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经贸中小企[2000]49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国务院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培育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筹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服务”的精神,更好地推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按照国家经贸委《关于培育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若干问题的意见》(国经贸中小企[2000]372号)“选择部分地区开展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服务中心进行试点”的要求,我委研究提出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现印发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培育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精神,推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国家经贸委最近下发了《关于培育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若干问题的意见》(国经贸中小企[2000]372号)。同时,为总结经验,更好地指导这项工作,国家经贸委选择10个城市进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如下:
一、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和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按照全国经贸工作会议和《关于培育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要求,以城市为依托,以中小企业专门服务机构为核心,利用和优化现有社会资源,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形成适应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社会化、综合性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二、试点工作的目的及原则
进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其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改善管理方式,探索扶持企业发展的途径和手段;采取措施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实现突破;研究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环境及配套政策。总结试点经验,推动面上工作。试点工作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统一规划,分步推进。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试点城市应对本地企业需求及服务机构现状进行认真分析,明确需要培育、扶持、利用、调整、优化的服务机构,统一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试点方案和分阶段目标,统一协调,分步实施,保证体系各部分能够相互配合,共同作用。
(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服务体系内容十分丰富,应从各地实际和中小企业需求出发,因地制宜,选好突破口和实施重点,体现特色和创新。
(三)优化资源,集成优势。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按照社会化分工的要求,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四)立足服务,讲究实效。服务体系建设的宗旨是为中小企业服务。应按照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讲求服务效果。服务机构与企业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只有服务的关系。
(五)政府扶持,市场化动作。要对服务机构建设予以必要的扶持,制定配套政策,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服务机构的运作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宗旨,实行市场化运作。
三、试点的内容
(一)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及基本构架。
(二)服务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实施重点和各阶段目标。
(三)服务体系建设与现有社会各类服务机构的关系,依托的服务机构及其机构的组建方式、定位、性质、职能、组织构架、运作方式等。
(四)服务体系建设的配套政策,特别是体制、政策、资金等。
(五)服务体系培育、运行和管理机制,政府的作用。
四、组织领导及工作步骤
(一)组织领导。国家经贸委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和指导,研究制定配套措施。确定为试点的城市,应由当地经贸委或政府指定的部门牵头,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试点方案制定和实施,跟踪试点进度,了解试点情况,及时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将相应的情况上报国家经贸委。
(二)进度安排。试点工作自确定试点方案起进行两年。大致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制定和确定试点方案。试点城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本试点工作方案的原则和内容,精心组织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试点方案,经国家经贸委确认后组织实施;第二阶段,组织实施。各试点城市根据确认的试点方案,具体组织试点方案的实施,国家经贸委就实施方案中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指导试点工作;同时建立联系制度,互通情况,及时沟通;第三阶段,总结交流经验。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交流试点经验。
