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众传播通论论文
现代商业广告中女性形象定位的探讨
摘要:当今时代,广告层出不穷。广告不仅给商业创造了无限商机,同时也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增色不少。而商业广告迎合受众的审美趣味也反映了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一直以来,广告中主角的定位对广告是否成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女性形象一直深得广告的青睐。本文从商业广告入手,把女性形象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分析,从而探讨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商业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正确定位问题。
关键词:商业广告;女性形象;女性消费;女性形象的正确定位 前言
在商业化日趋显著,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广告与人们的生活娱乐更加紧密。商业广告的情节和语言越来越具创意,画面色彩越来越丰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广告中女性的形象出现的比例远远大于男性。商业广告对大众的消费理念乃至整个文化价值的追求起着越来越强的诱导和影响作用,它日益成为大众审美文化极为敏感而复杂的部分。
一、女性形象在商业广告中出现的场合
当前我国电视商业广告中女性形象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而且广告中常见的女性形象大多年轻貌美。出众的五官和形体在摄影机特写镜头的刻画下显得迷人、性感。首都女记协曾对中央一套、北京一套等10个电视台2005年8月至11月晚间播出的电视广告进行监测,发现电视广告偏爱使用女性角色(70.5%的广告中出现了女主角,只有47.5%的广告中出现了男主角),尤其是年轻美貌的女性角色;女性更多地被使用特写镜头,或者被表现其性特征。
具不完全统计:国内媒体上,女性做广告的比例占有绝对优势:护肤、化妆、洗浴用品的广告似乎无一例外地由女性来做;家居用品、家用电器的广告绝大多数也是女性担当主角,甚至手机、领带、西服这类被看作男人世界里的商品,其广告也着意渲染女性对男性似乎是必然的崇拜、臣服和温柔。
二、女性形象在商业广告中的运用目的
(1)用女性的形象美增强受众的视觉冲击力
引起注意,是广告成功的前提。在广告创意的方法中,有一项比较流行并且屡试不爽的黄金法则:“3B”原则。所谓“3B”,是美女、婴儿、动物。很多广告人将其视为指导广告创作的瑰宝,认为这三者最容易抓住消费者的眼球,赢得受众的喜爱。女性作为一种很重要的审美对象,有着特殊的魅力。女性的魅力最易觉察到的是外部形体美,人们在生活中看到一个个年轻貌美的女性,谁都想多看上几眼,这是受众对审美对象所引起的美感。美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愉快的情感。女性美的形象运用于广告上,满足了受众的情感需要和审美心理,成为一种能引起注意的刺激因素,因而能有效地吸引受众的目光,增强受众对广告的兴趣。
(2)用女性的形象美显示商品的优良品质
在商品广告中,内容主角的言行是为展示商品的卓越品质、独特功能和优良服务等服务的。莎朗·斯通是迪奥一款护肤新品的代言人。莎朗·斯通在全球都颇受欢迎,在40岁的不惑之年仍然拥有美丽迷人的容颜,充满知性与独立。我想每个女人都会向法国女性讨教驻颜秘诀。如今,更有众多明星,包括奥斯卡影后查理兹·塞隆,亚洲最受欢迎女艺人陈慧琳,韩国超人气女艺人崔智友都加入到迪奥的明星代言阵容中。
从上面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连这些大腕明星都在使用该产品,这必然有它的独到之处,而且此种名人效应也会让人觉得这种产品有着很高的品质,也许因此人们也会认为自己用了该产品也可以达到广告里所宣传的效果。
广告产品只具有诱惑力还不够,还必须使受众建立对产品的信任。例如现在铺天盖地的减肥广告,女性的形象几乎都是精选的貌美女郎。高雅的气质,优美的形体,吸引人的温柔话语,几乎使受众相信她们就是使用了该产品身材才这么好的,因而增强了对商品的喜爱和信任。(3)以女性的形象美刺激受众的购买欲望
广告模特通常是万众瞩目的明星,大众心中的偶像,如成就卓著的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由于她们的职业专长,她们往往被公认为某种商品(如化妆品、体育用品等)的使用和消费权威,成为大众特别是广大妇女、青年崇拜和仿效的对象,于是社会上形成种种消费“追星族”。例如,美国安利公司是一个直销公司,但为了适应中国市场曾经破例请体育跳水女明星伏明霞做安利纽催莱的食品保健广告。流线型的身材,优美的姿态,使具有从众心理与崇尚名人心理的受众相信其推荐的商品好,从而激发受众的购买行为。
三、商业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特点
(1)女性被物化
在众多宣传女性用品的广告里,广告不仅将女性自身作为描绘的重点,更倾向于把女性置于男性的审视之下。
以张柏芝代言的浪莎丝袜广告为例:画面开始,在一家咖啡厅里,一位穿短裙的年轻女郎(张柏芝饰)优雅自信地从一位男士身边走过,缓缓爬上楼,引起他回头凝望。女郎也注意到他的注视,上楼时对观众露出盈盈笑意。最后广告由张柏芝声音解说:不只是吸引——浪莎袜业。
这则广告虽以女性为中心,但浪莎丝袜广告中男士深情凝望的特写镜头显示了女性的被看地位。广告意在传达这样的信息:女性的魅力,只有通过男性来赋予,仿佛女性的存在是为了满足男性的窥看欲,男性是旁观者、是鉴赏者、是品论者。因此男性赞许、认可的目光成为女性美的衡量标准。
甚至在一些与女性毫无关联的广告中,女性身体也被肆意物化以作为招徕物吸引潜在的男性消费者。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冷饮广告:一位穿着性感睡衣的美女半倚在床上,手上拿着一根巧克力雪糕,在特技的配合下将它送进口中。最后才突出主题,让人知道是雪糕广告。甚至有报纸的头版头条上写这样的广告:“看中她,就把她开回家”。作者刻意的把“它”置换成了“她”,美女就等于名车。标题似乎给了大家一种暗示,女性不仅具有装饰、观赏的价值,还可以任意审视、挑选,甚至可以与商品一同购买。无形中,女性的地位被贬低,男性至尊的地位也在无形中被提升,作为车辆购买的主要对象,男性的主宰者、领导者的至尊地位被无限放大和凸显,这样的车展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一种“刺激”。而这则新闻的照片呢,我们却发现最显眼的竟然是那些名车上所坐着的衣着清凉、性感的车模。她们的对面就是围观的记者和人群,无数的眼球和镜头就正对着汽车和车模。此时看人还是看车,我们已经难以辨得分明了。
