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合集)

时间:2019-05-14 19:1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

第一篇: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

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txt老公如果你只能在活一天,我愿用我的生命来延续你的生命,你要快乐的生活在提出分手的时候请不要说还爱我。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刚才已经说了,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已经不是重点,最大的重点就是我们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学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这表明,2020年前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已不是重点,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首先,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为此,《规划纲要》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从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出发,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特别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二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对加强高校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明确了政策导向,特别针对科研领域体制性障碍,要求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和教育资源共享。三要牢固树立高校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求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设,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其次,要切实保障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必须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及区域差异性,是世界上不多见的,很难沿用学术学科评价的单一尺子衡量所有高校。为此,《规划纲要》明确要求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一是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创新,建成一批

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且要引导

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包括支持地方或行业背景高校建设优势重点学科,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等结构,旨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重点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鼓励东部高等教育率先发展,鼓励高校既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苦练内功,还要面向现代化建设需求办出特色,这将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打造高质量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三、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

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学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这表明,2020年前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已不是重点,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首先,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为此,《规划纲要》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从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出发,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特别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二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对加强高校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明确了政策导向,特别针对科研领域体制性障碍,要求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和教育资源共享。三要牢固树立高校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求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设,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

其次,要切实保障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必须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及区域差异性,是世界上不多见的,很难沿用学术学科评价的单一尺子衡量所有高校。为此,《规划纲要》明确要求2020年高等教育

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一是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

学科建设创新,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且要引导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包括支持地方或行业背景高校建设优势重点学科,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等结构,旨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重点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鼓励东部高等教育率先发展,鼓励高校既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苦练内功,还要面向现代化建设需求办出特色,这将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打造高质量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四、如何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加强政策措施保障

《规划纲要》的第三部分全面谋划了教育体制改革新思路新方向,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涉及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可以列举出一系列的新的改革切入点和政策措施亮点,比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都要在各类高等学校师生中形成更为广泛的共识和自觉行动。相比中小学而言,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重点也是高等学校,关键在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包括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等等。与此相关,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说到底,是理顺政府怎么办教育管教育,学校怎么依据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引导自主办学等关系,许多都是当前社会上关注和热议的问题,相关的因素十分复杂,表现出“深水区”改革的典型特点。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要实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完成好各项发展任务,没有必要的经费支持和良好的制度安排是根本不行的,我们必须在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政策措施保障方面迈开新的步伐。《规划纲要》的第四部分保障措施,特别提出要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在经费方面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加强经费管理,明确提出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增强经费分配的

科学性,在高校试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公办高校总会计师由政府委派,这也比照了国际通行做法,目的就是要强化制度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让

高等教育领域公共资源配置在阳光下运行。还有国家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高等学校既是优质资源普及共享的受益者,更是优质资源开发和应用的主要参与者,势必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规划纲要》准备在今后三年启动实施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中,涉及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项目内容也有不少。如果组织领导和措施配套能够很好到位,相信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定会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再创新的辉煌。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及高等学校的发展特色(2009-08-26 11:39:21转载 标签: 政治 留学 中国高等教育 海斯 杂谈 分类:平民看教育 大学是时代的产物。现代大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其职能和作用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形成,以信息科技和生命科技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网络技术正在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交流方式发生重大的变化,对在各领域工作的人员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所有这些都必将影响到大学的存在和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从1999年大学开始扩大招生后,至2003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382万人,比上一年增长19%;研究生招生约26,9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4%。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1900万人,其毛入学率达到17%,①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截止到2002年底中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472所,其中本科院校630所,高等职业和专科院校842所,成人高校610所。能够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270多所;能够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230多所;能够授予学士学位的大学100多所。在近年中国实施的高等教育工程项目中,有95所大学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有35所大学进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985工程”。在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中,有56所经批准设有研究生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面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巨大的人口压力,国民的整体素质不高,生态环境恶化,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可持续发展等等,如何确定21世纪中国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战略选择,如何在发展中形成大学的特色就成为摆在中国高等教育界面前的一个急需回答的问题。

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我们认为在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应是: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

质的创新性人才;使大学成为进行高水平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大学将于社会建立更为广泛的联系,服务于社会,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承担更为重要的责任;同时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中,确保文化的多样性,使大学真正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 在21世纪,知识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是拥有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哈佛大学荣誉校长Rudenstine指出:“地球上最稀缺的资源是经过人文教育和创新性培训的智力资源。当智力资源对社会的发展比其他资源所起的作用更重要时,智力资源的稀缺性就会表现得尤其明显。”②因此,培养和造就大批掌握高科技和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保证知识转变为直接生产力,促使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而这也是21世纪中国大学的根本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转变人才观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牛津大学校长Lucas说:“大学存在的更高价值是为了探究真理,发现和认识真理,从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③为此,我们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知识,技能和研究问题的习惯,这样他们将会终其一生不断地追求学问,领导社会向前发展。”④ 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大学的专业划分过细,学生学习的专业过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培养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和创造性,人文教育与实践环节偏弱的弊端依然存在。因此,必须根据人才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二)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是大学的生命线,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是21世纪大学的历史使命之一。21世纪的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应该既是高水平的教学中心,又是高水平,有影响的研究中心。美国波士顿学院的 Altbach教授指出:“每一个国家都需要有一些大学从事相关学科领域的世界级的研究或至少能够解释其它国家所做的研究。支持研究性大学的建立既不容易也不便宜,但却是必要的,因为研究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经济的中心。更进一步讲,只有大学才能够从事基础研究,因为这需要长期的责任和资源,这是工业所不能支持的。”⑤中国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期教育与科研脱节,在很长时间

里,中国的科研活动主要集中于国立科研院所中。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学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以上的项目,50%左右的重点项目,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的项目也在30%以上。高等学校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已占全国论文总量的60%以上。

