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互联网 汽车后”的冷思考(定稿)
“互联网+汽车后”的冷思考
这是一个被预测规模近万亿的庞大市场,与目前国内正朝着2亿辆进军的汽车保有量相伴而生。近期,政府工作报告里一个“互联网+”的讨论热潮正席卷各个行业,本已热门的汽车后市场在互联时代更被各方看好,互联网和汽车后市场的结合是未来这一领域的四大趋势之一。
有分析指出,因为汽车后市场主要针对的是售后维修客户,易耗件更换频率高,导致后市场用户粘性高,用户流量足够大,因此后市场用户与车联网可以有效对接,后市场平台也可以与车联网平台可以打通,互相引流,互联互通,最终可共同服务平台运营商。
“互联网+汽车后”必将越来越热,却并非刚刚开始。近年来,被互联网不断渗入的汽车后市场正不断催生新的产业商业群落,不少新生创业型的企业脱颖而出,长期处于离散、分化的产业规模正在重新整合聚集,风口已现,资本集结,门外的“野蛮人”已然登堂入室。
“互联网在影响着这个行业,而这个行业的互联网是最难以说清楚的,因为这个行业是需要落地的”,雅森集团总裁谢宇表示,“所以O2O最终的落点,归到最后就是两个,一个是制造厂,一个是门店,其他都是过程,都是这两者之间的通路。回头看看,在其他的领域、其他的行业里都是这样的。”
“互联网+”更多意味着跨界与融合,焦虑或狂热都无法让这个热词最终落地。不少汽车后市场人在冷静的思考和反思中不断求索,被“互联网+”了后带来了什么?如何实现“互联网+汽车后”的最大价值?
一个投资人对产业互联的反思
看起来是一个投资人在大谈汽车后市场的投资机会与误区,但我们从中不难读出一个对产业心怀敬畏的投资方对这些年“互联网+汽车后”热浪下种种乱象的反思。复星昆仲资本投资副总裁卢山在Asworld2015(第三届)汽车服务世界大会上表示,在产业互联阶段,核心依然是产业,机会在于用好信息技术。
互联网2.0向3.0
投资者和汽车互联网创业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的目标。相同之处在于,我们都希望把这个产业做大,把每个公司做成功,而不同目标是,资本希望得到更多经济上的回报,而很多传统线下连锁店也好,美容店也好,有着不错的收益,有很好的现金流,它并不着急上市,并不着急跟资本走得太近。
前一段时间大家都在讲O2O,O2O这个名称本身就很怪,它和另外一个词互联网思维一样,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我感觉,所有传统行业的人就被忽悠住了,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还原它的本质。它实际上就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交接另外一个互联网时代的点,即移动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交接的点。
移动互联时代(互联网2.0)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有三个:阿里巴巴上市、陌陌跌破发行价、手游公司IPO不顺。2011年是移动互联网起步的时代,彼时智能手机的用户或者说手机上网用户量只有几千万,但移动互联网用户已开始高速增长,到现在即使是中国四五线城市或者村镇,手机不上网的用户的比例已经非常非常低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讲的概念特别简单,即流量,流量就是用户,他们希望把用户从PC端拽到手机上来,抓住他们的眼球,在这上面变现,这是移动互联网本质的逻辑和核心。
其实从O2O这个概念开始盛行的时候,产业互联网(互联网3.0)的大幕已经开启。外在现象是O2O的各种乱飞,但其本质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传统产业利用信息化技术提效率、增收入、降成本,以用户为导向提供极致服务,它的背后原因是野蛮增长的时代终结,供求关系已发生转变,需求从“有无”变“好坏”。我认为,在这个阶段,核心依然是产业,机会在于用好信息技术。
机会与误区
曾有很多人问我,你们投汽车、投互联网房产等产业是不是在跟风?其实不是的,我们认为产业升级的时代已经来临了,我们必须去做这些事情。作为资本,我们会有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和判断可能在汽车人面前是很可笑的,也可能会得罪人,但是我认为,有观点总比跟风强。
很多互联网人去做汽车行业,较为普遍的概念是做高频、要轻,高频打低频,流量变现。在这方面,我们觉得有点“扯”,关于高频,汽车行业其实并没有那么多高频的事情。难道可以让汽车一周一个月去做一次保养吗?除了洗车、加油,我们认为,车后的事情一定轻不了。另外,很多人想把模式做轻,但做轻的同时很可能就失去了根基。在投资汽车后市场项目的时候,我们更看中模式够不够重,够不够接地气。
我们在选人方面,更倾向于汽车人加互联网人。我们不要不思变革的汽车人,很多汽车人有很多想法,想在渐进中有所提高,但那些没有变革意识、认为保持原样就能做得很好的汽车人会有一些危险。另外,目空一切的互联网人同样危险,他们认为烧钱一定能把事做成。还有就是假汽车人,我曾遇到很多项目人自称是汽车人加互联网人的组合,其实可能之前只是做汽车销售,现在打算做维修保养,但其实这两者并没什么关系。
