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导论(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20:3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宪法导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宪法导论》。

第一篇:中国宪法导论

中国宪法导论

第一章 宪法理论——什么是宪法

一、什么是宪法理论

宪法理论是关于“宪法是什么”的各种观点、学说、思潮等的总称。这些观点由基本概念、范畴、逻辑推理等要素构成有机联系整体。具有如下特征:

1、本质性:是从所有宪法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是对所有宪法现象根本共性的回答。

2、制约性: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制约宪法文本的内容,决定着国家一系列政治制度的确立,也决定着宪法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落实。

3、主观性:不同学者因其立场、时代及不同国家对其回答并不一定完全相同。

具体观点:调整国家与公民关系的规则总和。

二、从词源考察宪法含义

1、中国古代宪法:指一般法律,作动词或名词用,与一般法律没有差别。在中国古代指称法律的词还有:刑、律、典等。

2、西方古代宪法:其含义是发展变化的。古希腊时期指的是有关城邦组织和权限的法律;古罗马时期指的是皇帝颁布的诏书、谕旨、敕令等;中世纪时期它是用来表示教会和封建主特权以及它们与国家关系的法律。

对比表明:二者都指法律,但在西方古代,宪法所指称的法律在内容或效力上与其它法律有差别。现代宪法一词的含义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演变过来的。我国宪法一词含义是在清末才发生变化。

三、宪法特征:与其它法律对比了解什么是宪法

1、法律属性不同——根本大法

内容不同:宪法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其它法律规定内容的前提和基础。而其它法律则规定的是非根本制度。

法律效力不同:宪法是其它法律的立法依据;其它法律不得违反其规则和基本精神;宪法是所有主体行为最终或最高的行为准则。万法之法。

实践中“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关系。宪法是如何体现其“法律之法律”?“物权法”违宪之争。

制定与修改程序更严格。宪法第64条规定.2、阶级性不同:统治阶级根本意志利益集中反映。

宪法产生:阶级斗争的结果和总结

宪法内容: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反映内部根本一致的利益;反映所有领域的利益。

宪法发展: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是其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其它法律是否有阶级性,与宪法阶级性相比较有何不同? 讨论:我国宪法发展变化频繁的原因是什么?

3、功能作用:人权、政权、经济、文化方面都有其特殊性

宪法作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宪法对其它社会现象所产生的影响。宪法作用是其价值的体现,需要具备三个条件:自身完善、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切实实施。对人权的保障作用。保障人权是宪法的终极目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宪法又被称为“人权法”。由于宪法是规范国家与公民关系的法律,因此,宪法对人权的保障是通过对国家行为的设定实现的。我国人权观念缺乏事例。“以人为本”口号意义。宪法运行以一定人权观念为基础,同时又促进人权观念在全社会的传播。对政权的巩固作用。宪法确认权力的合宪性、规范权力的运行方式实现对政权的巩固。被称为“政治法”。

对经济的保障作用。确认生产资料所有制、规定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对法制、文化的保障作用。宪法能维护法制的统一、促进法制的健全完善;宪法是文化发展的标志、它能促进文化的健康发展。

四、宪法之间进行对比:宪法分类

宪法分类是根据宪法是否具有某一种属性在宪法之间进行的区分。主要分类如下:

1、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以是否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为标准进行的分类。

2、柔性宪法和刚性宪法。以是否有更严格于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为标准。

3、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以制定宪法机关的性质不同为标准。

4、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以宪法的阶级本质不同为标准。

5、观念宪法、现实宪法、成文宪法。以宪法存在方式为标准。概念、相互关系、意义(包括方法论)—对宪法秩序影响。各种宪法的含义、特征及相互比较体现出的优劣。

五、宪法结构

宪法结构就是构成宪法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之分。宪法内部结构是构成宪法的若干内在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宪法外部结构是指宪法与其他要素在组成更大社会系统中的相互关系。

(一)宪法内部结构:宪法规范、宪法原则、宪法指导思想

宪法内部结构是指构成宪法的若干内在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宪法规范、宪法原则、宪法指导思想构成宪法内部结构,它们分别调整不同层次的社会关系。

宪法规范:调整的是具体社会关系; 宪法原则:调整的是某一类社会关系; 宪法指导思想:调整的是所有社会关系。

1、宪法规范

宪法规范是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具体来说,包括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与人权保障的各种法律规范(规则)。

宪法规范、社会关系、宪法关系三者比较。与其它法律规范有共同点:行为模式、思想范畴、国家强制力后盾

宪法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特点: 一是涉及面非常广泛,但均属于原则性、宏观性层面问题,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关系(领域)都有相应规定,在总纲、公民权利义务及国家机构职权等方面都有体现;

二是宪法关系的一方必然是国家或者是代表国家行使公权力的组织(国家机关)。这些社会关系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国家机关与国家机关之间关系;国家与国内各民族、团体、企业、事业和其它社会组织的关系。

宪法规范本身的特点:最高性,指法律效力;广泛性,指宪法规范涵盖了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各个方面;原则性,指宪法规范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仅是确定基本方向而没有具体规定;概括性,指语言表达抽象;适应性,指与变通法律相比较,能在较长时间内承受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无具体惩罚性。

2、宪法原则

宪法原则是指通过宪法规范体现的宪法内容的基本标准、基本准则或者基本界限。它影响或制约着立宪、修宪、释宪、施宪。宪法原则的多少受社会关系种类制约。社会关系可分为四种类型,即,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相应四种原则,如下 主权在民原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主权含义、特征。中西方表达方式及实现方式的差异。

(人权原则、法治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公有制原则。确立重要地位、对此明确具体规定。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原则。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不同。

宪法至上原则。法律制度及法律体系核心。立法主体、法律位阶关系。

主权是指一个国家独立地处理国家内外事务,不受他国干预或者限制的最高权力,主权的主体是国家。近代意义上的主权概念是由16世纪法国法学家和政治学家让.布丹在《论共和国六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主权是一个国家中进行的指挥的-----绝对的和永恒的权力。主权归属于谁所有的?不同时代解释不同。让·布丹认为,主权归属于君主,而君主又必须按照上帝和自然法实行统治,否则就是暴君制。

英国霍布斯认为,国家主权归属于君主,但君主主权来源于人民;之所以要坚持君主主权,是为了集权需要。按照霍布斯的观点,人民主权应当表现为君主主权。洛克则坚决反对君主主权,主张人民主权应当表现为议会主权。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较系统地论述了人民主权观点。主权是公意的表现,而人民的公意是至高无上的。

3、宪法指导思想

宪法指导思想是指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特定时代精神在宪法中反映。它是宪法灵魂。宪法原则、宪法规范都受宪法指导思想的制约,都是宪法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我国它与执政党的基本路线密切联系,体现我国宪法的特殊性,也是理解我国宪法发展变化重要因素。

我国宪法指导思想的发展变化。1954宪法:“三大改造”。1975宪法:“两个坚持”。

1978宪法:“中心工作转移、一个坚持”。1982宪法:“四项基本原则”、“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宪法外部结构(宪法渊源):宪法典、宪法性文件、宪法惯例

宪法外部结构是指宪法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有些通过宪法典表现、有些通过宪法性法律文件表现、有些是通过宪法惯例表现等。因此,外部结构有: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权威学者理论、国际条约)宪法典——指全面集中规定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的法律文件。

形式结构;篇、章、节、条、款、项等组成。内容结构:序言、正文两部分组成。序言内容、意义。

正文内容:总纲、公民权利义务、国家机构、国家标志、宪法修改和保障。宪法典与宪法修正案的关系。

宪法性法律——一般是指宪法规范存在其中,但形式又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及严格制定和修改程序的法律文件。宪法性法律的特征:由立法机关制定;内容是部分根本问题;效力低于宪法,与普通法律相同。

宪法惯例——指在国家长期政治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涉及国家根本问题、调整相应基本社会关系、并为公民普遍承认的、有一定约束力的习惯和传统。

宪法惯例的形成、及其原因。英美国家宪法惯例。美国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中国宪法惯例的具体体现。”两会”、“执政党垄断修宪权”

英国宪法惯例:内阁失去议会信任应辞职 •议会取得最高权力以后,为使议会通过的法律和决议能为内阁在实际中给予惯彻执行,实现议会立法与内阁施政的一致,就需要由被议会信任者来组织内阁,实行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为此,安妮女王(1702——1714),总是选择任命议会众议院信任者担任内阁大臣,而议会众议院所信任大臣,又都是议会众议院多数党一派,这样便形成了内阁由议会众议院多数党组成的宪法惯例。

•1742年,长期以来一直控制着议会众议院多数的辉格党发生内讧,辉格党议员中不少议员对内阁首相罗伯特沃波尔的执政方针不满。在野党借此提出要求罗伯特沃波尔首相及内阁集体辞职的议案。在执政党及在野党前后夹击下,罗伯特沃波尔首相无继续领导内阁的回天之力,被迫辞职,于是创立了内阁施政方针若得不到众议院支持和信任,内阁全体成员应集体辞职的宪法惯例。

英国宪法惯例:内阁可提请国王解散议会 •1742年形成的议会对内阁的不信任,可以迫使内阁集体辞职下台的宪法惯例,使议会与内阁关系中,议会占上风,42年后,即1784年,又形成了内阁首相可提请国王下令解散议会

众议院的宪法惯例,实现了议会与内阁之间相互制约和平衡。

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是英国政府执行北美政策失败的一个重大标志,引起英国统治集团内部舆论哗然,内阁首相成为众矢之敌。1783年内,首相更迭不断,一年之内更换了三届内阁首相,1783年12月年仅24岁的小威廉·皮特聘任内阁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但次年,议会众议院对小威廉·皮特首相又提出不信任的议案,要求首相下台。在这种情况下,小威廉·皮特首相要求英王乔治三世提前解散未到期的议会众议院,重新选举议会众议院。面对一方面议会要求内阁集体辞职,另一方面内阁又要求解散议会众议院的对峙局面,乔治三世对在此之前发生的频繁更换内阁颇为不满,为了使内阁相对稳定,乔治三世将支持的态度投给内阁,批准了小威廉·皮特首相要求解散议会众议院的要求,下令将未到期的议会众议院予以解散。在随后进行的新一届议会众议院选举中,小威廉·皮特领导的托利党获得议会众议院多数席位,这样,新选出的议会众议院,投票支持小威廉·皮特首相继续执政。从此,创下了议会众议院若不支持内阁时,内阁可提请英王解散议会众议院,重新选举新一届议会众议院,然后由新选出的议会众议院,决定原内阁去留的宪法惯例。

•讨论:为什么英国能形成这样的宪法惯例(原因)?有哪些条件或因素促使其产生?