上述数字说明高等学校已经成为中国科研方面,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的一支生力军。大学,特别是一批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中国知识体系创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提供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 大学产生与社会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推动着大学的变革与发展。从19世纪大学的科学研究来看,它们在发展科学知识中所做的贡献,直接的或主要的是在“纯学术”方面,充满着浓郁的理性主义色彩。正是因为过分追求纯学术研究,使他们成了自我封闭的象牙塔,限制了大学的社会作用的发挥。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首先是在美国产生的。威斯康辛大学将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明朗化了。1904年,范,海斯就任大学校长后,他把大学的社会服务向前推进了一步。范,海斯明确提出:“教学,科研,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服务应该成为大学的唯一理想”。⑥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在20世纪明确之后,不但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且在不断的增强。从新世纪开始,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中国的高等学校,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发挥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的报告《21世纪的高等教育:挑战与任务》中说:“知识的发展促进技术的创新,而技术的创新又能够调整就业结构,并在某些原有的领域或新领域增加和创造需求。与此同时,减少或取消某些领域和某些传统职业的需求”。中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型教育阶段转变,社会要求大学培养各方面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为此,大学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在这方面,大学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充分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等现代高技术手段,大力开展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大学要紧紧抓住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研究,为国家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成果;考虑到中国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大学应加强为地方服

务,特别是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提供科技成果和咨询服务。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是21世纪大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要求高等学校在开展教学和科研的同时,必须强化知识和技术创新,主动培植高新技术,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果转化机制。中国的大学还应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

自身的利益。但这并意味着大学应去办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学应通过产学研结合以及科技园发挥作用。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大学将进一步调整科研方向,使学校的教学,科研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四)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使大学真正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现代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地球已变得越来越小,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开拓国际交流渠道,广泛开展大学之间的国际合作,就成了21世纪大学顺利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中国的大学,应该自觉地面向世界,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密切关注并及时吸收国际先进的科技教育成果,大力加强和支持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之间的国际往来,实现各国高等教育的资源共享。东西方教育体系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点和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地认识和利用不同的教育系统及其所代表的文化传统,我们就有希望在新世纪找到提高全球大学教育水准的新思路,新方法,促进本国和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这种广泛的国际合作将使大学真正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实践证明,大学在推动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证明了这种相互理解的重要性。同时,作为政府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大学要认真研究世界多级化,经济全球化等重大国际问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今天的大学也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全球化的眼光,而国际交流和合作对于扩大大学生的视野是非常重要的。

(五)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目标定位的因素 综上所述,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高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但又孕育着极好的发展机会。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体制的转轨,使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

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都对大学的功能和使命,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信息化的推进,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研究的信息化校园平台正在形成。借助于这样一个校园的平台,学习者将从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培养独立主动获取,加工,利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大学将大大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效率,加

快知识传播的速度,扩大知识传播的范围;大学内部的教学科研资源与社会资源将实现高度的整合,更加紧密地与社会结合在一起,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大学。这样的大学校园建设必将带来一场大学的革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的需求必将更加多样化,这就决定了我们决不能以一种模式办学,国家应在宏观层次上引导建立合理的分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类学校都有自己合适的定位,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

二、中国高等学校的定位与办学特色 在研究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之后,我们从微观的角度即学校定位的角度研究一下中国高等教育。学校的定位应当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即高等学校定位的含义是指学校向社会提供劳务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其劳务的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从人才培养方面,由于社会需求不同,则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素质结构不同;从承担的科学研究方面,其科学研究可以分成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技术;而承担的社会服务方面则包括传播知识,和企业,公共部门合作解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而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所以,每所高校承担的任务,服务的类型和范围不同,其定位也就不同。

(一)高等学校定位分类的原则 90年代之后,中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行过程中,不仅仅是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学校的类型也趋于多样化,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模式和特色。一所大学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什么位置,扮演什么角色,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等,都需要有一个准确的目标定位。具体的大学定位,可以从多个角度,多种层面出发。但必须遵循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的条件,确定学校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定位。下面是中国教育界提出的主要分类原则。

1、按学科结构分类: 18世纪之前,高等教育机构基本上只有大学一种组织形式,高等学校就是大学;但是从19

世纪开始,欧洲高等教育机构从单一的大学组织形式大量分化出单科学院和应用型高等专科学校。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学的院系调整,也是按学科分类的组织形式进行的,所以至今中国仍沿袭这种结构体系,将高等学校分为综合性大学与多科性大学,单科性专业学院与应用型专科学校等。

2、按行政隶属关系分类:在高等学校结构调整之前,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将中国高等学校划分为部委属高校,省属

高校和地方高校。部委属高校面向全国招生,面向全国分配;部委属高校虽然也是面向全国招生和分配,但主要是面向其对口的行业;地方高校一般是按其所在地区招生和分配。

3、按办学主体分类:根据办学经费来源和举办主体划分,包括国家主办的高校和公有民办的独立学院以及民办高校。目前中国的民办高校主要是适应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而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以本科和专科职业教育为主。

4、按人才培养目标分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将高等学校可分为精英型,精英—大众并存型,大众型三种类型,或研究型,通识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等类型。

5、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认定的办学水平分类: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划分结果,旨在便于利用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重点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发展。1954—1979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共确立9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提出,1995年开始实施的“211工程”项目,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旨在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首先重点建设2所高等学校,使其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上,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际上确立较高的声誉和地位;此外,建设7所国际知名,并在某些学科达到世界水平的大学。其次,是着重提高和改善25所左右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密切相关,重点学科比较集中,承担较多公共服务体系的任务的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使其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显著提高,一些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并在高等学校中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正是在上述原则基础上,我们参照了国际上的大学分类标准,对中国的高等学校进行一下定位。

(二)高等学校的定位及办学特色 在中国国内对大学的定位有各种分类原则,我们主要根据现在较为通行的大学层次划分,即相应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科技开发等方面具有的现实或潜在的能量级别,将中国1400所高等学校划分成四种类型。⑦

1、研究型大学 我们这里所讲的研究型大学是指设有研究生院的高

校和部分虽然没有设置研究生院但能够授予较多博士学位的高校,其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在1:2,5左右。这类大学数量大概有 90所左右,它相当于美国的研究I型大学,约占中国本科大学的14,29%。这样的大学,主要是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是民族优秀文

化与世界先进文明进行交流借鉴的桥梁。这类大学的目标要更多地体现在学术追求和学术影响力,更多地体现在围绕国家的目标培养一批拔尖创新性人才和产出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最终实现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

