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文化通论
第二编物质文化
第一章纺织技术的发展
1.简述中国古代纺织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P91-92 2.以服饰变迁为例,说明民族文化的交汇是一种双向互动?P94 3.以唐代服饰的创新求变为例,说明唐朝对多元文化的兼收并蓄?P95 4.为什么说中国服饰至清初又出现一大变迁?P95 5.为什么说服饰文化中凝聚着制度文化和观念形态的因素?P97 6.何谓“五服”?为什么说五服制是中国礼文化的组成部分?P99 “五服”制度是中国礼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它规定,血缘关系亲疏关系不同的亲属间,服丧的服制不同,据此把亲属分为五等,由亲至疏依次是:斩衰齐衰大工小功缌麻。西晋《定律》第一次把“五服”制度纳入法典之中,作为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及衡量罪行轻重的标准,这就是“以五服治罪”原则,它不仅适用于亲属间相互侵犯、伤害的情形,也用于确定赡养、继承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五服”制罪原则的确立,使得儒家的礼仪制度与法律的适用完全结合在一起,是自汉代开“礼律融合”之先河以来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又一次重大发展,它不仅体现了晋律“礼律并重”的特点,也是中国封建法律伦理法特征的集中表现。
五服本指五种孝服,后来,五服也指代五辈人,比如在山东的胶东半岛一带,有“五服之内为亲”的说法五服之后则没有了亲缘关系,也可以通婚。一般情况下,家里有婚丧嫁娶之事,都是五服之内的人参加。
7.中国传统的服饰制度有哪些鲜明的特点?P99
第二章饮食文化
1.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火的使用;食物来源相对稳定(从种植和畜牧家禽两方面);陶器的发明与使用。2.为什么说中国烹饪具有区域性的地方特色?P104 3.中国人视野中的美食大体应具备哪些要素?P104 4.为什么说中国茶文化中包含有丰富的人文意蕴?P106 5.简述中国传统的饮酒习俗。P107 6.《礼记》说“礼之初,始诸饮食”,试述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P108(结合书本)„„认为饮食活动中的行为规范是礼制的发端。我国礼仪的发端是祭祀礼仪,而祭祀礼仪是从饮食礼仪起始的。人活着要吃饭,这是人人习以为常的“饮食”。这不仅仅是一句“民以食为天”的古训,他还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礼的本源。所谓礼之初始于饮食,揭示了文化现象是从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中发生,这是中华民族顺应自然生态的创造。
7.中国饮食文化与养生文化关系密切,举例说明这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P109 8.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生与饮食有无关联?为什么?P110 9.试述中国饮食文化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P110
第二篇: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资料
1.试述儒家教育思想
儒家教育思想以道德教育为核心,教人如何“做人”,如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入世精神。儒家教育思想是乐观的“乐感教育”;是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是以群体为本位的;强调在学校、家庭及日常生活中积累到的行为,加强自身修养;追求道德的“自律”,反对“他律”。
1、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提倡“有教无类”可以说是其办学方针,不分等级、地区、年龄限制,平等入学
2、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伦理本位:儒家认为,治理国家除了让国家富足,还要对民众进行,伦理教育。即教育的目的一是培养人才,二是社会教化。同时孔子阐明在有了人口财富之后,才能进行教化。提出了富国教民和保国教民的思想,揭示了教育的作用。
3、关于教育目的思想:《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进行伦理教化。
4、关于教学理论的思想:
(1)主张要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学而知之”、“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重视反复学习,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思并重,学思结合的思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当学生思考却不能理解透彻时,需要老师启发引导。
5、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1)立志有恒:“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克己内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改过迁善:“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慎言民行、言行一致由“敏于事而慎于言”、“言必行,行必果”
6、关于教师的思想:
(1)因材施教:儒家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实践者,孟子曾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总结出了五种因材施教的办法。
(2)言传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热爱学生,忠于职守: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有教无类”即不分贫富、贵贱、种族和地区,任何人都可以入学,人人有受教育机会。体现了教育平等精神。
孔子认为,人虽有贵贱、贫富、智愚、善恶的差别,但教育不应该分贵贱、贤愚、亲疏。他认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孔子的这一思想,打破了当时教育是贵族的专利的现象,使教育扩大到平民,这对提高当时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启发诱导”强调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等。
2.试述佛教在中国古代的传播情况
