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德育目标的研究》(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9:4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德育目标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德育目标的研究》》。

第一篇:《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德育目标的研究》

《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德育目标的研究》

实验方案

实验学校:南阳市油田第二小学

一、实验的目的与意义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在思想品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自尊、自信、自律;积极主动,乐观向上,具有克服困难、应付挫折的勇气和意志。尊重他人,具有团结、合作、协调的精神,能与他人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增强他们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实验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与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良好的思想品质。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构建一个融社区、家庭、学校于一体的综合实践德育网络。

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的教育质量、教育科研、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提升办学层次。

构建一个融社区、家庭、学校如何在综合使劲于一体的综合社会实践德育网络。

三、指导思想和原则 ㈠、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尊重个性和谐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思 想品质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全面、主动地发展。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㈡、研究的原则

1、主体原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觉、自愿性和自主参与性。

2、实践性原则:实践是德育活动的根本特性,应把道德为基础的实践活作为终极目的。

3、层次性原则: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学校要注重区分层次,注意学生的年龄结构,年级高低,身心特点,尊重个性差异,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4、乡土性原则: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当地(桐柏、河南油田、南阳地区)的资源,挖掘利用乡土的一切有效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教育。

5、校本性原则:发挥我校“全国劳动教育先进学校”和“河南油田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的优势,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有效阵地和资源。

6、整合性原则: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施四大领域的原则: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课四大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7、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实验的程序和内容 ㈠、实验的程序

本课题探索与研究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安排三个学年,按主题活动。

本阶段实验程序如下:

第一阶段:宣传教育阶段(2009年1月——2009年3月)明确从事该课题研究的目的所遵循的原则,研究方法内容、对象,撰写好研究方案,为课题的研究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2009年3月——2011年11月)在实验的学生 中注重良好品德教育的渗透,并运用观察法、调查研究法、行为研究法,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记录他们的变化,保留原始资料,进行实验前后对比分析。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2011年11——2012年1月)整理资料、总结经验、撰写课题总结。

实验对象:1——6年级全体学生。

(二)、实验的内容

1、a、学生与自然的关系。B、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c、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如何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因子,构建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模式,扩展其教育空间,建立一个有效的综合实践教育网络。

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德育教育对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品德形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施方法、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的研究。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效果的评价。

形成学校、班级、家庭、社会的互动关系,通过合作对学生的培训,让学生在这种互动的关系中实践、感受、体验、交流、积累、内化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和个性品质。同时将学校的这种融综合实践与德育教育融为一体的德育价值和德育方法传递给家庭和社会,使家庭与社会的教育理念不致相悖和脱节。

六、实验方法与措施 ㈠、实验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和收集与研究工作相关的资料,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帮助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2、观察法:有计划、有规律地观察记录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发展与变化,扩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思维,寻找新的发现。

3、行为研究法:要求教师与家长,学生和社区有关人员,共同参与研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4、调查研究法:在实施过程中,深入年级、班级、学生,深入社区、家庭了解情况,收集有关资料,加以分析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学科渗透法: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增强学科渗透意识,充分挖掘教材,找准综合实践活动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使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心理品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6、经验总结法:对实践活动具体情况进行归纳分析,使之系统化、科学化、最终上升为经验,以指导后阶段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

㈡、措施:

1、建立学校课题管理与评价领导小组。校长负责,党支部发挥德育教育核心作用的德育管理体制。教科研室、德育办、少先大队和各中队辅导员负责统筹,指导和协调全校的综合实践和德育工作。各中队辅导员、全体科任教师、后勤服务人员、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均为课题组工作成员。

2、以自然班为小组。由中队辅导员任组长,科任教师为成员,组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小组成员参加中队的实践和德育活动,共同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

3、德育办、少先大队要抓中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把这一课题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最基层少先中队。学校拟开展星级中队评比活动,并量化考核中队辅导员的工作,与各类考核、评先、考核挂钩。

4、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5、建立健全课题的管理与评价规章制度,提出具体明确的工作职责、制度(教师奖励制度、教师教研制度、学生评价制度、学校评价制度、家庭评价制度等)。使综合实践活动课、德育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落实研究目标。

