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变迁史

时间:2019-05-15 09:0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变迁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变迁史》。

第一篇:浅谈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变迁史

浅谈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变迁史

摘要: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中华各族人民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注重色、香、味、意、形的中国菜特点;在与外域的友好交流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饮食文化,并深深影响着东亚地区的饮食文化。关键字:饮食文化 餐制 主食

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在人们对吃的孜孜追求的几千年里,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中国也获得了“烹饪王国”的美誉,成为世界三大美食国之一。由于笔者对美食有着特别的喜好,所以想结合中国古代历史,谈谈我国饮食文化的演变。

一、先秦时期四大菜系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南北两地各自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差异渐显,北方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地方风味菜鲁菜;南方,占有“鱼米之乡”的楚人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再与南夷特色相结合,形成了苏菜的雏形。

而在西部,李冰治水后的“天府之国”吸引了大量移民,与古蜀国的饮食习俗相结合,形成了川菜的雏形。相比之下,粤菜的出现相对较晚,汉高祖被册封为越南王时,利用珠江三角洲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可供食用的动植物品种繁多,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的优势,建立了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饮食比较发达,使“飞、潜、动、植”皆为佳肴,并流传至今,形兼收并蓄的饮食风尚,产生了粤菜。

二、秦汉的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形成时期

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期,整个中华民族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此间我们与外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引进了繁多的食物品种。张骞出使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引进了石榴、葡萄、胡桃、西瓜等水果,黄瓜、菠菜、胡萝卜、芹菜、扁豆、大葱等蔬菜,丰富了我们的饮食文化。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豆腐也在此时被端上饭桌,据史料《本草纲目》的记载是刘姓嫡亲淮南王刘安首创。另外,我现在常用的酱油、豉、醋等都是这个时期产生的,东汉的豆豉应经开始大量产生,人工酿造的食醋也是在汉代产生的,当时称为“酢”。酱油则称之为清酱。

餐饮礼仪也随之建立起来了,比如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债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侯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品尝美食是很享受的一件事,所以很多繁文缛节在当今社会已经不讲究了。

三、饮食文化的高峰——唐宋

作为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饮食文化在发达繁荣,兼容并包的唐宋自然也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而发展起来,达到一个高峰。

唐代,麦、稻的地位逐渐上升。唐初期,麦作为一种主粮是比较奢侈的,且被认为是“杂种”。唐代中期以后,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饼食的普及,对麦作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唐德宗建中元年实行的“两税法”已明确将麦作为征收的对象,麦取得了与粟并驾齐驱的地位。宋代的主粮跟唐代大同小异,只是稻子变得越发重要,最终取得了现代作为中国主要谷物的地位。

过分讲究饮食的现象也尤唐为甚,菜肴分高、中、低三个档次。高档为宫廷宴用菜,最有名的要数烧尾宴了,烧尾宴是指士人刚做官或做官得到升迁,为应付亲朋同僚祝贺,必须请一顿饭。尚书令左仆射韦巨源在家设“烧尾”宴请唐中宗,肴馔丰美,世所罕见;宴会上的58道菜可以说是唐代市场上高档菜的代表。李公羹是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创制的保健食品,用珍玉、宝珠、雄黄、朱砂、海贝煎汁,每杯羹费钱三万!相比宫廷菜的极尽奢华,中档的官吏日用菜稍显亲民,嫩肉爆炒浑羊殁忽生羊脍葫芦鸡 热洛河则是由于安禄山与哥舒翰不和,唐玄宗为调和二人关系,用鹿血煎鹿肠制成“热洛河”,令二人食用,希望二人亲热和睦。

我们发现我国古代的上层社会的饮食之所以奢华考究,主要是因为选材珍贵,有些甚至是世界稀有,显然这些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消受的起的,然而俗话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强大的,市民普遍用菜价格低品位不低,还可达到食疗的效果,千金圆是孙思邈首创的食疗用品,用黄豆芽制成丸子形状,可供妇女怀孕后期服用,以利于产时分娩。百岁羹是荠菜汤,据说有益寿功效,所以人们都爱饮。

现代人总觉得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因而人人往往误认为宋代的经济相较稍逊,其实宋代的商业远比唐朝繁荣,唐代饮食业的营业时间基本局限在白天,也就是说晚上就是一片“黑灯瞎火”的景象,这种严格控制商铺空间和时间的坊市制度严重阻碍了饮食业的发展。宋朝废除了坊市制度,夜市非常盛行,使人们的休闲饮食娱乐大大丰富起来。此时不但出现了王楼梅花包子、曹婆婆肉饼、郑家油饼、湖上鱼羹等著名风味食品,而且还注重食品的形象和包装。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便生动的刻画了宋人的热闹非凡的市井风貌。

四、走向成熟的明清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弱的时期,此时政治上中央集权增大,专制皇权空前升级,以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为标志达到顶峰,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失去兼容并包的精神和闭关锁国的政策而被扼杀在摇篮。文化上,政府严格控制言论,八股取士,许多文人为逃避现实,乐于从事饮食,游山玩水、吃遍天下饕餮盛宴,达到空前高涨时期;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大辐度增加,面成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马铃薯,甘薯;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源。

至高无上的宫廷皇族及贵族为了显示其尊贵无比的地位,在饮食上也是标新立异。满汉全席是满汉两族风味肴馔兼用的盛大宫廷筵席,表明尊重两民族的文化习俗,喻义着满汉一家。满汉全席达到清代宫廷菜宴的极致,从不同的场合可分为(1)廷臣宴,是时由皇帝亲点大学士,九卿中有功勋者参加,固兴宴者荣殊,皇帝籍此施恩来拢络属臣(2)万寿宴,帝王的寿诞宴,后妃王公,文武百官,无不以进寿献寿礼为荣(3)千叟宴,是清宫中的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乾隆五十年于乾清宫举行千叟宴,与宴者三千人,即席用柏梁体选百联句„„ 而著名的贵族菜要数谭家菜了。其肴馔集南北烹饪之大成,既属广东系列,又有浓郁的北京风味,在清末民初的北京享有很高声誉。谭家菜的特点是选材用料范围广泛,制作技艺奇异巧妙,尤以烹饪各种海味为著。调味讲究原汁原味,以甜提鲜,以咸引香;讲究下料狠,火候足。

