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讲故事在思想品德情境教学中的独特魅力x
讲故事在思想品德情景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摘要:情景教学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正为同行们津津乐道,情景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本文探讨讲故事在思想品德情景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思想品德 ;情景教学;故事
伴着新课标实施的东风,情景教学这棵大树再次迸发了勃勃生机,为教育界所津津乐道。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老师,我在教学中也积极学习和应用情景教学法,受益颇多。情景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但我对用讲故事创设情景情有独钟。我觉得讲故事在思想品德情景教学中的独特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关注最广大学生的发展。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的表述是: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而在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中强调要与生活实际以及其他课程相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讲故事来进行情景教学既能体现课程性质,又能很好的执行教学建议。
由于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等因素,思品课给多数学生的印象是沉闷、无趣的。情景教学法则是通过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中获得真切的感受,以提升道德认识,从而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思考讨论升华,感受到人类社会和人生历程的博大深邃和无穷乐趣,从而实现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健全人格、开发潜能、生成新思想的教学效果。可以说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有效克服了传统思品教学空洞、乏味的说教。但是在情景教学中哪种创设情景的方式能被最广大的学生乐于接受又能理解?我认为是讲故事。其原因除了故事具有的魅力外,还有中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以及他们学习的特点。所以讲故事在思想品德情景教学中能寓教于乐,吸引最广大的学生;也是一种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
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恰当的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不仅能将本身枯燥、抽象的知识讲得生动、形象富有趣味,而且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实效。
1、寓教于乐,轻松落实“三维”目标。
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 1 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方面,故事教学法是最理想的方法。教师精选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以事说理,以情动人。让学生从生动的故事中习得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品德,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故事教学中学生结合故事背景,分析故事的起因、意义,提出自己的见解等,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教学中恰当的引入故事,也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愉快的收获了知识。
2、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引入中外历史典故、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名人轶事等方面的素材。学生对于枯燥的知识缺乏兴趣,但对听故事却兴趣高涨,所以我便针对所学内容搜集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去领会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而且可以使教师的讲解更生动,学生的学习更轻松。
如在教授《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过于依赖别人,懒惰的危害性,我引用了这样一则故事:耶稣带着 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用这钱买了十八颗樱桃。后来他们来到一片茫茫的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够呛,就将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十八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不去弯腰或疏于弯腰,是糊涂;而耻于弯腰者,肯定是傻子!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认 识到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3、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在应用讲故事情景教学法的过程中我按照“引入故事创设情境→引导合作探究→反馈交流拓展”的思路和方法,课堂教学以创设情境完成明理达标,以激情晓理为主线,以鲜明的形象为主体,在运作过程中,以情育情,以情激情,以情导行,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不仅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提高了课堂效率。
例如在讲《我爱我家》这一课时,为了为了让同学们体会到父母之爱崇高无私时,我给他们讲了《疯娘》的故事:一个神智不清,行为举止荒诞怪异的疯子,当她作了娘后,虽然一样还是疯,可是在爱自己的孩子方面,她一点也不疯。当她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同学欺负时,她不顾一切的冲上去把人家扔进池塘里;儿子上高中时她每天走几十里山路给孩子送饭,风雨无阻;她爬到断崖边的桃树上给孩子摘桃子,只因孩子随意的说了句这桃子好吃,并最终因此断送了自己的性命。这个故事深深的打动了同学们,有点甚至留下了泪水。这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成功的为教学内容的讲述创设了情景。故事讲完后,我不失时机的组织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父母对自己的爱进行了讨论。然后请一些同学谈了他(她)的感想。因为故事的深深感动学生讨论很积极,2 也很认真,感想谈的很真挚,课堂效果非常好,效率也很高。
由此可见选好一则故事,不但可以改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受到故事气氛的感染,而且也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三、资源丰富,可操作性强。
讲故事在思想品德情景教学中的魅力还体现为:资源丰富,可操作性强。故事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教师只需事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好恰当的故事,当然教师也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讲故事的技巧。所以讲故事在思想品德情景教学中易于操作。
