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发展导论复习2013、6月5篇

时间:2019-05-12 20:4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社会发展导论复习2013、6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社会发展导论复习2013、6月》。

第一篇:中国社会发展导论复习2013、6月

《中国社会发展导论》课程

考试类型:开卷考

考试时间:2013年 7月 11 日上午10:20~12:10

考试题型: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20分

二、判断分析题(对的打“√”,错的打“×”,并作简要的分

析说明。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20分)人口分析、环境、差异 香港Q的由来及解决 双重国籍Q

五、论述题(2题中任选1题,共15分)

一国两制:基本国情、社会发展、人口政策、生态、和谐、影响意义作用

中国梦:定义、同意、过程、在背景下过程、作用、想法 P23問題思考﹕1,2,4,5,6

P43問題思考﹕1, 4,6

P73問題思考﹕1

P90問題思考﹕1—7(出選擇題、判斷、簡答題、材料分析題)

P107問題思考﹕1,3,5,6

P127問題思考﹕1—7(簡答題 说不同4--ANS)

P166問題思考﹕7(简答、分析)

P169战略

P189問題思考﹕1—4

P213問題思考﹕1,2(論述題﹕一國兩制)

P231問題思考﹕1-4(出選擇題、判斷、簡答題 4—对待态度、政策 通过学院继而搬迁)

P247問題思考﹕3

第二篇:软件工程导论复习整理(最新)

第一章

1..软件危机: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2.软件与硬件的区别:软件不同于硬件,它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部件而不是物理部件。

3.软件: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4.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校地维护它。

5.软件工程方法学三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6.传统方法学也称为生命周期方法学或结构化范型。它采用结构化技术来完成软件开发的各项任务,并使用适当的软件工具或软件工程环境来支持结构化技术的运用。

7.面向对象方法学把数据和行为看成同等重要的,它是一种以数据为主线,把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紧密地结合起来的方法。

8.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时期:1软件定义(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2软件开发(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3运行维护(软件维护)。

9.4类软件维护活动:改正性维护,也就是诊断和改正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软件错误;适应性维护,即修改软件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完善性维护,即根据用户的要求改进或扩充软件使它更完善;预防性维护,即修改软件,为将来的维护活动预先做准备。

10.“瀑布模型”的缺点:它是由文档驱动的,仅仅通过写在纸上的静态的规格说明,很难全面正确地认识动态的软件产品;瀑布模型几乎完全依赖于书面的规格说明,很可能导致最终开发出的产品不能真正的满足用户的需要。

11.快速原型模型的优点:原型系统已经通过与用户交互而得到验证,据此产生的规格说明文档正确地描述了用户需求;开发人员通过建立原型系统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因此,在设计和编码阶段发生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小,这自然减少了在后续阶段需要改正前面阶段所犯错误的可能性。

第二章 1.可行性研究的三个方面:技术可行性:使用现有的技术能实现这个系统经济可行性:这个系统的经济效益能超过它的开发成本操作可行性:系统的操作方式在这个用户组织内行得通

2.数据流图的4个基本符号及画法P41

3.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4.符号含义:=表示“等价于”或“定义为”;+表示连接;[ ]表示“或”,用“|”分隔;{ }表示“重复”,()表示“可选”用“,”号隔开;1{A}5 表示上限和下限。

5.高校电话号码数据的定义P54

第三章

1.需求分析3种模型:数据模型:实体-联系图,描绘数据对象及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功能模型:数据流图,描绘当数据在软件系统中移动时被变换的逻辑过程;行为模型:状态转换图,指明了作为外部事件结果的系统行为,描绘了系统的各种行为模式。

2.ER图3种基本成分:实体(数据对象),关系,属性。P64

3.软件需求验证的四个方面:一致性,完整性,现实性,有效性。

第四章

1.总体设计2个主要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确定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结构设计阶段,确定软件结构。

2.信息隐藏:设计和确定模块,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特定信息,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

3.模块独立2个度量标准:内聚和耦合。耦合衡量不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连接)的紧密程度;内聚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4.耦合与内聚判定P98-99

