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9课机器人行走
第9课 小小机器人我指挥—机器人行走
松滋市王家桥镇麻水小学:邓昌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初步学会对简单的任务进行分析和画流程图,掌握“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功能;
② 学会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启动电机”模块编写程序,驱动左右电机,并掌握模块参数的设置方法以及左右电机的驱动方法;
③ 尝试机器人的搭建及程序设计。2.过程与方法
① 学会使用“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来使机器人前进、后退和转向;② 理解机器人行走的方向、左右电机转速差异与机器人转弯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培养学生学习机器人知识的思维模式和动手能力;② 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兴趣;③ 在调试过程中培养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精神。
【教材分析】
本堂课结合具体教育机器人,通过完成机器人行走的任务,让学生认识机器人的工作流程。,目的是把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在编程的算法上。如何让机器人走直线,对学生来讲不是难点,难点在于如何控制机器人转弯部分的讲授。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机器人已经消除了神秘感,有着学习控制机器人的强烈愿望,机器人的编程软件、下载程序的方法学生在上节课中也有所学习,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控制机器人的兴趣,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能操作好机器人的信心。
【教法选择】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教学重点】
1.“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使用; 2.机器人编程软件中的顺序程序结构; 3.机器人的搭建及左右电机的设置。【教学难点】 1.“移动”模块的使用,在设置不同参数时,可表现为“前进”、“后退”、“向左转”、“向右转”,“延时”模块的作用;
2.左右电机的设置与机器人转向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景、引入课题:展示A城与B城的位置图片。假设小明同学住在A城,小华同学住在B城,A城和B城之间有一条笔直的马路。现设计一个机器人邮递员要从A城出发,直线前进,准确到达目的地B城,完成送信任务。你该怎么设计这个机器人呢?
学生活动:
欣赏图片,思考问题,制定学习目标。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1.通过生活中邮递员在城市间的行走作为导入,轻松自然地引入了学习目标,给学生提出问题,布置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2.最基本的机器人的搭建,为学生展示搭建好的机器人,演示一个发电机及轮胎的安装,给学生布置任务,完成其他发电机的安装。
学生活动:
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以及搭建好的机器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安装发电机的任务。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教师活动:
1.机器人行走软件部分——程序的设计,此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从基本的打开软件运行平台到简单流程图的组成,教师要一步步详细演示讲解;
2.布置任务一(完成机器人走直线)学生活动:
基本机器人知识的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机器人走直线的任务。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思考机器人转弯行走的可能性及可操作性,重点讲解左右发电机的设置以及“移动”“延时”“向右转”等模块的参数更改;
2.演示下载程序到机器人中的步骤。学生活动:
机器人转弯的工作原理及程序下载的方法,分析机器人行走的程序设计。动手实践,遇到问题,小组内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各显神通”,并从学生练习中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自评、他评; 2.完成博弈舞台中任务; 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教学反思】 略
第二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机器人行走》学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机器人行走》学案
第8
机器人行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对简单的任务进行分析和画流程图,掌握“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功能;
◆学会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启动电机”模块编写程序,驱动左右电机,并掌握模块参数的设置方法以及左右电机的驱动方法;
◆尝试机器人的搭建及程序设计。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使用“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来使机器人前进、后退和转向;
◆理解机器人行走的方向、左右电机转速差异与机器人转弯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机器人知识的思维模式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兴趣;
◆在调试过程中培养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精神。
【教法选择】
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使用;
2.机器人编程软中的顺序程序结构;
3.机器人的搭建及左右电机的设置。
【教学难点】
.“移动”模块的使用,在设置不同参数时,可表现为“前进„后退”“向左转”“向右转”“延时”模块的作用;
2.左右电机的设置与机器人转向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
教师活动
.设置情景、引入题:展示A城与B城的位置图片。假设小明同学住在A城,小华同学住在B城,A城和B城之间有一条笔直的马路。现设计一个机器人邮递员要从A城出发,直线前进,准确到达目的地B城,完成送信任务。你该怎么设计这个机器人呢?