英国宪法性法律与惯例:1679年《人身保护法》;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1911年《议会法》,1949年对该法进行了修改;1918年《国民参政法》,1928年进行修改,1948年进行修改,名称是《人民代表法》1969年对此进行了修改;1931年《威斯敏斯特条例》。

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

一、宪法历史发展的三种形态 宪法历史发展指的是作为观念、制度及文本三种形式存在的宪法发展。实践中这三者产生、发展、变化的时间、模式并不完全相同。

二、世界范围内宪法产生的原因

宪法之所以最早在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产生,是因为这些国家具备宪法产生的三个条件: 第一,社会经济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在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第二,思想文化条件:启蒙思想家思想的传播并得到社会成员广泛认同. 第三,政治条件:资产阶级革命的暴发及资产阶级取得胜利夺取政权.

三、早期立宪国家宪法产生的特点

1、英国宪法:是近代宪法的先驱,世界范围内最早产生宪法的国家.英国国会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为标志,表明英国确立了先进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政体.英国宪法特征:第一,不彻底性,保留封建制度外壳;第二,不成文宪法.没有统一宪法典,宪法是由不同年代制定的法律文件和法院判案,习惯等组成.2、美国宪法:是世界范围内最早成文宪法,1787年制定,1789年生效.1776年美国第二届大陆会通过了著名的<<独立宣言>>,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至今有27条宪法修正案。

3、法国宪法:是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1789年7月爆发资产阶级革命,8月国民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权宣言>>,明确宣告了主权在民天赋人权权力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资产阶级民主法治原则.1791年通过了第一部宪法,把人权宣言置于宪法之首,构成了宪法有机组成部分。

4、英国宪法性文件: 1679年人身保护法 1689年权利法案 1701年王位继承法 1911年议会法

1918年国民参政法 1928年国民参政法 1931年威斯敏斯特条例 1948年人民代表法 1949年议会法 1969年人民代表法

四、宪法发展的阶段

1、从宪法产生至今,近现代意义宪法经历了300年余年历史,大致可以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限分为两个时期,即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2、近代宪法:确立了主权在民原则;强调公民权利,具有自由主义色彩;国家权力受限制,国家的作用主要被限制在政治生活领域,宪法具有政治法的特色;从形式上看,成文宪法被普遍采用;亚洲国家也出现了宪法,如日本,但近代宪法基本上是西方的一种政治现象,局限于西方文化圈范围内.现代宪法:以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和1918年苏俄宪法为标志.通过对私有财产权的限制,近代宪法中的自由主义精神受到限制,社会公共福利受到重视;议会权力受到一定限制,行政权力扩大的趋势得到认同;宪法赋予国家广泛干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权力,所谓管得越少的政府就是越好的政府的观念已趋于过时。1918年苏俄宪法的出现标志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是一种新型现代宪法.3、宪法发展趋势:国家权力方面,中央权力增强,行政权力扩大,宪法对经济文化方面规定增多;公民权利方面,公民权利范围扩大,保障增强;宪法监督,特别是专门监督成为一种趋势;国际化趋势增强;宪法形式上发展:渊源多样化,修改频繁

•讨论:近代宪法与现代宪法为什么在内容上呈现出这些差异?

五、旧中国宪法产生及发展

(一)旧中国宪法产生的背景。不同于西方宪法产生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是内外交困下迫不得已的选择。虽然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不占统治地位,相反,列强的入侵,国家、民族面临灭亡局面,洋务运动及甲午战争的失败,使统治者意识到不能仅仅学习西方的先进武器,还必须学习他们的先进制度。另外,国内激烈的社会矛盾,如各地不断的武装起义、暴动,也迫使统治者意识到,必须改变其统治方式才能维持其统治。旧中国立宪正是在这样背景产生,当然维新人士的斗争也有重要作用。但旧中国宪法产生目的是为了救国、实现民族独立,而不是保障个人自由,因此,带有工具性,而且至今如此,这与我国商品经济的不发达、个人自由主义观念没有得到充分发育有关。

(二)不同政治派别立宪活动。旧中国立宪活动非常频繁,根据这些宪法的政治主张及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可将这些宪法区分为三大类:清朝政府、北洋政府及国民党制定的宪法、孙中山领导制定的宪法和共产党在根据地制定的宪法。

1、清末立宪:1908年9月《钦定宪法大纲》,确定9年筹措预备立宪。1911年11月3日《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虚君共和、责任内阁制。

2、北洋政府立宪:1914年5月1日《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之前还有1913年10月31日《天坛宪草》(总统制、内阁制之争)。曹锟1923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宪法》(又称《贿选宪法》)形式责任内阁制实为总统制。1924年11月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1925年12月通过了《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3、国民党立宪:1931年5月,国民党召开“国民会议”,6月颁布了《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6年5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公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史称《五五宪草》。1946年11月15日,非法召开“国民大会”,于12月25日,通过《中华民国宪法》。1947年1月1日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

4、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公布。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确立了责任内阁政治体制.5、根据地宪法:1931年11月江西瑞金召开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4年1月又进行了修改),1941年10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正式通过《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确立了”三三制原则”,共产党、党外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共产党、其它抗日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通过《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如何评价孙中山的建国方略

1923年1月29日,孙中山于《申报》50周年纪念专刊上发表“中国革命史”一文,称:“余之革命方略,规定革命进行之时期为三:第一为军政时期,第二为训政时期,第三为宪政时期。”1924年4月孙文正式将军政、训政、宪政三段论纳入他的《建国大纲》。1924年国民党“一大”之后,孙先生又一再指出:“余之从事革命,建主义为标的,定方略为历程。所谓主义,即三民主义;所谓方略,便是军政、训政和宪政。”

从此以军政为切入点,以宪政为理想,以训政为现状和手段的中国政治发展三段式在中国深入朝野之心,至今挥之不去。

讨论:三步走的设想是否具有科学性? 宪政发展的制约条件

1、政治力量的实力及斗争技巧、价值观。任何政治团体包括国家统治阶层内部,在特定时期都存在三种政治力量,即左、中、右;或激进、温和、保守。这是自然形成的,三种力量实力并不完全相等,国家采取何种决策依赖于哪种力量占优势。这些政治力量如何使自己政治主张成为国家意志,成为优势力量,又依赖于自己的斗争技巧以及政治实践中参与者认同什么样的规则(价值观),是丛林法则还是公开平等竞争,就影响着国家宪政特征。如何才能形成好的规则或价值观?实力均衡

2、宪政文化的培育与发展:公众政治参与;

缺乏社会普遍接受的游戏规则;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核心是社会成员宽容、同情以及矛盾冲突的文明解决。推荐参考书——《原则与妥协》 该书精神: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种利益群体之间相互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六、新中国宪法产生及发展

1、《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法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普选的全国人大召开以前,由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2、1954年宪法:第一届人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9月20日通过了《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内容上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体现了过渡时期的特点.3、1975年宪法:左倾错误指导思想下制定的。把“以阶级斗争为纲”作为指导思想。4、1978年宪法:是对1975年宪法的修改,但仍然保留了1975年宪法的痕迹,如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等。1979年7月1日,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对该宪法的第一次修改:县及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由间接选举改为直接选举产生;将地方各级革委会改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人民检察院上下级监督关系改为领导关系;1980年9月10日,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对该宪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删除了公民权利中“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5、1982年宪法: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与前几部宪法相比特点: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确认国家根本任务,倡导经济体制改革;国家机构调协合理,如,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职(立法)权、增设专门委员会、恢复国家主席建制、增设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恢复乡政权、实行领导限任制;重视文化制度和精神文明建设;保障公民权利突出,如权利条款增加及位置的调整;强调宪法的最高地位。现行宪法四次修改(考试重点)

1988年修改:2条,允许私营经济合法存在;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1993年修改:9条,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改革开放载入宪法;将“高度文明、高度民主”改为“富强、民主、文明”;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将“国营”改为“国有”;将“农村人民公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将“县级人大任期三年”改为“五年”。

1999年修改:6条,增加“邓小平理论”、“依法治国”“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对“个体、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将“反革命的活动”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2004年修改:14条,总纲方面:增加:三个代表、政治文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土地的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对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建立保障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机构方面:增加特别行政人大代表、将戒严改为“紧急状态”、“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地方各级人大任期每届五年”(乡人大每届修改为五年);国家象征方面:增加国歌。

我国宪法修改的启示

1、宪法修改内容方面,主要集中在经济政策,这些说明我国宪法规定了大量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

2、宪法的频繁修改,说明社会关系的不稳定,表明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宪法修改过于频繁损害宪法权威性;宪法权威性来源于持续的遵守与实施,养成守法习惯,而“朝令夕改”使社会成员无所适从。为什么修改如此频繁?

3、宪法修改时机,说明宪法与执政党方针有密切联系。每次修改都是在执政党召开“党代会”之后。宪法成为确认执政党重大方针政策的工具。

4、缺少对公民权利、国家机构及宪法实施等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修改)。

说明宪法在我国目前还停留在“政治宣言”阶段,还不是法律。

宪法为什么还不是完整意义的法律?

解决办法:树立宪法“法”观念,不是宣言,应规范准确;去除宪法中不应有的内容;关注公

民权利、国家机构及宪法实施;改革修宪程序;

将宪法融入个人生活、日常生活。

宪法:一种生活方式——宽容、妥协、谈判、多元化

第二篇:中国政治思想史导论

导论

56学时,3。5学分

教学重点:讲清三个问题:

1、什么是中国政治思想?

2、为什么要学习?

3、怎样学习?

