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理论绪论习题答案

时间:2019-05-14 19:19: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医药理论绪论习题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医药理论绪论习题答案》。

第一篇:中医药理论绪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 论

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称为

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 E.工业药剂学

2.研究中药方剂调配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称为

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 E.中药方剂学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

A.GMP B.GSP C.GAP D.GLP E.GCP 4.非处方药的简称是

A.WTO B.OTC C.GAP D.GLP E.GCP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版是

A.1949年版 B.1950年版 C.1951年版 D.1952年版 E.1953年版 6.中国现行药典是

A.1977年版 B.1990年版 C.1995年版 D.2000年版 E.2005年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

A.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集

B.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集

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E.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的药品集 8.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

A.《佛洛伦斯药典》 B.《纽伦堡药典》 C.《新修本草》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神农本草经》 9.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及使用的主要依据是

A.药品管理法 B.药典 C.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D.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E.调剂和制剂知识

10.药材在进行提取或用于直接入药前所进行的挑选、洗涤、蒸、炒、焖、煅、炙、烘干和粉碎等过程,称为

A.中药制剂 B.中药制药 C.中药净化 D.中药纯化 E.中药前处理

11.我国最早的制药技术专著《汤液经》的作者是

A.后汉张仲景 B.晋代葛洪 C.商代伊尹 D.金代李杲 E.明代李时珍

12.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中药成方配本是

A.《神农本草经》 B.《五十二病方》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E.本草纲目

13.将液体药剂分为溶液、胶体溶液、混悬液和乳浊液,属于

A.按照分散系统分类 B.按照给药途径分类

C.按照制备方法分类 D.按照物态分类 E.按照性状分类 14.根据《局颁药品标准》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制品,称为

A.调剂 B.药剂 C.制剂 D.方剂 E.剂型 15.中药材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态的成品,称为

A.成药 B.中成药 C.制剂 D.药品 E.剂型 16.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大量生产的药品称为

A.成药 B.中成药 C.制剂 D.药品 E.药物 17.对我国药品生产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是

A.《美国药典》 B.《英国药典》 C.《日本药局方》 D.《中国药典》 E.《国际药典》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内容为

A.中草药 B.化学药品 C.生化药品 D.生物制品 E.中药 1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中药药剂学任务的是

A.吸收现代药剂学及相关学科中的有关理论、技术、方法 B.完善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 C.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 D.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 E.合成新的药品 20.最早实施GMP的国家是

A.法国,1965年 B.美国,1963年 C.英国,1964年 D.加拿大,1961年 E.德国,1960年 【B型题】 [21~24] A.1988年3月 B.659年 C.1820年 D.1498年 E.1985年7月1日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颁布中国的第一部GMP是在 2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开始施行的时间是 23.《美国药典》第一版颁布于

24.世界上第一部全国性药典——《新修本草》在中国颁布施行的年代是 [25~28] A.处方 B.新药 C.药物 D.中成药 E.制剂 25.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

26.根据《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药品称为

27.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称为 28.医疗和药剂配制的书面文件称 [29~32] A.《美国药典》 B.《英国药典》 C.《日本药局方》 D.《国际药典》 E.《中国药典》 29.B.P.是 30.J.P.是 31.U.S.P.是 32.Ph.Int是 [33~36] A.丸剂、片剂 B.液体制剂、固体制剂 C.溶液、混悬液 D.口服制剂、注射剂 E.浸出制剂、灭菌制剂 33.中药剂型按物态可分为 34.中药剂型按形状可分为 35.中药剂型按给药途径可分为 36.中药剂型按制备方法可分为 [37~40] A.GAP B.GLP C.GCP D.GMP E.GSP 37.《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 38.《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 39.《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 40.《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 【X型题】

41.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包括

A.《中国药典》 B.《局颁标准》 C.《地方标准》 D.制剂规范 E.制剂手册 4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药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 B.药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 C.执行现行GMP时要具有前瞻性 D.实施GMP就是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E.GMP是中药现代化的最终目的 43.GMP适用于

A.一般原料药的生产 B.输液剂的生产 C.片剂、丸剂胶、囊剂 D.原料药的关键工艺的质量控制 E.中药材的生产 44.药典是

A.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与使用的依据 B.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工具书

C.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D.收载国内允许生产的药品质量检查标准 E.由药典委员会编纂的 45.属于新药管理范畴的包括

A.已上市改变包装的药品

B.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C.已上市改变主要制备工艺的药品 D.已上市改变剂型的药品 E.已上市改变用药途径的药品 46.下列属于药品的是

A.板蓝根 B.板蓝根颗粒 C.丹参 D.丹参片 E.人参

4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2001年12月1日开始我国取消了药品地方标准

B.我国组建药品监督管理局后,《部颁药品标准》更名为《局颁药品标准》

C.《中国药典》2005年一部收载中药 D.中药药剂工作必须遵照各种药品管理法规

E.中药药剂工作必须遵从《中国药典》和《局颁药品标准》 48.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

A.配制理论 B.药理作用 C.生产技术 D.质量控制 E.合理应用

49.研制新药时,选择药物剂型必须考虑的因素有 A.生产、服用、携带、运输和贮藏的方便性 B.制剂的稳定性和质量控制 C.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D.药物本身的性质 E.医疗、预防和诊断的需要

50.药物是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包括

A.中药材 B.农作物用药 C.血液制品 D.动物用药 E.中药饮片

51.药物制成剂型的目的是

A.提高某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疗效 B.方便运输、贮藏与应用 C.满足防病治病的需要 D.适应药物的密度 E.适应药物本身性质的特点

