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钱学森系科学家的亲友关系网络及信仰(附钱学森影评)
在建国之后到改革开放的那段年月里,我们真正应该重视和歌颂的知识分子,是钱学森、李四光、竺可桢、邓稼先、袁隆平这些科学功臣,而不是那些民国时代遗留下来的“国学大师”——前者是开拓进取,后者是墨守成规——所谓“共产党不重视知识分子”的说法,不过是一帮在现代化建设年代里被边缘化的文人墨客,在感到内心失落、囊中羞涩之余,在笔下歇斯底里爆发出来的怨念产物而已。
各位有判断力的朋友,看看这段话有什么错?
错在基本概念。
讨论问题要遵守基本的逻辑定律,比如概念应该保持一致。作者一方面反对“国学大师”,一方面歌颂“科学功臣”,这就违反了同一律。我不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应该归为“工业党”还是“情怀党”,也许他们本来就是一家人:或者缺乏逻辑、或者缺乏常识、或者两个都缺乏。钱学森这些人,不仅仅是“科学功臣”,也是“国学大师”,这两个标签其实也是一家人。
证明一下。
大家都知道,中国“两弹一星”那一代科学家,最著名的有“三钱”:导弹专家钱学森、力学专家钱伟长、原子弹专家钱三强。
各位有没有想过,这三个著名科学家,为什么都姓“钱”呢? “姓”的本意,是家族的标记。大家知道,欧洲贵族们讲究纯血、坚持内婚,每个家族都有独特的标记,除了纹章/家徽,最典型的印记就是“家姓”。在欧洲的某些场合,只要报出自己的姓氏,就具有某种特别的优先权,Last name does make sense。三“钱”的姓,也有点类似。
“钱”不是一个普通的姓,百家姓里排名第二,这在热衷于排座次的古代中国,意味着什么?
古代姓氏总是和籍贯联系在一起,称为“郡望”。“钱”是个古老的姓氏,分支很多,不过“三钱”都属于一个叫做“吴越堂”的支系。很容易查到三钱的籍贯:钱学森:浙江杭州;钱伟长,江苏无锡;钱三强,浙江湖州。这三个地方距离很近,同属于一个地理单元,一般称为“环太湖平原”、“长江三角洲”或“沪宁杭地区”,就是位于长江下游、大致以南京、杭州、上海为顶点的一块三角形平原,民间俗称“江南”。
大家知道,黄河和长江都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华夏文明始于黄河,然后逐渐扩展到长江流域。大致以隋炀帝修大运河为标志,此后的南方经济逐渐超过了北方。到了唐末,天下大乱,北方经历五代,南方则分裂为十国,“江南”地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单独建立政权:“吴越国”。
吴越国的创建者是杭州人,姓钱,名镠,原是个盐贩子出身,在唐末混战中,割据苏南浙江,自成一国。他在位41年,外保疆土,内兴善政,是五代时期比较有作为的君主。杭州湾自古海潮成灾,钱镠主持兴修“海塘”(海岸大堤),惠及百姓,民间遂把古称的“浙江”也改了姓“钱”,就是现在的“钱塘江”。此人就是江南钱姓“吴越堂”的始祖。
北宋建国后,赵匡胤扫平割据、恢复统一,末代吴越王钱俶迫于压力,主动进献国土,全家迁往汴梁。作为回报,宋代对吴越王族的后代颇为照顾,给了不少政治经济特权。吴越立国84年,钱氏宗族散居江南的甚多,很多钱姓大家族就一直维持了下来。靖康之变,宋室南迁,杭州变成“临安”,赵氏皇帝也靠这些本地豪族支撑政权,宋代江南地区出现的《百家姓》,也就把“钱”放在仅次于“赵”的位置上了。
南宋以后,江南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重心,明清两朝,举国财政都靠江南漕运,才有了“京杭大运河”的壮美工程,因此这些江南地主的地位,也一直很稳固。经过近千年的兴衰起伏,有些钱氏衰败了,但确实也有些钱氏,谨守祖训,小心经营,一直维持着家族的昌盛,并掌握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中国古代总体上不是贵族国家,在以科举考试分配政治权利的大环境下,江南地区形成了很多“诗礼传家”的文化世家,具体到本文中的三“钱”,都是这种家族出身。
“三钱”家系:
湖州钱氏:钱三强的祖父钱振常,清代吏部主事;长子钱恂,湖北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提调(相当于常务副校长);次子钱夏,语言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这个人大家比较熟悉,在新文化运动中和鲁迅齐名,专门起个反传统的别号“疑古玄同”,世称“钱玄同”,曾经提出彻底改良汉字的激进口号。不过钱玄同真正的学问还是国学,他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弟子,长期担任北师大中文系主任,晚年保守,又把名字改回“钱夏”。钱玄同的儿子就是钱三强。此外,钱恂之子钱稻孙,翻译家,清华大学文学系教授;钱振常之弟钱振伦之孙钱仲联,中央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也都可以算是“国学家”。
无锡钱氏:钱伟长的父亲钱挚早逝,由叔父钱穆抚养成人的。钱穆,历史学家,燕京、北大、清华、川大、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1949年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后迁居台北,著有《国史大纲》等,是典型的“国学大师”。子钱逊,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此外,无锡钱氏另一家族、钱穆的好友钱基博,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钱基博的儿子钱钟书,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作家,钱钟书的独生女钱媛,北师大外语系教授。钱基博之弟钱基厚之子钱钟韩,南京工学院院长。近些年百家讲坛的红人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季羡林的弟子,也是无锡钱氏,可惜没查到他的家系。
杭州钱氏: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据家谱记载是钱镠32代孙,曾任民国时期浙江省教育厅厅长。钱均夫的弟弟钱泽夫,子钱学榘,迁居美国,是空气动力学家、波音公司工程师。钱学榘的长子钱永佑,神经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生理系主任;次子钱永健,生物化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学森之子钱永刚,计算机专家,上海交大兼职教授。
如果有人觉得钱学森家族主要是工科,和“国学大师”关系不大,这里还有些钱氏姻亲可以八卦:
