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论文

时间:2019-05-14 19:4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论文》。

第一篇: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论文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变迁

——基于郭兴华老师的讲课内容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存在的实体背景发生了变化,价值观演变空前活跃,需要建构新的价值观体系来协调新的社会生活。厘清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演变的基本问题,明析价值观中的“变因”和“常态”,把握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旨变迁和价值观改革的历史脉动与逻辑发展顺序,对于科学认识、调节和化解社会矛盾,学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转型与价值观念的变迁 1.什么是社会转型?

在研究“十一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中,提出了“社会转型”的问题。关于 “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个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社会结构变动,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三是社会形态的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2.什么是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一种主观意识,它会随客观环境变化而改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成长很有帮助。价值观念是对政治、道德、金钱等事物是否有价值而进行主观判断后,形成的主观看法。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会不断变化,人接触任何事物都会下意识的运用与之相近的、已有的对某一方面的价值观念对新事物进行评价,然后指导自己的下一步反应。

3.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1)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首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形成和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其次,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过程。这样就把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与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本质统一起来,突出了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最后,我们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对于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的

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既不能脱离实际地简单化的加以排斥,也不能采取安于现状、保护落后的态度,而要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加以改造、改进和提高,通过长期努力,逐步使它们向先进适用的生产方式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使先进生产力得到发展。

(2)价值观念的变迁: 50年代的价值观:

刚刚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中国社会,似乎处处涌动着一种歌颂革命、崇敬英雄、爱戴领袖的情怀。在整个小学语文课本的编排上,也摆脱不了这样几个主要的内容:国家、伟人、军事、革命战争、英雄、劳动者和接班人等。50年代人们对领袖的爱戴之情在小学课本上可见一斑,当时的选文中有不少是描写列宁和毛泽东的,如《列宁怎样作文》《列宁和卫兵》《毛主席尊敬老师》等等。这样的编排方式在充分体现了当时人民刚刚获得解放、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对于指挥,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领袖老师的爱戴之情。另有一些文章则是围绕革命、战争、英雄等核心展开的故事,里面充满斗争的味道。比如《军民一家》。我们不难看出,这更多以培养学生爱党爱军爱国的价值观为出发点,其中对于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等精神的渲染使得教育的生命意识被政治生活中的一些外在东西所掩盖。到了50年代后期,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大跃进”狂潮影响下,一批艺术水准较高的文学作品被大量政治时文取代。和鲁迅同时期的名家集体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反应和歌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作品。语文教科书几乎成了时事宣传手册。有人曾经统计过,当时一侧语文书的31篇文章中,马列经典占15篇,其中6篇是报道农业生产大跃进,2篇表扬大炼钢铁,4篇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忆苦思甜教育。60、70年代的价值观:

随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整体渐趋政治化,小学课本中原来仅有的一点反映生活的内容也渐渐被删除,大量反应阶级斗争、政治路线等课文都被选进来。特别是“文革”爆发以后,领袖的语录、诗词基本成为课本全部。这一时期的知识面都很狭窄,基本上以“红一色”说教为主。这也是社会价值观念单纯化得反应,以集体至上为代表的价值观念取向被无限放大。课本封面大多是红色毛主席像,毛主席语录占了课本的大部分内容。与红宝书几无两异,丢失了太多属于自己的品质。将这一时期社会价值观中那种单纯性集中反映出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超越了语言文学教育功能。

80年代价值观:

1976年,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终于宣告结束。随着这一重大社会变迁,价值观

念也发生了变化。开始了“去政治化”的过程。这不能不说明国家逐步走向改革开放。人们的关注点已逐步由政治化像科学、自然、社会转变,并通过简单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知识教育。到了80年代,教育内容中生命意识体现了一种从前一阶段的遮蔽到复归的走向。纯粹政治的内容从教育中消失了,原来被她们取代的优美散文、励志文字等内容重新回到小学课本上。整个社会的活力和新价值观念被激发出来。

新世纪的价值观:

沿着八九十年代的变革步伐,社会的价值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改变。更加注重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而摒弃空洞乏味的说教。课本中每一篇都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同时配上精美的图画。六七十年代的红宝书变成现今的童话书,这也是新时期对儿童教育反思的成果。新的价值观念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爱党爱国,而是更多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随着社会转型,价值观念的转变,整个社会已经不再是单纯地将一种一元化的价值观灌输给社会成员了,也不再强调集体至上而忽略个体成长。这种变化正是反映了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多元化的尊重个体的价值观念时代。

二、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演变的基本表现和成因

我国当代社会变迁促进价值观的变革,是价值观变革的根本动因。我国当代社会分层的 精细化促成了社会阶层的多样化,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上必然存在差异。我国当前正经历着由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迈进过程,价值观变迁也随之经历了由价值混乱而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健康发展。信息化在价值观变迁中的两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信息世界极大地丰富了个体的精神世界和生命体验,并促进了新的价值观的形成;但这种人--机交流的模式却在无形中异化了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接触和心理情感上的交往,从而引发一些价值观的危机。

政治价值观依然是我国价值观演变中意识形态性的依托和体现。当前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政治价值观相应也从封闭转向开放。潘维认为价值观变迁的主要动力是社会关系的变迁,并对社会关系的稳定性有反作用。意识形态性是政治价值观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无论社会以何种方式变迁,政治价值观都不可能遵从所谓的“普适”性原则,因此我们无论何时都决不能消解价值观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否则我们就可能从整体上迷失我们的价值方向,重蹈前苏联的覆辙。