老百姓的食谱就相形见绌了,小说《金瓶梅》侧面反映出了明代中等家庭的饮食状况:早餐中餐为简单的点心,以粥、烧饼、馒头及各种饼类为主。副食方面有煎面筋、酱菜类和荤食如鸡肉、鸡蛋等,韭菜和蒜的食用当时也很普遍。

五、中国饮食文化特点和弊端

纵观历代饮食风貌,我们不难看出博大精深特立独行的古代传统饮食文化与西方相对粗糙的饮食的千差万别。其特点有如下:

第一,风味多样,四季有别。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有来自甘肃的大学同学就告诉我,他们那儿说“吃饭”其实不是我们认为的吃米饭,就是“吃面”。一年四季,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二,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就算是一个红萝卜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第三,饮食结构有一定科学性。农耕文明下人们以五谷为主食,多食蔬菜少肉类,保障了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取,有效预防了肥胖症引发的疾病。而西方菜以肉食为主,近来兴起的快餐文化也使他们的体型变得臃肿,肥胖人群与日俱增。

第四,饮食与各个文化领域相联系,使自身富有品味情趣。饮食与手工业起源发展密切相关,如陶瓷的产生是因饮食的需要,产生了陶瓷文化。礼仪源于饮食,《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文学艺术源于饮食,赋诗也是在宴饮中的文化内涵之一,将古诗句引入菜肴名称可谓出神入化、雅俗共赏,如“叫化鸡”“龙凤呈祥”“东坡肉”“蚂蚁上树”。记得十年前播出的《还珠格格》中,紫薇将一根啃过的大骨头称为“凤凰台上凤凰游”,引得群臣一阵赞叹。可见菜品的欣赏与诗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第六,饮食与政治联系,赋予了特殊的政治寓意。据说伊尹借“五味”“调和”向商王阐述如何成为“天子”的“圣王之道”。韩非子也认为治理大国要十分小心谨慎,如同烹饪小鱼那样不可随便搅动之。古礼规定统治阶级按照不同等级享受不同的肉食,士以上可以享受公家供应的肉食,故将统治者称为“肉食者”。而老百姓一年只有重大节日或祭祖祀神的时候才能够吃肉,所以平民为“蔬食者”。

不过按照马克思唯物论的思想,任何事物要都辩证的看待,我们的饮食文化同样存在一些弊端。合食制就是一个典型,原来汉唐时期继承先秦的传统,基本上是采用分食制的,这种食制对于减少交叉传染疾病,维护人民健康是有利的。但是,到了唐代后期被合食制取代,这对于人民健康非常不利。尽管今天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这种合食制的弊端,但是改起来还是很困难。

此外,汉唐时期已经出现刻意追求珍奇异食的现象。除了一般的鱼肉类之外,还追求如“封熊之蹯,翰音之跖,燕髀猩唇,髦残象白。”为此,他们不惜大量捕杀珍禽异兽,食其珍美部分,从而为珍稀动物的灭绝、生态平衡的破坏种下了祸根。

公费奢侈吃喝也是一个突出现象。封建官吏自上而下公费吃喝成风,鱼肉人民。信修明在《宫廷琐记》中记录了慈禧太后的一个食单,其中仅燕窝的菜肴就有六种。据传慈禧仅在从北京至奉天的火车上,用以准备御膳的车厢就占四节,上有“炉灶五十座”“厨子下手五十人”,每顿饭都要一百余种菜色。令人瞠目结舌。

作为通过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代饮食文化的学习让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加的以我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自豪。我相信中国饮食文化会继承传统饮食文化的精华,摒弃糟粕,不断创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1] 黎虎:《略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研究》 [2]电子教材《第七章 中国饮食文化》 [3]百度百科“中国饮食文化”

[4] 刘朴兵:《略论唐宋饮食文化的差异》

刘思余 08金双2班 40804586 2010年5月16日

第二篇: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发展变迁史

风雨同舟四十载 创新实干铸品牌 ——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发展变迁史

四十年栉风沐雨,四十年初心不改,四十年逐梦前行,四十年成就辉煌。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建立40余年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秉承“奋进、博爱、重德、精医”的院训,实现了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岁月见证了它的巨变,更见证了它的进取与跨越。

岁月如歌 步履铿锵

时光流转至1975年8月,渭南市妇幼保健院的前身——渭南地区妇幼保健站建立,当时仅有办公室一间,工作人员3名。1992年7月迁至位于东风街中段114号的新址,占地仅9.8亩,拥有一幢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的门诊住院楼和30余名职工,病床十余张,并正式更名为渭南市妇幼保健院,临床业务开始起步。到1998年仅6年时间医院成功创建成全省首家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2006年6月,该院高10层、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在渭南城区首屈一指的现代化住院大楼落成并投入使用,服务环境、服务设施大大改观,年住院人次由建院初期的几十个人增加至1.3万人次。

2009年至今,在院长蔡长友的带领下,勤奋、智慧的妇幼人围绕“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模式,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先后建成高17层、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的渭南市儿童医院大楼,完成原门诊医技楼拆除并在原址新建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的渭南市妇幼保健院门急诊综合大楼,医院业务用房面积进一步增加至5.5万平方米,就诊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目前,医院拥有职工87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236人,开放床位增加至550张,年服务人次增加至40余万人次,产科年住院分娩量为7000例,儿科服务增加为116935人次,妇科年服务量增加为46717人次。

如今的市妇幼院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三甲妇幼院,是我市规模最大、服务项目最多、功能最齐全的妇女儿童医疗保健指导和服务中心,同时也是陕西省首批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陕西省儿童先天性结构畸形救治定点医院、全市妇幼医联体龙头单位、全市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儿科质量控制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产前筛查中心以及医学会儿科、儿保、新生儿、超声、妇科肿瘤及省妇幼保健协会助产专业渭南工作站等6个专业学术委员会的主委单位。其中,新生儿科为陕西省、渭南市临床重点专科,妇科为陕西省特色及渭南市临床重点专科,产科、儿科为渭南市临床重点专科。

