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福利镇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桂办发„2016‟23号)和贺州市•关于统筹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现就深入推进福利镇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求,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养为根本,坚持“以人为本、完善自治、政府主导、社会协调”的基本原则,紧密结合我镇农村实际,以“六个有”为抓手,大力加强农村幸福社区建设,为打造“生态、美丽、幸福”新福利奠定坚实基础。
二、试点目标
“十三五”期间,以村级党建为指引,以村民自治为基础,以完善管理服务为重点,结合“美丽乡村”、扶贫攻坚等工作,加快城镇化进程,打造一批“六个有”农村示范社区,全面提高农村社区建设水平。2016年以花坪村委茅厂屋社区为试点,2017年逐步铺开,力争三年内实现11个村委试点工作全覆盖。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6年2月—3月)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1)。广泛宣传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目的和作用,扩大社会影响,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村民积极踊跃参与,为农村社区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落实督查阶段(2016年4月—11月)
试点村要按照农村社区建设要求,制定时间进度表,因地制宜制定试点规划,有序推进试点,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各站所要按照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表,落实责任分工,做好指导、统筹协调,确保该项工作有序推进。
(三)验收总结阶段(2016年12月)
首先各试点村先自行组织查验,其次镇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指导督查,最后迎接上级验收。同时要认真总结经验,完善全乡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四、组织领导
(一)建立领导小组
建立由镇人民政府李军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唐雪辉为副组长,各站所与村党支部书记为组员的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于镇政务服务中心。
(二)明确职能分工
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相关站所要根据考核细则,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形成合力。
(1)党政办指导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2)维稳办指导农村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3)农技站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和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发展;(4)国土村规安监环保所做好农村社区建设政策统筹协调,指导农村社区村庄规划的制定,贯彻落实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施建设标准;
(5)妇联负责村妇联主席培训工作;
(6)文广站负责指导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和农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
(7)司法所指导农村社区平安建设;(8)社保所指导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是一项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各村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要把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中。
(二)加强氛围营造。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大力宣传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增强村民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激发他们投身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打造和谐农村社区。
(三)加强督查指导。镇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定期组织人员到各试点村检查督导工作,加强对全乡农村社区建设的业务指导,切实帮助各村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圆满完成全乡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
附件:福利镇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附件
福利镇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 军 镇党委副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 副组长:唐雪辉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组 员:杨 军 党政办负责人
邓 媛 镇妇联主席
石新科 农技站站长
唐庆生 国土村规环保安监所所长
杨 顺 司法所所长
廖芳福 社保所负责人
唐月妹 民政办主任
林芳龙 罗丰村党总支部书记 林桂军 花坪村党总支部书记
陀新甫 水头屯村党总支部书记
陈芳勋 福利村党总支部书记
林树权 毛家村党总支部书记
奉得胜 浮田村党总支部书记
盘训强 白竹村党总支部书记
奉吉文 务溪村党总支部书记
唐神文 洞池村党总支部书记
孔祥东 红岩村党总支部书记
徐芳来 香草坪社区党总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于福利镇政务服务中心。
第二篇:区农村社区试点工作方案(3.25)
日照经济开发区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
工作方案
根据市社区办要求,日照经济开发区社会发展局确定把北京路街道崮子社区、奎山街道小庄社区作为农村社区建设深化试点单位,指导搞好深化试点,为全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借鉴。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的要求,围绕强化社区领导、理顺管理体制、保障社区运转、搞好队伍建设、发展社会组织和专业合作社等内容,进行试点探索,将崮子社区和小庄建设成为规范化的农村社区,为全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经验和样板。