农村生活的价值观发生的变化是当代社会价值观变迁最深刻的体现。当代的价值观多元化发展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不同行业和领域中,其中广大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发了最为空前的

变化。当代新型农民工阶层的涌现使得传统的农村生活生产方式和价值思想观念均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迁是他们价值观念变化的根本依据。当代农民的价值观由传统转向了现代,但几千年来的传统价值观念依然有较深刻影响,因此,新旧价值观并存是我国当代农民价值观的显著特点。农村的物质生活得到提升后,价值观念的重构向时代提出新的要求。

当代家庭结构的变迁引发了家庭伦理观念的变迁并对个体的道德价值观的生成产生多种影响。随着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空巢家庭及流动人口家庭等新型结构家庭的出现,人们的婚姻价值观、两性价值观、代际价值观均发生了变化,代际价值观的冲突在当代有了新的表现。同时家庭结构变迁还致使价值观传递方式发了变迁,这种变迁对子代价值观形成产生了正负两面的影响,其中负面影响对个体的道德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很多损害,从而引发了一定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危机。

三、我国当代价值观演变应对策略

应对不同层次价值观演变的策略应体现差异性。不同层次的价值观念其变化的强度与速 度有所不同,通常处在于价值观核心位置的那些最基本的要素,也有学者称之为“朴素价值观”,它们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同时对于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和民族的文化传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它们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它们总是紧跟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同一时空背景下价值观的评价标准应具有相对的统一性。价值观本身是一种价值的判断,是观念意识的体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价值观是随社会生产的变化而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价值观变迁客观上是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反映。尽管变迁是价值观的本质特征之一,但在不同体制和时代背景下,价值观在变迁的速度、方式、领域和影响上会存在差异。对价值观变迁的评价既要依据伦理与价值的标准,也应考虑时空标准。现实中的价值观念选择和实现往往不只一种途径,面对各种具体价值情境时,某一价值实现会有不同的方式,这也是尊重多元价值观存在的依据之一。在不同情境的变迁中我们始终应把握的是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主流价值观与主导价值观的矛盾发展,洞察价值观变迁中的正向展与负向发展的对立统一。

主导价值观的基本理论应与价值观结构的核心部分相一致。不同时代与社会体制现下会衍生出与其社会文化习俗相一致的价值体系,并随着社会变迁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呈现。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通常并不能自发形成,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政治手段植入其中,需要意识形态上的控制和干预,具有鲜明意识形态性。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决定其主导价值观的核

心内容,主导价值观的科学性与凝聚力对于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个体价值观在形成方式也有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即是说虽然人们的价值观念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价值观的形成规律是客观的,因此我们会越来越注重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心理研究,而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已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借鉴。

共享价值理念应成为当代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现代社会中人口频繁流动与迁移,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处于变化之中,人们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具有共同的身份或共同的目的,分享一个比较固定的共同体中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人们很难形成或维系一个较为固定的生活共同体,但这是从某种相对意义上而言的,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共同体是以共同生活或劳动为基本因素的,当代社会中随着这种传统共同体的消亡,又会形成许多新形式的共同体,比如网络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等,人们总是面临着许多共同的生存语境。这种共享的价值观念还有利于消解传统社会中“主客二元对立”的价值观念,确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诣共生的价值观念,而这是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相一致的。

在社会持续的变革中,我们要坚持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考察价值观变迁的发端、诱因和主控因素,明析价值观中的“变因”和“常态”,把握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旨变迁和价值观改革的历史脉动与逻辑发展顺序,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第二篇:中国社会变迁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收集的中国社会变迁论文,欢迎查看!

中国社会变迁论文

1摘 要:由于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当今中国正经历着从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从政治社会到商业社会的转变,伴随着这些巨大变化而来的是中国价值观的变迁。通过价值观的变迁可以透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运动,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当代中国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

关键词:社会价值观;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变迁

学术界关于价值观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观点。狭义的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具体价值的立场、看法、态度和选择。广义的价值观,相当于哲学基础理论中的“价值论”,是关于价值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而这篇文章中所说的价值观就是指广义的价值观。

一、由一元价值观向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价值观的转变

一元价值观是指一个社会只有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这个社会中具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并发挥着对其他各种价值观的主导作用,那么这种价值观就具有 “一元”的性质。多元价值观则表明一个社会拥有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价值观[1]。建国之后,为适应全国财经统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逐步建立起全国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了发展经济,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当时极端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和极端稀缺的资源,也决定了实施计划经济的必然性。而计划经济意味着中央和各级政府是一切资源配置和使用的主要决策者。也就是说,建国以后,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单位制的社会结构、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单一化为特征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使得中国社会总的来说是以一元价值观为特征的,这种一元价值观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处于绝对的统治和主导地位,其他价值观处于边缘地位。