故事的资源可以说是非常丰富的。其题材可以来自文学,也可以来自历史及传说,还可以来自现实生活;另外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也为思想品德课提供了丰富的故事素材;还有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虚构或创作故事来辅助教学。可以说故事真是包罗万象,浩如烟海,作为教师只要有心,用心就一定能找到适合的故事,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趣味,富有魅力!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收视率一直这么高,纪连海、易中天、袁腾辉等老师受到人们的热捧,皆因会讲故事。正因为受到了他们的启发我才开始积极探索把讲故事引入思想品德课堂,而且在教学中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坚信故事情景教学一定能让思想品德教学充满魅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傅冬梅.用故事连载教学法整合思想品德课的三维教学目标[J].基础教育研究,2011(17)【3】黄得南.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妙用故事[J].中学教学参考(下旬)2012(8)【4】王静.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教学研究,2009(7)
第二篇: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增强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独特魅力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在现今的教育中,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了。信息也以它高效、迅速、快捷的方式,传递着新的知?R,所以它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来谈谈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信息技术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技术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真正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建构这样的学习环境,而信息技术却能很方便地营造这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因特网这一随时可以打开的图书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只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索能力,再加上教师的有效指导,就可以在网上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这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进行个性化学习。计算机还能为学生提供友好的界面和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一些知识性的练习可以让学生上机测试。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阅读学习情境
阅读教学中所感知的材料不是一个个单字,而是一系列的字、词、句、段组成的篇章,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无论多么精心、合理,如果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的教学效果将是十分有限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教学,作者在第二自然段对春天的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观察得全面而仔细,在课文中巧妙地把景物和感受描绘成一幅新鲜的图画。这时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各学习小组中提供给学生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浏览教育局教学资料网站,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如春天的景物、春天的摄影、春天的童话等等,为学生体会诗情画意的情境提供了充分的资料(图片、照片、文字、录像等)。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有兴趣地自主浏览,从而熟悉、感悟春天,拉近与课文的距离。这样每个学习小组根据兴趣选择来重点感悟,感悟时将计算机提供的资料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相结合,教学软件中的资料很好地帮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从而感悟了重点,为下面的自学打下了基础。
三、激发学生思维,创设无限遐想的空间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可以把教学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情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例如我在教学《月光曲》一课,课文的作者把乐曲由舒缓到高昂的变化与大海由平静到汹涌的变化结合起来描写,创造出了一种优美的艺术境界,表现出了《月光曲》的节奏美、音韵美、和谐美。教学这样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不一定熟悉这个曲子,且他们的想象力有限。这时,我就结合课文实际制作了一个小课件,在讲课的时候,就可以借助计算机演示,随着乐曲的节奏播放与之同步的录像画面,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到了《月光曲》这一世界名曲,还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四、信息是教师和学生间沟通的重要方式。
传统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就像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学生要绝对服从教师,不管对错,都不能有自己的意见,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而且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信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各行各业都需要用信息来传递知识,我们的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在计算机上进行交流,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师生当面对话时学生的恐惧,使学生有什么说什么,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我每次上信息课时都能收到一些信息,这些信息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但无论对错,我都首先给予肯定,然后,对于正确的我会虚心接受,并对提供信息的学生表示感谢;对于错误的则向学生说明原因、讲清道理,尽量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五、信息也是学生间相互交往的重要方式。
曾经在上课的时候发现两个很要好的学生已经好几天没有说话了。听别的学生说,原来他们两个因一点小事情闹矛盾,谁不愿意因开口向对对方道歉。两人同一个班,又住得很近,却不说话多别扭呀!有一天,他俩中的一位由于生病没能来上课,于是我在信息课时发了一条信息给另外一位学生:“请你今天放学后到××同学家,告诉他我们下节课要进行检测,并把今天课上的内容给他讲一讲,让他安心在家养病,你会每天去看他。”过了几天,生病的学生来上课了,在那次信息能力检测结束后,他也在信息课上给另外那个学生发了一条信息:“谢谢你的帮助,我考的很好,我们和好吧!”看着他们两个人又手拉手的一起走出计算机房,我高兴的笑了。短短的一条信息竟然有这么大的魅力,我真是没有想到,看来信息魅力真是无穷无尽的!