2、教学科研型大学 这类大学主要是指大部分能够授予博士但数量相对教少的高校和能够授予硕士学位的高校,其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大于1:3。其中能够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相当于美国的研究II型大学。在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教学科研型大学正好处于中间层次,起着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从数量上看这类学校有410所左右,约占本科院校的65,10%,是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其科学定位与良性发展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这类院校以教学工作为重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其中部分院校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这类院校往往发展历史较短,综合实力较弱,与研究型大学不具有可比性。从其发展的目标定位来看,其发展目标应是争创同类院校的一流水平,特别是是通过艰苦的努力,首先将争创国内同类院校的一流水平作为发展目标。从学科设置来看,该类院校往往不是学科门类很齐全的综合类大学,即使有些院校的学科比较综合,但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其学科的综合程度有限,其优势和特色集中在某些学科领域。从人才培养的规格来看,正如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高等教育的任务,即“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知识创新与知识贡献,促进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经济发展。”⑧

3、教学型大学 主要是指没有研究生教育,以培养本科生为根本任务的高校,数量大概有100多所。其中许多是近几年从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这些院校绝大部分布局在省会城市之外的中等城市,常常成为区域内唯一的大学,对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提

供智力保障与科技服务支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院校已经成为当地的教育和科研中心,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实力加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办学层次的提高不代表着办学水平的自然提升,由于这些新建院校的本科办学历史不长,历史积淀不多,知名度不高,生源及服务地区的辐射能力还很有限。如何面对变化的环境,妥善定位,办出特色,尽快实现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的转变,真正实现办学内涵的实质性提升,是摆在这类院校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在学校定位上应考虑地方特点和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当地重点培养各类合格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其基本定位应该是: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开放的,有特色的“教学型”高校。少部分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办学条件特别突出的学校应在此基础上逐步向高水平学校发展。所以,这类学校的办学须立足于本科教育为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本科意识为先导,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加强教学设施和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解放思想,苦练内功,在教学改革上有新突破,师资队伍建设上有新提高,教学基本建设上有新发展,教学管理上有新面貌,着力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4、高职高专院校 高等专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一般被统称为高职高专教育。目前中国共有此类学校842所,在学校学生总数为876,4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的55%和在学校学生数的54,4%。积极发展高职高专教育,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因为,它不仅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而且能够为当地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实用性人才。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全国各地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社区学院,努力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逐步向一些有条件的地极城市延伸,改变了一些中心城市缺少高等学校的状况。高职高专教育的迅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是因为人民群众普遍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 的旺盛需求,一方面也是因为高职高专教育本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其主

要特点在于:一是多样性,多功能办学,能够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二是地方性,能够满足社区需要,成为地方文化教育中心;三是灵活性,办学形式灵活多样,能够方便人们就学需要;四是职业性,直接面向职业岗位,培养应用性人才;五是市场性,以市场调节为导向,反映灵敏;六是大容量,能够普遍容纳大量适龄青年入学,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长贡献最大,可以满足社会的旺盛需求。

三、21世纪中国大学的定位与发展特色 在21世纪前半叶,中国高等教育要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对现有的大学进行准确定位,并使一部分大学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进

入世界先进行列,就必须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制定有利与促进中国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机制和发展战略。发挥各个高校的优势和特色,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1、大学办学特色与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这两者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也就是说,“一流大学”必须是在相同的某一比较范围内的所有大学(至少是同类型大学)中综合指标名列前茅的大学,而一些大学并不一定是综合指标名列前茅,却同样可以办出自己的特色。如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开放大学,日本的专门学校,都不能说是一流大学,但都办得很有特色。也就是说,凡是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知名国内一流大学,都具有一定办学特色,但不是所有具有一定办学特色的大学都是世界一流或国内一流大学。

2、大学办学特色与一流大学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即大学“一流”具有一元性特征,而大学“特色”具有多元性特征。一流大学是在特定比较范围内,在同一评价指标体系中呈现为具有一流办学理念,一流科研成果,一流师资队伍,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学质量,一流学校形象,一流办学设施,一流学生的大学;而办学特色却可以因校而异,不具备完全可比性。如以校风为例,北京大学提倡“兼容并包”,有“民主”,“自由”之风;清华大学提倡“厚得载物”,有“严谨”,“认真”之风;南开大学提倡“允公允能”,有“开拓”,“活泼”之风。这些大学可以说是各有特色,但确不能用某种评估指标来测定谁是“一流”,谁不是“一流”。所以“大学办学特色”与“创办一流大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大学办学规模与办学特色的关系。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办学规模与办学特色不是呈正相关的关系,世界一流大学中没有哪一所是因为规模大,学生及教师多而著名的,而质量高才是这些大学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美国大学排名在前一二十名的一流大学多

是规模较小的私立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加洲理工学院等。而一些学校规模很大,招收的学生很多,却不一定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如日本的日本大学,学生数量近10万之多,堪称日本最大的大学,但人们并不知道它有什么明显的办学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北方的南开大学和南方的厦门大学,被公认为是中国私立大学的成功典范,享誉海内外。当时南开大学的学生数量一直保持在几百人,不以扩招学生求发展,教师规模也很小;厦门大学的规模也不大,但它却被称为“闽南最高学府”,他们的成功都不在于规模,而在于其办学质量与特色。

4、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大学办学特色的关系。大学的

学科齐全与否与大学是否有特色也不是直接正相关的关系。有些学校学科办得比较齐全,但是如果都办得平平庸庸,在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方面没有特别出色的表现,不但难称“一流”,也很难称其有特色。所以在中国,大学一味追求学校的大而全,无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相反,一些大学不追求学科齐全,却办得很有特色。在这方面典型的有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的沃里克学院。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学科专业不一定齐全,但是特色鲜明,质量上乘,世界一流。

5、大学办学特色与大学的发展战略。如上所述,在中国的大学关注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的大学领导及学者,多数将大学办学特色作为在竞争中求生存的手段和工具。如有的学者明确认为:“特色是学校继续生存的前提,没有特色的学校常常处于“破产”的危险之中。”所有这些显然是把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作为工具理性和生存战略对待的。在竞争中求生存,这是正常的和无可厚非的。但是大学的生存只是前提,不是目的。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不可急功近利,大学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不是靠短期行为一蹴而就的,他不是学校面临生存危机时的救命稻草。在21世纪时,中国的大学要形成的自己的办学特色,创办若干所一流大学,首先要处理好的就是大学办学特色和大学发展战略的关系。而正确定位,内涵发展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