二、主要任务
(一)探索加强社区领导。本着合理合法、方便群众、有利于群众的原则,指导街道将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服务管理权延伸到社区,由相关职能部门单位采取轮流定期进驻社区的办法办理,指导社区将原由辖区村委会行使的部分职权集中到社区。一是将发展党员的权力下放到社区党总支,上收党员管理、党费收缴、党员联户、党性教育、流动党员管理等工作至社区党总支。二是将辖区村委会财务管理权上收至社区。三是将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监督权下放到社区。四是将农村低保、五保、困难群众救助、救灾、救济、残疾人有关证件办
理及优抚对象走访慰问等事项办理下放到社区,将各类困难户的上报和审核上收到社区。五是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就业服务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合作医疗管理下放到社区。六是将计划生育月报、规划建设审批、经管审计报账、林业采伐等服务,由到街道办理改为街道办事处派人到社区集中办理。七是将社区建设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制定、社区内发展党员、享受误工补贴人数及其标准确定、社区公益事业兴办、土地承包经营、大宗土地流转、集体经济项目立项与承包、工程招投标、宅基地使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涉及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社区村民重大利益事项的决策权,以及原由辖区村委会行使的行政许可事项初审、认证等职权,集中到社区。
(二)指导建立社区运行机制。2010年,各社区建立健全了社区党总支、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社区团组织、社区妇女委员会,调整充实了有关人员,建立了社会救助、社会综治、农业生产等志愿者队伍,并制定了有关的工作规则、工作制度。下一步,指导该社区一项一项地研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类组织有序运转,充分发挥各类组织作用。
(三)研究建立社区经费保障。每社区预计年需经费10万元,主要用于电话费、电费、水费、网费、纸张、耗材、会议费等办公经费与人员工资支出,以及社区治安、卫生防疫、垃圾收集处理等社区管理和服务经费支出。下一步,指导社区一项一项地研究哪些方面需要经费、需要多少、如何解决,保障社区运转顺畅。
(四)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指导社区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人、一人多岗、一岗多责的原则,由街道派3名机关干部到社区
任职,同时安排1名大学生村官,街道办事处涉农站所干部轮流到社区服务,社区中心村3人作为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合作组织以及市场化服务人员采取市场化办法解决。下一步,通过运转进一步研究社区工作人员特别是专职工作人员到底需要哪些、需要多少、怎样配备、如何使用等问题。
(五)发展社会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已建立党员、团员、巾帼、五老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指导社区建立社会救助、社会综治、农业生产等3支志愿者队伍,建立有关制度,开展好志愿服务;指导社区搞好村民结对帮扶工作,为孤寡特困户和留守妇女、儿童提供服务,不定期地开展社区环境综合整治、防火、防汛等应急活动。指导小庄社区完善德隆生猪养殖技术专业合作社、成立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指导崮子社区结合实际成立具有特色的农民合作组织,扩大合作社覆盖范围,吸收更多农户入社,为社区范围内的村民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用经济纽带联结和凝聚社区居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工作措施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成立深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区社会发展局局长陈秋昌任组长,区有关人员任成员,街道有关人员靠上,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
二是敢于探索突破。紧紧围绕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如社区与村“两委”关系问题、强化社区权力问题、社区运行问题、节约运转成本问题等,深入研究,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实现突破。
三是注意搞好总结。工作过程中,注意积累有关资料,注意总结经验教训,使崮子社区、小庄社区走在全区试点社区的前列,切实摸索出适合我区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子,树立我区农村社区建设的样板。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全国农村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青年中心是共青团主动应对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大胆进行基层组织创新的有效实现形式。它是在当地团委领导和指导下,以35岁以下团员青年为主要服务对象,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等为主要服务手段,以服务青年成长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社区青年组织,也是新形势下开展基层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其基本功能是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引导青年。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共青团十五大精神,切实推进全国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共青团中央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揽,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共青团十五大精神,适应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当代农村青年的新特点,以保持团的先进性为核心,以密切联系青年、有效服务青年、积极引导青年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充分运用社会化、市场化手段,统筹整合社会城乡资源,大力推动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创新,更好地服务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村青年增收成才。