很多公司在免费烧钱、冲量、快速地扩张,冲量就好比给几个人每人一百万元,看谁能在最短时间把钱发掉,有人说我快,3秒钟发完了,还有的2秒钟发完了。在汽车行业,只讲速度其实没有意义,我们更应该看到量和质的问题,烧钱不能烧出来没有质的量。因为汽车行业很多时候做的是用户的信任,用户可以不在乎钱不在乎品牌,但是能不能把用户黏在服务的实体上,如果不在服务中考虑如何做用户的口碑,如何把用户信任黏合在一起,这样简单的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一天几百单的量不算什么,关键是在一个周期里面有多少用户有了复购率。有两个忽视现象也比较多:对技师以及对人、消费者、车主的忽视。当我们忽视这两类人的诉求时,我们很难把服务做到极致。例如,近年来房产行业最大的变革之一就来自中介行业对经济人的认知,他们要打造明星经济人,弱化二手房经济公司,比如一个店里面贴的是明星经济人的照片。
如何解放和尊重手艺人是我们要重视的,北大一位教授已经写了一本《海底捞你学不会》,我们之前认为饭店的小工们是最底层的工作,不监工他就不好好做,但当我们真正尊重他们时,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近期很火的“小米家装”反映的是对消费者的重视。
总之,我们看重对产业有敬畏心,把互联网技术用在刀刃上,为车主提供极致服务的项目和团队。另外,我们认为产业资本在这个时代是会有机会。钱谁都有,但产业资本不仅给钱,更重要的是产业资本可以带来产业资源的价值,可以做到与跟被投企业1+1大于2,产业资本对产业的理解,以及对传统产业发展规律的把握,将帮助到跟投企业。
(根据卢星在会上的演讲内容整理)
互联网风口的鹰
“现在很多人都说,只要站在互联网的风口处,猪也会飞起来。我们不这么看。康得新人认为,只有雄鹰才会飞得更高。”在2015第五届中国汽车消费论坛暨互联网汽车创新峰会上,康得新集团首席执行官徐曙、光学膜产业群副总裁李玉从传统制造业人的角度与我们分享了对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思维的感悟、思考与探索,在信息高度透明的互联网时代,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里,仅关注一点远远不够,打通全产业链才有更好的发展。作为2001年就成立的窗膜生产企业,康得新已经设立了互为上下游的七大光学膜事业部,同时面向市场供应终端产品,具备技术、产品、成本和运营的垂直整合能力,打通了汽车窗膜的前端、中端和后端全产业链。
产业升级的机遇
《汽车纵横》:当前热议的“互联网”、“经济新常态”等词对康得新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意味着什么?如何看待当前这个产业互联网时代?
徐曙:现在最热门的一个词就是互联网。过去的2014年是一个新思维、新名词,即所谓颠覆、所谓机遇和挑战来得最多的一年,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多的新商业模式,带来了一些创业的机会。同时,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给传统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无论是行业还是新兴行业,产品制造产业还是纯互联网企业,互联网给整个社会带来的都是两个词,挑战与机遇。
还有另外一个现在提的非常多的词叫新常态。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后,中国进入转型期,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如何从过去传统的人口红利、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真正转成以自主技术以及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我个人的看法,这才是整个中国产业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其次才是互联网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没有好的产品,那么互联网上运行的又将是什么呢?
中国经济里制造业正在从微笑曲线变成苦笑曲线。实际上我们两头非常低,利润非常薄,如何改变这个现状?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断进行技术和制造能力的转型升级。恰巧我认为互联网时代,一个信息高度对称、高度透明的时代,恰恰是我们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机会。康得新集团正是在十几年前,立足于中国,面向全球,打造了一个先进高分子材料的产业基础平台,我们拥有自己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核心制造能力,可以进入到很多领域的。实际上材料工业是我们国家相对比较落后的,恰恰是我们的制造业国最需要发展的一个产业,因为它是一个基础。没有好的材料,何来好的产品?
新的引擎
《汽车纵横》:现在各行各业都在猜测或是断言谁是被互联网颠覆的下一个行业,关于“互联网颠覆汽车产业链上的制造业”的说法也很多,作为传统制造业人,个人对此是否感到恐慌或茫然?是否认同“颠覆”这个说法?