奋斗的过程也收获了很多荣誉,该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陕西白求恩精神奖、陕西省文明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及“创先争优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等。党建引领 助力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院党委充分发挥下辖8个党支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医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以作风年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制定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建立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和个人医德医风档案,与药商和器械供应商签订“反商业贿赂”协议书,与临床科室签订“党风廉政建设”与“不收”红包责任书,营造廉洁行医、服务至上的氛围,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医护人员,他们拒收病人馈赠及红包,仅2017年,全院医护人员拒收红包金额达5800余元,收到锦旗20余面,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达到98%。

以提高我市妇女儿童健康指数为己任,以精湛的业务技术水平为追求,全院职工紧紧围绕“一法两纲”全面落实全市妇幼健康各项目标任务。近年来,先后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各县市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儿科、儿保、产科适宜技术以及妇幼项目管理、托幼机构管理等系列巡讲活动,举办全市各种专业技术培训近百期;针对儿童生长发育、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等进行大型义诊活动50余次,每年举办孕期优生优育、儿童保健及母乳喂养等健康知识讲座200余次,利用母乳喂养周、儿童节等举办大型特色活动10余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突出妇幼特色,开设孕妇学校、家长课堂,积极引进开展导乐分娩、新生儿早期基础保健(EENC)、无痛分娩、产后康复、儿童早期发展、儿童康复、无痛胃镜、无痛人流、妇科宫腹腔镜微创手术、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等新技术,开展孕妇唐氏筛查、胎儿系统超声、四维彩超等产前筛查项目,服务范围不断扩大。2017年,完成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50634人次,产前筛查41000人次,门诊接诊43.54万人次,同比增加24.9%;住院治疗1.9万人次,同比增长1.4%;成功抢救妇产科、儿科危重病人1000余例;重点科室病床使用率最超过100%,儿科病床使用率最高达112%;各项重点妇幼卫生指标完成率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25.52/10万、13.13‰降至2017年的5.6/10万、3.1‰。

深化改革 科学管理

近年来,医院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机制,积极推动分级诊疗、全民医保、药品零差价和综合监管等制度实施,先后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住院患者“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直接让利于老百姓,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牢牢抓住医疗质量这个发展之根本,把“一切为了妇女儿童健康,为了一切妇女儿童健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持续开展医疗护理质量主题月活动、“三基、三严”训练、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质量考评,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规范诊疗行为,提升服务水平,在患者生命攸关的关键时刻,毫不犹豫打胜生命之战。

积极参与“万名医生包联因病致贫户”健康扶贫工程,抽调77名副高以上职称专家和高年资医生对包联的77户109名贫困对象进行帮扶,制定“一人一户”健康帮扶工作方案,每月组织专家团队深入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群众健康状况及疾病诊治情况,对患病群众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和疾病诊治,指导合理饮食和健康保健知识,广泛宣讲健康扶贫政策以及参合农民报销政策等。按照国家乳腺癌筛查项目方案投资16万元,对华州区和潼关县的2000名农村妇女进行乳腺癌免费筛查。选派乳腺外科及超声科“精兵强将”,携带超声仪器下基层,完成乳腺癌筛查2038例比原计划多38例,初筛发现阳性患者75例、复查33例,确诊乳腺癌3例,已收治住院4例。先后开展健康扶贫大型义诊活动3次,免费为健康扶贫群众发放妇科、儿科及慢性病常用药品价值10万余元,承担兜底治疗费5万余元。

便民服务 舒适就医

环境越来越好,看病越来越高效,费用越来越惠民,服务越来越人性化……如今,群众在市妇幼院的就医体验越来越好、满意度越来越高,这些都得益于该院推出的一系列便民举措。优化就医流程,营造舒心就医的环境,医院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在儿科门诊及检验科安装排队叫号呼叫系统;建立单位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支付账户,开发启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检验科信息管理系统、预约挂号系统、自助机系统、排队叫号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移动支付系统等,方便广大群众就医。开设儿童夜门诊、午间门诊、日间病房,做到儿童就医24小时无缝衔接;门诊导医台增设了爱心陪检护士,配备轮椅、担架、热水器、老花镜等便民设施,院内公共服务区域培植绿色植物盆景,有效美化服务环境。

突出特色 打造品牌

近年来,院领导班子把妇产、儿科、新生儿科、保健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儿童医院住院大楼和门急诊综合楼,购置进口核磁共振、最先进的进口彩超、胃镜、腹腔镜、宫腔镜、儿童呼吸机、进口产床等一批先进设备,为保障母婴健康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撑。

以创建重点专科为抓手,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全方位予以支持,使重点学科快速成长。儿科由原来的一个病区发展成4个病区,相继开设夜门诊、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午间门诊,实现儿童就医24小无缝衔接,;新生儿科从一个病区增加到2个病区;产科作为全市危重孕产妇的急救中心,从原有的一个病区增加到三个病区,并投资100多万元进行病房升级改造,病床和服务能力不断扩大;儿保科从无到有,从最初的几间房子发展到现在2层楼2000多平方米,通过省级早期儿童发展示范基地的创建,业务不断规范化;小儿外科专科实现了全市儿外科零的突破;小儿消化、小儿呼吸、儿童生长迟缓、儿童康复、儿童内分泌等一批二级专科初具规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气管内用药、极低体重早产儿管理、儿童矮小症的诊断治疗、腹腔镜子宫胆囊联合摘除等新技术达省级水平,新生儿科通过了省级重点培育专科评审,儿科、产科、妇科创建成市级重点专科,妇幼专科品牌的影响力得以彰显。

四十三年艰苦奋斗,四十三年砥砺前行;四十三年的悠悠历史,见证了渭南妇幼保健事业的峥嵘岁月;四十三年的努力拼搏,锤炼了渭南妇幼人的意志和品质,四十三年的发展成果,汇聚了渭南妇幼人的智慧和汗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起点上,妇幼人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价廉、更优质的医疗保健卫生服务,为保障我市妇女儿童的健康,为建设健康新渭南而不懈努力。

