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

时间:2019-05-14 18:37: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

第一篇: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

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年

会综述

 2012-08-03 14:09:58

来源:爱思想 2012年08月03日

【核心提示】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亟须宪法重塑社会价值观,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年也需要重新认识宪法的贡献。基于以上共识,10月22日至23日在西安召开的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年会将会议主题确定为“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此次会议由中国宪法学研究会、西北政法大学主办,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兰州大学法学院协办,于2011年10月22日至23日在古城西安召开。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三百位专家、学者围绕“社会转型与宪法、中央地方关系法治化、宪法与国家权力的结构与运作、财政立宪主义与社会保障、宪法与刑法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获得了圆满成功。

现将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大会主题发言社会转型涉及各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政治制度的转型。我们从清末开始就一直在努力实现一个以宪法为基础的治理模式。这其中,宪法学者做出哪些贡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陈斯喜副主任认为,前几代宪法学者至少已经完成了以下几大任务:第一个是完成了宪法的启蒙,宪法意识在全社会得到普及;第二个是经过清末、民国、新中国的探索,已经找到适合中国的民主道路;第三个是为我国制定了一部比较好的宪法,经过长期实践,现行宪法是比较好的宪法;第四个是进行了初步的宪政实践。那么,我们这代宪法学者有什么任务?陈斯喜副主任认为,第一项任务是推动宪法的实施,第二项任务是努力形成中国宪法学自身的理论体系。

宪政主义所具有的普适价值为越来越多的东方国家所接受和认可。在亨廷顿所称的20世纪后期第三波全球性民主化的浪潮之中,亚洲宪政主义的发展引人注目,其已经显示的路径、图景亦与西方古典宪政模式具有一些不同的特征。香港大学法学院陈弘毅教授指出,难以确定在亚洲存在特殊的“亚洲式”的宪政模式或政治宪制制度,也没有足够证据显示亚洲文化与价值观与宪政主义难以兼容。恰恰相反,证据显示宪政主义能否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得以发扬光大,更多地取决于政治因素,以及战争、外国干预等历史事件的偶然影响,而不是取决于文化与价值观。陈弘毅教授认为,对于宪政主义在亚洲的前景,和它在亚洲疆域的适应能力可以提供一个审慎乐观的视野。具体到中国的宪法实施,宪政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即是宪政的建立。

1982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宪法应做出哪些回应?华东政法大学童之伟教授认为,虽然宪法已经做出不少积极回应,例如宪法序言和相关条款的修改,也基本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是,应该做出的回应本应当更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违宪审查制度、言论自由等方面的滞后;二是经济生活已经市场化,但政治生活仍然计划化;三是立法方面的不作为;四是宪法发展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五是宪法学基础理论研究虽有所突破,但多少脱离中国现实;六是宪法学的影响力有待拓展,不能过分拘泥于传统媒体,要重视学术网站、博客、微博等新兴交流模式;七是宪法学研究可能要面临宪法全面修改的问题,因此,必须对修宪进行系统研究。

一百多年来,我国已经颁行了14部宪法。与14部宪法相伴生的,是“立宪法易而行宪政难”的不尽感慨。“宪法”与“宪政”,虽是一字之差,却已然百年之别。武汉大学法学院周叶中教授认为,社会基础是中国从宪法走向宪政的关键环节,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加强社会基础建设:一是塑造合格的公民,这是加强社会基础的基础性工作;二是保障阶层对话为培育政治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基础;第三,以公民社会为目标构建宪政的社会基础。只有如此,才能使得宪法真正从空中走向地面,从宪法走向宪政。

关于宪法的实施。北京大学法学院王磊教授提出了“宪法法律论” 的观点,他认为宪法是法律,宪法应该具有法律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宪法的实施与普通法律的实施必然分享某些共同特征。

关于宪法权威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李树忠教授认为,宪法权威的性质应该是法权威,并且是最高法权威,它具有优于法律的优先权,即宪法优于立法机关,这是最高法权威的全部思想,同时指出宪法的权威来自人民的制定。

二、社会转型与宪法的适应性关于宪法学研究拓展的可能性。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郑军教授认为,在社会转型期间,基于国家职责精准实施与人权保障细化的要求,宪法学研究应拓展其研究视阈,关注社会性别主流化问题,确立适应变革、合理且先进的宪法学理念,缓解宪法学理论与社会生活的疏离状况,进一步彰显宪法学应有的公平、正义等象征性价值和学科生命力,以及宪法学对法学科发展、法秩序建构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信访在当下社会是一种纠纷解决与权利救济的特殊制度,赞成和主张彻底废除信访制度的声音皆而有之。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中心王书成研究员认为,信访的立法发展过程反映了其逐步制度化的法治进程,但实践中制度化进程也逐步暴露了信访在制度上的方向偏离,并没有在根本上达到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利的目的。信访不能起到解决纠纷的功能,信访制度的纠纷解决的立法角度是好的,但是社会效果却并不理想,因此,应该废除信访的纠纷救济角色,因为信访是机关内部的纠纷解决体制,让机关内部来解决自己的纠纷是不可行的。同时,应该将信访的救济功能取消,但不能取消其政治功能。香港城市大学林峰副教授则认为信访制度和多元化的争端解决机制是不冲突的,当然,信访制度对多元化的争端解决机制只是补充,而不能替代多元化的争端解决机制。

关于社会转型期间释宪机制的创新。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刘国副教授认为,转型期社会情势的复杂性与变易性使其异于常规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关系变动、社会制度变迁、利益和矛盾冲突都对释宪机制提出了异于常规社会的特殊要求。为应对转型期社会变迁对宪法解释提出的挑战,及时构建一套合理的释宪机制是攸关第二次转型成败的关键。但究竟什么样的释宪机制才能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刘国副教授指出,二元释宪机制是构建和完善转型期我国释宪机制的合理选择。其基本思路是:在保留现有释宪机制基础上,适应转型社会的特殊需要,建立一种常态释宪机制,形成常态释宪机制和原有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非常态释宪机制并存的二元释宪机制格局。

社会转型对执政党权力的科学运行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师范大学石文龙副教授认为,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执政党的权力”常常被称之为“党权”,执政权与领导权是两个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概念,两者存在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现象。执政党的权力观不是一成不变的,法治时代执政党的权力观需要“与时俱进”。执政党的权力源之于人民,这是人民主权的基本内容之一。当前,我们需要在宪法上构筑执政党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从而回答在宪法领域中什么是执政为民,怎么样执政为民?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如何基于深思熟虑与自由选择以维系政府的良好运作,实现共和国公民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广东商学院戴激涛副教授提出了协商宪政这一构思,认为协商宪政作为融汇中国“和合”传统与西方协商民主、宪政理念的概念模型,可以在继承“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的中华传统基础上,借鉴协商民主理念、宪政制度路径吸纳共同体的力量,实现每个公民的自由发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复兴。

吉林大学法学院李海平副教授则根据自己对民间组织所进行的实务研究提出社会宪政概念。他认为民间组织也需要宪政,社会宪政既不同于传统的国家宪政,也不同于所谓的“新宪政”论,它是以规范和调控社会公权力为核心的宪政形式。民间组织所面临的困境是外部干扰和内部不规范,而社会组织宪政也是宪法下的宪政。

关于政党执政合法性问题。西北政法大学胡晓玲讲师认为,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对于执政者是否拥有执政合法性休戚相关。现行宪法确立的“依法治国”方略,时下大力宣传普及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事实上对党依法执政指明了方向的同时也提出了重大要求:党要依法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必须程序化,要在加强内部自律的同时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这些基于当下的执政方略构建的初步考量,客观上为党执政的合法性奠定着理论和进一步制度论证的基础。

