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评《圆明园》古典园林的视觉盛宴
古典园林的视觉盛宴;悲怆历史的无尽挽歌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⑴。在一段法国文豪雨果的对于圆明园评论的旁白声中,伴随雕塑细部的黑白影像与圆明园四十景图的彩色影像的交替出现,具有史诗风格的纪录影片《圆明园》拉开了序幕。影片全长约92分钟,既科学严谨的展现了这座“万园之园”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又对历史的兴衰演变作了生动的故事化叙述。影片在叙事手法、特技处理和历史意识上均有不同于一般纪录片的突出表现,为观众营造了古典园林的视觉盛宴,同时也启迪着观众面对这曲悲怆历史的无尽挽歌进行深刻的反思。
(一)“他者”视角的叙事
认识一事物、现象一般来说有两个主要视角:内在视角与外在视角。所谓内在视角就是不参照外物,从一事物内部去认识自身。这种内在视角的好处是可以排除外在事物的干扰,在清澈纯净的自我意识审视下,洞悉自身的一切优点和缺点。如我们往往习惯了宏大历史题材的纪录影片的叙事手法,以意识形态和历史评价的话语来主导着影片的基调,观看影片的过程其实也等同于接受某种特定的历史评价、人物定位等知识灌输的过程,但这也有局陷,由于受自身经验的限制,对自身经验之外的东西,往往难以进行准确的判断。因此,为了更加全面地认识一事物,人们还需要一种外在视点,借助一个外在参照物来反观这一事物,把外在参照物当作一面镜子,反照出自身的特点。在当今多元化的世界里,一切事物、现象都具有了更加复杂、多维的特征,外在参照系的引入就显得越发必要。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互为主体”的原则,认为突破自我封闭与老化的唯一途径是“沟通”,即找一个参照系,用一种“非我的”、“陌生的”,也就是“他者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自己,将“他者”作为突破原有体系的资源和刺激。俄国学者巴赫金也强调“他者”视野,认为“在文化领域内,外在性是理解的最强有力的杠杆。异种文化只有在他者文化的眼中,才得以更充分和更深刻地揭示自己。”⑵
应该说,影片《圆明园》的历史叙事在突破传统的自说自话的基础上,对于以“他者”眼光来进行历史的叙事进行了有益而成功的探索。影片从三个外国传教士的眼光来看圆明园的历史,其中的主线人物就是来自意大利的宫廷画家郎世宁,此外还有乾隆时期来华的法国传教士王致诚和火烧圆明园的英军随军牧师麦基,其中王致诚的叙事最为短暂,主要也集中在乾隆时期圆明园的建造的局部叙述中,麦基的叙事是通过他的日记以旁白的形式出现的。历经三代皇帝的传教士、宫廷画家朗世宁,法国传教士王致诚,英国随军牧师麦基,三个神职人员以上帝的名义,忠实描述了他们眼中的圆明园和清廷生活,这种带有明显的异质文化眼光的审视,为强化历史叙事的客观性和升华影片的文化哲学主题,增色不少。
影片中,通过郎世宁初次在畅春园觐见康熙皇帝时的观感,首次展示了圆明园的奢华。朗世宁眼中的康熙在朝廷上震怒抓走反叛的军官,表现了西方人对中国封建君主专政的直感和思索。朗世宁希望进献小孩的素描像博得皇帝的好感从而进入皇家画院,而康熙帝对西方人物素描认识上的文化隔阂,则体现出中西绘画的区别。朗世宁眼中的“整个帝国,观测天象者惟衰老的皇帝一人⑶”,更是体现出以农业文明为根基的清帝国事实上已经在现代科技文明上落后于世界潮流,潜伏着衰败的危机,为影片后来的叙事埋下了伏笔。进入雍正时期,朗世宁眼中的皇帝成为一个对中国文人生活方式无限憧憬甚至以一种乔装打扮的方式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曲折地反映出皇家生活的禁锢和压抑对于人性的扭曲和变形,也隐约传达出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某种比较优势。雍正帝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希望通过道士的所谓“仙丹”来求得长生不老,在朗世宁看来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完全违背了科学常识,而丹药中大量的有毒化合物则是导致皇帝死亡的直接的罪魁祸首(对于雍正帝的死因,史学界还有争议。这里只以影片为准。),充分暴露出中国医疗中某些愚昧和荒唐的缺陷。到了乾隆时期,朗世宁则又以旁观者的角色,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国皇帝在馔饮排场上的铺张奢华和用餐时的胆战心惊,这种近乎滑稽的矛盾复合,体现了潜伏在所谓皇家饮食背后的重重凶机。而乾隆一生作诗2万余首,以文人精神领袖自居的刚愎自用,在一个西方人看来是令人费解的,这也直接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权利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及至王致诚觐见乾隆,感叹园林之美,他的描述圆明园的系列通信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也从一个侧面,丰富了“他者”视野中对圆明园和清廷生活的感性认识。当乾隆帝反对水法景观中的裸体人物造型,主张用中国的十二生肖中动物造型替代,朗世宁无可奈何接受了这一想法,则在技术层面上引入了对中西伦理道德观念差异的比较。乾隆帝将园林中的提水机械废弃而依旧采用古老的打水方式,嗤笑科技不过是玩物丧志,在旁白的解说和借用朗世宁平静甚至有些冷峻的口吻叙述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一个王朝走向没落乃至灭亡的端倪已浮出地平线。
在影片最后30多分钟关于鸦片战争后圆明园命运的叙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旁白形式出现的英军随军牧师麦基的日记来进一步感受圆明园的奇伟瑰丽,这位牧师这样描绘圆明园“必须有一位身兼诗人、画家、历史学家、美术鉴定家、中国学者和其他天才的人物,才能图写园景,形容尽致”。而后来的日记则让我们不断感受愚昧落后就要挨打,文明遭遇蹂躏和践踏的一幕幕辛酸的场景,应该说,这一部分是极具历史的沉痛感和反思价值的,也是当我们今天走进圆明园遗址公园面对斯景斯物会一再提起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对于以文明自居的西方人以“集体无意识”方式所造成的那场空前的文明的浩劫,选取西方当事人的视角,或许可以弥补“历史记忆”的某些缺陷。最后,影片在雨果再次对圆明园的赞叹和对圆明园毁灭的强烈谴责中结束,和影片伊始时的评论遥相呼应,在结构上臻于同一和完整,体现了影片编导的匠心独运。
(二)古典园艺的视觉盛宴