(二)女性形象被完美化
广告中女性大都年轻靓丽,拥有苗条的身材、嫩白的肌肤和迷人的容貌。正如《Beauty And the Beast of Advertising》所说“美丽是她的唯一属性。她没有皱纹、疤痕和瑕疵。的确,她连毛孔都没有。她苗条,通常很高又有一双长腿,而且年轻。无论产品和观众是谁,所有广告中的美女都遵循这一标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完美远高于普通标准,是现实中大多数女性所不能达到的。对女性形象夸张性的描述并不是对现实中女性的真实表现,如飘柔洗发水广告中女模特亮泽飘逸的黑发;以及化妆品广告中女性娇嫩的皮肤等,而在更大的程度上是男性所幻想、女性所追求的完美形象。广告中完美化的意向通过大量出现的女性抚摸动作得到加强。典型的表现是指尖优雅地轻划过自己的面部、颈部、腿部等裸露肌肤。此类抚摸是不具有任何功能性色彩的,作为一种外在的形式,它是女性自恋的体现。女性欣赏自己完美的肢体并乐于将肢体展现于人,吸引着别人也来欣赏。这种自恋性的抚摸,配合广告里女性自我陶醉的表情、飘逸的发丝、半遮半掩的肢体以及朦胧的自然背景,自然更吸引男性的眼球,可却明显地带有虚幻的一面。
(三)强大的女性消费力量
中国女性的社会角色在近20年里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作为消费领域里重要的社会群体,她们对品牌的实际决策力量超过了男性。有些人甚至认为:“所有的广告都是给女性看的”。在家居用品上女性的购买力是毋庸置疑的,因为男性很少有时间去关注家电广告,而女性会用心地考察各品牌的性价比。甚至在情人节或特殊纪念日,女性也会留意剃须刀的广告,因为没有实际使用的经验,她们更容易受到广告的影响。三个男人分别用不同品牌的剃须刀剃须,一位美丽的女郎用贴面的方式检验效果。这则广告可谓是讨好女人的经典,它显然是在暗示:剃须不是为了男人自己,而是为了和女性更亲近。事实上,女性不仅承担着为自己采购商品的使命,丈夫、孩子、整个家庭的购买决策权也越来越多地掌握在女性手中,甚至女性在买房、买车方面的决策影响力也日益扩大。众多商家正是看准了这股强大的女性消费力量,抓住这一商机,才导致了传媒广告中女性比例增加的现象。
四、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正确定位
(1)广告中女性形象应符合现代文明要求
加强道德伦理建设 ,传播高尚道德精神 ,是先进文化宣传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商家不能一味地追求广告的视点、卖点 ,为增强广告的吸引力 ,将一些色情、低俗的女性形象充斥到广告宣传中去 ,其实这种所谓吸引力强的广告 ,最后只会有损于企业形象 ,损害商品的信誉。广告宣传在策划设计女性形象时 ,要对导向性进行合理的预见,将女性的内在美表现出来 ,使其达到“教育人 ,鼓舞人 ,引导人”的积极作用。总之 ,广告对受众所产生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商品推销的经济功能 ,只有具备传播先进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与感召力的广告 ,才能够拥有自己的受众 ,形成广大的消费群。因此 ,媒介在进行广告宣传时 ,既要符合广告商的自身利益 ,又要注重对先进文化的传播 ,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2)广告中女性形象应尊重事实的客观性
面对媒体展示的众多广告,有的时候我们会眼前一亮,心动不已。原因是广告中的主角所展示的商品的效能似乎已经发挥到了极致。比如说洗发水广告,广告中的女主角那乌黑亮丽的秀发,让人心醉和向往。很多消费者因此去购买了该产品,可在日后的使用中却发现根本没有达到广告中所说的效果。很显然,时间久了,这种夸大其辞的广告必将失去说服力,从而影响商家预期的销售计划。由此可见,在商品广告中,那种夸大的形象美并不具备长久的说服力。因此,广告业应该向受众呈现真实的一面,考虑到广告中女性的实际问题,从女性的实际出发,来设计策划广告,相信这样一来,可以让演绎广告的女性更加投入更加自信,同时也可以更加贴近大众的心,从而提升广告的价值,提高广告的说服力。
(3)广告中女性形象应具备主观性
许多以女性为主角的商业广告都是由男性评价,这说明女性在演绎某个广告时是非常在意男性的审美眼光的。如果是男性认可的,女性在广告中才会表现得更加自信。对商家来说,也许营利才是最终的目的,但我认为他们忽视了女性的主观性。这种做法否定了女性自我实现的能力,好像女性的自信是源于男人的注视一样。
我觉得,作为女人自信很重要。因为自信才能彰显女性独特的阴柔之美。女性应该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太在意周围的人和环境,也许有的时候就是因为这些“太在意”而影响了自己本身的价值表现力。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崭新的时代,女性也比以前得到了更多的尊重,但是大多数的女性还不自信,有时甚至迷失自我的现象。我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在思想等各方面也会取得不断的进步。提高女性的自信心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对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组成社会的无疑是男人和女人,女性得到了发展也必将使整个社会有所发展。人活着就要对自己有信心,女人为什么不呢?女性具备独特的自身魅力,这就更应该好好的发掘了。总之,女性的自我实现能力应进一步地发展,当然,也不能否认现在在女性自我实现能力的发展上所取得的一些成绩。总结
