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新中国十七年的小说创作★

时间:2019-05-14 19:0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十三章新中国十七年的小说创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十三章新中国十七年的小说创作》。

第一篇:第十三章新中国十七年的小说创作

第十三章 新中国十七年的小说创作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新中国十七年的小说创作概况;掌握《红日》《红旗谱》《红岩》《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三家巷》等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的思想蕴涵和艺术特色;掌握《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艳阳天》等农村题材长篇小说的思想蕴涵和艺术特色;掌握《上海的早晨》等工业题材长篇小说及历史小说《李自成》的思想蕴涵和艺术特色;掌握短篇小说《山地回忆》《百合花》《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主题和艺术特色。第一节 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

一、《红日》、《红旗谱》、《红岩》

识记:《红日》、《红旗谱》、《红岩》的作者、出版时间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领会:《红旗谱》所表现的中国农民从自发反抗到在党的领导下自觉地进行武装斗争的成长历程。

分析:(1)《红日》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成就。(2)《红旗谱》中农民英雄朱老忠形象的典型意义。(3)《红旗谱》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成就。(4)《红岩》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成就。

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

识记:《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的作者、出版时间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领会:《林海雪原》所显示的我国当代小说中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相结合的发展趋向。

分析:(1)《保卫延安》的思想主题与艺术特色。(2)《林海雪原》的思想主题与艺术特色。

三、《青春之歌》、《三家巷》

识记:(1)杨沫的创作概况。(2)《三家巷》的作者、出版时间。(3)《青春之歌》、《三家巷》中的人物形象。(4)《青春之歌》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表现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优秀长篇小说。

领会:《青春之歌》是如何塑造卢嘉川、江华、林红等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的。

分析:(1)《青春之歌》的思想主题与艺术成就。(2)《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形象的典型意义。(3)《三家巷》的思想主题与艺术成就。

第二节 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

一、《三里湾》、《山乡巨变》

识记:赵树理、周立波建国后的创作概况。

分析:(1)《三里湾》的思想主题与艺术特色。(2)《山乡巨变》的思想主题与艺术特色。

二、《创业史》、《艳阳天》

识记:(1)柳青、浩然的创作概况。(2)《创业史》是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史诗性长篇小说。

分析:(1)《创业史》的思想主题与艺术成就。(2)《艳阳天》的思想主题与艺术成就。

第三节 《上海的早晨》等其他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

一、《上海的早晨》、《百炼成钢》

识记:《上海的早晨》、《百炼成钢》的作者、出版时间。

领会:《上海的早晨》、《百炼成钢》的思想主题与艺术特色。

二、《李自成》(第一卷)

识记:《李自成》的作者、出版时间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分析:《李自成》(第一卷)的历史意义与艺术成就。第四节 十七年的短篇小说创作

一、《山地回忆》、《百合花》

识记:(1)孙犁建国后的创作概况。(2)茹志鹃的创作概况。

领会:(1)小说《百合花》为什么要以“百合花”为题。(2)《山地回忆》、《百合花》是如何表现军民的鱼水深情的。

分析:(1)《山地回忆》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2)《百合花》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二、《我的第一个上级》、《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识记:(1)马烽、王蒙的创作概况。(2)《我的第一个上级》、《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人物形象。

领会:《我的第一个上级》的艺术特色。

分析:(1)《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2)《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形象的典型意义。第十四章 新中国十七年的诗歌创作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中国十七年诗歌创作的基本概况;重点掌握闻捷、李瑛、李季等人的抒情叙事诗的创作风格;郭小川、贺敬之等人的政治抒情诗的创作风格;以及邵燕祥、张志民、蔡其矫、公刘、流沙河等其他诗人的创作特点。第一节 闻捷、李瑛、李季等人的抒情叙事诗

一、闻捷的抒情叙事诗

识记:闻捷的创作概况。

领会:闻捷诗歌所体现的浓厚的地域色彩。

分析:(1)《苹果树下》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点。(2)闻捷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李瑛、李季的抒情叙事诗

识记:(1)李瑛、李季的创作概况。(2)李瑛享有“战士诗人”的美誉;李季享有“石油诗人”的美誉。

分析:(1)以《戈壁日出》为代表的李瑛诗歌的艺术风格。(2)长篇叙事诗《杨高传》的艺术成就。第二节 郭小川、贺敬之等人的政治抒情诗

一、郭小川的政治抒情诗

识记:郭小川的创作概况。

领会:郭小川建国后诗歌创作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及每一阶段的主要特点。

分析:郭小川诗歌的思想艺术特点。

二、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

识记:贺敬之的创作概况。

领会:(1)贺敬之建国后诗作的两类不同题材及各自的特点。(2)《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的艺术特色。

分析:贺敬之政治抒情诗独特的艺术风格。第三节 其他诗人的诗歌创作

一、邵燕祥、张志民的诗歌创作

识记:邵燕祥、张志民的诗歌创作概况。

领会:(1)邵燕祥诗歌创作所经历的两个时期及每一时期的特点。(2)张志民诗作的艺术风格。

二、蔡其矫、公刘、流沙河的诗歌创作

识记:蔡其矫、公刘、流沙河的诗歌创作概况。

领会:(1)以《南曲》为代表的蔡其矫诗歌创作的艺术特点。(2)公刘诗歌创作的艺术特点。

分析:流沙河 《草木篇》的艺术特色。

第二篇:郁达夫的小说创作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

主讲:何希凡

教学目的及指导思想:

1、引导学生结合作家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郁达夫小说《沉沦》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作家不同时期代表作的比较分析,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悟与理解,训练学生的思辨力。

3、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作品和学生心理实际,引导学生用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原则评判文学作品、探讨文学现象。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郁达夫经历、性格与其创作的关系

要点:

1、极富才情。7岁发蒙,9岁即能赋诗。2、3岁丧父,家道中落,对其人生产生影响。

3、良好的古典文学修养,尤善旧体诗词——影响其文风。

4、熟悉西方文学,自述创作前阅读上1000部外国小说。

5、敏感、多情、坦诚的性格:“自我暴露”癖。

6、自卑情结:自身“风采不扬”;留学生活中弱国子民的体验。

“风采不扬——这是我平生最大的恨事——不能引起你内部的燃烧”;“羽翼不丰,没有千万的家财,没有盖世的声誉,所以不能使你五体投地的受我的催眠暗示。”

——郁达夫:《致王映霞》

“国际地位不平等的反应,弱国民族所受的侮辱与欺凌,感觉得最深切而亦最难忍受的地方,是在男女两性正中了爱神毒箭的一刹那。……支那或支那人的这一个名词,在东邻的日本民族,尤其是妙年少女的口里被说出的时候,听取者的脑里、心里,会起怎么样的一种被侮辱、绝望、悲愤、隐痛的混合作用,是没有到过日本的中国同胞,绝对地想象不出来的。”

——郁达夫:《雪夜——日本国情的记述·自传之一章》1936.1

二、怎样理解《沉沦》的结尾及其中蕴涵的爱国主义情感

观点引述:

“作者必自以为以爱国思想作结,给了全国书一个警策的有力的收束,而不知爱国思想和这样自杀放在一处实为极度的滑稽与不和谐。” ——苏雪林《郁达夫论》1934年9月《文艺月刊》第6卷第3期。

“有时他有意的想写一个有力的结束,好像沉沦那一篇,我们反感觉非常的不自然。”

——西滢《闲话》1926年《现代评论》第3卷第71期。

思考:你怎样理解小说的结尾(是否显得“滑稽”或“不和谐”)?