52.应当将药品标准作为法定依据,遵照执行的包括

A.药品生产企业 B.药品使用单位 C.药品检验部门 D.药品管理部门 E.药品使用对象 53.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药典包括

A.1965年版 B.1975年版 C.1985年版 D.1995年版 E.2005年版

54.与中药药剂相关的分支学科包括

A.中药化学 B.中药药理学 C.工业药剂学 D.中药学 E.生物药剂学 55.药品标准是指

A.各省、市、自治区药品标准 B.地方药品标准

C.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D.出口药品标准 E.局颁药品标准

二、名词解释 1.药物 2.药品 3.剂型 4.制剂 5.方剂 6.调剂 7.中成药 8.新药 9.中药前处理 10.中药制剂学 11.GMP 12.成药

三、填空题

1.从中药药剂学角度,复方丹参滴丸应该称为______。2.药典是由国家组织编纂,政府颁布施行,具有______。3.中药制剂与西药制剂的差别在于______不同。4.世界上第一部______的药典是《新修本草》。

5.药物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______类、胶体溶液类、______类和乳浊液类等。

6.药物剂型按物态可分为______类、半固体类、______和气体类等。7.实施GMP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______的药品。8.将原料药加工制成临床直接应用的形式,称为______。

9.中国的药品标准分为______和______,二者具有同样的______效应。10.《国际药典》是______编撰的。11.现行的《中国药典》共______。

12.中药药剂学包括______和中药制剂两部分内容。13.中国最早的药店是______。

14.世界第一部具有药典性质的药剂方典是______。15.药典是药品______、检验、经营与______的主要依据。

16.药典所收载的药物均为疗效确切、______、______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17.“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煎膏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可违越”见于______。

18.辅料一般分为赋形剂与附加剂,其中主要作为药物载体,赋予各种制剂一定的形态和结构的辅料,称为______。

19.在选择药物剂型时,应力求使药物剂型符合三小、______、五方便及成本低廉的要求。

20.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处方和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药品,称为______。

21.剂型的发展经过了常规剂型、缓释剂型、控释剂型、______ 四个时代。除了常规剂型之外的四个剂型又属于______(简称DDS)。

四、简答题

1.试述药物剂型的重要性。2.中药制剂所用辅料的特点是什么? 3.药物制成不同剂型的目的是什么? 4.药剂学各分支学科的内涵是什么? 5.制剂、方剂与成药之间有什么关系?

6.举例说明药物的不同剂型,作用强度、速度、维持时间及其产生的不良反应有所不同。

7.简述药典的性质及作用。8.简述中药药剂学的任务。9.简述中药药剂工作主要依据。

10.药品生产及其质量控制必须按GMP进行管理的意义何在?

五、论述题

1.试述实施GMP管理的关键。

2.试述何谓GMP,实施GMP的目的及其总的要求。3.试述近几年来中药药剂学的研究进展。4.试述中药主要的剂型有哪些。5.试述如何正确选择中药剂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D 2.C 3.A 4.B 5.E 6.E 7.B 8.C 9.B 10.E 11.C 12.C 13.A 14.C 15.B 16.A 17.D 18.E 19.E 20.B 【B型题】

21.A 22.E 23.C 24.B 25.C 26.E 27.B 28.A 29.B 30.C 31.A 32.D 33.B 34.A 35.D 36.E 37.A 38.B 39.C 40.E 【X型题】

41.AB 42.ABC 43.BCD 44.ACE 45.BCDE 46.BD 47.ABCDE 48.ACDE 49.ABCDE 50.ABCDE 51.ABCE 52.ABCD 53.CDE 54.CE 55.CE

二、名词解释

1.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包括原料药与药品。2.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3.剂型是指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临床直接应用的形式,又称药物剂型。剂型是施予机体前的最后形式。

4.制剂是指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药品。

5.方剂是指根据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将饮片或制剂进行调配而成的,标明用法和用量的制品。

6.调剂是指按照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配制,注明用法及用量的药剂调配操作。

7.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处方和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药品。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8.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或已上市改变剂型、改变用药途径,也按新药处理。

9.中药前处理是指药材在进行提取或用于直接入药前所进行的挑选、洗涤、蒸、炒、焖、煅、炙、烘干和粉碎等过程。

10.中药制剂学是研究中药制剂的处方组成、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的学科。

11.GMP也就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以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保证药品质量的一整套科学管理方法。

12.成药是指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大量生产的药品。

三、填空题 1.制剂 2.法律约束力 3.原料 4.全国性

5.真溶液 混悬液 6.固体 液体 7.优良 8.剂型

9.《中国药典》 《局颁药品标准》 10.WHO 11.三部 12.中药调剂

13.太平惠民药局(太医局卖药所)14.《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5.生产 使用

16.毒副作用小 质量稳定 17.《神农本草经》 18.赋形剂 19.三效 20.中成药

21.靶向剂型 药物传递系统

四、简答题

法律 1.①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和作用速度;②改变剂型能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③有些剂型有靶向作用;④改变剂型可改变药效。

2.①“药辅合一”;②将辅料作为处方的药味使用。在选择辅料时,尽量使“辅料与药效相结合”。

3.①满足防治疾病的需要;②适应药物本身的性质及特点;③便于运输、贮藏与应用;④提高某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疗效。

4.①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②工业药剂学是论述药物制剂工业生产理论与实践的一门学科;③物理药剂学是将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应用于药剂学的一门学科;④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物理、化学性质与用药(剂型给药)后呈现的生物效应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⑤临床药学是研究在患者身上合理用药以防病治病的一门学科;⑥药物动力学是将动力学大批量应用于“药物与毒物”,研究药物在体内动态行为与量变规律,即研究体内药物存在位置、数量(或浓度)与时间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5.三者均属药剂,均由原料药加工制成,但“制剂”可以是“方剂”和“成药”的原料;“方剂”和“成药”则直接用于临床,是有明确的医疗用途和用法的药剂。