对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分析,传达出了这样的话语意义:大众传播通过提供信息环境形成意见气候,来制约社会心理和影响舆论;广告通过金钱在相当程度上垄断了信息环境,它们和大众传媒中那些受到“严格”把关的、具有权威意义的信息内容同登“大雅之堂”,成为垄断信息环境的社会权利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会影响并引导人们的消费,潜移默化中也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所以广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在传媒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多是男士本位视觉文化的产物,无论是做为隐喻的形象还是美丽的形象,其实都是女性形象的物化。改变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单一化,传媒应担负起表现丰富女性形象的责任。因此,广告在女性形象的塑造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它承担着反映良好中国女性形象,展示中国女性美好品质的责任。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活动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一角落和人类的每一项活动之中,成为社会结构中巨大而无形的凝聚力量。我们应该重视传媒广告中对女性形象的丰富和正确定位,更好地利用广告实现文明传播。参考文献:
[1] 吉尔·里波韦兹基著.《第三类女性——女性地位的不变性与可变性》.田常晖 张峰 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
[2] 吴谨《广告中女性形象定位的探讨》当代传播2003(05)
[3]马中红《视觉文化:广告女性形象的看与被看》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
[4]徐瑞《浅议影视文化中的女性形象缺位现象》[期刊论文]-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7)
第二篇:大众传播通论期末考试——客观题
1、现代传播发展阶段不包括____A_____
A、语言传播阶段B、印刷传播阶段C、电子传播阶段D、互联网传播阶段
2、以下属于新闻特征的是____B_____
A、经典的事情B、公开的事情C、每天都发生的事情D、虚假的事情
3、传播的层次不包括____C_____
A、大众传播B、群体传播C、媒体传播D、内向传播
4、新闻传播的原则不包括____D_____
A、真实B、公正C、全面D、主观
5、被称为新闻生产中“把关人”的是___A______
A、新闻编辑B、新闻写作C、新闻出版D、新闻信息源
6、广播史上第一次对于广播听众的大众传播研究是____B_____的贡献。
A、拉斯韦尔B、拉扎斯菲尔德C、勒温D、霍夫兰
7、以下关于杂志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C_____
A、杂志与其他媒体融合趋势明显
B、杂志出版呈集团化、规模化、国际化特点
C、杂志发行额越多,杂志就越成功
D、杂志要有固定刊名
8、大众传媒在营造舆论气候上起着重要作用,一般人在发表意见之前总会先评估一下舆论气候,如果认为自己的看法和舆论一致,便倾向于勇敢地表达,相反,出于害怕被孤立的心理,则会选择沉默。这属于____D_____假说。
A、单向度的人B、议程设置C、初级群体D、沉默的螺旋
9、哈罗德·伊尼斯认为人类历史上已有的媒介分类不包括___C______
A、空间偏向的媒介B、口头偏向的媒介
C、虚拟偏向的媒介D、时间偏向的媒介
10、以下世界著名电视频道中,属于亚洲国家的是____D_____
A、CNNB、ESPNC、BBCD、NHK11、根据传媒的物理形式,传媒分类不包括___A______
A、个人传媒B、信号传媒C、书写传媒D、新传媒
12、世界电影的诞生地是____B_____
A、美国B、法国C、中国D、英国
13、在电视里设定一特殊场合,在摄像机下展示真实人物的个性、爱好、品德、才艺等等,通过观众评价实行淘汰制,看哪一个或者几个展示者在竞争中能够胜出,这种电视节目属于_____C____
A、纪录片B、娱乐节目C、真人秀D、动画片
14、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是___D______
A、霍夫兰B、拉斯韦尔C、拉扎斯菲尔德D、施拉姆
15、每本公开发行的图书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证”,这个身份证被称作____A_____
A、ISBNB、CSBNC、Web 2.0D、Book Code16、以下关于报纸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B_____
A、主要刊登新闻和评论B、面向特别受众C、定期连续出版D、散页装订
17、那些控制信息在信道里流通的个人,他们可以扣押信息、构成信息、构成信息、扩展信息或重复信息,这些人被称作____C_____
A、工具人B、传媒人C、把关人D、传播人
1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D_____
A、成年人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首要目标B、师资培养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对象
C、家长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首要目标D、媒介从业人员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对象
19、当前最主要的出版语言是___A_____
A、英语B、中文C、德语D、日本
20、关于二次售卖理论,错误的是____B_____
A、传媒所获得的最大的经济回报来自第二次售卖
B、媒体能否盈利的关键在于能否关注社会利益
C、第二次售卖理论是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的D、受众既是信息消费者,又是广告产品消费者
21、早期传播发展的历史阶段不包括_____A____
A、印刷传播阶段B、文字传播阶段C、语言传播阶段D、原始传播阶段
22、新闻价值构成要素不包括____B_____
A、及时B、寻常C、重大D、显赫
23、哈罗德·伊尼斯把人类历史上已有的媒介分类中不包括?____C_____
A、空间偏向的媒介B、口头偏向的媒介
C、虚拟偏向的媒介D、时间偏向的媒介
24、以下世界著名电视频道中,属于亚洲国家的是___D______
A、CNNB、ESPNC、BBCD、NHK25、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题材一般是____A_____
A、消息B、特稿C、专访D、调查报告
26、“报刊必须服从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这是____B_____的观点?
A、自由至上主义理论 B、威权主义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27、看凶杀暴力点是内容越多的人,越倾向于认为现实生活中的犯罪率比较高,这符合_____C____假说?