三、财政立宪主义与社会保障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实行和法治国家的建设均呼唤财政立宪主义理念的落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广辉教授认为,财政立宪主义理念的核心是对国家税收权的制约。为此,不仅需要从宪法的意义上对“税收”的内涵进行解读,而且需要从征税权的行使、税收收入的使用、纳税人的权利保护、征税权的合理划分等制度上进行建设和完善,方能在通过财政立宪推进中国宪政进程方面见到实效。在财政立宪主义的语境下,对税收权的控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征税必须得到民意代表机关的同意;二是税收的使用必须遵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三是政府举债也应纳入民意机关的监督之下;四是税收立法权的分配应符合法治的精神;五是纳税人权利的保障。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王世涛教授认为,以不同的分析工具,对财政税收会有不同的认识。以宪政经济学为视角,宪法作为元规则是财政税收效率最大化的根本。从“个人主体性”出发,效益意味着“一致同意”,其宪法装置是议会,而对议会税收立法的宪法审查实现了帕累托改进;以产权理论为视角,税收源于产权的私有,并促进宪政的萌发,同其他财政征收方式相比,税收是效率最优选择;以博弈论为视角,税收是零和博弈,但是合作博弈的非均衡赛局;以国家和社会理论为视角,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分化,产权与国家的分离是税收产生的基础,根据“国家补充原则”,社会私经济免受国家的不当干预,通过私经济的优先发展从而保证税源和税基;以人性论为视角,每个人都有自私的本性,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偏好,“税痛”唤发公民权利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

从“统收统支”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再到分税制,我国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总体上因循了从集权走向分权的基本思路。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徐健讲师认为,财政分权的策略及其实践并未转化成稳定的法律制度。1994年确立的分税制,也仅仅是一个低层次的制度化开端。这种低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宪法规范的缺失、法律规范的碎片化和低位阶性、制度化范围的局部性,以及事实行动的制度外溢等诸方面。正当的制度只能逐步建设和改进,这是制度塑成与变迁的一般规律。但在改革三十年亦跨过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困顿的情况下,中央与地方财政权力配置领域的整体性制度却依然未能有效形成。

香港回归以后,由于《基本法》及《议事规则》的限制,立法会在公共财政方面虽然手握否决权,却几乎不拥有提案权,其修改权也受到很大限制。但香港大学顾瑜博士通过对1998-2010年的数据及个案分析却证实,宪制上的权力不等于真实的权力。作为民意代表机构,香港立法会的自主性和影响力正在逐渐增强。而决定其影响力的,是议席的分布、民意的走向以及议题本身的性质,这也是一个走向民主的政治体制更加成熟的表现。因此可以预见,随着政治改革的逐步推行,立法会的影响力将会进一步增强。

许多国家的宪政史首先就是一部财政入宪史,政府的税收和公共开支政策一贯会引起法律和宪法上的争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黄建水教授提出“宪法税”这个新概念,认为宪法中关于税的条款即“宪法税”。对于我国宪法税条款的完善,黄建水教授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修改宪法第一章,总纲部分的第13条,明确税收法定原则;第二,修改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部分的第62条,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税立法职权,以体现税权民主;第三,修改宪法第一章,总纲部分的第13条,明确税负公平原则,在宪法修正案第22条即宪法第13条后增加一款:“赋税应依据法律规定在全体公民之间按其能力平等分摊”;第四,应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除依据法律规定对公民征税外,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公平补偿。”另外,从整个宪法结构来看,公民财产权和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中,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没有公民财产权的内容,似乎有点结构不合理,将来如果修改宪法,拟调整其位置将是十分必要的。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谭波副教授从社会保障角度探讨了财政立宪。社会保障作为“社会本位”和人本主义的一大体现,和财政立宪不可分离、分立。两者的联动需要的是内在的互联而不是表面的牵强附会。他认为我国社会保障在财政立宪主义下的缺失表现在:一是财政立宪中的社会保障外延狭隘,价值模糊;二是违反社会保障宪法规范的责任机制的缺失;三是社会保障财政监督检查的乏力。其改革进路在于:强化财政支出与社会保障之联动机制;确立宪法预算的内涵和规范机制,将宪法中的“预算”细化;确立各类预算尤其是社会保障预算的不同规范机制;强化社会保障预算宪法监督,力推宪法公开,强化宪法监督机构和责任机制;确认社会保障与财政支出的价值联动机制。湖南大学法学院肖艳辉副教授认为,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体制性缺陷而引发的社会风险和诸多不和谐现象与财政立宪主义的基本理念发生了根本冲突。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收入再分配制度,可以弥补和救济第一次分配中的不正义、不公平和不合理现象。蕴含在社会保障立法精神中的生存权保障原则、抵制社会风险原则、主要政府责任原则、普遍平等原则和分配正义原则契合了财政立宪主义的内在品质,对于弥补和纠正因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体制性缺陷而致的社会不和谐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安徽财经大学金玉副教授认为,我国宪法对财政权的规定以及实践中对于国家财政权的规制,还存在下述问题;

1、在国家财政收入方面,从公民基本义务上来规定,是在国家优越的理念指导下来界定税收;我国宪法没有详细规定国家税收方面的立法限制,没有规定财政法案相应的审议程序;宪法没有明确将我国一切政府收入纳入财政预算,没有明确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2、在国家财政支出方面,财政的“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严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公费旅游、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现象普遍存在。

3、在国家财政预算审查方面,人大这一职权形同虚设,人大会议期比较短,但是需要审议并作出决定的事项过多;当选的人大代表来自社会的各个领域和阶层,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差异较大,本职工作又很繁重,难以完成预算审议这样专业性强的工作。

4、在国家财政监督方面,只是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这不利于国家权力机关有效地行使对行政机关财政权的控制和监督。

5、在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权方面,我国宪法没有明确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关系以及财政权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央、尤其是中央国家行政机关财政权力过大;同时还促使几乎垄断了税收立法权和收入归属权的中央乱收税和具有地利优势的地方乱收费。

四、央地关系与立法权力中央与地方立法权力关系是国家法律体系建构中无法回避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南京审计学院程乃胜教授认为,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中央与地方利益冲突原因复杂、多样。地方权力的宪法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法律体现。地方权力宪法化是单一制和联邦制国家宪法的共同规定,旧中国的宪法和《共同纲领》对地方权力作了明确的规定;二战以后,地方自治和地方权力的宪法化成为世界宪政发展的潮流,就连具有中央集权传统的法国也在1982年开始了地方自治和地方分权的改革。我国宪法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顺应世界宪政发展的潮流,尽快明确规定地方权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王锴副教授指出,地方立法权的来源在理论上不明确,认为地方立法权应当来自地方的自治权,而且将地方立法权定位为行政权也是不妥当的。云南大学法学院沈寿文副教授认为,我国现行宪法关于国家权力的横向配置制度表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际上还包含了纵的关系,而且我国的国家权力结构具有复杂性,并不是平时所说的纯粹单一制国家。沈寿文副教授指出,我国国家权力的纵向配置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我国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由于存在中央与特别行政区出现矛盾的具体解决方法的规定,因此更容易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在理论上也更贴近国际意义上的地方自治的模式;二是民族区域自治,他认为这种自治并不是国际意义的地方区域自治,实际上高度集权的模式;三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他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模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权力纵向配置上导致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性质,破坏了国家权力的纵向配置的关系,带来不可调和的矛盾,民主集中制正好掩盖了此项矛盾。中国政法大学姚国建副教授指出,对地方立法的“不抵触原则”不能狭隘理解,认为在内涵上,“抵触”与“不一致”不相同,也与“根据”、“变通”有别。应以立法目的与规范事项两个标准确定“上位法”的范围,并且不能将宪法排除在外。抵触分为对上位法原则的抵触和规范的抵触。在判断是否与上位法原则抵触时,除应具体考量每个上位法的具体原则外,还应考量上位法意图在全国建立最高、最低标准或统一标准;在判断是否与上位法规范相抵触时,应着重考察其是否侵犯中央专有立法权、超出授权范围等方面。

