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长》教学设计
《成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两篇有关“成长”的课文,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想不想知道今天这个成长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复习前面课文内容,引出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运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还不能理解的在集体交流中提出来。
3自由读课文,你能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你想让老师、同学帮助你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故事大意,提出问题,培养归纳、质疑能力。】
(三)检测识字情况,指导易错字的写法。
(1)用“开火车”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听写生字。
(2)当时反馈比赛情况,将写错的字正确的写法展示在黑板上,请同学介绍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3)区分形近字:你能给这些生字找个伙伴吗?再分别组个词
(4)重点指导“驶、酬、诞”这3个字的写法,教师板书指导
【以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以学生传授经验的方式更利于学生接受知识。】
(四)集体交流,把握课文大意,质疑
1《成长》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故事?
2读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吗?
3你有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助你解决?(学生边说,教师边分类归纳板书)
4梳理学生所提问题,提出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从学生的质疑中来,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以便于第二课时有目的地学习。】
(五)作业:
1生字、字词,熟读课文。
2向家长询问或与家长交流自己成长中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从上一节课学生的质疑引入
1同学们,还记得你们上节课就《成长》这篇课文提出了哪些问题吗?(电脑出示这些问题)
2同学们的这些问题都是围绕“成长”提出的。(出示“因为这样更利于它的成长”)“这样”的成长是指怎样的成长呢?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它的成长”?
【此环节的安排是从学生前一节课的质疑引入,使得两节课衔接自然、紧凑,再抓住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用课文的重点句提出问题,使学生从课始就进入课文的重点,体现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二)抓住重点段落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画出小男孩的表现(包括他的语言和动作)
(2)看到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你会想些什么?
2集体交流,抓住重点句体会,教师适时点拨
(1)“自言自语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两块钱。”(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渴望得到两根香肠,但他又从来不买两根。)
(2)当“我”表示要多给他一根香肠时,他用手推让说:“不要。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听可乐。”如果你是他,此时你会怎样做呢?
【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走入文本,深入体会小男孩内心所想】
(3)从小男孩的态度,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
【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
(4)齐读第六自然段,我们和作者一样,会产生很多疑问,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语言训练:听了他的话,我琢磨:也许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也许————,还也许————。
【通过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男孩面对自己爱吃的香肠,却又不舍得买呢?
3体会第7-13自然段
(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我”看到在一个大雪天,约翰的妈妈开着汽车陪他给每家每户送报纸,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元的报酬。但他仍然花两块钱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
(2)此时,你心中又有怎样的想法呢?你明白了什么呢?
①约翰是个很有责任感的孩子,冒着大雪坚持送报纸。
②约翰家不是没有钱,是他自己这样做的,他这样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所得。
③约翰的妈妈其实很爱约翰,在大雪天陪他送报,还用这种方式鼓励他做事要坚持不懈。
„„
(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对小约翰或他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4齐读第14自然段,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你觉得是这样吗?你有没有相类似的经历,结合生活实际和大家谈一谈你的看法。
(三)总结全文
1这样一个可爱的男孩,我们是不是该记住他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
2你觉得约翰哪儿可爱?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约翰可爱的语句,读一读。
3如果约翰站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夸他呢?
(四)作业
1把《成长》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请他们也谈谈听后的感受,与家长进行交流。
2把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
3推荐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两篇文章《乌塔》和《爸爸错了》。
板书设计:
13*成长
约翰用两块钱买东西——
这 样 做 为 了
妈妈不喜欢吗? 他家的经济条件差吗? 成 长
第二篇:成长教学设计
成长
伊洛中学郭育霞
说教材
《成长》是语文S版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共分十四个自然段,记叙了意大利小男孩约翰虽然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却生活节俭,还坚持用自己的劳动——为居民点送报纸,来挣零花钱的故事,告诉我们,从小培养孩子生活的能力,更有利于他们成长。
课文的一至六自然段写小约翰给我的最初印象,很可爱,很节俭。每次到“我”的面包房总是重复的两句话、重复的行为引起了“我”的好奇。由此我推测约翰的父母可能不太喜欢他,也可能是他家的经济条件不太好,为下文埋下伏笔。七至十四自然段写一个雪天,一个在妈妈陪伴下送报纸的小男孩引起我的注意,最终“我”明白了,约翰家不是没有钱,他的妈妈也不是不爱他,而是为了培养他的生活能力,这样更有利于他的成长。设计理念:
1、由“我”前后对约翰家情况的不同猜测,引导课文分层,然后分层引导学生理解“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
2、抓住课文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两篇有关“成长”的课文,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想不想知道今天这个成长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二、自主设疑
(一)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这一课写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启示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运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还不能理解的在集体交流中提出来。
3自由读课文,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三)检测识字情况,指导易错字的写法。
重点指导“驶、酬、诞”这3个字的写法,教师板书指导
三、集体交流,合作探究
1《成长》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故事?