6.如茶碱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其气雾剂用量少、显效快、不良反应也小;注射剂发挥作用的速度快,适合于哮喘发作时使用;缓释片可维持药效8~12h,能为患者赢得足够的休息时间;栓剂不经消化道给药,避免了茶碱对胃肠道的刺激,不良反应降低。

7.①药典由国家组织编纂,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约束力;②药典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管理的依据;③药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药品生产、医疗和科技的水平,也体现出医药卫生工作的特点和服务方向;④药典在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促进药物研究和生产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8.①继承中医药学中有关中药药剂学的理论、技术与经验;②吸收现代药剂学及相关学科中的有关理论、技术、设备、仪器、方法,以推进中药药剂现代化;③完善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④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⑤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9.①《中国药典》、《局颁药品标准》、制剂规范与处方等;②《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等;③《药品卫生标准》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管理》等法规性条例;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又称GM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又称GL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又称GC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又称GAP);⑤《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又称GSP)。

10.①药品与人的健康及生命直接相关,因此在药品生产中不可有错;②药物本身对机体来说是一种异物,而病人的抵抗力又不如正常人强,故对药品质量要求特别高;③在有些情形下检验不能完全反映药品的质量,因此只有加强生产上的质量控制,按照GMP的要求,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才能确保人们用药安全有效。

五、论述题

1.实施GMP管理的关键为:①做好药厂的总体设计;②重视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③加强人员的学历教育和岗前培训;④加强制度和标准的建立。

2.(1)GMP也就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以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保证药品质量的一整套科学管理方法。

(2)实施GMP的目的是让使用者得到优良的药品。

(3)GMP总的要求是:①所有的药品生产企业从原料进厂开始,到制备、包装、出石,整个生产过程必须有明确规定;②所有必要的设备必须经过校验;③所有人员必须经过适当的培训;④要求有合乎规定的厂房建筑及装备;⑤使用合格的原料,采用经过批准的科学的生产方法;⑥必须有合乎条件的仓储及运输设施。

3.近年来中药药剂的研究进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新技术的研究,如超细粉碎技术、浸提技术、分离纯化技术、浓缩干燥技术、中药制粒技术、中药包衣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等;②新剂型的研究;③新辅料的研究;④制剂的稳定性的研究;⑤制剂的生物药剂学研究和药物动力学研究等。

4.中药的主要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颗粒剂、片剂、锭剂、煎膏剂、胶剂、糖浆剂、贴膏剂、合剂、滴丸剂、胶囊剂、酒剂、酊剂、浸膏剂与流浸膏剂、膏药、凝胶剂、软膏剂、露剂、茶剂、注射剂、搽剂、洗剂、涂膜剂、栓剂、鼻用制剂、眼用制剂、气雾剂、喷雾剂等。

5.选择中药剂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根据防病治病的需要选择剂型;②根据药物本身及其成分的性质选择剂型;③根据原方不同剂型的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特性选择剂型;④根据生产条件和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第二篇:操作系统绪论习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绪论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操作系统是一种。A.通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应用软件 D.软件包 答:B 2.操作系统的 管理部分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A.主存储器 B.控制器 C.运算器 D.处理机 答:D 3.操作系统是对 进行管理的软件。A.软件 B.硬件 C.计算机资源 D.应用程序 答:C 4.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A.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 C.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 D.由若干层次的程序按一定的结构组成 答:A 5.操作系统的功能是进行处理机管理、管理、设备管理及信息管理。A.进程 B.存储器 C.硬件 D.软件 答:B 6.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A.利用率 B.可靠性 C.稳定性 D.兼容性 答:A 7.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的 和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而配备的一种系统软件。A.速度 B.利用率 C.灵活性 D.兼容性 答:B 8.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主要有。A.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及多任务系统

B.实时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及分时操作系统 C.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及批处理系统 D.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和多用户系统 答:B 9.所谓 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主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机的时间和外围设备等其他资源。A.多重处理 B.多道程序设计 C.实时处理 D.共行执行 答:B 10.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批处理作业必须具有作业控制信息。B.分时系统不一定都具有人机交互功能。

C.从响应时间的角度看,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差不多。D.由于采用了分时技术,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的资源. 答:A 11.如果分时操作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则响应时间越长。A.用户数少 B.用户数越多 C.内存越少 D.内存越多 答:B 12.实时操作系统必须在 内完成来自外部的事件。A.响应时间 B.周转时间 C.规定时间 D.调度时间 答:C 13.分时系统中为了使多个用户能够同时与系统交互,最关键的问题是。A.计算机具有足够快的运算速度 B.能快速进行内外存之间的信息交换 C.系统能够及时接收多个用户的输入 D.短时间内所有用户程序都能运行 答:C 14.分时操作系统通常采用 策略为用户服务。A.可靠性和灵活性 B.时间片轮转 C.时间片加权分配 D.短作业优先 答:B 15.在 操作系统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作出响应。

A.实时 B.分时 C.分布式 D.单用户 答:A 16.下面6个系统中,必须是实时操作系统的有 个。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航空订票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 机器翻译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 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

A.1 B.2 C.3 D.4 答:C 17.若把操作系统看作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下列的 不属于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