关于大部制改革。汕头大学法学院邓剑光教授指出,确认、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与尊严,促成全体人的人格全面发展,是宪政中国的价值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借助若干机制,其中之一便是民主机制。大部制改革的根本动因是政府对社会诉求的回应,可以视之社会回应性的自觉改革,具有民主内涵,必将促进宪政价值的实现。合理的权力配置是宪政价值实现的基础。在中国,政府机构改革一直围绕着政治体制改革进行,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当下的大部制改革,实际上具有优化权力配置体系的功能,并最终有利于宪政中国目标的实现。

民国初年,湖南曾经率先制定了省宪法,成为第一个依法“自治”的省份,然而不旋踵间就在南北夹击中废宪。这一“宪政史上的奇迹”为何难逃失败的命运?郑州大学法学院侯宇副教授认为,联省自治和省宪运动的失败虽然与时机不成熟有关,但主要在于宪政文化的缺失。宪政是一种宽容、妥协、诚信与合作的积极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它强调的是人类的理性自治。是由于在私人生活中秉持宽容、妥协、诚信与合作的精神,人类才能逐步认识到在公共政治领域践行它们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摒弃暴力实施宪政,自治才成为可能。宪政隐含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只有充分领略宪政的内涵,加强思想的启蒙以及制度重构,中国宪政才能跳出泥潭。

对于港澳基本法的合宪性问题。深圳大学法学院叶海波副教授认为,现行宪法第31条中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一个集立法机关、总括机关和主权机关三位一体的特殊机关,享有宪法权力和主权性权力,可以不同的法律形式规定特别行政区制度,并不限于基本法律的形式。当全国人大以主权机关的身份作出政治决断时,应当以宪法典作为政治决断的外在法律表现形式,而不可载之以普通法律形式,否则会造成主权决断内容与形式的背离。港澳基本法是普通法律,但其承载的却是主权决断的内容,存在着主权逻辑与法律形式的背离,并在实践中以港澳基本法是否符合宪法的疑问呈现出来。对于此种矛盾的化解,只能采行促成形式与内容统一的方式,即修改现行宪法,吸纳港澳基本法中主权决断性的内容,使港澳基本法从内容到形式皆符合普通法律的要素,化解港澳基本法的合宪性危机。

关于规范审查权。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袁勇副教授认为,规范审查权力衍生于我国政体和国家结构之上,分属于人大监督权、行政领导权与司法权三个脉络。从其内部构成及运作机制来看,现行规范审查权力整体上表现为国家机关相互协调的自组织权力。在私人普遍缺场的情况下,我国规范审查权力的运作尚未达到监督国家机关抽象行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要求。正因如此,建立健全我国规范审查权力体系的基本方向是赋予私人更多、更强的启动权,并让其有机会充分参与规范审查判断的说理、论辩过程。如此,方能增加规范审查权力运作的人权保障之维。

第二篇: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

二轮复习综合专题三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历史进步

【专题考察角度:】

考题分布:16年一卷40题明清到晚晴时期人口问题及认识

16年二卷40题近代中国及西方人口迁移及认识 14年二卷东北移民特点及作用

16年三卷明清时期与近工业革命社会救济比较 15年二卷41题新中国成立以来节假日变迁 13年一卷40题中国古代与近代海洋利用 12年工业革命城市化带来交通信号灯变迁

【考向分析与知识定位】

一、历史变迁与人口问题,关注经济发展中“人”的因素。

1、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与人口迁移,租佃关系与明清时期人地矛盾。

2、人口迁移和人口增减的原因、内容与影响。原因:

内容:

影响:

二、从社会史观角度,看待社会救济、节假日、交通变迁等,以历史的眼光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1、古今中外经济发展历程、近代社会生活衣食住行变迁。

2、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领域和影响 原因:

领域:

影响:

【典型训练】: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自宣德以后,我国大部分省区发生过规模巨大的流民浪潮。这些流民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皇族、勋戚、官僚地主通过赐田、投献、圈占等手段,侵占小农土地;苛重的赋役,使农民不堪重负而逃亡。其直接诱因是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地区不时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迫使无数失去土地的农民扶老携幼、背井离乡,汇集成一股洪流,对当时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社会力量发生了新的洪流影响。在此基础上,社会力量发生了新的分化,传统的四民之说已经无法规范社会大发展下社会各阶层力量的新变化。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明人姚旅才重新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有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小唱、优人等。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的转化,显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明代社会大流动的一种格局。

——摘编自陈宝良《明代社会流动性初探》

材料二 英国在 16—18 世纪是一个社会流动尤其显著的社会。英国社会各个阶层在社会 流动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贵族的开放式单向度的;中间阶层向全社会成员开放,成为一 个生机勃勃的社会阶层;社会下层逐渐向无产阶级过度,没新社会准备了一个重要的部件。这种频繁社会流动的一个主要表现是贵族构成发生变化。伊丽莎白统治时期,一共任命 了 18 人,虽然贵族的总数基本不变,但是贵族的构成却发生了变化。伊丽莎白任命的 18 名贵族中,只有两人出生于老贵族家庭,绝大部分贵族都是新贵族。他们有非贵族阶层跻 身贵族阶层,甚至一跃而成贵族。——摘编自刘贵华《近代早期英国的大学教育与社会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及引起人口流动的原因。(15 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人口流动的原因。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 学知识,概括人口流动对中英两国产生的共同影响。(10 分)

2.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直接影响到民生和社会稳定,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社会济贫问题上,宋代贯彻“由胎养到祭祀”主要是指慈幼。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修胎养令,规定凡下户怀妊而不能自存者,以粟颁赐之。宝祐四年(1257年),令“天下诸州建慈幼局”。事实上,除慈幼局外,养老之居养院亦肩负育幼任务,且养至十五岁并免费入学。关于贫民之收养,设有专门机构,唐代有悲田院,宋因其旧于京师置东西福田院,以禀老疾孤穷丐者……至于漏泽园,是由政府提供公地,“埋葬无主死人……每年三元春冬醮记”。南渡后仍维持此制。这种由“胎养到祭祀”的福利,虽比当代福利国家所提供的涵益较广,但却主要是选择性,局限于贫而无告者之特殊对象。不过,在两宋,社会互助观念业已产生。社会互助始于宗族,这是以范仲淹的义庄为滥觞。这些义庄义田,是利用其田租以赡族人。南宋时,这种互助由宗族扩及乡党,这可从朱熹所提倡的社仓看出。

——侯家驹《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16世纪以前,英国救济穷人问题多通过基督教会、个人慈善捐款等方式解决,国家并未将其视为自己的责任。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日益增多,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增加。为稳定社会秩序,1601年都铎王朝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1)强壮有力而不愿工作的不能得到任何救济,他们要接受强制劳动;(2)老弱残疾而不能工作的贫民可以得到救济;(3)不幸而找不到工作的规定济贫官有帮助其找到工作的义务。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材料三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

二战后,英国经济与社会矛盾都演变到及其严重地步。工党政府采取“福利国家”政策,这对于消除社会公平、保障居民基本生存条件、促进社会民生公正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影响和作用;同时社会改革,可谓顺乎历史潮流的明智选择,它也产生了缓和社会矛盾、促进政治安定、巩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福利国家”越来越成为英国政府的沉重负担,它与经济发展的效率发生了矛盾,又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如人才外流,人口老龄化,中产阶级日渐削弱。这个问题发展为“英国病”的新病因。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编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宋代济贫政策和英国福利制度的共同目的,并概括其实施过程中体现的相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福利制度的影响与宋代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制度的认识。