学生活动
欣赏图片,思考问题,制定学习目标。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通过生活中邮递员在城市间的行走作为导人,轻松自然地引人了学习目标,给学生提出问题,布置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2.最基本的机器人的搭建,为学生展示搭建好的机器人,演示一个发电机及轮胎的安装,给学生布置任务,完成其他发电机的安装。
学生活动
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以及搭建好的机器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安装发电机的任务。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教师活动
.机器人行走软部分——程序的设计,此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从基本的打开软运行平台到简单流程图的组成,教师要一步步详细演示讲解;
2.布置任务一。
学生活动
基本机器人知识的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机器人走直线的任务。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思考机器人转弯行走的可能性及可操作性,重点讲解左、右发电机的设置以及“移动”“延时”等模块的参数更改;
2.演示下载程序到机器人中的步骤。
学生活动
机器人转弯的工作原理及程序下载的方法,分析机器人行走的程序设计。动手实践,遇到问题,小组内解决;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所学的知识内容;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活动
.欣赏作品,自评、他评;
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教学反思】略
第三篇:实验一 机器人组装及行走控制实验
智能机器人实验报告
(一)班 级:01540802班 姓 名: 南 征 学 号: 20080705
信息与电子学院
实验一
机器人组装及行走控制实验
实验一
机器人组装及行走控制实验
08级 通信工程专业 01540802班 南征(20080705)第11组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机器人系统的组装过程,深入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机械、电气结构,及其基本控制原理;通过机器人行走控制实验,了解轮式机器人运动控制电机特性及其控制方式、轮式机器人各种行走方式的控制方法等。
二、实验仪器设备
Boe-Bot 机器人基本套装;PC 机; BASIC Stamp Editor 软件。
三、实验原理
通过对单片机编写程序控制车轮电机的转速,实现机器人小车的行走。
四、实验内容
1. 机器人组装
打开机器人套装包装盒,并初步认识各种基本部件;准备好基本部件;安装车体框架;安装电机;安装电池盒;安装车轮;安装教学主板;安装CPU模块;安装电池。2. 机器人行走控制
机器人前行、后退、转弯、旋转等动作是通过控制左右两个电机的旋转方向和转速来实现的。而电机的旋转方向和转速又通过给定不同宽度的连续脉冲实现。脉宽为1.3ms 的连续脉冲将使电机顺时针方向全速(50~60rpm)旋转。脉宽为1.7ms的连续脉冲将使电机逆时针方向全速旋转。而脉宽为1.5ms 的连续脉冲将使电机静止不动。
输出指定脉宽的连续脉冲的控制语句格式为 PULSOUT Pin, Duration 其中,Pin 为指定端口号(0~15),Duration 为脉冲宽度系数(=毫秒数×1000/2)。
则机器人的行走控制方式为:
实验一
机器人组装及行走控制实验
输入、下装并运行如下程序,分析其工作原理: ' {$STAMP BS2} ' {$PBASIC 2.5} counter VAR Word FOR counter = 1 TO 406 PULSOUT 13,850 PULSOUT 12,650 PAUSE 20 NEXT END
分别编写并运行双轮直线全速后退程序、双轮圆弧全速左转程序、双轮圆弧全速右转程序、双轮原地左旋程序、双轮原地右旋程序。
五、实验结果
双轮直线全速后退 FOR counter = 1 TO 406 PULSOUT 13,650 PULSOUT 12,850 PAUSE 20 NEXT END 双轮圆弧全速左转 FOR counter = 1 TO 406 PULSOUT 13,750 PULSOUT 12,650 PAUSE 20 NEXT END 双轮圆弧全速右转 FOR counter = 1 TO 406 PULSOUT 13,850 PULSOUT 12,700 PAUSE 20
实验一
机器人组装及行走控制实验
NEXT END 双轮原地左旋
FOR counter = 1 TO 406 PULSOUT 13,750 PULSOUT 12,850 PAUSE 20 NEXT END 双轮原地右旋
FOR counter = 1 TO 406 PULSOUT 13,650 PULSOUT 12,750 PAUSE 20 NEXT END
六、思考题
设计一个程序,使机器人按照如下顺序运行:
双轮直线全速前进3 秒、双轮直线全速后退3 秒、双轮圆弧全速左转前行2 秒、双轮圆弧全速左转后退2 秒、双轮圆弧全速右转前行2 秒、双轮圆弧全速右转后退2 秒、双轮原地左旋3 秒、双轮原地右旋3 秒。观察是否恢复到最初状态。
