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响诗《我的祖国》第二首《伏尔塔瓦河》 作品赏析
《伏尔塔瓦河》—斯美塔那
选自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
一、作曲家介绍:
斯美塔那(1824—1884):
著名的捷克作曲家、钢琴家,也是捷克著名的民族乐派作曲家。被誉为“新捷克音乐之父”,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捷克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者,捷克民族歌剧的创始人,在体现音乐的民族性方面,他将捷克民间音乐素养充分融化在自己的作品中,极少直接采用民歌,却处处充满了浓郁的捷克民族音乐的风格及意味。斯美塔寻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作曲家,这种精神明显地体现了他在音乐中。
他8岁创作第一首作品,后从普罗克什学习。后来到Leipzig与舒曼、门德尔松相识。1848年与钢琴家Katharina Kolárová结婚,并在布拉格创建音乐学校。成为李斯特挚友。
1856年以前一直在布拉格从事教学和创作活动,他的早期作品深受古典大师们的影响,后来结识了李斯特和柏辽兹,对自己作品的传统风格产生疑问,使他逐步摆脱西欧传统古典音乐的束缚,走上民族音乐的道路。
1856年赴瑞典,先担任哥德堡交响乐团(Philharmonic Society at Gothenburg)指挥。并在此居留5年。
奥地利被匈牙利击败后,怀着捷克民族主义热情,到布拉格剧院任指挥。他发现捷克战争年代带来的沉闷气氛已消失,一个新的捷克已经诞生,他充满热情地写作,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与风格写歌剧,他先后写了10部歌剧都以爱主义主题为主导。1866年完成的《被出卖的新娘》成为斯美塔那的代表作。
1874年又写了三部民族题材的歌剧后,因患梅毒导致突然耳聋。但他仍然写出他的不朽名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其中包括6首乐曲,从各方面歌颂了他的祖国美丽的河山,和祖国的苦难、传奇的过去并展望光辉灿烂的未来,其中《波尔塔瓦河》一段,更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为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曲目之一。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的标题交响音乐的代表作。斯美塔那在继承李斯特首创的单乐章交响诗体裁的前提下,通过统一的构思和主题贯穿的手段,创造性地将六首各自独立的交响诗有机地衔接起来,形成新的“交响诗套曲”结构。他的音乐作品同捷克民间艺术有紧密联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特征并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乐观的爱国主义的精神,从广阔的角度体现了十九世纪后半期在不断高涨的民族解放运动中的捷克人民的精神面貌,传达了当时人民的情感和思想,使他成为捷克当之无愧的“音乐奠基人”。
斯美塔那的作品:
交响诗: 《理查三世》、《瓦伦斯坦战场》和《哈孔·雅尔》。器乐曲: 《我的祖国》(一组六首交响诗)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一生》 钢琴曲: 《捷克舞曲》
歌
剧: 《布兰登堡人在波希米亚》,《被出卖的新娘》,《达里波》,《里布舍》,《两寡妇》,《吻》,《秘密》,《魔鬼之墙》和未完成的《维奥拉》。
对他的社会评价:在体现音乐的民族性方面,斯美塔那将捷克将民间音乐素养融入在自己的作品中,极少直接采用民歌主题,却处处充满了浓郁的捷克民族音乐的风格及意味。斯美塔那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作曲家,这种精神明显地体现在他的音乐中。
二、作品分析