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计划经济体制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日益显示出其固有的弊端,经济体制的改革刻不容缓。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党的首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市场经济时代,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企业营业额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多种经济成分已占相当比重。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外的思想文化逐渐传播到中国,作为国际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衍生物,新自由主义思潮也涌入中国。中国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地碰撞和交流,使得西方国家的许多价值观念传播到中国,功利主义价值观渗透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个领域,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念成为新经济关系背景下一些人所信奉的价值理念[2]。在国内,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由于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悠久且沉重的国度,加之社会生产长期以来仍带有传统方式的痕迹,社会体制结构的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3]。因此,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不可能根本消除。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摩擦,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使得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集体主义价值观依然是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值观实现了由计划经济时代的一元主导价值观到当下的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价值观的转变。

二、由偏重集体价值观向集体与个体和谐共生的价值观的转变

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价值观是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状况相适应的,并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客观要求。集体主义与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单位社会和集权政治等密切关联、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并且是这些因素的必然产物。首先,只有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才能真正维护单一公有制。其次,计划经济必须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才能得以贯彻执行。人们通常将计划经济时代称之为集体化时代,主要是因为计划经济是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再次,单位社会必须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才能得以顺利运行。最后权力高度集中的一元化领导也只有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才能得以广泛推行[4]。由此可见,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价值观是偏重于集体主义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单位社会的终结以及政治权力向公民权利的转型,与计划经济相伴生的依附观念、等级观念、平均观念正在让位于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伴随着科技发展与工业的现代化,与计划经济关系密切的安贫思想、自足思想、保守思想正在被致富意识、创业意识、开拓意识所取代;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与计划经济相关联的闭锁心理、排拒心理、狭隘心理正在逐渐被开放意识、协调意识、全球意识所代替[3]。在这些思想观念的变化中,最重要的就是人们自主意识的增强,以及随之而来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凸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个体自主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普遍贫困、平均主义和物质贫乏,开始追求个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利益。伴随市场经济基本理念诸如民主、自由、平等、竞争、信用等思想观念的潜移默化,人们开始排斥过去那种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主张建立一种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集体主义,同时旗帜鲜明地主张以个人权利、个人独立等个体价值为核心的个体价值观。也就是说人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既尊重集体利益,又追求个体正当利益,形成了集体与个体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三、由偏重精神价值观向精神与物质协调发展的价值观的转变

人是由物质和精神、肉体与灵魂二者所构成的,每个人都既有物质利益的追求,也有精神思想的追求,物质追求能满足人的生命存在的需要,精神追求则能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5]。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主要是从价值主体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这两种生活态度以及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这两种价值世界的角度而言的。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物质匮乏、资源有限,生产力状况极端落后,实行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导致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不高,劳动效率相对也比较低下,国家和社会的各个单位可以支配和可供分配的社会消费资料匮缺,人民群众节衣缩食、只求温饱,生活状况也只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被当时的人民群众津津乐道,这也充分体现了计划经济时代人们不注重物质但却偏重精神的价值取向。

计划经济时期,极“左”地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唤醒人民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狂热的信仰和追求。在这种社会心理作用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被忽视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被过分夸大,导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高指标、大规模、高速度、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等严重盛行,导致中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并给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了摆脱困境,使国民经济走上理性、健康发展的轨道,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和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这次调整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国民经济大调整过程中,“左”的错误思想再次抬头且愈演愈烈,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全面发生,从此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轨道上来。人们在计划经济时代主要是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或者是通过发动政治运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所有这些思想指导和精神鼓励使我们看到,计划经济时代的价值观是偏重精神的价值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物质一词充斥着现代社会的很多角落。物质价值观逐渐凸显,马克思的名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人们的利益有关”,成了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物质利益追求的理论武器。物质利益和物质价值在中国得到了第一次的承认和肯定,并成为了人们追逐的重要目标,物质价值观在当前成为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之一。我们应该看到当下绝大多数人都是既注重精神需要,又追求物质满足的。

在邓小平倡导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指导下,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的协调发展体现在一系列的行为中。首先,政府部门在追求国民生产总值提高的同时,对于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造成自然环境污染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保留了人们对于自然和生态的敬畏,使人们可以在工作之余倾心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6]。其次,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忙在不同的生产流水线和工作室内,都在创造着物质价值,同时他们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和勇于奉献的精神,诠释着自己对精神价值观的理解和追求。最后,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追求物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同时,都在追求亲情、友情和爱情等人类社会中高尚的情感,遵循着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规范。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的协调发展,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廖小平.价值观变迁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解构和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 叶启绩,谭毅,等.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 赵渭荣.转型期的中国政治社会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76.[4] 廖小平.论改革开放之前三十年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J].学习与实践,2012,(11).[5] 蔡毅.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J].云南社会科学,2011,(2).[6] 宣兆凯.中国社会价值观现状及演变趋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中国社会变迁论文

2自1840年战争开始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充满曲折和艰难。长期闭关锁国的清朝政府在与西方列强的一系列对峙中失败,无论从政治、经济、军事还是文化上,传统的王朝都难以应对新型国家的各种挑战。传统的中国社会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近代中国最具有完整维新思想的理论家郑观应(1842—1921)出生在第一次1840年战争失败的1842年,去世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921年。早在1880年,郑观应就编辑发行了反映其改良主义思想的《易言》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了一系列以富国强兵为中心的内政改革措施。在一个长期“士农工商”的传统社会,郑观应主张发展机器工业,加快工商业发展,鼓励民间投资,通过新办开矿、造船、修建铁路等产业来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在《易言》中,他还大力宣扬西方议会制度,力主中国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1894年甲午战争的战败,更是深深刺痛了像郑观应这类先进思想的中国人,在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定的背景下,一部体现他成熟而完整变革思想的《盛世危言》终于完成。《盛世危言》贯穿了郑观应对近代中国如何摆脱积贫积弱的痛苦思考。如何实现“富强救国”的理想,他开出的药方是改革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教育。通过发展教育,培养掌握现代知识的新式人才;通过发展经济实现“制西人以自强”的目标。少年毛泽东在读了《盛世危言》后,深受启发,并对他走上救国之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化进程中诞生的政党组织