二、目的意义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所面对的国际国内形势已经并正在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变化。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必须紧紧围绕党在新时期的中心任务,把广大青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拥有强大的生力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适时进行基层团建创新,使基层团组织做到联系青年经常、服务青年有力、引导青年有效,团结引导带领青年永远跟党走,这成为新阶段做好农村共青团和农村青年工作的关键所在。
第一,建设青年中心是创新共青团基层组织形式,扩大团组织覆盖面的迫切需要。建设一个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基层组织网络,是共青团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全团上下积极探索,努力工作,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不断进步,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从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问题仍然存在,乡村基层青年工作力量严重不足。长期困扰共青团的整瘫轮回怪圈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在“双新组织”和流动青年中还存在大量团建空白点。因此,大胆地进行基层组织创新,努力扩大基层团组织的覆盖面,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
第二,建设青年中心是加强共青团服务能力建设,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的迫切需要。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青年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等越来越多样化,他们迫切需要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平与之相适应。但是,农村基层团组织普遍存在服务力量薄弱、服务手段缺乏、服务时有时无等现象。农村青年高涨的需求与农村基层团组织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形成十分突出的矛盾。建设青年中心,就是要最广泛地整合城乡资源,为农村基层团的组织搭建一个强有力的服务平台,及时满足青年的现实需求,从而全面提高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建设青年中心是加快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吹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角,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现阶段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为全团指明了工作方向。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青年农民是农本文来源于文秘知音网站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也是全国青年的主体。农村青年科技文化素质和组织化程度的高低,不仅影响农村,而且影响全局;不仅影响当前,而且影响未来。青年中心建立后,可以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等手段,为青年农民提供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一方面推动农村青年带头示范、带动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另一方面,提高农村青年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水平,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带头发展二、三产业,积极向非农领域转移,实现劳动力优势向人才优势的转变,最大可能地满足现代化、城镇化发展要求。
三、试点范围
青年中心建设鼓励各级各地积极开展试点,原则上每个省(区、市)至少选择1至2个市(地)、县(市)进行试点,由团省(区、市)委直接联系指导。各市(地)、县(市)也可选择部分地方开展试点。
为推进试点工作,团中央确定辽宁省沈阳市、浙江省台州市、广东省东莞市和北京市密云县、山西省灵丘县、吉林省公主岭市、江苏省常熟市、河南省偃师市、湖北省应城市、四川省双流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市等地作为联系点,进行重点联系。联系点所在地区60%以上的乡镇应建设青年中心。
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对接,在西部12省(区、市)各选定2个市(地)、县(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选1个县(市),开展试点工作。6000名被选拔派遣到西部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都可专职或兼职参与青年中心建设,工作需要、个人条件特别优秀的可挂任乡镇团委副书记兼青年中心主任,其他大学生志愿者可挂任青年中心主任或副主任。试点地区由有关省级团委确定,报团中央备案。
选择的试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应具有一定基础,小城镇建设发育有一定规模,团的工作基础和外部环境较好,所在地区具有试点工作积极性。
四、工作内容
青年中心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团建创新的重大举措,实现团的组织、工作、阵地有机结合,辐射带动基层团组织整体活跃。青年中心按照“先建设、后规范”的路子,逐步实现“七个一”的规范化建设目标。
一个组织。青年中心在当地团委的领导和指导下,通过会员制或青年社团的形式联系凝聚广大团员青年,以理事会制民主管理青年中心事务,依照国务院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运行。
一个依托。青年中心可依托中学、文化站(中心)、广播电视站(中心)、图书馆、影剧院等已有的固定场所建立。有条件的也可单独建设。
一个网络。青年中心要配备至少一部电话、一台计算机、一台电视机,拥有卫星接收设备和互联网接入线路等一套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一个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工作阵地。