中国拥有历史悠久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虽发源于中国社会,但它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从其他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成分,并把它们改造成自己的东西。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吸收,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已在中国扎下根,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隋唐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先进国家。由于统治阶级重视文治政策,对儒释道三教都予以扶植,此时佛教进人鼎盛时期。宋代以后,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制度更加强固,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指导思想。在这种形势下,佛教日益与儒道相融合,一些主要佛教教派的基本观点为宋明理学所吸收,佛教日渐衰微。
东汉初年,佛教只是作为当时流行黄老方术的一种,用于祭祀活动当中,只是受到统治阶级上层中极少数人的信奉,但是还没有在民间产生广泛的群众影响。
三国时期,佛教以佛经翻译活动为主,大量的佛教典籍被翻译成汉文,培养了许多佛教理论人才,极大促进了佛学理论的发展,为后世佛教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西晋时期,民间自由信仰佛教的人数日益增加;知识分子也逐渐在将近百年间,接受了佛学思想,并结合实际便形成了两晋时期的玄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分裂战乱,现实的苦难使普通群众希望在求神拜佛中获得安慰;统治者也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又大力提倡佛教:佛典的大量翻译,佛教著述的大量出现,民间信仰者剧增,这一切汇成了中国佛教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隋文帝统一南北朝后,即下诏在五岳胜地修建寺院各一座,并恢复了在北周禁佛时期所破坏的寺佛像。种种措施使得佛教十分兴盛。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唐太宗即位后,下诏在全国“交兵之处”建立寺刹,请国内外名僧进行翻译经书、宣传佛教的感化事业,并且培养出了大批高僧、学者。高宗在帝都和各州设官寺;武则天令各州设大云寺。但是到了会昌五年(845),由于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发生了大规模的禁佛事件,佛教受到极大的打击。
元代佛教有了自宋以来最大规模的发展。至元代中叶时,僧尼总人数约超过百万。
清初皇室崇奉藏传佛教,对汉地佛教采取限制的政策。康熙时禁令稍微松弛一些。雍正虽重视藏传佛教,但主张儒佛道异用而同体,并行不悖,提倡佛教各派融合。乾隆时刊行《龙藏》,对佛教的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清末以来,杨文会、欧阳竞无等在日本和西欧佛学研究的推动下,创办刻经处、佛学院、佛学会等,为佛教义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思想家如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梁启超等都受过佛学的影响。佛学思想曾是谭嗣同所建立的《仁学》体系的思想渊源之一。此外,一批名僧如月霞、谛闲、圆瑛、太虚、弘一等也都奋起从事振兴、弘扬佛教的工作,使佛教产生了新的气象。清代佛教宗派主要有禅宗、净土、天台、华严、律宗、法相等。其中禅宗最为兴盛,净土为各宗共同信仰,其他则相对微弱。
3.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思想文化方面
1、丰富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
2、道教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贡献。道教为追求长生不死,即生成仙,从一开始起便十分重视修炼方术。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有关领域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这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二)道教对中国古代民间习俗的影响。例,对城隍、土地、灶君之崇拜和祭祀,几乎便及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乃至各家各户。
(三)道教保留至今的图画、雕塑、建筑、音乐又对传统艺术有很大影响。
(四)道教对中华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影响深远。
1、从有著录的绘画来看早在三国时就有以道教为题材的画,是杨修画的《严君平卖卜图》。
2、道教的雕塑也有较高艺术水平。福建泉州清源山的老子雕像,四川大足县的道教石窟造像
3、现存道教斋礁仪式中的音乐,则是一种“活化石”,与我国的传统戏曲有着血肉联系。
4.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特点:
从内容到形式考察,科举制度的重要特征是:
1.分科取士:科举即分科举人之义。封建王朝设立一定科目来公开招考人才。考试科目繁多,有常设科目和特设科目
2.考试为主、定期举行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考试。科举制与选举制(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重要区别在于:前者是以考试为主,后者以察举(推荐)为主 3.自由报考:这是科举制度区别于前代选举制度的本质特征。它是科举制度自由竞争、机会均等精神的体现。读书人不论出身、地位和财产,自行报名申请考试,不必由官吏举荐。4.文衡与择优录用 :科举制度以一种严格、规范的文化知识(主要是经学知识)作为公开招考、甄选人才的客观标准,突出了知识才学的重要性。政府不问士人的出身门第,“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以考试优劣和才能高低定资格,录用考试的优胜者。它不同于汉代察举制重德行、名声,也不同于九品中正制重门第出身。中国的科举制度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贤能治国,为我所用;标准客观,竞争公平;立法保护,稳定延续。
(1)它是教育进行和结束阶段选拔的人才的一个手段,因而也是古代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始至终与教育密不可分;
(2)它选拔人才的基本标准并不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是对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或者说主要不是看重干才,而是看重文才。(3)它所构成的价值体系,只是教人获取功名利禄,充当黄帝的工具和奴仆。