A.程序 B.内存 C.CPU D.中断 答:D 18.在下列操作系统的各个功能组成部分中,不需要硬件的支持。A.进程调度 B.时钟管理 C.地址映射 D.中断系统 答:A 19.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应考虑系统的。A.可靠性和灵活性 B.实时性和可靠性 C.多路性和可靠性 D.优良性和分配性 答:B 20.分时系统需要使用下面哪些成分?(1)多道程序设计技术(2)作业说明书(3)终端命令解释程序(4)中断处理(5)优先级调度(6)系统调用 答:(1)、(3)、(4)、(6)21.时间片概念一般用于。

A.批处理操作系统 B.分时操作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 D.都不是 答:B 22.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A.CPU使用效率低 B.无并行性 C.无交互性 D.都不是 答:C 23.下面 不属于操作系统功能。A.用户管理 B.CPU和存储管理 C.设备管理 D.文件和作业管理 答:A 24.当CPU执行系统程序时,CPU处于。A.管态 B.目态 C.系统态 D.A和C 答:D 25.能直接对系统中各类资源进行动态分配和管理,控制、协调各任务的并行执行且系统中主机无主次之分,并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有效的软件接口的系统是。

A.分布式操作系统 B.实时操作系统 C.网络操作系统 D.批处理操作系统 答:A 26.下列选择中,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A.管理计算机裸机 B.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 C.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 D.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 答:D 27.实时操作系统对可靠件和安全性的要求极高,它。A.十分注意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B.不强调响应速度 C.不强求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D.不必向用户反馈信息 答:C 28.火车站的售票系统属于 系统。A.单道批处理 B.多道批处理 C.实时 D.分时 答:C 29.在分时系统中,通常的时间片是。A.几分钟 B.几十秒 C.几十毫秒 D.几十微秒 答:C 30.用于控制生产流水线、进行工业处理控制的操作系统是。A.分时系统 B.网络操作系统 C.实时系统 D.批处理系统 答:C 31.分时操作系统适用于。A.控制生产流水线 B.调试运行程序 C.大量的数据处理 D.多个计算机资源共享 答:B 32.下列系统中,属于实时系统的是。A.办公自动化系统 B.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C.飞机订票系统 D.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 答:C 33.目前个人计算机中的操作系统主要是。A.网络操作系统 B.批处理操作系统 C.单用户操作系统 D.单道单用户操作系统

答:C 二.填空题

1.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① 管理、② 管理、③ 管理、④ 管理。除此之外还为用户使用操作系统提供了用户接口。答:①处理机 ②存储器 ③ 设备 ④信息(或文件)2.如果一个操作系统兼有批处理、分时处理和实时处理操作系统三者或其中两者的功能,这样的操作系统称为。答:通用操作系统

3.在分时和批处理系统结合的操作系统中引入了“前台”和“后台”作业的概念,其目的是。答:为了提高CPU的利用率

4.实时操作系统与分时操作系统的主要区别是。答:及时性和高可靠性

5.在主机控制下进行的输入/输出操作称为 操作。答:联机输入输出

6.按内存中同时运行程序的数目可以将批处理系统分为两类:① 和 ②。答:①单道批处理系统 ②多道批处理系统

7. 系统不允许用户随时干预自己程序的运行。答:批处理

8.多道程序设计的特点是多道、和。答:宏观上的并行、微观上的串行

9.单道批处理系统是在解决 和 的矛盾中发展起来的。答:人机矛盾、CPU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

10.对操作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来说,批处理操作系统应注重提高计算机的效率,尽量增加系统的,分时操作系统应保证用户 ;而实时操作系统则应在保证及时响应和处理有关事件的前提下,再考虑。答:平均吞吐量、所能忍受的响应时间、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11.分时系统中的 是衡量一个分时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答:响应时间

12.导弹飞行控制系统属于 系统。答:实时

13.在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多道程序设计和 的出现,标志了操作系统的正式形成。答:分时系统

14.实时系统按应用的不同分为 和 两种。答:过程控制系统、数据处理系统

15.分时操作系统的用户通过与计算机相连的 来使用计算机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上机。答:终端

16.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每次只允许一个用户使用计算机,称为。答:单用户操作系统

17.为计算机网络配置的操作系统称。答:网络操作系统

18.网络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 以及。答:各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网络中各种资源的共享

19.近年来,适合开放系统的操作系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IEEE把它命名为,即计算机环境可移植操作系统。答:POSIX 20.在 控制下,用户在终端设备上可以直接输入、调试和运行自己的程序,能直接修改程序中的错误,并直接获得结果。答:分时系统 三.简答题

1.叙述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位置。

答:操作系统是运行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它控制和管理着所有的系统硬件(CPU、主存、各种硬件部件和外部设备等),也控制和管理着所有的系统软件(系统程序和用户进程等),操作系统对计算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操作环境,也为其他各种应用系统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撑环境。

现代操作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软件系统,它与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与用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在计算机系统中位于计算机裸机和计算机用户之间,如下图所示(图1.1),紧挨着硬件的就是操作系统,它通过系统核心程序对计算机系统中的几类资源进行管理,如处理机、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数据与文档资源、用户作业等,并向用户提供若干服务,通过这些服务将所有对硬件的复杂操作隐藏起来,为用户提供一个透明的操作环境。

在操作系统的外层是其他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系统软件层与计算机打交道,也可以建立各类应用软件和应用系统,通过它们来解决用户的问题。

由此可见,操作系统是介于计算机硬件和用户之间的一个接口。

2.怎样理解“由于计算机上装有操作系统,从而扩展了原计算机的功能”?