一个骨干。每个青年中心都要招募至少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骨干力量,专门从事青年中心工作。大学生志愿者由市(地)以上团委负责招募选派,定期轮换。
一套项目。青年中心应结合当地实际,选择易于为青年提供便利服务的一个以上产业发展服务项目和其他服务项目,用项目促进青年中心建设,用项目吸引青年参与,用项目服务青年增收成才。
一个章程。青年中心要制定统一的章程,实行规范化运作、项目化服务、品牌化经营、企业化管理。
一个形象。青年中心要统一进行形象设计,共同树立青年中心形象,共同传播青年中心文化,共同打造青年中心品牌。
试点工作要围绕着建设、运转、管理三个环节,努力探索青年中心建设的规律和机制。
1.建设。青年中心是新形势下扩大农村共青团工作覆盖面和组织覆盖面的新途径,是服务青年的新载体,是凝聚青年的新阵地。青年中心依照国务院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在当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在当地团委领导和指导下,承办团务和政府委托的部分青年事务,以青年社团联盟的形式建设成为各类青年社团和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会所。每个青年中心至少配备一部电话、一台计算机、一台电视机,拥有卫星接收设备或互联网接入线路等一套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一个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工作阵地。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建设思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独立建设青年中心,也可依托乡镇中学、乡镇文化站(中心)、广播电视站(中心)、图书馆、影剧院等已有的固定场所建设。可以整合当地现有资源,采取合作方提供场所阵地,团组织主要从事软环境建设等方式进行合作开发。可以调动社会力量,采用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进行合作建设。也可以争取财政和有关部门支持进行自主建设,形成团属阵地。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选择的场所应交通便利,适宜人群聚集,适合成为服务窗口。试点地区要形成青年中心统一管理、相互联通的工作机制,统一青年中心标识,逐步开发共同活动项目,共同树立青年中心形象,传播青年中心文化,打造青年中心品牌。
2.运转。青年中心以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为主要任务。一是开展远程教育和技能培训。利用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联合开办远程教育、学历教育等业务,满足农村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职业技能、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引导农村青年自主创业,带头兴办二、三产业,带头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国家职业准入制度,帮助青年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二是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利用互联网络等现代信息传媒,开展科技、市场、人才、项目等信息查询、信息发布、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服务;开展劳动中介服务,帮助青年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开展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承办远本文来源于文秘知音网站程医疗,举办婚姻家庭、健康卫生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三是开展青年联络与交流活动。可采取会员制的办法,以青年中心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凝聚广大农村青年;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以青年中心为平台,以各类农村青年专业协会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支点,促进城乡各类组织在市场、技术、文化、产业等资源与信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四是办理团务和承办部分青年事务。在当地团委领导下,参与管理本区域团的日常事务,落实团的工作项目,促进基层团支部工作活跃;受政府委托,协助政府管理部分青年事务,逐步参与管理青年社团、青年志愿者行动、维护青少年权益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等青年事务。
3.管理。青年中心在当地团委领导和指导下,通过会员制形式联系凝聚广大团员青年,以理事会制民主管理青年中心事务,依照国务院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运行。每个青年中心至少有一名志愿者作为骨干工作力量,该志愿者可挂任当地团委副书记,专门从事青年中心工作。青年中心将制定统一的《章程》,进行规范化运作,项目化服务,品牌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以低偿养无偿,形成长期良性运行机制。全国青年中心建设规划和统一网络平台建设由团中央负责,青年工作志愿者的招募、派遣和管理以团中央、团省委两级为主实施,各省(区、市)和试点市(地)团委负责统筹城乡社会资源、为青年中心建设管理提供力所能及的政策物资支持,试点县(市)团委负责具体实施和指导日常管理。
五、实施步骤
青年中心的建设,按照试点先行、全面铺开、全国联网、规范运作四个阶段分步实施。从现在试点工作开始,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国符合条件的乡镇基本建立起青年中心(符合条件的中心村也可建立)。试点工作将分三个阶段实施。
1.部署安排阶段。各试点地区根据有关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具体实施方案。团中央适时召开全国农村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对试点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安排。
2.组织实施阶段。各试点地区按照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开展试点工作。团中央和有关省(区、市)、地(市)团委加强调研指导,畅通信息交流,提供必要服务。
3.总结推广阶段。各地对试点工作进行阶段性
[1][2]下一页
第四篇:街道办事处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汇报
街道办事处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汇报