' {$STAMP BS2} ' {$PBASIC 2.5} counter VAR Word FOR counter = 1 TO 150 PULSOUT 13,850 PULSOUT 12,650 PAUSE 20 NEXT FOR counter = 1 TO 20 PULSOUT 13,750 PULSOUT 12,750 PAUSE 20 NEXT FOR counter = 1 TO 150 PULSOUT 13,650 PULSOUT 12,850 PAUSE 20 NEXT FOR counter = 1 TO 100 PULSOUT 13,850 PULSOUT 12,740
实验一
机器人组装及行走控制实验
PAUSE 20 NEXT FOR counter = 1 TO 100 PULSOUT 12,850 PULSOUT 13,740 PAUSE 20 NEXT FOR counter = 1 TO 100 PULSOUT 13,760 PULSOUT 12,650 PAUSE 20 NEXT FOR counter = 1 TO 100 PULSOUT 12,760 PULSOUT 13,650 PAUSE 20 NEXT FOR counter = 1 TO 150 PULSOUT 13,700 PULSOUT 12,700 PAUSE 20 NEXT FOR counter = 1 TO 150 PULSOUT 13,800 PULSOUT 12,800 PAUSE 20 NEXT END
七、心得体会
这是智能机器人选修课的第一次实验,这次实验课对智能机器人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了解了智能机器人小车的基本构造,并通过编程实现了小车的前进、后退、转弯等基本功能。第一次实验遇到问题实属正常,在本次试验过程中遇到了前进向后退转换时小车车速骤变导致车体跳起的问题,后经过小组成员的齐心合力,将该问题化解。虽然算法仍很基础,但至少是对整个程序进行了一次优化。今后还可以通过加速和减速的算法来使小车由进转退的过程更加平稳。
第四篇:第三课 制作能行走的机器人
第三课
制作能行走的机器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使用 ROBOLAB软件编制程序,会搭建具体的机器人
2、能力目标: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具体要达到:
①、能够使用乐高编程软件;练习用电脑控制机器人,启动机器人;
②、学会简单的搭建技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探索机器人的兴趣和科学精神。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人的沟通与合作、对他人的尊重、面对困难的毅志力与自信心的树立及时间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编程软件的使用。
难点:编写程序的逻辑思想。
三、教学方法: 以学生直接体验为主,并辅以教师启发、引导。
四、教学准备: 乐高机器人套装、电脑、网络教室。
五、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跟机器人交流。今天,我们具体搭建一个机器人,让它按我们的要求工作。
2、新课:首先我们还是要再次熟悉一下今天我们要使用的翻译家“乐高编程软件”。
步骤一 介绍基本图标功能
从电脑桌面双击其快捷方式,即可进入robolab 的编程主界面。(图一)
主界面上有三个菜单项:管理员、编程者级别和 研究者级别,以及三个按钮:帮助、退出和说明。点击编程者级别菜单项进入其界面(图二),它的界面菜单分为导航者与发明家两大级别,每一级下有三个小项:水平、主题和程序。
一般编程分为三个步骤:
1、根据模型从功能板上选择所需的图标
2、在编程窗口里合理布置图标,并进行连线
3、程序的下载
a、当功能和工具模块不在编程窗口显示时,可通过点击菜单栏里的Windows,分别选取show tools palette(显示工具面板)和show functions palette(显示功能面板)来使它们出现 b、工具模块中主要用到的几个说明: 1--操纵工具(operating tool): 2--定位工具(postioning tool):可选取、移动物件 3--标示工具(labeling tool):编辑注解或文字输入 4--连线工具(wiring tool):连接图示区内各结点
5--弹出工具(object popup)
6--滚动工具(scrolling tool)
7—断点工具(set/clear breakpoint)
8—探针工具(probe data)
9—颜色工具(get color)
10-着色工具(set color)
注:图标的选取一般选用定位工具;连线使用连线工具
c、图标的抓取及连线说明: 把光标移到功能模块上,选取所需的图标点击一下,然后把鼠标移到适合的位置再点击一下鼠标,则完成了图标的抓取过程;把鼠标移到工具模块上,在连线图标点一下,便可进行连线。当把鼠标移到将要进行连线的图标上,图标会不停的闪烁并出现黄色的端口提示,在所要进行连线的端口点一下,然后移到另一端口再点下,即可完成连线过程,连线正确为一条粉红色的粗线,不正确为黑色的细虚线。
步骤二: 搭建一个任务机器人
现在我们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目的:制作一辆直线竞速车,要跑得顺、跑得好,车子不能一跑就散了。
1.我们用两个马达控制车轮
2.左图中使用了一个L型的积木,它的作用是什么?