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点,确定上海、深圳、青岛、哈尔滨、成都、兰州、镇江、温州、滁州10个城市为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第二篇: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托克托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是实现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从经济发达地区情况来看,由政府行政职能和政策法律在内的有助于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整个支持系统即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在鼓励、支持和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活跃城乡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县围绕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依托工业园区的发展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我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完善信息服务加强中不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目前,园区内企业先后与内蒙古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发酵国家实验室、科技生物工程中心、中科院国家重点分离实验室、中科院化学报纳米研究室等机构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多数企业都具有高科技的研发人才和先进的研发设备,并且不同程度地创建国家级或自治区级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政务服务按照政府主导、资源整合、公益服务、规范运作的思路,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核心,联结相关服务机构,以公益性为主体,商业性服务为补充,构建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人才开发、市场拓展和创业辅导等服务的综合性服务体系。鼓励中小企业的发
展,对中小企业实行“一站式”服务,协助办理各项审批手续。举办专项服务活动。由县经贸局牵头,联合相关单位,不定期组织围绕中小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供政策咨询、经营诊断、管理辅导和创业支持等相关服务。
建立信用担保制度。按照“扶助性资金,市场化运作,绩优者扶持,法制化管理”的思路,采取多元办法,积极发展信用担保机构,完善风险分担机制,规范担保行为,扩大担保规范,增加担保品种,提高担保能力。
人力资源在人才发展方面,出台了人才引进方面的优惠的政策,对高学位、高技术等专家学者和管理人才在待遇、职称评定、户口、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惠。
二、我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有待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的服务仅局限于政府职能、社会化服务分散、没有形成合力,社会服务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等方面。除以上方面外,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中小企业办事难、受服务环境差的格局还未得到切实改变。由于对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有的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多少实际行动,也由于对中小企业服务的各项职能仍然是分散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之中,造成服务分散,服务不到位,中小企业办事难的情况没得到根本转变。
二是鼓励支持和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法规仍未建立健全。
三是对国家产业政策分析不够,指导不够,超前意识不够;信息服务和政策指导方面仍显不足。由于人才等各方面的因素制约,企业很难做到对国家产业政策的全面理解和把握,这就需要我们的相关部门对企业进行指导和信息提示,但职能部门对这方面的工作并未引起重视。
四是服务机构规模小,服务能力有限。
五是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一方面担保和服务机构少、服务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不足,投入分散。
三、意见和建议
针对我县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中小企业的成立和发展,既需要创业者的努力,也需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关心和支持。中小企业不仅仅是需要融资担保服务,企业需要的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解决企业成立、发展和壮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我们应该整合社会资源,通过中心的龙头带动作用,切实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社会化服务,解决我县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进一步增
强中小企业的总体竞争力。
(二)制订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要求,切实搞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工作,规划建立政府扶持的服务机构和社会参与的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市场营销、投资融资、贷款担保、产权交易、技术支持、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对外合作、展览展销和法律咨询等服务。结合我市实际,有选择地分期分批建立一批迫切需要的服务机构。进一步规范服务机构的服务行为,扶持服务机构的发展壮大,推进服务领域的产业化和服务业的标准化建设,增强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力。
(三)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及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意见。一是尽快制定我县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尽早落实,以完善政府、各服务机构相互关系及其管理、监督、激励机制,为推动全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二是加大对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力度。对服务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统一认识,集思广益,不断总结提炼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推动我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继续支持发展各类中小企业服务组织,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专业。扶持具有带动力的服务机构加快发展,推进服务专业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在提供信用担保、融资等“硬”服务的同时,大力发展信息、教育培训、管理咨询、技术支持、创业辅导、市场开拓、政策法律等“软”服务。
(六)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首先,要引导中小企业树立
增强诚信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争做诚信企业。其次,引导中小企业主动加强与银行等融资机构的联系、沟通,了解现有融资政策,增加企业资信程度,增进银企双方的了解,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使银企双方相互信任,形成互利双赢的良好局面。另外,逐步建立和完善统一规范、统分结合、互联共享的中小企业信用工作平台,早日实现对企业信用信息的整合利用,提高中小企业信用监督管理服务的社会化水平。