A、单向度的人B、知沟C、培养D、媒介融合28、网络媒体中,SNS是指___D______
A、博客B、移动互联网C、聊天室D、社交网站
29根据传媒的物理形式,传媒分类不包括____A_____
A、个人传媒B、信号传媒C、书写传媒D、新传媒
30、世界电影的诞生地是___B______
A、美国B、法国C、中国D、英国
31、每本公开发行的图书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证”,这个身份证被称作___A______
A、ISBNB、CSBNC、Web 2.0D、Book Code32、以下关于报纸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B_____
A、主要刊登新闻和评论B、面向特别受众C、定期连续出版D、散页装订
33、那些控制信息在信道里流通的个人,他们可以扣押信息、构成信息、构成信息、扩展信息或重复信息,这些人被称作____C_____
A、工具人B、传媒人C、把关人D、传播人
34、在固定演播场所举行,以电视主持人与嘉宾的交谈和对话作为节目主体的电视节目形式是___D______
A、电视散文B、真人秀C、电视纪录片D、脱口秀
35、现代传播发展阶段不包括___A______
A、语言传播阶段B、印刷传播阶段C、电子传播阶段D、互联网传播阶段
36、以下属于新闻特征的是____B_____
A、经典的事情B、公开的事情C、每天都发生的事情D、虚假的事情
37、传播的层次不包括___C______
A、大众传播B、群体传播C、媒体传播D、内向传播
38、新闻传播的原则不包括____D_____
A、真实B、公正C、全面D、主观
39、“报刊必须服从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这是___B______的观点?
A、自由至上主义理论 B、威权主义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40、关于二次售卖理论,错误的是____B_____
A、传媒所获得的最大的经济回报来自第二次售卖
B、媒体能否盈利的关键在于能否关注社会利益
C、第二次售卖理论是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的D、受众既是信息消费者,又是广告产品消费者
第三篇:大众传播心理学论文
导语:星宿如许笑苍茫,泪成行,咬噬忧郁的泪滴,诉说心扉,风影传音,仿佛你的呢喃在耳边萦绕。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大众传播心理学论文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众传播心理学论文
关键词:城市化大众传播媒介
城市化:大众传播媒介扮演了何种角色?
城市是人类对话的中心。说起对话,自然而然地会令人想起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从诞生到发展,一直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对城市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城市化自19世纪到今天的迅速发展,归根到底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必然结果。但工业革命也催生了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通过传播信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城市人的理念,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是一个过程,由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向近代先进的城市社会转变的自然历史过程。它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内容:<1>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和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提高;<2>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扩大,居民的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步城市化;<3>城市状态发生变化,非城市地域逐渐转化为具有以集中和高密度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性地域状态;<4>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化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社会的必由之路,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社会变动、政府措施、各种偶然因素以及人们的主观意志会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影响即促进或制约城市化的进程。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化过程所必须的两个要素,一是人口由乡村向工业发达的区域流动,二是城市居民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与扩大。
大众传播媒介伴随着工业化革命诞生之后,便对上述两个要素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化进程。这种说法好像并不夸张:如果没有大众传播媒介,世界上不会有今天这么多的城市。韦尔伯·施拉姆曾以传播事业三大功能(守望功能、决策功能和教育功能)出发指出它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直接的作用:<1>农业新技术的推广;<2>普及卫生知识;<3>扫除文盲;<4>正规教育。他指出,信息传播对于任何社会来说,永远是存在的中心环节,每当有危险或机会需要报告,决定需要指出,新的知识需要推广,以及变革即将来临之际,总会有信息的流动。人口集中地涌向城市是建立在农业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农业剩余劳动人口的增加,人们识字率的提高,以及交通工具发达的基础上的。至于定居在城市里的人,不停地从大众传媒那里获知了城市里各种各样的信息,了解自己应怎样学习、工作、生活,这就为城市居民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与扩大打下了基础
在人口涌向城市的推动性因素中,大部分因素都得力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传播知识、开阔眼界是新闻媒介的重要职能之一。新闻媒介不是教科书,但它们所传播的知识,主要是和人们当前的生活、生产、工作有密切关系的,以及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创造,社会科学的新探索、新观点、新材料。我国建国后农村新技术的推广,主要得力于广播媒介在乡村的发展。1956年全国面向农村的有线广播台共有1458座,有线广播喇叭50万只,这些为城市化打下了基础
我国90年代初涌动的民工潮加速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我国,大约有一亿多农民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或者亲戚朋友那里获得了城市里有3倍于农活收入工资的信息,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强大的民工潮给城市带来了急需的劳动力,为城市化的发展制造了契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100%计算机汇总资料表明,按1985年7月1日常住地类型分的省内跨县、市迁移人口,全国有2302.6万人,其中从乡村迁移到市镇的有1173.1万人,比重为50.95%,成为迁移人口的主流。《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川东北地区果子村里调查时了解到,民工选择打工地点更多是依据亲戚朋友的传闻,再加上在广播、电视里得到的一点印象。
正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提供了众多的教育机会,拓宽了农村人的视野,提高了农村农业生产的科技运用水平。这样都市化的进程才席卷全国。据专家预测,1994年我国有2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到2010年,中国人口的50%将居住在城市里。可以说,大众传播媒介是城市化过程的驱动器之一,它的迅速发展促进了都市化的进程。目前,世界上各国正筹建的信息高速网络,完全是以城市为中心的,也将对城市化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拉纳曾以识字率和都市化率(有居民5万以上的都市人口在总人口数中的比例)为指标,将各社会的传播体系与其他社会体系的复杂相关分类如下:
当然传播体系是由新老媒介的重叠结构与复合功能所构成的。近代社会的传播除了由发达的大众传播媒介肩负,也同时伴随着各种形式的人际传播。特别是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口头传播仍占据了重要地位,但这些地方也慢慢受到大众传播媒介毫不留情的冲击。单就上表而言是否可以看出,大众传媒越发达,都市化程度越高,他们之间到底是何种相关,仍有待学者探索。