街道办事处鑫桥小区是20**年在原生态园管理处拆迁还建过程中组建成立的,由原生态园还建区(XX区)、牧业园还建区及电力园还建区(XX区)组成。现小区共有居民2037户,人数5852人(其中常住人口5447人,流动人口405人),其中鑫XX区电力园还建房14栋、牧业园还建房3栋,设计规模为432户,目前入住户口在册人员457人,外来人员207人。自2006年12月鑫桥社区第二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功换届以来,在金银湖街工委、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居委会一班人结合鑫桥社区农民变居民的历史背景和农村变城镇的现实特点,从狠抓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入手,切实改善居民居住环境,逐步转变居民观念,积极引导居民开展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群众性活动,极大的推动了金银湖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夯实社区建设的基础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说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个好的社区成员班子就是我们搞好社区建设的基础。因此,金银湖街道办事处在辖区社区建设进程中,始终坚持配好一个党支部、选好一个居委会、充分发展民间协会的思路,将组织建设作为社区各项工作的基础,有效发挥了支部为核心、居委会为主体、民间协会为补充这一工作机制对社区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加强支部建设,充分体现党员先进性 截止2007年10月,鑫桥社区共登记党员44人,其中在职党员5人,离退休党员39人,设党小组8个。为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在社区建设中的核心作用,鑫桥社区党支部严格按照“五个好”的目标(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加强自身建设,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为能切实服务社区单位,倾听群众心声,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制度;为能真正贴近群众,方便快捷地满足群众需求,鑫桥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以党员为骨干力量,组建了6个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从老年人陪聊到青少年教育,从社区综合治理到家庭大事小情,对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二)以建设社区大家庭为己任,加强居委会建设,当好居民管家人
1、选好班子。处于由农村变城市这一转型期的鑫桥社区,其居民成分复杂,既有刚刚洗脚上岸的“泥腿子”,也有地区开放开发后,于此处买房居住的高知分子,居民素质参差不齐。根据这一实际情况,金银湖街道办事处在2006年鑫桥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在考试、考核的基础上,由居民自己做主,投票选举产生自己的当家人,保证了新一届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既有能力,又能体现民意。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运行,新一届社区居委会成员班子无论在处理日常事务还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都能时刻做到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实践了他们在竞选时“用真心、真诚回报居民信任”的承诺,得到了居民的认可。
2、健全机构。为优质高效地服务群众,同时充分体现民主,鑫桥社区居委会成立以后,进一步加强了民主自治组织建设,先后完善了五个内设委员会,明确其职责,选举产生了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根据需要,重新划定居民小组,选举产生了5个居民小组长以及19个楼栋长,实现了社区服务网络在辖区内的全覆盖。
3、加强培训。为不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服务居民的能力,自2006年12月社区居委会成功换届以来,金银湖街道办事处先后多次组织全体社区工作人员赴常青花园、百步亭学习社区管理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模式,同时,分批次参加了市、区两级组织的各级各类业务培训,使社区工作人员在理论知识上得以不断丰富、不断充实,并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于服务居民的实践中去。
(三)以社区共驻共建为要求,扶持和发展社区民间志愿者协会,实现“我驻社区、我建设区”
根据《金银湖街道办事处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关于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指导、部门配合、社区主办、协会协助、群众参与的社区建设运行机制的精神,鑫桥社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居委会的领导下,广泛动员,成立了一批以社区居民代表、党员积极分子、热心社区建设的志愿者为主体的社区志愿者协会,包括以扶贫、帮困,携老、扶幼为目的的社区互助协会;以实现社区洁、亮、美为目的的卫生环境监督协会;以促进邻里和谐、维护居民合法权利为目的的民间纠纷调解及法律援助协会;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繁荣社区文体活动,增进居民情感为目的的社区文体活动协会;以增强居民安全感,促进社区祥和、稳定为目的的社区治安联防协会;以实现社区居民共同富裕、社区各项事业繁荣发展为目的的社区公益事业协会。作为居委会工作的有力补充,我们深信,各个志愿者协会必将有力推动社区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二、完善各项制度,有力保障社区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社区有效实现自治、充分体现民主,需要两个机制的紧密结合,一是群众的监督机制,二是制度的制约机制。鉴于此,鑫桥社区居委会在接受社区广大居民监督的同时,从社区工作制度以及居民自治制度两个方面不断加以完善,为社区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居民自治制度。鑫桥社区制定的居民自治制度包括《鑫桥社区居民自治章程》、《鑫桥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例会制度》、《鑫桥社区居务公开制度》、《鑫桥社区居民公约》等,各种类型的章程、制度或公约从居民代表大会的权利与义务、居民的权利和义务、社区居委会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居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时间、方式、管理和监督、检查等各面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和说明,其中《居民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经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向全体居民予以公布。