第三篇:团市委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相关工作情况
团市委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试点相关工作情况
一、2021年本部门社会心理服务相关工作计划
1.实施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项目。关注重点青少年群体特别是犯罪边缘的问题青少年的社会心理服务,防范化解青少年矛盾纠纷、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2.加强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提升社会心理服务能力。在传统热线电话的基础上,充分融合网站、小程序、短视频等新媒体渠道,优化
12355
网络程序和相关新媒体终端,提供电话、语音等多种接入服务,集智能分配、智能调度、青少年档案生成、AI机器人、数据监控、专家评审、满意度调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服务平台,更好满足青少年心理服务需求。
3.开展“轻松备考·12355与你同行”活动。发挥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专业优势,做好中高考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理疏导工作,开展“轻松备考·12355与你同行”为主题的心理减压行动。
4.开展
“青春自护·暑期安全”青少年自护教育活动。举办暑假青少年自护夏令营,将心理服务作为自护教育活动重要项目,积极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质。
5.结合“守护健康
益动起来”12355青少年健康守护行动,在守护行动实施小学,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创新开展青少年心理服务。
6.联合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半岛晨报公益和一慈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了“希望姐姐信箱”公益项目,在全市21所农村希望小学设立“希望姐姐”信箱,以书信为沟通的桥梁,倾听农村困境儿童心声,为青少年答疑解惑,让孩子们感受来自希望姐姐们的关爱和陪伴。
7.依托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联合市中心医院,成立市青少年心身健康专家测评服务中心,每周三下午为12355服务台受理的青少年求助个案,提供免费健康测评、心理疏导等服务。
二、本部门社会心理服务相关工作小结
(一)2019、2020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1、积极协调市群团组织综合服务中心,加强青少年心理服务专家队伍。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现已划归市群团组织综合服务中心,为更好服务我市青少年心理需求,团市委积极协调市群团组织综合服务中心加强青少年心理服务专家队伍建设,对服务台原有专家队伍进行补充、更新。
2、结合相关工作开展摸底调查,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需求。根据团中央关于开展政协模拟提案征集活动要求,团市委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征集活动,活动中注意引导参与征集活动的青少年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共收集3个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模拟提案。同时,在团市委征求各届青年关于城市发展意见建议中,也有青年提出了关于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建议。这些工作措施也对了解掌握我市广大青少年的实际心理需求有了更深的了解。
3.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做好青少年心理服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按照疫情防控系列要求,团市委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心理疏导组,共招募心理咨询师20名,接到实际咨询案例2起,心理咨询师以电话交流的方式对咨询者进行了心理疏导。对赴武汉的医护人员家属录制心理疏导音频32个,音频累计播放量1000余次。市群团组织综合服务中心12355青少年服务台有针对性的开展青少年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相继开通12355疫情防控专家咨询热线、暑期青少年服务专线及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者24小时减压热线,共有35名专家志愿者轮值在服务台一线,共接听来电咨询3256个,个案帮扶135例。同时,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的应急预案,组织专家志愿者队伍立即开展及时处理急性应激反应,预防和减少极端行为发生。为广大青少年、家长及群众消除焦虑和恐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疫情考验。
4.扎实开展心理服务品牌活动。以“关注成长,倾心服务”为宗旨,以“倾听青少年心声,陪伴青少年成长”为理念,以“公益性、专业性”为特色,12355青少年服务台,依托多年合作的5家社会组织、50余名专家志愿者力量,定期组织开展心理讲座、微课等宣传教育活动。开展“12355送服务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17场次;开展“中高考减压—12355阳光行动”10场次;通过青教公众号,编发相关微信60期,166篇,直接受益阵地群15个,惠及妇女儿童、青少年和科技工作者5万余人次。
5.创新开展专项心理服务活动。共开展心理健康公益微课讲座108期;推出安全自护系列课程45期;开展“发现生命精彩”团体实践活动进校园、进社区活动5场次;为农村困境青少年聚集的学校设立“希望姐姐”信箱,回复信件397封,开展危机干预跟踪服务12人次;为我市青少年提供城市搜救、水上救援等应急辅助性服务16人次;发挥123555服务台专家志愿者智库优势,在新闻广播FM103.3推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8期访谈节目;启动“心·绘驿站”公益服务项目,联合市妇联、市科协打造集心理咨询、亲子教育、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公益服务阵地。
6.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青少年心理服务是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增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服务水平,举办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初级)线上培训班,850余名基层一线从事青少年事务的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培训班由中青高级人才培训中心承办,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协办。
