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全日制本专科学籍管理条例

时间:2019-05-14 19:38: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大学全日制本专科学籍管理条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大学全日制本专科学籍管理条例》。

第一篇:山西大学全日制本专科学籍管理条例

山西大学全日制本专科学籍管理条例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8日 11:33 | 发布人:校长办公室

| 发布部门:校长办公室

| 阅读人数:31 字号: T | T

为适应教育、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健全并完善与高等学校招生和就业制度相适应、符合学生成长规律、有竞争机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注重基本素质修养、加强通识教育成分、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培育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实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及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特制订本学籍管理条例。

一、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第一条

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1、参加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相关教学资源;

2、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

3、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4、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达到学校毕业要求者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相关规定者获得学士学位证书;

5、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及同学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二条

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

2、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

3、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

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义务。

二、入学与注册

第三条

凡按照国家招生规定由我校录取的新生,须持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写信(以当地邮戳为准)并附原单位或街道、乡镇证明(因病需附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事先向学校教务处请假。假期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取消入学资格。

第四条

新生办理入学手续时填写的姓名、考号、年龄、籍贯等,均以山西大学录取通知书和报考高等学校时所填报有关材料为准,本人不得更改。

第五条

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学校按照招生规定进行政治、文化和健康复查。复查合格者,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属舞弊入学者,无论何时发现,均取消学籍,予以退回。对情节恶劣的,报请有关部门查究。

新生身体复查由校医院主办。对患有疾病不宜在校学习者,由本人向所在院系申请,经教务处批准,保留入学资格一学年,回家治疗,疗养期间不享受在校生和休学生待遇。保留入学资格期满,须在下学年按规定日期,向教务处送交入学申请和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经校医院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随新生就读。复查不合格或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的,取消入学资格。

新生报到后放弃入学资格,须由学生本人提交书面申请,经家长及所在院系签署意见后办理相关手续。第六条

新生入学后应进行学籍登记并办理学生证,学生证遗失或损坏可按有关规定申请补办或更换。

第七条

每学期开学时,学生本人应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和方式缴纳有关费用,然后持学生证到院系办公室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因故不能如期报到者,须履行请假手续,否则以旷课记;无故逾期两周未注册的,按自动退学处理。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的不予注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

第八条

学生转学、转专业、保留入学资格、休学、保留学籍、复学、留级、退学、结业、毕业时,须到教务处和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三、学

第九条

本科建筑学专业的学制为五年,其它本科专业的学制为四年。专科专业的学制为三年,学生可申请缩短或延长休业年限,但学习总年限最高为其专业学制年限增加两年,最低为其专业学制年限减少一年。第十条

学生欲提前毕业,须在第二学年末向所在院系提交申请书与提前修读计划,院系对其学习成绩和能力签署意见,报教务处审核,并经主管校长批准后执行。第十一条

学生确需延长修业期的,应向所在院系提交申请书与延长修业计划,经院系签署意见,报教务处审批后生效。学生应按所在年级专业的收费标准缴纳延长修业期的有关费用。

四、学分与学分绩点

第十二条

学分制内容包括学分、质量绩点和学分绩点等。学分用来衡量学生课程学习等教学环节所完成的量,作为学生毕结业或学籍异动的依据。学分绩点用来衡量学生课程学习的质,作为学生评优、推荐和学位授予的依据。

第十三条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单位,也是学生修读课程所需时间的反映。学分由理论教学学分和实践教学学分两部分组成。第十四条

学分的计算方法如下: 坞城校区:

1、理论教学

理论课:每18学时计1学分。

2、实践教学

实验课、公共体育课与计算机上机实践等每36学时计1学分; 毕业论文(设计):计10学分; 学年论文:计2学分; 毕业实习:计4学分;

其他实践教学环节:原则上每1—2周计1学分。大东关校区:

1、理论课、课程实验:每16学时计1学分,学分最小单位为0.5学分。

2、实践课(包括各类实习、设计、毕业论文);每周计1学分。第十五条

每门课程的学分绩点为该门课程学分与质量绩点之乘积,即一门课程的学分绩点=学分数×质量绩点。质量绩点分为9档,坞城校区:

60分以下,质量绩点为0; 60—64分,质量绩点为1; 65—69分,质量绩点为1.5;70—74分,质量绩点为2; 75—79分,质量绩点为2.5;80—84分,质量绩点为3; 85—89分,质量绩点为3.5;90—94分,质量绩点为4; 95—100分,质量绩点为4.5。大东关校区:

不及格(E)

60分以下,质量绩点为0;

及格(D)

60—64分,质量绩点为1;65—69分,质量绩点为1.5; 中(C)

70—74分,质量绩点为2;75—79分,质量绩点为2.5; 良(B)

80—84分,质量绩点为3;85—89分,质量绩点为3.5; 优(A)

90—94分,质量绩点为4;95—100分,质量绩点为4.5。补考成绩达60分或60分以上,其质量绩点为1。

学生在某段学习期间修读各门课程所得的学分绩点之和,即为该生在该段学习期间的总学分绩点。学生在某段修读期间所得总学分绩点除以同期应修课程的学分总和即为该段时期的平均学分绩点,即平均学分绩点=所修课程学分绩点之和÷同期应修课程学分之和。

五、人才培养方案构成

第十六条

人才培养方案由各院系负责制定,经教务处审核,报主管校长批准后执行,内容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学制与学分要求、学位授予、课程结构及比例、主要课程、教学进度表等。

第十七条

坞城校区,各专业毕业总学分要求原则上为180学分,大东关校区,各专业毕业总学分要求原则上为190学分,学分构成详见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十八条

人才培养方案构成。坞城校区:

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板块。理论教学板块下设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校本通识课程模块、主干核心课程模块与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板块下设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实验模块、实习实践模块与创新实践模块。课程类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其中必修课为学生必须修读且应取得学分的课程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板块: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体育、军事理论等公共必修课。

2、校本通识课程模块。包括文史哲经典与文化传承、社会发展与现代性认识、科技进步与科学认识、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等四个模块。校本通识课程采取网上选课,学生可在第二至七学期选修,每学期只能选修1门课程,四年选修不得少于8学分。

3、主干核心课程模块。包括主干课程与核心课程两类,主干课程主要涉及各专业所属学科的基础课,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各专业中居于核心位置、具有生成力的课程。

4、专业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两类。专业必修课由各专业精选除主干核心课外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课程组成。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方向出发开设和设置,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可以自由选择的边缘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实践教学板块:

1、公共基础模块。包括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安全教育、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公共必修课。

2、专业实验模块。包括单独设置、单独考核、单独计算学分的实验课和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

3、实习实践模块。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学年论文或课程设计、实习等实践项目。

4、创新实践模块。包括顶点课程、学科竞赛、科研训练计划、技能培训等实践项目。大东关校区:

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理论教学部分包括公共必修课、校本通识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部分包括校内外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理论教学部分:

1、公共必修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体育、文化、就业指导等课程。

2、校本通识课:包括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公共艺术类等课程。

3、专业课:专业课可分解两部分,一部分为专业基础课;另一部分为专业课。包括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素质,使其达到与未来专业岗位相适应的基本要求,以满足就业、创业的需要而设置的课程。

4、专业选修课:包括专业横向拓展、纵向延伸课程。实践教学部分:

实践课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认识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训、入学教育、军训、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

第十九条

学生可以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申请辅修其他专业或者选修其他专业课程。学生跨院系选课应征得有关院系认可。学生可以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课程,在他校修读的课程成绩(学分)由本校教务处审核后予以承认。

六、考核、成绩评定与学分的取得

第二十条

学生应当参加相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核及教学环节考核。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

第二十一条

考核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不及格者不取得学分。

第二十二条

课程考核可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综合练习、综合设计、实验考核等多种方式进行。

考试课程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适当参考平时和期中成绩进行综合评定,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为70%—80%。考查课程成绩根据学生考勤、完成实验、课外作业、习题课、课堂讨论、社会调查、平时及期末考核成绩等综合评定。每个学期闭卷考试课程门数所占比例约为三分之二。

第二十三条

公共体育课考核成绩要根据考勤、课堂教学和课外锻炼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身体有缺陷或慢性病的学生,取得校医院的证明,可以参加“体育缓和班”的学习和考核。第二十四条

一门课程分几个学期讲授,各学期分别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考核,并分别按学期评定成绩,取得学分。

第二十五条

学生在课程考核中有违纪或者作弊行为,该课程考核成绩记零分。第二十六条

成绩的记载与管理:

1、学生所修课程的考核成绩和学分一并计入单科成绩单;

2、凡属缓考、补考获得的成绩,除记载实际成绩外,要注明“缓考”、“补考”等字样。对旷考、违纪或作弊的学生,要在相应栏目内记0分,并注明“旷考”、“违纪”、“作弊”等字样;

3、考核成绩由任课教师填入单科成绩单,报所属院系,将成绩录入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且打印后由任课教师核对签字、加盖教学秘书名章和院系公章,并在考试结束后一周内报送教务处。学生可通过校园网查询成绩;

4、单科成绩单由教学秘书按学期保存,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查阅。确需查阅时,经教学院长批准,由教学秘书办理查阅手续。对成绩评定确有疑问的,应在考核结束后第一个学期的第一周内向院系提交复查申请,经教学院长同意后,在第二周统一复查成绩,并将复查结果告知学生本人。

5、成绩报送教务处后,确需更改的,院系应填写《成绩修改审核表》,经任课教师签名、教学秘书加盖个人名章、教学院长签字确认并加盖院系公章后报教务处处理、备案;

6、参加大学外语二级、三级考试的学生必须参加我校组织的口语考试,口试成绩记入期末外语考试总分中。凡在我校参加国家外语四级、六级考试的在校学生,其成绩单独管理,在《山西大学学生成绩总表》中单独列出,不再另计学分,此成绩可作为奖惩及推荐免试研究生的依据之一;

7、在我校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国家外语四级考试或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三级(Pets3)的在校学生,其成绩可作为我校相应课程的补考成绩。

第二十七条

《山西大学学生成绩总表》由各院系负责打印,加盖教学秘书名章、院系公章和教务处公章方可生效。出国学习需英文成绩单者,在校学生与教务处联系办理,已毕业或结业的学生到学校档案馆办理。

七、缓考与补考

第二十八条

学生因病等情况不能参加正常的期末考核,须在考核前提出书面申请和相应的证明材料,经教学院长批准并通知任课教师后方可缓考。

缓考课程的考核应随低年级相应课程的考核或学校统一组织的补、缓考进行,不单独组织。学生务必在申请缓考后一年内,参加缓考课程的考核,否则以旷考处理。第二十九条

学生未申请缓考或申请缓考未准,擅自不参加规定时间的考核,均以旷考处理,记0分,并注明“旷考”。

期末考试结束后,学院应下载生成《缺考学生登记表》报教务处,由教务处对缓考、旷考情况备案。

第三十条

学生所修课程考核不合格,按以下规定办理:

1、期末课程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可参加在下学期组织的学期初补考或在相应学期组织的学期末补考,公共课程由教务处协调公共课教学单位安排,其他课程由各院系安排;

2、学生考核不合格的课程,若因人才培养方案变动不再开设,在毕业学期由各院系报教务处批准后安排该门课程的补考;

3、学生考试作弊受到处分,经教育表现较好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所在院系同意,报学校批准后,由教务处安排其作弊课程的补考,否则考试无效;

4、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或毕业前最后一学期所修的必修课程经考核不合格,未得到规定学分者,在离校前可以再安排一次答辩或补考;

5、学生课程考核不合格,应尽早参加相应课程的补考。凡因学生本人不积极参加课程补考而导致积累较多不合格课程,在毕业学期进行补考时,必修课程不能多于三门;

6、校本通识课程考核不合格者,可不参加补考;其他选修课程不合格的,由院系决定是否需要补考;

7、学生结业离校后应积极主动与院系和教务处联系课程补考事宜,在规定时间报名并携身份证返校补考。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准参加相应课程的正常考核,必须随低年级重新修读并参加考核:

1、旷课、缺课累计超过该课程该学期学时数的三分之一;

2、缺交作业超过该课程该学期作业总量的三分之一;

3、有实验课,没有完成规定实验者。

第三十二条

学生所修课程经补考及格,则获得该课程的学分,但其质量绩点为1。

八、转专业与转学

第三十三条

学生入学后,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以申请转专业、转学:

1、学生确有突出专长,学习成绩优良,转专业、转学更能发挥其专长;

2、学生入学后或学习期间发现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医院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或其他院校别的专业学习;

3、学校认为有特殊困难,不转专业或不转学无法继续学习;

4、根据毕业生就业制度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变化,必要时由院系提出,经学校批准,可调整部分学生的专业。

第三十四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不予考虑转专业、转学:

1、入学未满一学期;

2、由招生时所在地的下一批次录取学校转入上一批次学校;

3、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

4、应予退学;

5、由师范专业转入非师范专业或由非师范专业转入师范专业;

6、本科三年级(含三年级)以上;

7、无正当理由;

体育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不能转入其它类专业(因身体等特殊原因确需转专业的,只能转入本校或其他学校的专科层次学习)。

第三十五条

学生转专业、转学的手续,按下列程序办理:

1、在本校范围内转专业,应本人申请,经转出院系与转入院系同意,由教务处审核并报主管校长批准后办理手续;

2、学生转学须由转入、转出学校相关部门审核,报主管校长批准,并由两校所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需转户口的由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有关文件抄送转入校所在地公安部门;

3、学生转专业、转学手续,应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的前两周办理,过期不予办理。

第三十六条

转入不同专业的学生,原则上应从一年级读起,转专业的学生,按其转专业后的年级专业收费标准缴纳一切费用。

第三十七条

学生转学、转专业后,未修过的必修课必须补修,已修过的相同或相近课程可以免修,承认其所得学分。

九、休学、保留学籍与复学

第三十八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应予休学:

1、因病经指定医院诊断,其停课治疗、休养占学期总学时数三分之一以上;

2、一学期内因病请假累计缺课超过本学期学时数的三分之一;

3、因某种特殊原因,本人申请且学校认为必须休学。第三十九条

学生休学累计不得超过两年。

第四十条

休学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离校,学校保留其学籍。学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待遇。休学学生的有关问题,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1、因病休学的学生,应回家修养或入院治疗,期间享受公费医疗一年。连续二年病休的,第二年停止公费医疗,医疗费自理。享受公费医疗期间,应在当地县级医院以上的公立医院就诊,凭医院正式单据,按学校规定报销;

2、学生休学回家,往返路费自理;

3、休学学生的户口不迁出学校。

第四十一条

学生因特殊原因须中途停学,但又不符合休学条件,须本人向所在院系申请,教务处审核并报主管校长批准,可保留学籍1—2年,保留学籍期满不办理复学手续者,取消学籍。保留学籍的学生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和休学学生待遇。

第四十二条

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保留其学籍至退役后一年。退役后一年内未到学校报到的,取消其学籍。第四十三条

学生复学按下列规定办理:

1、因病休学的学生,申请复学时必须由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恢复健康,并经校医院或校医院指定的医院复查合格,方可复学;

2、学生休学或保留学籍期满,应持学生证和相关证明,向所在院系申请复学,由院系报教务处审批;

3、复学学生由学校根据其休学或保留学籍时期长短,编入指定年级同一专业学习,在没有同一专业时,可安排随相近专业学习。

十、留级与退学

第四十四条

学生不及格必修课程之学分累计达到20学分但未达到32学分,应予留级。留级学生由所在院系填写《山西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学籍异动审批表》,由教务处审核并报主管校长批准后办理相关手续。留级学生应编入下一年级相同或相近专业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及考核。学生留级不能超过两次。

第四十五条

留级学生应按留级后所在年级专业的收费标准缴纳有关费用。第四十六条

留级手续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的前两周集中办理。第四十七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应予退学:

1、考核不合格的必修课程学分累计达32学分;

2、休学或保留学籍期满逾两周不办理复学手续;

3、因病休学期满,经复查身体不合格;

4、经学校动员,因病应休学而未休学,且在一年内缺课超过一年内总学时的三分之一;

5、经指定医院确诊,患有严重疾病或意外伤残不能继续学习;

6、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

7、本人申请退学且家长同意。

第四十八条

经批准自费出国留学的学生,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作退学处理。如本人要求保留学籍,经主管校长批准可保留学籍1年。

第四十九条

学生退学须由院系提出意见,教务处审核,报主管校长批准后办理。对退学的学生,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并由相关院系送达学生本人,同时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学生对退学处理有异议,可参照本条例第六十四条办理。第五十条

退学或开除学籍学生善后问题按下列规定办理:

1、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学生应在最终决定生效后的10个工作日内办理相关手续并离校;

2、退学或开除学籍学生的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3、经诊断患有精神病或不符合体检标准的其它疾病(包括意外伤残)者,由家长或抚养人领回;

4、退学学生在校学习年限达一年以上者,发给肄业证书,擅自离校的学生不发给肄业证书;

5、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学生,均不得申请复学。

十一、毕业、结业与肄业

第五十一条

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内容,德、智、体均达到学校的毕业要求(参照本条例第十七、十八条),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第五十二条

学生提前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参照第十条),可提前毕业。

第五十三条

学生在校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课程,但未达到学校的毕业要求(参照本条例第十七、十八条),应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第五十四条

结业离校的学生,在其学制年限增加两年之内,可以返校申请补考或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达到学校的毕业要求,可凭结业证书随低年级学生换发毕业证书,毕业时间按发证日期填写。超过规定年限的,不再换发毕业证书。

第五十五条

结业证书换发毕业证书审核工作随当年毕业生资格审核工作一并进行。第五十六条

在校修业一年以上但不足其学制年限,未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离校的学生,可按修业年限发给肄业证书。

十二、学士学位授予 第五十七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本科生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及其他毕业实践环节的成绩优良,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的,授予学士学位。修读辅修专业成绩合格,且符合《山西大学修读双学位专业管理办法》规定者,授予辅修专业学士学位。

第五十八条

本科毕业生满足下列所有条件,授予学士学位:

1、获得毕业证书;

2、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原则上达到2.0(各院系授予学士学位的最低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审核确定);

3、在校期间未因课程考核作弊受到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对于因考试作弊受记过处分而又解除处分的学生,其自作弊后学期直至毕业学期,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的专业排名在前50%以内;

4、毕业论文(设计)等无剽窃、抄袭、伪造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第五十九条

组织团伙作弊、替考、两次作弊或曾因考试作弊受留校察看处分者均不授予学士学位。

第六十条

根据山西省学位委员会(晋教学办[2009]5号)文件,从2010级学生开始,结业生在规定时间内返校补考及格,持结业证换发毕业证时,不再授予学士学位。第六十一条

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由各院系负责人主持,召集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成员,根据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对毕业生进行资格审核,向学校提出授予学士学位名单,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后,授予学士学位。

十三、奖励与处分

第六十二条

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按照学校有关奖励规定可授予各种荣誉称号或评定不同等级的奖学金;对思想品质、学业成绩、锻炼身体等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可授予单项奖励。

第六十三条

对有违法、违规或考试违纪、作弊等行为的学生,学校将视其情节,根据有关规定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处分。第六十四条

学生对处分有异议的,可在收到处分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学生在申诉期内未提出申诉的,学校不再受理。

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进行复查并作出复查结论告知申诉人。需要改变原处分决定的,由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交学校重新研究决定。

学生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

十四、其

第六十五条

学生对学校所发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等应妥善保存,如有遗失,一律不再补发。确需证明学历的,经本人申请,教务处审核后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十五、附

第六十六条

本管理条例由教务处负责解释。第六十七条

本管理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其他有关文件规定与本管理条例不一致的,以本管理条例为准。

山 西 大 学

二○一四年八月修订

第二篇:华侨大学本专科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

华侨大学本专科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

(2011年10月修订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法规,特制定《华侨大学本专科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学分制管理规定》。

第二条 本《学分制管理规定》适用对象为华侨大学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含高职学生。

第三条 学校以培养人才为目的,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将管理与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者。

第二章 入学与注册

第四条 新生需持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事先向学校请假,并附有关证明材料,假期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者,除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五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将按国家招生规定进行复查,经注册、复查合格者,即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一经查实,取消学籍,予以退回。情节严重者,会同有关部门查究。

第六条 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经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并应回家治疗。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可以向学校申请入学,由学校指定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学校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七条 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当按时到校报到,并由本人到学院办公室办理新学期注册手续(每学年第一学期注册时须按规定交纳学费),经学院办公人员在学生证上签章,方取得该学期的学习资格。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当履行暂缓注册手续。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未履行暂缓注册手续逾期两周不注册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

第三章 学分的计算 第八条 学分表示学习知识的量。原则上每18学时的课程为1学分。某门课程的学分数等于该课程教学总学时数除以18。学分的尾数可算到0.5学分。

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一般按上述方法计算后乘以0.75(3/4)即为该课程的学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以及完全是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每周以1学分计算。各课程的学分,应在教学计划中予以明确规定。

第九条 学生修读的课程,如课程成绩及格,即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如课程成绩不及格,可进行一次补考,补考及格仍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若补考不及格,则应当重新学习该课程。重新学习该课程的具体办法参见第二十二条。选修课如不及格,可放弃该课程成绩,重新选课修读。

第十条 各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四年制本科一般为l60学分左右,五年制本科一般为200学分左右,三年制(高职)专科一般为120学分左右,两年制(高职)专科一般为80学分左右。最低毕业总学分也称为规定毕业学分。各专业的最低毕业学分值,由各学院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同一个学院、同一种学制的海外、港澳台等境外学生和内地学生,其最低毕业学分可以有所不同(详见各专业的教学计划)。

第四章 绩点制

第十一条 绩点是学习成绩的点数。成绩的等级、成绩的百分制分数与绩点数的对应关系如下:

优秀:90-100分,绩点数为5; 良好:80-89分,绩点数为4; 中等:70-79分,绩点数为3; 及格:60-69分,绩点数为2; 不及格:不足60分,绩点数为0。

第十二条 学分绩点的计算。学生修读某门课程时,将该课程的学分与所获得成绩的绩点数相乘,即为学生修读该课程的学分绩点。

第十三条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学生在某段时间(一个学年或四个学年)所修读的各门课程所得学分绩点之和,除以同期所修读各门课程的学分之和,即为该段时间的平均学分绩点。平均学分绩点表示学生在某段时间内各门课程按学分计算的平均成绩。

学生修读全部课程所得的学分绩点之和,除以所修读的全部课程的学分之和,即为学生的总平均学分绩点。总平均学分绩点是衡量学生在校学习的全部课程的总平均成绩的优劣。总平均学分绩点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小数点后第二位四舍五入)。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凡多选修的任选课、辅修课程、第二学位课程、创新实验课程、军训、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等均给予相应的附加绩点。

第五章 课程管理

第十四条 全校各学院、教学部开设的课程分为两类: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为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选修课为学生可以选择修读的课程。

第十五条 学生应根据学校编印的各学院、各专业的教学计划选课修读,一般在每学期末和学期初的前两周内,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选课。

第十六条 选课的管理。

1.原则上,校选修课学生学习人数不足20人,学院选修课学生学习人数不足15人的课程,一般不单独设班开课。

2.学生获准选修某门课程后,一般中途不能退选;如该门课程考试不及格,学生可以放弃或重新学习,成绩不记入学籍档案。

3.获准选修课程的学生,应当按时参加听课,不能无故缺课,任课教师按规定进行课堂考勤。考勤的管理和处理,与必修课相同。

第十七条 免修。如学生过去已学习过某门课程,可申请免修该门课程,参加教务处或学院组织的免修考试,如考试成绩在良好以上,可准予免修,以免修考试成绩作为该课程的成绩。申请免修课程的手续应当在该课程授课前办妥。预科课程不得免修。

第十八条 免听。学习成绩总评排名在专业年级前10%的优秀学生,可以申请免听课程(一学期最多两门)或部分免听某些课程。但应当按时完成教师布臵的作业,参加该课程的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成绩合格者,取得相应的成绩和学分。如果学期考试结束后,取得免听资格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总评排名不在专业年级前10%,该生将被取消下学期的免听资格。

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实验课及其它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得免修、免听。

第十九条 缓修。学生因学习困难、患病或其他原因,可申请缓修课程。每学期缓修不得超过10学分。

第二十条 重新学习。校公共基础课经补考不及格或其他类型的课程考试不及格的课程必须重新学习。重新学习成绩按重新学习时考核成绩记载,每门课程可多次重新学习。重新学习不及格不予补考。

每学年所修(含重新学习)课程不得超过55学分。对于挂科课程累计达40学分的学生,给予退学处理。第二十一条 校公共基础课由学校统一开出重新学习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由学院开出重新学习班,要求重新学习的学生应参加重新学习班听课、考试。原则上,校公共基础课重新学习学生人数超过15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重新学习学生人数超过10人,应开设重新学习班;达不到开设重新学习班人数要求的,不单独开设重新学习班。学生应插班重新学习。由于课程冲突、实习等原因,无法全部听课,经任课教师同意,学院分管领导批准后,可以采取部分听课形式,听课学时数应达课程总学时数的1/3~1/2学时,并参加课程结束考试。

第二十二条 免听、免修、缓修和重新学习等手续的办理程序是:本人申请,经任课教师同意,学院分管领导批准,由学院教务员书面通知任课教师并通过学校教务管理系统网络上传教务处学务科备案,并应于开学前三周内确定。

第二十三条 每学年学生修读学分不应少于30学分,最多不应超过55学分。凡学生在一学期内选“未修课程学分+重修课程学分”大于或等于40学分的,将作限制。对其超出的学分,按先保证重修课程、后考虑未修课程方式进行“强制退选”处理。

第六章 课程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二十四条 学生应当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各种教育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入学生成绩单,并归入本人学籍档案。

第二十五条 课程的最终成绩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课程一般是校公共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或其他重要课程。每学期一般安排3至4门考试课程,其他课程为考查课程。考核在每门课程结束后进行。

第二十六条 考试和考查均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与百分制记分、绩点数的对应关系见第十一条。

校选修课与部分专业选修课(由学院确定)考核,采用两级记分制,即合格、不合格,不计算绩点。

第二十七条 在考试课程的最终总成绩中,期末成绩占70%~60%,平时成绩占30%~4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期中考、小测、出勤等。

第二十八条 考查课程的成绩,一般可根据学生完成作业、课堂讨论、阶段测验及完成实验等情况予以综合评定;也可以在考查前安排总结性测验来评定;或各占一定的比例。

第二十九条 课程的考核成绩包含平时考核和课终考核,平时考核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该课程的课终考核,如学生缺交作业、缺做实验或旷课、缺课累计超过该课程总学时数1/3者,视为平时考核不合格,该课程应当重新学习。第三十条 学生体育课的成绩应当根据考勤、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活动等情况综合评定。

第三十一条 补考。校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课程考核不及格的学生允许补考,一门课程只有一次补考,无故缺考者不允许补考。补考时间一般安排在下一学期开学前三天内进行。补考成绩达到及格以上,均按及格记载。选修课考核不及格者,学生可根据累计学分获得的情况决定放弃该课程成绩、重选或改修其他课程。

第三十二条 缓考。在课程最终考试期间,如因课程考试安排冲突、急重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试者,须在考试前提出缓考申请,并附有充分理由的证明材料(急重病须提供校医院的诊疗证明与病历),征得任课教师同意,经学院分管领导批准。如缓考课程属校公共基础课,可在下学期的补考时间参加考试,不当作补考,成绩按正常考核成绩记载。缓考不及格不予补考,缓考缺考成绩按零分记,必须重新学习。

第七章 辅修专业与双学位

第三十三条 为了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学校在本科教育阶段开设辅修专业、第二专业或第二学士学位课程供学生修读。全校所设臵的本科专业原则上都可以作为辅修专业、第二专业或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第三十四条 学习成绩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除了以本专业为主修专业外,如前两年的学习成绩平均学分绩点达到或超过3.50,可以申请修读另一个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对境外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要求可适当放宽。

第三十五条 各学院、专业应制定本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应当修读的课程设臵及其学分,辅修专业规定毕业学分一般为40学分左右。

第三十六条 未修满辅修专业规定的毕业学分者,不能获得辅修专业证书。所修读的辅修专业学分,可作为跨专业的选修课学分。对因未修满主修专业规定课程或未修满规定毕业学分而不能毕业者,无论是否修满辅修专业学分,均取消其辅修专业资格。但是,对因未修满主修专业学分而不能毕业者,经主修专业学院分管领导批准,可用辅修专业所得的学分来弥补主修专业的学分。

第三十七条 学生修读辅修专业,一般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学生应当填写《辅修专业申请表》。各学院应于第二学年下学期开学前审核完毕,报教务处批准。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仍由主修学院管理。学生应按所修读的学分缴交学费。

学生修满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分(含实践教学环节)发给辅修专业证书。第三十八条 第二学位(第二专业)的申请时间为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根据学生前半年学习成绩,文科学生学习成绩绩点达到或超过4.0,理工科学生学习成绩绩点达到或超过3.8,或学生学习成绩在班级排名10%以内,可以申请修读第二学位(第二专业)。如该专业申请人数较少,文科学生学习成绩绩点达到或超过3.7;理工科学生学习成绩绩点达到或超过3.5,也可以申请修读第二学位(第二专业)。经第二学位(第二专业)所在学院分管领导审核同意后,报教务处批准。对于境外学生,平均学分绩点的要求可酌情降低。

第二学位(第二专业)的最长修业年限为四年,取得第二学位(第二专业)的学位资格(毕业资格)的规定按《华侨大学本专科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中关于毕业与学位的相关规定执行,修读第二学位的学生(含境外生)总平均学分绩点应达到或超过2.5,方可授予第二学位。

第三十九条 第二学位是指修读本校工学、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农学等不同学科门类的两个学位专业,属于同一学位学科门类内的两个不同专业则称第二专业。

第四十条 修读第二学位(第二专业)的学生,按所修读的学分交费。修读第二学位(第二专业)课程与第一学位(第一专业)课程的总学时,一般每学期应控制在每周30学时左右。

第四十一条 各学院、专业应当制订本专业作为第二学位的课程设臵、教学计划与相应的学分,其课程为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及其他重要课程,第二学士学位规定的毕业学分一般为60学分左右。在校期间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并符合有关规定条件者,授予第二学士学位。

第四十二条 学生如不能取得第一学位,则第二学位无效,其所修读的第二学位课程作为第一学位课程的选修课记入成绩单。

第四十三条 学生在未取得第一学位以前,由原所在学院进行管理;在取得第一学位以后,学生转入第二学位所在的学院管理。

第四十四条 由于专业、学科特点的要求,外语、艺术、音乐、舞蹈、体育及建筑学,一般不接受作为第二学位的修读专业。

第八章 转专业、转学、插班

第四十五条 新生入学一学期后,可申请转专业。须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转出、转入两学院分管领导同意后,报教务处批准。

第四十六条 如有下列情况者,允许转专业:

1.学生确有专长或兴趣,转专业后更能发挥其专长者,具体情况由转入学院审定;

2.因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证明,不适合在原专业学习,而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 3.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或非本人原因,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

4.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学生同意,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

第四十七条 如有下列情况者,不允许转专业: 1.本科三年级(含)以上学生;

2.高考报名科类中文理科类、艺术类、体育类三类学生不得跨类转专业;

3.已达到退学程度的学生; 4.已转过专业的学生。

第四十八条 转专业的具体规定:

1.从招生录取分数高的专业转到录取分数低的专业从宽,反之从严;

2.从非外语专业转入外语专业,需经过外语考核,结合高考时的外语成绩及入学后外语课程的学习成绩,并面试合格,方能办理;

3.文科类学生一般不允许转到理工科类专业;理工科类学生一般可转文科类专业;

4.转专业名额不超过该专业学生数的10%,对于申请转专业学生将根据综合考核或学习成绩绩点审批,学习困难的学生应转到指定的专业学习(非热门专业)。

5.转专业申请时间为开学第一周,逾期将不予受理。第四十九条 学生应在被录取学校完成学业。如患病或者确有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的,可以申请转学。

第五十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转学: 1.入学未满一学期的;

2.由招生时所在地的下一批次录取学校转入上一批次学校,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

3.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的; 4.应予退学的;

5.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第五十一条 学生转学,由本人申请,经两校同意,由转出学校报所在地省教育厅确认转学理由正当,可以办理转学手续;跨省转学者由转出地省教育厅商转入地省教育厅,按转学条件确认后办理转学手续。须转户口的由转入地省教育厅将有关文件抄送转入校所在地公安部门。