1840年战争以后的中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终于发生了100年前的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政府的建立,并没有使中国进入和平发展的新时代。国家的富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幸福仍然是中国人未完成的目标。袁世凯“君主立宪”也在举国的反对中失败。如何才能实现中国人的百年期盼,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外有帝国主义压迫,内有传统专制统治的国家实现民族和国家的解放?时代要求新的政党组织、新的政治和社会力量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是应时代变更而诞生的新型政党组织。陈独秀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他扮演的不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者的角色。1915年9月,他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启蒙了几代中国青年。在民主与科学思想影响下,1921年7月,在近代中国发展得最快的现代都市上海,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或许谁也没有想到,仅仅在28年以后,这个成立时仅有50多位党员的政党会开启中华民族新的历史篇章。

作为新型政治组织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现代政党。成立以后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的意识形态,动员民众,整合各种力量,迅速凝聚起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国社会。在此后90年的时间内,中国共产党根本改变了几千年不变的古老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以来,执政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发展之路,初步完成了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梦想。正如美国学者李侃如指出的,“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保持了对于一个有着如此规模和如此多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确是令人惊叹的强大的行政能力。”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

中国共产党促成了历史上最大的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是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这一概念比社会发展、社会进化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包括一切方面和各种意义上的变化。任何社会在运行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系列变迁。自近代政党政治产生以来,社会的变迁便离不开代表一定阶级和阶层利益的政党主导。

社会变迁既包含社会的进步和退步,又包括社会的整合和解体。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的历史,就是传统中国社会既不断解体又不断整合的历史。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90年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前进的历史,尽管这一历程充满曲折和艰难。

在60多年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着自己成立时的理想和宗旨,使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执政党通过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继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努力在发展还很不平衡的国家,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来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现代化主题。也正是在这一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加深了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和实践。

中国的社会变迁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表现在广大民众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中国人从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农社会,变成了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中生存的社会。今天中国已经有超过50%的人口,离开了世代生活的乡土社会,开始了他们在都市的全新生活。他们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发生的变化是革命性的。仅以通讯方式的变化为例,2010年,中国的手机用户就已经超过8亿,计算机上网的网民也超过4亿。而微博也正在改变中国这个巨型社会。

不仅是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引起世人的关注,更使世人关注的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的“两阶级、一阶层”。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和分化,使中国社会日益阶层化。200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完成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将当代中国社会分化为十个阶层,报告认为,标志中国现代社会结构雏形的基本形成。

2004年“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推出了又一部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指出,未来8至10年,中国的社会中间阶层将有一个跳跃式扩大。报告的核心发现是,现有的社会阶层结构,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对于将现代化作为自己追求和实现目标的现代政党组织而言,当前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还只是现代化国家的雏形。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其名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提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进程则滋生着**”。社会的稳定需要有一个追求稳定的中产阶层,而一个维护社会稳定的中产阶层在中国还远远没有形成,努力创造条件以形成一个橄榄型的社会结构,是中国共产党仍然面临着的一个巨大挑战。

当代中国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代,所有的变化都使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利益分配不均衡、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群体性的事件激增等一系列发展中问题。如何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执政党仍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不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旧发展观与发展模式,以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思路、新的路径积极回应和解决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强调:“支撑中国新社会长治久安最重要、最微妙也是最关键的支柱就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力量的平衡。这是中国稳定的关键,也是理解中国独特的政治理念的关键”。2011年6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标志着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这对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险,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当中国共产党高举起公平正义首要价值的旗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的时候,当中国共产党开始将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放在和经济工作一样重要位置的时候,当推进政治、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已经成为一个有着近8000万党员,世界上最大执政党的工作目标和责任的时候,我们应该坚信,在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国家,一定能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结语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以来的社会变迁反映在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中国的社会变迁仍在继续,中国剧烈的社会变迁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已经进入风险时代的现代社会,中国共产党唯有充分认识和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断转变自己的执政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才能领导发展中的中国走向一个更有希望的未来。

第三篇:(当代中国经济改革)论文

题目: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结课论文 浅谈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角度分析中国农业竞争力现状

浅谈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角度分析中国农业竞争力现状

近年来,广大学者围绕农业竞争力问题进行了广泛深人的研究。这些研究多采用国际上流行的定量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中国农产品(尤其是大宗粮食产品)在成本和价格上的国际竞争力或比较优势,提供了重要和详尽的数据以及定量化的结论。但这些定量分析多是建立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对未来做出的预测。在肯定其研究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其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毫无疑问,农产品的相关指标是衡量一国农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深层次的因素。因为一国农业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农业经营的整个过程,最终才表现于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因此,我们应当深人地分析我国农业竞争力现状才能进一步得出比较全面的认识。在这一方面,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视角。