第三篇:中国饮食文化的变迁

中国饮食文化的变迁

回首往事,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已经30余个年头,这历史长河的一瞬,却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我们青春的容颜。伴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在这几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穿越了物质生活的不同层面,而让百姓体会最深的无疑是饮食的变迁,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饮食往往相伴而行。人们的饮食从过去的短缺走向富足,从过去的单一走向多样,从吃饱到吃得健康、绿色、安全,从原来的“温饱型’到现在的“绿色、营养、健康型“……。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生产力尚不发达,虽无兵燹之灾,却有荒歉之虑。“三年困难”时期,“吃”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已无讲究可言,更多的是一种生存的需要,不求山珍海味,只求填饱肚子。但有时,即便是填饱肚皮也成为了一种奢侈的渴求。听老人们讲,那时没的吃,便上山去撸槐树叶子回家蒸熟了充饥。很多人每念及此,仍不禁要潸然泪下。

到了70年代,一个充满着苦涩记忆的时代,虽然那段可怕的饥馑岁月已经过去,可当时的年代仍然物资匮乏,中国人的粮食仍不宽裕。提起当年的状况,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便是票证的故事。粮票成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首要物品,至今我们的老一辈们仍会提起,每当月末月初便半夜起来排队购粮的事情。那时,到外地出差,临行前务必要兑换一些全国通行的粮票,不然指定要挨饿。在那样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的饮食观念并无多大变化,精打细算着怎样填饱肚子才是关键,人们过着这饿不着却又吃不好的日子。

时光流转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以城市为重点的各领域迅速的掀起了改革的高潮,中国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食物供给能力全面增强的基础上,各种食物的消费量全面上升,食物供给满足温饱需要,过于单一的粮食型食物结构开始向多样化转变,这些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与欢乐,中国的经济开始复苏,菜市场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电视上也出现了一些专门讲解烹饪技术的节目,饮食又为人们津津乐道起来。从此人们不再为吃饱喝足费尽心思,一个新饮食时代伴随着改革的步伐融入了百姓的生活。

时间到了上世纪90年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饮食文化的革命。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人们的三餐各有讲究,而且亲朋好友之间的聚会、各种筵席也要有排场。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进餐馆尝鲜也不再遥不可及,过年过节过生日设宴款待亲朋好友成为时尚。鲍鱼、海参、鱼翅等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酒肆随处可见。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变化了,花在一日三餐上的时间减少了,各种成品、半成品、速冻食品、快餐备受青睐,在外用餐占食品支出的比重明显上升。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饮食行业更是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吃也有了新的观念。健康饮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早已不再为没有吃的发愁,而是为不知道该吃什么烦恼。随着科技的进步,老百姓的菜篮子越来越丰盈。然而,蔬菜中残留的农药,反季节蔬菜对健康的害处,肉制品中注射激素的残存,使人们的饮食观念也随之改变,甚至“谈食色变”。于是,各种绿色食品相继问世。人们开始讲究吃的健康,绿色食品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蔬菜要吃无污染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鱼虾要吃鲜活的,肉禽要吃排酸的。从吃多吃好到吃少吃精,从细粮为主到粗细搭配,中国人的健康观念在此时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民以食为天,几十年的发展从饮食看变迁,以前的温饱型饮食方式早已经不能满足玉人们的需求,并迅速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透过这一文化,折射出我们人文、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吃不饱到吃饱,又从吃饱到吃好,实现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如今,有了经济实力和文化素养,有了保健养生知识的人们,每家每户的饭桌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由注重价格、数量,转入注重营养和质量;从单

一、吃精、吃细向多元、粗粮细做、科学搭配上转变。绿色食品,科学饮食,合理膳食,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已成为人们饮食的新时尚,消耗食物不仅是为满足温饱和维持生存,越来越多的是为了享受、健康和自身的发展。种种迹象表明食物消费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不仅考虑数量更要求质量;不仅要满足生理的需要,更要求满足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需要;不仅要维持生存,更要获得发展,这是食物消费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第四篇:华侨大学变迁史

华侨大学变迁史

华侨大学,中国著名华侨高等学府,创办于1960年,校区分别坐落于中国著名侨乡福建省泉州市和厦门市。学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

华侨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为办学方针,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主导,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内外有别、因材施教”的教学特色、“一元主导、多元交融”的校园文化,以“重视基础、拓宽专业、增强能力、提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努力造就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境内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华侨大学创办至今,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风雨飘摇的六十年代

1.华侨大学的兴办

1955年在印尼万隆会议上,由周恩来总理所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与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一致拥护和赞同。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了极大成功,国家地位空前提高,大大地鼓舞了海外广大华侨,吸引着为数众多的华侨青年学生,本着爱国爱乡的热忱,满怀激情地回国参加祖国建设、求学深造。

据统计,自1949年至1957年间,回国求学的华侨青年达四万余人之多。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和关怀海外侨胞。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切接见归国华侨知名人士和代表,并制订了新中国关于“保护华侨利益,扶助回国华侨”的各项侨务方针和政策,对发展华侨教育事业极为重视。

在这所学校办在哪里的问题上,当时主要有北京、广州和福建的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几种主张。经过反复的比较,鉴于北京已有许多高校,学校过于集中不好,而福建泉州既是著名侨乡,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广大海外华侨心目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最后决定把学校建在福建泉州。

有关领导经反复比较和多方协调,确定将学校建在泉州城东乡五里亭。因为这里距泉州市区十多里,背靠清源山,面朝大海,风景秀美,地方开阔,对学校今后发展有利:面对大海,可以搞航海;福厦公路横穿此地,规划中的铁路也将经过这里,交通便利;附近有群生和草邦两个水库,学校用水充裕;土石建筑材料多,基建取材方便。回北京后,大家把勘察情况和初步意见向廖承志主任作了详细汇报,最后经廖承志主任同意,确定了学校建校校址。