结语
信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它的魅力是不可预知的,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不断去研究,不断去开发。这就需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信息教师们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大力发展信息教育。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把信息教育自然而然的融入到教学中去,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具有现代化意识和多种才能的人才。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的工具,让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展示它的独特魅力。
第三篇:情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情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阅读了浙江,北京、江苏及山东四省市的课改经验后,让人受益匪浅。尤其是江苏省的《情境教育》这一课改经验,更是令人感受颇深。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深切地感受着新课改的变化以及它新的理念与新的思路。回想曾经,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曾过分依赖于课本,以致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学习的境况中,课改的东风将情境教学吹进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后,它为我们改变了这一教学现状。它通过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境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种种意境。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课文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上的重点。若仅用“粉笔加黑板”的单纯模式,再配合教师的一张嘴以及一本语文书,就能感染学生,使其进入情境当中,这是很难实现的。新课程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应当是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怎样使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中去?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想,我们不仅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应该积极地去实践。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记得在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时,因为这是一篇科学性较强的文章,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的兴趣远远没有学习其他体裁的文章时那么浓,更别说理解课文了。面对着一问题,我很是头疼。我决定为他们创设一个情境——制作课件。这样一来,学生们在我为他们创设的情境中,充满了学习热情,整堂课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切来源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是大有裨益的。只要我们恰当地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就会让我们看到情境教学为语文课堂所带来的魅力!
第四篇:情境教学在思想品德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在思想品德中的运用
“情境”是中国古代文化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这是有情之境,和谐之境。这一概念用于课堂教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教育目的是以情感的激发与调动为核心,让师生与教材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通过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从而达到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可见,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心理需求入手,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心理机能和谐全面的发展,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那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运用好情景教学呢?
一、以情激情,创设氛围
没有情感的教学,可以说是没有活力的教学,没有生命力的教学,就更谈不上是教学的艺术,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传递的情感不仅有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还有教学内容的情感。教学过程是情感的发展过程,人的情感总是随时随地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教师情感应自然而真诚,可以通过幽默、多彩、温情的语言营造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产生一种亲近感,听课轻松愉快,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本人的情感因素来感化学生,从而调动师生一起学、一起想、一起爱、一起恨,人人思想感情上引起振动,产生共鸣,使学生接受知识陶冶精神情操升华思想。如我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课题为《爱的冲突》,教师以一位母亲的身份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与儿子的“爱的冲突”,并给同学们朗读了儿子考上研究生后给母亲的一封深情的感谢信。深深地触动了每一位同学的心灵,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从而使同学们在生活中能体谅、理解父母,这样,同学们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兹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诗句的深层内涵。学生就会从心灵深处发出;天底下,父母的关爱,是无私的,不需任何回报的,唯一的,最伟大的爱,教育效果水到渠成。