教师奖励制度、教师教研制度、学生评价制度、学校评价制度、家庭评价制度等

6、在实施过程中组织教师动态培训,外出参观学习。

七、课题管理

1、成立课题组: 组长:王显芳。

课题研究成员:宋雁玲、侯作芬、邹晓英、刘 军、周庆红、赵正和 参研人员:全校其余学科教师。

八、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的形式

1、教师:论文、优质课、实验报告、个案集锦。

2、学生: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专题研究论文等。

3、学校:社会实践活动音像资料、经验总结、实验报告。

河南油田第二小学课题组

2009年1月 河南省教育厅“十五”教育科学规划2008年重点课题

《生命化德育研究与实验》之子课题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第一阶段实验方案

实验学校:南阳市油田第二小学

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发表,明确了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目前,新课程的设计已体现了对人生命发展的整体关注;相比传统教学大纲,新课标增加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内容,增加了指向学生对己、对事、对事、对他人、对群体的情感体验;增加了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研究学科教学的教育性,探索学科德育渗透的理论和途径,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任何一门学科教学都直接地或间接地,有形地或无形地涉及到这样几个方面,都自觉不自觉地在进行着某种德育工作。把德育渗透到具体学科中,使传授科学知识与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同时,教学中渗透德育方式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容易做到扎实有效。

二、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尊重个性和谐发展、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局面。

三、研究的主要任务:

以我校学科教学课堂为阵地,从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 5 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道德素质做起,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切实搞好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的模式、内容、方式、方法、规律的探讨与研究,以达到提升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目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研究内容说明:

本课题中的“学科”指:我校根据教育部规定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学、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综和实践等学科.本课题中的“德育”是指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根据各学科教学内容对其进行熏陶、感染,被教育者通过模仿与仿效教育者和练习模仿、仿效的内容而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客观原则(即道)有所理解和遵循(即自化)的活动。

本课题中的“渗透”是指在学科教学认知过程中教师结合教材深入挖掘德育教育要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心理状态和品德心理品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目标:

我校课题组通过实践研究,使广大教师自觉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德育教育资源,使知识传授与德育要素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逐步提高我校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内容:

(1)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2)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实践操作的方式方法;(3)教学反思;(4)案例分析;(5)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模式构建等。

六、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南阳市油田第二小学全体学科教师和全校学生。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对以上对象的调查研究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不良现象和存在的问题,为该项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2、个案分析法:通过对课堂教学中一些鲜活的事例分析,寻求规律,发现优点,找出不 6 足,并提出纠正策略。

3、经验总结法:通过定期对研究成果与经验教训的总结,不断内化、升华各学科教师渗透德育的教学行为,提高德育教育水平。

七、研究措施:

1、制定开展本研究的各项制度,如研讨制度、资料管理制度等,并严格执行。

2、成立研究组织机构: 课题组总负责人:侯作芬

课题组具体研究工作负责人:邹晓英、刘军

课题组研究成员:宋雁玲、侯作芬、张玉霞、刘桂红、潘玲慧、张广平、周庆红、赵正和

参研人员:全校其余学科教师。

八、研究步骤:

本阶段周期为一学期:2009年1月——2009年8月,共分三个步骤,主要任务是: 第一步(2009年1月——2009年2月)

主要任务:制定完善研究方案,组建研究组,制定各项研究制度加强有关理论的学习,写出体会,搞好调查分析,初步着手实践研究;

预期成果:完成研究实施方案的设计,完成初次调查报告等。第二步(2009年2月——2009年6月)

主要任务:着手对我校各学科教师的德育渗透教育方式进行研究,初步形成德育渗透理念。

预期成果:形成各学科中教学德育渗透的论文、体会、总结。第三步(2009年6月——2009年7月)阶段性总结、表彰

九、研究组织管理:

该课题研究活动受南阳市油田第二小学教导处、科研室、思政办统一领导,以各学科备课组开展的研究实践活动为载体,主研人员和参研人员团结协作,有步骤、有计划的有序进 7 行。把该项课题研究纳入对备课组的工作考核,促使各学科备课组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全校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河南油田第二小学课题组 2009年1月

第二篇:实践活动中如何实现活动目标

实践活动中如何实现活动目标

航模实践活动中如何实现活动目标

阳谷县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赵凤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主题活动中实现活动课程目标的,这也说明活动是载体,目标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给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然而综合实践活动总的目标是很庞大和笼统的,如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意识、反思能力等,这些目标放到具体的活动中是难以实现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将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具体细化成可操作性的目标,如何对不同的实践活动的目标进行具体化,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鉴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一般在不同的活动类型有不同的实践目标的侧重点,我认为在进行具体实践活动目标设计时,先按照活动方式分类,然后在根据活动类型的特点,把活动目标具体化,使这个活动目标更适合该主题去承载。下面,主要阐述如何根据活动类型,怎样制定航模实践活动目标,进而如何实现活动目标的。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等独特的性质,而航模制作实践活动根据我的理解把它划在了劳动与技术教育这一范围内,所以我认为航模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目标应定位在:运用知识与发展创新、实践能力;参与过程与掌握制作模型方法;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上。于是