具有非凡意志的斯美塔那和贝多芬有着类似的经历--失聪,但他的耳聋比贝多芬还要痛苦不堪。斯美塔那年过半百之时,开始感到有种刺耳的尖锐声音回荡在脑际,不久以后双耳完全失聪。与贝多芬不同,他的全聋并没有为自己带来安宁,而是为他带来日夜不休的噪音困扰,据他自己描述,就如同永远置身于一个喧嚣的大瀑布之下一般。这一病症后来终于引发了精神病,斯美塔那也因此住进了疯人院。可就在这样的状态之下,他不但没有间断音乐创作,而且不断创作出精品。他一生中最精彩的 一些作品,几乎全是在他耳聋之后创作的,而交响诗《我的祖国》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交响诗《我的祖国》简介:
交响诗集《我的祖国》包括六首篇幅较长的交响诗,在1874-1879年共五年时间内陆续写出;这六首交响诗都是独立的艺术作品,但在形象与主题方面彼此之间又互有联系,从而紧密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换句话说,作者主要是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来锻合这六首作品的总的构思:他歌颂祖国光荣的过去和山河的壮丽,他对当时还没有得到自由的同胞指明过去历史上人民的力量所在,他在结束这套诗集时还用强壮有力的幻想以坚定人们对祖国的光辉未来的乐观信念。这套诗集的形象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作者通过史诗和历史、人民的生活和神话,多方面地反映了祖国的神貌:这里有俯瞰着布拉格城的古老城堡——捷克过去光荣的象征(《维谢格拉德》);所描绘的祖国山河画面,有时是活生生的,充满着现实的抒情音调,而有时则笼罩着幻想的迷雾(《伏尔塔瓦河》和《捷克的原野和森林》);这里还有关于往昔的传说(《萨尔卡》)和人民为争取自身解放在几个世纪中进行英勇斗争的历史篇页(《塔波尔城》),最后,则是对未来胜利的讴歌(《勃拉尼克山》)。这六首交响诗以其中第三首《萨尔卡》最具戏剧性,但篇幅最短,它的前后两首则是关于捷克大自然的抒情生活画面,诗集的序诗是雄伟的《维谢格拉德》,最后两首都是严峻的英雄性史诗,结尾的一首《勃拉尼克山》是前一首的情绪内容的直接继续,同时因其主题和形象同序诗保有联系,又使全套形象丰富的诗集得以实现其有机统一。
交响诗集《我的祖国》由六首乐曲组成,分别是:
1,维谢格拉德
(布拉格城边的一座城堡)
2,伏尔塔瓦河
(又称摩尔道河,是捷克境内最大的河流)
3,萨尔佳
(捷克十三世纪的一位女英雄)
4,波希米亚的森林和草原
5,塔博尔
(十三世纪的一支古老的捷克军队)6,维谢格拉德
(捷克境内的一座山峰)
《伏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伏尔塔瓦河是捷克民族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我的祖国》作于1874一1879年间,这时斯美塔那已遭到耳聋的极大不幸,他一面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一面忘我地讴歌祖国光荣的历史,抒写祖国美丽的河山。这是一闕充满对祖国和人民深刻的爱、对未来和光明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乐观精神的颂歌。
伏尔塔瓦河的源头是两条小溪。在乐曲的引子里,长笛和单簧管的两种不同的流动音型,形象地而现了黎明时分伏尔塔瓦河源头的潺潺淙淙的山泉。小提琴清脆的拨弦和竖琴晶莹剔透的泛音不时出现,犹如清泉涌出的浪花飞溅,闪烁着点点银辉……
弦乐器奏出了宽广、抒情的基本主题。这个主题充满了迷人的诗意,时而又有着史诗般咏唱的特征,抒发了作者对伏尔塔瓦河的无限热爱。
伏尔塔瓦河流过了茂密的森林,猎人的号角以明朗的大调色彩在森林中回响着。这段音乐表现了正午时分的大河在山门沟壑中翻腾、奔跑,一往无前。伏尔塔瓦河流过了村庄,岸边传来了轻盈欢快的波尔卡舞曲。这是黄昏时分,村民们正在载歌舞地举厅婚礼。
欢快的节奏向远处隐去,舞曲的回声逐渐消散,音乐也逐渐转弱。木管乐器宁激柔和的鸣响中,夜幕徐徐地降临了。音乐充溢着神秘幻想的色彩。优美动人虚无飘渺的主题由加了弱音器的小提琴在高音区缓缓地奏出,这是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银白的鳞鳞月光下翩翩起舞。长笛和单簧管不停地吹奏着流动音型,朦胧的月光倾泄,伏尔塔瓦河静静的流淌着。黑夜将逝,表现伏尔塔瓦河的基本主题在黎明中出现。音乐渐强,乐队的全奏,铜管乐肆虐的喧嚣,木管乐尖锐的啸叫,描写了河流在圣约翰湍滩,峡谷中所形成的汹涌激流,惊涛骇浪猛烈地撞击着陡崖峭壁,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达到了戏剧性的高潮。
