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文学时期[5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19:09: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七年文学时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七年文学时期》。

第一篇:十七年文学时期

十七年文学时期

(一)、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小说

1、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1在十七年时期,○左倾思潮还没有发展演变到极致,它还没有像文革那样给文艺造成全面的破坏性伤害,这样就使得五四新文学的一些传统和精神还有生存和发2从现实的原因来看,小说和其他体裁比较,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它展的空间。○的创作需要长期的体验、构思和思考,因此受政治的干扰要比其他体裁少。

2、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两个繁荣时期

在体裁上,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创作最兴盛的是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中篇小

150年代初期,以短篇小说的丰收为标志。○250说相对而言发展得比较薄弱。○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以长篇小说的丰收为标志。

3、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

(1)从题材上看,选取革命斗争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题材,广阔而深刻地反

1历史题材:a解放战争 : 映出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革命道路和建设历程。○长篇代表作: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短篇代表作:峻青《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百合花》 b抗日战争和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斗争:长篇代表作:孙犁《风云初记》、杨沫《青春之歌》、梁斌《红旗谱》、欧阳山《三家巷》;短篇代表作:王愿坚《七根火柴》、《党费》,孙犁《山地回忆》c抗美援朝战争:长篇代表作:杨朔《三千里江山》、陆柱国《上甘岭》;短篇代表作: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2现实题材:a.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长篇代表作:赵树理《三里湾》○、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短篇代表作: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茹志鹃《静静的产院》、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西戎《赖大嫂》b.反映工业建设的作品:长篇小说:周立波《铁水奔流》、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草明《乘风破浪》;中篇小说: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c.干预现实,揭露生活中的阴暗面,触及人的灵魂的作品。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改选》、李准《灰色的帆蓬》d敢于突破禁区的作品: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邓友梅《在悬崖上》、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2)从人物塑造上看,为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一批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3)大胆地试验和开拓,从多方面探索文学表现的新领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风格。

4、十七年时期小说发展的教训

1十七年时期,文学受政治的干扰比较大,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批判了一批不该○批判的作家、作品。文学在主题、人物塑造、艺术手段等方面制定了一些不应有2十七年时期,文学界中篇小说的文体意识上还不强,作家和理论界对的公式。○于中篇小说艺术技巧、文体形式上的研究和探索都不够充分。这些都影响了中篇

3就题材而言,小说艺术上的发展,也限制了本时期中篇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范围狭窄,呈现出畸形的发展态势。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现实题材得到特别的发

4在表现方法上,本时期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出单展,其他题材则极度萧条。○一狭隘的特点。这自然严重影响了本时期小说创作艺术表现的丰富性,也限制了

5普遍充斥着廉价的乐观主义气息。作家们对于生活的深层思考。○

5、建国初期军事题材小说的特点

1作家不再以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立场和视角去描写战争,○而是全心全意地赞美

2战争形态使作家养成了“两军对阵”和歌颂革命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战斗英雄。○

3英雄主义的思维模式,并支配了文学创作,产生了“二元对立”的艺术模式。○乐观主义的创作基调。

6、杜鹏程及其《保卫延安》

1作品选取了解放战争时期,西北战场上著名的延安保卫《保卫延安》的意义:○战为题材,第一次在较大规模上全景式地描写了整个战役的全过程,展示了历史

2遵循革命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不但在历史事件、的风貌。具有史诗般的特点。○时间、地点、结局等方向力求做得真切、翔实,而且作者正视了战争的残酷性,3在人物形象上,成功塑写到了流血牺牲,再现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和消长。○造了周大勇、王老虎、李诚等英雄形象,同时,作品也塑造了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的形象。

7、杨沫及其《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一部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道路问题的长篇小说,也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带有“自叙传”的色彩。

1建国后大部分小说都是以战争时代、农村生活(1)《青春之歌》的思想价值:○和新生活为题材的,而《青春之歌》则是以知识分子的生活、工作和斗争为题材

2《青春之歌》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长篇小说,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这一时期的学生爱国运动为背景,通过林道静从个人反抗走上革命道路的成长过程,真实历史地再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描写了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激烈的年代,知识分子的日益觉醒与分化,3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进行探索,谱写了一曲革命青春的赞歌。○并给出了答案。

(2)林道静形象的塑造及其典型意义:《青春之歌》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林

1林道静由反抗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而出道静的思想性格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走,到独立谋生的幻想破灭后投海自杀,被北大学生余永泽搭救,并相爱而同居,2林道静在感情上移恋卢嘉川走着个人反抗的道路。这是她成长的第一个阶段。○以及她与余永泽的最终决裂,构成了林道静成长的第二个阶段,即中国革命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向往革命人生的阶段。这反映了由个人反抗走向革命斗争3林道静在革命斗争中,的过程。○由革命青年逐渐成长为优秀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典型意义:林道静的成长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艰苦历程,说明知识分子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艰苦的思想改造,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从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到参加阶级解放的集体斗争,投身于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才会有光明的前途,其生命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1以林道静为中心,组织情节结构,贯穿众多的(3)《青春之歌》的艺术特色:○

2通过各种艺人物、复杂的事件和纷繁的生活场景,从而概括大量的社会内容。○术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刻画典型性格,运用多方面

3对比手法,揭示人物的不同性格,善于运用人物肖像的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浓郁的抒情笔调。

8、柳青及其《创业史》(1)背景:《创业史》是一部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

1梁生宝50年代农村社会主义创业者的英雄形象。a.听党的话,对党对社(2)○会主义赤胆忠心,有明确的社会主义自觉性和坚定的革命精神。b.大公无私、胸

2梁三老汉是当代文学画廊中不可多得的一个典型怀开阔。c.勤劳谦逊、朴实。○性很高的艺术形象,他具有双重的性格特点,既有小生产者意识,又有勤劳、善

3三良、朴实的品质,是一个动摇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之间的人物。○大能人:郭世富、姚士杰、郭振山

1从题材选择和处理上看,作品选择了社会主义初建时(3)《创业史》的意义:○期最尖锐、最重大的题材——农业合作化的建立与发展,并以此为基点,从纵横两个方面落笔,把现实和历史联系起来,对现实作了史诗性的概括,既体现了时

2在人物塑造上,成功塑造了梁三老汉这个代的广度,又挖掘到了历史的深度。○具有超越意义的人物典型。

1以写人物见长,以各种人物鲜明的性格和他们之间错综复杂(4)艺术特点:○

2将宏大的结构与精细的描写、深刻的心理的矛盾冲突来结构全篇,吸引读者。○刻画,以及哲理性的议论结合起来,是《创业史》又一显著特色。

9、梁斌及其《红旗谱》

(1)主要人物:朱老忠的形象意义:承上启下,是当代文学中一个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农民革命英雄的艺术典型。朱老忠的形象有力地概括了中国农民由自发反抗走向有组织斗争的历史过程。

1史诗气度--从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来看,(2)《红旗谱》的艺术成就:○《红旗谱》描写了农民革命斗争,他们的斗争道路、斗争方式,无不表现出鲜明的民族2民族风格的探索--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重视文学的民族形式,借特色。○鉴了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创作技巧,故事性强,故事相对独立,语言朴实、生动、通俗化、口语化,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3)《红旗谱》的不足:对革命者性格缺乏丰富性展示。性格扁平化抽象化,缺乏对人物性格变化过程的描写,性格发展过于突兀。

10、茹志鹃及其《百合花》(1)《百合花》的成功主要在于作家在表现革命战争、军民关系这类庄严主题时突破了当时流行的条条框框,显现出清新、俊逸、人性化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1作者摆脱了“英雄”概念的束缚,体现出了人性化的风格。○2小说的表现手法○也有许多独到之处:善于通过侧面描写,心理活动以及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1在选材上,不正面描写生活的大波大澜,而是从日常生活的平凡事件中,(2)○

2在人物形象的塑挖掘出深刻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意,以小见大反映时代的面貌。○

3小说的情节比较单纯,故事性不强,但刻画造上,善于发掘普通人的心灵美。○

4语言朴素清新,优美生动,富于抒情。人物的细节却很丰富。○

11、王蒙及其《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1从小说在当时的客观效果来看,(1)如何评价《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是一篇旨在揭露和批判社会主义条件下官僚主义作风、积极2从小说的文本实际来看,干预现实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同时也是一篇以个人体验和感受为出发点,通过个人的理想激情与现实环境的冲突,表现叙述人心路历程的成长小说。

12、宗璞及其《红豆》 《红豆》的思想价值:《红豆》在短小的篇幅内可贵地表达了知识分子自己的叙事视角,虽然浮光掠影,却隐晦地表达出知识分子在大痛苦与大欢乐交织在一起的时代洪流中所面对的人生选择和内心矛盾。

1作者各自不同的出身背景,为作品定下了*《青春之歌》和《红豆》的不同:○不同的基调。前者洋溢着一种激情澎湃的气息,后者带有一种温情脉脉的感伤美。2同样是描写主人公性格的成长和转变,但二者却有明显不同。在杨沫那里,林○道静的成长是自觉、坚定而又欣然的;而在宗璞那里,江玫的成长则是矛盾、痛苦而又惆怅的。

(二)、十七年文学时期的诗歌

1、总体评价:在纵向上,和现代文学30年诗歌创作相比较,成就不高;在横向上,和同时期的小说、戏剧比较,成就不高。

2、诗人队伍:十七年时期,两类诗人共同支撑着诗坛:一类是1949年前已经成名的诗人,经过淘汰、选择和诗人自身的调整,陆续发表了新作,努力探索着如何表现新的生活,如郭沫若、臧克家、冯至、艾青、田间、何其芳、李季、阮章竞等;一类是新中国成立后走上诗坛的青年诗人,如李瑛、雁翼、顾工、公刘等。

3、诗歌发展的几个时期:

(1)50年代前期a.主要内容:歌颂新中国、歌颂党、歌颂领袖、歌颂伟大的胜利和刚刚开始的新生活,成为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主旋律。大量颂歌涌现,成为共和国诗坛上第一个澎湃的诗潮。如郭沫若的《新华颂》、胡风的《时间开始了》、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b.存在的问题:诗的题材、样式不够多样,很多诗作都是简单地配合政治运动、中心工作的;诗人对新生活的赞颂是热情乐观的,却不够深刻,对生活的困难和复杂矛盾一面缺乏深切把握;诗人的注意力大都转向对外部生活情景的描绘,对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生活的揭示出现明显的空白;不少诗人在创作时,有意无意地回避“自我”的加入,造成诗的艺术个性模糊的状况以及诗歌创作模式化。

(2)短暂的活跃期(1956年)艾青《大西洋》、《南美洲的旅行》、《养花人的梦》,流沙河《草木篇》,公刘《禽兽篇》,公木《据说,开会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开会》(3)1957年—1966年:1958年的大跃进民歌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那个时代人民改天换地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给诗歌带来一些新的气息;但对民歌道路的过分强调,使诗的道路越走越窄,对所谓浪漫主义的强调,助长了诗歌虚夸不实的倾向。“大跃进”之后,诗歌作品数量繁多,但缺少应有的艺术个性。1958年到1959年,开展了关于新诗发展道路的热烈讨论。1962年之后,政治抒情诗迅速发展成为诗歌主潮而独领风骚于60年代的诗坛。之后,诗歌发展道路越来越窄,对某种现成观念的阐释代替了对真实生活内容和感情世界的体验,片面强调诗要成为时代号角导致构思和形象上的雷同。诗的内容空泛、概念化,依靠所谓“豪言壮语”的渲染铺张,以至发展到伪造生活和感情,文化大革命是它的极

1革命精致。1957年—1966年诗歌创作特点:诗歌创作整体是狂热的、浮夸的.○神的抒发替代了现实变革的描绘,50年代诗歌的写实和叙事化倾向被扭转,诗的画面描写减少,抒情议论增多,革命的壮志豪情取代新生活的明丽图景而成为诗