1、(1)特点:社会分化明显,多阶层出现;行业特征突出;主要从农业流向商业、手工业等部门;双向流动。(答出3点给6分,答出4点给7分)原因: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的发展);政府的控制放松(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沉重;土地兼并加剧;科举制度的推动;自然灾害频繁等。(答出其中4点即可,8分)

(2)原因:近代早期民族国家兴起,孕育了大量职业官僚人员;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新 航路开辟,产生大量富有的商人、新贵族;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为形式的文化运动,培 养了大批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分子。(6 分)共同影响:促进新的经济因素(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具 有民主色彩的思想产生。(4 分)

2、(1)共同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政治统治。

相同特点:政府制定相关法令、制度予以保障;国家救济和社会互助相结合;因救济对象不同而采取不同救济措施。

(2)不同影响:在保障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上效果更为显著;导致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导致了新的社会问题的产生;增强了人们的社会保障意识和福利观念。

原因:“二战”后英国的社会矛盾尖锐;执政党为了取悦于民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雄厚;人们对政府职能认识的深入增强了维权意识。(3)认识:福利水平要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福利制度既要照顾眼前利益,又要着眼长远发展;福利制度要适时改革,兼顾效率与公平;福利的形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

第三篇:教育与社会变迁

第四章:社会变迁与教育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刻之停息。这是我国哲学家和教育家对社会变迁的感慨。不仅如此,我国哲学家庄周也曾说过: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如此,社会总是在不断的变迁之中,那么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的教育应如何才能与社会的变迁相适应呢?教育与社会的变迁又有什么关系呢?学完这一章您将得到答案!当下我国社会所正在经历的变迁属于社会分化而非社会革命类型,其变迁的结果是:在人口结构这方面,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农民这一阶层的分化,出现了目前非常庞大而又备受各界关注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指拥有农业户口、被人雇用去从事非农活动的农村人口。

一、社会变迁概述社会变迁是社会的发展、进步、停滞、倒退等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总和。社会变迁既包含社会的进步和退步,又包括社会的整合和解体。社会变迁的内容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变迁、人口变迁、经济变迁、社会制度和结构变迁、社会价值观的变迁、生活方式的变迁、文化变迁、科技变迁等。社会变迁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主要有社会整体和局部的变迁、社会的渐变与突变、社会的进步与退步等。

二、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一教育是社会变迁的结果社会变迁尤其是剧烈的社会革命会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学校教育的产生、教育制度的变革、教育目标和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功能的变革等几乎都是社会变迁的结果二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动因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动因.主要体现在教育培养入、传递新的意识形态、进而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政治革新等方面。三教育是社会变迁的条件教育既可能成为一种社会变迁的动因,也可能成为另一种社会变迁的条件。教育具有双重功能:教育的显性功能即预期达成的目标往往是在教育引起社会变迁的意义上加以设计的;教育的隐性功能即在未被预计的情况下,在完成显性功能的过程中附带产生的功能正是导致其他社会变迁的条件

三、教育与现代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社会变迁的共同趋向。关于社会现代化的研究从世纪年代开始。托夫勒从技术至上角度论对社会现代化做了系统论述。关于现代化的研究,有的从社会组识与政治结构的演变研究现代化,有的从文化变革研究现代化。(从世纪(一说是世纪)开始世界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有两种类型:原发型的现代化(内源性现代化)和赶超型的现代化(外源性现代化)。原发型的现代化是一个自发的、逐步成熟的自然过程;赶超型的现代化是在国家领导下自上而下的、自觉定向的进程。中国于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年把这一任务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年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二十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美元。邓小平把这个目标称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小康之家

三、教育与现代化现代化不同于现代,也不同于工业化。现代化是现代社会演进的一种历史形态,是个文明的概念,它是指一种以现代科学为标志、以工业化为基础,并包括一切与此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现代文明。现代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变迁,是一种自觉、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一种社会变迁过程。现代化的概念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前者属于物的范畴,在世界各国是趋同的;后者表示各民族按自己的文化传统、意识形态来设计,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现代化与教育的关系体现在现代化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与教育的活动关系上,即以科技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物的现代化与教育的关系,以及人的观念变革与教育的关系。

三、教育与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关键现代人的特征(英格尔斯):乐于接受新事物与新思想;愿意以新的行动方式去生活与创造;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意见;注意现时与未来、守时惜时;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坚信能克服来自社会与自然的一切困难;个人发展的计划性;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普遍的信任感;信奉并愿意遵循、公平待人原则;重视新式教育;尊重权威,但不盲从;公民意识强,热心社会活动。

三、教育与现代化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教育是促进社会现代化的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世纪末期,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社会。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知识经济是一种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据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表现在: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作用;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世界大市场是知识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科学决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知识经济中有日渐增强的趋势。

三、教育与现代化教育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人的现代化在整个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社会现代化成败关键。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离不开人的参与,而人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的参与。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在分工合作为联系纽带的现代社会中,是学校教育的特定社会职能。

三、教育与现代化现代化要求教育要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国际组织对教育现代化的定量指标包括:岁以上人口的识字率、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中等教育的毛人学率、高等教育的毛人学率、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人数、公共教育经费占的比例、人均公共教育经费等。教育在实现自身现代化过程中都存在哪些冲突?如何解决?现代教育观取代传统教育观,确立终身学习观念。教学内容现代化、课程设置合理化。教学过程集约化、教学手段科学化。改变传统的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提倡多种类型、多种教育形式并举。自然环境变迁

社会变迁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然环境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自然环境依其自身规律演变,影响社会的变迁,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引起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社会的变迁。人口的变迁

人口变迁主要指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及人口流动和分布的变化。一定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人是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口的变化给整个社会的变化以极大的影响。经济变迁

它包括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量的增长和生产质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之一,给整个社会变迁以决定性的影响。社会结构变迁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功能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各种经济、政治、组织、制度等结构要素的分化和组合;二是社会成员地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社会成员由于其经济地位、职业、教育水平、权力、社会声望等的不同和变化,所造成的社会阶级和阶层关系的变化。价值观念变迁

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行为规范和思想体系表现出来。人们的社会活动都是程度不同地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发生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往往成为整个社会变迁的先声。科学技术变迁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结构体系中独立存在的知识系统,对于现代社会的变迁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变化和研究规模、组织形式的变化,一方面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另一方面促使现代社会变迁日益加速。文化变迁

这是分析社会变迁内容的一种综合角度,主要是指文化内容或结构的变化,包括因文化的积累、传递、传播、融合与冲突而引起的新文化的增长和旧文化的改变。

第四篇:中国社会变迁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收集的中国社会变迁论文,欢迎查看!