徐曙:我个人认为,互联网更多的给我们带来的是机遇,如果我们以这样的心态去看待它,我们就不必恐慌。实事求是地讲,在2013-2014年,我有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大家对互联网的宣传我觉得是片面的,片面在很多东西是架构在空中楼阁上,它脱离了一个最核心的基础,就是我们的产品,如果没有好的产品,我认为是不会有好的互联网公司的,就如同现在淘宝面临一个比较尴尬的假货问题。为什么我们淘宝上提供给我们的不能全部都是性价比非常好、实实在在给老百姓带来实惠、使大家过上高品质生活的产品呢?我觉得这正好是传统制造企业能够和非常优秀的BAT等互联网企业去合作的基础,是我们要发展的方向。
李玉:我们消费者的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过去我们买东西,还喜欢在线下,但如今有谁没有在线上买过东西,或者有几位在买东西之前没有在线上进行过搜索,进行过比较?这种消费行为的改变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也使我们制造厂商必须进行一些改变。
我们传统行业表示有点懵了,其实我们最开始的心态是一种恐惧,我们没有经历过这个行业这么快速的发展。例如汽车窗膜,从上世纪60年代发明这个产品到现在,产品更新得并不快,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客户要求我们必须快速改变,所以我们必须要适应这种改变,假如你不能快速改变,你将被这个世界所淘汰。有一个赌局非常有名,就是去年CCTV经济人物颁奖时,格力的董明珠女士和小米的雷军先生打了一个10亿的赌,很多人把它变成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对抗。其实真正从我们制造业来看,我们不是这样认为的,我们认为他们追求的不是一种对抗,反而是一种融合。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可以看一看,在他们打完了这个赌以后发生了一些事情,小米和美的合资了,小米在从互联网向制造业渗透,董明珠等电器行业巨头也在不断加强自己的电商网络,在往互联网这个方向渗透。我们不认为这两个人会有什么样的真正PK的结果,我们只是认为,他们推动了这个行业的思考,制造行业对互联网行业的思考,互联网行业对制造行业的思考。
对于我们制造行业来说,互联网变成了一个新的引擎。过去我们行业的发展最主要的引擎是技术创新和进步,以产品为本质,以制造为基石,但是今天互联网打破了我们很多的思路,改变了很多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原来我们想打造一个新的品牌,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积淀,需要我们不断积累口碑,但是互联网把很多过去不能做的变成了现实。大家可以看一看,四年前有谁知道小米这个品牌,但是今天你可能没有小米手机,但是你不可能不知道小米这个品牌,互联网把这个世界彻底改变。所以,互联网不是来颠覆制造行业的,其实它恰恰是给制造行业提供了一个巨型平台。
锻造“华为+小米”
《汽车纵横》:您认为,互联网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思维下应如何去发展自己?
徐曙:互联网改变不了的是商业的本质,商业的本质或者商品的本质是什么,是商品的品质和商品的服务。但是互联网可以改变流通的方式,改变我们企业经营过程以及生活过程中信息的传递方式,比如德国工业4.0一直在推的人工智能,以及我们工信部提出的两化合一等,我觉得这是真正的互联网的思维,这是我理解的互联网的本质。当然,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模式也是非常值得我们传统制造企业去学习的,比如小米提到的专注、以客户为中心等,我们可以用它来改造我们的思想、思维,指导我们发展自己企业的核心业务。其实康得新在今年的总结规划中,我们也花了非常多的时间来探讨如何去看待互联网思维,如何去看待互联网商业模式。
李玉:去年有一个很流行的话,说你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会上树,但是我想说,如果真是猪上了树,它也得掉下来,其实真正风口上能够去搏击的,还是真正的雄鹰,还是那些有制造实力、有能力引领制造行业发展的企业。康得新在汽车窗膜和很多新材料领域就是要做这样的雄鹰。我们也希望能够把康得新窗膜打造成窗膜行业里的“华为+小米”。
《汽车纵横》:具体到近两年热门的电商“O2O”模式,您认为汽车后市场O2O现阶段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切入点会是那项业务?对于窗膜这类质保期较长的产品,如何去增加用户的黏性?
李玉:O2O对大家都是个新生事物,发展很快,谁能先找准方向避免犯错误,谁就能占据领先优势。风投的涌进更能说明大家看好后市场。我认为O2O是整体向上的,我相信更多的人会加入进来。O2O和汽车后市场都是和服务相关的,不是简单的产品制造,所以上升空间很大,而且是爆炸式上升,一定有少数企业做的非常成功。
对于O2O模式我们势在必行,因为它确实给客户带来了便利。我们认为业务本质是让客户觉得更方便,同时可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让客户节省成本。当然,作为贴膜行业,会有局限性。因为贴膜需要整洁的环境,即使膜好,工人手艺也很好,也可能因为空气中的灰尘影响贴膜效果。所以目前比较流行的O2O对我们来说,实行有些困难。但这些并不能说明窗膜不适用于O2O,我相信社区化及APP将来更可能是O2O的切入点。
我们的质保时间约为5年-10年。因此对于现在都在讲的客户粘性,窗膜质保时间太长确实不好实现。所以我们还会陆续推出更多新产品增加客户粘性,比如我们有碳纤维用于汽车制造业。还有智能显示类似沃尔沃的防撞系统,纠正偏离航道。另外还有柔性显示系统,特斯拉屏幕很大,不久的将来会做出曲面的。还有裸眼3D技术,可以运用到导航里面。康得新会以车主为核心,发展系列产品。
