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生物学生成绩评价方式改革方案及实施情况分析
初中生物学生成绩评价方式改革方案及实施情况分析
辽宁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 刘 坤 辽宁东港市教师进修学校 吴 畅
正确的课程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导向和动力的保证。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课程的功能定位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因此,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而绝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优劣高低的区分。正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的,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因此,根据生物课程标准所强调的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评价理念及我市目前初中生物新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初中生物新课程学生的期末成绩评定采用了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方式,在各校领导及教师的大力配合下顺利完成。根据各校反馈上来的意见,对这次评价方式改革的实施情况做了总结和分析,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评价方式,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评价的实施方案
新课程的教学关注的是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制定出能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的有效的评价方式是新课程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知识和技能是硬性的,可以量化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多的是隐性的。基于此,建立多元化综合评价学生期末学科素质的方法就是将日常学习过程的考查和期末的纸笔测试成绩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以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学生的期末综合成绩评定包括日常学习过程考查成绩和期末纸笔测试成绩两部分,共100分。其中日常学习过程考查成绩占30分,纸笔测试成绩占70分。
1.通过建立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表,进行日常学习过程的考查。(30分)
日常学习过程考查作为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采用教师评价、学生小组合作相互评价、学生自评的方式;内容有随堂考查、实验考查、小专题实践活动等。为体现此方法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在开学初,通过全市性的教研活动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表的使用细则讲解清楚。期末课程结束后,各年级备课组将学生日常学习过程的几部分内容进行综合成绩统计。其中各成绩段所占人数的百分比分别是26~30分占20%,21~25分占25%,16~20分占25%,10~15分占20%,10分以下占10%。学期末由市生物学科中心教研组对各校的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表及相关的原始材料进行抽查,并对小制作、专题实践活动中的优秀作品在适当时间进行展示评比。
2.纸笔测试。(70分)
在新课程的施教过程中,教师最大的担心是知识和技能的弱化,而知识和技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期末阶段由市统一组织命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纸笔测试是必要的。
纸笔测试包括开卷和阅卷两部分,其中开卷占20分,闭卷占50分。在学期初通过全市集中的教研活动公开本学期末的开卷主题,主题的取材来源于生活,具有探究性并和学科的发展趋势相联系。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个人或小组合作的个性化学习方式进行充分的准备。阅卷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程度,命题力求体现基础性、灵活性、开放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避免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及使学生产生学无所用的想法。
3.期末学生综合成绩评定。(100分)
期末各年级备课组将日常学生学习过程考查成绩和期末的纸笔测试成绩进行汇总,确定每个学生学期末的终结性成绩。并进行成绩统计和分析。(附生物学科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记录表(3分)。此表使用说明:随堂考察8分,可随堂进行多次,最后可取其中最高的四次成绩计入总分。实验考查16分,分四项进行,取每个学生所完成的最好的实验成绩计入总分。专题实践活动6分,学生可依据自己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完成。)
二、对评价方式改革情况的反馈意见
1.教师意见。所有教师都赞成这种方式。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学期教学质量监测是一种非选拔性的水平考试,这种方式更多地关注了不同层面的全体学生,通过教具制作、实验改进、小专题研究报告等,充分发挥不同层次不同潜能学生的特长,给其施展才华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2)将学生日常学习过程的考查评价权下放给教师,使教师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调控,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规范常规教学。
(3)使原本学习有困难的部分学生摆脱了“低下”的阴影,逐步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出学习的热情。
赞成归赞成,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各校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的考查缺乏统一的标准,使评价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和校内、班内间的地方保护性。因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依据自己的理解采用不同的标准,使结果缺少规范性、公平性和可比性。
(2)各校实验设备少,学生多,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动手参与实验操作的时间。而教师也不能在一节实验课中完成对每一个学生的考查评定,使实验考查难度增大。