一、什么是中国政治法律思想

中国政治思想是于中国历史上政治思想、法律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是法律和政治与行政学专业本科必修课程。

(一)什么是政治

1、政治是以权力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政治主要是国家权力现象。

政治、国家、政府经常被当作同义词使用,他们的很多定义都是交叉的,但是详细分析,应有所区别。:

社会-政治-国家-政府

社会,包括所有人的关系和团体。

政治,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独特权力领域。

国家是把政治的动力组织起来并使之形式化的机构。国家包括既有权力和义务的公民、制度和权限、原则和权力,它是结构化的关系网络。政治的国家还烦。只要有国家,就有政治;但是相反了有政治不一定有国家,如我们可以说国际政治,但没有超国家的国家。教会、公司工会可以谈论政治,但不是国家。

国家包含另一个更狭窄的概念--政府。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政府,政府是握有官方职权的人代表国家行使权力。国家还是那个国家,政府可能变化。政府还包含了国家另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区分。

2、政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实层面的,一是理想层面的。

(1)从现实层面来说,政治属于国家领域,包括权力的起源、分配、运作的过程。政治的第一原则是“强权”

列宁指出:政治就是参与国事,指导国家,确定国家活动方式,任务和内容。政治就是个阶级之间的斗争。

政治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原始社会后期,随着阶级矛盾、社会冲突的激化,从社会关系中异化出来的一个特殊领域--国家。列宁指出: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在原始社会后期,社会陷入“一切人与一切人之间的战争”状态,为了保证生命安全的目的,出现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暴力机关,以限制暴力使用的范围。

但国家的暴力与黑社会暴力的不同之处,在于国家的暴力使用是征得人类同意的,是同意的暴力,这种同意的暴力就是“权力”,权力是合法的暴力。权力的目的在于保障社会秩序,也就是说权力是一种手段。但在现实的国家权力运作过程中,往往出现权力滥用的现象,权力异化为目的,成为国家的核心。这就出现了权力的合法性问题、正当性问题。正当运用权力就是权威。

国家

目的: 安全--秩序--正义

I

I

I

政府的手段:暴力--权力--权威

三种类型的国家:强权国家(保证安全)、合法国家、道德共同体(黑格尔)

权力:同意的暴力。

权威:正当的权力。

(2)从理想层面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说过“政治应当追求最高的善。”孔子也说:政者,正也。柏拉图:哲学家统治的理想国。孔子是大同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之道。政治的最高理想是社会正义(社会公道)

在理想性上,政治与哲学、道德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政治哲学、社会模式、政治伦理。

在现实性上,政治与经济制度和阶级性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就是两个阶级之间的根本利益的冲突、斗争。

(二)什么是法律:

1、强权意志说。博丹认为,主权创造法律,一切人(不论任何信仰)都必须服从于法律,但国家主权本身不受任何法律约束。博丹给法律的定义是:法律是主权者意志的体现。后来由霍布斯系统地发挥了这个概念。

2、强权秩序说。凯尔森形式法学认为:法是一种强制秩序的特种社会技术。法是一个手段(means),而不是一个目的。法是人的行为的一种秩序。一种秩序是许多规则的一个体系。法律问题,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是社会技术问题,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法是一种强制秩序。强制是法律的一个要素。

3、正义秩序说。法律是一种正义秩序。主权在民,社会契约。法律是以国家权力为保障的强制规范。

因此,是法律是政治的组成部分。

(三)什么是政治思想

1、学者定义:

(1)政治思想就是研究国家和政府的学说。前苏联学者莫基切夫《政治学说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政治学说史作为一门科学,要阐述政治思想的发生和发展所固有的规律性,证明政治思想的历史是国家和法的学说的有规律的的积累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在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思想派别斗争中进行的。”徐大同《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第一是上个和劫机和政治集团的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组织以及各界及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观点和理论体系;各种不同政治思想流派之间的斗争、沿边和更新的具体历史过程;各种不同政治思想对现实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政治思想最主要的就是各个阶级对待国家政权的态度和主张,即关于国家的产生、性质和作用,以及如何维持国家政权的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对待国家政权的太和主张,归纳为三个如何“及关于如何认识国家,如何组织国家,如何管理国家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美国193年,麦克尔韦恩《西方政治思想的成长》,政治学说史是为了说明“我为关于国家和政府的思想的发展”。

(2)政治思想史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学说。20世纪70年代,索尔森修订萨拜因《政治学说史》,“政治学说就是人类为了有意识的去理解和解决了集体生活和及其组织的种种难题而作的尝试。”王沪宁《从“理想国”到“代议制政府”》断言“西方政治思维种经久不散的主题框架”是“人与社会”。西方政治研究主题就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人是什么?人类和组成社会、社会是什么?社会如何府绸和如何活动?社会的管理与控制怎样进行?权力是什么?如何统治?为什么服从?怎样统治最好?如此等等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三论:(1)人论,包括人的本性、人的异化以及人的社会发展研究;(2)社会论,包括社会(国家)的起源、本质、活动内容与表现形态的研究;(3)政治理想论,包括政治生活的原则、政治理想的形态以期实现政治理想的途径。

政治学说的主题有两类:一是强调国家问题,二是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2、中国政治学说史研究的内容:

(1)关于政治哲学问题。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浑然一体。各种学派和人物认识区别最明显的标志是彻底化的程度。如下陷问题,都可以尚未政治哲学:天人关系,人性论,中庸,中和思想,势不两立说,物极必反说,理、必、数、道等必然性理论,历史观,圣贤观等等。不虞政治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其中一些问题是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许多思想家把这些问题与政治理论、政策较拢在一起。例如,孟子的仁政理论理论就是以人行本善说为基础。荀子的理智主张是针对人性和而来的。法家主张人性好利,在政治上实行利用、利诱四等政策,超脱利害之民是不治之民,应该加以铲除。先秦诸子和汉代思想家对全的看法也不相同,有的认为是神,有的认为是自然,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以天制约的人事。由此出发,法自然的政治思想在许多派别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在法是滥觞由各自不同的主张。有的主张天人合一,有的主张天人相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政治哲学问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2)关于社会模式理论(又称为理想国理论)。社会模式理论是关于社会总体结构与相互关系的理论或者是一,它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政治思想始终具有特殊意义。孔子的“有道”之事的模式,老子关于“小国寡民”的设想,庄子的“至德之世”、“乌何有之乡”,孟子道王道世界,荀子的王制社会,杨朱牧羊式的田园生活,明代泰州学派的平等社会,都属于理想国范围内的课题。

(3)治国的方略和政策。国家合法与这么方略和政策有密切关系,当两者有区别。

(4)伦理道德问题。在学科划分上,伦理道德是一个独立领域。但在中国政治思想上,有些派别把伦理道德政治化。

(5)关于政治实施理论以及政治权术理论。

(四)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特点

1、源于原始氏族公社的伦理主义,政治伦理化。

2、王道主义与专制主义。

3、民本主义

(五)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特点

关于我国法律传统主要有哪些,学者们虽然见仁见智,但基本看法还是比较一致的。张晋藩先生所概括的12个基本方面,可以作为中国法律传统比较有代表性的总结。在法律制度方面,主要有“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立法等差、良贱有别的立法指导思想,“诸法合体、民刑不分”、刑律为主的法规体系,漠视权利、详订义务的法律内容以及与此配套的各项制度;在法律意识方面,认为法律的渊源在皇帝,皇帝口含天宪,皇权至上,法自君出,法律的作用在于治民、治吏等等。(参见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现代转型》,1、天人合一,综合治理。

2、工具主义的“驭民工具论”。在中国历史上,连以最重视法律而著名的法家学派,也都把法律刑罚当成君主治国安邦、驾驭臣民的利器、私器。《管子·任法篇》就说:“有生法者,有守法者,有法法者。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法者庶民也。”也就是说,法律是君主的意志的体现,由官吏去实施。对于老百姓而言,法律只不过是许许多多应该无条件遵守、服从的规则,根本没有任何选择和置喙的余地。

人们把法律看成是镇压老百姓的工具,而“法即刑”这一思想是促成这种观念形成与加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当时的人们对法律产生了一种畏惧感,厌恶它,排斥它。每当遇到纠纷与冲突时,古代百姓也不愿意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从社会整体上来说,“无讼”便成了一种最佳的社会状态,而且,“无讼即德”。这样的一种观念使广大老百姓不愿或不敢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进而导致中国古代社会权利意识的普遍淡薄。

3、“德主刑辅”。

在中国古代社会,儒家的法律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法律思想是在'德主刑辅','明刑弼教'和'出礼入刑'等原则下实行儒法合流的。”①这种法律思想强调道德教化作用为主,法律强制为辅,主张“礼治”、“德治”、“人治”,从而轻视了法律的作用。正是受这种法律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处于一种专制的状态。

按照传统法律的观念,法律是君主依据“天理”来制定的,作为臣民只能是无条件地遵循。任何违背既定秩序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和违法的,都应同时受道德谴责和国家刑罚的双重惩罚。这种传统观念大大限制了人们对法律的认识,使人们把法律与刑法完全等同,把法律与官府等同,认为“违法”就是犯罪,就要坐牢。而民商事等私法的广泛调节功能却被长期忽视,官府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凌驾于法律之上,法治的真实功能被扭曲,法治的意含被曲解。现代法治精神要求的是一种“全面的法律统治”。如何提升全民的现代法律意识,正确理解和发挥法律的全面功能,将是我们在新世纪面临的重要法律任务。

法律文化

4、“重义轻利”

义与利,何为重?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虽然有不少的门派主张“重利轻义”,如法家,但毕竟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家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儒家对此问题的主张是“重义轻利”,对后世影响深远。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经济极为落后,以农为本成了社会成员生存的必要条件。儒派人物和古代统治者认识到这一社会环境后,推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商业部门和商人阶层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打击。商人阶层“追利”的思想受到唾弃,由此,“轻利”的价值观逐渐形成。如前所述,儒家“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又促成了“重义” 价值观的形成。这样,“重义轻利”就成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一部分。

5、注重调解、调处,强调息讼、和息纷争。“和谐”是中国社会的悠久而珍贵的思想传统和价值追求,包含了我们祖先关于社会和人生的高超智慧,对传统社会司法诉讼、解决纷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直接提出“无讼”的理想,就是主张每个人都应该尽量克制自己的欲望,大家相互忍让、体谅,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去过自己应该过的生活,就不会发生争讼;即使有了争讼,也可以相互妥协,和睦相处。在漫长的传统社会里,“无讼”被士大夫阶层视为一种终极的理想和目标,逐渐设计和形成了一套关于“贱讼”、“息讼”、调解和调处的特殊制度。这些制度的消极面在于过于强调“息讼”而忽视了当事人的权利和利益,但对缓和社会矛盾、降低社会成本、消除滥讼现象、达成社会的整体和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是一套以“天道”观念和阴阳学说为哲学基础、以儒家学派的主流思想为理论根据、以农业生产方式和血缘家庭家族为社会土壤、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完整而圆熟的法律传统和法律体制。

