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笔记感触(分享)
以下一些题目,是我分别从1022里摘出来的,和网上摘抄的题。我认为需要特别注意的或者不太好理解的。供大家参考学习。
1.机动车轮胎磨损到什么程度需要更换轮胎?
A.花纹深度低于1.6 毫米 B.花纹深度低于1.4 毫米 C.花纹深度低于1.2 毫米 D.花纹深度低于1.0 毫米 答案:A 2.检查发动机润滑油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A.发动机熄火后
B.发动机怠速运转中 C.发动机高速运转中 D.冷车起动之前 答案:D 3.起步前踏离合器板检查踏板与驾驶室底板之间的间隙是否合适。
答案:错误
本题解释:踏离合器应看他能不能一踏到底或看能不能回位,起步前应踏制动板检查踏板与驾驶室底板之间的间隙是否合适。
4.装有ABS 系统的机动车在冰雪路面上会最大限度缩短制动距离。
答案:错误
本题解释:我来仔细说一下,ABS是防抱死系统,轮胎不会抱死侧滑。现在的车基本上ABS是标配。这个问题的后面是错的,最大限度的缩短距离应该是手刹拉,脚刹踩,是这个错!
解释2:呵呵,下雪的路面上什么的都没用,至少保时捷卡宴也会打滑。
5.驾驶装有ABS 系统的机动车制动过急时同样会发生侧滑。
答案:错误
6.驾驶有ABS 系统的机动车在紧急制动的同时转向会发生侧滑。
答案:正确
7.安装防抱死制动装置(ABS)的机动车制动时,制动距离会大大缩短。
答案:错误
本题解释:这种错误认识是由于不了解ABS的工作原理导致的。ABS可以兼顾车辆行驶中的最大的纵向制动力和横向抓地力,有效地保证车辆不会发生失控状况,但不是所有配置了ABS的车辆都会缩短制动距离,如冰雪、潮湿路面上的制动距离比车轮抱死时短一些,但在一般路面上的制动距离反而更长。
解释2:不是刹车距离有变化是ABS刹车安全车不跑偏。
解释3:我是这样理解的,ABS装置就是防抱死,与制动距离没有直接关系,制动距离是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
我的综合理解:还是能一定程度上缩短制动距离的。是“大大缩短”这个“大大”用词不妥。
解释4:网上还有这样解释ABS与制动距离的关系:“您要看是在什么样的路面状态下比较的呢?有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少。这与轮胎和路面的附着系数有关,若是在冰面上,那制动距离可能增大了,如果在很粗糙的水泥路面,那制动距离有可能减小了。当然要用同一辆车,同一个人操作咯。”
解释5:还有的解释是”因为(ABS)是防抱死制动装置。防止侧滑,就是当它发现有轮胎报死后,会松开刹车。以后再刹再松,只到车停下。肯定增加了制动距离!“
2013-1-18 [22:58]
常见交通标志:
8.如图标志的含义是什么?
A.前方是避车道 B.前方是右侧变宽 C.前方是紧急停车带 D.前方是靠右行驶 答案:A 9.如图是注意行人标志。
答案:错误
本题解释:步行标志。
10.如图所示白色双实线的含义是什么?
A.禁止停车 B.停车
C.非机动车停车 D.停车让行 答案:D 11.如图所示白色双虚线的含义是什么? A.减速让行 B.禁止停车 C.停车让行
D.非机动车停车 答案:A
网络笔记:
图中圈内的锯齿状白色实线是什么标线?
A、导向车道线
B、方向引导线 C、可变导向车道线 D、单向行驶线
答案:C
97、图中圈内白色实线是什么标线? A、可变导向车道线 B、导向车道线 C、方向引导线 D、单向行驶线 您的答案:A
在这条公路上行驶的最高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A、40公里/小时 B、30公里/小时 C、50公里/小时 D、70公里/小时
正确答案:B 本题解释
这是什么路啊
在这条公路上行驶的最高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A、30公里/小时 B、40公里/小时 C、70公里/小时 D、50公里/小时
答案:B 那这个是什么道路?你看看这两个题有啥区别啊?
你们看看我刚发的那两个题 咋区分啊? 没有中心线40 有中心线 70,,,,,(一)没有道路中心线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3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40公里;
无中心线:城市30km/h,公路40km/h;有中心线:城市50km/h,公路70km/h 简单一句话就是3457
或者说: 30 40 50 70 分别是没有道路中心线的: 城市 30 郊区40 有道路中心线 但是每个方向只有一个车道的: 城市 50 郊区70
继续1022题:
判断题(27)
647.机动车因故障在下坡道停车,要使用驻车制动器后将变速杆挂入空挡。
答案:错误
这道题还有疑惑。
652.驾驶机动车通过经常发生塌方、泥石流的山区地段,要停车观察低速通过。
答案:错误
本题解释:应该错在停车观察上,发生塌方,泥石流的地方不能停车。要尽快通过。
697.夜间机动车灯光照射距离由远及近, 说明机动车可能已驶到坡顶。
答案:错误
看书呗三种可能
1、驶进转弯一侧有山体或屏蔽的弯道
2、到达欺负坡道的低谷段
3、驶进或驶入上坡道
驶到坡顶,应该是更远了才对!