第二篇: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

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扩招以后形势的判断各不相同,但是要从基本面上来看,改革开放前20年,高等教育发展是相对比较平缓稳步的,从1999年扩招以来,整个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是非常显著的,从原来不到700万人的规模,现在已经增加到了2979万人。2005年前后,我国超过了美国,在整个总规模上居于世界第一。毛入学率也从原来的不到10%增加到24.2%,进入了国际上公认的大众化阶段。这个期间,我国初步形成了若干所能够有条件向世界一流冲击的高水平大学,一批重点学科,培育了一大批前沿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每年高校输送的毕业生从原来不到百万现在已经达到了六百多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对高校扩招以来这样一个形势,需要一个客观的估计,正是因为扩招,才使得数以千万计的适龄青年能够由此获得进修深造的机会,从而改变一生,才使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能够在人才资源方面显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扩招以后毕业生正在成为各行各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当中的业务骨干,比如“嫦娥一号”工程有上万名科技人员在30岁以下,如果没有扩招就不可能有这么充足的人才供给能力。其实当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时候别的国家也没有闲着,他们也在增加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很多欧美国家从原来的大众化阶段进入到普及化阶段,也就是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50%,我国扩招以后在世界毛入学率方面的排位也就是上升10位左右,原来就是七十、八十位,现在也就是七十位,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同世界水平的差距。相应地,如果我们不扩招,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也会受到不小影响。如何看待高等教育2020年事业发展目标

从全局上来看,在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求,特别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规划纲要》提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将从2900多万增加到355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20-50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会从现在不到10%提高到20%。应该说,这些目标体

现了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达到一个高位平台后稳步增长的趋势。

从规模增长看,我国从2002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到2009年的7年间,宽口径规模年均增长率为9%以上,后期增幅已有放缓,比如2009年比上年增加也就是2.48%,所以按照专家组的预测,到2020年前只需要每年增加1.6%,平均每年增长50万人就可以达到未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因为考虑到各行各业对专门人才的紧迫现象,考虑到学龄青年受教育的迫切愿望。所以纲要了提出40%这样一个目标。

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

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刚才已经说了,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

已经不是重点,最大的重点就是我们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为此,《规划纲要》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从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出发,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特别提出,这也是第一次提出要创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二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对加强高校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明确了政策方向,特别针对科研领域当中的体制性障碍,要求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和教育的资源共享。大家注意到,这回不仅是科研的资源要共享,而且我们将来产学研的教育资源也要深度的合作和共享。三要牢固树立高等学校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求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

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要切实保障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必须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我国现代化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区域的差异性是世界上不多见的,很难沿用学术学科评价的单一尺子来衡量所有高校。为此,《规划纲要》的文本也明确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这里面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国家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创新,建成一批

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这里不光包括本科的大学和学院,也包括高职高专的学院,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且要引导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包括支持地方或行业背景高校建设优势重点学科,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等结构,这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重点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鼓励东部高等教育率先发展,也就是说让高校既能够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苦练内功,还要面向现代化

建设需求办出特色,这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打造高质量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何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加强政策措施保障

在《规划纲要》的第三部分已经全面谋划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新方向,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涉及到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可以列举出一系列新的改革切入点和政策措施亮点,比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等,都需要在各类高等学校师生中形成更为广泛的共识和共同的自觉的行动。相比中小学而言,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重点也是高等学校,关键在于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包括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等等。与此相关,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说到底,是整个改革的牛鼻子,就是要理顺政府怎么办教育管教育,学校怎么依据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引导自主办学等关系,许多都是当前社会上关注和热议的问题,相

关的因素也很复杂,表现出“深水区”改革的典型特点。

同时,要实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完成好各项发展任务,没有必要的经费支持和良好的制度安排是根本不行的,必须在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政策措施保障方面迈开新的步伐。《规划纲要》的第四部分保障措施,特别提出要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在经费方面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加强经费管理,明确提出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增强经费分配的科学性,在高校实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公办高校总会计师由政府委派,这也是比照国际通行做法,目的就是要强化制度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让高等教育领域公共资源配置在阳光下运行。还有国家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高等学校既是优质资源普及共享的收益者,更是优质资源开发和应用的主要参与者,势必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规划纲要》准备在今后三年启动实施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中,涉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和改革的项目内容也有不少。如果组织领导和措施配套能够很好到位,相信我国高等教育的事业定

为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再创新的辉煌。

第三篇:十二五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

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

中国高等教育将把提高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更加关注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更加关注培养模式创新和体制改革,更加关注质量保障评估的制度建设。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深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育观念上,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更加注重科学精神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在制度建设上,要依法明确政府管理高等学校职责,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学校更好地培养人才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人才需要的契合度。为全面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已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即将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将同科技规划、人才规划一起,形成科技、人才、教育相互协调、共同支撑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我们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明确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的责任,努力解决好人才培养供需脱节问题。

三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成长的终身学习体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 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4%。我们要继续强化政府在高等教育投入上的责任,鼓励社会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完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大学。在继续加强一流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我们将加强对地方高等教育的指导,加大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快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权责。

我们把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举措,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步伐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我们欢迎境外知名大学及企业到中国合作设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机构或项目,争取办好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大批中外合作项目,欢迎更多的世界一流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教育管理工作。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各类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为人类教育事业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高水平大学是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中坚力量。今天,国内外知名大学校长齐聚论坛,共析高等教育宏观形势,共商合作发展大计,这将是一个相互启迪、多方受益的过程。

此时此刻,我想起公元14世纪明代诗人高启,他在南京登雨花台远眺长江留下一段名句,“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让我们凝聚共识,务实合作,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更好发展和人类文明更大进步做出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第四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九项建议学习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面向大众的教育和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的层次和发展规模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

高等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它肩负着发现和传播最新知识、造就会学习的人才、创立新思想、引领社会风气的重任。大学是开展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经过最近10多年的建设,我国大学的硬件设施比许多国际一流大学还好,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但是,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离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些差距,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过去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在追求学生数量和办学规模时没能保证质量;在大规模扩大教师队伍时产生一些不符合职称条件的教师;在追求学术论文成果时出现片面追求数量甚至少数人学术造假等问题。此外,经济发展加大了贫富差距,贫穷学生上不起学等问题也日益凸现。