(4)它所造成的社会结构是官贵民轻,从而形成一个官吏社会。其作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统一了价值,延续了文化;推动了教育,培养了人才;稳定了政治,推动了发展。其负面作用表现为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脱离,内容单一,文体要求走向极端等。总之,因为有科举考试,才有中国官僚体制的稳定中的延续,也因为有科举考试,才有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曲折中的发展。
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根据成绩优劣来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平等竞争性,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和社会的凝聚与整合,有益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承,特别是对古代教育和儒家文化的促进和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作用。
1.科举的平民化效果对文化的发展有积极影响,科举考试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大大调动了各阶层读书做官的积极性,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民智的开发。
2.科举制度的平等、公正带来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官政治的成熟。而由于文官政治的成熟,把权利、财富、地位与学识结合起来。就造成了中华民族极端重视教育、刻苦勤奋读书的传统素质。
3.科举制度对文化思想的凝聚整合起着重大的作用
第三篇:中国文化通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通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通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 课程代码:01228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学时数:3学分54学时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
制订人:马骏 修订日期:2007年3月10日 审核人:韩明 审核日期:2007年3月15日 审订人:莫其逊 审订日期:2007年3月20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中国文化通论是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也是本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之一。中国古代文化渊远流长、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特色,它对于中国古代乃至于当代的政治和人们的各种社会生活多产生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不仅有利于学生分析各种历史现象和今天的各种社会现象,而且有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古代民族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服务。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的产生、发展脉络和成果,较为深入地掌握各种主要文化现象的特点,提高对文化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以便准确地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状况和当前的国情,并使这种能力和认识渗透于各门课程的进一步学习之中。同时,培养学生进行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的主体意识,为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1章 绪论(理论讲授3学时)
掌握“文化”的内涵与界说,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认识学习《中国文化通论》的目的、意义,了解学习方法。
讲授内容: 1.“文化”界说;
2.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3.目的、意义和方法。
重点: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定义;中国文化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中西文化特点的比较。
第2章 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理论讲授10学时)
了解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殷商西周时期:从神本走向人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秦汉时期的一统帝国与文化一;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文化隆盛的隋唐时代;两宋时期理学建构与市井文化勃兴;辽夏金元时期游放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明清的文化专制与启蒙、开新。
讲授内容:
1.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2.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3.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4.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5.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6.隋唐:隆盛时代。
7.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8.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9.明清:沉暮与开新。
重点:各历史时期文化的主流特征。
第3章 姓名字号(理论讲授3学时)
了解姓氏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全国姓氏的数量,掌握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与西方国家姓氏制度的比较),姓氏的主要来源,名与字的关系,理解分析“号”在唐宋流行的主要原因。