一、在备课之初确立的活动目标

在开展航模实践活动之初教师预先设计好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航空模型制作的一般过程;懂得航空模型的结构原理;认识航空模型构件的用途;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2、技能目标:学会识图本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巧和灵敏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创造一种轻松活泼、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此活动目标的指导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我的预设进行了备课,并在实践活动中积极的实践。

二、发现问题,经过反思不断完善活动目标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我制定的目标存在一定的问题:

1、对活动目标的功能缺乏认识。有的不明白活动目标的作用,活动不是围绕着目标进行,或者只有过程,没有目标,活动的随意性很大。

2、在制定活动目标时,不够具体、明确,制定的目标不是很明确。例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制定教学目标时,含糊其词,难以评价。如“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创造一种轻松活泼、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叙述上,行为动词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与生成性等特点,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备课初预设的活动目标就应随着学生活动而发生适应性、积极性的变化,以便更好地达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目的。航模实践活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学生的生成与预设发生了变化,为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时将活动目标加以完善,调整为:

1、知识目标:

1)了解飞机的飞行原理;了解航空模型的定义和结构;掌握航空模型的制作方法。

2)学会观察、提问等方法性知识,并获得体验性知识。

2、技能目标:提高识图读图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与人沟通、合作能力以及管理与自我管理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社会的责任心与使命感;获得亲自参与与探索的体验,主动提问善于合作的积极情感。

通过结合实际的修改,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更加契合,更加充分地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在航模实践活动中实现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不仅是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实践活动的归宿点,所以实践活动是紧紧围绕目标展开的。

1、知识目标的实现

在航模实践活动中,航空模型的定义是由老师直接给学生的,因为定义比较抽象,后面又给学生看了一下具体的航空模型是怎样的,用直观加深学生的理解;航空模型的结构一般是结合模型讲解的,在说明各部分用途的时候,先由学生猜想它们的用途,然后老师补充,是希望学生在原有的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思考得到新的经验。比如主机翼,学生根据数学上的轴对称就会想到平衡作用,如果学生学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就会想到机翼能给模型提供升力,如果没学就需要老师先讲解伯努利原理或者用现有的仪器演示原理,然后让学生理解机翼的升力原理等;飞机的飞行原理如果学生物理上学过,是找学生让学生自己试说明的,一般学生都能解释的比较清楚,让学生明白用书之智不再书中,而在书外。

至于方法性的知识都是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活动能有所提高,比如观察的知识和方法,学生在初二以前也用过,在航模制作中通过阅读说明书,让学生再次应用,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希望学生观察能力能有所提高。

2、技能目标的实现

1)怎样实现提高学生的识图和读图能力

图形作为一种语言,它也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其中蕴涵丰富的信息关系。因此,能否从图形中挖掘有用的信息,找出一定的规律,使学生能勇敢地面对复杂的图形,阅读说明书是航模制作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数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已经有了识图和读图的基础知识,所以在航模制作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阅读说明书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原有读图能力的水平上,再次应用和提高,所不同的是学生在初中各科中所分析的图形大多是平面图形,而航模制作所用的图形立体感比较强,所以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分解这些难点在学生读完说明书以后,老师有重点的对相关问题进行指导分析。但有一点是航模制作的优势,那就是在航模制作过程中学生阅读说明书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比如读制作步骤的第二步,就是让学生明白翼台的安装方法和主机翼的粘贴方法。所以学生在合作讨论的时候,问题是比较明确的,发展自己的初步的空间观念,让自己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有新的发展。