终于,滔滔的河水映着初升的太阳冲出了险境,景色豁然开朗。伏尔塔瓦河变得波澜壮阔,意气风发。大调的基本主题由乐队全奏着,显得更加宽广妩媚而感人至深,充满了欢乐利力量。
伏尔塔瓦河流过了布拉格古老的维谢格拉德城堡,第一首交响诗中史诗般的“维谢格拉德”主题两次响起,这个主题象征着捷克人民的伟大和光荣,整部交响诗集也有机地贯穿在一起。
最后,小提琴上奏出了波动的旋律,宛如河水从容地流向天际,流向远方……仿佛是将军的得意忘形常常使舞步踏错了拍子,整首乐曲力度偏重,暗示舞步如操练一样,震得地动山摇,结束的和弦硬朗,爽快,是将军至情至性的幽默感。
三、听后感言
江河是艺术家们情有独钟的对象。她象征着母亲,孕育了两岸世世代代的人民,人们便用最炽热的激情,用最美的语言,赞美她,歌颂她。世界上许多著名音乐大师,对江河都有自己独特的诠释。交响乐中,有英籍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的《水上音乐》,所描写的是流经英国伦敦著名的泰晤士河;德国作曲家舒曼的《第三交响曲》则描写的是莱茵河;而最受广大听众欢迎的莫过于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吟咏江河的歌曲,更是数不胜数——《伏尔加河小唱》、《维斯拉河》、《多瑙河之波》、《老人河》、《月光照在科罗拉多河上》、《索罗河》、《色楞格河之波》,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写下的辉煌不朽的《黄河颂》等等,它们如同一颗颗明亮的珍珠,在歌苑中璀灿夺目。
在我心中,捷克音乐大师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我的祖国》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是世界上刻画河流的音乐中最生动的作品之一。伏尔塔瓦河是捷克最大的一条河流,发源于舒马拉林山,由两条支流汇合而成,流经布拉格。它从远古就同捷克人民的生活血肉相连,是捷克历史的见证。交响诗以伏尔塔瓦河为主线,描写了它是怎样由两支涓涓细流逐渐汇成滔滔大河,哺育了两岸人民的生活、风俗、历史,以及一处处缀满故事的遗迹、无数美妙生动的民间传说。
银装素裹的舒马拉林山从沉睡中醒来,雾蔼中露出晨曦,霞光舒展了腰身,风一样轻快地向崇山峻岭跑去,将所到之处染上一片金光。
小溪也醒了。这条小溪带着生命的活力,带着希望的绿色,争脱母亲的怀抱,从悬崖边飞泻而下,从山谷里奔腾而出,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流去;另一条小溪好象听到了呼唤,从远处追随而来,象一对互相倾慕的恋人,相互拥抱,紧紧亲吻,一路丁冬,一路跳跃,一路嬉戏,一路欢笑,他们相互融进对方的身体,汇成了捷克的母亲河——伏尔塔瓦河。
他们流经一片森林。狩猎的欢乐号声,好象在为他们奏响欢乐颂,令他们惊喜不已;太阳高照,河水喧嚣,他们在山间沟壑中自由翻腾着,不停地奔跑,密林转瞬间逝去,猎号声也悄然消失在潺湲的声中……
黄昏时分,他们穿越田野,岸边传来波尔卡舞曲节奏明快的乐章,人们在为这对恋人举行乡村的婚礼。他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祝福和欢笑的簇拥,惆怅的告别那些好客而善良的村民。
夜幕降临了,朦胧的月色映出银白的河光,水仙女们翩翩起舞,唱着柔曼的小夜曲。他们本想停留歇息,享受片刻的安宁和幸福,但肩负的重任在呼唤、再催促,他们最终还是踏上了征程……
他们义无返顾地向前奔去,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包容着、承载着一切强加的不公和误解;他们目光坚定,胸怀宽广,顽强地集聚着力量,孜孜不倦地向前流淌。
他们离开黑暗的城堡,来到了圣约翰峡谷。他们一波一波地激荡着,一次一次地向大峡谷冲击,要为自己寻找一条出路。白色的浪花高高溅起,向人们展示自己无穷的威力与自信;他们终于越过湍急的隘口,迎着初升的太阳滚滚向前,波澜壮阔,渐渐远去……突然,远处炸响了两声春雷——那不是伏尔塔瓦河面向世界的长啸吗?