701.夜间机动车灯光照射距离由远变近,说明机动车由缓下坡道进入陡坡。
答案:错误
试题解释:在平直的路面时,灯光距离不变;出现一般的弯道时,灯光也跟着转弯,从路中移至路侧;当上坡时,灯光随着车的上下导致灯光也由高变低;当出现急弯或大坑时,灯光随着车的颠簸也离开路面。因此本题错误。
坡顶是天空,肯定不是由远及近,而是更远。坡低是路。
简单点,你的眼睛是车灯,向上看是天,越往前越远。向下是地,越往前越近 703、夜间机动车灯光射照由一侧移到另一侧,说明机动车进入连续弯道。
答案:错误
这题出的有问题,死记硬背吧。
767、如果遇到较强横风,感觉机动车产生横向偏移时,要握紧转向盘并紧急制动。
答案:错误
试题解释:当车遇到横风时如果发生的横移,因为在横移的瞬间车轮是离开地面的,所以才会横移,最好的方法就是收油,等车速自己下来,这样就可以让车轮恢复抓地力,然后再进行打轮刹车等动作。这题判错的原因主要是当时车轮是离地的,也就是说车轮是没有抓地力的,如果这时采取紧急制动的话,很有可能会发生侧翻或者侧滑,很危险。因此本题错误。
770、在泥泞路段行车,要怎样控制速度,匀速一次性通过?
A.使用驻车制动器 B.踏下离合器踏板 C.踏制动踏板 D.用加速踏板 答案:D D,书上有的
NB♂Stanley(16797231)17:58:49 因为有阻力,所以要加速。。
783、驾驶机动车通过漫水路时驾驶人要注意观察水流的变化。
答案:错误
试题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四条机动车行经漫水路或者漫水桥时,应当停车察明水情,确认安全后,低速通过。因此观察水流变化并不能了解清楚水情,因此本题错误。
827.高速公路行车遇能见度小于100 米时,车速不准超过每小时40 公里。
答案:正确
846.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有雾、雨、雪且能见度在100米至200米之间时,应该怎么做?
A.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 B.车速不超过60km/h C.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D.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答案:ABC
925.与前车发生追尾碰撞时,要将双手迅速置于脑后合并护住头后部。答案:错误
试题解释:应该握紧方向盘,若是双手离开方向盘护住头部,很有可能让车子发生偏转,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本题错误。应改为:
发生与前车追尾碰撞时,驾驶人应用手臂支撑着方向盘,两腿向前蹬直,身体向后倾斜
因为用手臂支撑着方向盘,两腿向前蹬直,身体向后倾斜,以此形成与惯性相反的力,保持身体平衡,以免在车辆撞击的瞬间,头撞到前挡风玻璃上受伤
解释2:错,与前车追尾,驾驶员身体会向前倾,这时双手应该放前面(方向盘),有安全气囊就安全啦
解释3:我觉得是不是双手置于脑后部这个地方错了呢?既然是与前车发生追尾碰撞,那为什么要护脑后部呢?伤害应该是来自前方的才对!驾驶者应该把稳方向盘,但不要死撑着方向盘,那样有可能造成手臂的骨折!还有开车一定要系好安全带啊,安全气囊只有在系了安全带的前提下才会最大化的发挥保护作用,如果没有系安全带,再多的气囊也是白费的!而且如果没有系安全带的话,如果发生事故气囊有可能成为最大的“杀手”!
928.机动车行驶过程中起火,驾驶人错误的做法是什么?
A.跳车逃离
B.使用灭火器灭火 C.将车停至空旷路段 D.驾车远离加油站 答案:A 试题解释:跳车逃离,很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危险,而且根据有关规定,这种情况下跳车是不允许的。因此本题选A。
934.高速公路行车发生火灾时,要将机动车驶进服务区或停车场灭火。
答案:错误
试题解释:服务区的车辆多,而且还有加油站,若是这样做会将损失扩大,因此不能这么做,正确的做法是将车停到紧急停车带内予以灭火,若是火势太大,就赶紧逃开吧。。因此本题错误。
941.机动车落水后,要迅速关闭车窗阻挡车内进水,短暂闭绝空气,可打电话告知救援人员失事地点,等待救援。
答案:错误
本题解释:应开启车窗或砸碎车窗玻璃逃生。
解释2:由于车内与车外的压强差的不同,你得尽量让车进水啊,而不是打电话或是沏茶喝。
942.机动车落水后要等到水快浸满车厢时,再设法开启车门或摇下车窗玻璃逃生。
答案:正确
本题解释:车辆掉水后,车里有空气,车内压力低于车外的压力,这个时候你想打开车门,一是比较困难,二是即使你打开了车门,车外的水一下子涌进来,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当水浸满车厢后,内外压力接近时,以上问题都能解决了。
958.驾驶机动车在冰雪路面发生侧滑时,要及时转向调整。答案:错误
试题解释:此时若是转向调整,容易造成更大的状况,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应降低车速,利用发动机制动进行减速。所以本题错误。