(二)2021年1月-4月,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1.再次组建心理危机干预志愿服务队,主要负责全市高校因疫情被封闭在校师生的心理疏导。2020年12月23日组建了由辽宁省心理咨询行业协会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祥云为队长的34名心理专家团队,通过团市委官方微信公众号“青春”对外发布心理疏导热线,对有需求的师生进行线上心理疏导。针对外国语大学学生由于封校滞留的现象而产生心理问题升级的问题,志愿服务队4位心理专家12月29日入驻外国语大学,开展在校封闭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志愿服务队以面对面接待急迫个案心理疏导为主,解决学生一些可能会升级为严重心理行为的问题,同时为辅导员老师做团体心理辅导,发挥疫情期间辅导员老师的作用。12月29日-1月22日,进驻共25天,咨询学生42人,教师15人。初步判断有轻度抑郁倾向的教师10人、学生39人、中度抑郁倾向的学生3人,无重度抑郁倾向的学生。
2.依托市群团组织综合服务中心12355青少年服务台在疫情期间有针对性的开展青少年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相继开通12355疫情防控专家咨询热线、青少年服务专线及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者24小时减压热线。共有35名专家志愿者轮值在服务台一线,共接听来电心理咨询459人次。同时,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的应急预案,组织专家志愿者队伍立即开展及时处理急性应激反应,预防和减少极端行为发生。为广大青少年、家长及群众消除焦虑和恐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疫情考验。
三、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1.大范围开展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的能力不足;
2.一线青少年心理服务工作者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联系人:丁小明,电话:***、82633694)
第四篇:关于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探索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课题。1997年,我委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镇江实施了“UNDP中国中小企开业改革与发展”项目,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是该项目的三个重要产出之一。去年7 月,我委在镇江召开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国际研讨会”,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及内地专家和20多个省市代表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在各地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一些省市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培育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后,各地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更加重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1个省(市)经贸委已建立各类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约120 多家,其中75%是为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其余25%为综合性及其他服务机构。按服务机构的性质划分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类是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如上海、黑龙江、江苏镇江、辽宁抚顺等;第二类是财政资助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如四川、广东深圳和肇庆等;第三类是财政资助的企业法人,如浙江杭州。从目前上海、黑龙江、四川和镇江、杭州、深圳、肇庆、抚顺等地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看,大致有以下三种做法:、整体设计,构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这种做法的突出特点是思路明确, 从核心服务机构建设上入手,整体设计,构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如上海和镇江等。以镇江为例,该市组成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小组进行专题研究,先后对全市900 多户各类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企业需求情况。同时,组织力量到国内外进行考察,聘请了30多位海内外专家进行反复论证,制定出了《镇江市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组建方案》。按照这一方案,镇江市将成立中小企业发展委员会,对全市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同时成立了中小企业局,作为发展委员的日常办事机构,具体承担有关组织协调工作,并明确以镇江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核心,充分运用功能吻合的现有服务机构,扶持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中介机构等多种方式,组合社会资源,逐步形成多元化、综合性、智力型服务为主的服务网络。在方式上,采取形成的办法,滚动推进发展。在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拨款100万元,对市服务中心开展的业务活动进行资助和补贴;对被列入服务体系的重点中介机构,采取先征后返的办法,在3-5年内减、免征所得税和营业税。镇江市还针对国有中小企业亏损面较大的问题,由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优先聘请16名专家组成中小企业辅导团为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及诊断服务。同时,聘请国际“孵化器”专家,帮助设计中小企业创业中心方案,为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小企业提供包括场地租用、资金协助、工商财税代理、管理经营辅导等一条龙服务。、利用现有资源,梯次推进服务体系建设。这种做法的突出特点是在现有服务机构基础上,增加拓展服务内容建立各类专门服务机构,联结社会资源,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四川、深圳和杭州等基本上属于这一类型。如深圳、利用现有机构,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建立中小企业服务的五大系统。一是由深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承担中小企业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同时,加挂深圳市小企业服务中心的牌子(一套机构,两块牌子),承担中小企业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建设任务;二是由南方培训中心承担中小企业人才培训服务体系建设任务;三是由工业展览馆承担中小企业市场开拓有关服务工作;四是由财政出资新建深圳市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承担有关融资服务内容。五大系统都是自收自支的事