整个乐曲在最后两个强烈的和弦中嘎然而止,斯美塔那给自己的生命敲响了两个最有力的音符!
记住了一条河流的名字,就记住了自己的家乡;记住了一条河流的名字,也就记住了自己的祖国。哪个人不思念家乡的河呢?又有哪个海外游子会忘记萦绕在他们心海里的黄河、长江呢?
当我在高中的音乐欣赏课上第一次听到这首《伏尔塔瓦河》,我就被这首曲子深深的吸引住了,我觉得这首曲子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一开头双长笛与双单簧管的重奏。后来好不容易在音乐学院旁的书店找到了这首曲子的总谱,因为我自己就是长笛专业的,所以就开始练起了这首曲子,当一直在耳边回荡的音符从自己手中的乐器奏出时,内心的激动无法形容。我仿佛能够感受到斯美塔那大师的心扉,他灵魂的殿堂,从那里走向美丽的伏尔塔瓦河,凝望整个河流孕育、成长、壮大、搏击、抗争的过程,在河边流连、徜徉……
捷克的母亲河 美丽的伏尔塔瓦河
第二篇:平面设计作品赏析
平面设计作品赏析
从相同的美图(报纸、杂志、电视、网络)选择两则广告,其中的一则能抓住你的注意,另一则让你不感兴趣,请把原因写下来,然后说出哪个媒体最容易吸引你的注意,原因是什么?
一、雀巢咖啡
作品名称:猎艳
作品描述:
活波生动的浅黄画面为底色,让人眼前一亮,备感神清气爽:近处一杯一个亮红色 的咖啡杯,盛满一杯咖啡,热气袅袅,引来多彩纷飞的蝴蝶,煞是鲜艳。整幅画面色彩亮丽,线条丰富,让人备感温馨,心情也好了起来。作品赏析:
咖啡好不好喝?我们不用品尝。看,那一只只翩然而来的蝴蝶就说明了一切,让人想起“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句话。生存的奔波,工作的压力,人际的不和谐令我们疲惫不堪,整个人仿佛要倒下了,挺住!来一杯香浓的咖啡吧,它会解除你满身的疲劳,让你重找自信。还犹豫什么,来一杯吧!
“猎艳”?仅仅是猎取了蝴蝶吗?不,它还猎取了人的心。广告创意的无我境界在这里表达的淋漓尽致。作品没有用苍白无力的说明来表现主题,画面只有两个字:“猎艳”寓意深刻,仅仅用翩然而来的蝴蝶,不去刻意的张扬传播概念本身,而可以将更为生动的创意表现,携着传播概念的灵魂。
这个广告可以说是雀巢咖啡平面系列广告的经典之作,在一本广告杂志上,这个广告的评价是以上的说法,我不能不赞同此分析方式。但是,我个人觉得这种绚丽的色彩没有传达出咖啡那种浓郁香醇的感觉。而且咖啡的引用人群一般是高层次的人群,这广告好像没体现出这种意识。
也许是个人对广告关注程度的偏差意向的关系,下面的影视广告:左岸咖啡广告---画框篇,我对这个倒是印象非常深刻。
二、左岸咖啡
作品名称:左岸咖啡广告---画框篇
5
作品描述:
1、画面描述:整个场景是黑白简单色的画面。伴着舒缓轻快的钢琴曲,伴着女声甜甜的、忧郁的和缓慢的独白,镜头中出现的依次是云朵、花儿、肥皂泡泡,一只手拿一画框对这些画面进行框选、记载„„与独白台词吻合、对应。再接着出现的是咖啡杯,继而出现广告的主体---左岸咖啡。
2、女生独白:在巴黎
懂得抓住每一个刹那 就懂得享受卡布奇诺 我在左岸咖啡馆„..作品赏析:
一副很很唯美、很诗情、很慵懒的画面,应该带一种湿润的、很悠闲的心情欣赏 „在左岸咖啡馆喝着咖啡,望向窗外不知觉地关注着生活的每个刹那,发现美的感受到处都有,此时的咖啡,喝的是一种品位和一种享受。没有用苍白无力的说明来表现主题,而仅仅用这几个简单的瞬间来表现,不去刻意的张扬传播概念本身,而可以将更为生动的创意表现,携着传播概念的灵魂,直捣消费者心底并使其永远记忆。
记得左岸咖啡的另外一则广告中的广告语“我不在家,就在左岸;我不在左岸,就在去左岸的路上„”同样,只一句话道出对左岸的依赖和信赖,可见左岸咖啡的足够诱惑力和其品味的高贵。利用创意的妙法,将传播的概念深藏其中,融会其中,使得传播概念与创意表现浑然一体,不做表面文章,让传播概念在创意中真正做到穿行自如。