教师提示:

1、小说文本内在的一致和统一:比如第2节,第7节等内容直接和结尾相呼应;结尾并不突兀。

2、小说主人公的人生苦闷和国家民族的贫弱紧密相关:

民族贫穷落后——个人贫穷,不受尊重——在异性面前自卑——性的压抑与苦闷——对民族贫弱状况的愈加痛苦的意识

性的苦闷、人生的苦闷(金钱、荣誉)和社会的苦闷(民族的贫穷落后)交织在一起——个人悲苦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3、结合创作背景理解:

“这两篇东西里(指《沉沦》和《南迁》),也有几处说及日本的国家主义对于我们中国留学生的压迫的地方,但是怕被人看作了宣传的小说,所以描写的时候,不敢用力,不过烘云托月的点缀了几笔。”(郁达夫《沉沦·自序》)

——当时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确实有受歧视、受压迫的事实。

三、怎样理解小说中的性描写

1、教材的相关论述(P71-72)。

2、判断艺术与色情的一些原则:

①表现目的——是否为人物性格、主旨服务,是否游离于主题。

②表现手段——是否“艺术地”表现,比如用象征,暗示等“陌生化”手法。

③创作心态——是否合乎人性健康的发展。反对赏玩式的、迎合读者低级趣味的性描写;可以接受的创作态度:批判的态度,歌颂自然人性的美好(如劳伦斯的作品),调侃反讽(如王小波作品),抒怀泄愤(如《沉沦》)等等。

四、《迟桂花》与《沉沦》的比较

1、艺术构思之比较

迟桂花构思精巧:事件线索——翁则生的婚事,情感线索——“我”对翁莲的情感变化;两线由小说中心意象“迟桂花”交织在一起。

《沉沦》的结构较随意,有过于散漫之弊。

“写《沉沦》的时候,在感情上是一点儿也没有勉强的影子映着的,我只觉得不得不写,又觉得只能照那么地写,什么技巧不技巧,词句不词句,都一概不管。正如人感到了痛苦的时候,不得不叫一声一样。又哪能顾得这叫出来的一声,是低音还是高音?或者和那些在旁吹打着的乐器之音和洽不和洽呢? ”(郁达夫:《忏余独白》)

小结:《沉沦》感情悲切、真挚但同时也缺乏谨严的艺术构思;而《迟桂花》则构思缜密,结构精巧。

2、思想情感之比较

《沉沦》:主人公怀着人生幸福的幻梦,有着强烈的苦痛和泛滥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处于青春期的人生诉求——希望人性直率大胆,人与人感情热烈、如胶似漆。

《迟桂花》:主人公不再有澎湃的激情,心境渐趋平寂;表现了人到中年的作者另一种人生诉求——希望人性自然优美,人与人的关系和平恬淡、轻松自如。

3、人物与环境关系之比较

在《沉沦》中,自然环境催生人物的情欲;人物内心与社会文化环境冲突激烈。在《迟桂花》里,自然净化了人物的情欲;人物与外界环境的冲突退居其次,主要表现人性的美好,人际关系的和谐。

五、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

1、受外国文学的影响。

2、作家自我形象的写照。

“袋里无钱,心头多恨。/这样无聊的日子,教我挨到何时始尽,/啊啊,贫困是最大的灾星,富裕是最上的幸运。” “我是一个真正的零余者!”

“我对于世界是完全没有用的„„”——郁达夫《零余者》,1924年。

3、是复杂立体的形象,但忧郁、软弱、孤独、自卑是其总特征。

“激昂慷慨又软弱无能,热爱生活又逃避生活,积极向上又消极退隐,愤世嫉俗又随波逐流,富有正义感又缺乏奋起反抗精神,追求美好的爱情又渴求满足卑琐的性欲,仇恨一切又富有同情心,自喻多才又自轻自贱„„” ——袁凯声:《论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河南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4、具有相当的普泛意义:“生之苦闷”的表达,能引起处于生存竞争重压之下的人们的共鸣。

六、郁达夫小说的浪漫抒情特征

1、强烈的主观色彩;感伤忧郁的美学特征。

2、崇尚自然,表现自然。

成因之一: 故乡山川风物的陶冶,传统文化的滋养,形成了他对于自然美的强烈感受力和细腻丰富的情感世界。

成因之二: 受卢梭等外国作家的影响。

“小说背景的中间,最容易使读者得到实在的感觉,又最容易使小说美化的,是自然风景和天候的描写。”——郁达夫:《小说论》。

独特之景象与细腻之情感的高度融合,构成了郁氏小说独特的情味和情调。

3、故事性减弱,情绪性加强。

故事≠情节;淡化故事、强化情节是现代小说区别于传统小说的标志之一。

阅读书目:

《郁达夫小说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或其他版本的选集。《郁达夫名作欣赏》,温儒敏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年。《郁达夫研究资料》,陈子善、王自立主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

第三篇:王蒙小说创作

试论王蒙的小说创作 1)王蒙的小说: a)70年代末,80年代初:《夜的眼》《春之声》《布礼》《蝴蝶》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揭示了当时存在夸大政治斗争作用的不正常气氛,揭示了那些善于玩弄权势,陷害同志的人物的阴暗心理,运用意识流的手法以人物的心理活动为线索,着重揭示人物内在的心理世界

80年代中,《活动变人形》文化批判色彩90年代《恋爱的季节》《事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 b)1)艺术特色:

他在西方现代派的基础上,率先借鉴西方意识流方法,对旧有的小说形式进行改造,他尝试以现实主义为主题,以意识流辅助技巧为手段,创造出一种心流现实主义的小说,小说的主题仍是人物和故事,但侧重于人物的心理描写,在注重实践逻辑联系的主题上,有限的使用空间的自由组合,在叙述方式上,他将传统的第三人称全文叙述,于意识流的内心分析感觉分析,感情独自相结合,不同的手法之间转换自然,显示了作者运用意识流的圆熟,他还多方面的借鉴现代派的各种方法和技巧,比如西方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和黑色幽默

荒诞小说 朱慎独“沐浴学”《沐浴学发凡》

讽刺那些国内为研究而研究的风气,批判国民性中盲目拉拢权威,将正常的生活家易变性,将丑陋的更丑陋,由此加以批判 2)在语言上为了显示意识活动的特点,作者放弃了对语言的完美对称的追求,取而代之追求语言的多样化和陌生化,语言单位之间常出现大幅度的跳跃,断裂,悖反,有些小说界见了相声的话语方式,语言俏皮夸张,调笑成分很强,杂文语体,文言句式,民歌民谣常出现于作品中,语言密度相当大,往往由一个话题引起,语意相关或相近的词语在文章中不断出现追求表现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感受。幽默是王蒙小说创作的重要语言风格,作者在反映不合理的现象是,经常夸大生活中荒诞可笑的一面,表现出强烈的幽默感

王蒙小说创作 对王蒙的介绍

1958年,王蒙因发表《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被划为“右”派,下放劳动,直到70年代末,才得以复出。新时期初,王蒙以一组历史创伤记忆作品重新走上文坛,主要有《最宝贵的》、《布礼》、《蝴蝶》、《杂色》、《春之声》、《海的梦》、《相见时难》等。除了历史反思作品,他的一些反映现实的作品如《夜的眼》、《深的湖》、《说客盈门》、《风筝飘带》等和一些寓言哲理式作品如《名医梁有志传奇》、《坚硬的稀粥》、《球星奇遇记》、《来劲》等,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90年代以来,他的“季节系列” 长篇小说也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1、王蒙的现代小说艺术实验 王蒙的超于一般作家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是像别的作家那样简单地提出问题,而是善于领会生活对艺术的启示,将对生活的思考与艺术的探索结合起来,同时积极接受外来的艺术影响,这使他的创作处于常新的状态,永葆生机和活力。