2)怎样实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动手操作就是让学生动手去做,通过摸、摆、拼、剪等具体行动感知物体表象,思考--形成认识,交流--内化知识,是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有效的体验性学习。航模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同时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思维空间,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就会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些新的理解和看法,不仅能够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还可以在这种新的发现新的感悟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在制作航模时,安排两个学生做一套模型,阅读完说明书之后,两个学生根据安装步骤进行安装,将像主机翼、翼台、尾翼等安装到合适的位置,最后整装成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的观察、动手实践,感到动手制作有助于自己对知识理解,有利于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改变,我想这就是学生思考--形成认识,交流--内化知识,是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有效的体验性学习。3)怎样实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能发现问题是本事,能解决问题是能力!一旦发现了问题就已经开始进步,而真正从根源处解决问题才会有新的发展。航模制作过程中,给学生留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环节或者说空间。如学生在阅读说明书时有可能根据图形获取有用信息,学生发现自己自己感觉比较难的地方,就会提出问题,比如定型片应该安装在哪里?翼台应怎样安装等,然后有的学生通过再次阅读说明书解决这些问题,有的学生通过和同组的同学交流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等老师询问时共同解决。有时老师适当给学生说明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首先停下来问自己,我是意识到的这个问题因为什么发现的?然后问,在这之前是怎样解决的?一步一步顺着找到问题的关键,并鼓励学生自主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去体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若出现问题,只简单地消灭掉某个点某个事件,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本的。形成问题的土壤还在,形成问题的思维方式还在,掐死的还会长出来。比如学生在没弄清楚怎样安装翼台的情况下,就粘主机翼,就很容易出错,出现这样的问题,不只是学生知识的匮乏,他的学习方法和态度都有可能存在缺陷,如若不深度挖掘发现解决的话对以后的学习也会造成困扰。4)怎样实现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自我管理能力

首先,在评价中体现选优秀学生的时候,选合作能力好和自我管理能力好的学生,上课乱讲话和乱走动的学生,不与同学合作的学生,评选优秀学生时最后考虑。

其次,合作学习中的“合作”,是指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起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生生合作互助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此氛围中,不断培养合作意识、合作态度、合作情感,不断推动学生合作行为,逐步使学生具有合作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我告诉学生合作时要养成积极、主动参与、认真倾听、肯定赞赏别人并质疑的习惯,从思想上让学生明白人各有所长,这样就会尽量避免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两个人之间相互埋怨、消极应对的现象,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合作情境。同时让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使学生智力品质与非智力品质同步发展。

再次,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在航模制作过程中,学生自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分好组后,让组长管理各组的成员,遵守纪律,维持本组的卫生,鼓励本组的成员积极制作模型。自我管理首先是一种态度,其次才是一种能力,所以要求各位学生管理好自己的任务,同学们在清楚任务的那一刻就要管理自己的言行。那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能在航模制作的吸引下,组长的约束下,也可以积极进行实践。让学生明白自我管理能力高的人,善于自我管理的人,必定是个高效生活的人,将来也是获得高质量生活的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首先,在制作航模之前,让学生看了以为祖国飞行,圆蓝天梦想为主题的视频,这部招飞视觉片《勇者的天空》,立体展示了空军飞行员的成长路径和使命担当。以战鹰、天空、飞行为主要元素,以梦想、成长、战斗为基本脉络,分为“天空需要你”“未来属于你”“祖国召唤你”三个篇章,从梦想飞行到参加招飞,从地面训练到初上蓝天,从航校炼翼到部队锤炼,从穿越山谷到跨海飞行,从战斗巡航到空中打击,勾勒出一幅空军飞行员的成才图景,展现了空天时代的中国空军作为战略性军种,在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作用。看完之后回答一下问题:1)你看了这个视频后,作为有志青年的你应该怎么做?2)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的话,你怎样成为优秀飞行员?3)你对我国的空军有何认识?4)你对空天一体的强军梦有何看法?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老师的引导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其次,至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获得亲自参与与探索的体验,主动提问善于合作的积极情感的目标。在航模制作过程中学生只有思维缜密,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正确组装模型。所以经过制作模型让学生不知不觉间培养了自己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主动提问和善于合作的积极情感。在制作中学生阅读完说明书学生只有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才能扫清制作模型中的障碍使自己顺利完成目标。制作时让两个学生制作一个模型,不只是为了节约和减少污染,还为了学生能有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并善于合作。记得有两位学生刚发下模型材料,就不相互合作,将模型材料分成两份,将一份材料分成两部分,可想而知,最后其他人都可以做出模型,而他们只能拿着自己分开的材料,永远也不能享受放飞时的成功,他们这就是不合作的结果。当然这样的情况很少,大多数的同学不合作的现象,经老师一调解,引导学生去主动和别人合作,仍能完成任务,实现目标。

