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节日风俗中的民间美术历史与文化寻绎
编 号___201202____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实践考察报告
民间美术分类研究(资料收集)报告系 别 艺术系 专 业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姓 名 李翘翘 学 号 2010220701 班 级 1003班
指导教师 周洪军、邓亚菲、孙旭博
2012年9月
节日风俗中的民间美术历史与文化寻绎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有时甚至与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民间美术
中国民间美术是美术分类的一种特殊范畴,特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由身处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群众根据自身生活需要而创造,经由集体传承和历史积累而不断发展起来的美术形式。民间美术是区别于宫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美术而言的一种历史概念。
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的视觉形象载体,民间美术的产生源于实用,民俗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民俗的产生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解。民俗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语言和行为所传承的喜好,风尚,习惯和禁忌等。张紫晨先生称“民俗”就是下层人民创造的用来自我教化或传袭已久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给民俗下个定义:民俗是创造于民间,传袭于民间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民间文化现象,特别是在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当中带有传承性的行为,生活习惯,思想意识等。(见图1.1图1.2图1.3)
图1.1 满堂红 图1.2 归宁 图1.3 老鼠娶亲
二、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
民间美术也是一种民俗现象,它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民间美术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正是因为它依附于民俗活动得以长期流传而不至于被历史淹没。一方面民俗活动为民间美术的创造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原动力,另一方面,民间美术又丰富了民俗民风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民间美术贯穿于整个民间生活中,它在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事象中,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因此人们说民风民俗是民间美术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沃土,而民间美术则是民俗文化和社会习俗的视觉形象载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民间美术与物质民俗(体现在民居,服饰等方面);②民间美术与社会民俗(包括岁时节令,礼仪习俗等);③民间美术与精神民俗(宗教,信仰,巫术等)。
(一)中国传统节日
1.春节
春节又称过年,是汉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至十五日结束。古代的春节叫元旦、元日、新年。新中国成立后,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各地民间过年有守岁、吃年饭、贴灶公、贴“福” 字、贴对联、贴年画、拜年、放鞭炮、放焰火、走亲戚、点蜡烛、包饺子、点旺火、剪纸、赠送贺年片、耍社火、游春等习俗。人们以此来驱邪消灾,祈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见图2.4)。
2.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是汉族传统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元宵节起源于汉朝。在这一天活动很多,有吃元宵、打太平鼓、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踩高跷、小车会、舞狮子、扭秧歌、唱大戏等。节日里,除吃元宵外、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惯,如陕西人吃“元宵菜”;河南洛阳、灵宝一带吃枣糕;云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团等、它寄托着人们祈求新一年圆满顺遂的心愿(见图2.5)。