977.在高速公路上遇分流交通管制时,可就地靠边停靠等待管制结束后继续前行。
答案:错误
解释:终于知道为什么分流管理要驶出高速了,原来是在没有上高速还在匝道的情况下,可这个题没有写清楚,只写了在高速公路上,我就在想在高速公路,你不停边等还能怎么飞下去呢.以下是百度来的,但愿能帮上各位: 高速公路的分流交通管制就是指在高速公路上遇到紧急情况后,将后续来车在匝道口进行管制通行,避免次生事故和交通拥堵,亦或是有紧急交通勤务警卫,需要提前封闭道路,故提前分流车辆。
1019.压缩气体遇燃烧、爆炸等险情时,应向气瓶覆盖沙土,并及时将气瓶移出危险区域。答案:错误
试题解释:由于气体不同于液体,它是无孔不入的,可以通过缝隙快速的渗透到各个角落,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弄清燃烧的气体源头,可能的话关闭气体阀门,迅速撤离到它的上风头用高压水枪或泡沫灭火器对准火源根部喷射直至火熄。因此本题错误。
第二篇:读毕淑敏小说感触
读毕淑敏小说《女心理师》
我是毕淑敏的读者,我欣赏、尊敬并喜欢这位勤恳耕耘着的女医生、女心理师、女作家。最近在密集的时间里,读完了上下两册的小说《女心理师》。终于读完最后一行字时,掩卷,长出一口气,整个身心都感觉挺累的。需要休息一下,休息一下自己的心灵、脑细胞以及四肢躯干。
这部长篇小说有位年轻的女主角,名叫贺顿。她是一位孤女,姿色平平,囊中羞涩,从贫瘠落后的农村来到繁华喧闹的城市讨生活。为了在城市里找到自己的落脚之地,找到自己能够自食其力、自尊自爱的一个位置,她从随波逐流的被生活随意安置,到自己设计筹划自己的生活之路,付出了寻常女子难以想象的艰辛和代价,尤其是通过勤奋的求知、刻苦的学习以及不辍的思考,她在追寻智力和智慧之路上,挖掘了自己,发现了自己,教育了自己,培养了自己,进而塑造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通过刻苦的学习,贺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心理咨询师资质证书。她热爱自己的事业,希望运用自己所学的专长服务于那些被心理阴影纠缠着的人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咨询水平。很快,贺顿与几个朋友一起,在闹市开办了一家名叫“佛德”的心理咨询所,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与此同时,贺顿也把自己嫁了出去,终于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里有了一个暂时栖止的窝,以及一位失业在家的城市平民丈夫。
佛德心理咨询所在度过了最初的短暂冷清后,很快就生意兴隆,前来预约心理咨询的来访者络绎不绝。贺顿在繁忙的接访工作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案例,各种各样前来求助的来访者,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事。贺顿是个敬业的心理咨询师,通过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聪敏的智慧、高超的洞察力,她为许多来访者梳理了思路,打开了心结,帮助他们以积极健康的面貌重新回到社会生活中去,目送他们走出自己的心理咨询所,积极的上路,不再回来。在这样的工作实践中,贺顿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价值有了更加坚定清晰的认知,她决心做一个最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在阳光的背面就是阴影,危机总是潜伏在前方不知名的路上等待着过路的人。贺顿也不例外,她遇到一个奇特的案例。有一位古怪难缠的中老年官太太“大芳”前来心理咨询,通过大芳的讲述,贺顿了解到这是一桩不幸福的婚姻,道貌岸然的丈夫一直对婚姻不忠,对妻子百般欺骗。不久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大芳的丈夫怒气冲冲来到了心理咨询所找贺顿理论,埋怨贺顿给他的妻子大芳出了“馊主意”,害得大芳跟他先是闹离婚,再是自杀未遂,险些酿成大祸。贺顿大惊,通过与大芳丈夫的一番谈话,她第一次对自己的业务能力失去了自信,因为,大芳丈夫所说的事实,与大芳嘴里的事实,完全不一样。真相在哪里?究竟谁在撒谎?贺顿百思不得其解,没有任何头绪,没有任何线索,她迷惑了,徘徊不前。
与此同时,贺顿自己的婚姻也出现了危机。在结婚之前,贺顿有一个蓝颜知己,他是一位事业有成、家境宽裕的青年才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联袂主持一档电台的心理疏导节目,节目大获成功,他们俩之间也建立了心灵上的默契和思想上的共鸣。每次贺顿遇到困难,都能够从这位蓝颜知己那里获得品质很高的诚挚帮助,用他的话说,他们“肝胆相照”。贺顿之所以没有接受这位青年才俊的求婚,是因为自己内心深处那深深的自卑,使她觉得他们不是来自同一个世界的人,差距太大,在他面前,她永远都怀有一份惶恐、一份不自在,一份妄自菲薄。那样,她会受制于他,成为他的附庸,从而失去自我。而这是贺顿万万不能允许发生的事情。