温家宝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文中对制定我国至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了高屋建瓴、全面精辟的论述,提出了中长期教育规划的指导思想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要求全社会高度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第一个教育规划,充分发扬民主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根据温家宝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提出的要求,笔者对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九条建议。仅供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参考。

建立常设性学术评估管理机构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处于高速发展期,高校存在人治高于机构和制度,规章制度不完善,甚至有规章制度不能很好执行。管理人员官员意识浓厚,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不少管理人员持有为上级办事态度,对学校教师和学生主体,在常规事务上拖拉低效,对新生事务消极、被动或不作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管理部门更加彻底的管理、约束、规范、引导和培训。

政府加强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保证教学质量,而不是约束大学提出的合理发展需求;应该鼓励多样化办学,大学办出特色,而不是让每个大学都追求“大而全”,千篇一律。管理是为了更有效地推动高质量办学,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是为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更加健康地发展。显然,不论是政府还是高校本身都应该树立“管理是服务”的意识。

大学是在管理层服务、支撑下,开展高级专门的教育活动和学术研究的机构。其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学机构的理想模式是有优秀的管理层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研积极性,有优秀的教师和学生促进更好的大学管理。这个三方面的良性互动,有利于营造和谐发展、名师涌现、优秀毕业生云集的局面。大学办学的宗旨、目标和任务应该由教师和管理层共同制定。管理层的主要责任就是保障教学科研的顺利开展,从而达到出高质量人才的目的。衡量大学管理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教学与科研质量的高低。办学质量的高低是高等教育管理的目的,但需要通过学术评估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对管理方式和过程进行评估,与学术评估相似,在此不赘述)。

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一般通过各种教育评估或评审来完成。评审人员多从国内专家中挑选。为了加强学术(管理)评估,建议在教育部设立专门的评估机构,下设评估中心,构建评估专家库,特别建议吸收有经验的境外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作为候选人。对于一项评估任务,专门成立的评估机构负责搭建评估队伍,而事务性工作可以通过社会中介机构、专业学会或国际咨询机构来完成。

构建由国内外专家组成的评估队伍,有利于达到温家宝总理提出的“要坚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要求。邀请境外专家参与评估,优点是没有个人或单位的利益,可以更加客观。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员能够带进更加广阔的视野,有助于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对自己定位。其缺点是有些意见不一定符合国情,需要鉴别、挑选,因此对评估组织者提出更高要求。此外,我国管理层在筛选境外专家、联络沟通方面的力量比较薄弱,因此要增加工作量。

对于重大的个人成就(如教授提升、博士论文、优秀学者奖励等),重要的政府投入(如多校重复建设的重点学科、大型机构和大型设备投资的必要性)等,听取境外专家的意见,会提高评估的可信度、社会认可度,保证评估的标准,因此对教学科研质量的提高大有帮助。

长期评估应该通过用人市场的反响和同行认可度来衡量,小到一个毕业生的成就,大到一个专业或学科,甚至一所大学的综合办学水平。美国的国家研究院(nationalresearchcouncil)大约每左右对研究型大学进行专业评估,主要通过向大学索要所需材料,对科研管理者、主要的社会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和著名学者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数年的研究评估,公布研究型大学专业实力排名。

面向世界加大优秀教师和管理人才的招聘力度

“有水准的科技人才还少了些,就是那么薄薄的一层。像你们这些人一出国,国内就找不到什么高水准的人接替。”这是陈省身在回答吴德元提出“中国发展科技,除了钱以外,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时说出的一番话。

对人才的竞争自始至终都应该放到国

家发展的重要位置,是立国之本。事实上,国际上的人才竞争早已白热化。例如,进入21世纪,加拿大为了防止有高度创造力的教授流失到美国,实施主任教授的国策,通过高薪和配备助手的方式在全国聘任主任教授。

1978年以来,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大规模派遣留学生计划得以贯彻实施。如今,已经全职回国的广大留学生对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我们派出的超过120多万留学生当中,仅有30余万人回国定居。还有约100万人滞留海外。上世纪90年代,国内流行这样一种说法,留学生不一定要回国发展,如果国内条件不成熟,留在国外同样可以为国服务。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留学人才需求的增加,国家陆续出台“春晖计划”、“百人计划”、“长江特聘教授计划”、“千人计划”等招徕海外留学人员。这充分表达了祖国对海外留学人员归国服务的殷切期待。但是,由于政策、待遇、同行排挤(国内国外都有)等原因,仍有一大批最优秀的人才要么回来后不能最后扎根,要么只是观望,根本就没有回国。

政府对高层次留学人员是欢迎的,大学和公司同样认识到其重要性,但是,在资金支持、管理人员选拔方面,国外回国的高层次人才还是遇到不少困难。其实,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从总体上看,不管高层次的人才回来多少,时间多长,对国家都是有利的。有些技术和技巧,往往是国内摸索很长时间无法解决的,国外的工程师、研究人员回来很短时间就能解决。这种“捅破窗户纸”的作用无时无刻不在暂时回国的海外留学人员访问过程中发生着。其实,两国跨职的现象不只是在我国留学生当中存在,别的国家之间也有。但是,我国目前这种领着外国薪金在国内工作很长时间的留学人员,应该是世界上最多的。这充分显示了我国文化的凝聚力。

国家应该大张旗鼓地宣传、欢迎这些短期回国的留学人员参与到各项工作中。珍惜他们在国内取得的成果,培养的人才,拉动的产业等。因此,建议国家加大对能够在国内工作一定时间,能够建立研究或技术开发小组的海外留学人员的支持力度。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划出海外留学人员特别支持资金,加强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的事业支持力度。对这类资金的评审工作聘请海外学者进行专门会议评审。

此外,我们国家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我国应该学习美国,把吸纳外国优秀人才的工作逐步做好。建议国家大力支持吸引优秀的外国科学技术人员到中国工作。对此,我有两条建议:一是给予他们在科研支持和工作环境上一视同仁的国民待遇。对他们的生活适当按照他们的习惯增加照顾。二是加大外国来华留学的学科范围,我国自古就是周边外国人留学的热土,为国家发展和多民族交融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敞开科学技术领域的留学工作,既帮助其他国家培养人才,培育友谊,顺畅国际交流,又可以挑选愿意留下的外国人继续在我国工作,成为我国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人才资源。