钱学森夫人蒋英,浙江海宁人,音乐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蒋英的父亲蒋方震,字百里,民国时期军事理论家,曾任当时陆军最高学府的保定陆军学校校长,是钱均夫留日的老同学。蒋方震被某些网站传的神乎其神,很多地方有失实之处,不过确实是一个杰出的军人。钱学森受岳父影响很大,有很强的军人气质,子女取名都叫“刚”、“真”,留学选择“空气动力学”,也是个顶级的军工专业。但是,蒋方震又不只研究“军事”,他文武兼长,与梁启超、徐志摩为友,还精通艺术,其翻译的《西方文艺复兴史》至今为中央美院的教材。蒋英的音乐才能,也是乃父家传。
蒋方震的原配夫人查品珍,也是海宁望族,有个堂兄查枢卿,次子查良镛,笔名金庸(拆镛字为金庸),小说家,香港《明报》社长。
海宁查氏在天津有个分支,金庸有位堂兄查良铮,笔名穆旦(拆查字为木旦),诗人,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
查枢卿娶妻徐禄,兄徐申如,有子徐志摩,诗人,“国学大师”梁启超的学生。
徐志摩娶妻张幼仪,江苏宝山人,当地望族,二哥张君劢,民国时期的哲学家、法学家、政治活动家。这个人现在知名度不高,主要是被政治消磨,但在我自己的法律史专业中,是个影响很大的人物,中国宪法学的早期开拓者。
金庸有个堂姐查良敏,姐夫袁行云,江苏武进人。父亲袁励准,辅仁大学教授。袁劢准有个堂兄袁励衡,金融家,首任交通银行行长。
袁励衡的女儿袁行恕,丈夫陈致平,历史学家陈垣的弟子,曾任同济大学教授,后赴台湾。
陈致平的长女陈喆,作家,笔名琼瑶。
简单的说,钱学森的夫人的表弟的姐夫的妹夫,是琼瑶的爸爸。
钱学森和这些“国学大师”、“文人墨客”,算不算是一家人呢?
有人还是不服,原子弹也不是都是姓“钱”的一家人搞出来的,两弹一星的功勋多着呢。
好吧,继续八卦。
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制作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给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钱伟长因故未列入)。
本宅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整理了这23人以及钱伟长的籍贯,如图所示:
24位“两弹一星元勋”,16人籍贯是苏浙皖三省的吴语区,也就是“江南”,占2/3。剩下两湖4人、环渤海3人、云南1人,只占1/3,其中,郭永怀、朱光亚、周光召是张伯苓的南开中学/大学的学生,王希季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彭桓武是钱三强清华的同学,完全和这些江南士大夫不沾边的,可能只有于敏、孙家栋、陈能宽这三个年纪较轻的人。
有人仍然不认同,长三角的科学家多一点,只意味着这里经济发达、教育普及,你怎么知道这些人不是平民奋斗出身呢?
抱歉本宅确实没有能力彻底搞清这些人的家族婚姻网络,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上人人网。找个知名的八卦一下:
邓稼先,安徽省怀宁县人。
谁能想到,这位常年穿着五六十年代“蓝蚂蚁”装、看似贫下中农的科学家,也出身于文化世家。他的六世祖是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爷爷邓艺孙是教育家,安庆江淮大学校长;父亲邓以蛰是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安徽省教育司长。邓以蛰的长女邓仲先,丈夫郑华炽,物理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长子即邓稼先。邓以蛰和清华大学数学教授杨武之是同乡、同事和清华园中的邻居,杨武之的儿子杨振宁和邓稼先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姻亲方面,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是神经解剖学专家、北京大学教授;许鹿希的父亲许德珩,北京大学教授,九三学社创始人,人大副委员长;母亲劳君展,居里夫人的学生,北京大学教授;劳君展的祖父劳崇光,清代两广总督……
和那些姓钱的,也差不多吧。
我不敢说两弹一星元勋都是这类家庭出身,但是肯定占大多数。钱学森和邓稼先其实都算是 “宣传样板”,在那个红色年代里,如果能找到一个根红苗正、三代贫农出身的科学家,宣传部门肯定不会放过,可是大家只知道钱、邓,只能说,这些顶级科学家里的贫农子弟实在不多。
出身较好、有几个搞文科的亲戚,和科学成就有什么关系? 《哈利波特》中,哈利第一次到格里莫广场12号,看到过一面墙:
大家看这些“钱”“邓”的关系图,有没有看这棵树的感觉?布莱克家族是贵族,“钱”、“邓”也类似。
一般认为中国的贵族制结束于秦朝,但和欧洲国家比,中国的疆域辽阔、历史漫长,在局部领域,某种意义上的“准贵族制”一直存在。“钱”“邓”称“贵族”可能不太准确,中国历史上一般称之为“士大夫”、“士林”,但确实有某些贵族制的特点,比如内婚制,也就是只和同类家族通婚,这些“钱”、“蒋”、“陈”、“邓”们,世世代代互为姻亲,组成一个家族网络。中华古典文明的精华,就由这些人一代一代手口相传而来。
(关于“内婚制”,最后一篇婚姻法还要讨论,这里提供些铺垫,免得下一篇文字太长。本帖的主题还是高等教育。)
中国传统的儒学虽然西学有异,但天下学问,大原则都是相通的,儒学同样是一种文理不分科的“学科之母”,里面包含了科学的因子,只是没有古希腊的传统发达罢了。三钱、邓稼先这些人,虽然最后读的是工科,其事业的根基,仍然在于自幼饱读各种经典,逐渐磨练出来的“理性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研究原子弹就是优秀的物理学家,研究西洋诗就是优秀的文学家,研究宪法就是优秀的法学家,就算写武侠、言情小说这些等而下的东西,也和革命根据地里出来的贫下中农作家不可同日而语。“国学”甚至包括西方教育体系中属于“体育教育”的知识,也就是传统的“养生之道”,钱学森和钱伟长都活到98岁,肯定有关系。
这种顶尖人才,绝不是我们现在这一套“文理分科、填鸭教学、统一教材、考试本位、德智体只有智育发展”的教育体制能够培养出来的。他们受教育的例子网上很多,随便百度一大把,献丑了: 当年钱伟长考清华,中文100分、历史100分、物理5分、数学加化学20分、英文0分,进的是清华大学历史系,只因入学的那个秋天,爆发了9.18事变,钱伟长决定转学物理系以振兴中国的军力,说转就转,一路读到冯卡门的博士后,也没有什么学习障碍,这就是他国学根基扎实的结果,而不是他接受过什么特别的“理科教育”。至于为什么能够以这样低的分数入学,嘿嘿,他的叔父钱穆当时已经是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了,清华北大其实就是这帮人办的,他“一出生就列在清华学生名单上了”。
钱伟长不是特例。另一个无锡钱氏子弟钱钟书考清华,成绩是:英语100、语文90+、数学15,要不是他在清华当教授的爸爸钱基博,同样也入不了学。但是,不会考试的钱钟书在大二的时候就已经能挑中文系主任朱自清、哲学系主任冯友兰的毛病了,跟会打老师的哈利波特简直是如出一辙。
大家想想,两“钱”如果用今天的高考模式进行选拔和教育,还能有最后的成就吗?