用户思维下的转型
一曲《从前慢》在今年春晚后迅速走红,对于许多汽车用品生产企业而言,那个产品更新换代慢节奏的时代真的只能是歌里的“从前”了。被“互联网+”了的行业就像进了一条快车道,所有身在其中的企业,无论是豪华超跑级别还是低速小电动一流,也许只是一个弯道没过好,就迎来毁灭性打击。
“过去做一款产品卖五年十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可能三个月产品款式没有更新,消费者就不再感兴趣了。”尼罗河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尼罗河”)董事长职永涛就对此深有体会,在展台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感慨,互联时代的世界的确变得很快。
尼罗河成立已有25年,至少是目前国内汽车坐垫市场上公认的历史较久、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企业之一。因为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这种快节奏,因为伴着互联网长大的“80后”、“90后”已经渐渐成为主流消费人群,职永涛尝试着用互联网思维最核心的“用户思维”,重新为这个老牌企业做出改变:“针对市场需求,我们主动调整原来‘商政’形象定位,重新打造具有个性化、快速化、时尚化等特点的‘快时尚’产品形象。以前我们的口号是环保、健康,现在改成快时尚路线,即研发速度要快,产品则要时尚丰富多彩。”
伴随着路线及产品形象调整的,是一个新品类的诞生。在2015雅森用品展现场的优衣座系列新品发布会上,职永涛向各方提出了“汽车座衣”这个新名词。据他介绍,这个新理念是将人?衣服和概念融入汽车坐垫,从而达到更贴服化,更人性化,更美观的效果。优衣座系列产品不仅具有目前市场上3D、4D、5D等专车专用坐垫的优点,相比之下还更透气,更方便安装,更易清洗。按照他的想法,以后的车内座椅也可以像人一样“换身衣服,换个心情”。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出现,消费群体也发生了变化,他们要求产品更新快、更时尚,但价格要适当便宜,可以来回调换。”因此,尼罗河的调整思路也包括让这类产品在价格上更加“接地气”,以求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你想得到的产品我有,你想不到的产品我也有。”职永涛希望,这个新开创的汽车用品品类能够为汽车坐垫的发展开辟新方向,给汽车内饰“加分”、“添彩”,特别是针对豪华车少用坐垫的现状,他认为,“豪华车主很多不是没有需求,而是有需求但没有发现更合适的产品,我们会推出专用款占住豪华车市场,给广大中、高端汽车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空间。”目前,尼罗河虽然仍以汽车后市场为大本营,但“近来我们也在接触一些前装市场,我们计划在4S店、整车企业方面做重点推广”。
从迎合消费群体到定制专用服务,再到为用户创造需求,“用户思维”实践起来并不容易,70后的职永涛首先改变的是自己,“我们要有80后、90后的心态和精力,以和现在主流消费者相同的心态来做产品,眼光和意识才能更贴近消费者。”而所有消费者最基本的诉求是对产品本身。职永涛强调:“我们目前的发展路线是‘快时尚’,是提升新产品的上市速度,但前提是保证材料的环保、健康,即便不给车内人员带来更多好处,至少也不应增添有害物质,这是一个产品、一个品牌最起码的门槛,我们不再着重提‘环保健康’,只是因为环保是再正常不过的基本要求。”
记者在尼罗河展台的一角驻足良久,这个被搬入展场的工作室里,一名中年女工正在柔和的灯光下飞针走线,神情专注淡然,仿佛展台外喧嚣的音响、鼎沸的人声、来来往往的围观人群都与她无关。据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女工身边的尼罗河产品原材料均为棉毛丝麻等天然产品,包括目前流行的亚麻、竹纤维等。而且尼罗河一直沿用一些手工的古老技法,比如一套尼罗河凉垫,编织师傅一人要花费一周时间才能完成,每款凉垫经线纬线的编织方法,皆是45x135为结数。也许是大工业化生产时代太多的化学产品搞得周围环境危机四伏,人们对天然、手工产品的认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过。无论互联网如何“+”,无论是手工还是今后更为发达的智能、柔性技术,“工匠精神”是任何一个生产制造企业都不可或缺的。
服务人的“静”
“汽车后市场经过2年活跃期后,在2015年将是一个小结。2013年开始,天上有很多猪在飞,2015年会有很多猪掉下来。我们线下人,包括行业内人,可以通过2015年总结一下掉下来的猪,是因为什么情况掉下来的,是被风吹得很高肚子饿掉下来的,还是互相PK掉下来的。”作为一个互联网时代以线下为主的汽车后市场服务人,美车堂总裁林强的想法和做法在这一领域很具代表性。这个企业曾用10年时间从一家洗车店发展到300余家直营连锁店,现在已从汽车美容店转换成以汽车服务中心为定位的店面,涵盖快修、保险等业务,同时也有修理厂。然而,转型仍在继续,静心做好线下门店却是不变的。
近年来与互联网有关的主题都非常热。我一直认为,不管分不分线上线下,我们是以线下为主的一个企业,好多人会觉得,近几年做线下是不是很亏,我们的速度是不是慢了?对此,我在想,线下互联网化为什么?是为了去融钱还是为了去赚钱?
通过线下互联网化去融钱,这条路是否走得通?三年前,美车堂接受了太盟的投资,那时投资方告诉我,如果只有两三家店就要互联网化去融钱,机会并不大,因为基因不好,没有腾讯、阿里五年八年的从业经验,即便企业的人有互联网思维,投资方不相信。
但用互联网赚钱,这个其实很容易做到。互联网人砸钱改变了很多消费习惯,这其实对我们线下店面有直接帮助。但关键是,我们个体户老板对盈利20%的钱,现在还在乎吗?现在店面老板更多在乎是谁一下融了几百几千万美金?