5.深度:表示软件结构中控制的层数,它往往粗略的标志一个系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深度和程序长度之间应该有粗略的对应关系;宽度:是软件结构内同一层次上的模块总数的最大值;扇出:是一个模块直接控制(调用)的模块数目;扇入:表明一个模块有多少上级模块直接调用它

6.P100 模块的作用域和模块的控制域之间的关系:模块的作用域定义为受该模块内一个判定影响的所有模块的集合;模块的控制域是这个模块本身以及所有直接或间接从属于它的模块的集合;模块的作用域应该在控制域之内(在设计的很好的系统中,所有受判定影响的模块应该都从属于做出判定的那个模块,最好局限于做出判定的那个模块本身以及它的直属下级模块)。

6.层次图,结构图P10

2第六章

1.结构程序设计定义:如果一个程序的代码块仅仅通过顺序、选择和循环这3种基本控制结构进行连接,并且每一个代码块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则称这个程序是结构化的。

2.P124 过程设计的工具:程序流程图、盒图、PAD图、判定表、判定树、过程设计语言。

3.画出伪码程序的程序流程图和盒图 P1

41第七章

1.软件测试在软件生命周期中横跨两个阶段:单元测试:模块的编写者和测试者是同一个人,编码和单元测试属于软件生命周期的同一个阶段;综合测试:由专门的测试人员承担这项工作。

2.为什么软件测试不能由程序的编写人员来做?

(1)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2)正确认识测试的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测试目标决定了测试力案的设计。如果为了表明程序是正确的而进行测试,就会设计一些不易暴露错误的测试方案;相反,如果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就会力求设计出最能暴露错误的测试方案。

(3)由于测试的目标是暴露程序中的错误,从心理学角度看,由程序的编写者自己进行测试是不恰当的。

3.测试方法:(1)黑盒测试 :把程序看作一个黑盒子,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 ;对程序接口进行测试,检查程序功能是否能按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 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受输入数据并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 程序运行过程中能否保持外部信息的完整性

(2)白盒测试 :把程序堪称装在一个透明的白盒子里,测试者完全知道程序的结构处理算法 ;按照程序内部的逻辑测试程序,检测程序中的主要执行通路是否都能按 预定要求正确工作。

4.测试步骤: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平行运行。P151

5.集成测试是测试和组装软件的系统化技术,即是在把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起来的同时进行测试,由模块组装成程序时两种方法:非渐增式测试方法和渐增式测试方法。

6.P162 逻辑覆盖标准: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还有点覆盖,边覆盖,路径覆盖)。

7.设计测试用例:P16

2第八章

1.软件维护:在软件已经交付使用之后,为了改正错误或者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

2.维护工作量的一个模型: M = P + K × exp(c-d)其中: M是维护用的总工作量,P是生产性工作量,K是经验常数,c是复杂程度d是维护人员对软件的熟悉程度。exp,以自然对数e为底指数函数,Exponential(指数曲线)。

3.软件可维护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软件产品可维护性?

答:软件的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可移植性 和可重用性是决定软件可维护下的基本因素。

软件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工作都和软件可维护性有密切关系。良好的设计,完整准确易读易理解的文档资料,以及一系列严格的复审和测试,使得一旦发现错误时比较容易诊断和纠正,当用户有新要求或外部环境变化时软件能较容易地适应,并且能够减少维护引入的错误。因此,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必须充分考虑维护问题,并且为软件维护预做准备。

第九章

1.面向对象的概念:对象,类,实例,消息,方法,属性,封装,继承,多态性P209-215 对象:是封装了数据结构及可以施加在这些数据结构上的操作的封装体(类的实例)类:是对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一个或多个对象的描述(支持继承的抽象数据类型)实例:是由某个特定的类所描述的一个具体的对象