申请转学应当具备下列材料:学生转学申请报告及有关证明材料、学习成绩单、操行评定意见书、最近三个月内的体检表。第五十二条 转专业、转学的学生,已修读的课程与转入专业相同、其学分数与要求不低于转入专业的,并且成绩及格以上的,可予以承认,不必再修读,学分按转入专业学分记载;与转入专业相同、其学分数与要求低于转入专业的,原则上应当再修读,由转入学院确定,但修读者可以申请部分免听;如课程内容不同,可以作为选修课程学分予以承认。

因转专业、转学而未修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应当修读。学生转专业应在每学期结束前2周提出申请,学校统一在每学期开学前1周内办理审批手续。学生转学应在每年5月初或11月初提出申请,学校统一办理审批手续。

第九章 休学与复学

第五十三条 学校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因伤病、经济困难、创业等原因需要中断学业的,可以申请休学。

第五十四条 学生因经济困难、创业等原因需要中断学业的,学生因伤病,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须停课治疗及休养的,境外生因特殊原因必须离校的,时间超过6周者,由本人提出休学申请,经学院分管领导审核,教务处批准,可办理休学手续。

第五十五条 学生休学一般以一年为限,最多不得超过两年,一年后需继续休学者,应重新办理休学申请手续。休学学生在休学期间的一切费用自理。不再享受在校生的各项权限,休学期间的任何行为,学校概不负责。

第五十六条 学生因病休学期满,应持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海外学生为当地医院)“已治愈”的证明,按期到学校申请复学。

休学学生在提出复学申请时须经学院分管教学院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书记审批。因心理或精神状况不佳而休学者,复学时除其他手续外另须提供县级及以上专科医院出具的康复证明书,并由华侨大学心理辅导中心面谈后出具《学生休学/复学建议书》,方能到所在学院及教务处办理。

因心理或精神状况不佳而休学者,在办理复学时,无法提供专科医院出具的康复证明,或经我校心理辅导中心面谈后认定尚无法正常学习者,不予审批,所在学院应动员其继续治疗;经认定可复学但不适合集体住宿者,家长须到校陪护并办理外住手续,时间视康复情况而定。

第五十七条 学生休学期满,一般应在学期开学前向教务处提出复学申请,经学校复查合格,方可复学。如果复学申请的时间超过该学期开学后第9周,一般不受理。学生在休学期间,如有严重违法乱纪行为者,取消其复学资格。第五十八条 在校学生(应届毕业生除外)办理自费出国留学手续时,可办理退学或保留学籍。保留学籍年限为一年,且只允许保留学籍一次。保留学籍期满不办理复学手续者,视为自动退学。保留学籍的学生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待遇。

学生办理保留学籍,应当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由学院分管领导审核,报教务处审批。

第五十九条 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保留其学籍至退役后一年。

第十章 退 学

第六十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退学: 1.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

2.休学或保留学籍期满不按时申请复学超过两周者; 3.复学时经复查不合格者; 4.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5.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 6.无正当事由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的; 7.挂科课程学分累计达到40学分者;8.本人申请退学的。

第六十一条 学生的退学处理,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对退学的学生,由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并由学生所在学院送达本人,无法送达的在校内公告栏公告。同时报福建省教育厅备案。

第六十二条 因各种原因被退学者,在文件下发的5天之内,必须办清离校手续,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超过规定时间不予办理者,学生社区管理中心将对其宿舍床位进行清理,并注销其校园一卡通的各项功能。

学校可发给学生退学证明,其中,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学生,学校在学生办理退学离校手续后,发给肄业证书。逾期办理离校手续的,学校不予负责。

第六十三条 学生对退学处理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退学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做出复查结论并告之申诉人。需要改变决定的,由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交学校重新研究决定。

学生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福建省教育厅提出书面申诉。

从退学决定书或者复查决定送交之日起,学生在申诉期内未提出申诉的,学校不再受理其提出的申诉。

第十一章 考勤与纪律

第六十四条 学生要按时参加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环节,包括上课、实验、实习、设计等环节,以及校、学院规定和安排的一切活动。因故不能参加的,必须请假。无故不参加者或超过批准的假期者,一律以旷课论处。

第六十五条 学生旷课以课堂学时统计。对于实习、社会调查、集体劳动以及规定的会议和活动,无故不参加者,每天按旷 课4学时计。

第六十六条 学生因病因事,不能参加正常学习及规定活动者,应当事先请假。因病请假,应当持有学校指定医院开出的病假单;因事请假,应当持有相关的证明材料。学生请假可到学院办公室领取《学生请假单》,按规定手续办理。请假在三天及以内的,由班主任批准。请假在三天以上一周以内的,由学院领导批准。请假在一周以上的,由教务处批准。如果要申请续假,则申请续假的时间与原请假时间合并计算,批准权限同上。

第六十七条 学生由于修读课程时间冲突,在任课教师的同意下,允许采用间断性听课的办法,不作为旷课处理。但间断性听课的课时数至少要达到课程总学时数的1/3~1/2。

第六十八条 任课教师应负责授课课程学生的考勤工作,并于每月5日前及时将上个月考勤情况报学院教务室,由教务员汇总后,将统计结果于每月中旬向学生公布,并报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备案。考勤原始记录留学院教务室备查、存档。

第六十九条 除了任课教师进行日常考勤工作外,各学院和教务处要进行不定期的考勤抽查。各学院一般每学期进行4至5次考勤抽查;学生在考勤抽查时旷课,则旷课l学时以旷课2学时论计;教务处一般每学期进行2至3次全校性考勤抽查,学生在考勤抽查时旷课,每旷课l学时以旷课3学时计。

第十二章 奖励与处分

第七十条 品学兼优的学生或某个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将给予奖励。1.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将授予优秀学生称号,并发给一等奖学金。2.思想品德表现好、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将发给二等奖学金。3.某个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将授予单项奖。4.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将授予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对以上各种奖励,其具体条件和评审程序,学校另行公布,由学生处主管。

第七十一条 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毕业生,将按华侨大学《关于评选优秀毕业生的暂行办法》,评定优秀毕业生,发给荣誉证书和奖金。第七十二条 对获得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参加校内外各种单科竞赛成绩优异的学生,学校将根据《华侨大学单项奖学金奖励暂行条例》进行奖励。

第七十三条 对犯错误的学生,学校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纪律处分有下列五种:1.警告;2.严重警告;3.记过;4.留校察看; 5.开除学籍。

第七十四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给予留校察看直至开除学籍处分:

1.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

2.触犯国家刑律,构成刑事犯罪的;

3.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的;

4.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

5.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

6.违反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

7.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的。

第七十五条 开除学籍的处分,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学校出具处分决定书,由学生所在学院送达学生本人,并报福建省教育厅备案。无法送达本人的,在校内公告栏公告。学生对开除学籍有异议的,可按学校相关规定提出申诉。(参照第六十三条退学申诉的有关规定)。

第七十六条 学生不能按时参加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活动,应当事先请假并获得批准。未经批准而缺席者,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第七十七条 对学生旷课(以一学期累计计算)的处理如下:学生旷课累计达10学时,学生所在学院应对学生给予警示;达20学时者,给予警告处分;达30学时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达40学时者,给予记过处分;达50学时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屡次旷课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的,给予退学处理。

学生无故迟到、早退三次折算旷课l学时。

第七十八条 学生严重违反考试纪律或考试作弊的,该课程考核成绩记为无效,在成绩记载时按零分记入。属校公共基础课的,不能参加该课程补考,应重新学习。并由学校视其违纪或作弊情节,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警告直至开除学籍的处分。具体处分按照《华侨大学本科考试工作条例》执行。

第七十九条 被开除学籍的学生,按学校规定期限离校,学校发给学习证明。学生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第十三章 结业、毕业与学位

第八十条 我校教学实行弹性学制。四年制本科学生可在三至六年、五年制本科学生可在四至七年、三年制专科(高职)学生可在三至五年、二年制专科(高职)学生可在二至四年的学习期限内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学分,取得毕业资格。不论修业时间长短,毕业时其学制均按原规定学制四年、五年、三年、二年计算。品学兼优的本科生在修满主修专业的最低毕业学分后可申请提前一年毕业或报考研究生。

第八十一条 对于无法按学年制毕业的学生,在正常修学年限期满时,应先办理除保留学籍外的其他所有离校手续,退出宿舍床位;在下一学年开始时,再根据当学年学生宿舍住宿情况,考虑延期毕业学生的住宿申请。

第八十二条 学生没有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但在校学习一年以上的,发给肄业证书。

第八十三条 学生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未达到毕业要求,并且仅有1—2门课程不及格,办理自动退学手续后,准予结业,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

第八十四条 入学时经学校按照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程序正式录取的学生,德育和体育合格,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同时修满规定毕业学分者,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第八十五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准予毕业的本科学生,符合下列条件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1.思想品德、学术道德表现良好;

2.内地生总平均学分绩点应达到或超过2.5,境外生应达到或超过2.3;

3.内地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4.未受过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者。

第八十六条 毕业证书、结业证书由学校颁发,教育部进行电子注册并上网公布。

第八十七条 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遗失或者损坏,经本人申请,学校核实后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本规定从2011年11月开始执行。其他文件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本规定的修改权和解释权属教务处。

第三篇:全日制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全日制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按照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写信并附原单位或所在街道、乡镇证明,向学校请假。假期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报到的,以旷课论,超过两周未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二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应在三个月内按照招生规定进行复查。经过复查、注册的,即取得学籍。复查不符合招生条件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属营私舞弊者,一经查实,取消学籍,予以退回,情节恶劣的,须请有关部门查究。

第三条 新生进行体检复查患有疾病者,经医疗单位证明,短期治疗可达到健康标准的,本人申请,由学校批准,可准许保留入学资格一年,并应回家或回原单位治疗。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必须在下学年开学前向学校申请人学,经县以上医院证明,学校复查合格,方可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逾期不办入学手续者,取消人学资格。

第四条 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必须按时到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因故不能如期注册者,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否则以旷课论。未经请假逾期两周不注册的,按自动退学处理。

成绩考核与记载办法

第五条 学生必须参加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考核成绩载人成绩记分册,并归入本人档案。

每学期考试课程的门数,由各校从严掌握,自行确定。

第六条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核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或五级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记分。

考试成绩评分,以学期末考试成绩为主,适当参考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该课程成绩的比重,由各校自行确定。

考查成绩是指对学生平时听课、完成实验、实习、课外作业、习题课、课堂讨论的情况以及平时测验成绩等的综合评定。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学生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学完某门课程,考核及格,即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第七条 对学生德育的考察,主要通过鉴定,采用写品德评语的办法。

第八条 公共体育课为必修课,补考后仍不及格者应重修。重修安排有困难的,可限期再补考一次。

因缺课不及格的,不能补考,必须重修。

第九条 经过学生自学的课程,本人申请,学校考核,学业成绩确实达到“良好”以上水平的,可以免修。免修课程的考核和审定,每学期进行一次。免修考核成绩作为该课程的成绩记载。

