形

4、随类赋彩

5、经营位置

6、传移模写‚六法‛。六法原先是绘画优劣的批评准则,后来成为中国画的经典理论和实践指导原则。a、气韵生动:原指表现出对象的精神面貌,使作品具有生动的感染力。骨法用笔:指物象的结构和表现这种结构的线条笔法;应物象形:应对描绘对象的外形再现形象;随类赋彩:依据不同的对象色彩类别表现色彩;经营位置:构思和构图的谋篇布局;传移模写:临摹学习前人的优秀作品,向遗产学习。b、谢的‚六法‛是在总结前人及当时的绘画创作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将之前散乱、模糊的思想系统化、明确化,确定为批评的准则,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画品专著。

c、‚六法‛本是人物画的品评和创作准则,由于这些准则的包容性、概括性,后来成为所有题材绘画的普遍指导原则,也成为整个中国画的品评标准。

宗炳的《画山水序》有何意义?

宗炳《画山水序》出现于公元440年之前的南朝刘宋。他除了提出的近大远小透视原理之外,力倡山水画要体现圣人之道,而非消遣。《画山水序》既是中国山水画理论的起点和基础,也是最早将老庄道家思想贯彻到画论。后世山水画家、山水画论者几乎都以道家精神为宗旨,皆可归功于宗炳的影响。‚山水以形媚道‛、‚卧以游之‛、透视法。

王微《叙画》有何意义?

a、王微(415~453)在《叙画》中首先排除山水画的地图实用价值,认为山水画独立成科,且与易象同体,把山水画提高到 圣人经典般的高度。

b、提出书法笔势点划可用于山水画描写,这是后世书画相通论之始。

c、提出‚拟太虚之体‛的‚写心论‛,与宗炳的‚以形写形‛相得益彰,影响至今。d、最后涉及山水画欣赏问题。要求山水画‚怡悦情性‛,可称为文人画论之滥觞。

魏晋绘画理论有哪些?(1)顾恺之提出了‛传神‛的理论,开始是指肖像而言,即图绘人物。要求能生动的传达其神情意态,后来传神一词被运用到山水花鸟等画科中,表现出事物的自然生机。

(2)宗炳提出了‛畅神‛的绘画理论。(3)谢赫提出了绘画品评标准‛六法‛: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摹写。

‚六朝三杰‛指谁?六朝三杰是指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三大家,若加上三国吴曹不兴并称六朝四杰;加上唐吴道子并称‚画家四祖‛。画史上把陆探微和顾恺之并称为‚顾陆‛属于‚密体‛画风。张僧繇、吴道子属于‚笔才一二,象已成焉‛的‚疏体‛画法。

隋唐的绘画艺术

(一)阎立本 代表作:《历代帝王图》、《步辇图》等。线描细劲坚实,设色浓重妍丽,造型中的观念性与‚以神写形‛的强化与夸张。

阎立本的人物画有什么特色?

阎立本乃世家弟子,承家学而在人物、鞍马、山水、道释、台阁等方面都有较高造诣,其中成就最高的当推人物画。

阎立本的作品流传至今的有《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前者描绘唐太宗坐在步辇上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迎亲使者禄东赞的场面。后者描绘历史上十三位君王,作为‚兴废之戒‛。

阎立本人物画与六朝画迹相比,写实性强,重人物个性描绘;且多取材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用以鉴戒贤愚、弘扬治国安邦之大业,这与同代和后来的人物画家,如吴道子主要服务于宗教有明显差别。

阎立本的线描画面部细劲圆润,画衣物简练粗重。相较于顾恺之的‚春蚕吐丝‛风格更注重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线条。设色也较前代更浓重,多使朱砂、石绿,有时还使用金银等贵重矿物质颜料。中国人物画从汉代的简朴、稚拙发展为两晋南北朝的‚迹简意澹而雅正‛并向‚细密精致而臻丽‛方向发展,阎立本在此基础上将中国绘画向盛唐的‚焕烂而求备‛推进了一步,因此他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画家。

(二)尉迟乙僧造型的奇特,铁线描与凹凸法。

(三)‚画圣‛吴道子----不拘题材,‚莼菜条‛,‚吴装‛:焦墨薄彩,‚吴带当风‛。

吴道子的艺术风格和地位

吴道子创作活动期在唐开元、天宝年间。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首先说‚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吴宜为‘画圣’‛。至此后人皆誉其为‚画圣‛。原因在于: a、吴把中国画运用线条的方法发挥到了更高境界,创造出一种离披点画、脱落凡俗的‚疏体‛:其特点是笔势磊落、圆转多变,笔简意全。传为吴作的‚送子天王图‛,人物服饰线条勾勒,有轻重、缓急、粗细、快慢之变化。

b、在吴道子笔下的释道人物有三个特点:对佛教故事理解中国化;佛教故事艺术形象上的中国化;宗教故事人物生活化。他的作品是佛教题材中国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c、吴是中国山水画之祖师,山水在魏晋南 北朝时萌芽,画法相当稚嫩,顾恺之、宗炳、王微虽然都提出了山水画的理论方法,但在操作上还是装饰性强而写实性少。吴创造了笔简意远的山水‚疏体‛,才使山水成为独立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之作为人物宫观的背景之附庸地位。

(四)张萱、周昉的人物画

丰颊肥体、设色明丽、刚柔相济的‚琴弦描‛。

唐代仕女画家中最著名的是张萱和周昉,张萱 《捣练图》是反映唐代妇女劳动生活的图景(长卷式的画面上分为三组,一组是用木杵捣练的场面;一组是理线和缝纫的活动;一组是用熨斗熨平的活动。《虢国夫人游春图》,所描绘的贵妇人宴游生活片断,概括表现了当时贵族生活的骄纵富有,炙手可热的场面。周昉,创造了‚水月观音‛形式,较为活泼。但他仍以‚绮罗人物‛画著称,和张萱一样,妇女形象多是艳媚丰满的体态。作品《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都是唐式仕女图画的典型风格。张萱和周昉开创的绮罗人物画,对后世影响很大,至晚唐仍在盛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等,都取于宫廷生活,表现出她们的闲情逸致。

什么是‘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这是历代画论中对两种风格画派的鉴赏、评说的高度艺术概括,它指古代人物画中表现衣服褶皱的两种不同程式。曹不兴:一派笔法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在身上,犹如从水中出来;吴道子:一派笔势圆转,所画人物衣带宛若当风飘舞。此语最早出于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曹为曹仲达,吴为吴道子。

山水画的兴起

隋代展子虔《游春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山水画卷。

《游春图》描绘达官贵人春季郊野踏青游乐。青绿勾填不加皴染,画面古意盎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作为人物故事画的陪衬,‚人大于山,水不容泛‛,还不懂得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游春图》则以山水为主体、人物为点景,配以殿阁舟桥,恰当地表现了客观物体之远近、高低、大小关系及空间透视关系,为山水画的划时代创造。后人视其为‚开青绿山水之源‛。

李思训父子的‚北宗‛青绿山水画 李思训(‚大李将军‛)《江帆楼阁图》 李昭道(‚小李将军‛)《明皇幸蜀图》 唐代画坛上的‚大小李将军‛指谁? 山水画发展到唐代,开始改变了以往大都还处于位人物画作背景的状况,脱颖而出为一门独立画科,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金碧青绿山水画具代表性。明代董其昌称李氏父子的画为‚北宗‛山水画创立者。李思训(653-718)唐宗室,工画金碧辉煌的重青绿山水,玄宗开元初官左武卫大将军。人称‚大李将军‛,其子李昭道人称‚小李将军‛,父子两人的画格律严密、笔法工整、色彩浓烈,代表着古典画派极盛时期的豪华的风格。李氏父子的代表作有‚江帆楼阁图‛、‚明皇幸蜀图‛和‚春山行旅图‛。

水墨山水

王维‚南宗‛之祖‚破墨‛、‚皴法‛

隋唐山水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4)初盛唐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科,到盛唐出现不同的流派,形成中国古代绘画独特的发展体系。(1)青绿山水画派:〈1〉展子虔(隋):A.《游春图》:a.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体现朴拙而真切描绘自然景色的能力。b.画面取俯瞰式构图,获得‚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游乐于山川中的人物,是在追求‚画外有情‛的艺术境界。C.艳丽的设色,观察与认识自然景物能力的提高,开创青绿山水的端绪。<2> ‚大小李将军‛(唐):A.李思训:a.史称‚大 李将军‛,通过致密的描绘,创造动人的意境,唐人推崇他的作品为‚国朝山水第一‛.b.绘画着眼于山川景色和画面寄寓的情怀:《江帆楼阁图》追求特定的季节效果,是对青绿山水在艺术上的继续和发展。B.李昭道:a.史称‚小李将军‛设色用笔稍变其父法,被认为‚变父之势,妙又过之‛。b.《明皇幸蜀图》:表现唐明皇避难入蜀,在崇山峻岭中与其行从路途跋涉的情景。‚初见平陆,马皆若惊,而帝马见小桥,作徘徊不进状‛。这一细节描绘,对突出画面中心人物及唤起联想有较大的作用。(2)水墨山水:<1>王维:a.著名诗人,也是影响深远的山水画家,以诗入画,创造简淡抒情的意境。b.采用‚破墨‛山水的技法,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c.以辋川为题材。<2>张璪:a.唐中期画家,以水墨作山水松石。b.他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通过摹写自然山水来传达人物的主观性情。

花鸟畜兽画家

韩滉的《五牛图》是传世品中最早的纸本作品。画中五头不同角度的牛,用线勾勒,结构略施晕染,可据此了解当时的造型能力以及笔墨技巧。

韩干:唐代杰出画家,善于画马。韩干画马,不拘于陈法,注意观察事物和写生,遍画宫廷御马,受人称颂。他画的马,体态骠悍肥壮,精神饱满,生机勃勃,是典型的唐代风格。其代表作有《牧马图》、《照夜白图》等。

绘画画史论著作的发展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唐朝名画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绘画断代史。按‚神、妙、能、逸‛四品记述唐代画家共120人。《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较完备的绘画通史,作者唐代张彦远。全书共分十卷,四部分内容:绘画的发展史、画家传记及

有关资料、绘画技法与理论、作品的鉴赏、收藏与考证。在古代美术史论著中,是一部科学、系统的重要文献。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主要内容: 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1).作者张彦远:晚唐时期重要的书法家和书画理论家。采集前人著述加以汇集整理,并发挥自己的见解。(2)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A.绘画史发展的评述及理论认识。B.绘画的有关资料,著录以及鉴赏,收藏。C.画家传记及作品。(3)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史论结合的著史传统,在占有尽可能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以当时绘画实践所能达到的理论认识为指导,作绘画历史规律的探讨和理论的归纳。(4)专辟叙论部分,集中阐述绘画发展的史论认识:A.绘画的功能‚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B.强调了‚气韵‛,‚骨气‛之间的辨证关系,提出‚笔不周而意周‛,作画在于‚得意‛的主张。C.指出古代绘画中存在着‚疏‛,‚密‛二体的发展线索和唐以来师资南北传授系统。(5)全书七卷篇幅汇集了三百七十余位画家传记资料及其作品著录,是一部系统的绘画史学名著,在中国绘画史学发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划时代意义,只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的经典文献。山大本科题 06研考题