中国社会变迁论文

1摘 要:由于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当今中国正经历着从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从政治社会到商业社会的转变,伴随着这些巨大变化而来的是中国价值观的变迁。通过价值观的变迁可以透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运动,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当代中国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

关键词:社会价值观;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变迁

学术界关于价值观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观点。狭义的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具体价值的立场、看法、态度和选择。广义的价值观,相当于哲学基础理论中的“价值论”,是关于价值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而这篇文章中所说的价值观就是指广义的价值观。

一、由一元价值观向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价值观的转变

一元价值观是指一个社会只有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这个社会中具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并发挥着对其他各种价值观的主导作用,那么这种价值观就具有 “一元”的性质。多元价值观则表明一个社会拥有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价值观[1]。建国之后,为适应全国财经统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逐步建立起全国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了发展经济,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当时极端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和极端稀缺的资源,也决定了实施计划经济的必然性。而计划经济意味着中央和各级政府是一切资源配置和使用的主要决策者。也就是说,建国以后,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单位制的社会结构、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单一化为特征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使得中国社会总的来说是以一元价值观为特征的,这种一元价值观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处于绝对的统治和主导地位,其他价值观处于边缘地位。

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计划经济体制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日益显示出其固有的弊端,经济体制的改革刻不容缓。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党的首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市场经济时代,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企业营业额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多种经济成分已占相当比重。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外的思想文化逐渐传播到中国,作为国际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衍生物,新自由主义思潮也涌入中国。中国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地碰撞和交流,使得西方国家的许多价值观念传播到中国,功利主义价值观渗透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个领域,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念成为新经济关系背景下一些人所信奉的价值理念[2]。在国内,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由于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悠久且沉重的国度,加之社会生产长期以来仍带有传统方式的痕迹,社会体制结构的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3]。因此,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不可能根本消除。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摩擦,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使得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集体主义价值观依然是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值观实现了由计划经济时代的一元主导价值观到当下的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价值观的转变。

二、由偏重集体价值观向集体与个体和谐共生的价值观的转变

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价值观是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状况相适应的,并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客观要求。集体主义与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单位社会和集权政治等密切关联、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并且是这些因素的必然产物。首先,只有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才能真正维护单一公有制。其次,计划经济必须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才能得以贯彻执行。人们通常将计划经济时代称之为集体化时代,主要是因为计划经济是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再次,单位社会必须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才能得以顺利运行。最后权力高度集中的一元化领导也只有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才能得以广泛推行[4]。由此可见,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价值观是偏重于集体主义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单位社会的终结以及政治权力向公民权利的转型,与计划经济相伴生的依附观念、等级观念、平均观念正在让位于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伴随着科技发展与工业的现代化,与计划经济关系密切的安贫思想、自足思想、保守思想正在被致富意识、创业意识、开拓意识所取代;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与计划经济相关联的闭锁心理、排拒心理、狭隘心理正在逐渐被开放意识、协调意识、全球意识所代替[3]。在这些思想观念的变化中,最重要的就是人们自主意识的增强,以及随之而来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凸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个体自主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普遍贫困、平均主义和物质贫乏,开始追求个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利益。伴随市场经济基本理念诸如民主、自由、平等、竞争、信用等思想观念的潜移默化,人们开始排斥过去那种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主张建立一种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集体主义,同时旗帜鲜明地主张以个人权利、个人独立等个体价值为核心的个体价值观。也就是说人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既尊重集体利益,又追求个体正当利益,形成了集体与个体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三、由偏重精神价值观向精神与物质协调发展的价值观的转变

人是由物质和精神、肉体与灵魂二者所构成的,每个人都既有物质利益的追求,也有精神思想的追求,物质追求能满足人的生命存在的需要,精神追求则能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5]。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主要是从价值主体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这两种生活态度以及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这两种价值世界的角度而言的。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物质匮乏、资源有限,生产力状况极端落后,实行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导致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不高,劳动效率相对也比较低下,国家和社会的各个单位可以支配和可供分配的社会消费资料匮缺,人民群众节衣缩食、只求温饱,生活状况也只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被当时的人民群众津津乐道,这也充分体现了计划经济时代人们不注重物质但却偏重精神的价值取向。

计划经济时期,极“左”地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唤醒人民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狂热的信仰和追求。在这种社会心理作用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被忽视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被过分夸大,导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高指标、大规模、高速度、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等严重盛行,导致中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并给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了摆脱困境,使国民经济走上理性、健康发展的轨道,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和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这次调整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国民经济大调整过程中,“左”的错误思想再次抬头且愈演愈烈,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全面发生,从此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轨道上来。人们在计划经济时代主要是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或者是通过发动政治运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所有这些思想指导和精神鼓励使我们看到,计划经济时代的价值观是偏重精神的价值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物质一词充斥着现代社会的很多角落。物质价值观逐渐凸显,马克思的名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人们的利益有关”,成了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物质利益追求的理论武器。物质利益和物质价值在中国得到了第一次的承认和肯定,并成为了人们追逐的重要目标,物质价值观在当前成为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之一。我们应该看到当下绝大多数人都是既注重精神需要,又追求物质满足的。

在邓小平倡导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指导下,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的协调发展体现在一系列的行为中。首先,政府部门在追求国民生产总值提高的同时,对于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造成自然环境污染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保留了人们对于自然和生态的敬畏,使人们可以在工作之余倾心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6]。其次,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忙在不同的生产流水线和工作室内,都在创造着物质价值,同时他们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和勇于奉献的精神,诠释着自己对精神价值观的理解和追求。最后,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追求物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同时,都在追求亲情、友情和爱情等人类社会中高尚的情感,遵循着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规范。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的协调发展,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廖小平.价值观变迁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解构和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 叶启绩,谭毅,等.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 赵渭荣.转型期的中国政治社会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76.[4] 廖小平.论改革开放之前三十年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J].学习与实践,2012,(11).[5] 蔡毅.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J].云南社会科学,2011,(2).[6] 宣兆凯.中国社会价值观现状及演变趋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中国社会变迁论文

2自1840年战争开始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充满曲折和艰难。长期闭关锁国的清朝政府在与西方列强的一系列对峙中失败,无论从政治、经济、军事还是文化上,传统的王朝都难以应对新型国家的各种挑战。传统的中国社会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近代中国最具有完整维新思想的理论家郑观应(1842—1921)出生在第一次1840年战争失败的1842年,去世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921年。早在1880年,郑观应就编辑发行了反映其改良主义思想的《易言》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了一系列以富国强兵为中心的内政改革措施。在一个长期“士农工商”的传统社会,郑观应主张发展机器工业,加快工商业发展,鼓励民间投资,通过新办开矿、造船、修建铁路等产业来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在《易言》中,他还大力宣扬西方议会制度,力主中国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1894年甲午战争的战败,更是深深刺痛了像郑观应这类先进思想的中国人,在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定的背景下,一部体现他成熟而完整变革思想的《盛世危言》终于完成。《盛世危言》贯穿了郑观应对近代中国如何摆脱积贫积弱的痛苦思考。如何实现“富强救国”的理想,他开出的药方是改革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教育。通过发展教育,培养掌握现代知识的新式人才;通过发展经济实现“制西人以自强”的目标。少年毛泽东在读了《盛世危言》后,深受启发,并对他走上救国之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化进程中诞生的政党组织

1840年战争以后的中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终于发生了100年前的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政府的建立,并没有使中国进入和平发展的新时代。国家的富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幸福仍然是中国人未完成的目标。袁世凯“君主立宪”也在举国的反对中失败。如何才能实现中国人的百年期盼,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外有帝国主义压迫,内有传统专制统治的国家实现民族和国家的解放?时代要求新的政党组织、新的政治和社会力量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是应时代变更而诞生的新型政党组织。陈独秀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他扮演的不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者的角色。1915年9月,他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启蒙了几代中国青年。在民主与科学思想影响下,1921年7月,在近代中国发展得最快的现代都市上海,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或许谁也没有想到,仅仅在28年以后,这个成立时仅有50多位党员的政党会开启中华民族新的历史篇章。

作为新型政治组织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现代政党。成立以后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的意识形态,动员民众,整合各种力量,迅速凝聚起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国社会。在此后90年的时间内,中国共产党根本改变了几千年不变的古老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以来,执政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发展之路,初步完成了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梦想。正如美国学者李侃如指出的,“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保持了对于一个有着如此规模和如此多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确是令人惊叹的强大的行政能力。”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