消息:就是要求某个对象执行在定义它的那个类中所定义的某个操作的规格说明。由3部分组成:接收消息的对象,消息选择符,零个或多个变元

方法:是对象所能执行的操作,描述了对象执行操作的算法,响应消息的方法

属性:类中所定义的数据,对客观世界实体所具有的性质的抽象

封住:就是信息隐藏,通过封装对外界隐藏了对象的实现细节

继承:子类自动地共享基类中定义的数据和方法的机制

多态性:指子类对象可以像父类对象那样使用,同样的消息既可以发送给父类对象也可以发送给子类对象

2.面向对象建模:描述系统数据结构的对象模型,描述系统控制结构的动态模型,描述系统功能的功能模型。类名

3.对象模型:P217 属性类图符号:服务

4.表示关系的符号:类与类之间通常有关联、泛化(继承)、依赖和细化等4种关系关联:表示俩个类的对象之间存在某种语义上的联系

泛化:是通用元素和具体元素之间的一种分类关系

依赖:描述俩个模型元素(类,用例等)之间的语义连接关系

细化:用来协调不同阶段模型之间的关系,表示各个开发阶段不同抽象层次的模型之间的相关性,常常用于跟踪模型的演变。

5.功能模型:用例图包含的模型元素有系统、行为者、用例及用例之间的关系P224

第十章

1.面向对象分析,就是抽取和整理用户需求并建立问题域精确模型的过程

2.建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的基本方法P235-255

第三篇:软件工程导论复习材料

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1.()因素促使计算机系统越来越复杂。

A.计算机内存和存储容量上的巨大增长

B.外部输入/输出选项的更加多样性

C.计算机体系结构方面的深刻变化

D.以上所有选项

2.下面的()不再是现代软件工程师关注的问题。

A.为什么不能在产品发布前去除软件错误?

B.为什么软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C.为什么开发一个软件的成本这么高?

D.为什么计算机硬件的成本这么高?

3.软件会逐渐退化而不会磨损,其原因在于()。

A.软件备件很难订购

B.软件错误通常发生在使用之后

C.通常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下

D.不断的变更使组件接口之间引起错误软件

4.大多数软件仍然是定制开发的,其原因在于()。

A.软件组件重用是十分普遍的 B.可重用的组件太昂贵而无法使用

C.软件在不使用其他组件的情况下很容易构造出来

D.商业组件在很多应用领域中可以得到

5.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

A.软件危机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全面爆发

B.当前先进的软件工程方法已经解决了软件危机的问题

C.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D.软件危机是指在软件产品中存在一系列的质量问题 1.瀑布模型本质上是一种()。

A、线性迭代模型

B、顺序迭代模型C、线性顺序模型

D、及早见产品模型 2.()是用户和设计交换最频繁的方法。

A、原型化方法

B、瀑布模型方法C、螺旋模型方法

D、构件组装模型 5.在软件开发模型中,提出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模型是()A.瀑布模型

B.喷泉模型

C.增量模型

D.螺旋模型

1.软件工程的方法只适用于大型软件的开发,对小型软件的开发没有帮助。()1.什么是软件危机?其主要表现有那些?

1.有人认为软件工程过于耗费时间,并且妨碍开发人员的编程效率。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请阐述理由。

2.需求分析 需求规格说明描述了()。

A.计算机系统的功能、性能及其约束

B.每个指定系统的实现

C.软件体系结构的元素

D.系统仿真所需要的时间

7.软件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需求分析、设计过程。A.简化、压缩的B.详细的 C.彻底的D.深入的 1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流程图不易表示数据结构

B.流程图容易造成非结构化的程序结构

C.流程图支持逐步求精

D.流程图描述的是程序的逻辑结构 1.需求分析中开发人员要从用户那里了解()。

A、软件做什么B、用户使用界面C、输入的信息D、软件的规模

2.需求分析阶段,分析人员要确定对问题的综合需求,其中最主要的是()需求。A、功能 B、性能 C、数据 D、环境 24.软件可行性研究一般不考虑()

A.是否有足够的人员和相关的技术来支持系统开发 B.是否有足够的工具和相关的技术来支持系统开发 C.待开发软件是否有市场、经济上是否合算 D.待开发的软件是否会有质量问题 25.需求规格说明描述了()

A.计算机系统的功能、性能及其约束 B.每个指定系统的实现 C.软件体系结构的元素

D.系统仿真所需要的时间

26.需求分析阶段,分析人员要确定对问题的综合需求,其中最主要的是()需求 A.功能

B.性能

C.数据

D.环境

7.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从

角度评价开发一个项目是否可行。

2.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软件可行性分析的依据。3.()目前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即不同的客户提出的需求是相互矛盾的,但每个人都争辩自己是正确的。

5.()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分析员要从用户那里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明确软件做什么。2.可行性研究主要确定问题分析阶段所确定的问题是否有可行的解。()6.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分析员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明确软件做什么。()7.数据流图的画法?