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与体验不断深化,内容的不断添加或改变,新的活动目标也可能不断生成,那时应该再次对活动目标进行修改,但始终都会遵循“综合实践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这一总目标,在活动目标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实现航模制作的教育意义。

第三篇:如何实现中学德育教学目标

如何实现中学德育教学目标

资中县银山镇中心学校孙桂英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国际研讨会上,各国专家也一致认为:应该把道德教育置于突出地位,否则,21世纪人们面临的将是一个可怕的道德环境,而道德的沦丧又会加剧政治经济等问题的恶化。在我国现阶段,加强恩德教育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但在作为道德教育与品格养成主阵地的学校,却普遍存在着德育低效的状况。中学德育工作应采取下列措施:

1、德育目标要不高不空,具有可操作性

德育目标“应该是生命内在的要求,而不应该是游离于生命以外的什么东西”。美国道德品质教育的目标就具体而实在,他们把青少年道德品质教育目标建立在“六大支柱”上。即是:

(1)信赖——诚实,不欺骗,不偷窃,坚持真理,效忠国家和家庭。

(2)敬重——尊重别人,宽容差异,举止礼貌,用语文明,用和平方式处理愤怒和争执。

(3)责任——干好本职工作,自控自律,谨慎、可靠。

(4)公平——坦率办事,不存偏见,不推委过失,倾听他人意见。

(5)关怀——善良,热情,宽恕,助人。

(6)公德——合作,参与,睦邻,遵纪守法,敬重师长,保护环境。

这些品质教育的目标就不空不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值得我们借鉴。

2、改变观念,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扬弃传统的育人模式

中学德育的主体是学生,是鲜活的中学生的个体生命。由于我们忽视甚至无视青少年鲜活生命的生动性、丰富性、多样性,忽视甚至无视青少年个体生命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对精神的独特追求,从而导致了简单生硬的教条主义的灌输。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冲破传统的育人方式,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在德育工作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把学生看作是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与规范,使主体根据自我实践传递信息,及时调节主体自我与非我的影响因素,使自我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指向有意义的德育目标,从而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

3、重视优化育人环境,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面教育网络

首先,要大力改善学校教育环境。二十一世纪信息交流的渠道多种多样,社会开放,我们不应该还把学生关在“世外桃源”中来进行呵护,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观察社会,思考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只有把学生放到真实可感的社会生活中去接受教育,才能使其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深切体验后所受的教育,远胜于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其次,要改善学校周边环境。

江泽民同志曾明确的指出“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必须从‘疏’和‘堵’的两个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和方法,疏就是利用正确的东西加以疏导,堵就是用严格的纪律和制度去约束大家的行为,堵住和制止错误的东西。”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等,对学生是一个直接的影响源,这些,政府机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管理,齐抓共管,以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当然,我们还要教育学生自己要提高免疫能力,自觉的抵制外来的不良影响,以达到自我完善。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又具有持久性的工程。我们教育工作者,要针对当前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优化德育目标,扬弃传统的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民族精神,淳化现代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灵素质,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和谐的人格境界。

第四篇:德育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抵制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形成“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培养未来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常见问题分析:

1、同学之间没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和谐关系,因此经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意见。

2、学生不能在老师与家长之间建立起来沟通的桥梁,把老师与家长的话误传或不传。

3、家长在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更多的注重了“学习”方面的发展,忽视了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参与人员:五年级全体中队员和辅导员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第五—六周)“火眼金睛”行动

(预想:说起我们的“道德烦恼”可真不少:生活中,乱丢垃圾、践踏草坪,“世界杯”上的假球、市场上的假商品等。还有真正的烦恼,来自自身的经历:踢球时不小心把别人的窗户打碎了;考试作弊、抄别人的作业等。因此让学生来收集这些方面的资料,一是让学生认识不讲诚信的危害性,另一方面是要让学生大家一起商议、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选择坦诚,让他们认识到只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宽容和谅解。只有敢于与不“诚信”的现象作斗争,才能争取自身的利益,维护社会的文明。)

1、成立 “火眼金睛”特别行动小队,到学校、家庭、社区,了解收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在中队会上进行讨论,大家一起整理、汇集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四个方面的内容。