我早就说过,考试不能选拔最优秀的人才,只有“人”本身才能识别最优秀的人,两“钱”最后成就就证实了这一点。这种不在乎考试的传统,也是上一代手把手教出来的。钱玄同在北大当教授,从来不判卷子,直接送教务处,北大教务处为此特意刻了一枚“及格”图章,一律盖章存档了事。后来钱玄同到燕京大学兼课,燕大教务处提醒他:“拒绝判卷属违反校规,将扣发薪金”,钱玄同回了一封内附钞票若干的信:“判卷恕不能从命,薪金全数奉还”,也根本不拿什么“校规”当回事。
顺便说一句,当时教授都不缺钱,“穿越到民国”的帖子里花了很大篇幅讨论教授的工资问题,上一篇的很多回帖也一直再提,这个问题我觉得很简单,只说一句: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像钱学森这种“能顶五个师”的人才,想要培养出来,也要按着五个师的军费安排。
钱学森本人的学术成果,比如《工程控制论》,里面有很强的哲学思辨的特性,并不是纯理工科的思路。他晚年以喜欢气功、特异功能和系统论著称,经常在各种场合发表这类文章,比如《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与人体科学》之类,也有些文集出版,比如:
很多人颇有微词,说他迷信,这些文章也确实真伪杂糅。不过物理学家真正出成果只是30-50岁,此后在专业领域就搞不出什么东西了,看看牛顿晚年的上帝存在的证明、爱因斯坦晚年的统一场论,这些文章也无损于钱学森的学术地位,相反,倒是可以理解为他对自己一生治学的方法论总结,其要点仍然是“真理是整体,文理不分科”。
前引“穿越到民国”帖子作者,主要的缺点就在于,自己是应试教育的产品,只懂书本里告诉他的“学好数理化”,就把这当作一切开始立论,而对“文理是否应该分科”这个问题,缺乏质疑和批判的能力,因此才会闹出一方面歌颂“科学功臣”,一方面反对“国学大师”的笑话。其实,钱玄同、钱穆或者钱伟长、钱学森分别被冠以“国学大师”、“科学元勋”的称谓,只是后人用使西方的学科分类造成的。称谓是皮相之谈,争论“国学大师”的精确定义能否放在钱学森身上,也没什么意思。关键是,怎培养出来这些人。
最近几篇都是关于高等教育的话题,前面有网友留言“宅老师没有观点,只是拿大家练习摄魂术”,我确实希望法学学生练练“正反立论”的技巧,不过也不是“不分善恶”。改变结论,只是因为增加了新的条件。续8虽然论证过程的比较偏激煽情,但我不认为基本论点有错,英美国家的教育理念,大体上就是《凤凰社》所展示的那个样子。
“三傻(上)”得到的结论相反,只是因为引入了一个新条件:发展中国家办教育。在这个前提下,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基础教育而非精英教育、方法应该是灌输型的而非启发型的、目的应该培养普通工程师而非学术大师,这个结论也大致没有错误,人口规模巨大的穷国在起步阶段必须如此,不只中印两国而已。抱歉具体论证有些粗疏,一是我没有从事过工科教育,二是“三傻”本身也不是很严谨,比如生孩子那场戏,兰乔和比亚用视频聊天,绝不是“十年前”的1995年的网速能支持的。《三傻》只是做个引子罢了。
不过,今天我又准备引入一个新条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吗?
或者详细点:中国过去是发展中国家吗?现在是发展中国家吗?将来还愿意做发展中国家吗?
第一个问题,大部分人回答是“yes”。第二个问题,五年前和现在的回答不一样,出国的和国内的朋友回答不一样,这也正常,中国本身变化很快。不过第三个问题,恐怕回答是“no”的更多:我们这些年一直在艰苦奋斗,难道是心甘情愿的一直去做发展中国家?
中国刚建国的时候,基本上是个农业国,不要说比美国,连苏联从帝俄时代算起,工业化也两百年多了,中国当时谈不上和美苏抢世界第一,只是打好工业化的基础,压倒印度这样的对手小组赛出线而已。因此,在教育路线上,采取了一条重心向下的道路。经过几十年努力,已经有了初步结果,标志性的事件就在前年:
这事儿有很多解读,中国经济也仍然有很多弱点,我绝不是炫耀成绩,而是感到压力。在国际关系方面,这件事意味着中国已经正面坐美国人的PK台前。有些人时时刻刻不忘国际斗争,不错,我赞成这一观点,也专门写了一篇“敌人”来提醒大家注意,但具体怎么做呢?