书法篆刻艺术

钟繇 被誉为‚正书(楷书)之祖‛ 皇象,《急就草》画如铁石,每字下方的竖笔尖尖下垂,古称‚悬针体‛。

王羲之 《兰亭序》 名贤41人宴集会稽山阴兰亭 《快雪时晴帖》 王献之 《鸭头丸帖》《洛神赋》圆润成熟,笔意中已不见波磔隶意,世称‚行世小楷无出其右‛,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 论者称他的字‚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其正书笔画求横平竖直,丰腴雄强,结构则宽博大度,字字谨严,颇有庙堂气,被视为千余年来 书学的典范。《祭侄文稿》

柳公权 与颜体不同,柳书偏重骨力,顿挫转折明确,却又遒媚得体。时有‚颜筋柳骨‛为誉,《玄秘塔碑》 张旭与怀素 草书起源早,入唐以后变化极快。唐文宗时称李白诗歌、裴旻(min)舞剑、张旭草书为‚三绝‛。代表作有《古诗四帖》。

雕塑艺术

杨惠之:唐代雕塑家。与吴道子同为唐开元年间人,两人初为画友并均师从张僧繇。后专攻雕塑,‚为天下第一‛,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誉。杨惠之的作品当时几乎遍布中州一带,今天所见到的只有传为其所作的苏州保圣寺的罗汉塑像了。著有《塑诀》一卷,可惜已散佚。

陵墓雕塑

隋唐陵墓雕塑主要几种形式:线刻、浮雕、半圆雕、圆雕

昭陵六骏----指立于唐太宗墓前的六块浮雕,内容表现他生前征战疆场所骑过的六匹战马(即飒露紫、青骓、拳毛騧、什伐赤、特勒骠、白蹄乌)。六马姿势各异,有站立、徐行、奔驰三种。典型的浮雕创作技巧,巧妙的运用流畅强韧的弧线,犀利挺劲的直线,曲直相辅,刚柔相济,使浮度并不高的战马形象产生了近乎圆雕的强大体积感。‚昭陵六骏‛是我国浮雕艺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具有重要的实物史料价值。

隋唐雕塑作品的题材,主要是陵墓雕刻、随葬俑群、宗教造像。隋唐雕塑的题材、技法和风格,特别是宗教造像。陵墓雕刻昭陵六骏。随葬俑群 主要是陶塑,也有一些瓷塑、泥塑、木 雕和石雕。

唐三彩:绿、蓝、赭三色,故称三彩俑

石窟寺院艺术

中国石窟四大地区:新疆地区、甘肃地区、中原地区、江南和西南地区

魏晋南北朝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岗、洛阳龙门。

石窟寺:是供佛教僧人信徒礼佛和修行的场所,属于佛教寺院的一种形式。大多依山依崖开凿.敦煌壁画艺术

莫高窟 根据其洞窟内壁画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壁画

1、早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成长时期,壁画内容有佛像画、佛教故事画,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像等,其中以佛教故事画为主。

2、中期壁画是石窟艺术的极盛时代,包括随唐两上朝代。壁画内容,故事画减少,一开始就是按照当时的风土人情来描绘的。反映的生活更加广泛,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更加深刻,对主题的表现也更加明显

3、。晚期壁画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个时期,供养人的画像,各族首领及其属集于一窟。为莫高窟壁画艺术增添了不少光彩。壁画题材简单,只有楼台亭阁、佛说法,天人围绕,莲花、水池、化生,没有任何故事情节,竟不知所画何以为名。比较普遍采用的题材。总结以上三个时期来看:奠高窟壁画从各个方面都表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和成就,而这些成就总是在继承了前代的优秀传统,观察研究了生活,以及进行辛勤的劳动才有可能获得的。敦煌彩塑艺术

敦煌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统一体,主题是彩塑。彩塑艺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发展期。早期洞窟形式.有禅窟,方形或长方形佛堂式和中心柱塔庙式等,早期的彩塑有三百多件。体裁有浮雕(影塑)、高浮雕、圆雕。浮雕题材主要有千佛、飞天等,高浮雕题材主要有楣梁上的龙头、羽人等,都是紧靠壁面捏塑的,形体比较扁平,圆雕题材主要是较大型的佛、菩萨、天王等,头部及身体体积比较饱满。中期 极盛期 洞窟为方形佛殿式,一般都在正面大龛中列置以佛为中心的群像。人物造型,一般头大,体壮,腿短,这是随代塑像在外型上的显特征。由于河西走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佛教本身的衰落,佛教艺术也一既不振了。

第四章 五代宋元美术

五代两宋的绘画艺术

周文矩 作品有《重屏会棋图》描绘中主李璟与其兄弟弈棋,李璟坐于正中,具有肖像画意义,因背景的屏风中又画一屏风,故名重屏。衣纹勾线以细劲而带顿挫的颤笔形成独特的风格。

顾闳中 顾以画人物肖像著称,现在《韩熙载夜宴图》是他唯一的传世作品,表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韩熙载夜宴图》刻画了失意官僚的心理矛盾和腐朽的生活面貌,较之其他表现贵族生活的画卷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荆浩、关同、董源、巨然的山水画特色 荆、关、董、巨和山水画的创造 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体现了此一时期山水画的巨大成就。

重要的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中‚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六个要素,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谢赫的六法论。关仝,现存传为他所画的《山 待渡图》和《关山行旅图》,都画出了北方深山中幽僻荒寒的气氛。特别是《关山行旅图》峰峦峻厚而富变化,山腰云气缭绕,山下板桥枯树、野店荒村,点缀以人物活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董源 他的山水画有水墨和青绿二体,尤擅水墨山水,皴擦点染结合并用,创造了披麻皴和点子皴等表现方法。《潇湘图》《夏

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龙宿郊民图》

等。《龙宿郊民图》则以披麻皴和青绿赋色画出金陵。

巨然 巨然名迹《万壑松风图》、《层峦丛树图》

宋代院画的艺术特征;

院体画:宋朝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翰林图画院。两宋画院可称为历史上画院隆盛的时代,而画院之制度也以此最为完备。出自院画作家的作品,反应了最高统制者的审美标准,谓之‚院体画‛。宋代院画‚高洁为工‛的鲜明风格特征,给后代的传统绘画以良好的影响。

黄筌、徐熙的花鸟画艺术;

黄筌:杰出画家。为宫廷御用画师。他的花鸟画多用淡墨细勾,然后再以重彩渲染,即‚双勾填彩‛法。作品多描写宫廷中的珍禽异卉,画鸟羽毛丰满,画花艳丽工致,勾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而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与江南的徐熙并称‚徐黄‛,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徐熙运用质朴简练的手法,创立了水墨淡彩的画派。所有的描绘,不论在形或神态方面,都表现在‚落墨‛,即一切以墨来奠定,而著色只是处于辅助地位。

两宋时期山水画在构图上的差异及特点 山大本科题

在两宋时期,中国山水、花鸟画更为繁荣昌盛。首先山水、花鸟画已上升到最重要的地位,绝大多数画家都擅长山水、花鸟画。

自宋代以后,中国画的构图布局依循意形合一的原则,最突出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大势。所谓大势,就是大体的位置。认为画画的布局是和下围棋的道理相仿。下围棋要用松,开始时,起手要宽,先着眼于通盘之局,然后再注意小处。画画也是如此,不经营好大势,其他就谈不上。(2)讲究开合。所谓‚开合‛,也可叫‚分合‛,简单地说,‚开‛就是‚放‛、起或生发,‚合‛就是收、结或 收拾的意思。‚开合‛方式灵活多样。有下开上合,左开右合的,另外,也有开而无合的。其实,这种无合也是有合的,只是把合的位置放在画面之外罢了。(3)注意主客体关系。所谓主客体关系,就是在画面布局景物时,不是平均分配,要有主次、重心。画人物,要以人物为主,以物为客;画花鸟,要以花鸟为主,以其他物象为客。主客配合要和谐、做到‚多样的统一‛。从画面来说,由于画面的下半部在视角中占有极重要地位,所以一般主体大多布置在这个地方。(4)注重虚实。所谓虚实,就是指画面上的疏密、浓淡、聚散。远近、大小就是虚实的一种形象。一般地说,近景形象画得比较大,比较详细而用墨较浓,可称为实;远景的形象画得比较小,比较简略而用墨较淡,可视为虚。中国画的空白更是一种特有的虚。这种虚,不着一点笔墨和颜色,有着特殊的意境。(5)注重款题。中国画上题字大约始宋元。题诗和题字的内容往往可以补充和丰富画的主题思想。款题的字数多少,行数的长短、单双、横写或直写,都要和布局的虚实相配合,款题的字体也要与画相配合。就是说,工笔画要用楷书,写意画要用行书或草书题款。在大幅的画上题款要用大字、小幅画上要用小字配合。山石苍劲,宜款劲书,林木秀致,当题秀字。如画的色、墨较淡,款题的字也要用淡墨来写。款题写好后,须在其下面加盖印章。印章和款题的关系也和款题与画的关系一样,要求彼此协调统一。所以,中国国画画面中的款题、印章也是画的一部分,构成画的有机的统一整体。

李公麟《五马图》《临韦偃牧放图》

梁楷《泼墨仙人图》也用酣畅的泼墨画法,绘出仙人步履蹒跚的醉态,用简括的细笔夸张地画出带有幽默感的沉醉神情,十分成功。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1)张择端:北宋后期卓越的风俗画家,擅

长画建筑,车船等风俗题材.(2)《清明上河图》:<1>代表了宋代风俗画发展的高度水平,墨笔淡着色,全景式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2>内容结构分为三个段落:a.开首为郊区农村风光。b.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的船车运输,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活动。c.后段为城门内外,街道纵横,店铺栉比,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景象:再现了宋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杰出的绘画作品,而且具有高度历史文献价值。<3>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选择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有时代社会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如:漕船,骆驼队,毛驴队等都被有条有理又真实自然的组织在这一宏伟的艺术整体中。<4>采用散点透视,长卷构图中充满戏剧性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有铺垫,有起伏,有高潮,而船过虹桥的紧张场面安排在全卷近中央的部分,种种矛盾,构成全卷的高潮,形成具有艺术效果的最精彩部分。<5>A.内容的异常丰富性,高度的历史真实性,艺术表现的生动真切,成为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不朽意义的作品.B.画家对于城市社会生活,尤其是‚市井细民‛的生活,具有深厚的感情和广泛精到的了解。C.画家饱满的创作热情,持久不懈的努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艺术想象力的丰富及艺术表现的周密不苟,在绘画史上具有典范意义。

