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代小说
第十一讲 中国古代小说
一、什么是“小说”?
现代汉语中,用来称呼一种文学体裁的名称——“小说”,与古汉语中的“小说”——小道杂说,丛残小语的含义不同。
现代汉语的“小说”指一种以虚构性叙事为主要特征的文体形态,从形制规格上来分,可以分为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以人物、情节、环境为主要特征。这是近代以来文艺界对西方观念引进的一个结果,同时,也与中国传统文艺样式的发展形成有一定关联。
中国古代的“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庄子·外物》篇中有“夫揭竿累,趣灌读,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之说。鲁迅认为此“小说”为琐屑之言。方正耀认为是小道理。荀子《荀子·正名》篇中有“故知者论道而已矣,小家珍说之所愿皆衰矣。”后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其列为诸子之末,“右二十五部,合一百五十五卷。小说者街说巷语之说也。”可惜其所收书目均已佚失。
《隋书·经籍志》中也有“小说”类,但不收晋以前作品(除《燕丹子》外),所录篇目呈现二个特点。其一,未录张扬神鬼的故事和史事考订拾遗之类的作品。其二,所列作品的内容明显不同,大致可分四类:一是笑话故事,如《笑林》、《笑苑》等;二是杂说应对的作品,如《杂对语》、《要用语对》等,三是志人风貌的作品,如《世说》、《琼林》等;四是艺术器物介绍的作品,如《古今艺术》、《器准图》等。此后,“小说”与各种无法归类的杂著一起并,直到清代。纪晓岚在撰写《四库全书》时,将小说列入《子部十·杂家类三·杂说之属》子部中的十四类之十二位:与一儒家、二兵家、三法家、四农家、五医家、六天文算法类、七术数类、八艺术类、九谱录类、十杂家类、十一类书类等并列,十二小说家类(《西京杂记》始,《续博物志》止,其中又分杂事之属,异闻之属,琐记之属,)、十三释家类、十四道家类等。《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古今说海·备遗录》臣等谨案《古今说海》一百三十九卷,明陆楫编,„„是编辑录前代至明小说分四部七家。一曰说选,载小録偏记二家;二曰说渊,载别传家;三曰说畧,载杂记家;四曰说纂,载逸事散録杂纂三家。所采凡一百三十二种,大约都是类似史事记载,但不为修史者所采信的篇目,有以人物为中心,有以事件为中心,大多类似地方志、回忆录文体。
1849年以后,小说观念在与西欧兴起的文学观念碰撞后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变化。1872蠡勺居士译《昕夕闲谈》,连载于《瀛寰琐记》月刊,前有译者小序。其中术语方法颇值得研究,据称“都是因袭传统”夏曾佑《本馆附印说部缘起》(1897年《国闻报》11月连载,是我国小说理论史上第一部长篇论文),《小说原理》(原载1903年《绣像小说》第3期)开始以新小说之名,倡导现代小说。1902《新小说》杂志创刊,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新小说》创刊号);《译印政治小说序》(1898《清议报》);“小说界革命”1903—1904年间由其主编的《新小说》第1卷第17号至第2卷第20号连载有一组关于小说理论的笔谈,名为《小说丛话》;《告小说家》(1915年刊2卷1期《中华小说界》 1907《小说林》创刊黄摩西《小说小话》,《〈小说林〉发刊词》(1907)金松岑《论写情小说与新社会的关系》王国维《红楼梦评论》1904王钟麒《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月月小说》第1卷第9期),《中国历代小说史论》(同上刊第1卷第11期),《中国三大家小说论赞》(同上刊第2卷第2期,三大家,《水浒传》《红楼梦》《金瓶梅》)狄葆贤《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1903年《新小说》第7号),《小说丛话》陶祐曾《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1907年《游戏世界》第10期),《月月小说题辞》,《扬子江小说报发刊词》徐念慈《〈小说林〉缘起》(1907《小说林》第1期);《余之小说观》(1908年《小说林》第9、10期);《觉我赘语》,《小说管窥录》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序》章太炎《与人论文书》(梁启超)早在戊戌变法前,著《变法通议》时,梁启超就开始主张重视小说的教育功能。在《论幼学第五·说部书》中,他就把“说部书”与“识字书”“文法书”等并列,列为幼学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鉴于通俗小说“读者更多于六经”的情况,他提倡:“今宜专用俚语,广著群书,上之可以借阐圣教.下之可以杂述史事,近之可以激发国耻,远之可以旁及彝情,乃至宦途丑态.试场恶趣,鸦片顽癖,缠足虐刑,皆可穷极异形,振厉末俗。其为补益。岂有量耶?”小说上可宣扬儒教,下可让人熟悉历史,激发爱国思想,以至可以改变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如此重大的社会教育责任,都要由小说来承担,可见梁启超对于小说的社会功用估价之高。而这种观点在《译印政治小说序》中有了更为详尽的阐发。
陈业东《近代小说理论起点之我见》一文中认为:众所周知,近代小说理论最有价值的核心,首先在于它把小说从“稗官野史”的地位提高到为社会改革服务的地位,把小说与政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强调小说的教化作用,要求小说家把小说作为开民智、新风尚的武器。
因此,近代小说的兴起,伴随着与以往小说杂乱不屑的娱乐功效不同的认知:一是语言通俗化;二是关注现实,提升民智,积极构建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地位高于其他文学样式;三是强调叙事与虚构的完整与合理。在鲁迅、茅盾、巴金等一大批现代作家的努力下,终于以成熟的作品完成了这一小说现代化构想,从此成为当代小说观众的基础。
对当代的研究者来说,对古代小说的理解就有两个维度:一是以当下的小说观念为标准,去审视和筛选古代作品中符合当代小说观念的作品,作为古代小说史研究的对象;二是尊重古代作品的客观存在,以一种认知了解的态度去考察古代叙事虚构性文本的形成和发展。前一种无疑有“六经注我”的态度,是一种古为今用的文化批判视角;而后一种更具有求真求实的认识价值。本课上我们准备采取第一种态度,因为从第二种角度来看,其容量需要专门开一门课程来讲授,短短的一节课是无法完成的。
二、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在当代小说概念的几个要素中,第一条至少要到宋代才出现;第二条要到现代才完成,因此,用第三条标准筛选出来的古代小说出现得最早。目前学界也正是以此标准来判断中国古典小说的真正形成的,学界公认,唐传奇是古代小说文体独立的一个重要标志。从唐传奇开始,中国古典小说才进入它的正式存在阶段。唐传奇是用书面语言,即文言文写的,是真正比较符合小说概念的文本。