线下门店能做的是什么?顾客需求已经改变。现在所有顾客,已经能通过手机提前24小时告知明天要到店里做什么,这些基础的东西容易实现吗?另外,客户今天来你这里洗车,明天想来做什么,这个我们是否能够提前得知?店面需顺应顾客需求变化满足客户。但目前,多数的门店仍停留在客户的需求必须等到店沟通后才能知晓,如果对于几年的老客户连这些都做不到,我们还说什么互联网化呢?所以大家先要静下心来。线下门店能开到今天不倒闭,还能赚钱已经非常不容易。互联网企业如此之多,赚钱的永远是排名最前的几个尖子,大部分未来还是要被淘汰的,线下人应放好心态把线下门店做好。如果把门店做到在线下龙头老大一样的地位,在区域里有足够连锁规模,互联网、基金、钱、客户都会来拥抱你,你拥抱别人是一个态度,你做成了别人拥抱你是一个行动,如果真正能静下心,把线下门店做好,躺在家里也可以等到别人敲你门来抱你。
不管线上线下,汽车后服务人只是从业切入点不一样,我们做线下门店,从门店顾客开始到线上,我们也在做转型。我们早就成立线上部门,已筹备两年,今年也将会有APP产品上线。2015年就是从线上往线下做,最终一体化。其实,客户入口不是只有互联网上才有,线上入口,线下入口,复合的入口,入口本来就是多元的,不管通过什么手段,2015年应该会有更明显的轮廓。(根据林强在Asworld2015第三届汽车服务世界大会上的发言内容整理)
第二篇:“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冷思考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冷思考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下,“互联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但其成功几率却不足5%,这不禁引人反思。文章基于“互联网+”大学生创业的深入研究,提出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制约因素,如:创业机会日益减少;“网贷”平台良莠不齐;网络安全问题突出;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等。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让大学生有效地规避风险,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制约因素;风险规避
一、引语
近年来,艰难的就业形势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还没出校门就未雨绸缪,急着想抓住各种机会为创业打下基础。据麦可思研究院对2012—2016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情况的分析发现,5年来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平稳上升,从2012届的2.0%上升到2016届的3.0%。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分别从2012届的1.2%和2.9%上升至2015届的2.1%和3.9%,2015届与2016届持平。[1]而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无疑为大学生创业模式提供了动力。巨大的市场潜力,也使得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高涨。殊不知,一些不正规的中介公司,甚至骗子抓住了大学生这种急切的心理,给他们设置陷阱诱其上钩。
二、“互联网+”的背景与优势
(一)背景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基于此迎来了创业狂潮。[5]那么何为“互联网+”?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化技术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创造出新的生产方式、产业模式和商业生态系统。
(二)优势
1.网民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最近公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992万人,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6.3%!手机成为我们日常上网不可或缺的设备。[3]
2.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近年来,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涉及税收、贷款、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以及创业指导服务等诸多方面。不仅如此,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1部门发出的《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份指导意见将给劳动者创业带来的好处包括降低了创业者市场准入门槛,获得更多的能力培训、融资渠道拓宽以及更有利的市场环境和公共服务。
3.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从小接触互联网使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网络之于他们,如鱼得水,运用自如,能敏锐的捕捉到个中蕴含的创意想法与商机。此外大学生有强的领悟力,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善于接受新事物。思维活跃,创意无限,能将所学的知识很快转化为能力,进而创造。[2]
三、“互联网+”大学生创业的制约因素
(一)创业机会日益减少
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对制造生产行业和消费服务行业等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就使得创业机会大大减少。况且,“互联网+”思维已经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如:互联网+工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商贸、互联网+通信、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等,这使大学生运用“互联网+传统行业”受到了不小的挑战。[5]再加上金融危机对我国很多企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银行借贷、资产通缩、投资无力、消费疲软等现象依旧亟待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创业还需要面对来自国内汇率、信贷和税收调整的诸多矛盾,创业形势依旧严峻。
(二)“网贷”平台良莠不齐
创业是一项对资金需求较大的活动,而大学生普遍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创业资金不足成为大学生创业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而伴随着互联网经济兴起,小额、快捷的“校园网贷”深受大学生的追捧。但随着参与人数增多,其负面效应和金融风险也开始不断显现,而且愈演愈烈,“校园网贷”**不断,成为社会和舆论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不法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了大学生这一群体,由于在校大学生涉世未深,对各种安全风险和诱惑难以抵御,一次次落入网贷陷阱,悔恨终生!“裸条”借贷、虚假套现、刷单负债等问题对校园安全和学生权益带来严重危害,校园网贷的危害可以说是擢发难数!