3.软件设计与编码.概要设计阶段产生的文档不包括()。A.概要设计说明书

B.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C.用户手册

D.开发进度月报.一个模块把数值作为参数传送给另一个模块,这种耦合方式称为()。A.数据耦合 B.公共耦合 C.控制耦合 D.标记耦合

10.与详细设计相对应的是数据库的()设计。A.概念

B.逻辑 C.物理

D.功能 19.序言性注释主要内容不包括()。

A.模块的接口

B.数据的描述

C.模块的功能

D.数据的状态 11.模块化的目的是:()

A、增加内聚性 B、降低复杂性C、提高易读性D、减少耦合性 12.软件设计中划分模块的一个准则是()。

A、低内聚低耦合B、低内聚高耦合C、高内聚低耦合D、高内聚高耦合 13.下列耦合中,耦合程度最高的是:()A、标记耦合 B、控制耦合 C、内容耦合 D、公共耦合 14.模块间耦合程度越高,说明模块之间彼此依赖的程度越()。A、松散 B、紧密 C、无法判断 D、相等 15.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A、过程、子程序和分程序。B、顺序、选择和重复。C、递归、堆栈和队列。D、调用、返回和转移。

2.软件设计阶段一般分为

两个阶段。

3.软件开发过程中,模块化开发追求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6.数据建模常用的模型是______________。任何程序都可由

、和

3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这3种基本结构的共同点是

、。

4.软件人员的数量与软件开发进度成正比。()

8.模块化程序设计中,模块越小,模块化的优点越明显。一般来说,模块的大小都在10行以下。()

9.模块化,信息隐藏,抽象和逐步求精的软件设计原则有助于得到高内聚,低耦合度的软件产品。()

10.程序设计风格指导原则提出,尽量多使用临时变量。()8.模块化程序设计中,模块越小,模块化的优点越明显。()

4.软件测试

13.()方法需要考察模块间的接口和各模块之间的联系。A.单元测试

B.集成测试 C.确认测试

D.系统测试

16.在软件生存周期中,时间最长、所花费的精力和费用也最多的阶段是()。A.详细设计

B.维护 C.概要设计

D.测试 16.软件测试的目的是?()A、证明软件的正确性

B、找出软件系统中存在的所有错误 C、证明软件系统中存在错误

D、尽可能多的发现软件系统中的错误

17.()是以提高软件质量为目的的技术活动。A.技术创新

B.测试

C.技术创造

D.技术评审

18.软件维护工作的最主要部分是()。A、校正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19.检查软件产品是否符合需求定义的过程称为()。A、确认测试 B、集成测试 C、验收测试 D、系统测试

20.软件维护的副作用,是指()。A、开发时的错误 B、隐含的错误

C、因修改软件而造成的错误 D、运行时误操作

33.发现错误能力最弱的是()A.语句覆盖

B.判定覆盖

C.条件覆盖

D.路径覆盖 34.()方法需要考察模块间的接口和各模块之间的联系 A.单元测试

B.集成测试

C.确认测试

D.系统测试 1.软件测试主要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类型。

4.软件维护可分为四类,它们是改正性维护,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8.软件可维护性的因素是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可移植性和_____。

9. 软件质量保证应从________开始,直到投入使用和售后服务的软件生存期的每一阶段中 4 的每一步骤。

3.为了加快软件维护作业的进度,应尽可能增加维护人员的数目。()

5.质量保证是为了保证产品和服务充分满足消费者要求的质量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6.判定覆盖不一定包含条件覆盖,条件覆盖也不一定包含判定覆盖。()7.测试只能证明程序有错误,不能证明程序没有错误。()3.软件维护就是改正软件中的错误。()

10.用黑盒法测试时,测试用例是根据程序内部逻辑设计的。(11.基本路径测试的分析方法?)5

5.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UML)..()意味着一个操作在不同的类中可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