为什么唐以前的或叙事,或虚构作品不属于小说呢?同学们不妨比较一下以下几个概念:小说、戏剧、寓言、传记、历史、地方志、笑话、段子、神话、传奇、故事„„你会发现什么?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的许多成语,都伴随着相应的寓言故事:画蛇添足、刻舟求剑、守株待兔、邯郸学步、掩耳盗铃等等,而这些成语的出处也都是在汉以前的典藉之中。当时除了如《左传》、《史记》这样的优秀史传散文之外,还有一些是从诸子论著中分离出来,纵横家为了游说而准备的材料。如《韩非子》中的《储说》、《说林》;《吕氏春秋》中每一个道理都要用两三个小故事来说明,充分证明了这种材料在当时的流行。汉代刘向把这些材料编为《说苑》、《世说》。魏晋时期,随着品评人物风气的漫延,出现了用来记载时人言行的小集子《世说新语》、《俗说》、《小说》、《说郛》等。这些还只能说是些叙事性的小故事,还远不是小说。
那么虚构呢?唐以前的虚构都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虚构。神话传说在中国相对古希腊来讲,保存的相当不好。神话并非出于故意的虚构,而是原始人用想象的方式解释世界的一种哲学,在他们当时看来,这些都不是假的,也不用来娱乐。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不给弟子讲三代以前的事,已经深深地继承了周代的实用理性精神。但即使这样,我们仍然能够从《左传》中看到不少讲述神鬼之事的片段,“信以传信,疑以传疑”,是当时史官的一种态度,未必不真。直到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仍然是以这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进行写作的。也就是说,现代的小说虚构是作者有意识的行为,而唐以前,我们所见到的虚构是无意识的。
有趣的是,现存保存古代神话最多的两部典籍《山海经》和《淮南子》,虽然有诸多的神话,但其文体却并非叙事,即使有叙事的段落,也是为了说理,从整体上看,并非是如古希腊神话般,以讲述诸神历史为目的。
1、唐传奇
唐传奇与前代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开始有意作小说。非但作者有意虚构,而且以情节曲折,叙事完整为务。如《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吕翁》、《柳毅传》、《李娃传》、《红拂传》、《莺莺传》等,一大批为后人传诵之作。其中很多作品都被后世改写改编为多种艺术样式,流传不息。如《霍小玉传》:(略)
2、宋元话本。
宋代文人多不苟言笑,其所寄情者,词也。亦有仿唐传奇之作,但其作平淡无奇,既乏文彩,又不引人入胜,故不多传。但城市经济的兴起,使始自唐代的“说话”艺术颇为兴盛。作为“说话人”底本的话本,逐渐开始兴起。在宋代,说话分为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生。其中小说讲述脂粉灵怪、传奇公案故事;讲史讲前代兴亡;说经讲演佛禅道理;合生是即兴类的滑稽艺术。现存话本有《五代史平话》、《通俗小说》等,其中有《碾玉观音》、《西山一窟鬼》、《错斩崔宁》、《冯玉梅团圆》等篇。由于当时不被人看重,故流传至今者并不多。
在说话、话本流行期间,特别是到了元代,文人也逐渐看重说话这种艺术样式,开始撰写“拟话本”,拟话本与话本的区别在于,更重视读者的阅读感受,而不是类似演讲稿一样的说话底本,但语言仍然继承了话本的通俗特点,逐渐形成一种白话版的小说书面语。著名的如《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及《大宋宣和遗事》、《全相三国志平话》等。《三国志》后被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整理撰写为《三国志演义》。但鲁迅认为目前所存版本均为后人修改后的样子,其原本如何,已经无从捉摸。而《宣和遗事》也有同样的命运,至今存有六种版本,一百回本、一百一十五回本、七十回本和一百二十回本,其作者也向来有争议,一说是罗贯中,一说是施耐庵。这都充分说明这些作品是自宋元以来,备受人们喜爱的通俗读物,但屡经修改,也说明人们对它的态度不甚重视,将其视为小道,可以随意修改。
宋元话本小说有一定的体制,大体由入话、正话、结尾三部分构成。入话是小说话本的开端部分,它有时以一首或若干首诗词起兴,说风景,道名胜,往往与故事的发生地点相关联,或与故事的主人公相联系;有时先以一首诗点出故事题旨,然后叙述一个与此题旨相关的小故事,其行话叫作“权做个得胜头回”,实则这个小故事和将要细述的故事之间有着某种类比关系。正话,是话本的主体,情节曲折,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正话之后,往往以一首诗总结故事主题,或以“话本说彻,权做散场”之类惯用语作结。
3、明清小说。白话小说
在宋元拟话本的基础上,明清时期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案头之作,这些作品也更符合当代的小说概念。
拟话本仍然存在,代表作是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与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三言每集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短篇小说,它“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总集。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在“三言”的影响下,“二拍”产生了,与三言不同,二拍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明末,有印书者署名“姑苏抱瓮老人”,将其中四十种选出,名为《今古奇观》。后三百年中,它就成为一部流传最为广泛的白话短篇小说。
明代值得注意的是产生了比较成熟的世情小说。作品中不再追求奇异的情节,而是以当时或托言前代的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一个家族的兴衰为主要内容,其中着重描写一些人物群象,展示生活本来的样貌。其代表作就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金瓶梅》(其余三个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作为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在艺术上虽有诸多粗疏之处,但它在许多方面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第一,寄意于时俗,第二,立意在暴露,第三,小说描写的重心开始向人物精神、心理转移。第四,结构上,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的转变。