对于不发达国家的大众传播,人们首先注意的事情之一就是传播媒介如此群集于城市之中。当然,在某种程度上,各个地方都存在这种情况,高度发达的国家以及不发达的国家都倾向于把报纸、广播电台和影剧院建立在人口集中的地方。[4]根据有关部门1993年进行的《法制日报》读者调查显示,以读者的城乡构成情况看,《法制日报》目前还是一张城镇读者阅读的报纸。调查表明,《法制日报》现有读者13.0%在大城市,36.8%在中小城市,39.0%在县乡镇,三者合为88.8%。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仅有10.5%的读者分布在农村。[5]在现代化的社会里,日常生活经验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便是消费,大众社会已逐步变成了一个消费化的社会。由于现代技术(汽车、电影、无线电台等)和商业(广告术、信用赊买、一次性商品等)的发展使得消费的领域几乎在无限制地扩展,由此带来的是文化更具有普遍渗透性。它代表着全新的生活方式,人们从此不再以传统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人们在消费过程中的展示和炫耀成为一切成就的标志。而大众传播媒介正好顺应了人们消费的口味,填补了人们主要的空闲时间。在今天,它扮演的娱乐角色越来越不容忽视。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大众传播媒介不断地向人们灌输着城市人的观念,城市人的生活标准等种种意识形态,不断地强化着这个大众消费社会与市民标准,从而影响了由乡村走向城市的流动人,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不停地移向都市的人流中,大部分人接受了城市人与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观念,自己慢慢被塑造成一个城市人的角色。当他回到原来的环境,就会把一些新的观念潜移默化地带回。这些人有的住在城市的郊区,有的居住在小城市里,不停地把城市的辐射力带回了四面八方,从而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朱光烈曾写道,大众传播为现代城市市民设置了双重环境,实实在在的生活环境和想入非非的太虚环境,现代城市居民自愿自觉地钻进了大众传播的玻璃罩,玻璃罩里凸凹不平,城市人向外面看去,看到了一个哈哈镜的世界。传播史表明,我们在不断加厚与大自然隔离的玻璃罩。在信息高速公路时代,我们能否逃离这个“玻璃罩”设置的围城呢?
在大众传播媒介的灌输下,人们对日常生活的价值取向日益趋于大众化,趋于同一化。在消费型文化的笼罩之下,人们的角色创造过程中的创造性也逐渐失去其原初含义,而越来越具有“随从”的意义。城市化的标准也就是市场的标准,是大众口味,而大众传播媒介又不断地强化着这一口味。信息技术的进步扩展了人类的本领,人类能够创造出虚拟的现实,这种虚拟的现实虽由映像构成,却也很难与实际的经验相区别。参与这种虚拟的现实的每个人仅受一些规则上的限制,他们掌握这些规则是相互影响所必须的。大众传播媒介就是这样走入了个人梦想的空间,传送着城市的标准观念,使城市人自身也难以认清自己所处的真实环境。
王唯铭认为,大众媒体和大众社会的分工是前者出售梦想,后者收购梦想。在今日的媒体中,我们目击着对大众情趣的广泛传播,我们同样目击着它们向大众提供的有关城市和城市人的梦想。它们是这样自我证明的:它们永远是也只能是大众情感的忠实反映,而不是其他,因此对大众媒体的任何一个完美化的需求,都只是抬举和神化大众媒体。
尽管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来自工业革命和社会分工,但大众传播媒体在社会变迁中担当的角色,不容忽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讯卫星与传统的电子媒介结合,然后再与电脑相联,使讯息传送更多更快,运用范围更广,深深地影响了个人的工作与休闲生活,也影响了教育、交通、经济、政治等社会制度,实在无异于另一次传播革命。初期的发展传播学学者,把大众传播媒介视为塑造者或变迁代理者,侧重论述其无限效果,确实是神化了大众传播媒介,但大众传播媒介的确深深地影响了社会变迁,从大众传播媒介对城市化的影响中,可对这种影响窥见一斑。
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城市化的一面镜子
城市化,在被大众传播媒介深深影响的同时,也促进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
从我国建国后城市化进程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城市化与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密切程度。
概括起来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矛盾过程,建国40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而这5个阶段中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也有相应的起伏。
1949~1957年为城市化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1957年与1949年相比,全国设市城市由140个增加到183个,城市人口由5765万增加到9949万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0.6%增长到15.4%,这是中国城市化首次正常上升时期。这一阶层我国的新闻事业全面发展。报业形成了以党报为核心和骨干的社会主义报纸体系,到1957年,报纸总印数已由1950年的8亿份猛增至26.1亿份。这主要得益于社会政治形势稳定,经济建设稳步前进的结果,同时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全国城乡数以亿计的成年人参加了识字班的学习,很多人可以读懂报纸了。1949年9月建国时只有40座广播电台,到1956年,全国面向农村的有线广播站共有1458座,城市有线广播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1958~1960年为第二阶段。这个时期是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大跃进使农村人口迅速涌向城市,使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的基础上超高速发展。从1958~1961年间我国新设城市33座,城市人口由10720万人增加到13073万人,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9.7%。大跃进中,新闻事业也存在着一哄而上的现象,报纸发展得也比较快,许多县都办起了报纸,1958年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成立,1959年全国有电视台20座,广播电台在大跃进中增加到135个,比1956年增加77个。
1961~1965年为第三阶段。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大力精简城市人口,城市数目减少了37座,城市化率1963年急速下降到16.8%,1965年底回升到18.0%,这是中国城市化的第一个大落时期。这时期我国的新闻事业也处于调整阶段。1963年报纸大量合并或停办,报纸发行数大大减少,1958年以后开办的广播电台,除林牧渔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确实有必要保留外,其他一律停办,电视台由20座减少为5座。
1966~1976年为第四阶段。文革时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水平由18.0%下降到17.4%。我国的报业发生了灾难性的变化,从1967年到1976年,通常出版的报纸只有中央、省级和一些地区级的党委机关报。1966年共有电台78座,1976年共有广播电台90座。县(市)有线广播站从1966年的1281个增加到1976年的2503个,但广播盲目追求大功率,造成了极大的浪费。1971年全国共有电视台32座,中央1座,省级27座,省辖市级4座。
1977~1995年为第五阶段。在改革开放形势下,伴随着城市化的正常发展,广大县城和小城镇开始振兴和发展起来,不断出现一批新的小城镇。专家估计,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大约为25~30%,已进入加速发展期,城市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这一时期大众传媒也大大发展,至1994年底,我国公开发行的报纸数已达2408种,比1978年增加了833%,电台数1142座,比1978年增加了1283%,电视台数约1000座,比1978年增加了3125%。
可以从下表数据看出识字率与都市化率的关系:
时期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
识字率—62.90%77.30%84.12%
都市化率13.26%14.10.55%26.30%
城市化到底对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了何种影响呢?大众传媒又如何如一面镜子反映了城市化的进程呢?