3.清明节
清明节属我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节期在公历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后。它也是汉族传统节日。古时候,清明这天,人们有禁火寒食、上坟扫墓、踏青春游的习俗。凡坟茔都于这天拜扫,剪除荆草,供上祭品,焚化纸钱。如今,在南方一些地区,清明前还把井沟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在井边插上杨柳枝。此外,各地在节日中还有斗鸡、荡秋千、作假花、放风筝、拔河等活动(见图2.6)。
4.端午节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见图2.9)“端”是开始、“初”的意思;“午”与“五”既同音又通用。所谓“端午”就是“ 初五”。由于午时艳阳高照,阳光灿烂,故又名“端阳”;端午节这天,月、日皆为五, 故又称“重五”;端午节用菖蒲避邪, 故又称“蒲节”。又有古人云是日用兰草汤沐浴的习俗,故又称“沐兰节”。唐宋时,此日又叫“大中节”、“端阳节”。明清时北京人称其为“五月节”、“女儿节”。道教称此日为“地腊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它约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其来源有四种说法,其中在民间流行最广、最有影响的说法是为纪念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这天,人们会举行各项活动,如吃粽子(见图2.1)、躲午、赛龙舟、迎火船、戴艾蒿、挂菖蒲、带香包(见图2.2)、挂葫芦、驱五毒(见图2.3)、饮雄黄酒、悬钟馗等习俗(见图2.7)。
5.中秋节
图2.1 粽子
图2.2 香包
图2.3 驱五毒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八月为秋季第二个月,故亦称“仲秋节”。又因此日恰值中秋之半,且月色明亮,故又称“秋节”、“月夕”、“月节”。在中国人心目中,中秋是一个象征团圆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起源,与古代秋祀、拜月习俗有关。如今,每当中秋之夜,一轮皓月当空,亮如明镜,圆似玉盘。家家户户设供桌于庭、上留西瓜、香瓜、葡萄、枣子、苹果、石榴等各样时鲜果品,合家园坐,一边赏月,一边分食月饼。人们借助各种象征团圆的节物与活动,表达一个共同的心愿;祈愿家人团圆、生活美满。“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中国人特有的传统情感。对于炎黄子孙来说,即使远在天证海角,中秋节的明月,也能带去亲人的缕缕相思与祝福。(见图2.8 图2.9)
图2.4春节
图2.5元宵节
图2.6清明节
图2.7端午节
图2.8中秋节
图2.9中秋节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文化学认为,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不例外。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还有少数民族的节日,这些节日里会开展各种艺术活动,不少民间美术的展现,挂灯笼,贴窗花,写对联等人们多以喜庆吉祥,平安如意等为主要表现目的,形式上追求热闹,红火,如山东工艺作坊为风筝节制作双龙头蜈蚣风筝。窗花是民间剪纸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最为普及的品种。它的表现题材及其广播,举凡喜剧人物、历史传说、花鸟虫鱼、山水风景、现实生活及吉祥图案等,最多的是花卉动物和喜庆吉祥纹样。(见图2.10 图2.11 图2.12)
民俗作用最为集中,不仅美化生活环境,而且寄托着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
图2.10窗花 图2.11窗花 图2.12窗花
(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物质层面
1.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节日里蕴藏着丰厚的“吃”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节日就是一路“吃”过来的。如:春节吃饺子(见图3.3),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见图3.2),中秋节吃月饼(见图3.1)等等。而且,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在古老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伴随着祭神、祭祖以及节日饮食而逐渐形成一种习俗的食物,都负载着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它们不仅为后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节日食品的献祭、馈赠与集体分享,构成了中国节日物质生活的重要传统,体现着中国人处理天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表达方式。
图3.1月饼 图3.2棕子 图3.3饺子