清初小说多续书,多才子佳人小说。除此之外,比较突出的是署名“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和李渔的白话短篇小说。十八世纪,我国文坛出现了两部影响深远的伟大作品——《儒林外史》与《红楼梦》。《儒林外史》为吴敬梓所作,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中最杰出的代表,标志着我国古代讽刺小说艺术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古代小说多以传奇故事为题材,可以说都是“传奇型”的。到了明代中叶,从《金瓶梅》开始,才以凡人为主角,描写世俗生活。真正完成这种转变的,则是《儒林外史》。全书淡化情节,也不靠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而是尊重客观再现,用寻常小事,通过精细白描来再现生活,塑造人物。刻画了一副生动的世井社会风俗众生相。当时有人叹道:“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可以说,此书一出,遂将中国讽刺小说提升到与世界讽刺名著并列而无愧的地位。
然明清小说中,最为人所称道的终究还是《红楼梦》,说不尽的红楼,至今,仍然有人在读,有人在说。《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厚的作品,展示了一个多重层次,又互相融合的悲剧世界。鲁迅曾说过:“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从叙事手法、结构布局、人物塑造、语言生动、意蕴丰厚等方面,都将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毫无争议的经典之作。
文言小说
自白话小说兴起以来,文言小说并未消灭,特别是到了明代,小说开始兴盛,文言小说自不甘寂寞,特别是在白话小说尚未大行其道的明前期,文言小说可谓颇显活跃。有短篇,有中篇,有志人,有志怪,其数量之繁富,品种之齐全,都远胜唐宋。代表作有瞿佑《剪灯新话》。此书共四卷,二十篇,另有附录一篇。内容大都写元末天下大乱时的一些故事,具有幽冥怪奇的色彩。还有如冯梦龙编辑的《情史》,《古今谭概》等。它们的出现,有力地影响着有明一代,乃至清代文言小说。
在清代文言小说领域中,最富有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清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总共近五百篇,体式、题材、作法和风格多种多样,思想和艺术境界颇不平衡。就文体来说,其中有简约记述奇闻异事如同六朝志怪小说的短章,也有故事委婉,记叙曲微如同唐人传奇的篇章。纪晓岚就因此讥之为“一书而兼二体”。其中故事来源,有传闻,于篇中往往注明;也有将前人记述加以改制的,如《种梨》原本自《搜神记》中的《种瓜》;还有一些并没有口头或文字依据,而是完全或基本上由作者虚构的故事。这一类最能代表全书的文学成就,其中佳作如《婴宁》、《黄英》等。《聊斋》与魏晋志怪根本性的不同,在于其性质的变化。六朝人多是信其有,故“志怪”;而蒲松龄则是有意为之,大多渗透着他个人心灵的感知和体悟,有所寄托和寓意。加之常在篇末用“异史氏曰”表明深意,遂使读者在诧异之外,能会心一笑。其语言,也是文言小说的最高境界,文言本极简,小说需要叙述曲折情节,描绘人物特性,因此与文言之简颇有冲突,但蒲松龄却能以文言写尽人物之情之态,可谓一绝。推荐同学们去看原文。
此后,继之者比较有名的是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
三、如何阅读与评价小说?
1、小说叙事与虚构的实质。
2、为什么小说会引人入胜?兼及小说阅读的不同阶段。
3、经典小说的评判标准:人物,但并非只有人物形象。
第二篇:中国古代小说目录(定稿)
中国古典小说目录
小说·白话小说 《西游记》 明·吴承恩 100回.〔明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本〕 《水浒传》 明·施耐庵、罗贯中 100回.〔天都外臣序本〕 《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 120回.〔清康熙毛宗岗修订本〕 《红楼梦》 清·曹雪芹、高鹗 120回.〔程乙本〕 《喻世明言》 明·冯梦龙辑 40回.〔涵芬楼排印本〕 《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辑 40回.〔涵芬楼排印本〕 《醒世恒言》 明·冯梦龙辑 40回.〔衍庆堂翻刻本足本〕 《初刻拍案惊奇》 明·凌濛初 40回.〔日本内阁文库藏本〕 《二刻拍案惊奇》 明·凌濛初 42 回.〔尚友堂重刊本〕 《三刻拍案惊奇》 19回.〔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 《型世言》 明·陆人龙 40回.〔奎章阁本〕 《熊龙峰四种小说》 明·熊龙峰刊 4回.〔日本内阁女库藏本〕 《京本通俗小说》 7回.〔缪荃悄刻本〕 《宜春香质》 明·醉西湖心月主人 20回.〔明崇祯笔耕山房刊本〕 《隋炀帝艳史》 明?齐东野人 40回.〔通行本〕 《清平山堂话本》 明·洪楩 6卷.〔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 《三国志平话》 3回.〔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武王伐纣平话》 3回.〔通行本〕 《封神演义》 明·许仲琳 100回.〔清褚人获序本〕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明·罗懋登 100回.〔明万历二十六年三山道人刻本〕 《金瓶梅词话》 明·笑笑生 100回.〔万历本〕 《英烈传》 明·佚名 80回.〔通行本〕 《东周列国志》 明·冯梦龙、蔡元放 108回.〔通行本〕 《三遂平妖传》 明·罗贯中 20回.〔通行本〕 《禅真逸史》 明·清溪道人 40回.〔通行本〕 《禅真后史》 明·方汝浩 54回.〔通行本〕 《杜骗新书》 明·张应俞 24回.〔明万历存仁堂陈怀轩刊本〕 《风流和尚》 明·无名氏 12回.〔通行本〕 《欢喜冤家》 明·西湖渔隐主人 12回.〔通行本〕 《续欢喜冤家》 明·西湖渔隐主人 12回.〔通行本〕 《剑侠传》 明·王世贞 4回.〔通行本〕 《万花楼演义》 清·西湖居士 68回.〔同文堂刊本〕 《洪秀全演义》 清·黄小配 54回.〔笔记小说大观本〕 《儒林外史》 清·吴敬梓 56回.〔卧闲草堂本〕 《醒世姻缘传》 清·西周生 100回.〔通行本〕 《怡情阵》 清·江西野人编演 10回.〔通行本〕 《浓情快史》 清·嘉禾餐花主人 30回.〔啸花轩刻本〕 《镜花缘》 清·李汝珍 100回.〔点石斋石印本〕 《孽海花》 清·曾朴 35回.〔通行本〕
《续孽海花》 张鸿(燕谷老人)35回.〔通行本〕 《花月痕》 清·魏秀仁 56回.〔通行本〕 《官场现形记》 清·李宝嘉 60回.〔通行本〕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清·吴趼人 108回.〔上海广智书局本〕 《糊涂世界》 清·吴趼人 12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瞎骗奇闻》 清·吴趼人 8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发财秘诀》 清·吴趼人 10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劫馀灰》 清·吴趼人 16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说岳全传》 清·钱彩 80回.〔金氏余庆堂刻本〕 《说唐》 清·无名氏 66回.〔通行本〕 《说唐后传》 55回.〔姑苏绿慎堂藏板本〕 《说唐三传》 清·中都逸叟编次 90回.〔通行本〕 《薛刚反唐》 清·如莲居士 100回.〔通行本〕 《绣鞋记》 清·乌有先生 20回.〔通行本〕 《海上花列传》 清·韩庆邦 64回.