对这种有画面、有声音、有台词的影视广告印象非常的深刻,尤其是这种唯美、诗情的风格。因为它能更为生动的传达思想和感觉。
第三篇:《牛虻》作品赏析
《牛虻》作品赏析
《牛虻》1897年在英国出版,在本国文学界一直默默无闻。但半个世纪后被译成中文时,深受中国广大青年的喜爱,先后发行一百多万册。造成这种比较文学中罕见的事例的原因之一,是当时中国青年所持的文学观念和思想倾向,他们乐于阅读革命志士传奇式的故事,学习并且仿效那些临危不惧、宁死不屈、为人民而战斗的英雄形象。
《牛虻》一书是作者伏尼契受到当时身边革命者的献身精神的激励写成的。它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党人牛虻的形象。
小说主人公亚瑟的成长是通过各种矛盾冲突来表现的。这种矛盾冲突主要包括父子关系、宗教信仰两个方面,集中体现在亚瑟同神甫蒙泰尼里的关系上。开始时,亚瑟并不知道蒙泰尼里是自己的父亲,而只是把他当作慈爱可亲、堪予信任的神甫。当时的亚瑟受到了争取民族解放独立思想的影响,在跟神甫的讨论中坚持认为:做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与一个为意大利独立而奋斗的人并不矛盾。他不知道两者在当时的意大利是水火不相容的。神甫对这种天真的想法十分担心,他寄希望于将来能偷偷打消会导致亚瑟反教会统治的危险思想。然而亚瑟对神甫因父子私情而产生的宽容却作了错误的理解,认为宗教与革命是可以统一的,并且不恰当地把神甫看作是教会统治的代表。由于这一错觉,当新神甫到来时,他立即遭受惩罚:他和所有的革命党人遭到逮捕。直到他儿时的女友琼玛给他一记耳光,人家告诉他新神甫告密,以及蒙太尼里就是他父亲时,他那天真的幻觉才痛苦地消散。他开始认识到民族独立与教会统治是势不两立的。这次挫折对亚瑟来说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同时又是火中凤凰的新生。因此,亚瑟自杀这一情节安排有良好的艺术效果,是小说的精华所在。从此之后,亚瑟再也不是旧“亚瑟”了,他变成了“牛虻”。
“牛虻”一词源出希腊神话,天后赫拉嫉妒丈夫宙斯爱上了少女安娥,放出牛虻来日夜追逐已化为牛的安娥,使得她几乎发疯。后来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自己比喻为牛虻,说自己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当时社会的弊端实行针砭,即使自己为此而死也在所不惜。伏尼契以“牛虻”作为新生亚瑟的名字,意味着他将是一个坚定的反教会统治的革命者。果然,当“牛虻”出现在读者面前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饱经忧患、意志坚强、机智勇敢的革命者的形象。牛虻对革命的无限忠诚激起读者对他的崇敬之感。而作品结尾对牛虻慷慨就义的描写,则是特别精彩的一笔。由柳洪平创建。
牛虻:为信仰赴死如散步
他,牛虻——一个为了自己的革命信仰,甘愿被命运折磨的人。他深爱过两个人——父亲蒙坦里尼和高洁的女人琼玛,但后来的他一生都没有再给机会让他们来爱他。他的内 心承受了非人的炼狱般的折磨。他给我们留下的思索是:人到底该为什么活着。
牛虻最后在遗书里写下的一段话,至今成为经典:我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重新动用审讯和处决的手段。我知道如果你们这些留下来的人团结起来,就会给他们猛烈的反击,你们将会实现为之奋斗的宏伟大业。至于我,对待死亡将会怀着轻松的心情,走进院子,就像是一个放假回家的孩童。我已经完成了我这一份工作,死刑就是我已经彻底完成了这份工作的证明。他们杀了我,因为他们害怕我,我心何求?