2.传统节日中的服饰文化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这在春节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节日是一个民族的特色盛装的展示舞台。与便装相比,盛装雍容、典雅、庄重、讲究、繁琐,它更注重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与展示,是我们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参照,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比如唐装的演变和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见图3.4 图3.5 图3.6)。
图3.4蒙古族衣饰 图3.5苗族衣式 图3.6头饰
3.传统节日中的节日仪式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最早起源于祭祀。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都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等活动有密切关系。保留到现在的民俗活动,如安塞腰鼓(见图3.8)、端午龙舟(见图3.7)、上元花灯(见图3.9)等,不仅增添了中华民众的节日乐趣,也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一部分。另外,作为与节日仪式相关的民间文艺,如祭神神词、神话、传说、故事等民间文学样式,祭神歌舞、戏剧等表演艺术以及搭建神棚、扎纸结彩等民间工艺美术,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宝库。
图3.7赛龙舟
图3.8安塞腰鼓
图3.9上元花灯
三、节日风俗中的民间美术的特点
(一)造型特点
(1)独特的符号体系,民间美术在原始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美术的视觉符号追求的是神似,以意念造成意象,其间,渗透着人们的心理感觉,理解和幻想。由于它完好地保持着原发性视觉思维方式,所以它并不模拟对象,也不关心表面的像与不像。原始的人类最初的造型艺术,实用与美观共存的,是自然的,如: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都存在于民间美术的造型之中,形成独特的造型体系。不仅是民间吉祥美术,也是民间文学,民间诗歌,俗语等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
(2)含蓄,寓意,象征表现法,例如,“鲤鱼跳龙门”寓意艰苦奋斗,用劳动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谐音取义表达法,如“瓜蝶绵绵”寓意人丁兴旺,连绵不断的生活繁衍。是在所象征之物的生命内涵上人为添加的吉祥寓意,是民间吉祥的文化中,十分普及盛行的一种现象。如“耄耋富贵”,常作为给高龄老人祝寿礼物。
(3)多元的造型方式,a,情态剪影造型法(见图1.7)(许多石像等)情态剪影造型法是以影像造型方法表现对象情态特征的一种概括,夸张。在二维空间的以轮廓造型为主,抓住典型动态,夸大对象特征(注重形象的圆满)选择适当角度做夸张概括,造成强烈视觉张力,(构图充实饱满)延续了原始艺术造型的观念,渗透到造型中去,造型特点有(动态线)导致构图有一种动势。b,装饰变形法(见图1.4 图1.5图1.6 图1.8)(表现在纺织品和陶瓷里,受图腾崇拜,实用功利和工艺制作的支配和限制,运用意象)c,几何造型法(以数的规律性进行变化,运用于草编,藤编,麻编,丝编,以及刺绣桃花,织锦图案(见图1.9),百家衣等以规则的三角形,正方形拼接等等)。
图1.4鲤鱼跃龙门 图1.5 龙 图 1.6 瓜蝶绵绵
(二)文化特点
图1.7 情态剪影造型法 图1.8 瑞兽 图1.9 织锦图案(1)根源性(见图1.10),它是根性的,母体的艺术。(2)地域性(见图1.11),是民间美术形式发展的空间特征,民俗,民族的信仰,风俗习惯,不仅局限于艺术形式,也体现乡土情感的内涵。(3)群体性,(见图
1.12)区别于专门艺术的重要标志,包含产生的群众性,消费或接受的群众性,发展传播的群众性。(4)自娱性,(见图1.13图1.14)(自用性)是民间美术基本特征(5)传承性(见图1.15)民间美术发展的时间性,是一代传承而逐步形成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不断变化和改变的。
图1.10 根源性
图1.11 地域性
图1.12群体性
图1.1
3自娱性
图1.14自娱性
图1.15传承性
四、结语
传统节日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成员情感、知识、智慧、伦理规范的凝聚。它不仅是我们民族创造新文化的凭借与基础,同时它也构成了我们时代生活的一部分。虽然从整体上看,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过去,但其中优秀的文化精华部分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依然拥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保持、保护与挖掘,让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第二篇:德国风俗与节日
风俗