一、城市化的发展使大众传媒越来越重视城市理念,并不停地传播这种理念。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是被城市塑造的,他的优点和弱点与城市密切相关。[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感官被大众传媒兜售的城市人的梦想填满了,打开电视、报纸、收音机,耳朵眼睛能够随时听到、看到四面八方的信息。而这一切都以城市为核心,如关于对住房拥挤,交通堵塞,污染和噪声,物价上涨等等的抱怨,关于城市商业、服务业与文化的繁荣。我们必须按照城市人的梦想创造明天的城市,这一切都是无须考证而自明的东西,它们的结论不在今天就在明天形成。因为追求利润的倾向,大众传媒的主要使命被塑造成兜售城市人的标准梦想。在城市里,人们由工作直接支配的生活领域相对地缩小了,而娱乐世界的生活领域相对地增大了。休闲,成了都市人自我虚构梦想的空间,他们恰好在大众传媒身上找到了寄托。特别是通过电视媒介,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娱乐型文化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城市化就是这样强化了大众传媒的种种职能,而大众传媒宣扬的大众社会的标准,只不过是城市的标准。
二、大众传播媒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移动,媒介地域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例如,战后日本地方社会的变化,便造成了日本地方媒介的移动,随着人口、财富从乡村向城市、从日本海沿岸向太平洋沿岸的移动,各种地方媒介也不断地移动起来。以共同体报纸为对象的调查表明,被列为第三种邮政物品的报纸,1967年日本全国(除冲绳外)共有1083家,而5年后的1972年,几乎增加了1倍,达1913家。仔细分析一下,可明了以下情况:首先,数字增加的府县,以大阪为最,从66家增为125家。接下来为和歌山(37家→66家),兵库(49家→62家),京都(14家→22家),……要么是大城市,要么在大城市的周围,全是人口激增的地区。反过来,数字减少的,有东京,还有东北和日本沿海岸的县。但从东京说,总数虽减少了,郊外住宅区的数字却增多了,这也表明了媒介增加的原因在于人口的增加[10]。城市在加速增长的过程中,大城市的理念辐射周边城市,小城市辐射乡镇,在统一的都市化的前提下,形成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地域性特色。近几年,我国中央报纸、省报地域化倾向日趋明显,媒介不由自主地与城市本身的定位相结合,发挥着其辐射周边地区的作用。关注城市化进程,已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议题之一。《解放日报》总编辑秦绍德认为,现代化必然伴随着城市化。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提出加快城市化的要求,而城市化的进程,又大大地加快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形成。最近十多年来在长江三角洲和华东及沿海地区出现的老城市迅速扩大、新城市(镇)大量涌现的进程,印证了这一点。城市不仅是商品经济的中心,也是现代文明的传播源,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新信息,一般都在大城市中首先形成,然后再向中小城市、镇辐射。城市群的崛起及其所带来的人们生活方式的更新,已成为一种历史趋势,报纸必须立到这个潮头上,研究和报道城市化的进程,成为城市文明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11]
人们都集中在城市里谋生,城市为各种各样的人提供了发挥才能的舞台。随着传播媒介的进一步发展,各国重视了对信息的开发与控制,信息高速公路正显示着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一个大城市里,集中了如此多的印刷、广播电视、电子媒介,城市化在促进大众传媒发展的过程中,也对传统的媒介提出了挑战。消费的个性化趋向使市民对大众传媒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媒体与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往往使媒介从业者们无所适从。而城市人则钻进大众传媒虚构的梦想里,一直没弄清楚大众传播媒介的真面目。
从多种角度认识大众传播媒介,应该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不少学者曾把大众传播媒介视为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通过研究媒介内容判断家庭形态、国民性格、价值观念,政治心态和社会结构方面的变迁。这种研究更多地是把针对大众文化的研究,采取文化主义的分析架构,把媒介视为反映社会生活、价值观念、心态的一面镜子,同时对文化的研究专注于消费的角度,却很少涉及媒介的塑造力量。但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镜子关系,有人已宣称这面镜子破碎了。继镜子理论和塑造理论之后,结构理论又从另一角度开始研究大众传媒,认为大众传媒是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诚如克拉克(Clark1978)所说,大众传媒并非独立存在,置身于改变我们社会的其他力量之外,媒介不只塑造社会,也被社会塑造。克拉克进而指出,促成传播媒介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是人口增加;社会流动提高;公共事务经纬万端。[12]大众传媒只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角色,人类创造了大众传媒,却又自愿自主地钻进了大众传媒设置的神话里,成为大众传媒的奴隶,伴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人类何时能真正认清大众传播媒介的真面目呢?