2、通过整理、汇集队员诉说的“道德烦恼”,大家一起想办法,分析解决这些烦恼,揭露危害、认清假象、防止蔓延,确立“诚信之敌人人防”的意识。

3、让“特别行动小队”找找身边诚实守信的故事、赞赞身边诚实守信的好人。(设想:让学生意识到诚信就在我们身边,做到诚实守信并不难)

4、举行“名人诚信故事擂台赛”,让名人的诚信事迹,教育学生懂得如何讲诚信、守道德。(设想:我们的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故事的收集,让学生在故事的演讲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理解诚信,明白如何做到诚信。并且在看书的过程中学生了解到诚实守信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让他们产生我们不能忘本,要不断发扬光大的意识)

第二阶段:(第七周)传达诚信信息

1、向全校师生发出“共建诚信校园”的邀请函,让全校的老师和同学用“诚信”要求自己,用“诚信”指导自己,让大家接受诚信的考验。

2用手中的画笔、心中的诚信,画出“诚实守信”的美好品德的真正含义。让学生用自己心中的诚信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争做一个诚实守信、文明有礼的社会小公民。(设想:为了清楚地表达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学生把在特别小队活过程的见闻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连成一个个故事:弯腰捡起一分钱、考试不要偷看、做错了勇于承认等,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绘画展现了大家纯洁无暇的美好心灵。)

3、设计自己的“诚信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内化为每个学生自己的道德标准。

第三阶段:(第八周)树立诚信榜样

1、定期评出“诚信”小标兵、“道德”好榜样,及时收集学生中感人的事迹,载入光荣榜、荣誉册。

2、让这些“诚信”小标兵、“道德”好榜样谈谈自己的做法、感受。(设想:树立了优秀的学习榜样,大家有了学习的榜样,平时就更能清楚在生活中、学习上做到诚实、守信,讲道德、明事理。)

活动延伸:把“诚信”进行到底,美德长存心中

1、“诚信王国天天游”,引导大家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每天生活在诚信的环境中,感受诚信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乐趣。

2、“诚信之花遍地开”,带领队员积极走向社会,做“诚信监督员”,进一步了解诚信的种种事例,分析诚信给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带来的和谐、友善、美好的环境。

后记:

人之初,性本善,在我们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总有一方“世外桃源”,这里有着正义的化身——诚信,为我们驱散烦恼的阴影,留下童年的纯真。所以,当我们用双眼打量着五彩的世界时,我们真诚地希望——诚信,永存心中!

附:《“知诚信、行诚信”做诚勇少年》(班队活动方案)

活动准备:

1、小品《狼来了》、《卖苹果》;

2、配乐诗朗诵《感悟诚信》

3、故事:古《曾子杀猪》、今《宋庆龄的故事》;

4、歌曲《啊,诚信》《明天会更好》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人员:五

(四)中队全体学生 活动过程:

主持人A:在我们漫漫的人生路上,什么不可丢弃?

主持人B:在我们遇到艰难困苦时,什么要永远留在身边?

主持人A:它在我们身边,离我们是那样近;

主持人B:它又离我们越来越远,是那样模糊。

主持人A:它是我们远行路上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主持人B:它就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朋友——

合:诚信!

合:《“知诚信、行诚信”做诚勇少年》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A: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经常用这样一个故事来教育我们。

(队员表演童话剧《狼来了》)

主持人B:面对牧羊童的哭喊,农民伯伯无动于衷,这一切都是牧羊童自己骗人造成的后果。

主持人A: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这种美德的核心是真诚。“狼来了”的故事,它就告诫我们:一个不诚实爱骗人的孩子,最后会失去援救而被狼所吃。失去诚信,就会失去朋友,会失去很多很多的东西,只有诚信才是人生的通行证。

主持人B: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少年儿童就像是祖国朵朵含苞欲放的花儿,请欣赏舞蹈《月亮花儿开》。

(学生表演舞蹈《月亮花儿开》)

听歌声 :月亮花儿开,蓝蓝的一片海,山岭静悄悄呀,天上云„„

主持人A: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的最大美德莫过于诚实。

主持人B:列宁小时候摔碎花瓶、勇敢承认的故事,我们至今还记得。历史上评价一个人,关键并非是他的学识,看重的是他的人品。有德有才者,谓之君子也;有德无才者,谓之仙人也;有才无德者,谓之小人也。古人很注重诚信这一人生信条。在现实生活中,更有很多著名人物的诚信故事成为我们诚信的榜样。