讲授内容:
1.姓氏的产生与发展。2.姓氏的主要来源。3.全国姓氏数量。4.中国人的名、字与号。
重点: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姓氏的主要来源;名与字的关系;“号”在唐宋流行的主要原因。
第4章 宗教信仰(理论讲授6学时)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古代宗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并对古代宗教的历史分类、基本特点和文化功能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讲授内容: 1.多神信仰与三大崇拜。2.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3.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4.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5.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重点:中国宗教文化的特点和功用,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道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难点:如何理解佛教的中国化和中国化佛教。
第5章 教育 科举(理论讲授10学时)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古代教育和科举制度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古代教育的历史发展、辉煌成就和优良传统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同时,在了解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客观而公正地分析和评价科举制的流弊与功过。
讲授内容:
1.古代的学校教育。2.书院的兴起与衰落。3.古代的家庭教育。4.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5.科举制的流弊与功过。
重点: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点,“太学”“国子监”等的由来和职能,书院教育在历史上的三次高潮,“宋初四大书院”、“南宋四大书院”、“讲会制度”,古代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流弊与功过。
难点:如何评价科举制度。
第6章 典籍 科技(理论讲授6学时)
了解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熟识古代文化典籍;了解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理解掌握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分析其在近代落后的原因。
讲授内容:
1.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2.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3.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4.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重点:“四书五经”的定义,“经史子集”分类法,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3世纪以后中国科学技术的理论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难点: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科技的实用性特征和整体观的研究方法对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第7章 各类艺术(理论讲授10学时)
了解原始彩陶、青铜纹饰等远古艺术,了解掌握建筑、雕塑、书法、绘画、音乐、戏曲、楹联等各门类艺术各自的发展、成就及其特点,分析把握较之西方艺术中国传统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特征。
讲授内容:
1.辉煌的远古艺术。
2.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3.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
重点:古代建筑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古代桥梁的特点和美学风格,园林艺术的特点,书画艺术名家名作;中国画和西洋画不同的艺术特征,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楹联艺术的特点。
难点:较之西方艺术中国传统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特征。
第8章 风俗习惯(理论讲授6学时)
理解掌握中华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共同特点,了解茶酒、烹调、服饰、婚、葬、花木、节日、崇尚和禁忌等方面的习俗的形成、发展和特征。
讲授内容:
1.中华民族风俗习惯的共同性。2.饮食文化。3.服饰文化。4.婚俗葬俗。5.传统节日。6.崇尚和禁忌。
重点: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共同特点,陆羽与《茶经》,酒的文化功用,中国烹调的特征及其中国菜的菜系,中国服饰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在各时代的特征,中国节俗不同于西方的特色。
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内容博大精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所以必须强调要大量阅读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教学过程以讲授为主,并辅以课堂讨论、课外阅读和作业练习。在教学时尽量采用讨论、分析与总结的方法,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历史感、相应的思辩能力以及对当前文化现象的实际分析判断能力。增加讨论课的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二)作业