A.消息

B.多继承

C.多态性

D.封装.顺序图反映对象之间发送消息的时间顺序,它与()是同构的。A.用例图

B.类图

C.协作图

D.状态图

28.在软件工程学中,我们把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结构和操作的对象的集合定义为()A.类

B.属性

C.对象

D.消息

29.顺序图反映对象之间发送消息的时间顺序,它与()是同构的 A.用例图

B.类图

C.协作图

D.状态图 35.下列关于UML叙述不正确的是()A、UML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且是可视化的B、UML是一种文档化语言 C、UML是一种可用于详细描述的语言

D、UML是一种构造语言

36.表示一种一般事物(父类)和特殊事物(子类)之间的关系是()A、依赖

B、关联

C、泛化

D、实现 1.()用例参与者总是人员而不是系统设备。

6.()面向对象设计是在分析模型的基础上,运用面向对象技术生成软件实现环境下的设计模型。

8.()关系数据库可以完全支持面向对象的概念,面向对象设计中的类可以直接对应到关系数据库中的表。

9.UML用例图的画法?

6.项目管理

38.CMMI体系中,第三级是()A、已管理级

B、已量化管理级 C、已定义级

D、持续优化级 5.软件配置管理中,基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软件工作产品一旦成为基线就不能再更改了。4.什么是软件配置管理?主要目标和手段是什么? 4.什么是基线?

第四篇:公共政策导论复习[范文]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公共政策

2、目标群体

3、过失性社会问题

4、结构性社会问题

5、公众议程

6、政府议程

7、批判性理论

8、从众效应

9、政策执行

10、政策终结

11、政治社会化

12、心理冲突

13、风险转移理论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影响决策者行为的价值标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3、目标群体为什么会接受和服从某一项政策?

4、渐进模型的特点有哪些?

5、公共政策的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6、为什么大众传媒能成为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政策主体?

7、小组意识具有哪些特征?

8、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有哪些?

9、政策执行具有哪些特征?

10、简述政策规划的程序。

11、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12、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13、政策终结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14、简述政策规划的程序。

15、简述公共政策的功能。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什么是社会问题?结合现实阐述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

2、试述政策规划的程序。

3、试述政策方案评估的基本内容?

4、如何有效实施政策终结?

5、试述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

6、试述精英理论的基本观点

7、试述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之间的关系。

8、试述政策评估的基本功能

9、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有哪些?

10、试分析政策评估的事实标准与价值标准。

11、试述政策执行的基本特征

第五篇:中国政治思想史导论

导论

56学时,3。5学分

教学重点:讲清三个问题:

1、什么是中国政治思想?

2、为什么要学习?

3、怎样学习?

一、什么是中国政治法律思想

中国政治思想是于中国历史上政治思想、法律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是法律和政治与行政学专业本科必修课程。

(一)什么是政治

1、政治是以权力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政治主要是国家权力现象。

政治、国家、政府经常被当作同义词使用,他们的很多定义都是交叉的,但是详细分析,应有所区别。:

社会-政治-国家-政府

社会,包括所有人的关系和团体。

政治,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独特权力领域。

国家是把政治的动力组织起来并使之形式化的机构。国家包括既有权力和义务的公民、制度和权限、原则和权力,它是结构化的关系网络。政治的国家还烦。只要有国家,就有政治;但是相反了有政治不一定有国家,如我们可以说国际政治,但没有超国家的国家。教会、公司工会可以谈论政治,但不是国家。

国家包含另一个更狭窄的概念--政府。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政府,政府是握有官方职权的人代表国家行使权力。国家还是那个国家,政府可能变化。政府还包含了国家另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区分。

2、政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实层面的,一是理想层面的。

(1)从现实层面来说,政治属于国家领域,包括权力的起源、分配、运作的过程。政治的第一原则是“强权”

列宁指出:政治就是参与国事,指导国家,确定国家活动方式,任务和内容。政治就是个阶级之间的斗争。

政治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原始社会后期,随着阶级矛盾、社会冲突的激化,从社会关系中异化出来的一个特殊领域--国家。列宁指出: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在原始社会后期,社会陷入“一切人与一切人之间的战争”状态,为了保证生命安全的目的,出现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暴力机关,以限制暴力使用的范围。