注释:
[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P2,林玲著,湖北人民出版社
[2]见《中国青年报》1994.2.16《跟着感觉走》一文
[3]《大众传播社会学》P29,竹内郁郎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4]《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P124,施拉姆著,华夏出版社
[5]《1994年中国新闻年鉴》P230
[6]《玻璃罩里的现代人》,载《上海文化》1994.6
[7]《城市梦想:谁在出售与收购》,载《上海文化》1994.6
[8]有关城市化进程参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一书,林玲著;有关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张涛著,经济日报出版社
[9]《上海文化》1995.1P102页
[10]《大众传播社会学》竹内郁郎编,张国良译,P50页
[11]参见《办报参考》第90期,解放日报社编
[12]参见《大众传播与社会变迁》绪论部分,陈世敏著,台湾三民书局出版
第四篇:大众传播心理学的论文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任何人,都要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只不过影响的性质、程度不同。以下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论文
一、对于“大众心理学”的简单概括与理解
既然勒庞把那些受集体精神支配的人称之为“乌合之众”,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加入到群体中去,又如何形成大众心理的呢?首先,人们从个体组织成为一个群体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勒庞在书中写道:“一个偶然聚集在公众场所的人,没有任何明确的目标,从心理学意义上说,根本不能算是一个群体。”[4]所以形成群体要有某种原因的激发,例如国家大事的影响、民族情结的爆发等。其次,群体行为可以掩盖个人罪过。正所谓“罪不责众”,群体具有数量上的优势,而个人在群体的庇佑下可以将责任放下,不具约束力地做事。例如、抗议罢工等行为都是集体去做的,而单个个体是不可能也不敢于做这些事的。当然这两件事情是需要集体的力量才能成功,但可以想象个体的心理,在集体的行动中他们是无惧的。如此,人们便会轻易的选择群体,并追随群体了。在勒庞的大众心理研究中,人们一旦进入群体,便会进入“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指的是群体的冲动、急躁、轻信、缺乏理性与推理能力。当人们作为个体时是具备理性的,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分清善恶好坏,但当进入群体时,这种理性便丧失了,群体可能把一个无辜者作为众矢之的,例如,文革中的一些批斗、殴打行为。然而,领导群体的一些意识观念并不需要多复杂,只需简单逻辑,例如,在一些推翻帝制的运动中,人们的观念是封建专制压迫人们无法生活,要推翻这种政权。二十世纪纳粹屠杀犹太人时的观念则是犹太人人性恶劣,是低劣的种族,抢我们的饭碗,所以要消灭他们。而犹太人是否人性恶劣呢,我们都知道犹太人是非常聪明的人种,而这种屠杀不过是种族主义等因素的结果。而现今,电视演讲中激昂澎湃的话语使人们疯狂的投票,抗议游行中极具煽动性的词汇让人们奋不顾身,所以不论是历史还是现今,只要了解大众心理的特征,并且善加利用,都会是达到目地的有效手段。
二、“大众心理”与“沉默的螺旋”
在勒庞的大众心理学研究中,认为群体中个人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其实,在传播学中也有相似理论的产生。“沉默的螺旋”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沉默的螺旋反应的是大众的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这一点与勒庞对于大众心理的特征表述有相类似的地方,也可互相解释。在勒庞所指的“乌合之众”中,人们大多抛弃了原先自己的立场或观点,而跟随了群体中的主流观点,这种主流观点也就成为了群体观点。这也就是勒庞所说的“: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6]沉默的螺旋与大众心理所反应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例如,现如今在我国的一些法律触及较少的边远山区存在着“买村官”的事件。想当选村长的人就在竞选前挨家挨户的送礼,大多数人都不真正的遵从民主选举,而是看哪个候选人送的礼多,而少数不赞成这种不正当做法的人虽心里有意见,但看到大家都接受这一做法,人人如此,也就不敢站出来反对,选择顺从了。勒庞的大众心理研究与沉默的螺旋虽是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但都属心理学的范畴,都是对人类心理现象的研究与思考,所反应出的现实问题也都是现今社会中普遍存在且有待分析与解决的现状,对我们有诸多帮助,可以说是殊途而同归。
三、对大众心理学的一点思考
与对现今问题的分析勒庞的大众心理学大部分是基于法国大革命的背景来分析的,对于群体来源的考察并不是很全面,并且勒庞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十九世纪以来,民主逐渐得到普及,社会主义也日渐勃发,勒庞对此有极大的敏感,将一切群体的运动视为乌合之众的荒诞之举,这未免有失偏颇。其实,群体的运动未必都荒诞盲目,二十世纪的诸多共产主义运动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但勒庞对于群体的心理状态分析得极为精确,是我们学习与研究的重要依据。现如今在世界诸多国家的总统大选中,政治宣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不论是通过电视演讲还是公开场合的演说,都使民众更多的、更直观的了解其政治形象与政治观点。而观看讲演的人则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个群体,他们为他们所关注的政治人物而情绪起浮,为候选人所勾画的政治蓝图而激情澎湃,他们会呐喊助威,会在候选人的授意之下进行一些群体活动或言论。
选民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群体,可以形成一种优势力量,他们可能会疯狂的支持他们所中意的候选人,而最有效最一致的行动就是投票。这是政治家对于大众群体心理的技巧运用。这是积极的一面,而另一方面,大众心理会被得到不好的利用。例如邪教和传销组织,不乏高学历、高素质的人,但正如勒庞所分析的那样,人们一旦进入群体,就会丧失理性、缺乏判断力。对于大众心理学,应该以正确的角度与心态去研究与分析,勒庞的“乌合之众”观点并不适用与任何一个群体,但他对于大众心理的精确分析与论述却值得深入学习与借鉴,这一理论对于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也有深远意义。相信日后,大众心理学的发展与研究会对政治、文化、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发挥更深更广的作用。