基于这样的心理,贺顿嫁给了现在这位城市平民丈夫,因为在他面前,贺顿永远是主动的,控制局面的,高高在上的,心理优越的。她不在乎他,虽然他非常在乎她。结婚后的贺顿,并未中止与蓝颜知己的藕断丝连,并且在一次浪漫后被丈夫撞见。贺顿的婚姻触礁,双方开始冷战。
现在,女心理师贺顿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都产生了混乱和无序,最要命的是,要解决
这种混乱和无序,她力所不逮……心理师本人,也跟其他的来访者一样,陷入了精神和心理上的双重困顿,她感到自己越来越衰竭无力……
贺顿需要一个比自己更高明的高手来给自己指点迷津,对自己进行督导。这个高手,是当今心理咨询领域的泰斗XX。对这位博学且神秘的导师,贺顿内心充满虔诚的期待,甚至崇拜,她甚至把一切希望寄托在这位导师身上。
终于,这位心理学界的泰斗答应见贺顿一面,对贺顿进行督导。……结果如何呢?结果出乎人意料,一位更高的心理咨询高手,揭开了贺顿这位年轻心理咨询师那不堪回首的记忆地窖……
关于本书,请你自己去读大结局吧,我不能再说了。
简而言之,这本小说,就像毕淑敏女士之前的那些小说一样,充满了对人内在心灵的探索,对原因的探究,对人性的探索。毕淑敏的书写更多是现象的捕捉,理性的思考,逻辑的推进,如庖丁解牛,手术刀沿着脉络肌理,纹丝不乱。毕淑敏也是非常大气的作家,文笔言谈时而充满豪气,时而充满机智,绝不拖泥带水,一个转身,潇洒豁达却又不失幽默典雅,她笔下的人物,有很高的智商,以及深刻内敛的心灵,闪耀着聪明的火花,探究着冥冥之中的无尽奥秘。每每读到这样的段落,我都有找到组织的美好感觉。
祝福毕淑敏,越走越开阔,越走越稳健,越走越风华绝代。
2011年8月8日
第三篇:读《共产党宣言》的感触
1.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感想: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话。
2.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
感想:在资本压迫下天天为生存挣扎的劳动者如何享有自由个性和独立?农民工想回家回的了家吗?在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世界里,资本权力代替了政治权力成为束缚人自由个性独立的首恶,而当今中国,是两恶并存,官僚资本。
3.而资产阶级却把消灭这种关系说成是消灭个性和自由!说对了,的确,正是要消灭资产者的个性、独立性和自由。
感想:马克思说,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人权。资产者的自由是肆意占有生产资料,占有社会资源,肆意剥削劳动力的自由,温铁军说,在这样的一个资源和人口比例严重不匹配的矛盾之下,少数人占有更多的资源就必然导致大多数人没有资源。所以为社会大多数人的个性、独立性和自由,必须剥夺少数资产者的个性、独立性和自由。
4.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5.有人反驳说,私有制已被消灭,一切活动就会停止,懒惰之风就会兴起。这样说来,资产阶级社会早就应该因懒惰而灭亡了,因为在这个社会里劳者不获,获者不劳。
感想:中国的著名经济学家是怎样妖魔化国企的?
6.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思想,不过表明自由竞争在信仰领域里站统治地位罢了。
感想:所谓信仰自由
7.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统治,一步一步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总量。
感想:资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统治,一步一步夺取无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手里
8.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感想:与之相对立的,是阶级社会某些人的受奴役是另一些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9.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就这样被完全阉割了。既然这种文献在德国人手里已不再表现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斗争,于是德国人就认为:他们客服了“法国人的片面性”,他们不代表真实的要求,而代表真理的要求,不代表无产者的利益,而代表人的本
质利益,即一般人的利益,这种人不属于任何阶级,根本不存在于现实界,而只存在于云雾弥漫的哲学幻想的太空。
感想:苏联宣扬“全民党”导致亡党亡国的前车之鉴,今天允许资本家入党的我们吸取了吗?