虽然科学与技术门类繁多,少数基础科学天才的出现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技术员、工程师的大量培养和产生不是偶然的。在我国,要避免重科学轻技术或工程师的现象,我们国家更需要技术员和工程师。美国硅谷的奇迹主要不是科学家创造的,而是熟悉市场的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工程师共同创造的。在生物技术的发展上,要成为出色的科学家,首先必须是一个优秀的生物实验员、工程师,下一步才能实现自己的奇思妙想。必须认识到对国民经济建设能够较快起作用的是企业管理和工程与技术学科。我们虽然能够较容易地通过阅读科学刊物和国际合作与交流获得最新的基础科学发现和理论方法进步的知识,但是关键技术的窍门很难通过书本知识来获得。因此,不惜代价吸引、招聘掌握关键技术的工程技术和实验技术人员,不但要把他们招聘到企业当中,还要把他们充实到高等教育的教师队伍当中。而后者显得更为迫切。国家在吸引顶端科技和工程人才方面,应该从社会环境改善、政策与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更多尝试,从试点抓起,探索与总结吸引人才、建设和谐高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的体制与机制。

对新学科设置的具体建议

目前,一些过时的专业学位更改和新的专业学位设置较慢。这不利于大学凝聚力量创办新学科,颁授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专业学位。根据笔者个人的经历和经验,建议尽快创建下面几个新的交叉性学科。

1.乡村环境保护与公众健康。我国“三农”问题是国家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设施和治理集中在城市。有研究表明我国空气和水质污染超过50%源自乡村。例如,在化肥和农药市场大力推销的作用下,农民超量施用比较普遍,既造成了富营养化破坏了水环境,又危害农民健康。如何从农村生产活动源头防范对环境的破坏和公众健康影响,如何修复已经破坏的环境,需要大量的人才。建议国家在乡镇一级设立一个环境保护员,像促进农业生产设立技术推广员一样,他们的职责是在广大农村指导环境保护和防止环境破坏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建立乡镇环境保护员,需要综合多学科知识。如果国家采纳建设这样一只“绿色军队”的建议,我国需要3万~4万乡村环境保护员。由于一个大学生工作的年数大致在30~40年之间,按照正常退休轮替,每年需要培养(增补)1000名这样的专业毕业生。如果要迅速建成这样一只“绿色军队”,要么通过职业培训,要么通过更大规模的专业教育。

2.职业公共卫生与法律保障。随着我国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从事我国以前没有的职业,由于要雇佣的工人较多,每种职业都有相关的职业公共卫生问题。进入中国的外国企业迫切需要雇佣这样既对我国职业卫生相关管理、法律、医疗保障等都熟悉,又能够辅助外国公司合法开办工厂,保护工人健康和雇主的利益的这样一类专业人士。按照在我国不断增加的外企规模,对这类服务需求也很大。建议在教育规划中有所考虑。

3.地球系统科学(earthsystemscience):针对地球系统多圈层交互作用开展研究与认知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科学。它不同于任何一个传统的地学学科,因为那些学科都是针对地球的某一部分专门研究和认知的。自从1987年美国国家宇航局为了对全球变化研究提供学科支撑而带头提出这个科学概念以来,美国数所大学兴办了地球系统科学多交叉研究中心或研究所,有的大学还设立了相关的专业或系,颁授地球系统科学本科和研究生学位。国外大学这种自主的灵活性,似乎在我国目前还做不到。往往为一个名字,大家可以争论不休。尽管这个名称反映了地学多学科交叉的必然趋势,但是还没有完成学科设置,因此没有办法名正言顺地招生。尽管如此,南京大学创建了“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在徐冠华先生的倡议下,北京师范大学创办了“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创立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积极建设这个学科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为不论是我国未来自身的发展还是世界人口和经济的发展都会进一步加深对资源的高度依赖,并加剧对环境破坏。未来几十年世界和平的前提,是世界主要国家之间能够妥善处理好全球资源再分配和减缓环境恶化的问题。否则,战争和区域冲突不可避免。因此,我国必须重视过去50年来全球已经出现的资源和环境危机。开展危机意识的教育,使国民了解这些危机的潜在后果。

对地方和私人参与办学的建议

我国省、市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断增加,过去一般以省市政府工作备忘录的形式签署对高等教育的配套支持。建议地方政府对国家(教育部)管理的高校的支持列入地方财政的常规支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最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经费不受到单一的国家财政变化的制约。国家直属的高等学校一般聚集着我国最多的优秀教学和科研人才,吸引着最好的生源。富裕的地方政府没有理由以这些学校应该由国家支持为借口,把经费重点用于非国家直属的地方性高等学校。这是对我国最好的高等教育“釜底抽薪”的做法。高等教育的发展一定得分清层次,对高层次的高校要给予重点财政支持。

由于我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10~20年后我国教育事业将高度发达。国家投入会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高。同时,企业和私人办教育的事业将更加兴旺。目前大学募集社会捐助的力量比较薄弱。筹集捐助的渠道主要集中在大的公司。建议大力吸收国外著名私立大学募集社会和私人赞助的经验,使高等教育的发展得到更加广泛的社会支持。

鼓励科研院所与大学联合办学

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是学科不断深化和渗透交叉,而后者又是前者的动力和新理论和新方法的源泉。所以学科交叉十分重要。中国科学院和其他专业部委下设的研究院(如农科院、环科院、林科院等)主要是按专业办所,因此具有专业深化的优势。大学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解决人类发展面对的全球变化、资源(能源)匮乏、环境恶化等难题,需要深入的专业化,更需要大跨度学科交叉。在这方面大学具有优势。如果,国家的科研院所能够和大学联合办学,就能既发挥专业深化的优势又利用学科交叉的优势,因此能够相得益彰。我国的国立研究所与大学合作,可以通过鼓励本科生到研究所兼职或实习,鼓励研究员开设一定数量的本科教学等,使大学生较早地接触专业研究,能够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也有利于改善国立研究所的研究生的生源,更好地选拔未来的科学研究后备人才。