2读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吗?
3你有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助你解决?
4梳理学生所提问题,提出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四、拓展延伸
1生字、字词,熟读课文。
2向家长询问或与家长交流自己成长中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激趣引入 提出问题
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重要。谁能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吗? “这样”的成长是指怎样的成长呢?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它的成长”?
二、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画出小男孩的表现(包括他的语言和动作)(2)看到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你会想些什么?
2集体交流,抓住重点句体会,教师适时点拨
(1)“自言自语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两块钱。”(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渴望得到两根香肠,但他又从来不买两根。)
(2)当“我”表示要多给他一根香肠时,他用手推让说:“不要。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听可乐。”如果你是他,此时你会怎样做呢?
(3)从小男孩的态度,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
(4)齐读第六自然段,我们和作者一样,会产生很多疑问,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语言训练:听了他的话,我琢磨:也许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也许————,还也许————。
(5)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男孩面对自己爱吃的香肠,却又不舍得买呢?
3体会第7-13自然段
(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我”看到在一个大雪天,约翰的妈妈开着汽车陪他给每家每户送报纸,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元的报酬。但他仍然花两块钱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
(2)此时,你心中又有怎样的想法呢?你明白了什么呢?
①约翰是个很有责任感的孩子,冒着大雪坚持送报纸。
②约翰家不是没有钱,是他自己这样做的,他这样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所得。
③约翰的妈妈其实很爱约翰,在大雪天陪他送报,还用这种方式鼓励他做事要坚持不懈。
„„(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对小约翰或他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4齐读第14自然段,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你觉得是这样吗?你有没有相类似的经历,结合生活实际和大家谈一谈你的看法。
三、总结全文
1这样一个可爱的男孩,我们是不是该记住他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
2你觉得约翰哪儿可爱?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约翰可爱的语句,读一读。
3如果约翰站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夸他呢?
四、拓展延伸
1把《成长》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请他们也谈谈听后的感受,与家长进行交流。
2把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
3推荐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两篇文章《乌塔》和《爸爸错了》
板书设计:
11、成长
妈妈不喜欢吗?
约翰用两块钱买东西——
他家的经济条件差吗?
这 样 做 为 了 成 长
教后记:
第三篇:“成长”教学设计(最终版)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 四年级上册第七组“成长”教学设计
【本组说明】
本组教材以“成长“为主题,编排了同步阅读课文《革命故事两则》《周总理的故事》(《飞机遇险的时候》《周总理的睡衣》)《球王贝利》《晨读》《一幕感人的短剧》《第一张月票》《给家乡孩子的信》。本组设计精选其中四篇《飞机遇险的时候》《周总理的睡衣》《球王贝利》《第一张月票》进行整合。
《飞机遇险的时候》讲述了在飞机遇险的紧要关头,周总理不顾个人的生死安危,把伞包让给小杨梅,教会了小杨梅勇敢面对困难的事;《周总理的睡衣》通过对邓奶奶为总理缝补睡衣的描写,体现了老一辈革命领导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球王贝利》讲述的是巴西球员贝利从一个贫穷得连足球都买不起却最终成为球王的成长故事。《第一张月票》讲的是晓征拿着第一张月票从八岁起就自己背着书包坐十多站无轨电车进城区上学,放学又自己乘车回家„„,从而培养了他独立自信的能力。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受到许多启发,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勇敢、节俭、真诚、独立„„
在进行本组教学时,应以“成长”为核心,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阅读、理解、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学习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飞机遇险的时候》《周总理的睡衣》《球王贝利》《第一张月票》
教学重点:
在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留下成长的足迹。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导入谈话
孩子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课件“知识树的树干”)成长树
人的成长就像这棵树,经历岁月的洗礼,这棵树就会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我们通过对第七单元的课文的学习,读了关于成长的故事,从这些成长故事中我们收获了许多,你收获了什么呢?谁来说说?(抽生说)
主题回顾
从课文第七单元的四个成长故事中,你收获了什么?(生汇报师出示课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志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感恩 《乌塔》:自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自知 阅读概览
在《同步阅读》中,也选编了12篇以成长为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阅读了其中的4篇。(出示课件)前几天已经布置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并填写了《阅读记录表》大家是怎么阅读的呢?谁能把你的阅读方法告诉大家?(学生说,师板书)(板书:勾画、批注、讨论、质疑„„)
下面请大家拿出课前填写的《阅读记录表》小组内交流收获,看大家的感受是否相同,有没有不同的疑问,小组长整理有价值的感受和疑问,待会儿在班里汇报。
小组交流汇报
师:从这几篇的成长的故事中,你又收获了什么?各小组汇报交流读书收获。《飞机遇险的时候》:勇敢──从周总理让伞包给小杨梅,你体会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周总理的睡衣》:节俭──总理为什么总是穿着补了又补的睡衣?