答: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结构和机器一级的操作包含了诸如指令集、存储器组织、总线结构和输入输出部件等的操作与控制,这些最基本的操作恰恰又是最复杂和最难以由用户直接进行的操作。例如:用户要进行文件读写,而文件是以二进制代码的方式存放在磁盘、磁带等存储装置中,需要有一种途径把用户的要求转换成对具体的硬件部件、电路信号、选择开关等的细微操作,用户自己不可能完成这些操作,但操作系统把用户的高级操作转换成一系列的低级操作,最终完成文件的读写。所有的低级操作对用户来讲都是透明的,即无需用户关心的、看不见的,操作系统把硬件全部隐藏起来,给用户提供了—个友好的、易于操作的界面。此外,操作系统还要进行大量的系统事务处理。如响应中断的发生、处理定时操作、管理存储器及其他低级操作。所以,可以说操作系统是硬件系统的扩展,从而扩展了原计算机的功能,它比直接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操作要容易得多。

3.试对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进行比较。

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两种操作系统进行比较:

(1)实时信息处理系统与分时操作系统一样都能为多个用户服务,系统按分时原则为多个终端用户服务;而对实时控制系统,则表现为经常对多路现场信息进行采集以及对多个对象或多个执行机构进行控制。

(2)实时信息处理系统与分时操作系统一样,每个用户各占一个终端,彼此独立操作,互不干扰。因此用户感觉就像他一人独占计算机;而在实时控制系统中信息的采集和对对象的控制也都是彼此互不干扰的。

(3)实时信息系统对响应时间的要求与分时操作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的;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则是以控制对象所能接受的延时来确定的。

(4)分时操作系统是一种通用系统,主要用于运行终端用户程序,因此它具有较强的交互能力。而实时操作系统虽然也有交互能力,但其交互能力不及前者。(5)分时操作系统要求系统可靠,相比之下,实时操作系统则要求系统高度可靠。

4.设计实时操作系统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答:设计适用于实时环境的操作系统的主要困难是:在实时环境规定的时间限额内对用户作出相应的反应。如果系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限额内完成指定的任务,那么就可能导致整个实时系统的崩溃。因此,在设计这类操作系统时,设计者必须保证所采用的调度策略及相关技术不会使响应时间超过实时环境所规定的时间限额。

5.采用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答:多道程序设计考虑到作业的运行规律是交替使用CPU和I/O,故将多道程序同时保存于系统中,使各作业对CPU与I/O的使用在时间上重叠,提高了CPU和I/O设备的利用率。

6.一个分层结构操作系统由裸机,用户,CPU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命令管理等部分组成。试按层次结构的原则从内到外将各部分重新排列。

答:按层次结构原则从内到外依次为:裸机,CPU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作业管理,命令管理,用户。7.什么是操作系统?它有什么基本特征?

答:操作系统是指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操作系统具有4个基本特征:

(1)并发性:宏观上在一段时间内有多道程序在同时运行,而微观上这些程序是在交替执行。

(2)共享性:因程序的并发执行而使系统中的软、硬件资源不再为某个程序独占,而是由多个程序共同使用。

(3)虚拟性: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把一台物理计算机虚拟为多台逻辑上的计算机,使得每个用户都感觉自己是“独占”计算机。

(4)异步性(不确定性):多道程序系统中,各程序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程序的推进速度受到其他程序的影响,这样,程序运行的顺序、程序完成的时间以及程序运行的结果都是不确定的。

8.操作系统是随着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出现逐步发展起来的,要保证多道程序的正常运行,在技术上需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 答:(1)在多道程序之间应如何分配被它们共享的处理机,使得CPU既能满足各程序运行的需要.又有较高的利用率;此外,一旦将CPU分配给某程序后,应何时收回。

(2)如何为每道程序分配必要的内存空间,使它们各得其所但又不会因相互重叠而丢失信息;此外,应如何防止因某道程序出现异常情况而破坏其他程序。

(3)系统中可能有多种类型的I/O设备供多道程序共享,应如何分配这些I/O设备,如何做到既方便用户的使用,又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4)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通常都存在着大量的程序和数据,应如何组织它们才便于用户使用;此外,还有信息保存的安全性和一致性问题。(5)对于系统中的各种应用程序,它们有的属于计算型,有的属于I/O型,有些既重要又紧迫,有些又要求系统能及时响应,这时系统应如何组织和安排这些作业(程序)的工作流程。实际上,这些问题的全体就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内容。9.如何理解操作系统的不确定性?

答:在单道程序环境下,由于程序独占全机软、硬件资源且完全是在一个封闭环境下运行,所以,如果使用相同的输入,则多次运行的结果必然相同。

引入多道程序技术后,由于多道程序共享全机软、硬件资源,即各程序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此时程序的运行就不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下,程序的运行要受到其他程序和系统资源的影响,这会引起程序运行的结果、程序运行的顺序和完成的时间不确定。此外,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外部设备的中断、输入输出的请求等出现的时间都是不确定的。这些不确定因素给操作系统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复杂性。对于程序执行结果的不确定是绝不允许的,这是操作系统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而程序运行顺序及完成时间的不确定是多道程序环境所决定的,因此,操作系统应能对运行顺序进行协调和管理。至于外部设备的中断、输入输出请求甚至程序运行故障等不确定性,操作系统应在出现的时刻及时响应并予以解决,如果操作系统的设计考虑不周,也可能造成系统的混乱和崩溃。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习题及答案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 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

A.费尔巴哈

B.傅立叶

C.欧文

D.圣西门

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1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A 3.A 4.A 5.B 6.C 7.B 8.B 9.C 10.A 11.B 12.D.13.A 14.A 15.C 16.A 17.D 18.A 19.C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垄断资本主义

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

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

D.托马斯·莫尔

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9.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

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

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

C.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

10.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八荣八耻”的“八荣”是()