(六)中国政治法律思想的发展线索

1、孕育期。原始社会后期到夏商周。(5千年前-前771年)

2、产生期。春秋战国时期(前770-221)诸子百家

3、第一期发展。秦两汉(前221-220)秦教训、两汉经学

4、偏离期。魏晋南北朝(220-618)玄学与佛学

5、回归道统时期。隋唐9618-960)

6、第三期:宋元明清

7、近代化时期

8、现代化时期。

二、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政治思想

1、继承传统政治智慧,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前提和路径。

2、文化价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怎样学

1、政治学理论与中国思想史研究结合。

2、历史与逻辑统一。

3、以人为线索,综合分析与专题研究结合。

4、学知识与学做人结合。

5、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辩证扬弃,把握整体。

导论思考题:

1、谈谈你对政治的理解。

2、谈谈中国政治思想的特点、文化模式、文化体系、历史线索

第三篇:中国政治制度导论

中国政治制度导论

1.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发展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949-1956制度建设时期,1957-1977年制度的曲折与衰退时期,1978年以来的制度的恢复与发展时期。

2.这时期的基本政治特征:在政治上,确立了中共领导核心的政治制度。

2在经济上,确立了基于公有产权之上的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3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形成了国家对社会的全面的控制和个人对国家的全面依附关系

4在意识形态上,共产主义理想是整合社会道德的主导政治思想,很多人为其奉献自己的一切。

3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特征:

1在党政方面,强调党政分开

2中央和地方关系层面: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监督

3经济走向方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

4国家与社会关系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的紧张与冲突转变为相对缓和与和谐。5意识形态方面:朝更加理性和合理化的方向推进。

4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规范是由宪法和党章共同决定,它们规定了中国政治的基本性质与制度框架。

5宪法和党章这种关系对中国的实质具有何种影响:

1中国政治过程中:党的政策和执政理念通过合法程序先写入党章,后写入宪法。且党在修宪活动中的作用是关键性的。

2时间顺序上:党章修改在先,修宪在后

3从实践和逻辑上看,出于政策稳定或扩大和补充党执政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的需要。4法理上看,宪法大于党章

5从制度上、法制上保证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原则进一步落实

6政治逻辑上,对实行一党执政的国家来说,宪政实践面临现在或潜在的制度障碍或理念障碍。P32

6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性质和原则:1人民主权原则 2依法治国 3四项基本原则4民主集中制 5公民权利和义务原则

7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实现形式,是为实现社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而建构的各种具体政治形式、制度和运行机制总和。

8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实际上是在总体上考察和描述我国作为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表现形式的政治体制。实质上适当的领导体制。

9党的一元化领导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体现为党委制(管理)和党组制(领导)、党管干部制、归口管理制度、党委领导下的集体负责制以及有关案件的党内审批制度。

10核心决策机关:总书记。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书记处四位一体。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议,并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总书记职权:召集和主持会议。11最核心的运作方式是归口管理下集体负责制。

12外事口的最高决策权和管理权绝对掌握在中共中央手中。

13革命党和执政党区别:革命党:就是以某一个阶级为基础、以一定的信念为指导、以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政党。执政党:通过制度性选举或者暴力革命而执掌一国政权的政党,可能是一个政党·,也有可能是一个政治联盟。区别:

1)任务目标不同2运用方式不同3组织方式不同4阶级基础不同5与国家政权关系不同 14党与群体性团体关系:群体性团体在国家政治过程中承担着利益表达与综合、政策执行

和社会监督等职能,成为党联系特定社会群体的桥梁和纽带。

15共产党领导下得多党合作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 允许一个以上的合法政党存在,允许其参政议政。

第二 其他的合法政党以某种形式与共产党联合,在中国则是民主协商制度。

16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途径有以民主协商会和座谈会所体现出来的会议制度,其中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

17人大制度的性质:人大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2人大制度是我国基本制度,法理上有全权性3人大制度在法理上有至上性。4人大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

18选举的意义:第一选举是直接参与了政治权力分配,使公民获得了是政治权力最大的合法性 第二 选举不一定是最优秀的政治家,但不会选出最平庸的人。第三选举是公民政治学习的过程。

19我国选举四项原则:1普遍性原则2平等性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4无记名投票原则

20选举单位是采用间接选举的方法,产生人民代表的单位。选区是指县以下按照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和居住状况划分的选举区域,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县以下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区域划分。

21选举制度改革:1代表候选人提名问题 2关于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人口数比例。3关于差额选举 4关于候选人的宣传介绍。

22全国人大的职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立法和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利

2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3对国家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4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权

23主席团是全国人大会议的领导机构,在程序和实质上决定了全国人大的内容。而主席团程序上和实质上的决定权表现以下方面:

(自我概括)1主席团具有对国家机关议案审议权和表决权

2决定国家人选时,主席团有提名权确立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3在询问、质询时,对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时,主席团有权决定有关部门用书面答复还是口头答复。

4决定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时的提议

24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是为了协助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特定职权而设置的工作机关。工作特点:经常性、专门性

25专门委员会 由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和委员若干人组成。它的组成人员由全国人大主席团从代表中提名,大会通过。

26实现党的政治领导需要做到:

1在观念上,党应该把人大看作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全党上下应该从遵守宪法的高度和依法治国的高度正确对待人大的职权和人大的行为。

2在组织机构中,人大应该是党最重要的活动场所,改变党直接指挥政府党政不分的权力机构。

3在决策方式上,党应该采用议案的形式是自己的意志和建议在人大通过,使党的决策变为国家意志和法律

4在组织制度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委员会制。

27我们把中国政府设置的议行合一原则归为以下:

1无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建构还是立法与执法运动,都需要共产党在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领导,共产党在宪法和法律允许范围内活动。

2人大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的权力直接来源与人大大会。3人大代表来自党和国家的各部门。参与法律制定和贯彻执行法律。

28政治领导体制:包括首长负责制和首长负责制下的分管领导制度和领导小组制度。

29党中央有两个基本考虑:一是社会政治稳定 二是经济上通过市场经济提高效率进而实现社会产出和税收产出最大化。最大限度保护、实现社会公平的利益,力图打成各种利益一致。政府最大限度保护、实现全社会的利益,力图达到各种利益一致。是基于任何一个政党或政府都必须是全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如果全社会的利益得不到实现,政治统治会被动摇。30行政机构在解释政策和法律,起到了立法部门的作用。正是由于执行国家权力过程中的复杂性,所以行政机关形成了特殊机构的特别利益即部门利益和利益中的个人利益。31行政地位。服上治下。

32中国县组织与乡镇组织的关系:1县对乡镇领导的核心机制是县委对全县工作的政治领导和组织人事领导。2根据《地方组织法》,县长由县人大大会直接选举产生。3县政府与乡镇政府有直接的隶属关系。4县政府的各部门与乡镇政府之间的关系,有条条关系和双重领导条块关系和块块关系。185页

33中国政治体制结构特征:第一 一级政府中的部门和机构与上下相互对口的部门和机构组成专业性条条,条条中的部门和机构以本级政府领导为主,受上级对口部门和机构工作指导为辅。第二一级行政部门或机构是上级政府或机构的派出机关,人事、财务和业务归本系统的上级部门和机构主管,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协管。第三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管理权直接归上级政府甚至中央有关部门。

34这种条块结构导致权威的分散化,易使不同的部门和个人抵制政策的贯彻和执行,造成行政效能低下,并导致行政腐败。

35由于在经济改革中各级地方政府已经成为一个利益主体,而不单单是公共行政的管理者,因而为了自己本地区的利益,地方政府的一些行为阻挠了统一的市场经济的形成,同时其制度创新的行为又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36中央与地方还有进一步调整和改革,以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合理化与法治化。要实现中央的关系的合理化,必须做到科学化和民主化,要实现中央的关系的合理化,科学化和民主化,必须实现法治化。

37党内联席会议制度、执法检查监督制度,协管干部制度。(看熟)

38法院组织的弊端:1我国法院的管理区域与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的管理区域完全重合,过于依附地方和部门,造成出于保护主义而对人民法院正常活动的干扰。39审判委员会积极之处与缺陷之处:

积极:1审判委员会能集体发挥智慧,弥补法官不足2审判委员会通过研讨案件,可以更好理解立法精神,弥补法律上的不足,适用于法律,3审判委员会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分组对抗各方面压力,以保障法官依法办案。

缺陷:1审判委员会决定个案的处理时,客观上造成了审判分离的结果,违背了司法活动的基本原理 2审判委员会决定个案的处理时,使当事人丧失了参与、申辩和申请回避等诉讼权利,违反了公开原则3审判委员会委员在各自从事的专业不同而对其讨论决定的案件质量造成隐患。

40我国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是双重领导体制,在业务上,我国上下级检察机关之间是领导关系,下级检察机关在业务上必须服从上级检察机关的指挥,所以有集中性的特征。41当代军事制度核心原则:它以绝对坚持中共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2我国形成了一套从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到执政党自身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和社会

监督的系统性制度。

43评价行政型审计监督制问题(分析)

关于专项基金的管理使用问题。

关于国有骨干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问题

关于金融系统

关于国务院行政管理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

44国家与社会的一体化的结果和评价

1强大了政府动员能力

2社会成员高度依赖行政功能单位

3社会自治和组织能力差,依赖单位资源

4社会缺乏中间阶层作用,社会秩序依赖政府控制的力度

5社会生活被高度政治化和行政化。

6身份制度使得社会流动困难严重

7缺乏自上而下的沟通机制

它的目的加强了政府的动员组织能力,解决了最迫切两大问题:即结束自晚清以来的全面社会危机和实现工业化。但由于社会的政治化和行政化,使得等级关系弥漫社会每个角落。且此模式使不同社会群体利益分配格局变化,导致社会阶层不满乃至反抗。在个人动力不足制度下,引发民生的危机,为了国家和党的前途。必须执政党改革(自我概括)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一.填空(本题除第一小题顺序确定外,其他各题顺序与试卷不一致)

1.(答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天人合一”作为一个明确的命题,是由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最先提出来的。