中国共产党促成了历史上最大的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是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这一概念比社会发展、社会进化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包括一切方面和各种意义上的变化。任何社会在运行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系列变迁。自近代政党政治产生以来,社会的变迁便离不开代表一定阶级和阶层利益的政党主导。

社会变迁既包含社会的进步和退步,又包括社会的整合和解体。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的历史,就是传统中国社会既不断解体又不断整合的历史。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90年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前进的历史,尽管这一历程充满曲折和艰难。

在60多年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着自己成立时的理想和宗旨,使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执政党通过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继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努力在发展还很不平衡的国家,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来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现代化主题。也正是在这一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加深了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和实践。

中国的社会变迁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表现在广大民众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中国人从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农社会,变成了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中生存的社会。今天中国已经有超过50%的人口,离开了世代生活的乡土社会,开始了他们在都市的全新生活。他们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发生的变化是革命性的。仅以通讯方式的变化为例,2010年,中国的手机用户就已经超过8亿,计算机上网的网民也超过4亿。而微博也正在改变中国这个巨型社会。

不仅是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引起世人的关注,更使世人关注的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的“两阶级、一阶层”。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和分化,使中国社会日益阶层化。200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完成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将当代中国社会分化为十个阶层,报告认为,标志中国现代社会结构雏形的基本形成。

2004年“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推出了又一部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指出,未来8至10年,中国的社会中间阶层将有一个跳跃式扩大。报告的核心发现是,现有的社会阶层结构,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对于将现代化作为自己追求和实现目标的现代政党组织而言,当前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还只是现代化国家的雏形。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其名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提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进程则滋生着**”。社会的稳定需要有一个追求稳定的中产阶层,而一个维护社会稳定的中产阶层在中国还远远没有形成,努力创造条件以形成一个橄榄型的社会结构,是中国共产党仍然面临着的一个巨大挑战。

当代中国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代,所有的变化都使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利益分配不均衡、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群体性的事件激增等一系列发展中问题。如何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执政党仍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不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旧发展观与发展模式,以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思路、新的路径积极回应和解决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强调:“支撑中国新社会长治久安最重要、最微妙也是最关键的支柱就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力量的平衡。这是中国稳定的关键,也是理解中国独特的政治理念的关键”。2011年6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标志着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这对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险,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当中国共产党高举起公平正义首要价值的旗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的时候,当中国共产党开始将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放在和经济工作一样重要位置的时候,当推进政治、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已经成为一个有着近8000万党员,世界上最大执政党的工作目标和责任的时候,我们应该坚信,在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国家,一定能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结语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以来的社会变迁反映在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中国的社会变迁仍在继续,中国剧烈的社会变迁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已经进入风险时代的现代社会,中国共产党唯有充分认识和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断转变自己的执政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才能领导发展中的中国走向一个更有希望的未来。

第五篇:明清社会变迁与商人意识形态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参会论文

明清社会变迁与商人意识形态

——以明清商书为个案

(论文提要)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经济面临转型、东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多方位的交汇碰撞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经济较之前代有了长足发展,商品流通规模,市场发育程度,以及商人资本的实力,都较以往社会有了很大提高。其中,明清时期大量区域性商人集团——商帮的出现,并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力量,尤令人关注。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这一时期商人群体思想意识的变化,并对其经营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商人们的经济活动及生活方式,也影响着其活动区域的经济发展、社会风气及社会思潮的变化。因此,这一时期,商人群体的思想意识形态应予以重视。

到目前为止,关于明清时期(明朝至清鸦片战争前)商人思想意识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角度,大多侧重于明清时期各区域商帮的商业道德、商人的伦理观念、经营方式、商人形象等方面,尚无专文以明清商书为资料,就明清时期商人的“意识形态”作一总体考察。本文从最能体现明清“商人意识形态”的明清商书入手,具体分析这一传统社会面临转型的特殊时期,传统文化对明清商人的影响、商人们对自身群体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的认知及其经营理念等方面的认识。

一、明清大量商业书的面世——商人意识的凸现

明清社会变迁,其对经济思想领域的主要影响表现在,明代中后期,“工商亦本业”、“农商互利论”的思想日益为社会所接受,经商已开始不再成为一种为人轻视的职业,“弃农从贾”(弃本从末)乃至“弃儒从商”、“士商渗透”之现象越来越多。出于学习经商之道,适应商海竞争的需要,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日用类书,其中有些即属专门性的商业用书(本文简称商业书或商书)。为数众多的商书,有的是商人们自己动手,根据商业的实际需要来编纂,有的则延请文人学士为之编纂。其所纂内容不仅有水陆路程、商业条规、物价、商品生产、流通、市场、经营方法等经商必备基本知识方面的内容,还包括商业道德、经商行为准则、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商书比较真实地记录了商人的经商之道,又大多出于当时人之手,比较真实地记录了同时代商人的经营形态,因此,也更能准确地反映当时商人们 ①②②本成果为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原文两万字,将刊登于《复旦史学》第一辑(2005年1月)

主要代表性商书有:明 黄汴《一统路程图记》八卷,隆庆四年刊;明 陶承庆《商程一览》二卷,万历刊;明 余象斗《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万历二十七年刊;明 周文焕、周文炜的《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万宝全书》三十五卷,万历间刊;明 壮游子《水陆路程》,万历四十五年刊;明 商浚《水陆路程》八卷,万历四十五年刊;明 程春宇《士商类要》六卷,天启六年刊;明 李德晋《新刻客商一览醒迷天下水陆路程》,崇祯八年刊; 憺漪子《士商要览》三卷,明末刊;明 鼎锓《商贾指南》抄本(主要内容为余象斗《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中的《商旅门》);清 崔亭子《路程要览》二卷,清刊;清 赖盛远《示我周行》全三卷附续集,清刊;清乾隆年间吴中孚《商贾便览》八卷;清乾隆间王秉元《生意世事初阶》等。另见寺田隆信《山西商人研究》第六章。张正明等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出版;陈学文《明清时期商业书及商人书之研究》,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罗丽馨《

十六、十七世纪的商业书》,载(台湾)《中兴大学学报》第七期(1997年6月)等论著的介绍。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参会论文 的思想意识和经营理念。

明清大量商书的刊行,说明了社会经商、行商风气之盛,同时它本身也凸现了商人意识的觉醒,它说明了经商者自身对这一职业的认可与重视。另一方面,大量商书的刊行,也说明这一时期的商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凭经验行事的小商小贩,而是开始重视商业知识的累积和传播,并对子弟、生徒授以商贾职业的教育,而有些商书的书名及章节——如《士商类要》等名称本身,就反映了士人从商的社会现实以及人们思想上将士商并列的观念变化。此外,明清商书的出版形式也值得注意,它不是以秘传的形式,而是以有关日常生活的书籍——万宝全书(或日用类书),公开示于世人的。由此也不难想见,书中所述观点不仅是商人自身思想意识的体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对商业的普遍看法,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和训诫,可以说是当时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和商业日趋繁荣的社会现实的反映。

以往学界关于商书的研究多是从经济史的角度或经济史料的运用等方面来分析研究商书及其研究价值的,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探讨商书所体现的明清时代商人的思想意识(文中亦称为“商人意识形态”),尚不多见。本文主要根据目前所翻阅到的明清商书,着重探讨其中所体现的明清时代商人的思想意识。

二、传统伦理观念与商人意识形态

商业是社会所必需的一种职业,商业行为本质上是讲求利益的,不可避免地会带着唯利是图的属性。但中国传统文化中又很注重利义关系,强调以义取利,不能见利忘义。如何谐调这二者的关系,始终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商人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商人的地位及态度开始有所转变,“四民异业而同道”的观念开始为人们所接受,并出现了“新四民论”。传统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士好言利”的社会氛围和士人“弃儒从贾”的社会现象。但总体而言,社会风气导向仍然是传统伦理中的以义为重,利为轻,反对见利忘义,这一传统的“义利观”对明清商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并在商书中有非常鲜明的体现。