宋代山水画家和作品

李成北宋著名的山水画家。李成的画派是承接着荆浩、关仝而来。李成的山水画是纯出于写实,它的风格清劲,墨法变化微妙,以描写烟林平远景色见胜。李成画山水在用墨上有特殊研究。李成对于用笔、用色和画面结构也都特别用心。一定多以平视为基础,从地平线上来看屋檐自然要掀起,画山上亭馆自然也是从下望上。范宽北宋时期著名山水画家,和董源、李成并称为北宋三大家。范宽的山水画最初是学李成的。范宽在艺术上借鉴前人而有所得,又进一步在思想上起了新的变化。范宽的山水是外师造化而来,这些山水的原型是从真山真水中汲取的。范宽是从当地的真实山水出发,汲取艺术形象,‚对景造意‛融会贯通,精炼概括,把山水典型化了,所以他的作品,具有峻拔深厚的艺术形象,雄阔伟美的气格;苍老沉着的笔墨。(概括的相当好。)《溪山行旅图》而《溪山行旅图》则是流传有序的赫赫名迹。

南宋四大家李、刘、马、夏

南宋四家 代表人物是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李唐 李唐的山水画严谨质朴,气象雄伟,犹存北宋风范,但造型章法及笔墨上均明显地趋于简括,开创了南宋山水画的新风。刘松年 刘松年工山水人物,山水皴法受李唐影响,但变雄健为典雅,画风严谨不苟,水墨青绿兼工,又精于界画,作品中山水与人物常占有同等地位。

马远 艺术上发展了李唐的画风,以雄健的大斧劈皴画奇峭坚实的山石峰峦,以拖技的多姿形态画梅树,尤善于在章法上大胆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表现空闺的空间及浓郁的诗意。

夏圭 夏圭用笔苍老,水墨淋漓,点景人物笔简神全,寥寥数笔而神态迥出。夏圭还善画巨型长卷,如《溪山清远图》。宋代山水画的两种艺术境界;

‚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被称为‚南宋四大家‛。以四人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开创了南宋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如果说北宋山水画艺术以雄浑、辽阔、崇高胜,南宋山水画则以秀明、工致、优美胜。董源、李成、范宽北宋三大家。

宋代画坛的变化?答:(1)宫廷绘画达到鼎盛繁荣(2)文人绘画形成潮流(3)通俗美术勃兴。

宋元山水画的艺术不同:宋元时期都是我国山水画艺术的高峰期,但宋朝重视写生

与诗意,元朝则强调笔墨的情趣。山大本科题

辽金元的绘画

文人画----指文人士大夫所画的一类带有抒发文人情感意味的绘画,多是他们在文学创作之余的寄情遣兴之作。思想意识上主张个性抒发情感宣泄;艺术上不拘古法,注重文人书卷气和笔墨情趣的追求;内容上多寄予作者的情感;题材上多以山水花鸟为主

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世称元四家。四人绘画具有中国文人画的共同特征:重意境,重情趣,重自然之理,重书画结合。又各具特色:黄画空灵潇洒、王画苍茫浑厚、倪画简淡疏荒、吴画沉郁湿润。

元四家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四家的山水画都源出董源、巨然,以水墨为主;又都以诗书画印并驾,文学与艺术掺合见长,重于笔墨,讲求风格,强调笔墨情趣的追求和主观意趣的表现。

元代山水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4)元代中晚期山水画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画家是‚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他们是江浙一带的文人,擅长山水,以绘画作品鲜明的表现心境和生活情趣:〈1〉山水重于笔墨,讲求风格,但仍有一定的山水根据,通过山水抒发一定的理想,并题跋诗文加以阐述。〈2〉a.形式上:重水墨或稍加淡色浅绛,形成不同的风貌。b.情调:多流于伤感,淡泊,孤寂,反映了**中无可奈何的情绪。〈3〉艺术功能上标榜‚写胸中逸气‛,‚自娱‛,不趋附社会审美爱好,四家的艺术观和画风对明代江浙地区文人画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1)黄公望:A.号大痴道人,隐遁山林以书画为寄托,以水墨或浅绛色作画,淡墨干皴,苍润浑厚。B.传世作品:《富春山居图》横 卷:a.以苍润精练的笔墨和优美动人的意境,描绘浙江富阳,铜庐一带的山容水貌及富春江上的旖旎风光。b.着重把握山水的整体风貌,以活脱潇洒的笔墨抒发作者的主观意趣。c.画法更加简括,显示较深的笔墨功力。C.还著有《写山水诀》一篇:论述山水画法,在剖析画法中不忽视师法造化,是一篇历来受到重视的画论。(2)吴镇:A.号梅花道人,擅画山水梅竹,饱含诗意,画风清新可喜,笔墨雄秀清润,气象苍茫。B.喜作《渔父图》:抒发幽栖超脱,自鸣高雅的情怀,是其生活理想的追求和写照。C.擅作墨竹,强调竹子的坚韧个性,用笔若草草不经意而情态生动,自称戏笔,曾作《雪竹图》。(3).倪瓒:A.号云林,山水主要表现太湖一带风光,意境清幽深远,荒寒萧索,景中多不画人,带有孤独寂寞的感情色彩。B.笔墨松秀简淡,绝少有设色者,画中多长题,作楷书,力求朴素清雅。C.传世作品:a.《渔庄秋霁图》:作三段平远式构图,以渴笔画山石树木,山石作折带皴间用披麻皴,景物不多而充满深秋的凄凉静寂气氛。b.《水竹居图》:设色山水,是元明文人画流行的书斋山水样式,画法严谨,水墨青绿设色,题诗楷法工整.D.也擅画墨竹树石:清秀雅致, 绘画标榜自娱,这种逸笔逸气的论点对以后的文人画有深远的影响.(4)王蒙:A.自号黄鹤山樵,山水多表现隐居生活,运笔及写景极富层次变化,形成独具特色的解索皴,牛毛皴.B.用墨厚重,构图繁密,景色郁然深秀.C.传世作品: 《青卞隐居图》:a.山势险峻,树木繁密。采用层层加深的用墨,作解索皴,牛毛皴,干湿互用。b.整幅画气势雄伟,笔精墨妙,寄托隐遁山林的理想和志趣。

赵孟頫:元代杰出书画家、文学家。书法篆、隶、行、楷、草诸体无所不工,而以行、楷最精。书写碑刻很多,圆转劲丽,人称‚赵体‛。赵孟頫是一位绘画全才。山水、人物、鞍马、竹石皆精到。受其影响的元代画家很多,开创了元代新画风。传世书法作品有《洛神赋》等。并有《秋

郊饮马图》、《秋郊饮马图》画作传世

元代文人画的艺术思潮在花鸟画创作方面的表现? 山大本科题(1)从心理因素看,中国古代文人受传统文化影响,多具有为功名事业进取不息的奋斗精神;又具有正义,清高,愤世嫉俗的心里素质,而在为功名事业进取的过程中,时常伴随着是对正义清高,愤世嫉俗心理因素的践踏,长期的心里积郁便需要寻求某种途径宣泄排泄,梅兰竹菊等之类的花卉多具有自己的个性,如梅的耐寒,兰的幽香,竹的挺拔,菊的熬霜。因此古代文人经常借用这些植物的个性,将其个性人格化,来宣泄他们的心理积郁表达他们对正义清高愤世嫉俗等文人品格的赞扬。(2)从表达技巧来看,中国古代文人都谙熟于毛笔书写文字,而梅兰竹菊一类植物的生长结构,非常便于以书写文字的笔法去表现。

宋代五大名窑:钧窑、官窑、哥要、定窑、汝窑

宋代雕塑艺术:这组泥塑罗汉在表情把握、身段比例、服饰配置、肌肤质感、色彩光泽等方面都臻于完美,其价值远超出宗教的范畴,具有艺术的典范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泥塑罗汉衣饰上的纹样博采各类民间祥图,透露出灵岩寺宗教艺术包容世俗风尚的情志。灵岩寺泥塑罗汉衣饰上的吉祥纹饰涉及花草、神兽、文字、果实、自然物、人工图案等,且五彩纷呈,将罗汉们装扮得既端庄富丽,又神秘莫测。

第五章 明清美术

绘画艺术

明代绘画的发展 山大本科题

明代绘画的发展大致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3个阶段。

早期绘画明代宫廷绘画与浙派盛行于画 坛,形成了以继承和发扬南宋院体画风为主的时代风尚。明代宫廷绘画承袭宋制,但未设专门的画院机构。朝廷征召的许多画家,皆隶属于内府管理,多授以锦衣卫武职。画史称他们为画院画家,实际上是宫廷画家。江南地区还有一批继承元代水墨画传统的文人画家。中期绘画

明代中期,作为纺织业中心的苏州,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逐渐成为江南富庶的大都市。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一时人文荟萃,名家辈出,文人名士经常雅集宴饮,诗文唱和,很多优游山林的文人士大夫也以画自娱,相互推重。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崇尚笔墨意趣和‚士气‛、‚逸格‛的元人绘画传统,其间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最负盛名,画史称为吴门四家。他们开创的画派,被称为吴门派或吴派。沈周和文徵明,是吴门派画风的主要代表。后期绘画

明代中后期的人物画,承浙派者流于粗陋简率,效唐寅、仇英者日趋柔弱靡丽。明代肖像画在人物画中较为发达,民间画工中尤多写真能手,至明代后期更有发展,曾鲸为其中富于创新精神的代表画家。明代后期山水画,继吴门派而起的代表画家是董其昌。

明代文人画

明代初年画家分为两派,一派始忠于宋元文人画的传统,另一派是复古派,即明初复兴的皇家画院中继承南宋‚马夏‛院体山水画传统的戴进、吴伟等人。但‚吴门派‛为代表的明代文人画,扫除了‚复辟‛的‚院体‛画,把元人奠定的文人水墨风格推向更高一个阶段,其主要人物是沈周、文征明、唐寅与仇英。吴派画家的主要成员大多属于诗书画三绝的文人名士,他们切身体验到仕途的险恶,于是淡出仕进,以诗文书画自娱,他们尚意趣、精笔墨、继承‚士气‛的元人绘画传统,表现自己的品格情怀。晚明董其昌一出,拓展文人山水画新境界。

至此,文人画在实践和理论上均已发展成熟,而董其昌则予以总结,遂使以文人画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山水画臻于完全成熟的境地。董其昌之于绘画的最大影响,在于他提出了山水画‚南北宗‛和‚文人画‛的理论。

吴门四家

明代中期的艺术市场急需一种雅俗共赏的、文静细腻的画风。于是,苏州一带出现了适应这一发展要求的画家群,共同致力于明代新画风的探寻。他们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中坚力量,带动了很多文人画家包括职业画家的创作,最终形成一个新的画派,并取代了浙派的地位,成为当时的画坛主流,史称‚吴门画派‛。吴门画派的沈周、文徵明、唐寅及仇英吴门四家

吴门画派的影响

‚吴门画派‛的四大家各有千秋,其创始人沈周功力深厚,不慕功名,最富文人气质,他具有多方面的文化修养,书法雄厚浑朴,兼工山水、花鸟、人物,中年画法严谨细秀,用笔沉着劲练,以骨力胜;晚年笔墨简放粗豪,气势雄强。所作率意纵逸,寓有野逸之趣,成为明代复兴文人画的先锋。