一、从劳动二重性看中国农产品竞争力

“商品中包括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无疑是研究商品价值源泉、实体、创造研究价值量决定的规律。从劳动二重性创造出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两个方面同样适用于对国际市场上的农产品这一特定商品的竞争力的分析。

(一)从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看农产品质量的竞争力

“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在农产品市场上,这些差别主要表现为农产品质量的差别。国际农产品市场上,各国以《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为依据制定市场准人标准,对进口食品药残、污染等检测指标的限制十分严格。由于我国农作物施用化肥、农药过多、农产品的化学品含量和农药残留物过高,导致无法达到某些国家制定的市场准人标准,被限制了出口量。例如,我国苹果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且价格低廉,但我国苹果年出口量却很小。主要原因是苹果质量差,含糖量低,果实农药残留超标等。因此“质的差别”决定一国农产品的竞争力的基础。如果农产品质量无法达到进口国的市场准人标准,即使价格再便宜,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也不具有竞争力。这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首先应当注意的问题。

(二)从抽象劳动创造价值看农产品价格的竞争力

“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而且,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马克思揭示出价值规律的这一本质要求,决定每一个商品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战胜对手,占领市场,就必须努力降低个别劳动消耗。当市场的涵义拓展到国际市场时,所谓的个别劳动消耗就表现为各国国内生产该农产品所需的国别劳动消耗。作为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竞争力就体现在各国生产某农产品的个别消耗的差异上。以禽畜产品为例,我国的该类产品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具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图。其原因可解释为,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方面,我国凭借劳动力价格的优势使个别劳动消耗低于国际市场上同类农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消耗。因此,从劳动二重性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角度出发,在满足农产品使用价值的条件下,降低我国农业生产的在劳动力、资金、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个别消耗,是提高我国的农产品竞争力的出发点。

二、从资本有机构成看中国农业竞争力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由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所占比例不同形成的资本有机构成差别是劳动二重性的体现。将资本区别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提供了一把解决经济学上最复杂问题的钥匙”,而一国农业资本对该国的农业竞争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资本有机构成分析一国农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从资本有机构成决定因素看农业竞争力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技术构成”。资本技术构成是资本有机构成的决定因素。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的相对减少,或者说,表现为劳动过程的主观因素的量比它的客观因素的量相对减少。”通俗地说,通过提升生产资料在资本技术构成中的比重可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的土地,其丰裕程度更直接的影响一国农业竞争力。我国虽号称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如按人均土地面积计算,却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匾乏的国家。生产资料中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与欧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居于劣势。另外,为了提高农业的生产力还需要科技的不断投人,以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农业科技投资的主体应是政府。这是因为一方面许多农业科研成果具有公共品性质,会产生外部性,导致市场配置失灵,市场无法达到农业科研投资的最佳均衡点;另一方面农业的生产主体对采

用新技术而增加物质投人的能力有限传统习惯和俱怕风险的心理限制了科技投人的积极性。

这些因素导致了大多数国家对农业科技的投资强度(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要高于总的科技(包括农业与非农业)投资强度。例如英国总科技政府投资强度1995年为2.05%,而农业科技政府投资强度则为2.29%。但中国同期的总科技政府投资强度为0.6 %,而农业科技政府投资强度仅为0.2 %,后者为前者的1/3,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综上所述,我国自然资源与科技投人等生产资料在资本技术构成中的比重低于世界水平.故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导致我国大宗土地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小麦、玉米、大米等)比国际同类产品价格高,缺乏竞争力。

(二)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条件看农业竞争力

“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以资本积累与积聚为前提条件,并推动了劳动生产力的增长。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不断再转化为资本,表现为进人生产过程的资本量的不断增长。这种增长又成为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成为随之出现的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加速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的基础。”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本质上能够占有自己的剩余劳动,二者有明显区别,这就是资本积累的积极意义。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一个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过程,需要资本的大量积累。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资本支持上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在农业上的资本积累严重不足。例如在农业比重仅占GDP 20%的美国,政府每年用于农业的补贴均在上千亿美元,在由几个国家组成的扩大前的欧盟,用于共同农业政策的支持费用高达其总预算的50%以上。而我国由于财力不足,对农业的支持与补贴甚少,以1996一1998年为例,平均仅为1 514.2亿元人民币(182亿美元)。不但如此,由于制度上的原因,我国农村资金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渠道大量外流。因此,从农业的资本积累的角度出发,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拉大,制约了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提高。

马克思还认为“集中在这样加强和加速积累作用的同时,对扩大和加速资本技术构成的变革。即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增加它的不变部分,从而减少对劳动的相对需求。由此可知资本集中也是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有效途径之一。

资本集中程度提高后的直接表现为经营规模的扩大。发达国家的农业经营规模远高

于我国,如美国农民经营规模每户200 hm,欧盟平均规模20 hm以上,而我国平均规模仅0.5 hm。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模式导致我国农户在生产上,单位产品活劳动成本不断上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在销售上,自产自销式农产品交易不仅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在市场中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和取得应有利益。因此,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农业的资本集中程度偏低,阻碍了农业竞争力的提高。

三、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的途径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原因可归纳为农产品质量偏低、大宗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价格偏高、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偏低等。加人WTO以后,中国农业受到的冲击更大,提升农业竞争力显得更为迫在眉睫。从以上分析的几个视角可归纳出当前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几个途径。