(二)社区工作制度。鑫桥社区制定的社区工作制度包括支部各项工作制度、居委会工作职责、居委会主任工作职责、居委各内设委员会工作职责等,通过各项制度的制定,为居委会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居民监督居委会工作、检验居委会工作提供了一个参考的依据。
三、真抓实干出成绩,居民从社区建设中得实惠
(一)加大投入,改善环境,提升硬件设施水平
自2006年12月以来,金银湖街道办事处先后投入24万余元,用于建设鑫桥社区多功能活动室、阅览室、电脑学习室、文化广场以及群众性健身器材的设置,目前,鑫桥社区拥有能容纳200余人开会的多功能活动室一间,阅览室一间,藏书800余册,电脑学习室一间,可供上网学习的电脑5台,可供开展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文化广场一个,供居民休闲健身的大型健身广场两个,健身器材35件,极大的满足了社区群众学习、健身和娱乐的需要。
2007年7月,按照上级民政部门的工作安排,金银湖街办投资14万余元,对鑫桥社区的楼牌、门牌进行了统一的规范的更换,经更换后的楼牌、门牌样式更为美观、标志更为醒目、标识更为清楚,解决了鑫桥社区长期以来楼栋号混乱,居民家庭住址不详的尴尬;8月,应广大居民的呼声,金银湖街办经与鑫桥商务城及金珠港湾多次协商,投资2万余元,打通了金银湖南街与鑫桥小区中门交叉口的花坛,花坛的顺利打通标志着鑫桥小区居民回家逆向行车历史的结束,降低了社区居民在这一路段发生交通意外的概率,保障了社区居民出行的生命安全。
(二)开展活动,寓教于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断满足居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社区工作的重点。鑫桥社区一方面充分发掘本社区文体骨干和积极分子,紧跟时代脉搏,适时地开展各类文体竞赛以及知识竞赛,增进邻里情感、活跃社区气氛、提升居民素质;另一方面鑫桥社区充分发挥本社区资源优势,协助街办举办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近一年时间内,鑫桥社区先后协助街办举办了金银湖街迎春长跑、金银湖街科技进社区、市团委话剧进社区、金银湖廉政文化进社区以及金银湖街2007年“庆中秋、迎国庆”大型文艺汇演等大大小小活动20余次,有效宣传了社区,也使富裕起来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的饕餮盛宴,让居民在获得物质满足的同时也获得精神追求的极大满足。
作为一个还建社区,受条件限制,鑫桥社区在社区配套、人文发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我们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将鑫桥社区建设成为一个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新型社区。
第五篇:吉林省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情况介绍
吉林省农村社区建设实验试点工作进展情况介绍
“落实科学发展 加快城乡统筹”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作者:吉林省民政厅时间:2009-2-11来源:阅读量:59次
吉林省辖9个市(州),1个长白山管委会,60个县(市、区),621个乡(镇),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708万,其中农业人口占47.7%,共有9306个行政村。民政部在全国启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后,我们认识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是国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举措,也是继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之后,民政工作的又一重大具有战略性和方向性的工作。抓好这项工作,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去年开始,我们就把这项工作作为全省民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下大力气推进。
一是由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有序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发展
为有力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年初,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对全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提出2008年全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试点,2009起逐步扩大规模,在全省范围内普遍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确定了“试验典型、探索功能、由点到面、逐步铺开”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开展实验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和保障措施。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民政厅积极行动,先后向民政部申请两批共14个县(市、区)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实验面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23%,覆盖全省9个市、州。长春市五个城区全部是实验区,形成全市整体推进的格局。为加强指导,民政厅及时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实验工作进展过程中,我厅几次召开调度会,督促各地加快推进实验工作。在年初的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又将这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作出部署。目前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已经纳入我厅向省政府承诺的年终绩效考评的重点工作责任制当中。同时我厅还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培训和宣传工作。从去年开始,陆续组织6批总计70人次参加民政部举办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培训班。民政厅还创办了“城乡社区”简报,及时刊登省内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情况,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