沈周的弟子文徵明,他的书画技艺也很全面,文雅典丽,笔墨蕴籍含蓄,风骨秀逸。文徵明长寿而勤奋,传世作品甚多,子侄、弟子流风不绝,至清初不衰,故而他成为‚吴门画派‛中影响最大的人物。

唐寅的作品以工细为主,又兼有文人的笔墨,富有诗一般的意境;书法秀逸遒劲,风格洒脱,雅俗共赏,深受欢迎。他也是一位人物、山水、花鸟兼工的画家,并因生活跌宕多趣,风流不羁,而成为家喻户晓的江南才子。

文、唐的画友仇英,出身工匠,但勤奋好学,创作态度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所绘人物、山水,精工具体,设色清丽,构图繁密,意境深邃,文雅而严谨,匠心独运,为他人所不及。故而他赢得画坛的尊重,成为‚吴门画派‛四家之一。

‚吴门画派‛是一个既有文人画家,又有职业画家、画工的群体,它的出现,既振兴了文人画,又规范了‚浙派‛末流技法粗陋之习,推动了明代绘画深入发展。吴门派绘画对明末清初重要画派的影响也很大,以董其昌为主的松江派,以及后来派生的苏松派、云间派等,都与吴门派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明代大家徐渭

徐渭,以泼墨大写意花鸟画见长,不求形似求生韵,笔势激动,气度轩昂,如感情之渲泄,澎湃汹涌。这与他怀才不遇的坎坷经历大有关联,才情在仕途上受阻,却在诗文书画上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如《墨葡萄图》轴,几无线条,全用泼墨泼水而成,却墨分五色,浓淡有致,形态生动;狂放之气,足以骄人。徐渭的人物画也很精彩,寥寥数笔,即见精神。

‚南陈北崔‛

南陈指的是明末画家陈洪绶,北崔指的明末画家崔子忠,而人均擅长人物,各具风格。陈洪绶人物画的成就突出地表现在版画方面。陈洪绶绘画形式特点,在于他的表现手法,简洁质朴,强调用线的金石味。画人物衣纹,清圆细劲。崔子忠师法周文矩,线条区屈多姿,设色沉稳,画风俊逸高古。

董其昌绘画风格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

答:其山水画追求以书法入画所导致的笔墨联系变化的表现力,把山石树木形象加以简化,以运动的笔势做意象组合,强调布局中的势,笔墨中的虚与实,追求画面含蓄性,笔墨柔和秀润,风格明净秀媚。影响:扭转了明代浙派和院体风格与士大夫审美观背道而驰的局面;提出了‚南北宗论‛,其美学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末肖像人物画特色是什么?

答:中国肖像画有大首(头像)、云身(半身像)、整身(全身像)、花整(坐着的全身)、云整(站或行动的全身)、群像等等。明清肖像画特色如下:

a、以色为主,淡墨轮廓,用墨极少,用粉层层叠加。

b、受西画东传影响,融入西洋画技法,着力写真,刻画入微,使肖像传神而富有立体感。c、注意骨骼肌肉解剖,根据面部结构烘染;但不分块面,减弱光影,阴阳过渡柔和。

清四王---指清初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位画家。他们继承明末董其昌的绘画理论,注重对古代文人画集古临摹,继承发展了我国古代山水画技法,对我国传统山水画技法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只重临古,忽视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体验,绘画缺少生气和创意,有走程式化的趋势。

清四王与四僧的对比?

答(1):四王重临古,重对前代文人画笔墨技巧的承传总结研究,忽略了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2)而四僧在继承借鉴前代文人画笔墨技巧,情感意趣的同时,不拘古法,锐意创新,重视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感悟,用灵活自如的笔墨独抒灵性,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3)四僧的出现,冲破了清初四王摹古习气充斥画坛的沉闷气氛,给清初画坛带来了生机。

八大山人的画风特点是什么?

答:其画笔意恣纵,不拘成法,奇崛诡异,博大精深,转益多师,集众家笔墨之大成,并将中国绘画艺术推向高度净化、简括、夸张、变形的水墨写意新阶段,其花鸟画成就异常突出,最富个性,形象精炼生动,不拘形似而神完气足。

‚扬州八怪‛的艺术特色(1)并不专指某八个人,而是泛指代表扬州画坛新风的一批画家:他们富于创新精神,发展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的阔 笔写意画,尤其是花鸟写意画。(2)‚八怪‛中的文人画家和职业画家,既不满于现实,又在卖画于扬州路上殊途同归,相互影响,且受市民阶层喜新尚奇的推动,艺术创作上具有下述特点:师造化,抒个性,用我法,重神似,端人品和博修养。(3)这些职业化的文人画家和文人化的职业画家,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宫廷提倡的正宗保守艺术的羁绊,或多或少的摆脱了贵逸平和的‚士气‛与‚书卷气‛,形成反映时代变化的新风貌,因他们非统治者标榜的正宗,便目之为怪。(4)‚八怪‛分为三类:<1>第一类:丢官后到扬州卖画的文人,如郑燮,李鱓与李方膺:A.具有关心人生,忠于皇帝又胸存块垒的思想感情.B.选择‚四君子‛等题材,诗书画互相生发中,发泄牢骚,表现品格,寄托‚用世之志‛C.画风或清刚跌宕,或泼辣奔放,甚至不守规矩,有所谓‚霸悍气‛。郑燮:a.号板桥,并擅三绝,尤擅墨竹,经过了从‚眼前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艺术化,诗情画意中歌颂了清风劲节,表达关心‚民间疾苦声‛的抱负。b.不泥古人,‚自探灵苗‛,在诗书画上自成家数:《竹石图》.<2>第二类:一生布衣的文人画家,如金农,高翔和汪士慎:A.一方面继承了抒个性,尚创造的文人画传统,另一方面从金石书法的古朴自然,似拙实巧中吸取营养。B.作品流露不满现实的思想感情,但更多的寄托高洁的人品与不肯同流合污的情操。金农:a.思想存在矛盾:既伤‚寄人篱下‛,怀才不遇,又‚以布衣雄世‛。b.修养广博,作品造意新奇,构境别致,笔墨朴秀,巧拙互用。c.花鸟山水:意境隽永,有生活情趣。d.人物肖像:形象古朴稚拙,放笔写意,开一生面:《自画像》。<3>第三类: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如黄慎,罗聘和华喦:A.广博深厚的功力,注意适应民间欣赏习惯,又吸取文人画之长,讲求人品,兼擅三绝,放笔写意。B.作品题材广泛,画法精熟,亦较‚谐俗‛。黄慎:a.人物画:多取材社会下层,立意有生活情趣b.以狂草入画,作风粗豪奔放,气势贯通:《渔妇图》《携琴仕女图》。罗聘:

《鬼趣图》讽刺现实尤为著名。华喦:花鸟

为小写意,人物山水亦为当时空谷足音。

‚清初四僧‛

清初画坛‚四僧‛: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和弘仁:<1>他们是有很强反清意识的遗民画家,绘画带有深挚的感情色彩和强烈的个性化特征,所继承的传统仍属文人画系统。<2>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以主客观结合,‚尚意‛又有法则的新手法突破了旧程式.<3>在发挥诗歌书法入画的效用并结合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形象上,发展了笔墨技法。(1)八大山人:A.带有更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复杂的精神内涵,内心深处的难言之痛与愤懑抑郁,均借画笔曲折的反映出来。B.山水画:以山水寄恨,意境苍凉凄楚,笔墨沉郁含蓄,使人有‚墨点无多泪点多‛之感,可称泪眼的旧江山:《秋林亭子图》。C.花鸟画:a.以极具个性的奇简冷逸的风格抒发了遗民之情.b.在立意,形象,造型,布局,笔墨以至诗书画一体上均有新的突破,达到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空前水平。c.作品中拟人化的鱼鸟,险怪空灵的构图,简约含蓄而充满孤独幽愤感情的笔墨,在内容与形式上已臻于高度统一:《荷鸭图》《孔雀牡丹图》。(2)石涛:A.清初最富独创性的画家,他的艺术独出心裁,张扬个性。B.山水画:变古法为我法,笔墨纵肆潇洒,意境生气奕奕,充满昂扬的激情和旺盛的活力:《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泼墨山水卷》《山水清音阁》。C.花鸟画:a.继承大写意传统,并自探‚灵苗‛,以天骨开张的艺术魅力表现对生命和艺术的热爱。b.花卉墨竹,纵横恣意,于无法中有法,直抒性灵,并讲求诗情和画意的结合生发,开拓了作品的意韵:《牡丹竹石图》《墨竹》.D.人物作品:《睡牛图》。(3)弘仁:A.山水画:a.以黄山和齐云山为母题,将山水实境升华为超脱现实世界的理想化的境象,给人一种远离现世的‚世外山‛之感,隐晦的传达遗民意识。b.笔墨简洁洗练,善用折带皴及干笔渴墨,意境静穆幽寂,空灵松秀,丘壑严整奇掘,林木富于真实感.c.《黄海松石 图》:用笔瘦劲谨严而简洁,山石整理成几何形状,具有很强的装饰意趣,格调空逸冷静。B.追随他的人很多,形成了山水画派新安派。(4)髡残:A.号石谿,是一位遗民意识很强的画僧。B.山水画:a.多取黄山,南京一带的景物为母题,以强烈的主观感情抒写胸中山川,洋溢着蓬勃的生机。b.布景繁密,山重水复,层次深远,笔墨苍率厚重.c.擅用干笔渴墨,以浓点短线及致密而又松动的用笔展现旺盛的活力.d.《苍翠凌天图》:秃笔焦墨皴擦提醒与湿笔淡墨勾勒晕染相互融合,施以浅绛着色,题跋中的行草书法和笔法贯通一致,随意挥洒,粗服乱头,体现了其独具风格的审美意趣。

石涛在画史上的地位如何?