王蒙认为:“对于作家来说,探索生活,就要探索人的精神世界。”

2、王蒙的“东方意识流”小说

主要作品:《布礼》、《蝴蝶》、《夜的眼》、《春之声》、《海的梦》、《风筝飘带》、《相见时难》等系列作品。

关于意识流:所谓的“意识流”,是指19世纪末出现的,盛行于20世纪20—40年代的英、法、美等国的现代小说表现手法,它重在表现人物的内心意识活动,常常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意识跳跃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意识的自然流动来结构全篇,在文本结构上显得腾挪跌宕,时空倒置、自由。这种“意识流”文学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找到了理论依据,现代西方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如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尼采、叔本华等人的唯意志论等,又为它提供了哲学思想基础。像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沃尔夫的系列作品等都是意识流的代表之作。

王蒙的“东方意识流”与西方意识流的差别:王蒙对西方“意识流”的借鉴、运用,只是基于方法、技巧层面上的接受,是为着内容表现的需要服务,没有将它用来指导自己的创作。因为很明显,现代西方的“意识流”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小说创作方法,以无中心、无主题、无意义为特色,而王蒙的创作,则是在明确的思想指导下的艺术创造过程,表现既定的主题和特定的思想意义。正因为这种区别,王蒙的这些作品又被称为“东方意识流”小说。3.王蒙反思小说的创作特色:

⑴ 对“伤痕”文学的超越

不同于当时普遍的对文革苦难的揭露、控诉,王蒙很快实现了对“伤痕”文学的超越,直接进入到对造成文革灾难的社会、历史与人性根源的反思。

⑵ 善于表现人物的心灵现实

他的小说淡化历史创伤记忆,更多地关注历史灾难过程中人物的心灵现实,刻意展示人物在特定境遇中的内心情感波动。

⑶ 宽容的历史态度,从历史灾难中总结经验教训

他没有把历史灾难的责任简单地归结为某个人或某场政治运动,而是从历史的主客体双方寻找原因,找到彼此可以谅解的地方。这种宽容的历史态度,使他对历史不进行简单的道德评断,而是着意于揭示历史灾难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教训。

⑷ 革命理想主义和历史理性主义

他既执着于对自己青年时代革命理想信仰的坚定追求,又不断地对这种理想主义及其实践过程进行反思,指出它在实现上的艰难和前途的光明,表现出对历史理性主义的认同。出于对革命的信念,他既认识到现实的力量,又表现出对现实问题的超越,避免了当时那种普遍性的感伤。

⑸ 所有的这些,形成了王蒙反思小说的特有的理性思辨色彩。⑹ 同时,自身的特殊经历,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强烈的历史感和沧桑感。

第四篇:十七年散文

第五章 十七年散文创作

第一节 概述

导入新课: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意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它有两个基本特点1:结构自由灵活,形散。2:真实。散文是最接近生活真实的文学样式,叙事实,写实物、实情仿佛是散文的传统,古代散文和现代散文都是如此。

一、散文在新文学史上的浮沉

(1)五四时期的政论性散文和艺术散文(美文)

政论性散文《新青年》“随感录”栏目上的文章为代表,主要作者有:鲁迅、陈独秀、李大钊、刘半农、钱玄同等。

艺术散文也称美文,主要代表是鲁迅、冰心、周作人、俞平伯等。

(2)

二、三十年代的性灵散文(散文小品)

性灵散文的主要特征是闲适、超脱、可见出真性情,政治倾向淡化,主要代表作家有: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张爱玲等。

(3)三十年代的杂文

白话杂文的创始人是鲁迅。杂文是一种战斗性的文体,被称为投枪和匕首。代表作家除了鲁迅外,还有“鲁迅风”杂文流派:巴人、柯灵等。“野草派”:夏衍、聂绀弩等。

(4)四十年代的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起于通讯报道,四十年代报告文学发展的主要源头是战地通讯,以及斯诺对延安的报道《西行漫记》。四十年代报告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有:丁玲、何其芳、沙汀、吴伯箫、周立波、周而复、刘白羽等。

(5)五十年代的特写和报告文学

关于新中国的建设的特写和报告文学,主要代表作家有柳青、李若冰、秦兆阳等人大量讴歌西部建设场景的散文作品。

关于朝鲜战争的报告文学:巴金、刘白羽、杨朔、黄钢、魏巍等都先后到过朝鲜战场体验生活。魏巍两次到达朝鲜战场,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汉江南

岸的日日夜夜》、《战士和祖国》、《挤垮它》,辑集为《谁是最可爱的人》出版,并三次再版。

(6)五十—六十年代之交艺术散文的复兴;

(7)

六、七十年代的大批判文章

(8)八十年代散文的被淹没;

(9)九十年代的散文热

二、散文概念与散文创作的两种体式

1.概念:散文历史很悠久,概念也很复杂,在过去指除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现代散文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个理解角度。狭义指“抒情性散文”,广义是除此之外,加上一些叙事性的散文。于是散文有了两种发展线索——抒情性散文和叙事性散文。

2.两种散文体式的发展状况

建国后,由于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需要,和个性情感的表达受到贬抑。叙事性散文发展迅速,成为散文创作的主体,而抒情散文只是零星出现。

(1)叙事性散文:50年代初,主要是纪实性的通讯、报告、特写,从主题和题材上分为两大类,一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描绘,一是朝鲜战争。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叙事散文的突出创作表现为杂文的兴起和回忆录、史传文学的繁荣。

A.杂文。建国前,在国统区,杂文作为对敌斗争的一种方式,很受推崇,但在解放区,特别是建国后,面对人民内部矛盾,党的文艺政策却不允许和批判杂文写作。在百花文学时期和60年代初,党的两次文艺政策调整,杂文两度有限度的复兴。

B.回忆录、史传文学。这类创作是统治者的历史性叙述。如《红旗飘飘》(2)抒情性散文的两次复兴

抒情性散文也称为“艺术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所以更具艺术价值。由于建国后重视叙事对历史责任的承担,忽视个性抒情,因而,这类散文普遍受贬抑,只是在文艺政策松动时才出现。

A.百花文学时期。56年作协明确将散文小品和特写分开,承认了抒情性散文存在的独立品格。56年文艺界的一个好现象是散文小品文多起来。相对宽松的精神环境促成了散文小品的复兴。新老散文作家及其作品主要有:老舍的《养

花》、丰子恺的《南颖访问记》和《庐山面目》、秦牧的《社稷坛抒情》、杨朔的《香山红叶》、魏巍的《我的老师》、叶圣陶的《游了三个湖》、姚雪垠的《惠泉吃茶记》等。

B.60年代初,六十年代初大调整中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再反思,多样化局面的初露端倪,促成了艺术散文的再度复兴。表现为散文作家成为实体性概念,形成了许多散文作家;散文风格形成,由早期简单抒情转向注意提升作品艺术水准;作品数量多。