3.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不确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代表着儒家思想在汉代的新发展。

4.先秦儒家的三位著名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5.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是春秋战国,统一时代是秦汉。

6.道教的开创时期:东汉。

7.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8.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9.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孟子提出的。

10.“为天地立命,为生民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张载提出的。

11.《抱朴子》的作者是葛洪。

12.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

13.道教在宋元时期分化为正一派和全真派两个宗派。

14.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号是:汉字。

二.简答题

1.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对“孝”的理解。

随着年令的增长、对人生的感悟的加深及养育儿女的艰辛,我对孝字有了更深的理解。百善孝为先,但什么是孝?不同的人,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家教,不同的文化理念对此会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给父母吃好、喝好、住好、多给钱、去世买一块好墓地等就是孝顺了。我在年轻的时候,也有同样的观点。近几年来,我的观点有所改变。给父母吃好、住好、给钱等等仅是孝顺的一个方面。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所以孝不孝,与贫富无关。我理解的孝顺应该是这样的:除了让父母吃好、喝好等之外,对父母说话语气一定要温和、千万不能顶撞父母。顺者为孝,尽量顺从父母的意愿行事,哪怕是父母的观点和做法有失公允,但也要放平语气说话,或者保持沉默、耐心倾听。父母哪里不舒服,帮着揉一揉、捶一锤,尽管这样做解决不了多大的问题,但父母的心是暖的。且记一定常回家看看,条件好的,可以买些礼物,条件不好的可不买,父母是不会怪罪的。一定要和父母沟通,可以说一些父母感兴趣的话题,多叙叙旧,多说说儿孙们的好事,即报喜不报忧。让父母开心,愉快。正如有那首歌《常回家看看》,我真佩服词作者,它道出了父母的心里话。

正是因为对孝有了更深的理解,所以现在对我已78岁的父亲,基本上能按着以上说的去做。尽管父亲定居在福州,路途遥远,且我在上班,但我还是每年尽量争取能见上父亲一面,或是在北京的弟弟家,或是在我家。特别是今年陪父亲半个月的旅游,表现极好,特乖、特听话。呵呵!即使有时和父亲观点不一致,也是尽力陪着笑脸保持沉默,尽力倾听,哄得父亲极开心,他说明年还要和我一起旅游,明知可能性不是很大,主要是他年事已高,但我还是满口答应了。

不知我对孝的理解正确与否,但希望所有看我博客的人,尽快行动起来吧,孝不能等呀,不能等长大了、懂事了、经济条件好了再去孝顺老人,为此留下终生遣憾、一辈子生活在自责当中。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我国的圣哲先

贤对孝的论述有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称为孝文化。《孝经》曰:仲尼居,曾子侍。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儿童。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时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我想几乎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父母有感恩之心。感恩父母的生养之恩,感恩父母的谆谆教导;感恩父母的百般呵护。每个人都不想“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现在在读大学的我,已经二十岁的我,还是一个消费者的我,父母还在外面没日没夜的为我奔波忙碌,不免觉得很伤感。我觉得能引以为豪的是我每周没很准时给父母打一通电话,聊聊我身边的的人和事,谈谈他们的工作生活。自从高三是的时候养成了这个习惯后,一直都在坚持,现在如果每周没打,反而觉得不自在。父母也从来也没有说这样浪费钱,我想他们觉得能够和子女无阻的交流也是一种幸福,他们每天辛勤的工作不久是为了自己的子女能够过得好吗。

孝,这种情感是无法用多么精美的文字来褒奖的。它就是那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我把孝视做儿女们对父母亲的爱所做出的回报行动。它可以是两代人之间没有隔膜,能心心相印。我认为儿女们对父母的孝心是父母对儿女的关爱的回报。如:常替父母亲做些家务、帮他们捶捶背、送他们一些小礼物……让他们知道我们长大了、懂事了。让他们明白自己所付出的那份爱已有回报了。毕竟我们从小到大所做的每一件事父母都没少操心过。成绩好时,父母便会提醒我别太骄傲;成绩坏时,父母就会鼓励我们别气馁。这一切难道不表示我们付出的孝心亦是有价值的吗?

2.为什么要加强传统文化修养?打算是什么?

自 20 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利益,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危机和隐患: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精神生活的追求则被忽视和淡漠。在中国,人文精神危机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弘扬人文精神,寻觅失落的精神家园已成为当代教育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课题。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其向社会输送的人才应当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的人才。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认为,懂得工程而缺少人文修养只能算半个人,他反对“半个人的世界”,强调教育要“理工与人文结合”。中国优秀文化的精髓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概括起来主要是“究天人之际”的探索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经世济民”的责任精神,“和而不同”的和合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宝贵财富。[1]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目标指向,培养大学生最终成为有独立、成熟、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古代官德修养主要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公畏慎勤、清俭和节、仁爱宽恕、平明志友、谦正忍敬、直智实达、淡静藏谨、温恭让学。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礼义道德的民族,很早就确立了修身正己立德为人之大本的思想。两千多年来,修身正己立德一直是中国人做人处事为官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要孝。孝是一切道德心、感恩心、善心的源头。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塑造其道德人格的起点。在孔子、孟子看来,人的本性就有善良之心,孝悌之心。如今,我国对公民的“孝悌”,不仅作为道德来提倡,而且已经立法,在婚姻法中对赡养父母、扶养子女等,都

有明确规定。讲究孝悌,属于家庭范畴,没有孝悌,就没有家庭和睦,就丧失社会和谐的基础。任何人先要有孝悌之心,特别是孝敬父母,才可能会关爱所有的人;

二、要廉。廉的基本含义就是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对于为官者是否清廉,不能只“听其言信其行”,而应做到“听其言观其行”。明昌坤说:“世情宜淡,立志贵刚。刚则欲不能出,淡则欲念不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寡情少欲是清廉为官的前提。

三、要学。学即学习。我们现在提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领导干部,“仕而优则学”,要当个好官,就要不断学习。孔子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关于学习,孔子还有很多的思想言论,他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学习还要与思考相结合,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惘然,空思考不学习就是空想。孔子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对今天的人来说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立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为先。在德才关系问题上,德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这一思想完全被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担任领导职务、基层一线、窗口部门等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的公务员,更应该对古代官德进行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并最终落实到实践工作中去。

3.你认为我们学校需要提倡什么样的文化?可采取哪些措施?

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学校,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主流文化,才能面向未来,才能造就现代化的人才呢。

一位哲人说过,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那么,教育又会为学生们的未来铸就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未来呢?

学校承载传承文明的重任,学校文化建设也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好事,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一个学校文化建设在育人上的重要作用。

哈佛大学“让校规看守一切”,体现着规则至上的法制精神。海尔集团制定出若干规则,久之也形成了海尔的企业文化。所以也就有了外人一旦进入海尔,便会自觉地遵守其规则,这是文化感染的结果,这就是一种文化导向。

我想,主流文化应该是一种先进的文化,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学校文化建设就应该营造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师生融在其中,既是文化的传承者、感染者,又是文化的创造者。学校文化也需创新

学校文化可以通过某种形式,某种载体,某种表达方式呈现出来,特别是新的形势下,在变革的背景当中,学校要积极主动的创作新的文化,营造好的氛围,构建好的教育体系,最终达到学校的自主特色内涵,甚至可持续性的发展。

陈如平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在学校实践中呈现比较多的就是学校文化的积淀。其次就是理念,学校文化的传承中有一脉相承的过程,从老校到新的学校,从集权式的学校到分校,可以观察到这个学校文化的传承,尽管在传承的不同时期,表现的形式有差异,但是内在的核心的灵魂可以看出是一脉相承的。再次,是学校文化的复制,因为文化之间也有共性,从老的学校和其他的学校引进外来的文化来改造自己的学校文化等等。最后,就是学校文化的创新,学校可以通过特殊的方式,把文化积淀的过程,打造学校的特色,夯实基础,来多增添和加强学校文化的底蕴。

为此,应该推进、促进学校的新文化建设,倡导学校新文化运动,来提高学校文化建设水平,创新学校文化。

明确使命提炼学校理念

“学校文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差异,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理念真正体现和反映文

化当中最核心的部分。”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理念要放在首位进行梳理,一所学校没有理念办学,整体水平就不高,档次和品位就更无法匹配。有了理念,要确定一个主题对文化进一步丰富、挖掘,主题文化要反映学生在学校当中或者在整个教育当中的行为动作状态,要按系列、类别、时间的设计反映成果。这样引起对学校整体的设计,围绕主题活动、主题文化区、围绕文化等对校园文化内涵的全方位解读。

学校文化建设,应该渗透和融入到学校各方面,特别是学校团队文化的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文化的建设,以课程改进、课程体系建设的文化建设,同时这些课程这些团队,在课程里面呈现出的课堂的建设,还体现整个学校的管理建设,学校怎么样与校外合作等等一些文化问题。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

考试形式: 开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考题题型及要求:

1.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2.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3.案例题(1题,30分)4.拓展题(2选1, 30分)

复习重点:

无为

乐 仁

兼爱 名士

外儒内法

意境

中庸

君子 和

恭敬

禅 市民文化

洋务运动

“五四” 西学东渐

《中国文化导论》资料

一、单选题(按第一个字的拼音字母排列)

A

1、安史之乱造成的文化南移,其结果是(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

B

2、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史记》)。

C

3、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是(.消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命题,所体现的思想是(人本思想)。

5、从汉代起,历代统治者的统治术可概括为(外儒内法)。

6、创造出诗、书、画三位一体的抒情模式,将之融汇出完整的艺术整体是在(.宋元时期)。

7、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南方亚文化圈)。

8、从本源上讲,炼丹的思想属于(神仙家)。

9、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蜕变时代)。

10、创立了拜上帝教并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人物是(洪秀全)。

D

11、《大学》和《中庸》所提出的掌握知识的步骤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12、道家应对社会纷争提出“无为”,其中的“为”指的是(人的作为)。

13、“德”的内涵在古代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德”成为美德的代称是在(宋代)。

14、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

15、第一个在吸取诸子学说精华的基础上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董仲舒)。

16、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

F

17、佛教传入中国,最初是流传于社会上层,佛教开始深入下层是在(东汉末年)。

18、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两汉之际)。

19、翻译《天演论》,介绍进化论思想的人物是(严复)。

20、凤在皇室和民间有着广泛的引申意义和象征意义,从文化原型上进行溯源,凤是(凤是南方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