第十条 学生因故不能参加考核,必须事先向本系申请,经教务部门批准后可以缓考。缓考不及格者可补考一次。

第十一条 学生每学期不及格的课程,均可补考一次。补考按学校规定时间进行。记分时注明“补考”字样。

第十二条 凡擅自缺考或考试作弊者,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并不准正常补考。如确实有悔改表现的,经教务部门批准,在毕业前可给一次补考机会。考试作弊情节严重的,应给以纪律处分。

第十三条 学生无故缺课,类计超过某门课程教学时数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本课程的考核,并视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给以补考机会。

升级与留、降级

第十四条 学生学完本学年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经考核成绩及格,准予升级。

第十五条 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如本人申请跳级,可按照跳越年级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进行考核,主要课程成绩达到“良好”以上水平、其他课程及格的,经学校批准,允许跳级。

主要课程,由各校根据本专业的性质和教学计划的要求自行确定。

第十六条 经过补考,学期或学年累计有三门课程或两门主要课程不及格者,应予留、降级。

一年级学生第一学期补考后不及格课程达到留、降级规定时,可跟班试读,准许于第一学年结束时再补考一次,补考后不及格课程或连同第二学期补考不及格的课程累计达到留、降级规定者,作留级处理。

第十七条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学生在一学年不及格课程学分总数达到学年所选学分总数的三分之一者,经学校批准,可编入下一年级。凡编入下一年级的学生,已取得的有关学分仍然有效。

第十八条 学生留级时不及格课程门数,按下列规定办理:

(1)凡一门课程分几个学期讲授,而每个学期都进行考核时,应每学期均按一门课程计算;

(2)凡按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如单独进行考核不及格时,均各按一门课程不及格计;

(3)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不及格者,各按一门主要课程不及格对待;

(4)公共体育课不及格,不计入留、降级课程门数。

第十九条 学生留、降级前考核成绩达到“及格”以上水平的课程,允许免学。学生学有余力,经学校批准,可以学习部分后续课程。考核及格的,以后可以免修;考核不及格的,可不补考,也不计入不及格课程的门数,以后重修。

第二十条 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留、降级不得超过两次,同一年级不能留、降级两次。专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能留、降级一次。

转专业与转学

第二十一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准许转专业、转学:

(1)学生确有专长,本人申请,由所在系(专业)推荐,经转入系(专业)考核证实,转入该系(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需转入其他院校者,由转出学校推荐,经转入学校考核证实,转学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2)个别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或其他高等学校别的专业学习者;

(3)学校认为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或不转学则无法继续学习者。

第四篇:宁夏大学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宁夏大学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2009年7月修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 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向学校请假。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取消其学籍。

第三条 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可以向学校申请入学,由学校指定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学校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四条 每学期开学时,学生本人应当按学校规定办理注册手续。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当履行暂缓注册手续。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

二、学制与修业年限

第五条 本科学制4年,最高修业年限6年(建筑学专业学制5年,最高修业年限7年);专科(高职)学制3年,最高修业年限4年。

第六条 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学校允许学生提前1年或延期1-2年毕业,允许学生申请保留学籍1-2年从事创业等活动,但修业年限(含休学、保留入学资格和保留学籍)不得超出其最高修业年限。应征入伍的学生修业年限在原年限基础上增加入伍年限。

三、课程修读

第七条 学生应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序和要求修读课程。学生每学年所修课程的学分数必须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数,且各类性质的课程学分不能相互替代。

第八条 选课:学生从第二学年开始方可选课。

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在学院指导下进行选课,凡规定有先修课程的,必须取得先修课程学分后方可继续修读后续的课程。

任意选修课程:学生应在每学期期末,根据教务处的安排通过校园网自愿报名选课。学校开设的全校任意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能力选修,但所修任

选课课程类型必须符合《宁夏大学本科生全校任意选修课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的课程类型学分要求,并且达到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任意选修课学分要求,否则不能毕业。同一门任选课学生只能选修一次,重复选修课程学分不予承认。

第九条 免修:学生事先通过各种途径学过的课程,可在该门课开课前一学期期末考试前三周内向所在开课单位提出免修书面申请,经开课单位主管领导同意,报教务处备案。由各开课单位在期末统一组织免修课考试。免修课考试可随高年级该门课期末考试同时进行,也可单独命题考试。考试成绩在75分以上者可准予免修并取得该课程的学分。

因残疾或严重疾病不能参加体育运动、军事训练的学生,可申请免修体育运动课与军事训练课。

第十条 免听: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或已学的专业课程考试平均成绩在75分以上、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或重修课程在时间上与其他教学环节有冲突的学生,可在该门课开课前一学期期末向开课单位提出免听该门专业课的书面申请。经开课单位批准免听某门课者,仍须参加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按时完成作业并参加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成绩及格方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

第十一条 体育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验课、生产劳动、军训、科研训练(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教学实习、教育实习)不得免修、免听。因身体残疾需免修体育运动课、军事训练课者除外。

第十二条 补考与重修:学生因故未取得所修课程学分,学校于下一学期开学初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考试作弊、无故不参加考试者除外),补考不及格或未参加补考者,必修课须重修,选修课应重修或重选。

学生补考和重修应于每学期开学第三周在教务处网上报名,列入补考或重修名单。凡在规定时间内没有上网报名补考或重修的学生视为自动放弃考试机会,不准参加补考或重修考试。符合补考条件或取得重修资格的学生,应根据开课单位的教学安排,及时参加补考、重修和重修考试。

第十三条 学生可以申请辅修第二专业或者选修其他专业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课程。在其他学校修读的课程成绩(学分)由教务处审核后予以承认。具体要求按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学校根据分流培养的原则,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辅修第二专业达到相应要求者,发给辅修二专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要求者,可以申请授予辅修学士学位。

四、学分与学分绩点

第十四条 学分是计算学生学习量

的单位,学分数是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能否取得毕业资格的依据。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取得本专业规定的总学分且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各种类型课程学分数要求、思想品德考核合格方可毕业。学院应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各门课程的学分数和各种类别课程应修学分数的相关要求。

第十五条平均学分绩点是评定一个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志,是学生能否获得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主要依据,也是评定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及免推研究生的重要依据。其计算方法为: Σ(课程绩点×课程学分)

平均学分绩点= Σ应修课程学分

五、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十六条 学生应当参加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各种教育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册,并归入本人档案。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学生只有参加课程的考核并取得及格以上成绩,才能获得该课程的学分。学生无故不参加所修课程考核,成绩以零分计,所修课程如果属于必修课,则该门课程应重修。

学生考核成绩实行校、学院两级管理。

第十七条 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核、鉴定,要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主要依据,采取个人小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学生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取得毕业资格。

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或五级分(十等)制记分,由期末考试成绩(一般占60—70%)和平时测验成绩(一般占30—40%)等综合评定。

学生体育课的成绩应当根据考勤、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活动的情况综合评定。某些实践性课程(如实验、实习)的成绩可根据课内外作业、平时测验、实习和实验报告及实际表现综合评定。

第十八条 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或五级分(十等)制记分。

百分制考核、五级分(十等)制考核成绩与学分绩点的关系:

百分制成绩

五级分(十等)成绩

课程绩点 90~100

A 4.0 85~89

A-3.7 82~84

B+ 3.3 78~81

B 3.0 75~77

B-2.7 72~74

C+ 2.3 68~71

C 2.0 64~67

C-1.5 60~63

D 1.0 <60

F 0

第十九条 考核可采用闭卷、开卷,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

第二十条 实践性环节(课

程实习、见习、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成绩按百分制或五级分(十等)制记载;缓考成绩如实记载;补考成绩如实记载,但最高只能记为C,绩点为2.0;重修成绩按下列办法记载:考试及格申请重修,成绩如实记载,成绩录入取最高成绩,学分绩点按第十八条计算;补考不及格参加重修,成绩如实记载,但最高只能记为C,绩点为2.0。

第二十一条 期末考试时,学生一般不得请假。因病住院或经学校派出参加会议、比赛以及因某种原因学院认为确需缓考者,可申请缓考。其他原因未参加考试者,一律不准缓考。申请缓考的学生,须出具相关证明并在考试前办理缓考手续。缓考申请由任课教师、主管教学的开课单位领导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批准。缓考学生可参加下届学生的相应考试或随补考、重修课考试。缓考学生参加考试须在每学期第三周到教务处考试中心办理考试手续。

第二十二条 凡在学校组织的各类考核中严重违反纪律或考试作弊者(对作弊行为的认定,参见《宁夏大学考试工作条例》),该课程考核成绩记为无效,并根据《宁夏大学本专科学生违纪处分规定(试行)》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对考试作弊者,该门课程不能补考,可给予一次重修机会,但成绩最高只能记载为D,绩点为1.0。

第二十三条 学生不能按时参加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活动,应当事先请假并获得批准。未经批准而缺席者,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学生所修读的课程无故缺课超过该课程教学时数三分之一者,取消该门课程的考试资格,以后需参加重修。

六、转专业与转学

第二十四条 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学校批准。

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学生需要,学校允许在校本科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转专业学习。转专业学生一般应转入同年级,经学校特别批准的,可转入低一年级。学生转学、转专业一般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一)确有专长,转入其他院校或专业更能发挥其特长者;

(二)高考成绩必须与拟转入专业的要求接近;

(三)因患病或意外事故,经学校指定医院检查证明确属不宜在原专业学习,但仍能在本校或外校其他专业学习者;

(四)确有某种特殊困难,经学校认可,不转学或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

学生转学、转专业,本科生在二年级以前办理,专科(高职)生在一年级(满一学期后)办理。

2009级学生转专业按《宁夏大学本科生转专业暂行办法》办理。第二十五条 学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

学校完成学业。如患病或者确有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的,可以申请转学。

第二十六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转学:

(一)入学未满一学期的;

(二)由招生时所在地的下一批次录取学校转入上一批次学校、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

(三)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的;

(四)应予退学的;

(五)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第二十七条 学生申请转学、转专业按下列办法办理:

(一)校内转专业:按照《宁夏大学本科生转专业暂行办法》中规定程序办理。

(二)区内转学:我校学生要求转入区内其他院校的,经所在学院同意,报学生处审核,报主管校领导批准后,向拟转入院校推荐。拟转入院校同意并报区教育厅批准后,方可办理转学手续。

区内其他院校学生要求转入我校的,必须由转出院校发函与我校联系,并将有关材料[转学申请(确认)表、当年招生录取底册复印件、所学课程成绩单、转出院校鉴定、体检表]交学生处审核,经主管校领导同意,并报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后,方可办理转学手续。

(三)跨省区转学:我校学生要求转入区外院校的,经所在学院同意,学生处审核,主管校领导同意,报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后由我校发函同拟转入学校联系。经拟转入学校及其高教主管部门批准并通知我校和自治区教育厅后,学生方可办理转学手续。

外省区院校学生要求转入我校的,必须由转出院校发函,并附有关材料[转学申请(确认)表、当年招生录取底册复印件、所学课程成绩单、转出院校鉴定、体检表]与我校学生处联系,经我校同意并报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后,方可办理转学手续。