下面请欣赏一个关于古人讲诚信的故事,《曾子杀猪》。

主持人A:古人很注重诚信这一人生信条。在现实生活中,更有很多著名人物的诚信故事成为我们诚信的榜样。下面请欣赏关于著名人物的诚信故事《宋庆龄的故事》。

主持人A:看来,诚信在人们心中还是具有颇高地位的。现在我们可以给诚信下一个定义了。“诚信即诚实守信。诚者,忠诚也,没有二心;信者,守信也,言行一致。”诚信被中华民族奉为做人之根本,是我们应该具有的基本的道德品质。下面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诚信,去体味诚信。

请欣赏配乐诗朗诵 《感悟诚信》。

(队员表演朗诵《感悟诚信》)

主持人A:无数的期待与梦想要靠努力去实现,今天的立志与誓言,将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主持人B:拥有它时也许你不珍惜,失去它时你就后悔莫及。

主持人A:啊,时间,写出生命的主题,让我们放声高歌《啊,诚信》。

(全体队员合唱《啊,诚信》)主持人A:“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维护安定团结。诚信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们生活中的周围又有哪些与诚信美德不相符合的现象呢?瞧!那边过来了一位卖苹果的。(队员表演小品《卖苹果》)

主持人A: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应言行一致,胸怀坦荡,以负责的态度对待别人,用严格的要求对待自己,把诚信作为我们的为人准则。昆德拉说过:“所谓人生,即是周而复始的诚实友好、信任的给予和被给予。”

主持人B:在人生风浪的洗礼中,只要你拥有了诚信,你的人生即可成为出色的人生。让我们再一次朗读今天队会的主题:《知诚信、行诚信”做诚勇少年》

主持人A:下面请老师为我们做总结。

老师:同学们,今天以“诚信”为主题的队会开得非常成功,你们的热情使我感动。是的,诚信是你人生旅途中美丽花草的种子,只要你辛勤去耕耘,就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诚信,是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拥有诚信,你的世界会无限大,生活会无限好;拥有诚信,你就会美丽到永远„„让我们心中时刻装着它——诚信,知诚信、行诚信,做诚实、守信、勇敢的好少年!

全体学生合唱《明天会更好》,在歌声中,队会结束。

第五篇:《大学期间德育目标实现情况总结》

2011届毕业生综合素质

答辩材料

姓名

学号

院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

指导教师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

大学毕业生德育状况总结

转眼间大学四年已接近尾声,一个多月之后我也将离开这里。在四年光华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欣喜,也有失落,但无论什么,都是四年充实的大学生活。不论在专业素养方面,还是在思想道德方面,我都扩大了思考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一名普通的高中毕业生,成长为一名独立自主的大学毕业生。

可以说,在整个大学期间,发生在祖国的一些灾难,给我的我感触很多。其中我最关心且对我影响最大的公共事件是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地震发生时我正坐在教室里等待一门期末考试的开始,对北京的轻微晃动都没有感知。后来家人打来电话报平安,仍然以为是一场普通的地震。直到那天晚上,上网看了报道,才知道是规模空前、烈度空前的大地震。1997年发生洪灾时我的年纪尚小,对生死的概念还很模糊。而这场地震,让我忽而强烈地感到,生命在无情的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无助。地震突然袭来,每个人的心灵都受到了震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想。我甚至能自己感到在废墟中埋着的同胞的痛苦,甚至于看到北京的工地和废墟,都会反射性地觉得下面有人被埋着。看到新闻中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我本能地感到,自己该为这场地震做些什么。在那之后的一个月,我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关注地震消息。我到图书馆的报刊阅览室浏览各大报刊刊载的地震信息,收集平面媒体对地震消息的可靠转述;又利用手边的互

联网资源,时刻关注地震的最新进展;无论白天黑夜,都牵挂着远方的灾情和受灾的人们。当鱼龙混杂的信息呈现在眼前时,周围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误解和轻信,而我也成功的用自己获得的真实信息,亲历亲为、尽我所能地使身边的人少些误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除了这些自发的行为,我还参加了学校一些社团和北京市大学生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用实际行动对公共事件作出及时的反应,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这些行动也许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在做好事的同时注意不给灾区的人们添麻烦,那么总的收益就一定是好的。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更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树立诚信意识,是我在大学校园里最深刻的感悟。然而弄虚作假在今天的社会中已经有泛滥成灾的趋势,在地震中也屡见不鲜:有人趁地震发国难财,以次充好售卖救灾物资;有人伪装成科学的名义,发布“事前已经成功预测地震”的假消息,更是涉嫌学术造假,违背了科研人员的诚信准则。这样的事情让有责任感的公民无不义愤填膺,更让我引以为戒。弄虚作假,就是贬低诚信的价值,放弃了做人的一条底限。作为将来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更应当时刻保持警惕,守住科研诚信的底限。关于责任由地震还想到了责任问题。在地震发生后我也曾经困惑:在受灾当地的大学生(尤其是医科学生),可以亲手帮助灾民,直接地为受灾民众作出贡献;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在校生,不能做什么有用的事,产生了类似一些缺乏自我认同的思想。后来便明白了:大学生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就是在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受到地震灾害的人们也自然会受益。