1961年1月起在《人民日报》第八版开“笔谈散文”专栏,发表了老舍的《散文重要》、李健吾的《竹简精神》,《文艺报》、《文汇报》、《光明日报》、《羊城晚报》等报力推散文,其中有肖云儒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理论。散文作家的专业化,出现一批职业散文作家:杨朔、秦牧、刘白羽、孙犁、袁鹰、碧野、柯蓝、郭风、何为等。老作家中巴金、冰心、吴伯箫、曹靖华,以及学者邓拓、吴晗、剪伯赞等都有散文方面的成就。三、十七年散文的主要成就

(一)散文的第一个时期——百花文学时期

1.兴盛的原因

(1)人民政权的建立,抗美援朝的胜利,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批英雄人物的出现。

(2)阶级斗争思维定势的摇动(人民内部矛盾性质的提出)和“双百”方针的提出、实施。

2.散文的特征及代表作

(1)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报告文学成为第一声春雷。

作家专集有: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巴金《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集体合集有:《朝鲜通讯报告选》(1、2、3辑)《志愿军一日》,《志愿军英雄传》

(2)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沸腾生活和祖国变化。

柳青《王家斌》、秦兆阳《老羊工》、《散文特写选》、《散文小品选》、《经济建设通讯报告集》等。

(3)讴歌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英雄黄继光献身的一刻》中的黄继光,《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中的邱少

云,《罗盛教》中的罗盛教,《第二次考试》中的女青年。

(4)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除通讯、报告文学、特写外,游记、小品、传记、杂文也发挥作用。

杨朔《香山红叶》、碧野《天山景物记》、叶圣陶《游了三个湖》、茅盾《斯德哥尔摩杂记》、秦牧《社稷坛抒情》

(二)散文的第二个时期。

1.繁荣原因

(1)几次文艺座谈会的调整为作家提供较为自由的空间。

(2)《人民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等对散文创作有意识扶持。

2.散文的特征和名作

(1)特征:1957年、1958年是革命回忆录的写作热潮;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是游记、抒情散文、杂文的创作热;60年代中期是报告文学的勃兴,1961年被称为“散文年”。

(2)名家名作:“散文三大家”作品;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洞》、冰心《樱花赞》、巴金《从镰仓带回的照片》、方纪《挥手之间》、吴伯萧《记一辆纺车》;游记:李健吾《雨中登泰山》、剪伯赞《内蒙访古》、宗璞《西湖漫笔》;报告文学:魏钢焰《红桃是怎么开的?》、徐迟《祁连山下》、黄宗英《小丫扛大旗》。四、十七年散文的不足

整个十七年的散文创作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视角背离:即散文家的视角与其所置身的现实之间背离。散文作者以虚幻的形式为自己建构了另一种非真的存在,对复杂多样的现实存在熟视无睹或压抑自己内心的真诚呼唤。最明显的是,60年代初,人民所要面对的现实是“大跃进”等盲目政治运动后的三年自然灾害,农村到处是惨不忍睹的苦难现实,而一些散文却仍对政治盲目讴歌,如杨朔的《茶花赋》、《海市》、郭沫若的《访沈园》,一些散文不愿大唱颂歌但却选择了写逃离现实的山水游记、异国风光、历史追忆等,但这些作品仍未能摆脱颂歌的模式。如冰心的《樱花赞》宗璞的《西湖漫笔》,吴祖光的《雾里峨眉》。

(二)“非我化”:也就是说:作为“我”的产物的散文与事实上存在的散文“非我”性之间的对立。十七年的散文家用“政治的大我”代替了个人的“小我”,散文发出的不再是“我”这一个体的声音。“个人”的感受已无足轻重,唯一被

认可的是代表了“大我”的思想。于是散文家的自我被流放了,这首先表现在作家个人感受在散文中的缺失。于是我们看到不同的作家面对相同对象时,观照的视角与结论如出一辙,个性的差异完全泯灭了。比如同写桂林山水,华嘉的《桂林山水》和秦似的《碧水青峰九十里》,发出的感慨并无两样,那就是只有在新中国桂林山水才真正“甲天下”了。这一阶段的散文还有一个特点,即将与“革命”无关的儿女情长、个人往事、人生思考排斥在外,尤其是整个十七年竟找不到一篇纯爱情题材的作品。“我”的丧失导致了散文的“非真”。虽有许多散文涌现,却从文章的结构到语言句式,都几乎千人一面,成为新的八股。

(三)模式化:这就是存在的第三个问题,即“模式化”。从某种意义上看,十七年的散文作者也可以说只有寥寥几人:几位名家的作品成功后立即成为模式,供大量作者翻版复制。这个模式,不仅存在在作品构思上,还表现在句式表达上。

第二节 十七年散文的代表作家及其写作模式

导入新课:十七年文学时期散文领域形成了由杨朔、刘白羽、秦牧代表的三种散文创作模式,它们一方面推动了散文这一体裁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限制了散文的发展。了解杨朔、刘白羽、秦牧三位散文大家的创作,有助于增加我们对17年散文发展状况的感性认识。

一、杨朔与杨朔体

1.生平与创作:(1913—1968),山东蓬莱人,1939年在华北根据地做随军记者,发表了反映抗日的《潼关之夜》。解放后,参加抗美援朝,54年后,专注于散文创作和文化外交。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和《洗兵马》(上部);散文集57年《亚洲日出》,60年《海市》,61年《东风第一枝》64年《生命泉》;从《香山红叶》开始他由通讯特写走向抒情散文。《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等皆为他这种“诗意散文”的代表作。

作品从内容上分为四类:(1)抗美援朝,《英雄时代》,《万古长青》。(2)祖国新貌,《海市》《茶花赋》。(3)写普通劳动者《雪浪花》,《荔枝蜜》(4)其他题材《印度情思》《樱花雨》等展示异域风光,盛赞中外人民的深情厚谊。

2.散文特点。(诗体散文)

(1)诗的意境与味道,也被称为“诗化散文”。具体表现在:

A.挖掘生活的诗意,作家认为“我们时代的生活本身是美的,所以作品就是该给人美的享受。”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不满于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而是注意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不平凡的诗意。茶花赋-祖国;海市、海市蜃楼-社会主义新渔村;香山红叶-乐观主义精神。

B.诗的意境。杨朔的散文喜欢托物言志,象征求譬的方法,将现实生活上升为诗的境界。不重写实,重意境营造。

C.诗一般清丽的语言,使散文语言象诗的语言一样富有张力、表现力强,有神韵。

例如:北京的秋天最长,也最好。白露不到,秋风却先来了,踩着树叶走,沙沙的,给人一种怪干爽的感觉。——《京城漫步》

今年二月,我从海外回来,一踏进昆明,心都醉了。我是北方人,论季节,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云南的春天却脚步儿勤,来得快,到处早象

催生婆似的正在催动花事。——《茶花赋》

如果你不嫌烦,且请闭上眼,随我从桂林到阳朔去神游一番,看个究竟。最好是坐一只竹蓬小船,正是顺水,船稳,舱里又明亮,一路山光水色,紧围着你。假使你的眼福好,赶上天气晴朗,水面平得像玻璃,满江就会画着一片一片淡墨色的山影,晕糊糊的,使人恍惚沉进最恬静的梦境里去。——《画山秀水》

杨朔:“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以诗为文”,是杨朔的艺术追求。他是这样主张着,也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实践着。从构思到意境,甚至选材布局,语言运用,处处追求着抒情诗的美学趣味。杨朔的主张作为一家之言,我们不能否认它的价值;而且他的散文中的确不乏充满诗意的片段。