从商书记载来看,在“利”、“义”关系问题上,对商人的要求便是:要重信义,守然诺,不刻剥;强调君子之财,取之有道。

关于商人的职业道德和道德规范方面,商书强调艰苦创业,节俭为本。

因商业经营的特殊性,商人们大多在财利场中应付周旋,无时不受风流场所“酒池肉林”的诱惑。因此,在个人修养方面,商书反复告诫人们要洁身自好,不能贪图奢侈生活享受。

在经营理念方面,中国传统伦理中所提倡的“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①的信用为本的诚信观尤受重视。商书反复强调不仅要公平交易,光明正大;而且要诚实无欺,重恩守信。

同时,传统的伦理观念中匡扶正义、扶弱济贫的思想也深深影响着传统的中国商人,商书中不时可见“救困扶危存博济,莫因倾倒共推人”、“轻炎拒势,谓之正人;济弱扶倾,方 ① 《礼记·中庸》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参会论文

为杰士”、“趋显者防败,附势者必危”、“倚官势,官解则倾”的训诫。

综观明清时期的商书,可以看出,商书非常注重对商人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的培养,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对其影响至深,中国传统文化、人伦道德的规范作用,在明清商人的意识形态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从经济学的角度言之,市场经济的运行是需要一系列社会秩序作保证的;而社会秩序是一个需要多元支撑的系统,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支柱,都会造成经济的畸形发展。总体而言,中国古代的市场交易始终缺乏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制度机制的保护,如果再没有信用支撑,那么市场运作的交易成本就会高得无任何效率可言。透过明清商书中的谆谆教诲,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对维护正常的商业运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法律条文和制度保护成为市场经济中稀缺资源的情况下,儒家伦理中重德重于重利的教诲,以义取利的诸多训诫和诚信为本的伦理提倡,成为市场交易的无形约束,对保证传统中国社会正常的商业经济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经营环境与商人意识形态

经营环境对商人意识形态的影响不能忽视。明清各类商书中,多处可见著述者对经商不易之感叹。这中间既有对春夏秋冬漂泊异乡之辛劳的感慨,更有对经营途中骗子盗贼之觊觎的提防。从万历间的《三台万用正宗》中的《商旅门·客商规鉴论》,至清乾隆间吴中孚的《商贾便览·江湖必读原书》、赖盛远的《示我周行·江湖十二则》,无不多次郑重告诫经商者,从经商外出的结伴搭伙,到路上住店行船等等,要时刻注意人身财产安全。程春宇《士商类要·为客十要》的前三要便首谈安全问题。

如果说客观上的生活环境令商人们缺少安全感,外出经营如履薄冰,那么制度保障上的缺陷则直接影响了明清商人们的意识形态。中国古代始终缺乏完整的保护商人利益的法律制度,这一点到明清时期也未有大的改观。虽然清代政府的工商政策趋向宽松,各级官员的“恤商”思想也有所发展,政府时有恤商、宽商之诏谕,可以说提供了一种比较有利于工商业发展和提高商人地位的制度环境,但并没有明确保护商人利益的相关法律或制度保障机制。明清时期民间的商事纠纷,仍然多由各级地方官员依据具体情况,“酌以情理”断案。这一制度环境对商人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便是明清商书中所体现的商人普遍敬官、畏官及至依赖于官的现象。他们时常不得不对当权者要谦卑恭敬,或者通过与之结合,“官商融合”,以期获得经营的成功。

商书中对经商人员的告诫也让我们看到,中国古代商人时常处于一种矛盾的两难之中,一方面,传统的伦理道德轻视附炎趋势、倚官仗势之辈,尤将那些附炎趋势之辈视同小人,另一方面,“官无大小”,“权可制人”的现实,又令他们不得不“是官当敬”,谨小慎微,甚至委曲求全。在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社会环境中,商人们最终仍多有“万般惟有读书高”之感慨。最终,明清时期的商人意识形态,也只能局促于这一社会体制之下,难以超越社会制度的局限,商人们在对自己社会角色的认知上,便难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参会论文

四、《客商规鉴论》与《生意世事初阶》的代表性意义

明清时期的商品贸易,大多借区域间的距离赚取商品差价,或低买贵卖,囤积居奇,把持行市,这是众多商人获取利润的主要方法。因此,商人特别需要注意各种物产的季节、产地、价格、品质、年成丰歉等信息。为此,商书时时告诫人们,经商不是简单的买卖,必须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顺应天时地利,审时度势,胆大心细,勤访多问。同时,商海风云,诡谲多变。“货有盛衰,价无常例”,稍有不慎,经营不当,便会倾家荡产,血本无归。因此,商书特别强调对经商者基本素质的重视,强调要掌握市场信息和变化规律,审时度势,灵活经营。在这方面,万历间《三台万用正宗》中的《客商规鉴论》和王秉元的《生意世事初阶》颇具代表性。

《三台万用正宗·商旅门·客商规鉴论》是现存明代最早的一篇有关商业经营规范的篇章,其基本内容是关于客商应有的姿态、作为商人必须具备的商品知识及思想准备,它非常概括地论述了经商的基本原则与要求,规范了经商的行为准则,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商人入门的必读文。它从出门亦始所需注意之安全、结伴搭伙之事项,到经商途中的投宿问店,及至必备的经商专业知识,均有涉及。其中对商人的职业道德尤为强调,即商人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戒骄戒奢,勤俭朴素;商业经营要合乎规范,诚实不欺人,特别强调不能见利忘义。后来几乎所有商书有关商业经营内容和商人的道德要求都由此而延伸、衍生、释绎出来。《客商规鉴论》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商业在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后,开始进入了一个自身要求必须规范化的新阶段,表明明清商人日趋成熟,其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培养新生商贾。

《生意世事初阶》作为培养“坐贾”的专业商书,同样强调对经营人员在人品、能力等基本素质方面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客商规鉴论》和《生意世事初阶》做为较具代表性的商业书,它们特别强调从业者要善于察言观色,处理好各方面的人事关系。换言之,商书认为当时客商的主要困难不仅仅是路艰程远,更主要的还是人事关系,并将此视为经商成败与否的关键。由此可以看出,在当时商人眼中,诸种纷繁复杂的人事关系的处理,远胜于经营过程的技术管理,并成为经商获利的关键,这确是中国封建社会商业活动中值得探讨的一种社会现象。

①①此书系抄本,署名为句曲(按句曲为江苏句容县的古称)王秉元开初氏纂集,沙城西麓主人汪淏增订。从书中汪淏序中得知,它是汪淏依据王秉元之书重加增删润色而成,而王秉元之成书时间,当在乾隆五十一年以前。详见罗仑、范金民《清抄本<生意世事初阶>述略》,文载《文献》,1990年第2期。此后,在王秉元此稿本的基础上,又有《贸易须知》(上海图书馆藏光绪五年刊本),该本题有嘉庆十四年王秉元序,道光24年杭州项名达续刊;光绪五年蠡城言慎金在王、项两刊本基础上,“不揣鄙陋,重加厘订”,再刊。内容多与《生意世事初阶》相似。还经清代山西商人在“《生意世事初阶》基础上增删而成的更适合山西人使用”的(炳记)《贸易须知》,主要内容也与之类同,见张正明《晋商兴衰史》第335页,附录二。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民国十一年,上海宏大善书局石印《生意经络》(不分卷)(上海图书馆藏本),封面为“王秉元著”,卷内又名《贸易指南》(不分卷),“句曲王秉元著”。较之《生意世事初阶》,所论学徒规矩相同之处甚多,只是内容更加丰富,增加了“如何辨识洋钿”、“鸦片之危害”等内容。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参会论文