第五篇:俄罗斯文学通论论文
俄罗斯文学 院系:商学院年级:学号:姓名:王旭通论项目管理专业 09级 290610128
题目:《死魂灵》
一、作者简介 伟大的俄国作家尼古拉·华西里耶维奇·果戈理,是俄国十九世纪前半页最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一八零九年出生于乌克兰米尔格拉德县的索罗庆采镇的一个地主家庭里,果戈理一家居住乡间,父亲管理着自己的田庄,平时爱写些文学作品,诸如诗歌与喜剧;母亲信仰宗教,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果戈理从小就生活在受文学熏陶很强的家庭环境里,同时乌克兰淳朴浓郁的乡村习俗以及古老的传说与庄园生活,都对他的文学素养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父亲早逝,促使他较早的就去外地打工谋生,中学毕业后,果戈理来到彼得堡,曾经在国有财产及公共房产局和封地局先后供职,薪俸微薄,生活拮据。正是在打工的生活中,果戈理亲身体验到了社会下层民众的生活艰辛与困苦,饱尝了人世间的冷暖与心酸,使他看到了社会的本质,官场的腐败与黑暗,以及对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生活痛苦的理解。
十九世纪初,沙皇俄国在卫国战争中打败了拿破仑,国内早期的资本主义日益发展,随之俄国的农奴解放运动声势日益高涨,迫使反对沙皇专制的自由思想十分盛行,涌现了许多知名的作家,其中普希金的诗作广为流传,歌唱自由、反抗暴政、颂扬献身精神对果戈理的思想影响很深,种种的这些社会经历与社会思想的发展,促使果戈理积淀了日后文学创作的大量素材和动力。1831年,果戈理开始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1831~1832年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问世,这部小说集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创作相结合的产物,被普希金誉为“极不平凡的现象”,从而奠定了果戈理在文坛的地位。作品笔调幽默、清新,结合了优美的传说、神奇的幻想和现实的素描,描绘了乌克兰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讴歌了普通人民勇敢、善良和热爱自由的性格,同时鞭挞了生活中的丑恶、自私和卑鄙。之后一改在《狄康卡近乡夜话》中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迷醉之情,而将讽刺的笔触转向了揭露社会的丑恶、黑暗和不平,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标志着他的创作走上了一个新阶段。特别是1837年普希金不幸逝世之后,他将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度,无愧地站在普希金遗留下的位置上,共同成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在写作小说的同时,果戈理也开始了讽刺喜剧的创作。1836年4月,著名喜剧《钦差大臣》在彼得堡亚历山德拉剧院上演,轰动了整个京城。该剧逼真地反映了俄国专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黑暗,从而深刻地揭露了官僚阶级的丑恶和腐朽。
由于远离祖国,脱离生活,果戈理的创作思想发生了危机。他的世界观中根深蒂固的宗教赎罪思想、神秘主义和害怕革命变革的情绪迅速膨胀起来。他竟然要回到宗教迷信和宗法制度中去拯救自己的灵魂和寻找社会的出路,并对过去发表的揭露社会矛盾的作品表示了公开的忏悔。这一切迷误与倒退行径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以别林斯基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义朋友们的严厉批评。果戈理终身未娶,几乎是在穷困中度过了短暂的一生。于1852年3月4日溘然长逝,终年43岁。
二、作品简介《死魂灵》这部小说这要描写了主人公乞乞科夫,作为一名六等文官,一名看似君子而实际是骗子的投机取巧爱财之人,他来到省会N市,结交政府里的各种高官权贵地位显赫的官员,来打通与他们的关系。他为了发财致富,想起一套买空卖空、巧取豪夺的发财妙计,他走访了一个又一个地主,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在市周围的郊区低价购买地主花名册上的尚未注销的死农奴,并以移民为借口,向国家申请无主荒地,然后再将得到的土地和死农奴名单一同抵押给政府,从中获取巨额财富。当他兴高采烈地办完手续后,他的种种购买农奴的罪恶行径被人发觉,继而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涯,后来又被政府公爵逮捕,重重的罪行袒露无遗,他为了活命,为了自己的那笔巨额财富,苦苦哀求摩拉佐夫,后来在旁人关系的协助下,他得以被释放,重新获得自由。
三、读后感
我用了大约一星期的时间,断断续续的将这本小说读完,由于平时很少涉猎俄国的文学作品,因为作品里的人物名字很长,不便于记住,加之我不太喜欢俄国小说里的情节与环境,一种阴森的潮湿的令人很反感的氛围。读这部小说,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以及一种新的阅读理念去读的。总的来看,小说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其中运用了大量描写,并辅之以一定的夸张荒诞成分。通过对人物形象及环境的大致掌握,了解了沙皇俄国社会的千型百态,农奴制将要土崩瓦解的那段历史,新的社会制度将要应运而生的社会转型形态。任何制度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的,都有一个成长发展与成熟衰退的历史过程,我们不能抹杀某一段历史的积极存在性,也不能简单予以肯定弊端,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发展。沙皇的农奴制起初有它存在发展的合理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被取代也将是一种不可挽转的趋势。在这小说里,作者对沙皇俄国官僚、地主、仆人等的日常生活进行了大量描述,展现了他们贪图权势财富,贪婪愚昧的精神世界,以及资本原始积累者的欺骗冷酷的丑露行径,透露了农奴制的行将末路,定将要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的信息。该小说在人物塑造和幽默讽刺的运用和抒情的结合方面,有所独树一帜。在塑造人物性格中,作者使用大量描写刻画人物的肖像,以揭露人物的精神世界,从而展现人物的鲜明性格,与此同时,作者还使用夸张的手法,荒诞的写法,来支配小说的情节故事发展,在荒诞离奇的故事中来突露人物性格特征。《死魂灵》是果戈理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巨著,在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