(2)独特的杨朔结构,障碍法使用。三段式结构,以小见大。

A.重视散文的结构艺术,刻意于“结构的严密”,以小见大。

B.障碍法,强调文似看山不喜平,多回环曲折之妙,曲折通幽,峰回路转。《荔枝蜜》

C.三段论。“开头设悬念(景)-中间写转机(人)-卒章显其志”。

(3)语言的锤炼。散文语言细腻,用词精练准确。

3.评价:其散文较好的使艺术与政治内容统一起来,受到当时文艺界的推崇,仿效者很多。但也有缺点。(1)模式类型化,机械化,让人产生审美疲劳,风格少变化。(2)有时牵强附会,生拉硬拽。如《樱花》。

4.赏析:《雪浪花》(《荔枝蜜》以前学习过)

(1)老泰山形象分析

形象:侧面烘托(虚写)——勤劳热心;

正面描写(实写)——显出他饱经风霜、朴实豪爽; 今昔对比的描述(虚实相间)——歌颂新生活的美好。

外貌:高大结实,一把花白的胡子,眉目神气,显得清朗、深沉;外表看起来只有60岁,事实已70岁。开朗、热情,乐于助人;见识广,人生经验丰富;多才多艺;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坚毅不屈;不爱慕名利,甘于平凡。

开朗、热情,乐于助人:爱大笑;主动回答小姑娘们的疑问;说话的声音也是“快乐”的;生产队里一有难题,都找他指点,是大家的泰山。

见识广,人生经验丰富:从他那“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心齐,又有耐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的议论,可知他人生经历丰富,深谙人情世故;渔民们也说他从小“走南闯北”,经历、见识都多,是大家遇到问题时的靠山。

多才多艺:他会捕鱼,能织渔网,磨鱼钓,磨剪刀,照顾瓜果树木等。

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不出海的时候一样找事情做,他认为“人家都不歇,为什么我就应该多歇着?”“我一不瘫,二不瞎,叫我坐着吃闲饭,等于骂我”,“反正能做多少活就做多少活,总得尽我的一份力气”;他走在路上时,还在路旁掐了支野菊花插在车上,是懂得生活情趣的人。

坚毅不屈:北戴河与洋人的一段故事显示他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但是仍然保存一股傲气,一样乐观进取。

不爱慕名利,甘于平凡:作者问他的名字时,他回答“山野之人,值不得留名字。”。

作者觉得,老泰山恰似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那个时代的大浪潮,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正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

寓意:通过记写一个勤劳热心的老渔民的今昔对比,表现他内心世界的美好,歌颂了像他一样的“千万朵浪花”即千万个普通劳动者以及新生活的美好。

(2)主题思想

《雪浪花》通过“我”叙述“老泰山”的故事,抒写了一个理想化、英雄化的人物,散文的主题思想带有60年代的鲜明色彩。作品在蔚蓝的大海、洁白的浪花、火红的晚霞的背景上,勾画出老泰山人老心红、勤勤恳恳地为大伙服务,不遗余力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美好形象,从中寄托着作者对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缕缕情思和深情礼赞。

(3)艺术特色

A.浓郁的诗情画意。少女戏水的情景。

B.工于“诗艺”,言意洒脱。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剪裁炼字。C.善于“升华”,卒章显志。从“一朵浪花”到“无数浪花”。

二、刘白羽和他的激情模式

1.生平和创作:(1916—),北京人,三十年代开始发表小说和散文,1938年赴延安,在华北抗日根据地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后到新华日报工作。55年从

事文化领导工作,90年代任《人民文学》主编。主要作品集有:小说集《早晨六点钟》、《火光在前》,报告文学和散文集《对和平宣誓》、《早晨的太阳》、《晨光集》、《踏着晨光前进的人们》、《红玛瑙集》等。名篇有:《长江三日》、《日出》、《灯火》、《樱花漫记》等。

以58年为界,前期从事叙事散文创作,写朝鲜战争和经济建设的通讯,配合形式。58年,《日出》发表后转向抒情散文。代表作品有《红玛瑙集》和《平明小札》。

2.创作特征:

刘白羽的主要生活资源是四十年代的战争生涯,这种资源也成为他评价生活的标准。在写作中常常将战争记忆与现实生活场景加以对照和融合。作品注重激情式的宣泄。

(1)充满了浓重的时代的战斗气息和恢弘的历史视角。杨朔散文以精巧细腻著称,而刘白羽则以恢弘大气为长。前者从生活琐事中截取,而后者则从宏大的历史特别是革命斗争史获取散文创作的情思。这就不能不使他的散文和时代结合紧密。《红玛瑙集》重在写作者重访延安时的心情、观感。《长江三日》写惊涛骇浪比喻当时国际环境险恶。

(2)昂扬壮美的理想,奔腾激越的情思。这种审美风格是由其内容决定的。刘白羽的散文多写大事件,表现出壮美、激越、雷霆之势。

(3)散文叙述重视说理,以情写理,情理互现。《长江三日》写在三峡中行驶,第一天诗人就从中领悟到这样的革命道理“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暗走向黎明。”《秋窗偶记》“从向日葵的向阳而开,看到了青年人应有追求真理的凌云壮志。

(4)结构上,擅长将现实和历史的镜头剪接交织起来。借景抒怀,给人鼓舞。

(5)语言绚烂峭拔,富于鼓动性。充满战斗激情少柔情而富于力的美。多用雷霆万钧、惊涛骇浪、豪迈等语言。

(6)缺点:抒情缺少节制,豪情有余,蕴藉不足。

三、秦牧和他的理性模式

1.生平和创作:(1919-1992)生于香港,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32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和大后方民主运动。抗战胜利后在香港以职业写作为主,建

国后在广东工作,曾任广东作协副主席。代表作品:散文集《贝壳集》、《花城》、《潮汐和船》、《长河浪花集》,随笔《艺海拾贝》等。

1956年发表《社稷坛抒情》是他散文的奠基之作,标志他由杂文转向散文创作的开始。

新时期,散文集《长街灯语》《花蜜和蜂刺》《晴窗晨笔》《语林采英》《秋林红果》、长篇历史小说《愤怒的海》。散文自选集《长河浪花集》代表散文的主要成就。

第一个倡导“大散文”概念,提出散文知识化、艺术化的主张,走一条“以知识为文”的道路,创造了一种“海阔天空论”的散文体。

2.创作特色

(1)立意深刻,格调高昂,言近旨远,闪耀着深邃的思想性。

秦牧认为“生活是珍珠,只有用思想串在一起时,才能变成璀璨夺目的珠串”。其作品无论是讴歌光明,还是鞭挞黑暗,都贯串着开启心智,净化心灵,推动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红线。他的散文始终讴歌这样的主题——赞美伟大的祖国和人民,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和新生活,鞭笞丑类,清扫旧社会留下的污秽。如《古战场春晓》写广州三元里抗英,《在遥远的海岸上》华侨、向日葵 《沙面晨眺》“租界区”帝国主义的罪恶。《赞渔猎能手》等。

(2)题材广阔,知识丰富,旁征博引,涉古论今,具有浓厚的知识性。这也是秦牧有别于其他散文作家的最为突出的特色。

他的散文被称为是“小百科全书”、“学者散文”。秦牧认为“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知识的材料”,散文中,无论是种子、泥土、食盐、贝壳都有知识的光彩。如《土地》晋公子重耳亡命途中的故事;古代皇帝给公侯封土的仪式;19世纪的“圈地运动”等。《社稷坛抒情》“五色土”想到五行观念的形成演变;古代思想家在星空下探索大自然,如屈原《天问》等。