业单位,并组成了小企业服务管理委员会,由经发局局长任主任,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各系统之间的沟通、联系、协调和配合。深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还以技术支持服务为核心,吸收一批模具企业组成模具联盟,在联盟内实行设备共享、资源互补,使分散在不同区域和企业内的设备、人才构成了虚拟的模具企业,整体对社会开放,为小企业快速开发生产新产品提供了便利,节约了成本。四川省依托原省集体经济发展咨询服务中心组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在人员、待遇、隶属关系不变情况下,克服了办公无经费、无办公场所的困难,开展了人才交流、清产核资、产权界定、信息咨询等服务。目前已为企业代招代聘1200余人,完成企业产权界定12912 户。、以特色服务为切入点,推动体系建设。这种做法的突出特点是根据区域的特点,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选择报务的突破口,开展特色服务,推动服务体系建设。抚顺、济南和肇庆等地采用了这种做法。抚顺市根据国有企业多,就业压力大的实际情况,把激活小企业与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脱困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市、区设立小企业服务中心,以创办微型企业、安置下岗职工为突破口,开展服务。一是放宽小企业市场准入,简化新办小企业的程序, 实行代理制和“一站式”服务;二是精选出适合于中小企业的166 个项目,公开发布,同时给予资金等方面的重点支持;三是筹集资金6500万元,其中政府出资670 万元, 银行配套2010万元,筹集带动社会资金万元,为下岗职工创办微型企业提供小额贷款、贷款贴息和贷款担保;四是聘请专门机构帮助小企业清收呆滞债权,解决小企业资金沉淀问题;五是定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帮助小企业广泛吸纳人才。仅1998年抚顺市新办微型企业就达3000户,安置下岗职工2 万多人,微型企业产值占全市新增产值的62.8%。济南市选择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寻保难为突破口, 从贷款担保信贷资信服务入手,开展了一系列配套服务。广东肇庆围绕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开发、技术创新问题,建立了电脑网络为载体的技术交易市场和开放式电脑辅助设计室、实验室等。
二、典型案例
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上海市的做法很有典型意义。作为国有大企业、大集团要相对集中的上海,近年来,随着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已日益突出。目前,小企业户数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3.2%,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分别占全市总数的56.3%和34.8%。去年,上海已将促进小企业发展列为市委、市府三个课题和重点工作之一,并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促进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现在,上海已初步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雏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领导重视,认识统一。市委书记黄菊、市长徐匡迪亲自深入小企业和有关部门听取意见,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促进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上海市上下普遍认识到,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既不能沿用计划经济的手段,也不能采取大企业的管理方法,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政府的调控手段,通过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来体现。为此,去年市政府提出了“实现三大转变,构造三层服务”的构。既然把政府以小企业的管理,从直接转为间接;从管理转为服务;从面向行业、群众转为面向全社会;并从政府协调服务、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中介服务三个层面入手,构造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出台了《关于促进上海市小企业发展的决定》,明确了从小企业的设立与终止、信用担保、服务与管理、鼓励与支持等38条政策措施。今年,又陆续出台了6 个配套政策意见。、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上海市抽调专门人员, 组成工作班子,对全市1500
户小企业进行抽样调查,研究比较发达国家小企业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按照“服务台小企业,做好大文章”的宗旨,经过各有关方面的反复论证,提出了“政府扶持、市场化操作、立足于服务”的总体思路,制定了上海市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两中心”的定位,即“两中心”是社会非盈利公共服务机构,为社会各类服务机构提供直接服务,为小企业提供间接的服务。主要通过连通区县、行业和社会各类服务机构,组织、调动社会资源,为小企业提供信息传递、创业指导、技术咨询、企业诊治、辅导培训、市场开拓等服务,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网络。同时,从政府协调服务层面,即对各类服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的各级政府小企业管理部门;社会公共服务层面,由“两中心”及各区县政府小企业服务中心等非盈利机构组成;社会中介服务层面,由各类社会专业性的服务机构组成。各个层面密切联系、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组织落实,机构明确。去年,上海成立了市小企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 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政府有关部门参加,统筹协调小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市政府又成立了“一办两中心”,“一办”即上海市促进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是市政府负责小企业发展事务的行政机构,与企业无直接隶属关系。负责研究全市小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专门计划;研究制定、协调有关政策及扶持措施;落实、运用政府促进小企业发展的各项资金和政策实施等。“两中心”即上海市小企业贸易发展服务中心,都是政府批准设立的非盈利性事业单位,是全市小企业发展的公共服务机构,编制各50人,市财政拨款5000万元。、制定政策、加大工作力度。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 即需要体制、人才方面的支持,更需要政策的支持。为此,市政府明确:新办小企业不设企业主管部门,改制后的小企业,可以试行资产和社会行政关系分属管理;小企业与政府、社会有关的经济、社会事务由企业注册地政府实施服务管理。同时规定:小企业自设立起两之年内,可获得由社会中介机构提供的财务会计、资产评估和审计等服务,服务费用按现行标准减半收取。取中介机构降低收费标准而未消化的成本费用支出部分,经主管理税务部门批准,在征收企业所得税时给予照顾。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小企业者乾地创业培训,培训费用给予全免对职工进行技能培训,培训费用给予补贴。、立足服务,注重实效。目前,“两中心”已建立了上海市小企业工作制度和理事会制度,与各区县服务机构、社会中介机构、科研院校建立了工作服务网;开辟了由市工商、财政、税务、银行和产权交易、律师事务等政府和中介机构公开办公的近千平方米的服务大厅,开通2 门热线电话;举办了“助你走上创业者之路”等各类培训班和讲座。据统计,中心服务大厅开业仅2 个月,接受来访、咨询就在2000人人次,参加培训和讲座达372 人(次)。