3、小车轱辘擦边如何解决?
4.想想图中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步骤
三、演示图标对机器人的控制 下面我们给机器人编写一个往返跑的程序
注意观察两个程序有什么不同?
答:刚才我们说过连线正确为一条粉红色的粗线,不正确为黑色的细虚线。因此,只有第二个程序能够正确执行。
3、课堂体验:让他们从具体的搭建过程中感受力学知识;从控制马达的转动中体验电学知识;从电脑控制机器人运作 体验信息技术知识。并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观察、体验、思考:我学会了什么?我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这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
第五篇: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7课《 机器人行走》教案
17课、机器人行走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⑴初步认识VJC仿真软件中的程序模块。⑵会用“直行”和“转向”程序模块。(3)初步了解“顺序结构”程序 【过程和方法】 ⑴体验编程的过程。
⑵了解编程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用于尝试。
⑵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上要善用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⑴会用直行和转向程序模块控制机器人直行和转向。⑵懂得通过修改模块参数改变机器人的运动效果。【教学难点】
⑴能正确修改模块参数指挥机器人完成需要的动作。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大家看看,这个是什么?
(2)上节课,我们让它在VJC仿真软件又能跳舞,又能灭火,大家想不想指挥它,让它听你的话,动起来?今天我们从最简单学起,先来教它走路,好不好?出示课题:第17课 机器人行走。(3)出示两个模块,问:这两个模块分别有什么特征?(4)引出直行模块可以前进、后退;转向模块可以左转、右转。2.任务一:机器人走直线
(1)阅读P72-73,自学机器人走直线。如果你的机器人能顺利走直行,那么想想:怎样才能让机器人走得更快更远呢?
(2)组长检查,帮助组员解决问题。
(3)出示三种流程图的情况,让学生判断哪个流程图能走直线。(4)小结:连接线
结束模块
顺序结构、垃圾箱(5)指名演示怎样才能让机器人走得更快更远。(6)师小结: 速度和时间参数
(7)你们想想,当我们调整速度和时间参数时,直行模块的名称和方向会有变化吗?
说说你的发现。
(7)小结:速度大于0前进,等于0停止,小于0后退。
3.任务二:机器人学转弯
(1)转向模块中同样有速度和时间两个参数,请同学们根据表16-2的速度和时间取值,试一试。并思考下列问题:
a.机器人怎样才能右转、怎样才能左转、怎样才能停止? b.机器人转的角度和什么有关系?(2)学生尝试操作。
(3)汇报填表结果,和思考的问题。
(4)延伸:右转45度、右转60度、左转60度的参数是多少? 4.总结 直行模块和转向模块用法。5.任务三:显身手(1)完成p74实践园(2)出示一个右转的直角,问:能否让机器人转一个90度的弯?请大家试一试。
(3)小组合作走出一个“E”字。(4)展示各组的作品。6.讨论:p75讨论坊 7.填成果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