(四)经批准转学、转专业并已办理手续者,不得申请转回。

(五)因转专业需延长学习年限的,必须由学生本人申请,经原学院和拟转入学院同意,学生处、教务处审核,由主管教学的校领导批准,且最长不得超过学制的两年。

(六)凡已批准转专业的学生,均应参加原专业或拟转入专业期末考试,不及格的课程划入拟转入专业的必修课,必须补考或重修;拟转专业已开设而原专业未修课程,学生不再补修。

(七)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能转专业一次。

我校学生凡未批准转专业、转学和办理手续前,必须参加原班学习,否则按旷课论处。

七、休学和复学

第二十八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休学:

(一)因病在指定医院诊断,需停课治疗、休养时间占一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上者;

(二)一学期请假天数累计超过三分之一者;

(三)因特殊原因,本人申请或学校认为必须休学的。

第二十九条 学生休学须填写《宁夏大学生学生休学申请审批表》(从学生处网站下载),交验必要的证明材料,经学院主管领导签署意见,报学生处批准后,由学生处发给休学证明书(一式四份,学生处、教务处、所在学院和本人各执一份)。休学一般以一学年为限。因病休学,病情严重者经学校批准可连续休学两年。本科学生休学累计不得超过两年,专科(高职)学生只能休学一年。

学期开始或者中间申请休学者,休学时间从本学期计算;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内申请休学者,休学时间从下学期计算,但学生必须参加本学期的课程考核及其他教学活动(确因患病不能参加者除外)。

第三十条 因病休学的学生,应回家疗养,路费自理。

休学学生的户籍关系不迁出学校。

第三十一条 保留入学资格的新生及休学学生,经批准后须立即办理离校手续并在10个工作日内离校(住院治疗者可在出院后10个工作日内办理)。

第三十二条 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保留其学籍至退役后一年。

第三十三条 学生复学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休学期满,学生应持《宁夏大学学生复学申请审批表》(从学生处网站下载)及休学或保留学籍证明书向所在学院申请复学。因病休学的学生还应持县以上医院康复证明,经学校指定医院复查合格,所在学院主管领导同意,报学生处批准后方可办理复学手续。

(二)学生复学后,原则上编入原专业下一年级学习。如该专业下一年级未招生,则转入下一年级相近专业学习。

(三)应征入伍学生退役后相关问题按下列办法处理:入伍退役后随原专业学习或经学校批准后可以转专业,但须随拟转入专业低一年级学习;入伍前不及格的课程应重修;学籍管理按入伍前和退役后所学专业的相应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四)申请复学的学生,学校对其休学期间的表现进行审查,如发现有违法乱纪行为,取消其复学资格或给予纪律处分。

(五)学生在保留入学资格、休学期间不得报考其他学校。

(六)学生申请复学未获批准不得擅自返校住宿、上课,违者给予校纪处分。

(七)复学手续应在新学期开始前办理。

八、试读与退学

第三十四条 学校允许学生在下列情形下申请试读:

学生一学年所获学分未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所修课程学分之和的1/2者,可以申请试读。学生可自愿选择跟班试读或降级试读。申请试读的学生,须到教务处网站上下载试读

申请表,经学院主管领导签署意见,报教务处审核后,由主管校领导批准,办理相应手续。降级试读的学生不允许跟原班学习,试读期一般为一年。

第三十五条 退学警示

学校试行退学警示制度。学生一学年未取得应修课程的学分接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所修课程学分之和的1/2者,由学院审核并经主管教学领导签字后,由各学院对其发出书面“退学警示”,并以有效方式通知其家长或监护人。

第三十六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应予退学:

(一)一学年所获学分未达到人才培养计划规定所修课程学分之和的1/2且未申请试读者;

(二)学生试读期满,累计不及格课程的总学分达到应修学分的60%(含60%)以上者,作退学处理;低于60%者自动恢复学籍;

(三)学生在试读期间,发生严重违纪现象者;

(四)应休学,经学校动员后仍不办理手续者;

(五)休学期满逾期10个工作日后仍不办理复学手续者;

(六)要求复学,经复查不符合复学条件者;

(七)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

(八)超过两周未注册又无正当理由者;

(九)经医院确诊患有疾病,无法继续在校学习者;

(十)意外伤残不能坚持学习者;

(十一)本人申请退学者。

第三十七条 本科生第四学年(建筑学专业第五学年)、专科(高职)生第三学年所获学分达到退学情形,原则上按退学处理,学生提出申请,经学院同意,也可按结业或延长学习期限处理。

第三十八条 对学生的退学处理,由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对退学的学生,由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交本人,同时报自治区教育厅备案。

第三十九条 退学学生的善后问题,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退学和因各种原因处理离校的学生,按学校规定期限办理退学手续离校,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二)经确诊患有疾病(包括意外伤残)无法在校学习者,由家长或抚养人负责领回。

(三)退学学生发给退学证明,其中学满一年以上者发肄业证书。未经学校批准,擅自离校者不发肄业证书和退学证明。

(四)应予退学的学生,自通知下达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不办理退学手续的,学校注销其在校各种关系,不发肄业证书。

(五)被取消学籍或已退学的学生,均不得申请复学。

第四十条 学生对退学处理有异议的,参照《宁夏大学本专科学生违纪处分规定(试行)》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九、毕业与学位

第四十一条 学生在学校规定修业年限内,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

定内容,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

第四十二条 本科生符合毕业条件,并且满足《宁夏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办法(试行)》要求者,授予学士学位。

第四十三条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修满本专业应修学分,且学位课程平均学分绩点达到3.0者,可以申请提前进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阶段,达到要求者,可提前毕业;对于提前修满学分者,根据本人意愿及自治区关于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有关规定,能提前毕业的,学校努力提供方便;不能或不愿提前毕业的,允许免费在全校范围内任选课程修读,亦可请假外出工作或休息。

第四十四条 本科生修业满4年(建筑学专业5年),专科(高职)生修业满3年,不符合毕业条件,本人又不愿继续在校学习的,按暂缓毕业处理,修业年限内可申请返校参加重修考试,补足学分者,可换发毕业证书。毕业时间按发证日期填写;对于延长学习期满仍不符合毕业条件或暂缓毕业修业年限内未补足学分者,学校将不再给予重修考试机会,均做结业处理,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

第四十五条 辅修专业和学位: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确有能力辅修第二专业者,可向相关学院申请报名参加学习。经考核取得全部辅修课程学分,发给辅修二专业证书。在获得本专业学位的前提下,达到辅修第二专业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宁夏大学监制的辅修第二专业学位证书。

第四十六条 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学生,学校颁发肄业证书。

第四十七条 学校执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制度,每年将颁发的毕(结)业证书信息报教育行政部门注册,并由教育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八条 对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入学者,学校不发给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已发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学校将予以追回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

第四十九条 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遗失或者损坏,经本人申请,学校核实后将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十、附 则

第五十条 本规定未提及的部分,均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2005第21号)的有关规定执行。本规定未尽事宜,由教务处、学生处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意见,报主管校领导批准后实施。

第五十一条 本规定适用于宁夏大学本科、专科(高职)学生。本规定从2009年9月1日起在宁夏大学本科、专科(高职)在校生中执行。

第五十二条 原相关规定与此规定不一致者,以本规定为准。

第五十三条 本规

定由教务处、学生处负责解释。

第五篇:南京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学籍管理细则

南京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学籍管理细则

(2001年5月修订)

为了贯彻执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1990年1月20日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江苏省教育厅苏教字[2001]29号文件<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精神,结合我校教学管理的实际,引进激励与约束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特制定学籍管理细则.本细则分入学、报到与注册;课程、学分与免修;课程考试与成绩记载;转专业、选修、补考、重修、试读及延长学年等缴费标准与缴费方式;年级认定与编班学习;转院系与转学;休学、保留学籍与复学;退学;纪律与考勤;奖励与处分;毕业、结业、肄业;学士学位;出国学习;附则等项。

一、入学、报到与注册

第一条

凡经全日制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按招生规定被本校录取的新生,均入本校一年级学习。第二条

新生应按照录取通知书规定的日期来校办理报到手续。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必须提前一周写信(或电报)并附原单位或所在街道、乡镇证明,向所属院、系办公室请假,请假不得超过两周;未经请假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三条

新生报到后,应在指定的时间内,到本校医院进行体格复查,复查合格的准予办理注册手续。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入学资格。经本校医院诊断,认为经过短期治疗可达到健康标准者,由本人申请,经学校批准,可准许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应即离校回家治疗,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自理,(自通知之日起,在两周内不离校者,即取消其保留入学的资格)。第四条

新生在保留入学资格期间,病情确已痊愈者,可在下一学年开学前持县级(含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和保留入学资格的决定,先到我校学工处签署意见,经本校医院复查合格者,再向所属院、系办公室申请入学,随同下一的新生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复查不合格或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五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将按照招生规定进行政治、文化复查。经过注册且复查合格,即取得学籍。经复查确认不符合招生条件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属徇私舞弊者,取消学籍;情节恶劣的,报请有关部门处理,直到追究法律责任。第六条

每学期开学时,所有学生必须按校历规定的时间到校,先到财务处缴纳学杂费、住宿费,并按南京大学教材管理暂行办法缴纳教材费,然后到所属院、系办公室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因故不能如期注册者,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否则以旷课论处。学生虽到学校,但没有按规定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均以缺席论处。未经请假逾期两周不注册的按自动退学处理。

二、课程、学分与免修

第七条

四年制本科生学习的总学分为:理科155左右,文科160左右(各系根据教学计划以此幅度确定具体的总学分数)。各专业学生修读的课程分为通修课、学科核心课和选修课三大类,其中通修课学分为50-70;学科核心课学分为40-50;选修课学分为50-60。通修课指全校公共课,文科或理科公共课;学科核心课:指学科群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选修课:指全校公共选修课,文化素质课和专业方向课。通修课和学科核心课全部为必修课,其学业成绩与学士学位授予挂钩。

第八条

所有全日制本科生都必须按照所属系的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数修读指定的通修课程和学科核心课程。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必须符合如下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完成14个学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其中,(1)所有学生都必须选修4个学分的艺术类课程;(2)理工类学生必须选修8个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素质课程;(3)文科类学生必须选修4个学分的自然科学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4个学分的非本专业人文社会科学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4)所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任选2个学分的文化素质课程。

第九条

学生每学期应在期末考试前一周办理下学期的选课手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按教学计划规定的选修学分数进行选课。各类课程均有其系统性和连续性,学生选课时应先修读先行课程,再修读后续课程。

第十条

学生某门课程的预备知识基础较好,或预修课程成绩优秀,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可选读高一档次的同类课程。

第十一条

学生经过规定手续选读的课程,应该按时上课,参加考试。未经办理选课手续,擅自听课、考试者,其考试成绩不予承认。学生不得选读与学科核心课程或通修课程上课时间冲突的课程。有些学生自学能力很强,经任课教师审核同意,主管系主任批准可以申请不跟班听课,但须交作业并参加所有测验和考试。