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人物,他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为中国画向近现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山水画经过唐宋元明近千年的发展,到清代已形成了巨大的传统重负,石涛时代,绘画基本上笼罩在明末董其昌倡导的‚南北宗论‛影响之中,摹古之风盛行,绘画千人一面,而石涛强调‚我自用我法‛,在其千古一唱的《石涛画语录》中大声疾呼:‚古人未立法之先,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千百年来,遂使今之人,不能出一头地也。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出一头地也,冤哉!‛力倡画家面向生活、师法自然,为开创中国绘画新纪元奠定了深厚基础。

年画---中国特有的绘画体裁,一般在新年时贴挂。传统年画多用木版水印,用线简练单纯,色彩艳丽明快,构图饱满充实。内容有神像画,吉祥画和故事画等几大类,如:《门神》《金玉满堂》《牛郎织女》等。著名产地: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山东潍县杨家埠,河北武强。

海派----指活动在上海和浙江地区的画家群体,属文人画派。该派在文人画的基础上,从民间美术中吸收借鉴养分,形成了

重色彩,构图相对饱满,雅俗共赏的新画风。代表画家:‚三任‛(任熊、任熏、任颐)‚三熊‛(张熊、朱熊、任熊),张大千、黄宾虹、吴昌硕等。

岭南派-----指活动在以广州为中心的中南地区的画家群体。代表画家是‚两高一陈‛即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其画风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宗系承传,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日本南画和西洋画画法,注重写生,创立了色彩鲜明,水分淋漓饱满,晕染柔和匀净的新岭南画风。

清代绘画艺术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

早期绘画

这一时期,文人山水画兴盛,并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追求。承续明末董其昌衣钵的四王画派,以摹古为宗旨,受到皇室的重视,居画坛正统地位。活动于江南地区的一批明代遗民画家,寄情山水,借画抒怀,艺术上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以金陵八家、‚四僧‛、新安派为代表

中期绘画

康、雍、乾年间,是清代社会安定繁荣时期,绘画上也呈现隆兴景象,北京、扬州成为绘画两大中心。京城的宫廷绘画活跃一时,内容、形式都比较丰富多采。在商业经济发达的扬州地区,崛起了扬州八怪,形成了一股新的艺术潮流。清代中期,南方商业城市扬州,富商聚集,人文荟萃,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成为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大都会。各地画家亦纷至沓来,卖画献 艺,扬州八怪就是其间最著名的一批画家。‚八怪‛并不限于8个人,而是代表了艺术个性鲜明、风格怪异的一批画家。

晚期绘画

清末,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衰亡,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绘画领域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视为正宗的文人画流派和皇室扶植的宫廷画日渐衰微,而辟为通商口岸的上海和广州,这时已成为新的绘画要地,出现了海派和岭南画派。)

2002重庆大学

1.简述艺术史、艺术批评、美学三者的概念和区别。2.简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和五代时期四个以上代表画家。

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主要风格特色是什么?简述文艺复兴“三杰”艺术特色。

4.佛教出入中国时佛教的雕塑风格是什么?它来源是什么?具有代表性的石窟是哪个?

5.试比较中国文人画和西方古典绘画在题材和形式上的差异。

6.试述二战对世界艺术的影响。

7.描述你所了解中国当代最前卫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并加以评价。

8.表述一个你所了解的最新艺术概念并加以评价。2003重庆大学美术史及理论

1.简述埃及的绘画艺术、古希腊古典时期雕塑艺术最典型的程式化风格以及两地区艺术的区别。2.简述花鸟画在五代时期的两种主要风格的概况。3.19世纪欧洲的艺术中心是哪里?并列举该世纪有哪些影响深远的艺术风格在这里发展。

4.中国南北朝是绘画理论的大发展时期,请列举两位理论家及其作品的划时代意义。

5.试述19世纪末俄罗斯绘画中作重要的一个组织和

两个以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风格。

6.试述后印象主义的审美着眼点和三位里程碑式的代

表画家。2004重庆大学

新艺术运动 达达派

1.简述古希腊几个艺术分期的雕塑和瓶画艺术风格之

变。

2.简述中国院体画在五代、北宋时期发展的概况。3.简述中国新石器时期彩陶文化发展的概况。4.比较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艺术风格。5.三星堆铜像和中原青铜艺术有什么异同?

6.从视觉形象看,宋文化和唐文化主要有哪些区别? 7.明朝版画繁荣的社会经济文化土壤是什么? 8.评论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9.俄罗斯画家克拉姆斯柯依的艺术主张和主要作品? 2004华东师范 名词解释

根特祭坛画 巴洛克 马蒂斯 六法论 徐渭 简答

1.“元朝三杰”的艺术风格及其差别。

2.简述浪漫主义美术的审美特征及其代表画家、代表

作。

3.简述汉代霍去病墓石刻的艺术风格。论述

1.乔托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2.阐述印象主义画派的艺术主张,论述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3.论述元四家山水画的艺术风格和精神内涵。2005华东师范 简答

1.美术创作中的心理要素 2.美术的社会功能 3.美术起源的主要理论流派 4.美术接受的社会环节

5.美术的门类划分(根据使用物质材料和制作方法进行划分)论述

1.论述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2.论述有关美术本质解释的主要学说。

3.论述美术史论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005美术史 名词解释

展子虔 野兽派 饕餮纹 波利克莱妥斯 龚贤 拉斐尔 简答

1.简述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的艺术价值。2.比较“元四家”山水风格异同。

3.简述荷兰画派的艺术特征及其代表人物。论述

1.试述魏晋南北朝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的意义。2.试述样式主义在西方美术史上的意义。

3.以德拉卡洛瓦为代表画家,试述19世纪浪漫主义美术的风格特征。2005中央民族大学 简答题

1.“吴家样”的特点和影响。

2.简述清初“四僧”的艺术特点。(清初“四王”“吴门四家”“元四家”“宋四家”)3.古希腊雕刻的几个发展阶段及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

4.19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成就。论述题

1.有人认为对于当代中国画而言,“笔墨等于零”;又有人认为“无笔无墨等于零”。请结合中国绘画史和

当代艺术现状来论述自己的见解。(国画专业)2.论述西方“前卫”艺术的历史脉络,结合艺术史知

识及当代中国艺术现状谈谈自己对“前卫”艺术的理解。2008北京师范 名词解释

传神论 景泰蓝 张大千 图案 分析题

1.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南宋四家”的绘画风格。2.试谈书画同源。论述

试述波普艺术产生的社会原因。2009苏州大学 简答

1.古罗马拱券建筑

2.英国插图画家奥布里〃比亚兹莱 3.构成主义代表人物塔特林 4.莲鹤方壶 5.长信宫灯 6.柳公权 7.昭陵六骏 8.《踏歌图》 论述

论述中国改革开放思想观念变化对艺术的深刻影响。(800—1000字)

2005年山东师范大学(艺术学与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

⑴金陵八家 ⑵敦煌莫高窟 ⑶芥子园画 ⑷“四僧”

⑸巴洛克 ⑹鲁本斯 ⑺巴比松画派 ⑻大地艺术 简答 1.北朝宗教画的题材与构图特征

2.从《韩熙载夜宴图》看中国古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特征。

3.列举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四种主要看法。4.18世纪法国画家华托的艺术风格和特征。比较分析题

1.通过比较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雅典学院》与19世纪法国画家库尔贝《画室》这两件作品,概述古典主义于现实主义的美学品格特征。

2.举具体作品为例,比较分析中国古典美术中的“院体画”与“文人画”的特征与差异。论述

1.印象主义画家的追求在西方美术史中的作用和意义。

2.元代山水与宋代山水相比有哪些变化。2006山东师范大学 名词解释

《画品》 青绿山水 永乐宫壁画 赵孟頫 意境 库尔贝 新印象主义 董其昌 简答题

1.秦汉雕塑中“俑”的功能与表现风格。2.徐渭绘画风格及影响

3.举出相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

4.18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达维特的艺术风格特征。比较分析

1.比较古希腊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的特点并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2.比较西方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与表现手法方面的基本特点与差异。论述

1.列举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三个特点并说明成因。

2.如何看待“艺术个性”和“社会认可”之间的关系。2007江苏大学 名词解释

舞蹈彩陶盆 饕餮纹/窃曲纹 画像砖 曹衣出水

《历代名画记》 《捣练图》

石鼓文 霍去病石刻 东晋南朝模印砖画 《画品》 米氏云山 京江画派 简答

1.商周玉石雕刻的艺术风格 2.顾恺之的画论 3.唐三彩 4.吴门四家 论述

1.论述汉代壁画墓。2.论炳灵寺石窟。3.论述清初“四王”。

4.论述宋、辽、金、元、雕塑家。2008江苏大学 知识点:

一画 《画山水序》 吴带当风 解衣般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芥子园画传》 《唐朝名画录》 名词解释

迁想妙得 文人画 黄家富贵,徐家野逸 《画禅室随笔》 随类赋彩 米氏云山 简答

1.简述“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一句话的思想

内涵。

2.“逸笔草草”是有哪位画家提出的?并略作解释。3.简述“眼中之竹”、“心中之竹”、“手中之竹”的关

系。4.简述绘画品评中“逸格”、“神格”、“妙格”、“能格”的审美特征。论述

1.论述“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一句话的思想内涵。

2.论“学穷性表,心师造化”。

3.简述南北二宗的代表人物及艺术风格。2008江苏大学(中国美术史)知识点:

青藤白阳 马踏匈奴 展子虔 四僧 《鹊华秋色图》 六法 名词解释

画像石 米氏云山 元四家 石鼓文 京江画派 减笔人物画 简答

1.简述新石器时代陶器彩绘的色彩特点。2.简述吴门画派的艺术风格特征。3.简述南宋院体花鸟画的主要特点。4.简述清初“四王”。论述

1.论述唐代人物画的艺术成就。2.论“海派”绘画艺术成就。

3.谈谈你对“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一观点的看法。

2008江苏大学(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

曹衣出水 巴比松画派 《画品》 野兽派 梵高 简答

1.简述“上海画派”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2.简述赵佶在书画艺术方面的成就。

3.黑绘风格与红绘风格的瓶画各有什么特点。

4.“云间画派”的代表人物及艺术特征 论述

1.论述康有为的艺术主张。2.简述“扬州八怪”的艺术特征。

3.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综合艺术有哪些新形势。2009江苏大学 名词解释

迁想妙得 吴带当风 书画同源

文人画 化境 画写物外形 诗传画外意 论述

1.论述南北宗论。

2.结合相关画论内容论述明代王履“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画学思想的内涵。3.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4.谈谈文化的“全球化”与区域性美术之间的关系。2009江苏大学(中外美术史)知识点:

鹳鱼石斧彩陶缸 《虢国夫人游春图》 “大小李将军”

“唐草三杰” 云间书派 丢勒 卡拉瓦乔 哈尔斯/伦勃朗 四僧 佛罗伦萨画派 名词解释

谢赫六法 南陈北崔 岭南画派 后印象主义

拉斐尔前派 巡回展览画派 简答

1.《宣和画谱》你是个皇帝编写的?简述这位皇帝在书画方面的艺术成就。

2.“吴门四家“艺术成员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3.巴洛克艺术的特点 4.荷兰小画派艺术 论述 1.简述扬州画派的形成及艺术特色。2.简述宋代风俗画的艺术特征。3.比较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的差异。4.分析论述立体主义美术的主要特征。2006西南大学

《林泉高致》 《历代名画记》 《书断》 《史墙盘》 吴门四家 戴进

请指出“气韵生动”这一命题的基本出处和含义,并结合具体的现象谈谈这个命题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2010江苏大学 名词解释

仰韶文化 礼器 俑 希腊化时期 拜占庭艺术 纳比画派 简答

1.简述谢赫“六法“及其对中国的绘画指导意义。2.简述北宋山水画的特点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3.简述格列柯的艺术特色。4.“桥社” 论述

1.论述董其昌的艺术特色和艺术观念。2.简述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征。3.论述维米尔的艺术特征。4.论述蒙克的艺术特征。2010江苏大学美术理论 名词解释

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2)以形写神 3)传神 4)不求形似 5)吴带当风 6)逸笔草草 论述

1.论“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

2.论“吾师心,心师目,目师造化(华山)”。3.论“鬼魅易画,犬马难图”。

4.谈谈“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美术发展。5.简论美术教育对人的创造性发展的影响。2008清华大学 名词解释