高科技背景下以场面取胜的许多电影中,蒙太奇组接的理性原则已经转向了视觉快感奇观性的快乐原则,有时完整的叙事线性结构被视觉要求所颠覆,甚至不再拘泥于叙事的意义关系,而是直接服务于视觉快感生产⑷。在这种电影形态中,传统叙事电影的规则转变为奇观的画面结构原则,奇观统治叙事、改变叙事。不可否认,这部号称“中国第一部史诗风格的数字电影”的《圆明园》在电影的视觉奇观上有更高的追求,开创了中国纪录片历史的多个之“最”——特技镜头在中国纪录片电影中最长;特技镜头在中国纪录片中占据百分比最高;第一次创造了将实景和三维动画相合成的艺术氛围;第一个开创纪录片电影三维特效的制作体系等等,而且影片用35分钟的特效镜头将圆明园被毁前的全貌重现。但是难能可贵的是,该片并没有以单一的视觉冲击来取代叙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历史叙事和视觉快感的高度统一。本雅明在讨论以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文化的出现时,曾经用韵味和震惊来加以区分。认为传统艺术是一种静观的“韵味”,而机械复制艺术则是子弹击穿胸膛式的短暂的、强烈的反应⑸。如果稍作发挥,也可以把这样一种区分用于机械复制艺术———电影———本身。在影片《圆明园》中我们通过各种高科技的特技制作所领略到的不仅仅是单一的视觉幻像,其实更重要的是蕴涵在震慑人心的画面中的璀璨的古典园林艺术,一种基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园林艺术的美妙“韵味”。无论是繁花似锦,以红色调为主的充满了奇幻色彩的牡丹园,还是在废墟上奇迹般复原的古典建筑,都令人心神摇曳。一处处充满了诗意的园林景观——“武陵春色”、“澹泊宁静”、“九州清晏”、“鱼跃鸢飞”、“蓬岛瑶台”、“万方安和”……让人沉浸在中国传统诗歌与绘画的美妙意境之中。
而在影片的视觉奇观推进展开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展示的珍藏在各地博物馆中的反映康雍乾三朝帝王在圆明园内生活的绘画作品,更是将影片的视觉密集度推向一个高峰。尤其是将一处处现存的残垣断壁和相对应的博物馆珍藏的一幅幅宫廷绘画以及一座座由电影特技制作的三维建筑复原图三位一体的呈现在观众眼前,几乎让人发出由衷的赞叹:在美仑美奂、巧夺天工的园林韵味的品读中,我们所能够激发起的最强烈的情感莫过于对文化的“震惊”了!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当这一切都已经化为一片片废墟,一处处遗址呈现在现实的人们眼前时,如何在电影的幻像中制造一种文明的“韵味”与“震惊”,应该说对于纪录片的主创人员提出了极富意味的挑战。影片《圆明园》的制作群体迎难而上,充分考虑到消费时代观众审美趣味的某些转型,在既充分尊重历史文化又顺应视觉文化时代潮流的不断的协调与探索中,为观众献上了一份奇伟瑰丽的文化大餐、视觉盛宴。
(三)沉郁顿挫的历史反思
圆明园的历史当然是一出悲剧。而这也正好应验了那个关于悲剧的著名定义——“悲剧就是把人间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综观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圆明园的悲剧可谓这段不断砥砺国人奋发图强的历史的一个发轫,在此后的近一个世纪里,觉醒起来的中国人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自强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抗争和探索,最终获得了涅槃般的新生。而圆明园的毁灭在国人的心目中是永远挥之不却的一片阴影,它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永远的心灵楚痛。影片中有一幕给人印象深刻:当乾隆帝在圆明园中的西洋花园造好之后,沉浸在极大的自豪与喜悦之中,认为眼前的这座旷世花园将伴随着子子孙孙永远地流传下去,而这时的中国以其拥有世界1/3的人口和1/3财富而雄踞在世界的东方以“天朝”自居。恐怕谁也没有想到,历史竟会是如此地捉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在乾隆去世不过半个多世纪以后,那座旷世花园在曾经的不屑一顾的“蛮夷之邦”的铁蹄下,化为了一片废墟。150多年的结晶只烧了3天便成了一片焦土。150年和3天的强烈反差更加刺痛了观众的心灵。这是文明与野蛮的角逐——文明的积淀漫长而费力,而暴力的摧毁却显得那么粗暴而简单!影片在即将结束时,不断通过银屏上的字幕昭示观众:1900年八国联军进驻北京,再次对残破的圆明园进行了更为彻底的毁灭;1911年,圆明园被毁半个世纪后,清王朝在风雨飘摇中灭亡;圆明园的文物除了一小部分在海内外博物馆被收藏,其余大部分下落不明……这一系列事件的叙述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更平添了影片凝重沉郁的史诗风格,在对历史的感喟和唏嘘中影片落下了帷幕,留给观众的则是对这段沉重历史的无尽反思。
第二篇:古典园林
山和水在人类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有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审美观。仁者何以乐山呢?因为山的稳重高大象征了人的憨厚,智者乐山在于水的清澈象征了人的明智。人类对山水的认识是园林观念形成的基石,借用老子对物质分类的认识,一种是原始自然物质,一种是以气为概念的人化物质,而园林建筑就是两者之间的产物,是一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再水一方。伊人在水,在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这又被称为西子的一湖碧水,自古以来留下了多少名媛,多少才女的身影。每当“月上柳梢头”的时候,人们就会想起生长在杭州的朱淑真,每当眺望“藕花深处”人们也会想起“词名远播”的李清照。(当然)栖身于西湖之畔的江南才女苏小小,更是让后世文人多发临水平吊之声。西湖园林作为江南古典园林的杰作,它既是爱情的多发地段,也是传奇的集散之区。
到底何为中国古典园林?其最初的形式是怎样呢?请看千古流传的古典园林。
一、千古流传的古典园林
(一)古典园林的界定
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中提到中国古典园林的概念:“中国古典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有人做,宛自天开”的境界。”
(二)古典园林的历史
1.殷商
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有园圃囿等字,但这时的“园”或“圃”,则是蓄养禽兽的地方,逐渐成为帝王贵族的玩乐场所,如《史记》中记载:商纣王“后赋税以识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诗经》描述周文王有一个方圆几十里的灵囿,内有高台、池沼,灵囿内饲养了各种珍贵的动物、灵异的禽鸟。商纣王的鹿台是昏庸骄奢的代表,而周文王的灵囿是仁爱亲民的典型。