牛虻:终生只爱一个人
她,琼玛——牛虻在亚瑟时代就对她心生爱慕,只可惜由于无意中泄露了组织秘密,被视为叛徒。琼玛的一记耳光打碎了亚瑟的心,他的爱情也从此暗淡下来。13年后,当亚瑟化作牛虻归来,身心俱已大变。他记恨琼玛对他的伤害,即使在她面前内心再次强烈地翻滚着爱情,也不承认自己就是曾经的亚瑟,这种残酷的折磨让琼玛一直生活在悔恨和内疚中。直到死前,他才给琼玛留下一封告别信,承认了自己的身份,那种撕心裂肺的爱情让琼玛悲痛欲绝。“在你还是一个难看的小姑娘时,琼玛,我就爱你。那时你穿着方格花布连衣裙,系着一块皱巴巴的围脖,扎着一根辫子拖在身后。我仍旧爱你”。
牛虻:也有另一场纠葛
她,绮达——一个美丽的吉普赛女郎。她在对牛虻的疯狂爱情里找到了生存下去的理由。但牛虻并不把她放在眼里,她只是他在某些场合,某些需要时的陪衬。她怎么能甘心呢?她不仅要占有牛虻的肉体,还要争取他的灵魂。可是,牛虻的灵魂除了属于革命,属于自己的信仰,还属于暗恋的琼玛——他的同志和战友。这就注定了无论做什么,怎样做,吉达都是和悲剧连为一体的。但绮达就是愿意以这样的方式燃烧自己,直至化为灰烬。
牛虻:残酷“封锁”父爱
他,蒙坦里尼——曾是他的榜样和偶像,他曾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他那样的人。但他没想到他曾私通自己的母亲,而自己就是他的私生子。这种毁灭性的打击让亚瑟的信仰彻底崩溃。这一事件也直接决定了亚瑟时代的结束。他留给这位“敬爱的神父”一个投海自杀的假象,让这位“父亲”的内心多年来一直浸泡在灵魂的煎熬里。13年之后,他们再次相遇,但父子之情已经在各自信仰的极端冲突中痉挛与压抑。父亲最后目睹了儿子的死亡,但他的灵魂又怎可能得到安息,他很快也随儿子而去。
第四篇:套中人作品赏析)(模版)
《套中人》作品赏析
提起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自然很容易使人想起他笔下的“套中人”别里科夫。契诃夫在短短的篇幅里,以讽刺的手法,入木三分地刻画出这一沙皇专制制度的忠实卫道士的典型形象。
作品开始时光从他的日常生活着手,描绘他在生活中一刻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套子”:晴天带雨伞,耳朵塞棉花,把脸也躲藏在竖起的大衣领里。如果仅仅这样,那么只是孤僻可笑罢了,就让他躲在角落里吧;然而不止如此,他还要把思想臧在“套子”里,这个“套子”就是沙皇政府压制人民自由的文告和法令,他老是一个劲地嚷着:“千万别闹出乱子啊!”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就让他自言自语吧,用不着理睬他。但是问题远不止此。他还要用“套子”去凑别人的思想。更令人诧异的是大家看见他都害怕。就是这么一个古怪猥琐的人,就把大家压得透不过气来,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而且全城都受他的辖制,弄得大家甚至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总而言之,人们对这个神经质的、变态的套中人妥协让步,可以说许多人也被迫不同程度地钻进“套子”中去了。作者在这里向我们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别里科夫并不是达官贵人,他没有显赫的地位和权势,而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员,他在生活中是无足轻重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他不是作为单个的人,而是作为知识界和社会上的一种典型,是旧制度、旧秩序、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人们害怕他,其实是被那黑暗污浊的政治空气压得喘不过气来。当时的俄国,亚历山大三世实行恐怖统治,在俄罗斯大地上警探密布,告密诬陷之风盛行,在社会上确实有许许多多的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作品通过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将批判锋芒直指扼杀一切生机的沙皇专制制度。
从艺术上着眼,小说最大的特色是讽刺手法的大量运用。首先以夸张的笔墨给别里科夫画了一张惟纱惟肖的漫画,显得多么迂腐和可笑。另外还运用巧妙的对比手法,以他荒谬绝伦的思想和他一本正经的语言构成一种对比,使人忍俊不禁。骑自行车,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在他眼里却变成了极为反常的事,他一本正经地指责道: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么“学生就要倒过来用脑袋来走路了”。作品还不露痕迹地运用了反语和丰富的潜台词,极其辛辣地嘲笑了别里科夫,作者写道:“他躺在棺材里,神情温和、愉快,甚至高兴,”瞧!这个“套中人”死了,反而倒有神采了!作者接着指出:原来他“仿佛是暗自庆幸自己终于装进了一个套子里,从此再也不必出来了,是啊!他的理想实现了”。这是何等辛辣的讽刺!作者暗示我们,只有棺材,才是别里科夫应该去的地方,而且这也应当是一切“套中人”最好的归宿。
小说的开头与结尾也不能忽略。它们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小说是从一月夜两位打猎朋友的聊天开始的,他们本是海阔天空地闲聊,殊不知别里科夫的故事,引起了他们的感慨和深思。开始的轻松宁静和别里科夫的故事的沉闷气氛形成了一种反差,接着又引出了一段皎洁恬静的月色的描绘。这又和别里科夫的故事形成一种反差;大自然是宁静美好的。现实生活又是那么黑暗污浊。于是在那个月夜里,布尔金和伊凡·伊凡内奇浮想联翩,想到生活中的种种套子。作品最后写到伊凡·伊凡内奇再也不能入睡了,他站了起来,坐到门外,点上了烟斗。也许,他想到:再也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了!小说的这个结尾耐人寻味。
第五篇:《鸿门宴》作品赏析
《鸿门宴》作品赏析
一、背景介绍
课文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中的一篇著名作品。在这篇传记中,司马迁以他精彩的笔墨,倾注了很大的热情,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失败英雄”项羽的生动形象,使其成为我国历代相传的一个典型人物。而《鸿门宴》则又是《项羽本纪》中极为精彩的一节。