虽然我不能悬壶济世,用手中的手术刀治疗受伤的灾民;但我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制作受灾地图、物资需求地图等计算机应用程序,一样可以帮助受灾的人们。身为一个大学生,我们首先需要对自己负责。作为快要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要想适应社会,被社会所接纳,就不能缺少责任心。而感恩则教会我珍惜自己的生活,善待他人的帮助。在地震中,我培养了自己面对公共事件的反应能力,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本着诚实、诚信的原则,对他人和社会怀着感恩的态度,更清楚自己肩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四年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大学的生活让我开心过失落过,平静过疯狂过,自卑过也自信过。我看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坚持和追求,看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奋斗与拼搏,同时也看到了什么叫颓废什么叫堕落。大学的生活让我明白了很多。当我看到身边的人在社会的夹缝中通过自己的双手自费求学时我被深深打动了;当我在课堂上听到别人纯英语的专业表达时我被深深吸引了。我看到了家长送孩子上学时的自豪和不舍;我也看到了家长为了让孩子读书四处筹钱的焦急和无奈。我看到了教室里学术争论时的激烈和热忱;我也看到了社会实践时徘徊在大街上的胆怯和失落。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大学四年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四年来,感觉自己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学习成绩一直还算比较不错,但更重要的是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拼命的学习,我打消了到大学来彻底放松自己的初衷,开始大学的学习旅程。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

己的自学能力。大学一节课讲述很多知识,只靠课堂上听讲是完全不够的。须自己钻研并时常去图书馆查一些相关资料。日积月累,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换了好多种方法,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有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请教。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随着学习的进步,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能较快速的掌握一种新的技术知识,我认为这对于将来很重要。在学习知识这段时间里,我与身边许多同学,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同时,也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不断的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在大学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四年中,我读了一些名著和几本完善人格的书,对自己有所帮助,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以前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现在我理解到,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回顾四年,我很高兴能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们,相对的,在我有困难时我的同学们也无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

界上,就得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社会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大学四年中,我参加了不少的校内活动和做过一些社会实践。参加校内的活动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同学,也就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此外,还一直担任院学生会宣传部长,对自己既是压力又是动力。一定程度上锻炼了自己的组织,策划和领导等方面的能力。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实践,做过志愿者、推销员等。(社会实践的具体锻炼部分)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自己的为人处世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做事打下了基础。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格更坚毅了。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建立起友谊,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质,认清了自身的一些短处并尽力改正。社会实践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大学生活虽然只是我漫漫人生路上的一小部分,但它包含了遗憾和收获,是我人生中宝贵的一段时光,也对我以后的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一定能够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下载《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德育目标的研究》(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德育目标的研究》(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语用”目标(合集)

    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语用”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那么,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实......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用户名:okjxf 作者:姜晓峰 现代课程理论和改革的基本理念是:能力发展是核心,知识、文化积累是基础,情感态度养成是灵魂,是保证能力发展和知识、文化......

    浅谈在课堂中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大全)

    浅谈课堂教学如何实现教学目标 一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前提是教师要精心备好一节课,即做好教学设计工作。教学设计过程是由对象、目标、策略和评价四要素组成,其中,目标占据着核......

    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目标

    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目标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逐渐实施,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除了要追求“知识和技能”目标,也逐渐开始追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

    班级德育活动研究

    班级德育活动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初中阶段是人生一个充满幻想、充满期待的小站,是每一个人成长历程中生理、心理变化最大,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他(她)们......

    实现强军目标

    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勇敢承担起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历史责任。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我们希望和平,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维护......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威远县新场中学欧良英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被称为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在历史课堂教学......

    物理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物理教学中德育现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