2歌唱阶级斗争成为诗歌的主旋律。○3诗的意象、艺术手段歌的首要构成因素。○等发生变化。

1庞大的创作群体,构筑了一种阔大的诗风,形成4、十七年时期诗歌的成就:○

2十七年诗歌对群体和力的了以力和崇高为主、兼具绮丽与美的独特审美风格。○张扬,使诗突破了个人化的情思藩篱,达成了诗和时代的合流。

1由于对文艺和政治关系认识上的错误,大量的行政干

5、十七年诗歌的教训:○涉和简单、粗暴的政治批评,违背了诗歌的创作的艺术规律,破坏了艺术民主,束缚了诗人的头脑,在相当程度上扼杀了诗人的才华,这是十七年诗歌的突出教2诗歌本应有的真实性受到严重损害,训。○来自生活现实和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是诗歌的生命,而十七年的诗歌却多以浮夸的狂热和虚假浪漫主义代替了真情实3流派的贫乏和风格的单一。○4诗歌体式的畸形化。○5诗美内涵的贫感的抒发。○乏单一。

5、政治抒情诗:诗人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概念以及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是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政治抒情诗经常使用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体的诗歌形式,并不断融入中国古典诗歌的对偶、排比方法,对所要表达的观念和情绪进行渲染、铺陈。讲究节奏分明、声韵铿锵。郭小川、贺敬之是政治抒情诗的主要代表。代表作品有: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石方禹的《和平的最强音》等。“政治抒情诗”作为一种特殊的诗体在50年代、60年代确立,形成了自己特别

1强调诗歌的工具职责。2选材上直接选取重大的政治的诗学观念和审美规范:○○3追求“诗学和政治学的统一,诗人和战士的统一”事件。○,成了政治抒情诗人4一般都采取5为获取宣传鼓动的效果,尊崇的信念。○“宏大叙事”的表意策略。○经常使用反复渲染、铺陈的手段,重视节奏分明、声韵铿锵的音乐感、对偶、排比和华辞丽句的形式。

6、郭小川的诗歌创作:

(1)50年代中期(1955年到1956年),是郭小川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阶段。《致

1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宣传鼓动的特点。诗人以政治宣青年公民》的艺术特点:○

2诗人采用了马雅可夫斯基楼梯体的传家的身影号召青年,迎合了读者的心声。○3诗作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形式。○存在着议论多于描绘,思想多于形象的缺陷。

(2)50年代后期(1957年到1960年),是第二个阶段,郭小川进入到了他沉潜中的探索期。代表作品有:叙事诗《一个和八个》等以及抒情诗《致大海》、《望星空》。《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被称为“爱情三部曲”。(3)60年代前期是郭小川诗歌创作的第三个阶段,是郭小川在诗歌艺术上的探索时期。《林区三唱》(包括《祝酒歌》、《青松歌》、《大风雪歌》)、《甘蔗林-青

1体现在思纱帐》、《厦门风姿》、《乡村大道》。郭小川的诗歌创作进入成熟期:○想上,不再为政治进行鼓动,而在历史和现实的循环交错中进行深刻的思索。如

2体现在艺术上,不只采用自由体、楼梯体的诗歌形式,《甘蔗林——青纱帐》。○尝试了各种艺术形式,他创造了一种新诗体——新辞赋体,还创造了一种小令连缀体,比如《林区三唱》。(4)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是郭小川诗歌创作的第四个阶段。《团泊洼的秋天》

1往往从现实社会重大的政治问题出发选取题材,具(5)郭小川诗歌的特点:○

2呈现出浓烈的哲理倾向。○3重视诗歌形式的创造和革新。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7、新辞赋体是诗人郭小川吸收、改造、发展楚辞、汉赋中的有益因素而创造的一种新诗体,有人称为“郭小川体”。此种诗体便于表达开阔的内容,抒发热情、豪迈、磅礴、雄奇的情感。它以长句为基本句式,适于写政治性较强或所谓浩浩荡荡的内容;为了长句化短,不因为句子长而失去诗的节奏感,往往用标点符号隔开,有时还加上感叹词;采取了楚辞、汉赋的铺张、排比、复沓、对偶等手法。在抒情方式上,铺张渲染,反复咏叹,取得了雄浑、热烈、色彩浓郁的艺术效果。代表诗作:《甘蔗林-青纱帐》、《厦门风姿》等。

8、楼梯体诗歌:楼梯式的抒情诗体最早是前苏联革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独特创造。郭小川和贺敬之在田间等解放区诗人已取得的创作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了中国古典诗歌和民歌的形式与韵律,将这种外来的抒情诗体最终改造成了当代“政治抒情诗”的主要艺术形态。在运用“楼梯式”的诗体进行创作方面,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组诗较早作出了成功的试验,以跳跃的句式和鼓点般的节奏,表现了高昂的意志和饱满的热情,宜于朗诵和宣传鼓动,在青年读者中产生了很强的鼓动性和号召力。楼梯式的政治抒情诗体也因此而引起了人们的讨论和注意。但是,真正表现了楼梯式的政治抒情诗体的成熟形态和鲜明持征的,是贺敬之的《放声歌唱》和他以这种诗体创作的一系列其他作品。

9、贺敬之的诗歌创作

(1)一类是抒情短诗:如《回延安》、《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歌》等。另一类是长篇政治抒情诗:如《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峰之歌》、《中国的十月》等。

1贺敬之善于捕捉重大的政治命题,将抽象的政治概念转(2)总体艺术风格:○

2贺敬之注意吸收民歌和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将政治议论抒情化,以情动人。○

3贺敬之通过想象、古诗的营养,又不排斥外国诗歌的影响。○夸张、幻想等手法,4在选材上,将建立于革命理想基础上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表现得十分突出。○贺敬之总是以敏锐的目光去抓取时代的最重大的事件、最主要的生活内容。、(三)、十七年文学时期的散文 1、1949年至50年代中期为散文创作的第一个时期:

1是对“新时代”的歌颂,对当时展开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描述,(1)创作主题:○代表作品:柳青《王家斌》、臧克家《毛主席向着黄河笑》、李若冰《在柴达木盆2是表现朝鲜战争的英雄行为,代表作品: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地》;○,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杨朔的《鸭绿江南北》。(2)创作风格:颂歌的基调,理想主义的精神。2、1956到1966年,为散文创作的第二个时期:

(1)散文创作的第一次复兴:50年代中期,老舍的《养花》、杨朔的《香山红叶》、魏巍《我的老师》等等。

(2)散文创作的第二次复兴:60年代初期

1散文写作不再是一些作家偶尔涉及的样式,而(3)1961年被称为“散文年”○

2出现了一批体现当时创作水准的作品,形成了以此为专业的作家群。○一批有影响的散文集也在此时出版。代表作品: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杨朔的《茶花赋》、《荔枝蜜》、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等。散文集:杨朔《东风第一枝》、秦牧的3因为存在着一个比较有利于散文生长的环《花城》、吴伯箫的《北极星》等。○

4在试图建立艺术个性的努力中,普遍重视境,所以散文创作的取材有了拓展。○从我国古典和“五四”以来散文小品的艺术经验取得借鉴。

1抒情散文的两次高潮○2报告文学的涌动○3杂文的沉

3、十七年散文发展概述:○4史传文学的生长。浮○1视角背离,即散文家的视角与其所置身的现实之间背离。散

4、存在的问题:○文作者以虚幻的形式为自己建构了另一种非真的存在,对复杂多样的现实存在熟

2“非我化”视无睹或压抑自己内心的真诚呼唤。○,十七年的散文家用“政治的3“模式化”大我”代替了个人的“小我”。○。

5、杨朔及其散文

1内容模式,涉及到题材,杨朔的散(1)杨朔模式的含义大致包括两个方面:○文绝大多数都是政治抒情,在他的代表作里,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都服务于一

2形式模个明确的目的,那就是突出政治。可以说,这是他的散文的内容模式。○式,涉及到体裁与创作方法。与内容相适应,杨朔散文的形式模式就是开头设悬念,中间善“转弯”,卒章显其“志”;利用“物—人—理”的三段式结构,大致是先布置一种景物,然后在这个场景中展开人物、故事,最后归结为一个政治道理。人、物、事都成了政治道理的注脚。所以,用开头设悬念,中间善“转弯”,卒章显其“志”的“物—人—理”三段式手法来表现政治内容,就是杨朔散文的模式。

1在散文的主题设置上,杨朔把表现“自我”置换成(2)杨朔散文创作特点:○

2杨朔的作品了表现“普通劳动者”开创了一种当代散文的“自我置换”模式。○

3讲究艺总是截取生活中最光明向上的片段,推出最符合政治宣传口径的结论。○4善于营造“诗的意境”5讲究艺术结构。○6杨朔散文用语精术构思的巧妙。○。○练晓畅,勾画人物简洁生动,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

6、秦牧及其散文

(1)散文集《星下集》、《贝壳集》、《花城》、《潮汐和船》、《长河浪花集》等。在散文创作上,他主张题材和表现形式多样化,散文知识化、艺术化等。

1知识性和思想性结合是秦牧散文的基本特色。2秦(2)秦牧散文的独特风格:○○牧的散文形散而神聚,诸多材料处处紧扣中心,杂而不乱,真正做到了形散而神3秦牧的散文语言流利酣畅、不散。○凝练生动,妙语如珠间流露出浓厚的情趣性,运用抑扬顿挫的音节和一连串的排比构成了声情并茂的语言气势,营造出亲切的氛围。缺憾:比如一些知识性材料在不同的篇目中反复使用,失去了新鲜感;围绕一个说理中心,过多地罗列材料,有时就会冗杂拖沓;以及强烈的政治意识,使一些作品说教意味浓重。

7、刘白羽及其散文(1)《日出》、《灯火》、《长江三日》、《樱花漫记》散文集:《红玛瑙集》

1注重题材的选择,热衷于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擅长景物的(2)独特风格:○

2现实生活场景和战争年代记忆描写,并在这种情境中自然地抒发自己的诗情。○3刘白羽散文的政治色彩比其他作家更为浓厚强烈。4刘白相交织的构思方式。○○羽强调作家以全部心灵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斗争中去,强调与时代紧密结合,5雄浑、豪放,是刘白羽散文的基使其成为战斗生活的号角、壮丽生活的赞歌。○6在语言上,本特征。○粗犷雄健、华美明快、善用铺排的句式来造成磅礴的气势,长于以绚丽的词汇来显示文采的焕发,留下了一个特定时代的鲜明印记。缺憾:他执著地强调散文是“壮丽生活的赞歌”、“战斗生活的号角”,把自己的散文创作完全纳入政治宣传的思维模式,太多的豪言壮语和政治议论削弱了思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魅力。

(四)、十七年文学时期的戏剧

话剧、戏曲和歌剧是中国当代戏剧的三大主要剧体。A、戏曲

(1)第一次戏曲变革:1949年到1957年间,变革的主要内容和最后成果是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京剧《白蛇传》、越剧《梁山泊与祝英台》、昆曲《十五贯》等。

(2)第二次戏曲变革:1958年到1976年,这次变革的主要成就在于京剧现代戏的重大突破。成果:《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

1出现了利用传统艺术形式反映现实生活(3)戏曲艺术的现代化改造的成就:○的现代戏剧。代表作品有:沪剧《罗汉钱》,吕剧《李二嫂改嫁》,豫剧《朝阳2产生了反映古代历史生活的新编历史剧。代表作:吴晗的京剧《海瑞罢沟》。○

3为传统戏曲的改编创出官》,田汉的京剧《谢瑶环》,孟超的昆剧《李慧娘》。○新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昆曲《十五贯》的成功改编。B、话剧

1以现实政治运动、(1)50年代前期:话剧创作的题材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工厂农村的斗争和生活情景为题材;代表作品有:杜印、刘相如、胡零创作的《在新事物面前》,夏衍的《考验》,安波的《春风吹到诺敏河》、老舍的《龙须沟》、2以革命历史和朝鲜战争为题材。胡可的《战斗里成长》曹禺的《明朗的天》。○。

(2)1956年-1957年 :1956年,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1956年春天,出现了“第四种剧本”的提法。这是双百方针在文艺界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的直接成果。代表作品有:岳野的《同甘共苦》、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海默的《洞箫横吹》、赵寻的《还乡记》等。

1突破 第四种剧本的显著特征及成就表现在:○“人性”、“人道主义”的禁区,大胆描写人的道德、情操和爱情生活,深入剖析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塑造

2突破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大胆地出一批真实典型的人物形象。○干预生活,尖锐地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严重矛盾和冲突。

(3)1958年-1966年:在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的热潮,代表作品有: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郭沫若的《蔡文姬》等。社会主义教育剧 :沈西蒙等的《霓虹灯下的哨兵》、陈耘的《年青的一代》、丛深的《千万不要忘记》 C、新歌剧