〔通行本〕 《平山冷燕》 佚名 20回.〔通行本〕 《赛花铃》 清·白云道人 16回.〔通行本〕 《九命奇冤》 清·吴趼人 36回.〔通行本〕 《狐狸缘全传》 22回.〔通行本〕 《二度梅全传》 清·天花主人 40回.〔通行本〕 《情梦柝》 清·蕙水安阳酒民 20回.〔通行本〕 《老残游记》 清·刘鹗 20回.〔通行本〕 《品花宝鉴》 清·陈森编 62回.〔通行本〕 《绿野仙踪》 清·李百川 100回.〔通行本〕 《飞龙全传》 清·吴璇 60回.〔崇德书院本〕 《隋唐演义》 清·褚人获 100回.〔通行本〕 《杨家将》 清·佚名 50回.〔通行本〕 《呼家将》 清·佚名 40回.〔通行本〕 《济公全传》 清·郭小亭 240回.〔通行本〕 《韩湘子全传》 30回.〔通行本〕 《七侠五义》 清·石玉昆 120回.〔通行本〕 《三侠五义》 清·石玉昆 120回.〔通行本〕 《七剑十三侠》 清·唐芸洲 180回.〔光绪二十九年集成本〕 《施公案》 清·佚名 180回.〔宝文堂本〕 《施公案续》 清·佚名 180回.〔宝文堂本〕 《刘公案》 清·佚名(曲本)107回.〔车王府曲本〕 《彭公案》 清·贪梦道人 100回.〔清光绪壬辰京都经国堂刻本〕 《三侠剑》 清·张杰鑫 7回.〔通行本〕 《小八义》 105回.〔通行本〕 《小五义》 清·石玉昆 248回.〔通行本〕 《八洞天》 清·笔炼阁编述 8卷.〔通行本〕 《侠义风月传》 清·名教中人 18回.〔萃芳楼藏版本〕 《儿女英雄传》 清·文康等 72回.〔北京聚珍堂本〕 《于少保萃忠全传》 40回.〔通行本〕 《十二楼》 清·李渔 38回.〔通行本〕 《九云记》 清·无名氏 33回.〔通行本〕 《青楼梦》 64回.〔通行本〕 《风流悟》 清·坐花散人 8回.〔通行本〕 《女娲石》 清·海上独啸子 16回.〔通行本〕 《醒名花》 清·墨憨斋 16回.〔通行本〕 《明珠缘》 明·佚名 50回.〔通行本〕 《八段锦》 清·醒世居士 8回.〔醉月楼刊本〕 《幻中游》 清·烟霞主人 18回.〔通行本〕 《五美缘》 清·寄生氏 80回.〔通行本〕 《醋葫芦》 清·伏雌教主 20回.〔通行本〕 《疗妒缘》 清·静怡主人 8回.〔通行本〕 《警寤钟》 清·嗤嗤道人 16回.〔通行本〕 《玉蟾记》 清·通元子 53回.〔通行本〕 《珍珠舶》 清·烟水散人 18回.〔通行本〕 《梦中缘》 清·李修行 15回.〔通行本〕 《都是幻》 清·潇湘迷津渡者 12回.〔通行本〕 《玉楼春》 清·白云道人 24回.〔通行本〕 《锦香亭》 清·素庵主人 16回.〔清初写刻本〕 《痴娇丽》 清·情痴反正道人 13回.〔通行本〕 《痴人福》 清·不题撰人 9回.〔上海书局石印本〕 《风月梦》 清·邗上蒙人 33回.〔上海申报馆排印本〕 《蝴蝶缘》 南岳道人编 16回.〔通行本〕 《绣球缘》 29回.〔通行本〕 《九尾龟》 清·张春帆 192回.〔点石斋刊本〕 《石点头》 12回.〔通行本〕 《野叟曝言》 清·不题撰人 152回.〔毗陵汇珍楼新刊本〕 《女仙外史》 清·吕熊 100回.〔通行本〕 《补红楼梦》 清·嬛山樵 48回.〔通行本〕 《后红楼梦》 清·逍遥子 30回.〔嘉庆白纸刊本〕 《红楼复梦》 100回.〔通行本〕 《红楼真梦》 清·郭则 64回.〔通行本〕 《红楼圆梦》 清·临鹤山人 31回.〔通行本〕 《红楼梦影》 清?云槎外史 24回.〔通行本〕 《红楼梦补》 清·沈懋德 48回.〔民国三年上海共和书局石印本〕 《绮楼重梦》 清·兰皋主人 48回.〔通行本〕 《增补红楼梦》 清·嫏嬛山樵 32回.〔道光四年本衙藏本〕 《蜃楼志》 清·庾岭劳人 24回.〔通行本〕 《歧路灯》 清·李绿园 108回.〔清义堂本〕 《天豹图》 清·不题撰 40回.〔丰胜书坊刊本〕 《梼杌闲评》 清·不题撰人 49回.〔通行本〕 《西湖二集》 清·周清原 34回.〔通行本〕 《绣戈袍全传》 清·江南随园主人 42回.〔通行本〕 《粉妆楼全传》 清·竹溪山人 80回.〔宝华楼刊本〕 《春柳莺》 南北鹖冠史者 10回.〔清坊刊本〕 《蕉叶帕》 清·无名氏 16回.〔清刻本〕 《绿牡丹》 清·无名氏 64回.〔芥子园藏板本〕 《巧联珠》 清·烟霞逸士 16回.〔可语堂刊本〕 《白圭志》 清·崔象川 15回.〔通行本〕 《双凤奇缘》 清·雪樵主人 80回.〔经文堂刊本〕 《后西游记》 40回.〔通行本〕 《新西游记》 清·陈景韩 6回.〔小说林铅印本〕 《后水浒传》 46回.〔通行本〕 《荡寇志》 清·俞万春 78回.〔通行本〕 《驻春园小史》 清·吴航野客 26回.〔通行本〕 《负曝闲谈》 清·欧阳钜源 30回.〔通行本〕 《飞花艳想》 清·樵云山人编次 18回.〔通行本〕 《凤凰池》 清·烟霞散人编 16回.〔通行本〕 《雪月梅》 清·陈朗 50回.〔德华堂藏版本〕 《东游记》 56回.〔通行本〕 《海上尘天影》 清·梁溪司香旧尉 60回.〔通行本〕 《海游记》 清·无名氏 30回.〔通行本〕 《恨海》 清·吴趼人 10回.〔通行本〕 《李笠翁小说十五种》 清·李渔 15种.〔通行本〕 《豆棚闲话》 艾衲居士编 12则.〔通行本〕 《续英烈传》 清·空谷老人编次 34回.〔集古斋梓刻,经国堂刊印本〕 《续金瓶梅》 清·丁耀亢 64回.〔通行本〕 《洞玄子》 1回.〔双梅影龛丛书本〕 《肉蒲团》 明·李渔 20回.〔通行本〕 《浪史奇观》 40回.〔通行本〕 《灯草和尚》 12回.〔通行本〕
《痴婆子传》 芙蓉主人 2回.〔通行本〕 《如意君传》 明·徐昌龄 1回.〔明刊本〕 《赵飞燕外传》 伶玄 1回.〔通行本〕 《杏花天》 14回.〔通行本〕 《绣榻野史》 明·吕天成 2回.〔通行本〕 《僧尼孽海》 明·唐寅 30回.〔通行本〕 《春闺秘史》 10回.〔通行本〕 《姑妄言》 清·曹去晶 24卷.〔通行本〕 《别有香》 16回.〔通行本〕 《春梦琐言》 1回.〔通行本〕 《控鹤监秘记》 1回.〔通行本〕 《素娥篇》 42节.〔通行本〕 《一片情》 14回.〔通行本〕 《妖狐艳史》 12回.〔通行本〕 《两肉缘》 12回.〔通行本〕 《碧玉楼》 18回.〔通行本〕 《桃花艳史》 清·佚名 18回.〔通行本〕 《风月鉴》 清·吴贻棠 18回.〔通行本〕 《灯月缘》 清·携李烟水散人 12回.〔通行本〕 《玉娇梨》 明·荑秋散人 18回.〔通行本〕 《龙阳逸史》 明·京江醉竹居士 20回.〔通行本〕 《闹花丛》 清·故苏痴情士 18回.〔通行本〕 《空空幻》 清·梧冈主人 18回.〔通行本〕 《巫梦缘》 佚名 18回.〔通行本〕 《娱目醒心编》 清·杜纲 18回.〔通行本〕 《永庆升平前传》 清·姜振名、郭广瑞 18回.〔北京宝文堂刊本〕 《昭阳趣史》 明·古杭艳艳生 4回.〔通行本〕 《株林野史》 清·痴道人编辑 16回.〔通行本〕 《林兰香》 清·清·随缘下士编 64回.〔道光十八年本,大连图书馆藏〕 《五色石》 清·笔炼阁主人 8回.〔大连图书馆藏原刊本〕 《桃花庵》 清 24回.〔通行本〕 《弁而钗》 清·醉西湖心 20回.〔通行本〕 《桃花影》 清·徐震 12回.〔通行本〕 《巫山艳史》 不题撰人 16回.〔通行本〕 《五凤吟》 清·云间嗤嗤道人 20回.〔通行本〕 《绣屏缘》 清·苏庵主人编次 20回.〔通行本〕 《锦绣衣》 12回.〔通行本〕 《载花船》 4回.〔通行本〕 《何典》 清·过路人编定 10回.〔通行本〕 《再生缘》 清·陈端生 40回.〔通行本〕 《笏山记》 清·蔡召华 69回.〔通行本〕 《岂有此理》 清·空空主人 12集.〔通行本〕 《廿载繁华梦》 清·黄小配 40回.〔上海大成书局石印本〕 《新中国未来记》 清·梁启超 5回.〔《饮冰室合集》本〕
小说·文言小说