2.教学工作的开展

自1960年秋至1964年春,学校相继建立了中文系、数学系、化学系、政治系、物理系、亚热带作物系、外语系、化学工程系。1962年,设立华侨大学医疗系;12月,设立华侨大学艺术系,设舞蹈、声乐、器乐3个专业;1964年2月,设立华侨大学土木建筑系。截至1964年2月,五年期间华侨大学共设置11个科系,15个专业。

1962年春,学校办学已初具规模。自教学工作开展以来,学校就注意根据学生实际,改善教学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总结教改经验,组织全校交流。教学改革收到了可喜效果。可惜由于1966年开始的“文革”而被迫中断。

3.被迫撤销停办

1965年,正当华侨大学师生沉浸在庆祝建校五周年,展望学校美好发展前景的喜悦之中,各项工作一派生机盎然之时,11月10日,姚文元在上海《文汇报》抛出了他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革”序幕就此揭开,处于教育界的华侨大学与全国高校一样,出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标志着“文革”的正式开始。

“文化大革命”很快就席卷全国,同样也影响到华侨大学。1966年6月省委派工作团进校,仍然未能控制局面。1968年秋,部队的军宣队和泉州运输总站的工宣队进驻学校。是年12月26日,学校各派实现大联合。1969年2月10日,华侨大学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军代表、6714部队副师长段波任革委会主任,委员由23人组成(后增至26人),设常委11人。虽有部分学生开始要求学校复课,但当时的环境已经无法恢复正常教学。

1970年1月17日,福建省革委会发出“关于撤销华侨大学的通知”,就这样,由无数海内外华侨华人关心支持,众多华大人呕心沥血、历尽艰辛创办起来的华侨大学,被迫撤销停办。

华侨大学的基业受到灾难性的摧残和肢解,学校校址被安排给1969年由福建医学院和福建中医学院合并成立的福建医科大学做校址,学校原有的校舍、通讯和生活设备等也移交给福建医科大学;学校的土建系并入福州大学,外语系并入厦门大学,医学系并入福建医科大学,这三个系的教职员工和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分别由福州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三校对口选用。学校仅成立一个留守处,处理停办后的善后工作。华侨大学从1966至1977年停止招生长达12年之久。

二、国家重点扶持的八十年代

1.华侨大学的复办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不结盟运动兴起,77国集团的组成以及联合国中新兴国家力量的增强,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有力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东西方关系出现缓和。为落实党和国家关怀、爱护、团结广大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的一贯政策,满足海外华侨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回国、回内地求学的愿望,党和国家把恢复华侨大学和暨南大学的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

1978年4月17日,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国务院侨办《关于恢复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有关问题的请示》,要求积极进行筹备,并请有关部门给予支持,力争早日复办招生开学。

华侨大学复办筹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得益于福建省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指示:“全国只有华大、暨大是面向海外招生的大学,办好华侨大学不仅是泉州市、晋江专区的事,也是福建的事”“泉州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没有大学怎么行,要千方百计复办好华侨大学,把她当作掌上明珠那样关心爱护办好”。

1978年7月4日,华侨大学筹备领导小组由福州搬回泉州华侨大学原校址。

2.中央决定重点扶持华侨大学

1983年6月20日,《关于进一步办好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意见》决定把华侨大学列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7月19日,中共福建省委召开常委办公会议,会议建议:

(1)将华侨大学由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工科大学,逐步转向,办成具有特色、适应海外及特区需要的综合性大学;专业设备和培养目标逐步进行调整,以适应改革开放及毕业生在海外就业的实际需要;

(2)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设中文、外语、艺术(主要是国画)、旅游、法律、经济管理、国际贸易、计算机软件等专业;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开办成人高等教育;

(3)要大力宣传华侨大学的办学方针及中央重点扶植的意义,特别向东南亚及港澳台宣传华侨大学的办学宗旨,介绍华侨大学概况、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校环境,以扩大境外生源;可以通过我国驻外使领馆协助开展宣传,同时加强董事会和校友会的工作,发挥他们的作用,以增强办学活力,扩大华侨大学在海内外的影响;

(4)学校应增强与海外高等学校的交往,加强对外学术交流,聘请一些海内外专家、学者、学术界名人来华侨大学任教或讲学,以提高华侨大学在海外的声誉和知名度,促进办学水平的提高。

三、调整改革时期的华侨大学

1.“七五”期间事业发展规划

根据“中央24号文件”,福建省委、省政府及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所作出的各项指示和要求,华侨大学本着深化改革的精神,加快了改革步伐,积极开拓进取,坚定不移地向“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方向和目标迈进。

在“中央24号文件”和国务院国发〔1984〕91号及国务院侨办〔1985〕61号文件精神指示下,结合学校办学实际情况,1987年7月1日,华侨大学向国务院侨办呈报《华侨大学七五期间事业发展规划(1986—1990)》:

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争取若干骨干学科在九十年代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全和改革教学后勤各方面的管理,使学校学风、校风和管理工作有明显的转变和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坚持开放、搞活的方针,做好学校外事工作,进一步发挥董事会的作用,广泛建立与海外侨团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加强与海外、港澳地区大学的实质性的协作,为学校办学提供有益的外部条件。

3.办学方向调整

学校把原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调整为“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面向经济特区”。在总结以往办学经验基础上,学校认为华侨大学应当以原有理工专业为基础,逐步发展文科、经济管理、法律、艺术等科系,作为学校的办学方向,使华侨大学由原来以工科为主、理工结合的工科大学,调整为以工科为主,涵盖文、理、工、管、法、艺的多科性综合大学。

1984年在1983年的基础上,学校增设建筑系建筑学专业,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旅游系导游翻译、旅游经济管理两个专修班,外语系英语专修班,艺术系中国国画专修班等5个科系6个专业。至此学校已有12个科系16个专业。1985年,应用化学专业又从化学化工系分出来,成立应用化学系,设应用化学专业;原化学化工系改为化工与生化工程系;物理系改为应用物理系,设应用物理学专业;外语系又增设日语专修班;同时又成立工商管理系,设工商管理专业。1987年又成立法律系,设国际贸易法专业;所有专修班一律改为专科。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1989年又对部分科系的专业作了重大改革:应用数学系的应用数学改为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应用物理系的应用物理专业改为电气技术工程专业;原外语系的英语和日语专修科改为四年制的本科;法律系的国际贸易法也改为国际经济法。从而使学校初步形成了具有15个科系、20个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艺的多科性综合大学。