《球王贝利》:真诚──读了贝利成为“球王”的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第一张月票》独立──你觉得小征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小结:孩子们读书认真,交流汇报很精彩!通过认真的阅读和交流,我们对“成长”又有了许多认识。我们的这棵成长树更加“丰满健壮”。(课件出示:勇敢、节俭、真诚、独立)
片段分享与精彩赏析 读了这四个故事,老师相信孩子们在课前阅读时,一定被某个故事内容或语句所打动,有些地方肯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大家赶快再去读一读,想一想。(生再次阅读思考)
《飞机遇险的时候》
(1)读课题,破题,在文中找出飞机遇险时的语句。体会情况紧急。
预设: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还失去了平衡。(重点体会词语:遇上寒流”、“蒙上冰甲”、“不断下坠”、“失去平衡”等描写险情的词。)
(2)假如你就飞机上的工作人员,你有什么感受,把你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3)在情况紧急的基础上,划出周恩来让伞包的语句,重点体会:“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孩面前„„”体会周恩来的高尚品质。预设:“立刻站起来”、“几步跨到”、“马上解开”、“亲切地鼓励”、“命令的口吻”等这些词语,请学生说说对这些词的理解和对周恩来这些行动的看法。
(4)抓人物的动作、语言渗透写法的引导。
(小结)多么让人爱戴的总理啊,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这哪里是一个伞包的相让,是总理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的崇高精神啊。
《周总理的睡衣》
(1)找出描写周总理睡衣和邓奶奶补睡衣的句子。(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并谈谈感受)
预设:A、“她戴着花镜,安详地坐在椅子上,给敬爱的周总理补睡衣。睡衣上已经有好几个补丁了。„„”(从“已经”“好几个补丁了”“又穿上了线”体会到什么?)
B、“是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就带着身边,一直带到北京来的呢?是从延安窑洞,从重庆红岩,还是从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
针线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带在身边的呢?课文没有明确告诉我们?(只点到了几个地方。)
你认为邓奶奶从什么时候就有了这个针线包?为什么?(2)学生质疑:读了课文,你想问什么? 预设:总理为什么总是穿着补了又补的睡衣呢?
(小结)延安、重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都是周总理和邓奶奶革命经历过的地方。这说明针线包从革命战争年代开始,周总理、邓奶奶就随身带着一直带到北京,说明了周总理、邓奶奶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的革命传统。
《球王贝利》
(1)从故事的内容中你发现贝利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文章中划出相关的句子,来说明理由。(生畅所欲言)
预设:“他非常喜欢踢足球,可是买不起球,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拣来的椰子壳。他在院子里踢,在巷口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勤奋苦练,才能取得成功。(还会踢什么?还会在哪里踢?练习句式说话)
“教练发现这个男孩球感很好,就主动提出送给他一个足球。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劲了。”──成功需要“伯乐”的发现与帮助,但自己首先应该是“千里马”。“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您,就让我给您的圣诞树挖一个坑吧。”──我们应该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有一颗真诚的感恩的心。
(2)你们知道贝利是怎样成为“一代球王”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读书后的收获用“因为„„所以或者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子回答问题)
(小结)是啊,我们从“球王贝利”的身上看到一个足球王子的成长经历,从而我们更懂得了在成长的路上,除了有梦想和爱好是不够的,要去实现它,靠的的是勤奋苦练,当然对帮助过我们的人,更应该有一颗真诚感恩的心。你才会走向成功的大道。
《第一张月票》
(1)“爸爸妈妈,”记得第一天放学回来,晓征得意地把那张月票在我们眼前晃了晃,“这是我们班里的第一张月票,第一张!”
那小小的硬卡,仿佛在那一刻被赋予了某种象征意味。到底这张月票意味着什么呢?