根据章节内容,布置习题(以小论文的形式为主)。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对外汉语专业所有课程均有深刻的内在联系。通过本课程学习,既可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又可加深从文化学层面上对各门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建议教材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二)教学参考书
1.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第四篇:通论读后感
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有感
一、通论——颠覆古典理论思想旅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了解了凯恩斯其人,读完其《通论》之后,这句话一直徘徊在脑海中。凯恩斯出生于剑桥的书香门第,过人的天赋和得天独厚的成长环境,让他成为一个腹中有笔墨、胸中有抱负之人。他拥有一个灵光的头脑,在学校一直比同龄人表现得更为出色;他多才多艺,参加辩论,被选为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成员,参加剧团表演;他拥有一个独特的成长路径,先是学习数学,之后为政府工作,再到剑桥教书育人、研究深造,专攻经济学。
正是这些所有的特质使得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家,更是有常人难得的政治抱负之人,富有达则兼济天下的宏伟气魄。也正是有这样的抱负,使得他颠覆了古典理论任由经济发展的思想,希望从政府的视角上对经济作出积极的应变,来改善普天下人的生活。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可以很清楚地体会到这一点。
通论,乃贯通而论,既承接古典经济理论之精华,又颠覆古典经济理论之假设,凯恩斯在通论中将其自己的思想和古典经济理论融会贯通结合成一个创时代的凯恩斯主义。
《通论》开篇即概述通论的主要内容,篇幅不长,却言简意赅。短短两百多字中,凯恩斯提到“古典派的理论前提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可用,但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可用,它所假定的情况仅仅是可能的均衡点中的一点,而且古典理论所假定的特殊状况恰好与我们所处的社会不相符,所以如果我们试图应用于现实,那结果会是误导的,甚至是灾难性的”,既承认了古典理论的经典,又推翻了古典理论从而为一个新的理论做出了铺垫。
古典理论是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的,在斯密提出了自由之手之后,追随其后的包括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一般说来,该学派相信价格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然而,古典理论却有严格苛刻的假设,要求工资等于边际劳动产品,工资效用等于劳动负效用,劳动的供求均衡是以“实际工资”为基础,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此,提高组织效率从而减少摩擦性失业,减少劳动的边际负效用从而减少自愿失业,提高工资品产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提高费工资品价格都可以提高就业量。以上是古典理论对就业的唯一的详尽解释。
然而,在就业方面,凯恩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通过总供给和总需求函数相交得到的,这种“有效需求”才意味着充分就业。而由于需求分为消费、投资和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投资并不会使总需求自动达到“有效需求”,甚至越富有的社会这种偏差越大,使得经济运行中“有效需求”不能实现成为常态,因此自由的手并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发挥效率作用,需有另一只手来将偏离常态的经济扶上正轨,使得人们免受经济偏离常态所带来的痛苦。
有时,附庸于传统是因为对传统并无深刻的认识,没有足够的资本和底气来挑传统的毛病,真正敢于质疑经典的是那些绝对理解和掌握经典的人。虽然,凯恩斯从小受古典理论的熏陶,但这并不阻碍他向传统挑战,真实因为他对古典理论认识得透彻,理解得深刻,才能够列举古典理论之不足,提出具有建设性革命性的一个新的理论。
二、深入挖掘——解构与建构
解构是为了更好地建构。
通论写作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发现影响就业的因素,沿着这个思路,凯恩斯首先提出了有效需求的观点,认为有效需求决定了就业水平,至此,开始解构,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这三个方面分析决定有效需求从而决定就业的原因;进而,将流动性偏好分成了交易需求、投机需求、谨慎需求三个方面。在层层解构后,重新搭建起决定就业水平的一个框架,得出货币利息率在确定就业水平方面处于特殊地位。这一解一建,构成了通论的框架。
有效需求表现为收入的消费,当就业增加时,收入也随之增加,而且社会实际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快,因此经常引起需求不足。这是造成小于充分就业均衡的原因,为此,就需要增加社会投资以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并借此扩大就业量。有效需求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消费物的需求和对投资物的需求,那么只要找到影响这两个方面需求的变动因素,就可以探寻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所在,凯恩斯将变动因素分解为三个:(1)边际消费倾向规律,(2)资本边际效率规律,(3)灵活偏好规律。消费对于消费物的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而对投资物的需求,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货币利息率”。
边际消费倾向。文中从第八章到第十章都围绕着边际消费倾向来分析,首先从客观因素分析了工资单位,收入和净收入见的差额,资本价值的以外变化、时间贴现率的变化、财政政策的变化人们对将来收入的期望等因素,最终总结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产量
和就业量。消费倾向小于1,且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倾向不断减小,即其导数小于0。在这个假设下,就业量就只能随投资量增加而增加,投资中真正影响就业的是“净投资”而非折旧。其次,分析了如同七宗罪一样的主管因素:谨慎、愿望、算计、改善、独立、管理、自豪与贪婪。然而主观因素相对于客观因素来说变化很小,因而在实际分析中,其重要性不如客观因素来得大。人们将所得的收入一部分用于储蓄,另一部分用于消费,因此,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反映了有效需求,从而直接影响着总支出;边际消费倾向亦能间接影响总支出,这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便是投资乘数理论。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是:在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下,新增加的一定量的投资经过一定时间后,可导致收入与就业量数倍的增加,或导致数倍于投资量的GDP。这便是边际消费倾向对有效需求的作用。