第十二条

学生对选修课程的学习必须严肃认真,不能草率从事。经过审批注册的选修课程不能任意退选,如果确属选课不当,或不符合选修条件者,必须在上课两周内,征得选课指导教师同意,及时申请改选其它课程,并办理选课注册手续。

第十三条

为了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申请免修某些学科核心课程。但是通修课程中的政治、德育类课程不得免修。

第十四条

学生经过自学,认为已经掌握某门课程的基础,可在开学初提出免修申请,参加有关院系统一组织的免修考试。免修考试在开学上课后一周内进行。申请免修课程者,须交有关课程读书笔记和习题演算等自学材料,经指导教师口头询问和审查同意,方可参加免修考试。第十五条

申请免修课程考试手续:凡愿参加免修考试的学生,应向所属系办公室领取“南京大学免修考试申请表”,填好后送交系办公室,经指导教师同意、系主任审核后,由系统一安排考试。进行免修考试的课程必须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考核全部内容。试题由有关教师拟定,并经教研室主任审核同意。

第十六条

免修课程考试的成绩在80分以上者,可同意免修,给予应得的学分,并按实得成绩记入学籍档案。若要另外选修其他课程,应在学期开学后10天内按照本规定办理选课手续。学校组织的外语分级考试,经核准免修并进入高等级外语课程学习者,其免修成绩以90分记载。

为了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有关课外科技、文化等项目竞赛及课外学术活动,凡获得奖励者或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者可记入一定学分(具体规定另外制定)。

三、课程考试与成绩记载

第十七条 凡是学生办理过选课注册手续所修读的课程,都要进行考试,考试成绩载入成绩登记表,并归入本人学籍档案。

第十八条 考试的主要方式为:课程小论文、读书报告、文献综述、操作考试、闭卷笔试、口试,或口、笔试兼用等;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考试。所有方式均需按规定结合课内外作业,平时测验等综合评定成绩。学科核心课程的成绩,应根据南京大学南字发[2000]40号《南京大学关于考试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综合计定课程考试成绩。第十九条 考试成绩评定,必修课程均采用百分制记分。

选修课可采取五级评分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制记分与百分制记分的换算标准为优100-90;良为89-80;中为79-70;及格为69-60;不及格为59及59以下。凡是课程考试成绩在60分和60分以上者,即可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为了区别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应计算学分绩,某一门课程学分绩计算方法为:

课程考分/20*课程学分数=某一门课程学分绩 一学期所有课程平均学分绩计算方法为:

∑(课程考分/20*学分数)

∑课程学分数

=平均学分绩

第二十条 毕业论文的成绩,除按百分制或五级制记分外,应附简短评语,由指导教师提出意见,经教研室视学生答辩情况讨论通过,其中拟评定为优秀或不及格成绩者,须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且有二分之一以上赞成票通过。学生集体(不得超过3人)完成的毕业论文,以个人承担部分或发挥作用的大小作为评定成绩的根据。

第二十一条 从2000级学生开始,取消补考,学生某一门课程考试不及格,必须重修.重修分两种形式进行:考试成绩在49分(含49分)以下的学生,必须随下一级跟班重修。考试成绩在50分以上的学生,如果重修课与在修课冲突,可申请自学后参加重修课程考试,申请重修的学生必须在期末选课期间办理注册重修课程手续,凡申请自学重修者,应在学习的过程中按任课教师的要求,提交重修课程的基本作业(含小论文等)。

第二十二条 取消补考后,若学生考试不及格,成绩不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允许学生多次重修,直至重修课程及格。

第二十三条 若学生考试成绩在60-70分之间,允许学生再次重修该门课程取得更好成绩,但是在申请注册重修之前,必须书面申请注销原考试成绩,并按第二十一条、第二十八条规定,按考试成绩在50-59分重修标准交纳重修课。

第二十四条 公共体育课考试不及格,参照第二十二条。因健康原因,不能参加正常体育课的学生,经校医院证明,可由体育课转修保健体育课,保健体育课考核及格者可以取得体育课的成绩和学分,但需注明是保健体育课。每学年结束,学校都要按原国家教委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考评方法另订),其成绩记入本人学籍档案。

第二十五条 取消补考后,对于学生每学年所完成学分数要进行宏观控制,无法完成最低学分数要求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第一学年最低完成学分数为28,第二学年为56,第三学年为84,第四学年为112,第五学年为140。

第二十六条 学生参加考试,应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按时完成答卷。凡无故不参加考试或参加考试不交卷者,以旷考论处,该课程重修成绩达到合格以上者,一律按60分记入学籍档案。凡自行夹带与考试有关的教材、复习资料或教参书等进入考场(带入考场后,必须放置讲台),在考试开始进行时仍放置课桌内或课桌上,作为严重违反考场纪律论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凡考试时有作弊者,取消其考试资格,该课程重修成绩达到合格以上者,一律按60分记入学籍档案。

五、转系与转学

第二十七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允许转系、转学:

(1)因公伤事故或患某种疾病、生理缺陷,经本校医院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者,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申请者转入有关专业。

(2)个别学生确能提供有关说明其拟转入某系科的专长依据,经本人申请,所在院、系推荐,并由转入系安排甄别考试,成绩确实优良者。

(3)学校或系根据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和人才社会需求变化等情况决定调整学科者。本科生转系只限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到第二学年。转系后需要延长学年者,第五学年开始,应按本新生交费标准交纳学杂费、住宿费。

第二十八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考虑转系、转学:(1)由一般院校转入重点院校者;(2)委托培养生或定向培养生;(3)新生入学后未满一学期者;(4)本科三年级(含三年级)以上者;(5)在校期间已有一次转系记录者;(6)专科转入本科者;

(7)因学习成绩差需要试读者。

经上级主管部门文件批准者不受以上限制。

第二十九条 学生转系转学均由本人向所在系申请。转系、转学的手续,按下列规定办理:(1)学生在本校范围内转系,须由本人在参加期末考试后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经所在院、系推荐,拟转入院、系组织考试并审核同意报教务处审批。

(2)学生在本校院或系内转专业,须经本人申请,参加本系组织的甄别考试,系主任审核同意,报教务处备案。

(3)学生跨省转学,须由转出学校发函向拟转入学校联系,征得转入学校同意,经转出学校所在省主管高教部门批准,并报转入学校所在省主管高教部门批准,由转入学校发文通知转出学校及其省主管高教部门后,学生方可按规定办理手续。凡转入我校者,均须向学校按不同专业交纳专业建设费否则不予办理注册手续。本省范围内转学,可参照上述办法办理。学生转系、转学的手续,应在每学期结束的最后一周或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统一办理。第三十条 转系后已取得学分按下列规定计算:

(1)与转入系同档次或高一档次的学科核心课程和通修课程的学分仍然有效。低于转入系科的课程作为选修课学分记载。

(2)其他课程学分,可作为转入系科的选修课学分。

六、休学、复学和保留学籍

第三十一条 学生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休学:

(1)因病经县、区及有关专科医院诊断,校医院检查证明,须停课治疗、休养时间超过一学年上课时间三分之一者;

(2)在一学期内因其它原因请假导致缺课超过上课时间三分之一者;(3)因某种特殊原因,学校认为必须休学者。

第三十二条 本科学生因故休学一般以一学年为期(因病经学校批准,可连续休学两学年),累计不得超过两学年。

第三十三条 休学学生的有关问题,按下列规定处理:

(1)不享受贷学金,原来享受专业奖学金、定向奖学金的按最低等级发放。(2)户口不迁出学校。(3)因病休学的学生,必须回家疗养。病休期间经学校公费医疗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可在家乡确定一所公立医院就诊,其医疗费用可按非挂钩医院的规定予以部分报销,但要实行限额,标准为半年50元,一年100元,一年以上的不予报销。(4)学生休学回家,往返路费自理。

第三十四条 学生休学期满,应于学期开学前持有关证件,向所属院、系申请复学。学生复学按下列规定办理:

(1)因病休学的学生,申请复学时必须附县以上医院诊断书,证明其已恢复健康,并经校医院复查合格,方可复学。

(2)要求复学的学生,由校、系有关部门进行政治复查。休学期间,如有违法乱纪行为者,应取消其复学资格。

(3)经学校批准复学的学生,一般应编入原专业的下一年级学习。

第三十五条 允许有条件的学生停学创业,停学创业时间一般不超过2年。学生停学创业,应提出申请和创业方案,经系主任审核同意,学校批准,方能予以实施。

第三十六条 在校学生联系和办理自费出国就读手续,可办理退学或保留学籍。保留学籍年限为一年,学生在校期间只允许保留学籍一次。学生申请出国办理保留学籍,必须先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由系主任及有关主管部门审核,报教务处审批并到教务处缴纳规定的培养费。培养费按当年同类专业学杂费收取。

第三十七条 办理保留学籍手续的时间,只限于学期结束前二周内进行,保留学籍期满办理复学时间,只限于新学期开学前二周内进行。

第三十八条 在保留学籍期限内不得要求复学,保留学籍期满需继续回校学习者,必须凭省教委签发的注销护照证明书和本人的书面申请,经系主任审核,报教务处批准后方能取得继续学习的资格,学生办理复学手续后,退还培养费。逾期不办理复学手续者,作自动退学论处。第三十九条 学生保留学籍期间,允许到教务处办理旁听手续。旁听按每学分100元计算。学生在保留学籍期满办理复学手续后,可凭教务员签发的旁听成绩记入学籍档案。学生未办理旁听手续而擅自听课者,其考试成绩不得记入学籍档案。

第四十条 保留学籍期满不办理复学手续者,收取的培养费一律不退。保留学籍的学生不享受在校学生和休学学生待遇。

第四十一条 学生休学、复学,应向所属院、系提出申请,所属院、负责人签署意见后送教务处审核批准。

七、退学、试读

第四十二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退学:(1)有既往病史,由于本人隐瞒而录取在限考专业者;

(2)经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精神病、癫痫病、麻风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3)意外伤残不能再坚持学习者;

(4)通修课、学科核心课学分第一学年达不到28;第二学年达不到56;第三学年达不到112;第四学年达不到140者;

(5)未办理请假或休学手续,擅自离校累计超过两周者;(6)休学或保留学籍期满不办 理复学手续者;(7)休学期满复学时经政治或身体复查不合格者;(8)两次德育总评成绩为差者;(9)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者;

(10)延长修业年限(病休者除外),拒缴培养费者;(11)在校学习时间超过六年者;

(12)因其他特殊情况,学校认为必须退学者。上述情况因成绩差作退学处理的,不是一种处分。

第四十三条 因学业成绩不良按学籍管理有关规定,需要退学者,可申请缴费试读一年。试读期满所获得的通修课、学科核心课学分数达到在校修读年限基本要求者,可继续缴费就读,试读不合格者,必须办理退学手续。试读学生不得转院系。学生试读,除了按规定缴纳正常学杂费外,还必须缴纳培养费。缴费试读生,必须在新学期开学时一次性向学校缴清本学年所需费用,否则不予报到注册。