1、规范我国农产品市场,建立系统的农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缩小与发达国家农产品在使用价值上的“质的差别”。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绿色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各国对进口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苛刻,这就需要我国建立系统的农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体系,规范农业生产、产品贸易和加工流通。在生产过程中扩大农业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加强质量监控,降低农产品的化学品含量和农药残留物;在销售过程中,尽快建立和修订国家农业技术标准和农业产品质量标准,以及相应的管理、认证和监测体系,打破某些国家贸易保护中的“绿色壁垒”,避免损失。

2、扩大农业经营规模,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的竞争优势。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是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尤其是活劳动的支出。借鉴国外经验,可以通过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土地集中进而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也可以鼓励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产品进人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针对前者应当在稳定家庭承包制基础上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稳定农户土地承包权、搞活土地使用权,主要通过转包、出租、转让、抵押、拍卖等方式适时促进土地集中。针对后者我国要尽快制定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法规。明确其法律地位,规范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行为.使合作经济组织真正成为组织农民进人市场、参与竞争、保护自身利益的有效方式。

3、培育农业资本市场,拓宽农业融资渠道。促进我国农业资本积累。农业是一项弱质产业.需要大量资金的投人。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建立是迅速筹集农业发展所需资金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国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资本市场筹

资,把一部分城市居民手中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直接转化为发展农业的资本,也可以发行农业建设债券和专项债券等方面培育和建立农业资本市场,从而为大规模的农业企业筹资提供方便。针对小规模农户的农业投资,应当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通过探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农户小额贷款的相关措施,解决农户农业投资的瓶颈问题。

4.加大农业科技投人力度,提升我国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针对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本有机构成偏低这一现状,作为投资主体的政府应在WTO《农业协议》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参照WTO成员国的有关做法,加强农业共性关键技术、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力度,扩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教育、病虫害防治的投资规模,增设市场服务基金,建立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动植物和生态环境补贴等等,从而提高农业资本的技术构成.为中国农业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第四篇:当代中国与世界论文

浅析当代中国与世界

摘要: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一论述充分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局势的基本特点,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我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高屋建瓴的科学判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虽然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但前景光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政治上,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大国间结成伙伴关系越来越普遍;在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区域和全球合作越来越深入;在文化上,世界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在安全上,各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合作意愿越来越强烈。综观全球,国际形势正在向各国关系日益紧密、互动日益增强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关键词:世界 中国 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过去几年,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变化充分地验证了党的十八大这一重要判断。无论是从中国还是从世界角度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互动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频繁,相互影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和深入。可以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何,不仅影响中国的命运,也关乎世界的未来。

(一).当今世界的变化 纵观当今世界,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世界各国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存也越来越深入。冷战时期,世界被一堵堵有形和无形的墙隔离着,即使鸡犬相闻,也仿佛老死不相往来。中国和苏联互为最大邻国,拥有世界最长的共同边界,但是相互人员往来稀少,60年代贸易额一度连5000万美元都不到。苏联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两国贸易额最低时不足1亿美元。如今,世界则被一张张有形无形的网连接着。世界日益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据称,互联网连着全球40亿人口和500亿台电子设备,每年发送90万亿封电子邮件,进行着2万亿笔电子交易。人们虽然远隔万里,但是一上网,就感觉“天涯若比邻”。联系和交往的密切也使得各国的利益更加交融交汇,真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就是为什么华尔街一生病,全世界都跟着吃药,为什么整个欧洲乃至国际社会都在全力帮助希腊克服债务危机,为什么各国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核扩散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战。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再强大的国家也不可能单打独斗,独善其身。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别无选择。必须抛弃你上我下的“翘翘板”思维,必须停止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必须大力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建立适应时代变化的新型国家关系。总之,相互依存是当前国际关系与冷战时期的最根本区别,也将决定今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方向。

(二).中国与世界关系

回首2010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发酵!美国加快全球战略调整和中印等新兴大国快速崛起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国际形势和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变化都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根本性变化,但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我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大环境没有根本改变,但面临着不少新问题,在世界与中国的变与不变中,中国因素成为影响国际形势的重要变量,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进入历史性变化的新阶段,这是中国对世界的全方位影响更加明显的阶段。

2010年,中国的经济实力再上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在IMF和世界银行中的份额升至世界第三,中国的影响力继续增强,各国在不同场合都更加重视中国扮演的角色,中国发展道路的比较优势更加凸显,以至于“中国模式,北京共识”被学者们反复评来品去,这是世界对中国全面调适心态的阶段,客观地讲,人类迄今经历过百万级人口!千万级人口!充其量还有两!三亿级人口规模的国家崛起,而对像中国这样十亿级人口大国的崛起,世界似乎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在2010年的国际形势演变中,我们看到充满优越感的西方难以适应一个日益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多年来与一穷二白的中国相部的周边国家,同样难以适应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世界对中国的心态发生阶段性变化,呈现出空前复杂的局面“既有期待,又有恐惧;既有借重,又有防范,世界了解中国的愿望在增强,对中国的研究和认识更加深入;一些国家防范中国的心理也在增强,在思考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这是中国与世界矛质多发的利益碰撞阶段,2010年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利益交织和摩擦碰撞同步增多,中国的战略机遇!欧洲的战略困境和美国的战略焦虑相互交织并形成鲜明对比,美西方在军事安全!贸易汇率!人权民主!领海争端等多个问题上频频向中国发难,中国面临着多重压力,地区热点问题的反复与传统大国对中国的防范叠加,中国周边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强,维护领土领海主权!营造稳定周边的难度有所加大。