五、思想遗产与商人意识形态

严格地说,商书应以商业经营为主要内容,应含商业经营思想、体制、职业道德、方法、知识等方面的内容。但是,仔细翻阅明清时期的各类商书,我们又会发现,这些商书内容非常庞杂,凡是与商业有关联者均采撷其中,还包容旅游、交通、气象、养生、卜验、交际应酬、安全、文化娱乐等,成为应用性很强的商业百科全书。这也说明,当时商业思想还没有完全成为一种独立的思想意识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在某种程度上,人们仍然是按传统的经验亦或感觉行事。此外,在名目繁多的日用类书中,有关经商知识的内容分布则显得颇不平均。如《商旅门》,其在明代仅见于《三台万用正宗》一个版本;发展至清代版本中,则不论是前期的三十卷版本或后期的二十卷版本,均未设有专门的商旅门,亦不见于其它类目中刊载相关内容。可见商业门类在民间日用类书并非普遍的内容,这说明商业活动在明清时期虽较以往来得活泼热络,商人地位亦较以往提高许多,然商业活动涉及许多专业知识的配合,非一般的叙述或说明能交代清楚。真正欲从事商业活动者仍应透过专门的商业书,经由一定的训练过程,由学徒而正式行走江湖。这种情况直到清末才有改观。

此外,商业书的最大特色是将视点著重在经营、致富的方法上,提出了对经商能力和品德的要求,认为这是经商致富之法,但对于商人应如何使用财富,尤其是如何利用已取得的财富进行“二次创业”,如扩大经营规模、投资扩大再生产等,则很少触及。“总之,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企图建立超越伦理观的经商之道和积极地为商人在买卖中获得利益提供理论的动机,这就必然使他们的著作在对现实生活中的商人提出要求时,局限于单纯的品德和个人的机智方面”,而缺少经营管理的技术角度的分析与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明清商书中所体现的“商人意识形态”的理论意义还是比较有限的。

日本学者泰萨·莫里斯—铃木指出,经济思想的产生与社会背景的密切相关,“在不同国家和历史的不同阶段,各种不同形式的经济思想一再被创造出来。然而它们所具有的相对的重要性是受地域的和暂时的经济环境的影响的”。同时,“新经济观念的范围在某种程度上受产生这些思想观念的知识遗产的限制”,还受经济理论家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的影响③②

①。从这个角度言之,也就不难理解明清时期商人思想意识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窘境了。

在思想观念上,尽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有所变化,更趋于入世和务实,直接推动了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潮,并间接影响到明清商人的商业行为和伦理,出现了“工商皆本”、“士好言利”的社会思想及至“弃儒从商”的社会现象,但“士农工商”仍作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明清时期综合性、系统性地反映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客观要求的思想还不多见,不仅当时思想界主流对商品经济发展的认识相对来讲是滞后的,即便已有的一些比较开明的经济思想(如工商皆本、奢能致富、敢于言利等)也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或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传统“士农工商”意识形态的思维定式,成为商人们观念更新的最 ①④吴蕙芳《万宝全书:明清时期的民间生活实录》,第218—219页。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2001年7月 ②寺田隆信《山西商人》第六章,第298页。张正明等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出版 ③泰萨·莫里斯—铃木《日本经济思想史》,第3—4页,商务印书馆,2000年11月

④ 对此,笔者另有专文《明清商品经济思想的总体评述》予以分析。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参会论文

终桎梏。这便是明清时期商人们所面临的“知识遗产”的限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们无法超越这一限制。

此外,就经济环境与政策环境而言,在中国封建社会,政府较早地开始能充分地运用经济与市场手段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封建官府的干预控制与抑商政策(主要是抑制民间商人的发展),加之浓厚的伦理道德规范与轻商观念,是明清商人所无法逾越的传统制度的“结构性制约”。仔细探讨明清时期所出现的各种重商思想,其主要内容大多为商贾的“末业”地位鸣不平,其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也莫过于于“工商皆本”,在士商观方面并没有大的突破。在官方宣扬的社会准则方面,商人和农工的平等地位尚不可得,而和高踞于四民之“长”的士相比就更有天壤之别了。在这种氛围里,商贾尽管腰缠万贯,也始终无法获得政治地位上的认同。而轻商传统的严重后果之一,便是“历史上少有独立之商务经营与成就之记录,凡有一麟半爪之出现,均不免于附丽于政治问题之中。是以中国史上本有之工商家英杰贤士,其能为人所知者,却少而又少。„„商人经验、成就与贡献,商业经营、规制与方法,既无学术记录流传,一切多留存于心摹口授之间,在中国史上自亦难有商学一门之出现。”

这一特点在明清商书中表现的尤其明显。明清商人们自己编纂的、最能体现商人“意识形态”的商书,最主要的是将经商视为一种正常的谋生之略,而缺少对自身职业社会功能、社会意义的深刻认知,更少有汪道昆“良贾何负闳儒”之自豪感叹。其表现出的诸多商人意识,并未超越同时期的文人传记文集、商人墓志铭等所体现的商人“自足”世界,笔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还要保守一些。

“知识遗产”的不同,社会制度的制约,经济环境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明清商人意识形态发展境遇的先天不足。鸦片战争后,随着大量外国资本的强行进入,中国的传统工业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知识分子也广泛醒悟,并发出了“商战”的应对口号。但据王尔敏先生研究,直至19世纪后期,在他所统计的提出“商战”口号的二十五人中,大多数为受传统教育之知识分子,并且多为科甲出身。纯为商人者,仅有郑观应、鄢廷辉2人。商人群体思想意识上的局限性,最终限制了商人们在经济转折时期的创业意识。因此,中国“近代商人精神”——世界市场观念、竞争精神、赢利与投资意识、科学管理观念、公平观念等等,只能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进入而移植进来,并伴随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峙、抗争和渗透融合而逐渐发展。这一点,从最能反映明清商人意识形态的商书中已窥见端倪。

作者:张海英,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工作单位:上海市 复旦大学历史系,邮政编码:200433; E—mail: haiying6563@sohu.com ③

① ①②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第20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8月 王尔敏前引书,第221页。③马敏前引书,第23页。

下载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宪法的特点与作用

    中国宪法的特点与作用2002年12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我国现行宪法实施20周 年的大会上指出:“20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宪法是一部符合国情的 好宪法,是一部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好......

    电大《社会变迁与转型》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 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温州市市长曾说:......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论文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变迁 ——基于郭兴华老师的讲课内容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存在的实体背景发生了变化,价值观演变空前活跃,需要建构新的价值观体系来协调新的社会生活。厘清......

    追问“顽固”的中国小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书报告

    追问“顽固”的中国小农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书报告当学者被迫以事实和信念去迎合一个权威的教义的需要时,科学便被出卖了。 ——布·马林诺夫斯基一、概要......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特点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特点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文化热”以及90年代社会史研究随之复苏以来,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与文化转型的持续研究和探讨就始终是国内......

    2009年度十大案例——中国宪法

    2009十大宪法事例 一、 成都自焚抗拆案件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义务 事件回放: 2009年4月,成都市金牛区城管执法局依法对胡昌明违法建设实施过一次拆除,胡......

    2007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

    2007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发布暨学术研讨会” 于2007 年12月29日下午 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徐建国际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

    中国宪法试题A卷

    法学各专业 中国宪法试题A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法律应该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有关系;和寒、热、温的气候有关系„”请问,这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柏拉图B 亚里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