(金、木、水、火、土五类物质各有不同属性,如木有生长发育之性;火有炎热、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实之性;金有肃杀、收敛之性;水有寒凉、滋润之性。五行说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l类别纳入这五大类的范畴。五种元素在天上形成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神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古代人认为这五类物质在天地之间形成串联,如果天上的木星有了变化、地上的木类和人的仁心都随之

产生变异,迷信这色彩十分浓厚的占星术就是以这种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为理论基础衍生而来的。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

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3)表达方式多姿多彩,富有情趣。语言生动流畅。追求情与物的融合。A.用字造句比较讲究。他追求情与物融合,意与境交织;一段民歌或古诗,几句谚语或比喻,形成一种幽默风趣。

B.联想是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潮汐和船》从潮汐到海滩,从轻舟到古今航船发展——独木舟到原子破冰船。

(4)缺点是大都散笔书写,少锤炼;缺乏抒情性;用“知识”代替“自我”,缺乏深层的个性;有些材料用过又用,失去新意。

3.赏析:《花城》

《花城》是秦牧同志的著名散文,它写于一九六一年二月,收入同年六月出版的、以《花城》命名的作者十年散文集。现又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八年出版的《长河浪花集》。

(1)主题思想

“花城”是广州市因一年一度举行年宵花市而获得的美称。《花城》这篇散文,从题目来看,使人想到的一定是描绘广州年宵花市的盛况或者人们欢乐的情景。是的,本文所描绘的正是1961年春节广州“花街十里一城春”的盛况。

“银夜花街十里长,满城男女翼衣香。人潮灯下浑如醉,争看春裱初上妆。”秦牧同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花市的热闹景象。但是,在这里,《花城》作者没有停留在这热闹景象的描绘上,而是扣住年宵花市来写。因为年宵花市是广州独特的传统风习,它往往使广州“一日之间忽然变成了一座花”。因此,写花城,就必得写其特征花市,而写花市,其实就是在写花城。从这一点来说,本文的立意,就是中心突出的。

纵观全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从不同侧面写,但都围绕同一个中

心。第一部分(第一小节)叙述作者所见到的关于花市的种种准备工作,表现了今年年宵花市的不同平常。第二部分(第二到第四个小节)写作者徜徉花市之中所想到的关于年节风习的问题。说明了包括花市在内的各地人民的各种风习,都包含着劳动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尤其在新的时代,它们都被赋予了崭新的内容。第三部分(第五至第七个小节)描写作者在花市的所见所闻,向读者介绍了花市的盛况。第四部分(第八至第十三小节)抒发作者花市盘桓的感概。这里的所感,比第二部分的所想,内容更为深刻,议论更为精辟,阐发了花市的意义——它表现民族的情感,人民的向往和欢乐,表现人类的巨大力量,劳动的丰功伟绩,也表现了群众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第五部分(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主题,表明写作动机。

如果说这五个部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犹如莹光熠熠的颗颗珠现,那么,年宵花市这个中心,确实象一根互彩的丝线,将这众多方面串成了一副珍贵的项链。本文这种形散神联的手法,又使我想起了印度影片《流浪者》中拍摄的关于丽达弹奏钢琴歌唱的那一组镜头。那组镜头拍摄的角度变换达二十多种,并且各不相同,但所有镜头都是围绕丽达一个人拍的,全是丽达的特写镜头,充分表现了丽达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魅人的外形美。本文就是用了类似的手法,从各方面畅谈了自己对于传统的民族风习、民族情感的激动和感受,具体描绘了广州年宵花市的种种美好情景,使人们对它有一个完满的印象,并油然生起倾慕向往之情,从而赞颂了美的时代、关的风俗、美的生活、美的感情。

主题思想:《花城》不仅写出了广州的年宵花市盛况,还从各方面畅谈了自己对于传统的民族风习、民族情感的激动和感受,歌颂了新的时代,歌颂劳动人民的创造力,祝福亿万人民的幸福与欢乐。

(2)艺术特色

为了能很好地表现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在具体写法上,本文还匠心独运,采取了一些高超手法。

A.平常的题材,独特的见解

这一篇散文,写广州年宵花市,可说是平常的题材,但表现的古老节日充满青春光辉以及赞美艰苦劳动和由艰苦劳动得来的幸福这一见解是颇为独特的。平常的题材令人感到亲切自然,而独特的见解使人感到新颖、深刻,这正是秦牧散文思想魅力所在。

以平常的题材来表现独特的思想是秦牧同志散文的一个特色。有人指出:“他较善于在同一件事物、同一个题材当中,在认识到它的一般性之外,还能捉摸到它的特殊性—同一类事物中各不相同的特点,这样便能谏写出的作品,显出异彩”。以广州花市为题材的散文,六十年代,秦牧同志曾写过《花市徜徉录》、《花城》。粉碎‘四人帮,以后,又写了《花街十里一城春》(刊于一九七九年第三期《人民文学》),描绘了粉碎‘四人帮’,以后,复苏了的广州花市新姿,揭示了“花市”的社会意义,清除了‘四人帮’泼在“花市”上的污水,还花城的本来面貌。仔细地读一下这三篇同一题材的散文,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会各篇的主题,看到它们各自异彩。

B.巧妙的构思,深远的联想

散文在选材上比较自由。秦牧同志充分地运用了“散”这一特点,进行巧妙构思,联翩浮想,又做到突出主题,发人深省。读秦牧同志的散文,常常有奇峰突起、别有洞天的感觉。《花市》全文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广州花市的不平常,可谓开门见山。但是,文章紧扣人民公社化后“花木供应空前多了,买花的人也空前多了”的时代特点,仅以花市前的“花船”、人们的赞叹、文化公园的布置,轻轻几笔,来写今年花市的不平常,接着便宕开去,以较多的篇幅叙述农历过年的各种的风俗习惯,描绘各地过年的热闹气氛,绘声绘色,引人入胜。但当读者津津有味于它介绍的风土人情,兴致勃勃地观赏这一幅幅风俗画时,他又以“这难道只是欢乐欢乐、玩儿玩儿而已么?难道我们从这隆重的节日的情调中,不还可以领略到我们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千百年来人们热烈向往美好未来的心境么?”两句设问句进行议论,让读者的感情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在这个思想基础上,再以新旧社会的节日作对比,通过剖析春联、放爆竹这两个大家熟悉的风习变化阐明了“古老的节日在新时代里是充满着青春的光辉”的道理,娓娓动听,使人心折。第三部分又回到花市盛况的描绘。从“花海”写到“花流”再写吊钟花。有全景、有特写,写得热热闹闹,字里行间饱和着作者炽烈的感情。这样,把第二部分阐述的“古老的节日在时代里又充满青春的光辉的道理具体化了。同时又为第四部分盘桓花市的感受抒发作了铺垫。第四部分“撩起人们一种对自己民族生活的深厚情景”“体味到,亿万人的欢乐才是大地上真正的欢乐”“想到人类改造自然威力的巨大”“想到各地的劳动人民共同创造历史文明的丰功伟绩”,’.凉叹群众审美的眼力”等几点感受的抒发,都是以描绘“花市”的