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建议

我国高等教育的优势在于政府主导,举国之力办教育。这有效率优势,但这种行政指导和快速的投入方式如果不能建立在经过充分思考而产生的稳妥可行的规划上,就会流于形式,造成大的资源浪费。国家经费增加很快,又要求必须在短时间内花掉,往往从计划到经费花完在一年以内。而大学在被通知报经费申请计划之前根本没有任何调研和准备,因此,很多计划费用落实到大学时,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因此,也不能发挥应发挥的重要作用。如果这个问题能够得以解决,对发挥举国办学的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同样重要的是学校自身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还要制定既不随行政领导变动而改变,又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学校的规划必须切实可行,不是随意的、临时的。此外还要处理好学校规划与国家的中长期规划的关系,使国家教育规划通过各个学校的规划得到贯彻落实。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认为钱学森对温家宝总理的上述谈话,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提出的批评。

我国高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大学的行政层,即校级领导和中层管理部门。我国高校的管理本来就比其他国家复杂。在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之上还有我国特有的政治管理。目前提高管理水平的做法是选择高校管理人员到国外培训。事实上,要创办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虽然需要了解国际通行的办法,但是更需要研究制定符合我们自己的管理办法。因此,建议邀请国内外擅长教育管理的人员在高校中不断开展岗位培训,甚至参与我国高校管理。对新聘任的管理人员,需要严格的上岗培训。有了优秀的管理队伍,加上明确的分工协作,才能对大学的运行进行有效管理。

有人把高校管理落后的根源归结到大学管理层由上级任命上。这有一定的道理。一个只关注和服从上级意志的官员,一般不能发挥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解决的办法主要应该采取服务对象代表选举行政管理负责人的办法。这是个迫切需要尝试解决的管理体制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素质的建议

教育的成败在于教师的水平高低。一个学校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肩负着传授最新知识、发现新知识、服务社会三重任务。教育型大学的教师对科研任务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但教书任务更重。

我国的大学正处于快速扩张期,因此,许多大学没有定格,都希望做研究型大学要做的事。近年来,一般大学不满足于现状,纷纷追求升格、申请硕士点、博士点。这都是目前大学定位不明确所造成的。要升格,就得有一定数量的教授,所以,近些年我国教授数量猛增。伴随这一过程的其他弊端也纷纷呈现,如学术造假,不以学术标准作为职称提升的唯一标准,以多的教学工作量、争取到多的科研经费替代学术成果。许多博士生导师自己还没有完全弄通做学问的套路,也没有努力钻研学问的积极性。因此,科学研究能力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种不良状况在我国比较普遍。

我们教师队伍的发展必须两手抓:一手严格依靠评估杠杆,推动教师队伍自身的成长;另一手就是采取积极措施面向国际市场不惜代价不分国别和人种广纳贤才。评估必须坚持学术唯一的标准。一个人争取项目的多少不能作为大学教授的衡量指标。否则,指挥棒误导只能形成一堆坐拥研究经费的“承包商”。不能从根本上建立和推动我国学术标准的建立和提高。梁启超曾在推荐没有国外学位的游学人员——国学大师陈寅恪时这样评价他,说自己的等身著作不如陈寅恪一篇论文。可见人人心中都有衡量学术质量的一杆秤。只是需要通过建立合理的机制唤起学术界的公正风气。特别需要没有利益冲突的第三者参与评估。

对于“承包商”式的学科带头人,建议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科研项目经费与课题负责人工资脱钩,解除科研课题提成,实行科研岗位工资定岗工资制,打入预算,实行财政直接拨款,严格管理执行。目前,国家科研项目人头费太低,随着科研人员工资的提高,人头费在整个项目中所占的比例应该逐步增加。目前,我国合理的人员费比例应该高于项目经费的50%。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平均科研经费支持力度太低。但是我国的科研成果主要产生于这些大学。因此,国家应该大大加强教育界的科研经费投入。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建议

研究生教育是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不同,其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早在10多年前,徐冠华先生就指出:“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研究所或实验室,国家造就和培养一个尖子人才是在培养和造就成千上万个中学生、大学生的基础之上获得的。”很显然,丢失一个尖子人才,从人才培养的费用上也损失巨大。研究生教育的成败关乎中国教育未来的根基与命运。

我国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大部分是研究生或刚毕业的年轻学者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这些人是将来我国科研的主力也是大学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但是,总体上看我国研究生的质量相对比较低。主观能动性差,基本没有自己确立研究方向,主动按兴趣开展研究的能力。例如,美国大学的研究生,找到相关的教授会提出“我想做……”而我国研究生则绝大多数提出“老师您要我选什么课?您要我做什么?”等问题。这类问题往往贯穿于研究课题的全过程。有些老师也习惯于支使学生,把学生和年轻科研人员当成“奴隶”。很多研究生成了按照既定路线(不管对错)完成课题任务的工人。缺乏基本的批评、分析、比较、选择、反复检验各种假设、形成理论的能力。因此,国外的教授在接收国内毕业的博士做博士后的时候,经常感到他们多是比较熟悉某种技术的工人,没有多少研究能力。有一个在国内最好的大学的生物系学习的博士,到了美国高校的实验室,曾经当着出访美国的科教界某领导的面声称自己国内的学习不如在国外实验室学习4个月。加州大学的生物学教授普遍反映国内出来做博士后的研究人员到他们实验室,基本上需要从头培养。

针对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国内有些导师采取延长毕业时间的方式。研究生培养时间不要一刀切是合理的。但是,由于国内有些导师不具备指导研究生的能力,即使延长学制也起不了多少作用。我国研究生培养水平存在的关键问题还是出在研究生导师的水平上。不能只靠国内研究生导师的力量改变这一局面。建议对研究生教育采取“宽进严出”的做法。这样既帮助克服国家就业困难,又满足指导教师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还能给大量热爱研究事业的青年人提供机会,这是共赢的事。建议不要对研究生研究年限作太多限制。在加州大学,文科研究生平均毕业时间为6~8年,理科5~7年。只要对研究生毕业论文进行严格保密的外审,要求像国际杂志评审论文一样修改,直到通过为止。或者规定博士研究生必须完成几篇经过严格国际审查通过的杂志论文,才能准许毕业。只要严格把住毕业关,就一定能提高我国研究生的质量和水平。