《穆天子传》 战国·佚名 6卷.〔四部丛刊影印明天一阁本〕 《燕丹子》 3卷.〔平津馆丛书孙星衍校订本〕 《异苑》 晋·刘敬叔 10卷.〔四库全书本〕 《搜神记》 东晋·干宝 20卷.〔津逮秘书本〕 《搜神後记》 旧题晋·陶潜 10卷.〔四库全书本〕 《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 36篇四库全书本〕 《殷芸小说》 南朝梁·殷芸 10卷.〔通行本〕 《游仙窟》 唐·张鷟 1卷.〔通行本〕 《太平广记》 宋·李昉 500卷.〔笔记小说大观本〕 《夷坚志》 宋·洪迈 206卷.〔涵芬楼排印本〕 《醉翁谈录》 宋·罗烨 20卷.〔通行本〕 《绿窗新语》 宋·皇都风月主人辑 2卷.〔通行本〕 《剪灯新话》 明·瞿佑 4卷.〔董康诵芬室翻刻本〕 《剪灯馀话》 明·李祯 1卷.〔董康诵芬室翻刻日本活字本〕 《觅灯因话》 明·邵景詹 2卷.〔董康诵芬室翻刻本〕 《古今谈概》 明·冯梦龙 36卷.〔通行本〕 《古今说海》 明·陆楫等 4卷.〔通行本〕 《类说》 明·冯梦龙 36卷.〔通行本〕 《虞初新志》 清·张潮辑 20卷.〔《笔记小说大观》 本〕 《情史》 明·江南詹詹外史 24卷.〔通行本〕 《聊斋志异》 清·蒲松龄 12卷.〔铸雪斋钞本〕 《女聊斋志异》 清·贾茗辑 4卷.〔通行本〕 《子不语》 清·袁枚 24卷.〔通行本〕 《续子不语》 清·袁枚 10卷.〔通行本〕 《萤窗异草》 清·长白浩歌子 12卷.〔通行本〕 《阅微草堂笔记》 清·纪昀 24卷.〔通行本〕 《玉梨魂》 徐枕亚 30卷.〔通行本〕 《断鸿零雁记》 清·苏曼殊 27章.〔通行本〕
第三篇: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单选题)1: 《李娃传》的作者是____。A: 白行简 B: 李朝威 C: 元稹 D: 沈既济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2: 宋代传奇的代表作是____。A: 《翠翠传》 B: 《流红记》 C: 《绿衣人传》 D: 《金凤钗记》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3: 在神魔小说中,把幻想故事历史化的代表作是____ A: 《平妖传》、《女仙外史》 B: 《封神演义》、《归莲梦》 C: 《女仙外史》、《希夷梦》 D: 《归莲梦》、《希夷梦》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西游续书中最有特色、最有成就的作品是____。A: 《后西游记》 B: 《天女散花》 C: 《续西游记》 D: 《西游补》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杨家将系统的小说代表作有____。A: 《金瓶梅》、《海上繁华梦》、《青楼梦》 B: 《杨家府演义》、《说呼全传》、《五虎平西前传》 C: 《品花宝鉴》、《雪月梅传》、《万花楼杨包狄演义》 D: 《驻春园小史》、《花月痕》、《海上花列传》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李百川的《绿野仙踪》又名()A: 《百鬼图》 B: 《东游记》 C: 《归莲梦》 D: 《平妖传》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7: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A: 《平山冷燕》《玉娇梨》《好逑传》 B: 《定情人》《金瓶梅》《歧路灯》 C: 《好逑传》《儿女英雄传》《金云翘传》 D: 《平山冷燕》《醒世姻缘传》《定情人》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8: 《玉娇梨》是什么类型的小说 A: 家庭小说 B: 才子佳人小说 C: 人情小说 D: 狭邪小说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9: “烛幽索隐,物无遁形”是鲁迅对下列哪部作品的评价 A: 《斩鬼传》 B: 《镜花缘》 C: 《何典》
D: 《儒林外史》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10: 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 《醒世姻缘传》 B: 《歧路灯》 C: 《金瓶梅》
D: 《儿女英雄传》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11: 《古镜记》的作者是____。A: 王度 B: 张鷟 C: 李复言 D: 干宝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12: 《聊斋志异·席方平》表现的主题思想是____。A: 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B: 批判封建礼教 C: 歌颂婚姻自由
D: 揭露封建政治机构的腐败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13: 《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是下列哪一部集子中的作品(A: 《二刻拍案惊奇》 B: 《初刻拍案惊奇》 C: 《醒世恒言》 D: 《警世通言》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14: 《三国志》的作者是____。A: 熊大木 B: 陈寿 C: 罗贯中 D: 林翰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15: 《玉娇梨》是什么类型的小说()。A: 家庭小说 B: 才子佳人小说 C: 人情小说 D: 狭邪小说。)正确答案: B
(单选题)16: 下列作品中哪一部是蔡元放的作品____。A: 《封神演义》 B: 《东周列国志》 C: 《列国志传》 D: 《孙庞演义》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17: 《品花宝签》的作者是____。A: 陈森 B: 魏秀仁 C: 俞达 D: 韩邦庆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18: 《霍小玉传》的作者是____。A: 蒋防 B: 白行简 C: 元稹 D: 沈既济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19: 杨家将系统的小说代表作有()。A: 《金瓶梅》、《海上繁华梦》、《青楼梦》 B: 《杨家府演义》、《说呼全传》、《五虎平西前传》 C: 《品花宝鉴》、《雪月梅传》、《万花楼杨包狄演义》 D: 《三国演义》、《水浒传》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20: 《十一才子书鬼话连篇录》是下列哪部作品的别名____。A: 《常言道》 B: 《何典》 C: 《斩鬼传》 D: 《平鬼传》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1: 魔幻化的讽刺小说,是在神魔小说的影响下,以魔幻的形式讽刺现实的一种小说类型。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2: 罗贯中在小说中艺术地表现三国史事的时候,不仅有政治的标准,而且还有伦理道德的标准。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3: 明末,《聊斋志异》异峰突起,成为文言小说的又一座丰碑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4: 《封神演义》另一书名是《武王伐纣外史》。