10.这种社会主义是这些政府用来镇压德国工人起义的毒辣的皮鞭和枪弹的甜蜜的补充。
感想:所谓“民主社会主义”
11.这种社会主义的另一种不够系统,但是比较实际的形式,力图使工人阶级厌弃一切革命运动,硬说能给工人阶级带来好处的并不是这样或那样的政治改革,而仅仅是物质生活条件即经济关系的改变。
感想:“硬说能给工人阶级带来好处的并不是这样或那样的政治改革,而仅仅是物质生活条件即经济关系的改变”。某同志说:“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12.自由贸易!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保护关税!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单身牢房!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这才是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唯一认真说出的最后的话。
资产阶级的而社会主义就是这样一个论断:资产者之为资产者,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
感想:单身牢房!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
13.德国将在整个欧洲文明更进步的条件下,拥有发展的多的无产阶级去实现这个变革,因而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
感想:在二十世纪初的俄国,实现了马克思的这句预言。
14.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15.《共产主义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但是在俄国,我们看见,除了迅速盛行起来的资本主义狂热和刚开始发展的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外,大半土地仍归农民公共占有。那么试问:俄国公社,这一固然已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共占有形式,是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呢?或者相反,它还必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过程呢?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感想:打着马克思旗号的资本主义补课论者可以仔细体味最后一句话。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想
来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848年2月,英国伦敦瓦伦街19号一家不大的印刷所,印出了一本字数不多却震撼世界、影响人类的小册子——《共产党宣言》。这本小册子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威力,是因为它的发表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怀着对全世界受苦人民的深厚感情,积极投身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以艰苦卓绝的研究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对资本主义的脓疮进行了深刻剖析,谱写了伟大的《共产党宣言》,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共产党宣言》正因为提出崭新的无产阶级世界观而彪炳千古。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一切社会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富有激情地论证了无产阶级斗争及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并热情地号召:“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开创者,马克思以其激昂的斗志,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公开对资本主义制度宣战,而这些文章里,以《宣言》最为简洁,完整,通俗。《宣言》是一本战斗小册子,它向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带去一个强烈的信息,那就是:“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过着非人生活的无产阶级被《宣言》唤醒,从他们的黑暗时代里找到了挣脱的现实武器和动力。
《宣言》在第一部分开篇提出,“至今所有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种论断的提出是根源于实践的,对过往的和正在发生着的历史的经验的总结。在马克思那里,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带给《宣言》是一种坚实的实践背景,为之后的理论阐发提供了坚实基础。
《宣言》在第一部分贯穿着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每一次社会的变革和进步,都以各种不同阶级的对立和斗争为动力。一个阶级在历史舞台上通过暴力革命,流血牺牲而最终战胜了另一个阶级,其根源在于由马克思的理论阐述的唯物史观的原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旧的生产关系已成为历史的负担,于是代表崭新生产力,代表历史前进必然方向的阶级,必将活跃于历史潮流的最尖端,将一种指向全新幸福生活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形式带给人类。
《宣言》在第二部分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斗争的目的。消灭私有制,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是一种由强势的愿望支撑的人类终极目标,因而当《宣言》最后喊出让“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朝这个目标迈进的时候,这种声音是强大的,同时也是从容不迫的。
《宣言》将这种理想概括为:“代替那存在着各种阶级以及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马克思的整个哲学正是一种对于全人类的“自由”的关怀,而这种关怀的落脚点,在马克思那里,正在于“共产主义”的实现。共产主义正是对私有制的积极扬弃,是使阶级对立从此永远消失,使一切人得到自由发展,是全人类的解放。
正是这样一种对于全人类幸福生活的终极关怀,使《宣言》处处落笔在全人类。它所批判的不是某一个资本家对某一个工人工资的克扣,甚至不只是资产阶级作为整体对无产阶级的剥削,而是一切历史上的剥削和压迫;它所号召的不是一部分工人单纯针对工资提高等的斗争,而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暴力革命,消灭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本身。为了全人类的利益,而非少数人的利益,《宣言》所号召的阶级斗争的实质,正如恩格斯在德文版序言中所总结的:“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再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关系是整个社会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终极原因。《共产党宣言》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就是强调: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面向新世纪,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对150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
年来,不管人类社会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年的尘埃散尽,人类社会业已发生了前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但是岁月的烟尘掩不住真理的光华。今天,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重温这篇无产阶级的政治檄文,《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剖析,对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预测,将永远鼓舞着人们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而不懈奋斗。《共产党宣言》永远具有深遂内涵和璀璨的光芒。
150年后的今日,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的先进思想,迎接着世界变局的挑战„„
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历史同样雄辩地昭示: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与时俱进,勇立潮头——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成为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永葆强大生命力的源泉。
(第九期党员管理骨干进修班 空间中心 许 安)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宣告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理论的正式诞生。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
《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总趋势,在人类思想史上树立起了一座丰碑。《共产党宣言》是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行动指南,是各国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剥削和压迫,走上无产阶级专政道路的灯塔。正是《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文献所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光辉的指引,才可能诞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开辟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才可能诞生社会主义中国,使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也不容置疑,《共产党宣言》中的光辉思想,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源泉。
“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根本原因,从而也就成为世界上资产阶级统治阶级生存的救命药。《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做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资产阶级不能统治下去了,因为它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奴隶维持奴隶的生活,因为它不得不让自己的奴隶落到不能养活它反而要它来养活的地步。社会再不能在它统治下生活下去了,就是说,它的存在不再同社会相容了。”《共产党宣言》还指出,“为了有可能压迫一个阶级,就必须保证这个阶级至少有能够勉强维持它的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忠告,显然强烈地警示资产阶级统治者们,只有不断改良资产阶级的统治方式,只有不断改善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使之与其经济基础相调和相适应,才能维持资产阶级的统治寿命,才能延缓资本主义社会“外壳”的过早被炸毁。
在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固有矛盾依然存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仍然以私有制为基础,但是所有制的形式更加多样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极大的发展,经济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危机的频发性增加,但经济周期的波动性不大,重大经济危机发生的频率降低,像1929-1933年那样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而严重的经济危机发生的频率降低。
不能不说,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可以称为“社会主义化的”不断改良和修正,有效地维持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统治和持续生存。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但是,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 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全面经济危机乃至社会危机是必然的。
这是我第一次读这本著名的书,关于这一点,我虽感觉羞愧,但却无法否认。
在我之前的印象中,《共产党宣言》一直是一本体积庞大,充满了枯燥烦琐的政治理论的大书,这一印象把我阅读的兴趣吓得无影无踪,始终没有想过去读这本书。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自己越来越多的接触到所处的这个世界,而世界的纷繁复杂,变化万千总让人感觉有点儿无所适从,一切传统的都在被颠覆,一切过去以为神圣的都在被亵渎,作为这个世界中的个体,感到精神没有家园,灵魂在流浪,思想的彷徨,渴望透过眼前的迷雾,去寻找蕴藏于其中的奥秘。
人不能没有信仰,年轻人的迷惘也驱使我踏上寻找信仰的道路。人们往往都要有一种习惯,谈及信仰,首先想到的便是宗教信仰,我也不例外,于是便开始涉猎一些宗教典籍,但结果多少有点儿让人失望,实话实说,除了感觉它们是在讲述一个很蹩脚的神话之外,就再也没别的了。最后,我终于想到了马克思主义,虽然说在小学加入少先队时便说过‘准备
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出一切力量’这样的话,可七岁的年龄,谁又能懂得其中的含义呢?