2.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周室衰微,各地诸侯纷纷割据称霸,建宫设囿以图游乐享受 1 的风气盛极一时。园林的营造,也开始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自然山水主题正式萌芽。而且在园林中勾亭建桥,种植花木,如《述异记》记载:吴王夫差“筑姑苏台”、“作海灵馆”、“建梧桐园”等,规模宏大,“崇饬土木”。吴王夫差为哄得美人开心,为西施修建姑苏台。为了增加情趣,夫差命人修建天池,池中放龙舟,舟上歌舞声辉。
3.秦汉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在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为神仙居住,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迷信于传说,派人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之后历代的帝王都有这样的梦想,而这种迷信的心理慢慢的成为帝王营造园林的一种精神追求,开拓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构思。秦代建造园林,以模仿自然山水,开池置岛,布置出理想中的东海仙山。汉武帝在都城长安建造建章宫时,在宫中构筑太液池,在池中堆筑三座岛屿,并取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以模仿仙境。此后这种布局成为帝王营建宫苑时常用的布局方式,中国园林中一池三山的模式由此确立,由此中国园林中“一池三山”模式开始确立。
4.魏晋
著名的西晋石崇修建的金谷园,园内珍宝无数、美女如云。绿珠是他最喜欢的歌妓,苏秀仰慕绿珠已久,有一天苏秀到金谷园做客,与石崇商量:“能否把绿珠让给我呢?”石崇没有答应,等到苏秀得势的时候,有一天帅大军把金谷园围围得水泄不通。石崇对绿珠说:我今天是因你而获罪啊!”绿珠说:“妾当孝死君前。”说罢纵身一跃,坠楼而去。唐代诗人杜牧经过金谷园时触景生情,写下《金谷园》一诗: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早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花落犹似坠楼人。
5.南北朝
寒山寺始建于南朝梁代,位于苏州古城的枫桥镇。听钟声烦恼清,寒山钟声名扬中外。传说唐代诗人张继落榜之后,途径枫桥,月落无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6.唐宋
唐宋时期是文人荟萃的时代,文人园林在唐朝开始兴起。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 年冬天,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携家辗转来到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茅屋落成,称 “成都草堂”。他的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
7.明清
始建于清代的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汲取江南造园手法和意境修建而成,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二、古典园林的类型及构景技巧
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皇家园林的园主为帝王,私家园林的园主则为贵族、官僚、文人、商贾等。寺庙园林主要是用于宗教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
(一)类型
1.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的营造,反映出统治者正事之余追求奢侈极欲的物质和精神享受。“移天缩地于君怀”,或朱珠碧瓦,以满足帝王统一的思想;或一池三岛,以沉溺于海外仙山的幻想。例如,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故宫四大花园。
2.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的功能主要是满足官僚、文人、富商的生活享受而建的,私家园林则创造一种暗香盈袖、月色空庭的闲适安宁,体现山林隐逸的意趣和远离尘嚣的追求。例如,沧浪亭、拙政园、沈园、留园、耦园。
3.寺庙园林
寺庙园林突破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分布上的局限,可以广布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名山胜地。正如宋赵抃诗道:“可惜湖山天下好,十分风景属僧家”。也如俗谚所说:“天下名胜寺占多”。寺庙园林的选址多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名山胜地,自然景色的优美,环境景观的独特,天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高度融合。例如,苏州狮子林、曲阜孔庙、寒山寺。
4.公共游豫园林
公共游豫园林指的是具有天然景观特点,并逐渐开发建设成为有大量著名游览点,带有公共性质的游憩场所,在性质和风格上与皇家 园林和私家园林异趣,又与纯粹的天然风景有区别。例如,西湖园林、上海豫园。
(二)构景技巧
虚并不意味着无,与“无为而为”一样,“非实而实”的虚,所产生的意境,给人更为广阔、幽远的遐想。园林中若以亭、台、轩、榭、栏杆、廊椅等代表为实景,那么影、帘、屏等则象征着虚。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相衬,从而产生更完美的结合。
1.实景
(1)亭
亭,在古时候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
亭
亭即停止,是供游人休息、纳凉、避雨与观赏四周美景的地方。亭不设门窗,有顶没墙,四面迎风、八面玲珑。其形态千态百姿,丰富多彩,其形象婷婷玉立,可使山水增色。
亭在园林中必可立足观景,在选址时,它四周必有颇具特色的美景,且所选的观赏角度、观赏距离也是最佳的,故亭素有“园林之眼”的美称。
“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释名》)园中之亭,应当是自然山水或村镇路边之亭的“再现”。水乡山村,道旁多设亭,供行人歇脚,有半山亭、路亭、半江亭等,由于园林作为艺术是仿自然的,所以许多园林都设亭。但正是由于园林是艺术,所以园中之亭是很讲究艺术形式的。亭在园景中往往是个“亮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山水之间,有亭可憩,方能渐入佳境,苏轼说:“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张宜诗云:“江山无限景,都在一亭中。”在江南一座亭可能就是一部传奇。在岭南,至今还能看见十里长亭,长亭外,古道边,芳