徐黄异体 南北宗论 有意味的形式 苏珊〃桑塔格

形而上画派 吴道子 《虢国夫人游春图》 永乐宫壁画

贾柯梅蒂 帕特农神庙 简答

1.野兽主义的特征 2.倪瓒的艺术特点和画论

3.你对“无边的现实主义”的理解 4.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 5.包豪斯的特点

6.八大山人的艺术特点和艺术主张 2010清华大学(美术史)释义

麦积山石窟 陈老莲 乔托 希腊瓶画 洛可可绘画

金字塔 《画品》 昭陵六骏 清初四僧 威伦道夫的维纳斯 简答

1.元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和艺术成就 2.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色

3.德国表现主义对20世纪西方艺术发展的影响 4.仰韶文化彩陶 论述(800字以上)

1.论述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的艺术特征与内涵。2.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2008北京大学 简答

1.三星堆青铜人像的艺术特点。2.武梁祠画像石的艺术特点。3.古希腊三种柱式的结构。4.写实主义的特点。论述

1.宣和院体的特点。2.比较巴洛克和罗可可。

3.比较苏轼、赵孟頫、董其昌的艺术主张。4.立体主义对于现代派绘画的贡献 2010北京大学

1.分析中国古代文艺理论里的“意象”概念及对当代艺术理论的价值。

2.分析“克里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3.关于艺术起源有哪几种主要观点? 4.如何理解黑格尔“意蕴总是比直接更为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2011北京大学(美学与艺术理论)1.论艺术与哲学的关系。2.试论形式美,举例说明。

3.朱光潜曾说“艺术化的人生”,谈谈你的理解。4.论述艺术创作中“无意识”的作用。2009西南大学

知识点:荆浩 《江山如此多娇》 《石工》 《格尔尼卡》 《晚钟》

《清明上河图》 《自由引导人民》

名词解释

《笔法记》 南宗 巴比松画派 超现实主义 简答

1.描绘下列作品所属时代、作者及所属的风格流派,并勾画出简略图样。1)《维纳斯的诞生》 2)《早春图》

3)《赫拉斯兄的之誓》 4)《草地上的圣母》 5)《春风已经苏醒》

2.试析马王堆汉墓帛画的图像造型方法及文化含义。3.试析西方立体派作品的形式法则及影响。论述

1.举例论述艺术的审美情感价值。2.比较审美经验与非审美经验的异同。3.论述17世纪法国古典艺术的的古典精神。4.根据古代滑轮“三远”理论,简述中国画的视觉感

受方式。

2009西南大学(艺术理论与美术史)

知识点: 吴门四家 南宋四家 石涛“一画” 《画山水序》 名词解释

1.简述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2.简述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2010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理论)名词解释

意境 浪漫主义 艺术形象 题材 简答

1.简述艺术心理分析批评特点。

2.简述艺术起源“游戏说“的主要特点。3.简述谢赫“六法”论的主要内容与理论价值。4.什么是立体派绘画及主要艺术特色。

5.孙过庭的“违而不泛,和而不同”怎么理解。论述

1.论述艺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结合作品谈谈对美术借助摄影作品进行创作现象的认识。(400字以上)3.论述数字艺术发展的得与失。2010山东艺术学院 1.巴比松画派

2.简述文艺复兴美术的主要特征 2010中国传媒大学 释义

三一律 意境 净化 论述

1.评析大众艺术的社会功能,以曾经流行的大众艺术作品说明其社会功能。

2.论述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并结合作品说明它的民族性与世界性。2006中央美院(美术理论)

知识点:彩陶纹饰 青铜其主要纹样 秀骨清像哈尔斯

扬〃凡〃艾克 希腊瓶画风格 德拉克罗瓦

武梁祠 枫丹白露画派 张璪

释义

吴门四家 抽象表现主义 异质同构 形式美 论述

1.简述五代山水画的面貌与成就。

2.论述印象主义的概念、代表画家的艺术风格及对20世纪艺术的影响。3.试论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第三篇:中国古代小说史

《中国古代小说史》课程教学大纲

—、编写说明:本大纲编写依据和适用范围;

编写依据:在“中国文学史”基础课学习比较巩固的前提下,针对中国古代小说史做进一步的讲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强相关研究引导。适用范围: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本科

二、本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中国古代小说史》是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或专升本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是专门以传统中国文学中的小说瑰宝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素质教育学科。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国古代小说的主要内容,以史为纲,以作品为目,重视名著讲解,引导学生提高分析和鉴赏中国小说的能力,并从中受到民族精神和人格情操的陶冶。

三、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应达到下列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2)对重要作家作品,包括成书过程、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等有一定的掌握。(3)要求对古代小说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有比较全面的掌握。(4)完善自身的人文素质,把中国古代小说体现的真善美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自身的修养和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去。

四、教科书与参考书目 教科书:

《中国古代小说简史》

沈治钧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1 参考书目:

1、《中国古代小说十五讲》 李银珠、宋浩庆等编写

北京出版社 1983

2、《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3、《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齐裕琨,王子宽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

4、《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齐裕焜主编,敦煌文艺出版社

1990年

5、《中国小说史漫稿》,李悔吾著,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

五、各章节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总学时36学时,面授学时30学时,自学学时6学时

第一讲 古代小说的起源与萌芽―先秦两汉(2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对古代神话内容的简介及其内容的分析,使学生了解神话在我国文学宝库中占有的重要位置。

教学内容:本章论述了神话的产生、内容、思维特征及其演化过程。本章重点:神话内容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本章难点: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古代小说的含义及演变,了解神话的地位和内容。思考题:

1、神话与“小说”有什么关系?

2、古代神话可分哪些内容,代表作品是什么?

第二讲 中国文言小说的发展期―魏晋南北朝(2学时)

目的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小说的起源和此进期小说的兴盛情况,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产生的背景及内容,此朝小说的特点,《世说新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教学内容:本章内容特点是指出魏晋南朝小说是文言笔记小说,在情节叙述、性格刻划方面初具小说规模,但不是小说的成熟形成。本章重点:《搜神记》、《世说新语》

本章难点:如何理解《世说新语》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世说新语》的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可自学其相关作品的内容。思考题:

1、《世说新语》是如何表现魏晋风流的?

2、魏晋南北朝小说有何历史贡献?

第三讲 中国文言小说的繁荣期―隋唐五代(2学时)

目的要求:了解唐传奇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教学内容:唐传奇和变文的题材内容、艺术特点及其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本章重点:唐传奇的发展分期和内容分类及艺术成就 本章难点:唐传奇在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

教学要求:对唐传奇概念进行细致讲述,包括内容及艺术成就,并要求学生熟读相关篇目 思考题:

1、唐传奇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代表作品有哪些?

2、唐传奇在小说史上有何地位?

第四讲

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期―宋元(2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话本小说的基本特点。教学内容:本章评介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本章重点:宋元话本的分类及其特点。本章难点:如何理解宋元话本的贡献。

教学要求:本章讲述了话本的名称及分类,要求学生掌握话本小说的特点,并熟读重要作品的内容 思考题:

1、什么是“话本”?

2、“话本”如何来分类?有哪些重要的代表作品?

第五讲 明代长篇小说

(一)―《三国演义》(2学时)

目的要求:旨在通过对《三国志演义》以上诸方面的分析,使学生对《三国志演义》这部历史演义小说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内容:本章论述《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作者版本;《三国志演义》的主旨、艺术成就及其影响。本章重点:《三国志演义》的主旨及艺术成就

本章难点:《三国志演义》“尊刘反曹”思想的形成。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讲授《三国演义》的成书情况,《三国演义》的版本、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原著。思考题:

1、《三国演义》的成书情况及版本。

2、《三国演义》的主旨有哪些?

3、《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第六讲 明代长篇小说

(二)―《水浒传》(2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这部英雄传奇小说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内容:本章论述水浒故事的流传与发展、《 水浒传》的版本及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本章重点:《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本章难点:《水浒传》思想内容的复杂性。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水浒传》的成书情况,《水浒传》的版本、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原著。思考题:

1、《水浒传》的主要版本有哪些?

2、《水浒传》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几方面?

第七讲 明代长篇小说

(三)―《西游记》(2学时)

目的要求:使学生对明代的神魔小说有较全面的了解。

教学内容:本章论述《西游记》为代表的明代神怪小说,西游记题材的演化、作者、版本、主旨及艺术特色。

本章重点:《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本章难点:《西游记》的整体寓意是宣扬“三教合一”化了的心学。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西游记》的成书情况,《西游记》在早期的流传、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原著。思考题:

1、试述孙悟空的艺术形象。

2、《西游记》与心学的关系。

第八讲

明代长篇小说

(四)―《金瓶梅》(2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对《金瓶梅》的创作时代,它所描绘的封建末世的世俗人情画,以及他对于白话长篇小说发展的贡献,使学生了解《金瓶梅》巨大的文学价值。教学内容:本章论述《金瓶梅》及其续书。本章重点:《金瓶梅》对白话长篇小说的贡献。本章难点:《金瓶梅》的悲剧意义。

教学要求:本章讲授了《金瓶梅》的成书、思想内容、女性形象,以及在白话长篇小说发展上的贡献。思考题:

1为什么说《金瓶梅》是一部哀书?

2、试析潘金莲的人物形象。

第九讲 明代拟话本 ―“三言”“二拍”(2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对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和文言小说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和明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内容:本章论述《三言》、《二拍》及明代文言短篇小说。本章重点:《三言》《二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本章难点:《三言》《二拍》的新的价值取向。

教学要求:本章重点讲授了《三言》、《二拍》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并选取重点篇目进行了分析,要求学生自主学习阅读相关内容。思考题:

1、试析《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

2、《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第十讲

中国小说的发展高峰期―清代(2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清初白话小说创作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介绍清初白话小说的几种类型,即明代小说的读书、摹写世态人情的世情小说,叙写明清之际政事的时世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特点是虽无杰作但数量达上百部,标志着小说创作总体上已由合编迈入独创阶段,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承前训后的作用。

本章重点:《水浒后传》、《说岳全传》。

本章难点:清初白话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清代初期白话小说的发展情况,能阅读比较重要的几部相关作品。思考题

1、清代初期白话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2、清初白话小说的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评价?

第十一讲 清代小说

(一)―《聊斋志异》(2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清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新成就。教学内容:本章介绍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本章重点:《聊斋志异》的孤鬼世界建构及其内涵。本章难点:《聊斋志异》的艺术创新。

教学要求:本章讲授了作者的生平思想与作品的关系,重点讲授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要求学生能阅读相关的优秀作品。思考题:

1、《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分为哪些方面?

2、《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第十二讲 清代小说

(二)―《儒林外史》(2学时)

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深入把握《儒林外史》的题材、主题思想以及艺术成就。教学内容本章介绍吴敬梓的生平经历及其《儒林外史》。本章重点:《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本章难点:如何把握明清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现象。

教学要求:本章讲授了作者的生平与创作情况,并重点讲授作品的主题思想及艺术成就。要求学生能就作品做相关人物分析。思考题:

1、《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2、试述《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第十三讲 清代小说

(三)―《红楼梦》(4学时)

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曹雪芹的家世、思想对他的创作的影响,以及《红楼梦》悲剧主题和多方面的艺术成就。

教学内容:本章介绍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本章重点:《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本章难点:《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教学要求:本章讲授了曹学芹的身世与作品《红楼梦》的关系,讲授《红楼梦》的版本情况、研究流派、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要求学生熟读作品。思考题:

1、试述“红学”的基本情况。

2、《红楼梦》的版本情况概述。

3、《红楼梦》的悲剧性表现在哪几方面?