当我真正静下心来阅读《共产党宣言》时,这本小册子还是把我深深震撼了,革命导师以其天才般的智慧,洞察万物的眼光看待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并为我们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距离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已经过去了一百六十二年,但《共产党宣言》的光辉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消逝,反而在岁月长河的冲刷之下,变得愈加夺目。
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变化万千,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就像《共产党宣言》中所讲的那样“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地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剧烈的变化,席卷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非洲约翰内斯堡的贫民窟,到美国纽约的华尔街,变化无处不在,而处于剧烈变化之中的人所面临的心灵困境也是愈发的显著。
行文至此,我不禁联想到了最近发生的“富士康N连跳”,之前人们对于这一事件,多从泰勒式管理与90后青年的矛盾,“中国制造”的转型等方面进行探讨,或许我们以《共产党宣言》的视角看待这一事件,可以得到些新的不一样的启发。
法国学者弗雷德里克·勒布雷在描述工业革命后的西方时曾经讲到“我们时代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它成功的一个接一个的摧毁了社会内在的固有联系,但却没有建立起任何可以替代的新东西。”,勒布雷的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现在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人们不再囿于祖祖辈辈土生土长的生存空间,他们纷纷离开家园,上学,做工,时代祖传的社会纽带解体了,家庭关系也松弛了。
而处于这样一种旧的社会关系逐渐破裂,新的社会关系尚未形成的境况中,“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越来越多的人背井离乡,涌进城市,渴望成为这其中的一份子,他们遍布于城市中的各个角落,无论小餐馆,建筑工地还是工厂,而他们所要面对的是怎样的一种社会环境呢?我不敢说现在的城市已经沦为“人文沙漠”,但是现实的的确确不容乐观,“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的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而人们所面临的工作环境又是怎么样的呢?他们所面临的工作待遇又是怎么样的呢?在此我不想列举更多的实例,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给了我们答案,“由于机器的推广和分工,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因而对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的,极其单调的,极其容易学会的操作,因此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这一段话远比任何的实例都要讲的深刻,讲的透彻。
或许对于资本家而言,真的就像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讲,“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郭台铭曾讲过他的工厂管理的原则是“走出实验室,没有高科技,只有执行的纪律!”并且富士康有洗衣公司洗员工工作服,但却禁止员工自己洗衣服,这一点让很多人都感到很费解,好多人都在猜测富士康管理层作出这项决定的原因,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对于资产阶级的人性观就做出了极其精辟的论述,书中讲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如果富士康管理层从这一观点出发,来看待员工,那么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他们所做出的种种匪夷所思的规章制度。我们不能够期望在这一观点支配下的资本家会真心实意的去善待工人,即使他们做出怎样的暂时的让步,更为可笑的,在“富士康N连跳”发生后,富士康
管理层非但没有反思自己管理的失误,倒反而请来高僧作法,祈祷风水转换,否极泰来。并且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指责员工贪图富士康的死亡抚恤金,才跳楼自杀,更加流露出资产阶级的那一副唯利是图的丑恶嘴脸。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曾对形形色色的为马克思主义进行批驳,并且在对“资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批驳中,深刻的指出“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就是这样一种论断:资产者之为资产者,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反观富士康事件发生后,立即就有种种形形色色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等跳出来为富士康辩护,指责员工心理脆弱,文化水平低下,经不起挫折打击等等,更有甚者,要“我们对以富士康为首的中国制造心存敬畏”,诸此种种论调,其实质只有一个,就是让员工安心忍受种种苛规,继续心甘情愿的去任人剥削。可是我想说,中国制造并不等于带血的GDP。
读了《共产党宣言》,联想到了”富士康N连跳”,对于身边的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也增进了些许理解。用马克思的视角看世界,别有洞天。
第四篇:读《毛泽东文选》一些感触
读《毛泽东文选》有感
近期我利用空闲时间将《毛泽东选集》粗读了一遍,虽说以前也偶尔翻阅过几次,但当时认识肤浅,并无法深刻体会伟人的思想精髓。如今再次翻开《毛选》,感受到的是比书本更厚重的东西,那是伟人大半生的思想结晶,以及附在一篇篇文章纸背的红色历史。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是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的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正确道路,把本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好。
打造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我。《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
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同志也曾经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一名党员干部如果在“是不是真心实意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是不是拥有热爱人民的思想和感情”、“是不是真心实意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等这些根本问题、原则问题上过不了关,也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我们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大公无私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的,是全心全意的,是处处装着人民、事事想着人民的。一所学校的发展需要一位有创新教育理念的校长,也需要一位为人民服务的校长。因此,在工作中,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时时刻刻都要把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放在第一位。每遇学校的重大决策就先充分听取意见、建议,一切着眼于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尊重广大教职员工的创造,虚心向他们学习,倾听教职工的呼声,反映他们的意愿,集中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发挥群众的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更好地带领广大教职工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学校在设计、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时,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广泛调研,了解教师们缺什么、急什么、想什么、盼什么,并反复进行比较、鉴别和论证,使多数人的意见得到体现和表达,使决策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民主的群众观不是空洞的、枯燥的语句,而是体现在我们工作的点点滴滴中。