A.热爱祖国、服务人民

B.崇尚科学、辛勤劳动

C.团结互助、诚实守信

D.遵纪守法、艰苦奋斗

14.“八荣八耻”的“八耻”是()

A.危害祖国、背离人民

B.愚昧无知、好逸恶劳

C.损人利己、见利忘义

D.违法乱纪、骄奢淫逸

15.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 2.:BCD 3..BCD 4.ABC 5.BC 6.AB 7.ABC 8.CD

9.ABCD 10.ABCD 11.AB 12.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三、辨析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2.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统治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是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实现的,也都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的。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及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集中了亿万人民的智慧,汲取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

3.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不准确。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只有用发展了的理论才能指导发展了的实践。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答案要点]

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性的改造。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同时又批判地改造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指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时暴露了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批判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批判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揭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

6.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正确。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第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是其学说的最有价值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它为后人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激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分析社会发展史的过程中,在猜测和论证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的过程中,萌发了许多进步的、引导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思想。

但是,空想社会主义有很多局限性,主要在于:空想社会主义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和谈论社会主义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意义在于: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第二,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即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大众通过社会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第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所以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7.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不对。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1]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49页)

[材料2]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

[材料3]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6页)

[材料4]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指出:“他说的很对,任何一种社会哲学,只要它还把某几个论点奉为自己的最终结论,还在开莫里逊氏丸(意即‘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引者注),它就远不是完备的;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几条结论,而是研究。结论要是没有使它得以成为结论的发展,就毫无足取,这一点我们从黑格尔那时就已经知道了;结论如果变成一种故步自封的东西,不再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它就毫无用处。但结论在一定时期应当有一定的形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摆脱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应当形成明确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42页)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答案要点]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2.[材料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观点是否能被看做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美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总看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腐朽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是正确的。材料1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的角度,明确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材料2科尔施的理解则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从政治立场着眼规定马克思主义。材料3是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种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所谓方法至上,就是把理论方法和结论对立起来,片面强调方法而轻视结论。卢卡奇最初是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的正统性问题时提出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的。卢卡奇的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错误之一,是他把方法仅仅理解为辩证法,而否认世界观的方法意义,实际是否认唯物主义的方法意义;错误之二,是离开论点、结论谈方法,把方法看做是可以离开论点、结论的独立自在的东西。其最终结果将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否定。

五、论述题

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答:

一、历史必然性:

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第四篇:传播理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

1.大众传播研究科学方法的优点是什么? 答:科学方法的基础是理论的建构与试验。科学研究的最后产物便是理论。大众传播研究科学方法的目的就在于我们对大众传播运作的了解。大众传播理论试图把大众传播的各种现象加以科学解释,使之系统化,并加以验证。大众传播研究科学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帮助媒介从业者更好的从事交流,并且人们也能用理论把大众传播的效果告知消费者或其他对此有兴趣的团体。

2.“新媒介”的环境有哪些特点? 答:“新媒介”的环境有一个特征,承认所有的信息都是相同的,即数字化的。

新媒介环境的一些具体特征如下:

①先前像印刷和广播那样性质截然不同的技术正在渐渐消失。

②我们正在从媒介缺乏的状况转为媒介过剩的状况。

③我们正在从将传播内容灌输给大众的泛播转变为针对群体或个人的需求设计传播内容的窄播。

④我们正在从单向的传播媒介转变为互动的传播媒介。

3.我们正进入一个由使用者控制的传播系统,它的标志是什么? 答:网络的产生使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标志着我们正进入一个由使用者控制的传播系统。

4.当我们进入一个由使用者控制的新的多媒体传播环境时。“大众传播”这个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它是否已经失去原有的意义和用处了?

答:新的技术带来的变化之一是对大众传播定义的质疑。过去,大众传播的定义一直是相当明确的。大众传播可以三项特征来确定:①它针对较大数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②消息是公开传播的,安排消息传播的时间,通常是以同时到达大多数受众为目的,而且其特征是稍纵即逝的。③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在复杂的机构中运作,因而可能需要庞大的开支。

但是,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多媒体传播环境时,很多混合型的东西,就很难归类说它们是否属于大众传播。各种媒介之间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但这并不代表失去原有的意义和用处。

5.网上报纸会代替你手中的报纸吗?如果是,为什么?如果不是,又为什么?

答:我觉得网上报纸不会代替手中的报纸。因为网络只是提供了另一种取得信息的方式,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虽然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种转变似乎是一个自然的、不可避免的进程。无论是哪一种新媒介,都将在旧媒介的旁边占据它们的位置,而旧的媒介不会消失。更多的时候阅读报纸是一种乐趣。

6.什么是“代理人”?它们将怎样改变我们对大众传播的思维方式? 答:随着信息的流动和个人可利用的频道数目大量增加,“代理人”应运而生,负责帮助人们搜寻信息、将可利用的信息加以分类。

(将怎样改变对大众传播的思维方式?没想好 =。=///)

7.什么是新式新闻?新式新闻的例子有哪些?新式新闻可以做旧式新闻做不到的哪些事情?

答:新式新闻是一个速配的混合物,将流行文化和名人杂志混合起来。一方面指总统候选人在谈话节目、音乐电视节目中出现,并在这样的电视网节目中接受长时间的内容广泛的采访,另一方面是使候选人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公众,而没有新闻记者在中间干预。

新式新闻的例子有:罗斯·佩罗特在《拉里·金直播》的节目中宣布,他将竞选总统。克林顿访问《阿森尼尔音乐厅》节目,并在其中演奏萨克斯管等等。

新式新闻的一个主要表现是将信息和娱乐结合起来。对青年观众来说,常规的新闻即旧式新闻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来说并无特别用处。而新式新闻则让枯燥的政治新闻变的生动有趣,为更多的观众所接受并关注。

8.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各种类型的效果有哪些?