俗话说:各地有各地风俗。德国当然也不例外。过去德国人把“作客”分为礼节性访问、告别访问、致谢访问、回访、就职访问、留宿作客和未婚妻作客等等。后来有人还发现了先生作客和女士作客两种。
首次接触性作客,一刻钟或半小时已经够了。客人不带什么礼品,花束也不带,主人也不招待什么。作客的最佳时间是晚上6点到6点半,或者是中午将近12点钟。最好,事先通知一下被访者。
在德国,用餐有很多规矩,像样的用餐总要先喝点开胃酒。不管是在饭店里还是在家里掌勺,德国人总爱来点苦味的开胃酒,所有客人认识后,大家先围在一起站着聊聊天,讲些无关紧要的和轻松愉快的事情,因为美酒佳肴需要有良好的气氛。入席时,在女主人和其他女客人就坐前,男的不能先坐下,男的要帮助女的移动座椅。要将身子挺直、放松、双脚踏在地上,不要多动。等女主人拿起餐具时,方可用餐。
德国人送礼比较实惠,送东西都有所缘由,如生日、订婚、结婚等。客人只带点小东西,像一束花、一瓶酒,或自己制作的东西。被喻为“小小礼物,滋吞友谊”的美号。节日
德国全年法定节假日有:新年(1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耶酥开天节(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日);德国统一日(10月3日);忏悔节(11月);圣诞节(12月25日-26日);慕尼黑啤酒节(每年9月最后一周至10月第一周);基本法颁布日(5月23日)。
第三篇:去除疾病的节日风俗与道教文化
去除疾病的节日风俗与道教文化
才子城相关毕业论文这样写道:关于禳除、压制疾病的节日风俗,民间有的用药物攘除毒气,如《荆楚岁时记》讲“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民间以五月为恶月,祛灾风俗较多,采药治病是其中的风俗活动之一,这其中也含有道教文化或者说巫术的内容,《荆楚岁时记》讲,五月五日人们“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攘毒气”.还说到:“宗士炳之孙则字文度,常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灸有验”。艾本身具有治病的药用价值,但古人在采艾时取似人形者,或将艾草制成人形,则与巫术、法术的影响有关。在道教文化中,有取“人”形器物厌解疾病的法术和章奏科仪,如《赤松子章历·病死不决银人代形章》就讲到用“银人”或“锡人”厌解疾病。民间还以某种简单的仪式厌解疾病,如“八月十四日民并以朱墨点小儿头额,名为天灸以厌疾”,这种以朱墨点头部厌制疾病的风俗与民间巫术、道术也有密切关系,道经《真诰》讲,道士“以真朱笔点左目眦下,以雄黄笔点右鼻下”,用以“检制魂魄,消灭尸鬼”,以为朱红色有驱邪治鬼的作用。
关于季节性去除炎热或寒冷的,如《抱朴子》所讲不热之道中有立夏日“服玄冰之丸,或服飞霜之散”,“立夏日,服六壬六癸之符”;不寒之道中有立冬之日“服太阳酒,或服紫石英朱漆散”。这应当也只是传说中的去除寒热的方法,难以实证,正如刘孝威《苦暑诗》说:“玄冰术难验,赤道漏犹长”四.但也说明道教所讲服食丸散等在节令文化中确有一定影响。
疫病在古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民间在冬至日有禳除瘟疫的风俗。如《荆楚岁时记》讲:“冬至日量日影,作赤豆粥以禳疫”嘟。禳疫的风俗观念与民间信仰有关,在民间鬼神信仰中以疫为鬼,如传说“共工氏有不才之子以冬至死为疫鬼”o,就是这一情况的反映。道教对这一民间信仰多有吸收和发挥,如道经《太上洞渊神咒经》说:“天遣疫鬼行七十二种病,病杀恶人,世间浩浩,鬼兵流毒”,《女青鬼律》讲:“逆煞之鬼流布人间,诳作百病”凹,将众多疫病说成是疫鬼造成的。再者《女青鬼律》还将—年十二个月以及地支对应的十二日均配以瘟鬼名号町,这些是对民间节日、节令疫鬼文化的广泛吸收。民间禳除瘟疫的风俗活动也与道教文化有一定关系。禳除瘟疫的节日有正旦、五月五日、冬至日、腊日。还是以冬至日禳除瘟疫为例,《荆楚岁时记》讲,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日作赤豆粥以禳之”,“又魏晋间宫中以红线量日影,冬至后日影添长一线”锄。所讲赤豆粥、红线与上文提到的朱墨、朱笔似乎都在强调红色的辟邪作用。其中用红线量日影以禳疫,还体现了时日与所谓疫鬼的对应关系。道经也讲“温鬼各直其日,从十二时支干上来,疾病民人”。那么,从民俗活动的角度来看,是用红线禳除特定时日的疫鬼。其它如葛洪讲:“正月旦吞鸡子、赤豆七枚辟瘟气”母,“旦及七日吞麻子小豆,各二七枚,消疾疫”啷,这种正旦禳除瘟疫的道术有一个特点是强调数字七,是以食物与术数相结合的一种节日风俗活动。再如,《齐民要术》讲:五月五日“合生痢黄连丸、霍乱丸。采葸耳,取蟾蜍及东行蝼蛄。”田上文已讲,五月五日端午节古人有采药治病的风俗,这里列出了多种药物名称,突出的是端午节这一特定的时日。以上节日禳除瘟疫的风俗活动中,人们使用了食物、药物、生活用品、自然物,这些本来都是普通物品。之所以传说有辟瘟疫的功效,多是将其作为一种方术来使用,其中涉及到颜色、数字、时日、疫鬼等内容,这其中多有道教文化或方术的影响。
第四篇:日本一年中节日风俗文化
日本节日风俗文化
祭祀
雄壮的祭祀、优雅的祭祀、绚丽多姿的祭祀···,随着四季的变迁,日本全国各地会年复一年地举办各种各样的祭祀。这些祭祀大多来源于神道和佛教,夏天有烟火大会和民谣舞蹈,冬天有冰雪节等民间娱乐性质的活动,一年中每一个月份都有祭祀活动。
自古以来,日本人就从各种自然现象中感受到一种神圣的力量,并把自然的这种力量尊为“神”,据说这就是神道的起源。源于神道的祭祀颂扬神的力量,通过与神的交流,祈求五谷丰盛、生意兴隆以及社区与家庭的兴旺。
对于祭祀已成为日本人的民间风俗和传统这一现象,外国人可能会感到兴致勃勃。祭祀独特的热闹气氛,不亲身感受绝不会明白。请安排去祭祀的日程,一起参加、一起热闹吧!