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5: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最早采用“离魂”情节来表现爱情的是陈玄佑中的《离魂记》一篇。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6: 《归莲梦》幻演的是白莲教起义的故事。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7: 中国古代小说的第一次大繁荣是宋元话本的出现。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8: 元末明初《水浒传》的问世,标志着英雄狭义小说作为小说题材类型正式确立了。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9: 宋元话本中抨击封建吏治的黑暗腐朽的代表作品有《错斩崔宁》、《简帖和尚》、《宋四公大闹禁魂张》。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10: 唐代是中国古代讽刺艺术的成熟时期。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11: 宋元话本在中国小说史上承前启后,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从文言向白话、从短篇向长篇、由史传体向说唱体的发展和转变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12: 南宋“说话”四大家,分别指小说、说铁骑儿、说经、讲史。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13: 《玉娇梨》又名《双美奇缘》,二十回,现知为清初最早问世的才子佳人小说,题“荑荻散人编次”,成书于明末。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14: 儒家哲学思想把本体论、认识论始终融合在道德论中,强调道德修养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15: 熊大木《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则采取纪传体,以岳飞一生为中心,依照时间顺序记述岳飞一生各个阶段的重大事件。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16: 《西游记》在我国小说史上开拓了神魔小说的新领域。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17: 1895-1911年间,小说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战斗号角,大量繁荣,近代小说从内容上反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倡改良主义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18: 讽刺小说可分为魔幻化的讽刺小说、写实性的讽刺小说、讽喻式的讽刺小说三类。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19: 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其作品是:《一文钱巧隙造奇冤》。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20: 明初,古代小说发展处于繁荣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21: 明末清初涌现的一大批才子佳人小说,是人情小说的一个分支和流派。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22: 《水浒传》以“众虎同心归水泊”为轴线,描写英雄人物经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汇集到梁山泊。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23: 《荡寇志》的作者是陈忱。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24: 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总体结构是属于编年体。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25: 《红楼梦》是人情小说的最高典范。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26: 宋元时期出现的“话本小说”是我国最早的白话小说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27: 《飞花咏》 作者提出了“男女从来存大欲,况于才美复多情”的情欲观,《定情人》也肯定了“人生大欲,男女一般”。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28: 《金瓶梅》和《歧路灯》都是家庭小说。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29: 《金瓶梅》是从暴露文学到理想主义的转变。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30: 《金瓶梅》是以作品中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个女性的名字而得名的。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第四篇:中国古代小说史
《中国古代小说史》课程教学大纲
—、编写说明:本大纲编写依据和适用范围;
编写依据:在“中国文学史”基础课学习比较巩固的前提下,针对中国古代小说史做进一步的讲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强相关研究引导。适用范围: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本科
二、本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中国古代小说史》是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或专升本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是专门以传统中国文学中的小说瑰宝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素质教育学科。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国古代小说的主要内容,以史为纲,以作品为目,重视名著讲解,引导学生提高分析和鉴赏中国小说的能力,并从中受到民族精神和人格情操的陶冶。