答:在不同时期,对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效果有着很多看法。

最早时期,认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这种传播效果观被称为“子弹理论”或“皮下注射器”模式。后来经过对大众传播究竟如何运作方式的深入研究,产生了“有限效果”模式。更新的研究恢复了大众传播的部分威力,但是还不及“子弹理论”认为拥有的威力那么大,称为“适度效果论”。还有其他的理论,例如“沉默的螺旋”理论,它认为,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称之为大众传播“强效果”的现象的确存在。9.关于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效果,公众已经表现出的几种担忧是什么? 答:由于媒介环境的变化,引起了一些理论性问题,比如:

①新的传播媒介是怎样改变知识本性的?

②新的传播媒介是怎样改变人类思维本性的?

③当我们离开报纸、杂志等独家型印刷媒介时,我们可能正在失去印刷物。那么印刷物的用处(和目的)是什么?

④网上报纸(电子报纸)应该采用哪种形式?

10.对大众传播效果的看法贯穿整个大众传播理论的历史,现在它们已发生了变化。描述一下这些变化。

答:大众传播理论正在发生变化,一些显著的变化如下:

①比以往更强调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随着向更新型传播媒介的转化,受众

行为的重要作用将变的更清晰。

②向认知科学或信息处理思路的转变。这种思路至少包括下面三个方面:

a.自变量由说服变量(比如消息来源的可信度)向表述概念(即所用语言的本质)和结构概念(在媒介中时间是怎样包装和表现的)转变。

b.因变量由态度(对一个对象或反对或支持的评价)向认知(关于一个对象的知识或信念)转变。

c.对传播结果的强调重点由改变(比如,态度改变和行为改变)转向重构(包括我们建构关于事件的图解或模型,或者对真实的社会建构)。第十七章

第17章 电子传播的理论 【讨论题】

1.互联网是一种大众媒介吗?为什么? 答:互联网是大众媒介,原因如下:

(1)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共同娱乐。

(2)互联网是由阿帕网发展而来的世界性电脑网络。阿帕网最初是作为国防传播系统而存在的;但网络传播系统显而易见的便捷性很快便得到了研究界与教育界人士的普遍认同。(3)近年来,随着家用电脑、调制解调器的普及与使用,通过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的诸如网络电视等类服务,互联网已经走进了普通公众的生活。从这一点来说,几乎没有人会否认“互联网是一个大众媒介”的论断了。2.互联网得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在过去的几年中,无论从主机数量还是从用户数量的增幅来看,都足以说明互联网发展的迅猛,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1)对电子商务潜能的挖掘,或者说是对国际性网络的商业性使用,是导致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2)网络使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人与另一个地方的人便捷地交流成为可能。互联网最常用的一个功能就是电子邮件,通过它,网络用户可以与其他任何拥有电子邮件地址的人交换信息。万维网是一个拥有众多计算机站点的巨大系统,任何人只要具备浏览器程序和连接上网的电脑就可以登录万维网。Mosaic,Netscape和Explorer等浏览器使网络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也使万维网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

(3)网络提供了一个世界性的平台,使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出版发行者,这对于网络而言,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

网络还给予个体的受众以巨大的力量,使其可以看到以前难以获得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对他或她接触的消息加以控制。传播技术的新发展,例如网络的出现,也使媒介之间的差别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清晰了。

3.为什么说互动性是新媒介的一个重要概念? 答:互动性是新媒体、特别是互联网被提及最多的特性之一,越来越成为新媒介的一个重要概念。

(1)从定义上说

互动性是一个复杂的、尚未有一个标准定义的概念。将互动性设想为一个多维的概念是理解这种复杂性的一种途径。

给互动性这个术语下定义时所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它会出现在至少两种不同的情境中: ①有电脑科学背景的人倾向于认为互动性是指使用者与电脑互动,他们给互动性下的定义是:“互动性指使用者直接同电脑交流以及对后续信息产生影响的能力。”

②传播学者倾向于认为互动性应该包括两个人之间的交流。给互动性下的定义是:“在一个交流的过程中,参与者能够控制相互的交谈,并在交谈中互换角色的程度。”(2)从互动性的尺度上说 ①“六尺度”说

深层的互动在于告知而非说服,使用者拥有更多的控制权、更强的主动性,交流是双向而非单向的,交流发生的时间是灵活的而非设定的,是发生在一个创造性空间的强感交流。衡量互动性的六个尺度是:劝导——信息;低控制——高控制;低主动性——高主动性;单向——双向;设定时间——灵活时间;低感空间——高感空间。②“五尺度”说

研究者哈与詹姆斯认为万维网上的互动性有五个重要的尺度:趣味性;选择;链接性;信息采集;互动交流。

研究表明,具有互动性特征的媒介系统更易被使用者接受,更能给人以满足感,更易学习与掌握,而且能够增加合作感。

第五篇:医学微生物学绪论习题

绪 论

【知识要点】

1.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基本概念。2.熟悉微生物在自然界生物中的地位,三界八类的特点;医学微生物学的概念。3.了解微生物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范畴、发展简史和现状。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

一、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节 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

一、微生物学

二、医学微生物学

第三节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一、微生物学经验时期

二、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三、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应试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microorganism)

2.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3.病毒界(非细胞型微生物)

4.原核生物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5.真菌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6.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

7.细菌

二、填空题

1.微生物按细胞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____________型微生物,属___________界;____________型微生物,属____________界;___________________型微生物,属____________________界。2.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统称为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__。3.细菌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三、单选题

(一)A型题:每题备有5个答案,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

所有微生物共同具有的一条是

A.个体微小(肉眼看不见)B.结构简单(单细胞或非细胞)C.分布广泛

D.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2.不属于...