改进评奖方式

我国的各种评估、评审、评奖门类众多,如实验室评估、重点学科评估、“863”、“973”、科技支撑项目等立项评估、中期评估、评估、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校级/国家级优秀教师、校级/省级/国家级优秀毕业生、各种科技奖励等等,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多。同一件事情,单位要评审、上级主管要评审、国家还要评审。科研人员疲于应付各级评审,也浪费了评委们大量本可以用于学术研究的时间。而这里多数评估是国家行政部门主导的。

每种评估都有一定的合理初衷,但是不一定能达到预想的目的。由于各类评估、评审、评奖常常是同一组“运动员”和同一群“裁判员”,而且要经过报材料—面上评—口头答辩等程序,弄得大家疲于应付。申请材料华而不实,空洞无物,评审者一般由已经不在科研第一线的人担任,由于对专业理解不深或没有精力顾及而提不出切中要害的评议意见。在评审会上就是数获奖次数和层次、数论文,再就是听报告做得好坏,根本没有时间看工作到底做得如何。

评审导向严重影响那些只能跟踪和模仿他人的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方向。非科研第一线的评审人员对具有独特学术思想和创新能力的人,往往不能从其项目建议上鉴明优劣,使非主流研究难于胜出。由于我国文化传统基于情面和裙带关系,在评审中仅从国内科研人员中找寻专家难于实现评审的公正和公平。

还有一种危险的认识,认为替单位出去汇报,能吹得让领导和评委高兴就好,会“忽悠”成了上级单位选拔所辖单位领导或代言人的条件。长此下去,势必助长浮夸、虚报和弄虚作假。据了解,国内不少评审是形式化的,不必要的。建议取消通过潜在获奖人答辩的评审形式。诺贝尔奖虽然没有获奖候选人的答辩,成果依据可能就是一篇科学论文,为什么会受到举世的认可和追捧?美国的国家科学奖章、各种学会优秀论文奖励,没有一个是靠答辩获得的。同样上到国际著名学府、下到国际著名的学科,没有一个是靠校长或系主任申请材料写得好、答辩好而享誉世界的。

我们国家教育和科学已经深入细致地发展到没法靠一批评委来决定优劣的程度了。评奖也得由活跃在教育或科研第一线的教师和科学家所组成的同行专家来承担。最好是国际同行来承担评议的任务。在美国和加拿大,专业学会的最佳论文奖励一般是科学研究最后的评定。一个3~4年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项目在美国或加拿大一旦立项,不会再有中间评审、项目结题鉴定、报奖等。大型课题一般每年单独或利用科学年会的机会召开项目会,以利于科学家们互通进展。一个项目开展得好坏由发表论文的质量,专利申报情况,他人对成果的使用情况来决定。

小结

我国发展高等教育一定要有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发展的视野。必须教育国民从自己做起,积极改变生活和生产方式以应对未来全球面临的人口膨胀、资源和能源枯竭、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等巨大挑战。大学的成败关键靠合理规划与管理。规划定位准确可行,管理到位,就能招聘到需要的合格教授。有了合格的师资,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我国未来接班人的质量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投入和政府的正确引导,需要大学管理层服务到位,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教师,这三者缺一不可。政府的资源投入和对管理者的监督是重要的保障,管理层树立对教师和学生的服务意识,保证学术评估质量——做好教师聘任评估和学生毕业评估至关重要。在教学与科研评估过程中,一定要逐步走向国际化。一定要努力把世界上最好的人才吸引到我国来工作,不能来工作,就多请他们参与我们的评估。

最后,我国大学创办与发展要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在此基础上,如果要建设一个具有世界先进的高等教育体制的大学或系科,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要建立一个由国际著名专家教授和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者组成的指导和评估小组,负责聘任教授和最高管理人员。我国短时间内仅用国内科技力量难于建立由国际级科研第一线学者组成的评审队伍。我们必须大量利用国外专家资源来完成这一任务——采纳国际通行的评估机制和手段;面向世界不分人种和国别招聘最好的教师,提供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待遇。按照国际惯例实施教师学年制(9~10个月)薪资,鼓励另外2~3个月的待遇通过项目申请来获得。每6个学年给予高校教师一年的学术休假待遇。给予每位新招聘的教师足够的启动经费(支持前2~3年的开张费用,不同学科不等)。

对每位招聘教师初期给予6年的试用期,对教师个人成绩在聘用第二年末进行中期评估,到第五年末进行是否永久聘用的评估。由上述指导小组负责组织评估。

给予每位教师稳定的经费支持。淡化项目竞争,突出人才竞争。

第五篇:十二五高等教育的任务

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大教学投入。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大力开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鼓励师生开展志愿服务。

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优化区域布局结构。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加大东部高校对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力度。

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和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鼓励学校优势学科面向世界,支持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国际科学计划,支持与境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

下载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教育中本科院校的建校历史不长,大多起步于1999年“扩招”后的公办高校吸收社会资......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一、教育体制改革的内涵 1.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包含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两部分。其中,教育机构包括教育管理机构和教育实施机构。教育管理机构主要指各......

    个人发展定位

    我自已常常在自我反思自已的能力,发展方向是否正确,现在做的是否有用 全面发展自已的能力(在不断提高自我的创新,学习能力): 开发能力(高级程序员),分析能力(系统分析员),设计能力(系统......

    浅谈我国农业的任务及发展全景

    浅谈我县农业的任务及发展全景 姜胜林 一、新阶段的目标方向 在农业上,我们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了许多农作物的过盛了。在人们看来,农民的收入,是农业......

    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

    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围绕“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与任务”这一主题作了专题报告。袁贵仁从世情、国情、社情、教情四个方......

    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作者:规划办 发表时间:2010-03-31 来源:规划办 阅读次数:343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政策评估研究室主任 杨银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

    独立学院-我国高等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性选择

    独立学院-我国高等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性选择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一些地方利用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吸引社会资金,进行了......

    “威斯康星理念”对我国高校发展定位的启示

    “威斯康星理念”对我国高校发展定位的启示 史玉丁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重庆北碚 400715)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以下简称高校)发展迅速,但是在学校发展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