(3)加重了任课教师的工作负担,生物教师一般平均教4~5个班级,期末成绩统计项目多,时间紧,成绩统计任务繁重。
2.学生意见。学生普遍认为这种考试好,死记硬背的内容少了,复习考试的压力小了,可以轻松地进考场,轻松地出考场。但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认为搞这么多的考查项目是在“作秀”,耽误时间,不值得。
三、评价中反映出的问题及分析
1.课堂教学。评价中所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常规教学的目的性不强,规范化管理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教学方式多数仍以讲为主,过多重视知识点的记忆,学生的需要还没有真正地被注意和重视,教师仍然不自觉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的身上。如在学生分组活动讨论热烈,提出很多问题时,教师往
往害怕课堂大乱无法驾驭而加以于涉,时间久了,学生的讨论提问都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挫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根本起不到开阔学生思维,引发创新的目的。
(2)实验教学和学生实践活动由于设备少,学生多,实验材料不能保证,课堂秩序不好控制及实验的安全性不能保障等主客观原因,造成实验教师讲的多,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的少。
(3)对探究学习的理解过于狭窄,似乎只有实验、实践活动才算是探究。事实上,贯穿于学生的任何一个学习过程,都可以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分工,缺少实效,容易造成学生两极分化。
2.教学管理。提到教学管理多数人认为是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的事情,其实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也应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规范性的管理。尤其是对日常教学行为要有记录、有总结、有改进。随堂抽查及时进行反馈调整是应该经常做的,但大多数教师不做记录,随意进行,缺少持续性和针对性。实验教学也有同类问题。造成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的评价无据可查,只能重做或对实验报考重新评价登记,无形中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四、改进建议
1.进一步完善评价方案。在学期初,通过教研活动征集并公布本学期末开卷命题的主题,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命题活动中,使学生可以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个人或小组合作的个性化学习方式进行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研究讨论,合作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正式考试时,参考各校围绕开卷主题所开展的活动来命题。引导学生抓紧每一天的学习,而不是临考前的那几天。
2.组织教师结合校本课程的研制,编写兼顾共性和个性的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手册,减少评价的随意性,减轻教师的期末统计任务,使形成性评价真正地伴随着教学过程,进一步规范常规性教学。
3.加大教研活动的力度。通过共享集体备课中的资源,对研究课的实话实说,对问题研究中的反思感悟等活动,积极创设能充分调动教师主动参与,实践反思,交流协作,共同提高的教研情境,促使教师创造性地建立起自己的教育教学个性。我市即将铺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教育教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的有效行为,教师面临着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学方式的改变,为此,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网络式教研就显得尤为重要。
4.改变和优化教育教学行为。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以适应教改的发展趋势,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在教学程序安排上,应突出情境、活动、体验、表现等过程,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在教学策略上,应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对学生的评价要兼顾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着眼学生的未来。对我市初中生物学科的评价方式改革的最终目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而是通过这一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怀,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生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责任心的提高。
第二篇: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改革方案
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改革方案
(讨论稿)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和教育部《关于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改革传统评价机制的弊端,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和监控功能,以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发展和反映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综合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培养一大批素质全面,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初中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二、改革目标
通过实施学业成就评价改革,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探索新的评价方法,改革考试考核机制,从而鼓舞学生的学习信心,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努力营造更加适应学生发展的职业教育。
三、评价改革原则
1、发展性原则:传统的评价重在选拔和甄别,新评价体系必须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思想,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仅看到学生现有水平,还要看到潜在的能力,突出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