展望2014年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与世界经济步入中长期低速增长周期同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仍将处于利益碰撞多发的适应与调整期,中国的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将同步增加,但越是在特殊时期,就越需要对我们所处的战略环境有清醒判断,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抢抓机遇!化解挑战的实力基础更加坚实;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相互依赖空前加深,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不会逆转,这两大因素不发生根本性变化,我们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就不会改变。

(三).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基本趋势

随着中共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中国又站在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在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伊始的当下,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有必要冷静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它的未来将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演变?对于这个问题,各个层次的决策者都需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经过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确实发生了历史性的新变化!这一变化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世界,世界则大大得益于中国的发展!当今中国,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都已经与世界高度融合!从经济上看,目前中国的贸易伙伴已经遍及 220 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与它们建立了160 多个双边经贸合作机制,签订了 120 多个双边投资协定,还与 27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 14 个自由贸易区!放眼全球,目前世界各地已经很难找到没有中国商品,没有中国足迹的地方!毫不夸张地说,如今已经形成了“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的局面!这是中国坚持改革开放道路的结果,也是如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个基本态势!在一些西方学者看来,一个新兴大国的崛起,必定会打破现状,改变原有格局,从而引发与传统大国的对抗!西方学者对以往历史的这种解读,虽然并不适用于现在乃至未来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判断!其实,对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中国的发展究竟是会使整个世界受益,还是会给世界带来灾难!今天,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在谈到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未来时,有中国学者判断:从比较长的时间尺度来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仍然存在着比较确定的方面,其基本的发展趋势是,开放大于封闭,合作大于对抗,和平大于战争!用更加正面的语言说,未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基本趋势是开放"合作与和平!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进入到历史性变化的新阶段,处理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对国家发展的全局性意义变得更为重要,当今世界发生了一些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影响的事件,世界处于一个历史转折的关口、新型全球化模式的探索、国际体系转型的方向和方、国际政治权力的位移和下沉、信息和交通技术变革带来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与新历史观塑造有关的国际关系教育等问题,都是当代世界面临的迫切问题、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把握新机遇,确立中国与世界互进的共同价值体系,完善和平发展道路的制度经济和社会基础,提高在国际体系中的协调和协同能力,加强中国的全球行政能力建设,探索多极化的新管理模式,增进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互识等,都将是未来中国内政外交进步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向来重视国际关系道德教育,以怀仁重义著称于世,中国会作为一个强大而又使人可亲的国家,推动世界向更为和谐的方向发展。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冷静面对世界大势的风云变幻,客观认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与不变,坚持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都应坚持的立场和姿态!

根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这些年来的成功实践经验,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或更长时间,尽管来自国际国内的压力和挑战层出不穷,尽管我们面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依然众多,但是中国在发展、中国在大发展、中国还将持续大发展这一条,本身就是世界大势中的一个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而这又必将成为我们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至更长时间,获得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根本立足点。

展望前景,可以确信,一个富强、民主、繁荣、稳定的中国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大的市场和更多机遇,必将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一定能抓好机遇、更能成功应对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和谐世界视角下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变化与战略新选择[J].东南亚纵横, 2009, 1: 017.[2].苏长和, 王晓玲, 宋微, 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4).[3].蔡拓.当代中国国际定位的若干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 2010, 5: 009.[4].乐玉成.关于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十点思考[J].国际问题研究, 2012, 3: 002.[5].吕邦安.国际战略形势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J].现代国际关系, 2008, 9: 012.[6]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J].人民日报.2005,9.

第五篇: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最新原创论文2013年版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浅析

学生: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时间:2013年月日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浅析

这学期选修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范老师负责讲解指导的:他从总体和组成上,深入浅出的阐述了了解分析中国目前政治制度的意义,分析了它的历史由来,以及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大陆所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深化改革的举措。系统地解析了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现状;总结归纳出了几点当前国家现行政治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而随着我们学习的深入。一连串关于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在面对国内外的重重压力与机遇下,中国政治体制应当何去何从成为我们在学习了这一门范老师给予启发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后所最想解决的问题。

下面便是我根据学习的知识,从三个方面,自己关于中国政治体制的思考。

一、学习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意义。

我们一直将其视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改善人民福祉的重要路径。但这些评议和著作大多就政治制度内的制度方面考量,如选举制度、民族制度等,很少有能够结合现实普遍存在的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不含褒贬的分析与评论。同时,也可发现这些评议与著作多从成果取得的一面入手,而对客观存在的问题多采取回避态度。

分析:这里,我们所讲的制度。是范老师定义的:它是

整个社会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与社会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在一起规范着社会成员的行为,以确保整个社会有序生

存、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它以规范国家政权行为的准则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包含那些本身虽非国家政权,但与国家政权密切相关的其他政治实体的行为准则”。

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则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大陆实行的,对于我国的国家政权,制度所制定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法律、体制、规则和惯例”

由此可见,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国体与政体两方面,常反映以下三组关系:政治与经济、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概括说来,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制度、军事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选举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特别行政区制度等。