原核生物界的微生物是 A.细菌

B.病毒

C.支原体

D.立克次体

E.衣原体 3.属于真菌界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

B.放线菌

C.新生隐球菌

D.细菌

E.立克次体

4.属于真菌界的微生物是

A.铜绿假单胞菌

B.衣氏放线菌

C.白假丝酵母菌

D.立克次体

E.肺炎支原体

5.属于病毒界的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是

A.钩端螺旋体

B.沙眼衣原体

C.霍乱弧菌

D.白假丝酵母菌

E.以上均不是

6.创用固体培养基分离培养细菌的科学家是

A.Jerney

B.Jenner

C.koch

D.pastuer

E.Fleming 7.下列哪种微生物不属于...原核生物界微生物

A.细菌

B.放线菌

C.立克次体

D.螺旋体

E.病毒 8.属于真菌界的微生物是

A.葡萄球菌

B.淋病奈瑟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红色毛癣菌

E.肺炎链球菌

9.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含有RNA和DNA两种核酸

B.仅有原始核质,无核膜及核仁

C.二分裂方式繁殖

D.有细胞壁

E.对抗生素敏感 10.关于微生物的特征错误..的一项是 A.体积微小

B.结构简单

C.肉眼看不见

D.须借助光镜或电镜放大后观察

E.必须放大数万倍才能观察到 11.在人工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微生物是

A.细菌

B.朊粒

C.梅毒螺旋体

D.衣原体

E.病毒 12.仅含有一种核酸的微生物是

A.细菌

B.朊粒

C.梅毒螺旋体

D.衣原体

E.病毒 13.古细菌以其____与其他原核细胞微生物和真核细胞微生物截然不同。

A.环状裸DNA

B.5rSRNA序列 C.16rSRNA序列 D.18rSRNA序列

E.28rSR序列 14.1993年______等开创的核酸疫苗被誉为疫苗学的新纪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A.Walter Reed B.Alexander Fleming C.Montagnier D.Prusiner

E.Ulmer 15.首先观察到微生物的学者是

A.吕文虎克

B.巴斯德

C.郭霍

D.李斯特

E.伊万诺夫斯基 16.第一个发现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的学者是

A.吕文虎克

B.巴斯德

C.郭霍

D.李斯特

E.伊万诺夫斯基 17.第一个发现青霉素的学者是

A.Behring

B.Fleming

C.Domagk

D.Pasteur

E.Lister

(二)B型题:在以下每道试题中,为每个题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每项备选答案可选用一次或几次,或一次也不选用。

A.细菌

B.朊粒

C.梅毒螺旋体

D.衣原体

E.病毒 1.在人工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微生物是

2.仅含有一种核酸的微生物是 3.尚未发现任何核酸成分的微生物

(三)C型题:每题备有4个答案,请选出一个正确答案。A.Leeuwenhoek B.Koch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1.首先观察到微生物的是

2.创用了固体培养基和细菌染色技术的是

A.Jenner B.Pasture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3.发明牛痘苗预防天花的是

4.首先证实了有机物的发酵与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是 A.Fleming B.Prusinere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5.首先从感染了羊瘙痒病的鼠脑中分离出传染性蛋白分子朊粒的科学家是 6.发现第一个病毒(烟草花叶病病毒)的科学家是

四、多选题(X型题):每题备有5个答案,请选出2~5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病毒界(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有

A.支原体

B.立克次体

C.病毒

D.螺旋体

E.朊粒

2.古生菌代表一类细胞结构更原始的微生物,下列属于古生菌的有

A.产甲烷细菌

B.极端嗜盐菌

C.嗜热嗜酸菌

D.支原体

E.衣原体 3.________被公认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A.琴纳

B.巴斯德

C.弗莱明

D.郭霍

E.伊凡诺夫斯基

五、问答题 1.什么是微生物,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

2.真菌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生物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病毒界(非细胞型)微生物有何区别?

下载中医药理论绪论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医药理论绪论习题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极限绪论习题3

    1. 利用有限覆盖定理证明致密性定理。 证明:反证法:设{xn}:axnb,但是没有收敛子列。则x[a,b]都不是{xn}的任何子列的极限,从而对x[a,b],O(x,x),其中只含有{xn}的有限项。这样[a,b]O(......

    国际贸易理论习题与答案

    【试一试】单项选择题: 1.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货物额是指。 A.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B. 世界进口货物总额 C.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 D. 世界贸易量 2.一般情况下,随着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

    绪论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A.道德修养课B.法律基础课C.道德和法律知识的传授课D.思想政治理论课2.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是。A.培......

    统计学教案习题01绪论(模版)

    第一章 绪 论 一、教学大纲要求 (一)掌握内容 1.几个基本概念 样本与总体、频率与概率、资料类型、随机变量、误差。 2.统计工作的步骤 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习题(推荐阅读)

    一、选择题 A型题 1. 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细菌B. 病毒C. 支原体D. 立克次体E. 衣原体 2. 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螺旋体B. 放线菌C. 真菌D. 细菌E. 立克次体......

    微生物学第一章绪论习题5篇

    第一章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 2。微生物学 二、填空题: 1.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____的同时也带来_......

    环境监测 第一章_绪论_习题参考答案(本站推荐)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环境科学由技术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融合而成,其组成可分为______学科、_______学科和_______学科。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 014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