2、全面性原则:评价必须全面考虑学生素质的构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体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3、差异性原则: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着每个学生发展上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场合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让人人体会到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特别是对部分智力滞后学生更应采取特殊评价方式。
4、导向性原则: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充分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学习潜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观念的转变,对学生学习加强针对性指导。
5、多元化原则:在评价中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自评与他评结合,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多元化,注重综合素质考核,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评价方法多样化,做到定量与定性结合,形成经常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6、可行性原则: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应是经过师生共同努力达到的,每项指标应明确具体,易为学生理解,便于教师掌握,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对不好量化的科目和项目可用优、良、合格等等级来量化。
四、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手段。
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样的、开放的评价方法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学生评价的内容应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两个主要方面。过程性评价要注意科学、易行、活泼、多样,如观察、访谈、问卷、课堂即时评价、竞赛和展示、作业批阅、测验、成长记录等;水平性评价可采取考试(包括书面、口头、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和实物展示等方式进行。具体措施如下:
1、过程性评价
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做出的评价,评价方法重在任课教师指导下,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由教师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标准依据学科特点具体制定。其主要形式包括:
(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适时记载学生成长过程,主要包括学生意见、学生习作、日记、获奖证书等。
(2)适时性评价。评价者(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给予及时的书面或口头评价,包括学习兴趣、参与积极性、学习中提问答问能力、学习习惯等,给学生以鼓舞、指导和调整。
(3)阶段表现性评价。如设置各种奖章等多种灵活方式。(4)综合评定。在期末发放《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量化表》由学生互评,教师评定。
2、技能和能力考核。
技能和能力是职业学校评价的主要内容,既包括专业技能,也包括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创造发明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等关键能力。通过专项技能考核和教师日常教学实现这一评价指标,具体标准依据各学科具体制定。如数学主要考察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即思维能力,表达能和动用操作能力,语文主要考察学生朗读能力、交际能力和实用写作能力,体育主要是体能测试。
其评价方式主要为展示性评价,评价可以专项技能考核、考查,也可以各种橱窗布置、作品展示展览、竞赛、评比等形式安排在学习某一阶段,也可在期中、期末集中安排。依据不同学科应有区别,如语文可采取朗读、书法比赛、习作、辩论会、演讲、社会调查等。教学侧重口算、估算、调查统计、兴趣活动、测量与设计等。英语测重于唱英语歌、口语会话、讲英语故事、班报校报等。
3、笔试。
主要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的学科水平性测试,包含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应知应会的“双基”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考试内容和形式应依据学生实际灵活选用,降低难度、突出应用。如政治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试题多种联系生活实际。在成绩评定上可不实行百分制采用等级制等。
4、社会实践和实习评价。
社会实践和实习是中职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因此必须将该项内容纳入学生学业评价内容,其评价主体重在学生自己和用人单位,学生在参加实习或实践前发给相应评价表,学生实习(实践)结束时,由用人单位签订评价意见,经学生本人签字后返回学校。也可作为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给学校教学提供相应依据。
五、学业评价结果的呈现和成绩认定。(1)学生成绩的构成: A、学科结业成绩
专业学科结业成绩=过程性评价30%+技能考核50%+理论考核20%。
文化课结业成绩=过程性评价30%+基础知识运用50%+能力考核20% 艺体和其它校本课程重在过程性评价。B、学科学期成绩
专业学科学期成绩=过程性评价30%+期中检测20%(理论10%+技能10%)+期末检测50%(理论10%+技能40%)。
文化课学期成=过程性评价30%(学习中的表现、情感、态度)+能力考核20%+中期检测20%+期末检测30%。
其它校本课程、活动课程按过程性评价30%+展示性评价30%+期末水平检测40%计算。
(2)学生成绩的呈现
A、形成性评价结果以“综合性评语+等级”的形式呈现。其中学生平时学科作业的评价采用双等级制(一方面评价作业正确性,一方面评价作业完成态度书写等)+激励性评语进行,提倡教师多进行面批与个别指导。
B、展示性评价结果一般采用等级制(优、良、合格、须努力)。C、水平性评价结果采用“百分制”结合等级制的方法,具体根据学科和试题难易程度把握(如某次考试语文80分为优,70分为良,60分为合格,而另一次考试则可能为70分为优,60分为良,50分为合格)。
D、学生学科学业水平综合等级采用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评价方法一般先自评、后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等级评定,同时对学生综合情况形成局面综合性评语。
六、相关工作安排