二、当前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改革的根本是人民,这也是我们制度的根本基础。但是随着我们对于过去的渐渐遗忘。历史问题所映射出来的漏洞越来越多。人民群众对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表现出越来越深切的关注,权利腐败,各种富二代,官二代,红二代此起彼伏,屡禁不止。这些问题,破坏着国家和社会的公益原则、公共秩序,损害着我们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其中一些问题的产生、存在和蔓延,也与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一些偶然问题和缺点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这些问题的存在、积累和演化,越来越成为阻碍国家全面,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前政治生活和现行政治体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1.权利集中,代表制度或许也该有更新的一刻。少数人代表多数人的代表制度或许从很多客观方面来讲师符合中国国情的,但是如何更好的解决代表的选举公开性,让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知情权。都参与进来。在已有制度和机制的落实上,都还有较大差距,进一步呈现出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不平衡性。

2.人民的权力行使没有好的保障,这是我切身体会到的。连成都这地方都有种山高皇帝远的感觉。最近不是也出现过很多上状母亲为女儿讨公道吗?更有老汉两父子白做几十年的牢房。当初屈打成招时的年轻人,长了十岁。外面又换了一片天。在国家官员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中,官员明显在于强势地位。这是否又关系到我国的监督机制不合理和不完善?

3.很多地方权力机构不能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滥用职权,违背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思想,不善于正确对待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工作上的简单化倾向得不到有效纠治,欺压群众的现象时有发生,存在着局部或个别矛盾激化的可能性,不但危害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而且损害党和国家机关的形象和权威。

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现状。

虽然我们因为80年代老邓提出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社会事业得到了飞越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大家有目共睹。

但是,政治体制改革与步步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较却显得举步维艰,进展也相对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起点。特别是党中央汲取“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进而形成了对中国政治体制弊端的初步认识,开始积极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如党中央

不设主席,而设总书记和书记处以部分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改革国家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问题,规定了任期制和限期制,领导干部按照规定的年龄退休、离休;进行机构改革,实行党政职能分工,以克服官僚主义。这些措施都极大的推动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

四,个人学习感悟。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然是一个庞大的需要我们天朝人民一起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

在深层次,这已成为关系整个党和国家社会能否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艰巨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涉及政党建设、政权建设、民主建设、廉政建设和经济建设等诸多领域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关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增强社会主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重大课题。如何推进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已经成为我党在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不能回避的现实挑战和必须成功解决的重大课题。

当前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很多具体的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些是在改革开放和体制转换过程中产生的,而且历史遗留问题和发展中新出现的问题交织在一起,渗透到、反映到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中来,渗透到、反映到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中来,其危害极为广泛,有的还比较严重。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积累、沉淀和演化,越来越成为制约和阻碍国家全面、健康、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制约和阻碍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不安全因素。

社会生产力在不断发展,客观的讲,咱们天朝人民的素质,也随着我国的高达99.9%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行率而提高了不少。而从现实来讲,现行政治体制的一些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着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情况下,人民群众从维护自身公民权益和保证国家健康发展出发,应该给与深化改革以相应的关注。

我们天朝人民的政治体制改革虽然是在经济卓越发展后。但是我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高效,相反确实是有可能变成一个商业的环境,制度的建立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关心和重视的。

或许,我们简单的想: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在建立之初就应该从最广大人民的角度进行考虑。在征得最伟大的人民代表同意后方可执行。而深层次的来讲,最根本的还是我们自己应该更主动的参与到我国制度的确立和改善中来。或许,政府更多的释放自己的权利。加大人民监督。保障我们行驶自己的权利时有强大的后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官民有别的中国特色局面。

参考文献:

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徐纬光,杨淑琴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理工大学图书馆主馆二楼基藏新书阅览区)

下载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中国道德现状论文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用善恶标准进行评价的,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和调节个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社会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当......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

    二轮复习综合专题三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历史进步 【专题考察角度:】 考题分布:16年一卷40题明清到晚晴时期人口问题及认识 16年二卷40题近代中国及西方人口迁移及认识 14年......

    教育与社会变迁

    第四章:社会变迁与教育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刻之停息。这是我国哲学家和教育家对社会变迁的感慨。不仅如此,我国哲学家庄周也曾说过: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

    了解当代中国水彩画现状论文

    导语: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当代中国水彩画现状的论文。欢迎阅读!浅析当代中国水彩画的现状1、突出地域性和......

    论文 当代中国外国教育5篇

    当代外国艺术教育 随着时代的不断飞速发展,随着人类审美品位的升高,艺术就起着重要的角色,艺术沟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而韩国的网速是中国的9倍(摘自2011年网络时报)。 当我知道了......

    当代中国的司法独立问题论文

    导语:从计划分配到市场配置,从国家一统到国家与社会二元,从观念统制到自由开放的讨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当代中国的司法独立问题论文,欢迎阅读参考。当代中国的司法独立......

    社会变迁对法学研究的影响论文(五篇模版)

    摘要:要想顺利完成一项学术研究,必须要合理地利用方法论,但是当前中国学术界并没有特别重视方法论。实质上,法学流派和法学方法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其相互间是能够进行转化的......

    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

    1、 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中主要论题之一。(1)社会的变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动而引起的。(2)随着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