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可以简化地理解成贴现率,它是使某项资本所带来的未来收益的现值等于资本供给价格的一个比率。资本投资的边际效率如同消费者的边际效益一样是逐渐递减的,投资的资本越多,资本边际效率就越小,反之,则资本边际效率就越高。人们会在众多的投资机会中进行选择,将投资从资本边际效率低的领域转移到资本边际效率高的领域,从而使所有的投资达到一个平衡,最终,所有的资本边际效率趋同于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凯恩斯在通论中第十一章首次提出了资本边际效率的概念,既而在十二章中就决定资产之未来收益得因素进行讨论,总结出,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率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资本边际效率受利率牵动,趋同于利率。投资量之大小,乃定于利率与资本之边际效率表之关系,有一个当前投资量,即有一个资本之边际效率与之相应,利率的变动牵动着投资量的变动。而投资量的变化又影响着有效需求,因此,由利率变化引起的资本边际效率的的变化,将会间接导致有效需求的增减。如上便分析了资本边际效率对有效需求的影响。
流动性偏好。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愿望或动机。人们如果以货币以外的其他形式来持有财富,会带来收益。以债券形式持有,会有利息收入,以股票形式持有,会有股息或红利收入,以房产形式持有,会有租金收入等等。按照凯恩斯的观点,人们储存货币是出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第一,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支出的需要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交易动机主要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为应付日常支出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多。因此,出于交易动机所需的货币量是收入的函数。第二,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是指为了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
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谨慎动机产生于人们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这一部分所需的货币主要决定于人们对意外事件的看法,从整个社会来看,这部分货币量和收入密切相关。因此,出于谨慎动机所需的货币量大致也是收入的函数。第三,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购买生利资产例如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有利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人们持有货币可以随时抓住有利的投机机会,但是会损失利息。当利率较低时,持有货币所损失的利息就较少,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就大,反之则相反。因此出于投机动机对货币的需求量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凯恩斯指出,在任一时刻,人们心中存在着某种“标准”的利率。假如现行利率高于人们心中的标准利率,那么他会预期利率将趋于下降。此时,他将预期债券价格上涨,买入债券。由此可以看出,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函数,两者反方向变化,利率越高,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少,利率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多。当利率极高时,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量等于零。也就是说,人们认为此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上升,或者说,债券的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下降,因而会将持有的货币量全部换成债券。反之,在利率极低例如2%时,人们预期利率不可能再低下去了,也就是债券未来的价格只会下跌,此时,人们必然卖出债券以持有货币,由此,货币当局在公开市场活动中收购债券所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必然全部被公众作为货币保存在身边,所以凯恩斯称之为“流动性陷阱”,此时,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货币需求曲线在利率降低到2%时变成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的依据正是体现在这三个重要的影响因子上。当经济萧条时,政府通过政策的颁发来提高人们的消费或降低利率,从而鼓励人们消费和投资,以促进有效需求,带动经济的发展。凯恩斯引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为许多国家带来福音,为全人类留下了一笔无价的财富。
三、新理论的影响——美国与中国
凯恩斯平息了二十世纪初的一场惊涛骇浪。
凯恩斯思想源于英国,却平息了大洋彼岸的美国的一场惊涛骇浪。30 年代大危机发生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新的经济理论,凯恩斯密切关注着大洋彼岸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及其经验。1934 年夏,凯恩斯访问美国,在接受罗斯福总统会见时,进一步强调了政府支出的作用,而罗斯福新政也推动了凯恩斯的理论研究。在罗斯福新