4、《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第十四讲近代小说(2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对狭义公案小说、人情世态小说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此期小说的发展与诗文相比,明显滞后,显得沉闷。通过对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运动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到此期小说、戏剧与社会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内容:本章论述近代小说的发展状况。

本章重点:侠义公案小说合流现象、人情世态小说的人文蕴涵与美学风貌。四大谴责小说的内容与艺术特点。本章难点:近代前期小说的发展滞后于诗文的现象及其原因。近代小说与社会政治之间的联系。

教学要求:本章重点讲述了近代小说与政治的关系,并着重讲授四大谴责小说的社会意义,要求学生自主阅读相关作品。思考题:

1、近代小说有什么样的特点?

2、近代小说与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第四篇:中国古代美术史

第一编 中国古代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时期美术

1.美术起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新石器时代美术发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3.名词解释: 黑陶 彩陶 岩画

4.作品分析:人面鱼纹彩陶盆 鹳鱼石斧纹彩陶缸 红山文化玉龙 舞蹈纹彩陶盆

第二章 先秦时期美术

1.为什么夏、商、周时代被称为青铜时代?

2.论述《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的时代、主题和艺术特色。3.战国青铜器的装饰风格特色是什么? 4.什么是甲骨文和金文?

5.作品分析:司母戊鼎 立鹤方壶 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御龙帛画

第三章 秦汉时期美术

1.说明霍去病墓石雕群的创作年代、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及历史意义。2.简要说明秦兵马俑出土地点、规模、创作主题思想、艺术成就及历史价值。3.何谓画像石、画像砖?它们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分析其内容和艺术成就。5.简介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的内容和艺术表现。6.秦汉时代有哪些重要的陶塑和铜雕作品? 7.秦汉书法发展中的书风演变过程及重要碑刻。

8.作品分析:武氏祠画像石 马踏匈奴 长信宫灯 说唱俑 马踏飞燕 张迁碑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

1.魏晋南北朝的美术较之汉代有哪些重大发展? 2.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及其历史贡献是什么?

3.魏晋南北朝有哪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分别对其进行简要介绍。4.试述顾恺之的时代,生平,重要的传世绘画作品以及在理论方面的贡献。5.谢赫《画品》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六法”的内容是什么?在美术评论上有何意义?

6.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兴起的原因?

7.宗炳《画山水序》对山水画提出了哪些重要见解。

8.简要介绍十六国至北朝中国三大石窟艺术的题材、内容和艺术成就。9.简述陵墓雕塑的演变、发展、特征及代表作品。

10.作品分析: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七贤图砖画 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美术

1.结合历史背景,说明唐代美术发展的特征。

2.举出唐代有有影响的人物画家和作品,按照不同历史阶段试作简要论述。3.唐代鞍马画的代表作品分析

4.举例说明张萱与周昉仕女画的艺术风貌。

5.隋唐时期有哪些重要山水画家?分别叙述其风格特点。6.唐代石窟壁画的发展与特征。

7.试举唐代陵墓雕刻的重要作品并分析其艺术成就。8.唐代书法发展的基本情况。

9.名词解释:绮罗人物 青绿山水 吴带当风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经变画 供养人 昭陵六骏 作品分析:步辇图 历代帝王图 捣练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簪花仕女图 游春图 送子天王图 五牛图 牧马图 韩熙载夜宴图 匡庐图 潇湘图

第六章 宋辽金元美术

1.简述五代时期美术发展的总体成就

2.荆浩、关同、董源、巨然山水画的风格及他们在山水画方面的贡献和地位。3.试比较黄筌、徐熙花鸟画风格的不同,他们的创作及对后世花鸟画发展的意义如何?

4.北宋前期有哪些卓有影响的山水画家?结合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5.试述郭熙的山水画创作和理论对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贡献。6.结合画家和作品,简要叙述北宋中后期山水画创作的新发展。7.宋代院体画家有哪些著名画家?他们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8.叙述李公麟的绘画艺术成就及其在宋代绘画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白描 9.两宋时期出现了哪些具有影响的文人士大夫画家?他们提出了什么艺术主张?

10.如何评价宋徽宗的艺术成就?

11.结合南宋四家的作品叙述南宋山水画艺术风格的发展和演变。

12.试结合南宋时期一些重要人物画家及作品分析这一时期创作的基本面貌。13.辽代有哪些擅长画蕃马题材的画家?流传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14.辽、金版画的成就与特征。

15.金代绘画发展概貌及对元代绘画发展的影响如何? 16.元代初年有哪些遗民画家?试结合作品论述他们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17.赵孟頫在书画上提出了哪些见解?其艺术成就和影响如何?

18.元代有哪些著名的擅长画墨竹、墨梅的画家?试结合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19.简要论述“元四家”的生平,创作和艺术成就。

20.元代有哪些重要的寺观壁画流传下来?试结合时代背景论述其艺术成就。21.名词解释:徐黄异体 院画 米点山水 南宋四大家 《林泉高致》 白描 减笔人物 文人画 元四家

22.作品分析:溪山行旅图 读碑窠石图 早春图 清明上河图 采薇图 万壑松风图 踏歌图 寒江独调图 卓歇图 文姬归汉图 墨兰图 鹊华秋色图 二马图 富春山居图 渔庄秋霁图 青卞隐居图 墨梅图 杨竹西像 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壁画

第七章 明清时期美术

1.简要论述明清时代美术发展的基本特征。

2.明代宫廷绘画的活动状况以、代表画家及艺术成就。3.简述“吴门画派”的形成、发展及艺术特色。

4.分析陈淳、徐渭写意花卉风格的异同和他们的创新与贡献。

5.董其昌在绘画艺术上提出了哪些见解?在绘画发展中产生了什么影响? 6.简要介绍陈洪绶的生平、作品及艺术成就。7.简述曾鲸肖像画的特点及艺术成就。

8.简述四王的师承和艺术追求,分析其艺术风格的异同及其在绘画艺术发展上的影响。

9.清初四僧是哪些人?分别论述其艺术风格和成就。10.明末清初在安徽、江苏地区的重要画家以及成就。

11.“扬州画派”包括哪些画家?他们的绘画在什么历史环境下产生?其艺术倾向如何?

12.明清园艺术在南北地域上有何特点?请列举主要的帝王园囿和私家园林遗迹。

13.名词解释:浙派 吴派 吴门四家 南北宗论 南陈北崔 波臣派 四王画派 四僧画派 苦瓜和尚话语录 四王吴恽 金陵画派 扬州八怪 14.作品分析:庐山高图 墨葡萄图 秋风纨扇图 孟蜀宫伎图 淮阳洁秋图 台阁体 顾绣、苏绣 景泰蓝 杨柳青年画

第二编 中国近现代美术

1.“海上画派”有哪些具有代表意义的画家,他们的艺术特色如何? 2.试述留学画家对中国近代美术的影响。

3.岭南画派有哪些具有代表意义的画家,他们的艺术特色如何? 4.试述近现代美术教育的概况及对后世的影响。5.解放区木刻艺术的特征及代表作品。

6.新中国有哪些重要美术家,他们的艺术创作有哪些成就? 7.名词解释:海上画派 海上三任 岭南画派

8.作品分析:《麻姑献寿图》 《酸寒尉像》 古元《减租会》 李桦《怒吼吧中国》 徐悲鸿 《奔马图》、《愚公移山》 蒋兆和《流民图》 傅抱石《丽人行》 罗工柳《地道战》 董希文《开国大典》 方增先《粒粒皆辛苦》 钟涵《延河边上》

第五篇:中国古代制度史范文

一、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

1、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发展历程

皇帝制度自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开始创立,经过历代王朝的不断发展、强化,直至1911年清宣统皇帝逊位才被彻底废除,前后历时2131年。它经历了由初创、初步完善、完善成熟、进一步发展、强化、消亡这一演变规律。在皇帝制度演变的各个时期,其特点也是各自不同的。

1)创立和初步完善

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皇帝制度从初创到初步完善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皇帝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秦统一六国,始皇自称“赖宗庙之灵”,汉武帝时,董仲舒发展了儒家的君权神授说,给君权披上了一层神圣而又神秘的外衣。君权与神权的结合,加强了君权不可侵犯的原则。

第二,为维护皇帝的尊严,礼乐制度被进一步强化利用。统治者大力加强礼的建设,使礼成为维持社会和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及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卑上下等级关系,使之成为指导立法、司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第三,皇权是在排除来自各方面的侵扰之后得以巩固的,它经历了与各方面政治势力的较量和斗争。

2)完善成熟

隋唐时期是皇帝制度的完善并成熟时期。其中隋开创重新统一的局面,皇帝制度在新的形势下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

第一,隋以前的尊号只有“皇帝”二字,到唐高宗李治时,群臣给他上号为“天皇”。是为上尊号之始。自此以后,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尊号的制度。

第二,在庙号和陵寝方面,从唐代开始,确立了开国之主称“祖”,以后所有君主一律称“宗”的庙号制度。

第三,在符玺和诏敕方面,隋以后确立皇帝八玺制度。八玺名称不同,用处也不同。

第四,在皇位继承方面,隋唐制定了隆重的册立太子的礼仪,设置了规模庞大的东宫官署机构。

第五,后宫制度和外戚政治方面,隋唐时期的后宫嫡庶等级制度更加严格,后宫制度也臻于完备,尤其是皇后的地位在前代的基础上有进一步提高。

3)进一步发展

宋元是皇帝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第一,宋代更加严格用玺制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内外相互牵制,防止其中生有弊端。第二,在宋代皇后地位更加突出,这实际上也是皇权提高的折射。

第三,在宗室制度方面,宋代对于宗室给以很高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就是不给权力,几世以后宗室便与士庶之家基本相同了。这就从某些方面减轻了皇权受到地方宗室力量威胁的可能。

4)加强与巩固后的成熟

明清将皇帝制度强化到了颠峰。而这一时期也是皇帝制度的消亡时期。明清两个封建王朝都极力进一步提高君主大权,从制度上保证全国统治权力高度集中。明王朝在这方面远远超过以前的各个王朝,清王朝又在明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然而同时,封建社会和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愈益尖锐。

在皇位继承方面,皇族争夺帝位的斗争非常剧烈。在雍正帝时期,从根本上决定废除了以嫡长制为前提预立皇太子的办法,改行密建皇储的制度。

2、主要特征

1)政治结构上的平衡性(权力之间不同形式的制约)2)传承方式上的世袭性:子孙相继

3)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皇帝是国家的代表和象征。一切规章制度的制定,一切内政外交以及和战等大政均由皇帝裁定。

4)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是以皇帝制度为中心的等级制度、宗法制度、社会秩序的理论基础。