局部场面为依据的。因而,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从结构上来看,这些局部场面的描绘,又补充了第二部分花市的盛况。最后一段为第五部分。“我赞美英勇的斗争和艰苦的劳动,也赞美由此而获得的幸福生活。”是感情的又一次升华,点明题意,并又一次点明写作的缘由,照应开头。整个文章,形散神不散,构思巧妙,别具匠心。

秦牧同志散文中的联想不仅丰富了内容、深化了主题,使文章引人入胜,而且也是结构的重要手段。<花城)第三部分描绘了“一片花海”和一道“花流”以后,有一段奇特的联想:“鱼摊上的金鱼,使人想起了水中的鲜花,海产摊上的贝壳和珊瑚,使人想起了海中的鲜花;至于古玩架上那些宝蓝、均红、天青、粉彩之类的瓷器和历代书画,又使人想起古代人们的巧手塑造出来的另一种永不凋谢的花朵了。”正是这些奇特而耐人寻味的联想丰富了花市的内容,渲染了花市的盛‘况。靡二部分由广州‘花市,而引起的关于农历过年等习俗的叙述、议论和第四部分以“花市”中的各种情景为对象进行的奔放抒情,更是脍炙人口,从眼前联想到过去,从平凡的事物想到深刻的革命道理,纵横数大洲,上下几千年。正是这些联想,才深刻地表现了“古老节日在新时代里充满青春的光辉”这个主题,使人读后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C.丰富的词汇、精当的比喻

秦收同志曾经强调一个作家“在脑子里建立一个丰富的仓库,而且对这个仓库里面的珍藏不能够搁置不理,要培养对于词汇性能的高度敏感,要能够精确地掌握它们的涵义。“秦牧同志确实是身体力行的,他建立了词汇的丰富仓库,对于词汇的性能高度敏感。他总是能够选择恰当的词准确地表达当时的细微感情,描摹事物的不同神态。比如<花城)中“往年的花市已经够盛大了,今年这个花海又涌起了新的高潮”这个今}”字就很贴切、形象,决非“出现”可以代替。“花市盘桓,撩起人们对自己民族生活的深厚情感”中的“撩”字,也决非“引”“勾引”等字可换。同是以拟人化的手法来描写‘花,的神态。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写法也不同。“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那千千万万朵鲜花,仿佛正在浅笑低语”这里的挤,“笑”“语”用得别具匠心,既准确地描绘了“花”的神态,又表达了看花人的感情。

丰富的词汇还表现在秦牧同志善于巧妙地驾驭各种语词,准确、形象地描绘各种事物,表达各种感情。课文中“旖旎”“温馨”“婉紫嫣红”“丰胰”“艳丽”

“品评”“徜徉”这些古语词,用得都很确切、自然,要是不用这些词就不能恰切地描摹当时的情态。再比如引用了“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一顶旧毡帽”的北方俗谚,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过新年的热烈场面,使人趣味盎然。而‘国色天香,‘凌波仙子,等名称的运用和鲁迅诗的引述,也都收到了言简意赅,经济笔墨的效果。

秦牧散文语言的又一特色是善用比喻。秦牧同志称比喻为“语言艺术中的艺术”同时指出“譬喻,和所有一切艺术创作一样,也贵于有创造性。”(《艺海拾贝。譬喻之花》)秦牧同志散文中的比喻不仅用得多,而且用得好,它总是那么新奇、独特。(花城)中把花市比作“花海”又将拿着花的人流比作‘花流,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特别是用“被一根鹅羽撩拨着似的”来比喻创作的冲动,写文章的迫切感,美妙而独特,真实地把自己的感受具体地传给了人们。

《花城》是一篇情文并茂、诗意盎然的优秀散文。认真地阅读,将加深我们对于散文特点的理解和秦牧同志散文艺术的认识,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四、孙犁的性灵模式

孙犁(1913—2002),河北安平人,早年以小说《荷花淀》著称,并成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50年代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等。散文集有:《秀露集》、《晚华集》等。

孙犁的散文清新质朴、简洁明净、形象如行云流水、文中见真性真情。晚年作品多沧桑之感,却能平淡出之,意蕴幽深。例:《黄鹂》。

五、十七年杂文的命运

作为投枪和匕首的杂文,在建国以后很少受到重视。因为那时侯,人们认为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没有阴暗面、没有悲剧的。在十七年中杂文像艺术散文一样也有过两度的兴衰。

1、在百花时期杂文出现过一次高潮

1956年,由于政治气候的相对变暖,杂文开始复苏。茅盾、夏衍、巴金、叶圣陶、巴人、吴祖光、邓拓、舒芜、邵燕祥等一批新老作家都投入了杂文写作。

2、调整时期杂文写作构成了当时文坛的一个热点

在1961—1962年的调整时期,杂文又一次兴盛起来,主要代表作家作品是:邓拓、吴晗、廖沫沙(吴南星)的《三家村札记》、邓拓的《燕山夜话》。这些作品以借古讽今的方式揭露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阴暗面。这三位本为史学家的杂文作

家,因此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第五篇: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启示

教科院2009级 中外文学导引作业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启示

最初迷上张爱玲,是源于她的一句话:“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①。在这里,没有故事的轰轰烈烈,没有情感的狂悲狂喜,有的只是最简单的语言、最平淡的场景,却讲述出世间最巧妙的缘分、最难得的感情。

也许正是出于这种迷恋吧,读了很多张爱玲的作品,有些喜欢的文章甚至还不止读过一遍、两遍。然而,毕竟是个业余的文学爱好者,讲不出那些专业的文学理论,因此无法从更深的层次上来探究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启示意义。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我也无意于用一些高深的、他人的“专家语言”来谈论我所喜欢的作家或作品,因为我觉得那是属于“他们”的张爱玲、“他们”的《倾城之恋》或其他。我只想用自己的语言,来谈一谈我对张爱玲作品的几点粗浅认识: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张爱玲的小说?她的作品好在哪里?或者说,一部好的小说创作会体现出哪些特点?我想,在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启示吧。

一、好的小说创作要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这里所说的“特定的”时代背景,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二是指与作者相关的时代背景。

任何好故事的发生、发展都不应该是孤立的、局部的,只有将其置于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其设置一个大的时代背景,故事的内容才会更加丰富多彩,也会更便于读者理解、引起读者的共鸣。读过金庸作品的人都知道,经典的《射雕英雄传》以遭受靖康之变后的宋朝为其时代背景,《鹿鼎记》的故事则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而至于那部《白马啸西风》,我却一直没有发现它在讲述何年何月之事,读起来似乎有一种被“搁浅”的感觉。也许这也是造成它不如前两部作品更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再说张爱玲,一提到张爱玲小说中的画面,首先会想到什么?是歌舞升平、却散发着腐朽气息的上海滩,还是洋味十足、但随之陷落的香港;是依依呀呀的胡琴,还是现代的钢琴、无线电;是鸦片的迷雾、小脚的女人,还是工厂、洋房和电车„„如果要用几个词汇来描述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的话,我会选择:20世纪初;“双城记”——上海与香港;社会动荡;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这些,都是属于张爱玲的典型时代的,正如革命时期是属于鲁迅的时代、土改时期是属于周立波的时代一样。当然,这并不是说在这一时期只有这么一位代表作家,只是这些作家以这一特殊时代为背景而创作的作品更为优秀;或者说,这是一个与作者本人高度相关的时代。