草碧连天。
(2)台
用土筑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台,观四方而高者。――《说文》岭南潮州,明代有凤凰台,夏日里,登高而歌,朗吟独酌,江风阵阵,无限快意。成为观赏韩江风光绝佳之地。琼花台在佛山梁园,至今仍作为粤剧的舞台,频频演出。都说人生如戏,这戏又演给谁看呢?还是放翁说的好:人间万事消磨尽,唯有清香似旧时。
(3)轩
有窗的长廊或小屋等。轩与亭不同的地方是:轩内设有简单的桌椅等摆设,供游人歇息,一般来说,园林中的轩多为诗人墨客聚会之所,要求环境安静,造型朴实,并多用传统书画、匾额、对联点缀,能给人以含蓄、典雅之情趣。轩也多作赏景之用。
归有光的项脊轩实际上是一间破屋: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这样一座漏洞百出的老屋,却倾注了归有光的无限的眷恋。在他的眼里月光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4)榭
水边的敞屋称水谢。其特点:在水边架一平台.一半伸入水中,一半架于岸边,上建亭形建筑物,四周柱间设栏杆或美人靠,临水一面特别开敞。水榭的主要功能是用来点缀水景,供游人观赏水景,在旅游中亦常作茶室之用,游人在此一方面可休息纳凉,另一方面还可品茗观景,一举多得,所以它是驻足观赏水景的理想之地。
东莞可园中,有擘红小榭,这是可园的园主张敬修与宾客游园品尝荔枝的地方。张敬修虽行伍出身,却是品味极高的艺术家。荔枝乃岭南佳果,被誉为“果中之尤物也”,与红颜知己相携与荔枝树下,月在荔枝梢,人行香花间。可是,执手相看荔枝,擘红挽绿,那个美人是谁呢?张敬修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可命运却让他带兵打仗,镇压红巾军时,兵败,被撤职,身负重伤,回可园。在广西征战途中,他认识一位红颜知己,此女颇具才情,做了张敬修的幕僚,张敬修负伤后,她也回到了可园。当时张敬修的慕客写词一首,词云:可人如玉,雪海香天金作屋。卷上珠帘,豆蔻梢头月子纤。平蛮幕里,记得羽书留粉脂。细马驮将,5
谁识参军是女郎。
2.虚景
(1)影
影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幻成不同的感触。在中国园林中,够景有虚实,而影则是虚景中的主要角色,看影可以使人产生幻想,留连其中,朱自清的作品从《背影》到《荷塘月色》中稀疏的美丽的倩影,能引人思考。
(2)帘
“花影压重帘”,帘在建筑中起到“隔”的作用,且是隔中有透、实中有虚、静中有动,因此帘后的美人可以引人入画。记得在“文革”中失去的数十封女作家凌叔化写给徐志摩的信中画的则是“帘影双燕”,毛笔小楷出之,文情令人销魂。
(3)屏
“屏”一般称为“屏风”,在空间中给人一种似隔非隔的感觉,从前女子的房中,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通道与视线。杜牧的《秋夕》 “银竹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十分令人向往。
三、古典园林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审美构成因素。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中有“三境”之说:物境、情境、意境。讲的是审美的过程,即由客观的“物境”进入主观的“情境”,然后在创造出理想的“意境”。人在审美的过程中心与物、情与景、意与物的交融。中国园林是含蓄的、自由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有伤心之感。西方园林,更中规中矩,注重悦目之感。可见,“意境”则是心灵上的一种感染。
(一)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狮子林是苏州现存唯一一座始建于公元十四世纪中国元代的园林,它是由一位禅师为纪念他的老师而建造的。园内假山众多,各种造型奇特的太湖石遍布其上,其中有很多形状酷似狮子,因为佛经中如来佛主传经说法被称为“狮子吼”,故而这座由佛门弟子创造古典园林便有了“狮子林”这样一个名称。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叠石为山是模仿自然的主要手法之一,但像狮子林这样以假山为主来点缀 6
园林几乎是一个孤立,因而又有了“假山王国”之美誉。狮子林将山川的壮丽融入苏州古典园林特有的秀美独树一帜。和其他园林一样狮子林深居于闹市之中,从这个角度看去,可以明白苏州的古典园林为何又被称为城市山林。相传几百年前僧人们在这里打坐、修禅,而在园林主人的眼中,一座座奇峰如同名悬高势,更多的时候他们会点燃一炷高香,在群峰环绕之中参悟着俗世间的生老病死,天堂里的转世轮回。
1.景点欣赏
(1)燕誉堂
此厅是苏州园林中较为著名的鸳鸯厅。所为鸳鸯厅就是一座大厅内用屏门、挂落隔成南北两部分,从内部看似两厅相连,但布置相异,装饰、家俱、陈设各不相同,在功能上,前厅常为招待贵宾,内“堂”为密友聚谈,女眷欢聚的地方。
(2)立雪堂
堂中置落地圆光罩(俗称“一根籐”地罩,此罩似迷宫图案,苏州园林中有两只,此为其中之一)。堂名出自禅宗典故“慧可见达摩”。意在尊师重道。
(3)小方厅
东西两侧墙上有呈矩形的砖砌月洞,东窗外是素心腊梅,西窗外是称为城市山林的假山和林木。以窗洞、门洞为画框,观赏外面景色,称为框景。两幅“框景”,如两幅山水画,尽现造园主人的匠心,意境深远。
(4)指柏轩
两层楼建筑,指柏轩来自“赵州指柏”的典故。另一说源于宋代朱熹的诗句“前揖庐山,一峰独秀”;指柏轩体态高大,四周围廊,有栏杆围合。轩前古柏数株,并与假山石峰遥相呼应,为狮子林主景之一。
(5)见山楼
取晋代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意,故取次名。二楼有直通假山的通道,可谓依山建楼。见山楼的面积仅为指柏轩 的十分之一,既衬托出指柏轩的高大,又不与假山争高低,可谓匠心独具。
(6)花兰厅
面水而筑,前有平台。厅南14扇落地长窗,刻有唐诗各一首,厅北6扇长窗均刻有山水人物故事。厅内步柱不落地,柱端雕刻成花篮形状及梅、兰、竹、菊。厅中间设屏门4扇,南刻松寿图,北雕王同愈撰汉代仲长统《乐志论》。此为夏天赏荷的好地方。
(7)湖心亭
湖心亭有曲桥通东西两岸,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故又名“观瀑亭”。亭下四周,假山林立,树木森森,亭伫立水中央,池鱼跃波,垂柳拂水,生机一片,在此可环视全园景色。
(8)古五松园
院前用峰石遮蔽视线,使建筑半隐半现,展露头角,视线随人行转入院内顿觉开朗。清康熙时狮子林内有五棵参天古松,故狮子林又名五松园。
(9)真趣亭