G

21、根据著名学者苏秉琦的研究,起源时期的中华文化可以划分为(六大区系)。

22、根据考古材料,中华大地出现活跃的先民的身影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

23、关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下面认识最为准确的是(不生事扰民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状况)。

24、“观风”的意思是指(收集各地民歌,并从中找出民怨)。

25、关于我国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H

26、华夏民族共同的图腾是(龙)。

27、“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产生于(百家争鸣)。

28、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的是(林逋)。

J

29、君王若顺天而行,修德政,则天降祥瑞以示庇佑;若君王违背上天之意,则天降灾异以示警,甚至使之败亡,授命于新王朝。这一说法即(王权天授)

30、酒文化在殷代已相当发达,还出现了以制造酒器出名的氏族,如(长勺氏)。

3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2、将情界定为与人的本性相冲突的后天的欲望,从而使“情”与“欲”合而为一的是(宋儒)。

K

33、孔子释仁为(爱人)。

34、孔子认为最上等的是“生而知之者”,最下等的则是(困而不学)。

35、开禅宗作翻案文章的先例的人物是(慧能)。

L

36、礼向“内圣”方面发展,由外在行为规范入于人“心”中,出现于(宋学兴起之时)。

37、临终前写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的人物是(文天祥)。

38、礼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提出重建礼教最早始于(孔子)。

39、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秦)。40、龙凤相配,最主要的就是象征着(.阴阳和合)。

M

41、墨家用以规范行为的是(天下公利)。

42、名士文化不断演变,名士从置身山林一变而为设馆授徒、主持讲坛、批评朝政,是在(宋元)。

43、明代市民文学的主体象征——小说,发源于(宋元话本)。

Q 2

44、琴在古代中国之所以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根本性的原因是(自古以来,乐教即被视为至神至妙的统治术,而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45、秦王朝的统治术主要采取的是(法家思想)。

46、清朝后期,为了维护业已衰化的封建肌体,清王朝对外采取的政策是(.闭关锁国)。

47、清政府废除八股取士而改试策论,是在(1901年)。

48、清朝综合处理边疆事务的机构是(理藩院)。

R

49、儒家的“仁学”之所以既能为统治者所接受也能获得普通百姓的认同的原因是“仁学”建立在切近人伦的亲情之上()。

50、儒佛道三家思想第一次碰撞的产物是(魏晋玄学)。

51、儒家从一开始为中国知识分子选定的人生的最佳道路是(学而优则仕)。

S

52、四大发明出现之后,在中国并未获得改进,但在欧洲及日本朝鲜却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这一现象说明了(伦理化的认识方式对科学精神的扼杀和制约)。

53、“恕”的本意是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54、宋代理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是(.理)。

55、“四艺”之中,居首的是(琴)。

56、宋代催生出新的私学教育,其基地称为(书院)。

57、市民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取代士人文化成为一种显态文化是在(明代)。

58、“山有山神,河有河伯,海有海神有龙王,灶有灶王爷”,仙文化中的这一情况体现了(巫史文化的特色)。

59、《四库全书》的编纂是在清代的(乾隆年间)。

60、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剑文化中灵异色彩不断增加,但剑文化内涵始终象征着(正义、正气)

T 61、提出“天人感应”理论的是(.董仲舒)。

62、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科举制的实施)。63、唐代书法中,“狂草”的代表人物是怀素和(张旭)。64、唐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科举制)。

65、唐代的古文运动作为一种文学运动,其主要目的是(排斥、打击六朝以来兴起的骈俪文风)。66、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长安)。

67、唐文化以高势能文化的姿态向四周输出、辐射,影响了周边的国家。其中,曾派出遣唐使达18次之多的国家是(日本)。

68、《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清廷借修书以毁书)。

69、体现经世致用精神的著作《明夷待访录》,其作者是(黄宗羲)。

70、唐传奇及宋元话本里的侠文化表述,所体现出的社会文化心理是(下层人的心理安慰)。71、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唱)。

72、统一的清王朝实施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中央在民族事务上的管理。这有利于中央对一些地区的统治,这些地区包括蒙古、新疆、西南少数民族及(西藏)。73、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郑观应)。

W 74、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左氏传)。75、魏晋人艺术表现出来最大的特点是(气韵生动)。

76、魏晋时期,谈玄者多为士族名士,他们谈玄的特点是(注重哲理上的思辨的探究)。77、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导致的结果是(伦理的法制化)。

78、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唐代的“安史之乱”)。79、《物理小识》的作者是(方以智)。

X 80、希望社会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的思想家是(.老子)。81、先秦诸子百家中属于显学的是(墨家)。

82、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有(法、术、势)。83、西汉时,司马谈对战国诸子学说的短长作了较公允的评价,他将诸子概括为(.六家)。84、学术导向以恢复西周的宗法社会模式为旨归的学派是(儒家)。85、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政治上的大一统)。86、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是(民主与科学)。

87、西方传教士第一次直接进入中国是在(明代中期)。

88、下列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中,不仅有哲学上的沉思,还积极参与到探索改革社会途径、直言不讳议政的实践中去的人物是(.梁漱溟)。

Y 89、阴阳观念在传统文化中至为重要,《周易》一书认为天地万物的变化都体现于(六十四卦)。90、殷商时期的文化有浓重的神本色彩,承担神人交通重任的是(巫史)。

91、殷商时期的文化是神本文化,下列不是殷商时期文化特征的是(以蓍草占吉凶)。92、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更重意趣与心境)。93、元朝代表性文化的特点是(外露型)。

Z 94、在中国文化里,道本源于天,反映于个体就是(德)。95、主张节用、节葬、兼爱、非攻的学派是(墨家)。

96、战国时代,我国水利工程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李冰父子主持修筑了(都江堰)。97、诸子百家的学术渊源都是(六经)。

98、战国时期出现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即(《离骚》)。99、中国人所说的“柔能克刚、水滴石穿”,意在强调的是(阴胜于阳)。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在孔子看来,春秋时期之所以天下大乱,主要是因为(周代的礼教被破坏了)。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甚巨的四家是(儒、墨、道、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士这一阶层处于社会的(统治阶级底层)。在八卦中,象征阴阳、天地父母的是(乾、坤两卦)。

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兼爱)。在封建时代,“孝”的最重要的内容是(传宗接代)。

在“忠”、“信”、“诚”三者之间,“诚”更表现出(更注重主体性)。在传统儒家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中,“性”主要是指(天性)。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酒文化的高峰是(殷商时期)。109、110、111、112、113、114、115、中国艺术追求意境,从根本上讲,意境是指(是经过创作主体之“意”加工过的现实世界)。在隐逸文化中,所谓“大隐”是指(身在市朝却保持着隐退的情怀)。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志的书刊是(陈独秀的《新青年》)。

在崇实尚性的思想大潮影响下,清代学术思想表现出对宋代以来的性理之学的怀疑,在学术思

想中国是一个尚统的国家,孔子作《春秋》,内华夏而外诸夷,即以华夏族为主而以周边少数民族为在东西方文化中,对“爱”的理解,有一定的一致性,它们是(情感的专注)。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以方以智为代表的上呈现出(汉代朴学的倾向)。

辅,所表现出的“统”是(政治上的正统)。

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116、117、118、119、120、二、多选题(主张“万物皆因心生,没有主体,也就无所谓客体”的明代哲学家是(王阳明)。

自然山水在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天人合一的思最初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魏源)。

中国近代第一位学贯中西、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人是(章太炎)。

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下面所说正确的是(封建想)。

社会里清官是压迫者的心愿)。

按第一个字的拼音字母排列)

A 1.爱国的表现包括(天下为公;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终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和保护;保护祖国不受侵犯)。

C

2、春秋战国时期,士步入历史舞台时所担当的角色有(政治智囊;军事参谋;外交使节;思想精英)。

3、禅宗宗旨主要有两点,即(单刀直入;直指心源)。

4、从文化学的角度透视毛泽东思想,它有两个来源,即(进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传统文化)。

D

5、对待知(智),儒家和道家的看法有所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道家强调离形去智;.儒家强调格物致知)。

G

6、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的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列选项属于这一转变的表现的有(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从青铜器的制式和纹样看出)。

7、构成精致典雅的宋代文士世界的文化质态的有(ABCDE)。

K

8、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他的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

L

9、乐在传统社会的主要功用有(.娱乐工具;娱神功能;教化功能)。

10、“礼”在先秦时期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作为宗教的阶段;作为群体组成方式的阶段;作为个人内在和外在行为规范的阶段)。

M

11、明代时,面对西学的传入,知识分子的态度各有不同,其中,主张全面接受西学的人物有(徐光启;李之藻;王徵)。

12、明代后期市民文化日趋高涨,以下关于明代市民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社会风尚趋于导奢导淫;礼拜金钱之风日益强盛;市民文学唱主角)。

N

13、能代表魏晋人的审美追求的有(.顾恺之的绘画;陆机的赋;陶渊明的诗歌;王羲之的书法)。

Q

14、秦汉文化个性乃是浑厚宏阔,其建筑文化的代表包括(秦陵;万里长城;阿房宫)。

15、清初对君主专制提出批判,对封建君权提出质疑的思想家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S

16、属于战国时期的优秀文化成果的是(《左传》;《孙子兵法》;《离骚》)。

17、宋代理学家强调个体道德修养必须经过由内圣达于外王的过程,他们一般将这个过程分为修身、齐家和(治国;平天下)。

18、属于出世哲学的是(道教;佛教)。

19、宋代理学的建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发展期的代表人物是(张载;.程颐;程颢)。

T 20、体现战国末期各家学说趋于融合之势的著作有(《吕氏春秋》;《易传》)。

W

21、魏晋时期的玄学乃是融合各家思想而成,这些思想包括(儒家;道家;佛教)。

Y

22、以下关于“仁”的表述,正确的有(仁是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仁讲的是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仁”到“礼”,是内在的情感外化为行为的规范)。

23、以下对“德”的认识,正确的有(先秦时期有美德和恶德之分;宋代时,“德”成为美德的代称;“三从四德”是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

24、以下对“义”的认识,正确的有(ABCDE)。

25、以下关于“阴阳”的表述,正确的有(在古代哲学体系中,阴阳被看作道的具体化;阴阳运用于天地时,乾为阳阴为坤;柔能克刚,水滴石穿,强调的是阴胜于阳的一面;阴阳动静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6、以下关于酒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殷商时期,酒文化与原始宗教及政治统治有关;魏晋时阮籍长醉是借酒忘记现实及现实中的痛苦;宋人内敛的文化品格使宋代的酒文化趋向于中庸;微醺的状态是“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儒训在酒文化中的体现)。

27、以下作品属于明代市井小说的有(ABCDE)。

28、洋务运动是官商知识分子对西学入侵的理性应对,而贫民百姓对西学入侵的应对包括(太平天国运动;

29、以下著作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有(.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陈天华的《猛回头》)。

Z 30、在封建社会后期,复古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思潮,在明代诗坛上前后出现过两次复古思想,史称“前后七子”的复古诗文运动,其中后七子的领袖是(李攀龙;王世贞)。

二、案例题题库

(案例的第2小题,请莫全部抄书,要说自己的看法)

(一)苏轼喜爱画竹,有一次兴致来了随手用毛笔蘸了朱砂画竹,别有韵味。但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议,认为不真实。苏轼反问,惯常是墨笔画竹,难道竹子是墨色的吗?