二、故事激趣,创设氛围
曾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故意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小学生是这样,初中学生也不例外,老师一提到讲故事,每个学生都会聚精会神地用渴望的目光盯着你。其实,思想品德课教材是以故事、事例为基本线索,从故事、事例中阐明道理,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如:在上《我和父母》一文时,我以故事为切入点,给学生讲述几个父母以自己的生命换得子女生命的故事,强化“爱”的情感体验。当我讲到最后一个故事:我的一位女同学,在离县城一百余公里的边远乡工作,生孩子时,由于经济困难,离医院又远,在家里降生,出现了难产,结果在生死挣扎中,保住了孩子,丢了自己的生命,现在这位男孩已经高中毕业考取了某省师范大学了。听完这个故事,同学们人人感动得流下了悲伤的眼泪,深切地感受了父母对子女的爱心。此时,我再及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谈对父母的感情。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又是学生自己的经历,很多学生讲述了父母关心自己的故事,非常感人。这就达到了学生愿意听、乐意学的效果。
三、引入漫画,创设氛围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充分利用漫画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漫画题材内容来源于冬小麦,服务于生活,漫画以其形象、生动、夸张、幽默、辛辣的形式表达出深刻的寓意,其知识容量超过了文字叙述,并能把复杂的关系简明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理解,激发情思,发出笑声,陶冶情操。在讲授坚强意志的表现时,我将两幅漫画《龟兔赛跑》、《挖井》投上屏幕。同学们对此都笑着讨论开了。通过这两幅漫画引出了只要能坚持到底,就会取得成功,否则就可能前功尽弃,一事无成。这样,同学们在笑声中得到启示,明白了道理,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就会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四、角色扮演,创设氛围
角色扮演是通过模访教学内容的角色行为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是让学生以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表演出自己心理或行为问题,进而起到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心理素质的作用。如我讲到“认识新同学”时,让学生表演与新同学见面的情景,表演赞扬别人,喜欢或讨厌别人的情景。我上“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时,让一个学生表演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另一位助理也重复表演他的行为,这样可以重现事实,帮助学生通过他人的表现认识问题,反省,认识自我。如我让一个同学上台表演乱扔垃圾,台下的同学在笑声中就认识到完善自我,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角色扮演生动有趣,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还可以促进班级内思想感情的交流,提高社交能力。
五、利用游戏,创设氛围
一位心理专家说:“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源泉。”游戏是青少年普遍喜欢的活动,有益的游戏能给人以快乐,从中受到教育。如:在上《人生多彩》一文时,我采用了撕生命游戏,我是这样进行的:如果你能活99岁,用一张0—99刻度的纸条来代替你99年的生命岁月,把你已经走过的人生撕下来放在桌上,好好想想你希望自己什么时候事业有成,找到那个年龄,把以后的人生也撕下来的在桌上,那么你手上的就是你现在到成功用来奋斗,用来创造自己美好价值的人生时间了。但是,你不能不吃不睡,所以至少还要撕掉手中1/3的时间,然后把你手上的和已撕掉的进行比较,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1、此时当你拿着剩下的生命时光时,你有何感想?
2、从此刻开始,你有何打算?从而在游戏中让学生意识到生命如此的短暂,让学生珍爱生命,感悟人生。
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是规律可循的,但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来灵活运用,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教学故事
比赛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来到这里旅游。但在它未经开垦以前,这里不过是一个封闭的落后的偏僻的地方,这儿的人从小到大都从未走出过沙漠。据说,这里的人不是不愿意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因为他们无论怎样尝试都走不出去。
有一个叫肯?莱文的人听说这个奇怪的说法,他来到这里向这里的人打听原因,问了许多人,得到的答案都一样:从这里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还是会转回到出发的地方。真的有这么的事?肯?莱文决定亲自尝试一下,他做了一个试验,从比赛尔村出发往北走,结果用了三天半的时间走了出来。但是比赛尔人为什么都那样说呢?肯?莱文怎么也想不通,最后他雇了一个比赛尔当地人,让他带路,看看究竟是因为什么、他们带了足够食用半个月的食物和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莱莱文什么也不说,跟着那个当地人身后?
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400公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走回了比赛尔。不过这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赛尔之所以走不出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不认识北极星,他们只是按照自己所想的前进?