第四十四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准许其自动退学:(1)本人申请退学,经劝说教育无效者;(2)本人因故不能继续在校学习者。

凡应予退学的学生不能作自动退学处理;因出国自动退学者应到教务处办理缴纳在校期间的培养费手续(每学年除交纳正常学杂费以外,必须交纳培养费,培养费按该生进校后累计学杂费总数收取。)退学手续应由院或系签署意见,经教务处审核,报请主管校长批准。第四十五条 学生退学回家或抚养人所在地落户。

经确诊为精神病、癫痫病、麻风病患者和患有其它某种严重疾病(包括意外致残)者,由家长或抚养人负责领回。退学学生发给退学证明,并根据学习年限及成绩发给肄业证明书。第四十六条 经批准退学的学生,应在三日内办完离校手续。第四十七条 取消学籍或退学的学生,均不得申请复学。

八、纪律与考勤

第四十八条 学生要按时参加教学计划规定和学校统一安排组织的一切活动。学生应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四十九条 因病或其他原因不能上课时,必须办理请假手续。学生因病请假一天以上,须附医院证明。请事假的学生须附有关证明。学生请假需提出书面申请,一天以内由辅导员批准;一天以上一周以内,填写请假单,由系主管主任批准;一周以上由主管系主任签署意见,报送教务处批准。具有上述审批手续的请假条均由请假人向任课教师请假时展示,然后交系教务员保存备查。学生请假不参加考试,必须经辅导员同意上报主管系主任批准;因病不能参加考试,必须持校医院(其它医院证明无效)病休证明书,经辅导员上报主管系主任批准,可参加此课程正常重修;未经批准者作旷考论处,其重修成绩按二十六条规定处理。

第五十条 学生请假期满,应向系办公室或批准人销假,如请假期满仍不能回校学习,应按照上述规定,办理续假手续并附有关证明,否则以旷课论处。

第五十一条 凡经注册的课程必须按时上课。学生不请假或请假未被未批准而缺席,以旷课论处。累计旷课达50学时者给予勒令退学处分。旷课不足50学时按下列规定处理:(1)旷课达40到49学时,给予留校察看处分;(2)旷课达30到39学时,给予记过处分;(3)旷课达20至29学时,给予严重警告处分;(4)旷课达10至19学时,给予警告处分。

(旷课时数按每天实际上课时间计算。各类实习、军训、社会调查期间,未经同意擅自离队,每天按4学时计算)

第五十二条 学生请假超过一学期上课时间三分之一(以校历为准,下同),应办理休学。请假缺席次数达到某门课程一学期上课时间三分之一,或缺交作业达到某门课程一学期作业量的三分之一,不得参加本课程考试,应该重修。体育课每学期请假缺课三分之一,作为不及格记录,必须重修。

九、有关学籍处理缴费标准与缴费方式

第五十三条 凡选修学校指定的有关课程均实行缴费选读(缴费标准另定)。

第五十四条 学生重修课程必须交纳重修课程费,第一次重修按每学分100元收取,第二次重修按每学分150元收取,第三次及第三次以后,每次按每学分200元收取。考试成绩在50-59分申请自学重考的学生,可按50%交纳重修费用。重修缴费,必须在注册重修课程前一次性缴清、由教务处统一收取。学生持交费收据,办理重修选课注册手续。学生不缴费重修将取消其重修资格。

第五十五条 经批准准予转专业者和外校转入本校者,应根据入学专业和转入专业的性质不同,缴纳壹万元至叁万元专业建设费。

第五十六条 经批准准予试读的学生,试读一年期间,应另缴纳培养费每学年4000元(不含正常学杂费、住宿费)。

第五十七条 因学习成绩原因经批准延长学习年限,本科学生在校修读年限不得超过6年。第五学年起应按第五学年的当年学生入学交费标准交纳学杂费、住宿费。学杂费、住宿费应于该生在校的延长修业学年第一学期的报到注册前一次性向学校缴清,拒绝缴款者作退处理。以上交费必须先到所在系领取重修课程交费申请表,再到教务处教务科办理手续后到财务处交费。

十、奖励与处分

第五十八条 对德智体全面发展或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体育锻炼、课外活动等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可分别授予“三好学生”称号或其他单项荣誉称号。

第五十九条 奖励实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办法。表扬和奖励的方式有:口头表扬,通报表扬,发给奖状、证书、奖章、奖品及不同类别、等级的奖学金等等。“三好学生”的事迹材料归入学生档案。

第六十条 对犯有错误的学生,学校可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处分有下列六种:(1)警告;(2)严重警告;(3)记过;(4)留校察看;(5)勒令退学;(6)开除学籍。第六十一条 留校察看原则上以一年为期。受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察看期间能认真改正错误和表现显著进步的可终止留校察看;经教育不改的可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第六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生,将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

(1)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反动言论和行为者;组织和煽动闹事、扰乱社会秩序、破坏安定团结、侮辱和诽谤他人者。

(2)触犯国家刑律,构成刑事犯罪者。

(3)破坏公共财产,偷窃国家、集体和私人财物造成严重损失和危害者。(4)酗酒、赌博、打架斗殴、品行恶劣、道德败坏等情节严重者。(5)违反校纪校规且情节严重者。(6)一学期旷课50学时以上者。(7)在校期间有两次考试作弊记录者。

(8)以不正当手段骗取成绩或篡改成绩造成恶劣影响者。

第六十三条 对学生的处分由院、系学生工作组或教务员提出,经系主任审核批准上报教务处审批并备案,经由主管校领导同意。

第六十四条 对学生作出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处分,由学校审批,报省教育厅备案。其中因政治问题而作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的,须报请省教育厅有关部门的同意,由省教育厅审批。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学生,其善后问题按退学学生的有关规定处理。但开除学籍的学生不发给学历证明。

第六十五条 对学生的鉴定、奖励、处分材料,均归入本人档案,不得撤消。

十一、毕业、结业、肄业

第六十六条 学生毕业时应作全面鉴定,其内容包括德、智、体三方面,着重点应放在政治态度、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以及学习、劳动和健康状况等方面,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第六十七条 具有学籍的学生,德、体合格,修满规定的通修课程和学科核心课程及按第八条选修课规定的总学分数,获得社会实践考核合格证书,准予毕业。提前修满规定的课程和总学分数,成绩优良,平均学分绩文科达到4.3、理科达到4.0,可以提前毕业。办理提前毕业手续,必须在四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后三周内办理。

第六十八条 学生在规定的学制内,仍有通修课程和学科核心课程重修成绩不及格者,毕业时作结业处理。

公共体育课成绩不及格或未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者,作结业处理,发给结业证书。受留校察看的学生,凡毕业时未终止其留校察看处分的作结业处理,发给结业证书。但结业后一年内可由本人申请,工作单位提出其工作以来思想、政治、品德、业务等方面的书面鉴定意见,经教务处审核,报主管校领导批准并缴手续费150元后,可换发毕业证书。

第六十九条 学生在校学习一年以上,因学业成绩差终止学业的学生,可发给肄业证书。第七十条 学生修业期满未修满总学分,作结业处理。

第七十一条 在正常学制内,未修满教学计划规定学分结业者,允许在结业后二年内重修所缺课程,合格者可换发毕业证书。

第七十二条 无学籍的学生不得发给任何形式的毕业证书(或学历证明)。

十二、学士学位

第七十三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凡达到以下条件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应届毕业生,均可向学校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系统地、坚实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审核准予毕业。

3、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并通过国家大学英语(或日语、俄语等)四级考试。

4、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用机操作能力,并获得江苏省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

5、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通修课程和学科核心课程,平均学分绩3.0以上(含3.0)。第七十四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授予学士学位:

1、因政治上犯有严重错误、违法乱纪、道德败坏或其他原因受过记过(含记过)以上处分或受过两次处分者。

2、在校期间曾有一次德育综合考核总评成绩为差者。

3、通修课程、学科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总学分未达到该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总学分;选修课程不按第八条的要求选课的。

4、因学习成绩差退学试读者。

5、在校期间未取得学校规定的有关科目统测合格成绩(如全国四级外语统测、全省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统测等)。

6、在校期间曾有一次考试作弊者,原则上不授予学士学位,对于作弊处分后在各方面有突出表现者,经学位委员会评审,视情况决定是否授予学士学位。

7、通修课程和学科核心课程,平均学分绩3.0以下者。

8、体育课补考不及格者。

第七十五条 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程序为:

1、学生临毕业前,向所在院、系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出授予学士学位申请。

2、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应届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资格,将拟准予授予学士学位学生名单和不能授予学士学位学生名单及理由上报教务处。

3、教务处根据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上报的授予学士学位名单及不能授予学士学位的名单及原因进行复审,并将复审结果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终审,确定正式授予学士学位名单。

4、学校举行毕业典礼,宣布授予学士学位名单,颁发学位证书。

第七十六条 学生至毕业,没有完成规定学分和没有通过四级英语国家统考及计算机省级统考者,允许毕业后二年内完成所需课程及有关统考(课程成绩不及格,必须随班补考),其成绩合格,可补授学士学位。

十三、出国学习

第七十七条 凡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申请自费出国学习的在校学生,按下列程序办理自费出国学习的审批手续:

1、学生如实填写申请理由,经所在系主任签署意见之后,将审批表及其它规定的证明材料报送教务处;

2、由教务处为申请者核定缴纳培养费数额并办理交费手续按第三十六条规定办理;

3、申请者凭省教育厅批件将《自费出国留学审批表》交保卫处,办理申请出境手续。第七十八条 经学校批准出国学习的学生,可到教务处办理学习证明和成绩表。

十四、附则 第七十九条 本细则起用于2000年九月一日以后入学的全日制本科生,其他学生继续执行一九九九年九月颁布的《南京大学本、专科生学籍管理细则》。

第八十条 本细则在执行过程中涉及其它有关未尽事宜,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下载山西大学全日制本专科学籍管理条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大学全日制本专科学籍管理条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河北省全日制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

    河北省全日制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暂行) (征求意见稿) 一、总 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规范我省全日制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河北省全日制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

    附件3河北省全日制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 一、总 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规范我省全日制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和......

    吐鲁番市全日制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

    吐鲁番市全日制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 (试 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全日制研究生在校学籍证明

    安徽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籍证明 兹证明 (姓名), (性别),学号: ,身份证号: ,系我校 学院 专业 级全日制统招硕士研究生,入学时间为 年 月,学制 年,属于我校学历教育性质(指正常......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全日制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

    附件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全日制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 (讨论稿) 总 则 为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

    江苏省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学籍管理规定[五篇模版]

    江苏省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学籍管理规定 一、总 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革学校管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崐量,保障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制定《江苏省全日制普通......

    广东工业大学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实施办法(大全)

    广东工业大学全日制本专科 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实施办法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宣部、中央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全日制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北京市中小学(xiexiebang推荐)

    北京市中小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小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依法保障适龄儿童、青少年接受教育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