在省里统一部署下,各实验县(市、区)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普遍成立了由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作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纳入责任考核体系,加强对这项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指导,及时出台试点工作的方案,提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思路及规划目标。各实验县(市、区)采取“走出去学”的办法,累计培训业务骨干800余人,有效保证了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大力加强设施建设,解决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最迫切的问题
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历史状况,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启动后,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我们把设施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突破口,大力解决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在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每个试点村要依托村部建设,建成一个设施相对完备、服务功能相对集中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作为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场所。同时要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这一要求,各实验县(市、区)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财政列支、部门扶持、社会捐助、社区结对、资源利用等方式,实验工作开展以来,各实验单位就投入8000多万元,新建改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18个,全省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平均面积在300平米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000平米以上,并建设
了一定面积的室外活动场地和设施,有效改善了村级社区服务场所匮乏的状况,为开展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搭建了平台。各实验县(市、区)还围绕解决农民群众行路、饮水、能源、物资供应、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困难,广泛实施了“四通”、“三改”、“三化”工程(即:“路通、水通、电通、信息通”,“改水、改厕、改圈”,主街路“硬化、亮化、绿化”)。有的地方还建设了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利用设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长春市各实验区在设施和环境改造上的投入总计超过3000万元,公主岭市和扶余县的投入都超过1000万元,桦甸市投入超过600万元。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加强为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根据农村实际需要探索社区功能,满足农民最迫切的需要
农村社区类型多样,各地差异较大。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坚持农村社区建设绝不能搞成花架子,农村社区定位和功能要符合农村实际,从农民的需要出发。根据农村现有的体制,我们在将农村社区建设的主导模式确定为“一村一社区”基础上,积极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探索社区功能:一是指导实验县(市、区)在功能的设定上从农民的需求出发,充分征求村民的意见,通过调查问卷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农民需要啥就设立啥。按照这一原则,各实验县(市、区)普遍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了便民服务站、警务室、议事室、农家书屋、台球室、棋牌室等,室外设立了篮球场、秧歌场地、健身路径等。有的社区还设立了大食堂,为农民办红白事提供便利。通过实践看,这些功能的设置深受农民欢迎,起到了聚拢群众、活跃农村文化、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作用。二是指导各地注重发挥农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在新建社区服务中心设立农民协会活动场所,让农村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棋牌协会、志愿者协会等进驻社区,让他们主事,操办活动,农民的事情农民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三是提出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要由村带屯,延伸服务。我们把农村社区定位在村一级,但服务不局限在村部所在地,根据东北农村村屯距离较远的状况,我们要求各试点村积极将服务向自然屯延伸。要逐步在离村中心较远的自然屯设立服务网点,建立集农民议事与活动于一体的服务站点或农家大院。目前,桦甸市、扶余县、长春市宽城区及二道区等实验县(市、区)已经开始在部分自然屯设立服务站点。
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开展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以实验县(市、区)的率先发展为统领,以其他县(市、区)的普遍跟进为延伸,我省初步形成了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良好态势。广大农民通过农村社区建设的开展,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感受到了公共服务的温暖。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以民政部在我省召开的这次会议为动力,深入总结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针对投入不足、规划不够、力量薄弱、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突破资金瓶颈,注重加强宏观指导和整体规划,推动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实现更大发展,为农村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