(三)网络安全问题突出
我国的网络发展迅猛,但网站安全建设却处于初级阶段,多数网站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安全漏洞,很易遭到“黑客”攻击,并且一旦受到破坏,恢复起来比较困难。伴随着“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融合,网络上的数据呈爆炸式的急速增长,不法分子利用系统漏洞、植入恶意程序、诱骗网络用户访问系统连接等方式获取网络用户的重要隐私信息,以此获取不法收入。中国互联网协会23日发布的《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从2015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的一年间,我国网民因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6]大学生创业者大多法律意识的薄弱、自身安全保护意识较为缺乏、对于各种欺诈行为难以分辨、对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不足,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网络信息真假难辨
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每天出现了海量的信息,大家被动地接受。打开手机,微信朋友圈里、信息发布平台的APP中,各类理财、加盟、投资等方面的信息不断刷屏;自媒体的兴起,更是让网络信息量与传播速度飞速增加。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假消息泛滥,甚至谣言也在飞速传播。
而大学生创业者要透过层层虚假的消息找寻消商机绝非易事。网络平台虽然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一条便捷之道,但虚拟的网络世界深不可测,陷阱重重,一着不慎,就可能血本无归。
(五)媒体的报喜不报忧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增多就业难问题的日益凸显,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流。于是,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报道席卷而来。但是,纵观这些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并不能完全如实地反映当前大学生创业的整体现状,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现在绝大多数的创业报道都是关于成功典型的,而对创业失败者的报道却特别少。如此,在大众的意识里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认知:大学生创业其实并不难,如果你敢于创业,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调查显示只有不到5%的大学生创业者才能取得成功。
媒体往往是报喜不报忧,大谈成功,不谈或很少谈及失败。[7]其实,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大学生创业也一样,并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及时发现问题,进而及早地解决问题。失败的创业故事不一定传递的都是负面的信息。从另一方面来说,别人失败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来讲才更加珍贵,正如俗话所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四、制约因素的应对措施
(一)政府企业合力鼓励创业
1.政府。(1)政府指定落实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方针,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鼓励、保护大学生创业。(2)构建大学生创业信息服务体系,协调各个部门工作,深入分析挖掘创业机会,为大学生指点迷津,指引方向。(3)政府还可以积极拓展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渠道,建立多种创业基金,联合社会人士使得大学生创业融资多元化。
2.企业。(1)大学生想要创业困难重重,企业如果能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这对大学生创业是非常有帮助的。大学生可以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到企业的现实状况,进一步确定今后的创业方向,并能提高创业的成功率。[4](2)企业也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指导和硬件支持,让他们在实践中自己摸索。(3)企业可以联合高校创业中心,通过企业与社会各界的外部联系,形成一个高校、社会、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高效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信息资源帮助。[6]
(二)规避“网贷”风险保障创业
1、在校大学生应多学习校园网贷风险防范知识,进一步提高防骗技能。(1)大学生应当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在提高警惕意识的同时也应不回避新生经济事物,以便自己在步入社会之前提高在金融、消费等领域的敏锐性。(2)认识高利贷陷阱,零门槛、无抵押,最快三分钟到账,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大学生的合法权益。(3)自行了解金融信贷和网络安全知识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2.高校应加强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力度。(1)高校要普及信用知识,对大学生普及必要的经济、财务知识,认识经济的增长规律,来增强在校大学生信用意识。(2)建立大学生校园网贷保险机制,借助于社会的力量降低网贷平台的经营风险。
3.监察机构应加强对网贷平台的监管力度,打击取缔不法平台。加强网贷平台业务拓展过程中广告用语的规范,对于煽动性、言过其实甚至是虚假性的广告,坚决禁止并追究广告发布者的责任。最后,高校的网贷安全知识普及的责任重大,监察机构和网贷平台应共同努力,还大学生一个清静的校园。
(三)排除避免网络安全隐患
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力度,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1.课上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主要渠道。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大学生网络安全现状,对他们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防患于未然。2注重课后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例如:开设网络安全专题讲座、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强化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技能和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力度,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技能,帮助大学生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四)提升网络信息甄别能力
对于创业的的学生,掌握海量的信息是前提,但如何保证其获得信息的质量,就需要提高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1.高校教师要特别注重教会学生辨别信息的真伪、优劣,培养大学生的网络信息鉴别与判断能力。2.学校要从教育的角度扬利抑弊,帮助、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去分析不良信息产生的根源并认识其危害。为此,高校创业中心教师应及时了解新兴事物,为学子分析利弊,教其辨别是非。
(五)媒体全面报道“以人为本”
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强大主力军,他们的发展关乎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未来。因此,媒体在报道大学生创业时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更加慎重的态度,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更为全面的报道,而不是一边倒的片面报道。[7]媒体如果只是片面地给大学生描述创业的美好前景,渲染创业成功者的风光和收获,却少了对创业的科学分析,理性引导,更没有全面的展示创业的不易与坎坷,那么会导致大量有志青年受到打击,更有甚者,或许是一辈子的阴影。
五、结语
总的来说,“互联网+”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它有着毋庸置疑的优势,当然也有文中提及的诸多的制约因素,而与其相对应的解决措施能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利于大学生规避创业风险,进而提高其创业成功几率。
参考文献
[1]
黄敬宝.中国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综述[J].改革与战略,2011,27(11):183-186.[2]
亓传伟,陈佳.“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创业[J].教育与职业,2016,(4):76-77.[3]
徐明.“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与路径优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5):49-55.[4]
黄荡.当代大学生创业如何发挥新媒体优势[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09-210
[5]
徐争荣.“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的创新与机遇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5(5):1-5
[6]
吕宏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1):101-104
[7]
吴远征,李璐璐,董玉婷.大学生创业的综述——研究、政策与发展.中国林业教育,2015,33(6):1-7
第三篇:互联网金融“盛宴”下的冷思考
恒昌财富,您身边的理财专家!