(1)1945年问世的《白毛女》是我国新歌剧成型的标志。

1反映民主革命,(2)代表当代新歌剧成就的是大型歌剧的创作,其主要内容:○塑造一些英雄形象,代表作品有:《洪胡赤卫队》,《江姐》、《刘胡兰》等,以革2根据民间故事进行创作,如《刘三姐》命性著称。○,以浓郁地方特色著称。这些歌剧在社会产生了良好的教育作用,但是不能摆脱社会大趋势,成就不高,题材狭窄。

1《白毛女》式:在戏剧上倾向于话剧,歌唱、说白交替(3)两种艺术倾向:○

2《草原之歌》式在戏剧结出现,音乐结构则采用西洋歌剧与中国戏曲的结合。○构和音乐结构方面都接近西洋歌剧,说白极少而力求音乐的完整性、形象性和戏剧性。

1“反右”后作家们对历史剧的热衷。○2中(4)反右斗争后歌剧的兴盛原因:○

1情节结构倾向戏曲,具有传奇色彩。○2苏交恶后对民族新歌剧的重视。特点:○

3音乐大都以民歌或戏曲音调为基础。歌唱、说白、表演并重。○(5)田汉及其《关汉卿》

1戏中戏艺术构思○2话剧加唱○3悲剧的结尾。《关汉卿》的艺术特色:○(6)老舍《茶馆》

A、主题:老舍为《茶馆》确立了一个严肃而重大的主题:以埋葬三个时代来歌1揭示从戊戌变法、颂新时代。○军阀混战到解放前夕三个时代将近半个世纪的社2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倾向和理想,会生活○使人们有认识旧社会的黑暗腐朽,进而去追求新的生活,热爱新的社会制度。

1《茶馆》独特的艺术构思:a.使用了“反描法”B、艺术特色:○。b.使用“侧面

2《茶馆》在艺术结构上采用了纵横交错、透露法”。c.采用了“人像展览式”。○

3人物刻画的特点:a.单纯个性化语言来刻画人物b.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在矛盾冲突中来刻画人物c.精心选择人物的闪光点来刻画人物。

第二篇:十七年文学概述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十七年文学思潮概述 一、十七年文艺思潮

1.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工作的基本方针,以工农兵生活和工农兵形象为文艺表现的主要内容,以民族化和大众化为文艺创作的主导风格,以“政治标准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首先,由于对新的形势、新的环境估计不足,对建国后和平时期文艺工作的新特点研究得不够充分,以至于简单地照搬了战争年代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政策、经验和作法,致使文艺工作产生简单化、教条化的毛病。

其次,由于沿用了解放区文艺的作法,因此对毛泽东指明的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做出了狭隘的理解,具体说来就是由文艺服务于政治,到文艺服务于政策、服务于当前中心任务,忽略了文艺自身的规律,导致创作中出现公式化、概念化倾向。

再次,由于把解放区文艺作为新中国文学艺术的楷模,相比之下对于国统区的文学艺术成就估计偏低,不能正确对待从国统区出来的广大作家,把他们一概视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再加上文艺队伍中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宗派主义情绪未能清除干净,因此不免影响到作家队伍的团结,影响了一些作家的积极性。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年,建国后剧本作了修改重新拍摄,编导者希望通过该片“歌颂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迎接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1950 年底,随着影片的上映,在全国几大报刊上掀起了一股“武训热”,赞誉之声鹊起。不久,对《武训传》的宜传与赞扬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认为这种情况反映了文化界严重的思想混乱,《文艺报》等刊物组织了文章对《武训传》的思想倾向提出批评。1951 年5 月20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由毛泽东亲白撰写了主要段落的社论《 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 的讨论》,严厉批评《武训传》”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 “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牌膝的能事”, “向反动的封建统治者投降”。社论的发表使“讨论”随即转变为声势浩大的批判运动。为配合运动,《人民日报》 连载了《 武训历史调查记》 ①,有关部门还要求颂扬《武训传》和武训其人的党员干部做出反省。8 月8 日,周扬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长文,以《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为题,对《武训传》批判作了总结,判定《 武训传》 “宜传了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终结了任何持不同意见的声音。这场批判运动就其初衷而言,包含了用历史唯物论去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积极内涵,但是简单的政治表态和一边倒的批判除了让人感到政治的压力,而不能让人冷静而深人地思考《武训传》 的思想文化内涵,正确地评价《武训传》的得与失,反而开启了用政治斗争方式处理思想文化问题的先例。

与《 武训传》 批判几乎同时进行的是对萧也牧小说创作倾向的批判。萧也牧是从城市来到解放区的作家,又是在建国初期创作颇丰的作家。他解放后进城,在短短一两年间就发表了近10 部中短篇小说,其中《 我们夫妇之间》、《海河边上》等作品被一二十家报刊转载,并改编成电影、话剧、连环画,有些作品还被省市团组织推荐给团员和青年作为思想教育 2011 年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材料。1951 年6 月,《 人民日报》 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最先把萦也牧的创作概括为“小资产阶级倾向”,继而《文艺报》 发表署名“李定中”的读者来信,把萧也牧称为“最坏的小资产阶级分子② ”,其理由就是因为作家在《 我们夫妇之间》 中对工农出身的干部给以了’‘丑化”,而抬高了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这种倾向被认为是“对《讲话》 的某种程度的抗拒”,也就是“这些东西,在前年文代会时曾被坚持毛泽东的工农兵方向的口号压下去了,这两年来,他们正在复活,正在嚷叫”。这些尖锐的、上纲上线的批评意见很明显地表现出,不论是题材、主题的选择,还是人物、情节的设置,都不允许越出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从山东大学毕业的李希凡和蓝翎的质疑与批评,他们写成《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投稿于《 文艺报》 未获答复,后在母校学刊《 文史哲》 发表。此事经中央有关负贵人过问,同年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C、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这是一场波及面非常广的文字狱。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可以追溯到20 世纪30 年代左冀作家内部的一系列文艺思想论争,只是在当时还仅仅限于正常的理论论争。当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精神传达到国统区以后,论争的性质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1948 年在香港出版的《大众文艺丛刊》有组织地发表了多篇文章,对胡风等人的文艺思想和文学创作提出批评,认为胡风一派的主要文艺观点如“主观战斗梢神”、写“精神奴役的创伤”等是背离于《讲话》 精神的。在举行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想的运动就此展开。为时不到半年,又因为胡风与朋友间的书信往来被披露,而被毛泽东亲自定性为“以伪装出现的反革命分子”。1955 年5 月13 日至6 月10 日《 人民日报》 将胡风等人的私人通信作了摘录,辑成《 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 分三批发表,都加有点明问题性质的序言和按语。至此文艺思想的批判完全转变为组织上的和政治上的对敌斗争,以一场牵连干百人的政治冤狱而告结束。

1980 年9 月,中央发布文件为“胡风反革命集团”一案平反;1988 年6 月,中央有关部门又对胡风文艺思想等方面的儿个问题复查,撤销和纠正了以往的一些错误提法。

注:有关的署名文章

          沫若:请依法处理胡风

茅以升:揭下胡风派的骗人外衣 田 间:胡风——阴谋家

侯外庐:胡风——反革命的灰色蛇 冯乃超:伪装应当剥去

曹 禺:胡风,你的主子是谁? 丰子恺:肃清阴险的反革命分子 赵 丹:我的愤怒已达极点 曹靖华:打蛇——是为了人民的爱 楚图南:暗藏的狼

3、“双百方针”的提出

2011 年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1956 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中央开展了整风运动。1956 年4 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在《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引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主张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确定“双百”方针是发展科学和文化事业的重要方针。5 月初,在最高国务会议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在人民内部提倡和鼓励不同意见的发表和争论,发扬学术民主于艺术民主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在这一方针指引下1956年下半年到1957年上半年文艺界出现了活跃的局面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出现了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摆脱教条冲破禁区大胆探索的新局面。

秦北阳:《现实主义--关阔的道路》 陈 涌:《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性学》 巴 人:《论人情》 钟惦斐:《电影的锣鼓》

这些文章理论联系实际,对文艺与生活,服务对象与描写对象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文艺工作的领导与尊重文艺的规律继承传统与艺术创新歌颂与暴露以及对人物塑造题材手法风格多样化等长期以来争论不朽的问题进行重新认识表现出积极的探索的精神。

虽然这种百花齐放的局势在50年代中后期只是一个短暂的苗头但它所呈现的文学局面为文学在新时期的复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4、文艺界的反右运动

1957 年6 月,经毛泽东指示和亲自部署的反击“右派分子”的斗争迅速在全国展开。从“鸣放”到“反右”,整个运动采取的是”引蛇出洞,诱敌深人”式的阶级斗争策略,毛泽东称之为“阳谋”,这是当时大多数文艺工作者和知识分子都难以逆料的。结果是文艺界的形势陡转,创作自由和学术自由被打成资产阶级的反动口号,对教条主义的批判被“同右派 2011 年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分子的斗争”所取代,许多文学作品和争鸣文章被打成“大毒草”、“修正主义的文艺观点”,连同冯雪峰、丁玲等在内的一大批批评家、作家被打成“右派分子”。1958 年2 月28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周扬的长文《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对文艺界反右派斗争作了总结。文中将鸣放中的文艺形势描写为“文艺路线上的一场大是大非之争,社会主义文艺路线和反社会主义文艺路线之争”,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在文艺领域内的反映”。文章把“修正主义”文艺观点归纳为三点,即“否定或贬低社会主义文艺的成就,说社会主义文艺不真实,说在我们社会里没有‘创作自由”,,一一给予批判。文艺界开展的反右派斗争全然否定了贯彻“双百”方针、批判教条主义的积极成果,使“左”的思潮进一步蔓延,给新中国的文学艺术事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5、“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提出和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文艺浮夸风)

年代后期,由于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中国结束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时代,在文学理论方面也考虑用新的提法来取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另一方面,1958 年的“大跃进”运动也要求文学有新的创作方法反映“一天等于二十年”的时代,于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下简称“两结合”》。

“两结合”本不是一个新话题,中国文学理论界早在30 年代初介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时候,就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错综”、‘,交织”、“融合”、“渗透”等词语来表达“两结合”的含义了,而且把这种结合视为“新现实主义”的特征。建国以后,茅盾、周扬等都曾较早地提到了“两结合”,不过作为一个理论主题和“创作方法”则是在1958 年提出的。这一年的3 月22 日,毛泽东在成都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对 2011 年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我国新诗发展的道路发表了以下意见:“中国诗的出路,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实、最深刻地表现出这个英雄的时代和这个时代的英雄”。“两结合”作为一个指导性的门号,一直沿用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一段时间。“两结合”最为极端、刻板的理论形态是从“革命样板戏”的艺术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根本任务”论和“三突出”原则。

1958 年的新民歌运动是“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一次集中体现。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大规模的收集全国民歌》于是,一个全国性的诗歌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各地把创作名歌和收集名歌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以搞群众运动的方式来领导这项工作,提出了“人人是诗人,每县出一个郭沫若等”浮夸口号,结果造成标语口号诗的泛滥成灾。

新民歌运动,就其主要方面而言,是当时违背客观规律的浮夸风,灾文艺工作中的恶性表现。

新民歌是从群众中自发产生,经毛泽东大力倡导,各级领导积极组织推动而形成的。新民歌中确有一部分是人民群众采用传统民歌形式抒发的真情实感,格调清新。如《小篷船》、《 月下挖河泥》、《 妹挑担子紧紧追》 等,抒发了农民改变家乡面貌的决心,表达了对党的深情。但是其中更多的则是在“全民办文艺”的口号下,定指标、派任务、放卫星,粗制滥造的产物,带有“大跃进”时期狂热、空想、粉饰、浮夸的印迹。如有的民歌中写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玉米稻子密又浓,铺天盖地不透风,黄河上面架桥梁,十辆卡车并排走,火车驶过不晃荡”等豪言壮语就是这种浮夸、虚妄的表现。从总体上说,“大跃进”中的新民歌运动是写中心、写政策同主观主义的狂热冒进的混合物,因此,新民歌当然不能说明“两结合”这一创作方法的正确性。

2011 年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作为一股文学思潮,对于“两结合”的倡导是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被推动的。