1月
一月六日 救火会大游行 举行于台场中央路
2月
二月第一星期日为止的五天 雪节 在北海道札幌举行。
二月三日或四日 “节分”(立春的前一天)每逢节分的晚上,全国的神社及寺院,从事撒豆驱鬼活动。
3月
三月三日 女孩节 凡有女孩的家庭,大都购备成套人形娃娃,陈列家中。
4月
四月一日至四月三十日 都踊(樱花踊)举行于京都祗园地区的歌舞练场戏院。
四月十四日十五日 高山节 举行于岐阜县高山市的日枝神社
5月
五月三日或四日 博多DONTAKU节 场所是九州福冈市。数以万计的男女市民,穿着五光十色的服装,在鼓笛的伴奏之下,载歌载舞于通衢大街。
五月十一日至十月十五日 鸬鹚捕鱼 岐阜市的长良川是最有名的一处。
五月十五日 葵节 京都的上贺茂及下贺茂神社联合主办。壮丽的行列,仿效了古代皇室前往神社礼拜的仪式。
五月的第三星期六及星期日 三社节 举行于东京的浅草神社。许多青少年肩抬小型神龛,游行于通衢大道。
五月十七日十八日 春季日光东照宫大节 举行于日光东照宫神社。
6月
六月十四日 插秧节 场所是大阪市的住吉神社。
7月
七月一日至十五日 博多花车行列 场所是九州福冈市。
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 灯节 若干家庭满悬纸灯,以示祭慰亡灵之意。
七月十六日十七日 祗园节 京都八坂神社主办的此一活动,是京都著名的盛会之一,最精彩的部分是在第二天的花车行列。
七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 天神节 场所是大阪天满宫神社。
8月
八月二日至七日 大灯笼节(NEBUTA)北本州弘前市主办的豪华行列。每晚许多老幼男女,提着扇形或人形大灯笼,在通衢大道上游行。灯笼上画着历史上有名的英雄美人。青森市也有同样的盛会。(八月二日至八月七日)
八月五日至七日 竿灯节 举行于北本州秋田市。许多年轻人高举排列于竹架的纸灯,游行市街。
八月六日至八日 七夕节(星节)宫城县仙台市的民间活动。
八月十二日至十五日 阿波踊 四国德岛市举行的闻名日本全国的传统舞蹈。男女老幼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八月十六日 祝火节 在京都大文字山畔的黑夜之中,燃起一个大字形的祝火,还有种种娱乐活动。
9月
九月十六日 流镝马(骑射竞技)举行于神奈川县镰仓市的鹤岗八幡宫神社。
10月
十月七日至九日 OKUNCHI节 长崎市诹访神社举行舞龙及化装舞蹈。
十月九日十日 高山节 举行于歧阜县高山市的樱山八幡神社。
十月十一日至十三日 御会式 场所是东京本门寺。这是纪念日莲大僧的一个节目。十二日晚上,参加的人们,手提纸花方灯,列队游行。
十月十七日 秋季日光东照宫大节 日光东照宫神社主办的盛大“千人行列”。
十月二十二日 时代节 京都平安神社主办,盛大行列,约有二三千人参加。他们分别穿着京都千年以来各重要时代的鲜艳衣服,很可以说是历代古装的大“展览”。
11月
十一月三日 诸侯行列 盛大举行于日本最有名的观光胜地箱根,是当时封建诸侯旅行形式的再现。
十一月十五日 七五三节 父母率领子女就近参拜神社。为子女的未来而祈祷。
12月
十二月十七日 春日神社节 举行于奈良春日神社。参加行列的人们,有的披着盔甲,有的穿着古装。
正月
一年之始的“新年”是日本传统仪式中最重要的节日。以前,“新年”是迎接“正月神(岁神)”的仪式。人们相信“正月神”是从高山来到村落,并给那里的人们带来幸福。因此,人们在每年的12月13日(当天称为“始年”)就开始忙碌的准备迎接1月1日到来的“正月神”,这天,家族成员欢聚一堂,边吃年节菜边辞旧迎新。