建国后高等教育转型,有巨大的成绩,也付出了惨烈的代价,说是“吃掉左手来保全右手”也并不为过。借用金庸小说中的一个名词,我们练的是“七伤拳”,先伤己,后伤人,损心伤肺催肝肠,藏离精失意恍惚,三焦齐逆兮魂魄飞扬。中国传承两千年的士林,大体就此终结,要重新培养出来,可需要不止一代人的时间了。反对的声音之所以强大,绝不是“一帮在现代化建设年代里被边缘化的文人墨客,在感到内心失落、囊中羞涩之余,在笔下歇斯底里爆发出来的怨念产物而已”,而是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反观美国,精英机制从建国开始基本没有断代,父子诺贝尔、兄弟科学院,不计其数。人家的素质教育已经坚持几百年了,强强叠加,积累下来的强大竞争力,绝不是靠激情和人海就可以对抗的。有人认为,沿着前面的道路走下去,挖更多的矿,炼更多的钢,培养更多的工程师,造出更多的坦克和大炮,就能打败美国,这绝对是一个误国误民的想法,当年希特勒和日本都走过这条路。
前面说过,中国的苏联式教育体系,重点是培养足够多的工程师,而非优秀的工程师。现在很少有人怀疑中国人造裤子的能力了,剩下的问题都在高精尖领域。这里面细节很多,我这个帖子又不是学术报告,具体怎么培养优秀的工程师,还是留给懂工科的朋友吧。不过以我这个外行的看法,恐怕继续坚持应试教育是没有出路的。
今天有点儿时间,我想说说我比较熟悉的文科。
争论律师还是工程师更重要,实在是有些无聊,就像争论左手和右手哪个更有用一样,你又不能砍掉一个。造航母当然很重要,但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说,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武器,而是人,国际竞争也包括文科领域,不知“穿越民国”的作者能否承认这一点。比如苏联解体,难道原子弹造的太少吗?无非是人心散了,枪口不知朝向哪里而已。
怎么掌握人心呢?摄魂术。
今天既然提到钱学森,不妨继续八卦。钱学森逝世一周年,中央决定拍一部传记片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结果拍出这样一部电影:
把钱学森这个传奇人物,拍成这种平铺直叙、表面文章的大路货,真可惜了两位男女主演。我并不反对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但这位导演/编剧的煽情能力,实在让我感到伤心。我甚至产生写一个《新钱学森》剧本的冲动,当然只是想想罢了,文学创作需要天赋和积累,这两点我都没有,只是写个小小的影评罢了。
演员、布景、服装、道具等技术因素,都不评论,我只关心《钱学森》的剧情设定。这方面实在是太差,全局结构松散拖沓、人物概念化、很多细节自相矛盾,最后的压轴桥段,居然靠与剧本无关的纪录片镜头完成。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文艺作品,总要有个主题吧,《钱学森》的主题是什么?
前面说过,论人的品质,“德”永远胜于“才”,把钱学森拍成一个聪明人是不会让观众感动的,因此,剧本把钱学森设定为一个在美国遭受迫害的中国人,一个“爱国者”。这个设定完全没有表现出钱学森最优秀的品质,《钱学森》最大的卖点应该是“信仰”:他不仅仅是个“中国人”,而是一个“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各位先别笑,看看我能不能说服大家。
问题:世界上什么人的信仰最坚定?
答案:经历过死亡的人。
死亡不仅是身体,更重要的是精神。了解宗教的人都知道,曾经改教的人信仰最坚定,比如欧洲划时代的思想家圣奥古斯丁和卢梭,都是改教者,奥古斯丁是拜火教改信基督教,卢梭是天主教改信自然神论,这也是两部《忏悔录》的核心内容。道理很简单,因为曾经选择,所以无路可退。
钱学森呢,他这辈子最大的选择就是“回国”,“回国”就是他的“改教”。
钱学森回国这件事,官方的解释有个矛盾:地球人都知道“钱学森等于五个师”,美国人会用五个师换11个小兵吗?个人推测,此事更多的是中美双方的默契,因为冷战中美国的主要对手是苏联,中国搞出了核武器,和中国接壤的苏联其实更难受,美国反而是隔着太平洋看热闹。视角拉的再远点,从司徒雷登到尼克松,美国一直在搞“联中抗俄”的统一战线,这件事很可能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钱学森回国的最大障碍,反而是钱学森自己。他家庭有很深的国民党背景,童年完全过着公子哥的生活,和共产党毫无交集。钱学森24岁出国,在美国当了20年的“中华民国公民”,1955年的台湾政府还是得到多数国家承认的“中国合法政府”,而大陆则不停的进行各种政治运动,虽然我们靠统战工作留住了钱均夫,但共产党要消灭“地主阶级”,彻底拔掉“士大夫”的根,傻瓜都能看明白。
片中提到麦卡锡主义对钱学森的迫害,本是小事一桩。一个外国人,接触美国的最高军事机密,当然要经过忠诚检验。退一万步讲,麦卡锡迫害钱学森,让钱学森产生民族情绪,他也完全可以回台湾,何必非要来大陆呢?电影里倒是有个镜头想给大家一个交代,就是机场回答台湾记者提问。这个剧情设计的很蹩脚,在美国连蒋英都和钱学森说英语,这样吹毛求疵毫无意义。钱学森选择回大陆,最终是他自己的信念所致。
中国自近代以来,始终面临严重的民族生存危机。钱学森这些士大夫家庭,一直是传统文明的传承者,受到的伤害也最深。有人说钱学森是民国培养的,其实,民国倒更像是这些人的马甲而已。他这种家庭,自幼教育子女都是“以天下为己任”,决不止于把在美国做个高级白领当做理想。因此,五十年代的中国终于看到了工业化的一线曙光,钱学森们也看到了施展个人抱负的舞台。结果呢,大家都知道,钱学森给中国造出来“两弹一星”,极大的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国家安全状态,但就个人而言,他给共产党造出了战略武器,也彻底堵死了国民党反攻大陆的可能,他那些世叔年伯们,也只好在台北登高仰望大陆,每日以泪洗面,死后棺不入土。或者说,钱学森背叛了自己的出身,毁掉了自己的阶级,把个人的荣辱和国家的兴衰结合起来,用基督教的语言,就是通过选择、完成信仰、获得永生,也就续9所谓的牺牲精神,抱歉不是很多小朋友理解的,在学校食堂吃了一个月的饭,坚持没有回家,就具有了强烈的牺牲精神。
经过这次选择,回国后的钱学森也就具有了很强的攻击性,经常把信仰问题挂在嘴边。他终生没拿诺贝尔奖(工科并非障碍,诺贝尔奖有串学科的先例),对此钱学森的回应是:“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为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言下之意,诺贝尔奖不过是个高级摄魂术制造的幻像,我钱学森是发奖的,不是领奖的,我把中国打造好,随便搞个“钱学森奖”让大家抢,那才是真正的荣耀。他死后的悼词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这一代科学家获此评价的仅此一人,他对此也是当之无愧。我再说一遍,忠诚表现为某种信仰,但本质上是一种优秀品质。
同理,《钱学森》中蒋英这个人物的设定,也很有问题,剧本一方面把蒋英设定成一个事业有成的女歌唱家,一方面又是钱学森的贤内助。且不管这两个身份是不是能够兼容,结果就是钱蒋的爱情戏,和《钱学森》的主题完全无关,变成俊男美女的大杂烩。问题是《钱学森》不是《蒋英传》,剧本中的蒋英必须以钱学森为中心,她的音乐才华只能是个背景,主要情节设定,应该是帮助钱学森进行选择。钱学森作为男主角,一定要设计一个缺点(没有缺点就没有选择),当他回国面临选择的时候,自己无能为力,就需要蒋英出面,代言她已经去世的父亲,帮助钱学森和代表传统士大夫精神的蒋方震进行沟通。沟通的结果,钱学森完成了救赎,蒋英则牺牲了自己的事业,成就了丈夫,也就把个人的爱情和钱学森的事业结合在了一起。简单的说,蒋英就是圣母玛利亚,蒋方震和钱学森就是圣父和圣子,我在好莱坞电影中经常看到这个模式。