(1)朱笔画竹或是墨笔画竹,反映出传统的艺术追求是怎样的?

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我国古代传统的艺术追求并不完全注重写实,即现实主义手法,而是更注重写意。所谓写意,有两层内涵:一是写物象之意,捕捉物象的精神,二是写胸中之意,借形象传达情感。如松、梅、竹、菊等所以在画中成为永恒的主题,是因为画家赋予它们以高洁、晚香、坚强等人的品质。

(2)这一艺术追求对我们欣赏艺术会带来怎样的启示?回答不少于150字。

欣赏艺术本是“见仁见智”的创造性活动。这一艺术追求会让我们感受到:由于欣赏主体的年龄、经历、修养与趣味各异,同样一件艺术品,获得的感受会不相同。人们可通过艺术来理解历史文化,也理解自身的意义。每个人都可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从自己的角度去欣赏。欣赏者把自己的经历、经历与作品表达的内涵相联系,进而认识、理解作品,这也就是“写意”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可参考教材P188—189)

(二)《列子》中记载了伯牙的故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结合案例作具体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伯牙弹奏高山流水之曲,体现出士人与琴乐怎样的关系?

见教材第181—182页。

要点:士人弹琴,更多的是表达内心的情感。琴,被作为天人沟通的一种方式。弹琴体现出来的是神与人沟通时的愉悦,是弹琴者主观情感与天地自然的交流,跳动的音符,变成 心灵的震撼,仿佛心灵和自然碰撞后的回音。士人弹奏,其意不在琴弦,也不在乐音,而是通过抚琴的动作,达到调节心性的目的。

(2)古代中国人认为音乐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在今天是否仍有意义?回答不少于150字。见教材第28—29页。

古代中国人认为音乐有哪些功能?

作用:神人沟通的工具;引导百姓向着统治中心靠拢的(教化)工具;娱乐工具。这些功能在今天是否仍有意义?(谈自己的看法)

(三).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秦汉之际一位侠士朱家。朱家藏匿、救活的豪杰数以百计,救助的普通人就更多了。朱家一心援助危难中的人,超过为自己办私事,以至于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每顿饭也只能吃一样菜。但对他救助过的人,朱家从不求回报,不夸耀自己的能耐,反而唯恐再见到对方。他曾经暗中使季布将军摆脱了被杀的厄运,待到季布将军地位尊贵之后,他却终身不肯与季布相见。当时,很多人都期望与朱家交朋友。结合案例作具体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从朱家身上可以看出“侠”的哪些特质? 见教材第263页。

捍卫正义,果断行动;重实践,敢作敢为;遵守诺言,不受其德。

(2)请谈谈“侠”的精神在当今社会是否还有积极作用?回答须不少于150字。见教材第264页,以及自己发挥。

(四).唐代传奇《莺莺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书生张生在普救寺遇见远方姨母的女儿崔莺莺,爱慕她的美貌,遂央求丫环红娘转达自己的心意。后二人通过红娘传递情诗,起初见面时莺莺希望二人“以礼自持,无及于乱”,后来终于几番私会。不久张生赴考,离别前莺莺心中已知这是诀别了,但并无太多怨恨之意。其后张生果然抛弃了莺莺,二人不复相见。张生与朋友说起这件事,认为自己做得很对。当时的人为此事感叹,但并不认为张生有错。

结合案例作具体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在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中,张生“始乱之终弃之”,但并不被当时人谴责,这是源于何种观念?

应该说,这主要源于古人对于“情”和“性”的看法。在传统文化背景中,男女之间的性关系只有合乎婚姻伦理才有足够的正当性。即使是不被容忍的苟合,只要最终归结为夫妻,也可以作“发乎情止乎礼”的变通处理。张生与莺莺的故事造成极大的歧义。辩护者声称,张生“始乱之,终弃之”,是对以前的过错的纠正。不满者则认为,莺莺不是妓女,其不幸结局的责任在张生,张生也就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负心汉”。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张生是否该受谴责,也不在于他与莺莺是否应该“终成眷属”。男女主角“始乱终弃”的情节模式实际上是根深蒂固的成规惯例。“始乱终弃”的情节模式是以男性意识为中心的,它表达男性对婚姻之外的或非婚姻意义上的异性的吸引与满足。(仅供参考)

(2)请谈谈你对“情”的看法。回答须不少于150字。

见教材第271-272页,以及自己发挥。

(五).记载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世说新语》有这样一则故事:管宁和华歆这对朋友一起在园子中锄地,发现地上有一块金子,管仲继续挥锄,视之于瓦石无异,华歆则是捡起金子,又扔掉。后来又有一次,两人同坐席上读书,门外有官员的仪仗喧哗而过,管宁照样读书,华歆则扔下书跑出去看。管宁于是把坐席割开,表示志趣不同,二人不再是朋友。结合案例作具体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后世多以雅俗来论管华之别,其判断依据是什么? 见教材第316-317页。

后人在论雅俗之别时,义礼态度成为一种重要的衡量指标:重义之士,即为雅士;重利之人,即是俗人。

(2)你对上述故事有何评价?回答须不少于150字。

①热衷名利追求的确是小人之举;②义和利,两者并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③只要获利正当,可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做官可服务百姓;有了财富积淀,才能有更大的义举④生存是基本需要,经济是基础。死守所谓“义”,而“贫困”,苦了自己,也起不到推进社会发展的作用。⑤.华歆读书不专是他的缺点,可是作为朋友的管宁没有帮助华歆改正,只是弃而远之.谁的朋友没有缺点?谁只能跟没有缺点的人交朋友?我们需要用宽大的心胸去容纳别人。与之相比,“管鲍之交”才是正确的交友方式.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牙,鲍叔牙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后来鲍叔牙服事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牙就向桓公保荐管仲。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个人认为,我们要学“管鲍之交”,不能学“管华之交”。

(仅供参考。)

(六).阮籍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的人物,他本来有济世之志,但身处魏晋交替之际,政治变故不断,名士少有能保全自身的。在这种情况下,阮籍尽力不参与世事,常常喝酒大醉。司马昭想为儿子司马炎求娶阮籍之女,但阮籍一醉六十日,最终司马昭没问成。当时的权臣钟会好几次打算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意图从他的回答中找到借口来治罪,但每次都因为阮籍喝醉酒没法回答而未能实现。

结合案例作具体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在阮籍的饮酒乃至醉酒的生平事迹中,酒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0分)

其饮酒是为了借酒浇愁,是为了使自己在“名士少有能保全自身者”的魏晋乱世,求得生存,所以,他尽力不参与世事,常常喝酒大醉。司马氏要与他借亲,他还是饮酒,可以说,他的饮酒是一种无奈的逃避,是那个沉默年代最为无奈的选择。

(2)有人认为酒是忘忧草,也有人认为酒会让人失去理性;南北方的饮酒习惯相差也很大。传统的酒文化多多少少也积淀于今天的社会生活习惯中。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酒文化或饮酒?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华民族的饮酒历史源远流长。古代先哲很早就强调饮酒不能过量并倡导饮酒有节。“唯酒无量,不及乱”,“不为酒困”,照各人的酒量、财力和劳作时间,适量饮酒,以不及于困乱为度,这是一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丘对“酒德”言简意赅又能身体力行的理性论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际交往的增多,酒作为交际的媒介和手段,在庆功祝捷、结婚祝寿、签字立约、团圆接风等比较隆重的场合往往能更好地调节情绪、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而酒作为人际交往的媒介在国家和地方的政治生活中也发挥了相当作用。人们在酒局社交中相互联系、互通信息、互相依存,形成酒桌上的熟人同盟,所以才有了一切情谊尽在 酒中、酒逢知己千杯少、谈事儿要酒局,没事儿更要酒局等这样一些耳熟能详的表达。但是也要科学饮酒,注意以下几点。

1、承认个人差异是健康饮酒的首要原则,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饮酒量最为重要。

2、最佳饮酒时机和良好身体状态是健康饮酒的先决条件。

3、注重营养膳食是健康饮酒的重要因素。

4、重视饮酒中的禁忌。饮酒后忌立即卧床、泡热水澡或游泳;饮酒忌逞强好胜、过猛过快;忌掺混饮酒;忌边饮酒边吸烟等。

酒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饮品,千百年来为我国人民所钟爱。但是科学饮酒与酒文化并不矛盾,我们要发扬酒文化,有要适度饮酒来有益我们的健康。

(七).汉代的韩安国曾在梁孝王处为官,后犯法被囚于山东蒙县的监狱。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意思是我还会复职的,希望你能待我客气一点。但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撒一泡尿浇灭它。” 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提拔他为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听闻后弃官逃跑。韩安国将田甲唤回,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 田甲叩头求饶,韩安国不咎既往,反而对他很友好。

结合案例作具体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恕”在古代有哪些含义?韩安国复官后对田甲的态度,体现了“恕”的何种含义?