读了这些平时不怎么愿意碰的书之后才发现,收获远比想象中的要多。毛泽东以其清爽不输胡适、犀利不逊鲁迅的文笔,以及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特有的政治嗅觉完成了一篇篇清晰透彻,鞭辟入里的文章。他总是能抓住时下的主要矛盾,原则问题不让步,凡事讲求方法、调研的重要性,并对战略战术灵活运用,最终取得胜利。随着书一页一页的翻过,我们可以沿着伟人的思维轨迹体验那段历史,加深对红色革命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爱国热情。
一切从实际出发。毛泽东强调尊重事实,尊重规律,就是把“实事”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和根据,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根本立场;“是”就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而承认事物是按照自己所固有的规律永无止境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求”就是去研究、去探索,通过科学研究和各种实践活动,获得真理性的认识,然后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从而达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方法。总之,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详细地占有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加以综合性的处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可见,实事求是原则简洁明晰地表达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毛泽东哲学思想既是实事求是原则的根据,又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因此,实事求是原则涵盖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原则的最根本要求就是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探讨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以便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革命就能胜利,就能发展;反之,革命就要遭到挫折,就要失败。这是我们党几十年的革命经验总结出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并概括为实事求是这个基本原则进而把它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点和精髓。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又探索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的第二次结合。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指出现在中国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 建设时期,要求“进行第二次结合”,强调“在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义的基础。毛泽东为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他作了不懈的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试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而长远的指导作用。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是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的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正确道路,把本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好。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系统学习了解了毛泽东思想后,在学习中要灵活运用这些历史经验的精华,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去实践。
首先,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工作纪律等等。平时要严格遵守党的章程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动摇,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坚决
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同时,要通过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处理问题,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清醒的头脑。
其次,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这两篇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仍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实践论》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认识论,结论是通过实践发现真理,而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矛盾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矛盾论》着重论述了了矛盾的特殊性,用来反对教条主义。从逻辑上讲,这两篇文章上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其它著作文章是这个哲学在各项工作上的成功运用。第三,要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一切从书本出发的教条主义和一切从经验出发的经验主义。
第四,以科学的态度,即以马列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对待工作,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列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列主义的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要为着解决学习中在的实际问题,而去从马列主义中找立场、观点、方法,要有的放矢,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理论经验,更是主席的一种态度,对人对事,对待学习,主席都一贯谦虚谨慎,有着学者严谨治学的风范。主席指出: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万万不可能的!由此可见一代领袖对于学习的孜孜不倦的态度。在学习中主席完善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完成了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的第一次飞跃,今天我们在《毛泽东选集》的学习中要学习的正是主席的这种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学习会使一个人拥有制胜的法宝,拥有聪明的头脑,在学习中我们会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主席说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祖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值得去学的有很多很多。对于历史,主席教导我们经验要给予总结,珍贵的历史遗产要继承。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们要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完成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思想觉悟和政治修养,以完成历史交给我们党的使命。