5)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国家机构都是君主的办事机构。6)全国的人口、资源都是皇帝拥有的财富,可以全权支配。

二、中国古代相权的发展与演变情况

综观历史,可以把相权的发展概括为:秦朝为建立时期,西汉为鼎盛时期,西汉到明朝之前为调整时期,明清为衰落期。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秦朝开始实行一相制,也曾置左右丞相。

西汉:西汉初期,宰相的权力迅速膨胀,并很快达到鼎盛时期。丞相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所不管,与当时的皇权基本上处于平等状态。但相权和皇权之间的矛盾也开始暴露出来。相权的膨胀使皇权受到威胁,便开始受到制约。在汉武帝之时,设立“中朝”,形成“中外朝”。西汉末年,改宰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一起为三公,亦称三司。

东汉:东汉大体沿袭西汉之制,三公改为司徒、司空、太尉,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尚书台出现,中朝发展为一个正式的机构,导致“三公虽设,事归台阁”局面形成隋唐:确立三省制度,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就是宰相。尚书省是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书省是秉承皇帝意旨掌管国家机要大事、发布政令的机构,其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凡朝廷有军国大事,则中书出令(决策),门下封驳(审议),尚书受而行之(执行)。所以人们也简称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又因尚书省下设有六部,故习称“三省六部制”。唐中叶以后,皇帝另选重臣数人,授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衔,意即与中书、门下长官商量处理国务之官,是事实上的宰相。

宋朝:设立二府三司。二府即政事堂和枢密院,执掌文武,同为宰相之任。中书门下的长官为正宰相,亦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后来参知政事与正宰相基本无差别,使正宰相事权更为分散。枢密院为国家最高军政机关。三省六部依然存在但实际上是闲职,三省长官时常不设。三司为最高财政机关。二府三司将政权军权财政分离,互相制衡,弱化相权,强化了皇权。

元代:废三省制,实行一省六部制,即废除门下省和尚书省,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其中设左右丞相、平章、参政等,行宰相职权。集权统治高度强化。

明朝:明初沿袭元制,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朱元璋废丞相,使六部直隶于皇帝。明成祖时,在设立殿阁的基础上正式设立内阁。阁臣权力虽比宰相权力小得多,但人们还是习惯把阁臣看成宰相。

清朝:清代沿明制设立内阁,大学士即为宰相。雍正皇帝时,为防止内阁泄漏机密,在内廷设军机处,称为军机大臣,处决要务。至此,皇权发展到了顶峰。

三、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任用制度的变化情况 夏、商、周: 世卿世禄制

以血缘、婚姻为基础,从天子到诸侯国君,再到各国的卿大夫或士,分割了国家的所有权力。父死子承,代代相传;由于各级官员均以“食邑”为俸禄,所以世袭制度又称“世卿世禄制”。

战国、秦:军功、俸禄制

人们通过建立军功获取权位,对功臣的赏赐,以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以官位的高低,定俸禄的多少。军功俸禄制建立后,出现了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吏。

两汉:察举制,征辟制

“察举”,又称“举荐”,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由地方长官在自己管辖区內考察选拔人才,按照一定的科目和标准,向中央政府推荐(举),朝廷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立各种科目,指定有关的官员担任举主(相当于主考官),经过适当的考核(举),授予相应的官职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九品”指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级来区分人物高下。“中正”是专职品评人物的中央官员;“品”即“品状”在此制下,所有未出仕或现任官吏,都由中央评定品级,作为任用及升迁标准。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实行的重要选官制度,科举的意思是分科举人,有很多科,但特别正要的是选拔官吏的进士科。它的主要依据是学习和应试成绩,其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普通读书人均有通过科举考试而被选拔作官的机会,扩大了皇帝选拔官员的范围,同时也使选拔标准相对公平和客观。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较为先进和公正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的发展演变过程如下:

1、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试策”取士,在中国的选举任官史上打开了新的一页,科举制度从此开创。

2、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

唐代实行科举取士。唐代的科考,分为常科和制科。每年按例举行的分科考称为常科,而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则称制科。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为乡贡。我国最早的殿试始于唐武则天。

3、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宋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宋初的科考分两级,一级为各州举行的取解考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将进士分为五等,一、二等称及第,三等称出身,四、五等称同出身。

4、元朝——科举制度的中落

元代的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御试三级,每三年一次。汉族儒生想通过科举进入仕途非常困难。使得广大知识分子前途渺茫,被迫放弃学业,以至一时“天下习儒者少”。

5、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

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进行。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又称乡闱。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国家一级考试,又称礼闱,在乡试的第二年,于京城举行。参加会试者必须为乡试中式的举人。殿试,是明代科举的最高一级考试,因考场设在皇宫内的奉天殿或文华殿,所以称为“殿试”。殿试又称廷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6、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

称清代为科举制的衰弱期是很不确切的,所谓衰弱是指晚清“废科举、兴学校”时的情况。

四、近代知识分子关于晚清政治体制改革的主张及作用评价

从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末中国近代思想向西方学习发展的渐进过程: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思想。这些思想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先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后学习社会政治学说,探求强国之路。一)、“开眼看世界” :倡导者——林则徐、魏源(1)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四洲志》介绍世界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情,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

作用评价:这促使人们开阔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了解世界,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

2、主张: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于是,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来改变现状。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 , 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 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3、实践:掀起一场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内容:(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70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

4、作用评价:洋务运动中开设了一批近代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翻译、军事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使西方先进知识传播到中国,为西学在中国更广泛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促进作用,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派和顽固派的论争,动摇了恪守祖训的传统及纲常名教的绝对权威地位。介绍西方社会科技知识,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总想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来嫁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这种努力是注定会失败的。三)、早期维新思想

1、时间: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2、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

3、思想主张:

a 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b 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c 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作用评价:认识到如果向西方学习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涉及经济流通领域、文化思想领域和政治制度领域。这是代表着一种舆论和思潮的萌发,为维新变法思想做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局限性:一是没有完整的理论;二是没有付诸行动。四)、维新变法思想

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

2、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3、主张: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首的维新派开始用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来评判中国,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纲领,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维新,是指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特指政治上的改革运动。维新变法就是政治上、经济上反对旧事物,实行新法。维新思想传播的方式——开办学堂、著书立说。

康有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孔子改制考》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说孔子假托古圣先王尧、舜、禹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

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康有为的观点有力的抨击了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顽固势力,在社会上引起极大轰动,被称为“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梁启超主张:只有变法才能图存,代表作:《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严复主张:用民权否定君权。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他用近代民主思想阐明民主君仆、主权在民的道理,用民权否定君权,直接动摇了君权论的基础。

4、维新思想的实践:戊戌变法(高潮)(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作用评价:

(1)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民的觉醒。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大大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剧,瓜分大祸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资产阶级维新派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号,并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3)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

(4)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五、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总体看法

政治制度史就是政治制度变迁的过程与运行的内在理路。它与政治史有关,但属于政治变迁中最为内在的痕迹。制度史不是史料的简单罗列,也不是官制变化的单线条描述,它是对于过去制度变迁的一种新的诠释,呈现出历史的内在逻辑和合理性。

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政治组织的框架、政治文化的变迁;政治运作规则和机制的变化理路;社会权力结构的变迁。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本书论述了中国从前封建时代直至晚清的政治制度史。作者运用制度主义、历史主义的方法研究了这一历史时空的政治组织的构架、政治文化的变迁、政治运作的规则和机制的变化以及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化理路。既勾勒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概观,又彰显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和核心问题。本书对先秦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政治制度发生、发展、变化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国家产生的途径、特征及其对后代的影响;国家元首制度的发展轨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转变的历史类型和各自特点及其转换的历史原因;政府监察制度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沿革;历史上国家官吏管理机制,即选官制、官编制、考课制、致仕制等制度;历史上有作为的管理者的治国方法等。与其他的同类教材比较,本书更注意从政治学和历史学理论相结合角度出发,侧重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历史上的政治制度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并给予规律性的认识,在基础理论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为“前封建时代和封建时代”,介绍了夏、商、西周封建制度的发展和更久远时代的政治制度状况;第二章为“‘官僚’帝国的时代——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介绍了春秋时期封建制度向官僚帝国时代的过渡、秦朝的法家帝国及两汉的王霸之道;第三章,贵族与皇权——三国、魏晋南北朝,介绍了这一时期的贵族政治、门阀政治、九品中正制、地方政治与行政区划的演变、军队私人化等;第四章,考试帝国——隋唐,主要介绍了隋唐的制度变迁问题,详细的阐述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集体宰相体制,隋唐的官僚考核制度、监察制度、兵制、地方政府体制、司法制度等内容;第五章,军阀政体——五代十国,介绍了这一时期的武化结构与缺失了文治精神的文官体系;第六章,“精致繁复的网状王国”介绍了两宋的中央行政机构、地方官制、学校制度、人事制度、兵制等;第七章,“草原帝国”向读者展示了金、元两个草原王朝的独特政治体制;第八章,绝对王权——明、清(1860年之前),介绍了中国王权高度集中时代的政治制度;第九章介绍了晚清时期中国政治制度“转型的阵痛”。

与以往有关中国政治制度史的著作和教材写作手法不同,本书以时间脉络为顺序重新梳理了中国政治制度史,对每一朝代的制度特点进行了新的解释和总结,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制度史不是史料的简单罗列,也不是官制变化的单线条描述,它是我们对于过去制度变迁的一种新的诠释,呈现出历史的内在逻辑和合理性”。

下载(未经整理版)中国古代学史及作品选讲试题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未经整理版)中国古代学史及作品选讲试题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学作品选A卷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A卷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诗经中独特的表现手法为_________,_________,兴。 2、《诗经·卫风·氓》里的诗句“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将”意思为:_......

    中国美术史试题库(一)

    中国美术史试题库(一) A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 B)。 A、 天......

    中国古代科技史专题(五篇范文)

    11中国古代科技史专题 一.知识归纳 (一)大纲版 1.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 (1)先秦时期:①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

    中国古代真实吃人史

    www.xiexiebang.com 中国古代真实吃人史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说封建社会的历史每一页都写著“吃人”,那是指广义的吃人,即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戕害、压抑人性,具有吃人的性质。......

    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本专题考点范围:第一章第二节,第二章第一节,第三节,第四章第四节,第五章第二节第四节五节六节,第六章第一、三节。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

    中国古代反贪史精华所在

    皇帝的“中央巡视组”: 中国古代反贪史精华所在 2014-07-16 00:56:58 巡视组是当今热门名词,中央每开展一轮巡视工作,都有一批省部级高官落马。可见巡视工作的效果非同寻常。......

    大连理工中国古代建筑史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古代建筑史 1下面哪种建筑不会出现在佛寺中鼓楼斋堂 宰牲阁藏经阁 2关于大明宫的使用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唐太宗李世民起的所有唐朝(及武周)皇帝均居......

    工业设计史试题库(有答案)

    工业设计史试题 选择题 【A】 “工业设计”一词由______在1919年首次提出。A 西纳尔 B 莫里斯C 罗威 【B】_____曾提出“功能绝对第一”和“最少主义”。A 格罗皮乌斯B 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