但国家的暴力与黑社会暴力的不同之处,在于国家的暴力使用是征得人类同意的,是同意的暴力,这种同意的暴力就是“权力”,权力是合法的暴力。权力的目的在于保障社会秩序,也就是说权力是一种手段。但在现实的国家权力运作过程中,往往出现权力滥用的现象,权力异化为目的,成为国家的核心。这就出现了权力的合法性问题、正当性问题。正当运用权力就是权威。

国家

目的: 安全--秩序--正义

I

I

I

政府的手段:暴力--权力--权威

三种类型的国家:强权国家(保证安全)、合法国家、道德共同体(黑格尔)

权力:同意的暴力。

权威:正当的权力。

(2)从理想层面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说过“政治应当追求最高的善。”孔子也说:政者,正也。柏拉图:哲学家统治的理想国。孔子是大同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之道。政治的最高理想是社会正义(社会公道)

在理想性上,政治与哲学、道德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政治哲学、社会模式、政治伦理。

在现实性上,政治与经济制度和阶级性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就是两个阶级之间的根本利益的冲突、斗争。

(二)什么是法律:

1、强权意志说。博丹认为,主权创造法律,一切人(不论任何信仰)都必须服从于法律,但国家主权本身不受任何法律约束。博丹给法律的定义是:法律是主权者意志的体现。后来由霍布斯系统地发挥了这个概念。

2、强权秩序说。凯尔森形式法学认为:法是一种强制秩序的特种社会技术。法是一个手段(means),而不是一个目的。法是人的行为的一种秩序。一种秩序是许多规则的一个体系。法律问题,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是社会技术问题,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法是一种强制秩序。强制是法律的一个要素。

3、正义秩序说。法律是一种正义秩序。主权在民,社会契约。法律是以国家权力为保障的强制规范。

因此,是法律是政治的组成部分。

(三)什么是政治思想

1、学者定义:

(1)政治思想就是研究国家和政府的学说。前苏联学者莫基切夫《政治学说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政治学说史作为一门科学,要阐述政治思想的发生和发展所固有的规律性,证明政治思想的历史是国家和法的学说的有规律的的积累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在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思想派别斗争中进行的。”徐大同《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第一是上个和劫机和政治集团的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组织以及各界及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观点和理论体系;各种不同政治思想流派之间的斗争、沿边和更新的具体历史过程;各种不同政治思想对现实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政治思想最主要的就是各个阶级对待国家政权的态度和主张,即关于国家的产生、性质和作用,以及如何维持国家政权的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对待国家政权的太和主张,归纳为三个如何“及关于如何认识国家,如何组织国家,如何管理国家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美国193年,麦克尔韦恩《西方政治思想的成长》,政治学说史是为了说明“我为关于国家和政府的思想的发展”。

(2)政治思想史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学说。20世纪70年代,索尔森修订萨拜因《政治学说史》,“政治学说就是人类为了有意识的去理解和解决了集体生活和及其组织的种种难题而作的尝试。”王沪宁《从“理想国”到“代议制政府”》断言“西方政治思维种经久不散的主题框架”是“人与社会”。西方政治研究主题就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人是什么?人类和组成社会、社会是什么?社会如何府绸和如何活动?社会的管理与控制怎样进行?权力是什么?如何统治?为什么服从?怎样统治最好?如此等等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三论:(1)人论,包括人的本性、人的异化以及人的社会发展研究;(2)社会论,包括社会(国家)的起源、本质、活动内容与表现形态的研究;(3)政治理想论,包括政治生活的原则、政治理想的形态以期实现政治理想的途径。

政治学说的主题有两类:一是强调国家问题,二是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2、中国政治学说史研究的内容:

(1)关于政治哲学问题。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浑然一体。各种学派和人物认识区别最明显的标志是彻底化的程度。如下陷问题,都可以尚未政治哲学:天人关系,人性论,中庸,中和思想,势不两立说,物极必反说,理、必、数、道等必然性理论,历史观,圣贤观等等。不虞政治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其中一些问题是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许多思想家把这些问题与政治理论、政策较拢在一起。例如,孟子的仁政理论理论就是以人行本善说为基础。荀子的理智主张是针对人性和而来的。法家主张人性好利,在政治上实行利用、利诱四等政策,超脱利害之民是不治之民,应该加以铲除。先秦诸子和汉代思想家对全的看法也不相同,有的认为是神,有的认为是自然,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以天制约的人事。由此出发,法自然的政治思想在许多派别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在法是滥觞由各自不同的主张。有的主张天人合一,有的主张天人相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政治哲学问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2)关于社会模式理论(又称为理想国理论)。社会模式理论是关于社会总体结构与相互关系的理论或者是一,它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政治思想始终具有特殊意义。孔子的“有道”之事的模式,老子关于“小国寡民”的设想,庄子的“至德之世”、“乌何有之乡”,孟子道王道世界,荀子的王制社会,杨朱牧羊式的田园生活,明代泰州学派的平等社会,都属于理想国范围内的课题。

(3)治国的方略和政策。国家合法与这么方略和政策有密切关系,当两者有区别。

(4)伦理道德问题。在学科划分上,伦理道德是一个独立领域。但在中国政治思想上,有些派别把伦理道德政治化。

(5)关于政治实施理论以及政治权术理论。

(四)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特点

1、源于原始氏族公社的伦理主义,政治伦理化。

2、王道主义与专制主义。

3、民本主义

(五)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特点

关于我国法律传统主要有哪些,学者们虽然见仁见智,但基本看法还是比较一致的。张晋藩先生所概括的12个基本方面,可以作为中国法律传统比较有代表性的总结。在法律制度方面,主要有“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立法等差、良贱有别的立法指导思想,“诸法合体、民刑不分”、刑律为主的法规体系,漠视权利、详订义务的法律内容以及与此配套的各项制度;在法律意识方面,认为法律的渊源在皇帝,皇帝口含天宪,皇权至上,法自君出,法律的作用在于治民、治吏等等。(参见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现代转型》,1、天人合一,综合治理。

2、工具主义的“驭民工具论”。在中国历史上,连以最重视法律而著名的法家学派,也都把法律刑罚当成君主治国安邦、驾驭臣民的利器、私器。《管子·任法篇》就说:“有生法者,有守法者,有法法者。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法者庶民也。”也就是说,法律是君主的意志的体现,由官吏去实施。对于老百姓而言,法律只不过是许许多多应该无条件遵守、服从的规则,根本没有任何选择和置喙的余地。

人们把法律看成是镇压老百姓的工具,而“法即刑”这一思想是促成这种观念形成与加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当时的人们对法律产生了一种畏惧感,厌恶它,排斥它。每当遇到纠纷与冲突时,古代百姓也不愿意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从社会整体上来说,“无讼”便成了一种最佳的社会状态,而且,“无讼即德”。这样的一种观念使广大老百姓不愿或不敢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进而导致中国古代社会权利意识的普遍淡薄。

3、“德主刑辅”。

在中国古代社会,儒家的法律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法律思想是在'德主刑辅','明刑弼教'和'出礼入刑'等原则下实行儒法合流的。”①这种法律思想强调道德教化作用为主,法律强制为辅,主张“礼治”、“德治”、“人治”,从而轻视了法律的作用。正是受这种法律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处于一种专制的状态。

按照传统法律的观念,法律是君主依据“天理”来制定的,作为臣民只能是无条件地遵循。任何违背既定秩序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和违法的,都应同时受道德谴责和国家刑罚的双重惩罚。这种传统观念大大限制了人们对法律的认识,使人们把法律与刑法完全等同,把法律与官府等同,认为“违法”就是犯罪,就要坐牢。而民商事等私法的广泛调节功能却被长期忽视,官府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凌驾于法律之上,法治的真实功能被扭曲,法治的意含被曲解。现代法治精神要求的是一种“全面的法律统治”。如何提升全民的现代法律意识,正确理解和发挥法律的全面功能,将是我们在新世纪面临的重要法律任务。

法律文化

4、“重义轻利”