“鸿门宴”这个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前206年(即陈涉起义后的第三年),地点在现在陕西省临潼市新丰镇附近的“项王营”,当时叫“鸿门”。这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果实而展开的第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当时刘弱项强,在双方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刘邦冒险到项营,骗取项羽的信任,经过种种斗智斗勇的艰难曲折的斗争,终于脱险逃归营地。本文描写了刘邦如何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化险为夷,而项羽则由优势转为劣势,并由此导致最终的失败。故事情节完整,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语言精当,文字传神。
这场斗争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24岁)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48岁)也在沛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由于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函谷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最后在巨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秦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婴为王。
由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就很顺利地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咸阳后,为了收买民心,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申明军纪,废除了秦朝一系列严刑苟政,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于是派兵守关,想做关中王,驻军于霸上。
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就在这样的剑拔弩张形势下,出现了“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二、内容结构
全文共有七段,可按照“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分为宴前、宴会上与宴会后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主要写了五件事:一是曹无伤的密告。这是矛盾的“导火线”。二是范增分析刘邦的前后情况,说明他有“欲王关中”的野心,再加上迷信的说法,说刘邦有“天子气”,劝项羽“急击勿失”,这是火上添油,使矛盾更为激化。三是项伯夜访张良,紧张的形势开始有了转化。四是张良与刘邦商量对策:拉拢项伯。刘邦先“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再用一番谎言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这样,项伯就被收买,为下文替刘邦说情及项庄舞剑时,他“以身翼蔽沛公”留一伏笔。五是项伯劝说项羽勿击刘邦。
这一部分写形势从紧张到渐趋缓和,从而转到下一场鸿门宴上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并为下文作铺垫。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刘邦到项羽军营,说了一番好话。项羽虽设宴招待刘邦,而宾主双方仍各有打算,斗争时紧时弛,变幻莫测。有人将宴会上的情节概括为三起三落。
三起: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动手杀刘邦,气氛又趋紧张。二起是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乃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形势极为严峻。三起是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情节发展到最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
三落:一落是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为“壮士”。二落是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他斥责一顿之后还赐坐。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为名而脱逃。这一部分总共写了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四件事,既反映了刘项双方的矛盾,又反映了项羽内部范增与项羽杀不杀刘邦、项庄与项伯“杀刘”与“卫刘”的矛盾。这两种矛盾错综交织,有张有弛,波澜起伏,使人为之惊心动魄。
第三部分(第五、六、七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文章不仅写项羽在鸿门宴中斗争失败,失掉消灭刘邦的机会,而且加深了他与范增间的矛盾,埋下了最后彻底失败,自刎于乌江的祸根。而刘邦诛杀了曹无伤,内部则更加团结了。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诛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项羽本纪》中的节选部分,而结构却十分严谨,前后呼应紧密,也可说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三、写作特色