在试验结束后,肯?莱文告诉当地人: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背面那颗星星走,就一定能走出沙漠。当地人照着这些话去做,果然走到了大漠边上。从此,当地人奉肯?莱文为比赛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有中央。铜像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
人生感言:
我们的生命过程虔犹如在大沙漠里行进,有的人辛苦一生只为一滴水而努力,他们有着国样的执著精神,却走出了不一样的生命轨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就是因为不同的生命有不同的方向。人有很多时间在犹豫彷徨中度过,生命因此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所以每当你失去主动,为难时,你就需要把生活的方向明确,带着自己的梦想,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为这如画般的生活努力奋斗?
第五篇: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推荐)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中江县太平乡初级中学校 何云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要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这种活动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因而,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设计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合作、主动探索、丰富体验、感悟要求,从达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
一、联系生活,兴趣引入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思想品德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教材的局限性,对不同地域和城乡差异使得教材资源与学生的实际会存在一定的距离。教材是范例,而生活实际是蓝本,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设计好教学情境,取自于现实生活,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学生所关心的或有能力关注的现实问题,才能确实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心临其境”的效果,从中获得感悟,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中走向生活,把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融合起来。如在《交友的智慧》这课时,我先创设了一个交友标准的情境,由于提出的问题贴近于学生切身实际,因而很快就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讨论展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例举真正的友谊、探索真正友谊的内涵、掌握交友的艺术,这就使学生产生了探求正确答案的强烈欲望,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寻求正确答案。
二、问题引领,产生共振
“思维是以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基础知识,并在过程中体念情感、态度,形成技能,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情境创设,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巧妙设疑,让学生在疑问和惊奇的愉悦中领悟知识,在思维的激情中接受教育,体念过程,真正做到“动之以情”,并通过激情为“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初三思想品德课“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时,我在播放了歌曲《春天的故事》后,给出了以下一系列问题 : 1979年在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她是一个春天?这位老人指的是谁? 1992年中国又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她又是一个春天呢?受歌曲的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积极发言,并进行着热烈的讨论,教师适时地进行一些穿针引线。这样,不仅使同学们加深了对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理解,在情感上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而且为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习主体,充分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课标要求:“应选择典型案例,设计开放性情境,激发学生自学的热情”。这样,课堂教学中的交流不再是师对生的单向交流,而是师与生、生与生、生与学习资源等多向交流;交流也不只是简单的问题对答,而是对话、碰撞、争鸣等多种实质性
交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也应是教学情境创设的积极参与者,不应把教学情境的创设只当作是教师的事,而让学生只是被动进入教师所创设好的情境中。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生的共同参与过程也是师生情感的交融、相通过程。这样,教学情境成为是一个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教学相长,以教师的“教”为主导时,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能够促进思维的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氛围,此时相对理想的教学情境就形成了;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也一样能形成教学情境,如在热烈的讨论或辩论时,学生认真、积极的态度,执着追求知识的精神,将构成一种学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在涉及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时,我让学生在主要是由自己参与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去探求、感悟新知,主动争辩,在过程中获得知识,获得体验。如我在消费者权益内容的教学时,导入时就设计了一个购物纠纷的情境,分别让学生扮演售货员、顾客、市场管理员、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警察等角色,既引起学生兴趣,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
四、课堂生成,锦上添花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课堂中学生偶然出现的“出轨”行
为,虽打乱了教师的预想,扰乱了教学程序,但教师要掌控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能选择回避,而是要灵活地调整教学转向,随机生成教学情境,不断地捕捉、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的各种信息,变“节外生枝”为“锦上添花”。
五、情境创设,把握尺度
思想品德教学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情境创设时应注重这些特点的把握,以恰当的时机予以体现。要依据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学生能够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方式组织和表述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和体会教学内容中的道理,从而将课程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主选择,使教材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文本。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教学情境的合理性、科学性,把握好课内外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情境创设中要注意知、情、意、行四者的有机统一,其中知为基础,情是动力,意为核心,行是归宿。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之关键在于能否将认知转化信念,有了信念,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为,而形成信念必须培养学生与知识相适应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心灵共振”。
实践证明: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让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初中思想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体验思想品德的价值和神奇,奔向生活政治、活动政治、探索政治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