政实施3 年后,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从某种意义上说凯恩斯主义是凯恩斯根据罗斯福新政的实践加以理论总结的产物。但是反过来凯恩斯主义也为新政所实施的诸多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实际上,在1934 年在凯恩斯访问白宫,亲自向罗斯福介绍了他的经济思想后,凯恩斯主义就成为了指导后期新政的理论基础。罗斯福新政几乎全面实施了凯恩斯政策措施:用赤字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消费,提高消费倾向,举债救济失业,修建大型公共工程,用货币政策调节利率甚至直接前期就已经存在,但是直到1936 年,罗斯福都把财政赤字看成是不光彩的政绩,曾力图消除他。但是随着凯恩斯主义的传入美国,凯恩斯主义对赤字财政的确认,是罗斯福认识到,财政赤字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于是再也不提消除财政赤字的事情。随后新政的财政赤字越来越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后期新政的经济政策确实是以凯恩斯主义为其理论基础的。同样不可忽视的是,美国大批经济学家对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传播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他们对凯恩斯主义做了许多创造性的研究,是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经济学。哈佛大学教授汉森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传播者,他在1933―1945 年期间还多次受聘为美国政府各部门顾问,曾对当时罗斯福总统新政进行策划和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二战以后,美国主流经济学仍然是凯恩斯主义,不过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和战前30 年代大危机状态截然不同,各国为了恢复在战争中被破坏的生产能力,大量的资本投资和加速的科技革命,使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20年内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如何使意在应对经济萧条状态的凯恩斯主义能适应相对稳定繁荣的经济状态,就成为经济学家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美国,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就是在战后这种新的经济形势下,在扩展凯恩斯主义和融合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而形成的。而且逐渐成为西方正统经济学,并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他们把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结合起来。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措施脱胎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即凯恩斯认为当市场经济无法实现充分就业所要求的总需求时,就应由国家对需求进行管理或调节,内容为通过财政政策,增加预算支出增加税收来刺激或压制总需求;同时辅之以货币政策,增发或减少货币量以影响利率及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他们在总需求分析方面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在总供给分析方面,短期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观点,长期则采取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中国与凯恩斯亦有不解之缘。
在80年代以后,中国逐渐走向改革开放,慢慢地从计划体制重围中走出。然而,这次初涉浅滩让对市场经济毫无经验的中国尝尽了苦头。在80年代到90年代短短几年
间就出现了多次通货膨胀。1985年到1989年5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8.8%、6.0%、7.3%、18.5%、17.8%。自1993年物价狂起,到了1994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食品类价格竟比上年同期上涨34.1%,1994年是物价涨幅最高的一年,达21.7%。
然而,对于市场经济毫无经验的中国来说,虽然之前的计划经济中一直是大政府小市场,但在凯恩斯思想领域还是一片空白,遇到通胀这样棘手的难题,中国束手无策。在几次急刹车带来了教训之后,中国政府开始学着像西方国家一样,通过控制利率杠杆和货币政策来进行经济的软着陆,凯恩斯主义逐渐被引进指导国内的经济政策。在调控期间,存款利率一度长涨到 12%左右,五年期以上保值储蓄还可以得到12%左右的保值利息,也就是说长期存款的利率几乎达到25%,存一万元钱,年利息2500元,这种高利率在全世界恐怕也是少见的。
虽然,凯恩斯的财政政策并不是依据中国经济的实际状况来设计的,虽然它更多地适用于西方国家的“富裕社会”,但作为一个指导思想,它弥补了中国在引进市场经济之后宏观调控方法的盲点,影响之巨大,不可置疑。
第五篇:中国文化
浅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摘要】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积淀了大量的丰富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大文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它们都代表着不同时期、不同阶层和地域的人类的劳动成果,然而进入了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却暴露出它的弊端:闭关自守,缺乏逻辑、思辩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了振兴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兼容并蓄,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精髓,不断地补充、改革、创新自己,在新时代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中国文化,从夏商有文字记载的时代算起,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文化只是相对于经济、政治、军事等而言的。而广义的文化,则比文明还广泛,囊括了人类全部物质与精神文明。所以文化的内容很难绝对地加以划分和界定。至于中国文化又是与印度文化、西方文化等相对而言的。而且,中国文化的内容,多指占人口最大多数的汉族文化,而较少涉及少数民族的文化。并且中国文化还有时代性,在同时代下还有地域性,在同时代、同地域还有民族性,在同时代同地域同民族下还有阶级性,在同时代同地域同民族下还有党派性,等等。以上所说,是指一般概念的文化,自然也包括传统文化在内。那么我们究竟应该这样看待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呢?