互联网金融“盛宴”下的冷思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3月表示,对新生的、特别是科技促进的金融业一直是支持的态度。对于互联网银行出现的探索,央行的态度应该是给予支持的。互联网金融已不是时髦词汇,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目前绝对是最旺盛的时刻之一。P2P理财平台的发展已让所有人惊讶于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的势头。措手不及了吗?这场金融与互联网结合的大戏才刚唱响。
金融搭上互联网快班
互联网金融,并非互联网+金融这么简单,更不是单纯利用互联网技术的金融活动,而是基于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正是因为互联网有着“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和特质,金融业通过这个媒介,才能具备更强透明度、更高参与度、更好协作性、更低中间成本、更便捷操作等特征来弥补其不足。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这样的蓝图成为了可能。尤其是数据产生、数据挖掘、数据安全和搜索引擎技术,是互联网金融的有力支撑。云计算和行为分析理论使互联网上金融交易形成的大数据挖掘成为可能。这些技术的发展极大减小了金融交易的成本和风险,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边界。就如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平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可以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
在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早已有成功先例。1995年10月,“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开业,这是在互联网上提供银行金融服务的第一家银行。它主要面向美国的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多种服务,包括低现付抵押和无低现额支票账户服务等。开业后的短短几个月,即有近千万人次上网浏览,给金融界带来极大震撼。于是更有若干银行立即紧跟其后,在网上开设银行。随即,此风潮逐渐蔓延全世界,网络银行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在中国,网银是金融互联网化的一个开始,金融与互联网二者的深度融合,才刚刚打开探索的大门。根据易观智库的调查,2011年,中国网上银行市场全年交易额达到780.94万亿元;截至2012年底,网银注册用户数达到5.64亿。网上银行很好地解释了金融与互联网结合的威力——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数据显示,68%的用户使用网上银行替代了一半以上的柜台业务,部分银行网银替代率甚至超过85%,极大缓解了银行柜台业务的压力。
商业银行相对领先地对互联网金融的到来做出了及时反应,这一过程当中各家银行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深化,纷纷推出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不仅扩展和完善了传统的银行渠道体系,为客户提供了便利,各家银行也通过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增加了不少中间业务收入。
第四篇:从互联网中探讨汽车网络营销
据中国B2B研究中心报道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中国汽车市场第一季度却开局良好,同比去年,汽车销售呈现增长局势。这也让正在进行的上海车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汽车行业的信心之展。根据各种公开的信息,今年上海车展的规模将创下历史最高,与之前不景气的美国底特律车展和日内瓦车展形成鲜明对比。随着汽车企业新产品的不断发展创新,以及中国依然存在的巨大市场潜力空间,汽车企业如何进行创新营销成为新的议题,特别是在中国互联网用户不断增长,网络行为越来越丰富的背景下,汽车企业必须找寻与互联网平台的对接。
互联网在中国的真正的成长时间差不多也就是10年的时间,但是这10年时间积累的接近3亿的中国网民已经形成了中国的互联网文化。汽车行业过去利用的各种传统营销手段,比如硬广告投放、试乘试驾、4S店的服务体系建设、公关活动、车展等等,其中大部分的营销,目标不是针对产品本身,就是针对品牌的影响力的宣传,尽管其中也涉及到部分品牌价值的传递,但是对于消费者文化内涵的挖掘却依然不够。这些手段如果照搬到互联网上,显然很难起到该有的效果,因为中国的互联网已经形成了新的网络文化和网络语言,所以对于汽车企业来说,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互联网文化中的汽车符号以及汽车语言,例如,在网络空间中,每个汽车品牌都有新的符号体系,比如人们谈论凯美瑞时候,网友更喜欢用“凯凯(Kai Kai)”,谈论福特福克斯的时候,更喜欢称呼为“小福(little Fu)”、“福福(Fu Fu)”,对于帕萨特,则简称为“PST”,从这些网络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出汽车品牌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同时也能看到互联网的空间中,人们对于汽车的感官认识不再是从技术角度、产品功能的角度,而是从消费情感的角度,这也就意味着汽车在互联网上的营销要更多的从拉近消费者距离、塑造亲和力、激发消费者渴望、建设网络空间中的汽车品牌文化,才能让消费者与汽车品牌的距离缩短。