续9的内容中,分析赫敏的性格根本就是小事一桩,全篇的灵感,来自于我看哈4结尾出邓布利多演讲的感觉——我从《哈利波特》里听出了毛泽东的声音——整个演讲,其实是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和《为人民服务》两篇的综合:
今天,我们蒙受了一个无比巨大的损失,就是大家熟悉的的塞德里克•迪戈里。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不幸以身殉职。《纪》
他生前极其勤奋刻苦,公正善良,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很热心的朋友。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纪》
我想你们有权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听着,塞德里克•迪戈里是被伏地魔杀害的。魔法部不希望我告诉你们真相。不过我觉得,如果我不告诉你们,那是对他的一种侮辱。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为》
如今我们所共同感受到的这种悲痛,提醒了我,也提醒了大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来自不同地方,操着不同的口音,但仍然万众一心的原因。经过最近发生的事,使得这个学期我们所建立起来的友谊,将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为》
好好记住,塞德里克•迪戈里不会白白牺牲的!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项制度。《为》
好好记住,我们要纪念这个男孩,一个善良的、诚实的、勇敢的、真诚的男孩,直至他生命的终点!
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纪》
其实这张剧照也是有讲究的,不过文字不好形容,必须在冬天的下午自己去西开教堂看一看。
能把意识形态如此完美的结合在儿童剧中,推销给美国小朋友,这就是美国不会解体,而苏联最后碎的稀里哗啦的原因。说实话,续9的留言让我挺难受的,各种赫敏,大概到400多回帖的时候才有一个台湾读者和我讨论主题。我们拿什么来统一台湾?
美国确实没有宣传部,这项工作是由好莱坞来完成的。好莱坞的电影工业是美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就单单一个《哈利波特》,全球累计票房75亿美元,罗琳本人财产超过5亿英镑,我们中国人做多少牛仔裤和玩具才能赚回来!
票房还是小钱,我看过一个资料,好莱坞全部影片合计,总体上是赔钱的。高票房经常被宣传,其实也是好莱坞自己的一个广告。好莱坞最重要的任务是制造美国神话,让地球上的所有人都相信美国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然后呢,把3元的烧饼夹里脊卖到18元,还让你觉得“物超所值”。
反过来说,为什么我们的电影公司,不能拍出好莱坞的煽情故事呢?
经济因素不论,单讲教育:因为我们的导演和编剧,也是中国大学培养出来的。抱歉,我又很手贱的评论了一个自己很不熟悉的领域:我们的艺术教育领域,大体上也是“文理分科、填鸭教学、统一教材、考试本位”。
我没有从事过艺术教育,也是从公共媒体上看到的资料,大家可以自己百度“陈丹青辞职”。
钱学森晚年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被称为“钱学森之问”,这个问题不分学科的存在于中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去年的五四青年节,温家宝总理对这个问题也有回应:
我一直说,帖子写的都是教育界的常识,续8中的观点大体在这段引文的范围之内。我不至于无聊到用总理的帽子来增强我的论证,不过平心而论,我这位天津同乡,虽然不见得是最优秀的总理,(建国后6位总理各有特色,也很难说哪个最优秀),但确实可以算是个懂教育的总理,他是三代的教育世家出身,祖父就是民国时代的中学校长,本人又是五十年代的南开中学毕业生。关于教育的言论,温总理确实说到了重点。
仔细观察近些年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比如名校联盟、自主招生、通识教育,都是朝这个方向努力,长远来讲,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废除高考,或者高考边缘化,也不是什么秘密。钱学森和温家宝都是内行人,所谓“总理回答钱学森之问”,问者非不知,答者非不晓,二人一唱一和,友情演出一场双人摄魂术而已。至于目前的阻碍在哪里,高层心里也很清楚。高考捆绑了太多的具体利益,有些因素短期内不可能解决,(非要给个时间表的话,至少要几十年,读这个帖子的朋友估计也都退休了)。连“分省划线”这么简单的事情都遭到巨大的质疑,何谈废除高考。面对自己的切身利益,能用理性控制欲望的终究是少数,不指望全国人民都有钱学森的觉悟。因此教育改革这事儿,慢慢来吧。
第二篇:钱学森影评
我看《钱学森》
“回到我的祖国,我总是能做些什么,也许,我还可以种苹果。”这是钱学森回国前对杜布里奇校长的回答。“你回去能做什么呢?”杜布里奇校长的疑问不无道理,当时我们中国毫无导弹和航天基础,钱学森回国发展必定苦难重重。他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但是在一颗强大的心灵面前这些都不能阻挡他回国的信念,他有着足够强大的爱国的心。因此当面对“一个科学家回到农耕社会能做什么”的疑问时他回答“回到我的祖国,我总是能做些什么,也许,我还可以种苹果。”那么坚决,也充满了自豪感。
《钱学森》就是这样一部近乎平铺直叙的电影却让我一次次的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一些情节的设计更是让我感到了无比的民族自豪感。
当钱学森被指控是共产党,被关进监狱,蒋英去探监那一段,看守的人说你们只有五分钟的时间,蒋英见到丈夫之后一直问“你还好吗?”“他们打你了吗?”钱学森却一句话都没说。旁边的人说“请讲英语!”而蒋英回应的却很犀利,“难道你没看出来吗我们都是中国人!”就像外国人问我们一句:“Where are you from?”我们能昂首挺胸,理直气壮地提高声音的分贝,告诉他们:“I’m Chinese,I’m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在即将登机的时候,一个中国的记者问钱学森:“你为什么不回台湾而选择去大陆呢?”钱学森不回答,中国记者追问,钱学森说:“中国人对中国人提问要用中文而不是英语,我不想回答你的问题”„„每每看到这些镜头我变会心潮澎湃,心底充满着民族自豪感。
当钱学森望着携带者核弹头的导弹冉冉升起时,他在感叹种植的苹果已经成熟了的时候,我想他是幸福的。等到这一刻以前所付出的心酸所面临的困难都是只得的。这也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个画面,当时东方二号发射失败,所有人都无比沮丧时,钱学森作为研发的核心人物是这样说的。他说:“不就是掉下一个东二吗,今天掉下来明天我们再让他飞上去。”这是一个领袖的气质,这是一种自信。因为他从没想过要失败。