根据蔡尚思先生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是有九大支柱的:
第一是儒家。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随后还有 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等。
第二是法家。法家主张法治,反对礼治;主张实验,反对空谈;主张厚今薄古,贵今贱古,反对厚古薄今,今不如昔。这些方面可以说法家长于儒家。法家主张极端的君主专制,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愚民政策,倡导以史为师,不要知识文化,甚至主张焚书。这些方面可视做法家的短处。法家里面的代表人物是韩非。韩非的极端君权愚民的政治思想,是韩非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为:
实行君主专制以天下统一为先决条件——爱统一重于爱祖国;
专制的无比重要性与绝对固定性——君权与臣权、民权势不两立,必须严防大权旁落于他人之手;
以专制而兼法治与礼治、心治——对于前期法家与孔子儒家都各有取舍; 以法家实现无为而治——在君主专制前提下的法治与“无为而治”的合一。
第三是墨家。,墨子主张亲疏、贵贱、贫富、贤愚、强弱等一切平等,提倡“兼相爱”、“非天命”,具有“摩肩接踵,利天下为之”的实践精神,是先秦乃至中国古代唯一的反对宗法血统论与宿命论的伟大思想家,其弟子重艰苦实践,遵守纪律。
第四是道家。老庄的自然主义、相对主义、清高远观、绝对自由、注重精神修养等是道家思想的最大特色。道家在先秦诸子中最大的特点,是它首先注重本体论与辨证法。在思想意识上积极的并非全是好的,如积极作恶;消极也非全是不好,如消极不为恶。道家思想消极方面好的多,积极方面好的少。道家要人们倒退到原始社会去,消灭各种文明,身在放内而心游方外,以生前之苦而思死后之乐,这不能不说是它最大的缺点,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
第五是佛教。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从两千年前的汉末传到我国,与本土文化融汇为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支柱。佛教倡导鬼神迷信,盛行于民间,给平民百姓以最深刻影响的,主要是因果报应、三世轮回思想。
所谓的第六大支柱就是范缜的神灭论;第七大支柱是李贽的反孔思想;第八大支柱是黄宗羲的反君权思想;第九大支柱是袁枚的情感哲学。这里所罗列的几点均蔡先生本人的观点。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历史中曾经发生过的一些大事以此来了解一下传统文化是如何沉淀的:(1)春秋战国时候的百家争鸣;(2)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 的独尊儒术;(3)佛教的输入;(4)理学的兴起(理学成为南宋、元以至明清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到了明清之际,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于是出现了一些具有精湛思想的学者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的理论达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峰)。仅从这些我们就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是卷帙浩繁了,但是马克思说过:“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够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为此我决定从广博文化中的哲学思想里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
任何事物都有其兴衰的过程,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例外,自从西方的文化传入中国以来,大量的外国翻译书籍,大量的外国生冷词汇渐渐地代替了中国的本土文化和词汇。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会文明为其背景。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在发展道路上,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人情和集权。没有人情,便办不成事。由此看来,中华传统文化,是有缺陷的。我们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应该批判地吸收和继承。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事物本质和规律,或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继承的。但要反对无限拔高。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这些年来,有些人看到周易、论语、禅宗等思想成果的价值,这本是一件好事。甚至有人在看到西方文明碰到一些挫折后,便反过来大力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儒家文明重新复兴是大势所趋!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尽管路途坎坷,却是最终要完成的,这是历史发展必然要求,是谁也难以阻挡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和国际上对外交往的增多,我们的胸怀将更开阔,我们对文化发展的规律将认识得更深刻,各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障碍,将逐渐被打破,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必将大大加快。
因此,我们要主动、积极地阅读文化典籍,欣赏文学作品,考察文物古迹,真正了解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将文化精华化为我们的良知、理性、美感等主体存在的一部分。还应该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判断、文化心理中自觉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要求自己,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宽厚仁爱、有创新意识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