(2)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要很多话想对自己,或对父母,或者对晓征说,请你选择一个最想说话的对象,写下你内心的话,(学生可以以“XX,我想对你说,开头进行写作,过程中进行点评和指导,着重感受他学习晓征独立,自信的真实情感)
五、主题拓展
8.大家再看看这棵成长树,此刻,它可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而我们的成长不正是这棵树吗?孩子们,想想看,在我们的成长足迹里,你还知道那些成长故事呢?收获了哪些成长果实呢? 9.生自由谈(预设:勇敢、机智、快乐、乐观、积极)
10.成长的故事很多很多,有欢乐,也有悲伤,成长的岁月很长很长,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去感悟,岁月不会回头,抓住今天的每一秒,把希望系于明天的彩云,成长就是希望编织的彩带,串连着回忆和向往。让我们踏着成长的美好足迹,尽情享受成长带来的快乐!
第四篇:快乐成长教学设计
《快乐成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
1、明确为什么需要整理数据。
2、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
3、分析点线图中所蕴含的信息。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下学习过“调查与记录”,明确了为了解决问题先开展调查,收集数据,并积累了活动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习目标:
1、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和表示数据。
2、能对数据整理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蕴含在数据中的信息。教学重点:
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教学难点:
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吗? 生:知道。
师:谁来和大家说一说? 生:学生汇报自己的身高。
师:了解自己的身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2010年12月1日,铁道部规定:可以购买半价票的儿童身高标准为120—150厘米。师:知道了这条信息,大家想一想哪些同学乘火车能买到半价票请举手!
生:学生举手。
师:太好了,这么多同学都能买到半价票。
师:还有一个星期就到五一劳动节了,现在淘气的班级正在计划五一劳动节组织同学们坐火车去春游,现在淘气想知道他们班有多少名同学还能够买到半价票,我们去帮帮他,好吗?
生:好。探究新知
1、分析统计表
师:要想知道他们班有多少名同学还能够买到半价票,首先要知道什么?
生:他们班同学的身高。
师:说得真好,那第一步要收集数据,这就是淘气收集的数据。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统计表,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共有6个小组,每组有6人,一共有36人。师:我们再看看,怎样找出能买到半价票的同学呢? 生:一组一组地找。第一组的6名同学都可以买到半价票。师:好,请坐,接着找一找。生:第二组的6名同学也都可以买到半价票。师:都能买到半价票吗? 生:不是。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第四组有一名同学身高是151cm;第六组一名同学身高是156cm。他们两个买不到半价票。
生:一共36人,排除这两个,还有34人可以买到半价票。师:大家听明白了吗?这个办法可不可以!可以!非常好!刚才我们是通过一组一组的找才找到这两个同学。师:那这样一组一组地找你们感觉怎么样? 生:麻烦。
师:麻烦,数据太多,还容易丢失数据。所以我们就需要整理数据!师:现在小组讨论一下: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哪些? 生:画图、画正字、点线图。
二、整理数据
师:笑笑也想出了一个办法,大家一起来看一看。生:点线图。
师:那你知道每个点代表什么吗?
生:身高
师:这个×代表什么?
生:表示有一名同学的身高是139厘米。师:很好。笑笑已经把第一组同学的身高表示出来了。请你用喜欢的方法整理全班同学的身高。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一名同学读身高,一名同学进行记录。
师:哪位同学能展示一下你们的整理结果?通过整理你发现了什么? 生:身高是120cm的1人; 身高是127cm的1人; …………
身高是151cm的1人; 身高是156cm的1人。
师:现在你知道淘气他们班有多少名同学能够买到半价票了吗? 生:34名。
师:请你将结果记录在学习单上。
三、分析统计图
师:观察统计图你还知道哪些信息? 生:最高身高是156cm; 最矮的是120cm;
多数同学的身高都在140cm左右。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四、回顾总结
师:我们现在回顾一下,通过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有什么好处啊? 生:容易看懂。师:看数据很直观。
师:之后我们又进行了数据分析。从数据中我们还能得到很多的信息。师:所以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师:我们了解了淘气班同学身高的情况,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班级同学身高的情况? 生:想
师:那我们第一步应该怎样做? 生:收集数据。
师:我们一起来玩个接龙游戏好不好,我们用最快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生:好 巩固练习:
1、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讲游戏要求:
上课之前老师奖励给每位同学一个笑脸的粘贴,在黑板上有一个点线图,现在请大家把粘贴接下来,找到你的身高贴在点线图上,我们一组一组的进行,注意排队,不要拥挤。
师:现在大家都贴好了,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整理后的点线图,同桌讨论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最高的是………,身高大约都在………。
师:同学们整理的真好,你们真聪明,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希望你们可以讲学到的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2、师:笑笑班级的同学看我们玩的这么开心,他们也跑来凑热闹了。他们班收集和整理的是关于睡眠时间的数据,但是现在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首先请大家来观察,他们也是用点线图的方式来整理数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个点线图帮助笑笑完成下面的表格。生:填表
师:哪位同学能汇报一下你填表的结果。生:7时30分1人;
8时3人;
………
师:通过上面的表格你知道笑笑班级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36人。
师:怎么算的?