99分钟的影片很难描绘出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影片大量篇幅的描述钱学森作为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作为一个爱国者的伟大,然而这并不是影片的全部。在我看来影片的结尾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会触动人心灵的。结局用了真是录像,年迈的钱老半躺在病床上说:“人不但有科学技术,还要有文化艺术、音乐。”这让我想到片中的一幕:钱学森对和他一起散步的妻子说:“如果你不是我的妻子,你会是一个优秀的歌剧演员。。。”这时的他身份不再是以为科学家不再是两弹元勋,而是一位丈夫,一个让他的妻子托付了终生的人。“人不但有科学技术,还要有文化艺术、音乐。”钱老讲出这句话时心里一定充满了对妻子的感谢对妻子的爱。而影片的最后一分钟,过世的钱老躺在花的中央,妻子被人搀着颤颤巍巍地来到了现场,在钱老额头深情的一吻,我想看到这一幕的观众都会落泪吧。
一部好的电影应该能激发人的斗志,让人从思考中获得收获。我想这部影片做到了。
第三篇:钱学森 影评
钱学森的音乐情缘
2011年似乎注定是一个少不了纪念的年份: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还有我们都不会忘记的,钱学森,钱老诞辰100周年。似乎大家印象里的钱学森一直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和科学家。在他归国后的数十年中,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得“两弹一星”(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简称)功勋奖章,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事实上,钱学森不仅是科学家,在音乐、绘画、摄影等方面也都颇有造诣,尤其喜欢弹钢琴。钱学森家的客厅约有20平方米,一架钢琴占去1/4的面积。听音乐是钱学森主要的休闲方式。他认为,音乐引发了他幸福的联想。他是这样描述自己所钟爱的音乐的:“音乐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丰富了我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广阔的思维方法。是音乐让我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更宽一点、活一点。”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钱老较浪漫和诗情画意的一面。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篇来自钱老挚友的后人——我国资深外交官厉声教的追忆散文。
清明将近,春寒依旧,钱老仙逝,追思万千„„
一代科学伟人、堪称中国知识分子楷模的钱学森老先生辞世虽于今已逾一载,然清明时节,最易伤怀,钱家与厉家可谓世交,值此清明之际,特为此文,以略表我对前辈的哀思。自钱学森老先生2009年10月31日驾鹤西去后,悼念钱老的文章纷纷见诸报端,称钱老“多才多艺”之文所在多有,然谈之泛泛者多,辅以实例者鲜矣。在这里,我以一段不为众人所知的故事对其略作补充,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钱老在音乐方面的过人修养。
故事发生在1934年南京市颐和路20号,一幢二层的小洋房里。是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在赴北京(据考,钱学森此京城之行或是赴京考取赴美留学资格,或是已先在上海考取清华大学赴美留学生,后去北京办手续)的路上途经南京,曾暂住于此小洋房。据此间女主人讲,那时的“钱学森身着长衫,左臂还带着黑纱,因其母去世不久”。这位女主人上世纪二十年代曾毕业于国立上海音专钢琴科,有着良好的音乐素养,弹奏钢琴是她每日必受的精神洗礼,这天也不例外,况且这时的她已身怀六甲,美妙的古典小品不仅可以怡情悦性,同时可以启迪人的心智,无论是混元之初的胎儿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抑或是严谨审慎的科学家。熟悉的琴音将被淡淡的哀愁笼罩着的钱学森吸引了过来,他静静地走来,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响,生怕打扰了钢琴前专注于音乐的女主人,女主人也未察觉到钱学森已站在了她的身后,一曲弹完,钱学森才开口,说:“你弹的是Pour Elise吧,”之后他就绕
有兴致地与女主人聊起了音乐,从《致爱丽丝》乐句的处理、和声的色彩到他个人对不同严肃音乐的偏好和见解,再到西洋音乐家们的轶事掌故。钱学森谈性甚浓,看得出他对音乐有着纯粹的热爱。那位女主人越聊越觉得吃惊,钱学森在论及音乐时不经意间引出的许多音乐家的掌故连钢琴专业出身的她都还不知道,她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钱学森的谈话很有深度,很有见地,他对音乐也很有领悟力。
读者诸公或许会问,以上这些细节作者何以能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
实际上,当年钱学森暂住的那幢小洋房即是我家南京故居,那位女主人即是先慈,而那尚在腹中即有幸与少年钱学森“妙音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胎儿便是本人。1934年农历12月,我出生于南京,此后不久,钱学森1935年赴美留学,临行前又特地到南京市颐和路20号这幢小洋房中来与故人辞别,据母亲说:“那时,他换成了一身西装,非常帅气。”
至此,看官们或会好奇,钱学森与这幢小洋房的主人有何渊源,两家的情谊从何而来?这就要从我们共同的故乡杭州说起,同时亦会引出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其中将涉及到鲁迅、蒋百里和徐志摩等一批浙杭名家。
钱学森之父钱家治与我大伯父厉家福乃同窗契友,两人后又共赴日本求学,这更增进了两位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同乡学子间的感情。
钱均夫据称是钱缪的第三十二世孙,是杭州一位丝商的次子,早年同他后来的亲家公,即钱学森之妻蒋英的父亲、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百里,以及我大伯父厉绥之均就读于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且均为莫逆之交。三人中,钱均夫与厉绥之又于1902年同赴日本公费留学,而蒋百里因得他人资助于1901年先赴日留学。
当时与钱均夫和厉绥之同船进京,一同考取赴日公费留学的还有来自南京矿路学堂的浙江同乡鲁迅,他们三人最初曾在东京弘文学院一同学习日语,同班同寝室。1904年学毕日语后,我大伯父接受鲁迅的意见,一起学医,但最终鲁迅就读的是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厉绥之就读的则是日本金泽医学专门学校,其毕业后又考入了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而钱均夫考取的是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教育学、地理学和历史,并于1908年毕业。这段时期,三人虽身在不同学府,但大家仍时常聚首,纵论天下,共抒救国宏图。
我堂兄厉声树之父,即厉绥之三弟亦曾与钱均夫交厚,而先父厉家祥,即厉绥之四弟则曾师从钱均夫。后来,钱均夫之子钱学森与蒋百里之女蒋英的结合,促成了钱家与蒋家的姻亲关系,而这又进一步联结了钱家与厉家、蒋家与厉家,可谓缘外有缘。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社会动荡,学校被迫停课。钱均夫随即迁往上海,并于次年在上海创办“劝学堂”,培养热血青年,投身民主革命。钱学森因此也就于1911年1