1、评价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请广大教师积极学习,广泛宣传,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评价的意义和作用,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和控制功能,认真研究,扎实开展避免评价流于形式。
2、各专业、各教研组(文化课)依据改革思想制定出具体实验方案,各学科制定出相关评价标准。
3、教导处建立健全学生档案,搞好学业评价与学分制的结合。
4、教科室制定《学生学业评价登记表》和《学生过程性评价量化表》。
5、此项工作从2009年春季开始试行,将评价改革的实施工作纳入教师评价重要内容。
二○○八年六月
第三篇:考试与学生评价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我校提出学生评价坚持综合素质评价与学科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具体实践要坚持如下理念:重结果更重过程;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以素质为本位”的教育质量观,“以创新为本位”的教育目标观。
二、评价原则
新课程学生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要用有效的评价方式来鼓励学生,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它关注让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这就要求评价应遵循如下原则:
1、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方法与手段可以多样化,也可以不断更新,其目的只能是如何更为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2、重视定性评价。传统单一的打分排名老办法要革新,试行评语评定、等级评定。
3、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相信青少年学识素养的可塑性。
4、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现有条件下接受最好的教育,教师眼中没有差生和最后一名。
5、让学生、家长都来参与评价。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意识和自主体验,调动社会有效督察、积极配合等有利因素。
6、注重学生实践创新精神。始终把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核心的素质教育目标。
三、评价目标
1、考试合格。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等必修课以合格为依据,达到上级规定要求即可毕业。各科考试要改革试题内容和命题方式,实现三大课程目标(情感、认知、能力)兼顾。
2、考查达标。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校本课程等以考查形式所得分达标为依据。考查可采用书面考试、口试、实验操作、特长考核、评奖评优等相结合的形式,允许学生学有优长、个性发展。
3、评语评定。这是定性评价的必然要求,班主任对学生整体表现要有一个评价,各学科老师对学生学科学习也要有评价。评语的书写要注意情感化、正面化、艺术化。
四、评价方式
初中新课程主要采用成长记录袋评价方式。
成长记录袋是收集学生作品的样本,通过展示学习上的进步,让学生或教师了解学生发展过程,了解学生在每一阶段掌握了什么,努力方向又是什么。记录袋可以是塑料袋、文件夹、大信封等,由学生自主设计;装袋内容包括学生设计的各种计划、总结表格,做好的作品或写好的文章,获得的各种荣誉或表扬记录。
2、老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记录袋的收集、激励作用,期末组织记录袋的评优。
第四篇:学生评价的方式
学生评价的方式
我在平时的思品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进行了一些探索:教师评价要因人而异,将方式手段和不同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当学生成绩考差的时候,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严厉批评或当众批评,对学生的评价要适度;要注意情感性评价语言的使用:好的评语,不仅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和尊重,更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信赖、鼓励和期待,这些学生在得到教师这种“心灵感应”以后,便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动力,进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由此可见,教师这种深沉的情感性评价,极大地触动着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
此外要注意评价的全面性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内容中,既要包括学力评价,也要包括能力评价、思想品德评价、体质健康评价、审美能力评价、劳动技能评价等多方面内容;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不足。不能过分地突出某一方面,更不能以偏盖全,以成绩的优劣对待一个人。评价的依据多种多样:
一、纸笔测试。
1.拓宽试题来源。2.丰富题型。3.确立范围和题量。
二、课堂提问。课堂提问也是以往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没有和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结合起来,学生参与性往往不高。我通过建立课堂提问追踪表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跟踪,期末时对学生所得的分值予以统计,再折算到总评当中去。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广度和灵活性。
三、思品小课题。我们对这些小报、课件和游戏进行评价,分成等级并赋予分值,纳入到过程考核当中去,成为学生历史学习成绩的一个依据。
四、平时也可以让学生写一些小论文进行评价
总之,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既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又能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警示和促进作用。为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灵活机动的评价以有利于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进一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将课改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第五篇:学生成绩分析报告
学生成绩分析报告示例
访问 www.xiexiebang.com 看您自己的成绩分析报告
学生成绩分析报告示例
访问 www.xiexiebang.com 看您自己的成绩分析报告
科目卷面分析报告示例
访问 www.xiexiebang.com 看您自己的卷面分析报告
科目卷面分析报告示例
访问 www.xiexiebang.com 看您自己的卷面分析报告