上海区县服务中心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服务。如上海市卢湾区企业服务中心自1999年4 月成立以来,按照“联结政府部门、依托协会审计署、联系市场中介、服务各类企业”的定位,摸清企业需求,以政务咨询和行政事务协调服务为切入点,免费为区内工商企业提供咨询、协调、中介等服务。截止1999年底, 该中心已接待、走访企业268 户,其中立项服务188 户,立项率58.2%;项目办结124户, 办结率66%招商、留商22户企业,企业注册率为11.7%,引进注册资金约6363万元。
各专业服务中心也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专业服务。如上海银行1998年10月就成立了股份制形式的“上海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依托银行的优势, 开展以“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
企业专项贷款”为重点的融资服务。同时, 建立了小企业信用档案库, 分析掌握企业资信情况,帮助银行降低信贷风险。截止1999年7 月该中心已受理协调中小企业专项贷款申请180 笔,金额22745 万元;实际发放154 笔,金额17850 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从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情况看,各地对这项工作越来越重视,积极性也很高。但各地也反映了一些亟等解决的问题。
一是工作难度大。由于服务中心定位大都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大目前政个分开没有到位,政府管理体制不顺的情况下,工作协调难度大,直接影响服务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在一些缺少服务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在一些缺少政府协调层面的地方,问题更加突出。
二是政策措施缺乏。虽然一些地方已经制定了一些政策措施,但国家尚未出台相应的政策,使地方在实际工作中,感到缺乏政策依据。如公益性公共服务机构提供的某些服务基目旧否可以收取成本费收费的机构将来是否还能享受国家对公益性服务机构的政策等等。
三是资金不足。由于很多机构提供的是带有非盈利性质的公共服务,政府中提供一部分开办费而机构运行的日常经费缺乏来源,致使这些机构业务开展受到制约,生存难。
四是服务中心的定位难。服务中心应该具有什么性质,与政府、协会、社团、社会中介、企业的关系如何,以及其在整个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另外,服务中心服务的内容应包括哪些,采取何种方式等,也有研究。
五是专门人才缺乏。中小企业服务的内容十分宽范,涉及金融、贸易、管理、信息等多方面,需要各类专门人才,而现有人员在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等方面尚不能满足要求。有的还把服务中心作为解决下岗分流人员的地方,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服务工作的开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尽快选择部分城市、机构进行试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这项工作还刚刚起步,缺乏现成的经验,而且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条件差异较大,不可能采取同一种模式,也不能一哄而起。当前应从各地的实际出发。选准切入点,稳步推进。因此,建议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区域和机构进行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积累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面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加大政策指导和扶持力度。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需要资金、人才、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但目前国家在这方面缺乏政策。要结合各地的实践,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尽快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当前要尽快出台《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大宣传力度,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应总结和推广上海卢弯区企业服务中心等一批比较成功的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形成工作氛围。为此建议今年适时召开“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进一步统一认识,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第五篇:濮阳市中小企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濮阳市中小企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尽快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总趋势,提高信息网络技术的利用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我市中小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根据《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企业服务局关于建立健全全市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指导意见的通知》(濮政办〔2005〕96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针对我市信息化建设现状,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个覆盖全市、功能齐全的企业信息服务网络,培养一支专业化的信息服务队伍。通过建立高效快捷的信息沟通渠道,使企业能够把握市场发展的脉搏,及时获取准确的经济信息,熟悉国内外环境以及市场准入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我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原则
(一)统筹规划,各负其责
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统一规划目标、标准、制度,分步骤、分阶段实施落实。市、县(区)、乡三级明确职责,各负其责,共同做好我市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二)整合资源,共建共享