2月出生在上海。1913年春,浙江省立第一中学重新开课,钱均夫返杭继续担任该校校长。1914年,他到北平国民政府教育部任职,时年三岁的钱学森也被带往了北平。1929年,钱学森从师大附中毕业,考取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据堂兄厉声树相告,钱均夫老伯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钱学森少年时若要看某部电影,先要和父亲提出,由钱老伯先到城站电影院去看一遍后再告诉他是否可去看。由此可以看出钱老伯在子女培养上的慎重和细心。钱均夫一贯主张要儿子多读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并在钱学森赴美留学前为他准备了不少此类典籍,同时提醒他在国外攻读专业之余,不忘阅读这些典籍。
2005年3月,钱老在北京301医院曾深情地谈到:“我父亲钱均夫很懂得现代教育,他一方面让我学理工,走技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学音乐、绘画这些艺术。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
读罢至此,相信诸位对于发生在1934年南京市颐和路20号小洋房内的那一幕难以忘怀的情景,那些曾经名噪一时却又随着岁月渐渐远去的人,那些曾经彪炳于世却又被历史缓缓尘封的事,已经了然于胸,同时也能更深刻地理解钱学森早年在音乐艺术方面过人修养的获得与其自幼受到的家庭熏陶和身为教育家的父亲的悉心培养是密不可分的,而恰恰是这份修养对这位科学巨匠日后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让我们重温钱学森老先生的这段话,以缅怀故人,相信亦可启迪后世:“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使我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这就是这篇散文的结尾了。
今天我们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关于钱学森和他的音乐情缘。事实上,钱学森的夫人,蒋英,正是一名艺术家。她是中国最杰出的女声乐教育家和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正是两人在音乐上共同的热爱和欣赏,促成了两人结为伉俪的佳话。因此也有很多人认为钱学森是因为夫人,他才爱上音乐的。其实不然,他一直是音乐发烧友:他会多种乐器,在交大念书时在交响乐队吹小号;在学校拿到第一笔奖学金,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跑去南京路买唱片;后来他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书时,正是波士顿交响乐团声名大噪的时候,只要是他们的音乐会钱学森一定要去听,还用他的二手车拉好几个同学一道去听„„
同学们,今天的特别节目到这里,就临近尾声了。作为交大的学子,也许我们可以更走
近一点这位伟大的学者。我们听着他的故事,在以他命名的图书馆里学习,还可以自豪地称自己为他的师弟师妹。希望通过今天的节目,大家对他的了解能更多一些,就像走近一位学长那样,亲切而又自然。
好了,听众朋友们,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节目吧,也让我们从匆忙中分出自己的一点点时间,怀念他,我们的骄傲——钱学森。
第四篇:钱学森电影影评
中国苹果,中国制造
——电影《钱学森》观后感
在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行。如果我想,我可以种苹果。——题记 在滔滔历史长河中,中国曾经辉煌过,也曾满目疮痍。在1935年,钱学森忍痛离开豺狼当到的祖国,去美国学习先进知识,并在心里暗自对自己说,我会早日回来为您效劳的。这是他离开中国时对自己,对国家许下的承诺。
为了实现这个承诺,这个有着赤子之心中国人在美国期间,凭借自己的努力,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和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先进知识。并且成为了当时大名鼎鼎的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的学生,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在归国前一夜,钱学森去探访自己的最敬重的老师的时候,冯.卡门教授动容的说:“钱啊,我已经老得走不出家门了,我们不会在见面了。你现在不是我的学生,你已经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我以你为荣。”钱学森回答说:“您对我的鼓励胜过任何奖励。”钱老虚心求教,尊师敬长,不因名利而被迷惑双眼,这种大家精神令人深深折服。
当时钱学森已经在美国被软禁了长达五年之久,美国政府利用各种手段迫使钱学森留在美国。然而,不论美国政府苦言相劝或威逼利诱,钱学森想回到祖国的怀抱没有因此动摇。他和妻子默默的承受着各种无言的痛苦,最后通过秘密写信寄回中国,向中国政府求助的方式才得以回来。在他终于可以离开美国之前,他曾经的同事杜里布奇在知道无论用什么的方式也不会留住钱学森的时候,就冷嘲热讽:“中国没有航天科技,一个杰出的航空科技员回到农耕社会能做什么?”钱学森义正言辞的回答道:“在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行。如果我想,我可以种苹果。”
回到祖国怀抱的钱学森,并不是沉浸在各种荣誉之中,而是马不停蹄的开始发展国家的航天事业。当国家领导问他,我们中国人到底能不能制造出导弹来的时候,钱学森坚定的回答:“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矮半截,外国人可以我们也可以。”在钱学森的带领和培养下,第一批中国导弹专家诞生了。他们齐心协力,克服当时国内物质困难,设备条件差,没有苏联老大哥的支持等种种困难下,凭借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研制出属于我们国家的导弹。当东风二号成功发射时,钱老在心里默默的对杜里布奇先生说:“这就是我种的苹果树,结出来的苹果啊。”
钱学森与妻子蒋英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的故事同样让我动容。在电影的最后,钱老真诚的对妻子说:“也许我该给你道个歉,如果你不是嫁给我,你会成为我们国家最好的女高音歌唱家。你有着非凡的天赋,勤奋又聪明,你应该成为打架。可是,在你心里,一定会很遗憾吧”蒋英回答说:“我想说,这个国家可以没有蒋英那样的歌唱家,但是不能缺少像钱学森那样的科学家,我愿意为此做出牺牲,这不是遗憾,这叫光荣。”一个妻子,愿意为丈夫为祖国奉献一切,不论经历多少苦难,走过多少荒芜,依然相敬如宾。钱学森虽然不能像模范丈夫那样,时刻陪伴着自己的妻子,但在他心里,对妻子的心疼和敬重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他肩负着太多的责任,一个父亲的顿顿教诲、一个家庭的柴米油盐、一个国家的航空科技和国防安全他都顶起来了,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模范丈夫啊。
谁说外国的月亮就一定比中国圆,谁说中国制造就一定不如外国好,谁说中国苹果不起眼?钱学森用他自己的“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的行动向世人证明了中国人一样有资本能昂首挺胸于世界之林,一样可以制造出又大又圆的中国苹果!