从理论批评层面上看,“两结合”的提出确实试图阐说文艺创作中现实与理想、客观与主观的关系,要求将二者结合起来,以反映革命的时代,因此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是值得探讨的。但是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对于“两结合”的推崇却有着更直接的现实功利目的,即为丁表现“敢想、敢说、敢干”的英雄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天堂”的理想主义。在新民歌和群众文艺运动的基础L 创造“共产主义文艺”,这就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偏向:它使现实主义精神受到削弱以至退化,助长了文学创作中虚假的理想主义和廉价的乐观主义的盛行。从创作实践层面上看,受时风影响的“两结合”的典型产物还有那些“古今同台”、“神人同台”、“畅想未来”的低劣宜传品,如《十三陵杨想曲》、《红色卫星闹天宫》等。在这些作品中,粉饰生活,矫饰情感,空话、大话、套话连篇,多是虚假的现实与廉价的空想的混合。

1960 年7 月,“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在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时期。1958 年的狂热冒进很快招致了客观规律的惩罚,迫使人们用较为清醒的态度来正视眼前严峻的现实。

1960 年冬,中央决定对各方面的工作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与此同时,文艺政策相应调整,对前些年文艺工作中的一些错误倾向也开始着手清理。周扬、夏衍、林默涵、邵荃麟、张光年等文艺工作负责人在周恩来、陈毅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纠正“左”的偏向,给文艺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在此期间,周恩来、陈毅发表了重要讲话,希望发扬民主,改变文艺界的作风,纠正动辄套框子、抓辫子、挖根子、戴帽子、打棍子的“五子登科”的做法,使文艺思想和文艺创作活跃起来。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下,中宣部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文化部召开的故事片创作会议《即”新侨会议”),中国剧协召开的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即“广州会议”),中国作协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即“大连会议”》和中宣部会同文化部主持制定的《文艺八条》 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总结汲取了前一阶段文学工作的经验教训,澄清了一些理论是非。

1.1961年6月的新桥会议(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与全国故事片创作座谈会)

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与全国故事片创作座谈会同时在北京召开。周恩来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着重论述了发扬艺术民主,尊重文艺规律,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等问题。提出以下文艺主张:

A、艺术民主该提高,“五子登科”要不得

2011 年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套框子,抓辫子,挖根子,戴帽子,打棍子 B、政治问题和思想问题要分开,C、文艺的教育和文艺的娱乐作用不能偏废,D、要正确对待西方文化 E、提高文艺领导人的业务水平

2.广州会议 1962.3(《全国歌剧,话剧,儿童剧的创作会议》)周恩来做了《关于知识分子的报告》,着重阐述了如何正确对待评价知识分子,如何改善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

陈毅也到会讲了话,主要内容是:1)要大胆信任和尊重作家;2)文学作品因描写人民内部矛盾;3)强调尊重作家的民主权利;

广州会议前夕,周恩来于2月17日把在京的话剧、歌剧、儿童剧作家请到中南海,做了一次讲话,号召大家破除迷信,解放思想。5月23日,《人民日报》为纪念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发表了重要社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

3.大连会议 1962.8(《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座谈会》)

《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座谈会》着重研究文艺创作,如何放映人民内部矛盾,如何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问题,理论家邵荃麟与作家赵树立二人联合提出:

A、现实主义要深化,2011 年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B、应该要写中间人物

文艺思想的改变和文艺政策的调整首先体现在口号的变更上。从50 年代中期以来,周扬就觉察到,光提“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容易造成理解上的片面与狭隘,这一方面表现在“只准许作家描写工农兵,描写先进现象和先进人物①,' ;另一方面则可能割断《 讲话》 以来的工农兵文艺同“五四”新文艺传统的联系。通过建国后头几年的文艺实践,周扬发现上述误解必须澄清,这涉及到要不要‘’五四”新文艺传统的问题。他承认轻视“五四”新文学“和我们讲话讲得不完全有关系《割断传统》,就是‘文艺座谈会以来’,这一来,文艺座谈会以前的都把它‘来’掉了,刀一样一砍,那一刀好厉害,文艺座谈会以前呢?以前是资产阶级。一个‘文艺座谈会以来’,一个‘工农兵’,这本来是好东西,文艺座谈会以来文学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文学的面貌改变了,可是变成了宗派,实际上不承认‘五四’,„ „ 这种东西可能是我们强调工农兵方向,强调文艺座谈会的作用,产生一种副作用,在很多同志中间形成不知道有‘五四’了,‘五四’的人也不知道有传统”。周扬的这一反省是深切的。为了避免狭隘理解“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口号,周扬开始考虑用新的口号取代原来的提法。1961 年在一次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周扬特别提出,“全国人民都是服务对象”,并解释说:“这一点和延安文艺座谈会时不同,比那时广泛了”。在纪念《 讲话》 发表20 周年时,周扬主持撰写了《人民日报》 社论,响亮地提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口号,明确强调“以工农兵为主体的全体人民都应当是我们的文艺服务的对象和工作的对象”。社论指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就是最充分地满足人民大众对于文学艺术的需求,文学艺术的多样性和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是一个整体,任何人为限定的主题、题材、人物、创作方 2011 年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法、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的做法,都会违背“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这是对《讲话》发表后20 年的文艺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正是在这里突破了对“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狭隘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讲话》 的原则。

在文艺政策调整时期,还特别提出了题材问题。《文艺报》 1961 年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材重大与否等同起来,是不符合创作实际的② ”。讨论者们主张:‘· 所有的作家.人人抒写自己所最熟悉的题材”;“谁写什么合适就写什么,不要强求一律”, ' .大家都拿出自己的一招来,也就百花齐放了”。

题材问题的讨论激活了文艺创作,一批困厄于写重大题材的老作家回到自己熟悉的题材领域写出了新作,不少写“家务事,儿女情”的作品,写“凡人小事”、“芸芸众生”的作品,经过讨论而受到了应有的重视,一些新的题材领域,如历史题材等也日渐活跃,而重大题材的创作在此期间也有新的收获。不过活跃的局面和正确的主张都没能逃过随后而来的“文革”劫难。“文革”初起,《题材向题》 的观点就被概括成“反‘题材决定’论”受到批判,张光年则因此而被扣上“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罪名,直到新时期才得以改正。二、十七年的文学理论论争

1、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

本时期文学思潮的主导倾向是文学的思想和艺术规范确立和不断强化的过程。但在此过程中,对文学规范的质疑和修正几乎就没有中断过,它们不时表现为大大小小的文艺论争,并对文学创作产生或明显或潜在的影响。从表面上看,对文学规范的质疑和修正主要产生于对文学发展现状的不满,因此批评的锋芒多指向批评和创作中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以及由此引出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但是深人一层看,对若于重要理论原则和文学规范的质疑正来自于对“五四”新文学精神及其人道主义、现实主义传统的真正继承。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促使许多作家、批评家竭尽自己的努力,对背离“五四”新文学精神的文学规范一再提出质疑和加以修正。本时期的文学论争较多,这里主要评述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关于人性、2011 年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人道主义的论争,关于人物塑造的论争。关于现实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中一直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理解,这些理解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冲突,其焦点就在于:是坚持从文学创作的特点和规律出发来发扬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还是从理论教条出发把种种清规戒律强加给文学创作。随着革命现实主义走向独尊和出现变异,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也日趋尖锐。在本时期关于现实主义的理论论争表现较为集中和激烈的有三次:建国初期胡风有关“写真实”的主张、1957 年前后秦兆阳关于“现实主义― 广阔的道路”的见解、60 年代初期邵荃麟提出的“现实主义深化”论。

胡风是跨越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两个阶段的有代表性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在长期的批评实践和文艺论争中,胡风系统地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文艺思想和理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核心就是现实主义。胡风认为,“现实主义的中心问题是‘写真实’”。他所说的“写真实”包含两个相互渗透的侧面:一是真实的生活写照,二是真实的休验传达。从前者出发,他提出革命文艺要不断揭示民众中的“精神奴役的创伤”。他认为,“精神奴役的创伤底活生生的一鳞波动,是封建主义旧中国全部存在底一个力点,它通过千千万万的脉络和细微色度向一切中国人联系着”。胡风指出,这是遭受封建主义奴役几千年的中国社会和中国民众的普遍的真实,是任何现实主义作家都不应当回避的。他的这个看法显然同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高扬“主观战斗精神”,揭示“精神奴役的创伤”构成了“写真实”的内核,是胡风文艺思想,亦即他的现实主义主张的核心。他的这一现实主义主张针对的是造成现实主义变异的两种倾向:主观公式主义和客观主义。主观公式主义是指那些从“固定的抽象观念”和“标语口号”出发,“把生活弄成死板的模型,干燥的图案”的创作倾向,即种种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客观主义是指那些缺乏深切的体会和理解,仅限于对于现实作局部的和表面的描写的创作倾向。在他看来,这两种倾向都是造成现实主义退化的原因。他认为,建国以来,这些倾向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把这些庸俗社会学的理论概括为放在读者和作家头上的“五把‘理论’刀子”,它们是:

作家要从事创作实践,非得首先具有完关无缺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不可; 只有工农兵的生活才算生活;日常生活不是生活; 只有思想改造好了才能创作; 只有过去的形式才算民族形式,题材有重要与否之分,题材能决定作品的价位。

胡风激愤地发问:“在这五道刀光的笼罩之下,还有什么现实主义,还有什么创作实践可言?”胡风的上述意见虽有偏颇和值得商榷之处,还有什么作家与现实的结合,但确实是对背离现实主义的某些理论观点和创作倾向的有力针眨。

胡风的文艺思想和现实主义主张从40 年代以来就受到许多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尖锐批判,建国后,批判的锋芒有增无减,直至将胡风及其同人打成反革命集团,以造成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1956 年,苏联文学界、理论界在批判斯大林的错误的背景下展开了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论争,这场论争影响到中国文学界。这一时期,在贯彻“双百”方针的良好气氛中,秦兆阳、陈涌、周勃、刘绍棠等人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提出了质疑,其中以秦兆阳《即何直》的《现实主义― 广阔的道路》最有代表性①。

秦兆阳是循着自下而上的理论路线来考虑现实主义问题的。他在文章的一开头就指明:“文学的现实主义,不是任何人所定的法律,它是在文学艺术实践中所形成、所遵循的一种法则。”因此,秦兆阳的文章一方面强调现实主义的广阔性来反对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独尊,一方面强调真实性来反对现实主义的蜕变。就广阔性而言,秦兆阳指出,现实主义给作家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广阔天地,不应当用教条主义的清规戒律来限制现实主义的发展。他所说的现实主义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同,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因此他说:“现实主义文学既是以整个现实生活以及整个文学艺术的特征为其耕耘的园地,那么现实生活有多么广阔,它所提供的源泉有多么丰富,人们认识现实的能力和艺术描写的能力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现实主义文学的视野、道路、内容、风格,就可能达到多么广阔,多么丰富。”就真实性而言,秦兆阳认为,真实性是现实主义的生命,只要具有“艺术真实性”的作品都可以纳人现实主义的范畴中。他针对着公式化概念化的弊病,指出艺术的真实性不是来自于抽象的思想、观念、教条中,而来自于“作者忠实于客观真实并充分地表现了客观真实”, “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性和倾向性,是生存于它的真实性和艺术性的血肉之中的”。

从上述基本见解出发,秦兆阳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阐释提出了以下质疑: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外,不应另外要求“结合”“社会主义精神”, “那结果,就很可能使得文学作品脱离客观真实,甚至成为某种政治概念的传声筒”。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别是在1962 年的“大连会议”上,发表了关于“现实主义深化”的意见。邵荃麟的“现实主义深化”是针对前几年倡导“两结合”所导致的浮夸风和公式化概念化倾向而提出的,是在肯定“两结合”的前提下对理论和创作中存在的偏差所作的矫正。他提出的“现实主义深化”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由于“现实主义深化”的主张涉及到“两结合”等原则规范,因此邵荃麟在大连会议上的“内部讲话”在当时没有公开发表,但其精神却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传播开来。大连会议后,康濯发表了与邵荃麟相似的意见,他指出,“两结合”的创作原则“其基础自然是植根于现实生活。因而这当中的现实主义的一面,就不能不构成了整个创作原则中的主要内容”。“革命浪漫主义如果离开了现实生活的基础,其革命性必将显得浮泛和空虚,也必将无从获得艺术的说服力。”他批评近年间的有些作品“或许是因为对浪漫主义有点追求过切,以至于在某些方面可能还根基不太厚,其革命性便也显得不会是十分牢固似的”, “整个地比一比,这其中强烈的现实性似乎要稍逊于强烈的革命性”。因此,在这里“只想强调现实主义精神,也就是赵树理那种革命现实主义的深厚功夫和老实态度中”。