充分利用已有设施、人员、软件及技术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各展所长,建立不同类型的信息网站,实现网络信息、数据库共建共享。
(三)政府支持,市场运作
积极协调各方关系,争取财政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我市企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运用市场机制,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培育专业化的信息人才队伍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
(四)服务企业,发展经济
服务本地经济发展,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是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目标。在建立健全本单位和企业信息网络的同时,还要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刊物等公共媒体,定期发布与企业需求相关的信息,使信息能有效服务于本地经济发展。
三、建设目标
第一阶段(2005年)重点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工作机构,县(区)企业主管部门要有主管领导并配备网站专职维护人员,县(区)网站要按照省中小企业服务局《关于建设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市县分网(站)的通知》豫中小企〔2004〕118号文件要求配备微机及相关设备。制定出本单位信息工作制度和奖励措施,对网站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年底前县(区)网站要全部建成开通运行,并且要确保网站信息传递准确、及时,每日更新。
第二阶段(2006年)加强县(区)、乡镇及企业信息采集和网络技术人员培训。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完善网站基础设施,按照省局要求配齐3台微机及其它配套硬件,提高设备和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全市50强企业要率先建立企业网站,全市30%以上乡镇(办)、50%规模以上企业要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站;市局网站进一步完善网站功能,完成网站改版工作,规模以上企业要全部入数据库;逐步培育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和社会化信息服务机构。
第三阶段(2007年)强化信息服务。力争全市60%的乡镇(办)建立信息网站,规模以上企业要全部建站;不断完善网站服务功能,开展电子政务和商务服务等各类服务项目;加大财政投入,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形成以市、县、乡及企业信息平台为载体,以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依托的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
各县(区)以网站服务为平台,紧紧围绕企业所关注的信息,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咨询、供求、市场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切实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定期发布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基本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四、内容和方法
(一)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企业信息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信息服务机构,搭建信息服务平台。这是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各县(区)、有条件的乡镇及规模以上都要建立自己的网站,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实现信息网络化。二是开发多元化的信息采集和发布渠道,搞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要尽可能利用网站、报纸、刊物等媒介采集和发布信息,多渠道获取网络信息和适用技术。三是培养专业化的信息服务队伍。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方式,加强对网络人员的素质培养,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对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组织高科技人才,组建一支能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水平信息服务的专家队伍。四是健全网站信息管理机制。各县(区)信息服务机构,要建立一整套的工作制度,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模式,确保网络系统得到正常的维护,信息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网站性能得到不断提高。
(二)争取政府扶持,实现市场化运作。
要认真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利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公益性和商业性服务的有机结合,鼓励专业机构参与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以及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软硬件开发。政府全额扶持的服务机构原则上实行无偿服务,其他服务机构按照企业自愿、规范行为、有偿服务、合理收费的原则,实行市场化运作。
(三)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利用网络为企业提供服务。
积极引导企业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网络信息和适用技术,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帮助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等方式,强化企业应用网络意识,把计算机应用、网络信息开发和应用引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领域中去,使企业能随时捕捉市场信息,及时调整发展战略,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企业服务部门要了解企业需求,建立联络和信息反馈渠道,及时为企业提供所需信息,帮助企业进行网上查询、主页制作、网上商城、虚拟主机等综合性信息服务。同时积极利用“企业网校”对企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四)加强宣传,提高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站的实用性。
加强与其它网站的联系,尽可能多的与其它政府网站和各大商业网站实现链接。通过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站链接等多种形式宣传网站,提高网站点击率,扩大我市企业信息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