亭内装饰金碧辉煌,绘有凤穿牡丹图案,雍荣华贵。还饰有“秀才帽”图案,寓意“秀才本是宰相苗”,鼓励认真读书,奋发向上,三面设吴王靠,饰有木刻狮子。在此小坐,可悉心欣赏湖心亭、九曲石桥、石舫、飞瀑和连绵的假山远景。
(10)石舫
人称“不系舟”。系二十世纪20年代最后一任园主所建,中、后舱均为两层。石舫四周安有86扇镶嵌彩色玻璃的和合窗。在设计上学习了西方,运用了圆柱,玻璃。从内部看出去,每个窗户都采用了框景的设计手法。
(11)暗香疏影楼
楼依湖而建,一层为通道。上楼南面可欣赏到园景大部,与问梅阁、五叠瀑布、听涛亭及400年的古银杏树组成园西部景区,古朴而幽静。
(12)飞瀑亭
此亭为卷棚歇山顶方亭亭南有瀑布自山顶飞流直下,亭中有石桌与四只石鼓墩座此可听水流飞溅声,但因山石树木阻挡,并不能看到瀑布故亭内悬额“听涛”,与湖心亭“观瀑”互相呼应。
(13)问梅楼
名字出自禅宗公案,是西部园景的主体建筑。筑于土山之上,阁前遍植梅树。(14)双香仙管
长方形单檐亭,屋顶与廊共用,三面围木制栏杆,亭内设汉白玉石台。此处,冬闻腊梅香,夏亦可闻荷花香,绿荫浓浓、古意盎然。
(15)扇子亭
扇亭:外形象折扇的扇面。扇形月洞,扇形吴王靠,扇形石台。置身其中,可饱览园景。
(16)文天祥亭碑
文天祥碑亭:亦名正气亭,亭内碑刻是文天祥狂草手迹“梅花诗”:静虚群动息,身雅一心清;春色凭谁记,梅花插座瓶。寓意:洁身自守的崇高品格
(17)修竹阁
跨涧而筑,方砖铺地,南北两侧有挂落、坐槛,设吴王靠,阁内北望,可见小溪蜿蜒于山间,曲折幽深,南望则见曲折错落的石岸围住湖水一泓,似山中小湖,颇含野趣。
(18)卧云室
凸字形,两层,上、下各6只戗角飞翘,造型奇特,苏州园林中独此一“室”。楼阁周围空间极狭,似在石壁重重的山坳中,“卧云”出自元好问诗句。
(2)造园手法
狮子林虽缀山不高,但洞壑盘旋,嵌空奇绝;虽凿池不深,但回环曲折,层次深奥,飞瀑流泉隐没于花木扶疏之中,古树名木令人叫绝,厅堂楼阁更是精巧细致,无愧为吴中名园。园以叠石取胜,洞壑宛转,怪石林立,水池萦绕。依山傍水有指柏轩、真趣亭、问梅阁、石舫、卧云室诸构。
狮子林的古建筑大都保留了元代风格,为元代园林代表作。园以叠石取胜,洞壑宛转,怪石林立,水池萦绕。主厅燕誉堂,结构精美,陈设华丽,是典型的鸳鸯厅形式;暗香疏影楼、扇亭等均各有特色,耐人观赏。
园内四周长廊萦绕,花墙漏窗变化繁复,名家书法碑帖条石珍品70余方,9
至今饮誉世间。
(3)堆山理水
游人穿洞,左右盘旋,时而登峰巅,时而沉落谷底,仰观满目迭嶂,俯视四面坡差,如入深山峻岭。洞穴诡谲,忽而开朗,忽而幽深,蹬道参差,或平缓,或险隘,给游人带来一种恍惚迷离的神秘趣味。
园内水体聚中有分。聚合型的主体水池中心有亭伫立,曲桥连亭,似分似合,水中红鳞跃波,翠柳拂水,云影浮动,真是“半亩方塘一镜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水源的处理更是别具一格,在园西假山深处,山石做悬崖状。一股清泉经湖石三叠,奔泻而下,如琴鸣山谷、清脆悦耳,形成了苏州古典园林引人注目的人造瀑布。
(4)植物配置
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基调是以落叶树为主,常绿树为辅。用竹类、芭蕉、藤萝和草花作点缀。通过孤植和丛植的手法,选择枝叶扶疏、体态潇洒、色香清雅的花木,按照作画的构图原理进行栽植,使树木不仅成为造景的素材,又是观景的主题。
许多树木的种植与园林建筑和诗词匾联、人物典故相呼应,喻情于草木。暗香疏影楼和问梅阁推窗可见三、五株梅,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尤其问梅阁中桌椅、吊顶都是梅花形,窗纹用冰梅纹,书画内容亦与梅有关,与地上“冰壶”古井共同构成一幅思乡的画卷。
(二)诗情画意的景观
红阑杆畔,白粉墙头。桥影媚,橹声柔。清清爽爽,静静悠悠,最爱是苏州,一个有古典园林,又有水巷临居的苏州,素来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称。
在星罗棋布的苏州园林中,有一座风格自然、朴素开朗,又富有文艺和书卷气息的名园,它就是被誉为江南园林之首的拙政园,为明代进士御史王献臣所建。建园期间,王献臣请江南才子文徴明设计蓝图,形成以水为主、疏通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在文徴明看来,拙政园是园主以物寄志,以史寓志的最佳表现,10
即所谓“人在山林,志存高远”。归隐后的王献臣把自己对政治国事的抱负一泻如注地放到了园林上,“筑室种树、浇园鬻蔬、逍遥自得、享闲居之乐”。
园林,既然寄托了主人的政治抱负,必然就有与众不同之处,就像中国文人的归隐是为了出世,王献臣在造拙政园时仍然保留着一条充满苏州民居特点的中轴线,而居于中轴线上的建筑就是这座“远香堂”,站在金碧辉煌的“远香堂”向上下眺望,北以水面做背托展开,东西南北都能够纵容之观赏,我们在这里似乎看不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却能感受到一种略带威严神圣又具有文人式的傲骨之气。小沧浪为拙政园奇特一景,早期的小沧浪仅为水边小亭一座,而到了晚清时期,这里已形成一组水院。小沧浪的北面为旱船,其上楼下坞三面伸向水中,酷似一艘凌波而行的船,在静止的空间中展现飞动之态。“荷风四面亭”置于一片水乡半岛中,从亭中四面望远,却能感受天地风烟之变化,而人在亭中又融于这风烟变化之中,最终达到风烟由此亭而出,由我胸怀而出的境界。
康熙皇帝于公元1703年大兴土木,疏浚湖泊,建造了行宫避暑山庄,山庄宫殿区布局严谨、建筑朴素,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的融在一起,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实现了“理朝所政”和游戏娱乐功能上的高度统一。在避暑山庄的银湖中有一座小岛,岛上就有模仿苏州狮子林的文园狮子林,这里怪石嶙峋,湖石假山与古建筑交相映衬,成为避暑山庄模仿江南造园手法的典型。康熙曾夸耀说:“天然风景胜西湖”,这种说法并非夸张。在湖区中央,有一座楼阁,名叫“烟雨楼”。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在烟雨楼下小憩,午后喝了些酒便睡着了,他梦见一个亭亭玉立的美人斜倚着栏杆,独自凭栏远眺。乾隆皇帝的这种烟雾迷蒙,美人凌波微步、款款而来、时隐时现的感觉正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魅力美学起点,然而江山的稳固是不容虚幻的。
乾隆皇帝以“既具湖山之胜概,能无亭台之点缀乎”的感慨,通过理水、叠山、莳花、选石筑造了清漪园,也就是现今的颐和园。清漪园于公元1750年开始兴建的,以万寿山和昆明湖为依托,在原有真山真水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心地整形改造,其景致几乎可以与杭州西湖的一一对应。昆明湖虽然尺度略小于西湖,但两者平面轮廓基本一致。西湖有苏堤,清漪园有西堤,两者都已六桥串联,南 11