对于“现实主义深化”的主张,当时仅有少数人提出过不同的看法。到了1964 年下半年,随着文艺界“反修”浪潮的又一次涌起,邵荃麟的念见首当其冲,成为大张旗鼓声讨挞伐的目标,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公开的讨论和彻底的批判”中,被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的文艺观点。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革命现实主义精神发生变异的同时,始终有作家和批评家不懈地为维护革命现实主义精神而作出自己的努力,这些努力对本时期的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一方面可以说,中国当代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就是在对现实主义的持续批判中蜕变的;另一方面祖应当粉到,正是由于作家、批评家们为维护现实主义精神做出了艰苦的努力,所以在本时期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仍然取得了值得珍惜的文学成就。.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争

2011 年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自从毛泽东在《 讲话》 中批评了“人类之爱”、“人性论”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学的人情、人性和人道主义问题,一直是理论批评中讳莫如深的问题。即或有人谈及文学应该表现人,英雄应当具有人之常情,也大都回避理论上的进一步阐发。但是,不论从文学的发展还是从理论批评的发展来说,批评家都感到文学的人情、人性是难以回避的理论问题。在当代文学史上,最初就人情、人性问题所展开的讨论,就是由文学作品为什么不动人,怎样才能使之动人这些具体问题开始的。

1957 年初,在贯彻“双百”方针的活跃背景下,巴人发表了《论人情》 一文,对“政治气味太浓,人情味太少”, “作品不合情理,就只是唱‘教条’”的现象提出批评,大声呼唤:“魂兮归来,我们文艺作品中的人情呵!”文章一发表就被指责为‘’十足的文艺上的‘人性论’”。为此,巴人先后又写了《 给<新港>编辑部的信》 和《 以简代文》,为自己的观点作了补充。稍后,王淑明在《论人情与人性》 一文中为巴人的观点做了辩护和发挥,并写了《关于人性问题的笔记》,修正和充实了自己的一些看法④。由于反右派斗争的开展,关于文学的人情、人性问题未及深人探讨就受到了批判,但巴人、王淑明及后来钱谷融等关于人情、人性、人道主义的文章却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巴人和王淑明首先针对着“机械地理解了文艺上的阶级论的原理”着重指出,人情、人性和人道主义是优秀的文艺作品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这是因为: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的“基础”,沟通作品与读者的“桥梁”,是“作品打开人类心灵的秘密所在”;正由于“具有共同相通的基础,所以文学作品才会发生共鸣的作用,才会有所谓永恒形象的产生”。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于当时很多批评家来说还是较为陌生或费解的,由此也可看出巴人和王淑明为打破这个理论禁区而在理论方面所作的准备。他们指出,马克思并不拒绝使用“人类本性”或“人性”这样的概念,而且正是由于他承认普追人性的存在,所以才有他对于资本主义非人性的现实的激烈批判,这也是马克思著作中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因此,不应把人情、人性、人道主义当做资产阶级的专利拱手献出,而应恢复这份思想遗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巴人等人对人情、人性、人道主义的呼唤,在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 ① 一文中得到了热烈的回应。钱谷融依据高尔基所说的“文学是人学”立论,他认为“文学是人学”有这样几层涵义: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整个人类之‘人’, 或者某一整个阶级之‘人’,而是具体的、个别的人”。

关于人情、人性、人道主义的讨论先受挫于反右派斗争,后来更是被“反修斗争”的浪潮所淹没。从50 年代末到60 年代初在关于文艺“反修”的各种指导性文章和报告中,人性论和人道主义都被列于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榜首。对人情、人性、人道主义的批判一直延伸到“文化大革命”。在“文革”中,“人性论”仍然是“革命大批判”的主要对象,而随之而来的一场股害人性、蹂助人道的“大革命”,不仅使被批判者、而且也使大多数批判者品尝到了批判人情、人性、人道主义的苦果,同时也埋下了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思潮复苏的种子。3 .关于人物塑造的论争

人物塑造问题是一开始就是被当做新中国文艺方向来加以论述的。在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文艺是现实的反映,难道现在大批大批城市的小资产阶级,甚至于部分的资产阶级,都在急剧的改变中,这样明确的现实,不应该反映到我们的文艺中吗?”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同。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对新英雄人物的创造,将新的精神和道德力量注入新中国文艺,以鼓舞和教育广大群众;另一方面,创造新英雄人物意味着新的人物形象的创造,是艺术表现领域和人物画廊的新拓展,会给文艺作品带来新的风格和气派。所以,提出“创造新英雄人物”原本是无可非议的。但在许多理论表述和批评实践中,却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偏向,其中主要是独尊英雄人物创造,贬低和排斥创造其他人物的倾向。为了纠正批评和创作中的这些偏向,有不少批评家企图以“写普通人”的主张同“创造新英雄人物”的主张构成互补,促进人物塑造的多样化。肖殷和陈涌等人在文章中曾多次表达过这些看法,而冯雪峰的看法则更有针对性。他承认“创造正面人物的艺术形象,对于我们,是居着最重要的地位”,但这并不等于只写英雄人物,而应该以“普通人民群众的精神和力量为描写的根据”。

冯雪峰的意见虽然受到了批判,但他的观点在五六十年代经常被人以不同的方式提及。在鸣放期间,秦兆阳针对神化英雄人物的倾向,又一次提出,不论是写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要“把这些人当做普通人看待”;土西彦也指出:“我们不能把英雄人物和普通人物放在对立的地位。这两种人物决不是对立的。他热情肯定了茹志鹃笔下的那些“正在成长和改造中的人物”、“前进着的人物”,认为其意义也不亚于写英雄人物的“慷概就义或英勇牺牲”。

“文革”开始前,对人物多样化的最后一次呼唤是通过关于“中间人物”的讨论而提出的。为配合60 年代初文艺政策的调整,邵荃麟建议《文艺报》 继《 题材问题》 的专论后,再组织一篇《 典型问题》 的专论,着重谈谈人物的多样化。1962 年在大连举行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他提出除了写好英雄人物与落后人物,“也应该注意写中间状态的人物”,2011 年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写得成功的中间人物同样可以起到教育人民的作用。他说:“强调写先进人物、英雄人物是应该的。英雄人物是反映我们时代的精神的。但整个说来,反映中间状态的人物比较少。两头小,中间大;好的、坏的人都比较少,广大的各阶层是中间的,描写他们是很重要的。矛盾点往往集中在这些人身上。”所谓“中间状态人物”是指那些界于先进人物与落后人物之间的人物,其中包括梁三老汉、亭面枷、赖大嫂、小腿疼、吃不饱、严志和等艺术形象。邵荃麟以中间人物为例,希望作家们“反映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邵荃麟举出写中间人物的目的同提出“现实主义深化”一样,首先是为了启发作家深人地分析矛盾,写出各种错综复杂的人物,要求作家不仅要准确写出性格之间的外部冲突,还要深人地揭示人物性格的内部冲突,在这方面,中间人物无疑是极好的例证。其次,邵荃麟对近几年的创作一窝蜂地写英雄提出了委婉的批评。他说,我们作品中的人物“尽管写的职务不同,但性格相似。都是红脸,人家就不爱看了”;“只写模范,就太狭窄了”。他寄望于重视中间人物的创造以丰富人物形象和性格,以提高作品的现实主义素质。再次,邵荃麟不满于有些评论对赵树理等人的责难,提出对那些不公正的批评“要给以翻案”;对于遭到非议的短篇小说《赖大嫂》也予以肯定,并指出,要求每一篇小说都解决问题,完成人物的转变,这是多年来形成的一个“框框”。他说:“打破这些简单化、教条主义、机械论,会使我们的创作更为发展。”

邵荃麟的建议激起了批评界的反响。有批评家把中间人物的特点概括为“不好不坏,亦好亦坏,中不溜儿的芸芸众生”,并指出,“写中间人物”的意见“涉及到我们对艺术典型的多样性和作品的社会作用的理解”, 2011 年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文艺作品中,所创造的人物性格越多样,对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复杂性反映得才会越充分 ”。一批成功的中间人物的塑造,有力地证明了上述看法的正确,但这一主张在随即展开的“文艺反修”运动中受到批判。

2011 年

第三篇:从散文看十七年文学 正文

从散文看十七年文学

十七年文学是我国文学史上浓重的一笔,期间更是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我想就散文这一方面谈谈十七年文学。

十七年的散文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五十年代前期,第二个阶段是六十年代前后。两个阶段的作品都反映着当时的社会发展和时代特色,从两个阶段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方向以及人们关心的话题,也可以看出十七年文学做出的贡献与存在的不足。

首先,五十年代前期何为的《第二次考试》,写的是一位名叫陈伊玲的女子在一次音乐考试的复试中发挥失常,因而引起音乐专家苏林教授的疑惑,在散文最后由陈伊玲的弟弟交代出事情的缘由,结局柳暗花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文中这样写到,“从孩子口里知道,他的姊姊是个转业军人,从文工团回来的,到上海后就被分配到工厂里担任行政工作。她是个青年团员,——一个积极而热心的人,不管厂里也好,里弄也好,有事找陈伊玲准没有错!还是在两三天前,这里附近因为台风而造成电线走火,好多人家流离失所,陈伊玲就为了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有睡,终于影响了嗓子。第二天刚好是她去复试的日子,她说声“糟糕”,还是去参加考试了。”从陈伊玲复试失常的真相描述中,可以看到作者着力点染一个看似平凡实则不平凡的人物形象,介绍其先进行为,在中国革命建设中贡献着自己微弱而又关键的力量,在为难关头,一心只想着集体想着帮助别人,而忘了自己,她所富有的这种集体主义与奉献精神,正是那个年代所提倡与歌颂的。同样,正面叙写人物形象的作品,还有六十年代前后穆青创作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作品主要写了焦裕禄同志参加革命工作十八年间,一贯听党的话,对党的工作忠心耿耿,为人民鞠躬尽瘁,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了一生。全文大篇幅详细地叙述焦裕禄的服务人民,不顾自身的事迹,文中有这么一段描写,“焦裕禄同志在党的哺育下,从一个受尽日寇、地主残酷压迫的长工,迅速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他怀着刻骨的仇恨,大智大勇的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战斗;在暴风骤雨的土改运动中,他不畏艰险,勇作勇为,积极参加了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斗争;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他勤学苦练,又红又专,成为工业战线上的一名尖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大自然的搏斗中,他以最大的胆略,喊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最强音:“不制服兰考的‘三害 ’死不瞑目!””焦裕禄同志不愧为党的好干部,不愧为人民的好儿子,不愧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不愧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没有死,将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里!人民敬爱焦裕禄同志,焦裕禄也关心着人民群众,焦裕禄的这种为人民服务,出色的成绩与坚韧的斗争精神,突出了党对人民大众的教育与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其次,在描写建设生产活动方面,两阶段的作品也有不同。前一阶段,臧克家的《毛主席向着黄河笑》,写了毛主席看到黄河周边工业建设的成就,水坝工程的顺利实施,向着黄河欣慰的笑了。“毛主席在笑着向黄河打招呼,好似说:"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年代,黄河啊,不能再任情纵横了,我们要你为祖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服务。” ”这里很明显地歌颂了不同战线上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歌颂了年青的祖国在党的领导下飞速发展。相对地,第二阶段吴伯萧创作的《北极星》这本散文集,其中有菜园小记、记一辆纺车、歌声,都是追溯延安生活大生产运动的作品。在广大读者心目中,《记一辆纺车》里,那辆“一般农村用的手摇纺车”,成为了映射着当年“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延安精神”的生动象征;《菜园小记》里那块面积仅三两分的菜园,竟然缩印了当年成千上万延安军民经过“自己动手”而取得“丰衣足食”和思想进步的幸福情景;《歌声》里传出的那阵阵歌声,回荡着的则是当年革命队伍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人民群众渴望光明、拥护革命的一片真情。这些作品则是回忆了新中国的创建历程,从革命传统中汲取力量,从而激励人民在困难的历史条件下藐视困难,继续前进。