三、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应达到下列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2)对重要作家作品,包括成书过程、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等有一定的掌握。(3)要求对古代小说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有比较全面的掌握。(4)完善自身的人文素质,把中国古代小说体现的真善美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自身的修养和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去。
四、教科书与参考书目 教科书:
《中国古代小说简史》
沈治钧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1 参考书目:
1、《中国古代小说十五讲》 李银珠、宋浩庆等编写
北京出版社 1983
2、《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3、《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齐裕琨,王子宽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
4、《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齐裕焜主编,敦煌文艺出版社
1990年
5、《中国小说史漫稿》,李悔吾著,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
五、各章节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总学时36学时,面授学时30学时,自学学时6学时
第一讲 古代小说的起源与萌芽―先秦两汉(2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对古代神话内容的简介及其内容的分析,使学生了解神话在我国文学宝库中占有的重要位置。
教学内容:本章论述了神话的产生、内容、思维特征及其演化过程。本章重点:神话内容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本章难点: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古代小说的含义及演变,了解神话的地位和内容。思考题:
1、神话与“小说”有什么关系?
2、古代神话可分哪些内容,代表作品是什么?
第二讲 中国文言小说的发展期―魏晋南北朝(2学时)
目的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小说的起源和此进期小说的兴盛情况,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产生的背景及内容,此朝小说的特点,《世说新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教学内容:本章内容特点是指出魏晋南朝小说是文言笔记小说,在情节叙述、性格刻划方面初具小说规模,但不是小说的成熟形成。本章重点:《搜神记》、《世说新语》
本章难点:如何理解《世说新语》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世说新语》的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可自学其相关作品的内容。思考题:
1、《世说新语》是如何表现魏晋风流的?
2、魏晋南北朝小说有何历史贡献?
第三讲 中国文言小说的繁荣期―隋唐五代(2学时)
目的要求:了解唐传奇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教学内容:唐传奇和变文的题材内容、艺术特点及其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本章重点:唐传奇的发展分期和内容分类及艺术成就 本章难点:唐传奇在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
教学要求:对唐传奇概念进行细致讲述,包括内容及艺术成就,并要求学生熟读相关篇目 思考题:
1、唐传奇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代表作品有哪些?
2、唐传奇在小说史上有何地位?
第四讲
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期―宋元(2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话本小说的基本特点。教学内容:本章评介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本章重点:宋元话本的分类及其特点。本章难点:如何理解宋元话本的贡献。
教学要求:本章讲述了话本的名称及分类,要求学生掌握话本小说的特点,并熟读重要作品的内容 思考题:
1、什么是“话本”?
2、“话本”如何来分类?有哪些重要的代表作品?
第五讲 明代长篇小说
(一)―《三国演义》(2学时)
目的要求:旨在通过对《三国志演义》以上诸方面的分析,使学生对《三国志演义》这部历史演义小说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内容:本章论述《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作者版本;《三国志演义》的主旨、艺术成就及其影响。本章重点:《三国志演义》的主旨及艺术成就
本章难点:《三国志演义》“尊刘反曹”思想的形成。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讲授《三国演义》的成书情况,《三国演义》的版本、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原著。思考题:
1、《三国演义》的成书情况及版本。
2、《三国演义》的主旨有哪些?
3、《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第六讲 明代长篇小说
(二)―《水浒传》(2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这部英雄传奇小说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内容:本章论述水浒故事的流传与发展、《 水浒传》的版本及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本章重点:《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本章难点:《水浒传》思想内容的复杂性。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水浒传》的成书情况,《水浒传》的版本、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原著。思考题:
1、《水浒传》的主要版本有哪些?
2、《水浒传》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几方面?