北遥相呼应。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灵,水是中国园林脉络气韵的根源。清漪园以“衔山抱水”的形态建园,正所谓“山不能动以水缭绕之”。水的环绕伏脉龙蛇,势通万里,尽造化之真意。“层楼雅号画中游,四面云山画景收”,乾隆皇帝用诗句描绘了诗情画意的中国皇家园林,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座园林是十九世纪末年从新修过的清漪园,一位叫做叶赫那拉.慈禧的老人将园林的名字改为“颐和园”。
(三)凄美回味的爱情
一个宋朝的园林能够一代代传下来,到今天依然有名,也许只有绍兴的沈园了。沈园的出名却是由一曲爱情悲剧引起的。诗人陆游和表妹唐婉在园壁上提写的两阙“钗头凤”是其中的热点,陆游也许是宋朝最好的一个诗人,但肯定不是一个值得唐婉为他而死的人。表妹唐婉是在一个秋天为她忧郁而逝的,临终前她还在念着表哥那阙被后人传唱的钗头凤。
这是南宋的春天,年迈的陆游再次踏进了沈园,在斑驳的园壁前,诗人看到了自己四十八年前提写的旧词,“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在临终的日子里,一遍遍回想自己和表哥那段幸福的岁月,陆游二十岁时初娶表妹唐婉,两人诗书唱和、绣花扑蝶,就像旧小说中才子佳人的典型故事,可惜这样的日子太短,唐婉只记得有一天婆婆对她说:“你们两个太相爱了,就会荒废儿子的学业,妨碍功名的。”唐婉至死都没有想通相爱也会是一种罪名,不过她更没有想通的是那个据说在大风雨之夜出生在淮河一条船上的诗人,后来又横戈跃马、抗击金兵的表哥,竟然维不了父母之命,在一纸休书上签下了羞答答的大名。
陆游四十八年后重游沈园,发现了园壁间一阙褪色的旧词,也叫“钗头凤”,这是唐婉的词迹:“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试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旬问,咽泪妆欢。瞒瞒瞒!”在南宋的春天,陆游没能握住风中的一双红酥 12
手。
第三篇:《王的盛宴》影评
《王的盛宴》:历史应该由谁来写? 来源:八戒影院
中国电影审查制度最大问题是无标准可依,审查人员、政策变动、官方意志,甚至领导一句话都会影响一部电影的命运,这是中国电影人长期面对的困境。审查固有问题,电影创作者的能力又是另一个问题,偷机者大把,没底线者大把,两个问题展示着产业环境现实生态,这是中国电影的悲哀!——这是我在看《王的盛宴》之前所发微博。
很明显,《王的盛宴》与另外那部饭局就是产业环境现实生态:2011年11月1日,陆川在微博上写道:终于杀青了。2012年4月初送去电影局审查,两月后得到的是15条修改意见。
上海电影节前夕,覃宏发了微博:《王的盛宴》因“非商业原因”推迟。7月国产保护月,毫无对手的《画皮2》狂揽7亿……直到11月29日,遭遇干涉的《王的盛宴》终于要上映了,而留着哥萨克发型和泡面头的樊哙项羽、汉军穿着中世纪英格兰铠甲、楚军插着日本指物军旗的另外一部饭局已经上映一周年。
《王的盛宴》是部真正严肃而且富有野心的创作,从表演,到剧情,台词到背景音乐,处处精妙,很用心的一部戏。陆川不但展示了开国伟人和元勋们极端与夸张的一面,更是完美表现了战胜之后如何分享革命果实的时候,初始的冲动、草莽,到成熟后精明、深刻、残酷与血腥,这种深刻与残酷从来没有在中国任何导演的作品出现过。然而在国内电影千篇一律用“生动、雄浑的英雄史诗”表现的开国伟人,却被刘烨以撒泼无赖的方式诠释。
《王的盛宴》不是浅显层面的“商业、战争、类型”所束缚的影视作品,或可说其试图在商业框架能进行这艺术探索。“很多真相永远会隐藏在黑暗里”是影片主旨,影片从刘邦、项羽、韩信、吕后、萧何等人的角度怀疑“历史是谁来书写”。这种创作初衷很胆大,虽说此手法非独创(网上随便都能找出口口声声拿《罗生门》装B范的人才),但在华语电影里对人性与戏剧的深刻理解,展现的细腻、复杂和多元,算是十分令人惊喜。遗憾的是,这部作品在创作之初应该是更胆大、直接、犀利,这种遗憾,当然是审查后遗症造成的。
陆川在该片中体现在自己对历史阴暗面非凡的洞察力,历史包容着各种奇妙的对应,《王的盛宴》环境背景本身便可以形成一道比喻(甚至说直接是明喻,因为刘烨演完这部片,就不用再演中老年毛润之了)。开国伟人和元勋们很清楚,欲望这种神秘的力量,驱使着自己成为野兽乃至魔鬼,任何事业都必须付出代价,会做出或者遇到一些不光彩的举动,即便他们自己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有人告诉我原本该片用的是三段顺序式结构,现今公映版是时空交错式的结构,说陆川小聪明也罢,大智慧也罢,他巧妙地用这种结构促使观众更多的参与到影片的再创作中,让人感觉更像是作者而非观众本身那么单一,同一故事三种不同的多义性解读,跳进跳出的抽离感始终伴随,最终让人在虚拟世界里体味现实世界,或者说虚拟历史里体味现实历史,抛出一个更开放的结局(起码我感受到了)。
《王的盛宴》中汉结束秦统治,但演戏统一理念,但是历史如何书写是新时代开始时必须经历的混乱,因此我们看到为某种政治目的裁剪、虚构历史,或者直接为个人崇拜服务……如此种种做法的结果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有人创造历史,其他人只能跟随;历史与普通人无关;历史只需要记忆,不需要思考;历史有规律可循,且这个规律掌握在“大人物”手中……然后再看片的过程与之后思索:今天与过去相比,价值判断在信息开放的时代变得更加多元。曾经奉为天经地义的价值观大厦正在倒塌,曾经被看成是真实可靠的历史也已经千苍百孔。于是,另一种声音迅速传播:历史无所谓真,也无所谓假,谁都可以任意言说。仅这一点来说,陆川做到了以前电影人没有也不敢触及的“历史问题”。
就像片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很多真相永远会隐藏在黑暗里。历史只是用来创作的政治和政治的创作,中国电影同样如此:《鬼子来了》“基本立意严重偏差”、《霸王别姬》“严酷描写文革与同性恋,极端灰暗”、《蓝风筝》“违规参赛”、《色戒》“床戏”、《十三棵泡桐》“因暴力性关系删”、《无人区》“多负面人物”……就连《天下无贼》“贼做好事没动机”、《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不能勃起”,如今《白鹿原》“情色革命”与《王的盛宴》“15条修改意见”(意见我就不说了,上映后人人看的明白)。对于一群群被删或被禁的电影,我倒不想说审查制度利弊如何,我只想说长期以往这种的干涉,只会让严肃认真的创作越来越罕见,直到彻底消失。
最后,吐槽一句:决定一部电影生死的,不是才华;决定历史长河的,不是正史。严肃起来,让电影和历史拥有更多的人性。
第四篇:圆明园影评
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这样写到:在地球上的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它汇集了了一个名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为人孰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了亚洲文明的倩影,你可以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那里不仅有艺术珍品,而且还有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这个奇迹现已不复存在。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彻底毁灭了圆明园,我们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来也抵不上这座神奇无比光彩夺目的东方博物馆,多么伟大的功绩,多么丰硕的意外横财,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