生:1+3+8+9+7+6+2=36
生:1和9相加;2和8相加;3和7相加;最后加6,就是36.师:他们的方法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师:如果小学生的科学睡眠时间应当达到10时,你对调查结果有什么想法?
生:他们班级只有8人合格。师:那你们知道睡眠不足有什么影响吗?
生:………。
师:所以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我们的快乐成长是很有必要的!师:诶,老师也好奇咱班同学的睡眠时间,我们课后做个调查怎么样? 生:好
六、回顾总结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生: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方法有:画正字、点线图整理和分析数据。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整理数据要认真。
师:最后老师希望你们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也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快乐成长!
板书:
快乐成长
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1、收集数据
2、整理数据
3、分析数据(学生的点线图)
第五篇:11、《成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1、《成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谈话导入、整体感知、细读体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两篇有关“成长”的课文,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想不想知道今天这个成长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复习前面课文内容,引出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运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还不能理解的在集体交流中提出来。
3自由读课文,你能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你想让老师、同学帮助你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故事大意,提出问题,培养归纳、质疑能力。】
(三)检测识字情况,指导易错字的写法。
(1)用“开火车”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听写生字。
(2)当时反馈比赛情况,将写错的字正确的写法展示在黑板上,请同学介绍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3)区分形近字:你能给这些生字找个伙伴吗?再分别组个词
(4)重点指导“驶、酬、诞”这3个字的写法,教师板书指导
【以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以学生传授经验的方式更利于学生接受知识。】
(四)集体交流,把握课文大意,质疑
1《成长》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故事?
2读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吗?
3你有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助你解决?(学生边说,教师边分类归纳板书)
4梳理学生所提问题,提出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从学生的质疑中来,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以便于第二课时有目的地学习。】
(五)作业:
1生字、字词,熟读课文。
2向家长询问或与家长交流自己成长中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从上一节课学生的质疑引入
1同学们,还记得你们上节课就《成长》这篇课文提出了哪些问题吗?(电脑出示这些问题)
2同学们的这些问题都是围绕“成长”提出的。(出示“因为这样更利于它的成长”)“这样”的成长是指怎样的成长呢?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它的成长”?
【此环节的安排是从学生前一节课的质疑引入,使得两节课衔接自然、紧凑,再抓住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用课文的重点句提出问题,使学生从课始就进入课文的重点,体现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二)抓住重点段落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画出小男孩的表现(包括他的语言和动作)
(2)看到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你会想些什么?
2集体交流,抓住重点句体会,教师适时点拨
(1)“自言自语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两块钱。”(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渴望得到两根香肠,但他又从来不买两根。)
(2)当“我”表示要多给他一根香肠时,他用手推让说:“不要。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听可乐。”如果你是他,此时你会怎样做呢?
【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走入文本,深入体会小男孩内心所想】
(3)从小男孩的态度,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
【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
(4)齐读第六自然段,我们和作者一样,会产生很多疑问,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语言训练:听了他的话,我琢磨:也许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也许————,还也许————。
【通过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男孩面对自己爱吃的香肠,却又不舍得买呢?
3体会第7-13自然段
(1)“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我”看到在一个大雪天,约翰的妈妈开着汽车陪他给每家每户送报纸,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元的报酬。但他仍然花两块钱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
(2)此时,你心中又有怎样的想法呢?你明白了什么呢?
①约翰是个很有责任感的孩子,冒着大雪坚持送报纸。
②约翰家不是没有钱,是他自己这样做的,他这样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所得。
③约翰的妈妈其实很爱约翰,在大雪天陪他送报,还用这种方式鼓励他做事要坚持不懈。
„„
(3)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对小约翰或他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4齐读第14自然段,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你觉得是这样吗?你有没有相类似的经历,结合生活实际和大家谈一谈你的看法。
(三)总结全文
1这样一个可爱的男孩,我们是不是该记住他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
2你觉得约翰哪儿可爱?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约翰可爱的语句,读一读。
3如果约翰站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夸他呢? 课堂练习:
1把《成长》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请他们也谈谈听后的感受,与家长进行交流。2把描写约翰外貌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
3推荐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两篇文章《乌塔》和《爸爸错了》。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