但现在,与其说是传统仪式,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把它看成是公司或学校的长假,在新年期间回老家,或去海外旅行的人正日益增多。
新年时,树立在门前的“门松”是让正月神“岁神”附身的媒介。用常绿的松树来迎接神明,以祈求家宅兴旺。“注连装饰”是挂上各种各样装饰品、新年时用的“注连绳”(实际上是打成节的稻草绳)。用桔子来装饰意味着家族代代兴旺繁荣,用海带来装饰意味着一家幸福快乐。藉着悬挂稻草绳以区别内外,它意味着不让外面的脏东西进门。门松,稻草绳一般是在27日或28日装饰在大门或正门上的。
“年初巡礼”---新年的第二天起,去拜访平日受到其照顾的亲戚朋友以及前辈,谢谢他们过去一年的照顾以及希望来年也一样互相来往,这样的一种拜访活动称为“年初巡礼”。以前,“年初巡礼”是男性的事情,但现在也有很多人是夫妻一起出去“拜年”的。
从元旦起到一月三日的三天称为“三贺日”,很多人都到附近的神社去参拜。因为是过年后的第一次参拜,所以此参拜又被称为“初次参拜”(初诣)。
东京的明治神宫,川崎大师等有名的寺院和神社变得非常的热闹。大家都是祈求来年合家健康,生意兴隆。参拜的方法是先投入香钱,然后敲铃,最后拍三下手后敬礼。
将糯米蒸熟,用木槌槌成糯米糕。在新年,传统节日等喜庆的日子里,各地都会举行槌糯米糕大会。将糯米糕同蔬菜,鱼等放在汤汁里煮成的“烩年糕”是新年里不可缺少的菜肴。此外在新年时,把叠成两层、圆形的、叫做“镜饼”的年糕放置在壁龛上装饰的风俗习惯至今仍广泛流传着
第五篇:浅谈苗族风俗与文化
浅谈苗族风俗与文化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说起苗族,大家都会想到一种他们特有的乐器—芦笙。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据文献记载,芦笙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在唐代,宫廷就有了芦笙的演奏。当时芦笙被称为“瓢笙”。清人陆次云在《峒溪纤志》一书中,对芦笙的形制和苗族男女“跳月”时演奏芦笙的情景作了具体的描绘:“(男)执芦笙。笙六管,作二尺。笙节参差,吹且歌,手则翔矣,足则扬矣,睐转肢回,旋神荡矣。初则欲接还离,少且酣飞扬舞,交驰迅速逐矣。”由此看出芦笙在古代苗族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现在芦笙的形制已发生了很大变革,分大、中、小等多种类型。均由笙管、笙斗和簧片三部分构成。常用的芦笙管6根,外侧开有接音孔,下端装置铜簧,插入一长形木头葫芦内,每簧一音。在每二三根笙管上端合套竹管作为共鸣管。小芦笙的管长十几公分,大芦笙长四、五米不等。低音芦笙类中,有在大竹筒内装一细竹管,发音者称为“芦笙筒”。现经改革,笙管数增至20余根,每管上端均套用薄铜皮制作的共鸣管,音域可达两个八度又五度。芦笙音色明亮浑厚,男女均可吹奏。每当过年,婚嫁喜事,起房盖屋,人们总要手捧芦笙,载歌载舞,以此抒发自己的欢乐和感情。另外,芦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而且是苗族男女青年成婚的重要“媒介”。通过它能使豆蔻年华的青年,互相了解,产生爱慕,结为伉俪。每当风清月夜,有情的小伙子手捧心爱的芦笙吹一首婉转悠扬的爱情曲,姑娘们闻声,就心领神会,以清脆的歌声相对,这种恋爱方式,外行人是听不懂的,内行人,一听自明。因此,芦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是神圣的,珍贵的,家家离不开它。