-----1861年雨果 当看完《圆明园》这部类似于纪录片的影片时,心里黯然了,心情也沉重了下来,充斥着自己的是满腹的无奈与愤怒。影片对圆明园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讲述,其中不缺乏赞美,不缺乏感叹,更不会缺乏愤怒,《圆明园》这部影片讲述着从康熙到雍正到乾隆最后到咸丰四个朝代,圆明园从孕育到设计到修建到扩修最后到被烧毁,也讲述着从北方来的游牧民族在建立大清王朝后从兴到衰到灭亡的过程,大清帝国在康熙时期到乾隆时期一直非常繁荣,可谓物华天宝,国泰民安,康熙非常喜欢科学,于是接纳了来意大利的朗世宁,他是耶稣会派往东方的一名传教士,康熙皇帝喜欢天文,于是传教士带来了望远镜,传教士因会绘画,所以成为了一名宫廷画师,常尾随康熙皇帝左右,为其作画,康熙驾崩后,他尾随了雍正,他在他的信中记载了他在大清的所见所想,而其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以围绕圆明园展开,他见证了了圆明园的孕育和修建和扩建,讲述了圆明园的宏伟壮观,美丽漂亮,风韵十足,居住舒适,冬暖夏凉,如仙境一般,在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漂亮的皇家园林。雍正登基后,对圆明园的感情更比康熙浓烈些,他担任圆明园的总设计师,数千名画家为圆明园的进一步修建可谓煞费苦心,圆明园的美丽更是让人折服。雍正驾崩后,他又尾随了乾隆,乾隆任命其和其他官员一起扩修圆明园,要添一座西式的建筑,而中国的建筑师们几乎不懂,幸其遇见了来至法国的传教士王志诚,可与之一起设计西式的圆明园建筑,后来被新修的建筑被乾隆赏赐给他最爱的来至维族的妃子,而与此同时,乾隆又扩修了许多行宫,此时的圆明园是东方的骄傲,更是世界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它的光辉足以照亮整个东方,无数艺术家,画家,建筑大师,考古学家,甚至诗人都想亲临东北京一睹其芳容,在整个东方甚至整个世界都在为之而叹服时,都在向往有生之年与之相见时,毁灭性的悲剧发生了,雨果笔下的两个强盗毁灭了它……
圆明园的烧毁,无疑让中国这座最具传奇最令人心叹的皇家园林如璀璨的明星般坠落了,这也是让世界上无数人的梦幻般的仙境消失了,影片前部对圆明园的介绍让我如立于仙境般,感受圆明园的神奇与魅力,而当圆明园被洗劫时,作为一名中国人,愤怒的心情油然而生;而当看着圆明园被熊熊大火燃烧时,愤怒冲破了心头,心情沉重了下来……
历史的骄傲已不复存在,满腔的愤怒也挽救不了那场大火,但我们可以记住历史,记住中华民族用三个王朝建构的神奇,回顾历史的真正意义在于认清事实,结合历史,回馈现实,圆明园的烧毁其根本原因不是强盗的入侵,而是国门轻易地被打开,是自身的落后,以致失去了东方那辉煌奇妙的神话,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的力量,强大自己的名族,保护我们的家园,为祖国的稳定繁荣富强而努力,而奋斗!
第五篇:《圆明园》影评
1860年10月18至19日,一把野蛮的烈火将一座名为圆明园的世界建筑奇葩化为灰烬。146年过后,金铁木执导的纪录片《圆明园》完成了对这座“万园之园”的一次影像再现,对与之相关的历史横断面进行了一次艺术梳理,让我们在影像中回溯历史,在历史中审视,在审视中反思。
《圆明园》贯以纪录片之名,实际上与传统的纪录片有相当的差异。对于一个不复存在的建筑群体,人们无法以写实的风格来进行叙述。为此,影片灵活将剧情片的多种叙事方式与纪录片进行“联姻”。采用演员演绎宫廷帝王生活与修筑、毁灭圆明园的历史,采用数字技术以虚拟的方式再现历史上“真实的圆明园”,再配以展示绘画、档案文献和圆明园遗址的纪实手法拍摄,讲述了圆明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辉煌到毁灭的整个过程。在“三朝天子齐聚牡丹台”、“雍正炼服仙丹”等故事桥段加入了趣味、幽默、轻松的情节,增添了影片的观赏性。这种现实与虚拟、历史与演绎多种表现手法的交叉运用,是对历史纪录片的一种大胆尝试,发展了纪录片的表现方式,可以称之为一部记录历史的故事片。
在时间纵向上,《圆明园》采用线性叙事,以圆明园建筑到毁灭的历史为主线。在内容的表述方面匠心独用,主要以外域人土为视角,以当时传教士和英、法军人的通信、日记作为切入视点,其中尤以作为外国宫廷画师的朗世宁为主要叙事线索。以朗世宁和英法联军的随军牧师麦吉的旁白作为贯穿全片的画外音。这种表述有别与传统的以“己方”为视角的手法,以“他方”的言语讲述圆明园的建筑历史与遭际命运,避免了历史评判的“主观性”,增加了揭密历史的“客观性”。如此,以全新的“他方”视角阐述一段历史,任何人企图否认这段历史的真相都是徒劳与无意义的。
同时,这种单一的外域视角表述也使得影片缺少了厚重感。对历史建筑及其事件的纪录式呈现,理应是一个全方位的追述。对于圆明园的历史,不应局限于外外域视角,而是可以采用多视角的结合:大清王朝的官方(正史)叙述,清王朝对于“火烧圆明园”是何种看法;民间(百姓)和文人们目睹圆明园被毁后的看法(在已存的文献中不乏此类信息);历史学家对于这段历史又有那些定论与认知(此方面可以采访当代历史专家);西方列强(政府)对于洗劫与火烧圆明园的态度,等等。很遗憾,从导演到制片方都没有在这些方面进行开拓与挖掘,进而对圆明园进行全方位、全景式的历史展现,这使得影片本身呈现出单调的小家子气。事实上,一部90分钟的电影无法承载圆明园这一具有深厚内涵的历史题材,一部气势恢宏的史诗系列才是最佳的选择。
由此不难判断,《圆明园》不应且不会成为圆明园历史的影像化总结,并不是一个句号,而是对圆明园进行艺术表达的一个成品,一个节点。圆明园需要更多的艺术品作更深更广的描绘,来讲述她的荣耀与悲惨,以及与之连带的民族辉煌与屈辱历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会忘记历史的中华儿女在未来的岁月里以圆明园为对象,为人类留下一系列艺术财富。
在浩瀚影海中,上世纪70年代香港邵氏金牌导演李翰祥拍摄的《火烧圆明园》就是一部以影像来讲述圆明园的艺术精品。这部以慈禧太后为核心人物的影片,将史实与野史进行糅合,以包含深情和悲情的格调将圆明园被毁的历史呈现。即使以今天的眼光审视,诸如八里桥战役等段落亦是气势恢宏,显尽历史沧桑。最后火烧圆明园的旁白低沉激愤,一咏三叹,令观者心痛而扼腕长叹。正如法国历史学家伯纳.布立塞在《圆明园大劫难》中所写:“圆明园的毁于一旦,相当于凡尔赛宫加卢浮宫博物院以及法国国家图书馆全遭焚毁。”为本民族,我们怎能不痛息?为全人类,我们怎能不叹息?