义与利,何为重?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虽然有不少的门派主张“重利轻义”,如法家,但毕竟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家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儒家对此问题的主张是“重义轻利”,对后世影响深远。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经济极为落后,以农为本成了社会成员生存的必要条件。儒派人物和古代统治者认识到这一社会环境后,推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商业部门和商人阶层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打击。商人阶层“追利”的思想受到唾弃,由此,“轻利”的价值观逐渐形成。如前所述,儒家“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又促成了“重义” 价值观的形成。这样,“重义轻利”就成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一部分。

5、注重调解、调处,强调息讼、和息纷争。“和谐”是中国社会的悠久而珍贵的思想传统和价值追求,包含了我们祖先关于社会和人生的高超智慧,对传统社会司法诉讼、解决纷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直接提出“无讼”的理想,就是主张每个人都应该尽量克制自己的欲望,大家相互忍让、体谅,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去过自己应该过的生活,就不会发生争讼;即使有了争讼,也可以相互妥协,和睦相处。在漫长的传统社会里,“无讼”被士大夫阶层视为一种终极的理想和目标,逐渐设计和形成了一套关于“贱讼”、“息讼”、调解和调处的特殊制度。这些制度的消极面在于过于强调“息讼”而忽视了当事人的权利和利益,但对缓和社会矛盾、降低社会成本、消除滥讼现象、达成社会的整体和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是一套以“天道”观念和阴阳学说为哲学基础、以儒家学派的主流思想为理论根据、以农业生产方式和血缘家庭家族为社会土壤、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完整而圆熟的法律传统和法律体制。

(六)中国政治法律思想的发展线索

1、孕育期。原始社会后期到夏商周。(5千年前-前771年)

2、产生期。春秋战国时期(前770-221)诸子百家

3、第一期发展。秦两汉(前221-220)秦教训、两汉经学

4、偏离期。魏晋南北朝(220-618)玄学与佛学

5、回归道统时期。隋唐9618-960)

6、第三期:宋元明清

7、近代化时期

8、现代化时期。

二、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政治思想

1、继承传统政治智慧,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前提和路径。

2、文化价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怎样学

1、政治学理论与中国思想史研究结合。

2、历史与逻辑统一。

3、以人为线索,综合分析与专题研究结合。

4、学知识与学做人结合。

5、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辩证扬弃,把握整体。

导论思考题:

1、谈谈你对政治的理解。

2、谈谈中国政治思想的特点、文化模式、文化体系、历史线索

下载中国社会发展导论复习2013、6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社会发展导论复习2013、6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政治制度导论

    中国政治制度导论 1.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发展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949-1956制度建设时期, 1957-1977年制度的曲折与衰退时期,1978年以来的制度的恢复与发展时期。 2.......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一.填空(本题除第一小题顺序确定外,其他各题顺序与试卷不一致) 1.(答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天人合一”作为一个明确的命题,是由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最先提出来的。 3.......

    中国政治社会发展

    中国政治社会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和全国解放战争(1945-1949......

    当代中国制度导论复习

    1.“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与“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1.职权任务不同 2开会期限不同 3开会的领导机构不同 4代表产生的办法不同 2.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的基本原则......

    特殊教育导论复习纲要

    特殊教育 1、缺陷补偿: 前苏联学者将其定义为:由于患病或创伤损害或丧失某种技能时,机体机能改造的复杂的多方面的过程。补偿改造包括恢复或替代丧失或损害的机能的改变。 我国......

    护理学导论总复习(汇编)

    护理学导论总复习重男轻女、宗教改革及工业革命的影响,使护理事业落入了长达200年的黑暗时期。 南丁格尔对护理发展的贡献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为护理学向正规的科学方向发展......

    医学导论期末复习材料。

    第一章 医学的起源于发展 1、什么是医学?什么是纸草文?什么是木乃伊? 答:医学是旨在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 所谓的纸草文就是书写在一......

    企业文化导论 复习总结

    第一章 企业文化导论 1. 构成企业文化的五大要素是: 1) 企业环境 2)价值观 3)英雄模范 4)典礼和仪式 5)文化网络 2.古典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法约尔的管理要素与管理职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