前一阶段的散文比较注重崇高美,但重再现而轻表现,描写了一个外在的客观世界,但作家主体则处于萎缩状态,就像《毛主席向着黄河笑》,虚气势很大,但底蕴似显不足:壮美的文风有时又带来了内容的空泛夸。题材不够广泛,体裁过于单一,存在较多概念化倾向。以歌颂为主,较少干预生活、沉潜生命人生的作品。后一阶段的散文则逐渐摆脱新闻报道的倾向,开始转向艺术的追求,出现了一些艺术性较高的作品,但有模式化的缺陷。

两个时期的作品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五十年代前期的散文大多点染各种人物,为在革命建设中起过巨大作用或不平凡的人物画像,摄下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瞬间所特有的风采,歌颂不同战线上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歌颂年青的祖国在党的领导下飞速发展,可以看出当时正处于新中国建国初期百废俱兴,刚开始全面的经济建设,需要描写带头先进人物来带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开展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在开始阶段赢得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而六十年代前后期的散文则是已不满足介绍一般的先进阶级分子的先进行为,着重描写具有典范性英雄人物以及理想化的社会关系,初步显示了从人和公共关系寻找某种楷模的倾向,英雄楷模人物在人们的心中是完美无瑕毫无缺点的,当时由于左倾错误严重,五十年代末发生了大饥荒,到1964年后有所好转,这时的人们心目中渴望有一位英雄人物作为自己奋斗的精神支柱,因而这一时期的文学大多描写楷模式的英雄人物,也因在党的领导下逐步渡过饥荒难关,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因而作品大多注重对党史的叙述,大加表明对党的信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总的来说,十七年的散文是对历史的叙述,大多描写的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先进人物的事迹,以及歌颂党的领导。这也反映了十七年的文学“歌德”的总体特征,大多是歌功颂德,歌颂祖国美丽山川,歌颂社会主义进程,歌颂党的英明领导,这既能激发人们的无限热情,也易于使人产生审美疲劳。但就那一历史阶段而言,这样的文学,无疑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四篇:十七年散文

第五章 十七年散文创作

第一节 概述

导入新课: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意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它有两个基本特点1:结构自由灵活,形散。2:真实。散文是最接近生活真实的文学样式,叙事实,写实物、实情仿佛是散文的传统,古代散文和现代散文都是如此。

一、散文在新文学史上的浮沉

(1)五四时期的政论性散文和艺术散文(美文)

政论性散文《新青年》“随感录”栏目上的文章为代表,主要作者有:鲁迅、陈独秀、李大钊、刘半农、钱玄同等。

艺术散文也称美文,主要代表是鲁迅、冰心、周作人、俞平伯等。

(2)

二、三十年代的性灵散文(散文小品)

性灵散文的主要特征是闲适、超脱、可见出真性情,政治倾向淡化,主要代表作家有: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张爱玲等。

(3)三十年代的杂文

白话杂文的创始人是鲁迅。杂文是一种战斗性的文体,被称为投枪和匕首。代表作家除了鲁迅外,还有“鲁迅风”杂文流派:巴人、柯灵等。“野草派”:夏衍、聂绀弩等。

(4)四十年代的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起于通讯报道,四十年代报告文学发展的主要源头是战地通讯,以及斯诺对延安的报道《西行漫记》。四十年代报告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有:丁玲、何其芳、沙汀、吴伯箫、周立波、周而复、刘白羽等。

(5)五十年代的特写和报告文学

关于新中国的建设的特写和报告文学,主要代表作家有柳青、李若冰、秦兆阳等人大量讴歌西部建设场景的散文作品。

关于朝鲜战争的报告文学:巴金、刘白羽、杨朔、黄钢、魏巍等都先后到过朝鲜战场体验生活。魏巍两次到达朝鲜战场,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汉江南

岸的日日夜夜》、《战士和祖国》、《挤垮它》,辑集为《谁是最可爱的人》出版,并三次再版。

(6)五十—六十年代之交艺术散文的复兴;

(7)

六、七十年代的大批判文章

(8)八十年代散文的被淹没;

(9)九十年代的散文热

二、散文概念与散文创作的两种体式

1.概念:散文历史很悠久,概念也很复杂,在过去指除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现代散文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个理解角度。狭义指“抒情性散文”,广义是除此之外,加上一些叙事性的散文。于是散文有了两种发展线索——抒情性散文和叙事性散文。

2.两种散文体式的发展状况

建国后,由于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需要,和个性情感的表达受到贬抑。叙事性散文发展迅速,成为散文创作的主体,而抒情散文只是零星出现。

(1)叙事性散文:50年代初,主要是纪实性的通讯、报告、特写,从主题和题材上分为两大类,一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描绘,一是朝鲜战争。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叙事散文的突出创作表现为杂文的兴起和回忆录、史传文学的繁荣。

A.杂文。建国前,在国统区,杂文作为对敌斗争的一种方式,很受推崇,但在解放区,特别是建国后,面对人民内部矛盾,党的文艺政策却不允许和批判杂文写作。在百花文学时期和60年代初,党的两次文艺政策调整,杂文两度有限度的复兴。

B.回忆录、史传文学。这类创作是统治者的历史性叙述。如《红旗飘飘》(2)抒情性散文的两次复兴

抒情性散文也称为“艺术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所以更具艺术价值。由于建国后重视叙事对历史责任的承担,忽视个性抒情,因而,这类散文普遍受贬抑,只是在文艺政策松动时才出现。

A.百花文学时期。56年作协明确将散文小品和特写分开,承认了抒情性散文存在的独立品格。56年文艺界的一个好现象是散文小品文多起来。相对宽松的精神环境促成了散文小品的复兴。新老散文作家及其作品主要有:老舍的《养

花》、丰子恺的《南颖访问记》和《庐山面目》、秦牧的《社稷坛抒情》、杨朔的《香山红叶》、魏巍的《我的老师》、叶圣陶的《游了三个湖》、姚雪垠的《惠泉吃茶记》等。

B.60年代初,六十年代初大调整中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再反思,多样化局面的初露端倪,促成了艺术散文的再度复兴。表现为散文作家成为实体性概念,形成了许多散文作家;散文风格形成,由早期简单抒情转向注意提升作品艺术水准;作品数量多。

1961年1月起在《人民日报》第八版开“笔谈散文”专栏,发表了老舍的《散文重要》、李健吾的《竹简精神》,《文艺报》、《文汇报》、《光明日报》、《羊城晚报》等报力推散文,其中有肖云儒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理论。散文作家的专业化,出现一批职业散文作家:杨朔、秦牧、刘白羽、孙犁、袁鹰、碧野、柯蓝、郭风、何为等。老作家中巴金、冰心、吴伯箫、曹靖华,以及学者邓拓、吴晗、剪伯赞等都有散文方面的成就。三、十七年散文的主要成就

(一)散文的第一个时期——百花文学时期

1.兴盛的原因

(1)人民政权的建立,抗美援朝的胜利,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批英雄人物的出现。

(2)阶级斗争思维定势的摇动(人民内部矛盾性质的提出)和“双百”方针的提出、实施。

2.散文的特征及代表作

(1)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报告文学成为第一声春雷。

作家专集有: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巴金《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集体合集有:《朝鲜通讯报告选》(1、2、3辑)《志愿军一日》,《志愿军英雄传》

(2)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沸腾生活和祖国变化。

柳青《王家斌》、秦兆阳《老羊工》、《散文特写选》、《散文小品选》、《经济建设通讯报告集》等。

(3)讴歌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英雄黄继光献身的一刻》中的黄继光,《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中的邱少

云,《罗盛教》中的罗盛教,《第二次考试》中的女青年。

(4)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除通讯、报告文学、特写外,游记、小品、传记、杂文也发挥作用。

杨朔《香山红叶》、碧野《天山景物记》、叶圣陶《游了三个湖》、茅盾《斯德哥尔摩杂记》、秦牧《社稷坛抒情》

(二)散文的第二个时期。

1.繁荣原因

(1)几次文艺座谈会的调整为作家提供较为自由的空间。

(2)《人民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等对散文创作有意识扶持。

2.散文的特征和名作

(1)特征:1957年、1958年是革命回忆录的写作热潮;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是游记、抒情散文、杂文的创作热;60年代中期是报告文学的勃兴,1961年被称为“散文年”。

(2)名家名作:“散文三大家”作品;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洞》、冰心《樱花赞》、巴金《从镰仓带回的照片》、方纪《挥手之间》、吴伯萧《记一辆纺车》;游记:李健吾《雨中登泰山》、剪伯赞《内蒙访古》、宗璞《西湖漫笔》;报告文学:魏钢焰《红桃是怎么开的?》、徐迟《祁连山下》、黄宗英《小丫扛大旗》。四、十七年散文的不足

整个十七年的散文创作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视角背离:即散文家的视角与其所置身的现实之间背离。散文作者以虚幻的形式为自己建构了另一种非真的存在,对复杂多样的现实存在熟视无睹或压抑自己内心的真诚呼唤。最明显的是,60年代初,人民所要面对的现实是“大跃进”等盲目政治运动后的三年自然灾害,农村到处是惨不忍睹的苦难现实,而一些散文却仍对政治盲目讴歌,如杨朔的《茶花赋》、《海市》、郭沫若的《访沈园》,一些散文不愿大唱颂歌但却选择了写逃离现实的山水游记、异国风光、历史追忆等,但这些作品仍未能摆脱颂歌的模式。如冰心的《樱花赞》宗璞的《西湖漫笔》,吴祖光的《雾里峨眉》。

(二)“非我化”:也就是说:作为“我”的产物的散文与事实上存在的散文“非我”性之间的对立。十七年的散文家用“政治的大我”代替了个人的“小我”,散文发出的不再是“我”这一个体的声音。“个人”的感受已无足轻重,唯一被

认可的是代表了“大我”的思想。于是散文家的自我被流放了,这首先表现在作家个人感受在散文中的缺失。于是我们看到不同的作家面对相同对象时,观照的视角与结论如出一辙,个性的差异完全泯灭了。比如同写桂林山水,华嘉的《桂林山水》和秦似的《碧水青峰九十里》,发出的感慨并无两样,那就是只有在新中国桂林山水才真正“甲天下”了。这一阶段的散文还有一个特点,即将与“革命”无关的儿女情长、个人往事、人生思考排斥在外,尤其是整个十七年竟找不到一篇纯爱情题材的作品。“我”的丧失导致了散文的“非真”。虽有许多散文涌现,却从文章的结构到语言句式,都几乎千人一面,成为新的八股。

(三)模式化:这就是存在的第三个问题,即“模式化”。从某种意义上看,十七年的散文作者也可以说只有寥寥几人:几位名家的作品成功后立即成为模式,供大量作者翻版复制。这个模式,不仅存在在作品构思上,还表现在句式表达上。

第二节 十七年散文的代表作家及其写作模式

导入新课:十七年文学时期散文领域形成了由杨朔、刘白羽、秦牧代表的三种散文创作模式,它们一方面推动了散文这一体裁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限制了散文的发展。了解杨朔、刘白羽、秦牧三位散文大家的创作,有助于增加我们对17年散文发展状况的感性认识。

一、杨朔与杨朔体

1.生平与创作:(1913—1968),山东蓬莱人,1939年在华北根据地做随军记者,发表了反映抗日的《潼关之夜》。解放后,参加抗美援朝,54年后,专注于散文创作和文化外交。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和《洗兵马》(上部);散文集57年《亚洲日出》,60年《海市》,61年《东风第一枝》64年《生命泉》;从《香山红叶》开始他由通讯特写走向抒情散文。《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等皆为他这种“诗意散文”的代表作。

作品从内容上分为四类:(1)抗美援朝,《英雄时代》,《万古长青》。(2)祖国新貌,《海市》《茶花赋》。(3)写普通劳动者《雪浪花》,《荔枝蜜》(4)其他题材《印度情思》《樱花雨》等展示异域风光,盛赞中外人民的深情厚谊。

2.散文特点。(诗体散文)

(1)诗的意境与味道,也被称为“诗化散文”。具体表现在:

A.挖掘生活的诗意,作家认为“我们时代的生活本身是美的,所以作品就是该给人美的享受。”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不满于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而是注意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不平凡的诗意。茶花赋-祖国;海市、海市蜃楼-社会主义新渔村;香山红叶-乐观主义精神。

B.诗的意境。杨朔的散文喜欢托物言志,象征求譬的方法,将现实生活上升为诗的境界。不重写实,重意境营造。

C.诗一般清丽的语言,使散文语言象诗的语言一样富有张力、表现力强,有神韵。

例如:北京的秋天最长,也最好。白露不到,秋风却先来了,踩着树叶走,沙沙的,给人一种怪干爽的感觉。——《京城漫步》

今年二月,我从海外回来,一踏进昆明,心都醉了。我是北方人,论季节,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云南的春天却脚步儿勤,来得快,到处早象

催生婆似的正在催动花事。——《茶花赋》

如果你不嫌烦,且请闭上眼,随我从桂林到阳朔去神游一番,看个究竟。最好是坐一只竹蓬小船,正是顺水,船稳,舱里又明亮,一路山光水色,紧围着你。假使你的眼福好,赶上天气晴朗,水面平得像玻璃,满江就会画着一片一片淡墨色的山影,晕糊糊的,使人恍惚沉进最恬静的梦境里去。——《画山秀水》

杨朔:“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以诗为文”,是杨朔的艺术追求。他是这样主张着,也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实践着。从构思到意境,甚至选材布局,语言运用,处处追求着抒情诗的美学趣味。杨朔的主张作为一家之言,我们不能否认它的价值;而且他的散文中的确不乏充满诗意的片段。

(2)独特的杨朔结构,障碍法使用。三段式结构,以小见大。

A.重视散文的结构艺术,刻意于“结构的严密”,以小见大。

B.障碍法,强调文似看山不喜平,多回环曲折之妙,曲折通幽,峰回路转。《荔枝蜜》

C.三段论。“开头设悬念(景)-中间写转机(人)-卒章显其志”。

(3)语言的锤炼。散文语言细腻,用词精练准确。

3.评价:其散文较好的使艺术与政治内容统一起来,受到当时文艺界的推崇,仿效者很多。但也有缺点。(1)模式类型化,机械化,让人产生审美疲劳,风格少变化。(2)有时牵强附会,生拉硬拽。如《樱花》。

4.赏析:《雪浪花》(《荔枝蜜》以前学习过)

(1)老泰山形象分析

形象:侧面烘托(虚写)——勤劳热心;

正面描写(实写)——显出他饱经风霜、朴实豪爽; 今昔对比的描述(虚实相间)——歌颂新生活的美好。

外貌:高大结实,一把花白的胡子,眉目神气,显得清朗、深沉;外表看起来只有60岁,事实已70岁。开朗、热情,乐于助人;见识广,人生经验丰富;多才多艺;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坚毅不屈;不爱慕名利,甘于平凡。

开朗、热情,乐于助人:爱大笑;主动回答小姑娘们的疑问;说话的声音也是“快乐”的;生产队里一有难题,都找他指点,是大家的泰山。

见识广,人生经验丰富:从他那“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心齐,又有耐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的议论,可知他人生经历丰富,深谙人情世故;渔民们也说他从小“走南闯北”,经历、见识都多,是大家遇到问题时的靠山。

多才多艺:他会捕鱼,能织渔网,磨鱼钓,磨剪刀,照顾瓜果树木等。

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不出海的时候一样找事情做,他认为“人家都不歇,为什么我就应该多歇着?”“我一不瘫,二不瞎,叫我坐着吃闲饭,等于骂我”,“反正能做多少活就做多少活,总得尽我的一份力气”;他走在路上时,还在路旁掐了支野菊花插在车上,是懂得生活情趣的人。

坚毅不屈:北戴河与洋人的一段故事显示他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但是仍然保存一股傲气,一样乐观进取。

不爱慕名利,甘于平凡:作者问他的名字时,他回答“山野之人,值不得留名字。”。

作者觉得,老泰山恰似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那个时代的大浪潮,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正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

寓意:通过记写一个勤劳热心的老渔民的今昔对比,表现他内心世界的美好,歌颂了像他一样的“千万朵浪花”即千万个普通劳动者以及新生活的美好。

(2)主题思想

《雪浪花》通过“我”叙述“老泰山”的故事,抒写了一个理想化、英雄化的人物,散文的主题思想带有60年代的鲜明色彩。作品在蔚蓝的大海、洁白的浪花、火红的晚霞的背景上,勾画出老泰山人老心红、勤勤恳恳地为大伙服务,不遗余力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美好形象,从中寄托着作者对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缕缕情思和深情礼赞。

(3)艺术特色

A.浓郁的诗情画意。少女戏水的情景。

B.工于“诗艺”,言意洒脱。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剪裁炼字。C.善于“升华”,卒章显志。从“一朵浪花”到“无数浪花”。

二、刘白羽和他的激情模式

1.生平和创作:(1916—),北京人,三十年代开始发表小说和散文,1938年赴延安,在华北抗日根据地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后到新华日报工作。55年从

事文化领导工作,90年代任《人民文学》主编。主要作品集有:小说集《早晨六点钟》、《火光在前》,报告文学和散文集《对和平宣誓》、《早晨的太阳》、《晨光集》、《踏着晨光前进的人们》、《红玛瑙集》等。名篇有:《长江三日》、《日出》、《灯火》、《樱花漫记》等。

以58年为界,前期从事叙事散文创作,写朝鲜战争和经济建设的通讯,配合形式。58年,《日出》发表后转向抒情散文。代表作品有《红玛瑙集》和《平明小札》。

2.创作特征:

刘白羽的主要生活资源是四十年代的战争生涯,这种资源也成为他评价生活的标准。在写作中常常将战争记忆与现实生活场景加以对照和融合。作品注重激情式的宣泄。

(1)充满了浓重的时代的战斗气息和恢弘的历史视角。杨朔散文以精巧细腻著称,而刘白羽则以恢弘大气为长。前者从生活琐事中截取,而后者则从宏大的历史特别是革命斗争史获取散文创作的情思。这就不能不使他的散文和时代结合紧密。《红玛瑙集》重在写作者重访延安时的心情、观感。《长江三日》写惊涛骇浪比喻当时国际环境险恶。

(2)昂扬壮美的理想,奔腾激越的情思。这种审美风格是由其内容决定的。刘白羽的散文多写大事件,表现出壮美、激越、雷霆之势。

(3)散文叙述重视说理,以情写理,情理互现。《长江三日》写在三峡中行驶,第一天诗人就从中领悟到这样的革命道理“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暗走向黎明。”《秋窗偶记》“从向日葵的向阳而开,看到了青年人应有追求真理的凌云壮志。

(4)结构上,擅长将现实和历史的镜头剪接交织起来。借景抒怀,给人鼓舞。

(5)语言绚烂峭拔,富于鼓动性。充满战斗激情少柔情而富于力的美。多用雷霆万钧、惊涛骇浪、豪迈等语言。

(6)缺点:抒情缺少节制,豪情有余,蕴藉不足。

三、秦牧和他的理性模式

1.生平和创作:(1919-1992)生于香港,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32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和大后方民主运动。抗战胜利后在香港以职业写作为主,建

国后在广东工作,曾任广东作协副主席。代表作品:散文集《贝壳集》、《花城》、《潮汐和船》、《长河浪花集》,随笔《艺海拾贝》等。

1956年发表《社稷坛抒情》是他散文的奠基之作,标志他由杂文转向散文创作的开始。

新时期,散文集《长街灯语》《花蜜和蜂刺》《晴窗晨笔》《语林采英》《秋林红果》、长篇历史小说《愤怒的海》。散文自选集《长河浪花集》代表散文的主要成就。

第一个倡导“大散文”概念,提出散文知识化、艺术化的主张,走一条“以知识为文”的道路,创造了一种“海阔天空论”的散文体。

2.创作特色

(1)立意深刻,格调高昂,言近旨远,闪耀着深邃的思想性。

秦牧认为“生活是珍珠,只有用思想串在一起时,才能变成璀璨夺目的珠串”。其作品无论是讴歌光明,还是鞭挞黑暗,都贯串着开启心智,净化心灵,推动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红线。他的散文始终讴歌这样的主题——赞美伟大的祖国和人民,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和新生活,鞭笞丑类,清扫旧社会留下的污秽。如《古战场春晓》写广州三元里抗英,《在遥远的海岸上》华侨、向日葵 《沙面晨眺》“租界区”帝国主义的罪恶。《赞渔猎能手》等。

(2)题材广阔,知识丰富,旁征博引,涉古论今,具有浓厚的知识性。这也是秦牧有别于其他散文作家的最为突出的特色。

他的散文被称为是“小百科全书”、“学者散文”。秦牧认为“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知识的材料”,散文中,无论是种子、泥土、食盐、贝壳都有知识的光彩。如《土地》晋公子重耳亡命途中的故事;古代皇帝给公侯封土的仪式;19世纪的“圈地运动”等。《社稷坛抒情》“五色土”想到五行观念的形成演变;古代思想家在星空下探索大自然,如屈原《天问》等。

(金、木、水、火、土五类物质各有不同属性,如木有生长发育之性;火有炎热、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实之性;金有肃杀、收敛之性;水有寒凉、滋润之性。五行说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l类别纳入这五大类的范畴。五种元素在天上形成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神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古代人认为这五类物质在天地之间形成串联,如果天上的木星有了变化、地上的木类和人的仁心都随之

产生变异,迷信这色彩十分浓厚的占星术就是以这种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为理论基础衍生而来的。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

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3)表达方式多姿多彩,富有情趣。语言生动流畅。追求情与物的融合。A.用字造句比较讲究。他追求情与物融合,意与境交织;一段民歌或古诗,几句谚语或比喻,形成一种幽默风趣。

B.联想是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潮汐和船》从潮汐到海滩,从轻舟到古今航船发展——独木舟到原子破冰船。

(4)缺点是大都散笔书写,少锤炼;缺乏抒情性;用“知识”代替“自我”,缺乏深层的个性;有些材料用过又用,失去新意。

3.赏析:《花城》

《花城》是秦牧同志的著名散文,它写于一九六一年二月,收入同年六月出版的、以《花城》命名的作者十年散文集。现又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八年出版的《长河浪花集》。

(1)主题思想

“花城”是广州市因一年一度举行年宵花市而获得的美称。《花城》这篇散文,从题目来看,使人想到的一定是描绘广州年宵花市的盛况或者人们欢乐的情景。是的,本文所描绘的正是1961年春节广州“花街十里一城春”的盛况。

“银夜花街十里长,满城男女翼衣香。人潮灯下浑如醉,争看春裱初上妆。”秦牧同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花市的热闹景象。但是,在这里,《花城》作者没有停留在这热闹景象的描绘上,而是扣住年宵花市来写。因为年宵花市是广州独特的传统风习,它往往使广州“一日之间忽然变成了一座花”。因此,写花城,就必得写其特征花市,而写花市,其实就是在写花城。从这一点来说,本文的立意,就是中心突出的。

纵观全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从不同侧面写,但都围绕同一个中

心。第一部分(第一小节)叙述作者所见到的关于花市的种种准备工作,表现了今年年宵花市的不同平常。第二部分(第二到第四个小节)写作者徜徉花市之中所想到的关于年节风习的问题。说明了包括花市在内的各地人民的各种风习,都包含着劳动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尤其在新的时代,它们都被赋予了崭新的内容。第三部分(第五至第七个小节)描写作者在花市的所见所闻,向读者介绍了花市的盛况。第四部分(第八至第十三小节)抒发作者花市盘桓的感概。这里的所感,比第二部分的所想,内容更为深刻,议论更为精辟,阐发了花市的意义——它表现民族的情感,人民的向往和欢乐,表现人类的巨大力量,劳动的丰功伟绩,也表现了群众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第五部分(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主题,表明写作动机。

如果说这五个部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犹如莹光熠熠的颗颗珠现,那么,年宵花市这个中心,确实象一根互彩的丝线,将这众多方面串成了一副珍贵的项链。本文这种形散神联的手法,又使我想起了印度影片《流浪者》中拍摄的关于丽达弹奏钢琴歌唱的那一组镜头。那组镜头拍摄的角度变换达二十多种,并且各不相同,但所有镜头都是围绕丽达一个人拍的,全是丽达的特写镜头,充分表现了丽达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魅人的外形美。本文就是用了类似的手法,从各方面畅谈了自己对于传统的民族风习、民族情感的激动和感受,具体描绘了广州年宵花市的种种美好情景,使人们对它有一个完满的印象,并油然生起倾慕向往之情,从而赞颂了美的时代、关的风俗、美的生活、美的感情。