在《圆明园》点映过后,得到媒体与有关人士的一致好评,尤其在纪录片的商业性开拓和特效制作上给予了高度肯定,被誉为“像好莱坞大片一样好看”,“特效前无古人”。当静心品味这部历史纪录片之后,觉得类似的高度赞誉有明显的夸大拔高之嫌。由于,影片对准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内容上无疑具有显明的中国特色,无法产生《后天》、《鸟与梦飞翔》、《帝企鹅日记》这些关乎人类前程命运、表达自然规律和讴歌生命力一类纪录片的全球影响力,进而产生世界性的商业价值。熊熊大火过后,5000余亩的园林建筑化为一片荒地,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完整的地面建筑,特效制作团队仅仅依靠有限的遗址和“四十景图”等少数文献实现对圆明园整体式的还原,本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从整体来看,影片的特效完成了这一要务,让我们“看到了”圆明园极盛时期的壮阔气象。然而,在细节方面缺少精雕细琢。比如,“田”字宫室仅以外观出现缺少空间立体感,回避了对其中内部架构的展现,显示出创作方在数字技术方面的力不从心。最后火烧圆明园多是特写与静态画面,没有出现园林建筑烧毁的动态镜头,甚至不如《火烧圆明园》的大气。
就电影技术语言而言,影片的摄影与配乐可圈可点。片中很多表现圆明园的镜头极富动感,能够产生一种美的视觉冲击效果。在圆明园的修筑过程中,影片笼罩在夕阳黄金般的色调下,伴随的是悠长、舒缓的音乐,恬静而又富有生机。在圆明园的历劫时,主导荧幕的是传统黑白的青灰色彩,伴随着深沉、悲怆的音乐,流露出一种令人几近窒息的绝望与悲凉。这些无疑有助于将观众融入影片讲述的历史之中,与创作者做心灵的沟通,激发内心的民族情感。
《圆明园》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皇家园林“前世今生”的电影,也诉说了一个“落后就要挨打”的社会法则。影片在叙述进程中,时时刻刻将中国的发展与西方的发展进行横向对比,极其清晰地将圆明园何以遭到毁灭的原由告诉世人。自视为天朝之国世界之王的大清帝国,自建政以来一个多世纪技术踏步不进,相信依靠马刀和弓箭就足以主宰统治世界,在群臣眼里西方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不过是康熙皇帝的“玩意儿”。这种夜郎自大的自负心态直接衍生了闭关锁国的落后政策。在乾隆年间达到农业社会的繁荣时,西方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大肆扩展殖民地,建立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美洲摆脱殖民统治,成立美利坚合众国;法国取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西方的发展与东方的停滞形成强烈的反差。以致于出使中国的英国人马嘎尔尼一针见血地指出:“清帝国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多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它胜过其邻船的地方只在于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数十年过后,马嘎尔尼的论断得到了应验。1860年,英法联军沿海由南向北攻破天津大沽口,一路势如破竹进入北京城,作为帝国之主的咸丰皇帝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到承德避暑山庄,大清国门至此被强行打开,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由此揭开序幕。
历史与现实双重证明,弱肉强食不只是自然界的生存规律,也是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潜规则。民主与和平这些文明的思想只是人类最纯粹的善意追求,在国家经济利益、政治权力面前它显得异常地苍白。否则,美国就不会以“世界警察”的名义在全球范围内东讨西伐,就不会出现以一已的力量颠覆伊拉克、镇压南联盟、打击阿富汗等等强权国际政治事件。同理,一个半世纪前圆明园燃起的熊熊烈人,留给中华民族的是血的教训!
通观全片,导演采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将数字化还原的原明园与今天真实的圆明园遗址进
行大量的交错展示,激起人们阵阵的痛息之情。曾经金碧辉煌的宫殿化作灰烬,唯有一段段残垣断壁映射出它的富丽与苍凉。曾经盛极一时的东方博物馆已是荡然无存,唯有一件件散存世间的艺术珍品见证着她的与尊贵与悲痛。痛定思痛,《圆明园》化作一段真切的盛世危言,让生活在莺歌燕舞和平时代的人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经过血与泪的洗礼,我们拒绝历史悲剧的重新上演。
《圆明园》没有局限于亭台楼阁一砖一瓦的华丽堆砌,没有拘泥于奇珍异宝的历史掌故,更讲述了大清帝国由强至衰荣辱兴败的历程。影片开头是满清八旗子弟越过长城进军中原建立帝国的镜头画面。随后,从康熙皇帝修建“畅春园”与初建“圆明园”,到勤政的雍正扩建“圆明园”,再到乾隆时期的全面大修,正是大清王朝从政权确立到国富民强的历程,达到中国古代少有的盛景,全球三分之一的白银存于大清国库,“如何花钱都是问题”的繁荣昌盛是大兴土木的经济基础。尽管影片略去了嘉庆和道光两代皇帝,直接进入到咸丰年间,无疑倍显仓促之感,但这也无法遮掩影片带来的深厚历史气息,仿佛是一段以园林建筑为主题的历史教育片。
面对圆明园这般的历史题材,创作者自然不会放弃对民族情怀的表达。影片无时无刻都不在诉说一个不复存在的矿古奇迹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同时,对于这一人间仙境建筑奇葩的毁灭者,编导引用法国大文豪雨果的话语进行了严厉的抨击:“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仿佛战争得了胜利便可以从事抢劫了„„在历史的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圆明园,见证了一个帝国的辉煌与衰败。《圆明园》,记录着一个民族的荣耀与屈辱。假借文明的名义,两个强盗点燃的野蛮大火烧尽了一座举世无双的世界建筑瑰宝。然而,野蛮的大火烧不尽她的华贵,在大英博物馆和法国丹枫白露城里,我们依然可以体味到她散发的艺术气质。野蛮的大火同样烧不尽一个民族对她的追思,因为她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荣辱历史与文化血脉。
看完以后心情很沉重,这么伟大的一个奇迹就这样被毁灭~悲愤呐!!
这让我想起了一首一个当代中国青年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诗;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在校园网论坛上看到很多写观后感的,眼光大多锁定在“不能固步自封”,“落后就要挨打”之上,更有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气人物。
能得到这样的影响,恐怕足以说明《圆明园》这部纪录片的目的是达到了的。最后补充两句感想:
掠夺者注定被唾骂与谴责,不论他们扯什么淡。
与历史进化发展之潮流相悖的做法总归会失败,这句话不止适用于被评论者,同样适用于评论者,没有例外。
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永远不要遗忘这段历史,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团结起来,我们要让世界知道 中国是永远不会被打败的。加油,中国!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中国,万岁!!
我的话说完了
影视欣赏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09网络工程一班
姓名:丘岳峰
学号:20090305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