第七讲 明代长篇小说
(三)―《西游记》(2学时)
目的要求:使学生对明代的神魔小说有较全面的了解。
教学内容:本章论述《西游记》为代表的明代神怪小说,西游记题材的演化、作者、版本、主旨及艺术特色。
本章重点:《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本章难点:《西游记》的整体寓意是宣扬“三教合一”化了的心学。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西游记》的成书情况,《西游记》在早期的流传、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原著。思考题:
1、试述孙悟空的艺术形象。
2、《西游记》与心学的关系。
第八讲
明代长篇小说
(四)―《金瓶梅》(2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对《金瓶梅》的创作时代,它所描绘的封建末世的世俗人情画,以及他对于白话长篇小说发展的贡献,使学生了解《金瓶梅》巨大的文学价值。教学内容:本章论述《金瓶梅》及其续书。本章重点:《金瓶梅》对白话长篇小说的贡献。本章难点:《金瓶梅》的悲剧意义。
教学要求:本章讲授了《金瓶梅》的成书、思想内容、女性形象,以及在白话长篇小说发展上的贡献。思考题:
1为什么说《金瓶梅》是一部哀书?
2、试析潘金莲的人物形象。
第九讲 明代拟话本 ―“三言”“二拍”(2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对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和文言小说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和明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内容:本章论述《三言》、《二拍》及明代文言短篇小说。本章重点:《三言》《二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本章难点:《三言》《二拍》的新的价值取向。
教学要求:本章重点讲授了《三言》、《二拍》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并选取重点篇目进行了分析,要求学生自主学习阅读相关内容。思考题:
1、试析《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
2、《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第十讲
中国小说的发展高峰期―清代(2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清初白话小说创作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介绍清初白话小说的几种类型,即明代小说的读书、摹写世态人情的世情小说,叙写明清之际政事的时世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特点是虽无杰作但数量达上百部,标志着小说创作总体上已由合编迈入独创阶段,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承前训后的作用。
本章重点:《水浒后传》、《说岳全传》。
本章难点:清初白话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清代初期白话小说的发展情况,能阅读比较重要的几部相关作品。思考题
1、清代初期白话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2、清初白话小说的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评价?
第十一讲 清代小说
(一)―《聊斋志异》(2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清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新成就。教学内容:本章介绍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本章重点:《聊斋志异》的孤鬼世界建构及其内涵。本章难点:《聊斋志异》的艺术创新。
教学要求:本章讲授了作者的生平思想与作品的关系,重点讲授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要求学生能阅读相关的优秀作品。思考题:
1、《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分为哪些方面?
2、《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第十二讲 清代小说
(二)―《儒林外史》(2学时)
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深入把握《儒林外史》的题材、主题思想以及艺术成就。教学内容本章介绍吴敬梓的生平经历及其《儒林外史》。本章重点:《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本章难点:如何把握明清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现象。
教学要求:本章讲授了作者的生平与创作情况,并重点讲授作品的主题思想及艺术成就。要求学生能就作品做相关人物分析。思考题:
1、《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2、试述《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第十三讲 清代小说
(三)―《红楼梦》(4学时)
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曹雪芹的家世、思想对他的创作的影响,以及《红楼梦》悲剧主题和多方面的艺术成就。
教学内容:本章介绍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本章重点:《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本章难点:《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教学要求:本章讲授了曹学芹的身世与作品《红楼梦》的关系,讲授《红楼梦》的版本情况、研究流派、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要求学生熟读作品。思考题:
1、试述“红学”的基本情况。
2、《红楼梦》的版本情况概述。
3、《红楼梦》的悲剧性表现在哪几方面?
4、《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第十四讲近代小说(2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对狭义公案小说、人情世态小说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此期小说的发展与诗文相比,明显滞后,显得沉闷。通过对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运动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到此期小说、戏剧与社会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内容:本章论述近代小说的发展状况。
本章重点:侠义公案小说合流现象、人情世态小说的人文蕴涵与美学风貌。四大谴责小说的内容与艺术特点。本章难点:近代前期小说的发展滞后于诗文的现象及其原因。近代小说与社会政治之间的联系。
教学要求:本章重点讲述了近代小说与政治的关系,并着重讲授四大谴责小说的社会意义,要求学生自主阅读相关作品。思考题:
1、近代小说有什么样的特点?
2、近代小说与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第五篇:中国古代小说读后感
英雄的挽歌
——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有感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它的内容写的是当时社会黑暗,官府腐败,地痞流氓和官府串通,欺压老百姓,官逼民反,农民被迫爆发出了自己的力量,走向反抗的道路。故事的情节描述的跌宕起伏,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是一代佳品。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的故事情节,描绘当时林冲被发配沧州,差点被两个衙役结果了性命,最后多亏鲁智深一路跟踪,拔刀相助,救出林冲。本以为很平安,可朝廷又让林冲看管沧州城外的山神庙,陆虞侯等也暗自跟踪过来。在山神庙,当时天下着大雪,刮着大风,林冲要去买酒,保暖身体,回来的路上,偶尔听见陆虞侯和富安设计圈套害自己,最终林冲被逼结果了他们。
在《水浒传》里,有许许多多的英雄,像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等等,而豹子头林冲则是比较早出现的其中一位。他有一个美丽且贤惠的妻子,有美满的家庭和很高的社会地位。可在“官逼民反”的背景下,却使林冲这位本不会造反的人偏偏铤而走险,走上了梁山。
林冲从屡遭迫害却不愿反抗,到横竖是没有活路,只有奋起反抗在灾难中杀出一条血路。使他成为“官逼民反”的代表和象征,终于显露出真英雄的本色。在林冲上梁山故事的前一部分,《水浒》以十分细腻的艺术笔触,反复描写林冲虽屡受迫害,却不愿反抗的心态。在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时,他为了不得罪他的顶头上司,而又保住他那“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的职位,所以他忍受了这奇耻大辱,以求平安无事。
林冲是顶天立地的伟丈夫,只有这样的英雄才有能力与强大的封建统治集团一决雄雌,虽然最后他失败了,但是那一场荡气回肠的殊死搏斗正应验了海明威的一句话,“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做人不应该被任何困难所屈服,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林冲他做到了。
在我的眼里,林冲是一位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