二、好的小说创作要有独到且细腻的笔触

说起独到、细腻的描写,不禁想起张爱玲在《桂花蒸 阿小悲秋》一文中对阿小及她家主① 《爱》,P80

人形象的描述。阿小生成这样一副模样,“脸一红便像是挨了个嘴巴子,薄薄的面颊上一条条红指印,肿将起来。她整个的脸型像是被凌虐的,秀眼如同剪开的两长条,眼中露出一个幽幽的世界,里面‘沉鱼落雁,闭月羞花’”①。她的主人呢,“脸上的肉像是没烧熟,红拉拉的带着血丝子。新留着两撇小胡须,那脸蛋便像一种特别滋补的半孵出来的鸡蛋,已经生了一点点小黄翅”②。这样的两个人,生动得让人无法遗忘。这就是张爱玲的小说。

(一)张爱玲的小说是色彩浓重的张爱玲极爱用各种鲜活的颜色来写人、写景、写心、写情,因此她的句子常常是深刻、形象且丝丝入扣的。

她曾用红和绿来写振保朋友的太太王娇蕊,“她穿着的一件曳地的长袍,是最鲜辣的潮湿的绿色,沾着什么就染绿了。她略略移动了一步,仿佛她刚才所占有的空气上便留着个绿迹子。衣服似乎做得太小了,两边迸开一寸半的裂缝,用绿缎带十字交叉一路络了起来,露出里面深粉红的衬裙”③。虽然是平日看似过分冲突、刺眼的红绿二色,在这里却无疑是最适合描写“红玫瑰”的颜色了。娇蕊不但成功的“染绿”了她曾经占有的空气,更无意间“染活”了振保的心,成为他心口上的那颗朱砂痣。

在小说《金锁记》中,她曾这样描写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④。同一个月亮,却因不同的人而产生不同的感受,这种差异,张爱玲是借助颜色简单而生动的体现出来的。

她还曾用“野火花”的红来写白流苏的心,“黑夜里,她看不出那红色,然而她直觉地知道它是红得不能再红了,红得不可收拾,一蓬蓬一蓬蓬的小花,窝在参天大树上,壁栗剥落燃烧着,一路烧过去,把那紫蓝的天也熏红了”。其实,漫延开的不仅仅是那不可收拾的火红而已,还有在流苏内心里悄然涌动着的恋爱的情愫。而在流苏初到香港时,也有一段很精彩的描写,“那是个火辣辣的下午,望过去最触目的便是码头上围列着的巨型广告牌,红的,橘红的,粉红的,倒映在绿油油的海水里,一条条,一抹抹刺激性的犯冲的色素,蹿上落下,在水底下厮杀得异常热闹”⑥。这一抹抹犯冲的颜色,不仅彰显了当时香港社会的繁华与凌乱,更将流苏心里那股兴奋与无措交织的复杂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还有什么会比这些“蹿上落下”的颜色更能表现出流苏对未来忐忑不安的心情呢?

(二)张爱玲的小说是可以聆听的“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⑦。范柳原与白流苏的故事,便是在这“咿咿哑哑”的胡琴声中拉开了序幕,拉出①

②⑤ 《桂花蒸 阿小悲秋》,P384《桂花蒸 阿小悲秋》,P383

③ 《红玫瑰与白玫瑰》,P338

④ 《金锁记》,P3

⑤ 《倾城之恋》,P67

⑥ 《倾城之恋》,P61

⑦ 《倾城之恋》,P48

了高潮,又拉向了尾声。而我们听到的不仅是故事,还有那仿若一直在耳边萦绕着的胡琴声,咿咿哑哑„„

她写安静的时候,“难得有人说句把话,只听见银筷子头上的细银链条窸窣颤动”①。但更多的,还是有声音的时候:那街上小贩远远地摇着拨浪鼓的“不楞登„„不楞登”的声音,“包车叮叮地跑过,偶尔也有一辆汽车叭叭叫两声”②,那封锁时“叮玲玲玲玲玲” ③的摇着铃的声音,那“工隆工隆”响的电梯的声音„„多亏了这些拟声词,读张爱玲的小说,永远不会寂寞,却又很容易陷入永远的寂寞。

这就是张爱玲的小说,她用自己独到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绘着一个个绘声绘色的文字世界。

三、好的小说创作既要有挖掘“美”的眼力,又要有直面“丑”的勇气

张爱玲的小说便具有这样的魅力,尤其是后者。在张爱玲的笔下,许多人物都被作者有意地撕下了伪装的面具,将他们“赤裸裸”地展现给大众。君子也好、恶人也罢,在她的小说里都原形毕露;人性中贪婪、自私、懦弱的一面,在她的文章中也无所遁形。相比之下,那些一味歌功颂德的文章在浩瀚的文坛中一闪而过,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述这几点,能否算作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启示呢?但不管怎样,它们足以说明我为什么喜欢张爱玲的小说、为什么认为张爱玲的作品是好的作品了。其实,还有一点更为关键的是,她的文字能够轻而易举地贴近人的心灵、触动人们内心深处那抹难以察觉的感情。就犹如平静的湖面,哪怕投以小石,也会涟漪不止。套用《半生缘》中的一句话⑤:我要你知道,在张爱玲的作品里总有一些文字是能够触动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些文字。

参考文献:

[1] 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四卷)[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2] 张爱玲.传奇[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3] 张爱玲.半生缘[M].广西: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④

⑤ 《金锁记》,P9-10 《金锁记》,P9 《封锁》,P274 《心经》,P211 “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一个人”,P321

下载第十三章新中国十七年的小说创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十三章新中国十七年的小说创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玄幻小说创作入门指南

    玄幻小说创作入门指南——— 小分队长 创世中文网 编辑于 2015-06-12 14:08 壹 为什么要写玄幻小说? 自中国网络小说出现起,玄幻与都市小说一直是两大主流类型,这二类小说大行......

    新感觉派小说创作特点

    注重心理分析——新感觉派小说的特点 新感觉派是崛起于20世纪20年代日本文坛的一种现代主义流派,突出特点是强调主观感受,注重心理分析。其作品主要描写了现代都市生活中人的......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小说创作

    国统区小说创作 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走上岗位》、《锻炼》等小说 张天翼:《速写三篇》包括《华威先生》(1938、2发表于长沙)、《谭九......

    鲁迅沈从文小说创作比较

    鲁迅沈从文小说创作比较 鲁迅的犀利尖刻,沈从文的诗情画意,在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坛中闪发着异样的光彩,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领军人物。鲁迅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九十年代后沈......

    福克纳小说创作主题论

    福克纳小说创作主题论 李予军 (北京城市学院 国际语言文化部 北京100083) 内容摘要: 福克纳是一位极为重视小说艺术手法实验的现代派作家,然而在他不断变化的小说创作技巧之......

    十七年诗歌创作概述

    十七年诗歌创作概述 一、诗歌创作潮流的一般性叙述 1、 50 年代初期诗歌的主潮--颂歌 A、颂歌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建国初期,不论是在国统区获得解放的诗人,还是从解放区进人到......

    十七年文学概述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教案 十七年文学思潮概述 一、十七年文艺思潮 1.第一次文代会和文学规范的确立 1949 年7 月2日到19日召开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

    繁荣小说创作 建设文化兴化

    繁荣小说创作 建设文化兴化 ———兴化市创建“中国小说之乡”情况汇报 兴化市人民政府 古城兴化,历史悠久,以“兴盛教化”得名。自古以来,文风昌盛,被称为中国长篇小说的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