三、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的兴办

1.建校起因

华侨大学委任建筑学院周春雨老师进行了南至草邦水库,北至群生水库的扩展规划,并进行了先期300亩的土地征用,遭到泉州市以“保护清源山国家风景区”为由的否决,致使华侨大学发展用地极受限制。

在教学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华侨大学不得已在原西区体育场用地上进行了洪祖杭大楼的建设。

2002年夏天新上任的厦门市委书记郑立中访问华侨大学,并对华侨大学在厦门设立分校提出了邀请。

除了无偿划拨2000亩土地外,还将以每个学生5000 元补贴华侨大学在厦门的办学。

2.建成与遗憾

2006年8月,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管委会和指挥部工作人员搬迁至厦门校区上班。10月9日,材料、机电、土木、建筑四个学院的1200名2005级学到厦门校区报到开学。10月16日,厦门校区正式启用。11月,成立了以艺术系为基础的美术学院。

2008年,吴承业校长带着无限的遗憾以及深深的愧疚离开了校长的职位。不可否认,在厦门校区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其片面强调廉政工程以及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农民拆迁问题,导致了工程建设进展缓慢,而教职工居住用地由于过于匆忙地进行。校区建设而失去了与地方政府最佳的谈判时机。

3.新时代的发展

2008年,4月3日,华侨大学男篮获得第十届CUBA联赛男子总冠军。6月16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中拆分独立;化工学院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拆分独立;成立了以体育部为基础的体育学院。7月8日,华侨大学与挂靠的华侨大学福建音乐学院解除挂靠关系。12月,丘进出任华侨大学校长。

2009年,民办武汉理工大学厦门学院挂靠华侨大学,成为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9月,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拆分为公共管理学院和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商学院更名为经济与金融学院。

2010年,7月,国侨办与泉州市人民政府签署第四轮共建华侨大学协议。9月,成立了工学院。11月,华侨大学举办50周年校庆。

2011年,1月,国侨办与厦门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华侨大学协议。2月,国侨办与福建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华侨大学协议。6月,华侨大学男篮获得第十三届CUBA联赛男子总冠军。9月,贾益民出任华侨大学校长。

2012年,4月28日,成立了生物医学学院。

2013年,成功主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村镇防灾全国性学术会议。

2014年,召开土木工程学科成立50周年学术论坛,启用土木工程学院学科实验大楼;增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本科专业。

2015年,福建省结构工程与防灾重点实验室通过评估并授牌。2016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首次通过住建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小结

华侨大学创办至今已有56年有余,经历过辉煌,经历过低谷,华大和一届又一届师生一起走过多年的风风雨雨,到如今辉煌灿烂。它依然和我们一起大步向前。

第五篇: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专题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一、中国古代的饮食结构

(一)、主食

1、主食品种 五谷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黍、稷、麦、菽、稻 ;另一种指黍、稷、麦、菽、麻。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谷”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jì计,即谷子)、黍(亦称黄米)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从壳的音来的。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

国外输入的五谷杂粮:

豌豆(西汉-希腊)、胡豆(南北朝-西亚)、绿豆(北宋-印度)、玉米(明-美洲)、番薯(明-美洲)、高粱(非洲)

2、主食食俗(南人食米、北人食面)

 糗(qiǔ):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饭或面食粘连成块状或糊状。

糗一筐。——《国语·楚语》

舜之饭糗茹草也。——《孟子·尽心下》  饼:麦粉所制  飺zí :米粉所制

糗饵粉飺。——《周礼·籩人》  饵:米粉所制的饼状物

饵,粉饼也。——《说文》  粥:

 饡zàn:以羹浇饭,与今天的“盖浇饭”相似

(二)肉食 

1、肉食品种  牛羊猪(三牲):  狗:

 鱼:鲤、鲢、草、青四大家鱼 

2、肉食的制作  炙:烤肉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诗·小雅·瓠叶》 饮醇酒,炙肥牛。——《乐府诗集·西门行》

 脍:细切的肉

生肉为脍。——《汉书·东方朔传》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  醢hǎi :用肉、鱼等制成的酱

 羹: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

 脯fǔ :肉干,亦称“脩”

(三)蔬菜 

1、五菜

 葵、藿、薤、葱、韭 

2、其他蔬菜

 蔓菁(又称葑feng,俗称大头菜,)、萝卜、蒜、菰(茭白)、菘(白菜)、竹笋、苋菜、藤藤菜、大葱、花椒 

3、国外引进的蔬菜品种

 莴苣(西汉-地中海沿岸和西亚一带)、苜蓿(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和土库曼高地)、扁豆(汉、晋-印度)、大蒜(西汉-地中海)、香菜(西汉-地中海)、茄子(南北朝-印度)、菠菜(唐-波斯)、芹菜(中国古代称 为“胡芹”,唐代经丝绸之路由西域时传入)、冬寒菜(唐-非洲)、胡萝卜(元-英)、丝瓜(元-印度)、苦瓜(明-印尼)、花生(明-巴西)、番茄(清-秘鲁)、四季豆(清-南美洲)、莲白(清-地中海)、花菜(清-地中海)、土豆(清-南美)、辣椒(清-中南美洲)、洋姜(北美洲)、芦荟(唐时由波斯人传入)

(四)水果

1、中原地区原产果类

 樱桃、桃、杏、梨、李、柰、山楂、柿子、枣、板栗、

2、南方原产果品

 枇杷、荔枝、龙眼、甘蔗、香蕉、柚子、猕猴桃 

3、国外引入果品

 葡萄(西汉-欧洲)、石榴(西汉-伊朗)、核桃、西瓜(五代-非洲)、甜橙、酸橙、柠檬、花生、草莓、向日葵、苹果、椰枣(西汉-西亚)、芒果(明-印度)、菠萝(清-巴西)、腰果(20世纪30年代-美洲)、胡桃(原产于伊朗和阿富汗,后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五)酒和调料 