主题思想:《花城》不仅写出了广州的年宵花市盛况,还从各方面畅谈了自己对于传统的民族风习、民族情感的激动和感受,歌颂了新的时代,歌颂劳动人民的创造力,祝福亿万人民的幸福与欢乐。

(2)艺术特色

为了能很好地表现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在具体写法上,本文还匠心独运,采取了一些高超手法。

A.平常的题材,独特的见解

这一篇散文,写广州年宵花市,可说是平常的题材,但表现的古老节日充满青春光辉以及赞美艰苦劳动和由艰苦劳动得来的幸福这一见解是颇为独特的。平常的题材令人感到亲切自然,而独特的见解使人感到新颖、深刻,这正是秦牧散文思想魅力所在。

以平常的题材来表现独特的思想是秦牧同志散文的一个特色。有人指出:“他较善于在同一件事物、同一个题材当中,在认识到它的一般性之外,还能捉摸到它的特殊性—同一类事物中各不相同的特点,这样便能谏写出的作品,显出异彩”。以广州花市为题材的散文,六十年代,秦牧同志曾写过《花市徜徉录》、《花城》。粉碎‘四人帮,以后,又写了《花街十里一城春》(刊于一九七九年第三期《人民文学》),描绘了粉碎‘四人帮’,以后,复苏了的广州花市新姿,揭示了“花市”的社会意义,清除了‘四人帮’泼在“花市”上的污水,还花城的本来面貌。仔细地读一下这三篇同一题材的散文,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会各篇的主题,看到它们各自异彩。

B.巧妙的构思,深远的联想

散文在选材上比较自由。秦牧同志充分地运用了“散”这一特点,进行巧妙构思,联翩浮想,又做到突出主题,发人深省。读秦牧同志的散文,常常有奇峰突起、别有洞天的感觉。《花市》全文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广州花市的不平常,可谓开门见山。但是,文章紧扣人民公社化后“花木供应空前多了,买花的人也空前多了”的时代特点,仅以花市前的“花船”、人们的赞叹、文化公园的布置,轻轻几笔,来写今年花市的不平常,接着便宕开去,以较多的篇幅叙述农历过年的各种的风俗习惯,描绘各地过年的热闹气氛,绘声绘色,引人入胜。但当读者津津有味于它介绍的风土人情,兴致勃勃地观赏这一幅幅风俗画时,他又以“这难道只是欢乐欢乐、玩儿玩儿而已么?难道我们从这隆重的节日的情调中,不还可以领略到我们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千百年来人们热烈向往美好未来的心境么?”两句设问句进行议论,让读者的感情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在这个思想基础上,再以新旧社会的节日作对比,通过剖析春联、放爆竹这两个大家熟悉的风习变化阐明了“古老的节日在新时代里是充满着青春的光辉”的道理,娓娓动听,使人心折。第三部分又回到花市盛况的描绘。从“花海”写到“花流”再写吊钟花。有全景、有特写,写得热热闹闹,字里行间饱和着作者炽烈的感情。这样,把第二部分阐述的“古老的节日在时代里又充满青春的光辉的道理具体化了。同时又为第四部分盘桓花市的感受抒发作了铺垫。第四部分“撩起人们一种对自己民族生活的深厚情景”“体味到,亿万人的欢乐才是大地上真正的欢乐”“想到人类改造自然威力的巨大”“想到各地的劳动人民共同创造历史文明的丰功伟绩”,’.凉叹群众审美的眼力”等几点感受的抒发,都是以描绘“花市”的

局部场面为依据的。因而,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从结构上来看,这些局部场面的描绘,又补充了第二部分花市的盛况。最后一段为第五部分。“我赞美英勇的斗争和艰苦的劳动,也赞美由此而获得的幸福生活。”是感情的又一次升华,点明题意,并又一次点明写作的缘由,照应开头。整个文章,形散神不散,构思巧妙,别具匠心。

秦牧同志散文中的联想不仅丰富了内容、深化了主题,使文章引人入胜,而且也是结构的重要手段。<花城)第三部分描绘了“一片花海”和一道“花流”以后,有一段奇特的联想:“鱼摊上的金鱼,使人想起了水中的鲜花,海产摊上的贝壳和珊瑚,使人想起了海中的鲜花;至于古玩架上那些宝蓝、均红、天青、粉彩之类的瓷器和历代书画,又使人想起古代人们的巧手塑造出来的另一种永不凋谢的花朵了。”正是这些奇特而耐人寻味的联想丰富了花市的内容,渲染了花市的盛‘况。靡二部分由广州‘花市,而引起的关于农历过年等习俗的叙述、议论和第四部分以“花市”中的各种情景为对象进行的奔放抒情,更是脍炙人口,从眼前联想到过去,从平凡的事物想到深刻的革命道理,纵横数大洲,上下几千年。正是这些联想,才深刻地表现了“古老节日在新时代里充满青春的光辉”这个主题,使人读后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C.丰富的词汇、精当的比喻

秦收同志曾经强调一个作家“在脑子里建立一个丰富的仓库,而且对这个仓库里面的珍藏不能够搁置不理,要培养对于词汇性能的高度敏感,要能够精确地掌握它们的涵义。“秦牧同志确实是身体力行的,他建立了词汇的丰富仓库,对于词汇的性能高度敏感。他总是能够选择恰当的词准确地表达当时的细微感情,描摹事物的不同神态。比如<花城)中“往年的花市已经够盛大了,今年这个花海又涌起了新的高潮”这个今}”字就很贴切、形象,决非“出现”可以代替。“花市盘桓,撩起人们对自己民族生活的深厚情感”中的“撩”字,也决非“引”“勾引”等字可换。同是以拟人化的手法来描写‘花,的神态。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写法也不同。“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那千千万万朵鲜花,仿佛正在浅笑低语”这里的挤,“笑”“语”用得别具匠心,既准确地描绘了“花”的神态,又表达了看花人的感情。

丰富的词汇还表现在秦牧同志善于巧妙地驾驭各种语词,准确、形象地描绘各种事物,表达各种感情。课文中“旖旎”“温馨”“婉紫嫣红”“丰胰”“艳丽”

“品评”“徜徉”这些古语词,用得都很确切、自然,要是不用这些词就不能恰切地描摹当时的情态。再比如引用了“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一顶旧毡帽”的北方俗谚,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过新年的热烈场面,使人趣味盎然。而‘国色天香,‘凌波仙子,等名称的运用和鲁迅诗的引述,也都收到了言简意赅,经济笔墨的效果。

秦牧散文语言的又一特色是善用比喻。秦牧同志称比喻为“语言艺术中的艺术”同时指出“譬喻,和所有一切艺术创作一样,也贵于有创造性。”(《艺海拾贝。譬喻之花》)秦牧同志散文中的比喻不仅用得多,而且用得好,它总是那么新奇、独特。(花城)中把花市比作“花海”又将拿着花的人流比作‘花流,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特别是用“被一根鹅羽撩拨着似的”来比喻创作的冲动,写文章的迫切感,美妙而独特,真实地把自己的感受具体地传给了人们。

《花城》是一篇情文并茂、诗意盎然的优秀散文。认真地阅读,将加深我们对于散文特点的理解和秦牧同志散文艺术的认识,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四、孙犁的性灵模式

孙犁(1913—2002),河北安平人,早年以小说《荷花淀》著称,并成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50年代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等。散文集有:《秀露集》、《晚华集》等。

孙犁的散文清新质朴、简洁明净、形象如行云流水、文中见真性真情。晚年作品多沧桑之感,却能平淡出之,意蕴幽深。例:《黄鹂》。

五、十七年杂文的命运

作为投枪和匕首的杂文,在建国以后很少受到重视。因为那时侯,人们认为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没有阴暗面、没有悲剧的。在十七年中杂文像艺术散文一样也有过两度的兴衰。

1、在百花时期杂文出现过一次高潮

1956年,由于政治气候的相对变暖,杂文开始复苏。茅盾、夏衍、巴金、叶圣陶、巴人、吴祖光、邓拓、舒芜、邵燕祥等一批新老作家都投入了杂文写作。

2、调整时期杂文写作构成了当时文坛的一个热点

在1961—1962年的调整时期,杂文又一次兴盛起来,主要代表作家作品是:邓拓、吴晗、廖沫沙(吴南星)的《三家村札记》、邓拓的《燕山夜话》。这些作品以借古讽今的方式揭露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阴暗面。这三位本为史学家的杂文作

家,因此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第五篇:七年六班文学沙龙主持稿

七年六班文学沙龙主持稿

冰雪渐渐消融,万物慢慢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已然来到。转眼间我们开学已经有半个月了,而同学们的文学水平每天都在提高。下面让我们跟随知识的脚步,一起去体会文学的乐趣,感受文化的魅力吧。我宣布:七年六班文学沙龙现在开始!

明月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寄托思念之情的“信使”下面有请计森玺同学为大家背诵【水调歌头】

在古代不光光是明月受到欢迎,花也是一样,自古就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千古名句,下面就有请戈傲同学带领大家去领略周敦颍笔下莲花的别样美丽——背诵【爱莲说】

下面有请刘天元同学背诵【出师表】大家掌声欢迎!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这自然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因此身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无比的荣耀和自豪。下面请欣赏黄漫朗诵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下面有请罗兴业同学为大家背诵【鱼我所欲也】

欣赏了这么多中国文学作品,那么下面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国外,一起去体会那异国风情的美丽与饮食文化,下面有请张之瑶同学朗诵【德国饼干】接下来请欣赏蔡屹东同学背诵【木兰诗】

中国的名山大川数不胜数,各具特色,在这其中泰山以其独特的风貌和地里位置被奉为五岳之首,那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泰山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有请杨玲同学背诵【望岳】

五千年的历史沧桑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照耀在中华大地上,作为一名中华少年应该将这比珍贵的财富代代相传。希望同学们在本次文学沙龙有所学习有所收获,我宣布:“七年六班文学沙龙到此结束”.

下载十七年文学时期[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七年文学时期[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七年的诗歌(范文大全)

    第三章十七年的诗歌 第一节 十七年诗歌概述 一、诗人情况 1、创作队伍 50、60年代中国诗坛两类诗人共同支撑着诗坛: 一类是1949年前已经成名的诗人,经过淘汰、选择和诗人自身......

    十七年诗歌创作概述

    十七年诗歌创作概述 一、诗歌创作潮流的一般性叙述 1、 50 年代初期诗歌的主潮--颂歌 A、颂歌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建国初期,不论是在国统区获得解放的诗人,还是从解放区进人到......

    十七年散文(推荐5篇)

    三、十七年散文概述 1949年-1956年为第一阶段: 主要实绩表现在通讯、报告得到了空前发展。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如巴金的《生活在英雄们中间》、魏......

    程才新--试论延安文艺运动与十七年文学

    试论延安文艺运动与十七年文学 2800 摘要:正在本世纪文学的发展中,延安文艺是极为特殊的文艺运动。本文拟通过分析来说明,延安文艺与十七年文学非但不是两类独立的性质完全不......

    第四章 “十七年”中国电影第一节doc

    第四章 “十七年”中国电影 1949——1966 第一节 “十七年”电影的发展轨迹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中国这时期电影的发展轨迹及其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 中国这时期......

    七年十二班入场式解说词

    看,这壮观的阵容,闪烁着花儿般的笑容;听,这坚定而有力的脚步声,衬托出我们那坚持不懈的信念。这就是我们的七年十二班,一个有“逆水行舟,不退则进”动力的集体。我们是由48颗热忱之......

    十七年当代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十七年当代文学 十七年文学时期的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 当代文学的基本阐释 一、当代文学的内涵、特性及形成: 1、1985年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提出: “二十世纪文学”——打通......

    读《崇祯十七年》有感

    读《崇祯十七年》有感 我不喜欢悲剧,算来我读过的历史书籍也算不少,但我却发现历史无一不是以悲剧结尾。大团圆结局,只不过是一场传说,我之所以选择本书,是因为透过三百多年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