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许多深奥之言未能得出透彻的认识,但收获已经很多了。《毛泽东选集》里的睿智之思,哪怕仅是融会贯通三五处,就足够我们受益终生。以后我一定还会专门抽时间研读这部精品,在与伟人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加深对红色历史的理解,提升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争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
第五篇:读《漫步华尔街》后之感触
学院:学号:姓名:班级:
读《漫步华尔街》后之感触
读《漫步华尔街》后几点感触
先简单来介绍一下本书。
其实这本书有很多的版本,我所阅读的是波顿.G.麦基尔(美)著,刘阿刚,史茨译的2007最新的版本,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波顿·麦基尔::美国投资大师,华尔街专业投资人、经济学者、个人投资者。波顿·麦基尔,是研究证券市场和投资行为的经济学者,研究成果斐然。任普林斯顿汉华银行经济学讲座教授,曾任华尔街证券分析师,担任数家大型投资公司的董事,并曾被聘为美国总统经济咨询委员会委员
首次出版:1973年
全书名:《漫步华尔街:股市历久弥新的成功投资策略》(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漫步华尔街》是一本为成千上万投资者所青睐的传世之作,自从问世以来一直颇受好评。该书不是投机指南,也不保证一夕致富,本书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帮助投资人了解投资理论与实务,以培养健康的投资观念。此外,他也打破只有专家才能走进华尔街的迷信,在书中铺陈出一幅地图,告诉个人投资者如何在各种令人目眩神迷的投资工具中,运用规划,打败华尔街专家。该书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通过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将二者融会贯通为一个无懈可击的整体。
在《漫步华尔街》一书中,麦基尔基于自身丰富的阅历,而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为一个无懈可击的整体,以生动诙谐、浅显易懂的语言娓娓道出投资的真谛和成功的秘诀。作为一本实用性极强的投资指南,它向广大投资者讲述了琳琅满目的投资策略和五花八门的金融工具,但对指数基金的推崇备至则构成了全书清晰的主线。
《漫步华尔街》同时也是一本长盛不衰的畅销书,作为畅销书,在时隔近30年之后,《漫步华尔街》依然被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评为2001的最佳畅销书籍 Best Seller ;作为“复习课程”,该书亦被列为美国MBA学生的必读教学参考书籍。在此最新版中,作者为我们勾勒出了一条穿越网络泡沫后时代金融雷区的路径。同时他还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必备信息,凭借此书,投资者可以充满信心的管理自己的财富。
《福布斯》杂志曾评价到“在过去的50年间,有关投资的佳作至多也不过
五六本,而《漫步华尔街》无疑当属经典之列”。事实证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漫步华尔街》是世界证券投资界最畅销的著述。继本书格雷厄姆的经典之作《聪明的投资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之后,最畅销的股票书籍,被视为30年来最经典的金融投资入门读物。
在简单介绍完本书的基本信息和大概内容后,接下来我想要谈谈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以及阅读完后的一些感触。
1、漫步在这本巨著中,你将会掌握股票投资市场的基本术语,你将通晓如何在股市的幕幕动荡中安然穿行,利用书中真正有效且易于掌握的长远战略,你更能够在职业投资者的游戏中击败他们。深谙华尔街方方面面的麦基尔,为我们揭示了一条规律:简单地买入并持有由某个大型指数包含的全部证券所组成的投资组合,就极有可能胜过由专业人士利用纷繁 复杂的分析技术精挑细选出来的证券组合。《漫步华尔街》为小心翼翼且野心勃勃的投资者提供了全面合理的建议,并用事实再次证明,睿智与财富兼具一身其实并不遥远。
2、“有效市场理论告诫我们,无论投资者的策略有多么明智,从长期来看,也不可能获得超过一般水准的回报。”因此,作者独辟蹊径地提出:只要普通投资者采取“购买并持有”的战略,投资于指数基金,就可以获得安全、稳定的长期回报,并轻而易举地击败大多数机构投资者。除了观点的独树一帜和内容的苦心孤诣之外,作者在一些细微之处亦做到了尽善尽美。
3、《漫步华尔街》一书的案例编排也体现了作为学者的严谨作风。从作者首创的“生命周期投资指南”中,可以看出麦基尔对理解个人投资的独到之处。他认为,每一个人在其不同的生命周期中,应该采取与其相适应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方式。在本书的附录中,作者还列举了类型各异的颇具代表性的基金及其联系方式,这为国内的投资机构,提供了某种行动的契机。
4、如果作为一个个人投资者,企望在股市规避风险,赢取利润,那么马尔基尔的著作《漫步华尔街》 很值得一读。它可以说是一本个人投资者的指导书。麦基尔在这本书里审视了个人和家庭的金融投资策略,他的一个很新世界颖的观点是:一个人的风险承担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年龄和收能力。股市的经历表明,隐藏含在股市投资中的风险峰度随时投资期的增长而递减速。因此,合适的投资策略是与人的年龄相关的。该书专门开辟出一章“生命周期指导你投
资”,它对各个年龄层次的个人投资者提出了相应的投资策略,阅读这些相 当于你咨询了一位高明的私人投资顾问。
5、作为一名非金融专业的学生,在阅读本书时并没有因为大量难懂、拗口的专业名词所影响,本书是在专业基本的基础上深入浅出的为读者和个人、家庭投资者了解基本的金融知识,掌握有效的投资策略、规避股市的风险赢得利润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窗口。
6、在中国无论股市,还是其他的金融市场的都属于比较新兴的市场,发展历史还比较短,还有很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对于金融市场的投资一定要非常谨慎,对于很多的国外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也要三思而后行,要结合中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来进行判断,不要盲目投资,也不要盲目跟从,不然最后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7、无论是不是金融相关专业的学生,说一句带有主旋律色彩的话,作为21世纪祖国的接班人,一定并且应该具备一定的金融常识,这当然与自身理财、金融投资密切相关,以后可以进行更稳妥、更专业的投资,但更重要的是具备了金融意识,这对于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改革和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8、之前也有阅读过相关方面的书籍,在阅读完本书后我又看了一些金融方面的书,总结来看还有一点就是觉得对于国外有关的金融专业书籍要广泛涉猎,因为每位作者、学者、经济学家、专业投资人的背景、专业、经历、角度等不同对于金融市场的看法、对于投资的建议也不尽相同,这都是国外金融发展历史的特殊映射,我们可以吸收利用其中的精华,借鉴他们的经验教训,利用后发的优势,少走弯路,走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特色的金融改革和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