1、酒的出现

 夷狄造酒、杜康造酒、猴儿造酒

酒的出现,似可上推到新石器中期以前,《世本》称“仪狄始作酒醒变五味。”《战国策·魏策二》云:“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看来酒为饮料及调味品,至夏禹时已相当流行。

2、酒的品种

最早的酒属于谷物天然酒,谷类粮食受潮发芽变霉,由微生作用而引起糖化和酒化,大概至商代人们已从中悟出制造曲糵(niè)即酵母的酿酒新技术。商代不仅掌握曲糵酿酒,又能酿制果料酒。最晚到唐代,酒的品种就很多了。

3、调料:

中国自古以来到处都生长着丰富的调味品资源,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甘、酸、苦、辛、咸五味,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的积累与探索,创制了丰富多采、名目繁多的调味料,对饭菜饮馔的色、香、味的形成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 盐、梅、酒是最先出现的三大烹饪调味品。盐的始用当甚早。《世本》称炎帝时“宿沙作煮盐。”梅则主要利用其果酸作调料,梅酸具有收敛固涩、健脾胃、增强肝脏功能的作用。新石器早期人们已知利用梅酸。春秋以后,人们才发明了用粮食发酵成醋(古称醯xī)的方法。

 我国最早使用的辛辣调味料是姜、葱、蒜,古代还有一味常用的香料调味品花椒。《诗·载芟》:“有椒其馨。”  《洪范》“五味”中有甘。饴是麦牙糖,蜜是蜜糖。五味之甘,可能指这类糖。

 除此之外,还有酱油、豆豉、豆麦酱等等

 我国最早用于烹饪的油是动物油,称为“膏脂”,而最早使用的植物油是麻油

二、中国古代的饮食制度 

(一)、食器 

1、炊具  鼎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

鬲:古代煮饭用的炊器。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宋·沈括《梦溪笔谈》

镬:镬是古代煮牲肉的大型烹饪铜器之一。古时指无足的鼎。今南方称锅子叫镬。有三个足架空,可以燃火,两耳用铉(铜钩)和扃“jiong”(横杠)抬举。

传世的大镬有高达三尺的。西汉以后,灶的使用日益广泛,炊具逐渐变成无足的釜了。烧肉用镬,食用时还配套有鼎、刀、匕等。镬内的熟肉、鱼肉与羞鼎的美味肉羹调和后,用匕(长柄汤匙)取出放在俎“zu”(长方形木案,两端有足支撑)上用刀割着出吃。

甑(音增)甑就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来蒸饭的器皿,它的镂孔底面相当于一面箅子。甑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组合起来才能使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产生后,甑便绵延不绝,今天的厨房中仍能见到它的遗风。

甗yǎn,古代蒸煮用的炊具,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体称甑,用以盛粮,下体为鬲,用于煮水,即现代的蒸锅

鬶(音规)将鬲的上部加长并做出流,一侧再安装上把手就成了鬶,这是中国古代炊具中个性最为鲜明独特的一种,只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其他地域罕有发现,同鬲一样,鬶也是利用空袋足盛装流质食物而烹煮的,但它因有可以外泄的流和鋬而显得功能更齐全。

斝(音甲)外形似鬲而腹与足分离明显。陶斝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也是空足炊具之一。进入夏商周时期的斝变为三条实足,且多青铜制成,但已是酒具而不是炊具了,作为炊具的陶斝只存在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百年间,作为酒具的斝则盛行于商周两代。

2、食具

 簋,专指商周时期的青铜盛食器。在青铜器产生之前,此类器物是陶质或竹木质,被称为塯,或称土簋,功能与碗相同。簠簋之称仅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当时除作为日常用具外,更多地用作祭祀礼器,且多与鼎连用,以偶数出现,用来表示使用者身份地位的不同。与豆不同的是,簋专盛素食,秦汉之际,作为实用器的簠簋已不复存在。

簠fǔ: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

盘:新石器时代已广泛使用陶盘作为盛食器皿,自此而后,盘一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用具,直到今天仍与我们朝夕为伴。作为中国古代食具中形态最为普通而固定、流行年代最为久远的品类,盘包括了陶、铜、漆木、瓷、金银等多种质料。最为常见的食盘是圆形平底的,偶有方形,或有矮圈足。

碗、盂、钵碗似盘而深,形体稍小,也是中国炊食用具中最常见、生命力最强的器皿。碗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历久不衰且品类繁多。商周时期稍大的碗在文献中称为盂,既用于盛饭,也可盛水。碗中较小或无足者称为钵,或写作钵,也是盛饭的器皿,后世专以钵指称僧道随身携带的小碗,是佛教梵文钵多罗(PATRA)的省称,故有“托钵僧”之谓。碗或写为盌,如同钵写作钵一样,反映了同一类用具的不同质料。

盆:盘之大而深者为盆,从“锅碗瓢盆”这一习语中可知,盆是用于炊事活动的。但“金盆洗手”的说法,又表明盆也可以作盥洗用具,不过后一种意义的盆古代常写为鉴,形态上与盛食之盆也略有差异,新石器时代的陶盆均为食器,式样较多,秦汉以后食盆的质料虽多,但造型一直比较固定,与今天所用基本无别。

豆:盘下附高足者称为豆,豆即是此类物品的泛称,也专指木质的豆,陶质豆称为登,竹质的豆则做笾,都是盛食的器皿。新石器时代晚期即已产生陶豆,沿用至商周时期,汉代已基本消亡。青铜豆最早产生于西周而不见于商代。商周时期,豆均是专以盛装肉食的,广泛用于祭祀场合,故后世以“笾豆之事”代指以食品祭神,豆类器皿因此被称为“礼食之器”,用途甚明。