见教材P172 在先秦儒学中,“恕”的解释是“推己及人”,即:用平等的心态对待自己和他人;汉代以后,“恕”的意思是“原谅”或“宽恕”,即:要有一颗宽厚仁慈的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韩安国复官后对田甲的态度,体现了“恕”的宽以待人的含义。

请谈谈“恕”在人际交往之中的作用。回答须不少于150字。可参考教材P173加自由发挥

①欣赏其个性的同时,面对他的缺点;

②宽恕不能没有原则,一概容忍,就成了“姑息”。

中国文化导论选择题

(1)单选题

1、西汉时,司马谈对战国诸子学说的短长作了较公允的评价,他将诸子概括为

(B)

A、三家

B、六家

C、十家

D、十二家

2、提出“

论的是

(C)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3、(D)“

A、孔子

B、韩非子

C、庄子

D、老子

4、礼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提出重建礼教最早始于

(D)

A、孔子

B、司马昭

C、朱熹

D、辜鸿铭

5、先秦文化终

统一,其

要的原

(C)

A、诸子学术逐渐消亡

B、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C、政治上的大一统

D、汉武帝独尊儒术

6、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

(B)

A、《论语》

B、《老子》

C、《庄子》

D、《周易》

7、佛教传入中国最早是在(B)

A、秦代

B、两汉之际

C、魏晋时期

D、唐代

8、从汉代起,历

者的统

P176

(A)

A、外儒内法

B、外法内儒

C、外儒内道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9、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质,下列选项中,对“和”的理解正确的是

(A)

A、“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

B、“和”也是不同,就是要求别人同已

C、“和”模棱两可一样,是消极的D、“和”不利于文化特质的保存

10、在传统儒家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中,“性”主要是指

P166

(C)

A、性欲

B、情感

C、天性

D、爱

11、天禅宗作翻案文章的先例的人物是

P178

(D)

A、达摩

B、弘忍

C、神秀

D、慧能

12、创造出诗、书、画三位一体的抒情模式,将之融汇成完整的艺术整体是在P187

(C)

A、魏晋时代感

B、唐代

C、宋元时期

D、明代

13、市民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取代士人文化成为一种显态文化是在P241

(C)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14、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

P244(B)

A、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全盘接受

B、以方以智为代表的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

C、以儒学为本兼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

D、只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

15、《四库全书》的编纂是在清代的(C)

P250

A、康熙年间

B、雍正年间

C、乾隆年间

D、嘉庆年间

16、将情界定为与人的本性相冲突的后天的欲望,从而使“情”与 “欲”合而为一的是 P271(C)

A、孔子

B、孟子

C、宋儒

D、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

17、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志的书刊是

P298

(D)

A、邹容的《革命军》

B、陈天华的《猛回头》

C、陈天华的《警世钟》

D、陈独秀的 《新青年》

18、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认为可取的科学的态度应该是

P305

(B)

A、像民族虚无主义者那样全面倒向西方

B、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对待现实和未来

C、像民粹主义者那样,死守着传统不放

D、学习西方但不脱传统底色,取狭隘的民族主义态度

19、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

P291最后一行(C)

A、魏源

B、冯桂芬

C、郑观应

D、孙中山

20、最初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

P291

(D)

A、曾国藩

B、张之洞

C、薛福成 D、魏源

21、殷商时期,中国社会最高的权威是

P3

(B)

A、君主

秘感

B、大贵族

C、法官

2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命题,所体现的思想是

(B)

A、神本思想

B、人本思想

C、君主至上思想

D、宗教思想

23、战国时期,我国水利工程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李冰父子主持修筑了

(D)

A、京杭大运河

B、灵渠

C、坎儿井

D、都江堰

24、《大学》和《中庸》所提出的掌握知识的步骤是

P34

(B)

A、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博学

B、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C、慎思、明辨、博学、审问、笃行

D、博学、明辨、笃行、审问、慎思

25、阴阳观念在传统文化中至为重要,《周易》一书认为天地万物的变化都体现于

P39

(C)

A、三爻

B、八卦

C、六十四卦

D、八十一卦

26、君王若顺天而行,修德政,则天降祥瑞以示庇佑;若君王违背上天之意,则天降灾异以示警,甚(B)至使之败

亡,授

朝。

法即

A、内圣外王

B、王权天授

C、民贵君轻

D、无为无不为

27、在封建时代,孝的最重要的内容是(A)

A、赡养老人

B、传宗接代

C、抚养子女

D、光宗耀祖

P87

28、酒文化在殷代已相当发达,还出现了以制造器出名的氏族,如

P98

(D)

A、卜氏

B、东郭氏

C、司马氏

D、长勺氏

29、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P130

(B)

A、太宗对道教的崇奉

B、科举制的实施

C、武则天的圆融三教

D、韩愈的排佛

30、唐文化以高势能文化的姿态向四周输出辐射,影响了周边的国家。其中,曾派出遣唐使达18次之多的国家是

P134

(B)

A、朝鲜

B、日本

C、越南

D、印度

31、历史上有茶仙之称的是

P193

(A)

A、唐代陆羽

B、北宋苏轼

C、南宋文天祥

D、明代冯梦龙

32、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

P234

(B)

A、更加浓墨重彩(宋代)

B、更重意趣与心境

C、更显富丽堂皇

D、以人物素描为主

33、清朝后期,为了维护业已衰化的封建肌体,清王朝对外采取的政策是

P255

(D)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全盘西化

C、对外开放

D、闭关锁国

34、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P268(B)

A、封建社会里清官是一种普遍现象

B、封建社会里清官是压迫都的心愿 C、对外开放

D、封建法制十分健全

35、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C)

A、在善地停止下来

B、停下来即是至善

C、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

D、到了至善之境就停止下来

二、多项选择题

1、属于战国

成果的是

(BCD)A、《史记》

B、《左传》

C、《孙子兵法》

D、《离骚》

E、《世说新语》

2、乐在传

会的主

P330

(ABC)

A、娱乐工具

B、娱神功能

C、教化功能

D、科举工具

E、医疗效用

3、魏晋时期的玄学乃是融合各家思想而成,这些思想包括

P80

(BC D)

A、阴阳家

B、儒家

C、道家

D、佛教

E、墨家

4、能代表魏晋

人的审

求的有

P82

(ABC)

A、顾恺之的绘画

B、陆机的赋

C、陶渊明的诗歌

D、王羲之的书法

E、婉约派的词

5、构成精致典雅的宋代文士世界的文化质态的有

P153

(ABCDE)

A、宋诗

B、宋词

C、宋文

D、宋画

E、理学

6、宋代理学的建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发展期的代表人物是

P144

(ACD)

A、张载

B、顾炎武

C、程颐

D、程颢

E、苏轼

7、元杂剧是市民文化的代表,这一戏剧形式发展的基础是(BC)

A、话本

B、院本

C、诸宫调

D、宋词

E、昆曲

8、以下关于侠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

P263-264

(ACDE)

A、就思想渊源来说,侠文化与墨家思想至为密切

B、就思想文化来说,侠文化与道家思想至为密切

C、侠文化将个体意志置于第一位,以尊重诺言为特色 D、侠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价值观念与儒学中的义结合起来

E、宋元话本里的侠文化表述,体现出普通百姓寄希望于大侠的社会文化心理。

9、近代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大量的报刊出版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华大地,其中由中国人所办的报纸包括

P290

(ABCD)

A、《万国公报》

B、《申报》

C、《澳门新闻纸》

D、《中外纪闻》

E、《广州周报》

10、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他的著作有

P295

(CDE)

A、《资政新篇》

B、《劝世良言》

C、《新学伪经考》

D、《孔子改制考》

E、《大同书》

P233

11、春秋战国时期,士步入历史舞台时所担当的角色有

P6

(ABCD)

A、政治智囊

B、军事参谋

C、外交使节

D、思想精英

E、军队头领

12、以下对“兼爱”思想的认识,正确的有

P37

(A CD)

A、“兼爱” 思想主张为天下人谋福利 B、墨家提倡学而优则仕

C、为了实现兼爱,墨家提倡亲身参加生产劳动

D、兼爱思想带有小农意识和手工业色彩

E、兼爱思想带有士大夫情结

13、属于出世哲学的是

P77

(AB)

A、道教

B、佛教

C、儒学

D、理学

E、法家

14、宋代理学的建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开创期的代表人物是

P143

(CD)

A、董仲舒

B、朱熹

C、周敦颐

D、邵雍

E、韩愈

15、以下元杂剧作品中,属于揭露社会现实的公案戏的有

P234

(CDE)

A、《西厢记》

B、《墙头马上》

C、《窦娥冤》

D、《鲁斋郎》

E、《陈州粜米》

16、明代时,面对西学的传入,知识分子的态度各有不同。其中,主张全面接受西学的人物有 P244

(ABC)

A、徐光启

B、李之藻

C、王徵

D、方以智 E、严复

17、剑文化原本跟侠文化的关系不大,但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某些趋势,即

P265

(AC)

A、与侠文化结合起来

B、与中庸文化结合起来

C、与道教结合起来 D、与仙文化结合起来

E、与占卜文化结合起来

18、以下对鹤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

P311

(BDE)

A、鹤被视为入世之物

B、鹤成为名士高情远致的 C、鹤与松结合,成为富贵的象征 D、鹤与松结合,成为长寿的象征

E、鹤在道教中,成为神仙的坐骑

下载中国宪法导论(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宪法导论(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文化史导论》书评

    《中国文化史导论》作者:钱穆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年: 1994-6-1内容简介:本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

    2009年度十大案例——中国宪法

    2009十大宪法事例 一、 成都自焚抗拆案件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义务 事件回放: 2009年4月,成都市金牛区城管执法局依法对胡昌明违法建设实施过一次拆除,胡......

    2007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

    2007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发布暨学术研讨会” 于2007 年12月29日下午 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徐建国际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

    中国宪法试题A卷

    法学各专业 中国宪法试题A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法律应该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有关系;和寒、热、温的气候有关系„”请问,这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柏拉图B 亚里士多......

    中国第一个宪法日

    2014年12月4日,13亿中国人迎来第一个“国家宪法日”。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现行宪法公布实施以来,每年的12月4日,全国各地都会开展法制宣传......

    2015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

    2015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 序号事例名称 1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宪法宣誓制度 2广东某校女生因高校教材“污名”同性恋起诉教育部及类似案件 3《浙江省宗教建筑规范》公开征求......

    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

    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年会综述  2012-08-03 14:09:58 来源:爱思想 2012年08月03日 【核心提示】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亟须宪法重......

    中国宪法体会 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习体会 宪法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本是组织、确立的意思。宪法是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根本制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母法,就像家里的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