斗马是广西苗族的一项民间文娱活动,每年12月26日举行,历时3日。头1日,人们忙着到田里放水捉鱼,煮鲜鱼粥尝新;还蒸糯米饭、酿甜酒、宰鸡杀鸭,招待来自远方的亲友。第2日斗马,第3日赛马,斗马是一项引人入胜的比赛。上午10时许,在一排“过山冲”土枪响过之后,芦笙高奏,舞狮舞龙上下翻腾,后面跟着威武雄壮的马队,雄赳赳地进入斗马场。身着盛装的苗、瑶、侗族姑娘手持彩带在芦笙手外面形成圆圈,踏着芦笙的节奏翩翩起舞。斗马场上,骏马云集,几十匹精选出的好马个个膘肥体壮,在场边跃跃欲试,等待上场。当裁判一宣布斗马上场名单,两列马队各牵出一马,解开绳子,两马即向对方猛扑过来,双脚腾空相峙,互相撕咬,或突然转身翘起后脚,猛踢对方。紧张激烈和
有趣的格斗场面不时引起四周观众的阵阵喝采和欢呼。经过几个回合的决斗,赛场上烟尘滚滚,泥沙飞溅,一匹马倒地或败走便分出胜负。接着又牵另两匹马进场。互相循环决斗,最后确定获胜的前三名。这时人们围拢前来,观赏着满身汗水的获胜马匹,啧啧称赞。胜马的主人也满面笑容地接受人们的祝贺。组织者在群众的簇拥下给胜马披红挂彩,给马的主人发奖。
赛马是对骑手们勇敢和技艺的严峻考验,苗族山区,岭高路陡,羊肠小道,崎岖不平。它要求竞赛者胆大心细,骑术娴熟。竞赛开始,骑手们在五六米远之外,急步前跑,腾空上马。马背无鞍,骑者双腿夹紧马身,马儿在盘山小路上向前飞奔,惊心动魄的场面,令人注目神怡。最先到达终点的骑手得到赞扬和奖励。斗马的那几天,小伙子和姑娘们非常活跃。他们集中在山坡上,开展赛芦笙,“踩堂”等活动。从贵州以及附近村寨前来参加斗马盛会的各族群众,多达两万人以上,不少人还带来香菇,木耳、兽皮、药材、干笋等土特产交换,增添了热烈的气氛。
踩花山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
一、初
三、初六这几天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到花杆脚下,吹芦生、弹响蔑、跳脚架、耍大刀、斗牛、摔跤、斗画眉、爬花杆。
打背节流行于境内富宁县的部分地区,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这几天举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节日。节日中,男女青年欢聚在风景优美的山坡上,当打背开始时,男的蜂拥而出,冲到自己选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蒙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伙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边大笑,一边挣扎。挣脱时,捉住小伙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整个场地,男追女逐,欢蹦乱跳。打累了,男女双双即各找一个地方打土电话(即用两个竹筒,中间连一长线,各在一方对着竹筒讲话、唱歌都能听见),相互倾吐蜜语衷情,以企结成伴侣。情投意合后,再告诉父母,择吉日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