敦(音对):青铜质盛食器,存在于商周两代,盛行于春秋战国,进入秦汉便基本消失。敦呈圆球状,上下均有环形三足(或把手)两耳(或无耳),一分为二,盖反置后把手为足,与器身完全相同,同样用来盛装黍、稷、稻、粱类谷物食品。

俎:平板下安有足谓之俎。俎即可用来放置食品,也可用作切割肉食的砧板,故鸿门宴上张良自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其意昭然。新石器时代的此类食具尚无确切的发现,但夏商周时期的俎却多有出土,既有石俎、又有青铜俎。当时的俎也是祭祀用的礼器,用来向神荐奉肉食,所以常常“俎豆”连用,代指祭仪。

3、酒具

 人类的饮食是由“饮”和“食”两部分组成的,“饮”的远古起源是酒(茶的起源要比酒晚许多,一般也不作为饭食的组成部分),因此说起古代的饮食文化,自然离不开的是酒和酒具。

 盛酒的器具有:尊、壶、卣、彝、罍、缶等。 饮酒的器具有:爵、觯、觚、斝、觥等等。 尊是酒器的总名,凡酒器都可以叫做尊。

壶:盛酒器和水器。流行于商至汉代,用于装酒和装水。

彝: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

爵:古代饮酒器的通名,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左:兽面纹觚,通高15.1cm,宽10.7cm,重0.37kg 右:受觚,通高26.4cm,宽14.8cm,重0.93kg

耳杯是饮酒器,古称“羽觞”(shāng,音商),出现于战国时期,一直延续使用至汉晋,多为漆器。“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游戏。夏历三月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

饕餮纹觯,商代晚期,通高19.8,口最大径9.3,底最大径9.1厘米,椭圆。

二、中国古代的饮食制度 

(二)、制度 

1、饮食起源

 自然饮食阶段:生食(生食不经过加工)

 《礼记》:“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 调制饮食阶段:熟食(火的产生和使用) 烧烤——炮,煎——水煮

 总的来讲两大进步:火的使用和水煮的开始应用 

2、饮食发展

 1.有巢氏(旧石器时代):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 2.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主要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后烧;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 3.伏羲氏: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

 4.神农氏:“耕而陶”,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

 5.黄帝: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黄帝作灶,始为灶神。

 6.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

 7.汉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 8.唐宋:饮食文化的高峰,最具代表性的是烧尾宴(专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

 9.明清:饮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和发展,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3、饮食制度  日常饮食:

 朝食(饔yōng,专指早餐)

 餔食(飧sūn,晚饭,亦泛指熟食,饭食)

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滕文公》。注:“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  昼食(午饭) 宴请饮食:

 钟鸣鼎食:餐饮器具带有政治化的特征,饮具成为一种政治的手段和工具。《礼记·礼器》:“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  筵席礼仪:

三、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 

(一)、饮食与艺术 

1、取名 

2、刀工 

3、烹技 

4、调法 

5、食具 

6、环境

 总之,中国的饮食艺术常常在总体上力求做到:第一,风味多样。第二,四季有别。第三,讲究美感。第四,注重情趣。第五,食医结合。

(二)、饮食与人生 

1、饮食与家庭: 

2、饮食与社会:

 对“秩序”的体现功能:乡饮酒礼、根据身份来定桌席座次(主仆,男女不同席)

 对“礼”的体现功能:《周礼》:“礼,饮食必祭,示有所先。”(最早的礼:尊祖敬神)

 饮食行为异化(勾兑,腐败的工具,利益交换)

3、饮食与心理:

 对人际关系的“和”“合”功能。理论上起源于“五味调和”,以次求得“人和”,即社会生活得和谐(家,家族,宗族——和为贵、家和万事兴)

 把“吃”视为一种人生目的,“吃”已经不再是一种“手段”,而变成了“目的”。“千里做官,为了吃穿”,“民以食为天”。

4、饮食与宗教:

 沟通“天地”“人,鬼,神”(用饮食社交)

(三)、饮食与文化

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它具有如下四个特征:

1、中国烹饪技术发达,许多西方人看来不可食的物品,经过中国厨师的劳作,变得使人一见而食欲顿开; 

2、中国人的食谱广泛,举凡能够食者皆食,毫无禁忌; 

3、中国救荒的著述特别多,以备饥荒之年以野菜充饥之用; 

4、中国人将食的追求作为人生至乐来追求,吃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下载浅谈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变迁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变迁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美术史

    第一编 中国古代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时期美术 1. 美术起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 新石器时代美术发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3. 名词解释: 黑陶 彩陶 岩画 4. 作品分析:人面鱼纹彩陶盆......

    中国古代小说史

    《中国古代小说史》课程教学大纲 —、编写说明:本大纲编写依据和适用范围; 编写依据:在“中国文学史”基础课学习比较巩固的前提下,针对中国古代小说史做进一步的讲述。提高学生......

    中国古代服饰的变迁5篇

    中国古代服饰的变迁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丰富积淀﹑绚丽多彩的艺术宝库。中国服饰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先民得以......

    大连理工中国古代建筑史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古代建筑史 1下面哪种建筑不会出现在佛寺中鼓楼斋堂 宰牲阁藏经阁 2关于大明宫的使用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唐太宗李世民起的所有唐朝(及武周)皇帝均居......

    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本专题考点范围:第一章第二节,第二章第一节,第三节,第四章第四节,第五章第二节第四节五节六节,第六章第一、三节。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

    中国古代真实吃人史

    www.xiexiebang.com 中国古代真实吃人史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说封建社会的历史每一页都写著“吃人”,那是指广义的吃人,即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戕害、压抑人性,具有吃人的性质。......

    中国古代制度史范文

    一、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 1、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发展历程 皇帝制度自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开始创立,经过历代王朝的不断发展、强化,直至1911年清宣统皇帝逊位......

    华侨大学变迁史[大全5篇]

    华侨大学变迁史 学号:1513111023 姓名:林育鑫 简介 1960年,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这所由“中侨委”创办的中央部属高校诞生了,他名为华侨大学。华侨大学建校以来,取得了许多荣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