1.司马迁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把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放在典型环境中来表现。他既没有插入第三者多余的说明和解释,也没有做静止的心理剖析,而是通过典型细节和个性鲜明的对话来描写人物。如刘邦的性格特点是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例如他入关后即“籍吏民”“封府库”“遣将守关,勿纳诸侯”“欲王关中”。他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既惊呼“为之奈何”,向张良求教,又将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说是“鲰生说我„„”,接着又低声下气地拉拢项伯,又是祝酒,又是约为婚姻,使项伯为他所用。到鸿门后,他再用甜言蜜语抓住项羽的心理特点来哄骗项羽,说自己和项羽是“戮力而攻秦”的同胞,并非敌人;又说“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以表明自己力量不如项羽,此乃意料之外的事,以满足项羽“自高自大”的心理;接着又把项羽要“击破”他的事,转到“小人之言”上去,又为项羽解脱所谓“无端责人”之过。他既称臣谢罪,又把欲王关中的野心否认得干干净净,从而取得了项羽的好感,于是在危机四伏的鸿门宴上他就可躲过杀身之祸,趁机逃脱了。再如,项羽的性格特点是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优柔寡断,又带有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他听到曹无伤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消灭刘邦。可是听到项伯说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等话后,又改变了主意,就答应项伯“善遇之(刘邦)”,等到刘邦到鸿门,说了一番谎话后,他洋洋得意,不仅原谅了刘邦,请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也说出来,以表明自己原来对刘邦无成见。宴会上范增的多次示意杀刘,他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也视若无睹。到了樊哙闯帐,怒目而视,将他有板有眼地训斥一番,他不仅不暴跳如雷,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赐生彘肩、赐坐,其实樊哙的话,是刘邦前边说的话的重复与补充,只是换一个角度来说而已。而他在虚伪的“仁义”幌子前,却感到刘邦与樊哙说的全是对的,自己却反而有内疚之感,思想上完全放松了警戒,以致刘邦的脱逃,他也毫不在意了。到刘邦逃后,张良奉璧给他,他随手置之座上,没有什么反应。文章写他的细节与对话虽不多,却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点。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曾这样评论道:“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本文虽只写出人物的一个侧面,却未尝不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2.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作者塑造项羽的形象主要抓住四个问题:是否对刘邦发动进攻;是否在席间杀死刘邦;对樊哙的越礼行为采取什么态度;对刘邦逃席又采取什么态度。这些,上面已有分析。这里附带说说樊哙。樊哙在危急的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军帐中,表现了极大的勇敢。但入帐后的种种行动都是有礼有节的,先“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以引起项羽注意;项羽赐酒,他先拜谢,然后站着喝,随后连生彘肩也吃了;他借机讥讽项王,却又替刘邦求赏,暗寓尊崇项羽之意,这又说明他粗中有细。
3.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使人物性格特点更为鲜明、突出。如主帅项羽和刘邦,谋士范增和张良,部将项庄和樊哙,内奸项伯与曹无伤,除曹无伤着墨不多之处,其他人物无不栩栩如生,互相映衬,跃然于纸上。
四、语言特色
本文在语言上精练生动,绘声绘色,常常寥寥几笔,就能刻画出人物的突出个性。例如:项羽的话,骄横气盛;刘邦的话,礼仪备至;范增的话,老谋深算;张良的话,老练透辟;樊哙的话,豪壮威严;项庄的话,似巧实拙。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一紧张场面的描绘着墨虽不多,却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心情顿感紧张。又如,写“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三言两语,就把宴会上杀气腾腾的场面勾画的动人心魄。南宋人刘辰翁曾赞扬这段文字说:“历历如目睹,无毫发渗漉,非十分笔力,模写不出。”这是对《鸿门宴》作者艺术功力极其中肯的评语。
《鸿门宴》中的一些语言,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竖子不足与谋”、“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劳苦功高”等等,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而“鸿门宴”则已成为敌对双方政治谈判斗争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