第五篇:《钱学森》影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观《钱学森》有感
在我的记忆里,钱老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一位令万人敬仰的科学家,一个可以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的人物,而远远超过五个师。他是我们祖国“两弹一星”的元勋,历尽千辛学成回国,夜以继日终成祖国骄傲。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电影《钱学森》讲述了从钱学森归国受阻,在美国遭受尽迫害开始,到新中国领导人营救他,再到他历尽千辛回到祖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两弹一星”伟大事业中的感人故事。在人们的心目中,因为“两弹一星”事业的神秘性,钱学森的形象是高大的,宏伟的,近乎神的,而这部影片,却赋予了钱学森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儒雅、安静、淡然、无私、坦荡、纯粹。更重要的,是他完美的诠释了“爱国”两个字的深刻含义。
影片《钱学森》一开始便是1980年中国成功发射运载火箭试验,这是多么令人鼓舞的时刻,所有人都激动不已,但只有钱老静静地坐着。默默地注视着大屏幕,看着火箭飞行的优雅姿态,因为他知道这一刻也该来了,这一刻属于每一个中华儿女。历经二十余年的心酸终于得到了回报!或许他在思考,我没有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过去的点点滴滴浮现在他的脑海„„
影片中的钱学森有两个色彩鲜明的对比:回国前,由于钱学森对美国高科技军事科研的贡献和学术地位,一家人生活得非常优越,设备一流的实验室、漂亮的别墅、汽车;家里的聚会的客人都是美国军、政、商及科技界人士,拥有陆军、海军安全许可;回国后的钱学森,除了一身朴素的军装,就是身着蓝色中山装,与普通工作人员毫无差别,他住的房子简单窄小,和美国的生活环境简直是天壤之别。什么是爱国?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爱国!放弃步步高升的事业,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回到祖**亲的怀抱,从一穷二白开始,践行祖国强大的梦想,这才是拳拳的赤子之心,这才是报效祖国的有力证明,他说,In my county,I can do everything。
虽然在美国他和蒋英享受着至高的尊严和生活待遇,但钱学森时刻牵挂着祖国。随着中国解放的消息传来,国民党退守台湾,期望钱学森为其效力,钱学森断然拒绝。但同时钱学森成为了美国政府认为的共产党,甚至将其驱逐出境。但后来意识到钱学森的离开将会对美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战略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所以美国国防部向钱学森抛出橄榄枝,但钱学森拒绝了这次能在美国生活的最后机会。他们火速向祖国求救,毛泽东和周恩来决定用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交换钱学森,钱学森终于携带妻子和一对儿女踏上了归国之旅。
回到祖国怀抱的钱学森,焕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他回国不久,就向聂帅等领导同志提出我国自行研制导弹武器的建议。为了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毛泽东和周恩来决定勒紧裤腰带,全力支持钱学森进行火箭研究,当时中国工业发展极其落后,苏联“老大哥”又撤走在中国的工程师及技术人员,然而,钱学森带领来自祖国各地的最尖端人才开始了工作。
1960年11月,第一枚导弹试射成功。
1964年10月,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随后钱学森又承担起了研制火箭运载进行远程攻击的任务,他带领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完成两弹对接。
1966年10月,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于罗布泊靶场试射成功,全中国为此振奋!全世界至此不得不躬身倾听来自东方的声音!
志在强国,才让他为人所不敢为,鼓舞起“外国人能做,中国人也行”的志气,为“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特殊贡献。心在富民,才让他不断创新,用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草产业理论指导了西部大开发的科学行进。作为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以宏大开阔的眼界,将创新思想融入到爱国情怀中,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爱国主义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当今的中国经历了30多年改革开放,已经摆脱了以前一穷二白的局面。2007年,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08年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一切令人骄傲的成就表明,我国正在迈着豪迈的步伐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然而,也就是在这30多年里,随着中国与国际接轨,大量崇尚个人自由主义的思想也大举进入我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选择自己前进的道路?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深刻思索的问题。爱国科学家钱学森,以自己历经的道路,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影片《钱学森》对我们来说是精神的洗礼,我们深深地被钱老的爱国情怀感动。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面临选择的难题。对于钱学森来说,祖国和人民永远是他选择的唯一标准。爱国情怀是支持他度过难关,取得辉煌的成就的源泉。
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伟人的精神是无限的。钱学森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科学的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
学家的人格本质。“钱学森精神”是我终生所受用不尽的财富。钱学森永远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的爱国精神将传承千古,激励着我们无畏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