汽车相比其他消费品而言,凝聚了一定的复杂技术和工艺,同时代表着一种新的语言,因此消费者的购车决策,就分为关注信息、比较车型、购车决策、购车后等阶段,而今天的中国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对于网络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因此消费者会通过网络来进行调查研究,甚至很多消费决策是在大量网络信息比较之后做出的。在不同的阶段,消费者关注的信息有所差异,比如在购车前期,产品品牌、价格、车友的切身感受、网上的推荐等等就很重要;在比较阶段,不同车型的优劣势、性价比就很关键;在购车后,售后服务、维修费用、汽车保养等等信息就逐渐变成关注热点。有意思的是,在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做的调查中,一个消费者从开始要购买汽车,到最终做出购买决定,平均花费时间为154.5天,而在购车后的49.6天中,消费者还会有一段兴奋期,需要与朋友分享自己切身感受。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一个在网络上可以实现“全周期”“立体化”“全面性”的信息平台和信息模式就可以影响到消费者,因此汽车企业对于网络营销的应用需要同互联网本身进行充分的有机结合,比如通过广告、视频、博客、论坛、资讯、展示等等方式来实现全面的信息传递。对于很多汽车企业来说,如何针对目标消费者在网络上的行为轨迹以及不同网络环境中的行为方式进行营销的策略组合就成为制胜的关键。
过去很多汽车企业都依赖于传统媒体的营销,采用“垂直式”的营销模式,即汽车企业传送信息到传统媒体,媒体传送信息到利益相关群体,但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传统营销模式的影响力已非常局限,汽车企业需要全面的利用互联网资源,让网友之间进行“口碑”传播,从而更加快捷、高效地同潜在购车群体展开切实对话,成为新的营销模式。例如上海通用就通过拍摄《野蛮女友买车》、《可乐、曼妥思、新乐骋》和《胆小男和疯狂试驾会》等非常轻松和带有娱乐精神的视频,在网络上进行病毒式传播,促成消费者之间自动自发的传播和扩散,从而在短期内形成一种网络流行现象,让更多网络上的消费者在不断浏览、转发视频的同时,以比较轻松和生动的方式记住了通用汽车的品牌和其中展现的新产品。应该说,汽车企业通过互联网上的营销,可以实现较低的投入赢得更高的营销回报;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营销平台,有着传统媒体所不能实现的潜在营销价值,优待深入挖掘。
网络营销的创意空间是无限的,结合互联网文化特性,还有很多形式值得汽车企业去思考和尝试。比如网上新闻发布、专题报道、在线发布会、论坛互动、博客传播、网络游戏、嘉宾访谈、虚拟路演、视频短片、Flash演示、网络选秀、搜索引擎优化、IM传播和电子邮件营销等,很多企业对于网络广告、网络专题报道、网络资讯、BBS话题的利用比较多,但是对于网络视频、汽车游戏以及更多网友参与的互动营销用得还比较少,事实上,游戏、社区、视频、音乐等都可以成为汽车网络营销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汽车置入网络互动活动或者是互动的娱乐视频等都可以为品牌带来更广泛的影响力。
今天的汽车消费,以不同于互联网之前的传统模式,消费者在消费之初就已经在网上对理想的车型进行了一系列的综合比较,例如:品牌价值、口碑名誉、用户切身评论、售后服务情况以及竞争对手之间优劣差距等等。至于去4S店看车试车,那已经是最后一步了。因此,我经常和汽车企业管理层领导谈到,你以为你的汽车是在经销商的销售店中卖出去的吗?完全错误,事实上每个消费者在走进你的展厅之前,已经走完了购车历程的九十九步,只差提车付款这最后一步。
评论: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实现了古时“千里眼,顺风耳”的美梦,并且再也不用为了去买件衣服、买几本书、买个家用电器等等而冒着炎炎烈日抑或寒风刺骨般挤公交逛市场了,现在只需你动手点点手边的鼠标,你所想要购买的商品很快就会送到你的身边,这就是互联网为我们提供的便利服务。
第五篇:留洋深造冷思考探讨
借意大利超级杯足球赛举办的东风,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领导上周在北京密会意大利足协主席。据称,双方就中、意两国足球的全面合作计划达成共识。按照设想,体育总局将投入 3000万元到4000万元,精挑细选 200个好苗子,送到意大利深造,让这些孩子融入当地的俱乐部,接受先进足球理念的熏陶。此举被比做“借鸡生蛋”,美好设想是:“这200人
将来回国效力,哪怕只成材20人,只有10%的成材率,我们就可以从容地组建起一支实力不俗的 ‘国字号’球队。长此以往,有望形成良性循环!”
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当年“健力宝模式”的失败已经证明,这种空中楼阁式的留洋根本无法拯救中国足球,它顶多是花费巨资培养出几个足球人才,而无法影响一代球员,更无法给中国足球带来质的飞跃。制度不改、理念不变,派200名小球员出去就能让中国足球强大起来?
诚然,撒出去200个苗子,收获20个精品的可能性自然很大,但这同样透露出一个残酷的信息:那就是其中大部分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留洋生活后,不幸沦为“金字塔”底层的牺牲者。就像当初健力宝队中的大多数队员那样,既然无法做到脱颖而出,很快就泯然众人矣。
说到底,中国足球的根基还在于自己的联赛、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如果自己的联赛始终在一个低水平层次上循环往复甚至日渐衰退,再多的天才少年学成之后仍然无法将中超变成意甲。而且,用留洋的手段培养后备力量,其投入和产出严重失衡,很难形成长效机制,所谓“良性循环”更遥不可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既然体育总局有意谋划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就应该屏弃继续以“举国体制”的形式牺牲大多数人,而成就金字塔尖那部分人成功的旧思路,利用这笔经费仿效足球强国那般体教结合培养人才,真正把中国足球的根基打牢,岂不美哉。所以说,发展中国足球的心可以热,但脑子千万不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